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05691B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05691B CN105305691B CN201510116421.5A CN201510116421A CN105305691B CN 105305691 B CN105305691 B CN 105305691B CN 201510116421 A CN201510116421 A CN 201510116421A CN 105305691 B CN105305691 B CN 1053056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part
- shell
- peripheral surface
- motor
-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8—Insulating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其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本发明的马达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轴的转子;定子;支承轴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汇流条单元;以及,金属制的机壳部,其在内侧压入有汇流条单元,并保持定子和第一轴承。汇流条单元具有汇流条和支承汇流条的树脂制的汇流条保持架。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保持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保持部和筒状的主体部。主体部具有筒状的外壳部。外壳部具有被压入机壳部中的机壳容纳外周部。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在机壳容纳外周部的外周面设置有接触部和非接触部,接触部与机壳部的内周面接触,并承受来自机壳部的内周面的应力,非接触部与机壳部的内周面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第2009-219335号公报中所示的马达,该马达的支承转子的旋转轴的一侧的轴承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另一侧的轴承保持于容纳汇流条保持架的机壳。
上述那样的马达中,由于汇流条保持架由树脂制成,因此汇流条保持架与金属制的机壳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值较大。因此,例如具有如下情况:若在低温时汇流条保持架热收缩,则机壳与汇流条保持架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汇流条保持架的固定不牢固。其结果是,存在如下顾虑:在驱动马达时产生振动或噪音,使马达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种方式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的马达。
本发明的马达的一种方式包括:转子,其具有以在一个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定子,其包围所述转子,并使所述转子绕所述轴旋转;第一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所述一个方向的第一侧,并支承所述轴;第二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支承所述轴;汇流条单元,其对所述定子提供驱动电流;以及机壳部,其呈筒状,并由金属制成,且所述汇流条单元被压入在所述机壳部的内侧,所述机壳部保持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轴承,所述机壳部具有:底部,其为圆形,且具有贯通孔;以及第一轴承保持部,其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并保持所述第一轴承,所述机壳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开口的输出轴孔,所述第一轴承保持部具有所述输出轴孔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轴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贯通孔从所述输出轴孔向所述机壳部的外部突出,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汇流条,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汇流条保持架,其由树脂制成,并支承所述汇流条,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保持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保持部;以及筒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沿周向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状的外壳部,所述外壳部具有被压入所述机壳部中的机壳容纳外周部,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的外周面设置有接触部以及非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机壳部的内周面接触,并承受来自所述机壳部的内周面的应力,所述非接触部与所述机壳部的内周面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通过将汇流条保持架与机壳部的内周面局部接触而将汇流条保持架压入机壳部的内周面,从而例如易使汇流条保持架的接触部弹性变形,并且能够增大变形量。由此,易通过汇流条保持架的弹性变形吸收热膨胀或热收缩引起的移位。具体来说,例如,即使在汇流条保持架热收缩的情况下,通过汇流条保持架中的弹性变形的接触部向返回原形的方向变形,从而能够抑制汇流条保持架与机壳部之间产生间隙。因此,例如能够抑制在热收缩时汇流条保持架的固定不充分。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能够获得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的马达。
对于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要素、特征、手段、效果以及特性,通过参考附图以及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使其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机壳部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机壳部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前机壳部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机壳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机壳部的仰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后机壳部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侧视图。
图11(A)、图11(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的俯视图。
图12(A)、图12(B)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其他例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任意地变更。并且,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在以下附图中,存在使各结构的比例尺、数量等与实际的结构不同的情况。
并且,在附图中,将XYZ坐标系适当地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表示,将Z轴方向作为图1所示的轴31的轴向(一个方向),将X轴方向作为图1所示的汇流条单元60的长度方向,即作为图1的左右方向,将Y轴方向作为汇流条单元60的宽度方向,即作为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两者正交的方向。并且,在以下说明中,将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Z侧)作为后侧(第二侧),将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Z侧)作为前侧(第一侧)。并且,将绕轴31的轴线的周向作为θZ方向。并且,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在以下说明中的轴向意味着轴31的轴向。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为无刷马达。如图1所示,马达10包括机壳部20、具有轴31的转子30、定子40、汇流条单元60、多个O形圈、前轴承(第一轴承)51、后轴承(第二轴承)52以及油封80。多个O形圈包括前侧O形圈(第一O形圈)71和后侧O形圈(第二O形圈)72。
[机壳部]
机壳部20为在内侧压入有汇流条单元60的筒状的金属制部件。机壳部20具有前机壳部(第一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第二机壳部)22。在机壳部20的内侧保持有转子30、定子40、汇流条单元60、前轴承51、后轴承52、前侧O形圈71、后侧O形圈72以及油封80。
