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39678A - 喷射器 - Google Patents

喷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339678A
CN105339678A CN201480034713.8A CN201480034713A CN105339678A CN 105339678 A CN105339678 A CN 105339678A CN 201480034713 A CN201480034713 A CN 201480034713A CN 105339678 A CN105339678 A CN 105339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tion agent
refrigerant
spray nozzle
sparger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47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9678B (zh
Inventor
西岛春幸
茅野健太
高野义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339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339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9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04F5/2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for evacu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jet type, e.g. using liquid under pressure
    • F25B1/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jet type, e.g. using liquid under pressure using vapour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41/00Details of 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Details of flow restrictors or expansion valves
    • F25B2341/001Ejectors not being used as compression device
    • F25B2341/0011Ejectors with the cooled primary flow at reduced or low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具有混合部(18e),该混合部(18e)形成于喷射器(18)的主体部(18b)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范围,并使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与从制冷剂吸引口(18d)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且,以向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为二相音速以下的方式决定混合部(18e)中的从制冷剂喷射口(18c)至入口部(18h)的距离(La)。由此,使在混合制冷剂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转移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混合部(18e)内产生,使扩散部(18g)中的升压性能稳定化。

Description

喷射器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3年6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27578,该发明内容作为参照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器,该喷射器使流体减压且通过以高速度喷射的喷射流体的吸引作用而吸引流体。
背景技术
在以往,已知一种具备喷射器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以下称为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在这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通过从喷射器的喷嘴部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在喷射器的扩散部(升压部)将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动能变换为压力能量,从而使混合制冷剂升压,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
由此,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与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压力大致相同的通常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使压缩机的消耗功率降低,使循环的性能系数(COP)提高。
此外,作为这样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具体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具备两个蒸发器,使从制冷剂蒸发压力高一侧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吸引从制冷剂蒸发压力低一侧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97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本申请发明人们的研究,实际使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动作的话,有喷射器的扩散部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制冷剂升压性能,无法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的情况。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们调查了其原因,发现原因在于,在如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这样使从蒸发器流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的情况下,(i)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成为干燥度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ii)在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使气相制冷剂一边减压一边凝结。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抑制使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喷射器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更详细而言,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喷射器中,通过使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从而抑制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在使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喷射器中,通过降低喷嘴部中的制冷剂的能量损失,从而抑制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本发明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本发明的喷射器适用于具备使制冷剂蒸发的第1蒸发器及第2蒸发器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
喷射器具备喷嘴部、主体部、制冷剂吸引口、升压部及混合部。喷嘴部使从第1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直到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并将减压后的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从制冷剂喷射口喷射。制冷剂吸引口形成于主体部,通过从喷嘴部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从第2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进行吸引。升压部形成于主体,且形成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的升压部。
混合部形成于主体部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制冷剂喷射口至升压部的入口部的范围,并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
混合部中的从制冷剂喷射口至入口部的距离以使向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为二相音速以下的方式决定。
由此,以向升压部的入口部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为二相音速以下的方式决定混合部中的从制冷剂喷射口至入口部的距离。因此,能够使混合制冷剂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转移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混合部内产生。
因此,能够抑制在升压部内产生冲击波,能够抑制因冲击波的作用而导致在升压部内流通的混合制冷剂的流速变得不稳定。其结果,在使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喷射器中,能够使升压部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抑制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或者,本发明的喷射器适用于具备使制冷剂蒸发的第1蒸发器及第2蒸发器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
喷射器具备喷嘴部、主体部、制冷剂吸引口、升压部及混合部。喷嘴部使从第1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直到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并将减压后的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从制冷剂喷射口喷射。制冷剂吸引口形成于主体部,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从第2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进行吸引。升压部形成于主体部,且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混合部形成于主体部的内部空间中的从制冷剂喷射口至升压部的入口部的范围,并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
作为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设置有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顶端变细部及从顶端变细部的最下游部向制冷剂喷射口引导制冷剂的喷射部。喷嘴部形成为通过使喷射部的轴向截面上的扩展角度为0°以上,从而使向混合部喷射的所述喷射制冷剂自由膨胀。
由此,在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的最下游侧设置有喷射部,使向混合部喷射的喷射制冷剂自由膨胀,因此,不设置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扩大的宽尾部等作为制冷剂通路,也能够在混合部使制冷剂加速。
因此,使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降低,能够抑制在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所具有的动能的损失,能够抑制喷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其结果,在使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喷射器中,能够使喷嘴部中的制冷剂的能量损失降低,抑制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喷射部的轴向截面上的扩展角度为0°以上”是指在扩展角度比0°大的情况下,喷射部的形状成为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方向慢慢扩大的形状(例如,圆台形状),在扩展角度为0°的情况下,是指喷射部的形状为使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恒定的形状(例如,圆柱形)。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是表示使第1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动作时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焓熵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喷射器效率的曲线图。
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喷嘴效率的曲线图。
图9是第4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10是表示使第5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动作时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焓熵图。
图11是第5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12是第5实施方式的储液罐的剖视图。
图13是第6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14是第7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15是第8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6是第9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7是第9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喷射器的轴向剖视图。
