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93417B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93417B
CN105393417B CN201480034676.0A CN201480034676A CN105393417B CN 105393417 B CN105393417 B CN 105393417B CN 201480034676 A CN201480034676 A CN 201480034676A CN 105393417 B CN105393417 B CN 105393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sculum
wire harness
exterior member
gap
install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46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93417A (zh
Inventor
稻尾伸
稻尾伸一
雄鹿达也
足立英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93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93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934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62Tubings, i.e. having a closed section
    • H02G3/0468Corrug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束(9),包括:具有管状的外装部件(16),其覆盖高压导电路径(15);和排水孔(27),其形成在外装部件(16)中。在确保排水孔的功能的状态下,排水孔(27)由夹具(20),即,后安装部件覆盖。夹具(20)包括管装接部(32),并且管装接部(32)包括排水功能确保部(34)。间隙(35)形成在排水孔(27)与夹具(20)之间。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36)形成在间隙(35)的在车辆前进方向P上的一侧。外部连通孔(37)形成在车辆前进方向P上的相反侧。

Description

线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其构造成包括具有排水孔的外装部件。
背景技术
一种线束,其构造成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装置通过该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互相电连接;和外装部件,其覆盖并且保护导电路径。排水孔以使得浸入到外装部件内的水分能够通过该排水孔排出到外部的方式形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中。当布设线束时,外装部件的排水孔安置在最下端处。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6-27664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外装部件具有用于将水分排出到外部的排水孔,并且以排水孔露出的方式形成,并从而当沿着车辆地板布设时,线束具有这样的问题:砂砾等经由排水孔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当砂砾等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时,线束具有这样的问题:导电路径的外表面由于行驶期间的振动等而被刮擦。
鉴于该问题而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的线束。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线束具有下面的(1)至(5)中的特征。
(1)一种线束,包括:具有管状的外装部件,其覆盖导电路径;和排水孔,其形成在所述外装部件中,在确保排水功能的状态下,所述排水孔由装接于所述外装部件的后安装部件覆盖。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诸如夹具或带这样的后安装部件在排水孔的位置处装接于外装部件。排水孔由后安装部件覆盖,并从而防止来自外部的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
(2)在(1)中描述的线束中,在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后安装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即使排水孔由后安装部件覆盖,也能够经由形成在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后安装部件之间的间隙,而将水分排出到外部。即,确保了排水孔的功能。
(3)在(2)中描述的线束中,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形成在所述间隙的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一侧。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形成间隙,并且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形成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一侧。结果,在行驶期间防止外来物质进入间隙。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可以是成型为在车辆前进方向上具有闭合端部的任意部分。
(4)在(3)中描述的线束中,外部连通孔形成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相反侧。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外部连通孔形成在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的相反侧,并从而将水分经由排水孔排出到间隙,排出到外部连通孔,而后排出到外部。
