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91441B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91441B
CN105691441B CN201510909736.5A CN201510909736A CN105691441B CN 105691441 B CN105691441 B CN 105691441B CN 201510909736 A CN201510909736 A CN 201510909736A CN 105691441 B CN105691441 B CN 105691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component
upper jacket
component
jacket
oper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097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91441A (zh
Inventor
今垣进
冈野僚太
作田雅芳
高桥祐司
杉浦友纪
石村匠史
久保田健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TE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TE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TEKT Corp filed Critical JTEK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91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1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91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914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5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adjustable by axial displacement, e.g. telescopic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转向装置(1)包括:能够朝轴向X移动的上护套(10)、固定于上护套(10)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车体侧的第二限位部件(42)。第二限位部件(42)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的锁定解除时,移动在轴向X上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的进出位置,在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锁定时,移动至从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2-59849号公报公开的车辆用转向装置中,转向柱将支承方向盘的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转向柱由上侧的内柱和与内柱嵌合的下侧的外柱构成。转向柱具有望远镜式构造。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通过相对于外柱使内柱沿轴向滑动,来调整方向盘的轴向位置。
在外柱设置有近似U字形的支架。在支架的弯曲部的下部设置有筒状的限位突起。限位突起与内柱的轴向长孔卡合。
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限位突起能够在内柱的轴向长孔内移动。限位突起与轴向长孔的端部抵接,由此作为用于内柱的在轴向上的限位器工作。
在日本特开2002-59849号公报的转向装置中,在为了吸收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而采用使内柱脱离结构的情况下,限位突起与内柱的轴向长孔的端部抵接,由此存在阻碍内柱的脱离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在为了柱护套的伸缩调整而使上护套移动的结构中,能够防止伸缩调整时用于限制上护套的规定以上的移动的限位部件阻碍车辆碰撞时的上护套的脱离的转向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转向装置包括:转向操纵部件;转向轴,其一端连结上述转向操纵部件,并能够沿轴向伸缩;柱护套,其具有在上述转向操纵部件侧对上述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上护套、和固定于车体侧并在上述轴向上与上述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对上述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下护套,通过上述上护套沿上述轴向的移动而该柱护套能够与上述转向轴一起沿上述轴向伸缩;操作部件,其为了上述柱护套的伸缩调整而被操作;锁定及解锁机构,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将上述上护套在上述轴向锁定,或将该锁定解除;脱离机构,其在车辆碰撞时使上述上护套朝上述相反的一侧脱离;第一限位部件,其固定于上述上护套的外侧面;以及第二限位部件,其被支承于车体侧,在上述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述上护套的锁定解除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移动,直至在上述轴向与上述第一限位部件对置的进出位置,在上述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述上护套锁定时,上述第二限位部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移动,直至从上述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在转向装置中,能够与转向轴一起沿轴向伸缩的柱护套具有:在转向操纵部件侧对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上护套、和在轴向上与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对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下护套。下护套固定于车体侧,通过上护套朝轴向移动而使柱护套伸缩。
以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的方式锁定及解锁机构将轴向上的上护套的锁定解除,因此能够进行柱护套的伸缩调整。在伸缩调整后,通过操作部件的操作,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护套在轴向上锁定。在车辆碰撞时,脱离机构使上护套朝相反的一侧脱离。
在上护套的外侧面固定第一限位部件,在车体侧支承第二限位部件。在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护套的锁定解除时,第二限位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进出位置,在进出位置在轴向上与第一限位部件对置。因此,在柱护套的伸缩调整时,第二限位部件通过从轴向与同上护套一起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抵接来限制上护套的规定以上的移动。
