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8818B -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8818B
CN105408818B CN201480042774.9A CN201480042774A CN105408818B CN 105408818 B CN105408818 B CN 105408818B CN 201480042774 A CN201480042774 A CN 201480042774A CN 105408818 B CN105408818 B CN 105408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organic
fine
particl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27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8818A (zh
Inventor
堀田洋二朗
津田祥平
桂大侍
三浦正治
马场善信
板仓隆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 Corp filed Critical Kat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40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8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25Silicon-oxides; Silic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03G9/0823Electric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7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e.g. degree of spheric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16Inorganic compounds treated with 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调色剂,其中显示良好的清洁性,降低感光体表面的磨耗变动,并且降低充电构件的污染。所述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和在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各自是无机细颗粒以源于无机细颗粒的凸部形成于表面上这样的方式在乙烯基系树脂颗粒的表面上露出的颗粒,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60以上,并且通过双组分法测量的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的绝对值Q和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F满足0.003≤F/Q2≤0.040。

Description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电子照片或静电荷图像显影的图像形成方法的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通常的电子照相法,通过将潜像形成于图像承载构件(感光鼓)上,通过供给调色剂至潜像来使潜像可视化、将所得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如纸,其后通过热/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材料上的用于得到复印的材料的方法是已知的。
例如,在电子照相术中,通常,用作感光鼓的感光体状鼓,通过感光性物质的使用,均匀地进行带电处理从而具有规定的极性和电位,并且进行图像图案曝光,以致形成静电潜像。其后,用调色剂进行显影并且将所得图像转印和定影至转印介质如纸。在转印步骤之后,感光鼓上残留的调色剂通过某些方法除去。提及刮板清洁作为最频繁采用的除去方法。这是通过对感光鼓表面给具有弹性的刮板状构件如橡胶加压来擦掉调色剂的方法。
具有窄的粒度分布并且用作用于这样的电子照相术的调色剂的球状调色剂具有诸如优异的转印性和细线再现性等特征。另一方面,在使调色剂从感光鼓中清除的体系中,清洁随着圆形度增加而变得困难。据认为原因之一是调色剂的滚动由于高圆形度而发生,并且调色剂轻易地滑过清洁刮板与感光体之间的接触辊隙。
关于例如在刮板体系的清洁设备中防止相对于球状调色剂的差的清洁的措施,尝试通过增加施加至刮板的边缘部的线性压力来防止球状调色剂滑过。然而,基于仅线性压力增加的该措施具有例如促进刮板边缘部的破碎、由于颤动而引起的不寻常声音发生、或促进由于刮板的接触而引起的感光体的磨耗等问题。
PTL 1提议其中将外部添加剂留在刮板边缘部从而形成抑制层,由此阻塞调色剂颗粒从而使清洁稳定化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形成抑制层的外部添加剂滑过刮板,以致污染充电构件。因此,需要设置清洁充电构件的机构,机构变得复杂,造成成本增加。
PTL 2提议通过借助于将外部添加剂嵌入球状调色剂来减少附着力而减少转印之后残留的调色剂并且改善清洁性的措施。然而,难以得到圆形度高的调色剂的充分的清洁性。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特开No.2002-318467
PTL 2日本专利特开No.2012-68325
PTL 3WO 2013/063291
PTL 4日本专利特开No.2013-92748
PTL 5WO 2010/008095
非专利文献
NPL 1Ricoh Technical Report,No.26(2,000)
NPL 2KONICA MINOLTA TECHNOLOGY REPORT VOL 1(2004)
发明内容
调色剂的高圆形度容易造成差的清洁。清洁性通过增加清洁刮板的接触压力来改善。然而,刮板的破碎、感光体的磨耗和由于刮板的颤动引起的不寻常的声音容易发生。
提及其中调色剂的进入通过将先前已知的外部添加剂隔离从而形成抑制层来防止的方法。然而,存在形成抑制层的外部添加剂滑过刮板并且污染了充电构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即,显示良好的清洁性,降低感光体表面的磨耗变动,并且降低充电构件的污染。
本发明涉及包括如下的调色剂:
调色剂颗粒;和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其各自包括乙烯基系树脂颗粒和无机细颗粒,
其中:
所述无机细颗粒在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露出,
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各自具有源于在其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凸部,和
在所述有机-无机细颗粒的表面上露出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在20%至 70%的范围内,并且
其中:
所述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60以上,并且满足下述关系:
0.003≤F/Q2≤0.040
其中Q(mC/kg)表示通过双组分法测量的所述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的绝对值,和F(nN)表示所述调色剂对聚碳酸酯平板的静电附着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参考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本发明中的测量静电附着力的设备的说明图。
图2示出其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3示出用于图2中示出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显影部和清洁部的放大的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构成如下所述。
提供包括调色剂颗粒和在调色剂颗粒表面上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调色剂,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各自是如下的颗粒:无机细颗粒以源于无机细颗粒的凸部形成于表面上这样的方式在乙烯基系树脂颗粒的表面上露出并且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是20%以上且70%以下,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60以上,并且调色剂满足下述条件:
0.003≤F/Q2≤0.040
其中将通过双组分法测量的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的绝对值规定为Q (mC/kg),和将调色剂对聚碳酸酯平板的静电附着力规定为F(nN)。
球状调色剂显示降低的表面均匀度,因此在调色剂颗粒与感光鼓之间接触的状态下的变动降低并且显示优异的转印性。另外,外部添加剂的附接 (attachment)的变动降低,并且带电性优异。另一方面,存在球状调色剂容易滚动,以致容易进入清洁辊隙部,进而容易滑过清洁辊隙部的问题。
先前通过增加清洁刮板与感光鼓的接触压力从而以调色剂不容易进入这样的方式建立一种构成,使得良好的清洁可行。然而,如果增加清洁刮板的解除压力,则新的问题出现。例如,感光鼓容易磨耗,以致寿命减少,且刮板毛刺依赖于图像的输出模式和使用环境而容易出现。因此,必要的是研究即使当降低清洁刮板的接触压力时也显示良好的清洁性的球状调色剂。
于是,研究如在PTL 1中记载的,通过使用具有大的粒径的外部添加剂形成抑制层。先前通常使用的大粒径的外部添加剂的实例包括具有球形状和窄的粒度分布的大粒径的外部添加剂,例如,溶胶-凝胶二氧化硅。然而,当外部添加剂的表面是单一组成的二氧化硅时,对感光鼓的静电附着力高并且相对于球状调色剂的清洁性的效果不足。为了清洁球状调色剂,更强的抑制层是必要的。然而,球状外部添加剂污染充电构件,这是因为外部添加剂滑过刮板。
本发明人研究了球状调色剂的清洁性。结果,发现了由乙烯基系树脂和作为外部添加剂的无机细颗粒组成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使用是有效的。以下将进行详细解释。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是指其中基础颗粒是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细颗粒存在于其表面上的颗粒。此外,无机细颗粒可以嵌入基础颗粒中。另外,具有源于无机细颗粒的凸部存在于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特征。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显示与例如Imaging Conference JAPAN 2012中报道的二氧化硅-聚合物颗粒的形式类似的形式。根据这里报道的内容,二氧化硅-聚合物颗粒具有在显示与胶态二氧化硅的那些相当的带电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比重小和由于因表面的凹凸引起的许多接触点而从调色剂颗粒的脱离降低的特征。因此,报道的是对小粒径或低熔点的调色剂更有效地显示间隔物效果和抗结块性。相同的二氧化硅-聚合物颗粒也记载在PTL 3和PTL 4 中。
为了清洁球状调色剂,必要的是不仅抑制层而且静电附着力都要考虑到。在清洁步骤中,要求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的降低,因为已静电附着至感光鼓表面的转印之后残留的调色剂的擦除是必要的。例如,NPL 1中,估测的是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受到调色剂表面上由于外部添加剂引起的电荷分布的影响。特别地,球状调色剂的调色剂表面是平滑的,因此静电附着力容易受到外部添加剂的状态的影响。
作为静电附着力的测量方法,使用NPL 2和Dai 1kai Gazou Keisei Gijutsu nikansuru Kenkyuukai(The 1st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Image Forming Technology(图像形成技术的第一届研究会))(2012)中报道的振动型静电附着力测量设备。设备的概述如下所述。将与磁性载体混合并且摩擦带电的调色剂通过双组分显影系统在样品台上显影并且使其静电附着。在感光鼓表面上使用的涂覆有聚碳酸酯的样品台用作该样品台。将样品台安装在幅度放大角连接至压电振动子的振动单元上,并且振动子振动从而将振动加速度赋予调色剂。0至2Mm/sec2的振动加速度以24份(fractions)赋予。调色剂从样品电极的分离的方式用CCD观察,并且计算基于面积比的50%的初始状态下的调色剂分离时的振动加速度。
施加至调色剂的惯性力由F=mAω2表示,其中将振幅指定为A,振动子的振动角速度指定为ω,调色剂的质量指定为m。施加至调色剂的重力相对于附着力充分地小,因此其可以忽略。当调色剂分离时的惯性力等于调色剂的附着力。因此,基于上述式子进行计算。此时,调色剂的质量m从调色剂的数均粒径r和调色剂的真密度ρ基于m=π/6×r3×ρ来计算。
静电附着力的测量
显影剂的制备方法和摩擦带电量的测量方法(双组分法)
