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83078A - 轮胎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轮胎成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83078A CN105383078A CN201510434263.8A CN201510434263A CN105383078A CN 105383078 A CN105383078 A CN 105383078A CN 201510434263 A CN201510434263 A CN 201510434263A CN 105383078 A CN105383078 A CN 1053830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undergauge
- combination die
- expanding
- dr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Tyre Moul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成型机,其使基于气袋的鼓主体的扩径变得容易,并且抑制缩径状态下的组合模的下垂。中心鼓(2)具备安装于支承轴(4)的基部(6)、由在基部(6)被引导机构(12)沿径向内外引导的多个组合模(11)构成的鼓主体(7)、由使鼓主体(7)扩径的气袋(15)构成的扩径机构(8)、以及使鼓主体(7)缩径的缩径机构(6)。缩径机构(9)具备卷绕安装于鼓主体(7)的外周面的橡胶带(16)、以及在鼓主体(7)的外侧面卷绕安装的环状的螺旋弹簧(18)。在鼓主体(7)的外侧面形成有弹簧安装部(2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抑制缩径状态下的组合模因自重而下垂的轮胎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有形成生胎的轮胎成型机。该轮胎成型机具备将胎体帘布从两端伸出而卷绕的中心鼓、以及配置于该中心鼓的轴心方向两侧并且具有将上述胎体帘布的伸出部分折返的反包气袋的一对侧鼓。
而且,上述中心鼓具备由沿周向并排的多个组合模构成的能够扩径、缩径的鼓主体。该鼓主体构成为通过配置于其内侧的气袋的膨胀而扩径,另外通过卷绕安装于鼓主体的外周面上的环状的橡胶带的紧固力而缩径。
然而,仅通过上述的橡胶带,在缩径状态下,紧固力不足,从而成为位于支承轴的下侧的组合模因其自重而下垂的趋势。其结果,在缩径状态下的鼓主体上,在卷绕胎体帘布等轮胎构成部件时,在上述轮胎构成部件也产生如下问题,即在支承轴下产生下垂,从而轮胎构成部件的使用量不必要地增加。另外,在将形成在鼓主体上的生胎等从鼓主体取出时,存在如下可能性,即下垂的组合模形成阻碍而有损取出操作性等,导致生产性的降低,并且帘布扩张在轮胎内变得不均匀。
此外,提出有提高橡胶带的弹性模量而使紧固力增加。但是,如图6所示,橡胶带a与组合模b的接触面积大并且摩擦阻力大。因此,在鼓主体c扩径、缩径时,在橡胶带a的组合模b、b之间的对接位置附近x产生主要的伸缩。其结果,在提高橡胶带的弹性模量而使缩径状态Y1下的紧固力增加时,导致在扩径状态Y2下产生的紧固力显著地增大。因此,难以通过气袋使鼓主体c扩径。另外,组合模b的轴心方向的长度比较长,因此在增加橡胶带的紧固力的情况下,还产生鼓主体c产生变形而无法顺利地进行扩径、缩径动作的问题。这样,仅通过橡胶带a的应对,存在限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317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使基于气袋的鼓主体的扩径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抑制缩径状态下的组合模的下垂,从而抑制轮胎构成部件的使用量的不必要的增加,并且能够提高生胎等从鼓主体取出的取出操作性的轮胎成型机。
本发明为一种轮胎成型机,具备供胎体帘布从两端伸出地卷绕的中心鼓、以及配置于该中心鼓的轴心方向两侧并且具有使上述胎体帘布的伸出部分折返的反包气袋的一对侧鼓,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心鼓具备:
基部,其安装于支承轴;
圆筒状的鼓主体,其由在上述基部被引导机构引导为能够沿径向内外移动的多个且沿周向并排的组合模构成,并能够在与上述侧鼓直径相同的缩径状态和比侧鼓直径大的扩径状态之间扩径、缩径;
由气袋构成的扩径机构,其夹设于上述基部与鼓主体之间,并通过膨胀使各上述组合模向径向外侧移动至扩径状态;以及
缩径机构,其使各上述组合模向径向内侧移动至缩径状态,并且
上述缩径机构具备:
由橡胶带构成的第一缩径机构,上述第一缩径机构在上述鼓主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被卷绕安装;以及
由环状的螺旋弹簧构成的第二缩径机构,上述第二缩径机构在上述鼓主体的外侧面沿周向被卷绕安装,并且
上述鼓主体形成有弹簧安装部,该弹簧安装部由从各上述组合模的外侧面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并卷绕安装上述螺旋弹簧的钩扣部分、以及从该钩扣部分的前端向径向外侧弯折并防止上述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部分构成。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轮胎成型机中,优选各上述组合模具备形成中心鼓的外周面的组合模主体、以及在从该组合模主体的轴心方向两端向轴心方向内侧隔开的位置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侧板部,并且在该侧板部形成有上述弹簧安装部。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轮胎成型机中,优选上述引导机构具备形成于上述侧板部并且沿径向内外延伸的引导孔、以及设置于上述基部并且插入于上述引导孔的导销。
本发明如上所述,作为组合模的缩径机构,能够使用由卷绕安装于鼓主体的外周面上的橡胶带构成的第一缩径机构、以及由在鼓主体的外侧面卷绕安装的环状的螺旋弹簧构成的第二缩径机构。通过该螺旋弹簧,弥补橡胶带的紧固力不足,从而抑制缩径状态下的组合模的下垂,进而抑制轮胎构成部件的使用量的不必要的增加,并且能够提高生胎等从鼓主体取出的取出操作性。
