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1306A - 门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01306A
CN105201306A CN201510346524.0A CN201510346524A CN105201306A CN 105201306 A CN105201306 A CN 105201306A CN 201510346524 A CN201510346524 A CN 201510346524A CN 105201306 A CN105201306 A CN 1052013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oor
push rod
bolt mechanism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46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01306B (zh
Inventor
山形干雄
下泽彻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SH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SH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013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13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013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013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4Mounting of lock casings to the vehicle, e.g.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8Mounting of individual lock elements in the lock, e.g. lev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2Lock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8Lever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门锁装置中的推杆向主壳体安装的安装结构的简化。门锁装置(10)具备:门闩机构(11),其将撞板卡止,且该撞板能够与该门闩机构(11)卡合脱离;连杆(30),其能够在能够解除撞板的卡止的解锁位置与不能解除撞板的卡止的锁定位置之间移动;以及锁定板(36),其将连杆(30)定位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另外,门锁装置(10)还具备推杆(60),该推杆(60)通过门把手的操作,借助解锁位置的连杆(30)和操作接受部(28)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该推杆(60)的轴部(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体形成在主壳体(15)上的轴承部(70)。

Description

门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doorlock)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门锁装置具备能够将撞板(striker)卡止且能够与该撞板卡合分离的门闩(latch)机构、以及能够在解锁(unlock)位置与锁定(lock)位置之间移动的连杆(link)。设置于门的车外侧的外把手(outerhandle)的操作经由推杆(pushlever)传递至连杆(link)。
推杆例如经由棒(rod)与外把手连结,并且与连杆连结。另外,推杆绕轴(shaft)旋转自如,轴通过铆接固定于主壳体(maincase)的安装孔部。并且,推杆被施力弹簧(spring)在连杆从门闩机构的操作接受部离开的方向上弹性施力。
在如专利文献1那样为了将推杆旋转自如地安装于主壳体而使用轴的情况下,存在如下的问题。由于需要相当于推杆以及主壳体独立构件的轴,因此部件数量增加。为了将轴固定于主壳体,需要进行轴的铆接加工,因此组装工时增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37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门锁装置中的推杆向主壳体安装的安装结构的简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门锁装置具备:门闩机构,其将撞板卡止,且该撞板能够与该门闩机构卡合脱离,该门闩机构具有用于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的操作接受部;连杆,其能够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连杆能够与所述门闩机构的所述操作接受部卡合,从而能够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连杆不能与所述门闩机构的所述操作接受部卡合,不能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锁定板(lockpate),其将所述连杆定位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推杆,其具有轴部,且与配置在门(door)上的门把手(doorhandle)连结,并通过所述门把手的操作,借助所述解锁位置的所述连杆和所述操作接受部来解除所述门闩机构对所述撞板的卡止;以及主壳体,其一体形成有将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
