CN105431345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31345A
CN105431345A CN201480043258.8A CN201480043258A CN105431345A CN 105431345 A CN105431345 A CN 105431345A CN 201480043258 A CN201480043258 A CN 201480043258A CN 105431345 A CN105431345 A CN 105431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agement member
shock absorbing
axial direction
absorbing portion
ste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32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冈野僚太
长冈真幸
今垣进
山冈道明
上坂阳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JTEKT Colum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Kiko Co Ltd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Kiko Co Ltd,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K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31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31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中空上套,该中空上套容纳转向轴;第一接合构件;旋转轴,该旋转轴在与转向轴的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接合构件,该第二接合构件是独立于旋转轴的部件。第一接合构件具有接合孔并且第一接合构件附装至上套。第二接合构件具有能够与接合孔接合的接合突起。第二接合构件能够根据旋转轴的旋转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该锁定位置中,接合突起与接合孔接合,在该解锁位置中,接合突起从接合孔脱开。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第二接合构件的竖向方向不同于旋转轴的旋转方向。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用于汽车的转向装置中,转向轴通过由支承单元支承的调节单元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当调节单元在转向轴的轴向方向上移动时,能够调节附接至转向轴的方向盘(转向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调节单元布置在支承单元中的一对侧板之间。在每个侧板中设置有孔,并且夹紧螺栓插入穿过该孔。夹紧螺栓附接有锁定构件,并且夹紧螺栓连接有操作杆。此外,调节单元保持在其中形成有凹口的互补锁定构件。当操作杆操作而使夹紧螺栓旋转时,锁定构件的突起插入到凹口中,并且因此,方向盘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被锁定。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1-516323T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的汽车的转向柱的案例中,当源于车辆与某物的碰撞(车辆碰撞时)的冲击施加于汽车的转向柱时,存在夹紧螺栓突然旋转并且锁定构件的突起与凹口脱开的可能性。当锁定构件的突起与凹口脱开时,已锁定的方向盘突然被解锁,而这并不是可取的。
基于这种背景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中,可以防止转向构件的已锁定位置被突然解锁。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1),所述转向装置(1)包括:转向轴(3),其中,所述转向轴的一个端部(14A)附接有转向构件(2),并且所述转向轴能够在所述转向轴的轴向方向(X)上伸缩;柱套(4),所述柱套包括中空的下套(17)和中空的上套(16)并且容纳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向轴,其中,所述上套定位成比所述下套靠近所述转向构件,所述柱套由于所述上套相对于所述下套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而能够与所述转向轴一起伸缩;第一接合构件(27),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形成有沿所述轴向方向布置的多个接合孔(34)并且所述第一接合构件附接至所述上套;托架(21),所述托架以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状态通过车身(12)支承;旋转轴(29),所述旋转轴在与所述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有操作杆(28),所述旋转轴由所述托架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而旋转;以及第二接合构件(30),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包括接合突起(43)并且为独立于所述旋转轴的部件,所述接合突起能够与所述接合孔中的任何接合孔接合并且能够弹性地变形,所述第二接合构件通过所述托架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接合,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脱开。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Z)不同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S)。
可以包括凸轮(31),所述凸轮附接至所述旋转轴,所述凸轮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偏心地旋转,并且所述凸轮使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第二接合构件可以包括:主体(41),所述接合突起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以及按压构件(42),所述按压构件设置为独立于所述主体的部件,所述按压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成长形,并且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在被所述凸轮按压时使所述主体压靠所述第一接合构件。
所述主体可以由片簧形成,并且,所述接合突起可以为从所述主体切割出的且从所述主体朝向第一接合构件侧突起的部分。
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包括偏压部(44),所述偏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将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所述解锁位置偏压。
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包括定位部(45),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将所述按压构件定位在所述主体中。
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包括冲击吸收部(33),所述冲击吸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构件中,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所述转向构件可以包括冲击吸收部(33),所述冲击吸收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且被布置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转向轴(3),其中,所述转向轴的一个端部(14A)附接有转向构件(2),并且所述转向轴能够在所述转向轴的轴向方向(X)上伸缩;柱套(4),所述柱套包括中空的下套(17)和中空的上套(16)并且容纳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向轴,其中,所述上套定位成比所述下套更靠近所述转向构件,所述柱套由于所述上套相对于所述下套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而能够与所述转向轴一起伸缩;托架(21),所述托架以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状态通过车身(12)支承;旋转轴(29),所述旋转轴在与所述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有操作杆(28),所述旋转轴由所述托架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而旋转;第一接合构件(70),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形成有沿所述轴向方向布置的多个接合孔(83);第二接合构件(74),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包括接合突起(77),所述接合突起能够与所述接合孔中的任何接合孔接合并且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为分别地独立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一接合构件的部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由所述上套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地运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接合,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脱开;以及按压构件(42),所述按压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相反的一侧上,所述按压构件支承在所述车身的一侧上,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夹持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释放被夹持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并且,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还用作冲击吸收部(33),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包括固定释放部(57),所述固定释放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一部分(55)以使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变形,并且所述固定释放部释放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的部分以使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
所述转向装置可以包括第二冲击吸收部(62),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设置成与所述冲击吸收部重叠,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的部分(64),并且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在上面的描述中,括号中的数字或类似物表示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对应结构元件的附图编号和标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附图编号和标记限制权利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转向装置中,由于托架的存在,旋转轴的位置和第二接合构件的位置(转向轴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被分别固定。于是,当第二接合构件处于锁定位置并且第二接合构件的接合突起与第一接合构件的接合孔接合时,柱套和转向轴均不能伸长和收缩,因此,转向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被锁定。
在这种转向装置中,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接合构件根据旋转轴的旋转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的运动方向不同。因此,即使车辆碰撞时的冲击施加至转向装置并且倾向于引起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接合构件运动至解锁位置,由于需要将第二接合构件的运动转化为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因此旋转轴并不会立即旋转。其结果是,能够在第二接合构件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此外,由于接合突起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由于接合突起的弹性变形而不会使接合突起与接合孔脱开,因此也能够保持第二接合构件仍处于锁定位置。
因此,在该转向装置中,能够防止转向构件的已锁定位置被突然解锁。
