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01788B -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401788B
CN105401788B CN201510548059.9A CN201510548059A CN105401788B CN 105401788 B CN105401788 B CN 105401788B CN 201510548059 A CN201510548059 A CN 201510548059A CN 105401788 B CN105401788 B CN 1054017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xle portion
lock
tapered end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80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401788A (zh
Inventor
小粥弘
小粥一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igen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401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1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401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4017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00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 E05B5/003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0033Spindles for handles, e.g. square spi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5/00Locks or fastenings for special us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2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furniture, e.g. cabinet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通过削减零件个数来使结构简化,从而能实现低成本化。所述锁把装置(1)包括把手壳(2)、内筒(3)、锁定构件(4)、把手(5)、弹簧构件(6)、上锁机构(7)以及锁头单元(8)。通过把手(5)向把手壳(2)的推入动作而能自动地获得锁定状态。利用锁头的转子(14)的旋转,经由转子凸轮(16)、连接凸轮(17)而将单个锁闩(15)向非锁定位置驱动以解除锁定。锁头单元(8)通过锁头固定构件(54)而固定在把手轴部(11)内。锁头固定构件(54)由固定金属件(56)及安装在固定金属件(56)的固定弹簧(57)构成。固定弹簧(57)将锁头固定环(50)抱持,以防止固定金属件(56)相对于把手轴部(11)沿半径方向脱出。

Description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出型的门用锁把装置,该门用锁把装置在自动贩卖机等的框体的门中使用,在用正规的钥匙将组装于把手轴部的锁头单元的转子朝预定方向旋转时,把手从把手壳突出,通过旋转该把手便能够进行门的开锁操作。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门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该锁把装置包括:把手壳,该把手壳固定在门上;内筒,该内筒以能旋转但不能沿前后移动的方式嵌插在把手壳的轴承筒部中;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与内筒的后端部连接,且将门相对于框体锁定;把手轴部,该把手轴部以不能旋转但能在突出位置与没入位置之间前后滑动的方式嵌插在内筒中;弹簧构件,该弹簧构件插入到内筒与把手轴部之间,且将把手轴部朝突出位置移动施力;上锁机构,该上锁机构设置于把手轴部的后部,且将把手轴部的前后方向进退动作相对于内筒进行限制;以及锁头单元,该锁头单元组装固定于把手轴部的前部的锁头收纳部,通过转子的旋转而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上锁机构,以解除把手轴部的移动限制。上锁机构包括:凸轮,该凸轮与锁头单元的转子的前端结合;彼此反向的两个锁闩,这两个锁闩的基端侧与上述凸轮卡合;以及弹簧,该弹簧将锁闩朝上锁方向施力。两个锁闩贯穿把手轴部的开口,且在从把手轴部朝彼此反向的轴线正交方向突出的锁定位置与朝把手轴部内拉入的非锁定位置之间自由进退,且通过弹簧而施力至锁定位置。