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8852B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18852B CN105818852B CN201610037568.XA CN201610037568A CN105818852B CN 105818852 B CN105818852 B CN 105818852B CN 201610037568 A CN201610037568 A CN 201610037568A CN 105818852 B CN105818852 B CN 1058188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ondary collision
- engaging part
- engaged
- engaging
- transf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向装置。转向装置(1)具备:固定于上套(20)的被卡合部件(50)、被下套(2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卡合部件(52)、以及包括二次碰撞时与卡合部件(52)一体移动的可动部(71)并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冲击吸收部件(68)。被卡合部件(50)具有多个被卡合齿(49)。卡合部件(52)响应于操作部件(40)的操作而卡合于被卡合齿(49)。卡合部件(52)在二次碰撞时,从下套(21)脱离,以与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与上套(20)一起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于2015年1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1267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210536号说明书所记载的转向装置中,被固定于车身的支承组件支承的可动爪的齿、和通过剪切销固定于筒状体的引导片的凹部相互啮合。在车辆碰撞时驾驶员等与转向操纵部件碰撞的二次碰撞时,剪切销被剪切。为此,引导片经由可动爪固定于支承组件,不与筒状体同步移动。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210536号说明书记载的转向装置中,在筒状体安装有转向开关、组合开关或钥匙锁等装备品。
对于二次碰撞时与筒状体的移动量相当的冲击吸收行程而言,与筒状体一体移动的装备品设定在不与引导片、可动爪干涉的范围内。因此,存在冲击吸收行程变短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二次碰撞时能够确保充分的冲击吸收行程的转向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转向装置具备:转向操纵部件;转向轴,其与上述转向操纵部件连结,能够沿轴向伸缩;轴套,其保持上述转向轴,具有上述转向操纵部件侧的上套以及与上述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的下套,通过上述上套相对于上述下套的上述轴向上的移动而能够与上述转向轴一起沿上述轴向伸缩;托架,其对上述下套进行支承,能够固定于车身;被卡合部件,其固定于上述上套,具有沿着上述轴向排列的多个被卡合齿;卡合部件,其被上述下套支承为能够旋转,响应于操作部件的操作而卡合于上述被卡合齿,在二次碰撞时能够从上述下套脱离;以及冲击吸收部件,其包括二次碰撞时与上述卡合部件一体移动的可动部,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
构成为在二次碰撞时上述卡合部件在与上述被卡合部件的被卡合齿卡合的状态下与上述上套一起移动。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卡合部件在二次碰撞时从下套脱离,与被卡合部件的被卡合齿卡合的状态下,与被卡合部件、上套以及冲击吸收部件的可动部一起沿轴向移动。由此,将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在二次碰撞时卡合部件以及被卡合部件不与上套的装备品等产生干涉,因此在二次碰撞时能够充分确保冲击吸收行程。
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还可以具备姿势保持机构:其将在二次碰撞时移动的上述卡合部件保持为相对于上述被卡合齿的卡合姿势。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卡合部件通过姿势保持机构能够可靠地保持二次碰撞时相对于被卡合齿卡合的状态,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稳定。
在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姿势保持机构也可以包括与上述被卡合部件平行地延伸的引导部件,在上述被卡合部件与上述引导部件之间,划分有二次碰撞时对上述卡合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空间。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卡合部件在相对于被卡合齿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引导空间引导移动,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进一步稳定。