此外,当操作杆操作成使第二接合构件运动至锁定位置时,即使接合突起与第一接合构件的接合孔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并不重合,接合突起还是可以通过与第一接合构件(除接合孔之外的其它部分)相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由于操作杆的操作不会在操作中途变僵,可以将操作杆操作到底。于是,当接合突起与接合孔在车辆碰撞等时出于某种原因而彼此重合时,由于接合突起能够通过弹性地变形而与接合孔接合,因此可以在此之后防止转向构件的已锁定位置突然被解锁。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附接至旋转轴的凸轮偏心旋转的简单构型使第二接合构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发明,在处于锁定位置时的第二接合构件中,由于沿轴向方向成长形的按压构件将设置有接合突起的主体压靠于第一接合构件,因此可以在第二接合构件保持处于锁定位置维持第二接合构件。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转向构件的已锁定位置被突然解锁。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切割并提起由片簧形成的主体而实现具有简单构型的可弹性变形的接合突起。
根据本发明,当意图使接合突起与接合孔脱开以便执行转向构件的位置调节时,能够通过设置在主体中的偏压部可靠地使第二接合构件运动至解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设置在主体中定位部将按压构件定位在主体中。
根据权利要求7中公开的本发明,设置在第一接合构件中的冲击吸收部可以通过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上套发生变形而在车辆碰撞吸收冲击。换句话说,主体既可以执行锁定转向构件的位置的功能也可以执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在主体中设置成布置在主体与按压构件之间的冲击吸收部可以在车辆碰撞时通过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上套发生变形或者相对于按压构件滑动来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根据本发明,在该转向装置中,当第二接合构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位于上套侧上的第二接合构件的接合突起与第一接合构件的接合孔接合,并且第一接合构件被夹在第二接合构件与位于车身侧上的按压构件之间。因此,由于柱套和转向轴都不能伸长和收缩,因此将转向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锁定。
在这种转向装置中,转向轴的旋转方向与根据旋转轴的旋转相对于第一接合构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运动的第二接合构件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因此,即使车辆碰撞时的冲击施加至转向装置并且倾向于引起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接合构件相对地运动至解锁位置,由于需要将第二接合构件的运动转化为旋转轴的旋转运动,因此旋转轴还是不会立即旋转。其结果是,能够保持第二接合构件仍处于锁定位置。此外,由于接合突起可以发生弹性变形,从而由于接合突起的弹性变形而不会在车辆碰撞时使接合突起与接合孔脱开,因此也能够保持第二接合构件仍处于锁定位置。
因此,在该转向装置中,能够防止转向构件的已锁定位置被突然解锁。
此外,当操作杆操作成使第二接合构件相对地运动至锁定位置时,即使接合突起与第一接合构件的接合孔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并不重合,接合突起仍然可以通过与第一接合构件(除接合孔之外的其它部分)相接触而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由于操作杆的操作不会在操作中途变僵,可以将操作杆操作到底。于是,当接合突起与接合孔在车辆碰撞等时出于某种原因而彼此重合时,由于接合突起能够通过弹性地变形而与接合孔接合,因此可以在此之后防止转向构件的已锁定位置突然被解锁。
此外,由于第一接合构件还作为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吸收部,该冲击吸收部能够在车辆碰撞时通过附随着上套发生变形或者相对于按压构件滑动来吸收冲击。
根据本发明,能够根据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大小通过固定释放部来选择使冲击吸收部变形或者使冲击吸收部(相对于按压构件)滑动而适当地吸收冲击。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根据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大小仅引起第二冲击吸收部发生变形或者引起冲击吸收部和第二冲击吸收部二者发生变形来适当地吸收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了转向装置1的示意性构型的示意图。
图3是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沿与图3中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第一接合构件27的立体图。
图5是沿与图3中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第二接合构件30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了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了解锁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适用于图1中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本发明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
图9是适用于图3中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本发明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
图10是适用于图6中的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本发明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
图11是适用于图7中的解锁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本发明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
图12示出了图6中的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在发生二次碰撞之后的状态。
图13示出了第一修改示例中的在固定释放部56已经释放冲击吸收部33的固定部的情况下发生二次冲击之后的状态。
图14是适用于图12中的示例的本发明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图示。
图15是适用于图13中的示例的本发明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图示。
图16是适用于图3中的示例的本发明的第三修改示例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了转向装置1的示意性构型的示意图。图1以类似实物的方式示出了转向装置1。在下文中,将主要参照图2对转向装置1的整体进行描述。在图2中,纸张的左侧指示附接有转向装置1的车身12的前侧,纸张的右侧指示车身12的后侧,纸张的上侧指示车身12的上侧,以及纸张的下侧指示车身12的下侧。
参照图2,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转向构件2比如方向盘、转向轴3、柱套4、上托架5、下托架6、第一万向节7、中间轴8、第二万向节9、小齿轮轴10、转向机构11以及锁定机构13。
将对转向装置1的功能进行简单描述。转向轴3通过从转向构件2传递的转向扭矩而绕转向构件2的轴线旋转。经由第一万向节7、中间轴8、第二万向节9以及小齿轮轴10将旋转传递至转向机构11。转向机构11被构造成包括齿条小齿轮机构或类似物。转向机构11响应于所传递的转向轴3的旋转进行转向轮比如轮胎(未示出)的车轮转向。
此外,转向装置1通过上托架5和下托架6附接至车身12。
转向轴3整体上呈大致筒形形状或大致柱形形状。在下文中,转向轴3延伸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朝向后上侧倾斜的方向)将被称为轴向方向X。此外,与轴向方向X正交的方向将被称为横向方向Y和竖向方向Z。横向方向Y是图2中与纸张正交的方向。竖向方向Z是图2中纸张的大致竖向方向并且相对于竖直方向稍微倾斜。在图1的情况下,轴向方向X是纸张的右前侧和内左侧彼此连接的方向。横向方向Y是从纸张的左前侧连接至内右侧的方向。竖向方向Z与纸张的竖向方向近似平行。
转向轴3包括上轴14和下轴15,上轴14和下轴15中的每一者具有筒形形状或柱形形状。上轴14设置成比下轴15更靠近后侧。上轴14和下轴15同轴设置。
转向构件2连接至上轴14的后端部(也可以是上端部,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后端部)14A(一个端部)。
在上轴14中,至少前端部(也可以是下端部,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前端部)14B具有筒形形状。下轴15的后端部(也可以是上端部,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后端部)15A从前侧插入通过上轴14的前端部14B。
在上轴14的前端部14B与下轴15的后端部15A在轴向方向X上相互重叠的区域中,上轴14和下轴15通过花键配合或锯齿配合(未示出)配装在一起。因此上轴14和下轴15可以成整体旋转并且在轴向方向X上可以相对移动。由于上轴14和下轴15的相对运动,转向轴3沿轴向方向X是可伸长和可收缩的。关于上轴14和下轴15的相对运动,严格来说,只有上轴14移动。
此外,中间轴8通过第一万向节7连接至下轴15的前端部(也可以是下端部,但在本文中将被称为前端部)15B。中间轴8的前端部通过第二万向节9连接至小齿轮轴10。因此,转向轴3可以将从转向构件2传递得转向扭矩传递到连接至小齿轮轴10的转向机构11。
柱套4整体上是沿轴向方向X延伸的中空体。柱套4与转向轴3同轴地设置。转向轴3容置于柱套4中。柱套4包括上套16和下套17,上套16和下套17二者均具有沿轴向方向X延伸的管状形状。上套16比下套17更靠近后侧(转向构件2侧)定位。而且,上套16和下套17同轴地设置。
上套16的外周向表面16B在沿轴向方向X观察时(参照图1)具有八角形形状。
当沿轴向方向X观察时,下套17的直径大于上套16的直径并且下套17从外部配装到上套16中。详细地,上套16的前端部16A从后侧插入通过下套17的后端部17A。在这种情况下,上套16能够相对于下套17在轴向方向X上相对移动。因此,柱套4沿轴向方向X是可伸长和可收缩的。
上套16和上轴14通过第一轴承18彼此连接。此外,下套17和下轴15通过第二轴承19彼此连接。因此,上套16和上轴14与下套17和下轴15在轴向方向X上是可相对移动的。因此,柱套4可以与转向轴3一起伸长和收缩。柱套4和转向轴3的伸长和收缩将被称为“伸缩操作”。而且,由于转向轴3通过第一轴承18和第二轴承19连接至柱套4,柱套4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转向轴3。
下托架6支承柱套4(具体地,下套17)并且将转向装置1连接至车身12。下托架6包括下可动托架22和下固定托架23。
下固定托架23沿竖向方向Z延伸,并且下固定托架23的上端部通过使用螺栓(未示出)附接至车身12。
例如,在横向方向Y上设置有一对下可动托架22,以便将下托架17置于所述一对下可动托架22之间。每个下可动托架22通过执行焊接等连接至下托架17的前端部17B的上侧外周向表面,并且当沿横向方向Y观察时每个下可动托架22与下固定托架23部分重叠。下可动托架22和下固定托架23通过沿横向方向Y延伸的中央轴24在当沿横向方向Y观察时下可动托架22与下固定托架23相互重叠的位置处彼此连接。因此,转向装置1能够以中央轴24为中心整体转动。转向装置1的该转动将被称为“倾斜”。转向装置1的转动轨迹平行于竖向方向Z。
上托架5支承柱套4(具体地,上套16)并且将转向装置1连接至车身12。上托架5包括第一托架20和第二托架21(多个托架)。
例如,第一托架20具有平板部20A和槽状部20B,该平板部20A沿横向方向Y延伸,该槽状部20B在沿轴向方向X观察时具有向下开口的槽形状(U形)(参照图1)。第一托架20通过使用螺栓(未示出)或类似物在平板部20A的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端部处附接至车身12。在构造槽状部20B的一对左右侧板20C中的每一侧板中形成有沿竖向方向Z延伸的倾斜槽(未示出),并且该倾斜槽形成为沿厚度方向穿透每个侧板20C。
参照图1,第二托架21构造成包括布置在槽状部20B的内侧上的一对左右框架21A。每个框架21A是当沿轴向方向X观察时具有大致三角框架形状的中空体。所述一对左右框架21A设置成使该大致三角框架形状的部分的一个拐角沿横向方向Y面对另一个大致三角框架形状的部分的一个拐角。在框架21A中分别形成有沿横向方向Y穿透框架21A的圆形穿透孔21B。框架21A的两个穿透孔21B在沿横向方向Y观察时处于相同位置。
第二托架21相对于下托架6(可以是下托架6的一部分)固定。因此,第二托架21通过第一托架20(车身12)支承,同时能够沿倾斜方向(竖向方向Z)运动并且在伸缩方向(轴向方向X)上固定。换句话说,第二托架21在其沿轴向方向X的位置固定的情况下通过车身12支承。
上套16设置在第一托架12的槽状部20B的内侧部的下端部中。上套16的外周向表面16B的上部在这种情况下定位在第二托架21的一对左右框架21A之间。上套16不与第二托架21接触。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图2中,第二托架21通过单点画线指示。
图3是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在图3中,为了便于描述,上套16通过虚线指示。此外,在图3中,轴向方向X是右前侧与内左侧彼此连接的方向。横向方向Y是左前侧与内右侧彼此连接的方向,并且竖向方向Z与图3中的竖向方向相同。而且,在图3中,内左侧是车身12的前侧,并且右前侧是车身12的后侧。
在下文中,除了参照图1和图2之外,还将参照图3给予描述。
上述锁定机构13设置在第二托架21中。锁定机构13是锁定上套16在轴向方向X上相对于上托架5的相对位置并且释放其已锁定的该相对位置的机构。
参照图3,锁定机构13包括第一接合构件27、操作杆28、旋转轴29、第二接合构件30以及凸轮31。
图4是第一接合构件27的沿与图3中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将还参照图4对第一接合构件27进行描述。此外,第一接合构件27可以通过采用上面描述的轴向方向X、横向方向Y以及竖向方向Z来描述。
由于第一接合构件27通过用一张板材进行压制而形成,第一接合构件27的板厚度在其每一部分近似相同。第一接合构件27主要包括主体部32和变形部33(也可以被称为冲击吸收部33)。