当将把手轴部推入至没入位置,而使开口与内筒的卡合凹部相对时,因锁闩自动地移动至锁定位置而与卡合凹部卡合,而将把手轴部限制在没入位置处。在因伴随锁头的开锁操作所产生的凸轮的旋转,而将锁闩拉入非锁定位置时,开口与内筒的卡合会脱开,利用弹簧构件的作用力而使把手轴部从把手壳突出至前方。在这一状态下,能通过把手轴部的旋转操作来将门开锁。在关门后,当将把手轴部推入至把手壳内时,再次自动地成为锁定状态。锁头单元的头部与硬质材的护套的筒部嵌合。护套的筒部的前端周缘的外凸缘部与把手轴部的锁头收纳部前端的环状凹部嵌合。位于锁头单元的头部与主体胴部间的台阶肩面部与护套的筒部的后端周缘的内凸缘部抵接。螺合到主体胴部的外周螺纹部的固定环与护套的内凸缘部抵接。在把手轴部的横切方向的收纳孔中嵌插有具有双叉脚部的U字形固定金属件。脚部的限制突起与固定环的外周槽卡合,以防止固定环在轴向上脱出。固定金属件通过螺钉而旋紧固定于把手轴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46419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锁把装置中,具有双叉脚部的U字形固定金属件嵌插在把手轴部的横切方向的收纳孔中,且通过螺钉旋紧固定于把手轴部。上述构造需要在把手轴部设置具有螺纹孔的螺钉收纳部的比较复杂的结构,且零件个数多,组装花费时间,因而成为成本上升的一个原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削减上锁机构的零件个数来使结构简化,从而实现低成本化的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以下,参照附图标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锁把装置1包括把手壳2、内筒3、锁定构件4、把手5、弹簧构件6、上锁机构7以及锁头单元8。
把手壳2具有轴承筒部9和凸出部10,其中,上述轴承筒部9沿前后方向延伸,上述凸出部10设置在上述轴承筒部9的前端部,使凸出部10与框体的门D的前表面抵接而将把手壳2固定在上述门D。
内筒3以能旋转但不能前后移动的方式嵌插在把手壳2的轴承筒部9内。
锁定构件4连接到内筒3的后端部,且在将门D相对于框体锁定的上锁位置与相对于框体释放的开锁位置之间与内筒3一体地正反旋转。
把手5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把手轴部11和从上述把手轴部11的前端朝与把手轴部11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把手板部12。把手轴部11以无法绕着轴相对旋转的方式嵌插在内筒3中。因而,把手轴部11能相对于把手壳2而与内筒3、锁定构件4一体地旋转。此外,把手轴部11在没入把手壳2内的没入位置与从把手壳2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相对于内筒3朝前后自由滑动,且在突出位置处能相对于把手壳2而与内筒3一体地在上锁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进行旋转操作。把手板部12构成为具有与把手轴部11连通的开口13,且在没入位置与把手壳2的凸出部10的前表面抵接。
弹簧构件6插入至内筒3与把手轴部11之间,且将把手5向前方突出方向施力。
上锁机构7设置于把手轴部11的后部,且在没入位置处将把手轴部11相对于内筒3沿前后方向进行限制或释放。
锁头单元8组装固定在把手轴部11的前部,且通过利用钥匙操作实现的转子14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间的旋转,来驱动上锁机构7进行限制或释放动作。
锁头单元8包括圆筒状的锁头壳49及固定环50。锁头壳49在外周具有螺纹部51,并且在相对侧面部具有与轴线平行的一对平坦面52。固定环50在外周具有环状槽53,且螺合固定于锁头壳49的外周螺纹部51。
把手轴部11包括:插入用开口55,该插入用开口55在与固定环50对应的位置朝外周开放;以及内周台阶部68,该内周台阶部68与上述插入用开口55的后端面连续。
用于将锁头单元8固定在把手轴部11内的锁头固定构件54穿过插入用开口55而沿轴线正交方向插入卡定于把手轴部11,且与锁头壳49和固定环50卡合。
锁头固定构件54由固定金属件56以及安装在该固定金属件56的固定弹簧57构成。固定金属件56包括:圆弧状的头部58,该头部58沿着固定环50的外周;以及一对脚部59,这一对脚部59以从上述头部58的两端沿着锁头壳49的一对平坦面52的方式互相平行地延伸。脚部59包括:卡合突条60,该卡合突条60与固定环50的环状槽53卡合;以及止转突条61,该止转突条61沿着锁头壳49的平坦面52。固定弹簧57包括:大致圆弧状的顶部62,该顶部62沿着固定金属件56的头部58内侧;以及一对脚部63,这一对脚部63与上述顶部62的两端连续,并沿着固定金属件56的脚部59的内侧延伸。顶部62卡止于固定金属件56的头部58的内侧,脚部63通过弹力而卡合在固定环50的环状槽53中。通过固定弹簧57,来防止固定金具56相对于固定环50沿半径方向脱出。