(5)在(1)中描述的线束中,比所述排水孔小的孔或狭缝形成在所述后安装部件的与所述排水孔相对应的部分中。
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征的本发明,即使排水孔由后安装部件覆盖,也能够将水分经由形成在后安装部件的与排水孔的相对应的部分中的孔或狭缝排出到外部。孔或狭缝比排水孔小,并从而确保了排水孔的功能。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1),在确保排水孔的功能的状态下,排水孔由后安装部件覆盖,并从而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并且能够防止导电路径被损坏。
根据(2),在排水孔与后安装部件之间形成间隙,并从而能够凭借该间隙来确保排水孔的功能。
根据(3),由于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形成为面对车辆前进方向,所以即使在排水孔与后安装部件之间存在间隙,也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间隙,并且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
根据(4),形成外部连通孔,并从而能够可靠地将水分经由外部连通孔排出到外部。
根据(5),比排水孔小的孔或狭缝形成在后安装部件的与排水孔相对应的部分中,并从而能够通过该孔或狭缝来确保排水孔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线束的布设状态的视图。
图2是图示出将线束装接并且固定于车辆的状态的视图。
图3是图示出线束的构造和排水结构的视图。
图4是图示出实施例2中的排水结构的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P:车辆前进方向
1:混合动力车辆
2:发动机
3:电机单元
4:逆变器单元
5:电池
6:发动机室
7:车辆后部
8、9:线束
10:中间部
11:车辆地板
12:接线块
13:后端
14:前端
15:高压导电路径(导电路径)
16:外装部件
17:屏蔽连接器
18:保护罩
19、20:夹具(后安装部件)
21:索环
22:柔性管部
23:直管部
24:固定对象
25:凹部
26:凸部
27:排水孔
28:管装接部
29:固定部
30:螺栓插入孔
31:双头螺柱
32:管装接部
33:主管装接部
34:排水功能确保部
35:间隙
36: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
37:外部连通孔
38:地面对向壁
39:侧壁
40:端部
41、42、44:肋
43、45:后安装部件
46:孔
具体实施方式
线束包括:具有管状的外装部件,其覆盖一个或多个导电路径;和排水孔,其形成在外装部件中。为了防止外来物质经由排水孔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在确保排水孔的功能的状态下,线束构造成使得后安装部件覆盖排水孔。
实施例1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1。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线束的布设状态的视图。图2是图示出将线束装接并且固定于车辆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3是图示出线束的构造和排水结构的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布设在混合动力车辆(可以是电动车辆或一般汽车)中的线束。
在图1中,混合动力车辆1包括两个动力源,即,发动机2和电机单元3,并且通过来自这些动力源的动力的组合而驱动。电力从电池(电池组)5经由逆变器单元4供给到电机单元3。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2、电机单元3和逆变器单元4安装在前轮附近的发机动室6中。电池5安装在后轮附近的车辆后部7中(可以安装在存在于发机动室6的后侧处的车辆内部)。
电机单元3经由高压线束8连接于逆变器单元4。电池5经由高压线束9连接于逆变器单元4。线束9的中间部10布设在车辆地板11上。线束9在与车辆地板11几乎平行的同时沿着车辆地板11下布设。车辆地板11是已知体并且是所谓的板部件,并且通孔形成在车辆地板11中的预定位置处。线束9水密插入到通孔内。
线束9经由设置在电池5中的接线块12连接于电池5。线束9的后端13通过已知方法电连接于接线块12。线束9的前端14通过已知方法电连接于逆变器单元4。
电机单元3用作电机和发电机两者。逆变器单元4包括逆变器和转换器。电机单元3是包括屏蔽壳的电机组件。逆变器单元4是包括屏蔽壳的逆变器组件。电池5是镍氢电池或锂离子电池,并且建立成模块。诸如电容器这样的蓄电装置能够用作电池5。只要电池5能够用在混合动力车辆1或电动车辆中,则电池5不限于电池的具体型号。
在图2和3中,线束9构造成包括:一个或多个高压导电路径(导电路径)15;外装部件16,其容纳并且保护高压导电路径15;屏蔽连接器17,其设置在高压导电路径15的端部处;保护罩(boot)18,其设置成跨越屏蔽连接器17和外装部件16;多个夹具(后安装部件)19和20,其在后安装过程中装接于外装部件16的外表面;和索环21,其在后安装过程中装接于相同的外装部件16的外表面。
线束9可以具有这样的构造和结构:低压导电路径和高压导电路径15一起容纳在外装部件16中并且由外装部件16保护。
高压导电路径15是高压导电路径,并且包括两个高压电路(未具体示出)和覆盖两个高压电路的屏蔽部件。两个高压电路形成为具有用于电连接所需的长度。两个高压电路形成为具有为了让线束9将逆变器单元4与电池5(接线块12)电连接的长的长度(参见图1)。高压电路包括导体和覆盖导体的绝缘体。
导体由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制成。导体可以或者具有股线缠绕的导体结构,或者具有矩形截面或圆形截面的杆状的导体结构(例如,扁平矩形单芯或圆形单芯的导体结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电线也具有杆状)。使用挤压成型方法将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制成的绝缘体设置成遍及导体的外表面。