(前机壳部)
图2至图4是示出前机壳部21的图。图2是立体图。图3是俯视图,即从后侧(+Z侧)观察的图。图4是主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前机壳部21呈两端具有前侧开口部24和输出轴孔27的多节圆筒形状。即机壳部20具有输出轴孔27。
前机壳部21从前侧开口部24侧(+Z侧)沿轴向(Z轴方向)依次具有前侧凸缘部28、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第一筒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第一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换言之,机壳部20具有前侧凸缘部28、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定子保持部21b、前轴承保持部21c以及油封保持部21d呈同心圆筒状,且直径依次变小。
前侧凸缘部28从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如图2和图3所示,前侧凸缘部28具有贯通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贯通孔28a、28b、28c。贯通孔28a至28c的俯视(XY面视图)形状并未特殊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例如为圆角长方形。
如图1所示,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从轴31的径向外侧包围汇流条单元60的在前侧(-Z侧)的端部。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具有前侧开口部24。
如图1和图3所示,定子保持部21b具有底部21e,在具有贯通孔21f的俯视观察(XY面视图)时,底部21e是圆形的。换言之,机壳部20具有底部21e。贯通孔21f与输出轴孔27连通。在定子保持部21b的内周面23嵌合有定子40的外周面。由此,定子40保持于前机壳部21。
前轴承保持部21c保持前轴承51。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轴承保持部21c的内周面与前轴承51的外周面嵌合。前轴承保持部21c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
油封保持部21d在内部保持油封80。油封保持部21d比前轴承保持部21c更朝向轴向(Z轴方向)的前侧(-Z侧)延伸。
输出轴孔27由前轴承保持部21c的内部和油封保持部21d的内部构成。换言之,前轴承保持部21c与油封保持部21d分别具有输出轴孔27的至少一部分。
(后机壳部)
如图1所示,后机壳部22设置于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单元60侧(+Z侧),即设置于后侧。
图5至图7是示出后机壳部22的图。图5是立体图。图6是仰视图,即从前侧(-Z侧)观察的图。图7是主视图。
如图5至图7所示,后机壳部22具有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第二筒部)22a、盖部22b以及后侧凸缘部29。
如图1以及图5至图7所示,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呈具有朝向前侧(-Z侧)开口的后侧开口部25的筒状。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从轴31的径向外侧包围汇流条单元60,更详细地说,包围后述汇流条单元60的主体部61a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通过前侧凸缘部28和后侧凸缘部29而同前机壳部21中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连接。
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俯视(XY面视图)形状为圆形接矩形的形状。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内周面包括圆柱面状的压入用内周面25a。在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的矩形部分中具有一部分被沿轴向(Z轴方向)切掉而成的缺口部25b。即后机壳部22具有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一部分被沿轴向(Z轴方向)切掉的缺口部25b。
盖部22b与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连接。盖部22b覆盖主体部61a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盖部22b封堵后述外壳部62的在轴向(Z轴方向)上的后侧(+Z侧)。盖部22b的在前侧(-Z侧)的面与后侧O形圈72的整周接触。
后侧凸缘部29从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在前侧(-Z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如图5和图6所示,后侧凸缘部29具有贯通厚度方向(Z轴方向)的贯通孔29a、29b、29c。贯通孔29a至29c的俯视(XY面视图)形状并未特殊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圆形。
如图1所示,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通过将前侧凸缘部28同后侧凸缘部29重叠而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前机壳部21中的作为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的前侧凸缘部28和后机壳部22的缺口部25b构成连接器用开口部26。换言之,连接器用开口部26由前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22构成。连接器用开口部26朝向与轴向(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开口。
[转子]
如图1所示,转子30具有轴31、转子铁芯32以及转子磁铁33。
轴31以在一个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轴31被前轴承51和后轴承52支承为能够沿周向(θZ方向)旋转。轴31的在前侧(-Z侧)的端部经由定子保持部21b的位于底部21e的贯通孔21f从输出轴孔27向机壳部20的外部突出。沿轴31的周向设置有油封80。
转子铁芯32沿周向(θZ方向)包围轴31,并固定于轴31。
转子磁铁33固定于转子铁芯32的沿周向(θZ方向)的外周面。
转子铁芯32和转子磁铁33同轴31一体地旋转。
[定子]
定子40沿周向(θZ方向)包围转子30,并使转子30绕轴31旋转。定子40具有铁芯背部41、齿部42以及线圈部43。
铁芯背部41的形状为与轴31同心的圆筒状。
齿部42从铁芯背部41的内周面朝向轴31延伸。齿部42设置有多个,并沿周向等间隔地配置于铁芯背部41的内周面。
线圈部43具有导线43a和绕线架43b。导线43a卷绕于绕线架43b。绕线架43b安装于各齿部42。
[汇流条单元]
图8至图10是示出汇流条单元60的图。图8是立体图。图9是俯视图。图10是侧视图。图8至图10所示的汇流条单元60表示未保持于机壳部20的状态。
汇流条单元60为向定子40提供驱动电流的单元。如图1、图8以及图9所示,汇流条单元60具有线圈连接汇流条(汇流条)91、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以及汇流条保持架61。
(线圈连接汇流条)
线圈连接汇流条91为与定子40电连接、并向定子40提供驱动电流的汇流条。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线圈连接汇流条91设置有多个。线圈连接汇流条91的一端从后述连接器部61b的电源用开口部67的底面突出设置,并露出到机壳部20的外部。线圈连接汇流条91的该露出到外部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在多个线圈连接汇流条91的另一端设置有线圈连接部91a、91b、91c、91d、91e以及91f。线圈连接部91a至91f从后述汇流条保持架61的外壳部62的内周面突出设置,虽然省略了图示,但线圈连接部91a至91f分别与对应的定子40的线圈部43电连接。由此,线圈连接汇流条91与定子40电连接。
(传感器连接汇流条)
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为与未图示的各种霍尔传感器电连接、并向各种传感器提供电源的汇流条。各种传感器例如为磁传感器、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等。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设置有多个。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的一端从后述连接器部61b的电源用开口部67的底面突出设置,并露出到外部。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的该露出到外部的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的另一端与各种传感器连接。
(汇流条保持架)
汇流条保持架61为支承线圈连接汇流条91和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的树脂制的保持架。如图1所示,汇流条保持架61的后侧(+Z侧)容纳在后机壳部22的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内。汇流条保持架61的前侧(-Z侧)容纳在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内。