在锁定及解锁机构将上护套锁定时,第二限位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移动,直至从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因此,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在轴向上不与第一限位部件对置。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第二限位部件不从轴向与第一限位部件抵接,因此上护套能够顺利地脱离。
以上的结果,能够防止柱护套的伸缩调整时用于限制上护套的规定以上的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以及第二限位部件阻碍车辆碰撞时的上护套的脱离的情况。
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轴,其沿相对于上述轴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而与上述操作部件连结,将上述第二限位部件支承为在上述交叉方向上能够在上述进出位置与上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与上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旋转;以及转换部件,其被上述旋转轴支承,并将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转换为上述第二限位部件在上述交叉方向上的移动。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第二限位部件在进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朝相对于轴向的交叉方向移动。连结于操作部件的旋转轴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地旋转。旋转轴将第二限位部件支承为能够沿交叉方向移动,并且也支承转换部件。转换部件将旋转轴的旋转转换为第二限位部件的交叉方向的移动。因此,若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而使旋转轴旋转,则能够使第二限位部件在交叉方向向进出位置与退避位置移动。
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限位部件,其固定于上述上护套的外侧面,在上述轴向上从与上述第一限位部件侧相反的一侧与上述退避位置的上述第二限位部件对置。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固定于上护套的外侧面的第三限位部件在轴向上与第一限位部件侧相反的一侧与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从对置。因此,在使上护套朝向与使上护套脱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第三限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件抵接,由此能够限制上护套朝该相反的方向的进一步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车辆碰撞后上护套从下护套脱离。
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上述操作部件被上述下护套支承,上述第二限位部件设置于上述操作部件,与被操作的上述操作部件一体移动,由此移动至上述进出位置或移动至上述退避位置。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通过将第二限位部件设置于操作部件之类的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第二限位部件与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移动至进出位置或移动至退避位置。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概略图,示出柱护套最收缩的状态。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第二限位部件处于进出位置时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4与图3对应,是第二限位部件处于退避位置时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5与图1对应,示出柱护套最伸长的状态。
图6是图5中第二限位部件处于进出位置时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7与图6对应,是第二限位部件处于退避位置时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8与图1对应,示出上护套脱离的状态。
图9是图8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
图10是第一变形例的转向装置的概略图。
图11是第二变形例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第二变形例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2的B-B向剖视图。
图14是表示解锁状态的转向装置中与图13对应的部分的图。
图15是从下侧观察第二变形例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中与图15对应的部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的概略图。图1中,纸面左侧是安装有转向装置1的车体(未图示)的前侧,纸面右侧是车体的后侧,纸面上侧是车体的上侧,纸面下侧是车体的下侧。
参照图1,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转向轴2、柱护套3以及锁定及解锁机构4。
转向轴2中,在作为后端的一端2A连结有转向操纵部件5。转向轴2中作为前端的另一端2B按顺序经由万向接头、中间轴等(未图示),连结于转向机构6的小齿轮轴7。转向机构6由齿轮齿条机构等构成。转向机构6与转向轴2的旋转传递对应地,使未图示的转向轮转向。
转向轴2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以下,将转向轴2延伸方向作为轴向X。轴向X在图1中沿着水平方向,实际上,以另一端2B比一端2A低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在轴向X上作为转向操纵部件5侧的后侧,标注附图标记X1,在轴向X上作为与转向操纵部件5相反的一侧的前侧,标注附图标记X2。
在相对于轴向X的交叉方向中,将图1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Y,将图1中大致沿上下延伸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Z。在左右方向Y中,图1的纸面的进深侧是右侧Y1,纸面的近前侧是左侧Y2。在上下方向Z中,在上侧标注附图标记Z1,在下侧标注附图标记Z2。
此外,在图1以下的各图中与图1的轴向X、后侧X1、前侧X2、左右方向Y、右侧Y1、左侧Y2、上下方向Z、上侧Z1以及下侧Z2对应的方向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
