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7228A -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47228A
CN105247228A CN201580000863.1A CN201580000863A CN105247228A CN 105247228 A CN105247228 A CN 105247228A CN 201580000863 A CN201580000863 A CN 201580000863A CN 105247228 A CN105247228 A CN 105247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main body
engagement pawl
stop hole
body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08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47228B (zh
Inventor
山本一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47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7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47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472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roof frames or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omprising tether means for limitation of cover motion during deploy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9/00Bolts without screw-thread; Pins, including deformable elements; Riv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10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pivoting ja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18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using cams, levers, eccentrics, or toggles
    • F16B2/185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using cams, levers, eccentrics, or toggles using le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1/00Means for preventing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a pin, spigot, shaft or the like and a member surrounding it; Stud-and-socket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1/06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 F16B21/08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 F16B21/082Releasable fastening devices with snap-action in which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s a resilient part the stud, pin or spigot having two resilient parts on its opposite ends in order to connect two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F16B45/005Hooks; Ey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F16B45/008Hooks; Ey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pla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6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 F16B5/06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 F16B5/0621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 F16B5/065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clamps or clips 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relationship the plates being one on top of the other and distanced from each other, e.g. by using protrusions to keep contact and d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omprising tether means for limitation of cover motion during deployment
    • B60R2021/216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omprising tether means for limitation of cover motion during deployment with energy absorbing or elas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5/00Hooks; Ey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30Trim molding fastener
    • Y10T24/309Plastic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42Independent, headed, aperture pass-through faste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Air Bag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夹箍(10)具备:第一卡止爪(40),其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被卡止在主体(90)上;第二卡止爪(60),其在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时防止夹箍(10)从主体(90)脱离。第二卡止爪(60)被设置在与第一卡止爪(40)相比靠夹箍(10)的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的插入方向里侧处。由于在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的情况下,被安装物(80)会从周围的部件上浮至能够通过目视而识别的程度,因此不会看漏夹箍(10)未处于标准嵌合的状态。即使夹箍(10)以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被安装于主体(90)上,第二卡止爪(60)也防止了夹箍(10)从主体(90)脱离的情况。

Description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箍以及使用了该夹箍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安装结构”也可以称为“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将作为被安装物的柱装饰物安装于作为主体的柱上的夹箍。现有的夹箍具有一种卡止爪。一种卡止爪尽管包括一对卡止爪,但卡止爪的夹箍轴向位置也彼此相同。仅在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时,被安装物才会以标准安装位置而被安装在主体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34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807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对于现有的夹箍而言,存在如下课题。
(i)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的状态下的被安装物相对于主体的位置与夹箍与主体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下的被安装物相对于主体的位置的差别较小。因此,即使被安装物处于相对于周围的部件而在外观上没有问题的安装状态,夹箍也有可能处于与主体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
在此,夹箍的“标准嵌合”意为,在将夹箍轴部插入到主体卡止孔中时,整个卡止爪均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的主体里侧面卡止的状态。“未嵌合”意为,整个卡止爪并未与主体里侧面卡止的状态,“半嵌合”意为,一对卡止爪中的一个卡止爪与主体里侧面卡止而另一个卡止爪未与主体里侧面卡止的状态(以下亦相同)。
