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91587A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91587A
CN105291587A CN201510435006.6A CN201510435006A CN105291587A CN 105291587 A CN105291587 A CN 105291587A CN 201510435006 A CN201510435006 A CN 201510435006A CN 105291587 A CN105291587 A CN 105291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nozzle rows
printing medium
ejection
tape d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5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91587B (zh
Inventor
松桥邦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91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1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91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91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33Structure of nozzl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3Printing o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not being in sheet or web form, e.g. spherical or cubic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B41J2/2117Ejecting white liq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有圆周面的被记录介质的圆周面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并抑制该记录装置中的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该记录装置具备:安置部,能够安置对具有圆周面的被记录介质;记录部,在油墨喷出面上具有向安置在安置部上的被记录介质的圆周面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列;旋转机构,使安置在安置部上的被记录介质与记录部相对旋转移动,多个喷嘴列具有喷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并被排列在与旋转移动的旋转轴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喷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在交叉方向上被排列在油墨喷出面上的中央部侧,喷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在交叉方向上被排列在油墨喷出面上的端部侧。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使用一种向被记录介质喷出液体而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存在使用这种记录装置在各种形状的被记录介质上实施记录的情况,例如,具有在被记录介质的圆周面上实施记录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在球体的被记录介质上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使用一种具备在油墨喷出面上具有多个喷嘴列的记录部的记录装置。
但是,在使用具备在油墨喷出面上具有多个喷嘴列的记录部的记录装置而在被记录介质的圆周面上实施记录的情况下,存在从油墨喷出面至被记录介质的油墨的喷出距离在每个喷嘴列不同的情况。因此,存在从该油墨的喷出距离较长的喷嘴列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精度降低,从而记录图像的品质下降的可能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1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336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在具有圆周面的被记录介质的圆周面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抑制记录图像的品质的下降。
用于解決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安置部,其能够对具有圆周面的被记录介质进行安置;记录部,其在油墨喷出面上具有朝向被安置在所述安置部上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圆周面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列;旋转机构,其使被安置在所述安置部上的所述被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部相对地进行旋转移动,所述多个喷嘴列具有喷出在所述记录部中相对而言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在所述记录部中相对而言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并且所述多个喷嘴列被排列在与所述旋转移动的旋转轴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被排列在所述油墨喷出面上的中央部侧,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被排列在所述油墨喷出面上的端部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具有在所述圆周面上形成图像的油墨,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具有形成用于形成所述图像的基底层的油墨以及形成对所述图像进行涂覆的涂层的油墨中的至少一方。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油墨喷出面上的两个端部侧。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作为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具有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两个端部侧配置有喷出所述第一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所述第二油墨的喷嘴列。