在本发明的弹出型锁把装置中,由于由固定金属件56和固定弹簧57来构成锁头固定构件54,从而能够实现零件个数的削减及结构的简化,藉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锁把位于突出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后视图。
图6(a)和图6(b)是对图1的锁把装置的上锁机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6(a)是图2的A-A剖视图,图6(b)是沿图2的B-B剖切的凸轮部分的剖视图。
图7(a)和图7(b)是对图1的锁把装置的上锁机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7(a)是图2的A-A剖视图,图7(b)是沿图2的B-B剖切的凸轮部分的剖视图。
图8(a)和图8(b)是对图1的锁把装置的上锁机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8(a)是图2的A-A剖视图,图8(b)是沿图2的B-B剖切的凸轮部分的剖视图。
图9(a)和图9(b)是对图1的锁把装置的上锁机构的动作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9(a)是图2的A-A剖视图,图9(b)是沿图2的B-B剖切的凸轮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11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壳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壳的后视图。
图13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壳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内筒的主视图。
图15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内筒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内筒的后视图。
图17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内筒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的后视图。
图21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把手的剖视图。
图22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转子凸轮的主视图。
图23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转子凸轮的侧视图。
图24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转子凸轮的后视图。
图25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连接凸轮的主视图。
图26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连接凸轮的侧视图。
图27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连接凸轮的后视图。
图28是图1的锁把装置的锁头固定构件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 锁把装置
2 把手壳
3 内筒
4 锁定构件
5 锁把
6 弹簧构件
7 上锁机构
8 锁头单元
9 轴承筒部
10 凸出部
11 把手轴部
12 把手板部
13 开口
14 转子
15 锁闩
16 转子凸轮
17 连接凸轮
18 螺栓出入开口
19 贯穿开口
20 卡合凹部
21 头部
22 脚部
23 从动卡合部
24 弹簧
25 驱动卡合部
26 从动卡合部
27 驱动卡合部
28 凸缘部
29 端壁
30 限位突起
31 圆弧状凹部
32 凹部
33 锁头收容空间
34 凸轮收容空间
35 后端壁
36 轴承孔
37 引导螺栓
38 周壁
39 长孔
40 轴筒部
41 周壁
42 一端面
43 另一端面
44 凸缘部
45 突条
46 扇型卡合凹部
47 本体
48 从动面
49 锁头壳
50 固定环
51 螺纹部
52 平坦面
53 环状槽
54 锁头固定构件
55 插入用开口
56 固定金属件
57 固定弹簧
58 头部
59 脚部
60 卡合突条
61 止转突条
62 顶部
63 脚部
64 护套
65 轴承孔
66 扇型凹部
67 另一端
68 内周台阶部
D 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中,锁把装置1包括把手壳2、内筒3、锁定构件4、把手5、弹簧构件6、上锁机构7以及锁头单元8。