高压电路的实例包括一个或多个已知的高压电线、屏蔽电线、和汇流条,绝缘体设置成遍及每个汇流条。另一个实例是具有正电路和负电路同轴设置的构造的高压同轴复合导电路径、或具有三个以上电路同轴设置的构造的高压同轴复合导电路径。
外装部件16是覆盖高压导电路径15的由树脂制成的管。外装部件16具有使得高压导电路径15能够插入到其内并且容纳在其中所需的长度,并且具有保护高压导电路径15所需的厚度。外装部件16形成为具有经由车辆地板11跨越车辆地板11的前后的长的长度。外装部件16的材料不限于树脂,并且可以是金属。
外装部件16包括作为布设成弯曲形状的部分的柔性管部22(22a、22b、22c)和作为直线布设的部分的直管部23(23a和23b),并且例如,外装部件16形成为图示出的形状。外装部件16由树脂成型,使得当柔性管部22不挠曲时,多个柔性管部22和多个直管部23变为直线状。外装部件16具有大致矩形截面、大致圆形截面、大致长圆形截面、大致椭圆截面等(适当地选择截面形状)。
柔性管部22与车辆装接形状(线束的布设目的地的形状,即,固定对象24的形状)一致地安置并且形成。具体地,柔性管部22与要求外装部件16弯曲的部分(sections)一致地安置并且形成。各个柔性管部22形成为具有弯曲所需的长度。在该实施例中,仅柔性管部22c形成为具有长的长度。
柔性管部22(22a、22b、22c)形成为使得当封装、运输或沿着车辆中的路径布设(装接并且固定于车辆)线束9时,即,在制造线束9之后,各个柔性管部22能够以期望的角度挠曲(参见图2)。
各个柔性管部22(22a、22b和22c)能够以期望的弯曲形状挠曲,并且能够恢复成初始的不挠曲形状。
在该实施例中,柔性管部22(22a、22b和22c)形成为波节管状(只要柔性管部22是能够挠曲的,则柔性管部22不限于特定形状)。具体地,各个柔性管部22包括连续地但是交替地形成在管轴方向(高压导电路径15的延伸方向)上的多个周向凹部25和多个周向凸部26。
如能够从前面描述中所理解地,柔性管部22(22a、22b和22c)安置在其中的各个部分成型为像波纹管一样。换句话说,外装部件16部分地像波纹管一样地成型。如上所述,外装部件16具有像波纹管一样成型的部分,并从而还将外装部件16称为“波纹管”、“局部波纹管”等。
相比之下,直管部23(23a、23b)形成为当将线束9封装、运输、或布设在路径中时不弯曲的部分(不弯曲部分是不主动形成为能够挠曲的部分)。各个直管部23定位并且具有与车辆装接形状(固定对象24的形状)一致的长度。
长直管部23b与车辆地板11的位置一致地安置并且形成。比直管部23b短的直管部23a在定位于柔性管部22a与22b之间并且与柔性管部22a和22b连续的同时,靠近线束9的前端14安置并且形成。
排水孔27形成在长直管部23b中。当将线束9布设(装接并且固定)在路径中时,排水孔27安置并且形成在最下端处。在该实施例中,排水孔27与作为后安装部件的夹具20的装接位置一致地安置并且形成。排水孔27以贯通直管部23b的方式形成为具有适当尺寸的圆形形状。适当地设定排水孔27的数量、尺寸等。
直管部23(23a和23b)形成为直管的形状(直管状)。直管部23形成为具有刚性。因此,将直管部23称为“直管部”、“刚性部”等。如上所述,作为后安装部件的夹具19和20装接于直管部23。
已知的夹具用作夹具19。各个夹具19包括管装接部28和与管装接部28连续的悬臂状的固定部29。螺栓插入孔30以贯通固定部29的方式形成在固定部29中。插入孔30成型为使得设置在固定对象24中的双头螺柱(stud bolt)31能够接合到插入孔30内。夹具19和双头螺柱31是固定点。在图中,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改变固定部29或双头螺柱31的朝向。
夹具20包括:管装接部32,作为装接于外装部件16的部分;和悬臂状的固定部29,其与管装接部32连续。在确保长直管部23b的排水孔27的功能的状态下,管装接部32成型为能够覆盖排水孔27。具体地,在图3的圆中所示的放大图中,管装接部32成型为包括主管装接部33和排水功能确保部34。
主管装接部33成型为在排水孔27的位置处包围直管部23b的外表面。主管装接部33成型为不可能在直管部23b的轴向上滑动。主管装接部33形成为与夹具19的管装接部28基本相同的形状。不同点是将排水功能确保部34增加到主管装接部33。
排水功能确保部34形成为覆盖排水孔27的部分。排水功能确保部34成型为当覆盖排水孔27时能够确保排水孔27的功能。具体地,排水功能确保部34成型为包括排水功能确保部34与排水孔27之间的间隙35。车辆前进方向由箭头P表示,并且排水功能确保部34成型为间隙35的在车辆前进方向P上的一侧包括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36。排水功能确保部34成型为在车辆前进方向P上的相反侧上还包括外部连通孔37。此外,排水功能确保部34成型为包括地面对向壁38和侧壁39。
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36形成为防止外来物质进入间隙35的壁状部分。地面对向壁38和侧壁39也形成为防止外来物质进入间隙35的壁状部分。相比之下,外部连通孔37打开地形成为用于将水排出到外部的部分。水分从外装部件16内经由排水孔27排出到间隙35,排出到外部连通孔37,而后排出到外部。
排水孔27和排水功能确保部34等同于用于排水的结构,即,排水结构。在该实施例中,排水结构增加到夹具20;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构造,并且排水结构可以增加到其它后安装部件。其它后安装部件的实例包括带状部件、保护器和索环,并且作为实例,像排水功能确保部34一样的部分增加到前述其它后安装部件中的任意一个。
夹具20的固定部29形成为与夹具19的固定部相同的部分。因此,夹具20的固定部29以与双头螺柱31接合的部分的形状不变的方式形成。
已知的产品用作屏蔽连接器17、保护罩18和索环21。由于该原因,将不给出其详细描述。
以下面的方式制造具有前述构造和结构的线束9(未图示)。即,在外装部件16由树脂成型并且遍及其整个长度是大致直线状的情况下,通过将高压导电路径15插入到外装部件16的一端内直到其另一端而制造线束9。通过进一步将夹具19和20以及索环21在预定位置处装接于外装部件16的外表面而制造线束9。通过进一步将屏蔽连接器17分别设置在高压导电路径15的端部40中而制造线束9。通过进一步将各个保护罩18装接成跨越外装部件16和屏蔽连接器17而制造线束9。
在如上所述地完成线束9的制造之后,当线束9弯曲、使得预定的柔性管部22折叠时,线束9完全进入封装状态。处于封装状态的线束9是紧凑的,并且在这样的紧凑状态下将线束9运输到车辆组装现场。