主体部32具有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主体部32沿上套16的八角形外周向表面16B(最上面的平表面16C)设置。此外,在主体部32的沿横向方向Y的两个端部部分处一体地设置有向上折弯的肋部39。在主体部32中设置有沿横向方向Y细长的多个接合孔34(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十一个)。接合孔34沿厚度方向穿透主体部32并且沿轴向方向X等间隔地设置。
变形部33设置成比主体部32更靠近前侧。当沿横向方向Y观察时变形部33具有曲柄形状。变形部33包括沿轴向方向X延伸的第一部分35和沿竖向方向Z延伸的第二部分36。
第一部分35具有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矩形板形状。第一部分35从第二部分36的上端部向前延伸。
在第二部分36的下端部36A的沿横向方向Y的两个端部的每一个端部处设置有一个接合部37(总共一对)。所述一对接合部37中的每个接合部在横向方向Y观察时呈以大致90°向后倾斜的大致U形。具体地,每个接合部37包括平板部37A和平板部37B以及竖立部37C,该平板部37A和平板部37B延伸成在彼此竖向间隔的同时彼此平行,该竖立部37C竖立在平板部37A的前端部和平板部37B的前端部之间。平板部37A定位在平板部37B的上方。平板部37A的后端部连接至第二部分36的下端部36A。
在第一接合构件27中设置有连接变形部33的第二部分36的下端部36A与主体部32的前端部32A的连接部38。连接部38具有沿轴向方向X延伸的带形状,并且连接部38的沿横向方向Y的宽度比主体部32的沿横向方向Y的宽度窄。连接部38的后端部38A连接至第二部分36的下端部36A的沿横向方向Y的大致中央部。
在第二部分36中,在接合部37与连接部38之间的边界处形成有竖向延伸的狭缝40。换句话说,狭缝40设置成在连接部38的沿横向方向Y的两侧的每一侧上设置一个狭缝40(总共一对)。每个狭缝40沿厚度方向穿透第二部分36,并且在第二部分36中从下端沿竖向方向Z延伸至中途。
第一接合构件27设置在上套16的外周向表面16B上的上部(平表面16C)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合构件27的每个接合部37从前侧与上套16的前端部16A钩接。具体地,在每个接合部37中,上套16的前端部16A插置在平板部37A与平板部37B之间,并且竖立部37C从前侧邻接前端部16A。以这种方式,第一接合构件27附接至上套16。主体部32可以与平表面16C稍微间隔开。
第二接合构件30比第一接合构件27更靠近上侧设置。第二接合构件30包括主体41和按压构件42,该按压构件42设置为独立于主体41的部件。
图5为沿着与图3中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观察的第二接合构件30的立体图。图5仅描绘了第二接合构件30中的主体41。第二接合构件30将通过应用上述轴向方向X、横向方向Y以及竖向方向Z来描述。
参见图3和图5,主体41由片簧形成,该片簧具有在竖向方向Z上的厚度。主体41在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上为平坦的并且在轴向方向X上为长形的。在主体41中一体地设置有接合突起43、偏压部44以及定位部45。
例如,当沿着竖向方向Z观察主体41时(参照图5),每个接合突起43呈小的方形件形状并且构造成通过使以通道状的方式冲压的部分向下折弯而形成。在这种状态下,每个接合突起43的方形形状中的仅一侧连接至主体41。换言之,接合突起43为被切割的且从主体41朝向第一接合构件27侧(向下)突出的部分。由于接合突起43为由片簧形成的主体41的部分,因此接合突起43能够弹性地变形。另外,在主体41中,通过切割出接合突起43并且使接合突起43突出而形成孔口46。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切割由片簧形成的主体41并且使其突出而实现具有简单构型的可弹性变形的接合突起43。
多个接合突起43在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上以均匀的间隔设置在主体4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八个接合突起43。详细地,在横向方向Y上布置有两列接合突起43,两列中的每一列构造成包括沿着轴向方向X布置的四个接合突起43。所有的接合突起43彼此平行。每个接合突起43相对于轴向方向X朝向后下侧倾斜(参照图2)。
在主体41的轴向方向X上的两侧的每一侧上设置有两个偏压部44。位于主体41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的两个偏压部44在横向方向Y上彼此隔开。每个偏压部44沿着接合突起43被切割且突出的方向(向下)折弯并且相对于主体41沿轴向方向X从主体41向外(前方向和后侧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倾斜。在每个偏压部44中,位于连接至主体41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以及位于与连接至主体4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部分44A沿轴向方向X从主体41向外折弯从而与主体41平行。
在主体41的轴向方向X上的两侧中的每一侧上设置有一个定位部45。每个定位部45设置在沿着横向方向Y布置的两个偏压部44之间。每个定位部45呈小方形件形状并且沿着与接合突起43被切割且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上)延伸。
参见图3,在主体41中,偏压部44的四个端部部分44A从上方与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侧上的偏压部44跨过接合孔34并且设置在位于右侧和左侧肋部39之间的内侧上。另外,在横向方向Y上,接合突起43分别位于与接合孔34相同的位置处(从严格意义上讲,位于接合孔34的内侧上)。
按压构件42呈向上开口的槽形状(当沿着轴向方向X观察时为大致U形)。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为长形。具体地,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的尺寸与主体41的定位部45之间在轴向方向X上的间隔大致相同,并且按压构件42在横向方向Y上的尺寸与主体41在横向方向Y上的尺寸大致相同。详细地,按压构件42一体地包括平板部42A和一对侧板部42B,其中,该平板部42A在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上为平坦的,一对侧板部42B从平板部42A的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端部向上延伸。
在侧板部42B的轴向方向X上的大致中央处分别设置有朝向与平板部42A分离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8。在按压构件42的横向方向Y上的两侧上分别设置有贯穿孔47,每个贯穿孔47跨越突出部48和侧板部42B并且沿着竖向方向Z延伸。贯穿孔47沿着厚度方向(横向方向Y)贯穿突出部48和侧板部42B。贯穿孔47在竖向方向Z上为长形的。贯穿孔47的在竖向方向Z上的两个端部为倒圆的。
在按压构件42中,平板部42A的底表面42C从上方与主体41的顶表面41A接触。在这种状态下,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两个定位部45之间并且按压构件42在轴向方向X上的运动受到限制。换言之,按压构件42通过定位部45而定位在主体41中。
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凸轮31呈大致椭圆形形状。在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的凸轮31中,在偏离主轴线方向上的中心的位置处设置有圆形通孔31A,该圆形通孔31A沿着横向方向Y贯穿凸轮31。凸轮31设置在按压构件42中的一对左右侧板部42B之间。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凸轮31的通孔31A与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的一部分彼此重叠。在凸轮31中,外周向表面31C的一部分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平板部42A的顶表面42D接触。
沿着与轴向方向X相交(从严格意义上讲,与轴向方向X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旋转轴29插入穿过贯穿孔47和通孔31A。旋转轴29为独立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部件。旋转轴29能够沿着竖向方向Z在贯穿孔47内运动。然而,由于贯穿孔47在轴向方向X上的宽度与旋转轴29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限制旋转轴29沿着轴向方向X在贯穿孔47内运动。同时,旋转轴29能够在贯穿孔47内绕轴线旋转。
参见图1,旋转轴29还插入穿过第二托架21的贯穿孔21B和第一托架20的上述倾斜槽(未示出)。旋转轴29在贯穿孔21B和倾斜槽内能够绕轴线旋转并且能够沿着倾斜槽在竖向方向Z上运动。由于旋转轴29沿着倾斜槽运动,能够执行上述倾斜调整。同时,由于每个倾斜槽(在轴向方向X上)的槽宽度的尺寸与旋转轴29的直径大致相同,因此限制旋转轴29在轴向方向X上的运动。换言之,旋转轴29在轴向方向X上与车身12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
如上文所述,凸轮31附接至旋转轴29并且旋转轴29通过第二托架21支承。另外,第二接合构件30(即,旋转轴29插入穿过其贯穿孔47的按压构件42以及定位在按压构件42中的主体41)经由旋转轴29通过第二托架21支承(还参见图3)。
参见图3,在凸轮31中遍布限定通孔31A的表面(凸轮31的内周向表面)上的整个圆周设置有沿着横向方向Y延伸的花键31B。同时,旋转轴29中的插入穿过通孔31A的部分的外周向表面29A上设置有花键29B。因此,凸轮31与旋转轴29处于花键配合状态并且能够一体地旋转。
操作杆28连接至旋转轴29的一端(在图3中,为横向方向Y上的位于右内侧的端部29C)。另外,如上文所述,旋转轴29通过第二托架21支承。因此,旋转轴29能够根据操作杆28的操作而旋转,并且凸轮31能够根据操作杆28的操作而偏心地旋转。同时,在位于沿横向方向Y与端部29C相反的一侧上的端部29D中的外周向表面29A上形成有螺纹槽29E。此处,旋转轴29的端部29C和端部29D定位在第二托架21的框架21A的横向方向Y上的外侧。因此,能够通过将螺母等(未示出)相对于螺纹槽29E螺纹连接来限制旋转轴29在横向方向Y上的运动。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和图3中,操作杆28的左右位置颠倒。另外,在图1中,操作杆28(下文进行描述)的一部分(上侧部)被省略,并且该部分通过双点划线来指示。
图6为图示了处于锁定状态下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此处,在图6中,每个构件以沿着轴向方向X截取的截面来描绘。然而,按压构件42、凸轮31以及操作杆28没有使用截面来描绘。主体41以通过接合突起43截取的截面来描绘,并且第一接合构件27以通过接合孔34截取的截面来描绘。在图6中,轴向方向X为向纸张的左右侧延伸的方向,横向方向Y为与纸张垂直地延伸的方向,并且竖向方向Z为相对于纸张竖向地延伸的方向。另外,在图6中,纸张的左侧指示车身12的前侧并且纸张的右侧指示车身12的后侧。
参照图6,如上文所述,当操作杆28操作并且旋转轴29旋转时,凸轮31偏心地旋转。凸轮31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平板部42A的顶表面42D接触。因此,当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而增大时,平板部42A被凸轮31向下按压。相应地,在旋转轴29到达贯穿孔47的上端部47A之前,按压构件42整体向下移动。根据按压构件42的运动,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被按压构件42按压并且向下移动。由于主体41向下移动,偏压部44的每个端部部分44A相对于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沿轴向方向X向主体41的外侧滑动。相应地,每个偏压部44从而接近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并且主体41处于在按压构件42与第一接合构件27之间被整体竖向地压缩的状态。换言之,按压构件42通过被凸轮31按压而使主体41压靠第一接合构件27。相应地,主体41的每个接合突起43通过在轴向方向X上相同的位置处从上方配装至接合孔34中而与接合孔34接合。当接合突起43以这种方式与接合孔34接合时的第二接合构件30的位置(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将被称为“锁定位置”。在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的状态下,上套16不能够沿着轴向方向X运动。因此,转向构件2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被固定。另外,转向构件2的位置以这种方式被固定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将被称为“锁定状态”。
图7为图示了处于解锁状态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此处,图7中的姿态与图6中的姿态一致。
在操作杆28在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下沿着与前例中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操作并且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旋转轴29顺时针(可以小于一转)旋转时,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逐渐减小。另外,由于主体41中已翘曲的每个偏压部44的回复力导致按压构件42被向上偏压。因此,随着旋转轴29的旋转,按压构件42倾向于回复至被压缩之前的状态,并且因而按压构件42向上移动。如图7中所示,当按压构件42整体向上移动直到旋转轴29到达贯穿孔47的下端部47B时,操作杆28的操作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已配装至接合孔34中的所有接合突起43此时向上从接合孔34脱开。因此,解除了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之间的接合。当接合突起43以这种方式从接合孔34脱开时的第二接合构件30的位置(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将被称为“解锁位置”。如上文所述,处于翘曲状态中的每个偏压部44总是朝向解锁位置偏压第二接合构件30。