在图1、图2和图13中,把手壳2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承筒部9以及设置在上述轴承筒部9的前端部的凸出部10,并如图2所示,使凸出部10的后表面与框体的门D的前表面抵接而固定在该门D上。在凸出部10的前表面上形成有对把手5的把手板部12进行收纳的凹部32。
在图1和图2中,内筒3以能在上锁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绕着轴相对旋转大约90°的方式嵌插在把手壳2的轴承筒部9内,且利用前方的凸缘部28及固定在该凸缘部28上的后方的锁定构件4来使内筒3不能相对于轴承筒部9沿前后移动。内筒3朝前方开放,后方用端壁29封闭。内筒3的端壁29朝轴承筒部9的后方露出,且在该端壁29的后表面固定有锁定构件4。通过使形成在凸缘部28的后表面上的限位突起30(图15)与形成于把手壳2的轴承筒部9的内周前缘部的呈大致90°圆弧状的凹部31(图11)嵌合,藉此将内筒3的旋转范围限制为大约90°。通过将内筒3嵌入轴承筒部9的嵌入角度改变180°,就能改变内筒3的旋转方向。
在图1至图3中,锁定构件4固定在内筒3的端壁29的后表面上,且能在将门D相对于框体锁定的上锁位置与相对于框体释放的开锁位置之间,与内筒3一体地相对于把手壳2在大约90°的范围内正反旋转。
在图1、图2和图19中,把手5包括大致圆筒状的把手轴部11和从上述把手轴部11的前端朝与把手轴部11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把手板部12。如图2所示,把手轴部11以不能绕着轴相对旋转的方式嵌插在内筒3中。因而,把手5能与内筒3、锁定构件4一体地相对于把手壳2旋转。此外,把手5能在没入把手壳2内的没入位置(图2)与从把手壳2突出的突出位置(图3)之间相对于内筒3沿前后自由滑动,在突出位置上,把手5能与内筒3一体地相对于把手壳2在上锁位置(图4中的实线)与开锁位置(图4中的虚线)之间旋转操作。把手板部12构成为具有与把手轴部11连通并朝前方开放的开口13,且在没入位置处没入到把手壳2的凸出部10的凹部32内。
在图1至图3中,弹簧构件6被插入至内筒3的端壁29与把手轴部11之间,且将把手5朝前方突出方向施力。
上锁机构7组装于把手轴部11的后部,并与锁头单元8的上锁开锁操作连动,在没入位置处将把手轴部11相对于内筒3朝前后方向限制或释放。
锁头单元8组装固定于把手轴部11的前部,并通过利用钥匙操作实现的转子14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之间的旋转,驱动上锁机构7进行限制或释放动作。
上锁机构7包括锁闩15、转子凸轮16以及连接凸轮17。锁闩15以在从如图6(a)所示的把手轴部11朝其半径方向突出的锁定位置与如图8(a)所示的没入把手轴部11内的非锁定位置之间沿半径方向自由进退的方式组装在把手轴部11,并通过弹簧24而被施力至锁定位置。
转子凸轮16及连接凸轮17将锁头单元8的转子14的旋转依次传递至锁闩15,并以能绕着轴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之间自由旋转的方式组装在把手轴部11内。转子凸轮16及连接凸轮17随着锁头单元8的转子14向非锁定方向的旋转而朝非锁定方向旋转,从而使锁闩15朝非锁定位置(图8(a))后退。转子凸轮16具有驱动卡合部25,连接凸轮17具有与驱动卡合部25卡合的从动卡合部26。
在图2、图3和图21中,在把手轴部11的内部的前方形成有锁头收容空间33,在把手轴部11的内部的后方形成有凸轮收容空间34。锁头收容空间33因开口13而朝前方开放。凸轮收容空间34在锁头收容空间33的后方通过内周台阶部68而形成为比上述锁头收容空间33小的内径。在把手轴部11的后端壁35上,形成有将转子凸轮16的后端部支承成能自由旋转的轴承孔36,来构成轴承部。如图18所示,在轴承孔36的外周侧形成有对转子凸轮16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的扇型卡合凹部46。如图21所示,在凸轮收容空间34的后部的周壁41上形成有锁闩出入开口18。锁闩出入开口18朝把手轴部11的外周开放,如图6(a)所示,将锁闩15保持成能沿半径方向自由伸出、没入。如图6(a)、图6(b)、图19和图20所示,在把手轴部11的外周,以使头部朝外侧突出的方式固定有引导螺栓37。如图1和图19所示,在锁头收容空间33的周壁41上形成有用于供锁头固定构件54插入的开口55。
在图6(a)至图8(b)和图17中,内筒3在周壁38上具有与把手轴部11的锁闩出入开口18对应的贯穿开口19。即,贯穿开口19配置成当把手5位于没入位置(图2)时,如图6(a)、图6(b)和图7(a)、图(b)所示,通过与把手轴部11的锁闩出入开口18相对,来使从锁闩出入开口18突出的锁闩15贯穿而移动至锁定位置,并通过使锁闩15与把手壳2卡合,来将把手5限制在没入位置处。当把手5没有位于没入位置时,如图9(a)、图9(b)所示,用周壁38按压锁闩15,以将锁闩15保持在非锁定位置处。如图15所示,在内筒3的周壁38上形成有以能自由滑动的方式对引导螺栓37进行收容的轴线方向的引导长孔39。因而,把手5能在引导螺栓37(图19、图20)沿着长孔39移动的范围内相对于内筒3沿前后方向移动。
