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24595A - 动力传递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递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24595A CN105324595A CN201480034463.8A CN201480034463A CN105324595A CN 105324595 A CN105324595 A CN 105324595A CN 201480034463 A CN201480034463 A CN 201480034463A CN 105324595 A CN105324595 A CN 1053245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circuit
- oil
- support
- fluid
- ax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1/04—Combined pump-turbine un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1/00—Rotary fluid gearing of the hydrokinetic type
- F16H41/24—Details
- F16H41/30—Details relating to venting, lubrication, cooling, circulation of the cooling mediu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 F16H47/02—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 with fluid clutches or fluid gearing the fluid gearing being of the volumetric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ight forward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82—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 F16H2200/0086—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reverse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two reverse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0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two sets of orbital gea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 F16H2200/202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avigneaux set using a Ravigneaux set with 4 connec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79—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freewheel type mechanisms, e.g. freewheel clutches
- F16H2200/208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using freewheel type mechanisms, e.g. freewheel clutches one freewheel mechanis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97—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omprising an orbital gear set member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e.g. a sun wheel permanently connected to the hou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F16H3/663—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with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etween axially spaced orbital gears, e.g. RAVIGNEAUX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3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supply, e.g. pumps ; Pressure control
- F16H57/0441—Arrangements of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前支承部件(100)具有第2毂部(130),该第2毂部(130)向链传动机构(70)一侧延伸,并且,导轮轴(28)固定住第2毂部(130)上,第2毂部(130)穿过主动链轮(71)插入到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内,在筒状部(292)的内周面和导轮轴(2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与流体传动室(23a)连通的油路(200),在筒状部(292)和第2毂部(130)之间设置有限制工作油从油路(200)流入的密封部件(94),在第2毂部(130)和导轮轴(28)之间形成有轴侧油槽(28g)和凹部(110c),该轴侧油槽(28g)和凹部(110c)与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的壳体内油路(110b)和油路(200)连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人们公知如下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即,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液力变矩器(流体传动装置)、油泵、链传动系统(链传动机构)、导轮轴、液力变矩器壳体、中心支承部件,其中,液力变矩器(流体传动装置)具有与引擎(原动机)连接的泵轮和与变速机构的输入轴连接的涡轮;油泵被来自引擎的动力驱动;链传动系统(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其通过液力变矩器套筒与液力变矩器的泵轮连接;从动链轮,其与油泵驱动轴连接;链条,其卷绕在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导轮轴支承变速机构的输入轴;液力变矩器壳体收装液力变矩器;中心支承部件安装在收装变速机构的变速器壳体的内部,并且上述导轮轴固定在该中心支承部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链传动系统的主动链轮被导轮轴支承且能够转动,并且,液力变矩器的泵轮通过液力变矩器套筒支承在液力变矩器壳体上且能够转动。另外,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用于由形成于中心支承部件上的油路将油(工作油)提供给液力变矩器的第1、第2及第3油路。第1油路形成于输入轴的内部,第2油路由被输入轴和导轮轴划分出的空间构成。另外,第3油路以在主动链轮的外周侧不与链条的轨道相干涉的方式形成,其由流入流路、连通流路、孔、槽以及导出流路等构成,其中,流入流路沿轴向从中心支承部件延伸出来;连通流路形成于液力变矩器壳体上;孔和槽形成于液力变矩器壳体和液力变矩器套筒之间的轴承上;导出流路形成于液力变矩器套筒上。
另外,作为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人们还公知如下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即,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液力变矩器、油泵、油泵驱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导轮轴、壳体单元,其中,液力变矩器将来自引擎(原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油泵被来自引擎的动力驱动;油泵驱动机构(链传动机构)包括:第1链轮(主动链轮),其通过液力变矩器套筒与液力变矩器的叶轮壳(泵轮)连接;第2链轮(从动链轮),其设置在油泵驱动轴上;链条,其卷绕在第1链轮和第2链轮上;导轮轴支承能够转动的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壳体单元包括收装液力变矩器的液力变矩器壳体和固定有导轮轴的盖部件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液力变矩器的叶轮壳(液力变矩器套筒)通过第1轴套(轴承)被导轮轴支承且能够转动,并且,油泵驱动机构的第1链轮通过第2轴套(轴承)被导轮轴支承且能够转动。