在解锁位置,第一接合构件27在轴向方向X上的运动没有通过第二接合构件30来限制。因此,通过使转向构件2沿着轴向方向X来回移动而与第一接合构件27的接合部37接合的上套16能够沿着轴向方向X移动。换言之,能够进行伸缩调整。以这种方式,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通过设置在主体41中的偏压部44而可靠地移动至解锁位置,接合突起43能够从接合孔34脱开以便进行转向构件2的位置调整。当进行伸缩调整时,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偏压部44在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上滑动,因此没有施加至伸缩调整的不必要的负载。另外,已锁定的转向构件2以这种方式解锁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将被称为“解锁状态”。
此外,在操作杆28在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解锁位置的状态下操作并且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旋转轴29逆时针旋转时,第二接合构件30由于凸轮31的偏心旋转而被按压,由此再次到达如图6中所示的锁定位置。换言之,通过凸轮31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而偏心地旋转,第二接合构件30能够在锁定位置(参照图6)与解锁位置(参照图7)之间移动。换言之,凸轮31使第二接合构件3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以附接至旋转轴29的凸轮31偏心地旋转的简单构型而使第二接合构件3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移动。
其后,将就在车辆碰撞(特别地,所谓二次碰撞)时转向装置1的操作给出说明。
在二次碰撞时,转向轴3和柱套4由于从转向构件2传递的冲击而收缩。为响应该收缩,上套16沿着轴向方向X向车身12的前侧移动,如图6中通过虚线指示的。然而,通常,由于在车辆被驱动时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锁定位置,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因此,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在二次碰撞时也维持与车身12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状态。相应地,在收缩的同时仅与上套16的前端部16A接合的接合部37倾向于朝向前侧移动。随后,狭缝40沿着图3中在变形部33中指示的虚线前进,并且变形部33由此撕裂(变形)。换言之,通过在二次碰撞时在附随着上套16的同时发生变形,变形部33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EA:能量吸收)。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转向装置1除了通过转向轴3和柱套4的收缩之外还通过变形部33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如上文所述,主体41不仅能够执行锁定转向构件2的位置的功能而且能够执行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的功能。
另外,第二接合构件3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竖向方向Z)不同于旋转轴29的旋转方向S。
因此,即使二次碰撞时的冲击施加于转向装置1并且倾向于导致处于锁定位置的第二接合构件30移动至解锁位置,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运动需要转换成旋转轴29的旋转运动,因此旋转轴29没有立即旋转。其结果是,可以在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30。此外,由于接合突起43能够弹性地变形从而由于接合突起43的弹性变形而不会在二次碰撞时从接合孔34脱开,这也可以在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30。
相应地,在该转向装置1中,能够防止转向构件2的已锁定位置突然地解锁。
另外,当操作杆28操作以使第二接合构件30移动至锁定位置时,即使接合突起43与第一接合构件27的接合孔34在轴向方向X上没有彼此重合,接合突起43仍然能够通过与第一接合构件27(除接合孔34之外的其它部分)接触而弹性地变形。因此,由于操作杆28的操作不会在中途变僵,可以将操作杆28操作到底。随后,当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在二次碰撞等时出于某些原因而彼此重合时,由于接合突起43能够通过弹性地变形而与接合孔34接合,可以在此之后防止转向构件2的已锁定位置突然地解锁。
此外,在处于锁定位置时的第二接合构件30中,由于按压构件42使设置有接合突起43的主体41压靠第一接合构件27,因此可以在保持处于锁定位置时维持第二接合构件30。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转向构件2的已锁定位置突然地解锁。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能够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在第二接合构件30中,主体41和按压构件42可以彼此成一体。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锁定机构13还可以应用于倾斜构型。在这种情况下,限制第二托架21在竖向方向Z上相对于第一托架20的相对运动,第二接合构件30的运动方向变为轴向方向X或横向方向Y。根据操作杆28的操作,第二接合构件30沿着接近设置在第一托架20中的第一接合构件的方向运动。在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运动而彼此接合时,可以防止第二托架21在竖向方向Z上相对于第一托架20相对地运动。换言之,第二托架21处于在倾斜方向上被固定的状态。同时,在通过操作操作杆28而使第二接合构件30沿着与第一托架20的第一接合构件分离的方向运动时,能够解除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之间的接合。在这种状态下,第二托架21能够沿着倾斜方向运动。换言之,能够进行倾斜调整
其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修改示例。
图8为适用于图1中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本发明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此处,图8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1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8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8,当沿着轴向方向X观察时,本发明的第一修改示例中的下套17呈大致U形。换言之,下套17为槽形构件,该槽形构件的上侧为敞开的。详细地,下套17包括在横向方向Y上定向的一对侧板部17C以及弯曲连接部17D,弯曲连接部17D将该一对侧板部17C在其下侧的端部处进行连接。上述操作杆28的旋转轴29(参照图3)松弛地插入穿过形成在该一对侧板部17C中的长孔(未示出,与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形状相同)。旋转轴29由该一对侧板部17C支承而能够沿着长孔运动。
在第一托架20的平板部20A的前端部处在横向方向Y上的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凹槽50,该凹槽50在后侧上凹入而呈凹形形状。凹槽50沿着竖向方向Z贯穿平板部20A。
壳体(管壳)51的一部分填充在凹槽50内。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壳体51呈梯形盒形状。当从上方观察时,壳体51容置在下套17内(在上套16上方)并且向上露出。另外,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壳体51与下套17的侧板部17C大部分重叠。凹槽50设置成防止壳体51与平板部20A在倾斜调整时彼此干涉。因此,当壳体51设置在当沿着竖向方向Z观察时壳体51没有与平板部20A重叠的位置处时,不需要凹槽50。
图9为适用于图3中的图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0为适用于图6中的图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图9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3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另外,图10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6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9和图10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0,在壳体51中设置有空间52。例如,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空间52呈以大致90°逆时针倾斜的L形。因此,在空间52中,前侧部在竖向方向上比后侧部小。为了限定这种空间52,在上侧在壳体5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阶差部51C。另外,空间52向下从壳体51露出。
参照图9,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接合构件27构造成包括仅主体部32和接合部37。换言之,在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接合构件27中,省略了上述连接部38和冲击吸收部33(参照图3)。主体部32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沿横向方向Y细长的多个接合孔34(十一个,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接合孔相同)设置在主体部32中。接合孔34沿着厚度方向贯穿主体部32并且在轴向方向X上以等间隔布置。主体部32沿着上套16的八角形外周向表面16B(最上面的平表面16C)设置。另外,在第一修改示例的第一接合构件27中,在主体部32中没有设置肋部39(参照图3)。
一个接合部37相对于主体部32的前端部32A的在横向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以连续的方式设置。在第一修改示例中,接合部37的上述平板部37A成为主体部32的一部分。
在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中,省略了上述定位部45(参照图3)。
在按压构件42中,在位于前侧的端部部分42E处一体地设置有盒状部53。盒状部53为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盒状部53的底表面与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齐平。另外,盒状部53在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侧表面与对应侧板部42B在横向方向Y上的外表面齐平。另外,侧板部42B的上端部与盒状部53的顶表面重合。换言之,按压构件42整体上为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大致矩形平行六面体并且呈从后上侧部分地开槽口的形状。平板部42A和一对侧板部42B通过槽口而形成在盒状部53的后侧部分中。
冲击吸收部33设置在主体41与按压构件42之间。冲击吸收部33包括第一板部54、第二板部55以及弯曲部56。
第一板部54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第二板部55呈板状,其设置成面对第一板部54且比第一板部54更靠近上侧。第二板部55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与第一板部54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第二板部55的前端部55A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与第一板部54的前端部54A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另外,第二板部55的后端部55B设置成比第一板部54的后端部54B更靠近前侧。换言之,第一板部54在轴向方向X上比第二板部55长大致数倍。
弯曲部56呈连接前端部54A与前端部55A的弯曲板形状。弯曲部56弯曲成比前端部54A和前端部55A向前凸出更远,并且弯曲部56将第一板部54与第二板部55平滑地连接。这种冲击吸收部33的形状通过使一片板材的梢端弯曲成向后折叠而形成。因此,第一板部54的底表面54C通向第二板部55的顶表面55D,并且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通向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
在第一修改示例中,主体41的顶表面41A和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没有彼此接触。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的底表面54C从上方与主体41的顶表面41A接触。另外,底表面54C与顶表面41A例如通过焊接而彼此结合。作为结合底表面54C与顶表面41A的方法,胶合、压紧、接合(钩挂)等可以作为示例(这在下文中也适用)。由于底表面54C与顶表面41A结合在一起,冲击吸收部33与主体41一体地设置。
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从上方与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接触(面接触)(参照图10)。另外,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的顶表面42D接触(面接触)。以这种方式,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处于被第一板部54和第二板部55竖向地夹紧的状态。然而,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和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即,冲击吸收部33整体)没有结合至按压构件42,由此能够相对地移动。