在车辆组装现场,线束9到车辆的装接从线束9的对应于车辆地板11的长部,即,直管部23b开始。线束9的装接从对应于车辆地板11的长的直管部23b开始,并从而在抑制线束9挠曲的状态下开始线束9的装接。在这种情况下,以良好的可操作性进行线束9的装接。
在使用夹具19和20以及双头螺柱31固定长直管部23b之后,在外装部件16的柔性管部22挠曲(弯曲)的同时装接线束9的其余部分。当完成一系列装接操作时,将线束9布设在预定路径中。
如已经参考图1至3所描述地,线束9包括:具有管状的外装部件16,其覆盖高压导电路径15;和排水孔27,其形成在外装部件16中。在确保排水孔27的功能的状态下,排水孔27由夹具20,即,后安装部件覆盖。因此,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16的内部。当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16的内部时,使得能够防止高压导电路径15的外表面由于行驶期间的振动等而被刮擦。
实施例2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2。图4示出图示出排水结构的其它实例的视图。基本上利用相同的参考表标号表示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构成部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图4(a)所示,长直管部23b设置有:多个肋41,其在管轴方向上直线延伸;和多个肋42,其在管的周向上延伸。排水孔27附近的肋42用作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36,与肋42连续的肋41用作侧壁39,并且排水孔27由后安装部件43覆盖。因此,由于肋41和42的高度而形成间隙和外部连通孔。结果,自然地,在图4(a)中图示出的实例实现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如图4(b)所示,U状肋44以包围排水孔27的方式形成在长直管部23b中。肋44用作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36和侧壁39两者,并且排水孔27由后安装部件43覆盖,并从而由于肋44的高度而形成间隙和外部连通孔。结果,自然地,在图4(b)中图示出的实例实现了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肋44可以形成在后安装部件43中。
如图4(c)所示,后安装部件45以覆盖排水孔27的方式装接到长直管部23b。比排水孔27小的多个孔46形成在后安装部件45中。不形成在前述实施例中图示出的间隙等;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孔46的形状在抑制外来物质的进入方面有效。作为实例,除了小孔46之外,也可以形成比排水孔27小的狭缝。网格状部分可以形成在后安装部件45中。
在下面的[1]至[5]中共同地简要列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线束的特征。
[1]在线束(9)中,所述线束包括:具有管状的外装部件(16),其覆盖导电路径(高压导电路径15);和排水孔(27),其形成在外装部件(16)中,在确保排水功能的状态下,排水孔(27)由装接于外装部件(16)的后安装部件(夹具20)覆盖。
[2]在[1]中描述的线束(9)中,间隙(35)形成在排水孔(27)与后安装部件(夹具20)之间。
[3]在[2]中描述的线束(9)中,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36)形成在间隙(35)的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一侧。
[4]在[3]中描述的线束(9)中,间隙(35)的车辆前进方向上的相反侧经由外部连通孔(37)与外部连通。
[5]在[1]中描述的线束(9)中,比排水孔(27)小的孔(46)或狭缝形成在后安装部件(43、45)的与排水孔(27)相对应的部分中。
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并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地:只要修改和改正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就能够以各种方式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正。
本申请基于2013年6月2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3-129289,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能够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能够防止外来物质进入外装部件的内部,这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这样的效果的本发明有效地应用于构造成包括具有排水孔的外装部件的线束。

Claims (1)

1.一种线束,包括:具有管状的外装部件,其覆盖导电路径;排水孔形成在所述外装部件中,
其中,在确保排水功能的状态下,所述排水孔由装接于所述外装部件的后安装部件覆盖,
其中,在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后安装部件之间形成间隙,
其中,外来物质进入防止部形成在所述间隙的在车辆前进方向上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在所述车辆前进方向上的相反侧经由外部连通孔与外部连通,使得水分经由所述排水孔和所述间隙从所述外部连通孔排出到外部。
CN201480034676.0A 2013-06-20 2014-06-19 线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3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9289A JP6145771B2 (ja) 2013-06-20 2013-06-20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3-129289 2013-06-20