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在所述油墨喷出面上,喷出所述第一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所述第二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从所述中央部侧观察时以非对称的方式被配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方式中,所述两个端部侧的喷出所述第一油墨的喷嘴列间的距离与所述两个端部侧的喷出所述第二油墨的喷嘴列间的距离相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具有圆周面的被记录介质的圆周面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中抑制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侧视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中的被记录介质的安置部的概要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记录部的概要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机构的概要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记录部的概要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机构的概要侧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机构的概要主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机构的概要侧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记录机构的概要侧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记录机构的概要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图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侧视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结构为,具备记录机构2、干燥机构3以及供给排出机构4,并且通过移动机构5而使利用支承部7支承着被记录介质P的安置部6在记录机构2、干燥机构3以及供给排出机构4之间进行移动从而实施记录。
在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对应于向记录机构2处的记录工序、干燥机构3处的干燥工序、供给排出机构4处的被记录介质P的供给排出工序的行进,而在记录机构2、干燥机构3、供给排出机构4之间使安置部6在方向Y上进行移动。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为,使安置部6在作为直线方向的方向Y上移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例如使安置部6在圆弧状的移动路径上移动的旋转式的结构。
另外,在将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方向X以及方向Y成为水平方向,方向Z成为铅直方向。
首先,对安置部6进行说明。
图2为本实施例的安置部6的概要图。
安置部6具备:支承部7,其以被被记录介质P覆盖的方式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电机M,其能够使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支承部7绕旋转方向R1旋转移动。而且,安置部6被构成为,能够使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支承部7在方向Z上移动。即,安置部6兼有作为使被安置的被记录介质P与后述的记录头9相对地进行旋转移动的旋转机构的作用。
另外,支承部7能够进行更换,从而能够对应于被记录介质P的形状而使用适当的大小和形状的支承部7。
接下来,对记录机构2进行说明。
记录机构2为从作为记录部的记录头9向被安置在安置部6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Ps喷出油墨并进行记录的机构,且为使被安置在安置部6上的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的同时进行记录的机构。
另外,“圆周面”是指,除了包括沿着与被记录介质P的旋转轴交叉的交叉方向C(参照图3)而剖切该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为正圆的形状的该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之外,也包含该截面形状为椭圆或具有凹凸的形状等的该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
图3为从油墨喷出面F侧观察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时的概要图。此外,图4为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的概要俯视图。此外,图5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四个记录头9的于方向Z上的位置关系的概要图。此外,图6以及图8为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的概要侧视图。此外,图7为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的概要主视图。
如图4以及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具备记录头9a至记录头9d这四个记录头9。此外,对应于记录头9a至记录头9d的各个记录头9,设置有记录部移动机构8。另外,在图6以及图8中,省略了与记录头9a以外的记录头对应的记录部移动机构8,在图7中,省略了与记录头9b以外的记录头对应的记录部移动机构8。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具备四个记录头9,但是记录头9的数量并没有被特别地限定。
如图1以及图6至图8所示,记录部移动机构8被设置于基体部10上,并且该记录部移动机构8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基体部10而在方向Y或方向X上进行移动,并且相对于基体部10的角度也能够改变。即,各记录头9通过记录部移动机构8而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支承部7接近以及离开。
此外,在记录部移动机构8中还包括未图示的部件并且设置有多个电机M,记录头9a至记录头9d的各个记录头9能够相对于记录部移动机构8而绕旋转方向R2以及旋转方向R3进行旋转移动。
而且,本实施例的各个记录头9能够通过未图示的移动结构而相对于记录部移动机构8在方向X或方向Y、方向A以及方向B上移动。在此,方向A是指,记录头9a中的方向A1(参照图6),记录头9b中的方向A2(参照图7),记录头9c中的方向A3(参照图6),记录头9d中的方向A4(参照图7)。此外,方向B是指,记录头9a中的方向B1(参照图6),记录头9b中的方向B2(参照图7),记录头9c中的方向B3(参照图6),记录头9d中的方向B4(参照图7)。
通过此种结构,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不仅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Ps上的各种位置进行记录,还能够对各种大小和形状的被记录介质P以适当的角度以及适当的距离进行记录。此外,更优选为,采用如下的结构,即,设置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的形状进行识别的传感器,并控制为,根据由该传感器识别出的形状而通过记录头9以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的适当的角度以及适当的距离进行记录。这是为了能够相对于各种大小和形状的被记录介质P自动且适当地进行记录。但是,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手动地对相对于被记录介质P的角度以及距离进行调节,或者一部分自动地进行调节一部分手动地进行调节。
此外,由于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具备能够向各种方向移动的多个记录头9,因此,能够同时在多个位置(例如包括圆周面Ps以外的上表面Pu等面在内的多个面)上进行记录。