构成汇流条保持架61的材料在为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的范围内并未特殊限定。汇流条保持架61例如通过注塑成型而制造为一体。如图1以及图8至图10所示,汇流条保持架61具有主体部61a、连接器部61b以及后轴承保持部(第二轴承保持部)61c。
主体部61a为筒状。如图9所示,主体部61a具有外壳部62、连接部64a、64b、64c以及多个突出部(接触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设置为三个以上。在图9中,作为一例,举出设置有突出部(接触部)65a、65b、65c这三个作为多个突出部的例子。
外壳部62是沿周向包围中心轴线J的筒状部分。外壳部62的在后侧(+Z侧)的端面沿外壳部62的外形具有O形圈用后侧槽部74。在O形圈用后侧槽部74内嵌入后侧O形圈72。
外壳部62具有机壳容纳外周部62a、连接器连接部62b以及O形圈保持部62c。
如图9所示,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XY截面)形状以及俯视(XY面视图)形状为与后轴承保持部61c同心、且中心角φ为240°以上的円弧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容纳外周部62a被压入后机壳部22的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即机壳容纳外周部62a被压入机壳部20中。由此,汇流条单元60被压入机壳部20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容纳外周部62a只被压入后机壳部22中。
连接器连接部62b为与连接器部61b连接的部分。连接器连接部62b连接于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两端部,并呈向接器部61b侧(+X侧)凸出的形状。连接器连接部62b贯插于连接器用开口部26中,并露出到外部。
O形圈保持部62c保持前侧O形圈71。如图8和图10所示,O形圈保持部62c设置于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前侧(-Z侧)。O形圈保持部62c位于外壳部62的在前侧(-Z侧)的端部。O形圈保持部62c具有O形圈保持部主体63和凸部63a、63b、63c。
O形圈保持部主体63呈与机壳容纳外周部62a同心的圆筒形状。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沿周向(θZ方向)的外周面具有直径随着朝向前侧(-Z侧)而变小的小径阶梯部。小径阶梯部包括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台阶面63d和作为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小径侧面63g。
如图1所示,在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内周面具有直径随着朝向前侧(-Z侧)而变大的大径阶梯部。大径阶梯部包括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台阶面63f和作为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内周面的一部分的大径侧面63e。
作为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内周面的大径侧面63e与定子40的外周面嵌合。即在外壳部62的在前侧(-Z侧)的端部的内周面上嵌合有定子40的外周面。台阶面63f同定子40的在后侧(+Z侧)的面的外缘部接触。
如图8和图10所示,凸部63a、63b、63c从小径侧面63g向径向外侧突出。凸部63a、63b、63c沿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周向延伸。凸部63a、63b、63c沿O形圈保持部主体63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在俯视(XY面视图)时,凸部63a、63b、63c的周向中心位置分别为与设置有突出部65a、65b、65c的位置相同的位置。
由凸部63a的在后侧(+Z侧)的面、63b的在后侧(+Z侧)的面、63c的在后侧(+Z侧)的面、台阶面63d以及作为O形圈保持部主体63外周面的一部分的小径侧面63g形成O形圈用前侧槽部73a、73b、73c。在O形圈用前侧槽部73a、73b、73c内嵌入有前侧O形圈71。
连接部64a、64b、64c将外壳部62以及设置于外壳部62内侧的后轴承保持部61c连接。
连接部64a与后轴承保持部61c的外周的半周连接。
连接部64b、64c为细长形状。连接部64b、64c以与连接部64a一同将后轴承保持部61c的外周中的未与连接部64a连接的部分分割成三部分的方式连接。
在后轴承保持部61c与外壳部62之间设置有间隙64d、64e、64f。即主体部61a具有间隙64d、64e、64f。
间隙64d由连接部64a、连接部64b、外壳部62以及后轴承保持部61c形成。间隙64e由连接部64b、连接部64c、外壳部62以及后轴承保持部61c形成。间隙64f由连接部64c、连接部64a、外壳部62以及后轴承保持部61c形成。
设置有间隙64d的位置在俯视时为包含线圈连接部91a、91b的位置。设置有间隙64e的位置在俯视时为包含线圈连接部91c、91d的位置。设置有间隙64f的位置在俯视时为包含线圈连接部91e、91f的位置。
图11(A)、图11(B)是示出突出部65b的俯视图。图11(A)是表示未将主体部61a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的状态的图。图11(B)是表示将主体部61a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的状态的图。
如图8至图10以及图11(A)所示,突出部65a至65c设置于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沿周向(θZ方向)的圆柱面状的外周面62d。突出部65a至65c从外周面62d向径向外侧突出。突出部65a至65c沿轴31的轴向(Z轴方向)延伸,即沿中心轴线J延伸。突出部65a至65c的截面(XY截面)形状并未特殊限定,可以是半圆形、半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5a至65c的截面形状例如为半椭圆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5a至65c在轴31的轴向(Z轴方向)上设置于前侧O形圈71与后侧O形圈72之间。
突出部65b设置于后轴承保持部61c的与设置有连接器连接部62b的一侧相反的一侧(-X侧)的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端部。
突出部65a、65c与突出部65b一同沿周向设置在将机壳容纳外周部62a分割为三部分的位置上。即多个突出部65a至65c沿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等间隔不仅包括相邻突出部之间的周向距离严格相同的情况,也包括相邻突出部之间的周向距离在设计误差的范围内不同的情况。具体来说,所谓的等间隔例如包括相邻突出部之间的周向距离比为0.9以上、且为1.1以下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1(A)所示的突出部65b的突出高度W1和宽度W2遍及轴向(Z轴方向)整体是不变的。突出部65b具有在未压入主体部61a的状态下从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内径探出到外侧的高度。关于突出部65a、65c也是同样的。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外周面62d位于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内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B)所示,在压入主体部61a的状态下,突出部65b与压入用内周面25a接触,并承受来自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应力。即突出部65b与机壳部20的内周面接触,并承受来自机壳部20的内周面的应力。由此,突出部65b弹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出部65a至65c沿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因此突出部65a至65c均等地弹性变形。关于突出部65a、65c也是同样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入用内周面25a与主体部61a在突出部65a至65c处接触。由此,在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外周面62d上设置有与压入用内周面25a分离的非接触部66。即非接触部66与机壳部20的内周面分离。
连接器部61b为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连接的部分。如图1以及图8至图10所示,连接器部61b从连接器连接部62b的外周面的一部分朝向轴31的径向外侧(+X侧)延伸,并呈朝向径向外侧(+X侧)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的筒状。汇流条保持架61的连接器部61b的整体通过连接器开口部26而露出到机壳部20的外部。
连接器部61b具有朝向汇流条保持架61的长度方向的一侧(+X侧)开口的电源用开口部67。如上所述,线圈连接汇流条91和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突出设置在电源用开口部67的底面上。
后轴承保持部61c设置在外壳部62的内侧。后轴承保持部61c保持后轴承52。后轴承保持部61c的俯视(XY面视图)形状为圆形,俯视时中心轴线J穿过后轴承保持部61c的中央。后轴承保持部61c具有与中心轴线J同心的中心孔61e。
