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343B - 交通工具座椅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83343B
CN105383343B CN201510535943.9A CN201510535943A CN105383343B CN 105383343 B CN105383343 B CN 105383343B CN 201510535943 A CN201510535943 A CN 201510535943A CN 105383343 B CN105383343 B CN 105383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ss
seat
section
subsequent materia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59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83343A (zh
Inventor
佐桥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83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83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83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4Back-rests or cushions
    • B60N2/643Back-rests or cushions shape of the back-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17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upholstery or upholstery sp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86Side-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包括沿着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该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座椅衬垫;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支撑部件;和沿着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在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中设置的后面材料。座椅衬垫包括后面侧支撑区域。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如此形成,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表面(20A)凹进,该两个点经由后面材料受到支撑部件支撑。侧支撑结构由其中凹进部分的后面被后面材料硬化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的交通工具座椅。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具有设置有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部分的座椅靠背(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报No.2-112196(JP 2-112196U)。每一个侧支撑部分形成为比从后面在座椅靠背上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中心支撑部分更向前突出的倾斜部的形状。这个侧支撑部分的基本形状由其中的靠背衬垫形成。然而,靠背衬垫独自地不能确保充分的支撑作用力。因此,为了补充这种失能以确保充分的支撑作用力,从侧框架延伸的U形支撑金属丝嵌在靠背衬垫中。
然而,根据相关技术,施加到座椅靠背的侧框架部分的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很可能局部地施加到其刚度被支撑金属丝增加的特定区域。因此,引起破裂的过度作用力可能施加到靠背衬垫,或者就座乘员可能由于存在支撑金属丝而感到不适。因此,例如,可设想通过在支撑金属丝和靠背衬垫的接触面之间置入平面部件诸如毛毡而分散身体压力。然而,结果,引起了零件的数目增加和结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使得容易地提供一种适当地在交通工具座椅上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成为可能。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沿着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的交通工具座椅。该交通工具座椅包括减小并且接收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座椅衬垫;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支撑部件;和沿着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的后面材料。座椅衬垫包括经由后面材料被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的后面侧支撑区域。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该凹进部分如此形成,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凹进,并且该两个点经由后面材料受到支撑部件支撑。侧支撑结构由其中凹进部分的后面被后面材料硬化的突出的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经由后面材料从后面侧支撑的、座椅衬垫的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并且由后面材料加强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在凹进部分的后面中。因此,侧支撑结构得以形成,向侧支撑结构提供了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支撑作用力。侧支撑结构是通过一体地堆叠座椅衬垫和后面材料而构造的。因此,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能够被广泛地分散和接收,并且在座椅衬垫和从后面侧支撑这个座椅衬垫的后面材料之间并不产生由于滑动引起的任何异常噪声。能够利用一种其中后面材料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在座椅衬垫的后面上的简单构造获得适当地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
在上述方面中,支撑部件可以是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在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的侧框架;座椅衬垫的后面侧支撑区域可以设定为相对于侧框架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处被从后面侧支撑的区域;并且后面侧支撑区域的凹进部分可以形成为从侧框架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凹进的空腔。
利用该构造,被后面材料硬化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能够形成为与侧框架相比更朝向表面突出,该表面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相应地,就座乘员的身体能够被在沿着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的端侧区域中形成的侧支撑结构沿着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适当地支撑。