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上述姿势保持机构也可以包括嵌合部,该嵌合部设置于上述可动部或者与上述可动部一体移动的部分而在二次碰撞时将上述卡合部件以卡合姿势嵌合保持。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卡合部件通过与嵌合部嵌合而在二次碰撞时保持为卡合姿势,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进一步稳定。
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在二次碰撞前的状态下,上述姿势保持机构与上述卡合部件分离。
根据上述方式的转向装置,能够与二次碰撞前的卡合部件的旋转动作无关地设计姿势保持机构以及冲击吸收部件,因此能够使姿势保持机构以及冲击吸收部件的构造简单化。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冲击吸收部件周边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了二次碰撞中卡合部件嵌合保持于嵌合部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参照图1,转向装置1主要包括转向轴3、轴套4、下托架5、上托架(托架)6、以及锁定机构7。
在转向轴3中,在轴向X的一端3a连结有方向盘等转向操纵部件2。转向轴3的另一端3b按顺序经由万向接头9、中间轴10以及万向接头11,连结于转向机构12的小齿轮轴13。
转向机构12是与转向操纵部件2的转向操作连动而使转向轮(未图示)转向的例如齿轮齿条机构。转向操纵部件2的旋转经由转向轴3以及中间轴10等传递于转向机构12。另外,传递于转向机构12的旋转转换为未图示的齿条轴的轴向移动。由此,转向轮转向。
转向轴3具有通过例如花键嵌合或细齿嵌合能够相对滑动嵌合的筒状的上轴15以及下轴16。转向轴3能够沿轴向X伸缩。
在轴套4插通有转向轴3。轴套4对转向轴3进行保持,并经由多个轴承17、18将转向轴3支承为能够旋转。
轴套4具有作为内套的筒状的上套20、和作为外套的下套21。上套20配置于比下套21靠近转向操纵部件2侧的位置。下套21相对于上套20位于与转向操纵部件2相反的一侧。上套20与下套21嵌合成能够沿转向轴3的轴向X相对滑动。
上套20经由轴承17将上轴15支承为能够旋转。下套21经由轴承18将下轴16支承为能够旋转。上套20相对于下套21朝转向轴3的轴向X移动,由此轴套4能够与转向轴3一起沿轴向X伸缩。
下托架5具备:固定于车身22的固定托架23、由固定托架23支承的倾斜支轴24、以及固定于下套21的外周并被倾斜支轴24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套托架25。轴套4以及转向轴3以倾斜支轴24的中心轴线即倾斜中心CC为支点,能够向倾斜方向Z倾斜。
转向轴3以及轴套4绕倾斜中心CC转动(倾斜),从而将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在倾斜方向Z进行调整,进行所谓的倾斜调整。转向轴3以及轴套4沿轴向X伸缩,从而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在望远镜式伸缩方向(轴向X)进行调整,进行所谓的望远镜式伸缩调整。
在上套20的后端的外周面20a安装有钥匙锁主体、转向开关或者组合开关等装备品100。装备品100形成为从外周面20a突出的任意的形状。装备品100例如在外周面20a的整个周向上包围上套20的后端。装备品100在进行望远镜式伸缩调整时与上套20一体移动。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2,上托架6用于对下套21进行支承。上托架6具备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而固定于车身22的顶板26、和从顶板26向倾斜方向Z的下方延伸的一对侧板27。在一对侧板27分别形成有沿倾斜方向Z延伸的倾斜用的长槽28。
在下套21的一端的倾斜方向Z的上方部分,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而对下套21的一端进行切开的狭缝30。狭缝30朝向下套21的外部,在轴向X的上方以及下方、以及倾斜方向Z的上方露出。
在下套21的一端(轴向X的上方端),一体地设置有从相对于轴向X以及倾斜方向Z的正交方向Y对狭缝30进行划分并且朝倾斜方向Z延伸的一对支承部31。
一对支承部31从下套21的一端朝向倾斜方向Z的上方延伸。一对支承部31在正交方向Y隔着狭缝30相互对置。在一对支承部31从正交方向Y观察相同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在正交方向Y贯通支承部31的第一支承孔33(参照图3)。
在一对支承部31从正交方向Y观察相同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在正交方向Y贯通支承部31的第二支承孔34。第二支承孔34与第一支承孔33在轴向X相互隔开间隔(参照图1)。
锁定机构7具备:驾驶员等用手动进行旋转操作的操作部件40、在一端安装了操作部件40的旋转轴41、与操作部件40一体旋转的旋转凸轮42、以及相对于旋转凸轮42凸轮卡合的非旋转凸轮亦即第一紧固部件43。
旋转轴41是具有沿正交方向Y延伸的轴部41a、设置于轴部41a的一端的头部41b、以及设置于轴部41a的另一端的螺纹部41c的螺栓。旋转轴41插通于一对长槽28、和一对第二支承孔34。旋转轴41经由一对支承部31被下套21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旋转轴41的头部41b与一方的侧板27之间,夹设有操作部件40的长度方向一端的基端部40a、旋转凸轮42以及第一紧固部件43。旋转凸轮42以及第一紧固部件43在旋转轴41的头部41b附近,被轴部41a支承。旋转凸轮42相对于旋转轴41的轴向(与正交方向Y相当)的移动被限制。第一紧固部件43能够沿旋转轴41的轴向移动。