如图12和图13所示,在把手壳2的轴承筒部9的后部内周形成有卡合凹部20。卡合凹部20在把手5位于上锁位置及没入位置时(图2),与锁闩出入开口18及贯穿开口19相对。此时,锁闩15从贯穿开口19突出至锁定位置,并与卡合凹部20卡合(图6(a)、图6(b)和图7(a)、图7(b)),藉此将把手5限制在上锁位置处。
如图1及图6(a)所示,锁闩15包括头部21以及从头部21延伸的一对脚部22。头部21在锁定位置上与轴承筒部9的卡合凹部20卡合。锁闩15以能沿半径方向自由相对移动的方式从锁闩出入开口18组装至把手轴部11内。如图2和图3所示,锁闩15配置在把手轴部11的后端壁35与连接凸轮17之间,且使转子凸轮16的轴筒部40沿前后方向贯穿在一对脚部22之间。在脚部22的前端与把手轴部11的周壁41的内侧之间夹设有弹簧24,藉此锁闩15被施力至锁定位置处。如图1及图6(a)所示,在一方的脚部22的前表面侧形成有与连接凸轮17卡合的从动卡合部23。
如图6(a)所示,锁闩15的从动卡合部23由设置在前表面侧的凹部构成,以对连接凸轮17的驱动卡合部27进行收纳。从动卡合部23包括夹着驱动卡合部27而相对的一端面42及另一端面43。一端面42配置成在锁定位置上与连接凸轮17的驱动卡合部27压靠卡合,以阻止锁闩15向非锁定位置的移动,另一端面43配置成通过向非锁定位置旋转的连接凸轮17的驱动卡合部27而使锁闩15被推压至非锁定位置。
如图2和图6(a)、图6(b)所示,转子凸轮16以能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之间绕着轴自由正反旋转的方式组装在把手轴部11内。如图22至图24所示,转子凸轮16包括:轴筒部40,该轴筒部40对锁头单元8的转子14进行收容;凸缘部44,该凸缘部44形成在该轴筒部40的前端部;扇型驱动卡合部25,该扇型驱动卡合部25突出设置在上述凸缘部44的外周;以及突条45,该突条45以沿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轴筒部40的外周。驱动卡合部25的圆周方向的一端面成为与连接凸轮17的从动卡合部26卡合的驱动面。如图2及图6(a)、图6(b)所示,转子凸轮16的轴筒部40使突条45与扇型卡合凹部46卡合,从而在后端部处被把手轴部11的轴承孔36支承。因此,转子凸轮16能在扇型卡合凹部46的角度范围内,与锁头单元8的转子14一体地相对于把手轴部11在锁定位置(图6(a)、图6(b))与非锁定位置(图8(a)、图8(b))之间绕着轴正反旋转。
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凸轮17以夹在锁闩15的前端面与转子凸轮16的凸缘部44之间的方式组装在把手轴部11内。如图25至图27所示,连接凸轮17包括:环状的本体47;从动卡合部26,该从动卡合部26以沿着上述本体47的前表面侧缘部在预定角度范围内呈圆弧状延伸的方式突出设置;以及驱动卡合部27,该驱动卡合部27突出设置在后表面侧。
连接凸轮的本体47具有供转子凸轮16的轴筒部40贯穿的轴承孔65和轴承孔65外周的扇型凹部66,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凸轮的本体47以能绕着轴自由相对旋转的方式套设在轴筒部40外。在扇型凹部66中卡合有轴筒部40的卡合突条45。本体47的前表面与转子凸轮16的凸缘部44的后表面滑动接触,本体47的后表面与锁闩15的前表面滑动接触。从动卡合部26的一端48成为与转子凸轮16的驱动卡合部25卡合的从动面。驱动卡合部25位于从动卡合部26的一端48与另一端67之间,且形成有转子凸轮16与连接凸轮17的空转区域。
从动卡合部26配置成:在转子凸轮16朝非锁定位置旋转时与转子凸轮16的驱动卡合部25卡合,而使连接凸轮17朝非锁定位置(图8)旋转。
驱动卡合部27配置成:在锁闩15位于锁定位置时,驱动卡合部27与锁闩15的从动卡合部23的一端面42压靠卡合(图6(a)、图6(b)),以阻止锁闩15向非锁定位置移动,并且在连接凸轮17向非锁定位置旋转时,驱动卡合部27与锁闩15的从动卡合部23的另一端面43卡合而使锁闩15向非锁定位置移动。
如图1及图2所示,锁头单元8包括锁头壳49以及固定环50。锁头壳49呈圆筒状且在外周具有螺纹部51,并且在相对侧面部具有与轴线平行的一对平坦面52。固定环50在外周具有环状槽53,且螺合固定在锁头壳49的外周。在锁头壳49与固定环50之间夹设有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护套64。
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用于将锁头单元8固定在把手轴部11内的锁头固定构件54穿过把手轴部11的插入用开口55而朝轴线正交方向插入。锁头固定构件54由固定金属件56以及安装于固定金属件56的固定弹簧57构成。
如图2、图10和图28所示,固定金属件56包括:圆弧状的头部58,该头部58沿着固定环50的外周;以及一对脚部59,这一对脚部59以从上述头部的两端沿着锁头壳49的一对平坦面52的方式彼此平行地延伸。脚部59包括:卡合突条60(图2),该卡合突条60与固定环50的环状槽53卡合;以及止转突条61,该止转突条61沿着锁头壳49的平坦面52。