在上述方面中,凹进部分可以如此形成,使得与被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的凹进部分的根侧区域相比,面对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的、凹进部分的远端侧区域朝向在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延伸。
利用该构造,凹进部分的远端侧区域朝向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延伸,并且因此,凹进部分朝向就座乘员的身体延伸。因此,能够使得侧支撑结构更加耐受沿着交通工具座椅横向方向的从就座乘员的身体接收的作用力。
在上述方面中,加强部分可以设置在后面材料的、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一个部段中,该加强部分部分地增加该部段的刚度。
利用该构造,通过在后面材料的、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部段中设置加强部分,侧支撑结构能够构造为提供更强的侧支撑。
在上述方面中,加强部分可以由突起部分构成,该突起部分是通过使得后面材料的该部段的一个部分局部地突出到座椅衬垫中并且一体地浸渍和硬化该部段的该部分而形成的,后面材料的该部段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
因此,能够利用其中在后面材料的该部分中形成突起部分的一种简单构造获得加强部分。
在上述方面中,突起部分可以是缝头,通过在后面材料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部段中设置狭缝、使被该狭缝分离的边缘部分重叠从而边缘部分突出到座椅衬垫中,并且缝合边缘部分而形成该缝头。
利用该构造,突起部分形成为通过缝合而突出到座椅衬垫中的缝头,并且因此,用于座椅衬垫的树脂泡沫材料能够被引入在缝头的、通过切割而被相互分离的这些部分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缝头被树脂泡沫材料浸渍并且被一体地硬化。相应地,能够获得更加耐用的侧支撑结构。
在上述方面中,加强部分可以是设置在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和设置在底面区域的后面上的后面材料之间的加强面状材料,该加强面状材料与后面材料一起地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形成。
利用该构造,能够通过设置加强面状材料以增加被后面材料硬化的远端侧的硬化形状的曲率半径而获得带有良好的身体压力分散性的侧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将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其中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概略构造的透视图;
图2是座椅靠背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其中靠背衬垫从靠背框架分离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靠背衬垫的前视图;
图5是靠背衬垫的平面视图;
图6是靠背衬垫的侧视图;
图7是靠背衬垫的概略底视图;
图8是靠背衬垫的后视图;
图9是沿着图2的线IX-IX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0是沿着图2的线X-X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1是沿着图2的线XI-X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2是沿着图2的线XII-XII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3是示出其中由于车辆的后碰撞来自就座乘员背部的大负荷输入座椅靠背的状态的截面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概略构造的侧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的线XV-XV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6是图15的部段XVI的放大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概略构造的截面视图;并且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的概略构造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将参考图1到13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座椅1(交通工具座椅)的构造。在以下说明中,“座椅内侧”和“座椅外侧”分别地示意沿着座椅1的座椅横向方向的“内侧”和“外侧”。如在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座椅1构造成汽车的驾驶员座椅,并且构造为包括就座乘员在其上安置他的或者她的背部的座椅靠背2、就座乘员在其上就坐的座垫,和就座乘员在其上安置他的或者她的头部的头靠4。座椅靠背2设置成联接到座垫3的后端部分。座垫3经由一对左滑轨和右滑轨(未示出)联接到车辆地板。头靠4设置成装配到座椅靠背2的上部。
如在图1到3中所示,座椅靠背2构造为包括构成座椅靠背2中的框架结构的金属靠背框架10、装配到靠背框架10的前部并且减小和接收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聚氨酯泡沫靠背衬垫20,和将整个座椅靠背2从其外周侧覆盖的织物靠背罩30。在这里应该指出,靠背衬垫20对应于本发明的“座椅衬垫”。
如在图2和3中清楚示出地,整个靠背框架10由一对右侧和左侧框架11、一体地设置在侧框架11的上端部分之间并且连接于此的上框架12,和一体地设置在侧框架11的下端部分之间并且连接于此的下板13构成,从而在前视图中具有矩形形状。侧框架11每一个由切割成沿着座椅高度方向长的形状的单一钢板材料形成,并且侧框架11如此置放,使得内部横向端面彼此相对,内部横向端面面向座椅内侧。每一个侧框架11如此形成,使得在其前侧和后侧上的边缘部分朝向座椅内侧弯曲。因此,每一个侧框架11朝向座椅内侧是圆化的从而边缘部分在其前侧和后侧中的边缘不太可能伸出,并且每一个侧框架11如此构造,使其整个结构具有针对弯曲和扭曲的增加的强度。
通过将单一钢板材料弯曲成倒U截面形状而形成的上框架12设置在两个侧框架11的上端部分之间,并且连接于两个侧框架11的上端部分。上框架12通过焊接与上端部分牢固地并且一体地组合。通过将单一钢板材料弯曲成J截面形状形成的下板13设置在两个侧框架11的下端部分之间并且连接于此。下板13通过焊接与下端部分牢固地并且一体地组合。
具体地,下板13如此形成,使其J截面形状沿着侧框架11的下端侧中的圆状周边边缘部分的形状弯曲。下板13如此设定,使得在其右侧和左侧这两侧中的边缘部分端面沿着在侧框架11的内部横向端面的下端侧中的周边边缘部分延伸,并且通过焊接牢固地和一体地连接到周边边缘端面。因此,下板13设置成通过从下面覆盖联接杆15而保护联接杆15。联接杆15设置在侧框架11的下端部分之间以将倾角调节器(未示出)的操作部分相互联接。
如在图3中所示,允许施加到座椅靠背2的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弹性地并且柔和地由平面接收的靠背弹簧14安装在靠背框架10的矩形框架内侧。靠背弹簧14如此构造,使得由树脂板部件形成的腰板14B装配到通过将钢丝材料弯曲成基本U形形状形成的弹簧金属丝14A的前面部分。腰板14B在靠背框架10的矩形框架中以其平面沿着座椅高度方向和座椅横向方向宽广地展开的平板的形状形成,从而从就座乘员的背部接收高的身体压力的、从就座乘员的腰部到肩胛的宽广区域能够由平面从后面接收。
弹簧金属丝14A是通过沿着腰板14B的外周边缘部分将单一钢丝材料弯曲成基本U形形状而形成的。弹簧金属丝14A处于其中其某些部分装配在腰板14B的后面部分中并且一体地装配于此的状态中。弹簧金属丝14A处于其中其沿着座椅高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右和左竖线部分的上端区域从下面进入靠背框架10的上框架12中并且经由树脂夹(未示出)装配到上框架12从而能够沿着座椅高度方向滑动的状态中。