将磁性载体(标准载体N-01,the Image Society of Japan制)和调色剂以总量为5.0g这样的方式称量放入50-mL聚合物容器中,并且在环境温度和常湿环境(23℃、60%)下湿度调节进行24小时,同时堆放磁性载体和调色剂。在湿度调节之后,盖上聚合物瓶子的盖,并且用辊磨机在1转/秒的速度下进行旋转15次转动。随后,将样品连接至在聚合物瓶底部上的振荡器,并且测量用显影剂通过在150次冲击(stroke)/分钟下进行振荡5分钟从而将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混合来制备。显影剂通过以调色剂相对于显影剂的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变成3质量%、5质量%或7质量%(例如,在3质量%的情况下,磁性载体是4.85 g和调色剂是0.15g)这样的方式进行该操作来形成。
抽吸型摩擦电荷测量系统Sepasoft Model STC-1-C1(SANKYO PIO-TECH CO.,Ltd.制)用作测量摩擦带电量的设备。具有20μm孔径的筛子 (金属网)放在样品保持架(法拉第笼)的底部上,0.20g显影剂放于其上,并且盖上盖子。将此时整个样品保持架的质量称重并且指定为W1(g)。然后,将样品保持架安装在主体上,并且将抽吸压力通过调节气体体积控制阀而指定为6kPa。调色剂通过在该状态下抽吸1分钟来除去。将此时的电荷指定为q(mC)。测量抽吸之后的整个样品保持架的质量并且将其指定为W2(g)。因为测量了载体的电荷,所以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的极性与这里确定的q相反。显影剂的摩擦带电量Q(mC/kg)的绝对值基于下述式子来计算。在这方面,测量也在环境温度和常湿环境(23℃、60%)下进行。
摩擦带电量Q(mC/kg)=q/(W1-W2)
静电附着力的测量方法
测量设备的概述如图1中所示。显影套筒1-1使用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显影剂通过将3g显影剂放入显影单元1并且旋转套筒1-1形成来涂布。此时,目视检查施加至套筒1-1的显影剂,并且在涂布量的调节是必要的情况下,通过显影单元中包括的显影刮板(在附图中未示出)与套筒1-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振动单元2由振子2-1、变幅器(horn)2-2和样品台2-3组成。将聚碳酸酯树脂(双酚Z型,商品名:Iupilon Z200,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Inc. 制)的薄膜接合至样品台2-3的表面。该振动单元2以在套筒1-1(显影位置)上通过同时旋转显影套筒1-1这样的方式移动。在通过时,将套筒1-1的旋转速度指定为0.1m/sec,将振动单元2的移动速度指定为0.001m/sec。当振动单元2 在套筒1-1上通过时,将电压施加在套筒1-1与样品台2-3之间,从而使调色剂在样品台2-3上显影(飞动)。此时的电场强度能够依照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等通过施加在套筒1-1与样品台2-3之间的电压或它们之间的间隙来调节。
在调色剂于样品台2-3上显影之后,将振动单元2移动到振动位置,并且调色剂的附着状态用设置有物镜3-1和镜筒3-2的CCD 3-3检查。透镜3-1和 CCD 3-3以检测部3的性能显示0.22μm的分辨能力并且视野是570μm×427 μm这样的方式选择。将调色剂的附着状态指定为在其中一层或两层调色剂层在整个视野内堆叠的状态下。关于这些状态的识别方法,在调色剂显影之后,基于来自检测部3的图像查明了调色剂颗粒与在显影之前的状态相比在整个视野内存在。
在使调色剂附着至样品台2-3之后,样品台2-3用振动子2-1振动。通过从振荡器4起的振动子2-1和变幅器2-2进行增幅,由此使样品台2-3振动。将从0 至2×106m/sec2的振动加速度(=Aω2)分为24份数,并且构造成能够间断地振动样品台2-3。从样品台2-3脱离的调色剂通过在振动期间用真空清洁器5抽吸来收集。在振动加速度赋予样品台2-3之后,调色剂的附着状态与由CCD 3-3 捕捉进入个人计算机3-4时的状态同步。在赋予振动加速度高达2×106m/sec2之后,调色剂的状态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Adobe SystemsIncorporated 制)进行图像处理。具体地,当将所得图像二值化时,具有调色剂附着的部分变成黑色。在不赋予振动加速度的情况下,调色剂存在于整个视野内,因此,变成黑色的部分的面积比变成接近100%的值。在振动加速度从此增大的情况下,调色剂在一定的振动加速度下从样品台2-3脱离,并且变成黑色的部分的面积比下降。本发明中,调色剂的惯性力(=静电附着力)由当面积比变成50%时赋予的振动加速度确定。
本发明中,如上所述测量其中调色剂相对于磁性载体的比例改变(3质量%、5质量%和7质量%)的3个样品各自的摩擦带电量和静电附着力。将所得摩擦带电量Q2和静电附着力F绘图并且F/Q2从其线性近似表达式来确定。
为了改善球状调色剂的清洁性,必要的是调色剂满足
0.003≤F/Q2≤0.040,
其中将通过双组分法的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的绝对值指定为Q(mC/kg),并且将调色剂对聚碳酸酯平板的静电附着力指定为F(nN)。如果F/Q2为小于 0.003,则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太小,以致调色剂不容易被感光鼓承载,并且图像缺陷在转印中发生。如果F/Q2为大于0.040,则清洁性劣化。更优选地,满足
0.010≤F/Q2≤0.035。
当调色剂的Q2值是4,000(mC/kg)2时,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优选为50nN 以上且200nN以下。如果静电附着力为小于50nN,则图像在转印中容易被干扰,并且细线再现性劣化。如果静电附着力为大于200nN,则对感光鼓的静电附着力增加并且不良的清洁容易发生。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更优选为50 nN以上且150nN以下。
必要的是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是20%以上且70%以下。如果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为小于20%,则源于无机细颗粒的凸部减少并且出现滑动通过清洁刮板且污染充电构件。如果存在比为大于70%,则静电附着力增加并且清洁性劣化。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更优选为30%以上且6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可以通过PTL 3中记载的方法来生产。其他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通过后来将无机颗粒植入树脂颗粒来生产的制造方法,和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通过将无机颗粒和溶解的树脂分散在溶液中来生产的制造方法。
在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通过后来将无机颗粒植入树脂颗粒来生产的情况下,首先生产有机树脂颗粒。树脂颗粒的生产方法的实例包括如下方法:其中使树脂通过冷冻粉碎制成细颗粒的方法,其中使细颗粒通过将溶解的树脂乳化和悬浮在溶液中来得到的方法,和其中树脂颗粒通过使树脂组分的单体聚合例如乳液极化或悬浮极化来得到的方法。
将无机颗粒植入有机树脂颗粒的方法可以使用Hybridizer(NARA MACHINERYCO.,LTD.制)、NOBILTA(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 MECHANOFUSION(HosokawaMicron Corporation制)、和HIGH FLEX GRAL (EARTHTECHNICA CO.,LTD.制)等。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可以通过用这些设备将有机树脂颗粒和无机颗粒处理,由此将无机颗粒均匀地固着至有机树脂颗粒的表面上来生产。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有机组分,可以使用苯乙烯及其取代产物等单聚合物(monopolymer),例如,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基甲苯;苯乙烯类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乙基醚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聚丙烯腈、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氯乙烯、聚乙烯基咔唑、聚乙烯醚、聚乙烯酮、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氟树脂,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和聚氯三氟乙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多种类型可以组合使用。
有机化合物的聚合性单体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类单体,例如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和对乙基苯乙烯,丙烯酸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硬脂酯、丙烯酸2-氯乙酯和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 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和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与丙烯酰胺等其它单体。这些单体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可以用有机硅化合物或硅油来处理。关于表面处理,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就可以进行表面处理,或者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无机颗粒可以与该树脂组合。
用于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或无机颗粒可以用物理吸附它们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化学疏水化处理。可以采用其中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而生成的二氧化硅细颗粒用有机硅化合物处理的方法。这类有机硅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以下:
六甲基二硅氮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异丁基三甲氧基硅烷、三甲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烯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烯丙基苯基二氯硅烷、苄基二甲基氯硅烷、溴甲基二甲基氯硅烷、α-氯乙基三氯硅烷、β-氯乙基三氯硅烷、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三有机甲硅烷基硫醇、三甲基甲硅烷基硫醇、丙烯酸三有机甲硅烷酯、乙烯基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1-六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每分子具有2至12个硅氧烷单元的二甲基聚硅氧烷,其中每个位于末端的单元包括键合至Si的一个羟基。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用于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或无机颗粒可以进行硅油处理、或者与上述疏水化处理组合来处理。
可以使用在25℃下的粘度为30mm2/s以上且1,000mm2/s以下的硅油。例如,特别地,可以采用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α-甲基苯乙烯改性的硅油、氯苯基硅油和氟改性的硅油。
硅油的处理方法的实例包括如下方法:其中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二氧化硅细颗粒和硅油通过使用混合机例如亨舍尔混合机直接混合的方法,其中将硅油喷雾在用作基材的二氧化硅细颗粒上的方法,和特别地可以采用其中将硅油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并混合二氧化硅细颗粒、其后将溶剂除去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无机颗粒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锌、钛酸锶、氧化铈和碳酸钙。特别地,在其中无机颗粒是二氧化硅的情况下,显示优异的带电性,因此,可以呈现对显影性的效果。二氧化硅可以例如是通过干法得到的热解法二氧化硅和通过湿法得到的溶胶-凝胶二氧化硅。
从生产稳定性和粒度分布控制的观点,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中包含的无机细颗粒的比例可以是3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相对于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
具有高平均圆形度的调色剂的调色剂表面是平滑的,因此外部添加剂容易滚动。因而,外部添加剂可以在滚动不容易发生的状态下存在以便改善清洁性和稳定地维持性能。于是,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形状因子SF-1优选为 100以上且150以下,和形状因子SF-2优选为103以上且120以下,其均通过使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放大图像来测量。SF-1 更优选为110以上且140以下。