在该门锁装置中,推杆的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体形成在主壳体上的轴承部。因此,无需为了将推杆支承为能够旋转而设置独立于主壳体的轴。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使结构简化。
所述门锁装置还具备与所述主壳体抵接的限制构件,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保持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限制构件之间。这样一来,由于无需对将推杆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进行铆接加工并将其向主壳体固定,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使组装作业简化。
所述门闩机构安装于所述主壳体,所述限制构件以呈臂状地延伸配置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门闩机构,所述主壳体具备:第一壁,其形成有所述轴承部;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对置;以及连通部,其以夹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的方式设置,且与配置有所述连杆的部件收容部连通,并使所述推杆插通至所述部件收容部内,支承于所述轴承部的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借助所述限制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这样,由于将限制构件一体形成于门闩机构,因此能够在向主壳体安装门闩机构的同时,借助限制构件将推杆的轴部保持在第一壁与第二壁之间。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
所述主壳体的所述轴承部具备朝向所述第二壁突出的筒状的内侧轴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内侧轴部的外侧且朝向所述第二壁突出的筒状的外侧轴部,在所述内侧轴部与所述外侧轴部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是嵌入所述凹槽的筒状轴部。这样一来,通过将推杆的筒状轴部嵌入内侧轴部与外侧轴部之间的凹槽,从而将推杆支承为能够旋转。因此,能够使推杆顺畅且稳定地旋转。
所述筒状轴部通过翻边加工(burring)而一体形成于所述推杆。这样一来,能够容易地形成筒状轴部。
所述内侧轴部从所述第一壁起突出的突出量比所述外侧轴部从所述第一壁突出的突出量长,突出量之差相当于所述推杆的设置有所述筒状轴部的部分的厚度。这样一来,能够在外侧轴部与限制构件之间夹持并保持推杆的包括筒状轴部在内的部分,并使内侧轴部的前端部与限制构件直接抵接。因此,限制构件不会以过大的力压接于推杆,能够使推杆的工作稳定。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门锁装置中,由于推杆的轴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体地形成在主壳体上的轴承部,因此无需设置独立于主壳体的轴。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使结构简化。另外,推杆的轴部保持在轴承部与限制构件之间,无需进行轴的铆接加工,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使组装作业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从侧面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从侧面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从背面侧观察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门闩机构的主视图。
图5A是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5B是锁定状态的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7A是推杆的侧视图。
图7B是推杆的主视图。
图7C是推杆的仰视图。
图8是推杆安装前的主壳体的侧视图。
图9是推杆安装时的主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推杆安装后的主壳体的侧视图。
图11是门闩机构安装时的主壳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
10…门锁装置
11…门闩机构
12…副壳体
14…锁定机构
15…主壳体
16…第一壳体部
17…第二壳体部
19…部件收容部
21…拨叉
25…卡爪
28…操作接受部
30…连杆
32…操作部
36…锁定板
41…钥匙杆
46…旋钮杆
51…凸轮构件
54…蜗杆
55…电动机