[前侧O形圈以及后侧O形圈]
前侧O形圈71设置在前机壳部21的内侧。前侧O形圈71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O形圈保持部62c。具体来说,前侧O形圈71嵌入O形圈用前侧槽部73a、73b、73c中,并保持于O形圈保持部主体63外周面中的小径侧面63g。
前侧O形圈71同前机壳部21(另一机壳部)的内周面以及主体部61a的外周面在整周接触,更详细地说,与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以及O形圈保持部62c的小径侧面63g在整周接触。即前侧O形圈71同主体部61a以及机壳部20在整周接触。前侧O形圈71承受来自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的应力。
前侧O形圈71配置在比突出部65a至65c靠前机壳部21侧(-Z侧,另一机壳部侧)的位置。即前侧O形圈71配置在与突出部65a至65c不同的位置。
后侧O形圈72设置在后机壳部22的内侧。后侧O形圈72嵌入位于主体部61a的外壳部62的O形圈用后侧槽部74中。即后侧O形圈72在轴向(Z轴方向)上配置在外壳部62的后侧(+Z侧)。
后侧O形圈72的整周与后机壳部22的盖部22b的在前侧(-Z侧)的面接触。即后侧O形圈72在整周同主体部61a以及机壳部20接触。后侧O形圈72承受来自盖部22b的前侧(-Z侧)的面的应力。
后侧O形圈72在轴向(Z轴方向)上配置在后机壳部22的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比突出部65a至65c靠里侧(+Z侧)的位置。即后侧O形圈72配置在与突出部65a至65c不同的位置。
前侧O形圈71与后侧O形圈72在轴31的轴向(Z轴方向)上配置在与设置有突出部65a至65c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机壳部21同后机壳部22的接合面位于轴向(Z轴方向)的前侧O形圈71与后侧O形圈72之间。
前侧O形圈71以及后侧O形圈72的结构并未特殊限定,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O形圈。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O形圈71以及后侧O形圈72例如是将具有圆截面的细长硅橡胶加工成环状的O形圈。
[前轴承以及后轴承]
前轴承51保持于前机壳部21的前轴承保持部21c。即前轴承51配置在定子40的前侧(-Z侧)。
后轴承52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61的后轴承保持部61c。即后轴承52配置在定子40的后侧(+Z侧)。
在前轴承51与后轴承52的轴向(Z轴方向)之间配置定子40。前轴承51同后轴承52支承转子30的轴31。
前轴承51和后轴承52的结构并未特殊限定,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轴承。
[油封]
油封80沿轴31的周向(θZ方向)安装在油封保持部21d的内部。油封80能够抑制水或油等从前机壳部21的油封保持部21d与轴31之间侵入机壳部20内。油封80的结构并未特殊限定,可以使用任何公知的油封。
马达10经由连接器部61b与外部电源连接。连接的外部电源与从连接器部61b具有的电源用开口部67的底面突出的线圈连接汇流条91以及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电连接。由此,通过线圈连接汇流条91和传感器连接汇流条92向定子40的线圈部43以及未图示的各种传感器提供驱动电流。提供给线圈部43的驱动电流例如按照通过各种传感器中的磁传感器测量的转子30的旋转位置来控制。若向线圈部43提供驱动电流,则产生磁场,通过该磁场使具有轴31的转子30旋转。像这样做,马达10获得旋转驱动力。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首先,将前轴承51、定子40以及转子30保持于前机壳部21。具体来说,将前轴承51保持于前机壳部21的前轴承保持部21c。使定子40的外周面嵌合于前机壳部21的定子保持部21b的内周面23来固定定子40。将转子30的轴31插入前轴承51中,并通过前轴承51支承转子30。
接下来,将后轴承52保持于汇流条单元60的后轴承保持部61c,并将前侧O形圈71和后侧O形圈72分别嵌入O形圈用前侧槽部73a、73b、73c和O形圈用后侧槽部74中。
接下来,将汇流条单元60从前侧开口部24插入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中。此时,将轴31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插入至保持于汇流条单元60的后轴承52中。由此,转子30的轴31为两端被前轴承51和后轴承52支承的状态。
O形圈保持部62c为插入到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状态。此时,O形圈保持部62c的内周面中的大径侧面63e与定子40的外周面嵌合,台阶面63f与定子40的外缘部接触。通过台阶面63f与定子40的外缘部接触,确定了汇流条单元60相对于前机壳部21的的轴向(Z轴方向)位置。
并且,设置于O形圈保持部62c的外周面的前侧O形圈71与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接触,并承受来自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的应力。由此,汇流条单元60经由前侧O形圈71承受来自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的应力。
O形圈保持部62c的大径侧面63e与定子40的外周面嵌合,通过使汇流条单元60经由前侧O形圈71承受来自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的应力,从而将汇流条单元60相对于前机壳部21的径向位置固定。
接下来,从后侧(+Z侧)给汇流条单元60罩上后机壳部22,并将主体部61a的外壳部62的机壳容纳外周部62a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到前侧凸缘部28与后侧凸缘部29接触时停止压入。此时,后机壳部22的盖部22b的在前侧(-Z侧)的面与后侧O形圈72的整周接触。由此,相对于后机壳部22,汇流条单元60通过压入被固定。
接下来,将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接合。将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接合的方法并未特殊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选择不使用铆钉的铆接方法。
具体来说,在将位于前侧凸缘部28的贯通孔28a、28b、28c与位于后侧凸缘部29的贯通孔29a、29b、29c分别对齐的状态下,重叠前侧凸缘部28与后侧凸缘部29。在该状态下,在后侧凸缘部29侧(+Z侧)配置铆头模,并从前侧凸缘部28侧(-Z侧)打入冲头。由此,前侧凸缘部28的打入部分28d、28e、28f以及后侧凸缘部29的打入部分29d、29e、29f被塞入铆头模内而向后侧(+Z侧)突出,从而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接合。
由此,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的相对位置被固定,并相对于机壳部20固定汇流条单元60。
接下来,从输出轴孔27将油封80设置在轴31周围。
通过以上步骤,组装成马达10。
根据本实施方式,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主体部61a通过突出部65a至65c而与后机壳部22的压入用内周面25a局部接触而被压入。因此,在被压入的状态下,易使主体部61a的突出部65a至65c通过来自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应力而弹性变形,并且能够增大变形量。由此,汇流条保持架61与机壳部20因热收缩或热膨胀引起的移位易通过突出部65a至65c的弹性变形而吸收,例如,在热收缩时,能够抑制汇流条保持架61相对于机壳部20的固定不充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在大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的马达10。
并且,在高温时,汇流条保持架61比机壳部20的热膨胀程度更大。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相同,易通过突出部65a至65c的弹性变形吸收热膨胀时因汇流条保持架61和机壳部20热膨胀引起的移位。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在热膨胀时汇流条保持架61破损。