如图10和图28所示,固定弹簧57以沿着固定金属件56的内侧面的方式卡定于固定金属件56。即,固定弹簧57包括顶部62以及沿着顶部62的两侧延伸的一对脚部63。顶部62呈大致圆弧状且沿着固定金属件56的头部58的内侧,脚部63与顶部62的两端连续并沿着固定金属件56的脚部59的内侧延伸。固定弹簧57在顶部62处卡定于固定金属件的头部58内侧,脚部63通过弹力而卡合在固定环50的环状槽53中,从而防止将固定金属件56相对于固定环50沿半径方向脱出。
现在,对从门D通过锁定构件4而在闭锁状态下锁定于框体的图2及图6(a)、图6(b)所示的状态,解除门D的锁定,并在打开门D完成操作后,再进行闭锁并予以锁定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图2及图6(a)、图6(b)所示的状态下,锁定构件4位于上锁位置,把手5没入把手壳2中,锁闩15位于与把手壳2的卡合凹部20卡合的锁定位置,锁头单元8的转子14、转子凸轮16、连接凸轮17均位于锁定位置。
从上述状态开始,将钥匙插入至锁头且在图6(a)、图6(b)及图10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大约90°时,经过图7(a)、图7(b)的状态,转子凸轮16的驱动卡合部25与从动卡合部26的从动面48抵接,并使连接凸轮17来到图8所示的非锁定位置。
在此期间,连接凸轮17的驱动卡合部27一边推压锁闩15的从动卡合部23的另一端面43,一边将锁闩15拉入至非锁定位置。锁闩15从内筒3的贯穿开口19脱出的同时,利用弹簧构件6将把手5从把手壳2推出,而使锁闩15处于被内筒3的周壁38保持在非锁定位置处的图9(a)、图9(b)的状态。
此外,使锁闩15从锁定位置移动至非锁定位置时的连接凸轮17的旋转角度,比转子14及转子凸轮16的旋转角度90°小。利用转子凸轮16与连接凸轮17之间的空转区域,来实现锁头的转子14的旋转角度范围和连接凸轮17的有效旋转角度的调节。在把手5从把手壳2突出的图9(a)、图9(b)的状态下,钥匙能与转子凸轮16一起回到非锁定位置而从锁头拔出。
在图9(a)、图9(b)的状态下,握住把手5,例如使该把手5朝顺时针方向旋转90°时,锁定构件4会与内筒3一起向开锁位置旋转,且从未图示的框体的对应卡合部脱开,因此,能将门D打开。在完成所需的操作后将门D关闭,使把手5与内筒3及锁定构件4一起朝逆时针方向旋转90°而回到上锁位置,将门D锁定在框体后,便回到图9(a)、图9(b)的状态。
在图9的状态下,将把手5推入至把手壳2内时,在内筒3的贯穿开口19与把手壳2的卡合凹部20相对的图8(a)、图8(b)的位置处,锁闩15被弹簧24推压而自动地从把手轴部11突出来与卡合凹部20卡合,回到图6(a)、图6(b)的状态。此时,连接凸轮17也被锁闩15推压而回到锁定位置。此外,在图9的状态下没有将钥匙从锁头拔出时,伴随着锁闩15的突出,连接凸轮17会反转,且从动面48推压驱动卡合部25,并使转子凸轮16反转,来锁头的转子14自动地回到上锁位置,因此,能在该状态下将钥匙从锁头拔出。
在图6(a)、图6(b)的状态下,即使施加使锁闩15向非锁定位置移动的方向的不当的外力,锁闩15的从动卡合部23的一端面42与连接凸轮17的驱动卡合部27也会压靠卡合,连接凸轮17不会被推回至非锁定位置,因而,锁闩15不会被推压至非锁定位置。
本发明的弹出型锁把装置1由于由固定金属件56和固定弹簧57来构成锁头固定构件54,因此,能够实现零件个数的削减及结构的简化,组装也变得容易,藉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Claims (1)

1.一种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包括:
把手壳,该把手壳具有轴承筒部和凸出部,其中,所述轴承筒部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轴承筒部的前端部,使凸出部与框体的门的前表面抵接而将所述把手壳固定在所述门上;
内筒,该内筒以能在上锁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绕着轴旋转但不能前后移动的方式嵌插在所述把手壳的轴承筒部内;
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连接到所述内筒的后端部,且在将门相对于框体锁定的上锁位置与相对于框体释放的开锁位置之间与内筒一体地正反旋转;
把手,该把手具有圆筒状的把手轴部和从所述把手轴部的前端朝与把手轴部的轴线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把手板部,所述把手轴部构成为以无法绕着轴旋转的方式嵌插在所述内筒中,且能在没入所述把手壳内的没入位置与从把手壳突出的突出位置之间相对于内筒沿前后自由滑动,并且在突出位置处能与所述内筒一体地在上锁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进行旋转操作,所述把手板部构成为具有与把手轴部连通的开口,且在没入位置处与所述把手壳的凸出部的前表面抵接;
上锁机构,该上锁机构设于所述把手轴部的后部,且将位于没入位置的所述把手轴部相对于所述内筒进行限制或是释放;
弹簧构件,该弹簧构件插入到所述内筒与所述把手轴部之间,通过将所述把手轴部向前方施力,从而在把手轴部从所述内筒释放时,将把手轴部向突出位置推出;以及