参照图10,上述壳体51设置成从上方覆盖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和弯曲部56以及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的前侧部分。在壳体51中,一对侧板部51B设置在壳体51的底表面51A的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端处。该一对侧板部51B从底表面51A向下延伸并且彼此面对。侧板部51B沿着盒状部53的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侧表面延伸并且到达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的附近。在壳体51的空间52中,将固定释放部57固定成不相对于壳体51相对地移动。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固定释放部57呈以90°逆时针倾斜的L形,并且固定释放部57为沿着横向方向Y延伸的块。详细地,固定释放部57的底表面57A为平表面,并且固定释放部57的顶表面上的前侧区域设置有阶状部57B,在该阶状部57B中,前侧区域向下凹入。由于阶状部57B,当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固定释放部57展示出L形。
另外,固定释放部57的底表面57A设置有从底表面57A向下延伸的柱状锁定部58。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中,在沿着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与锁定部58重合的位置处设置有锁定孔59。锁定孔59呈略大于锁定部58的柱状形状。锁定孔59竖向地贯穿第二板部55。
此外,在按压构件42的盒状部53中,在与锁定部58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锁定孔60。锁定孔60呈从盒状部53的顶表面42D向下延伸的凹形形状,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锁定孔60比锁定孔59大不止一点。锁定部58插入穿过锁定孔59。由于锁定孔60如上文所述在尺寸上较大,因此可以用足够的空间接纳锁定部58的突出穿过锁定孔59的部分以防止按压构件42与锁定部58接触。然而,锁定部58不是必需突出至锁定孔60。
此处,在盒状部53的前端部分中形成有沿着横向方向Y贯穿盒状部53的贯穿孔53A。另外,在壳体51的一对侧板部51B中,在沿着横向方向Y观察时与贯穿孔53A重叠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贯穿孔51D。中心轴61插入穿过贯穿孔53A和贯穿孔51D。中心轴61呈沿着横向方向Y延伸的柱状形状。中心轴61还插入穿过下套17的一对侧板部17C。相应地,盒状部53和壳体51通过下套17支承成能够以中心轴61为中心摆动。
在第一修改示例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凸轮31从上方与按压构件42的平板部42A的顶表面42D接触。因此,当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根据由于操作杆28的操作引起的旋转轴29的旋转而增大时,平板部42A被凸轮31向下按压。相应地,在旋转轴29到达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的上端部47A之前,按压构件42整体向下运动(摆动)。根据按压构件42的运动,在第二接合构件30中,每个偏压部44翘曲,并且主体41经由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被按压构件42按压,由此向下运动。相应地,主体41的每个接合突起43通过在轴向方向X上的相同位置从上方配装至接合孔34中而与接合孔34接合。换言之,第二接合构件30到达上述锁定位置。由于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被强有力地夹紧在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与按压构件42之间的状态下上套16不能够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并且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因此转向构件2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
图11为适用于图7中的图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1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7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1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1,凸轮31的向下进入量通过从第二接合构件30已处于锁定位置的状态反向地操作操作杆28而逐渐地被减小。结果,按压构件42由于主体41中的已翘曲的每个偏压部44的回复力而被向上偏压。因此,根据通过操作杆28的操作引起的旋转轴29的旋转,按压构件42倾向于回复至被压缩之前的状态。此处,如上文所述,中心轴61插入穿过壳体51、按压构件42以及下套17。相应地,已被向上偏压的按压构件42以中心轴61为中心逆时针摆动。如图11中所示,当按压构件42整体摆动直到旋转轴29到达按压构件42的贯穿孔47的下端部47B时,操作杆28的操作停止。在这种状态下,在按压构件42中,后侧与前侧相比处于略微向上倾斜的状态。由于在这种状态下的每个偏压部44在偏压按压构件42的同时倾向于回复至被压缩之前的状态,因此位于前侧的偏压部44比位于后侧的偏压部44翘曲更多。因此,在主体41的顶表面41A中,后侧相对于前侧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据此,已结合至主体41的冲击吸收部33处于以与顶表面41A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状态。
另外,与按压构件42类似,由于壳体51也被中心轴61插入穿过,因此壳体51处于根据旋转轴29的摆动以与按压构件42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状态。根据壳体51的倾斜,固定至壳体51的固定释放部57处于以与壳体51的角度相同的角度倾斜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已配装至接合孔34中的接合突起43在那个时候向上从接合孔34脱开。因此,解除了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之间的接合。换言之,接合孔34已到达上述解锁位置。处于翘曲状态中的每个偏压部44一直朝向解锁位置偏压第二接合构件30。
当执行伸缩调整时,由于第二接合构件30的偏压部44在第一接合构件27的主体部32的顶表面32B上滑动,因此可以顺利地执行伸缩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转向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
其后,将就在第一修改示例中在车辆碰撞时(在二次碰撞时)的转向装置1的操作给出说明。
图12图示了在二次碰撞之后的图6中的图示的状态。图13图示了在第一修改示例中在固定释放部57已释放冲击吸收部33的固定部的状态下在二次碰撞之后的状态。图12和图13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6中的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2和图13中,将对与上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2和图13,如上文所述,由于二次碰撞时转向轴3和柱套4的收缩,因此上套16沿轴向方向X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由于正常状态下的第二接合构件30处于锁定位置处,所以接合突起43与接合孔34接合。因此,由于整合在一起,第一接合构件27、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在二次碰撞时根据上套16的运动朝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
这里,在正常状态下,固定释放部57的锁定部58插入穿过冲击吸收部33的锁定孔59(参照图10)。锁定部58可以根据二次碰撞时冲击的大小而维持在退回固定释放部57内或从固定释放部57突出的状态。详细地,固定释放部57也为点火技术开关(点火开关)100。固定释放部57电连接至控制单元(例如,电子控制单元(ECU),未示出),该控制单元控制固定释放部57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控制单元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单独安装的传感器进行检测)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时在车辆被驱动的状态下维持锁定部58的位置。换言之,锁定部维持在插入穿过锁定孔59的状态下。锁定部58的在这种状态下的位置将被称为“前进位置”。同时,控制单元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等于或小于预定大小时使锁定部58向上运动。然后,锁定部58进入固定释放部57的内部,从而不会向下从底表面57A露出,从而维持其状态。因此,锁定部58维持在向上与锁定孔59分离的状态。锁定部58在这种状态下的位置将被称为“回退位置”。详细地,控制单元引爆铺设在点火开关100中的火药,从而使锁定部58从前进位置运动至回退位置。
参照图12,在锁定部58处于前进位置处的状态下,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的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由固定释放部57决定。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第一接合构件27、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根据上套16的运动而朝向车身12的前侧移动。然而,第二板部55在轴向方向X上被固定并且不可以朝向前侧移动(维持在二次碰撞之前的状态下)。
因此,当第一板部54由于二次碰撞而朝向前侧运动,冲击吸收部33变形成看起来如同弯曲部56朝向前侧运动。根据冲击吸收部33的变形,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被吸收。以这种方式,为了使冲击吸收部33在二次碰撞时变形,固定释放部57可以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一部分)。
另外,同样在二次碰撞时,主体41向上偏压冲击吸收部33。因此,当第一板部54朝向前侧运动时,第一板部54的顶表面54D压靠在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上。因此,第一板部54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还由于在二次碰撞时产生的在顶表面54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
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在车辆碰撞时),冲击吸收部33可以通过附随着上套16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而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
参照图13,在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处的状态下,锁定部58与锁定孔59分离。因此,冲击吸收部33的由锁定部58在轴向方向X上定位的第二板部55被释放。因此,在二次碰撞时,除了第一接合构件27、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之外,第二板部55(即,冲击吸收部33整体)也根据上套16的运动而朝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因此,冲击吸收部33几乎不变形。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和第二板部55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顶表面54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以及底表面55C与顶表面42D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以这种方式,固定释放部57可以释放冲击吸收部33的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的部分(第二板部55),以使冲击吸收部33在二次碰撞时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
如上文所述,可以根据车辆碰撞时的冲击的大小通过利用固定释放部57的位置(锁定部58的前进位置或回退位置)选择冲击吸收部33的变形或使冲击吸收部33(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而适当地吸收冲击。
随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修改示例。
图14是应用于图12中的图示的本发明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5为应用于图13中的图示的第二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4和图15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6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4和图15中,对与上文所述的构件类似的构件将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参照图14,在第二修改示例中,在主体41与按压构件42之间设置有沿着冲击吸收部33延伸的第二冲击吸收部62。第二冲击吸收部62形成为与冲击吸收部33大致相同并且包括第一板部63、第二板部64和弯曲部65。
第一板部63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第一板部63插置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与按压构件42之间。第一板部63的后端部63B结合(通过进行上文所述的焊接等)至第一板部54的后端部54B。