根据本实施方式,设置有突出部65a至65c和非接触部66,在被压入的状态下,突出部65a至65c与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的压入用内周面25a接触,并承受来自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应力,非接触部66与压入用内周面25a分离。因此,通过压入而从压入用内周面25a施加给汇流条保持架61的应力是经过突出部65a至65c而施加的。由此,通过调整突出部65a至65c的配置或与压入用内周面25a的接触面积等,能够调整施加给汇流条保持架61的应力的分布。因此,易通过使汇流条保持架61变形来抑制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突出部65a至65c自身变形的方式进行调整。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通过突出部65a至65c调整汇流条保持架61的变形,因此即使万一在汇流条保持架61破损的情况下,也易查明破损处。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主体部61a具有间隙64d至64f,间隙64d至64f之间为连接部64a至64c。因此,主体部61a自身较易变形。由此,在通过主体部61a热膨胀而使突出部65a至65c的变形量变大的情况下,主体部61a自身弹性变形,能够抑制汇流条保持架61破损。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沿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有突出部65a至65c,因此突出部65a至65c均等地弹性变形。因此,在汇流条保持架61热膨胀或热收缩的情况下,主体部61a在保持了后轴承52相对于轴31的轴精度的状态下弹性变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汇流条保持架61的热膨胀或热收缩引起的变形而对轴31施加径向的应力。由此,能够抑制轴31相对于机壳部20的位置偏移以及抑制轴31破损。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突出部设置为三个以上,例如,在图9的例子中,设置有三个突出部65a至65c,因此,在将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主体部61a压入后机壳部22的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时,易维持后轴承52与轴31的同轴度。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机壳部20与汇流条保持架61之间设置有前侧O形圈71和后侧O形圈72。由此,能够抑制水或油等从连接器用开口部26以及前机壳部21同后机壳部22的接合面经由机壳部20与汇流条保持架61的间隙而到达转子30或定子40。
并且,在将汇流条保持架61插入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中时,作为判定前侧O形圈71是否正常地设置于主体部61a的O形圈保持部62c内的方法,可以使用如下方法:测定前侧O形圈71所承受的来自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的内周面的应力。在这种情况下,若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主体部61a被压入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中,则存在不能够准确测量前侧O形圈71所承受的应力的顾虑。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汇流条保持架61只被压入后机壳部22中,而不被压入前机壳部21中。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将汇流条保持架61插入前机壳部21的汇流条保持架插入部21a中时,能够容易地使用上述方法来判定前侧O形圈71的设置状态。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轴31的周向(θZ方向)设置有油封80,因此能够抑制水或油从输出轴孔27侵入机壳部20的内部。
并且,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轴31的周围设置有油封80的情况下,若在低温时轴31偏移,则可能会产生如下情况:因变为低温导致弹性模量下降的油封80不跟随轴31,从而不能够充分抑制水或油的侵入。为此,在将油封80设置在轴31周围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抑制轴31的偏移。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汇流条保持架61在低温时热收缩的情况下,由于突出部65a至65c弹性变形,因而能够抑制汇流条保持架61相对于机壳部20的固定不充分,并能够抑制轴31的偏移。因此,本实施方式对于在轴31的周围设置油封80的情况更有用。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以不使用铆钉而进行铆接的方式接合。因此,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能够牢固地接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采用以下结构。
在上述说明中,虽然通过突出部65a至65c弹性变形,汇流条保持架61被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使突出部65a至65c不变形,而通过主体部61a的外壳部62弹性变形,将汇流条保持架61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还可以通过突出部65a至65c与外壳部62双方弹性变形,将汇流条保持架61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5a至65c与外壳部62也可以由分体的部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能够通过比构成外壳部62的材料、即树脂材料的弹性模量大的材料构成突出部65a至65c。由此,在将主体部61a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时,突出部65a至65c能够更容易地弹性变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5b的突出高度W1也可以根据轴向(Z轴方向)的位置而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突出部65b的突出高度W1可以随着从突出部65b的在后侧(+Z侧)的端部朝向前侧(-Z侧)端部而变大或变小。并且,例如,也可以是从突出部65b在后侧(+Z侧)的端部至前侧(-Z侧)的规定部分为止,突出高度W1随着朝向前侧(-Z侧)而变大,从规定部分至前侧(-Z侧)端部为止,突出高度W1不变。突出部65a、65c也是同样的。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虽然突出部65a至65c为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5a至65c例如既可以沿周向延伸,也可以沿相对于轴向以及周向倾斜的方向延伸,还可以不延伸。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以下,或是四个以上。在突出部沿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情况下,优选突出部的数量为3的倍数。在将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主体部61a压入后机壳部22的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时,能够更加容易地维持后轴承52与轴31的同轴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沿轴向(Z轴方向)将多个突出部设置于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外周面62d。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5a至65c的轴向(Z轴方向)位置也可以互不相同。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虽然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主体部61a的机壳容纳外周部62a为只被压入后机壳部22中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机壳容纳外周部62a被压入前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22中的至少一个机壳部中即可。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机壳容纳外周部62a既可以为被压入前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22双方中的结构,也可以为只被压入前机壳部21中的结构。
所谓的主体部61a被压入前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22双方中的结构,例如为突出部65a至65c与前机壳部21的内周面以及后机壳部22的内周面双方接触的结构。根据该结构,能够更牢固地将汇流条保持架61保持在机壳部20内。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虽然连接器用开口部26由前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22构成,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用开口部26例如也可以是设置在后机壳部22的盖部22b的在后侧(+Z侧)的面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后机壳部22。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后机壳部22的材料也可以是金属以外的材质,例如为树脂等。在这种情况下,汇流条保持架61的主体部61a被压入前机壳部21中。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机壳部21与后机壳部22也可以是一体的部件。