锁定机构7包括与旋转轴41的螺纹部41c螺纹啮合的螺母44、夹设于另一方的侧板27与螺母44之间的第二紧固部件45、以及夹设于第二紧固部件45与螺母44之间的夹设部件46。
第二紧固部件45与夹设部件46在螺母44附近被旋转轴41的轴部41a支承为能够沿旋转轴41的轴向(与正交方向Y相当)移动。夹设部件46具备夹设于螺母44与第二紧固部件45之间的垫圈47、和夹设于垫圈47与第二紧固部件45之间的滚针轴承48。
伴随着操作部件40朝锁定方向的旋转操作,旋转凸轮42相对于非旋转凸轮(第一紧固部件43)旋转,由此第一紧固部件43沿旋转轴41的轴向移动,在第一紧固部件43与第二紧固部件45之间将上托架6的两侧板27夹持。一对支承部31被一对侧板27紧固。
由此,以使下套21缩径的方式将一对支承部31之间的狭缝30变窄,下套21压接于上套20,从而实现倾斜锁定以及望远镜式伸缩锁定。此外,倾斜锁定是指在倾斜调整后对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进行固定,望远镜式伸缩锁定是指在望远镜式伸缩调整后对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进行固定。
图4是沿着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4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转向轴3(参照图3)的图示,不使用剖面线表示后述的卡合部件52以及块部件76的剖面(后述的图6也相同)。
参照图4,转向装置1具备具有沿轴向X排列的多个被卡合齿49的被卡合部件50、被下套21的支承部31支承的支承轴51、以及响应于操作部件40的操作而与被卡合齿49卡合的卡合部件52。另外,转向装置1具备将旋转轴41的旋转传递于卡合部件52的传递部件53。
被卡合部件50固定于上套20。具体而言,被卡合部件50通过焊接等与上套20的外周面20a接合,由此固定于上套20。被卡合部件50也可以通过跨越被卡合部件50与上套20的周壁而压入的销等固定于上套20。另外,被卡合部件50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于上套20的周壁而固定于上套20。
被卡合齿49例如是朝上套20的径向外侧突出,沿正交方向Y延伸的条状的齿。多个被卡合齿49分别也可以由在轴向X相互隔开等间隔并在正交方向Y延伸的多个孔、和相对于各孔从轴向X的上方以及下方邻接并从轴向X对各孔进行划分的多个肋构成。另外,被卡合部件50也可以由与上套20相同的材料一体形成。即,被卡合齿49也可以形成于上套20的周壁。
参照图3,支承轴51沿正交方向Y延伸。支承轴51插通于一对第一支承孔33,因此被一对支承部31支承。支承轴51也可以以沿着正交方向Y延伸的中心轴线C1为中心在第一支承孔33内旋转,也可以压入第一支承孔33而无法旋转。
参照图4,卡合部件52包括:包括与支承轴51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半周或半周以上)嵌合的嵌合孔54a并包围支承轴51的包围部54、和从包围部54向轴向X的下方突出的被嵌合部55。
卡合部件52包括:设置于从包围部54向轴向X的上方延伸的第一臂部56的末端并通过传递部件53接收旋转轴41的旋转的被传递部57、和设置于从包围部54向轴向X的上方延伸的第二臂部58的末端并与被卡合齿49卡合的卡合齿59。
包围部54、被嵌合部55、第一臂部56、被传递部57、第二臂部58以及卡合齿59通过单一的部件一体形成。
被嵌合部55包括随着朝向轴向X的下方而使相互的间隔狭窄的锥形面即一对被嵌合面55a。第一实施方式中,被嵌合面55a是锥形面,但被嵌合面55a也可以是与轴向X平行的平坦面。
第一臂部56以及第二臂部58在相互之间对使嵌合孔54a朝向轴向X的上方敞开的敞开槽60进行划分。通过支承轴51插通于嵌合孔54a,卡合部件52被下套21的支承部31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支承轴51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旋转的情况下,卡合部件52与支承轴51一体旋转。在支承轴51被压入一对第一支承孔33而无法旋转的情况下,卡合部件52相对于支承轴51相对旋转。卡合部件52也可以通过弹簧等推压部件(未图示)朝向被卡合部件50被推压。在二次碰撞时,使支承轴51从嵌合孔54a朝敞开槽60脱离,由此卡合部件52能够从下套21朝轴向X的下方脱离(参照后述的图6)。另外,也可以为二次碰撞时支承轴51被剪切,卡合部件52与支承轴51的被剪切的部分一起从下套21脱离。
在支承轴51与卡合部件52之间,也可以夹设有被支承轴51的外周支承,对卡合部件52进行支承,通过二次碰撞的冲击而断裂的支承部件(未图示)。该支承部件在二次碰撞时断裂,由此允许卡合部件52从支承轴51脱离。
传递部件53一体地包括:具有插通孔65a的筒部65、和从筒部65向筒部65的径向外侧突出的一对传递部66。一对传递部66在筒部65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在插通孔65a插通有旋转轴41中向狭缝30内露出的部分(参照图2)。由此,传递部件53以与旋转轴41一体旋转的方式被旋转轴41支承。传递部件53以使卡合部件52的被传递部57位于一对传递部66之间的方式固定于旋转轴41。
若伴随着操作部件40(参照图2)朝锁定方向的旋转操作,传递部件53与旋转轴41一起旋转,则旋转轴41的旋转从传递部件53的一方的传递部66传递于卡合部件52的被传递部57。卡合部件52以支承轴51为中心旋转,因此从一方的传递部66传递过来的旋转轴41的旋转,转换为沿着支承轴51的周向C的旋转。通过操作部件40朝锁定方向的旋转操作,旋转轴41最终旋转至卡合部件52的卡合齿59与被卡合部件50的任一个被卡合齿49卡合。