第二板部64呈板状,其设置成面对第一板部63且比第一板部63更靠近上侧。第二板部64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与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63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第二板部64的前端部64A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与第一板部63的前端部63A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另外,第二板部64的后端部64B比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63的后端部63B更靠近前侧设置。换言之,第一板部63在轴向方向X上长于第二板部64。第二板部64插置在冲击吸收部33的第二板部55与按压构件42之间。在第二板部64中一体地设置有在后端部64B处向上折弯的肋部66。肋部66从后侧抵接在壳体51的后端部51E上。因此,第二板部64(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一部分)在轴向方向X上被固定。
弯曲部65呈板状,其连接前端部63A与前端部64A。弯曲部65弯曲成比前端部63A和前端部64A向前凸出更远,并且弯曲部65平滑地连接第一板部63和第二板部64。与冲击吸收部33类似,这种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形状通过使一片板材的稍端弯曲成向后折叠而形成。因此,第一板部63的底表面63C通向第二板部64的顶表面64D,并且第一板部63的顶表面63D通向第二板部64的底表面64C。弯曲部65从后侧平行于冲击吸收部33的弯曲部56。详细地,弯曲部65的前表面(通向顶表面64D和底表面63C的表面)与弯曲部56面接触。以这种方式,第二冲击吸收部62设置成与冲击吸收部33重叠。
第二冲击吸收部62在二次碰撞时附随着上套16而发生变形。详细地,由于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一板部63在后端部63B上固定至冲击吸收部33的第一板部54,因此第一板部63与第一板部54、第二接合构件30的主体41、以及第一接合构件27一起附随着上套16沿轴向方向X运动。同时,由于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二板部64通过肋部66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因此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二板部64不能附随上套16。因此,当第一板部63由于二次碰撞而朝向前侧运动时,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变形成看起来如同弯曲部65朝向前侧运动。根据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变形,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被吸收。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可以通过附随着上套16发生变形而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
这里,同样参照图15,在与第一修改示例类似的第二修改示例中,固定释放部57在竖向方向Z上的位置由控制单元控制,并且锁定部58可以在前进位置与回退位置之间运动。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时,锁定部58在上套16由于二次碰撞而向前侧运动时维持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同时,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等于或小于预定大小的情况下,锁定部58在上套16由于二次碰撞而向前侧运动时维持正处于回退位置的状态。
此外,不管锁定部58在前进位置与回退位置之间定位于何处,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第一板部63的顶表面63D都相对于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滑动。另外,如图15中所示出的,当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时,除了顶表面63D与底表面42C的滑动之外,第二板部55的底表面55C相对于第二板部64的顶表面64D滑动。
如上文所述并且如图14中所示出的,在锁定部58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下,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两者的变形以及顶表面63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同时,如图15中所示出的,在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的状态下,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仅第二冲击吸收部62的变形、顶表面63D与底表面42C之间的摩擦、以及底表面55C与顶表面64D之间的摩擦而被吸收。因此,可以通过根据车辆碰撞时冲击的大小而仅使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变形或使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两者都变形来适当地吸收冲击。
已经给出了关于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一对一地彼此重叠的构型的描述,可以适当地改变冲击吸收部33和第二冲击吸收部62中的每一者的数量。另外,其中每个冲击吸收部可以具有局部变化的宽度。
随后,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修改示例。
图16为应用于图3中的图示的本发明的第三修改示例的图示。图16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与图3中每个构件的姿态一致。在图16中,将对与上文所述构件类似的构件应用相同的附图编号和标记,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6,第三修改示例中的第二接合构件74包括主体部75、接合部76、接合突起77和偏压部78。主体部75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主体部75沿着上套16的八角形外周向表面16B(最上面的平表面16C)设置。主体部75延伸至上套16的前端部16A,并且接合部76设置在主体部75的前端部75A处。一个接合部76贯穿横向方向Y上的整个区域以连续的方式设置。接合部76包括平板部76A和竖立部76B,其中,该平板部76A在其在下侧与主体部75间隔开的同时延伸为与主体部75平行,该竖立部76B在上套16的前端部16A的前侧上竖立于平板部76A的前端部与主体部75的前端部75A之间。因此,第二接合构件74通过接合部76钩挂至上套16的前端部16A。
接合突起77和偏压部78一体地设置在主体部75的后侧上。
例如,每个接合突起77呈小的方形件形状并且构造成通过使当沿竖向方向Z观察主体部75时以通道状的方式冲压的部分向上折弯而形成。换言之,接合突起77为从主体部75上被切割并向上提起的部分。由于接合突起77为由片簧形成的主体部75的一部分,因此接合突起77是弹性可变形的。另外,在主体部75中,通过切割出并提起接合突起77而形成孔口80。
在主体部75中在轴向方向X和横向方向Y上以均匀的间隔设置有多个接合突起77。在第三修改示例中,设置有八个接合突起77。详细地,在横向方向Y上布置有两列,其中每一列构造成包括沿轴向方向X布置的四个接合突起77。所有接合突起77彼此平行。每个接合突起77相对于轴向方向X朝向前上侧倾斜。
沿轴向方向X在设置接合突起77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对偏压部78,该一对偏压部78设置为朝向主体部75的在横向方向Y上的两外侧突出。该一对偏压部78在沿竖向方向Z观察时呈大致T形。详细地,一体地包括弹性部81和连接部82,其中,弹性部81相对于主体部75在横向方向Y上间隔设置,每个连接部82连接弹性部81和主体部75。在每个偏压部78中在轴向方向X上并排设置有一对弹性部81,并且所述一对弹性部81沿轴向方向X设置成使连接部82插置在其间。每个弹性部81呈向上隆起的形状。该一对弹性部81在沿横向方向Y观察时整体上呈现为波形。
第三修改示例中的第一接合构件70包括第一板部71、第二板部72和弯曲部73。第一板部71呈沿轴向方向X成长形的平板形状。在第一板部71中设置有沿横向方向Y细长的多个接合孔83(在第三修改示例中为十一个)。接合孔83沿厚度方向穿透第一板部71并且沿轴向方向X以等间隔布置。
第二板部72呈板状,其设置成面对第一板部71且比第一板部71更靠近上侧。第二板部72在横向方向Y上具有与第一板部71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第二板部72的前端部72A在轴向方向X上设置在与第一板部71的前端部71A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处。另外,第二板部72的后端部72B比第一板部71的后端部71B更靠近前侧设置。换言之,第一板部71在轴向方向X上朝向后侧长于第二板部72。在第二板部72中设置有锁定孔84,并且固定释放部57的锁定部58可以插入穿过该锁定孔84。
弯曲部73呈板状,连接前端部71A与前端部72A。弯曲部73弯曲成比前端部71A和前端部72A向前凸出更远,并且弯曲部73平滑地连接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这种第一接合构件70的形状通过使一片板材的稍端弯曲成向后折叠而形成。因此,第一板部71的底表面71C通向第二板部72的顶表面72C,并且第一板部71的顶表面71D通向第二板部72的底表面72D。
第一接合构件70设置在第二接合构件74的上侧上。第二接合构件74的四个弹性部81(两对)从下方与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的底表面71C相接触。在这种状态下,位于横向方向Y上的两侧上的弹性部81跨过接合孔83并且比第一板部71的横向方向Y上的两个端部边缘更靠近内侧设置。另外,在横向方向Y上,接合突起77分别与接合孔83位于相同的位置处(从严格意义上讲,位于接合孔83的内侧)。
第三修改示例中的按压构件42与第一修改示例中的按压构件42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与第一修改示例中的按压构件设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从上方与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的顶表面71D相接触。以这种方式,在第三修改示例中,按压构件42相对于第一接合构件70设置在与第二接合构件74相反的一侧上,由此被支承在车身12侧上(从严格意义上讲,下套17侧)。
与实施方式类似,在按压构件42中,旋转轴29插入穿过贯穿孔47,并且按压构件42可以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而竖向地运动(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中心轴61为中心摆动)。因此,当按压构件42运动至最下侧时,按压构件42可以将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强有力地夹紧在按压构件42与第二接合构件74之间。另外,在这种状态下,接合突起77从下方与位于第一板部71上的接合孔83中的任何接合孔接合,并且第二接合构件74处于上述锁定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上套16不可以沿轴向方向X运动,因此转向构件2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被固定,并且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
同时,当按压部件42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而运动至最上侧时,按压构件42释放被夹紧在按压构件42与第二接合构件74之间的第一接合构件70。相应地,由于第一接合构件70通过被弹性部81向上偏压而上浮离开第二接合构件74,接合突起77与接合孔83脱开,并且第二接合构件74位于上述解锁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由于上套16可以沿轴向方向X运动,因此可以在轴向方向X上进行转向构件2的位置调节(伸缩调节)。
以这种方式,第二接合构件74作为分别地独立于旋转轴29和第一接合构件70的部件,并且第二接合构件74由上套16支承成能够根据旋转轴29的旋转(相对于第一接合构件70)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运动(从严格意义上讲,第一接合构件70运动)。与上述实施方式类似,由于第二接合构件74的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从严格意义上讲,为第一接合构件70的运动方向)不同于旋转轴29的旋转方向,可以表现出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随后,将就在第三修改示例中在车辆碰撞时(在二次碰撞时)转向装置1的操作给出说明。
在第三修改示例中,当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加至转向构件2时,上套16向前侧运动。由于第二接合构件74通过接合部76钩接至上套16的前端部16A,因此第二接合构件74附随着上套16向前侧运动。这里,由于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第二接合构件74位于锁定位置处,因此接合突起77处于与第一接合构件70的接合孔83接合的状态下。因此,第一接合构件70中的设置有接合孔83的第一板部71也附随着上套16向前侧运动。当锁定部58位于前进位置处时(参照图12),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二板部72的在轴向方向X上的位置甚至在二次碰撞时仍然是固定的。因此,第二接合构件74以及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在二次碰撞时根据上套16的运动而朝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然而,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二板部72不可以在轴向方向X上运动(维持二次碰撞之前的状态)。