PCT/JP2014/066349 WO2014203980A1 (ja) 2013-06-20 2014-06-19 ワイヤハーネ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417A CN105393417A (zh) 2016-03-09
CN105393417B true CN105393417B (zh) 2018-01-23

Family

ID=5210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467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393417B (zh) 2013-06-20 2014-06-19 线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98030B2 (zh)
JP (1) JP6145771B2 (zh)
CN (1) CN105393417B (zh)
WO (1) WO20142039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0167B1 (ja) 2014-11-12 2015-04-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パイプ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392108B2 (ja) * 2014-12-19 2018-09-19 未来工業株式会社 管材保持具、管材保持構造、および管材の配管方法
JP6045616B2 (ja) * 2015-01-28 2016-1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外装部材と後付部品との取付構造
JP6569603B2 (ja) * 2016-06-09 2019-09-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685497B2 (ja) * 2016-06-14 2020-04-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686864B2 (ja) * 2016-12-19 2020-04-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44582B2 (ja) * 2017-03-30 2020-08-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44584B2 (ja) * 2017-03-30 2020-08-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経路規制部材、クランプ、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767919B2 (ja) 2017-04-25 2020-10-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854261B2 (ja) * 2018-06-22 2021-04-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CN109849811B (zh) * 2018-11-26 2020-06-30 北京所为科技有限公司 线束防护装置
US11848546B2 (en) * 2021-02-01 2023-12-19 Magna Powertrain Of America, Inc. High voltage wire protection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6097A (zh) * 1998-01-16 1999-08-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防水开口的接线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6643A (ja) 1993-03-18 1994-09-3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防水樹脂筒
JP3097812B2 (ja) * 1994-12-12 2000-10-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収納箱の排水構造
JP3129936B2 (ja) * 1995-06-12 2001-01-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止水方法及びグロメット止水用治具
US5615851A (en) * 1995-11-06 1997-04-01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attachment clip
US6332785B1 (en) * 1997-06-30 2001-12-25 Cooper Industries, Inc. High 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ccess cavity and inserts for use therewith
JP2001097141A (ja) * 1999-09-29 2001-04-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可動式ワイヤハーネス
JP3319454B2 (ja) * 1999-12-14 2002-09-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ドア用グロメット
JP3949396B2 (ja) * 2001-06-12 2007-07-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ITTO20010764A1 (it) * 2001-07-31 2003-01-31 Itw Automotive Italia S R L Fascetta di fissaggio reversibile, in particolare per il cablaggio dicavi elettrici su veicoli.