图18是第10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19是第10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整体结构图。
图20是用于对一般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运转时在喷射器内产生冲击波的位置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1是用于对向喷嘴部流入的制冷剂的干燥度较高的运转时在喷射器内产生冲击波的位置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2是用于对一般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运转时的混合制冷剂的压力变化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3是用于对向喷嘴部流入的制冷剂的干燥度较高的运转时的混合制冷剂的压力变化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4是用于对桶形冲击波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在喷射器的喷嘴部产生凝结延迟时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焓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往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通过从喷射器的喷嘴部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进行吸引,在喷射器的扩散部(升压部)将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动能变换为压力能量从而使混合制冷剂升压,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
由此,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与压缩机的吸入制冷剂压力大致相同的通常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使压缩机的消耗功率降低,使循环的性能系数(COP)提高。
例如,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具备两个蒸发器,使从制冷剂蒸发压力高一侧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吸引从制冷剂蒸发压力低一侧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
然而,根据本申请发明人们的研究,实际使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动作的话,有喷射器的扩散部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制冷剂升压性能,无法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而得到COP的提高效果的情况。
因此,本申请发明人们调查了其原因,发现原因在于,在如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这样使从蒸发器流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的喷嘴部的情况下,(i)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成为干燥度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ii)在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使气相制冷剂一边减压一边凝结。
(a)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成为干燥度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
对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成为干燥度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因而喷射器的扩散部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理由进行说明。
混合制冷剂变为相对干燥度x较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例如,干燥度x为0.8以上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话,由于该气液二相制冷剂而在扩散部附近或者扩散部内产生冲击波。因此,喷射器的扩散部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
该冲击波是在处于气液二相状态的二相流体的流速从二相音速αh以上(超音速状态)向低于二相音速αh的值(亚音速状态)转移时产生的。
在此,二相音速αh是气相流体与液相流体所混合成的气液混合状态的流体的音速,由以下数学式F1定义。
αh=[P/{α×(1-α)×ρl}]0.5…(F1)
数学式F1中的α为空隙率,表示每单位体积所含的空隙(气泡)的容积比例。更详细而言,空隙率α由以下数学式F2定义。
α=x/{x+(ρg/ρl)×(1-x)}…(F2)
另外,数学式F1、F2中的ρg为气相流体密度,ρl为液相流体密度,P为二相流体的压力。
根据图20、21对因该冲击波而导致喷射器的扩散部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的原因进行说明。在图20、图21的上段,示意性地图示了一般的喷射器的轴向截面图。为了图示的明确化,在图20、21中,对与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喷射器18起到相同或等同的作用的部位标记与喷射器18相同的符号。
使干燥度x较低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例如干燥度x为0.5以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在该情况下,通过在喷嘴部18a使制冷剂等熵地膨胀,从而使即将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制冷剂的干燥度x为比向喷嘴部18a流入的制冷剂的干燥度x低的值。
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与成为气相状态的吸引制冷剂混合,从而使其流速降低且使干燥度x急剧上升。由此,如图20的粗虚线所示,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二相音速αh也急剧上升。
其结果,在使干燥度x较低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的情况下,刚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混合制冷剂的流速比二相音速αh低,在二相制冷剂的流速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变化时产生的冲击波在紧靠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附近产生。因此,冲击波对扩散部18g的制冷剂升压性能造成的影响较小。
接着,使干燥度x较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例如干燥度x为0.8以上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的话,即将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制冷剂的干燥度x也变高。因此,与使干燥度x较低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的情况下相比,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而成为混合制冷剂时的干燥度x的上升程度小。
因此,如图21的粗虚线所示,混合制冷剂的二相音速αh的上升程度也变小,与使干燥度x较低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的情况相比,混合制冷剂的值比二相音速αh低的位置(产生冲击波的位置)更容易远离制冷剂喷射口18c。
冲击波产生的位置从制冷剂喷射口18c远离而向扩散部18g的入口部附近或扩散部18g内移动的话,由于冲击波的作用导致在扩散部18g内流通的混合制冷剂的流速变得不稳定,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
其结果,喷射器18的扩散部18g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无法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进一步,本发明人们确认了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使混合制冷剂的干燥度x为0.8以上的话,则容易使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
(b)在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使气相制冷剂一边减压一边凝结
对如下现象的理由进行说明:在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使气相制冷剂一边减压一边凝结,即,如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3的焓熵图的从d3点至g3点的减压过程所示,在喷嘴部以跨越饱和气体线的方式使制冷剂减压,由此导致喷射器的扩散部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制冷剂升压性能。
在流入喷嘴部的制冷剂的压力恒定的情况下,伴随流入喷嘴部的制冷剂的焓值上升,即将从制冷剂喷射口喷射的制冷剂的流速变高,制冷剂与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增加。
在一般的喷射器中,通过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制冷剂,从而回收制冷剂在喷嘴部减压时的动能的损失。此时,在流入喷嘴部的制冷剂的压力为恒定的情况下,所回收的能量的量(即,图3的Δiej所示的焓的减少量)伴随流入喷嘴部的制冷剂的焓值的上升而增加。
另外,刚从喷嘴部的制冷剂喷射口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流速V的最大值由以下数学式F3表示。
V=V0+(2×Δiej)0.5…(F3)
V0是流入喷嘴部的制冷剂的初速度。
因此,使焓值比气液二相制冷剂高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话,喷射制冷剂的流速V容易变高,制冷剂与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也容易增加。
此外,在形成于喷嘴部内的制冷剂通路以高速度流动的气相制冷剂凝结,成为气液密度比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例如,气液密度比为200以上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话,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大幅增加,会招致制冷剂所具有的动能的损失。这样的动能的损失会使喷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会使扩散部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降低。
鉴于以上问题,为了抑制喷射器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本申请发明人们提供对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进行改良后的喷射器,所述喷射器是使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的喷射器。
(第1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备喷射器18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用作为车辆用制冷循环装置。具体而言,该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起到如下作用: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的作用及冷却向配置于车室内的车内冰箱(冷藏箱)内吹送的箱内用空气的作用。
在图1的整体结构图所示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压缩机11吸入制冷剂,对制冷剂进行压缩直到其成为高压制冷剂并将其排出。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1是在一个壳体内收容固定容量型的压缩机构及驱动压缩机构的电动机而构成的电动压缩机。
作为该压缩机构,能够采用涡旋式压缩机构、叶片式压缩机构等各种压缩机构。另外,电动机通过从后述的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其动作(转速),因此也可以采用交流电机、直流电机中任意一种形式。
此外,压缩机11也可以是被经由滑轮、带等从车辆行驶用发动机传递的旋转驱动力驱动的发动机驱动式的压缩机。作为这种发动机驱动式的压缩机,可以采用能够根据排出容量的变化而调整制冷剂排出能力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根据电磁离合器的通断而使压缩机的运转率变化以调整制冷剂排出能力的固定容量型压缩机等。
另外,在该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采用HFC类制冷剂(具体而言R134a)作为制冷剂,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蒸气压缩式的亚临界制冷循环。进一步,在制冷剂中混入用于润滑压缩机11的冷冻机油,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与制冷剂一起在循环内循环。
在压缩机11的排出口侧连接有散热器12的制冷剂入口侧。散热器12是如下散热用热交换器: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与由冷却风扇12a吹送的车室外空气(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使高压制冷剂散热而冷却。冷却风扇12a是通过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而对转速(空气量)进行控制的电动式送风机。
在散热器12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有作为第1减压部的高段侧节流装置13的入口侧。高段侧节流装置13具有基于第1蒸发器15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及压力而检测第1蒸发器15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的感温部。高段侧节流装置13是通过机械式机构来调整节流通路截面积以使第1蒸发器15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为预定的基准范围内的温度式膨胀阀。