56…内杆
60…外杆(推杆)
63…轴固定部
64…轴部
65…连通部
66…第一壁
67…第二壁
70…轴承部
71…内侧轴部
72…外侧轴部
73…凹槽
75…限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图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门锁装置10装配于车辆的能够开闭的门1(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门锁装置10具备门闩机构11和锁定机构14。门闩机构11将安装在车身上的撞板(striker:未图示)卡止,且该撞板能够与门闩机构11卡合分离。锁定机构14在能够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的解锁状态与不能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锁定机构14的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通过设置于车内的锁定钮(lockknob:未图示)的操作、使用来自车外的钥匙(key)进行的锁芯(keycylinder:未图示)的操作、或者电动机(motor)55的驱动来执行。电动机55的驱动通过搭载于车辆的锁定开关(lockswitch:未图示)的操作、或者用户所携带的上锁开锁用的遥控器(remotecontroller:未图示)的操作来执行。
在锁定机构14处于解锁状态时,能够通过配置于门1的门把手(doorhandle:未图示)的操作来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从而将门1打开。在锁定机构14处于锁定状态时,即使操作门把手,也无法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无法将门1打开。需要说明的是,门把手具有配置于车内侧的内把手和配置于车外侧的外把手。
门闩机构11具备树脂制的副壳体(sub-case)12和金属制的罩板(coverplate)13。在副壳体12上配置有包括拨叉(fork)21和卡爪(claw)25在内的、能够将撞板卡止且能够与该撞板卡合脱离的部件组。
锁定机构14具备均为树脂制的主壳体(maincase)15和罩(cover)18。如图3中最明确示出那样,主壳体15具备第一壳体(case)部16和第二壳体部17。第一壳体部16呈在图中的XZ平面上扩展的大致板状,第二壳体部17呈在图中的YZ平面上扩展的大致板状。第一壳体部16与第二壳体部17在门1的前端外面侧彼此大致正交。在第一壳体部16上配置有包括连杆30与锁定板(lockplate)36在内的、用于进行解锁状态与锁定状态的切换的部件组。这些部件组被安装于第一壳体部16的罩18覆盖。被罩18覆盖的第一壳体部16内构成锁定机构14的部件收容部19。第二壳体部17从第一壳体部16的一端向Y方向突出。在第二壳体部17上安装有门闩机构11(副壳体12)。
(门闩机构)
如图4所示,在具备门闩机构11的副壳体12上,以从车外侧朝向车内侧沿Y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插通撞板的插通凹部20。在插通凹部20的上侧配置有拨叉21,在插通凹部20的下侧配置有卡爪25。
拨叉2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拨叉旋转轴22。在拨叉21上设置有图中的左端开口的卡止槽23。在卡止槽23的开口侧的端部设置有卡止部24。拨叉21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弹性施力,以使得绕拨叉旋转轴22的旋转角度位置成为图4所示的打开位置。通过使撞板进入卡止槽23,拨叉21从打开位置逆时针旋转,卡止槽23成为在与插通凹部20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关闭位置。在打开位置处,拨叉21对撞板的卡止被解除,在关闭位置处,通过拨叉21来卡止撞板。当在旋转至关闭位置的状态下解除卡止部24的卡止时,拨叉21通过弹簧而旋转至打开位置。
卡爪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卡爪旋转轴26。在卡爪25上,在卡爪旋转轴26的右侧设置有卡止接受部27。在卡爪旋转轴26的左侧设置有用于解除撞板的卡止的操作接受部28。操作接受部28通过副壳体12的插通孔29而向主壳体15的部件收容部19内突出。卡爪25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弹性施力,以使得绕卡爪旋转轴26的旋转角度位置成为图4所示的卡止位置。当拨叉21旋转至关闭位置时,卡止接受部27与拨叉21的卡止部24卡止,卡爪25将拨叉21保持为关闭位置。若在该卡止状态下,使操作接受部28朝向图中的上方移动(操作),则卡爪25顺时针旋转,解除卡止接受部27与卡止部24的卡止。若停止操作接受部28的操作,则卡爪25通过弹簧而旋转至卡止位置。
(锁定机构)
如图5A、B所示,在具备锁定机构14的主壳体15中,在作为部件收容部19的第一壳体部16上配置有连杆30、锁定板36、钥匙杆(keylever)41、旋钮杆(knoblever)46、凸轮(cam)部件51。连杆30配置在安装门闩机构11的第二壳体部17侧(图中的右侧)。锁定板36配置为位于连杆30的上侧。钥匙杆41配置为位于锁定板36的侧方。旋钮杆46配置为位于锁定板36的下侧且连杆30的左侧。凸轮构件51配置为位于旋钮杆46的上方左侧。