在此,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a至记录头9d的各个记录头9采用同样的结构。对其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使用用于在被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即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蓝绿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而且,能够使用如下的油墨,即,用于在形成图像的区域中形成基底层的白色油墨,和用于形成对被形成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图像进行保护的保护层的透明的叠印油墨。换言之,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能够使用作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第一油墨的白色油墨和作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第二油墨的叠印油墨。但是,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相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能够使用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蓝绿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并且作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能够使用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作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能够使用夜光油墨、荧光油墨、含有金属颜料等的光亮性油墨等。
此外,通过从各个记录头被喷出的多种油墨彼此的相对比较,从而能够决定目视确认性较高还是较低。颜色的目视确认性受背景颜色与图颜色的亮度差、色品差、色相差的影响按照该顺序而增大。即使在不同的色相彼此的配色中,也是在亮度差较大的情况下目视确认性变高。特别是,越为色品较高的颜色彼此的配色,目视确认性越高。而且,存在目视确认性根据实施记录的面Ps和Pu的颜色、状态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即,也由于记录面的颜色和状态的反差而发生变化。而且,此外,目视确认性有时也会由于如下原因而发生变化,即,喷出UV油墨等发生固化的油墨而在记录面上产生凹凸。
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在油墨喷出面F上形成有能够将上述各个油墨喷出的喷嘴列N。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形成有用于喷出黄色油墨的喷嘴列Ny,用于喷出品红色油墨的喷嘴列Nm,用于喷出蓝绿色油墨的喷嘴列Nc,用于喷出黑色油墨的喷嘴列Nk,用于喷出白色油墨的喷嘴列Nw,用于喷出叠印油墨的喷嘴列Nop。
更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多个喷嘴列N以在交叉方向C上相邻的方式而被配置(排列)在油墨喷出面F上,所述方向C为,与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旋转移动的方向的旋转方向R1对应并与该被记录介质P的旋转轴交叉的方向。而且,如图3所示,多个喷嘴列N中的喷出作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形成图像的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蓝绿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的喷嘴列Ny、Nm、Nc以及Nk被配置在交叉方向C上的油墨喷出面F的中央部侧Fc。此外,喷出作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用于形成基底层的白色油墨以及用于形成保护层的透明的叠印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被配置于交叉方向C上的油墨喷出面F的端部侧Fe。
虽然与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相比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对记录图像的品质的影响较大,但是在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中,将喷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配置于中央部侧Fc,而将喷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配置于端部侧Fe。如此,通过将从油墨喷出面F至被记录介质P的油墨的喷出距离(所谓的PG)设为,增加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出距离而减小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出距离,从而抑制了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多数情况下,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以与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蓝绿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相比多量的涂布量(喷落量)进行记录的情况,该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的效果更好。因此,如图3所示,喷出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被配置在交叉方向C上的喷出面F的两个端部侧Fe。通过此种结构,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能够使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向被记录介质P的喷落量增多。而且,能够延长从在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的记录时由前方侧的喷嘴列(图3中的右侧的喷嘴列Nw以及Nop)喷出的油墨喷落起,到在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的记录时由后方侧的喷嘴列(图3中的左侧的喷嘴列Nw以及Nop)喷出的油墨喷落为止的时间,从前方侧的喷嘴列的喷出到后方侧的喷嘴列的喷出的时间差有助于从前方侧的喷嘴列被喷出的油墨的干燥和向被记录介质P的吸收等,从而能够使从后方侧的喷嘴列被喷出并喷落的油墨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接收状态良好。因此,成为能够抑制由于喷落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的扩散方式的不良等而引起的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此外,若采用其他的表述方式,则能够称为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在油墨喷出面F的两个端部侧Fe配置有喷出形成基底层的白色油墨的基底层喷嘴列Nw和喷出形成涂层的油墨的涂层喷嘴列Nop。因此,也称为成为了如下的结构,即,对于白色油墨以及叠印油墨双方而言,均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在此,在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Ps上实施记录的情况下,越趋向油墨喷出面F的端部侧Fe,PG越大。而且,存在PG越增大油墨的喷落精度越降低的倾向。
另一方面,从交叉方向C观察时,基底层喷嘴列Nw以及涂层喷嘴列Nop以喷嘴列Nw、喷嘴列Nop、喷嘴列Nw、喷嘴列Nop的顺序被配置在本实施例的油墨喷出面F上。若采用其他的表述方式,则在本实施例的油墨喷出面F上,喷嘴列Nw和喷嘴列Nop在交叉方向C上从中央部侧Fc观察时以非对称的方式被配置。