SF-2是表明表面的不均匀度的指示,如果SF-2为小于103,则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容易在调色剂表面上滚动,以致对感光鼓的静电附着力容易变高。此外,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不容易被清洁刮板捕获。结果,牢固的抑制层不容易形成,并且不良的清洁容易发生。如果SF-2为大于120,则被清洁刮板捕获发生,但是感光鼓的裂纹容易生成。SF-2更优选为105以上且120 以下。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数均粒径(A)优选为50nm以上且400nm以下。如果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数均粒径(A)为小于50nm,则由于滑过清洁刮板,构件污染容易发生。如果超过400nm,则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容易从调色剂中脱离,并且图像缺陷例如显影条纹容易发生。数均粒径(A)更优选为80nm以上且250nm以下,和进一步优选90nm以上且200nm以下。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添加量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100质量份调色剂颗粒。在上述范围中,在抑制显影条纹的发生和有利地降低不良的清洁的同时,抑制层有利地形成。该添加量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且4.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100质量份调色剂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包含无机细颗粒(第二无机细颗粒)作为第二外部添加剂。通过包含无机细颗粒赋予带电性和流动性。无机细颗粒的实例包括二氧化硅例如湿法二氧化硅和干法二氧化硅的细颗粒,通过将二氧化硅细颗粒用硅烷偶联剂、钛偶联剂或硅油等进行表面处理而生产的处理过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钛。
从电荷赋予和流动性赋予的角度,可以采用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生成的干法二氧化硅或热解法二氧化硅。例如,利用四氯化硅气体在氧气、氢气中的热分解氧化反应,其中反应式如下所述。
SiCl4+2H2+O2→SiO2+4HCl
可以采用通过在该生产方法中使用其他金属卤化物化合物例如氯化铝或氯化钛与卤化硅化合物一起得到的二氧化硅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细粉末。
另外,可以使用通过将借助于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细粉末进行疏水化处理而制备的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细粉末。特别地,二氧化硅细粉末可以以处理的二氧化硅细粉末显示基于通过甲醇滴定试验的滴定的疏水性程度的值在30以上且98以下的范围内这样的方式来处理。
疏水化处理通过使用与二氧化硅细粉末反应或物理吸附二氧化硅细粉末的有机硅化合物的化学处理来进行。可以采用其中通过卤化硅化合物的气相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硅细粉末用有机硅化合物的方法。这类有机硅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以下:六甲基二硅氮烷、三甲基硅烷、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烯丙基二甲基氯硅烷、烯丙基苯基二氯硅烷、苄基二甲基氯硅烷、溴甲基二甲基氯硅烷、α-氯乙基三氯硅烷、β-氯乙基三氯硅烷、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三有机甲硅烷基硫醇、三甲基甲硅烷基硫醇、丙烯酸三有机甲硅烷酯、乙烯基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1-六甲基二硅氧烷、1,3-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1,3-二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每分子具有2至12个硅氧烷单元的二甲基聚硅氧烷,其中每个位于末端的单元包括键合至Si的一个羟基。它们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为了改善感光体的滑动性,二氧化硅细粉末可以进行硅油处理,或者与上述疏水化处理组合处理。
可以使用在25℃下的粘度为30mm2/s以上且1,000mm2/s以下的硅油。例如,特别地,可以采用二甲基硅油、甲基苯基硅油、α-甲基苯乙烯改性的硅油、氯苯基硅油和氟改性的硅油。
硅油的处理方法的实例包括如下方法:其中用硅烷偶联剂处理的二氧化硅细粉末和硅油通过使用混合机例如亨舍尔混合机直接混合的方法,其中将硅油喷雾在用作基材的二氧化硅细粉末上的方法,和其中将硅油溶解或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添加并混合二氧化硅细颗粒、其后将溶剂除去的方法。特别地,在用硅油处理之后,硅油处理的二氧化硅的表面上的涂布可以通过将二氧化硅在惰性气体中在200℃以上(更优选地25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来稳定化。
关于硅烷偶联剂,可以提及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
本发明中,可以采用通过其中二氧化硅预先用偶联剂处理并且用硅油处理的方法或其中二氧化硅用偶联剂和硅油同时处理的方法处理的那些。
无机细颗粒的用量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且5.0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 100.00质量份调色剂颗粒,和更优选地0.10质量份以上且3.00质量份以下。
关于用作第二外部添加剂的无机细颗粒,比率(A/B)优选为1.5以上且 10.0以下,其中将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数均粒径指定为A(nm),并且将无机细颗粒的数均粒径指定为B(nm)。在其中数均粒径(A)与数均粒径(B)之比 (A/B)在上述范围内的情况下,调色剂的流动性的劣化和显影条纹与起雾的发生可以有利地得到抑制。此外,无机细颗粒的数均粒径B优选为5nm以上且50n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基础颗粒的生产方法不特别限定,只要得到平均圆形度为0.960以上的调色剂即可。具有高圆形度的调色剂的生产方法的实例包括其中调色剂在亲水性介质中直接生产的诸如悬浮聚合法、界面聚合方法和分散聚合方法等方法(下文中可以称为聚合方法),和进行热球形化的粉碎的调色剂的生产方法。
其中,调色剂可以通过悬浮聚合法来生产,因为各个颗粒是几乎球状均匀的,电荷量的分布相对均匀,因此显示高转印性。
悬浮聚合法是至少通过借助于将至少包含聚合性单体、着色剂和蜡的聚合性单体组合物分散入水性介质生产聚合性单体组合物的液滴的造粒步骤和使液滴中的聚合性单体聚合的聚合步骤来生产调色剂基础颗粒的聚合方法。在其中生产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情况下,低分子量树脂可以包含在聚合性单体组合物中。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是包括至少具有核部分和壳部分的调色剂基础颗粒的调色剂。在调色剂基础颗粒中,壳部分以覆盖核部分这样的方式存在。采用这样的结构,因此防止由于核部分渗出到调色剂颗粒表面而引起的不良的带电和结块。另外,具有与壳部分不同的树脂组成的表面层部分可以存在于壳部分的表面上。该表面层部分的存在进一步改善环境稳定性、耐久性和抗结块性。
可以提及乙烯基系聚合性单体作为可用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基础颗粒的聚合性单体。其实例包括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例如α-甲基苯乙烯、β-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对正丁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对正己基苯乙烯、对正辛基苯乙烯、对正壬基苯乙烯、对正癸基苯乙烯、对正十二烷基苯乙烯、对甲氧基苯乙烯、和对苯基苯乙烯;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异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叔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二甲基磷酸酯乙酯(dimethylphosphateethyl acrylate)、丙烯酸二乙基磷酸酯乙酯、丙烯酸二丁基磷酸酯乙酯和丙烯酸2-苯甲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类聚合性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正壬酯、甲基丙烯酸二乙基磷酸酯乙酯(diethylphosphateethyl methacrylate)和甲基丙烯酸二丁基磷酸酯乙酯;亚甲基脂族单羧酸酯类;乙烯基酯类,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和甲酸乙烯酯;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和乙烯基异丁基醚;和乙烯基酮类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己基酮和甲基异丙基酮。
壳部分由从这些乙烯基系聚合性单体形成的乙烯基系聚合物和添加的乙烯基系聚合物组成。这些乙烯基系聚合物之中,从有效地覆盖主要构成内部或中央部分的蜡的观点,可以采用苯乙烯聚合物、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
蜡可以用作构成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核部分的材料。
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蜡组分的实例包括石油类蜡及其衍生物,例如固体石蜡、微晶蜡和矿脂,褐煤蜡及其衍生物,通过费托法生产的烃蜡及其衍生物,聚烯烃蜡及其衍生物,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和天然蜡及其衍生物,例如巴西棕榈蜡和小烛树蜡,其中衍生物包括氧化物、与乙烯基系单体的嵌段共聚物,和接枝改性的产物。另外,还使用高级脂肪醇,脂肪酸,例如硬脂酸和棕榈酸,以及它们的化合物,酰胺蜡(acid amid wax)、酯蜡、酮、硬化的蓖麻油及其衍生物、植物蜡、动物蜡和硅酮树脂。
利用通过使用用作黑色着色剂的炭黑、磁性材料、黄色/品红色/青色着色剂而调和为各个颜色的那些。特别地,大部分染料和炭黑具有聚合抑制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黄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由缩合偶氮化合物、异吲哚啉酮化合物、蒽醌化合物、偶氮金属配合物、次甲基化合物、丙烯酰胺化合物代表的化合物。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黄12、13、14、15、17、62、73、74、83、93、94、95、 97、109、110、111、120、128、129、138、147、150、151、154、155、168、 180、185和214。
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缩合偶氮化合物、二酮吡咯并吡咯化合物、蒽醌、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酮化合物、硫靛化合物和苝化合物。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红2、3、5、6、7、23、48:2、 48:3、48:4、57:1、81:1、122、146、166、169、177、184、185、202、206、 220、221、238、254、269,和C.I.颜料紫19。
青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铜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蒽醌化合物和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具体实例包括C.I.颜料蓝1、7、15、15:1、15:2、15:3、15:4、 60、62和66。
这些着色剂可以单独、组合、或以固溶液的状态使用。从色相角、饱和度、亮度、耐光性、OHP透明性和在调色剂中的分散性的观点选择着色剂。使用的着色剂的添加量是1至20质量份,相对于100质量份聚合性单体或粘结剂树脂。