因此,随着第一板部71由于二次碰撞而朝向前侧运动,第一接合构件70变形成看起来如同弯曲部73朝向前侧运动。根据第一接合构件70的变形,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被吸收。在这种方式下,为了使第一接合构件70在二次碰撞时变形,固定释放部57可以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二板部72(一部分)。
另外,同样在二次碰撞时,第二接合构件74的弹性部81向上偏压第一接合构件70。所以,当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向前侧运动时,第一板部71压靠在按压构件42的底表面42C上。因此,第一板部71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还由于在二次碰撞时产生的摩擦而被吸收。
以这种方式,在二次碰撞时,第一接合构件70也用作冲击吸收部33,用于通过附随着上套16而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来在二次碰撞时吸收冲击。
同时,在锁定部58处于回退位置处的状态下(参照图13),锁定部58与第一接合构件70的锁定孔84分离。因此,第一接合构件70的由固定释放部57在轴向方向X上定位的第二板部72被释放。因此,在二次碰撞时,第二接合构件74和第一接合构件70整体上根据上套16的运动而朝向车身12的前侧运动。因此,第一接合构件70几乎不变形。相应地,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由于在第一接合构件70的第一板部71和第二板部72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而被吸收。以这种方式,固定释放部57可以释放第一接合构件70的在轴向方向X上固定的第二板部72,以使第一接合构件70在二次碰撞时相对于按压构件42滑动。
同样在第三修改示例中,第二修改示例的第二冲击吸收部62(参照图14和图15)可以设置成与第一接合构件70重叠。然而,优选的是,第二冲击吸收部62在这种情况下未设置有与接合孔83对应的结构,以防止接合突起77被钩挂住。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在该转向装置中,可以防止转向构件的锁定位置被突然解锁。
附图标记列表
1...转向装置
2...转向构件
3...转向轴
4...柱套
12...车身
14A...后端部
16...上套
17...下套
21...第二托架
27...第一接合构件
28...操作杆
29...旋转轴
30...第二接合构件
31...凸轮
33...变形部(冲击吸收部)
34...接合孔
41...主体
42...按压构件
43...接合突起
44...偏压部
45...定位部
55...第二板部
64...第二板部
57...固定释放部
62...第二冲击吸收部
70...第一接合构件
74...第二接合构件
77...接合突起
83...接合孔
X...轴向方向
Z...竖向方向
S..旋转方向

Claims (13)

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
转向轴,其中,所述转向轴的一个端部附接有转向构件,并且所述转向轴能够在所述转向轴的轴向方向上伸缩;
柱套,所述柱套包括中空的下套和中空的上套并且容纳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向轴,其中,所述上套定位成比所述下套靠近所述转向构件,所述柱套由于所述上套相对于所述下套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而能够与所述转向轴一起伸缩;
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形成有沿所述轴向方向布置的多个接合孔并且所述第一接合构件附接至所述上套;
托架,所述托架以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状态通过车身支承;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在与所述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旋转轴由所述托架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而旋转;以及
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包括接合突起并且为独立于所述旋转轴的部件,所述接合突起能够与所述接合孔中的任何接合孔接合并且能够弹性地变形,所述第二接合构件通过所述托架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接合,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脱开,
其中,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运动方向不同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凸轮,所述凸轮附接至所述旋转轴,所述凸轮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偏心地旋转,并且所述凸轮使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包括:
主体,所述接合突起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以及
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设置为独立于所述主体的部件,所述按压构件沿所述轴向方向成长形,并且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在被所述凸轮按压时使所述主体压靠所述第一接合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
其中,所述主体由片簧形成,并且
其中,所述接合突起为从所述主体切割出的且从所述主体朝向第一接合构件侧突起的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偏压部,所述偏压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将所述第二接合构件朝向所述解锁位置偏压。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将所述按压构件定位在所述主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冲击吸收部,所述冲击吸收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构件中,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冲击吸收部,所述冲击吸收部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且被布置在所述主体与所述按压构件之间,并且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固定释放部,所述固定释放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一部分以使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变形,并且所述固定释放部释放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的部分以使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第二冲击吸收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设置成与所述冲击吸收部重叠,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11.一种转向装置,包括:
转向轴,其中,所述转向轴的一个端部附接有转向构件,并且所述转向轴能够在所述转向轴的轴向方向上伸缩;
柱套,所述柱套包括中空的下套和中空的上套并且容纳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所述转向轴,其中,所述上套定位成比所述下套更靠近所述转向构件,所述柱套由于所述上套相对于所述下套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而能够与所述转向轴一起伸缩;
托架,所述托架以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固定的状态通过车身支承;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在与所述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且连接有操作杆,所述旋转轴由所述托架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操作杆的操作而旋转;
第一接合构件,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形成有沿所述轴向方向布置的多个接合孔;
第二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包括接合突起,所述接合突起能够与所述接合孔中的任何接合孔接合并且能够弹性地变形,并且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为分别地独立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第一接合构件的部件,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由所述上套支承成能够根据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而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相对地运动,其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接合,在所述解锁位置中,所述接合突起与所述接合孔脱开;以及
按压构件,所述按压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相反的一侧上,所述按压构件支承在所述车身的一侧上,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将所述第一接合构件夹持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之间,并且在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处于所述解锁位置时所述按压构件释放被夹持在所述按压构件与所述第二接合构件之间的所述第一接合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接合构件在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向不同于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接合构件还用作冲击吸收部,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或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固定释放部,所述固定释放部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所述冲击吸收部的一部分以使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变形,并且所述固定释放部释放所述冲击吸收部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的部分以使所述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相对于所述按压构件滑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转向装置,还包括:
第二冲击吸收部,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设置成与所述冲击吸收部重叠,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具有在所述轴向方向上固定的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冲击吸收部在车辆碰撞时附随着所述上套而发生变形,从而在车辆碰撞时吸收冲击。
CN201480043258.8A 2013-07-31 2014-07-31 转向装置 Pending CN1054313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9589 2013-07-31
JP2013159589 2013-07-31
JP2013177407A JP2015044507A (ja) 2013-07-31 2013-08-28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3-177407 2013-08-28
PCT/JP2014/070214 WO2015016312A1 (ja) 2013-07-31 2014-07-31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31345A true CN105431345A (zh) 2016-03-23

Family

ID=5243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3258.8A Pending CN105431345A (zh) 2013-07-31 2014-07-31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59387A1 (zh)
EP (1) EP3028926A1 (zh)
JP (1) JP2015044507A (zh)
CN (1) CN105431345A (zh)
WO (1) WO201501631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1908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10087973A (zh) * 2016-10-12 2019-08-02 Trw有限公司 伸缩范围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
CN111936372A (zh) * 2018-03-26 2020-11-13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用于从转向柱吸收能量的装置的啮合板
CN112278064A (zh) * 2019-07-25 2021-01-29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108577B3 (de) * 2014-06-18 2015-09-10 Thyssenkrupp Presta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086865B2 (en) * 2015-01-14 2018-10-02 Nsk Ltd Steering device