相反地,对操作部件40(参照图2)向锁定解除方向(与锁定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旋转轴41的旋转从传递部件53的另一方的传递部66传递于卡合部件52的被传递部57。由此,卡合部件52沿着周向C而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旋转。通过操作部件40朝锁定解除方向的旋转操作,旋转轴41最终旋转至卡合部件52的卡合齿59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的卡合解除(参照图4的双点划线)。
图5是冲击吸收部件68周边的俯视图。图5中,为了方便说明,省略上托架6的图示。
参照图5,转向装置1具备: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一对冲击吸收部件68、和将二次碰撞时移动的卡合部件52的姿势保持为相对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时的姿势(卡合姿势)的姿势保持机构69。
冲击吸收部件68分别通过对例如一片矩形状的金属板进行加工而形成。包括:设置于冲击吸收部件68的一端并在二次碰撞时约束轴向X的位置的约束部70、和设置于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另一端并在二次碰撞时与卡合部件52沿轴向X一体移动的可动部71。另外,冲击吸收部件68包括在约束部70与可动部71之间折弯的折弯部72。约束部70、可动部71以及折弯部72通过单一的部件一体形成。
各约束部70通过例如金属制的销74等固定于对应的支承部31。各约束部70也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通过嵌入设置于对应的支承部31的切口来固定。
姿势保持机构69在二次碰撞前的状态下,从卡合部件52分离地配置。姿势保持机构69包括:与被卡合部件50平行地延伸的板状的引导部件75、和例如由树脂制或者金属制成的大致长方体的块部件76。图5中,为了方便说明,用双点划线表示引导部件75。引导部件75架设于一对支承部31之间(参照图3)。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引导部件75也可以在一对支承部31各设置一个。该情况下,各引导部件75延伸至倾斜方向Z上与卡合部件52对置的位置即可。
块部件76通过金属制的销77等固定于可动部71。块部件76是二次碰撞时与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一体移动的部分。块部件76包括二次碰撞时引导冲击吸收部件68的引导部78、和嵌合于被嵌合部55的嵌合部79。
参照图3,在块部件76,形成有在朝向倾斜方向Z的下方的中途部分使块部件76在正交方向Y变窄的阶梯差。引导部78由该阶梯差构成。引导部78与以使狭缝30变窄的方式从一对支承部31向正交方向Y突出的肋31a卡合。在该状态下,块部件76能够沿着肋31a在轴向X移动。
参照图4,嵌合部79是通过使姿势保持机构69的轴向X的上方的表面朝向轴向X的下方凹陷而形成的凹部。嵌合部79包括:在倾斜方向Z对置的一对嵌合面79a、和将轴向X的下方的一对嵌合面79a的端部彼此连结的底面。一对嵌合面79a是随着朝向轴向X的下方而相互的间隔变窄的锥形面。第一实施方式中,嵌合面79a是锥形面,但嵌合面79a也可以是与轴向X平行的平坦面。
在二次碰撞时,卡合部件52的被嵌合部55的一对被嵌合面55a与对应的嵌合面79a面接触。由此,卡合部件52被限制倾斜方向Z的移动,因此保持为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的姿势(卡合姿势)。
接下来,对二次碰撞时的转向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也参照示出了二次碰撞中卡合部件52嵌合保持于嵌合部79的状态的图6进行说明。
在二次碰撞时,来自转向操纵部件2(参照图1)的负载传递于上套20,因此上套20欲沿着轴向X朝与转向操纵部件2相反的一侧移动。固定于上套20的被卡合部件50欲与上套20一起移动。在车辆运转时,通常转向操纵部件2的位置被锁定,因此卡合部件52与被卡合部件50卡合。因此,卡合部件52由于由二次碰撞产生的冲击从被卡合部件50传递于卡合部件52,而从支承轴51脱离。
在二次碰撞时被卡合部件50向轴向X的下方移动,由此引导部件75与被卡合部件50在倾斜方向Z对置。该状态下,在被卡合部件50与引导部件75之间,二次碰撞时对卡合部件52朝轴向X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空间80被划分出。由此,卡合部件52在引导空间80内被限制倾斜方向Z的移动,因此以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与上套20一起沿轴向X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卡合部件52向轴向X的下方移动,由此卡合部件52的被嵌合部55通过块部件76的嵌合部79被嵌合保持。由此,卡合部件52保持卡合姿势,因此卡合部件52以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与上套20一起沿轴向X移动。
卡合部件52嵌合保持于块部件76,从而对块部件76传递来自卡合部件52的冲击。因此,设置有块部件76的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向轴向X的下方与卡合部件52一体移动。由此,如图5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冲击吸收部件68以使折弯部72的位置移动的方式变形,由此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
此处,作为比较例,假设存在如下构成的转向装置,即,二次碰撞时卡合部件不从下套脱离,被卡合部件从上套脱离。另外,在比较例的转向装置中,被卡合部件与冲击吸收部件一体设置。
在比较例的转向装置的情况下,二次碰撞时,被卡合部件通过与卡合部件的卡合而轴向的位置被固定,因此存在与固定于上套的装备品(转向开关、组合开关或钥匙锁等)碰撞的情况。因此,在比较例的转向装置中,上套的移动量不充分,存在二次碰撞时无法充分吸收冲击的情况。