另外,可以通过包含磁性材料作为着色剂而将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指定为磁性调色剂。在该情况下,磁性材料也可以起到着色剂的作用。磁性材料的实例包括铁氧化物,例如,磁铁矿、赤铁矿和铁素体;金属,例如,铁、钴和镍,这些金属与诸如铝、钴、铜、铅、镁、锡、锌、锑、铍、铋、镉、钙、锰、硒、钛、钨和钒等金属的合金,它们的混合物。上述磁性材料可以是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磁性材料。在其中磁性调色剂通过聚合方法制备的情况下,疏水化处理可以用由不抑制聚合的物质构成的表面改性剂来进行。这类表面改性剂的实例包括硅烷偶联剂和钛偶联剂。这些磁性材料的数均粒径是 2μm以下,和进一步优选0.1μm以上且0.5μm以下。调色剂颗粒中的含量是 20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100质量份聚合性单体或粘结剂树脂,和特别优选地40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100质量份粘结剂树脂。
必要的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60以上。如果平均圆形度为小于0.960,则尽管实现了根据本发明的清洁性,但是细线再现性劣化。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优选为0.970以上,因为细线再现性是良好的。
在圆形度为0.99以上的颗粒在调色剂中的含量是10%以上的情况下,细线再现性更有利地改善。
在其中调色剂基础颗粒通过粉碎法生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生产。
在原料混合步骤中,将规定量的聚酯树脂、着色剂和用作构成调色剂颗粒的材料的其他添加剂称重、共混和混炼。混合设备的实例包括双锥混炼机、 V-型混炼机、鼓型混炼机、超级混炼机、亨舍尔混炼机、NAUTA混炼机、和MECHANO HYBRID(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
将混合的材料熔融捏和从而将着色剂等分散至聚酯树脂中。在熔融捏和步骤中,可以使用分批式捏和机,例如加压捏和机(pressure kneader)或班伯里混炼机,或连续式捏和机。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由于在连续生产的可行性方面的优越性而成为主流。其实例包括KTK型双螺杆挤出机(Kobe Steel,Ltd.制)、TEM型双螺杆挤出机(TOSHIBAMACHINE CO.,LTD.制)、 PCM捏和机(Ikegai Corporation制)、双螺杆挤出机(KCKENGINEERING CO., LTD.制)、共捏和机(Ko-Kneader)(BUSS制)、和KNEADEX(NIPPON COKE&ENGINEERING CO.,LTD.制)。通过进行熔融捏和而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可以用双辊磨机等来轧制,并且可以在冷却步骤中用水等冷却。
将冷却的树脂组合物在粉碎步骤中粉碎成规定的粒径。在粉碎步骤中,用例如,破碎机、锤磨机或削磨机(feather)进行粗粉碎,其后用例如,Kryptron System(KawasakiHeavy Industries Ltd.制)、Super Rotor(NISSHIN ENGINEERING INC.制)、Turbo Mill(FREUND-TURBO CORPORATION制)、或气流喷射系统的粉碎机进行成为细颗粒的进一步粉碎。
随后,如有必要,通过使用分级机或筛分机来进行分级,例如,惯性分级系统的弯头喷射机(elbow jet)(Nittetsu Mining Co.,Ltd.制)、离心分离分级系统的TURBO-FLEX(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TSP Separator (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或Faculty(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 制),从而得到调色剂颗粒。
粉碎之后,调色剂基础粉末的球形化方法通过使用Hybridization System (NARAMACHINERY CO.,LTD.制)、MECHANOFUSION System(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Faculty(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或 Meteorainbow MR Type(NipponPneumatic Manufacturing Co.,Ltd.制)来进行。
将外部添加剂添加至调色剂颗粒的混合机的实例包括亨舍尔混合机 (NIPPONCOKE&ENGINEERING CO.,LTD.制)、超级混合机(Super Mixer) (KAWATA MFG CO.,Ltd.制)、NOBILTA(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和Hybridizer(NARA MACHINERY CO.,LTD.制)。其中,为了控制外部添加剂的脱离速度和均匀地施加外部添加剂,可以采用NOBILTA。
用于在外部添加之后筛分粗颗粒的筛分设备的实例包括Ultrasonic (KOEISANGYO CO.,LTD.制);Resonasieve、Gyro-Shifter(TOKUJU CORPORATION);Vibra-SonicSystem(Dalton Co.,Ltd.制);Soniclean (SINTOKOGIO,LTD制);Turbo Screener(TurboKogyo Co.,Ltd.制);和 MICROSHIFTER(Makino Mfg.Co.,Ltd.制)。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用作单组分显影剂,并且也可以与磁性载体组合来用作双组分显影剂。
关于磁性载体,可以使用通常已知的材料,例如,诸如具有氧化表面的铁粉或未氧化的铁粉等磁性材料;铁、锂、钙、镁、镍、铜、锌、钴、锰和稀土金属等金属颗粒、它们的合金颗粒、和它们的氧化物颗粒;和铁素体,包含磁性材料和粘结剂树脂从而保持该磁性材料处于分散状态下的磁性材料分散的树脂载体(所谓的树脂载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与磁性载体混合并且用作双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下,磁性载体的混合比基于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优选为2质量%以上且15 质量%以下。
接下来,将参考图2和图3描述图像形成方法(单组分接触显影系统)的实例。图2中,附图标记101(101a至101d)表示沿由附图中示出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在规定处理速度下旋转的感光鼓(图像承载构件、电子照相感光体)。感光鼓101a、101b、101c和101d是分别用于彩色图像的黄色(Y)组分、品红色(M) 组分、青色(C)组分和黑色(Bk)组分。这些感光鼓101a至101d被鼓型马达(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旋转,尽管附图中未示出。各个感光鼓101a至101d可以独立地设置有它们的分别的驱动源。驱动旋转鼓型马达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尽管附图中未示出,并且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其他控制通过CPU 来进行。静电吸引输送带109a围绕驱动辊109b、定影辊109c和109e、和张力辊109d拉伸,并且被驱动辊109b驱动沿由附图中示出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旋转,从而吸引和输送转印材料S(记录介质S)。
4个颜色之中,以下将描述黄色(Y)作为实例。将感光鼓101a在旋转期间通过第一充电装置102a均匀地进行第一充电处理从而具有规定的极性和电位(充电步骤)。感光鼓101a用激光束曝光装置(下文中称为扫描器)103a进行光像曝光(light image exposure),并且依照图像信息的潜像形成于感光鼓101a上 (潜像形成步骤)。调色剂图像通过显影部104a形成于感光鼓101a上(图像承载构件上),因此使静电潜像可视化(显影步骤)。关于其他3个颜色(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Bk))的每一个执行相同的步骤。
4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在规定的时机停止且再输送从进纸辊108b输送的记录介质S的定位辊(resist roller)108c同步,并且调色剂图像顺序地转印至在感光鼓101a至101d与静电吸引输送带109a之间的辊隙部的记录介质S (转印步骤)。与此同时,在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S之后的感光鼓101a 至101d使用清洁装置106a、106b、106c和106d进行例如转印之后残留的调色剂等残余附着的材料的除去,并且用于重复地形成图像。调色剂图像已从4 个感光鼓101a至101d转印的记录介质S在驱动辊109b部从静电吸引输送带109a的表面分离,并且送至定影装置110。调色剂图像在定影装置110中定影 (定影步骤)之后,将记录介质S用排出辊110c排出到排出盘113。
通过非磁性单组分接触显影系统的图像形成方法的具体实例将参考显影部的放大图(图3)来描述。图3中,显影单元313包括保持用作单组分显影剂的非磁性调色剂317的显影剂容器323,和位于在显影剂容器323中在纵向上延伸的开口部并且与感光鼓310相对配置的调色剂承载构件314。将调色剂 317用调色剂输送构件325输送至感光鼓侧(沿由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构成显影单元313以使静电潜像显影在感光鼓310上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潜像承载构件接触充电构件311接触感光鼓310。潜像承载构件接触充电构件311的偏压通过电源312施加。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以附图中示出的周面的几乎左半部突入到显影剂容器323中这样的方式水平配置在上述开口部中,并且周面的几乎左半部在显影剂容器323的外侧露出。如图3中所示,在显影剂容器323 的外侧露出的表面与在附图中位于显影单元313的左边的感光鼓310接触。调色剂承载构件314被驱动沿由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旋转,感光鼓310在50至170 mm/s的圆周速度下旋转,并且调色剂承载构件314在感光鼓310的圆周速度的 1至2倍的圆周速度下旋转。
调节构件316,其中SUS等的金属板、例如聚氨酯或硅酮等橡胶材料、或SUS的金属薄板或磷青铜用作基体构件并且橡胶材料接合在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接触的表面侧上,通过在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上方的位置的调节构件支承片金属324支承。调节构件316以在自由端侧上的末端周围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外周面面接触这样的方式配置,并且接触方向是相反方向,其中末端侧(end side)位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上。调节构件316的实例具有厚度为1.0mm的扁平状聚氨酯橡胶接合至调节构件支承片金属324的构成,并且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上的接触压力(线性压力)适当设定。接触压力优选为20至300N/m。在接触压力的测量中,将具有已知的摩擦系数的3个金属薄板插入接触部,中央片用弹簧秤拉拔,并且换算所得值。从调色剂的附着的观点,可以采用其中将橡胶材料接合至接触表面侧的调节构件316,因为调色剂对调节构件的熔化和固着在长期使用中被抑制。还可行的是将调节构件316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接触状态指定为边缘接触,其中使末端接触。在采用边缘接触的情况下,从调色剂的层调节的观点,调节构件316相对于对调色剂承载构件314在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接触点的切线的接触角可以设定在40°以下。使调色剂进给辊315(附图标记315a表示调色剂进给辊的轴)接触在调节构件316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表面之间的接触部沿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上的调色剂承载构件314,并且旋转地支承(图3中,沿由箭头D所指示的方向)。有效的是调色剂进给辊315和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接触宽度是1至8mm,并且调色剂进给辊315可以在接触部中具有相对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相对速度。