另外,弹簧呈螺旋状,并且配置于鼓主体的外侧面。因此,螺旋弹簧与组合模的接触面积以及摩擦阻力变小,从而螺旋弹簧容易沿周向均匀地伸缩。因此,能够通过气袋使鼓主体容易地扩径。另外,螺旋弹簧沿着鼓主体的外侧面配置,因此能够抑制鼓主体的变形,从而能够与上述均匀的伸缩相互作用地进行顺滑的扩径、缩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轮胎成型机的生胎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中心鼓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中心鼓的扩径状态与缩径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螺旋弹簧的安装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与中心鼓一同表示侧鼓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对橡胶带所带来的问题点进行说明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轮胎成型机;2…中心鼓;3…侧鼓;4…支承轴;5…反包气袋;6…基部;7…鼓主体;8…扩径机构;9…缩径机构;9A…第一缩径机构;9B…第二缩径机构;11…组合模;12…引导机构;12A…引导孔;12B…导销;13…组合模主体;14…侧板部;15…气袋;16…橡胶带;18…螺旋弹簧;20…弹簧安装部;21…钩扣部分;22…防脱部分;A…胎体帘布;Ae…伸出部分;Y1…缩径状态;Y2…扩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使用本发明的轮胎成型机1形成斜交构造的生胎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轮胎成型机1具备中心鼓2、以及同心地配置于该中心鼓2的轴心方向两侧的一对侧鼓3、3。上述中心鼓2能够在与侧鼓3直径相同的缩径状态Y1(图1(A))、和比侧鼓3直径大的扩径状态Y2(图1(B)~图1(E))之间扩径、缩径。另外,中心鼓2与侧鼓3被支承轴4支承为能够一体旋转。
在图1(A)的工序S1中,在上述缩径状态Y1下,胎体帘布A以跨越中心鼓2与侧鼓3的方式被卷绕为圆筒状。即,胎体帘布A的两端侧从中心鼓2的两端伸出,该伸出部分Ae被侧鼓3支承。
另外,在图1(B)的工序S2中,中心鼓2从缩径状态Y1扩径至扩径状态Y2。由此,胎体帘布A在被中心鼓2支承的帘布主部Ac与被侧鼓3支承的上述伸出部分Ae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带三角胶的胎圈芯B安装的台阶D。在该工序S2中,通过帘布主部Ac的扩径而形成台阶D,因此与使伸出部分Ae向径向内侧收缩而形成台阶D的以往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胎体帘线的排列混乱。
另外,在图1(C)的工序S3中,在上述台阶D安装有胎圈芯B。在安装后,三角胶沿着中心鼓2倒下,从而粘贴于帘布主部Ac。
另外,在图1(D)的工序S4中,使设置于侧鼓3的反包气袋5膨胀,而使伸出部分Ae绕胎圈芯B折返。
另外,在图1(E)的工序S5中,在伸出部分Ae被折返的胎体帘布A上粘贴胎侧橡胶G1、胎面橡胶G2等轮胎构成部件,从而形成圆筒状的生胎T。该生胎T在从轮胎成型机1取下后,被输送至定型工序而被定型为圆环状,在此之后,在硫化工序进行硫化成型。
接下来,对轮胎成型机1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中心鼓2具备安装于支承轴4的基部6、支承于该基部6的能够扩径、缩径的圆筒状的鼓主体7、使鼓主体7扩径至扩径状态Y2的扩径机构8、以及使鼓主体7缩径至缩径状态Y1的缩径机构9。
上述基部6在本例中具备外插于支承轴4的内筒部6i、与该内筒部6i同心的外筒部6o以及将上述内筒部6i与外筒部6o连结为一体的连接部6m。在上述外筒部6o的外周凹设有周向连续地延伸的气袋收纳槽10。
如图3、图4所示,上述鼓主体7由沿周向并排的多个组合模11形成。各组合模11在上述基部6经由引导机构12被引导为能够向径向内外移动。本例的组合模11具备形成中心鼓2的外周面2S的组合模主体13、以及从该组合模主体13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侧板部14。上述侧板部14配置于从组合模主体13的轴心方向两端向轴心方向内侧隔开的位置。因此,组合模主体13具备从侧板部14向轴心方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13e。
上述引导机构12具备形成于上述侧板部14并且沿径向内外延伸的引导孔12A、以及设置于上述基部6并且插入上述引导孔12A的导销12B。在本例中,上述导销12B突设于上述外筒部6o的轴心方向外端。上述导销12B剖面呈圆形,因此,组合模11能够绕上述导销12B自由地倾动。由此,即便在组合模11产生扭转变形等的情况下,组合模11也能够向径向内外顺滑地移动。
如上述图2所示,上述扩径机构8由夹设于基部6与鼓主体7之间的气袋15形成。该气袋15通过高压空气的流入而膨胀,从而使各组合模11向径向外侧移动至扩径状态Y2。此外,气袋15在收缩的状态下,收容于上述气袋收纳槽10内。
接下来,上述缩径机构9具备第一缩径机构9A以及第二缩径机构9B。第一缩径机构9A由在上述鼓主体7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卷绕安装的橡胶带16形成。如图4所示,以橡胶带16的外周面16S与上述鼓主体7的外周面7S成为共面的方式在鼓主体7的外周面7S凹设有周向连续地延伸的橡胶带收纳槽17。该橡胶带收纳槽17也作为橡胶带16的错位防止部发挥功能。
另外,上述第二缩径机构9B由环状的螺旋弹簧18形成。该螺旋弹簧18通过设置于鼓主体7的弹簧安装部20在鼓主体7的外侧面在本例中为侧板部14的外侧面沿周向卷绕安装。
上述弹簧安装部20由钩扣部分21与防脱部分22形成。上述钩扣部分21从组合模11的外侧面,在本例中从侧板部14的外侧面向轴心方向外侧突出,承载上述螺旋弹簧18的内周,从而将螺旋弹簧18保持为与中心鼓2同心。另外,防脱部分22从上述钩扣部分的前端向径向外侧弯折,由此防止螺旋弹簧18的脱落。此外,防脱部分22的距钩扣部分21的径向高度优选为螺旋弹簧18的直径以上。