转向轴2具有在轴向X细长的圆柱状的上轴8、和至少后端部成为圆筒状的下轴9。上轴8在比下轴9更靠后侧X1与下轴9以同轴状配置。上轴8的后端8A是转向轴2的一端2A。下轴9的前端9A是转向轴2的另一端2B。上轴8的前端部8B相对于下轴9中成为圆筒状的后端部9B而从后侧X1插入。上轴8与下轴9通过花键嵌合、细齿嵌合而嵌合。因此,上轴8与下轴9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沿着轴向X相对移动。通过上轴8相对于下轴9的朝轴向X的移动,转向轴2能够沿轴向X伸缩。
柱护套3作为整体是朝轴向X延伸的中空体。柱护套3收纳转向轴2。柱护套3具有沿轴向X延伸的圆筒状的上护套10以及下护套11。
上护套10相对于下护套11位于后侧X1,并与下护套11以同轴状配置。下护套11收纳上护套10的一部分。详细而言,上护套10的前侧部分10A相对于下护套11的后侧部分11A而从后侧X1插入。在该状态下,上护套10能够相对于下护套11朝轴向X相对移动。通过该相对移动,柱护套3整体能够沿轴向X伸缩。
柱护套3通过轴承(未图示)将转向轴2支承为能够旋转。详细而言,上护套10的后端部10B通过轴承连结于上轴8。上护套10经由该轴承将上轴8支承为能够旋转。下护套11的前端部11B通过轴承连结于下轴9。下护套11经由该轴承将下轴9支承为能够旋转。
相互连结的上轴8以及上护套10相对于相互连结的下轴9以及下护套11能够沿轴向X移动。由此,柱护套3能够与转向轴2一起沿轴向X伸缩。
将这里的转向轴2以及柱护套3的伸缩称为望远镜式伸缩,该伸缩调整,换句话说,将基于望远镜式伸缩的转向操纵部件5的轴向X上的位置调整称为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图1中示出了通过望远镜式伸缩调整使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护套10处于最前侧X2的短位置且转向轴2以及柱护套3最收缩的状态。此外,将通过望远镜式伸缩调整而处于最后侧X1时的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护套10的位置称为长位置(参照后述的图5)。在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护套10处于长位置时,转向轴2以及柱护套3最伸长。
下护套11的前端部11B经由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转动轴12,与车体连结。由此,下护套11固定于车体侧。柱护套3整体能够伴随着转向轴2而以转动轴12为中心上下转动。将这里的转动称为“倾斜”,将以转动轴12为中心的大致上下方向称为倾斜方向。另外,将基于倾斜的转向操纵部件5的方向调整称为倾斜调整。
转向装置1包括连结于车体而对下护套11的后侧X1的部分进行支承的托架20。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参照图2,托架20是向下敞开的槽形,以从轴向X观察呈上下颠倒的近似U字形的方式,隔着柱护套3左右对称地形成。详细而言,托架20一体地具备: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隔着柱护套3而左右对置的一对侧板21、以及连结于一对侧板21的各自的上端部而在上下方向Z较薄的连结板22。
在一对侧板21中,从左右方向Y观察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倾斜槽23。倾斜槽23沿上下方向Z,严格来说沿上述的倾斜方向延伸。连结板22具有相对一对侧板21而在左右方向Y朝两外侧延伸的部分22A,通过插通该部分22A的螺栓(未图示)等,将托架20整体固定于车体。
在下护套11的后侧部分11A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而在上下方向Z贯通下护套11的下端部的狭缝24。另外,在下护套11的后侧部分11A一体地设置有从左右方向Y对狭缝24进行划分并且向下侧Z2延伸的形成为块状的一对支承部25。
在一对支承部25分别形成有在左右方向Y贯通支承部25的圆形状的贯通孔26。一对支承部25的贯通孔26从左右方向Y观察位于相同的位置,与托架20的一对侧板21的倾斜槽23的一部分重叠。
锁定及解锁机构4是用于对结束了倾斜调整、望远镜式伸缩调整的转向操纵部件5(参照图1)的位置进行锁定,或为了进行倾斜调整以及望远镜式伸缩调整而将转向操纵部件5的位置的锁定解除的机构。
与锁定及解锁机构4相关,转向装置1包括旋转轴27和操作部件28。旋转轴27是沿左右方向Y延伸的棒状,插通于贯通孔26与倾斜槽23,在比上护套10更靠下侧Z2,通过托架20的一对侧板21支承。操作部件28是能够把持的手柄,与位于旋转轴27中比左侧Y2的侧板21更靠左侧Y2的左端部连结,从而与旋转轴27一体化。如上述那样下护套11固定于车体侧,操作部件28经由插通于下护套11的各支承部25的贯通孔26的旋转轴27,通过下护套11而被支承。通过驾驶员等前后上下扭转地操作操作部件28来进行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倾斜调整。旋转轴27与操作部件28的操作连动而旋转。
锁定及解锁机构4包括环状的凸轮29、凸轮从动件30、螺母31以及夹设部件32。也可以将旋转轴27以及操作部件28看作锁定及解锁机构4的一部分。
在旋转轴27的左端部操作部件28与左侧Y2的侧板21之间的部分相对于凸轮29以及凸轮从动件30从左侧Y2该按顺序插通。凸轮29相对于旋转轴27而能够一体旋转,与此相对地凸轮从动件30相对于旋转轴27能够相对旋转并且能够在左右方向Y移动。
在位于旋转轴27中比右侧Y1的侧板21更靠右侧Y1的右端部安装有螺母31。旋转轴27中螺母31与右侧的侧板21之间的部分相对于夹设部件32插通。在夹设部件32与螺母31之间,为了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也可以夹有滚针轴承、止推垫圈。
旋转轴27在托架20的各倾斜槽23内,能够沿上述的倾斜方向移动。若驾驶员等为了进行倾斜调整而使转向操纵部件5在上下方向Z移动,则在旋转轴27在倾斜槽23内能够移动的范围内,柱护套3倾斜。
在驾驶员进行了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倾斜调整后,若使操作部件28绕旋转轴27转动,则凸轮29与旋转轴27一起旋转,形成于凸轮29以及凸轮从动件30的凸轮突起35相互抵触。由此,凸轮从动件30沿着旋转轴27向右侧Y1移动,被左侧Y2的侧板21按压。因此,一对侧板21在凸轮从动件30与夹设部件32之间从左右方向Y的两侧被紧固,在各侧板21与支承部25之间产生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将倾斜方向的柱护套3的位置锁定,转向操纵部件5在倾斜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
另外,一对支承部25被侧板21夹持,由此一对支承部25的间隔变窄。由此,下护套11的内周部变窄,下护套11从外侧压接下护套11内的上护套10。其结果,在上护套10与下护套11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轴向X的上护套10的位置被锁定,转向操纵部件5在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后的位置被锁定。
这样,将在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转向操纵部件5的位置固定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1中,将绕旋转轴27的转动方向的操作部件28的位置称为锁定位置。