JP3976619B2 (ja) * 2002-05-29 2007-09-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長尺部材の取付具
JP3944067B2 (ja) * 2002-12-04 2007-07-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グロメット
US7102080B2 (en) * 2002-12-09 2006-09-05 Yazaki Corporation Grommet, water-stop structure of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wire harness
JP2005069364A (ja) * 2003-08-25 2005-03-17 Yazaki Corp クリップ構造
JP2005132165A (ja) * 2003-10-29 2005-05-26 Nsk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4223938B2 (ja) * 2003-12-24 2009-02-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構造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05088796A1 (ja) * 2004-03-03 2005-09-22 Yazaki Corporation 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の穿孔装置および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の穿孔方法
JP4667844B2 (ja) * 2004-05-31 2011-04-1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ドア用給電装置
JP4443463B2 (ja) * 2005-04-28 2010-03-31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
JP2007012519A (ja) * 2005-07-01 2007-01-1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導電体
JP5101853B2 (ja) * 2005-12-27 2012-12-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ンク式可動体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EP1876067B1 (en) * 2006-07-06 2011-09-14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water cut-off structure
JP5264081B2 (ja) * 2007-01-29 2013-08-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線間止水方法および線間止水装置
JP4413945B2 (ja) 2007-04-27 2010-02-10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の排水構造体
JP5151701B2 (ja) * 2008-06-03 2013-02-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排水構造
JP5269519B2 (ja) * 2008-08-19 2013-08-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JP5292016B2 (ja) * 2008-08-19 2013-09-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プロテ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0038314B2 (en) * 2008-08-29 2018-07-31 Yazaki Corporation Wire harness installation structure
JP5541901B2 (ja) * 2009-10-30 2014-07-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止水処理方法および絶縁被覆電線
JP5576157B2 (ja) * 2010-03-16 2014-08-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JP5719535B2 (ja) * 2010-07-02 2015-05-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防水ケース
JP5387541B2 (ja) * 2010-10-29 2014-01-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
JP5947648B2 (ja) * 2012-07-25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部材の水抜き構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6097A (zh) * 1998-01-16 1999-08-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防水开口的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06051A (ja) 2015-01-08
JP6145771B2 (ja) 2017-06-14
US20160144807A1 (en) 2016-05-26
US9598030B2 (en) 2017-03-21
CN105393417A (zh) 2016-03-09
WO2014203980A1 (ja)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93417B (zh) 线束
JP5740146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071042B2 (en) Wiring harnes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5178306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0047031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WO2016031814A1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616827B2 (en) Wire harness
JP201717568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6063557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20160031393A1 (en) Wire harness
US9849846B2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inserting electrical conductive paths through wire harness
US9711258B2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
EP3674146B1 (en) Exterior member and wire harness
EP3674145B1 (en) Wire harness
JP644801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685497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9601911B2 (en) Wire harness
US20170066391A1 (en) Routing configuration of wire harness
JP2017224435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6019343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外装部材、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0322685B2 (en) Wire harness
JP6210971B2 (ja) 止水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2016032386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052820B2 (ja) 止水構造、止水方法、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