另外,作为这种动力传递装置,人们公知如下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即,该动力传递装置具有轴套、传动机构的驱动侧链轮以及轴承,其中,与泵轮的液力变矩器盖连接的转动部件的筒状部和作为静止部件的驱动桥壳体的突出部之间形成压力油路,上述轴套密封该压力油路;驱动侧链轮与转动部件的筒状部上的中间部的外周侧连接;轴承配置在上述轴套和驱动桥壳体的突出部的外周侧,保持能够转动的驱动侧链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驱动侧链轮具有:盘状部,其与转动部件的筒状部花键嵌合;筒状部,其沿轴向从该盘状部的外端部延伸出来,上述轴承配置在该筒状部和驱动桥壳体的突出部之间。
【专利文献1】国际专利公开公报第2010/125640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25979号
【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286144号
采用专利文献1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的话,在主动链轮的外侧形成绕过主动链轮从中心支承部件向液力变矩器一侧延伸的油路时,为了形成上述的导入流路和连通流路,需要增加中心支承部件和液力变矩器壳体的厚度,从而导致动力传递装置尺寸增大,重量增加。另外,需要在中心支承部件和液力变矩器壳体之间设置密封部件,或者在上述轴承上加工出孔和槽等,因此使油路结构复杂化,从而导致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的增加,成本的上升。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如果液力变矩器内的工作油从液力变矩器套筒和导轮轴之间的油路经由第1轴套流入到第1链轮一侧,由于受到液压的作用,第1链轮在轴向上的位置可能会变得不稳定。因此,最好是在液力变矩器套筒和导轮轴之间设置用于抑制工作油从上述油路流入到第1链轮一侧的密封部件。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如果在液力变矩器套筒和导轮轴之间除设置第1和第2链轮外,还设置密封部件的话,由于该密封部件的设置,导致导轮轴的轴长的增加,进而可能导致动力传递装置的整个轴长增加。再者,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在结构上会导致驱动侧链轮的大型化,难以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将动力传递给油泵的链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将工作油从主动链轮的一侧输送到另一侧而提供给流体传动装置的油路结构得到简化,并且,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小型轻量化,减少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以实现成本降低。
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流体传动装置、油泵、链传动机构、套筒部件以及壳体,其中,
所述流体传动装置具有:泵轮,其与原动机连接;涡轮,其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流体传动室,所述泵轮和所述涡轮之间通过该流体传动室内的工作油进行动力传递;
所述油泵被来自所述原动机的动力驱动;
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其与所述流体传动装置的所述泵轮连接;从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油泵的转轴上;链条,其卷绕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
所述套筒部件,其支承所述变速器的所述输入轴,并使其能够转动(即,输入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套筒部件支承);
所述壳体,其收装所述流体传动装置、所述变速器以及所述油泵,
所述壳体包括: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隔着所述链传动机构配置,其中第1支承部配置在所述流体传动装置一侧,第2支承部配置在所述变速器一侧,
所述第2支承部包括圆筒状的毂部,所述毂部延伸至所述链传动机构一侧,并且形成有固定所述套筒部件的通孔,
在所述泵轮上固定有叶轮轮毂,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叶轮轮毂的筒状部相嵌合,使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第2支承部的所述毂部穿过所述主动链轮,插入到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内,
在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套筒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体传动室连通的第1油路,
在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和所述毂部之间配置有限制工作油从所述第1油路流入的密封部件,
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套筒部件之间形成有连通支承部内油路以及所述第1油路的第2油路,所述支承部内油路形成在所述第2支承部内。
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隔着链传动机构,壳体的第1支承部配置在流体传动装置侧(链传动机构两侧中的一侧),壳体的第2支承部配置在变速器侧(链传动机构两侧中的另一侧)。链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与固定在泵轮上的叶轮轮毂的筒状部嵌合而使两者不能相对转动。另外,第2支承部包括圆筒状的毂部,该毂部向链传动机构一侧延伸,并且形成有固定套筒部件的通孔,该毂部穿过主动链轮插入到叶轮轮毂的筒状部内。再者,在叶轮轮毂的筒状部的内周面和套筒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与流体传动室连通的第1油路,在叶轮轮毂的筒状部和毂部之间配置有限制工作油从第1油路流入的密封部件。并且,在毂部和套筒部件之间形成有第2油路,该第2油路与形成与第2支承部内的支承部内油路和第1油路连通。从而,能够在径向上,于主动链轮和叶轮轮毂与套筒部件之间形成连接流体传动室和第2支承部的支承部内油路的油路,即第1油路和第2油路。由此,不需要在主动链轮、的外侧形成连接流体传动室和支承部内油路的油路,能够抑制因该油路的形成引起的壳体(第2支承部)厚度的增加以及因设置密封部件或者对轴承进行加工而引起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的增加。因此,将工作油从将动力传递给油泵的链传动机构的主动链轮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从而提供给流体传动装置的油路的结构得到简化,并且,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小型轻量化,通过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的减少,实现成本的降低。再者,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由于由密封部件能够抑制工作油从第1油路流入到主动链轮一侧,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液压作用于主动链轮,使主动链轮在轴向上的位置保持稳定。
另外,所述泵轮可以通过配置在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的外周侧的轴承被所述第1支承部支承且能够转动,所述密封部件可以配置在所述轴承的径向内侧,与该轴承形成重合。即,由于第2支承部的毂部穿过主动链轮插入到叶轮轮毂的筒状部内,并且,泵轮通过配置在该筒状部的外周侧的轴承被第1支承部支承且能够转动,因而,能够将密封部件配置在从径向来看与轴承形成重合的位置。从而,通过使主动链轮、轴承以及密封部件不在轴向上排列设置,能够缩短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长度。
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可以具有轴内油路、连通用油路、第2密封部件以及垫圈,其中,所述轴内油路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流体传动室连通;所述连通用油路形成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周面和所述套筒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用以使形成于所述第2支承部内的第2支承部内油路和所述轴内油路连通;所述第2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套筒部件之间,用以限制工作油从所述连通用油路泄漏;与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套筒部件之间的第2密封部件相比,所述垫圈更靠所述第1油路一侧,用以限制工作油从所述连通用油路泄漏,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套筒部件中,位于比所述第2密封部件靠所述第1油路一侧的端部的直径被减小,所述第2油路可以包括:轴侧油槽,其形成于所述套筒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流体传动室连通;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第2支承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承部内油路连通。