在锁定状态的转向装置1中,若操作部件28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转动,则凸轮29相对于凸轮从动件30旋转而相互的凸轮突起35离开(参照图2),因此凸轮从动件30沿着旋转轴27向左侧Y2移动。于是,凸轮从动件30与夹设部件32之间的对一对侧板21的紧固被解除。因此,上述摩擦力消失,因此转向操纵部件5能够沿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再次进行转向操纵部件5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倾斜调整。
像这样,将倾斜方向以及轴向X中转向操纵部件5的位置的固定解除时的转向装置1的状态称为解锁状态。在解锁状态的转向装置1中,将绕旋转轴27的转动方向的操作部件28的位置称为解锁位置。
如以上那样,锁定及解锁机构4与操作部件28的操作连动,使转向装置1成为锁定状态,将上护套10在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锁定,或者使转向装置1成为解锁状态,将其锁定解除。此外,在该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中,望远镜式伸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的双方均能够进行,但也可以省略倾斜调整而仅能够进行望远镜式伸缩调整。
图3是图1的转向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仰视图。接下来,转向装置1所包括的第一限位部件41、第二限位部件42、第三限位部件43、转换部件44以及脱离机构45,参照图3进行说明。
第一限位部件41从左右方向Y观察为大致矩形状(参照图1)并形成为在左右方向Y较薄的小片状。第一限位部件41固定于上护套10的外侧面10C的下侧区域,朝下侧Z2突出。
第二限位部件42形成为,具有在左右方向Y延伸的圆形状的贯通孔46的块形状。在贯通孔46插通旋转轴27,第二限位部件42通过旋转轴27被支承为能够朝左右方向Y移动。第二限位部件42经由旋转轴27,支承于车体侧的托架20。
第二限位部件42一体地包括成为后侧部分的第一抵接部47、成为前侧部分的第二抵接部48、以及传递部49。第一抵接部47的左端部相对第二抵接部48的左端部进一步朝左侧Y2突出。作为第一抵接部47的后端面的第一抵接面47A、和作为第二抵接部48的前端面的第二抵接面48A均为沿着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的平坦面。为了方便说明,传递部49是图3中涂黑的部分,在第二限位部件42中,朝向以旋转轴27为中心的径向的外侧突出。传递部49作为其左端面具有随着朝向后侧X1而朝左侧Y2倾斜的倾斜面49A。
在第二限位部件42与旋转轴27中对第二限位部件42进行支承的部分配置于下护套11的一对支承部25之间的狭缝24,相对第一限位部件41位于前侧X2。图3所示的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左右方向Y的进出位置。在转向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进出位置。对于进出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而言,第一抵接部47的第一抵接面47A处于左右方向Y中与第一限位部件41相同的位置,从轴向X的前侧X2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
第三限位部件43从左右方向Y观察为大致矩形状(参照图1)且形成为左右方向Y中比第一限位部件41厚的块状。第三限位部件43在比第一限位部件41更靠前侧X2固定于上护套10的外侧面10C的下侧区域,朝下侧Z2突出。第三限位部件43的右端面43A相对第一限位部件41的右端面41A位于右侧Y1。作为第三限位部件43的后端面的第三抵接面43B是沿着与轴向X正交的方向的平坦面。在第二限位部件42与旋转轴27中对第二限位部件42进行支承的部分相对第三限位部件43位于后侧X1。
对于进出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而言,如上述那样第一抵接部47的第一抵接面47A从前侧X2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同时,第二抵接部48的第二抵接面48A在轴向X从后侧X1与第三限位部件43的第三抵接面43B对置。换句话说,进出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通过第一限位部件41与第三限位部件43从轴向X夹持。
因此,在进行柱护套3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若使转向操纵部件5移动至前后的任一个允许行程极限,则第二限位部件42从轴向X与同上护套10一起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41或者第三限位部件43抵接。具体而言,若使转向操纵部件5向前侧X2移动至允许行程极限,则上护套10到达图3的短位置,第一限位部件41从轴向X的后侧X1与第二限位部件42的第一抵接面47A抵接。相反地,若使转向操纵部件5向后侧X1移动至允许行程极限,则上护套10到达图5以及图6的长位置,第三限位部件43的第三抵接面43B从轴向X的前侧X2与第二限位部件42的第二抵接面48A抵接。
这样第二限位部件42与第一限位部件41、第三限位部件43抵接,由此限制柱护套3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的上护套10的规定以上的移动。详细而言,上护套10的移动量(所谓的伸缩行程)限制于同第一限位部件41与第三限位部件43的间隔相当的规定范围内。因此,能够在该规定范围内使柱护套3伸缩。
第一限位部件41与第三限位部件43也可以分别存在,也可以通过经由沿轴向X延伸的板状的连结部件50相互连结而一体化。第一限位部件41、第二限位部件42以及第三限位部件43分别需要承受抵接的强度,因此优选为金属制。
参照图3,转换部件44一体地具备:具有在左右方向Y延伸的圆形状的贯通孔51的块形状的主体部52、和从主体部52朝左侧Y2突出的传递部53。在贯通孔51插通旋转轴27,转换部件44通过旋转轴27被支承为能够一体旋转。转换部件44在下护套11的一对支承部25之间的狭缝24中,配置于第二限位部件42的右侧Y1。传递部53整体从左右方向Y观察不与贯通孔51重叠,传递部53作为其前端具有朝贯通孔51侧折弯的前端部53A。前端部53A相对于第二限位部件42的传递部49的倾斜面49A而从左侧Y2对置。
由螺旋弹簧等构成的推压部件54以左右方向Y中被压缩的状态下夹设在主体部52与第二限位部件42之间。第二限位部件42通过推压部件54的作用力,总是朝向左侧Y2的进出位置被推压。
在图3的状态下,如上述那样对操作部件28进行操作,若使转向装置1从解锁状态成为锁定状态,则伴随着操作部件28的操作,转换部件44与旋转轴27一体旋转。此时,转换部件44的传递部53的前端部53A沿着旋转轴27的旋转方向与第二限位部件42的传递部49的倾斜面49A接触。于是,第二限位部件42与倾斜面49A的倾斜对应地被前端部53A朝右侧Y1按压,从而向右侧Y1移动。换句话说,转换部件44将旋转轴27的旋转转换为第二限位部件42的左右方向Y的移动。
第二限位部件42向右侧Y1移动至允许行程极限时的状态如图4所示。图4中,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从进出位置朝右侧Y1退避的退避位置。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从第一限位部件41向右侧Y1完全偏离,因此在轴向X中不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另一方面,第三限位部件43的第三抵接面43B在左右方向Y宽度宽,因此相对于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的第二抵接部48的第二抵接面48A,从轴向X中与第一限位部件41侧相反的一侧的前侧X2继续对置。这在上护套10处于短位置的情况(参照图4)和处于长位置的情况(参照图7)均相同。