即,抑制了喷嘴列Nw双方均成为油墨喷出面F的最端部侧的情况,且抑制了喷嘴列Nop双方均成为油墨喷出面F的最端部侧的情况。因此,抑制了如下的情况,即,在喷嘴列Nw和喷嘴列Nop双方中,各自具有的两个喷嘴列双方均成为最端部侧,从而从双方喷嘴列喷出的油墨的油墨喷落精度均降低的情况。
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被构成为,两个喷嘴列Nw间的距离L1与两个喷嘴列Nop间的距离L2相同。如此,从在记录时成为前方侧的喷嘴列Nw被喷出的白色油墨喷落起到从在记录时成为后方侧的喷嘴列Nw被喷出的白色油墨喷落为止的时间,与从在记录时成为前方侧的喷嘴列Nop被喷出的叠印油墨喷落起到从在记录时成为后方侧的喷嘴列Nop被喷出的叠印油墨喷落为止的时间大致相等。
在此,“两个喷嘴列Nw间的距离L1与两个喷嘴列Nop间的距离L2相同”是指如下的意思,即,并不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相同,也包括具有些许不同的情况。例如,也指如下的意思,即,被设置在两个端部侧Fe的两个喷嘴列Nw间的距离L1与被设置两个端部侧Fe的两个喷嘴列Nop间的距离L2之差,与被设置在同一侧的端部侧Fe的喷嘴列Nw和喷嘴列Nop之间的距离L3以及L4相比较小(用数学式表示为|L1-L2|<L3,|L1-L2|<L4)等。
虽然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采用了由图3所示的喷嘴列N的结构,但是进行记录的油墨的顺序为,形成基底层的白色油墨、由形成图像的黄色油墨、品红色油墨、蓝绿色油墨以及黑色油墨组成的彩色油墨、形成对该图像进行保护的保护层的叠印油墨的顺序。此外,虽然能够通过各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一次而依次完成利用白色油墨、彩色油墨、叠印油墨的各个油墨的记录的方法来实施记录,但是也能够通过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多次而依次完成利用各油墨的记录的方法来实施记录。具体而言,例如,能够首先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四次而完成基底层的记录,接下来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四次而完成图像的记录,接下来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四次而完成保护层的记录。
另外,由于在各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一次而完成利用白色油墨、彩色油墨、叠印油墨的各油墨的记录的情况下,各油墨的干燥时间缩短,因此也可以采用能够对支承部7进行加热的结构等,例如,设置干燥机构。
而且,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来进行记录,即,在使被记录介质P绕旋转方向R1旋转一次时,按照白色油墨、彩色油墨、叠印油墨的顺序喷出各油墨从而以一次旋转完成记录。
此外,如图4以及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中,设置有用于对记录头9a、9b、9c以及9d进行维护的维护部13a、13b、13c以及13d。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维护部13a、13b、13c以及13d具备能够从喷嘴列N抽吸油墨的抽吸机构和对油墨喷出面F进行擦拭的擦拭器,但是并不特别地限定于该结构。此外,如图8所示,虽然在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中采用了通过在使记录部移动机构8成为相对于基体部10不倾斜的状态之后,使记录头9绕旋转方向R2旋转移动从而与维护部13对置的结构,但是并不特别地限定于这种结构。
接下来,对记录头9a、9b、9c以及9d进行记录时的方向Z上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虽然图5图出了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a、9b、9c以及9d进行记录时的方向Z上的位置关系,但是如图5所示,记录头9a、9b、9c以及9d在记录时于方向Z上重叠地设置。具体而言,与记录头9a的喷嘴列N的下端(方向Z上的一端)相比记录头9b的喷嘴列N的上端(方向Z上的另一端)处于上部,从而在方向Z上产生了重叠部分O。同样地,与记录头9b的喷嘴列N的下端相比记录头9c的喷嘴列N的上端处于上部,从而在方向Z上产生了重叠部分O。同样地,与记录头9c的喷嘴列N的下端相比记录头9d的喷嘴列N的上端处于上部,从而在方向Z上产生了重叠部分O。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机构2成为能够在方向Z上无间断地进行记录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1对干燥机构3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干燥机构3具备加热器11,该加热器11用于通过照射红外线从而对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进行加热并使其干燥。但是,作为干燥机构3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种结构,例如,也可以替代对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进行加热并使其干燥的结构,而采用向被记录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送风并使其干燥的结构。
接下来,使用图1而对供给排出机构4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供给排出机构4具备供给排出部12,该供给排出部12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保持并使被记录介质P覆盖于支承部7,并且能够将被支承部7所支承的被记录介质P取下。但是,作为供给排出机构4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种结构。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结构进行说明。
图9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16中设置有管理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的CPU17。CPU17经由系统总线18而与存储有CPU17所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的ROM19和能够临时存储数据的RAM20连接。
此外,CPU17经由系统总线18而与用于对记录头9进行驱动的头驱动部21连接。
此外,CPU17经由系统总线18而与电机驱动部22连接。在此,电机驱动部22与记录头移动电机23以及保持部驱动电机24连接。
在此,记录头移动电机23包括使记录头9移动的全部电机。
此外,保持部驱动电机24除了包括使支承部7绕旋转方向R1旋转移动的电机以外,还包括对供给排出部12进行驱动的电机。
而且,CPU17经由系统总线18而与输入输出部25连接,输入输出部25与能够输入记录数据或来自用户的指示等各种信息的PC26连接。
实施例2(图10)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
图10为表示作为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记录机构2的概要侧视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记录机构2的结构以外与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的结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与实施例1的记录头9的结构相同。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结构为,通过记录部移动机构8相对于基体部10在方向Y(或方向X)以及方向Z上移动,从而使一个记录头9在方向Y以及方向Z上移动,由此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Ps上实施记录。通过采用此种结构,从而能够减少记录头的个数,而能够使记录装置1小型化,由此能够抑制成本。