从而,流体传动装置的流体传动室通过上述第1和第2油路与第2支承部的支承部内油路连通,并且通过轴内油路和连通用油路与第2支承部的第2支承部内油路连通,因而,能够将工作油从第2支承部提供给流体传动室,并且使工作油从流体传动室回流至第2支承部。另外,由于通过形成于第2支承部的内周面的凹部和形成于套筒部件的外周面的轴侧油槽能够使支承部内油路和流体传动室连通,因而能够尽可能地从毂部上省略掉油槽。再者,由于输入轴和套筒部件的比第2密封部件靠第1油路一侧的端部的直径分别较小,因而,即使不在毂部上设置油槽,也能够充分地确保第2油路(轴侧油槽)的油路截面积。由此,能够减小毂部的厚度,以抑制主动链轮及其周围部件的直径变大,进而抑制动力传递装置的大型化。
另外,所述动力传递装置还可以具有离合器和第2轴内油路,其中,所述离合器用于使所述原动机和所述变速器的所述输入轴连接以及解除两者的连接;所述第2轴内油路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离合器的接合油室连通,在所述第2支承部上可以形成有第3支承部内油路,所述第3支承部内油路通过形成于所述套筒部件的油孔与所述第2轴内油路连通,所述第2轴内油路和所述套筒部件的所述油孔间具有连通部,所述第2密封部件可以限制工作油在该连通部与所述连通用油路之间流动。从而能够将工作油从第2支承部供给以及排出给离合器的接合油室。
再者,第2支承部可以包括凸缘部,在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所述支承部内油路,所述毂部可以从所述凸缘部向所述链传动机构一侧延伸,所述凹部可以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承部内油路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大致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包含的自动变速器25的各变速档与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状态的关系的动作表。
图3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大致结构图。
图4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变形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大致结构图。图1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与安装在前轮驱动式的汽车上的未图示的引擎的曲轴连接,并且能够将来自引擎的动力传递给左右的驱动轮(前轮)DW。如图所示,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变速器壳体22、流体传动装置(起动装置)23、自动变速器25、齿轮机构40、差动机构(差动齿轮机构)50、油泵60、链传动机构70以及液压控制装置85等,其中,变速器壳体22包括变矩器壳体220和驱动桥壳体221;流体传动装置23收装在变矩器壳体220内;链传动机构70将来自引擎的动力传递给油泵60;液压控制装置85将由油泵吐出的工作油(ATF)的压力调整后输出。
流体传动装置23由具有扭矩放大作用的液力变矩器构成,如图1所示,其包括位于动力输入侧的泵轮23p、位于动力输出侧的涡轮23t、导轮23s、单向离合器23o、锁止离合器23c以及减振机构23d等,其中,泵轮23p通过作为输入部件的前盖18与引擎的曲轴连接;涡轮23t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连接;导轮23s配置在泵轮23p和涡轮23t的内侧,用于对工作油从涡轮23t向泵轮23p的流动进行整流;单向离合器23o限制导轮23s的转动方向,使该导轮23s朝一个方向转动。另外,流体传动装置23也可以由不具有导轮23s的液力耦合器构成。
锁止离合器23c用于选择性地执行锁止操作以及解除该锁止的操作,其中,锁止操作为机械式地使泵轮23p和涡轮23t连接,即,使前盖18(原动机)和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连接的操作。锁止离合器23c利用流体传动室23a内的油压和隔着锁止活塞与该流体传动室23a相向的锁止室23b内的油压之间的差压,执行锁止操作以及解除该锁止的操作,泵轮23p和涡轮23t之间通过流体传动室23a内的工作油进行动力传递。另外,锁止离合器23c既可以为液压式单片摩擦离合器,也可以为液压式多片摩擦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25由8级变速式变速器构成,如图1所示,其包括双小齿轮式的第1行星齿轮机构30、拉威挪式的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用于变更由输入侧到输出侧的动力传递路径的4个离合器C1、C2、C3、C4、2个制动器B1、B2以及单向离合器F1。
第1行星齿轮机构30具有:太阳轮31,其为外齿齿轮;环形齿轮32,其为内齿齿轮,配置在与该太阳轮31同心的圆上;行星架34,其保持多个小齿轮组,各齿轮组内具有能够自转(能够转动)且能够公转的两个小齿轮33a、33b,小齿轮33a与33b相互啮合且其中一个与太阳轮31啮合,另一个与环形齿轮32啮合。如图所示,第1行星齿轮机构30的太阳轮31固定在驱动桥壳体221上,第1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架34与输入轴26连接且能够与该输入轴26一起转动。另外,第1行星齿轮机构30由减速齿轮构成,传递给作为输入侧结构要素的行星架34的动力被第1行星齿轮机构30减速后,由作为输出侧结构要素的环形齿轮32输出。
第2行星齿轮机构35具有第1太阳轮36a、第2太阳轮36b、环形齿轮37、多个短齿小齿轮38a、多个长齿小齿轮38b、行星架39,其中,第1太阳轮36a和第2太阳轮36b为外齿齿轮;环形齿轮37为内齿齿轮;多个短齿小齿轮38a与第1太阳轮36a啮合;多个长齿小齿轮38b与第2太阳轮36b和多个短齿小齿轮38a啮合,并且与环形齿轮37啮合;行星架39保持能够自转(能够转动)且能够公转的多个短齿小齿轮38a和多个长齿小齿轮38b。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环形齿轮37起到自动变速器25的输出部件的作用,由输入轴26传递给环形齿轮37的动力通过齿轮机构40、差动齿轮机构50以及传动轴51传递给左右的驱动轮DW。另外,行星架39通过单向离合器F1支承在变速器壳体22上,单向离合器F1限制该行星架39的转动方向,使该行星架39向一个方向转动。
离合器C1具有液压伺服机构,该液压伺服机构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和被摩擦片、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该离合器C1为多片摩擦式液压离合器(摩擦卡合结构要素),其能够将第1行星齿轮机构30的环形齿轮32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1太阳轮36a连接起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2具有液压伺服机构,该液压伺服机构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和被摩擦片、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该离合器C2为多片摩擦式液压离合器,其能够将输入轴26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架39连接起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3具有液压伺服机构,该液压伺服机构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和被摩擦片、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该离合器C3为多片摩擦式液压离合器,其能够将第1行星齿轮机构30的环形齿轮32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2太阳轮36b连接起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离合器C4具有液压伺服机构,该液压伺服机构由活塞、多个摩擦片和被摩擦片、供给工作油的油室等构成,该离合器C4为多片摩擦式液压离合器,其能够将第1行星齿轮机构30的行星架34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2太阳轮36b连接起来,并且能够解除两者的连接。
制动器B1为具有液压伺服机构的带式制动器或者多片摩擦式制动器,且为液压制动器(摩擦卡合结构要素),其能够将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第2太阳轮36b固定在变速器壳体22上,使之不能够转动,并且能够解除第2太阳轮36b固定在变速器壳体22上的状态。制动器B2为具有液压伺服机构的带式制动器或者多片摩擦式制动器,且为液压制动器,其能够将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行星架39固定在变速器壳体22上,使之不能够转动,并且能够解除行星架39固定在变速器壳体22上的状态。另外,单向离合器F1例如具有内圈、外圈以及多个挡圈等,该单向离合器F1在外圈相对于内圈向一个方向转动时通过挡圈传递力矩,并且,在外圈相对于内圈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使外圈和内圈发生相对转动。其实,单向离合器F1也可以具有挡圈式以外的滚子式这样的结构。
通过由未图示的液压控制装置供给和排出工作油,使这些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2动作。图2是表示自动变速器25与离合器C1~C4、制动器B1、B2以及单向离合器F1的动作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动作表。当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2处于图2的动作表所示的状态时,自动变速器25提供前进1~8档和后退1档、后退2档。另外,离合器C1~C4和制动器B1、B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为犬齿式离合器(dogclutch)这样的啮合式卡合结构要素