锁头单元,该锁头单元组装固定在所述把手轴部的前部,且通过利用钥匙操作实现的转子在锁定位置与非锁定位置间的旋转,来驱动所述上锁机构进行限制或释放动作,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头单元包括:圆筒状的锁头壳,该锁头壳在外周具有螺纹部,并且在相对侧面部具有与轴线平行的一对平坦面;以及固定环,该固定环在外周具有环状槽,且被螺合固定在锁头壳的外周,
所述把手轴部包括:插入用开口,该插入用开口在与所述固定环对应的位置处朝外周开放;以及内周台阶部,该内周台阶部与所述插入用开口的后端面连续,
用于将所述锁头单元固定在所述把手轴部内的锁头固定构件以与所述锁头壳及所述固定环卡合的方式,穿过所述插入用开口而沿轴线正交方向插入卡定于把手轴部,
所述锁头固定构件由固定金属件以及安装于所述固定金属件的固定弹簧构成,
所述锁头固定构件的固定金属件包括:圆弧状的头部,所述头部沿着所述固定环的外周;以及一对脚部,这一对脚部以从所述头部的两端沿着所述锁头壳的一对平坦面的方式互相平行地延伸,
所述固定金属件的脚部包括:卡合突条,该卡合突条与所述固定环的环状槽卡合;以及止转突条,该止转突条沿着所述锁头壳的平坦面;
所述锁头固定构件的固定弹簧包括:顶部,该顶部呈圆弧状,并沿着固定金属件的头部内侧;以及一对脚部,这一对脚部与所述顶部的两端连续,并沿着固定金属件的脚部的内侧延伸,所述固定弹簧在顶部处卡定在固定金属件的头部内侧,脚部通过弹力而卡合在所述固定环的环状槽中,由此来防止固定金属件相对于固定环沿半径方向脱出。
CN201510548059.9A 2014-09-08 2015-08-31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Active CN105401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81870 2014-09-08
JP2014181870A JP5982441B2 (ja) 2014-09-08 2014-09-08 扉のポップアウト型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401788A CN105401788A (zh) 2016-03-16
CN105401788B true CN105401788B (zh) 2017-10-31

Family

ID=55467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8059.9A Active CN105401788B (zh) 2014-09-08 2015-08-31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82441B2 (zh)
KR (1) KR101728109B1 (zh)
CN (1) CN105401788B (zh)
TW (1) TWI563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81258B (en) * 2018-12-20 2022-05-11 Ciilock Eng Pty Ltd A hardware assembly
CN111173367A (zh) * 2020-01-21 2020-05-19 江苏三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把手可隐藏的门窗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3A (zh) * 1993-03-04 1994-09-14 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门锁把手装置
JPH0813876A (ja) * 1994-06-30 1996-01-16 Sanpou Lock Co Ltd 自動販売機用錠
JPH09125756A (ja) * 1995-10-31 1997-05-13 Alpha Corp 扉用錠装置
CN1223328A (zh) * 1998-01-15 1999-07-21 徐廷允 门锁装置
CN201125571Y (zh) * 2007-10-12 2008-10-01 印比雅(亚洲)有限公司 具改良结构的门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4387B2 (ja) * 1995-09-12 1998-01-26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ポップアウト型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の錠前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JP3495670B2 (ja) * 2000-01-26 2004-02-09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装置
JP3607235B2 (ja) 2001-10-15 2005-01-05 タキゲン製造株式会社 ポップアウト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の錠前ユニット組込み構造