另外,被卡合部件因在与该装备品碰撞时坚持挺住而使上套的移动停止,或因与该装备品的碰撞而导致被卡合部件没有顺利地接受负载,因此存在无法预测被卡合部件的举动的情况。由此,在比较例的转向装置中,存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比较例中,被卡合部件与冲击吸收部件一体设置,因此若为了对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量进行调整而变更材料、硬度以及板厚等,则对被卡合部件的被卡合齿与卡合部件的卡合的强度产生影响。因此,比较例的转向装置中,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负载的调整的自由度低。
参照图6,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卡合部件52在二次碰撞时从下套21脱离,以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与被卡合部件50、上套20、以及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一起沿轴向X移动。由此,将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卡合部件52以及被卡合部件50在二次碰撞时与上套20一起沿轴向X移动,因此不与装备品100(参照图1)产生干涉。因此,能够充分确保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行程量。
二次碰撞时被卡合部件50不与装备品100(参照图1)干涉,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稳定。
与比较例不同,由于将冲击吸收部件68与被卡合部件50作为另外的部件设置,因此不会对卡合部件52与被卡合部件50的卡合的强度产生影响而能够对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负载进行调整。
卡合部件52通过姿势保持机构69可靠地保持二次碰撞时相对于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稳定。
卡合部件52在相对于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引导空间80被引导移动,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进一步稳定。
卡合部件52的被嵌合部55嵌合于嵌合部79,由此二次碰撞时保持卡合姿势,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进一步稳定。
能够与二次碰撞前的卡合部件52的旋转动作无关地设计姿势保持机构69以及冲击吸收部件68,因此能够使姿势保持机构69以及冲击吸收部件68的构造简单化。
块部件76通过块部件76的引导部78与支承部31的肋31a的卡合来引导二次碰撞时朝轴向X的下方的移动,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进一步稳定。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7中,对与上述说明的部件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参照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7,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P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1不同,姿势保持机构69不包括块部件76,一对支承部31不包括肋31a。
第二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安装于卡合部件52的被嵌合部55。详细而言,在被嵌合部55设置有沿着支承轴51的周向C延伸的长孔85,在可动部71设置有与销77直径几乎相同的圆孔86。销77插通于圆孔86以及长孔85这双方。因此,若卡合部件52响应于操作部件40的操作而沿着周向C旋转,则销77在长孔85内沿着周向C相对移动。
二次碰撞时,被卡合部件50向轴向X的下方移动,由此在被卡合部件50与引导部件75之间,二次碰撞时对卡合部件52朝轴向X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空间80在倾斜方向Z被划分出。由此,卡合部件52在引导空间80内倾斜方向Z的移动被限制。另外,在卡合部件52的被嵌合部55固定有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因此,卡合部件52在二次碰撞时,以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与可动部71一起朝轴向X的下方移动。由此,冲击吸收部件68以使折弯部72的位置移动的方式变形,由此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卡合部件52在二次碰撞时从下套21脱离,以与被卡合部件50的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与被卡合部件50、上套20、以及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一起沿轴向X移动。由此,将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卡合部件52以及被卡合部件50在二次碰撞时与上套20一起沿轴向X移动,因此不与装备品100产生干涉。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行程量。