(ii)夹箍仅具有在与主体标准嵌合时将被安装物相对于主体而安装于标准安装位置的卡止爪。因此,在夹箍以未嵌合或者半嵌合而嵌合于主体的情况下,则有可能产生在较大的外力被施加于夹箍或者被安装物上时被安装物连同夹箍一起从主体脱离等的不希望产生的状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夹箍和使用了该夹箍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即,在夹箍以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而被安装在主体(并不限定于车辆的主体,一般结构物也可称为主体,下文亦相同)的情况下,易于从被安装物的外观上识别出该情况,并且即使夹箍以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而被安装,也能够防止夹箍从主体脱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能够采用如下方式。另外,带括号的符号与附图中出现的部件号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中,夹箍(10)被用于在主体卡止孔(92)部位处将被安装物(80)安装在主体(90)上。
夹箍(10)具备:第一卡止爪(40),其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周缘部上;
第二卡止爪(60),其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从主体卡止孔(92)周缘部离开,并且在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时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周缘部上,从而防止夹箍(10)从主体(90)脱离。
第二卡止爪(60)被设置在,与第一卡止爪(40)相比成为向主体卡止孔(92)的夹箍插入方向里侧的夹箍部位上。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在上述第一方式中,夹箍(10)具有座部(20)与在远离座部(20)的方向上延伸的轴部(22)。
一对第一卡止爪(40)以在与夹箍中心轴线(10a)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被设置轴部(22)上。
在轴部(22)上具有开口(26),所述开口(26)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穿轴部(22)。
在轴部的开口(26)处配置有第二卡止爪(60),所述第二卡止爪(60)能够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弹性位移。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在上述第二方式中,夹箍(10)具有卡止解除部(68)。卡止解除部(68)具有位于卡止解除部(68)的一端处的向第二卡止爪(60)结合的结合端部(68a),与位于卡止解除部(68)的另一端的操作部(68b)。卡止解除部(68)通过结合端部(68a)而与第二卡止爪(60)连接,操作部(68b)被设置于将夹箍(10)从主体(90)上拆下时所能够接近的位置处。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卡止解除部(68)具备以跨及结合端部(68a)与操作部(68b)之间的方式而延伸的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中间部(68c),并且中间部(68c)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相对于主体(90)而从夹箍轴部(22)侧插穿过主体卡止孔(92)并与主体(90)相比向夹箍座部(20)侧延伸。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位于与座部(20)的外形相比靠外侧处。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座部(20)被形成于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所在的部位处,并且具有向座部(20)的外形面以及座部(20)的夹箍轴向两面开放的切口(20a)。卡止解除部(68)穿过切口(20a)而延伸。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被安装物(80)具有台座部(82),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位于被安装物(80)的台座部(82)与主体(90)之间。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为,在上述第三方式中,夹箍(10)具有可挠连结部(66),所述可挠连结部(66)具有可挠性。第二卡止爪(60)经由可挠连结部(66)而被连结在距座部(20)比开口(26)更远一侧的轴部端部(24)上。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为,在上述第八方式中,可挠连结部(66)被形成为,具有将与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设为薄于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上的宽度的截面的板状,第二卡止爪(60)被设为能够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弹性位移。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为,在上述第八方式中,第二卡止爪(60)被设为能够在倾斜姿态(A)、与倾斜姿态(A)相比为纵向的纵向姿态(B)、与倾斜姿态(A)相比为横向的横向姿态(C)这三个姿态之间进行位移。在倾斜姿态(A)下,仅第二卡止爪(60)的一端部(62)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在纵向姿态(B)下,第二卡止爪(60)的整体被收纳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处或与之相比靠内侧的位置处。在横向姿态(C)下,第二卡止爪(60)的至少一端部(62、64)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为,在上述第十方式中,在夹箍(10)的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的插入初期可挠连结部(66)上未被施加有载荷时,第二卡止爪(60)取得倾斜姿态(A)。
在夹箍(10)的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的插入中途第二卡止爪(60)穿过主体卡止孔(92)时,第二卡止爪(60)取得纵向姿态(B)。
在第二卡止爪(60)穿过主体卡止孔(92)且第一卡止爪(40)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周缘部上并且第二卡止爪(60)弹性恢复为自由状态时,第二卡止爪(60)取得倾斜姿态(A)。
在维修时的夹箍(10)拆下时卡止解除部(68)上被施加了牵拉载荷时,第二卡止爪(60)取得纵向姿态(B)。
在第二卡止爪(60)弹性恢复为自由状态之后可挠连结部(66)上被施加了压缩载荷时,第二卡止爪(60)取得横向姿态(C)。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为,在上述第十方式中,在第二卡止爪(60)取得横向姿态(C)时,第二卡止爪(60)的两端部(62、64)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为,在上述第十方式中,卡止解除部(68)的与第二卡止爪(60)结合的结合端部(68a)在第二卡止爪(60)的倾斜姿态(A)下与第二卡止爪(60)和可挠连结部(66)的结合部相比,位于第二卡止爪(60)的一端部(62)侧。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为,在上述第二方式中,第一卡止爪(40)通过处于离开座部(20)的位置处的结合部(42)而与轴部(22)结合,并从结合部(42)起朝向座部(20)侧延伸至自由端为止,并且所述第一卡止爪除结合部(42)之外均与轴部(22)分离。
第一卡止爪(40)具有在夹箍(10)的主体卡止孔(92)插穿时与主体卡止孔(92)内表面滑动的滑动面(46)、以及在夹箍(10)被安装于主体(90)上时在夹箍轴向上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周缘部上的卡止面(48)。
第一卡止爪(40)能够在卡止面(48)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姿态(D)、与滑动面(46)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内侧后退的内侧姿态(E)之间进行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为,在上述第一方式至第十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夹箍(10)为具备系缚部(70)的系缚夹箍,所述系缚部(70)在顶端处具有锚定部(70b)。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为,在上述第十五方式中,系缚夹箍(10)具有在被安装物(80)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长度方向上弯曲的系缚部(70),卡止解除部(68)向与系缚部(70)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曲。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为,使用上述第十五方式的系缚夹箍(10)而将作为被安装物的柱装饰物(80)安装在作为主体的柱(90)上。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方式,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由于第二卡止爪被设置在与第一卡止爪相比靠夹箍插入方向里侧(夹箍顶端侧)的夹箍部位处,因此在夹箍因未嵌合或者半嵌合而使第一卡止爪从主体脱离的情况下,第二卡止爪将与主体里侧面卡止。在该情况下,被安装物将从周围的部件浮起为能够通过目视而识别出来的程度。其结果为,能够根据被安装物的外观而很容易地识别出夹箍处于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情况,从而不会出现或者会较少地出现看漏夹箍的未标准嵌合的状态的情况。