并且,在上述说明中,虽然为在前机壳部21的内侧设置前侧O形圈71,在后机壳部22的内侧设置后侧O形圈72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在前机壳部21和后机壳部22中的至少一方的内侧设置O形圈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没有设置前侧O形圈71和后侧O形圈72中的任意一方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前侧O形圈71和后侧O形圈72双方。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前侧凸缘部28与后侧凸缘部29接合的接合面设置O形圈的结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油封8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突出部65a至65c。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如图12(A)、图12(B)所示的汇流条单元160那样的结构。
图12(A)、图12(B)是示意性示出没有设置突出部的汇流条单元160的图。图12(A)是表示汇流条保持架161的主体部161a未被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2(B)是表示汇流条保持架161的主体部161a被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的状态的俯视图。
主体部161a具有外壳部162。外壳部162具有机壳容纳外周部162a和连接器连接部62b。
机壳容纳外周部162a在俯视(XY面视图)时呈椭圆形。如图12(A)所示,在从轴向(Z轴方向)观察时,在未被压入的状态下,机壳容纳外周部162a的外周面162d的一部分从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外形探出。
如图12(B)所示,若机壳容纳外周部162a被压入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则在未压入的状态下从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外形探出的部分承受应力,机壳容纳外周部162a整体弹性变形。在机壳容纳外周部162a的外周面162d设置有接触部165和非接触部166,接触部165与压入用内周面25a接触,并承受来自压入用内周面25a的应力,非接触部166与压入用内周面25a分离。换言之,接触部165与机壳部20的内周面接触,并承受来自机壳部20的内周面的应力。非接触部166与机壳部20的内周面分离。
根据该结构,由于不需要突出部,因而汇流条保持架161的制造更加简便。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在主体部具有突出部群这一点上不同。
另外,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有时通过适当标注同一符号等而省略说明。
图13和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汇流条单元260的图。图13是立体图。图14是俯视图。
汇流条单元260具有汇流条保持架261。汇流条保持架261具有主体部261a。主体部261a具有多个突出部群(接触部群)。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突出部群设置为三个以上。作为一例,在图14中示出设置有突出部群(接触部群)267a、267b、267c这三个群作为多个突出部群的例子。
突出部群267a、267b、267c分别由多个突出部(接触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群267a、267b、267c分别由两个突出部构成。突出部群267a由突出部(接触部)265a和突出部(接触部)265b构成。突出部群267b由突出部(接触部)265c和突出部(接触部)265d构成。突出部群267c由突出部(接触部)265e和突出部(接触部)265f构成。
突出部群267b设置在后轴承保持部61c的与设置有连接器连接部62b侧相反的一侧(-X侧)。
突出部群267a、267c与突出部群267b一同沿周向设置在将机壳容纳外周部62a分割为三部分的位置。即多个突出部群267a至267c沿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在此,所谓的突出部群267a至267c的位置是构成各突出部群的多个突出部中位于周向两端的突出部之间的周向中心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由多个突出部构成的突出部群267a至267c,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将汇流条保持架261压入并固定于后机壳部22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突出部群的数量既可以是两个以下,也可以是四个以上。在突出部群沿机壳容纳外周部62a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的情况下,优选突出部群的数量是3的倍数。这是为了在将汇流条保持架261的主体部261a压入后机壳部22的汇流条保持架压入部22a中时,能够更加容易地维持后轴承52与轴31的同轴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各突出部群的突出部也可以是三个以上。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无刷马达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若为将支承旋转轴的一侧的轴承保持于汇流条保持架,将另一侧的轴承保持于容纳汇流条保持架的机壳的马达,则也能应用于有刷马达等任何的马达中。
并且,应用了本发明的马达的用途并未特殊限定,例如,用于装设于车辆的双离合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等变速器的齿轮选择器或离合器的驱动等用途。
Claims (20)
1.一种马达,其包括:
转子,其具有以在一个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轴;
定子,其包围所述转子,并使所述转子绕所述轴旋转;
第一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所述一个方向的第一侧,并支承所述轴;
第二轴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并支承所述轴;
汇流条单元,其对所述定子提供驱动电流;以及
机壳部,其呈筒状,并由金属制成,且所述汇流条单元被压入在所述机壳部的内侧,所述机壳部保持所述定子和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机壳部具有:
底部,其为圆形,且具有贯通孔;以及
第一轴承保持部,其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并保持所述第一轴承,
所述机壳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侧开口的输出轴孔,
所述第一轴承保持部具有所述输出轴孔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轴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通过所述贯通孔从所述输出轴孔向所述机壳部的外部突出,
所述汇流条单元具有:
汇流条,其与所述定子电连接;以及
汇流条保持架,其由树脂制成,并支承所述汇流条,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保持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保持部;以及筒状的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具有沿周向包围所述中心轴线的筒状的外壳部,
所述外壳部具有被压入所述机壳部中的机壳容纳外周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的外周面设置有接触部以及非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机壳部的内周面接触,并承受来自所述机壳部的内周面的应力,所述非接触部与所述机壳部的内周面分离,
所述机壳部具有第一机壳部以及第二机壳部,
所述定子保持于所述第一机壳部,
所述第一机壳部具有第一筒部,所述第一筒部从所述轴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汇流条单元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二机壳部具有:
盖部,其覆盖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以及
第二筒部,其从所述径向外侧包围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且所述第二筒部与所述第一筒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被压入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中的至少一个机壳部中,
在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内侧设置有在整周与所述主体部以及所述机壳部接触的O形圈,
所述O形圈配置在与所述接触部不同的位置,
所述O形圈在所述一个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第一筒部和所述第二筒部中设置有所述O形圈的一侧的筒部的比所述接触部靠里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从所述外周面沿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沿所述中心轴线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多个所述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沿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设置为三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由多个所述接触部构成的多个接触部群,