二次碰撞时被卡合部件50不与装备品100干涉,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稳定。
将冲击吸收部件68与被卡合部件50作为另外的部件设置,因此不会对卡合部件52与被卡合部件50的卡合的强度产生影响而能够对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负载进行调整。
卡合部件52通过姿势保持机构69可靠地保持二次碰撞时相对于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稳定。
卡合部件52在相对于被卡合齿49卡合的状态下通过引导空间80引导移动,因此二次碰撞时的冲击的吸收进一步稳定。
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有各种的变更。
例如,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嵌合部79也可以设置于冲击吸收部件68的可动部71。该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也可以不设置块部件76。
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也可以将长孔85设置于可动部71而圆孔86设置于被嵌合部55。
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也可以将可动部71固定于被嵌合部55。该情况下,在约束部70与支承部31之间保持周向C的游隙,由此允许与操作部件40的操作对应的卡合部件52的旋转。
冲击吸收部件68也可以不一定包括折弯部72以及约束部70。总之,冲击吸收部件68通过二次碰撞时可动部71沿轴向X移动,而被弯曲、破损、压缩、剪切或者撕掉等,从而二次碰撞时的冲击被吸收即可。
转向装置1、1P是操作部件40的基端部40a配置于比上套20靠倾斜方向Z的上方的所谓的手柄上置类型的转向装置,在操作部件40的基端部40a配置于比上套20靠倾斜方向Z的下方的所谓的手柄下置类型的转向装置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转向装置1不局限于不辅助转向操纵部件2的转向操作的手动类型的转向装置,也可以是通过电动马达辅助转向操纵部件2的转向操作的轴套辅助类型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C-EPS)。
Claims (6)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转向操纵部件;
转向轴,其与所述转向操纵部件连结,能够沿轴向伸缩;
轴套,其保持所述转向轴,具有所述转向操纵部件侧的上套以及与所述转向操纵部件相反的一侧的下套,通过所述上套相对于所述下套的所述轴向上的移动而能够与所述转向轴一起沿所述轴向伸缩;
托架,其对所述下套进行支承,能够固定于车身;
被卡合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上套,具有沿着所述轴向排列的多个被卡合齿;
卡合部件,其被所述下套支承为能够旋转,响应于操作部件的操作而卡合于所述被卡合齿,在二次碰撞时能够从所述下套脱离;以及
冲击吸收部件,其包括二次碰撞时与所述卡合部件一体移动的可动部,吸收二次碰撞时的冲击,
构成为在二次碰撞时所述卡合部件在与所述被卡合部件的被卡合齿卡合的状态下与所述上套一起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姿势保持机构,其将在二次碰撞时移动的所述卡合部件保持为相对于所述被卡合齿的卡合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保持机构包括与所述被卡合部件平行地延伸的引导部件,
在所述被卡合部件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划分有二次碰撞时对所述卡合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保持机构包括嵌合部,该嵌合部设置于所述可动部或者与所述可动部一体移动的部分而在二次碰撞时将所述卡合部件以卡合姿势嵌合保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姿势保持机构包括嵌合部,该嵌合部设置于所述可动部或者与所述可动部一体移动的部分而在二次碰撞时将所述卡合部件以卡合姿势嵌合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二次碰撞前的状态下,所述姿势保持机构与所述卡合部件分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12671 | 2015-01-26 | ||
JP2015012671A JP6429077B2 (ja) | 2015-01-26 | 2015-01-26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18852A CN105818852A (zh) | 2016-08-03 |
CN105818852B true CN105818852B (zh) | 2019-10-01 |
Family
ID=5517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37568.XA Active CN105818852B (zh) | 2015-01-26 | 2016-01-20 | 转向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16915B2 (zh) |
EP (1) | EP3048031B1 (zh) |
JP (1) | JP6429077B2 (zh) |