在高段侧节流装置13的出口侧连接有使从高段侧节流装置13流出的制冷剂流分支的分支部14的制冷剂流入口。分支部14由具有三个流入出口的三通接头构成,将三个流入出口中的一个设为制冷剂流入口,将剩余两个设为制冷剂流出口。这样的三通接头可以通过接合管径不同的配管而形成,也可以通过在金属块、树脂块设置多个制冷剂通路而形成。
在分支部14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有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入口侧。第1蒸发器15是如下吸热用热交换器:通过使在高段侧节流装置13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从第1送风风扇15a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压制冷剂蒸发来发挥吸热作用。第1送风风扇15a是通过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对转速(空气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送风机。
另外,在分支部14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有作为第2减压部的低段侧节流装置16的入口侧。低段侧节流装置16是开度固定的固定节流部,具体而言,能够采用喷嘴、节流孔、毛细管等。
在低段侧节流装置16的出口侧连接有第2蒸发器17的制冷剂入口侧。第2蒸发器17是如下吸热用热交换器:通过使在低段侧节流装置16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从第2送风风扇17a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压制冷剂来发挥吸热作用。该第2蒸发器17的基本结构与第1蒸发器15相同。
在此,流向第2蒸发器17的制冷剂在高段侧节流装置13减压后,在低段侧节流装置16进一步减压,因此第2蒸发器17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比第1蒸发器15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另外,第2送风风扇17a是通过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来对转速(空气量)进行控制的电动送风机。
接着,在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有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入口侧。喷射器18起到使第1蒸发器15下游侧制冷剂减压的减压部的作用,且起到通过高速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来吸引(输送)制冷剂并使其在循环内循环的制冷剂循环部(制冷剂输送部)的作用。
根据图2对该喷射器18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喷射器18具有喷嘴部18a及主体部18b。首先,喷嘴部18a由朝向制冷剂流下游方向顶端慢慢变细的大致圆筒状的金属(例如不锈钢合金)等形成,在形成于内部的制冷剂通路(节流通路)使制冷剂等熵地减压膨胀。
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设置有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最小的喉部(最小通路截面积部),此外,设置有制冷剂通路截面积从该喉部向将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喷射的制冷剂喷射口18c慢慢扩大的宽尾部。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构成为所谓的拉瓦尔喷嘴。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通常运转时,喷射制冷剂为气液二相状态,此外,即将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制冷剂的流速为上述数学式F1所说明的二相音速αh以上(超音速状态)。
接着,主体部18b由大致圆筒状的金属(例如铝)或树脂形成,起到在内部支承固定喷嘴部18a的固定部件的作用,且形成喷射器18的外壳。喷嘴部18a以收容于主体部18b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内部的方式通过压入等固定。
另外,在主体部18b的外周侧面中的与喷嘴部18a的外周侧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制冷剂吸引口18d,该制冷剂吸引口18d被设置成贯通主体部18b的内外而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连通。该制冷剂吸引口18d是如下贯通孔:通过所述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从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向喷射器18的内部吸引。
此外,在主体部18b的内部形成有: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混合的混合部18e、将所述吸引制冷剂引导向混合部18e的吸引通路18f及作为使在混合部18e混合后的混合制冷剂升压的升压部的扩散部18g。
吸引通路18f由喷嘴部18a的顶端变细形状的顶端部周边的外周侧与主体部18b的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形成,吸引通路18f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方向慢慢缩小。由此,使在吸引通路18f流通的吸引制冷剂的流速慢慢增加,使在混合部18e使吸引制冷剂与喷射制冷剂混合时的能量损失(混合损失)减少。
混合部18e形成于主体部18b的内部空间中的如下范围的空间:该范围是在喷嘴部18a的轴向截面上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范围。此外,混合部18e的从制冷剂喷射口18c至入口部18h的在喷嘴部18a的轴线方向上的距离La以向入口部18h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在二相音速αh以下的方式决定。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圆的等效直径设为φDa时,以满足以下数学式F4的方式决定距离La,所述圆的面积为:包含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喷嘴部18a的轴向垂直截面上的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圆形状的开口截面积与吸引通路18f的圆环状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
La/φDa≤1…(F4)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以La/φDa=1的方式决定距离La(例如,等效直径φDa及距离La均为8mm)。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等效直径φDa为9mm、距离La为7mm。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混合部18e具有使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缩小的形状。更具体而言,形成为如下形状:将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圆台形状与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恒定的圆柱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此外,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形成为比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小。
另外,如图2所示,将混合部18e中的圆柱形状的部位的在喷嘴部18a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Lb,将混合部18e中的圆柱形状的部位的直径(相当于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直径)设为φDb时,以满足以下数学式F5的方式决定距离Lb。
Lb/φDb≤1…(F5)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以Lb/φDb=1的方式决定距离Lb(例如直径φDb及距离Lb均为7mm)。但是,例如也可以使直径φDb为7mm、距离Lb为6mm。
扩散部18g以与混合部18e的出口连续的方式配置,形成为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扩大。由此,扩散部18g起到将从混合部18e流出的混合制冷剂的速度能量变换为压力能量的作用,即起到使混合制冷剂的流速减速而使混合制冷剂升压的作用。
更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扩散部18g的主体部18b的内周壁面的壁面形状是组合多个曲线而形成的。并且,扩散部18g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的扩大程度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方向慢慢变大后再变小,从而能够使制冷剂等熵地升压。
在喷射器18的扩散部18g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压缩机11的吸入口。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电控制部进行说明。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包含CPU、ROM、RAM等的众所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和其周边电路构成。控制装置基于存储于其ROM内的控制程序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对连接于输出侧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11、12a、15a、17a等的动作进行控制。
另外,在控制装置上连接有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日照传感器、第1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第2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出口侧温度传感器、出口侧压力传感器及箱内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组,这些传感器组的检测值被输入该控制装置。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室内温度。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检测外部气体温度。日照传感器检测车室内的日照量。第1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检测第1蒸发器15的吹出空气温度(蒸发器温度)。第2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检测第2蒸发器17的吹出空气温度(蒸发器温度)。出口侧温度传感器检测散热器12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出口侧压力传感器检测散热器12出口侧制冷剂的压力。箱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冷藏箱的箱内温度。
此外,在控制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配置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板附近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来自设置于该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被输入控制装置。作为设置于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开关,设置有要求进行车室内空调的空调动作开关、设定车室内温度的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中,对连接于其输出侧的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构成为一体。控制装置中的控制各控制对象设备的动作的结构(硬件及软件)构成各控制对象设备的控制部。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压缩机11的动作的结构(硬件及软件)构成排出能力控制部。
接着,根据图3的焓熵图对上述结构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打开(ON)操作面板的动作开关,控制装置使压缩机11的电动机、冷却风扇12a、第1送风风扇15a、第2送风风扇17a等动作。由此,压缩机11吸入、压缩并排出制冷剂。
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气相制冷剂(图3的a3点)流入散热器12,与从冷却风扇12a吹送的空气(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散热而凝结(图3的a3点→b3点)。
从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高段侧节流装置13并等焓地减压(图3的b3点→c3点)。此时,调整高段侧节流装置13的开度使第1蒸发器15出口侧制冷剂(图3的d3点)的过热度在预定的规定范围内。
在高段侧节流装置13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在分支部14分支。在分支部14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入第1蒸发器15,从通过第1送风风扇15a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吸热而蒸发(图3的c3点→d3点)。由此,冷却室内用空气。
在分支部14分支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入低段侧节流装置16,进一步等焓地减压(图3的c3点→e3点)。在低段侧节流装置16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第2蒸发器17,从通过第2送风风扇17a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吸热而蒸发(图3的e3点→f3点)。由此,冷却箱内用空气。
另外,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具有过热度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等熵地减压并被作为喷射制冷剂喷射(图3的d3点→g3点)。并且,通过该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从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从喷射器18的制冷剂吸引口18d作为吸引制冷剂被吸引。
喷射制冷剂及吸引制冷剂在喷射器18的混合部18e混合,并流入扩散部18g(图3的g3→h3点,f3点→h3点)。