另外,若对操作部件28进行相反操作而使旋转轴27反转,则由转换部件44的传递部53的前端部53A引起的第二限位部件42相对于传递部49的倾斜面49A的朝右侧Y1的按压力变弱。由此,第二限位部件42通过推压部件54的作用力移动至图3所示的左侧Y2的进出位置。若第二限位部件42移动至进出位置,则转向装置1成为解锁状态。
这样,第二限位部件42能够在左右方向Y上进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而且,若对操作部件28进行操作而使旋转轴27旋转,则能够使第二限位部件42在左右方向Y向进出位置与退避位置移动。另外,第二限位部件42在如图3所示锁定及解锁机构4将上护套10的锁定解除时,与操作部件28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进出位置。相反,在如图4所示锁定及解锁机构4对上护套10进行锁定时,第二限位部件42与操作部件28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退避位置。
与脱离机构45相关,下护套11如图1所示,在相对于处于短位置的上护套10的前端部10D从前侧X2邻接的位置,形成有插通孔60。插通孔60是设置于下护套11的周上一个位置的贯通孔。
脱离机构45是由树脂等能够剪断的材料形成的销。脱离机构45通过插通于插通孔60而固定于下护套11。脱离机构45的前端部45A从插通孔60伸到下护套11的内侧,相对于上护套10的前端部10D从前侧X2对置。
接下来,对车辆碰撞时的转向装置1内的动作进行说明。在车辆碰撞时,产生驾驶员从后侧X1与转向操纵部件5碰撞这样的所谓的二次碰撞。
在转向装置1的状态处于锁定状态时,由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经由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轴8而传递至上护套10。由此,上护套10与下护套11的内周面滑动摩擦并且伴随着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轴8朝前侧X2移动。由此,柱护套3在轴向X收缩。
另外,若伴随着上护套10的移动,上护套10的前端部10D从后侧X1碰撞脱离机构45的前端部45A,则如图8所示,脱离机构45例如在前端部45A以与上护套10碰撞的一个位置为起点被剪断。已剪断的前端部45A成为碎片而落到上护套10内。通过脱离机构45的剪断使上护套10从脱离机构45朝前侧X2脱离,如图8以及图9所示,进一步前进。其后通过直至上护套10的移动停止期间的上护套10相对于下护套11的滑动、和刚才的脱离机构45的剪断,吸收由二次碰撞引起的冲击。
这样,脱离机构45仅具有车辆碰撞时被剪断的功能,不具有如第一限位部件41~第三限位部件43那样对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的上护套1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功能。
与此相反,在脱离机构45具有全部这些功能的情况下,假设例如脱离机构45也能够作为第一限位部件41或者第三限位部件43发挥功能的情况。该情况下,为了承受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第一限位部件41、第三限位部件43与第二限位部件42抵接时的负载(抵接负载)而需要脱离机构45结实。于是,导致车辆碰撞时使上护套10脱离所需要的负载(脱离负载)需要比脱离机构45结实的程度高。这样,难以将脱离负载调整为任意的较低的值。但是,若不使脱离机构45结实,则在通常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脱离机构45会与第二限位部件42抵接,由此存在相对车辆碰撞而在前面的阶段被剪断的担忧。
但是,在该转向装置1中,仅使车辆碰撞时被剪断的功能分担于脱离机构45,使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对上护套1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功能分担于第一限位部件41~第三限位部件43。因此,脱离机构45与上述的抵接负载没有关系,所以只要具有车辆碰撞时被剪断所需要的强度即可,因此通过变更其粗细、材质等能够使脱离负载任意调整。当然,第一限位部件41~第三限位部件43也能够与脱离负载无关系地以能够产生所希望的抵接负载的方式能够任意地变更材料、尺寸。
在车辆碰撞时,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退避位置,在轴向X上不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第二限位部件42不从轴向X与第一限位部件41抵接,因此具有第一限位部件41的上护套10能够顺利地脱离。因此,能够防止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用于限制上护套10的规定以上的移动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第二限位部件42阻碍车辆碰撞时的上护套10的脱离。
另一方面,第三限位部件43从前侧X2与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的第二抵接部48的第二抵接面48A对置。因此,在车辆碰撞后,在使上护套10朝与使上护套10脱离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亦即后侧X1移动时,中途,第三限位部件43与第二限位部件42抵接。由此,能够限制该上护套10朝相反的方向进一步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车辆碰撞后上护套10从下护套11脱离。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车辆碰撞时操作部件28意外地移动,第二限位部件42如图3所示移动至进出位置的情况下,在脱离机构45被剪断前,第一限位部件41与第二限位部件42抵接。此时,也可以通过第一限位部件41变形来产生上述的脱离负载。
另外,若上护套10处于短位置时使转向装置1成为解锁状态,则通常第二限位部件42应该移动至进出位置而从前侧X2与第一限位部件41抵接。但是,万一若第二限位部件42未移动至进出位置,则也可以脱离机构45代替第二限位部件42而发挥功能,如图4所示从前侧X2与上护套10抵接。在该情况下,上护套10已经处于短位置,因此与以上护套10从长位置侧移动至短位置移动时的势头与脱离机构45碰撞的情况相比,脱离机构45从上护套10受到的力小。因此,脱离机构45如上述那样具有车辆碰撞时被剪断的程度的低强度即可。
另外,第一限位部件41、第二限位部件42以及第三限位部件43的各自的形状、材料能够在能够发挥上述功能的范围内任意变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下护套11收纳上护套10(参照图1),但图10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向装置1也可以具备上护套10收纳下护套11的相反的结构。在第一变形例中,在形成于上护套10中比下护套11更靠后侧X1的插通孔60插通有脱离机构45,脱离机构45的前端部45A从后侧X1与下护套11的后端部11C对置。第一变形例的上护套10具有上述的一对支承部25。各个支承部25中插通有旋转轴27的贯通孔26(参照图2)在轴向X较长,以便上护套10能够沿轴向X移动。
在第一变形例的转向装置1中,以上说明以外的结构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几乎相同。因此,在第一变形例中,对于固定于上护套10的外侧面10C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第三限位部件43而言,第一限位部件41相对第三限位部件43位于后侧X1。另外,在第一变形例中,对于第二限位部件42而言,第一抵接部47相对第二抵接部48位于后侧X1。当然,第一限位部件41、第二限位部件42、第三限位部件43以及转换部件44也可以适当地进行位置调整,以便能够正常地发挥功能。