齿轮机构40具有:中间主动齿轮(Counterdrivegear)41,其与自动变速器25的第2行星齿轮机构35的环形齿轮37连接;中间从动齿轮43,其固定在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平行延伸设置的中间轴42上,并且与中间主动齿轮41啮合;主动小齿轮(最终主动齿轮)44,其形成于(或者固定于)中间轴42上;差动环形齿轮(最终从动齿轮)45,其与主动小齿轮44啮合,并且与差动齿轮机构50连接。
油泵60由齿轮泵构成,其包括:外齿齿轮(内转子)61,其具有多个外齿;内齿齿轮(外转子)62,其具有比外齿的总数多1个的内齿,该内齿与外齿齿轮61的该外齿啮合,并且,相对于该外齿齿轮61偏心设置;转轴63,其安装在外齿齿轮61上;泵壳64,其收装外齿齿轮61和内齿齿轮6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油泵60配置在驱动桥壳体221内的下部,即齿轮机构40的差动环形齿轮45的侧方,并且,油泵60的转轴63位于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不同的轴线上。油泵60被由引擎通过与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连接的链传动机构70传递给转轴63的动力驱动,吸引形成于驱动桥壳体221的下部的工作油存积部221a(参照图3)存积的工作油,将其压送至液压控制装置85。从而,与将转轴63与输入轴26同轴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转轴63、外齿齿轮61以及内齿齿轮62的外径,因此能够实现整个油泵60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外齿齿轮61和内齿齿轮62这二者与泵壳64之间产生的阻力矩。
另外,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过滤器80,该过滤器80对由油泵60从工作油存积部221a吸引出的工作油进行过滤。如图3所示,过滤器80配置在驱动桥壳体221内,位于油泵60的位于差动环形齿轮45一侧的部分的侧方,其在工作油存积部221a内开口,并且与油泵60连接。这样,通过将油泵60和过滤器80配置在易于成为死角的位于差动环形齿轮45侧方的空间内,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20的小型化。
液压控制装置85包括阀体、多个调节阀、多个继动阀、多个直线运动式电磁阀以及开闭电磁阀等(图示均被省略),其中,阀体具有多个未图示的油路;多个调节阀和多个继动阀由阀体与未图示的阀芯和弹簧构成;多个线性电磁阀安装在阀体上,与该阀体的油路一起构成液压回路。液压控制装置85调节由油泵60吐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后,将调节后的工作油提供给流体传动装置20和自动变速器25包含的离合器C1~C3和制动器B1、B2等各液压设备,并且,将作为润滑冷却介质的工作油提供给各种轴承这样的润滑冷却对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液压控制装置85安装在驱动桥壳体221的侧部,并且,隔着油泵60位于与过滤器80相反的一侧。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图4表示动力传动装置20包含的流体传动装置23、油泵60以及将来自引擎的动力传递给该油泵60的链传动机构70周围的结构。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在图5中省略了链传动机构70的主动链轮71的图示。
如图4所示,构成变速器壳体22的变矩器壳体220包括侧壁部220a(第1支承部),该侧壁部220a沿流体传动装置23的径向延伸,并且具有在与上述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的同一轴线上延伸的通孔220o。另外,在固定于变矩器壳体220(与变矩器壳体220连接)的驱动桥壳体221上一体形成有沿流体传动装置23的径向延伸的前支承部件100(第2支承部)。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配置在链传动机构70的靠流体传动装置23一侧(图4中的右侧),驱动桥壳体221的前支承部件100配置在链传动机构70的靠自动变速器25一侧(图4中的左侧)。即,侧壁部220a和前支承部件100隔着链传动机构70相向配置。
前支承部件100包括:凸缘部110,其沿径向延伸,并且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驱动桥壳体221上,在该驱动桥壳体221内与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相向配置;圆筒状的第1毂部120,其沿轴向从凸缘部110的中央部向自动变速器25一侧(图4中的左侧)延伸;圆筒状的第2毂部130,其沿轴向从凸缘部110的中央向链传动机构70一侧(图4中的右侧)延伸。并且,前支承部件100具有由第1、第2毂部120、130形成的通孔110a,支承自动变速器25且使其能够转动的输入轴26的导轮轴28(套筒部件)被压入到(固定到)该通孔110a内。从而,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通过导轮轴28被前支承部件100、即驱动桥壳体221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支承部件100构成油泵60的泵壳64的一部分。即,泵壳64由泵体65和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构成,其中,泵体65具有收装有外齿齿轮61和内齿齿轮62的齿轮收装室65a;凸缘部110通过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泵体65上,并且从流体传动装置23一侧(图4中的右侧)罩住齿轮收装室65a。另外,在泵体65上形成有支承孔65o,该支承孔65o支承油泵60的能够转动的转轴63的一端。在凸缘部110上还形成有支承孔110o,当泵体65和前支承部件100固定在一起时,支承孔100o在与支承孔65o相同的轴线上延伸,支承能够转动的转轴63的另一端。从而,油泵60通过前支承部件100固定在驱动桥壳体221上,且油泵60的转轴63位于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不同的轴线上。
另外,如图4所示,将来自引擎的动力传递给油泵60的链传动机构70包括:主动链轮71,其通过叶轮轮毂29与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连接;从动链轮72,其安装在转轴63上;链条73,其卷绕在主动链轮71和从动链轮72上。
主动链轮71由外周上具有多个齿轮齿的环状的齿轮部件构成,例如包括:盘状部71a,其具有该齿轮齿;毂部71b,其支承该盘状部71a,并且具有中心孔。主动链轮71通过配置在毂部71b的中心孔内的轴承90被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支承且能够转动。即,第2毂部130通过轴承90插入到主动链轮71的盘状部71a(通孔)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承90和第2毂部130之间设置有用于抑制该轴承90和第2毂部130磨损的套筒。
另外,在主动链轮71的自动变速器25一侧(图4中的左侧)配置有能够与盘状部71a的端面抵接的环状的第1垫圈91,在主动链轮71的流体传动装置23一侧(图4中的右侧)配置有能够与盘状部71a的端面抵接的环状的第2垫圈92。第1垫圈91具有多个突起部91a,该多个突起部91a分别与相应的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上的孔部嵌合,第2垫圈92具有多个突起部92a,该多个突起部92a分别插入到与相应的形成于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上的孔部内。从而,能够限制第1和第2垫圈91、92随主动链轮71转动,并且能够由第1和第2垫圈91、92限制主动链轮71在轴向上的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2垫圈92具有能够与形成于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上的凹部220b卡合的卡合爪92t。从而,只要将卡合爪92t与变矩器壳体220的凹部220b卡合,第2垫圈92就能够稳定地被变矩器壳体220保持,因此,能够从引擎一侧向自动变速器25一侧(从图4中的右侧向左侧)将保持第2垫圈92的变矩器壳体220与动力传递装置20组装在一起。由此,能够提高动力传递装置20的组装性。
从动链轮72由外周上具有多个齿轮齿的环状的齿轮部件构成,例如包括:盘状部72a,其具有该齿轮齿;毂部72b,其沿轴向从盘状部72a延伸出来,并且具有中心孔。油泵60的转轴63固定在毂部72b的中心孔内。另外,链条73卷绕在形成于主动链轮71和从动链轮72的各外周的齿轮齿上。
与链传动机构70的转动链轮71连接的叶轮轮毂29包括:环状部291,其固定在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上;筒状部292,其沿轴向从环状部291的中央部延伸出来。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突出部29t,该多个突出部29t形成于筒状部292的位于前支承部件100一侧的端部。另外,在主动链轮71的毂部71b上形成有多个能够与该突出部29t卡合的孔部,通过该突出部29t和该孔部的卡合,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和主动链轮71连接在一起且能够一起转动。即,主动链轮71与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相嵌合且不能够相对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叶轮轮毂29、主动链轮71、链条73以及从动链轮72将来自引擎的动力传递给油泵60的转轴63,驱动外齿齿轮61和内齿齿轮62转动。