弹簧金属丝14A具有如此形状,即,沿着座椅横向方向延伸的、在其下边缘侧中的横线部分的中心区域向前和向上斜向地突出。腰板14B装配到并且联结到中心区域。弹簧金属丝14A的下边缘侧中的横线部分处于其中向后和向下斜向地延伸的其两个右和左横线区域经由夹子(未示出)装配到靠背框架10的下板13的状态中。
利用该构造,使用由弹簧金属丝14A施加的弹簧作用力,靠背弹簧14通常地保持处于其中靠背弹簧14朝着装配到靠背框架10的前部的靠背衬垫20的后面20B挤压腰板14B的状态中。因此,当就座乘员的背部斜倚在座椅靠背2上时,通过使用腰板14B的宽广平面从后面侧支撑身体压力,靠背弹簧14能够弹性地支撑施加到靠背衬垫20的身体压力。
靠背衬垫20是通过将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泡沫模制成构成座椅靠背2的基本外廓的形状而形成的。通过装配到靠背框架10的前部,靠背衬垫20从前面宽广地覆盖靠背框架10的整个矩形框架形状,并且被设定为从其外周侧朝向后侧包裹并且覆盖靠背框架10的整个矩形框架。在靠背衬垫20装配到靠背框架10之后,以如此方式将靠背罩30铺设到靠背衬垫20上,使其从前面宽广地覆盖靠背衬垫20的整个外周面。靠背罩30的上、下、右和左周边边缘部分被拉拽并且紧固到靠背框架10的后横向部分,从而在由于靠背罩30的张力而被挤压到靠背框架10时,靠背衬垫20被固定到位。
在这里应该指出,靠背衬垫20形成为具有中心区域21、两个侧区域22、上边缘侧包围部分23、两个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下边缘侧包围部分25,和凹进部分26。如在图2到7中所示,中心区域21是形成靠背衬垫20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中心区域的区域。如在图2和10到12中所示,中心区域21设定在靠背框架10的侧框架11之间。如在图2到7中所示,侧区域22是在中心区域21的右侧和左侧上形成的区域。如在图2和10到12中所示,侧区域22分别地设定在靠背框架10的侧框架11的前部处。在这里应该指出,每一个侧区域22对应于本发明的“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并且每一个侧框架11对应于本发明的“支撑部件”。
从后面支撑就座乘员的背部的座椅靠背2的中心支撑部分2A的基本外廓形状是由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形成的。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的背部的座椅靠背2的侧支撑部分2B的基本外廓形状是由靠背衬垫20的分别的侧区域22形成的。
如在图5、7和8中所示,上边缘侧包围部分23形成为从靠背衬垫20的上边缘部分向后和向下延伸从而覆盖靠背框架10的上框架12。如在图9中所示,上边缘侧包围部分23设定为从上方和后面覆盖靠背框架10的上框架12。如在图5、7和8中所示,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形成为从靠背衬垫20的右和左边缘部分这两者向后和向内延伸从而覆盖靠背框架10的分别的侧框架11。如在图10到12中所示,两个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设定为从外侧和后面覆盖靠背框架10的分别的侧框架11。如在图7和8中所示,两个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和上边缘侧包围部分23是相互连续的和齐平的。两个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和上边缘侧包围部分23形成能够在靠背衬垫20的后面部分中以完全覆盖方式将靠背框架10(见图2)置放到其中的袋形空间20D。
如在图7和8中所示,下边缘侧包围部分25形成为从靠背衬垫20的下边缘部分向后和向上延伸从而覆盖靠背框架10的下板13。如在图9中所示,下边缘侧包围部分25设定为从下面和后面覆盖靠背框架10的下板13。如在图7和8中所示,凹进部分26在靠背衬垫20的侧区域22的后面20B中具体地在如在图10到12中所示施加到分别的侧框架11的侧区域22的端面中形成沿着座椅高度方向长的狭缝。
如在图2和10到12中所示,靠背衬垫20如此成形,使得中心区域21能够使用如在横截面中观察地相对柔和地起伏的平坦平面从后面支撑就座乘员的背部。然而,如在图9中所示,中心区域21如此成形,使得支撑腰部即从就座乘员接收高的身体压力的区域如在竖直截面中观察地以增加的厚度部分地并且平滑地向前隆起。利用这种形状,借助于通过大的压扁变形,即,在宽广区域之上的弹性屈曲而减小身体压力,中心区域21能够从就座乘员接收该身体压力。
如在图5、6和10到12中所示,侧区域22形成为在横截面中与中心区域21相比以山形形状更向前突出。侧区域22如此形成,使得它们的端面斜向地向前并且向内地指向从而设置在向前突出的山形部分的内部处的倾斜端面22A分别地从外侧和后面斜向地施加到就座乘员的背部的两个横向端面。具体地,如在图2、11和12中所示,分别的侧区域22的山形部分如此形成,使得施加到就座乘员的腰部和腰部周围的部分的、沿着座椅高度方向的区域以最大程度向前突出。因此,侧区域22能够从两个外侧宽广地施加到就座乘员的腰部,并且能够牢固地保持腰部从而在车辆拐弯时就座乘员的身体并不横向地摇摆。位于向前突出的山形部分的外部处的、分别的侧区域22的倾斜端面22B形成为象在靠背衬垫20的外侧中形成横向端面20C的端面那样以基本笔直的方式向后延伸,并且与分别的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连续。
在这里应该指出,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如下地定义靠背衬垫20的表面20A、后面20B和横向端面20C。即,如在图4、5和9到12中所示,面对就座乘员的身体侧的中心区域21的前面和位于山形部分的内部处的侧区域22的倾斜端面22A构成靠背衬垫20的表面20A。如在图7、8和9到12中所示,形成袋形空间20D的内周边端面的后侧端面构成靠背衬垫20的后面20B。如在图5、6和9到12中所示,构成位于山形部分的外部处的分别的侧区域22的倾斜端面22B的、在靠背衬垫20的外侧中的端面(如上所述笔直地向后延伸的端面)构成靠背衬垫20的横向端面20C。其它端面,例如,如上参考图8所述上边缘侧包围部分23、横向边缘侧包围部分24和下边缘侧包围部分25的后面被视为除了以上定义的那些之外的端面。
如在图7到12中所示,靠背衬垫20如此构造,使得由厚的无纺布制成的后面材料Re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在后面20B的全部区域之上。短语“后面材料Re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意味着后面材料Re利用一种用于形成靠背衬垫20的材料浸渍并且与靠背衬垫20一体地硬化。后面材料Re预先设定在用于靠背衬垫20的泡沫成型模具(未示出)中,并且靠背衬垫20被泡沫模制。因此,后面材料Re沿着靠背衬垫20的后面20B的形状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由于后面材料Re的一体模制,在靠背衬垫20的后面20B上形成了硬层,并且靠背衬垫20经由这些硬层(后面材料Re)(见图9到12)被靠背框架10和靠背弹簧14从后面牢固地支撑。即,因为硬层(后面材料Re)作为与靠背框架10和靠背弹簧14接触的端面在后面20B上形成,所以在其中应力能够沿着后面20B的面内方向广泛地分散的状态中,靠背衬垫20牢固地受到靠背框架10和靠背弹簧14支撑,而不在与靠背框架10和靠背弹簧14接触的端面上引起局部应力集中。
如在图10到12中所示,从后面侧在分别的侧区域22中受到分别的侧框架11支撑的后面侧支撑区域Ar设置有凹进部分26。凹进部分26在靠背衬垫20的侧区域22的后面20B中形成。具体地,每一个后面侧支撑区域Ar设置有凹进部分26,凹进部分26如此形成,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支撑点P1和P2)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凹进,并且该两个点受到相应的侧框架11支撑。
如同具有靠背衬垫20的其它后面20B的情况那样,凹进部分26如此形成,使得其后面20B通过与后面材料Re一体地浸渍模制被硬化。因此,由于分别的凹进部分26的后面20B使用后面材料Re的硬化,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在靠背衬垫20的分别的侧区域22中形成。在靠背衬垫20的分别的侧区域22中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Ss被后面侧支撑结构Su加强。