实施例3(图11)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实施例3的记录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
图11为表示作为实施例3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记录机构2的概要侧视图。另外,与上述实施例共通的结构部件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记录机构2的结构以外均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记录装置1的结构相同,并且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的记录头9的结构相同。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除了具备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Ps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9e以外,还具备能够在被记录介质P的上表面Pu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9f。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e通过记录部移动机构8相对于基体部10在方向Z上移动,从而能够在方向Z上移动。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头9f通过记录部移动机构14相对于基体部15在方向Y以及方向Z上移动,从而能够在方向Y(或方向X)以及方向Z移动。
虽然在实施例1的记录装置1中,也能够通过使记录头9移动从而在被记录介质P的上表面Pu上进行记录,但是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能够通过简单的控制而在被记录介质P的上表面Pu上实施记录。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当然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以上,根据具体的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叙述。在此,对于本发明,再一次进行汇总说明。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安置部6,其能够对具有圆周面Ps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安置;记录部9,其在油墨喷出面F上具有朝向被安置在安置部6上的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Ps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列N;旋转机构6,其使被安置在安置部6上的被记录介质P与记录部9相对地进行旋转移动,多个喷嘴列N具有喷出在记录部9中相对而言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Ny、Nm、Nc以及Nk和喷出在记录部9中相对而言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并且多个喷嘴列N被排列在与旋转移动的旋转轴交叉的交叉方向C上,喷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Ny、Nm、Nc以及Nk在交叉方向C上被配置在油墨喷出面F上的中央部侧Fc,喷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在交叉方向C上被配置在油墨喷出面F上的端部侧Fe。
与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相比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对记录图像的品质影响较大。根据本方式,喷出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Ny、Nm、Nc以及Nk在交叉方向C上被配置于油墨喷出面F上的中央部侧Fc,喷出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在交叉方向C上被配置于油墨喷出面F上的端部侧Fe。即,将从油墨喷出面F至被记录介质P的油墨的喷出距离设为,增大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出距离而减小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出距离。因此,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另外,“圆周面”是指,除了沿着与被记录介质P的旋转轴交叉的交叉方向C而剖切该被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为正圆的形状的该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以外,也包括该截面形状为椭圆或具有凹凸的形状等的该被记录介质P的圆周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具有在圆周面Ps上形成图像的油墨,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具有形成用于形成所述图像的基底层的油墨以及形成对所述图像进行涂覆的涂层的油墨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方式,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具有形成用于形成所述图像的基底层的油墨以及形成对所述图像进行涂覆的涂层的油墨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实现所述基底层对所述图像的品质的提高以及所述涂层对所述图像的保护中的至少一方。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在所述交叉方向C上被配置于所述油墨喷出面F上的两个端部侧Fe。
根据本方式,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Nw以及Nop在所述交叉方向C上被配置于所述油墨喷出面F上的两个端部侧Fe。因此,能够使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向被记录介质P的喷落量增多,并且能够延长使在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记录时从前方侧的喷嘴列N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起至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记录时从后方侧的喷嘴列N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为止的时间。因此,能够抑制由于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而引起的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作为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N具有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且在两个端部侧Fe配置有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