上述的螺旋弹簧18与组合模11的接触面积以及摩擦阻力小,从而容易沿周向均匀地伸缩。因此,与伸缩不均匀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小的力使其扩径。即,能够容易地进行基于气袋15的鼓主体7的扩径。另外,螺旋弹簧18沿着侧板部14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螺旋弹簧18的紧固引起的组合模11的变形,从而能够与上述均匀的伸缩相互作用而进行顺滑的扩径、缩径动作。因此,容易进行基于气袋15的鼓主体7的扩径,并且弥补橡胶带16的紧固力不足,从而能够抑制缩径状态Y1下的组合模11的下垂。
另外,螺旋弹簧18沿着侧板部14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螺旋弹簧18的安装作业。
如图5所示,侧鼓3以能够一体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心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支承轴4。在本例中,侧鼓3在支承于支承轴4的圆筒状主体部3A的外周面3As安装反包气袋5。反包气袋5的一方的开口缘5a在圆筒状主体部3A的轴心方向内侧面侧被固定,并且另一方的开口缘5b在圆筒状主体部3A的外周面侧被固定。
反包气袋5在收缩的非膨胀状态下,被折叠在圆筒状主体部3A的外周面上。此时的外径形成与缩径状态Y1的中心鼓2的外形实际上相同的形状。在上述工序S1(图1(A))中,中心鼓2与侧鼓3不重叠而沿轴心方向并排。另外,在上述工序S2(图1(B))中,在中心鼓2扩径时,侧鼓3向轴心方向内侧移动。由此,形成侧鼓3的轴心方向内端部与组合模主体13的上述伸出部13e在径向内外重叠的重叠部J。由此,能够吸收由上述台阶D的形成而引起的胎体帘布A的伸缩变形。
以上,对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本发明不限定于图示的实施方式,而能够变形成各种方式来实施。
Claims (3)
1.一种轮胎成型机,具备供胎体帘布从两端伸出地卷绕的中心鼓、以及配置于该中心鼓的轴心方向两侧并且具有使所述胎体帘布的伸出部分折返的反包气袋的一对侧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鼓具备:
基部,其安装于支承轴;
圆筒状的鼓主体,其由在所述基部被引导机构引导为能够沿径向内外移动的多个且沿周向并排的组合模构成,并能够在与所述侧鼓直径相同的缩径状态和比侧鼓直径大的扩径状态之间扩径、缩径;
由气袋构成的扩径机构,其夹设于所述基部与鼓主体之间,并通过膨胀使各所述组合模向径向外侧移动至扩径状态;以及
缩径机构,其使各所述组合模向径向内侧移动至缩径状态,并且
所述缩径机构具备:
由橡胶带构成的第一缩径机构,所述第一缩径机构在所述鼓主体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被卷绕安装;以及
由环状的螺旋弹簧构成的第二缩径机构,所述第二缩径机构在所述鼓主体的外侧面沿周向被卷绕安装,并且
所述鼓主体形成有弹簧安装部,该弹簧安装部由从各所述组合模的外侧面向轮胎轴向外侧突出并卷绕安装所述螺旋弹簧的钩扣部分、以及从该钩扣部分的前端向径向外侧弯折并防止所述螺旋弹簧脱落的防脱部分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组合模具备形成中心鼓的外周面的组合模主体、以及在从该组合模主体的轴心方向两端向轴心方向内侧隔开的位置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侧板部,并且在该侧板部形成有所述弹簧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机构具备形成于所述侧板部并且沿径向内外延伸的引导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基部并且插入于所述引导孔的导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67803 | 2014-08-20 | ||
JP2014167803A JP2016043521A (ja) | 2014-08-20 | 2014-08-20 | タイヤ成形フォーマ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83078A true CN105383078A (zh) | 2016-03-09 |
Family
ID=55416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34263.8A Pending CN105383078A (zh) | 2014-08-20 | 2015-07-22 | 轮胎成型机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6043521A (zh) |
CN (1) | CN105383078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43566B1 (ko) * | 2014-12-10 | 2016-08-11 | 한국타이어 주식회사 | 그린타이어 성형기의 원주 가변형 롤오버캔 |
JP6332368B2 (ja) * | 2016-09-06 | 2018-05-30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31735A (ja) * | 1986-03-31 | 1987-10-12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 生タイヤの成形方法 |
US6723195B1 (en) * | 1999-02-03 | 2004-04-20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Adjustable tire building contour drum and method of building tire there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305084D0 (en) * | 1983-02-24 | 1983-03-30 | Apsley Metals Ltd | Elastomeric components |
JPS6461235A (en) * | 1987-08-31 | 1989-03-08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 Wind-up bladder of tire building device |