充电辊329不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可以配置。充电辊329是弹性体,例如, NBR或硅酮橡胶,并且连接至加压构件330。由于加压构件330而引起的充电辊329对调色剂承载构件314的接触载荷设定在0.49至4.9N。调色剂承载构件 314上的调色剂层由于接触充电辊329而被紧密填充且均匀地施涂。关于调节构件316与充电辊329之间的纵向位置关系,充电辊329可以以可靠地覆盖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上的调节构件316的整个接触区域这样的方式配置。必要的是充电辊329跟随调色剂承载构件314或者以相同的圆周速度被驱动。如果在充电辊329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之间存在圆周速度差,则调色剂涂布变得不均匀,并且不利地,在图像上发生变动。将充电辊329的偏压通过作为直流的电源327施加在调色剂承载构件314和感光鼓310两个之间,并且将电荷通过从充电辊329的放电给到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上的非磁性调色剂317。充电辊329的偏压是具有与非磁性调色剂的极性相同的极性且比放电开始电压大的偏压,并且以1,000至2,000V的电位差相对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出现这样的方式设定。在从充电辊329给出电荷之后,将形成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上的薄膜调色剂层均匀地输送至为与感光鼓310相对的部分的显影部。在该显影部中,将形成于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上的薄膜调色剂层通过从图3中示出的电源327施加在调色剂承载构件314与感光鼓310两个之间的直流偏压在感光鼓310上显影为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在将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构件,转印之后残留的调色剂用设置在清洁单元309上的清洁刮板308清洁。
在本实例中,清洁刮板308保持在由片金属形成的支承体的端部。清洁刮板308以其纵向变成几乎与感光鼓310的纵向平行这样的方式配置,在短边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支承体的端部,并且为在短边方向的另一端部的自由端以相反的方向与感光鼓310接触。
从追随感光体的表面的能力和损坏感光体的表面的难度的观点,橡胶材料适合于清洁刮板的材料。其中,从各性能和化学耐久性的观点,聚氨酯橡胶是最适宜的。从于感光体中清洁调色剂的稳定性的观点,构成清洁刮板的橡胶材料的橡胶硬度优选为基于国际橡胶硬度标度(IRHD)的60°以上且90°以下。
清洁性显著受到清洁刮板的接触角和接触线性压力的设定的影响。关于接触清洁刮板的方法,橡胶刮板可以相对于在清洁刮板的接触位置的感光体的切线倾斜15°以上且45°以下固定至支承体并且反向接触。
从防止调色剂的滑过的观点,清洁刮板的接触线性压力设定为优选地约 10N/m以上且100N/m以下。接触线性压力可以通过将载荷转换器(载荷池) 设置在固定清洁刮板的部分中来测量。关于测量方法,可以改造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清洁设备,并且可以设置载荷转换器。然而,该测量通过利用由Shinto Scientific Co.,Ltd.制造的HEIDONFriction Tester(Tribo Station 32型改造机器)容易地进行。
在这方面,本发明中的清洁刮板与感光鼓的接触角和接触线性压力是当感光鼓在停止时的值。
感光鼓包括支承体、设置在支承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设置在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并且是其中电荷输送层用作表面层的感光鼓。
电荷输送层可以具有由基体和区域组成的基体-区域结构。
清洁性的改善受到接触感光鼓的清洁刮板与感光鼓之间的滑动性的影响。如果在清洁刮板与感光鼓之间的滑动性差,则清洁刮板在感光鼓的旋转期间变形,感光鼓容易磨损,感光鼓的表面状态在使用期间变化,并且调色剂容易滑过。在其中由基体和区域组成的基体-区域结构存在于感光鼓的表面上的情况下,提高感光鼓的滑动性,并且可以改善清洁性。
此时,区域包含具有由下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此外,基体包含选自由具有由下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与具有由下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和电荷输送物质。由下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相对于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相对于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
[化学式1]
式(A)中,X1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R11至R14表示甲基、乙基、或苯基,n表示括号内的单元的重复数量,并且聚酯树脂A中n的平均值是20以上且120以下。
[化学式2]
式(B)中,X2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
[化学式3]
式(C)中,R31至R3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3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Y3表示单键、亚甲基、乙叉基、或丙叉基。
[化学式4]
式(D)中,R41至R4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Y4表示亚甲基、乙叉基、丙叉基、苯基乙叉基、环己叉基、或氧原子。
聚酯树脂A
聚酯树脂A具有由上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上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
式(A)中,X1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这些基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至少两种可以组合使用。在其中间亚苯基和对亚苯基组合使用的情况下,间亚苯基与对亚苯基的比例 (摩尔比)优选为1:9至9:1,和更优选地3:7至7:3。
式(A)中,从上述的接触应力的持久松弛的角度,R11至R14可以是甲基。
式(A)中,聚酯树脂A中的n的平均值为20以上且120以下。在其中n为20 以上且120以下的情况下,包含聚酯树脂A的区域有效地形成于包含电荷输送物质、聚酯树脂C和聚碳酸酯树脂D的基体中。特别地,n的平均值优选为40 以上且80以下。此外,因为本发明的效果稳定地显示,表示括号内的单元的重复数量的n可以在±10%的范围内,由n的平均值表明的值表示重复数量。
由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化学式5]
由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化学式6]
聚酯树脂C
将描述具有由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式(C)中,Y3可以是丙叉基。由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化学式7]
聚碳酸酯树脂D
将描述具有由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式(D)中, Y4可以是丙叉基或环己叉基(cyclohexylidene group)。
由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其中,重复结构单元可以由式(D-1)、(D-2)、(D-3)或(D-4)来表示。
[化学式8]
电荷输送物质
电荷输送层包含电荷输送物质。电荷输送物质的实例包括三芳胺化合物、腙化合物、丁二烯化合物、和烯胺化合物。可以使用这些电荷输送物质的至少一种。其中,从电子照相特性的改善的观点,三芳胺化合物可以用作电荷输送物质。不含有氟原子的化合物可以用作电荷输送物质。电荷输送物质的具体实例如下所述。
[化学式9]
根据本发明的电荷输送层具有包括含有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的至少一种树脂的基体和在基体中含有聚酯树脂A的区域的基体-区域结构。电荷输送物质可以被包含在基体中。
基体-区域结构中,基体对应于"海-岛结构"中的海,区域对应于岛。包含聚酯树脂A的区域显示在包含聚酯树脂C与聚碳酸酯树脂D的至少一种树脂的基体中形成的颗粒状的(岛状)结构。区域包含聚酯树脂A,并且各区域在上述基体中相互间独立地存在。这样的基体-区域结构可以通过进行电荷输送层的表面观察或电荷输送层的截面观察来查明。
基体-区域结构的状态的观察或区域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商购可得的激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来进行。基体 -区域结构的状态的观察或区域结构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上述显微镜在规定的放大倍率下来进行。
包含聚酯树脂A的区域的数均粒径优选为100nm以上且1,000nm以下。从涂膜的均匀性和应力松弛效果的观点,各个区域的粒径的粒度分布可以是较窄的。关于数均粒径,从通过电荷输送层垂直切断的截面的显微镜观察而观察到的各区域中随机选择100个区域,测量所选择的各区域的最大直径,并且区域的数均粒径通过将各个区域的最大直径平均来计算。在这方面,沿深度方向的图像信息通过用显微镜观察电荷输送层的截面来得到,因此可以得到电荷输送层的三维图像。
在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的测量方法
在其中无机细颗粒是二氧化硅颗粒的情况下,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从源于二氧化硅的硅(下文中称为Si)的原子重量计算并且通过ESCA(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量。可以检测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的各原子,因为ESCA是用于检测在沿样品表面的深度方向的几纳米以下的区域中的各原子的分析方法。
关于样品保持架,使用设备附带的75mm方形的压纸部件(设置有用于固定样品的具有约1mm直径的螺纹孔)。穿透压纸部件的螺纹孔,因此该孔用树脂等塞紧,并且形成用于粉末测量的具有约0.5mm深度的凹部。将测量样品用抹刀等填充至凹部并且刮平,以致形成样品。
ESCA的设备和测量条件如下所述。
使用的设备:由ULVAC-PHI,Inc.制造的Quantum 2000
分析方法:窄分析
测量条件:
X射线源:Al-Kα
X-射线条件:100μm、25W、15kV
光电子接受角:45°
通过能(Pass Energy):58.70eV
测量范围:
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测量。
在该分析方法中,首先,将来源于碳1s轨道的C-C键的峰校正至285eV。之后,通过使用由ULVAC-PHI,Inc.提供的相对敏感度因子,从来源于其中在 100eV以上且105eV以下检测的峰顶的硅2p轨道的峰面积来计算相对于构成元素的总量的来源于二氧化硅的Si的量。
测量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此外,用于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无机组分的颗粒以相同的方式测量。在其中无机组分是二氧化硅的情况下,将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测量中的Si的量"与"二氧化硅颗粒的测量中的Si的量"之比取作根据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在本测量中,通过使用溶胶-凝胶二氧化硅颗粒(数均粒径:110nm) 作为二氧化硅颗粒来进行计算。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从调色剂中的分离方法可以是例如,调色剂中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和无机细颗粒的定量方法中记载的方法。
已解释了无机细颗粒是二氧化硅颗粒的情况。在无机细颗粒不是二氧化硅颗粒的情况下,无机细颗粒中包含的金属种类可以从测量设备附带的数据库中鉴别,并且可以进行分析注解金属种类。
外部添加剂的数均粒径的测量方法
外部添加剂的数均粒径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4800"(商品名; Hitachi,Ltd.制)来测量。观察包括外部添加剂的调色剂,外部添加剂的随机选择的100个一次颗粒的长径在100,000倍至200,000倍的放大倍率下的视野中测量,并且确定数均粒径。根据外部添加剂的尺寸调节观察大放大倍率。
外部添加剂的SF-1和SF-2的测量方法
调色剂上的外部添加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4800"(Hitachi,Ltd.制)来观察。100个一次颗粒的最大长度和周长在100,000倍至200,000倍的放大倍率下的视野中计算,并且外部添加剂的SF-1和SF-2通过使用图像处理软件 Image-PRO Plus5.1J(MediaCybernetics制)来计算。
此外,关于颗粒的面积,外部添加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4800"(Hitachi, Ltd.制)在放大的视野中观察。包含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的全部颗粒的面积通过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 Plus5.1J(MediaCybernetics制)来计算。
SF-1和SF-2的值基于下述式子来计算,并且将其平均值取作SF-1和 SF-2。
SF-1=(一次颗粒的最大长度)2/一次颗粒的面积×π/4×100
SF-2=(一次颗粒的周长)2/一次颗粒的面积×100/4π
调色剂的真密度的测量方法
调色剂的真密度用干式自动密度计Autopychnometer(Yuasa Ionics Co., Ltd.制)来测量。条件如下所述。
池 SM池(10mL)
样品的量 2.0g
该测量设备是基于气相置换法来测量固体和液体的真密度。尽管在液相置换法中使用阿基米德原理,但精确度高,因为气体(氩气)用作置换介质。