此外,即使夹箍在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下被安装于主体上,也能够通过第二卡止爪来防止夹箍与被安装物从主体脱离的情况。
根据第二方式,由于在轴部的开口处以能够进行弹性位移的方式而配置有第二卡止爪,因此第二卡止爪能够取得被收纳于开口内的位置或端部从开口突出的位置。通过使第二卡止爪取得被收纳于开口内的位置,从而在夹箍向主体卡止孔插入或者拆下时,能够使第二卡止爪穿过主体卡止孔。通过使第二卡止爪取得端部从开口突出的位置,从而即使在第一卡止爪从主体脱落时,也能够使第二卡止爪卡挂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从而阻止夹箍从主体的脱出。此外,由于第二卡止爪被设为能够向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进行弹性位移,因此其能够独立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变形而进行位移。
根据第三方式,由于夹箍具有卡止解除部,因此能够通过对卡止解除部进行牵拉来使第二卡止爪进行位移而将夹箍从主体上拆下,从而能够提高维修时等的夹箍拆下性能。此外,由于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被设置于能够接近的位置处,因此在维修时等也可良好地接近操作部。
根据第四方式,由于卡止解除部的中间部插穿过主体卡止孔而向夹箍座部侧延伸,因此能够将卡止解除部从难以接近的夹箍轴部侧向能够接近的夹箍座部侧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将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配置于容易接近的位置处。
根据第五方式,由于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位于与座部的外形相比靠外侧处,因此能够在不干扰座部的条件下通过手指或夹具来对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进行操作。
根据第六方式,由于卡止解除部穿过座部的切口而延伸至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因此能够在不干扰座部的条件下通过手指或夹具来对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进行操作,从而使卡止解除部的操作变得容易。
根据第七方式,由于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位于被安装物的台座部与主体之间,因此与操作部位于台座部的内部或主体里侧时不同,能够在使被安装物从主体浮起时接近操作部。
根据第八方式,由于第二卡止爪通过可挠连结部而被连结在轴部端部上,因此第二卡止爪能够相对于轴部而进行弹性位移。其结果为,能够通过对卡止解除部进行牵拉来使第二卡止爪的姿态进行位移。此外,还能够包括第二卡止爪在内而以一体地方式实施注塑成形。
根据第九方式,由于将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可挠连结部的厚度设为薄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上的可挠连结部的宽度,因此第二卡止爪能够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弹性位移。
根据第十方式,由于在倾斜姿态下,仅第二卡止爪的一端部位于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靠外径侧,因此即使第一卡止爪从主体脱落,也能够通过第二卡止爪来防止夹箍从主体脱离的情况。此外,由于在纵向姿态下,第二卡止爪的整体位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处或与之相比靠内侧处,因此第二卡止爪能够较容易地插穿过主体卡止孔,从而使夹箍相对于主体的安装、拆下变得容易。在该情况下,由于夹箍的插入、拔出载荷减小,因此能够减小实施插入、拔出时的对夹箍的损伤,从而能够再次使用夹箍。此外,由于在横向姿态下,第二卡止爪的至少一端部位于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靠外侧处,因此即使被施加有大载荷也能够承受住。即,能够防止夹箍从主体脱离的情况。
根据第十一方式,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由于在夹箍(10)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插入初期,第二卡止爪取得了倾斜姿态,因此能够将夹箍以较轻的力而插入到主体卡止孔中直至第二卡止爪碰触到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为止。
由于在夹箍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插入中途第二卡止爪穿过主体卡止孔时,第二卡止爪取得了纵向姿态,因此第二卡止爪能够穿过主体卡止孔。
由于在第二卡止爪穿过主体卡止孔之后第二卡止爪弹性恢复为自由状态时,第二卡止爪取得了倾斜姿态,因此即使第一卡止爪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未嵌合或者半嵌合,也能够通过第二卡止爪而防止夹箍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的脱落。
由于在维修时的夹箍拆下时卡止解除部上被施加了牵拉载荷时,第二卡止爪取得了纵向姿态,因此第二卡止爪能够穿过主体卡止孔,从而能够很容易地将夹箍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拆下。
由于在第二卡止爪弹性恢复为自由状态之后可挠连结部上被施加了压缩载荷时,第二卡止爪取得了横向姿态,因此能够防止夹箍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的脱落。
根据第十二方式,由于在第二卡止爪取得横向姿态时,第二卡止爪的两端部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因此第二卡止爪的两端部将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上,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夹箍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脱离的情况。
根据第十三方式,卡止解除部的结合端部位于与第二卡止爪和可挠连结部的结合部相比靠第二卡止爪的上述一端部侧处。由此,能够在对卡止解除部进行牵拉时使第二卡止爪容易地取得纵向姿态。
根据第十四方式,由于第一卡止爪能够取得内侧姿态,因此通过取得内侧姿态,从而使第一卡止爪能够穿过主体卡止孔。此外,由于第一卡止爪能够取得外侧姿态,因此通过取得外侧姿态,从而使第一卡止爪能够卡止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里侧面。在整个第一卡止爪的卡止面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里侧面卡止时,夹箍10被标准嵌合在主体90上。
根据第十五方式,由于夹箍为系缚夹箍,因此能够代替现有的系缚夹箍而使用本发明夹箍,从而能够抑制由系缚夹箍的未嵌合或者半嵌合所引起的从主体脱离的情况。
根据第十六方式,由于卡止解除部向与系缚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曲,因此在帘式安全气囊展开时卡止解除部的操作端不会从CSA受到牵拉力,从而第二卡止爪将不会从主体脱落。
根据第十七方式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由于使用了第十五方式的夹箍,因此能够抑制由夹箍的未嵌合或者半嵌合所引起的柱装饰物的飞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夹箍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夹箍的、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夹箍的、从与图1以及图2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夹箍的、在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各个阶段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夹箍的5-5线剖视图。
图6为图4的夹箍的、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插入开始初期的剖视图。
图7为图4的夹箍的、第二卡止爪插入时的剖视图。
图8为图4的夹箍的、通常时(夹箍通过第一卡止爪而与主体标准嵌合时)的剖视图。
图9为图4的夹箍的、夹箍拆下时的剖视图。
图10为图4的夹箍的、在第一卡止爪卡止解除时且第二卡止爪卡止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4的夹箍的、帘式安全气囊(以下,仅称之为“CSA”)展开时等产生大载荷时的剖视图。