JPH0255125A (ja) * | 1988-08-18 | 1990-02-23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タイヤ成形機のターンアップ装置 |
JPH0724930A (ja) * | 1993-07-09 | 1995-01-27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成形ドラム |
JPH0999496A (ja) * | 1995-10-09 | 1997-04-15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成型ドラム |
WO2000046018A1 (en) * | 1999-02-03 | 2000-08-10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Adjustable tire building contour drum and method of building tire thereon |
JP2001341212A (ja) * | 2000-06-06 | 2001-12-11 | Bridgestone Corp | タイヤ成形装置 |
JP4733710B2 (ja) * | 2008-01-22 | 2011-07-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シェーピングフォーマ |
JP5767610B2 (ja) * | 2012-07-02 | 2015-08-19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成形ドラム |
-
2014
- 2014-08-20 JP JP2014167803A patent/JP2016043521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7-22 CN CN201510434263.8A patent/CN1053830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31735A (ja) * | 1986-03-31 | 1987-10-12 |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 生タイヤの成形方法 |
US6723195B1 (en) * | 1999-02-03 | 2004-04-20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Adjustable tire building contour drum and method of building tire there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043521A (ja) | 2016-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410820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生タイヤ成形装置 | |
CN105383078A (zh) | 轮胎成型机 | |
KR20110061554A (ko) | 차륜용 타이어들을 만드는 장치 및 공정 | |
JP6200360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JP5200122B2 (ja) | 生タイヤ成形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生タイヤ成形方法 | |
CN102774024A (zh) | 泄气保用轮胎用的成形设备 | |
JP2008254337A (ja) |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JP2009143137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08221719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生タイヤ成形装置 | |
CN108621456B (zh) | 带束滚筒装置 | |
JP2000225653A5 (zh) | ||
JP2008254383A (ja) | 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JP2020082473A (ja) |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JP4518883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
JP645020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CN106142609B (zh) |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成型装置及充气轮胎 | |
JP7067348B2 (ja) | 生タイヤ製造方法 | |
JP2011161676A (ja) | 自動二輪車用の生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JP5480638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CN209971620U (zh) | 用于轮胎成型鼓的翻起装置和轮胎成型鼓 | |
JP2005212278A (ja) | 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JP6317642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に用いられる成形ドラム | |
JP2009160850A (ja) | タイヤ用成型装置 | |
CN109304882B (zh) | 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以及充气轮胎的定型鼓 | |
JP6473377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