JP6418644B2 (ja) * 2015-03-10 2018-11-07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5204476B3 (de) * 2015-03-12 2016-05-25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5204894A1 (de) * 2015-03-18 2016-09-22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447871B2 (ja) * 2015-03-25 2019-01-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401646B2 (ja) * 2015-03-30 2018-10-10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9849906B2 (en) * 2015-03-27 2017-12-26 Fuji Kiko Co., Ltd. Steering column device
JP6539084B2 (ja) * 2015-03-27 2019-07-03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6434353B2 (ja) * 2015-03-31 2018-12-05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6536888B2 (ja) * 2015-07-16 2019-07-03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DE102015115923A1 (de) * 2015-09-21 2017-03-23 Trw Automotive Gmbh Ein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EP3416871A1 (en) 2016-02-19 2018-12-26 NSK Americas, Inc. Guidance and limiting unit subassembly for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US9828019B2 (en) * 2016-03-09 2017-11-28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JP6694739B2 (ja) * 2016-03-25 2020-05-20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6609211B2 (ja) * 2016-03-28 2019-11-20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DE102016210833A1 (de) * 2016-06-17 2017-12-21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6214709B4 (de) * 2016-08-09 2020-12-31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WO2018064161A1 (en) * 2016-09-27 2018-04-05 Nsk Americas, Inc. Steering assembly with positive lock and energy absorption and pyrotechnic actuator
US10683029B2 (en) * 2017-01-26 2020-06-16 Mando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DE102017219014A1 (de) * 2017-10-24 2019-04-25 Thyssenkrupp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921720B2 (ja) * 2017-11-17 2021-08-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05918B2 (ja) * 2017-11-17 2021-07-21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2018599B1 (ko) 2018-01-26 2019-11-04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KR102003364B1 (ko) 2018-01-26 2019-07-24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컬랩서블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KR20190090975A (ko) 2018-01-26 2019-08-05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US10875566B2 (en) * 2018-03-22 2020-12-29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Stow release assembly for a manually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KR102079641B1 (ko) 2018-09-28 2020-02-20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KR20200044375A (ko) 2018-10-19 2020-04-29 이래에이엠에스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 칼럼 어셈블리
GB2579372B (en) * 2018-11-29 2022-08-24 Trw Ltd Retractable steer-by-wire steering column
US11325636B2 (en) * 2020-02-14 2022-05-10 Jtekt Corporatio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6869A (ja) * 1988-11-02 1990-10-02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軸方向に調節可能な舵取り軸を備えた、自動車のための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US5009120A (en) * 1990-02-23 1991-04-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anual control for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JP2012066779A (ja) * 2010-09-27 2012-04-05 Nsk Ltd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523738A (zh) * 2010-09-14 2012-06-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CN202463907U (zh) * 2012-03-14 2012-10-03 上海蒂森克虏伯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调节自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2460C1 (zh) * 1988-07-02 1990-01-04 Daimler-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US8047096B2 (en) * 2007-03-30 2011-11-01 Nexteer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Lock mechanism for an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DE102008016742B4 (de) 2008-03-31 2010-01-14 Thyssenkrupp Presta Ag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10036891A1 (de) * 2010-06-28 2011-12-29 Thyssenkrupp Presta Ag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438944B2 (en) * 2010-11-23 2013-05-14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Telescope positive lock for steering column
DE102013101045B3 (de) * 2013-02-01 2014-05-15 Thyssenkrupp Presta Aktiengesellschaft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270140B2 (ja) * 2014-03-24 2018-01-3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6869A (ja) * 1988-11-02 1990-10-02 Lemfoerder Metallwaren Ag 軸方向に調節可能な舵取り軸を備えた、自動車のための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US5009120A (en) * 1990-02-23 1991-04-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anual control for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CN102523738A (zh) * 2010-09-14 2012-06-2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
JP2012066779A (ja) * 2010-09-27 2012-04-05 Nsk Ltd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2463907U (zh) * 2012-03-14 2012-10-03 上海蒂森克虏伯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调节自锁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1908A (zh) * 2016-07-05 2018-01-12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07571908B (zh) * 2016-07-05 2021-03-30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转向装置
CN110087973A (zh) * 2016-10-12 2019-08-02 Trw有限公司 伸缩范围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
CN110087973B (zh) * 2016-10-12 2021-12-07 Trw有限公司 伸缩范围可调节的转向柱组件
CN111936372A (zh) * 2018-03-26 2020-11-13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用于从转向柱吸收能量的装置的啮合板
CN111936372B (zh) * 2018-03-26 2022-10-25 罗伯特博世汽车转向旺多姆公司 用于从转向柱吸收能量的装置的啮合板
CN112278064A (zh) * 2019-07-25 2021-01-29 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6312A1 (ja) 2015-02-05
US20160159387A1 (en) 2016-06-09
JP2015044507A (ja) 2015-03-12
EP3028926A1 (en)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1345A (zh) 转向装置
CN106004978B (zh) 转向装置
JP4483914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KR101401432B1 (ko) 스티어링 컬럼
EP3115277B1 (en) Steering system
CN102448796A (zh) 转向装置
JP4938386B2 (ja) 可動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438877B (zh) 转向装置
US10486731B2 (en) Steering apparatus
JP642907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2438878A (zh) 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
US20200278023A1 (en) Shift device
CN107380251A (zh) 转向装置
CN105546105B (zh) 换挡装置
JP483135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の衝撃吸収構造
WO2019044361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691440B (zh) 转向装置
JP6498975B2 (ja) 作業用走行車
CN105691441B (zh) 转向装置
CN105946959B (zh) 转向装置
JP675978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用支持ブラケット及び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15943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0027626U (zh) 作业车
JP2008126750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20140065844A (ko) 자동차의 스티어링 컬럼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