图12为使用了图4的夹箍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的CSA展开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3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夹箍10、以及在夹箍10为系缚夹箍的情况下使用该系缚夹箍来将柱装饰物安装于主体上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进行说明。
由于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的主要部分为夹箍10,因此夹箍10与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的主要部分相同。图1至图11涉及夹箍10,图12以及图13涉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
此外,在图12、图13中,FR表示车辆前方,IN表示车辆左右方向的内侧方向。
《结构、作用》
首先,对夹箍10的结构与作用一起进行说明。在图1至图13中,图示了夹箍10由系缚夹箍(由于与夹箍相同,因此标注了与夹箍相同的符号)10构成的情况。但是,夹箍10也可以为系缚夹箍以外的夹箍,例如也可以为将CSA(CurtainShieldAirbag(帘式安全气囊)的缩写)88固定于主体90上的通常的固定夹箍。此外,主体90可以为车辆的主体,或者也可以为车辆主体以外的一般结构物。
夹箍10由具有可挠性的树脂材料构成。树脂材料例如为聚己二酰己二胺。但是,只要为具有可挠性、具有所需的强度的树脂材料,则也可以为除此以外的树脂材料。
夹箍10用于通过主体卡止孔92部位而将被安装物(柱装饰物)80安装于主体90上。夹箍10具备第一卡止爪40与第二卡止爪60,所述第一卡止爪40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上从而使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所述第二卡止爪60在夹箍10与主体90标准嵌合时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分离,并且在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时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上,从而防止夹箍10从主体90脱离。第二卡止爪60被设置在,与第一卡止爪40相比成为夹箍10的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的插入方向里侧(顶端侧)的部位处。
夹箍10既可以为当被施加了预定值以上的轴向力时使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的可拆下的夹箍,也可以为无法从主体90上拆下的所谓的镶嵌式的夹箍。虽然后文所述的卡止解除部68是针对于可拆下的夹箍而设置,但也可以将设置有卡止解除部68的夹箍作为无法拆下的夹箍来使用。
夹箍10具有座部20、向远离座部20的方向延伸的轴部(也可以称之为“脚部”或者“主体安装部”)22。座部20与夹箍中心轴线10a正交,轴部22以与夹箍中心轴线10a平行的方式而延伸(参照图4、图5)。轴部22具有远离座部20的顶端部24、与被形成在座部20与顶端部24之间的开口26。开口26在与夹箍中心轴线10a正交的方向(轴部22的径向)上贯穿轴部22。与夹箍中心轴线10a正交的截面上的轴部21的外形为,大致圆形或者大致长方形。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情况。在图示例中,图示了轴部21的截面的外形为大致圆形的情况。
轴部22的外形小于主体卡止孔92,座部20的外形大于主体卡止孔92。在轴部22的截面为圆形且主体卡止孔92为圆形的情况下,轴部22的外径小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由此,虽然在将夹箍10插入到主体卡止孔92中时,夹箍10能够在轴部22的区域插入到主体卡止孔92中,但只会插入至座部20或其近前的位置处。
夹箍10还可以具有弹性隔板74,所述弹性隔板74在轴部22侧朝向远离座部20的方向而在远离夹箍中心轴线10a的方向上倾斜。弹性隔板74既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与夹箍10一体形成,也可以与夹箍10分体形成并被配置于与座部20的轴部20对置的面上。弹性隔板74的外形与主体卡止孔92相比而较大。在将夹箍10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时,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碰触到弹性隔板74并使弹性隔板74发生变形之时,夹箍10的插入将停止。
第一卡止爪40至少被设置有一个。在图示例中,图示了设置有一对第一卡止爪40也就是两个第一卡止爪40的情况。一对第一卡止爪40被设置在,隔着夹箍中心轴线10a而相互对置的位置处。第二卡止爪60被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止爪60被设置为,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面内方向上延伸。
第一卡止爪40通过处于远离座部20的位置处的结合部42而与轴部22结合,并从结合部42朝向座部20侧而延伸至自由端为止。第一卡止爪40除结合部42之外均与轴部22分离。例如,如图5所示,在轴部22的与第一卡止爪40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凹部28,而第一卡止爪40则被配置于凹部28的部位处。第一卡止爪40仅在结合部42处与轴部22结合,并且第一卡止爪40的内侧面与凹部28的表面分离。代替该结构,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轴部22的壁上形成于壁厚方向上贯穿的开口,并将第一卡止爪40配置于该处,且仅通过结合部42而与轴部22结合,而且除结合部42以外在狭缝中均与轴部22分离。
第一卡止爪40具有:突出部44,其从结合部42朝向座部20侧而在远离夹箍中心轴线10a的方向上倾斜;滑动面46,其被形成在突出部44的外侧面上并在夹箍10向主体卡止孔92插穿的插穿时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表面发生滑动;卡止面48,其被形成在突出部44的与座部20对置的面上并在夹箍10被安装于主体90上时于夹箍轴向上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上。第一卡止爪40还可以具有延伸设置部50,所述延伸设置部50在夹箍轴向上从卡止面48的夹箍径向内侧端朝向座部20侧而延伸。
第一卡止爪40能够在卡止面48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或者与其相比靠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姿态D(在图5的左半部分中以实线表示的卡止爪位置)、和滑动面46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内侧后退的内侧姿态E(在图5的左半部分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卡止爪位置)之间,围绕结合部42而进行弹性变形。外侧姿态D以及内侧姿态E也可以称为外侧位置D以及内侧位置E。
在将夹箍10的轴部22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时,在第一卡止爪40穿过主体卡止孔92之时滑动面46被主体卡止孔92内表面按压至内侧。其结果为,第一卡止爪40取得了滑动面46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内侧后退了的内侧姿态E,从而能够使第一卡止爪40容易地穿过主体卡止孔92。当突出部44穿过主体卡止孔92时,第一卡止爪40通过弹性而恢复至原本的位置。其结果为,第一卡止爪40取得了卡止面48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姿态D,从而卡止面48在夹箍轴向上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上。
当整个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在夹箍轴向上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的里侧面上时,夹箍10被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在夹箍10被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的状态下,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位于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与座部20之间的位置处,并被夹在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与隔板74之间。此时,通过使隔板74在轴向上发生弹性压缩变形,从而使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与主体90之间的缝隙(夹箍轴向间隙)受限,进而能够抑制夹箍10相对于主体90而松动的情况。
在可拆下型的夹箍10中,优选为,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从卡止面48的夹箍径向内侧端起朝向卡止面48的夹箍径向外侧端并在远离座部20的方向上倾斜。由此,使夹箍10从主体卡止孔92拔出的拔出载荷与卡止面48在与夹箍中心轴线10a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相比而减弱。由此,能够实施维修时的夹箍10从主体卡止孔92中拔出的作业,而且使之变得容易。