再者,如图4所示,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通过配置在外周侧的轴承95被变矩器壳体220的通孔220o的内周面支承且能够转动。从而,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能够通过叶轮轮毂29和轴承95被变矩器壳体220支承且能够转动。并且,如上所述,链传动机构70的主动链轮71通过轴承90被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支承且能够转动。这样,由与导轮轴28不同的变矩器壳体220和前支承部件100支承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和主动链轮71,因此能够适当地支承泵轮23p和主动链轮71,进一步减小在动力传动装置20的轴向上延伸得较长的导轮轴28的厚度,实现动力传递装置20的小型化。
接下来,对用于将工作油从液压控制装置85供给和排出给流体传动装置23的油路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中,与流体传动装置23的锁止室23b连通且与液压控制装置85连接的油路26a(轴内油路)形成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的内部。该油路26a作为用于将液压(油)从液压控制装置85提供给流体传动装置23的锁止室23b的“锁止锁定油路”来使用。另外,如图4所示,输入轴26的油路26a包括形成于该输入轴26的径向油路,该径向油路通过形成于导轮轴28上的油孔和形成于前支承部件上的未图示的壳体内油路(第2支承部内油路)而与液压控制装置85连接。
另外,在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内形成有壳体内油路110b(支承部内油路),该壳体内油路110b通过形成于驱动桥壳体221的未图示的油路与液压控制装置85连接。再者,在前支承部件100的通孔110a的内周面上形成有与壳体内油路110b连通的凹部110c。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10c以稍微进入第2毂部130的内周面的方式形成于凸缘部110的内周面上。并且,在第2毂部130和导轮轴28之间形成有轴侧油槽28g。轴侧油槽28g形成于导轮轴28的外周面上并且与前支承部件100的凹部100c连通,并且位于第2毂部130的内侧,该轴侧油槽28g与凹部110c一起形成一个油路(第2油路)。
如图4所示,轴侧油槽28g在第2毂部130的顶端处开口,且与在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的内周面和导轮轴2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油路200(第1油路)连通。油路200通过叶轮轮毂29和单向离合器23o的构成部件之间的间隙等与流体传动装置23的流体传动室23a连通。另外,第2毂部130穿过转动链轮71插入到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内,在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的内周面和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94,该密封部件94在上述轴承95的径向内侧与该轴承95形成重合(从径向上来看,与该轴承95重合)。即,密封部件94配置在筒状部292和第2毂部130之间,并且在轴承95的内侧被该轴承95包围。
从而,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液压控制装置85和流体传动装置23间通过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的壳体内油路110b、凹部110c、形成于导轮轴28的外周面上的轴侧油槽28g以及油路200相连通。当锁止离合器23c执行锁止操作时,这些壳体内油路110b、凹部110c、轴侧油槽28g以及油路200作为用于将液压从液压控制装置85提供(传递)给流体传动装置23的锁止解除(用)油路来使用。另外,在由锁止离合器23c解除锁止时,为了解除锁止离合器23c的锁止状态,从上述锁止解除油路、即油路26a提供到锁止室23b内工作油经油路200、轴侧油槽28g、凹部110c以及壳体内油路110b回流到液压控制装置85内。
并且,如上所述,在导轮轴28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轴侧油槽28g,因此,不需要在主动链轮71的外侧形成从前支承部件100一侧向流体传动装置23一侧延伸出来的、构成上述锁止解除油路的一部分的油路。从而能够抑制如下情况:因在主动链轮71上形成构成该锁止解除油路的一部分的油路而引起的变矩器壳体220的结构复杂化以及厚度的增加;由于设置密封部件,或者例如在轴承上加工油路而引起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的增加。
另外,在通孔110的内周面、即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的内周面上形成凹部110c,通过该凹部110c和导轮轴28的轴侧油槽28g使支承部内油路和流体传动装置23的流体传动室23a连通,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使第2毂部130上省略油槽。再者,如图4所示,由于输入轴26和导轮轴28的位于油路200一侧的端部的直径分别小于位于与油路200相反一侧的部分(插入到第1毂部120的部分)的直径,因此,即便使第2毂部130上省略油槽,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轴侧油槽28g(第2油路)的油路截面积。由此,能够减小第2毂部130的厚度,抑制主动链轮71及其周围部件的大型化,进而抑制动力传递装置20的大型化。另外,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由于没有在由壳体内油路100b、凹部110c、轴侧油槽28g以及油路200构成的锁止解除油路的中途配置轴承,因而,能够抑制工作油通过轴承泄漏到锁止解除油路的外部。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锁止解除油路内的液压,进而确保流体传动室23a内的液压。
再者,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由于在叶轮轮毂29的内周面和第2毂部130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94,因而,由密封部件94良好地抑制流经轴侧油槽28g和流体传动室23a之间的工作油从叶轮轮毂29和导轮轴28之间的油路200流入到主动链轮71一侧。从而能够更良好地抑制主动链轮71受到液压的作用,使主动链轮71在轴向上的位置保持稳定。另外,由于主动链轮71被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支承且能够转动,并且,泵轮23p通过配置在叶轮轮毂29的外周侧的轴承95被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支承且能够转动,因而,能够将设置在叶轮轮毂29的内周面和第2毂部130之间的密封部件94配置为从径向看时与轴承95重合(重叠)。从而,通过使主动链轮71、轴承95以及密封部件94不在轴向上排列设置,能够缩短动力传递装置20的轴向长度。
如上所述,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第1支承部)与前支承部件100(第2支承部)隔着链传动机构70配置,其中,侧壁部220a(第1支承部)配置在流体传动装置23一侧,前支承部件100(第2支承部)配置在自动变速器25一侧。链传动机构70的主动链轮71与固定在泵轮23p上的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嵌合使二者不能够相对转动。另外,该前支承部件100包括圆筒状的第2毂部130,该圆筒状的第2毂部130向链传动机构70一侧延伸,并且用于形成有固定导轮轴28(套筒部件)的通孔110a,该第2毂部130穿过主动链轮71插入到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内。再者,在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的内周面和导轮轴28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与流体传动装置23a连通的油路200(第1油路),在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和第2毂部130之间设置有限制工作油从油路200流入的密封部件94。并且,在第2毂部130和导轮轴28之间,由轴侧油槽28g和凹部110c形成第2油路,第2油路与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的壳体内油路110b(支承部内油路)以及油路200连通。
从而,能够在径向上,于主动链轮71和叶轮轮毂29与导轮轴28之间形成连接流体传动室23a和前支承部件100的壳体内油路110b的油路,即油路200(第1油路)以及由轴侧油槽28g和凹部110c构成的油路(第2油路)。由此,不需要在主动链轮71的外侧形成连接流体传动室23a和壳体内油路110b的油路,能够抑制因该油路的形成引起的前支承部件100厚度的增加以及因设置密封部件或者对轴承进行加工而引起的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的增加。因此,能够简化将工作油从将动力传递给油泵60的链传动机构70的主动链轮71的一侧传递至另一侧、从而提供给流体传动装置23(流体传动室23a)的油路结构,并且,能够实现动力传递装置20的小型轻量化,通过部件个数和组装工时的减少,实现成本的降低。