CN (1) | CN1058188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617901C2 (ru) * | 2013-03-04 | 2017-04-28 | Ниссан Мотор Ко., Лтд. |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пирания рулевого механизма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JP6504391B2 (ja) * | 2015-03-31 | 2019-04-24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US9783221B2 (en) * | 2015-07-29 | 2017-10-10 | Jtekt Corporation | Steering system and tooth member |
JP6694739B2 (ja) | 2016-03-25 | 2020-05-20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EP3519274B1 (en) * | 2016-09-27 | 2022-08-31 | Nsk Ltd. |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for internally collapsing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
US10099715B2 (en) * | 2016-10-14 | 2018-10-16 |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 Stationary energy absorption strap control assembly for vehicle steering column |
CN107628100B (zh) * | 2017-07-31 | 2020-09-15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转向管柱、转向系统以及车辆 |
JP6905918B2 (ja) * | 2017-11-17 | 2021-07-21 |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7035756B2 (ja) * | 2018-04-17 | 2022-03-15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
DE102018112837A1 (de) * | 2018-05-29 | 2019-12-05 | Thyssenkrupp Ag |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DE102019202297B4 (de) * | 2019-02-20 | 2020-11-05 | Thyssenkrupp Ag |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95244A (ja) * | 1995-09-29 | 1997-04-08 | Fuji Kiko Co Ltd |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
JP2002059852A (ja) * | 2000-08-11 | 2002-02-26 | Koyo Seiko Co Ltd |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CN1662411A (zh) * | 2002-06-19 | 2005-08-3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型转向管柱装置 |
CN102112362A (zh) * | 2009-04-20 | 2011-06-29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
CN102438879A (zh) * | 2010-08-05 | 2012-05-02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81748B1 (fr) * | 1998-07-31 | 2000-11-24 | Lemforder Nacam Sa | Dispositif de maintien positif en position d'un systeme de serrage de deux elements |
JP2004268841A (ja) * | 2003-03-11 | 2004-09-30 | Koyo Seiko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DE102008016742B4 (de) * | 2008-03-31 | 2010-01-14 | Thyssenkrupp Presta Ag | Lenksäul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FR2932143B1 (fr) * | 2008-06-04 | 2011-09-02 | Zf Systemes De Direction Nacam Sas | Colonne de direction reglable amelioree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