第二卡止爪60被配置于轴部22的开口26处。轴部22的开口26在与一对卡止爪40的对置向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穿轴部22。第二卡止爪60沿着与一对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面而延伸。第二卡止爪60通过具有可挠性的可挠连结部66而与轴部22例如顶端部24连结。可挠连结部66与轴部22的顶端部24一体成形、且与第二卡止爪60一体成形。可挠连结部66被形成为,与一对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较薄的板状,第二卡止爪60被设为能够或易于在与一对卡止爪40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弹性变形。
在能够从主体90上拆下的可拆下型的夹箍中,夹箍10具有在一端处与第二卡止爪60一体连接的卡止解除部68,从而使维修时的夹箍10从主体90上的拆下变得容易。卡止解除部68包括处于一端的向第二卡止爪60结合的结合端部68a、处于另一端的操作部68b和以跨及结合端部68a与操作部68b之间的方式而延伸的具有可挠性的连结部68c。
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被设置于能够接近的位置处。操作部68b在夹箍10被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的状态下,处于与主体90相比靠座部20侧,且处于与主体90相比靠被安装物80侧。在向操作部68b接近时,被安装物80从主体90上浮起,并穿过此时所形成的被安装物80与主体90之间的间隙,并且通过将手或夹具插入到被安装物80的内部空间来实施操作。此外,在被安装物为柱装饰物80的情况下,操作部68b在图12中处于柱装饰物80的台座部82的外侧。这是因为,接近台座部82的内侧空间较为困难。
卡止解除部68为带状。卡止解除部68的从结合部68a向操作部68b的处理通过插穿主体卡止孔92来实施。即,在夹箍10被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的状态下,在卡止解除部68中,从与主体90相比而处于夹箍轴部22侧的卡止解除部68的结合部68a起,穿过主体卡止孔92而向与主体90相比而处于夹箍座部20侧的操作部68b延伸。
优选为,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与座部20的外形面相比而向外侧突出。
此外,座部20具有在夹箍10被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时被形成于操作部68b所在的部位处的切口20a。切口20a向座部20的外形面以及座部20的夹箍轴向两面开放。卡止解除部68穿过切口20a而延伸至卡止解除部另一端为止。操作部68b的一部分处于切口20a内,并能够通过手指或夹具而从座部20的夹箍轴向两侧来夹持操作部68b。
第二卡止爪60能够取得倾斜姿态A、与倾斜姿态A相比朝向纵向(靠近夹箍中心轴线10a的方向)的纵向姿态B、与倾斜姿态A相比朝向横向(靠近与夹箍中心轴线10a正交的方向的方向)的横向姿态C这三个姿态。第二卡止爪60的位移也可以随着可挠连结部66的弹性变形而进行。倾斜姿态A、纵向姿态B、横向姿态C也可以分别称为倾斜位置A、纵位置B、横位置C。如图4以及图6至图11所示,在倾斜姿态A下,仅第二卡止爪60的一端部62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而向轴部22的径向外侧突出。在纵向姿态B下,第二卡止爪60的整体被收纳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内侧处。在横向姿态C下,第二的卡止爪60的至少一端部62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而向径向外侧突出,优选为,两端部62、64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径向外侧突出。
优选为,卡止解除部68的与第二卡止爪60结合的结合端部68a位于与第二卡止爪60和可挠连结部66的结合部相比靠第二卡止爪60的上述一端部62侧的位置处。由此,在牵拉卡止解除部68时,第二卡止爪60能够容易地取得纵向姿态B。
在将夹箍10向主体卡止孔92插入的插入初期,如图6以及图4(i)所示,可挠连结部66处于自由状态,第二卡止爪60取得倾斜姿态A。在第二卡止爪60处于倾斜姿态A时,直至第二卡止爪60的一端部62碰触到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为止,插入力几乎为零。
当轴部22进一步被插入时,第二卡止爪60的一端部62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处被向座部20侧按压,从而第二卡止爪60的倾斜变为纵向。在第二卡止爪60对主体卡止孔92进行插穿时,如图7以及图4(ii)所示,第二卡止爪60处于纵位置B。由于在该状态下,第二卡止爪60的两端部62、64处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处或与之相比靠内侧处,因此第二卡止爪60能够容易地穿过主体卡止孔92,从而能够以较轻的按入力按压至夹箍10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
当轴部22进一步被按入而使第一卡止爪40的滑动面46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表面发生滑动时,按入力将变大,并且当越过主体卡止孔92时按入力会在一瞬间变小,而当更进一步实施按入时,将受到弹性隔板74的反力而使所述按入力急剧变大。操作者能够根据此时的分寸感与通过目视而确认到的被安装物80未从周围部件中浮起的情况而识别出夹箍10已标准嵌合在主体90中。图8以及图4的(iii)表示夹箍10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的状态。在夹箍10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的状态下,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通过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与被压缩变形的隔板74而被弹性夹持,从而使第一卡止爪40的卡止面48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之间的间隙成为零。因此,夹箍10以及被安装物80不会相对于主体90而产生缝隙。此时,可挠连结部66通过弹性而返回至原来的位置处,第二卡止爪60返回至倾斜姿态A。
在维修时等的欲拆下夹箍10之时,向被安装物80施加使其远离主体90的方向上的载荷从而将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上拆下,并将手或者夹具从浮起的被安装物80与主体90之间的间隙中插入至被安装物80的内部空间。通过手指或者夹具来抓住卡止解除部68并进行牵拉,从而如图9所示,使可挠连结部66的操作部68b发生弹性变形,并由此使第二卡止爪60取得纵向姿态B。在对操作部68b进行牵拉从而取得了纵向姿态B时,第二卡止爪60的另一端部64将与轴部22的顶端部24的上表面抵接。能够可靠地使第二卡止爪60保持为纵向姿态。由此,由于将第二卡止爪60的整体向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处或与之相比靠内侧处移动,因此能够以较轻的牵拉力而使第二卡止爪60插穿过主体卡止孔92,从而能够将夹箍10从主体90上拔出。因此,提高了维修性能。图9与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图9中,由于为了对夹箍实施拆下而对卡止解除部68进行牵拉,因此卡止解除部68处于直线状态或者与其相近的状态,而在图7中,在夹箍插入时,卡止解除部68处于自由状态且处于弯曲状态。
在将夹箍10向主体卡止孔92实施按入至标准位置时,如果在未将夹箍10按入至标准位置的状态下停止按入,则第一卡止爪40将成为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未嵌合或者半嵌合。在第一卡止爪40有一对的情况下,未嵌合是指两个卡止爪40均未与主体卡止孔92标准嵌合的状态,而半嵌合则是指两个卡止爪40中的一个卡止爪40未处于标准嵌合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卡止爪40容易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脱离,从而使夹箍10向拔出方向移动,或者通过很轻的牵拉力就很容易使夹箍10向拔出方向移动。此时,如图10以及图4(iv)所示,由于第二卡止爪60进行弹性恢复而返回至倾斜姿态A,因此第二卡止爪60会卡挂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上,从而能够阻止夹箍10被从主体卡止孔92中脱出。因此,即使在图8的安装中第一卡止爪40为未嵌合或者半嵌合,但如图10所示第二卡止爪60也会发挥作用而防止夹箍10的脱出。
在夹箍10处于图10的状态时,被安装物80从周围的零件(内装品或者外装品)上浮的上浮量为能够通过目视而识别的量。在通过目视而识别出安装物80的上浮时,将被安装物80连同夹箍10再次按入主体卡止孔92,并使第一卡止爪40标准嵌合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虽然该按入由内饰品安装作业或者维修作业中的操作者来实施,但在操作者没有看到时、或者维修之后产生了上浮时,也可以由注意到上浮情况的用户来实施。由于即使在第一卡止爪40为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二卡止爪60来防止夹箍10脱出的情况,因此不具有危险性。
在CSA展开时等的夹箍10上被施加了较大载荷时,如图11以及图4(v)所示,第二卡止爪60被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按压,并随着可挠连结部66的弹性变形而取得横向姿态C。此时,由于第二卡止爪60的至少一端部62优选为两端部62、64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而向径向外侧突出,因此被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按压,从而第二卡止爪60通过轴部顶端部24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而被夹持。在该状态下,由于第二卡止爪60的至少一端部62优选为两端部62、64与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发生卡合,因此夹箍10不会从主体卡止孔92中脱出,从而能够承受CSA展开时等的大载荷,由此防止了后文所述的柱装饰物80等的飞散的情况。