在扩散部18g中,通过制冷剂通路截面积的扩大,从而将制冷剂的速度能量变换为压力能量。由此,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压力上升(图3的h3点→i3点)。从扩散部18g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而再次被压缩(图3的i3点→a3点)。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能够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及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此时,第2蒸发器17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比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因此能够以不同温度带来冷却车室内及冷藏箱的箱内。
此外,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在喷射器18的扩散部18g升压后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11,因此能够使压缩机11的消耗功率降低,使循环的性能系数(COP)提高。
这里,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这样,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具有过热度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时,混合部18e中的混合制冷剂的干燥度x也容易成为较高的值(例如,干燥度x为0.8以上)。
像这样混合制冷剂变为干燥度x较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话,如根据图20、图21所说明的那样,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会变得不稳定。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混合部18e的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在喷嘴部18a的轴向上的距离La以向入口部18h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为二相音速αh以下的方式决定。由此,能够使混合制冷剂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转移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混合部18e内产生。
因此,能够抑制在扩散部18g内产生冲击波,能够抑制因冲击波的作用而导致在扩散部18g内流通的混合制冷剂的流速变得不稳定。其结果,即使是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的喷射器18,也能够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能够抑制喷射器18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此外,通过以满足上述数学式F4的方式决定距离La,从而不仅使在混合制冷剂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转移时产生的冲击波在混合部18e内产生,还能够抑制喷射器18的轴向长度不必要地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中,混合部18e的形状形成为使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形状。此外,将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设定成比喷嘴部18ac的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小。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合部18e中,有效地使混合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在达到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之前,混合制冷剂的流速成为二相音速αh以下。
此外,根据本发明人们的研究发现,使混合部18e的形状为将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圆台形状与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恒定的圆柱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且以满足上述数学式F5的方式决定距离Lb,从而能够有效地使混合制冷剂的流速降低。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如图4所示,能够使喷射器18的能量变换效率(喷射器效率ηej)相对于以往技术大幅提高。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能够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18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
喷射器效率ηej由以下数学式F6定义。
ηej={Δhd×(Gn+Ge)}/(Δiej×Gn)…(F6)
在此,Gn是从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流量,是在第1蒸发器15流通的制冷剂流量。另外,Ge是从喷射器18的制冷剂吸引口18d吸引的吸引制冷剂的流量,是在第2蒸发器17流通的制冷剂流量。
如图3所示,Δhd是制冷剂在喷射器18的扩散部18g等熵地升压时的焓值的增加量。如图3所示,Δiej是在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等熵地减压时的焓值的减少量。
(第2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对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18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在图5及以下的附图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中,作为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形成有使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喷射口18c慢慢缩小的顶端变细部18i。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是所谓的顶端变细喷嘴。此外,在形成于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的最下游侧形成有喷射部18j。
喷射部18j是从顶端变细部18i的最下游部向制冷剂喷射口18c引导制冷剂的空间。因此,通过喷射部18j的在喷嘴部18a的轴向截面上的角度(扩展角度)θn,能够使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喷雾形状或扩展方向变化。即,喷射部18j也可以表现为限定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制冷剂的喷射方向的空间。
喷射部18j形成为其内径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恒定或慢慢扩大。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在喷嘴部18a的轴向截面上的喷射部18j的角度θn为0°。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部18j由沿喷嘴部18a的轴向延伸且使制冷剂通路截面积为恒定的圆柱形状的空间形成。在图5中,为了使角度θn的明确化,将角度θn图示为微小的值(1°左右)。
另外,如图5所示,将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中的形成有喷射部18j的轴向长度设为Lc,将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开口面积的等效直径设为φDc时,以满足以下数学式F7的方式决定距离Lc。
Lc/φDc≤1…(F7)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而言,以Lc/φDc=0.67的方式决定距离Lc,但也可以以Lc/φDc=1的方式决定距离Lc。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中,通过如上所述地形成在内部形成的制冷剂通路,从而使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向混合部18e喷射的制冷剂自由膨胀。
喷射器18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动作的话,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及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
然而,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这样,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具有过热度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情况下,刚从制冷剂喷射口喷射的制冷剂的流速容易变高。此外,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有时会变为气液密度比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
这样的气液密度比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以高速度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话,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大幅增加,会招致制冷剂所具有的动能损失。因此,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会降低。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在构成为顶端变细喷嘴的喷嘴部18a设置有喷射部18j,使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向混合部18e喷射的混合制冷剂自由膨胀。因此,不设置如拉瓦尔喷嘴那样的宽尾部,也能够在混合部18e使喷射制冷剂加速。即,不会产生在拉瓦尔喷嘴的宽尾部对制冷剂进行超音速加速时产生的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就能够加速制冷剂。
因此,使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降低,能够抑制在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所具有的动能的损失,能够抑制喷射制冷剂的流速降低。其结果,即使是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的喷射器18,也能够使喷嘴部18a中的制冷剂的能量损失降低,抑制喷射器18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能够使喷射器18的喷射器效率ηej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能够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18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在喷嘴部18a的轴向截面上的喷射部18j的角度θn为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够使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的制冷剂自由膨胀,也可以将角度θn设定成大于0°。即,喷射部18j也可以由内径向制冷剂流下游方向慢慢扩大的圆台形状的空间形成。
(第3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所示,对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18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中,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中,在喉部(最小通路截面积部)的制冷剂流上游侧,设置有使从制冷剂流入口18l流入的制冷剂绕喷嘴部18a的轴回旋的回旋空间18k。
更详细而言,该回旋空间18k形成于筒状部18m的内部,该筒状部18m设置在喷嘴部18a的制冷剂流上游侧。该筒状部18m构成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回旋空间形成部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回旋空间形成部件与喷嘴部一体地构成。
回旋空间18k形成为旋转体形状,其中心轴与喷嘴部18a同轴地延伸。旋转体形状是指使平面图形绕同一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中心轴)旋转时所形成的立体形状。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回旋空间18k形成为大致圆柱状。
此外,如图7所示,从回旋空间18k的中心轴向观察时,连接制冷剂流入口18l与回旋空间18k的制冷剂流入通路18n在回旋空间18k的内壁面的切线方向上延伸。由此,从制冷剂流入口18l流入回旋空间18k的制冷剂沿回旋空间18k的内壁面流动,在回旋空间18k内回旋。
在此,在回旋空间18k内回旋的制冷剂受到离心力作用,因此在回旋空间18k内,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压力比外周侧的制冷剂压力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常运转时,使回旋空间18k内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使得回旋空间18k内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处于饱和气体线的气液二相侧,即,回旋空间18k内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开始凝结。
这样的回旋空间18k内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压力的调整能够通过调整在回旋空间18k内回旋的制冷剂的回旋流速来实现。此外,该回旋流速的调整能够通过例如调整制冷剂流入通路18n的通路截面积与回旋空间18k的轴向垂直截面积的流路截面积的比率、或者调整配置于喷嘴部18a的上游侧的高段侧节流装置13的开度来进行。
喷射器18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动作的话,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及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