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的测量方法
调色剂颗粒的平均圆形度用流式颗粒图像分析仪"FPIA-3000" (SYSMEXCORPORATION制)在校正操作的测量和分析条件下来测量。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所述。将大约20ml的预先除去不纯固体等的离子交换水放入玻璃制容器中。向其添加大约0.2ml的稀释溶液,所述稀释溶液通过约三质量倍因子将用作分散剂的"Contaminon N"(10质量%用于精密测量仪器清洗的中性清洁剂的水溶液,包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助洗剂并且pH为7,Wako Pure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用离子交换水稀释来制备。此外,添加大约0.02g测量样品,并且通过使用超声波分散装置进行分散处理2分钟从而制备测量用分散液。此时,以分散液的温度变为 10℃以上且40℃以下这样的方式适当进行冷却。关于超声波分散装置,使用振荡频率为50KHz和电输出为150W的桌上型超声波清洁器分散装置(例如, "VS-150"(VELVO-CLEAR制)),将规定量的离子交换水放入水箱中,并将大约2ml的上述Contaminon N添加至该水箱中。
在测量时,使用安装有作为物镜的"UPlanApro"(放大倍率:10倍,数值孔径:0.40)的上述流式颗粒图像分析仪,并使用颗粒鞘"PSE-900A"(Sysmex Corporation制)作为鞘液。将以上述程序制备的分散液引入上述流式颗粒图像分析仪中,并且3,000个调色剂颗粒以HPF测量模式的总计数模式来测量。当颗粒分析时的二值化阈值指定为85%和待分析的粒径限定为以圆当量直径为基准的1.985μm以上且39.69μm以下时,确定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
在测量时,在开始测量前通过使用标准乳胶颗粒(例如,将由Duke ScientificCorporation制造的"RESEARCH AND TEST PARTICLES Latex Microsphere Suspensions5200A"使用离子交换水稀释)进行自动聚焦。此后,可以自开始测量起每两小时进行聚焦。
在本实例中,使用通过Sysmex Corporation进行校正操作并颁发了校正证书的流式颗粒图像分析仪。除了待分析的粒径限定为以圆当量直径为基准的 1.985μm以上且39.69μm以下以外,在基于校正证书的测量和分析条件下进行测量。
重均粒径(D4)和数均粒径(D1)的测量方法
调色剂的重均粒径(D4)和数均粒径(D1)通过以下来计算:通过使用设置有100μm的口管(aperture tube)并且基于电传感区法(electrical sensing zone method)的精确粒径分布分析仪"Multisizer 3COULTER COUNTER"(注册商标,Beckman Coulter,Inc.制),和设定测量条件和分析测量数据的附属的专用软件"Beckman Coulter Multisizer 3版本3.51"(Beckman Coulter,Inc.制),在25,000的有效的测量通道数下来进行测量。
关于用于测量的电解质水溶液,可以使用将特级氯化钠以具有大约1质量%的浓度这样的方式溶于离子交换水中的电解质溶液,例如,"ISOTON II" (Beckman Coulter,Inc.制)。
就这点而言,在进行测量和分析之前,如下所述设定专用软件。
在专用软件的"测量的标准操作方法(SOMME)的变更界面"上,将控制模式的总计数设定为50,000个颗粒,测量次数设定为1次,Kd值设定为通过使用"标准颗粒10.0μm"(Beckman Coulter,Inc.制)得到的值。通过按压阈值/噪音水平按钮自动设置阈值和噪音水平。另外,将电流设定为1600μA,增益设定为2,电解质溶液设定为ISOTON II,复选测量后冲洗口管。
在专用软件的"脉冲至粒径转换的设定"界面上,将元件间隔(Bin Interval) 设定为对数粒径,粒径元件(bin)设定为256个粒径元件,粒径范围设定为2μm 至60μm。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所述。
(1)向Multisizer 3专用的250mL圆底玻璃制烧杯中注入大约200mL的上述电解质水溶液,将该烧杯放置到样品台上,并且用搅拌器棒以24转/秒进行逆时针搅拌。通过分析软件的"口冲洗(aperture flush)"功能除去口管中的污物和气泡。
(2)向100mL平底玻璃制烧杯中注入大约30mL的上述电解质水溶液。向其添加大约0.3mL稀释溶液,所述稀释溶液是通过用离子交换水通过3质量倍因子稀释用作分散剂的"Contaminon N"(10质量%用于精密测量仪器清洗的中性清洁剂的水溶液,所述溶液包括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有机助洗剂并且pH为7,Wako Pure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而制备的。
(3)在包括两个具有50kHz振荡频率的彼此在180度的相位偏移下的振荡器并且具有120W电输出的超声波分散装置"Ultrasonic Dispersion System Tetra 150"(NikkakiBios Co.,Ltd.制)中,将3.3L离子交换水注入具有水箱中,并且将大约2mL的上述Contaminon N添加至该水箱中。
(4)将根据上述第(2)项的烧杯置于上述超声波分散装置的烧杯固定孔中,并操作该超声波分散装置。以电解质水溶液的液面的共振状态变成最大水平这样的方式调节烧杯的高度位置。
(5)在根据上述第(4)项的烧杯中的电解质水溶液用超声波照射的同时将大约10mg调色剂逐渐添加至上述电解质水溶液并且分散。超声波分散处理进一步继续60秒。在超声波分散中,调节水箱中的水温变为10℃以上且40℃以下。
(6)通过使用移液管以测量浓度调节为大约5%这样的方式,将根据上述第(5)项的含分散的调色剂的电解质水溶液滴加到根据上述第(1)项的置于样品台的圆底烧杯中。进行测量直到测量的颗粒数达到50,000个。
(7)使用该设备附带的上述专用软件通过分析测量数据来计算重均粒径(D4)和数均粒径(D1)。在这方面,在分析/体积统计值(算术平均值)的界面上 的"平均直径",当"图表/体积%"在专用软件中设定时,对应于重均粒径(D4), 当"图表/数量%"在专用软件中设定时,对应于数均粒径(D1)。
调色剂中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和无机细颗粒的定量方法
在其中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含量在多种外部添加剂添加至调色剂颗 粒的调色剂中测量的情况下,必要的是将外部添加剂从调色剂颗粒中除去并 且将多种外部添加剂分离且除去。
这些方法的具体实例包括以下方法。
(1)在将5g调色剂放入样品瓶之后,添加200mL甲醇。
(2)外部添加剂通过将样品用超声波清洁器分散5分钟来制备。
(3)调色剂颗粒和外部添加剂通过抽吸过滤(10μm膜滤器)来分离。
(4)将上述第(2)和(3)项进行总计三次。
外部添加剂通过上述操作从调色剂颗粒中分离出。将回收的水溶液用离 心机处理,并且回收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和无机细颗粒。随后,除去溶剂, 用真空干燥器充分地进行干燥,并且测量重量,以致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细 颗粒和无机细颗粒的含量。在其中添加多种无机细颗粒的情况下,通过调节 离心分离条件来进行分离。
实施例
到此为止,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成和特征。以下将参考实施例来具 体地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的各方面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中,术语"份" 是指质量份。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生产例
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可以依照PTL 3中的实施例的描述来生产。
用于后述实施例中的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依照PTL 3中的实施例1通过 使用表1中示出的二氧化硅来生产。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1至11的性能在表1中示出。
溶胶-凝胶二氧化硅颗粒
制备已用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表面处理并且具有110nm的数均粒径的溶胶-凝胶二氧化硅颗粒。
树脂颗粒的生产例
除了添加6质量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POL 400:Sanyo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和10质量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EOGEN SC:Dai-ichi Kogyo SeiyakuCo.,Ltd.制)代替胶态二氧化硅以外,树脂颗粒1以与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1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得到。所得树脂颗粒1的性能在表1中示出。
[表1]
表1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溶胶-凝胶二氧化硅与树脂颗粒的生产例和性能
MPS: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第二无机细颗粒
制备表2中记载的无机细颗粒作为第二无机细颗粒。
[表2]
表2第二无机细颗粒的性能
外部添加剂种类 数均粒径(nm) BET比表面积(m<sup>2</sup>/g) 表面处理
二氧化硅细颗粒1 23 57 HMDS+油处理
二氧化硅细颗粒2 31 32 HMDS+油处理
二氧化硅细颗粒3 8 147 HMDS+油处理
二氧化硅细颗粒4 28 70 HMDS处理
调色剂颗粒1的生产例
在710份离子交换水和850份0.1-mol/L-Na3PO4水溶液添加至四颈容器之后,在通过使用高速搅拌器TK-均质混合器在12,000rpm下进行搅拌的同时,进行在60℃下的保持。这里,逐渐添加68份1.0-mol/L-CaCl2水溶液,因此,制备了包含微细的难溶于水的分散稳定剂Ca3(PO4)2的水性分散介质。
(对苯二甲酸-环氧丙烷改性的双酚A(2摩尔加成物)(摩尔比=51:50),酸值=10mgKOH/g,玻璃化转变点=70℃,Mw=10,500,Mw/Mn=3.20)
负带电性控制剂(3,5-二叔丁基水杨酸的铝化合物) 0.8份
蜡(费托蜡,吸热主峰温度=78℃) 15份
将上述材料通过使用搅拌器搅拌3小时,从而将各个组分分散成聚合性单体,以致制备单体混合物。聚合性单体组合物通过添加20.0份当做聚合引发剂的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酸酯(甲苯溶液50%)至单体混合物来制备。将聚合性单体组合物放入水性分散介质,在搅拌器的转数维持在 10,000rpm下的同时进行搅拌5分钟。其后,高速搅拌器转换成螺旋桨式搅拌器,将内部温度升高至70℃,并且在缓慢进行搅拌的同时诱发反应6小时。
将容器内部的温度升高至80℃并且维持4小时。随后,在1℃/分钟的冷却速度下逐渐进行冷却至30℃,以致得到浆料1。将稀盐酸添加至包括浆料1 的容器,从而除去分散稳定剂。另外,进行过滤,清洁和干燥,因此得到重均粒径(4)为6.2μm的聚合物颗粒(调色剂基础颗粒1)。调色剂颗粒1的真密度是1.1g/cm3
调色剂颗粒2的生产例
除了将容器内部的温度升高至80℃并且维持4小时,而且在110℃下进行保持1小时之外,调色剂颗粒2以与调色剂颗粒1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形成。调色剂颗粒2的真密度是1.1g/cm3
调色剂颗粒3的生产例
树脂1的生产例
将下述材料称量放入设置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
对苯二甲酸 19.0质量份
聚氧乙烯(2,2)-2,2-双(4-羟苯基)丙烷 75.5质量份
二羟基双(三乙醇胺)钛 0.1质量份
其后,进行加热至220℃,并且在引入氮气且除去生成的水的同时诱发反应10小时。另外,添加18.2质量份偏苯三酸酐,进行加热至180℃,并且诱发反应1.5小时,因此合成树脂1。关于树脂1用GPC确定的分子量,重均分子量(Mw)是95,000,数均分子量(Mn)是6,500,峰值分子量(Mp)是13,000。玻璃化转变点是60℃,软化点是143℃。
树脂2的生产例
将下述材料称量放入设置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
其后,进行加热至200℃,并且在引入氮气且除去生成的水的同时诱发反应9小时。随后,进行减压至10mmHg,并且诱发反应1小时,因此合成树脂2。关于树脂2用GPC确定的分子量,重均分子量(Mw)是6,300,数均分子量(Mn)是2,500,峰值分子量(Mp)是2,800。玻璃化转变点是55℃,软化点是 93℃。
将下述材料用亨舍尔混合机(Model FM-75,Mitsui Miike ChemicalEngineering Machinery Co.,Ltd.制)充分地混合。随后,用设定在130℃的温度下的双螺杆挤出机(Model PCM-30,Ikegai Corporation制)进行捏合。
将所得捏合的材料冷却并且用锤磨机粗粉碎成1mm以下从而得到粗粉碎的材料。所得粗粉碎的材料用碰撞型气流粉碎机通过使用高压气体来粉碎。
将所得粉碎的材料用Meteorainbow(Nippon Pneumatic Manufacturing Co.,Ltd.制)可进行表面改性。关于表面改性条件,原料进给速度是2.0kg/hr,热风流量是4.5m3/min,热风排出温度是220℃,冷风温度是3℃,冷风流量是 3.0m3/min。然后,用通过柯恩达效应的使用的空气分级机(Elbow Jet Labo EJ-L3,Nittetsu Mining Co.,Ltd.制)来进行分级,因此通过分级且同时除去细粉末和粗粉末来得到调色剂颗粒3。调色剂颗粒3的真密度是1.1g/cm3