接下来,对夹箍10为系缚夹箍(由于与夹箍相同,因此系缚夹箍的符号也为10)的情况下在上述夹箍10的结构及作用中追加的系缚夹箍10的追加结构及作用、与使用了系缚夹箍10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的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
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具备:系缚夹箍10、作为车辆的主体的柱90(柱的符号也与主体相同设为90)、使用系缚夹箍10而被安装于柱90上的作为被安装物80的柱装饰物80(柱装饰物的符号也与被安装物相同设为80)。
柱装饰物80由与夹箍10相同或者与之相比为硬质的塑料构成。如图12、图13所示,柱装饰物80通过系缚夹箍10而被安装于钢板柱(柱内面板)90上。柱装饰物80具有对系缚部70进行收纳并且对系缚夹箍10进行安装的台座部(也称之为“系缚收纳部”)82。在台座部82的底壁84上设置有长方形的系缚部插穿孔86。CSA88以折叠的状态而被收纳于柱90与柱装饰物80之间的空间中。在车辆碰撞时以及翻车时,CSA88将膨胀展开。在图13中,图示了被展开后的CSA88的一部分。
如图1至图13所示,系缚夹箍10具有系缚部70与卡合保持部72。对于系缚部70与卡合保持部72而言,也可以应用现有的系缚夹箍的系缚部与卡合保持部的结构。
系缚部70具有:立起部70a,其在与轴部22相反的方向上从座部20上立起;锚定部70b,其被设置于远离座部20一侧的顶端上;连结部70c,其对立起部70a与锚定部70b进行连结。连结部70c既可以弯曲,也可以大致笔直地延伸。在图示例中,图示了连结部70c弯曲的情况。连结部70c的弯曲的方向既可以为如图12、图13所示的柱装饰物80的宽度方向、即与柱装饰物80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也可以为柱装饰物80的长度方向。在连结部70c于柱装饰物80的宽度方向上弯曲的情况下,为了使CSA88展开时的柱装饰物80与主体90之间的CSA88的展开用缝隙加大,而优选为使其向CSA88侧弯曲。
卡止解除部68弯曲。卡止解除部68的弯曲方向,优选为被设为与系缚部70的连结部70c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由此,虽然卡止解除部68或许会在CSA展开时从CSA88承受到压缩力,但却不会从CSA88承受到牵拉力。
锚定部70b具有与柱装饰物80的台座部82的系缚部插穿孔86相比而较小的长方形的外形。在将系缚部70向台座部82内插入时,以使锚定部70b与系缚部插穿孔86的长方形外形的相位相一致的方式将锚定部70b插穿到系缚部插穿孔86中。在系缚部70被插入到台座部82内之后,将系缚夹箍10围绕中心轴线10a旋转90度,从而使锚定部70b被设为无法从台座部82脱出。进一步,将系缚夹箍10按入并使后文所述的卡合保持部72穿过系缚部插穿孔86而卡合。在将系缚夹箍10安装在柱装饰物80上的状态下,柱装饰物80被按向柱90侧,并且系缚夹箍10的轴部22被按入柱90的主体卡止孔92中,从而将附带系缚夹箍10的柱装饰物80安装于柱90上。图12表示附带有系缚夹箍10的柱装饰物80被安装于柱90上的状态。
卡合保持部72在与轴部22相反的方向上从座部20立起。卡合保持部72被设置于系缚部70的立起部70a的侧方处。卡合保持部72被设置于远离立起部70a的位置处。
卡合保持部72具有:立起部72a,其从座部20立起与设置有系缚部插穿孔86的台座部底壁84的厚度大致相等的量;鼓出部72b,其在从立起部72a的顶端起进一步向从远离座部20的方向延伸的同时向与立起部72a的立起方向正交的方向鼓出。鼓出部72b被形成为中空形状,以便在与立起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在将系缚夹箍10向柱装饰物80进行安装时,将卡合保持部72按入到台座部82的系缚部插穿孔86中。此时,鼓出部72b向鼓出量减小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并穿过系缚部插穿孔86,从而使鼓出部72b进入到台座部82内。当鼓出部72b穿过系缚部插穿孔86时,将向鼓出部72b的原本的位置(自由状态的位置)发生弹性恢复,从而将台座部底壁部84保持在鼓出部72b与座部20之间。在维持该状态不变,将系缚夹箍10安装于柱90上。
在CSA展开时,当通过CSA88而使柱装饰物80被按向远离柱90的方向时,柱装饰物80的系缚部插穿孔86的周缘部会将卡合保持部72的鼓出部72b向拔出方向按压,从而使鼓出部72b向鼓出量减小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由此穿过鼓出部72b,并使台座部底壁84从卡合保持部72的鼓出部72b脱落。其结果为,柱装饰物80能够进行移动直至系缚部70的锚定部70b与台座部底壁84的系缚部插穿孔86的周缘部接触。
在CSA88展开时,当通过膨胀的CSA88而使柱装饰物80被按向车厢侧时,柱装饰物80将向远离柱90的方向移动直至锚定部70b与系缚部插穿孔86的周缘部接触,从而在与柱90之间形成CSA88的展开用间隙。如图13所示,当锚定部70b与系缚部插穿孔86的周缘部接触时,柱装饰物80将无法进一步移动,从而能够防止柱装饰物80向车厢方向飞散。
如图13所示,CSA88在车辆碰撞时以及翻车时膨胀展开,并且穿过柱90与柱装饰物80之间的展开用间隙而向车厢内、且向乘员与侧门之间展开,由此对乘员头部进行约束、保护。此时,虽然系缚夹箍10容许柱装饰物80移动预定量以形成展开用间隙,但却对柱装饰物80的预定量以上的移动进行了约束以使柱装饰物80不至向车厢内飞散。
《效果》
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夹箍10与使用了所述夹箍10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的效果进行说明。
由于第二卡止爪60被设置于与第一卡止爪40相比靠夹箍插入方向里侧的夹箍部位处,因此在夹箍10以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被安装于主体90上,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而第二卡止爪60与主体里侧面卡止的情况下,被安装物80将从周围的部件中上浮起能够通过目视而辨认的程度。其结果为,能够很容易地从被安装物80的外观识别出夹箍10为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情况,从而不会看漏夹箍10相对于主体90而未处于标准嵌合的状态。
此外,即使夹箍10以未嵌合或者半嵌合的状态被安装于主体90上,也能够通过第二卡止爪60来防止夹箍10从主体90脱离。
此外,由于卡止解除部68的一端与第二卡止爪60连接,因此能够通过对卡止解除部68进行牵拉而使第二卡止爪60的姿态进行位移从而将夹箍10从主体90上拆下,由此使得维修时等的夹箍10的拆下变得容易。此外,由于卡止解除部68的另一端被设置于能够接近的位置处,因此易于接近卡止解除部68的另一端。
此外,由于第二卡止爪60通过可挠连结部66而与轴部22连结,因此第二卡止爪60能够相对于轴部22而进行弹性位移。第二卡止爪60能够随着可挠连结部66的弹性变形而在倾斜姿态A、纵向姿态B、横向姿态C这三个姿态之间进行位移。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倾斜姿态A下,第二卡止爪60的一端部62位于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靠外径侧处,因此即使第一卡止爪40从主体90脱落也能够通过第二卡止爪60而防止夹箍10从主体90脱离。此外,由于在纵向姿态B下,第二卡止爪60的整体位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或者与之相比靠内侧处,因此第二卡止爪60能够容易地插穿过主体卡止孔92,从而使得夹箍10的向主体90安装与拆下变得容易。在该情况下,由于夹箍10的插入、拔出载荷较小,因此能够降低主体卡止孔92插穿时的夹箍10的损伤,从而能够再次使用夹箍10。此外,由于在横向姿态C下,第二卡止爪60的至少一端部62优选为两端部62、64位于与主体卡止孔92的内径位置相比靠外侧处,因此即使被施加有CSA展开载荷也能够承受。
此外,在系缚夹箍10与柱标准嵌合了的状态下,卡止解除部68从与主体90相比靠夹箍轴部22侧插穿过主体卡止孔92,并向与主体90相比靠夹箍座部20侧延伸。因此,能够将卡止解除部68从难以接近的夹箍轴部22侧向能够接近的夹箍座部20侧进行引导。其结果为,能够将卡止解除部68的另一端(操作部68b)配置于容易接近的部位处。
在该情况下,由于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位于与座部20的外形相比靠外侧处,因此能够在不干扰座部20的条件下通过手指或夹具而对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部68b进行操作。
由于卡止解除部68穿过座部20的切口20a而延伸至卡止解除部另一端,因此能够在几乎不干扰座部20的条件下通过手指或夹具而对卡止解除部68的穿过座部切口20a的部分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变得容易。
通过使第一卡止爪40取得内侧姿态E,从而使第一卡止爪40能够穿过主体卡止孔92。通过使第一卡止爪40取得外侧姿态D,从而能够使第一卡止爪40卡止在主体卡止孔92的周缘部里侧面上。在整个第一卡止爪的卡止面与主体卡止孔里侧面卡止时,夹箍10被标准嵌合于主体90中。
在夹箍10为系缚夹箍的情况下,在代替现有的系缚夹箍而使用了本发明夹箍10时,能够防止由系缚夹箍10的与主体90的未嵌合或者半嵌合所引起的从主体90脱离的情况。
由于通过对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端68b进行牵拉会使第二卡止爪60与主体90的卡止脱落,因此欲防止CSA展开时从CSA88受到牵拉力而使第二卡止爪60从主体90脱落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卡止解除部68与系缚部70相同也向CSA88侧弯曲,因此卡止解除部68的操作端不会从展开的CSA88受到牵拉力,由此能够防止第二卡止爪60因来自CSA88的牵拉力而从主体90脱落的情况。