在第一变形例的转向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上述的进出位置,在第二限位部件42中,第一抵接部47从前侧X2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同时第二抵接部48从后侧X1与第三限位部件43对置。因此,伸缩行程限制于同第一限位部件41与第三限位部件43的间隔相当的规定范围内。
另一方面,在第一变形例的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上述的退避位置,在轴向X上不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但第三限位部件43相对于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的第二抵接部48,从轴向X上与第一限位部件41侧相反的一侧的前侧X2对置。
若在该状态下产生车辆碰撞,则由二次碰撞引起的冲击经由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轴8传递于上护套10。由此,上护套10与下护套11的外周面滑动摩擦,并且伴随着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轴8而朝前侧X2移动。由此,在柱护套3沿轴向X收缩时,上护套10的脱离机构45相对于下护套11的后端部11C从后侧X1接近。而且,若脱离机构45的前端部45A与下护套11的后端部11C碰撞,则脱离机构45将前端部45A中与下护套11碰撞的一个位置作为起点而被剪断。由此,上护套10朝前侧X2脱离而进一步前进。其后通过直至上护套10的移动停止期间的上护套10相对于下护套11的滑动、与脱离机构45的剪断来吸收由二次碰撞引起的冲击。
在第一变形例的情况下,在车辆碰撞时,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退避位置,在轴向X上不与第一限位部件41对置。因此,在车辆碰撞时,第二限位部件42不从轴向X与第一限位部件41抵接,因此上护套10能够顺利地脱离。因此,能够防止用于对柱护套3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的上护套10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第一限位部件41以及第二限位部件42阻碍车辆碰撞时上护套10脱离的情况。
参照图11~图16,对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1~图16中,对与参照图1~图9而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部件的说明。另外,在图13以及图14中,省略转向轴2的图示。
第二变形例的转向装置1与图1~图9的转向装置1基本结构相同,但在细节部分不同。详细而言,参照图11,第二变形例的转向装置1包括锁定机构70,该锁定机构70用于以在处于锁定状态时不使上护套10沿轴向X移动的方式稳固地锁定。锁定机构70包括于锁定及解锁机构4。锁定机构70包括第一卡合部71、第二卡合部72、凸轮部件73、推压部件74、上述的旋转轴27以及脱离机构45。
第一卡合部71是在上下方向Z较薄的在轴向X长边的板状,且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上护套10的外侧面10C的下侧区域。在第一卡合部71,在左右方向Y长边的多个孔71A沿轴向X以隔开等间隔的方式并列形成。第一卡合部71的前端部向下侧Z2折弯,作为上述的第一限位部件41发挥功能。
第二卡合部72一体地包括朝后侧X1延伸的下侧部分72A、和从下侧部分72A的前端部朝后上侧倾斜延伸的上侧部分72B。在下侧部分72A以及上侧部分72B中相互连结的部分形成有使该部分在左右方向Y贯通的插通孔72C。脱离机构45以沿着左右方向Y的姿势插通于插通孔72C,在比旋转轴27更靠前侧X2的位置,架设于下护套11的一对支承部25之间(参照图12以及图13)。在各支承部25形成有供旋转轴27插通的插通孔25A(参照图12)。第二卡合部72经由脱离机构45连结于下护套11,以脱离机构45作为中心而能够上下转动。在上侧部分72B的后端部一体地设置有朝上侧Z1折弯的爪72D。
凸轮部件73是相对于旋转轴27外嵌的大致圆筒状,在其周上一个位置设置有凸部73A。凸轮部件73固定于旋转轴27,以与操作部件28的操作连动的方式能够与旋转轴27一体旋转。
推压部件74是例如通过将钢丝弯曲而形成的弹簧。推压部件74一体地包括:线圈部74A,其在第二卡合部72中包围插通孔72C并且外嵌于在左右方向Y突出的突起部72E;上侧延设部74B,其从线圈部74A向后侧X1延伸而从上侧Z1钩挂于凸轮部件73;以及下侧延设部74C,其从线圈部74A向后侧X1延伸而从下侧Z2钩挂于下侧部分72A(也参照图13)。推压部件74将第二卡合部72整体朝上侧Z1推压,以便使第二卡合部72的爪72D朝上侧Z1移动。
如图13所示在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而操作部件28处于锁定位置时,凸轮部件73的凸部73A朝向前侧X2,第二卡合部72的爪72D相对于第一卡合部71中的任一个的孔71A从下侧Z2嵌入。由此,第一卡合部71与第二卡合部72卡合,因此固定有第一卡合部71的上护套10在轴向X上被锁定而无法沿轴向X移动。
若对锁定位置的操作部件28进行操作而使其转动至解锁位置,则如图14所示,凸轮部件73的凸部73A朝向下侧Z2而将第二卡合部72的下侧部分72A朝下侧Z2按压。因此,第二卡合部72抵抗推压部件74的作用力而朝下侧Z2转动,因此第二卡合部72的爪72D从至今为止嵌入的孔71A朝下侧Z2脱离。换句话说,将第一卡合部71与第二卡合部72的卡合解除。由此,转向装置1成为解锁状态,因此能够进行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倾斜调整。
如图15所示,操作部件28通过冲压加工等将金属板折弯而形成,但在冲压加工时,在操作部件28一体形成有上述的第二限位部件42。具体而言,从操作部件28连续而中途几次折弯并且朝前侧X2延伸的带状的延设部75设置于操作部件28,延设部75中从操作部件28离开的前端部75A是第二变形例的第二限位部件42。第二限位部件42形成为沿着左右方向Y延伸的小片状。为了提高第二限位部件42的强度,第二限位部件42也可以通过例如将前端部75A折叠为双重而构成。当然,第二限位部件42是与操作部件28分开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通过焊接、螺钉等固定于操作部件28。
这样,在第二变形例中,第二限位部件42直接设置于操作部件28。该第二限位部件42经由操作部件28以及旋转轴27而支承于车体侧的下护套11。在该情况下,若通过对操作部件28进行操作而使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则第二限位部件42通过与被操作的操作部件28一体移动,移动至上述的进出位置,或移动至上述的退避位置。
具体而言,图15中,转向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而操作部件28处于解锁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进出位置,在比下护套11的支承部25更靠前侧X2从下侧Z2进入下护套11的狭缝24内。进出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相对于上述的第一卡合部71的前端部的第一限位部件41而从轴向X的前侧X2对置。因此,若通过望远镜式伸缩调整使上护套10前进至短位置,则第一限位部件41从后侧X1与第二限位部件42抵接,因此限制上护套10的进一步的前进。