连杆30具备位于图中的下端的被动部31、以及位于图中的上端的第一连结部33。被动部31位于向部件收容部19内突出的卡爪25的操作接受部28的下方。在图5A所示的解锁状态下,被动部31的上部设置为朝向操作接受部28延伸,在其上端设置有操作部32。第一连结部33设置为从操作部32向图中的左侧上方延伸。在第一连结部33上设置有沿图中的上下方向延伸的连结槽34。连杆30通过配置于后述的轴承部70的反冲弹簧35(参照图3),在使操作部32从操作接受部28分离的方向(朝向图中的下方)上被弹性施力。
连杆30的被动部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后述的外杆(outerlever)60,第一连结部33以能够旋转且能够直动的方式支承于锁定板36。由此,连杆30能够以被动部31为中心,使第一连结部33侧向图中的左右旋转。另外,若比内杆(innerlever)56或者外杆(outerlever)60进一步向上方顶起连杆30,则连杆30能够沿着连结槽34的延伸方向上下直动。若在图5A所示的解锁状态下使连杆30向上方移动,则操作部32能够与操作接受部28卡合,能够使操作接受部28向上方移动。若在图5B所示的锁定状态下使连杆30向上方移动,操作部32无法与操作接受部28卡合,无法使操作接受部28向上方移动而不起作用。
锁定板3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锁定板旋转轴37。在锁定板36上,且在锁定板旋转轴37的下方右侧设置有连杆连结部38,在锁定板旋转轴37的下方左侧设置有旋钮杆连结部39。锁定板36能够在如图5A所示连杆连结部38接近操作接受部28的解锁位置、以及如图5B所示连杆连结部38从操作接受部28远离的锁定位置之间旋转。锁定板36通过撞针簧(actionspring)40,将绕锁定板旋转轴37的旋转角度位置定位于解锁位置以及锁定位置。通过在解锁状态下顺时针按压(锁定动作)锁定板36,能够将连杆30旋转至锁定位置。通过在锁定状态下逆时针按压(解锁动作)锁定板36,能够将连杆30旋转至解锁位置。
钥匙杆(keylever)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锁定板旋转轴37。在钥匙杆41上设置有连结接受部42,在该连结接受部42上连结有钥匙轴(keyshaft)43的杆连结部44。如图3所示,钥匙轴43配置在安装门闩机构11的第二壳体部17的内面侧。在第二壳体部17的外表面侧配置有钥匙连结部件45。钥匙连结部件45的一端侧与钥匙轴43连结,另一端侧例如经由棒而与锁芯连结。如图5A、B所示,当对锁芯进行上锁(锁定)操作时,钥匙轴43旋转,以便借助钥匙连结部件45使杆连结部44向下方移动。于是,钥匙杆41顺时针按压锁定板36,使锁定板36进行锁定动作。如图5B、A所示,当对锁芯进行开锁(解锁)操作时,钥匙轴43旋转,以便借助钥匙连结部件45使杆连结部44向上方移动。于是,钥匙杆41逆时针按压锁定板36,使锁定板36进行解锁动作。
旋钮杆4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旋钮杆旋转轴47。在旋钮杆46上,以从旋钮杆旋转轴47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有与锁定板36的旋钮杆连结部39连结的第二连结部48。在第二连结部48上,设置有朝向图中的背面侧(Y方向)突出的凸轮接受部49。在旋钮杆46上,以从旋钮杆旋转轴47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有锁定钮连接部50。锁定钮连接部50从罩18向外侧突出,例如经由棒而与车内侧的锁定钮连接。当对锁定钮进行上锁操作时,如图5A、B所示,旋钮杆46使锁定板36顺时针旋转,使锁定板36进行锁定动作。当对锁定钮进行开锁操作时,如图5B、A所示,旋钮杆46使锁定板36逆时针旋转,使锁定板36解锁动作。
凸轮构件51以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部16旋转的方式配置为位于旋钮杆(knoblever)46的第二连结部48的背面侧。在凸轮构件51的正面侧设置有用于插入配置从旋钮杆46突出的凸轮接受部49的凸轮槽52。凸轮构件51通过未图示的弹簧被弹性施力,以使得绕旋转轴的旋转角度位置成为图5A、B所示的中立位置。在凸轮构件51的外周部设置有涡轮(wormwheel)部53。在凸轮构件51的左侧配置有与涡轮部53啮合的蜗杆54。蜗杆54通过配置于上侧的电动机55而正转以及反转。当对锁定开关(lockswitch)或者遥控器进行上锁操作时,如图5A、B所示,通过电动机55而使凸轮构件51顺时针旋转。由此,借助旋钮杆46使锁定板36进行锁定动作。当对锁定开关或者遥控器进行开锁操作时,如图5B、A所示,通过电动机55而使凸轮构件51逆时针旋转。由此,借助旋钮杆46使锁定板36进行解锁动作。
(打开机构)
在主壳体15上具备与内把手连接的内杆(innerlever)56、以及与外把手连接的外杆(推杆)60。如图5A、B所示,内杆56在作为部件收容部19的第一壳体部16中,配置在连杆30与旋钮杆46之间。如图2以及图6所示,外杆60配置为,一端侧位于部件收容部19内,另一端侧以从第一壳体部16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贯通第一壳体部16的壁。
如图5A、B所示,内杆5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内杆旋转轴57。在内杆56上设置有抵接部58,该抵接部58从内杆旋转轴57以呈J字形状的方式向下方延伸,并通过旋转而与连杆30的被动部31抵接。另外,在内杆56上设置有从内杆旋转轴57向上方延伸的内把手(innerhandle)连接部59。内把手连接部59从罩18向外侧突出,例如经由棒而与配置在门1的车内侧的内把手连接。当通过内把手对门1进行打开操作时,内杆56逆时针旋转,抵接部58与被动部31抵接而使连杆30向上方移动。并且,在连杆30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