另外,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泵轮23p通过配置在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的外周侧的轴承95被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第1支承部)支承且能够转动,密封部件94在轴承95的径向内侧与该轴承95形成重合。即,由于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穿过主动链轮71插入到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内,并且,泵轮23p通过配置在该筒状部292的外周侧的轴承95被侧壁部220a支承且能够转动,因而,能够将密封部件94配置为从径向来看与轴承95形成重合。从而,通过使主动链轮71、轴承95以及密封部件94不在轴向上排列设置,能够缩短动力传递装置20的轴向长度。
再者,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在通孔110a的内周面、即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凹部110c,壳体内油路110b和流体传动装置23的流体传动室23a通过该凹部110c和形成于导轮轴28的外周面上的轴侧油槽28g相连通。从而,能够尽可能地使第2毂部130上省略油槽,减小第2毂部130的厚度,以抑制主动链轮71及其周围部件的直径变大,进而抑制动力传递装置20的大型化。
另外,在动力传递装置20中,由配置在叶轮轮毂29的内周面和第2毂部130的外周面之间的密封部件94能够良好地抑制工作油从由叶轮轮毂29和导轮轴28形成的油路200流入到主动链轮71一侧。从而能够更好地抑制主动链轮71受到液压作用,使主动链轮71在轴向上的位置保持稳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在导轮轴28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壳体内油路110b(凹部110c)和油路200连通的轴侧油槽28g,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即,可以在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的内周面上形成与壳体内油路100b(凹部110c)和油路200连通的油槽,还可以在导轮轴28的外周面和第2毂部130的内周面上均形成与壳体内油路100b(凹部110c)和油路200连通的油槽。另外,油泵60的泵体65可以由具有齿轮收装室65a的泵体部和罩住该泵体部的位于自动变速器25一侧(图4中的左侧)的端面的泵盖部形成。这种情况下,该泵体部和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可以形成一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链传动机构70的主动链轮71通过轴承90被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毂部130支承且能够转动,其实,可以省略轴承90,由与泵轮23p连接的叶轮轮毂29支承主动链轮70。
图6是表示变形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20B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另外,对动力传递装置20B的结构要素中与上述的动力传递装置20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记,并且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6所示,在动力传递装置20B中,在前支承部件100的通孔110a(凸缘部110)的内周面上也形成有与壳体内油路110b(支承部内油路)连通的凹部110c,在导轮轴28的外周面上也形成有通过油路200(第1油路)与流体传动室23a连通的轴侧油槽28g。凹部110c和轴侧油槽28g形成一个与壳体内油路110b和流体传动室23a连通的油路(第2油路)。另外,在动力传递装置20B中,在输入轴26上形成有第1轴内油路261,以与流体传动室23a连通。第1轴内油路261包括:第1径向油路,其在固定于前盖18上的中心部件(CenterPiece)附近开口,并且通过该中心部件和减振机构23d的构成部件之间的间隙等而与流体传动室23a连通;轴向通路,其沿输入轴26的轴向延伸;第2径向油路(参照图中虚线),其在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附近开口。
再者,在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26的外周面和导轮轴28(套筒部件)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与第1轴内油路261(第2径向油路)连通的连通用油路300,该连通用油路300与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上的未图示的第2壳体内油路(第2支承部内油路)连通。另外,在输入轴26和导轮轴28之间配置有第2密封部件98,以抑制工作油从连通用油路300泄漏到与导轮轴28的位于油路200(第1油路)一侧的端部相反的一侧。另外,在输入轴26和导轮轴28之间,于比第2密封部件98更靠油路200一侧的位置上配置有垫圈(滑动轴承)99,以限制工作油从连通用油路300泄漏到导轮轴28的位于油路200一侧的端部侧。从而,输入轴26通过垫圈99被导轮轴28(以及前支承部件100)支承且能够转动。并且,输入轴26和导轮轴的、比第2密封部件98靠油路200一侧的端部相比于位于油路200相反一侧的部分(插入到第1毂部120的部分),其直径分别被减小。
另外,动力传递装置20B由液压式多片摩擦离合器构成,其包括多个摩擦卡合板(摩擦板以及隔板)、多个锁止活塞、与该锁止活塞一起形成接合油室230的油室形成部件以及回位弹簧等。再者,在输入轴26上形成有与第2轴内油路262,以与锁止离合器23c的接合油室(使离合器实现接合的液压油室)230连通。第2轴内油路262包括:轴向油路,其在输入轴26的位于前盖一侧的端部处开口,并且通过形成于上述中心部件的油路与接合油室230连通;径向油路,其在比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和第2密封部件98靠第1毂部120一侧(与第2毂部130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穿过输入轴26。
第2轴内油路262的径向油路通过形成于导轮轴28的油孔与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的未图示的第3壳体内油路(第3支承部内油路)连通,该第3壳体内油路与液压控制装置85连接。另外,第2密封部件98限制工作油在与第1轴内油路261连通的连通用油路300、导轮轴28的油孔的连通部以及第2轴内油路262之间流动。从而能够通过前支承部件100将工作油从液压控制装置85供给以及排出给锁止离合器23c的接合油室230。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动力传递装置20B中,流体传动装置23的流体传动室23a通过油路200(第1油路)以及由轴侧油槽28g和凹部11c形成的油路(第2油路),与前支承部件100的壳体内油路110b(支承部内油路)连通,并且通过第1轴内油路261和连通用油路300而与前支承部件100的第2壳体内油路连通。从而,能够将工作油从前支承部件100提供给流体传动室23a,并且能够使来自流体传动室23a的工作油回流至前支承部件100。这种情况下,前支承部件100的壳体内油路110b和第2壳体内油路中的一个与液压控制装置85连接,另一个例如与工作油存积室221a连接。
另外,在动力传递装置20B中,由于也通过形成于前支承部件100的内周面的凹部110c和形成于导轮轴28的外周面的轴侧油槽28g使壳体内油路110b和流体传动室23a连通,因而能够尽可能地使第2毂部130上省略掉油槽。再者,由于输入轴26和导轮轴的比第2密封部件98靠油路200一侧的端部的直径分别较小,因而,即使不在第2毂部130上设置油槽,也能够充分地确保轴侧油槽28g的油路截面积。由此,能够减小第2毂部130的厚度,以抑制主动链轮71及其周围部件的直径变大,进而抑制动力传递装置20B的大型化。