所述多个接触部群沿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的周向等间隔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群设置为三个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
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被压入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中的任意一机壳部中,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O形圈配置在比所述接触部靠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中的另一机壳部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马达,
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只被压入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中的任意一机壳部中,
所述O形圈包括在整周与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中的另一机壳部的内周面以及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O形圈,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O形圈配置在比所述接触部靠所述另一机壳部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马达,
所述O形圈包括配置在所述外壳部上的所述一个方向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O形圈,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的在所述第一侧的面与所述第二O形圈的整周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
所述机壳部具有第一机壳部和第二机壳部,
所述第一机壳部保持所述定子,并具有从所述轴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汇流条单元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的第一筒部,
所述第二机壳部具有:
盖部,其覆盖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以及
第二筒部,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筒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外壳部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定子的外周面嵌合,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只被压入所述第二机壳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机壳部与所述第二机壳部不使用铆钉地铆接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马达,
所述主体部具有将所述外壳部与所述第二轴承保持部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封堵所述外壳部的在所述一个方向的所述第二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由弹性模量比构成所述外壳部的材料大的材料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
所述机壳部具有比所述第一轴承保持部向所述一个方向的所述第一侧延伸、并保持油封的油封保持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油封保持部具有所述输出轴孔的至少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
所述汇流条保持架具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器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部经由所述机壳部的连接器用开口部而露出到所述机壳部的外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
所述机壳部具有第一机壳部和第二机壳部,
所述第一机壳部保持所述定子,并具有从所述轴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汇流条单元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的第一筒部,
所述第二机壳部具有:
盖部,其覆盖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以及
第二筒部,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筒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用开口部由所述第一机壳部和所述第二机壳部构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
所述外壳部具有与所述连接器部连接的连接器连接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容纳外周部的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形状是中心角为240°以上的圆弧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部从所述连接器连接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所述轴的径向外侧延伸,并呈朝所述径向外侧开口的筒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
所述机壳部具有第一机壳部和第二机壳部,
所述第一机壳部保持所述定子,并具有第一筒部,所述第一筒部从所述轴的径向外侧包围所述汇流条单元的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
所述第二机壳部具有:
盖部,其覆盖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以及
第二筒部,其从径向外侧包围所述主体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筒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机壳部具有在所述一个方向切掉所述第二筒部的一部分而形成的缺口部,
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用开口部由所述第一筒部的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以及所述缺口部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96366.5A CN108880062A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44333A JP6435674B2 (ja) | 2014-07-14 | 2014-07-14 | モータ |
JP2014-144333 | 2014-07-14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96366.5A Division CN108880062A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05691A CN105305691A (zh) | 2016-02-03 |
CN105305691B true CN105305691B (zh) | 2018-06-15 |
Family
ID=5428657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96366.5A Withdrawn CN108880062A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CN201520151395.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6979U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CN201510116421.5A Active CN105305691B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96366.5A Withdrawn CN108880062A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CN201520151395.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6979U (zh) | 2014-07-14 | 2015-03-17 | 马达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35674B2 (zh) |
CN (3) | CN108880062A (zh) |
DE (1) | DE10201521145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35674B2 (ja) * | 2014-07-14 | 2018-12-12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KR20170141343A (ko) | 2016-06-15 | 2017-12-26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모터 |