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这样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具有过热度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结构中,如前所述,在形成于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使制冷剂一边减压一边凝结并加速。
在这样的喷射器18中,可能会因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而产生能量损失。此外,使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流动的气相制冷剂凝结时,如图25的d25点→g25点所示,即使成为饱和状态也不立即开始凝结而变为过饱和状态,会产生这样的凝结延迟。
图25是表示产生凝结延迟时的制冷剂的状态变化的焓熵图,对与图3相同状态的制冷剂标记与图3相同的符号(字母)并仅变更后缀(数字)。其他的焓熵图也进行相同的处理。
对产生这样的凝结延迟的原因进行说明,考虑范德华力的分子间力的话,如图25的焓熵图所示,气液二相制冷剂的等温线能够描绘为从等压力线偏移的曲线。
因此,焓值比饱和气体线稍小的区域的制冷剂成为亚稳定状态,该亚稳定状态为不使温度比同压力的饱和气体线上的制冷剂低就无法使制冷剂凝结的状态。因此,在使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时,会产生成为亚稳定状态的制冷剂的温度在下降到某程度之前不开始凝结的凝结延迟。
此外,产生凝结延迟的话,与在喷嘴部18a中使制冷剂等熵膨胀的情况相比,喷射制冷剂的焓值增加(焓值的增加量相当于图25的Δhx)。该焓值的增加量相当于制冷剂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流通时作为潜热能量而放出的潜热放出量,因此,该潜热放出量增加的话,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就产生冲击波。
并且,因制冷剂进行潜热放出而产生的冲击波使喷射制冷剂的流速不稳定,因此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降低。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中,通过使制冷剂在回旋空间18k内回旋,从而能够使回旋空间18k内的中心轴侧的制冷剂开始凝结,使生成了凝结核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因此,能够抑制在喷嘴部18a使制冷剂产生凝结延迟。
其结果,如图8所示,能够使喷嘴部18a的喷嘴效率ηnoz相对于以往技术大幅提高,即使是在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使制冷剂一边减压一边凝结并加速的喷射器18,也能够抑制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喷嘴效率ηnoz是指在喷嘴部18a将制冷剂的压力能量变换为动能时的能量变换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能够使喷射器18中的喷射器效率ηej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能够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18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即使在流入回旋空间18k的制冷剂变为气液二相制冷剂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回旋空间18k内的中心侧的制冷剂压力降低而促进流入喷嘴部18a的喉部(最小通路截面积部)的制冷剂的沸腾,因此能够使喷嘴效率ηnoz提高。
(第4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如图9所示,在散热器12的出口侧配置有分支部14,使在分支部14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在高段侧节流装置13减压到成为低压制冷剂,并使其流入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入口侧。另外,使在分支部14分支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在低段侧节流装置16减压到成为低压制冷剂,并使其流入第2蒸发器17的制冷剂入口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低段侧节流装置16的开度设定成比高段侧节流装置13的开度小,低段侧节流装置16中的减压量比高段侧节流装置13中的减压量大。因此,第2蒸发器17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比第1蒸发器15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制冷剂蒸发温度)低。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动作的话,如图10的焓熵图所示,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气相制冷剂(图10的a10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在散热器12散热并凝结(图10的a10点→b10点)。
从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在分支部14分支。在分支部14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在高段侧节流装置13被减压(图10的b10点→c10点),并流入第1蒸发器15。在分支部14分支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剂在低段侧节流装置16被减压(图10的b10点→e10点),并流入第2蒸发器17。之后的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动作的话,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及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
此外,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由于喷射器18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因此能够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18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另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应用在第2、第3、第8、第9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喷射器18。
(第5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b中,如图11所示,采用开度固定的固定节流部作为高段侧节流装置13,采用温度式膨胀阀作为低段侧节流装置16。此外,在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出口侧与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入口侧之间配置储存循环内的剩余制冷剂的储液罐(储液部)19。
根据图12对该储液罐19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2中的上下的各箭头表示将储液罐19搭载到车辆的状态下的上下的各方向。
储液罐19由主体部19a、制冷剂流入口19b、制冷剂流出口19c等构成。主体部19a由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两端部被封闭的圆筒状部件形成。制冷剂流入口19b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流入主体部19a内。制冷剂流出口19c使气液二相制冷剂从主体部19a内向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侧流出。
制冷剂流入口19b由连接于主体部19a的圆筒状侧面且沿主体部19a的圆筒状侧面的切线方向延伸的制冷剂配管构成。制冷剂流出口19c由连接于主体部19a的轴向下侧端面(底面)且跨越主体部19a的内外且与主体部19a同轴地延伸的制冷剂配管构成。
此外,制冷剂流出口19c的上端部延伸到制冷剂流入口19b的连接部位的上方侧。另外,在制冷剂流出口19c的下方侧形成有使存积于主体部19a内的液相制冷剂流入制冷剂流出口19c内的液相制冷剂导入孔19d。
因此,在循环中循环的循环制冷剂流量减少、从第1蒸发器15流出气液二相制冷剂的运转条件下,从制冷剂流入口19b流入主体部19a内的制冷剂沿主体部19a的圆筒状内壁面回旋流动,通过该回旋流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来分离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
并且,分离后的液相制冷剂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方侧落下,作为剩余制冷剂而存积于主体部19a内。另一方面,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出口19c向喷嘴部18a的入口侧流出时,与从液相制冷剂导入孔19d流入制冷剂流出口19c内的液相制冷剂混合而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并流出。
另外,在循环中循环的循环制冷剂流量增加、从第1蒸发器15流出气相制冷剂的运转条件下,从制冷剂流入口19b流入的气相制冷剂不进行气液分离,而经由制冷剂流出口19c向喷嘴部18a的入口侧流出。此时,流入制冷剂流出口19c的气相制冷剂与从液相制冷剂导入孔19d流入制冷剂流出口19c内的液相制冷剂混合而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并流出。
即,本实施方式的储液罐19构成气液供给部,该气液供给部使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并使其向喷嘴部18a的入口侧流出。更具体而言,储液罐19使存储于主体部19a的液相制冷剂与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混合并使其向喷嘴部18a的入口侧流出。
喷射器18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b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动作的话,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及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
在使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结构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在混合部18e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的干燥度x也容易成为较高的值(例如,干燥度x为0.8以上)。
在这样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如根据图25进行的说明那样,有产生凝结延迟而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降低的情况。另外,如根据图20、图21进行的说明那样,有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们的研究,混合制冷剂的干燥度x上升成为0.995以上的高干燥度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话,喷射器18的扩散部18g就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制冷剂升压性能。而且,喷射器18的吸引制冷剂的流量会减少。
其理由在于,在高干燥度的气液二相制冷剂中,混合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受到的气相制冷剂的剪切力变大,混合制冷剂中的液滴(液相制冷剂的颗粒)的平均粒径变小。
对于因混合制冷剂中的液滴的平均粒径变小而导致的喷射器的吸引制冷剂流量降低的原因,根据图22、图23进行说明。图22、图23与上述的图20、图21相同,示意性地图示了一般的喷射器的轴向截面。
首先,使未成为高干燥度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话,喷射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一边与吸引制冷剂混合一边减速。与此相对,喷射制冷剂中的液相制冷剂(即,液滴)因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时的惯性力而加速。液滴的惯性力由液滴的重量与制冷剂喷射口18c处的液滴的速度的乘法运算值表示。
并且,通过这样液滴加速,从而使混合制冷剂的压力能量变换成速度能量,如图22的下段侧曲线图的实线所示,能够使混合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到比从连接于制冷剂吸引口18d的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低。此外,通过该混合制冷剂的压力降低,能够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气相制冷剂。
然而,使高干燥度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话,不仅混合制冷剂中的液滴受到的气相制冷剂的阻力增加,而且液滴的平均粒径变小,液滴的重量变轻,因此液滴的惯性力也变小。
因此,使高干燥度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时的液滴与气相制冷剂的速度大致相同地变化。因此,无法充分地使混合制冷剂中的液滴加速,如图23的下段侧曲线图的实线所示,混合制冷剂的压力变得难以降低。其结果,喷射器18的吸引制冷剂流量降低。
此外,在混合制冷剂变为气相制冷剂、混合部18e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不变化的区域中,膨胀波与压缩波相互碰撞,从而在混合制冷剂中产生如图24所示那样的称为桶形冲击波的多个周期的冲击波,所述膨胀波是在喷射制冷剂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时产生的,所述压缩波是在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合流时产生的。
这样的桶形冲击波使混合制冷剂的流速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再从亚音速状态向超音速状态周期性地变化,因此大量损失混合制冷剂所具有的速度能量。因此,桶形冲击波成为使喷射器18的吸引制冷剂流量大幅降低的原因、以及在喷射器18产生较大的动作音的原因。
图24是用于对桶形冲击波进行说明的说明图,是以往技术的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周边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b中,具备作为气液供给部的储液罐19,因此能够可靠地使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产生凝结延迟。