这里,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主要结构要素与发明内容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主要结构要素的对应关系进行说明。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泵轮23p、涡轮23t以及流体传动室23a的流体传动装置23相当于“流体传动装置”,其中,泵轮23p与引擎连接;涡轮23t与自动变速器25的输入轴26连接;在流体传动室23a内,利用工作油在泵轮23p和涡轮23t之间进行动力传递,被来自引擎的动力驱动的油泵60相当于“油泵”,包括主动链轮71、从动链轮72以及链条73的链传动机构70相当于“链传动机构”,其中,主动链轮70与流体传动装置23的泵轮23p连接;从动链轮72安装在油泵60的转轴63上;链条73卷绕在主动链轮71和从动链轮72上,支承自动变速器25的能够转动的输入轴26的导轮轴28相当于“套筒部件”,调节由油泵60吐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后,将调节后的工作油提供给流体传动装置23的液压控制装置85相当于“液压控制装置”,收装流体传动装置23、自动变速器25以及油泵60的变速器壳体22相当于“壳体”,配置在链传动机构70的流体传动装置23一侧的变矩器壳体220的侧壁部220a相当于“第1支承部”,配置在链传动机构70的自动变速器25一侧的前支承部件100相当于“第2支承部”,圆筒状的第2毂部130相当于“毂部”,该第2毂部130从前支承部件100的凸缘部110向链传动机构70一侧延伸,并且形成固定有导轮轴28的通孔110a,叶轮轮毂29相当于“叶轮轮毂”,该叶轮轮毂29固定在泵轮23p上,并且具有与链传动机构70的主动链轮71相嵌合且两者不能相对转动的筒状部292,形成于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的内周面和导轮轴28的外周面之间且与流体传动室23a连通的油路200相当于“第1油路”,设置在叶轮轮毂29的筒状部292和第2毂部130之间的用于限制工作油从油路200流入的密封部件94相当于“密封部件”,形成于第2毂部130和导轮轴28之间的与壳体内油路110b和油路200连通的轴侧油槽28g等相当于“第2油路”。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用于实施上述发明的方式仅是发明内容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发明内容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结构要素。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以用于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行业等。
Claims (5)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具有流体传动装置、油泵、链传动机构、套筒部件以及壳体,其中,
所述流体传动装置具有:泵轮,其与原动机连接;涡轮,其与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流体传动室,所述泵轮和所述涡轮之间通过该流体传动室内的工作油进行动力传递;
所述油泵被来自所述原动机的动力驱动,
所述链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链轮,其与所述流体传动装置的所述泵轮连接;从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油泵的转轴上;链条,其卷绕在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从动链轮上,
所述套筒部件支承所述变速器的所述输入轴,并使其能够转动,
所述壳体,其收装所述流体传动装置、所述变速器以及所述油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第1支承部与第2支承部隔着所述链传动机构配置,其中,第1支承部配置在所述流体传动装置一侧,第2支承部配置在所述变速器一侧,
所述第2支承部包括圆筒状的毂部,所述毂部延伸至所述链传动机构一侧,并且形成有固定所述套筒部件的通孔,
在所述泵轮上固定有叶轮轮毂,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叶轮轮毂的筒状部相嵌合,使两者不能相对转动,
所述第2支承部的所述毂部穿过所述主动链轮,插入到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内,
在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套筒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流体传动室连通的第1油路,
在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和所述毂部之间配置有限制工作油从所述第1油路流入的密封部件,
在所述毂部和所述套筒部件之间形成有连通支承部内油路以及所述第1油路的第2油路,所述支承部内油路形成在所述第2支承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轮毂的所述筒状部的外周侧配置有轴承,所述泵轮通过该轴承被所述第1支承部支承且能够转动,
所述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轴承的径向内侧,与该轴承形成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轴内油路、连通用油路、第2密封部件以及垫圈,其中,
所述轴内油路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流体传动室连通;
所述连通用油路形成在所述输入轴的外周面和所述套筒部件的内周面之间,用以使形成于所述第2支承部内的第2支承部内油路和所述轴内油路连通;
所述第2密封部件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套筒部件之间,用以限制工作油从所述连通用油路泄漏;
与配置在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套筒部件之间的第2密封部件相比所述垫圈更靠所述第1油路一侧,用以限制工作油从所述连通用油路泄漏,
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套筒部件中,位于比所述第2密封部件靠所述第1油路一侧的端部的直径被减小,
所述第2油路包括:
轴侧油槽,其形成于所述套筒部件的外周面,与所述流体传动室连通;
凹部,其形成于所述第2支承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承部内油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离合器和第2轴内油路,其中,
所述离合器用于使所述原动机和所述变速器的所述输入轴连接以及解除两者的连接;
所述第2轴内油路形成于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离合器的接合油室连通,
在所述第2支承部上形成有第3支承部内油路,所述第3支承部内油路通过形成于所述套筒部件的油孔与所述第2轴内油路连通,
所述第2轴内油路和所述套筒部件的所述油孔间具有连通部,所述第2密封部件限制工作油在该连通部与所述连通用油路之间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2支承部包括凸缘部,在所述凸缘部上形成所述支承部内油路,
所述毂部从所述凸缘部向所述链传动机构一侧延伸,
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凸缘部的内周面,与所述支承部内油路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47043 | 2013-07-12 | ||
JP2013-147043 | 2013-07-12 | ||
JP2013147045 | 2013-07-12 | ||
JP2013147044 | 2013-07-12 | ||
JP2013-147044 | 2013-07-12 | ||
JP2013-147045 | 2013-07-12 | ||
PCT/JP2014/068711 WO2015005492A1 (ja) | 2013-07-12 | 2014-07-14 | 動力伝達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24595A true CN105324595A (zh) | 2016-02-10 |
CN105324595B CN105324595B (zh) | 2017-07-11 |
Family
ID=5228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34463.8A Active CN105324595B (zh) | 2013-07-12 | 2014-07-14 | 动力传递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85404B2 (zh) |
JP (1) | JP6037015B2 (zh) |
CN (1) | CN105324595B (zh) |
DE (1) | DE112014002541B4 (zh) |
WO (1) | WO201500549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2050A (zh) * | 2017-01-16 | 2019-08-30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密封构造以及具备该密封构造的变速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380143B2 (ja) * | 2015-02-05 | 2018-08-29 |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 |
DE102016200805A1 (de) * | 2016-01-21 | 2017-07-27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Getriebeanordnung sowie Kraftfahrzeug |
KR101836826B1 (ko) * | 2016-03-17 | 2018-03-12 |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 자동 변속장치 |
BE1024354B1 (nl) * | 2016-07-08 | 2018-02-06 | Punch Powertrain Naamloze Vennootschap | Stator support, turbine systeem, transmissie systeem,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stator support |
KR102095711B1 (ko) * | 2018-10-23 | 2020-04-02 | 현대트랜시스 주식회사 | 분리형 펌프 드라이브 허브 |