根据本方式,在两个端部侧Fe配置有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因此,对于第一油墨以及第二油墨双方而言,均能够抑制记录图像的品质的降低。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在油墨喷出面F上,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在交叉方向C上从中央部侧Fc观察时以非对称的方式被配置。
根据本方式,在油墨喷出面F上,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在交叉方向C上从中央部侧Fc观察时以非对称的方式被配置。即,能够抑制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双方均成为油墨喷出面F的最端部侧,并且能够抑制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双方均成为油墨喷出面F的最端部侧。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双方的喷嘴列N均成为最端部侧从而从双方的喷嘴列N被喷出的油墨的喷落精度均降低的情况,即,通过抑制双方的喷嘴列N中的至少一方的喷落精度的降低,从而能够抑制整体的喷落精度降低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1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方式中,两个端部侧Fe的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间的距离L1与两个端部侧Fe的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间的距离L2相同。
在此,“相同”是指,并不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相同,也包括具有些许的不同的情况。
根据本方式,两个端部侧Fe的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Nw间的距离L1与两个端部侧Fe的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Nop间的距离L2相同。因此能够使从在记录时成为前方侧的喷嘴列Nw被喷出的第一油墨喷落起至从在记录时成为后方侧的喷嘴列Nw被喷出的第一油墨喷落为止的时间,与从在记录时成为前方侧的喷嘴列Nop被喷出的第二油墨喷落起至从在记录时成为后方侧的喷嘴列Nop被喷出的第二油墨喷落为止的时间大致相同。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2记录机构;3干燥机构;4供给排出机构;5移动机构;
6安置部(旋转机构);7支承部;8记录部移动机构;
9记录头(记录部);10基体部;11加热器;12供给排出部;
13维护部;14记录部移动机构;15基体部;16控制部;
17CPU;18系统总线;19ROM;20RAM;
21头驱动部;22电机驱动部;23记录头移动电机;
24保持部驱动电机;25输入输出部;16PC;F油墨喷出面;
M电机;N喷嘴列;O重叠部分;P被记录介质。

Claims (6)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安置部,其能够对具有圆周面的被记录介质进行安置;
记录部,其在油墨喷出面上具有朝向被安置在所述安置部上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所述圆周面喷出油墨的多个喷嘴列;
旋转机构,其使被安置在所述安置部上的所述被记录介质与所述记录部相对地进行旋转移动,
所述多个喷嘴列具有喷出在所述记录部中相对而言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在所述记录部中相对而言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并且所述多个喷嘴列被排列在与所述旋转移动的旋转轴交叉的交叉方向上,
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被排列在所述油墨喷出面上的中央部侧,而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被排列在所述油墨喷出面上的端部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视确认性较高的油墨具有在所述圆周面上形成图像的油墨,
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具有形成用于形成所述图像的基底层的油墨以及形成对所述图像进行涂覆的涂层的油墨中的至少一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被配置于所述油墨喷出面上的两个端部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喷出所述目视确认性较低的油墨的喷嘴列,具有喷出第一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第二油墨的喷嘴列,
在所述两个端部侧配置有喷出所述第一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所述第二油墨的喷嘴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墨喷出面上,喷出所述第一油墨的喷嘴列和喷出所述第二油墨的喷嘴列在所述交叉方向上从所述中央部侧观察时以非对称的方式被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端部侧的喷出所述第一油墨的喷嘴列间的距离与所述两个端部侧的喷出所述第二油墨的喷嘴列间的距离相同。
CN201510435006.6A 2014-07-25 2015-07-22 记录装置 Active CN105291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51561 2014-07-25
JP2014151561A JP6390240B2 (ja) 2014-07-25 2014-07-25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1587A true CN105291587A (zh) 2016-02-03
CN105291587B CN105291587B (zh) 2018-05-08

Family

ID=5516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5006.6A Active CN105291587B (zh) 2014-07-25 2015-07-22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58787B2 (zh)
JP (1) JP6390240B2 (zh)
CN (1) CN1052915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5292B1 (en) * 2017-04-03 2018-06-26 Xerox Corporation Object holder for a direct-to-object printer
JP7484195B2 (ja) 2020-01-31 2024-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ヘッド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138A (ja) * 2001-10-15 2003-04-25 Fuji Xerox Co Ltd 自動販売機
US20060071991A1 (en) * 2004-09-30 2006-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01164A (ja) * 2005-06-24 2007-01-1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立体メディアプリント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
WO2008116973A1 (en) * 2007-03-27 2008-10-02 Stora Enso Oyj Method and a prin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board containers