此外,使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并等熵地减压,从而也使喷射制冷剂可靠地变为气液二相制冷剂,因此能够抑制混合制冷剂的干燥度x上升。因此,能够抑制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抑制喷射器18的吸引制冷剂流量降低。
除此之外,由于能够使喷射制冷剂的干燥度x降低,使混合制冷剂的二相音速αh降低,因此能够使二相制冷剂的流速从超音速状态向亚音速状态变化时产生的冲击波成为空气动力学上较弱的冲击波。因此,能够有效抑制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变得不稳定。
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即使在使第1蒸发器15下游侧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提高COP。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储液罐19构成气液供给部,因此能够不使循环结构复杂化,而以极简单的结构来可靠地使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采用作为可变节流机构的温度式膨胀阀作为低段侧节流装置16,使从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在预定的基准范围内。换言之,调整本实施方式的低段侧节流装置16的开度,以使从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在预定的基准过热度以下。
因此,通过适当地设定基准过热度,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使处于气液二相状态的喷射制冷剂与处于基准过热度以下的气相状态的吸引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的干燥度x上升。进一步,也可以调整低段侧节流装置16的开度,以使从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成为饱和气相制冷剂或气液二相制冷剂。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使喷射器18的喷射器效率ηej提高。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b,能够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18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应用在第2、第3、第8、第9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喷射器18。
(第6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对相对于第5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b中,追加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气相制冷剂引导向储液罐19内的排出制冷剂通路20a。最好在该排出制冷剂通路20a设置用于不使储液罐19内的制冷剂压力上升的节流单元。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毛细管构成排出制冷剂通路20a。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气液供给部的储液罐19构成为使储液于储液罐19的液相制冷剂与从压缩机11排出的气相制冷剂混合并使其向喷嘴部18a的入口侧流出。其他的结构及动作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构成气液供给部,也能够得到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应用在第2、第3、第8、第9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喷射器18。
(第7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对相对于第5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b中,追加将从散热器12流出的液相制冷剂引导向储液罐19内的凝结制冷剂通路20b。希望在该凝结制冷剂通路20b设置用于不使储液罐19内的制冷剂压力上升的节流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毛细管构成凝结制冷剂通路20b。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气液供给部的储液罐19构成为使从散热器12流出的液相制冷剂与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气相制冷剂混合并使其向喷嘴部18a的入口侧流出。其他的结构及动作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即使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构成气液供给部,也能够得到与第5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应用在第2、第3、第8、第9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喷射器18。
(第8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相对于第2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设置回旋空间18k,该回旋空间18k使从制冷剂流入口18l流入的制冷剂在设置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流上游侧的筒状部18m的内部回旋。喷射器18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动作的话,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室内用空气及向冷藏箱内循环吹送的箱内用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中,与第3实施方式相同,通过使制冷剂在回旋空间18k内回旋,从而能够使生成有凝结核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喷嘴部18a,因此能够使喷嘴效率ηnoz提高。因此,能够抑制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另外,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使喷射制冷剂自由膨胀,因此能够抑制壁面摩擦增加。因此,能够使喷嘴部18a中的制冷剂的能量损失降低,能够抑制喷射器18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的降低。
此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扩散部18g中的制冷剂升压性能稳定化,能够使喷射器18的喷射器效率ηej提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能够充分得到因具备喷射器18而产生的COP提高效果。
(第9实施方式)
在第8实施方式中,对采用形成于喷射部18j的入口部的最小通路截面积部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固定的固定喷嘴作为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采用构成为最小通路截面积部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可变的可变喷嘴。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具有:作为使喷嘴部18a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变化的阀芯的针阀18y及作为使该针阀18y位移的驱动部的步进电机18x。
针阀18y形成为其中心轴与喷嘴部18a的中心轴同轴地配置的针状。更具体而言,针阀18y形成为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顶端变细的形状,以最下游侧的顶端变细顶端部向喷嘴部18a的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制冷剂流下游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构成为所谓的塞式喷嘴。
步进电机18x配置于喷嘴部18a的制冷剂流入口18l侧,使针阀18y在喷嘴部18a的轴向上位移。由此,变更形成于喷嘴部18a的内周壁面与针阀18y的外周壁面之间的截面圆环状的制冷剂通路的截面积。步进电机18x通过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对其动作进行控制。
喷射器18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其他结构及动作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及喷射器18中,也能够得到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8,使喷嘴部18a构成为可变喷嘴,因此能够使与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负荷对应的制冷剂流量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部18a构成为塞式喷嘴,因此能够使喷射制冷剂从制冷剂喷射口18c沿针阀18y的外表面向混合部18e喷射。因此,即使流入喷嘴部18a的制冷剂流量变化,也能够容易地使喷射制冷剂自由膨胀,能够使制冷剂与制冷剂通路的壁面摩擦降低,抑制在制冷剂通路流动的制冷剂所具有的动能的损失。
另外,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针阀18y配置为在回旋空间18k内贯通,因此通过在回旋空间18k回旋的制冷剂与喷嘴部18a的内壁的摩擦而容易生成凝结核。
在图16所示的喷嘴部18a中,作为针阀18y,采用向制冷剂流下游侧顶端变细的形状的结构,但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变形例那样,采用从扩散部18g侧向制冷剂流上游侧顶端变细的形状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以最上游侧的顶端变细顶端部向喷射部18j的顶端变细部18i侧突出的方式配置即可。
(第10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第4实施方式变更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如图18所示,采用高段侧喷射器131作为第1减压部来代替高段侧节流装置13。
该高段侧喷射器131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的喷射器18相同。因此,高段侧喷射器131也与喷射器18相同,具有后段侧喷嘴部131a及后段侧主体部131b。后段侧喷嘴部131a使制冷剂减压。在后段侧主体部131b形成有:吸引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的高段侧制冷剂吸引口131d及使混合制冷剂升压的高段侧扩散部(高段侧升压部)131g。
能够使在散热器12凝结后的液相制冷剂流入本实施方式的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喷嘴部131a。因此,在高段侧喷射器131中,不会有由于使干燥度高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高段侧喷嘴部131a而导致高段侧扩散部131g无法发挥所希望的升压性能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高段侧喷射器131,不采用与上述的喷射器18完全相同的结构,而是采用被设定成,在使液相制冷剂流入高段侧喷嘴部131a时,使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整体能够发挥较高的COP的结构。
在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扩散部131g出口侧连接有对从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扩散部131g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21。
在气液分离器21的液相制冷剂流出口经由固定节流部22连接有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流入口,在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有高段侧喷射器131的制冷剂吸引口。另一方面,在气液分离器21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口连接有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的入口侧。其他的结构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使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动作的话,从散热器12流出的液相制冷剂流在分支部14分支。在分支部14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入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喷嘴部131a,被等熵地减压并喷射。
并且,通过该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从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从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制冷剂吸引口131d被吸引。从高段侧喷嘴部131a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与从高段侧制冷剂吸引口131d吸引的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流入高段侧扩散部131g并被升压。
从高段侧扩散部131g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21而被气液分离。并且,在气液分离器21被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经由固定节流部22流入第1蒸发器15。另一方面,在气液分离器21被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入喷射器18的喷嘴部18a。其他的动作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不但能够得到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通过高段侧喷射器131的升压作用能够使压缩机11的消耗功率降低,能够使循环整体的COP进一步提高。
采用高段侧喷射器131作为第1减压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不限定于图18所示的循环结构,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如图19所示。