JP5865805B2 (ja) * | 2012-09-05 | 2016-02-17 | Kyb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2015009685A (ja) | 2013-06-28 | 2015-01-19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5843056B1 (ja) | 2014-04-11 | 2016-01-1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6493729B2 (ja) * | 2014-11-25 | 2019-04-03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US9663134B2 (en) * | 2014-12-12 | 2017-05-30 | Jtekt Corporation | Steering system |
-
2015
- 2015-01-26 JP JP2015012671A patent/JP64290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20 CN CN201610037568.XA patent/CN105818852B/zh active Active
- 2016-01-21 EP EP16152297.4A patent/EP3048031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1-21 US US15/003,114 patent/US961691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95244A (ja) * | 1995-09-29 | 1997-04-08 | Fuji Kiko Co Ltd | チルト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 |
JP2002059852A (ja) * | 2000-08-11 | 2002-02-26 | Koyo Seiko Co Ltd |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CN1662411A (zh) * | 2002-06-19 | 2005-08-3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冲击吸收型转向管柱装置 |
CN102112362A (zh) * | 2009-04-20 | 2011-06-29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方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
CN102438879A (zh) * | 2010-08-05 | 2012-05-02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冲击吸收式转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048031A2 (en) | 2016-07-27 |
JP6429077B2 (ja) | 2018-11-28 |
EP3048031B1 (en) | 2018-03-07 |
EP3048031A3 (en) | 2016-12-21 |
US9616915B2 (en) | 2017-04-11 |
JP2016137772A (ja) | 2016-08-04 |
US20160214640A1 (en) | 2016-07-28 |
CN105818852A (zh) | 2016-08-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18852B (zh) | 转向装置 | |
CN104943732B (zh) | 转向装置 | |
EP2910452A2 (en) | Steering system | |
JP6246183B2 (ja) | シフト装置 | |
EP2923919B1 (en) | Steering device | |
CN104943729B (zh) | 转向装置 | |
JP6528967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CN105905155B (zh) | 转向装置 | |
US9162701B2 (en) | Steering column energy absorbing rake lock | |
EP3031696B1 (en) | Steering system | |
CN104943731B (zh) | 转向装置 | |
EP2617625A1 (en) | Steering device | |
US9604662B2 (en) | Steering apparatus | |
CN107923530B (zh) | 驻车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 |
EP2511786B1 (en) | Joystick device | |
US20160009312A1 (en) | Limiting device for the steering angle input in an electrical steering system | |
CN105691440B (zh) | 转向装置 | |
KR101814520B1 (ko) | 차량의 충격 흡수식 스티어링 장치 | |
CN105691441B (zh) | 转向装置 | |
KR20120025792A (ko) | 스티어링 칼럼의 텔레스코픽 록킹 구조 | |
US20170018380A1 (en) | Switch device | |
KR101724202B1 (ko) | 자동차의 조향컬럼 | |
JP6440536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
JP2016137771A (ja) |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