更加具体地,每一个凹进部分26如下地形成。即,如在图10中所示,每一个凹进部分26具有横向宽度(凹部宽度),该横向宽度基本等于在支撑就座乘员的肩胛的附近的靠背衬垫20的相应的侧区域22的上高度区域中朝向座椅内侧弯曲的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边缘侧中的前面部分。凹进部分26以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向前笔直凹进(即,笔直延伸)的横截面形状形成。
如在图11中所示,在支撑就座乘员背部的中心的靠背衬垫20的相应的侧区域22的中心高度区域中每一个凹进部分26以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外部横向端面部分朝向座椅外侧直至某个点延伸,并且从该点朝向在相应的侧框架11前面的区域向前并且斜向向内地延伸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具体地,凹进部分26如此形成,使得在其前侧中的内周边端面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外侧的边缘部分向前并且斜向向内地延伸。凹进部分26成形为在其远端处呈圆状地渐缩。更加具体地,凹进部分26如此形成,使得在其后侧中的内周边端面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外部横向端面部分中的后侧边缘部分的附近朝向座椅外侧延伸,并且然后,内周边端面相对笔直向前地延伸直至它在此处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相对准的某个点,并且内周边端面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前面的点以倾斜方式向前并且斜向向内地延伸。
即,凹进部分26如此形成,使得如与在沿着座椅高度方向的中心区域中从相应的侧框架11朝向座椅外侧延伸的根侧区域26A相比,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向前延伸的远端侧区域26B朝向就座乘员的身体位于此处的、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中心部分延伸(见图11)。凹进部分26的远端侧区域26B如此形成,使得朝向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中心部分的倾斜度从根侧朝向远端侧逐渐地增加(换言之,相对于座椅前后方向的倾斜度从根侧朝向远端侧逐渐地增加)。凹进部分26形成为超过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前面(表面20A)地向前大大地凹进,并且凹进部分26的远端部分位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正前方。
如上所述构造的每一个凹进部分26在靠背衬垫20的相应的侧区域22中的相应的侧框架11前面的位置处被后面材料Re硬化。另外,每一个凹进部分26构成被相应的侧框架11从后面侧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支撑点P1和P2)处支撑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构成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的每一个凹进部分26深深地(大大地)凹进到与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相比以山形形状更向前突出的相应的侧区域22中,并且凹进部分26具有一定的支撑刚度,即,凹进部分26具有适当的硬度并且能够从内侧支撑相应的侧区域22。相应地,当与就座乘员的身体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支撑相关联的、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负荷施加到靠背衬垫20的侧区域22时,就座乘员的身体能够适当地被通过形成分别的凹进部分26而提供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
具体地,作为在朝向就座乘员身体突出的内周边端面的面内方向上的笔直的压缩力,凹进部分26(后面侧支撑结构Su)很可能从就座乘员的身体接收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施加的斜向负荷,这是因为其远端侧区域26B具有朝向就座乘员身体突出的横截面形状。因此,当从就座乘员的身体接收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负荷时,凹进部分26(后面侧支撑结构Su)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牢牢地接收就座乘员的身体,而不接收大的弯曲负荷。
在两个点(支撑点P1和P2)处与构成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延伸形状的根部的相应的侧框架11接触的后面材料Re的接触部分如下地与相应的侧框架11接触。即,在支撑点P1处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接触的后面材料Re的接触部分从在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弯曲部分Re1)的座椅内侧中的边缘部分向后弯曲,并且从座椅前侧和从座椅内侧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接触。在支撑点P2处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外部横向端面部分接触的后面材料Re的接触部分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外部横向端面部分(弯曲部分Re2)的座椅后侧中的边缘部分朝向座椅内侧弯曲,并且从座椅后侧和从座椅外侧与在相应的侧框架11的后边缘侧处朝向座椅内侧弯曲的后面部分接触。
即,后面材料Re如此形成,使得每一个侧框架11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并且沿着座椅横向方向被接触部分夹紧。因此,当从就座乘员身体接收的、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负荷施加到由分别的凹进部分26形成的后面侧支撑结构Su时,后面材料Re将这个负荷适当地传递到分别的侧框架11,并且受到支撑而不相对于侧框架11滑移。
如在图12中所示,在支撑就座乘员的腰部附近的靠背衬垫20的相应的侧区域22的较低高度区域中,每一个凹进部分26以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外部横向端面部分仅仅朝向座椅外侧凹进而不向前凹进的横截面形状形成。在该高度区域中,如在图3中所示,每一个侧框架11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板宽度从上侧朝向下侧逐渐地增加。另外,每一个侧框架11以弓形形状弯曲,并且向前突出。因此,如在图12中所示,每一个侧框架11与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前面(表面20A)相比更向前突出。
相应地,在该高度区域中,即使当不设置如上参考图11所述由凹进部分26形成的靠背衬垫20的分别的侧区域22的后面侧支撑结构Su时,侧区域22仍然具有高支撑强度。因此,如在图12中所示,在该高度区域中每一个凹进部分26以不从相应的侧框架11向前凹进并且仅仅从相应的侧框架11朝向座椅外侧凹进的形状形成。同样在图12所示较低高度区域中,接触部分在后面材料Re上形成从而相应的侧框架11被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并且沿着座椅横向方向夹紧。
从分别的侧框架11朝向座椅外侧凹进(即,朝向其延伸)的凹进部分26的凹进形状还在以上参考图11描述的凹进部分26的中心高度区域中形成。当在就座乘员通常斜倚期间的通常负荷施加到靠背衬垫20时,从分别的侧框架11朝向座椅外侧凹进的凹进部分26的凹进形状并不发生作用。即,在每一个凹进部分26中,相应的侧框架11被后面材料Re的接触部分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并且沿着座椅横向方向夹紧。因此,当在就座乘员通常斜倚期间的通常负荷施加到靠背衬垫20时,由于利用后面材料Re的刚度施加的支撑作用力,凹进部分26的形状得以维持而不被压扁。