具体而言,在图19所示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中,在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扩散部131g的出口侧连接第1蒸发器15的制冷剂入口侧。在分支部(第1分支部)14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使制冷剂流进一步分支的第2分支部14a。
在第2分支部14a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经由固定节流部132连接第3蒸发器23的制冷剂流入口,在第3蒸发器23的制冷剂流出口连接高段侧喷射器131的高段侧制冷剂吸引口131d。第3蒸发器23是如下吸热用热交换器:通过使在固定节流部132被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与从第3送风风扇23a吹送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压制冷剂蒸发并发挥吸热作用。
在第2分支部14a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出口经由低段侧节流装置16连接第2蒸发器17的制冷剂流入口。其他的结构与第4实施方式相同。即使是这样的循环结构,也能够通过高段侧喷射器131的升压作用,使循环整体的COP进一步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如下各种各样的变形。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具备喷射器18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10a、10b用作为车辆用制冷循环装置,通过第1蒸发器15冷却室内用空气,通过第2蒸发器17冷却箱内用空气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10a、10b的应用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10a、10b用作为车辆用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第1蒸发器15冷却向车辆前座侧吹送的前座用空气,通过第2蒸发器17冷却向车辆后座侧吹送的后座用空气。
另外,例如,在应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第1蒸发器15冷却向以低温(具体而言,0℃~10℃)冷藏保存食品、饮料等的冷藏室吹送的冷藏室用空气,通过第2蒸发器17冷却向以极低温(具体而言,-20℃~-10℃)冷冻保存食品等的冷冻室吹送的冷冻室用空气。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喷射器18应用于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10a、10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喷射器18的循环结构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10a、10b中,也可以在喷射器18的扩散部18g的出口侧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之间配置蓄能器,该蓄能器对从扩散部18g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流出。
另外,也可以在散热器12的制冷剂出口侧配置受液器,该受液器对从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使液相制冷剂向下游侧流出。另外,也可以配置使从散热器12流出的高温制冷剂与向压缩机11吸入的低温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此外,也可以在第2蒸发器17的制冷剂出口侧与喷射器18的制冷剂吸引口18d之间设置制冷剂压送用的辅助泵。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了温度式膨胀阀、固定节流部、高段侧喷射器作为高段侧节流装置13、低段侧节流装置1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作为高段侧节流装置13、低段侧节流装置16,也可以采用电动可变节流机构,该电动可变节流机构具有:构成为能够使开度变更的阀芯、及由使该阀芯的开度变化的步进电机构成的电动执行器。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由热交换部构成的结构作为散热器1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所热交换部使压缩机11的排出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然而,作为散热器12,也可以采用具有凝结部、调制器部及过冷却部的所谓过冷型冷凝器。凝结部使压缩机11的排出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使压缩机11的排出制冷剂凝结。调制器部对从该凝结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过冷却部使从调制器部流出的液相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使液相制冷剂过冷却。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金属形成喷射器18的主体部18b等结构部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只要能发挥各个结构部件的功能的话则不限定材质。即,也可以由树脂形成这些结构部件。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扩散部18g的入口部18h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设定为比喷嘴部18ac的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具体而言,只要将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开口直径设定成比入口部18h的开口直径小即可。
另外,在将入口部18h的开口直径设定成比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开口直径大的情况下,只要通过在入口部18h设置向制冷剂通路内突出的突起部,从而使入口部18h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比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小即可。
(5)在上述的第9实施方式中,对通过阀芯(针阀18y)而使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部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可变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如下结构:采用从形成于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向扩散部18g的内部遍及并延伸的圆锥形状的结构作为阀芯,且使扩散部18g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与喷嘴部18a的最小通路截面积部同时变更。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R134a作为制冷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制冷剂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采用R600a、R1234yf、R410A、R404A、R32、R1234yfxf、R407C等。另外,也可以采用使这些制冷剂中的多种混合的混合制冷剂等。
(7)另外,也可以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手段在能够实施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例如,也可以将在第5~第7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气液供给部应用到在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例如,作为第10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a的喷射器18,也可以应用第2、第3、第8、第9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喷射器18。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散热器12作为使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将第1、第2蒸发器15、17用作为冷却空气的利用侧热交换器,然而,相反,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热泵循环,该热泵循环将第1、第2蒸发器15、17构成为从外部气体等的热源吸热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将散热器12构成为加热空气或水等被加热流体的室内侧热交换器。

Claims (10)

1.一种喷射器(18),应用于具备使制冷剂蒸发的第1蒸发器(15)及第2蒸发器(17)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10a,10b),该喷射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喷嘴部(18a),该喷嘴部(18a)使从所述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直到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并将减压后的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
主体部(18b);
制冷剂吸引口(18d),该制冷剂吸引口(18d)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8b),通过所述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从所述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进行吸引;
升压部(18g),该升压部(18g)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8b),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以及
混合部(18e),该混合部(18e)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8b)的内部空间中的从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所述升压部(18g)的入口部(18h)的范围,并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混合,
所述混合部(18e)的从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所述入口部(18h)的距离(La)以使向所述入口部(18h)流入的制冷剂的流速为二相音速以下的方式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混合部(18e)的从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所述入口部(18h)的距离设为La,
将圆的直径设为φDa时,
使La/φDa≤1,
所述圆的面积为:包含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的所述喷嘴部(18a)的轴向垂直截面上的、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开口截面积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所流通的吸引通路(18f)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作为形成于所述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设置有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顶端变细部(18i)及从所述顶端变细部(18i)向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引导制冷剂的喷射部(18j),
所述喷嘴部(18a)按如下方式形成:为了使所述喷射部(18j)的内径向制冷剂流下游侧为恒定或慢慢扩大而使喷射部(18j)的轴向截面上的扩展角度(θn)为0°以上,从而使向所述混合部(18e)喷射的所述喷射制冷剂自由膨胀。
4.一种喷射器(18),应用于具备使制冷剂蒸发的第1蒸发器(15)及第2蒸发器(17)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10a,10b),该喷射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喷嘴部(18a),该喷嘴部(18a)使从所述第1蒸发器(15)流出的制冷剂减压直到成为气液二相状态,并将减压后的制冷剂作为喷射制冷剂从制冷剂喷射口(18c)喷射;
主体部(18b);
制冷剂吸引口(18d),该制冷剂吸引口(18d)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8b),通过所述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将从所述第2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作为吸引制冷剂进行吸引;
升压部(18g),该升压部(18g)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8b),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以及
混合部(18e),该混合部(18e)设置于所述主体部(18b)的内部空间中的从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至所述升压部(18g)的入口部(18h)的范围,并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混合,
作为形成于所述喷嘴部(18a)内的制冷剂通路,设置有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顶端变细部(18i)及从所述顶端变细部(18i)向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引导制冷剂的喷射部(18j),
所述喷嘴部(18a)形成为通过使所述喷射部(18j)的轴向截面上的扩展角度(θn)为0°以上,从而使向所述混合部(18e)喷射的所述喷射制冷剂自由膨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部(18e)具备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缩小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部(18e)形成为将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向制冷剂流下游侧慢慢缩小的圆台形状与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恒定的圆柱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混合部(18e)中的圆柱形状的部位的在所述喷嘴部(18a)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Lb,将所述混合部(18e)中的圆柱形状的部位的直径设为φDb时,