KR20170141342A (ko) * | 2016-06-15 | 2017-12-26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커넥터 및 이를 갖는 모터 |
DE102016213775A1 (de) * | 2016-07-27 | 2018-02-01 | Continental Teves Ag & Co. Ohg | Winkelsensor zum Erfassen eines Drehwinkels |
WO2018100966A1 (ja) * | 2016-11-30 | 2018-06-07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CN107404174B (zh) * | 2017-08-28 | 2024-03-26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电机机壳及电机 |
JP6930340B2 (ja) * | 2017-09-28 | 2021-09-0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2019149912A (ja) * | 2018-02-28 | 2019-09-05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US11881747B2 (en) * | 2018-09-28 | 2024-01-23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
US12057756B2 (en) * | 2018-12-17 | 2024-08-06 | Minebea Mitsumi Inc. | Rotating Device |
CN112018928B (zh) * | 2019-05-31 | 2023-06-27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及包含该马达的电气设备 |
JP7367384B2 (ja) * | 2019-08-22 | 2023-10-24 | ニデック株式会社 | モータユニット |
CN113162335A (zh) * | 2020-01-22 | 2021-07-23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马达 |
JP2021164222A (ja) * | 2020-03-31 | 2021-10-1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CN111371238B (zh) * | 2020-04-17 | 2021-08-31 | 浙江行星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液力耦合的高散热型电机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289232U (zh) * | 2013-05-23 | 2013-11-13 |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嵌件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91636B2 (ja) * | 1997-06-06 | 2005-09-07 |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 小型モータ |
DE20302174U1 (de) * | 2003-02-11 | 2004-09-09 | Minebea Co., Ltd. | Wellendichtung für einen Elektromotor und Elektromotor, insbesondere für ein automatisches Schalt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es |
JP4956923B2 (ja) * | 2005-06-23 | 2012-06-20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2007221976A (ja) * | 2006-02-20 | 2007-08-30 | Hitachi Car Eng Co Ltd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5239413B2 (ja) * | 2008-03-13 | 2013-07-17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5417721B2 (ja) * | 2008-03-13 | 2014-02-19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5087443B2 (ja) * | 2008-03-24 | 2012-12-05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
JP5386958B2 (ja) * | 2008-12-08 | 2014-01-15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JP2010172086A (ja) * | 2009-01-21 | 2010-08-05 | Nippon Densan Corp |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モータ |
DE102011083795B4 (de) * | 2011-09-29 | 2020-02-27 | Bühler Motor GmbH | Elektromotor |
US9509196B2 (en) * | 2013-12-12 | 2016-11-29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
JP6435674B2 (ja) * | 2014-07-14 | 2018-12-12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KR101551141B1 (ko) * | 2015-01-13 | 2015-09-07 | 조인희 | 직류전동기 |
-
2014
- 2014-07-14 JP JP2014144333A patent/JP643567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3-17 CN CN201810696366.5A patent/CN108880062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3-17 CN CN201520151395.5U patent/CN20470697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5-03-17 CN CN201510116421.5A patent/CN105305691B/zh active Active
- 2015-06-22 DE DE102015211459.7A patent/DE102015211459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289232U (zh) * | 2013-05-23 | 2013-11-13 | 杭州娃哈哈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嵌件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0062A (zh) | 2018-11-23 |
JP6435674B2 (ja) | 2018-12-12 |
CN204706979U (zh) | 2015-10-14 |
JP2016021811A (ja) | 2016-02-04 |
CN105305691A (zh) | 2016-02-03 |
DE102015211459A1 (de) | 2016-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05691B (zh) | 马达 | |
CN105322690B (zh) | 马达 | |
KR101854231B1 (ko) | 모터 | |
CN205105027U (zh) | 马达 | |
CN106716789B (zh) | 马达 | |
WO2016052241A1 (ja) | モータ | |
CN105932850A (zh) | 电机、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电动机 | |
US20210293280A1 (en) | Sens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wheel bear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ns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CN106716795B (zh) | 马达 | |
CN107078600B (zh) | 马达 | |
CN105656252B (zh) | 马达 | |
CN109510364A (zh) | 驱动装置 | |
CN108462333A (zh) | 马达 | |
CN108534804A (zh) | 检测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9510404A (zh) | 驱动装置 | |
JP5261521B2 (ja) | 電気部品の組付方法 | |
JP6733750B2 (ja) | モータ | |
JP2010167890A (ja) | 電気部品の保護部材及び組付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