然而,如在图13中所示,当由于汽车等的后碰撞的发生而使得将就座乘员的背部强烈地挤压到座椅靠背2中的大的作用力被施加到靠背衬垫20的表面20A时,凹进部分26接收将靠背衬垫20的侧区域22强烈地拉向中心区域21的作用力,并且被压扁从而被拉到分别的侧框架11的外部横向端面部分。由于这些凹进部分26朝向座椅内侧的压扁变形,靠背衬垫20的侧区域22被该作用力容易地拉向中心区域21,并且中心区域21能够大大地弯曲并且向后变形从而中心区域21的前部并不撞击底部,即,后部(换言之,所谓的“底部撞击”并不发生)。相应地,通过中心区域21的大的挠曲变形,用于强烈地朝着靠背衬垫20挤压就座乘员的背部的作用力被有效地减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交通工具座椅(座椅1)被如下地构造。即,交通工具座椅(座椅1)构造为包括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Ss。交通工具座椅(座椅1)包括减小并且接收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支撑部件(侧框架11),和沿着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后面的形状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的后面材料Re。
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包括经由后面材料Re被支撑部件(侧框架11)从后面侧支撑的后面侧支撑区域Ar。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如此成形,使得每一个后面侧支撑区域Ar设置有凹进部分,凹进部分如此形成,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支撑点P1和P2)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凹进,该两个点经由后面材料Re受到相应的支撑部件(相应的侧框架11)支撑。侧支撑结构Ss由通过使用后面材料Re硬化凹进部分26的后面20B形成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形成。
以此方式,经由后面材料Re从后面侧支撑的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后面侧支撑区域Ar设置有凹进部分26,并且由后面材料Re加强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在凹进部分26的后面20B中形成。因此,被提供有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的支撑作用力的侧支撑结构Ss得以形成。侧支撑结构Ss是通过一体地堆叠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和后面材料Re而设置的。因此,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能够被广泛地分散和接收,并且在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和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后面材料Re之间不产生由于滑动引起的任何异常噪声。能够利用其中后面材料Re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在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后面20B上的一种简单构造获得适当地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Ss。
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支撑部件是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的侧框架11。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后面侧支撑区域Ar设定为如下的区域,每个区域相对于相应的侧框架11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支撑点P1和P2)处从后面侧受到支撑。后面侧支撑区域Ar的凹进部分26形成为空腔,该空腔从侧框架11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凹进。
利用这种构造,由后面材料Re硬化的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Su能够形成为与侧框架11相比更朝向表面20A突出,该表面20A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相应地,就座乘员的身体能够适当地被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中形成的侧支撑结构Ss在座椅横向方向上支撑。
凹进部分26如此形成,使得如与被支撑部件(侧框架11)从后面侧支撑的凹进部分的根侧区域(图11所示的根侧区域26A)相比,凹进部分的、面对接收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的远端侧区域(图11所示的远端侧区域26B)朝向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延伸。
以此方式,凹进部分26的远端侧区域(图11所示远端侧区域26B)朝向沿着座椅横向方向的中心部分延伸,并且因此,凹进部分26朝向就座乘员的身体延伸。因此,能够使得侧支撑结构Ss更加耐受沿着座椅横向方向从就座乘员的身体接收的作用力。
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在凹进部分26的后面20B上的后面材料Re由铺设在座椅衬垫(靠背衬垫20)的整个后面20B上的后面材料Re构成。因此,能够容易地通过使用现有部件形成后面材料Re,而无需另外地为凹进部分26的后面20B提供另外的后面材料。
随后,将使用图14到16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座椅(交通工具座椅)的构造。如在图14到16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座椅1如此构造,使得用作部分地增加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后面材料Re的一个部段的刚度的加强部分的缝头Re3在该部段中形成,从而缝头Re3突出到靠背衬垫20中。通过在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后面材料Re的部段中设置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狭缝、沿着突出到靠背衬垫20中的方向(朝向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的方向,即,凹进部分26延伸的方向:见图15)使得被狭缝分离的边缘部分重叠,即,使得边缘部分重叠从而边缘部分突出到靠背衬垫20中并且缝合边缘部分,形成了缝头Re3。
如在图14中所示,缝头Re3在除了相应的凹进部分26上端和下端之外,沿着高度方向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主要区域之上连续地形成。如在图15和16中所示,通过靠背衬垫20的泡沫模制,缝头Re3与后面材料Re一起地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在靠背衬垫20中形成。具体地,缝头Re3如此构造,使得其端部分被狭缝相互分离。因此,在靠背衬垫20的泡沫模制时,用于靠背衬垫20的树脂泡沫材料同样进入在缝头Re3的某些部分之间的空间Re3a,并且因此,以被浸渍并且一体地硬化的状态形成了缝头Re3(见图16)。相应地,缝头Re3部分地增加了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后面材料Re的部段的刚度。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座椅1被如下地构造。即,加强部分(缝头Re3)设定在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后面材料Re的部段中以部分地增加该部段的刚度。以此方式,通过将加强部分(缝头Re3)设定在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后面材料Re的部段中,每一个侧支撑结构Ss均能够构造为提供更强的侧支撑。