US11852226B2 (en) * | 2019-12-14 | 2023-12-26 | Jatco Ltd | Oil passage structure |
DE102021204976A1 (de) | 2021-05-18 | 2022-11-24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Pumpenanordnung für eine Getriebevorrichtung eines Kraftfahrzeugs |
CN113898719B (zh) * | 2021-09-30 | 2023-09-08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定子轴及制动器外毂与定子轴的连接总成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63656A (ja) * | 1998-08-21 | 2000-02-29 | Daiso Co Ltd | 半導電性材料 |
JP2004286144A (ja) * | 2003-03-24 | 2004-10-14 | Toyota Motor Corp | 補機駆動装置 |
JP2009127672A (ja) * | 2007-11-20 | 2009-06-11 | Jatco Ltd | 自動変速機 |
WO2011108316A1 (ja) * | 2010-03-02 | 2011-09-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プロケット支持構造 |
CN103104687A (zh) * | 2011-11-14 | 2013-05-15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用于驱动变速器油泵的链传动机构的润滑油供给系统 |
CN103148212A (zh) * | 2011-12-07 | 2013-06-12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整体式链和链轮的离轴泵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37151A (ja) * | 1991-05-08 | 1992-11-25 | Honda Motor Co Ltd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ポンプハブ支持構造 |
JP2001165278A (ja) | 1999-12-08 | 2001-06-19 | Honda Motor Co Ltd |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の油路構造 |
KR100459727B1 (ko) | 2002-10-21 | 2004-12-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종의 신호를 하나의 핀을 통하여 내부 회로로 인가할 수있는 집적 회로 장치 및 방법 |
JP4113159B2 (ja) | 2004-05-17 | 2008-07-09 |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 オイルポンプ駆動機構 |
WO2010125640A1 (ja) * | 2009-04-28 | 2010-11-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チェーン駆動式オイルポンプの油路構造 |
-
2014
- 2014-07-14 WO PCT/JP2014/068711 patent/WO201500549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14 DE DE112014002541.0T patent/DE112014002541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7-14 US US14/899,353 patent/US9885404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7-14 CN CN201480034463.8A patent/CN105324595B/zh active Active
- 2014-07-14 JP JP2015526451A patent/JP603701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63656A (ja) * | 1998-08-21 | 2000-02-29 | Daiso Co Ltd | 半導電性材料 |
JP2004286144A (ja) * | 2003-03-24 | 2004-10-14 | Toyota Motor Corp | 補機駆動装置 |
JP2009127672A (ja) * | 2007-11-20 | 2009-06-11 | Jatco Ltd | 自動変速機 |
WO2011108316A1 (ja) * | 2010-03-02 | 2011-09-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プロケット支持構造 |
CN103104687A (zh) * | 2011-11-14 | 2013-05-15 | 腓特烈斯港齿轮工厂股份公司 | 用于驱动变速器油泵的链传动机构的润滑油供给系统 |
CN103148212A (zh) * | 2011-12-07 | 2013-06-12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整体式链和链轮的离轴泵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2050A (zh) * | 2017-01-16 | 2019-08-30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密封构造以及具备该密封构造的变速器 |
CN110192050B (zh) * | 2017-01-16 | 2022-08-05 | 株式会社爱信 | 密封构造以及具备该密封构造的变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12014002541B4 (de) | 2019-10-24 |
WO2015005492A1 (ja) | 2015-01-15 |
CN105324595B (zh) | 2017-07-11 |
JP6037015B2 (ja) | 2016-11-30 |
DE112014002541T5 (de) | 2016-03-17 |
US20160138692A1 (en) | 2016-05-19 |
JPWO2015005492A1 (ja) | 2017-03-02 |
US9885404B2 (en) | 2018-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24595A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US8002660B2 (en) | Vehicula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US9874211B2 (en) | Oil pump and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 |
EP1998079B1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 |
US20160341289A1 (en)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
CN107110241B (zh) | 离合器及具有该离合器的变速装置 | |
US9784345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 |
US7713160B2 (en) | Multistag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three planetary gear sets | |
CN105556176A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5705838A (zh) | 行星架 | |
CN105473902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5026796A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CN105026797B (zh) | 动力传递装置 | |
JP6333613B2 (ja) | オイルレシーバ | |
CN110192050A (zh) | 密封构造以及具备该密封构造的变速器 | |
KR102487178B1 (ko) | 자동변속기용 복렬 클러치 장치 | |
US7179191B2 (en) | Multistage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three planetary gear sets | |
US8795116B1 (en) | Automatic transmission with integrated engine starter, remote mounted pump and drive system | |
JP6418302B2 (ja) | 変速装置 | |
JP2016148363A (ja) | クラッ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変速装置 | |
JP2016125556A (ja) | クラッチ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変速装置 | |
JP2017180524A (ja) | 変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