此外,在下护套11中从前侧X2与进出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邻接的位置,一体设置有朝下侧Z2突出的加强部76。加强部76是下护套11的狭缝24的周边部的一部分。位于进出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的前侧X2的加强部76从前侧X2对第二限位部件42进行加强。由此,能够防止因第一限位部件41与第二限位部件42抵接时的冲击(以下由基于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引起的冲击)使得第二限位部件42破损的情况。
另外,若将解锁位置的操作部件28操作至锁定位置,则如图16所示,第二限位部件42伴随着操作部件28的转动,从进出位置移动至朝下侧Z2退避的退避位置。若第二限位部件42处于退避位置,则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从狭缝24朝下侧Z2脱离,相对于第一限位部件41不从前侧X2对置。
另外,若将锁定位置的操作部件28操作至解锁位置而使转向装置1成为解锁状态,则如图15所示,第二限位部件42伴随着操作部件28的转动,从至今为止的退避位置移动至进出位置。
如以上那样,在第二变形例中,转向装置1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二限位部件42与操作部件28朝解锁位置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进出位置(参照图15)。相反,在转向装置1成为锁定状态时,第二限位部件42与操作部件28朝锁定位置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退避位置(参照图16)。换句话说,第二限位部件42仅在操作部件28处于解锁位置时,发挥对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的上护套10的前进进行限制的限位器功能。
另外,在第二变形例中,通过将第二限位部件42设置于操作部件28之类的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第二限位部件42与操作部件28的操作连动而移动至进出位置或移动至退避位置。
此外,如图14所示,例如,在上护套10的上侧外周部设置有朝上侧Z1突出的突起77,在下护套11的上侧外周部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而接受突起77的引导槽78。若通过望远镜式伸缩调整使上护套10后退至长位置,则下护套11中对引导槽78的后端部镶边的周边部11D从后侧X1与突起77抵接,因此限制上护套10进一步的后退。另外,突起77嵌入引导槽78,由此能够防止上护套10以及下护套11的各自的周向的位置偏离。换句话说,突起77不仅发挥对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的上护套10的后退进行限制的限位器功能,也发挥上护套10以及下护套11的止转功能。
在车辆碰撞时,由上述的二次碰撞引起的冲击经由转向操纵部件5以及上轴8而从后侧X1传递于上护套10,因此上护套10欲朝前侧X2移动。在该情况下,如图13所示,转向装置1处于锁定状态,如上述那样第一卡合部71与第二卡合部72卡合。于是,由二次碰撞引起的冲击传递于第二卡合部72,由此第二卡合部72也欲朝前侧X2移动。由此,对插通于第二卡合部72的插通孔72C的脱离机构45施加负担,因此脱离机构45以其长边方向(左右方向Y)上的某处为起点被剪断。
通过脱离机构45的剪断,将第二卡合部72相对于下护套11的连结解除。由此,不会限制轴向X上的上护套10的位置,因此上护套10从下护套11朝前侧X2脱离。此时,退避位置的第二限位部件42从脱离的上护套10的移动轨迹脱离,因此不会阻碍上护套10的移动。通过脱离后直至上护套10的移动停止期间的上护套10相对于下护套11的滑动、以及刚才的脱离机构45的剪断,将由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吸收。
在第二变形例的情况下,仅将车辆碰撞时断裂而使上护套10脱离的脱离功能分担于脱离机构45,将上述的限位器功能分担于第一限位部件41、第二限位部件42、上护套10的突起77、下护套11的周边部11D。换句话说,脱离机构45不兼顾脱离功能以及限位器功能的双方。因此,由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引起的冲击不会传递于脱离机构45。因此,导致在比车辆碰撞更早的阶段的通常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脱离机构45断裂,由此能够防止车辆碰撞时阻碍脱离负载的产生的情况。
另外,脱离机构45不必反复接受由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引起的冲击,因此能够抑制耐久性的降低,从而能够稳定地产生脱离负载。与本发明不同,在脱离机构45也兼顾限位器功能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由望远镜式伸缩调整产生的冲击作用于脱离机构45的情况,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吸收该冲击的减震器等冲击吸收部件,但在本发明中,不需要冲击吸收部件,因此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
另外,对于第一限位部件41、第二限位部件42而言,不需要车辆碰撞时为了使脱离负载产生而断裂,因此能够提高强度,以便能够承受由望远镜式伸缩调整产生的冲击。
此外,作为第三变形例,也可以在第二变形例中省略锁定机构70。
另外,转向装置1不局限于不辅助转向操纵部件5的转向操纵的手动型的转向装置,也可以是通过电动马达来辅助转向操纵部件5的转向操纵的柱辅助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14年12月12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137999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Claims (4)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转向操纵部件;
转向轴,其一端连结所述转向操纵部件,并能够沿轴向伸缩;
柱护套,其具有在所述转向操纵部件侧对所述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上护套、和固定于车体侧并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对所述转向轴进行支承的下护套,通过所述上护套沿所述轴向的移动而所述柱护套能够与所述转向轴一起沿所述轴向伸缩;
操作部件,其为了所述柱护套的伸缩调整而被操作;
锁定及解锁机构,其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将所述上护套在所述轴向进行锁定,或将该锁定解除;
脱离机构,其在车辆碰撞时使所述上护套朝所述相反的一侧脱离;
第一限位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上护套的外侧面;以及
第二限位部件,其被支承于车体侧,在所述锁定及解锁机构将所述上护套的锁定解除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移动,直至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对置的进出位置,在所述锁定及解锁机构将所述上护套锁定时,所述第二限位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移动,直至从所述进出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旋转轴,其沿相对于所述轴向的交叉方向延伸而与所述操作部件连结,将所述第二限位部件支承为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能够在所述进出位置与所述退避位置之间移动,并与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连动而旋转;以及