US20100118077A1 (en) * 2008-11-12 2010-05-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3233689A (ja) * 2012-05-08 2013-11-21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CN105026158A (zh) * 2013-12-23 2015-11-04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8715A (ja) * 1992-05-18 1993-12-03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曲面印刷装置
JP2000006493A (ja) * 1998-06-29 2000-01-11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立体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239660A (ja) * 2000-02-29 2001-09-04 Minolta Co Ltd 立体物印刷装置および立体物印刷方法
JP4533811B2 (ja) 2005-07-04 2010-09-01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球体メディアプリント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
JP2011218560A (ja) 2010-04-02 2011-11-04 Seiko Epson Corp 濃度補正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JP5716368B2 (ja) 2010-12-02 2015-05-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物及び印刷装置並びに印刷物製造方法
US9139093B2 (en) 2010-12-02 2015-09-2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d matter manufacturing method, printed matter manufacturing device, and printed matter
ES2410369T3 (es) * 2010-12-30 2013-07-01 ALLTEC Angewandte Laserlicht Technologie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Cabezal, aparato y procedimiento de marcado y/o de escaneado
JP2013078862A (ja) 2011-09-30 2013-05-02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JP2013256075A (ja) * 2012-06-13 2013-12-26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23138A (ja) * 2001-10-15 2003-04-25 Fuji Xerox Co Ltd 自動販売機
US20060071991A1 (en) * 2004-09-30 2006-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01164A (ja) * 2005-06-24 2007-01-1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立体メディアプリント用の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と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ト方法
WO2008116973A1 (en) * 2007-03-27 2008-10-02 Stora Enso Oyj Method and a printing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board containers
US20100118077A1 (en) * 2008-11-12 2010-05-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13233689A (ja) * 2012-05-08 2013-11-21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
CN105026158A (zh) * 2013-12-23 2015-11-04 北京美科艺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喷墨打印装置及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91587B (zh) 2018-05-08
JP6390240B2 (ja) 2018-09-19
JP2016028861A (ja) 2016-03-03
US9358787B2 (en) 2016-06-07
US20160023463A1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21520B (en) Print apparatus, print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JP20062056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CN104070814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头的清洁方法
JP2006187872A5 (zh)
CN103419489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2006240094A (ja) 液滴吐出装置
CN106457843B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CN105291587A (zh) 记录装置
CN105774284B (zh) 图像记录方法、墨和液体组合物
JP6960543B2 (ja) 可動式プリントヘッド
CN110450550A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喷墨打印装置用打印方法
JP645952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方法
JP495842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記録物および記録装置
CN106573465A (zh) 液体排出装置以及液体排出方法
CN104647898A (zh) 记录装置
JP6935544B2 (ja) 造形装置
JP2012020475A5 (ja)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721018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9167518A (ja)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H087223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917157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665874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9073010A5 (zh)
JP7218565B2 (ja)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JP2020100007A (ja) 媒体製造装置、及び、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