具体地,加强部分(缝头Re3)形成为突起部分,通过使得后面材料Re的该部段的某些部分局部地突出到靠背衬垫20中,并且一体地(利用树脂泡沫材料)浸渍该部段的这些部分并且硬化该部段的这些部分而形成该突起部分,后面材料Re的该部段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因此,能够利用其中突起部分只是在后面材料Re的某些部分中形成的一种简单构造获得加强部分。
更加具体地,突起部分形成为缝头Re3,通过在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后面材料Re的部段中设置狭缝、沿着使其突出到靠背衬垫20中的这种方向将被狭缝分离的边缘部分重叠并且缝合该边缘部分而形成缝头Re3。以此方式,通过如上所述缝合边缘部分,突起部分形成为突出到靠背衬垫20中的缝头Re3,并且因此还能够将用于靠背衬垫20的树脂泡沫材料引入在缝头Re3的、通过切割而被相互分离的部分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能够以浸渍和一体地硬化的状态形成缝头Re3。相应地,能够获得更加耐用的侧支撑结构Ss。除了上述部分之外的部分的构造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示意的座椅1的那些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注意,“缝头”可以具有不带任何狭缝的环形形状。然而,因为用于靠背衬垫20的树脂泡沫材料不太可能透过由环形缝头包围的区域,所以如与其中设置狭缝的情形相比,刚度不太可能增加。相应地,在靠背衬垫20的泡沫模制时树脂泡沫材料能够透过那里的孔可以形成在以环形形状形成的“缝头”中的位置处,可以使得用于靠背衬垫20的树脂泡沫材料进入“缝头”的环的内侧的区域,即,树脂泡沫材料可以从内侧穿透“缝头”,并且“缝头”可以被一体地硬化。
缝头Re3可以适当地设置在要求增加其刚度的每一个凹进部分26(每一个后面侧支撑结构Su)的区域中。然而,优选的是在凹进部分26(后面侧支撑结构Su)中的、压缩负荷或者弯曲负荷相对很可能地施加于此的整个远端侧区域26B中或者在至少覆盖每一个凹进部分26(每一个后面侧支撑结构Su)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的连续或者非连续区域中设置缝头Re3。除了上述部分之外的部分的构造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示意的座椅1的那些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随后,将使用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座椅1(交通工具座椅)的构造。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构造,比后面材料Re更厚的毛毡材料Fe与后面材料Re一起地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于在靠背衬垫20的相应的侧区域22的后面20B中形成的每一个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即,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和在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处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在后面20B上的后面材料Re之间。在这里应该指出,毛毡材料Fe对应于本发明的“加强面状材料”。
通过借助于设置毛毡材料Fe而局部地进一步增加由后面材料Re形成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的硬层的厚度,能够使得后面侧支撑结构Su的刚度仍然高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示意的构造中的刚度。能够通过设置毛毡材料Fe增加由后面材料Re形成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的曲率半径。因此,硬层的远端端面变宽,并且身体压力分散性能够得到进一步增加。
毛毡材料Fe(加强面状材料)可以适当地设置在要求增加其刚度的每一个凹进部分26(每一个后面侧支撑结构Su)的区域中。然而,优选的是在凹进部分26(后面侧支撑结构Su)中的压缩负荷或者弯曲负荷相对很可能地施加于此的整个远端侧区域26B中或者在至少覆盖凹进部分26(后面侧支撑结构Su)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的连续或者非连续区域中设置毛毡材料Fe。除了上述部分之外的部分的构造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示意的座椅1的那些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例的座椅1被如下地构造。即,加强部分(毛毡材料Fe)设定在后面材料Re的、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部段中以部分地增加该部段的刚度。以此方式,通过将加强部分(毛毡材料Fe)设定在后面材料Re的、设置在相应的凹进部分26的底面区域(向前突出的远侧区域)上的部段中,每一个侧支撑结构Ss能够构造为提供更强的侧支撑。
随后,将使用图18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座椅1(交通工具座椅)的构造。在本发明的本实施例中,在靠背衬垫20的后面20B中形成的凹进部分27形成在中心区域21的侧区域中,而非形成在靠背衬垫20的侧区域22中。在这里应该指出,中心区域21的每一个侧区域对应于本发明的“在座椅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具体地,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构造为包括后面侧支撑区域Br,其每一个经由后面材料Re被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和靠背弹簧14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支撑点Q1和Q2)处支撑。后面侧支撑区域Br位于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右侧和左侧区域的后面20B处。在这里应该指出,侧框架11和靠背弹簧14每一个对应于本发明的“支撑部件”。凹进部分27在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右侧和左侧区域中的后面侧支撑区域Br中形成。在每一个凹进部分27中,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支撑点Q1和Q2)之间的区域朝向靠背衬垫20的表面20A凹进,该两个点分别地受到相应的侧框架11和靠背弹簧14支撑。
凹进部分27如此形成,使得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后面20B凹进从而沿着就座乘员的背部的形状向前弯曲。通过形成凹进部分27,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后面20B类似所谓的外壳座椅(shell seat)的支撑面地以包裹就座乘员的背部的弯曲形状形成。通过在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后面20B中形成凹进部分27,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支撑就座乘员身体的侧支撑结构Ss同样能够容易地在侧框架11之间的区域中形成。