JP4018022B2 (ja) * 2003-04-10 2007-12-05 株式会社ホシモト 開閉用ハンドル装置
JP2007138550A (ja) * 2005-11-18 2007-06-07 Miwa Lock Co Ltd ハンドル錠
TWI269825B (en) * 2006-01-20 2007-01-01 Jin Tay Ind Co Ltd Depression lock
TWM358857U (en) * 2008-10-01 2009-06-11 qin-ming Lai Adjustable press lock disposed on door/window structure
CN202596341U (zh) * 2012-06-07 2012-12-12 宁波望通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柱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33A (zh) * 1993-03-04 1994-09-14 泷源制造株式会社 门锁把手装置
JPH0813876A (ja) * 1994-06-30 1996-01-16 Sanpou Lock Co Ltd 自動販売機用錠
JPH09125756A (ja) * 1995-10-31 1997-05-13 Alpha Corp 扉用錠装置
CN1223328A (zh) * 1998-01-15 1999-07-21 徐廷允 门锁装置
CN201125571Y (zh) * 2007-10-12 2008-10-01 印比雅(亚洲)有限公司 具改良结构的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3157B (en) 2016-12-21
JP2016056535A (ja) 2016-04-21
JP5982441B2 (ja) 2016-08-31
KR101728109B1 (ko) 2017-04-18
KR20160030032A (ko) 2016-03-16
TW201610282A (zh) 2016-03-16
CN105401788A (zh) 2016-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1787B (zh)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US7543469B1 (en)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door lock
US7900491B2 (en) Rekeyable lock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481972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20070234768A1 (en) Key cylinder
US20100132420A1 (en) Releasable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Locking System
JP6600104B2 (ja) プッシュリフター
CN105401788B (zh) 门的弹出型锁把装置
MX2007011499A (es) Seguro desacoplable para un sistema de bloqueo de vehiculo de motor.
US20150345178A1 (en) Cylinder lock device
US8485569B2 (en) Lock assembly
JP4512922B2 (ja) シリンダ錠
JP2009133073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100699B2 (ja) 平面ハンドル装置のオートロック転換用組立部品
JP2012172456A (ja) 携帯型の錠前用キー挿入補助具
JP7343408B2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
JP6422105B2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
JP422123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403171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H10184113A (ja) 抜差し型扉用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CN215485297U (zh) 一个滑动改良锁
JP4403395B2 (ja) シリンダ錠
JP4657089B2 (ja) コード可変シリンダ錠
JP4487129B2 (ja) シリンダ錠
JP4180886B2 (ja) サムターン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