转换部件,其被所述旋转轴支承,并将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转换为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在所述交叉方向上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第三限位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上护套的外侧面,在所述轴向上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退避位置的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被所述下护套支承,
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件,与被操作的所述操作部件一体移动,由此移动至所述进出位置或移动至所述退避位置。
CN201510909736.5A 2014-12-12 2015-12-10 转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1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52427 2014-12-12
JP2014252427 2014-12-12
JP2015137999A JP6598001B2 (ja) 2014-12-12 2015-07-09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5-137999 2015-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91441A CN105691441A (zh) 2016-06-22
CN105691441B true CN105691441B (zh) 2019-07-05

Family

ID=5613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097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691441B (zh) 2014-12-12 2015-12-10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98001B2 (zh)
CN (1) CN105691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1549A (zh) * 2017-09-20 2017-12-29 江苏华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向机总成的升降机构
DE102018208535A1 (de) 2018-05-29 2019-12-05 Thyssenkrupp Ag Energieabsorptionsvorrichtung für eine Lenksäule, Lenksäule und ein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Lenksäu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163A (zh) * 2005-10-28 2008-11-05 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转向柱
DE102011056351A1 (de) * 2011-12-13 2013-06-13 Zf Lenksysteme Gmbh Anschlag für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CN203581068U (zh) * 2013-11-12 2014-05-0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组装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38200B2 (ja) * 2001-06-27 2006-01-25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4101070A (ja) * 2012-11-21 2014-06-05 Jtekt Corp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163A (zh) * 2005-10-28 2008-11-05 泰森克鲁普普里斯塔股份公司 用于汽车的转向柱
DE102011056351A1 (de) * 2011-12-13 2013-06-13 Zf Lenksysteme Gmbh Anschlag für verstellbare Lenksäule
CN203581068U (zh) * 2013-11-12 2014-05-07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柱组装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8001B2 (ja) 2019-10-30
JP2016113139A (ja) 2016-06-23
CN105691441A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5277B1 (en) Steering system
CN107226124B (zh) 转向柱装置
CN104943729B (zh) 转向装置
CN106004978B (zh) 转向装置
EP3115276B1 (en) Steering system
EP3115275B1 (en) Steering system
EP3031696B1 (en) Steering system
CN104943732B (zh) 转向装置
EP3124354B1 (en) Steering system and tooth member
JP3886766B2 (ja) チルト・テレスコピック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05818852B (zh) 转向装置
EP2910452A2 (en) Steering system
JP6351007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6394648B (zh) 转向装置以及齿部件
CN104943731B (zh) 转向装置
CN102448796A (zh) 转向装置
CN102438875A (zh) 转向装置
JP2015044507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5365877B (zh) 转向装置
CN105691441B (zh) 转向装置
CN102523739A (zh) 转向装置
WO2013132719A1 (ja)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407881B (zh) 转向装置
CN108238091A (zh) 转向装置
US10981590B2 (en)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