在靠背衬垫20的中心区域21的后面20B中,每一个凹进部分27以向前凹进超过将与相应的侧框架11的前面部分接触的支撑点Q1连接到与靠背弹簧14接触的支撑点Q2的线段L的这种形状形成。除了上述部分之外的部分的构造与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示意的座椅1的那些相同,并且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虽然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四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能够在除了上述实施例之外的各种实施例中实现。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交通工具座椅”同样能够应用于除了汽车的驾驶员座椅之外的座椅,并且还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用于除了汽车之外的交通工具诸如列车、飞机和轮船的座椅。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例例示了其中本发明的侧支撑结构应用于座椅靠背的构造。然而,本发明的侧支撑结构还能够应用于乘员在其上就坐的座垫,或者乘员在其上放置他的或者她的头部的头靠。
作为后面材料或者加强面状材料,除了通过盘绕无纺布等的纤维而非编织它们而获得的平面部件,能够使用由机织物或者针织物或者衬垫材料制成的平面部件。后面材料或者加强面状材料并不是必要地要求设置在全部的凹进部分中,而是可以连续地或者非连续地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进部分中。通过改变用作后面材料或者这个加强面状材料的材料的厚度、硬度和排列,以各种方式调节在凹进部分的后面上形成的硬层的硬度和身体压力分散性是可能的。
形式为板的框架部件诸如称作座垫的框架结构并且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9-208728(JP 2009-208728 A)中公开的垫盘也能够应用于从后面侧支撑座椅衬垫的支撑部件。凹进部分的形状根据在其中形成凹进部分的区域而被适当地选择从而就座乘员的身体能够沿着座椅横向方向更加适当地受到支撑,并且凹进部分的形状不应该限于任何具体的形状。

Claims (7)

1.一种交通工具座椅,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包括侧支撑结构,所述侧支撑结构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上支撑就座乘员的身体,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衬垫,所述座椅衬垫减小并且接收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从后面侧支撑所述座椅衬垫;和
后面材料,所述后面材料沿着所述座椅衬垫的后面形状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设置,
其中:
所述座椅衬垫包括后面侧支撑区域,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经由所述后面材料被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后面侧支撑;
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设置有凹进部分,所述凹进部分被形成为使得在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两个点之间的区域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表面(20A)凹进,并且,所述两个点经由所述后面材料被所述支撑部件支撑;并且
所述侧支撑结构由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所述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形成为与所述支撑部件相比更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所述表面(20A)突出,并且在所述突出后面侧支撑结构中,所述凹进部分的后面通过所述后面材料硬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
所述支撑部件是侧框架(11),所述侧框架(11)从所述后面侧支撑所述座椅衬垫的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上的端侧区域;
所述座椅衬垫的后面侧支撑区域被设定为相对于所述侧框架(11)在所述横截面的周向方向上的所述两个点处被从所述后面侧支撑的区域;并且
所述后面侧支撑区域的所述凹进部分被形成为空腔,所述空腔从所述侧框架(11)朝向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所述表面(20A)凹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凹进部分被形成为使得与所述凹进部分的由所述支撑部件从所述后面侧支撑的根侧区域(26A)相比,所述凹进部分的面对接收来自所述就座乘员的身体压力的所述表面(20A)的远端侧区域(26B)朝向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横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加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后面材料的被设置在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一部段中,所述加强部分部分地增加所述部段的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
所述加强部分由突起部分构成,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使得所述后面材料的所述部段的一部分局部地突出到所述座椅衬垫中并且一体地浸渍和硬化所述部段的所述一部分而形成的,所述后面材料的所述部段被设置在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突起部分是缝头,通过如下方式形成所述缝头,即:在所述后面材料的被设置在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上的所述部段中设置狭缝,使被所述狭缝分离的边缘部分重叠以使得所述边缘部分突出到所述座椅衬垫中,并且缝合所述边缘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座椅,其中,所述加强部分是加强面状材料,所述加强面状材料被设置在所述凹进部分的底面区域和被设置在所述底面区域的后面上的所述后面材料之间,所述加强面状材料与所述后面材料一起以一体地浸渍并且硬化的状态形成。
CN201510535943.9A 2014-08-28 2015-08-27 交通工具座椅 Active CN1053833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4345 2014-08-28
JP2014174345 2014-08-28
JP2015-031539 2015-02-20
JP2015031539A JP6013530B2 (ja) 2014-08-28 2015-02-20 乗物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83343A CN105383343A (zh) 2016-03-09
CN105383343B true CN105383343B (zh) 2018-12-07

Family

ID=55312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5943.9A Active CN105383343B (zh) 2014-08-28 2015-08-27 交通工具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9814B2 (zh)
JP (1) JP6013530B2 (zh)
CN (1) CN105383343B (zh)
DE (1) DE102015216175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12387A1 (de) 2016-05-27 2017-11-30 Lear Corporation Sitz-Stützschichtanordnung