此外,在采用使用了夹箍10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由夹箍10未嵌合或者半嵌合所引起的CSA88展开时的柱装饰物80的飞散。
虽然在上文中,以将柱装饰物80向柱90进行安装的系缚夹箍10以及应用了所述系缚夹箍10的柱装饰物安装结构1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其也能够应用于保险杠罩或CSA安装夹箍等的、在碰撞时不希望其脱落而在维修时希望其能够容易拆下的零件中,而且,优选为应用本发明。

Claims (17)

1.一种夹箍,其被用于在主体卡止孔部位处将被安装物安装在主体上,所述夹箍具备:
第一卡止爪,其在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时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上,
第二卡止爪,其在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时从主体卡止孔周缘部离开,并且在第一卡止爪从主体脱落时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上,从而防止夹箍从主体脱离,
第二卡止爪被设置在,与第一卡止爪相比成为夹箍的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插入方向里侧的部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箍,其中,
具有座部与在远离座部的方向上延伸的轴部,
一对第一卡止爪以在与夹箍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相互对置的方式被设置在轴部上,
在轴部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穿轴部,
在轴部的开口处配置有第二卡止爪,所述第二卡止爪能够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弹性位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箍,其中,
夹箍具有卡止解除部,卡止解除部具有位于卡止解除部的一端处的结合端部、与位于卡止解除部的另一端处的操作部,卡止解除部通过结合端部而与第二卡止爪连接,操作部被设置于将夹箍从主体上拆下时所能够接近的位置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箍,其中,
卡止解除部具备以跨及结合端部与操作部之间的方式而延伸的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中间部,并且中间部在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时,相对于主体而从夹箍轴部侧插穿过主体卡止孔并与主体相比向夹箍座部侧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箍,其中,
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位于与座部的外形相比靠外侧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箍,其中,
座部被形成于在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时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所在的部位处,并且具有向座部的外形面以及座部的夹箍轴向两面开放的切口,卡止解除部穿过该切口而延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箍,其中,
被安装物具有台座部,在夹箍与主体标准嵌合时,卡止解除部的操作部位于被安装物的台座部与主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箍,其中,
夹箍具有可挠连结部,所述可挠连结部具有可挠性,第二卡止爪经由可挠连结部而被连结在距座部比开口更远一侧的轴部端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箍,其中,
可挠连结部被形成为,具有将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设为薄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上的宽度的截面的板状,第二卡止爪被设为能够在与一对第一卡止爪的对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弹性位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箍,其中,
第二卡止爪被设为能够在倾斜姿态、与倾斜姿态相比为纵向的纵向姿态、与倾斜姿态相比为横向的横向姿态这三个姿态之间进行位移,
在倾斜姿态下,仅第二卡止爪的一端部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在纵向姿态下,第二卡止爪的整体被收纳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处或与之相比靠内侧的位置处,在横向姿态下,第二卡止爪的至少一端部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箍,其中,
在夹箍的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插入初期可挠连结部上未被施加有载荷时,第二卡止爪取得倾斜姿态,
在夹箍的向主体卡止孔插入的插入中途第二卡止爪穿过主体卡止孔时,第二卡止爪取得纵向姿态,
在第二卡止爪穿过主体卡止孔且第一卡止爪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上并且第二卡止爪弹性恢复为自由状态时,第二卡止爪取得倾斜姿态,
在维修时的夹箍拆下时卡止解除部上被施加了牵拉载荷时,第二卡止爪取得纵向姿态,
在第二卡止爪弹性恢复为自由状态之后可挠连结部上被施加了压缩载荷时,第二卡止爪取得横向姿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箍,其中,
在第二卡止爪取得横向姿态时,第二卡止爪的两端部与主体卡止孔的内径位置相比向外侧突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箍,其中,
卡止解除部的与第二卡止爪结合的结合端部在第二卡止爪的倾斜姿态下与第二卡止爪和可挠连结部的结合部相比,位于第二卡止爪的所述一端部侧。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箍,其中,
第一卡止爪通过处于离开座部的位置处的结合部而与轴部结合,并从结合部起朝向座部侧延伸至自由端为止,并且所述第一卡止爪除结合部之外均与轴部分离,
第一卡止爪具有在夹箍的主体卡止孔插穿时与主体卡止孔内表面滑动的滑动面、以及在夹箍被安装于主体上时在夹箍轴向上被卡止在主体卡止孔周缘部上的卡止面,
第一卡止爪能够在卡止面向主体卡止孔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姿态、与滑动面向主体卡止孔的内径或与之相比靠径向内侧后退的内侧姿态之间进行弹性变形。
1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夹箍,其中,
夹箍为具备系缚部的系缚夹箍,所述系缚部在顶端处具有锚定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夹箍,其中,
系缚夹箍具有在被安装物的宽度方向或者长度方向上弯曲的系缚部,卡止解除部向与系缚部的弯曲方向相同的方向弯曲。
17.一种柱装饰物安装结构,其使用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缚夹箍而将作为被安装物的柱装饰物安装在作为主体的柱上。
CN201580000863.1A 2014-01-20 2015-01-16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47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07937 2014-01-20
JP2014007937A JP5888346B2 (ja) 2014-01-20 2014-01-20 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PCT/JP2015/051004 WO2015108129A1 (ja) 2014-01-20 2015-01-16 クリップおよび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7228A true CN105247228A (zh) 2016-01-13
CN105247228B CN105247228B (zh) 2017-08-15

Family

ID=53543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086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47228B (zh) 2014-01-20 2015-01-16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76578B2 (zh)
EP (1) EP3098460B1 (zh)
JP (1) JP5888346B2 (zh)
CN (1) CN105247228B (zh)
WO (1) WO201510812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449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车辆用绳夹
CN112664376A (zh) * 2019-10-15 2021-04-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接头连接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86361B2 (ja) * 2014-12-12 2018-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を収納したルーフヘッドライニング構造