感光鼓的生产例
聚酯树脂A的合成例
聚酯树脂A可以通过使用PTL 5中记载的合成方法来合成。在本发明中,也使用相同的合成方法,并且表3中的合成例中示出的聚酯树脂A通过使用依照由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原料来合成。所得聚酯树脂A的构成和重均分子量在表3中示出。
[表3]
具有24mm直径和257mm长度的铝圆筒体用作感光鼓的支承体(导电性支承体)。
接下来,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使用10份SnO2涂层处理的钡颗粒(导电性颗粒)、2份氧化钛颗粒(控制电阻用颜料)、6份酚醛树脂、0.001份硅油(流平剂)、和甲醇4份/甲氧基丙醇16份的混合溶剂来制备。
将所得导电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泡施涂至支承体,并且在140℃下进行固化(热固化)30分钟,从而形成具有15μm厚度的导电层。
底涂层用涂布液通过将3份N-甲氧基甲基化尼龙和3份共聚尼龙溶解于甲醇65份/正丁醇30份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
将所得底涂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泡施涂至导电层,并且在100℃下进行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具有0.7μm厚度的底涂层。
随后,准备10份具有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中的布拉格角2θ±0.2°为 7.5°、9.9°、16.3°、18.6°、25.1°和28.3°处显示强峰的晶体形式的羟基镓酞菁 (电荷产生物质)。将其与250份环己酮和5份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商品名: S-LEC BX-1,Sekisui ChemicalCo.,Ltd.制)混合,并且在23±3℃的氛围下通过使用具有1mm直径的玻璃珠用砂磨机设备进行分散1小时。分散之后,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添加250份乙酸乙酯来制备。将所得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泡施涂至底涂层,并且将所得涂膜在100℃下干燥10分钟从而形成具有0.26μm厚度的电荷产生层。
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将9份由式(E-1)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1份由式(E-2)表示的化合物(电荷输送物质)、3份合成例1中合成的树脂A (1)、和7份重均分子量为140,000的聚碳酸酯树脂(D-1)溶解于30份二甲氧基甲烷和50份邻二甲苯的混合溶剂中来制备。
将所得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通过浸泡施涂至电荷产生层,并且将所得涂膜在120℃下干燥1小时,从而形成具有16μm厚度的电荷输送层。查明了在所得电荷输送层中,聚酯树脂A的区域结构包括在包含电荷输送物质和聚碳酸酯树脂(D)的基体中。将其指定为感光鼓1,并且感光鼓的构成材料在表4 中示出。
[表4]
电荷输送物质 聚酯树脂A 聚碳酸酯树脂D 混合比
感光鼓1 (E-1)/(E-2)=9/1 树脂A(1) D-1 3/7
实施例1
通过相对于所得调色剂颗粒1(100份)用NOBILTA(Hosokawa Micron Corporation制)在0.5kW的功率下在5分钟内外部添加表1和表2中记载的外部添加剂来得到调色剂1。
调色剂1的配方和性能如在表5中记载的。
通过使用所得调色剂进行以下评价试验。评价结果在表6中示出。
评价试验
在清洁刮板的接触线性压力改造为0.3N/cm和接触角改造为23°之后,由 CANONKABUSHIKI KAISHA制造的激光束打印机LBP-5050用于评。A4尺寸的普通纸用作评价纸张。关于清洁性,在严苛条件下进行检查,而先前已知的球状调色剂的接触线性压力设定为1.0N/cm以上。
关于清洁性的评价,在低温低湿环境下进行评价,这是因为如果清洁刮板的硬度增大,则跟随感光鼓的能力劣化。充电构件污染在低温低湿环境下评价,这是因为如果施加至接触充电构件的电压增大,则图像缺陷容易发生。起雾、图像浓度稳定性和细线再现性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评价,这是因为调色剂容易受到热和湿度的影响而劣化。
调色剂清洁性
通过进行其中3,000张覆盖率为5%的规则直线图像在低温低湿环境 (10℃/14%Rh)下连续地输出的耐久试验,来评价清洁性能。
A:在纸张上没有观察到不良的清洁,并且辊没有被调色剂污染。
B:在纸张上没有观察到不良的清洁,但辊被调色剂污染。
C:在打印出至少50张的纸张之后,在纸张上观察到由不良的清洁导致的垂直条纹。
D:在打印出49张以下的纸张之后,在纸张上观察到由不良的清洁导致的垂直条纹。
感光体裂纹
进行耐久试验,其中3,000张覆盖率为5%的规则直线图像在低温低湿环境(10℃/14%Rh)下连续地输出。感光体的表面上的裂纹的状态基于用表面粗糙度计测量的10-点平均粗糙度Rz和裂纹观察的结果来评价。
A:Rz变化率为小于20%(深度裂纹不存在且在输出图像中没有观察到影响)。
B:Rz变化率为20%以上,并且不存在1μm以上的裂纹(几乎不影响图像)。
C:1μm以上且小于2μm的深度裂纹出现(轻微影响图像)。
D:2μm以上的深度裂纹出现(在输出的图像中观察到裂纹的影响)。
充电构件污染
进行耐久试验,其中1,000张覆盖率为20%的图像在低温低湿环境 (10℃/14%Rh)下连续地输出。在第100张、第500张和第1,000张上目视检查由于外部添加剂引起的充电辊的污染,并且通过输出半色调图像评价充电构件污染。
A:直到1,000张纸,没有充电辊污染问题。
B:直到500张纸,没有充电辊污染问题。
C:直到100张纸,没有充电辊污染问题。
D:由充电辊污染导致的图像缺陷在第100张纸发生。
起雾的评价
重复具有1%覆盖率的图像在高温高湿环境(32.5℃/90%Rh)下输出的操作,并且每次输出纸张的数量达到200,履行在各环境下放置1夜。随后,重复如上所述输出200张和放置1夜的步骤。最后,输出2,000张图像,并且以下述方法进行评价。
在上述图像输出试验中,每次输出具有白色背景部的图像的纸张。于是,所有具有白色背景部的图像的起雾浓度(%)(=Dr(%)-Ds(%))从具有白色背景部的图像的白色背景部的白色度(反射率Ds(%))与转印纸张的白色度(平均反射率Dr(%))之差来计算。在这方面,用"REFLECTMETER MODEL TC-6DS"(Tokyo Denshoku Co.,Ltd.制)测量白色度。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器 (Amberlite filter)用作该过滤器。基于最差的起雾如下所述进行评级。
A:起雾浓度为小于0.3%。
B:起雾浓度为0.3%以上且小于0.8%。
C:起雾浓度为0.8%以上且小于1.3%。
D:起雾浓度为1.3%以上。
图像浓度稳定性
在与上述起雾评价相同的图像输出试验中,每次输出实心图像的纸张,并且测量各图像的浓度。在所得图像浓度之中,最大浓度与最小浓度之差确定,并且基于下述评价标准来示出。图像浓度用彩色反射浓度计(X-RITE 404,X-Rite,Inc.制)测量。
A:图像浓度差为0.1以下。
B:图像浓度差为大于0.1且0.3以下。
C:图像浓度差为大于0.3且0.5以下。
D:图像浓度差为大于0.5。由显影套筒的条纹引起的图像条纹在图像中发生。
细线再现性
细线再现性从图像品质的角度来评价。在上述图像输出中,在输出2,000 张图像之后,线宽度为3像素的格子图案的图像打印在所有A4尺寸的纸张(基于面积的覆盖率:4%)之上,并且细线再现性基于下述评价标准来评价。理论上3像素的线宽度是127μm。图像的线宽度用显微镜VK-8500(KEYENCE CORPORATION制)测量。测量随机选择的5个线宽度,并且将不包括最小值和最大值的3点的平均值指定为d(μm),细线再现性指数L如下所述定义。
L(μm)=|127-d|
将理论线宽度127μm与在输出的图像上的线宽度d之差定义为L。在该定义中采用该差的绝对值,因为d可以是大于127或者是小于127。越小的L表明优异的细线再现性。
A:L为0μm以上且小于5μm。
B:L为5μm以上且小于15μm并且在细线的宽边上观察到轻微的变动。
C:L为15μm以上且小于30μm并且细线的变细或飞散是明显的。
D:L为30μm以上并且在多处观察到细线的断裂或增厚。
实施例2至16
除了采用表5中记载的配方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得到调色剂2至16。调色剂的性能如在表5中示出的。
如在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的评价的结果在表6中示出。
比较例1至5
除了采用表5中记载的配方之外,以与实施例1中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得到调色剂17至21。调色剂的性能如在表5中示出的。
如在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的评价的结果在表6中示出。
[表5]
[表6]
表6评价结果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上述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广泛的解释从而涵盖全部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3年7月3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59302的权益,在此将其一起全部内容引入这里作为参考。

Claims (7)

1.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色剂颗粒;和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各自包括乙烯基系树脂颗粒和无机细颗粒,
其中:
所述无机细颗粒在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露出,
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各自具有源于在其表面上的无机细颗粒的凸部,和
在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表面上露出的无机细颗粒的存在比在20%至70%的范围内,并且
其中:
所述调色剂的平均圆形度为0.960以上,并且满足下述条件:
0.003≤F/Q2≤0.040
其中
以mC/kg为单位的Q表示通过双组分法测量的所述调色剂的摩擦带电量的绝对值,和
以nN为单位的F表示所述调色剂对聚碳酸酯平板的静电附着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中当Q2的值为4,000mC/kg2时的所述调色剂的静电附着力F为50nN以上且200nN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含量为0.5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调色剂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形状因子SF-1为100以上且150以下,且形状因子SF-2为103以上且120以下,所述形状因子SF-1和SF-2通过利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放大图像来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中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数均粒径为50nm以上且400n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除了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之外,其在调色剂颗粒表面上进一步包括第二无机细颗粒,其中满足
50≤A≤400和
1.5≤A/B≤10.0,
其中规定所述有机-无机复合细颗粒的数均粒径是以nm为单位的A,和规定所述第二无机细颗粒的数均粒径是以nm为单位的B。
7.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充电步骤中使图像承载构件带电;
在潜像形成步骤中在带电的图像承载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在显影步骤中通过使用调色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
在转印步骤中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转印材料;和
在定影步骤中使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至所述转印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是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所述图像承载构件包括支承体、设置在所述支承体上的电荷产生层、和设置在所述电荷产生层上的电荷输送层,并且为所述电荷输送层用作表面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所述电荷输送层具有由基体和区域组成的基体-区域结构,
所述区域包含具有由下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和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A,