使Lb/φDb≤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口部(18h)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被设定成比所述制冷剂喷射口(18c)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回旋空间形成部件(18m),该回旋空间形成部件(18m)形成回旋空间(18k),该回旋空间(18k)使向所述喷嘴部(18a)流入的制冷剂绕所述喷嘴部(18a)的轴回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喷嘴部(18a)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变化的阀芯(18y)。
CN201480034713.8A 2013-06-18 2014-05-27 喷射器 Active CN105339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7578 2013-06-18
JP2013127578A JP6115344B2 (ja) 2013-06-18 2013-06-18 エジェクタ
PCT/JP2014/002786 WO2014203462A1 (ja) 2013-06-18 2014-05-27 エ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9678A true CN105339678A (zh) 2016-02-17
CN105339678B CN105339678B (zh) 2017-06-27

Family

ID=52104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4713.8A Active CN105339678B (zh) 2013-06-18 2014-05-27 喷射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89074B2 (zh)
JP (1) JP6115344B2 (zh)
CN (1) CN105339678B (zh)
DE (1) DE112014002882B4 (zh)
WO (1) WO20142034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8665A (zh) * 2017-06-12 2018-12-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处理装置和制冷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5345B2 (ja) 2013-06-18 2017-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
GB2524820A (en) * 2014-04-04 2015-10-07 Caltec Ltd Jet pump
JP6287890B2 (ja) 2014-09-04 2018-03-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液噴射エジェクタ、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ES2737984T3 (es) * 2015-08-14 2020-01-17 Danfoss As Un sistema de compresión de vapor con al menos dos grupos evaporadores
JP6582843B2 (ja) * 2015-10-06 2019-10-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8139131B (zh) 2015-10-20 2020-07-14 丹佛斯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蒸气压缩系统长时间处于喷射器模式的方法
EP3365618B1 (en) 2015-10-20 2022-10-26 Danfoss A/S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apour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a variable receiver pressure setpoint
FR3047526B1 (fr) * 2016-02-05 2018-03-09 Dassault Aviat Trompe a jet a geometrie optimisee, dispositif, turbomachine, et procede associes
US10254015B2 (en) * 2017-02-28 2019-04-09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Multi-zone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an ejector system
JP2019074300A (ja) * 2017-04-17 2019-05-16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三方流量制御弁
US10794402B2 (en) 2017-10-31 2020-10-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jector and a turbo-machine having an ejector
PT110900B (pt) 2018-08-01 2021-11-04 Univ Do Porto Ejetor de geometria variável para aplicações de arrefecimento e sistema de arrefecimento compreendendo o ejetor de geometria variável
DK180146B1 (en) 2018-10-15 2020-06-25 Danfoss 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Heat exchanger plate with strenghened diagonal area
DE102019213569A1 (de) * 2019-09-06 2021-03-11 Lechler Gmbh Injektionsdüse für eine Sprühvorrichtung und Sprühvorrichtung
US11629901B1 (en) 2019-12-18 2023-04-18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US11732941B1 (en) 2020-03-26 2023-08-22 Booz Allen Hamilton In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s
WO2022048095A1 (zh) * 2020-09-04 2022-03-10 李华玉 减小并利用放热过程传热温差的方法
CN113252290B (zh) * 2021-04-22 2023-03-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超低压力输入高风速输出的火星低压超声速引射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8600A (ja) * 1983-11-15 1985-06-14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ゼクタ吸入ポンプ
CN1470821A (zh) * 2002-07-09 2004-01-28 ��ʽ�����װ 带有节流可控喷嘴的喷射器和使用它的喷射循环
CN1527007A (zh) * 2003-03-05 2004-09-08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锥形喷嘴和锥形针的喷射器
JP2006292351A (ja) * 2005-03-14 2006-10-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
JP2007032945A (ja) * 2005-07-27 2007-02-08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式サイクルおよびその流量調節弁
JP2013068199A (ja) * 2011-09-26 2013-04-18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37606A (ko) * 2000-11-15 2002-05-22 선우중호 증기이젝터를 이용한 이중증발 에어콘의 냉각방법과 그 장치
JP4042637B2 (ja) * 2003-06-18 2008-02-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JP2009133624A (ja) * 2005-03-14 2009-06-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
US7779647B2 (en) * 2005-05-24 2010-08-24 Denso Corporation Ejector and ejector cycle device
JP4604909B2 (ja) * 2005-08-08 2011-01-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式サイクル
JP4929936B2 (ja) 2006-09-07 2012-05-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JP2009058179A (ja) 2007-08-31 2009-03-19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用ユニット
DE102008005074A1 (de) * 2008-01-18 2009-07-23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Ejektor für eine Klimaanlage
JP4832458B2 (ja) * 2008-03-13 2011-12-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JP5493769B2 (ja) * 2009-01-12 2014-05-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蒸発器ユニット
CN103003641B (zh) * 2010-07-23 2016-03-16 开利公司 高效率喷射器循环
JP5419901B2 (ja) 2011-01-17 2014-02-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流路切替装置及び流路切替方法
JP5307221B2 (ja) 2011-12-19 2013-10-02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及び画像取得装置のフォーカス方法
JP6056596B2 (ja) 2013-03-27 2017-0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
JP6115345B2 (ja) 2013-06-18 2017-04-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8600A (ja) * 1983-11-15 1985-06-14 Nissan Motor Co Ltd エゼクタ吸入ポンプ
CN1470821A (zh) * 2002-07-09 2004-01-28 ��ʽ�����װ 带有节流可控喷嘴的喷射器和使用它的喷射循环
CN1527007A (zh) * 2003-03-05 2004-09-08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锥形喷嘴和锥形针的喷射器
JP2006292351A (ja) * 2005-03-14 2006-10-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凍空調装置
JP2007032945A (ja) * 2005-07-27 2007-02-08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式サイクルおよびその流量調節弁
JP2013068199A (ja) * 2011-09-26 2013-04-18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8665A (zh) * 2017-06-12 2018-12-18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流体处理装置和制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01363A (ja) 2015-01-05
DE112014002882T5 (de) 2016-03-10
DE112014002882B4 (de) 2019-09-19
JP6115344B2 (ja) 2017-04-19
WO2014203462A1 (ja) 2014-12-24
CN105339678B (zh) 2017-06-27
US20160186783A1 (en) 2016-06-30
US9989074B2 (en)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9678A (zh) 喷射器
CN105324581A (zh) 喷射器
CN105492841B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以及喷射器
CN102022387B (zh) 喷射器
CN102706047B (zh) 制冷剂分配器和制冷循环装置
CN105051375B (zh) 喷射器
CN106662367B (zh) 喷射器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5452675B (zh) 喷射器
JP2004270460A (ja) エジェクタ
JP2013108632A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CN107407507A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5431640A (zh) 喷射器
CN106233082A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6605110B (zh) 液体喷射器以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5579788A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10226044A (zh) 喷射器
CN107407293B (zh) 喷射器、喷射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
JP5962596B2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JP4888050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780567B2 (ja) 気液分離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4340136A (ja) エジェクタ
CN104870829B (zh) 喷射器
WO2018139417A1 (ja) エジェクタ
JP2004324929A (ja) エジェクタサイク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