CN204445257U (zh) * 2015-01-12 2015-07-08 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一种织带调整固定钩
FR3058964B1 (fr) * 2016-11-18 2021-03-19 Mecaplast France Ensemble de fixation d’un element de garniture
CN108674080A (zh) * 2018-08-23 2018-10-19 厦门岳海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装饰单体及立体装饰物
US11623310B2 (en) 2019-08-28 2023-04-11 Honda Motor Co., Ltd. Installatio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garnish onto a vehicle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15991153A (zh) * 2021-10-19 2023-04-2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系带夹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2437A (en) * 1986-03-31 1988-08-09 Nifco Inc. Fastener
CN1558843A (zh) * 2001-09-27 2004-12-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内饰件的安装结构
JP201311341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Toyota Motor Corp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
JP2013137049A (ja) * 2011-12-28 2013-07-11 Toyota Motor Corp 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およびテザークリップ
JP2013180725A (ja) * 2012-03-05 2013-09-12 Toyota Motor Corp 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または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取付装置
JP2013224057A (ja) * 2012-04-20 2013-10-31 Kasai Kogyo Co Ltd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4732Y2 (ja) * 1980-11-05 1984-09-26 株式会社ニフコ 部品取付構造
US20040052579A1 (en) * 2002-09-13 2004-03-18 Draggoo Kraig D. Tether clip system
NL1027731C2 (nl) * 2004-12-13 2006-06-14 Zandbergen Ind Plaatwerk Bevestigingselement voor het aan elkaar bevestigen van panelen alsmede kast met panelen verbonden door een dergelijk bevestigingselement.
JP2008230363A (ja) 2007-03-19 2008-10-02 Daiwa Kasei Ind Co Ltd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クリップ、およ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用クリップを用いた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の取付構造
JP5451366B2 (ja) 2009-12-24 2014-03-26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クリップ
DE102011056968A1 (de) * 2011-12-23 2013-06-27 Newfrey Llc Clip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2437A (en) * 1986-03-31 1988-08-09 Nifco Inc. Fastener
CN1558843A (zh) * 2001-09-27 2004-12-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内饰件的安装结构
JP2013113419A (ja) * 2011-11-30 2013-06-10 Toyota Motor Corp テザー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
JP2013137049A (ja) * 2011-12-28 2013-07-11 Toyota Motor Corp ガーニッシュ取付装置およびテザークリップ
JP2013180725A (ja) * 2012-03-05 2013-09-12 Toyota Motor Corp クリップ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または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取付装置
JP2013224057A (ja) * 2012-04-20 2013-10-31 Kasai Kogyo Co Ltd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3449A (zh) * 2016-10-12 2018-04-20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车辆用绳夹
CN107933449B (zh) * 2016-10-12 2020-11-27 株式会社瑞延理化 车辆用绳夹
CN112664376A (zh) * 2019-10-15 2021-04-1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接头连接构造
CN112664376B (zh) * 2019-10-15 2023-07-2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接头连接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47228B (zh) 2017-08-15
JP2015137662A (ja) 2015-07-30
EP3098460A1 (en) 2016-11-30
EP3098460B1 (en) 2018-09-26
WO2015108129A1 (ja) 2015-07-23
US20160375842A1 (en) 2016-12-29
JP5888346B2 (ja) 2016-03-22
US9776578B2 (en) 2017-10-03
EP3098460A4 (en)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7228A (zh) 夹箍以及柱装饰物安装结构
US9453523B2 (en) Cramping fastener device
CN102562749A (zh) 卡夹
US7188393B2 (en) Fastener device
US7878749B2 (en) Breakaway W-base fastener
US9464647B2 (en) Pillar garnish mounting structure and tether clip
WO2014020655A1 (ja) 固定具、固定具抜去構造およ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固定装置
DE102014011341A1 (de) Bezugsstoffbefestigungsklemme
CN104136277A (zh) 拴系夹和包括其的装饰件联接装置
DE102010035011A1 (de)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Anbauteiles an einem Trägerteil sowie Anordnung mit einer derartigen Vorrichtung und mit einem Anbauteil
CN104136280B (zh) 保险杠安装构造
CN108291567B (zh) 卡扣
CN102082332A (zh) 接地端子
CN109196263A (zh) 管状体的锁定机构
CN105270291A (zh) 保持件
CN104728236A (zh) 用于车辆的紧固件
CN107407307B (zh) 气囊夹
CN105358891A (zh) 快速连接器
CN103080567A (zh) 固定装置
CN105253188A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
JP5776644B2 (ja) 固定具および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固定装置
US20150274094A1 (en) Device for installing cable trunking on a motor vehicle body part
JP2013224057A (ja)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US20050071959A1 (en) Tether clip
CN101633328B (zh) 夹子及弹性座垫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