所述基体包含选自由具有由下式(C)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酯树脂C和具有由下式(D)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D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和电荷输送物质,
所述由下式(A)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相对于所述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
所述由下式(B)表示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相对于所述聚酯树脂A的总质量,
所述式(A)中,X1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R11至R14表示甲基、乙基、或苯基,n表示括号内的单元的重复数量,并且所述聚酯树脂A中的n的平均值为20以上且120以下;
所述式(B)中,X2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
所述式(C)中,R31至R3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X3表示间亚苯基、对亚苯基、或其中两个对亚苯基之间用氧原子键合的二价基团,Y3表示单键、亚甲基、乙叉基、或丙叉基;和
所述式(D)中,R41至R48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和Y4表示亚甲基、乙叉基、丙叉基、苯基乙叉基、环己叉基、或氧原子。
CN201480042774.9A 2013-07-31 2014-07-30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54088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59302 2013-07-31
JP2013159302 2013-07-31
PCT/JP2014/070660 WO2015016385A1 (en) 2013-07-31 2014-07-30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8818A CN105408818A (zh) 2016-03-16
CN105408818B true CN105408818B (zh) 2019-10-18

Family

ID=52431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42774.9A Active CN105408818B (zh) 2013-07-31 2014-07-30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9186B2 (zh)
JP (1) JP6463027B2 (zh)
CN (1) CN105408818B (zh)
DE (1) DE112014003520B4 (zh)
WO (1) WO20150163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01683B2 (en) * 2015-01-08 2018-10-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and external additive for toner
JP6481528B2 (ja) * 2015-06-30 2019-03-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666033B2 (ja) * 2015-12-21 202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6682337B2 (ja) * 2016-04-28 2020-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US10747130B2 (en) * 2018-05-31 2020-08-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WO2023282886A1 (en) * 2021-07-06 2023-01-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ternal additive for ton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7462A (ja) * 1999-06-07 2000-12-15 Canon Inc 乾式トナー、乾式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195079A (ja) * 2005-01-12 2006-07-27 Canon Inc 二成分現像方法
WO2010008095A1 (ja) * 2008-07-18 2010-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1090168A (ja) * 2009-10-23 2011-05-06 Kyocera Mit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3837A (ja) * 2011-10-11 2013-05-09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正帯電性トナー
JP2013092748A (ja) * 2011-10-26 2013-05-16 Cabot Corp 複合体粒子を含むトナー添加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9508A (ja) 1998-09-17 2000-03-31 Canon Inc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22341A (ja) 1998-10-13 2000-04-28 Canon Inc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18467A (ja) 2001-02-16 2002-10-3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18517A (ja) * 2001-04-20 2002-10-3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05514A (ja) 2001-06-22 2003-01-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52147A (ja) 2003-02-20 2004-09-09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用無機微粒子、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432688B2 (ja) * 2004-09-09 2010-03-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14881A (ja) 2007-07-03 2009-01-22 Ricoh Co Ltd 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247984A1 (en) 2008-02-26 2010-11-1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US8426094B2 (en) * 2010-05-31 2013-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agnetic toner
JP5381914B2 (ja) 2010-06-29 2014-01-08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569292B2 (ja) 2010-09-21 2014-08-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51871B2 (ja) 2012-02-08 2016-02-03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11459B2 (ja) * 2012-09-28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7462A (ja) * 1999-06-07 2000-12-15 Canon Inc 乾式トナー、乾式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195079A (ja) * 2005-01-12 2006-07-27 Canon Inc 二成分現像方法
WO2010008095A1 (ja) * 2008-07-18 2010-0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11090168A (ja) * 2009-10-23 2011-05-06 Kyocera Mit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3837A (ja) * 2011-10-11 2013-05-09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正帯電性トナー
JP2013092748A (ja) * 2011-10-26 2013-05-16 Cabot Corp 複合体粒子を含むトナー添加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4003520B4 (de) 2020-08-06
JP2015045862A (ja) 2015-03-12
CN105408818A (zh) 2016-03-16
JP6463027B2 (ja) 2019-01-30
DE112014003520T5 (de) 2016-04-14
WO2015016385A1 (en) 2015-02-05
US20160202621A1 (en) 2016-07-14
US10409186B2 (en)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0805B2 (ja) 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5408818B (zh)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4133351B (zh) 调色剂和图像形成方法
EP1406129B1 (en) Silicia fine particle, ton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0378582C (zh) 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外部添加剂、电子照相显影剂及成像设备
KR101040422B1 (ko) 보급용 현상제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JP2016038591A (ja)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159100B2 (ja) 補給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140433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载体、显影剂、显影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JPWO2009123329A1 (ja)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759040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8020909A (ja) 現像剤
CN112631093A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载体、静电图像显影剂以及处理盒
JP2007304494A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7079144A (ja)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145325A (ja) シリカ微粉体、トナー、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962487B2 (ja) 二成分系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126248A (ja) カラートナーキ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113924A (ja)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411013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JP4950646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JP4040420B2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トナー
JP2017138482A (ja)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EP4283402A1 (en) Toner, toner accommodat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2214847A (ja) 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