JP6746227B2 (ja) * 2016-11-29 2020-08-2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の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
CN110087513A (zh) * 2016-12-22 2019-08-02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座椅用垫
JP7016614B2 (ja) * 2017-02-14 2022-02-0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EP3583869A4 (en) * 2017-02-17 2020-09-16 JSP Corporation SEAT CORE MATERIAL
JP6761768B2 (ja) * 2017-02-28 2020-09-30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スピー 車両用シートクッション芯材
US10486565B2 (en) * 2017-05-09 2019-11-26 Lear Corporation Dual firmness foam flex point elimination
US10602856B2 (en) * 2018-08-21 2020-03-3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oured cushio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730A (zh) * 2009-06-30 2011-01-0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1353B2 (ja) * 1980-05-26 1984-08-01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クツシヨン材の製造方法
JPH0214305A (ja) 1988-07-01 1990-01-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負荷時タップ切り替え変圧器の電圧調整継電器
JPH02112196A (ja) 1988-10-19 1990-04-24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
JPH02143051A (ja) 1988-11-25 1990-06-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給湯システム
JPH068798Y2 (ja) 1989-02-28 1994-03-0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シートバックの構造
US6478381B1 (en) 1999-10-29 2002-11-12 Lear Corporation Elastomeric seat back and slide-over head res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JP2006001147A (ja) * 2004-06-17 2006-01-05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4332882B2 (ja) * 2005-09-21 2009-09-1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揮発物質の吸着性能付き自動車用シート
JP5297055B2 (ja) 2008-03-06 2013-09-2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8632126B2 (en) * 2009-01-21 2014-01-21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5372542B2 (ja) * 2009-02-04 2013-12-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5654273B2 (ja) * 2009-09-04 2015-01-14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の構造
JP5673380B2 (ja) 2011-06-21 2015-02-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233287A (ja) 2012-05-09 2013-11-21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EP2956334A1 (en) * 2013-02-18 2015-12-23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Seat back for vehicle sea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3730A (zh) * 2009-06-30 2011-01-0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5216175B4 (de) 2023-10-26
US20160059751A1 (en) 2016-03-03
JP2016049964A (ja) 2016-04-11
JP6013530B2 (ja) 2016-10-25
DE102015216175A1 (de) 2016-03-03
CN105383343A (zh) 2016-03-09
US9849814B2 (en) 2017-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3343B (zh) 交通工具座椅
JP5408688B2 (ja) シート
US9987959B2 (en) Seat cover and vehicle seat
US10029592B2 (en) Cushion body
JP6332112B2 (ja) 側突荷重伝達構造
US9914379B2 (en) Vehicle seat
JP2016094072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649392B2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構造
JP6532535B2 (ja) シートパン、及び座席
US20160375806A1 (en) Connection of a motor vehicle seat trim element to a cover part
JP201721798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5833313A (en) Automotive seat
JP2016159870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53315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77248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10012093A (ja) 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7099268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JP526002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バック
JP561361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5154805A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20200398721A1 (en) Headrest
JP615281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3006666A (ja) シートバックパネル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
JP2014223111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8171195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