如图2以及图6所示,外杆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主壳体15。在外杆60的配置于部件收容部19内的一端侧设置有连杆卡合部61。如图5A、B中明确示出那样,连杆卡合部61在部件收容部19内与连杆30的被动部31卡合。在外杆60的配置于第一壳体部16外的另一端侧设置有外把手连接部62。外把手连接部62例如经由棒(rod)而与配置在门1的车外侧的外把手连接。当通过外把手对门1进行打开操作时,图6中的外杆60顺时针旋转,从而使连杆30向上方移动。并且,在连杆30位于解锁位置的情况下,解除门闩机构11对撞板的卡止。
(外杆的安装结构)
如图2以及图6所示,外杆60通过形成于主壳体15的连通部65而沿YZ平面配置。在该连通部65内一体形成有轴承部70,外杆6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该轴承部70。另外,在门闩机构11的副壳体12上一体形成有限制构件75,通过该限制构件75保持外杆60,使外杆60不从连通部65内脱落。
如图7A、图7B、以及图7C所示,外杆60通过对冲裁成规定形状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设置。如图7A明确示出那样,在附图中的左侧端部设置有连杆卡合部61,在图中的右侧端部设置有外把手连接部62。如图7C最明确示出那样,在连杆卡合部61与外把手连接部62之间设置有配置在连通部65内的轴固定部63。轴固定部63向X方向外侧弯曲。在轴固定部63上设置有向X方向内侧突出的轴部64。本实施方式的轴部64是通过翻边加工而一体形成于外杆60上的筒状轴部。外杆60通过对连杆30施力的反冲弹簧(kickspring)35而经由连杆30向图6的逆时针方向被施力。
如图2以及图8所示,在主壳体15上设置有连通部65,该连通部65将外杆60配置为从第一壳体部16的外侧插通至部件收容部19内的状态。连通部65在第二壳体部17的下部具备沿YZ平面平行地延伸的第一壁66、以及在X方向外侧以规定间隔与第一壁66对置的第二壁67。被这些第一壁66以及第二壁67夹住的空间构成连通部65。第一壁66以及第二壁67以从沿XZ平面延伸的第一壳体部16向Y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一壁66以及第二壁67的下端侧在第一壳体部16的外侧被连续壁68封堵,第一壁66以及第二壁67的上端侧形成为在第二壳体部17内开口的插通部69。
在第一壁66上一体形成有将外杆60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70。轴承部70具备朝向第二壁67突出的圆筒状的内侧轴部71、以及从内侧轴部71的外侧朝向第二壁67突出的圆筒状的外侧轴部72。在内侧轴部71与外侧轴部72之间形成有供外杆60的轴部64嵌入的凹槽7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壁67的开口部74是用于轴承部70的脱模用的孔。
如图6明确示出那样,内侧轴部71从第一壁66突出的突出量设定为比外侧轴部72从第一壁66突出的突出量长,突出量之差相当于外杆60的壁厚、更具体而言相当于设置有轴部64的轴固定部63的厚度。由此,当使轴固定部63的一个面与外侧轴部72的前端抵接时,内侧轴部71的前端与轴固定部63的另一个面位于同一平面。另外,在内侧轴部71的前端与第二壁67之间形成有缝隙,该缝隙比包括轴部64的突出量在内的外杆60的厚度大,且能够供外杆60插入配置。
如图2以及图6所示,为了封堵外杆60与连通部65的缝隙,在门闩机构11的副壳体12上设置有限制构件75。如图3最明确示出那样,限制构件75从副壳体12的内面侧突出设置,朝向图中的下方呈臂状延伸设置。限制构件75的壁厚设定为相当于内侧轴部71的前端和第二壁67之间的缝隙的尺寸。限制构件75通过插通部69配置在主壳体15的连通部65内,定位成与内侧轴部71和第二壁67抵接的状态。由此,如图6所示,外杆60的轴部64保持在限制构件75与轴承部70之间。即,支承于轴承部70的外杆60的轴部64借助限制构件75保持在第一壁66与第二壁67之间。另外,第二壁67的开口部74被限制构件75封闭。
(组装作业)
在将外杆60组装于主壳体15时,首先,将反冲弹簧35配置在主壳体15的连通部65内,并嵌入轴承部70的外侧轴部72的外周部。接着,如图9所示,在主壳体15的连通部65的外侧配置外杆60,将其从连杆卡合部61侧插入。然后,如图10所示,使外杆60的轴部64与连通部65内的轴承部70对应,将轴部64嵌入凹槽73。
接着,如图11所示,在主壳体15的第一壳体部16的开口侧配置门闩机构11,将其安装于第二壳体部17。此时,使限制构件75通过插通部69而配置在连通部65内,使限制构件75位于外杆60与第二壁67之间。由此,如图1以及图6所示,将外杆60支承为能够相对于主壳体15旋转。
这样,当将外杆60以及门闩机构11组装于主壳体15时,接着与以往同样地将包括锁定机构14的连杆30和锁定板36在内的部件组组装于第一壳体部16,之后,将罩18组装于第一壳体部16上。之后,组装于车辆的门1上,使钥匙连结部件45与锁芯连结,使旋钮杆46与锁定钮连结,使内杆56与内把手连结,将外杆60组装于外把手上。
这样,在本发明的门锁装置10中,外杆60的轴部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一体形成在主壳体15上的轴承部70。因此,无需为了将外杆60支承为能够旋转而设置独立于主壳体15的轴。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使结构简化。
另外,由于外杆60的轴部64保持在轴承部70与限制构件75之间,因此无需进行轴的铆接加工等作业,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使组装作业简化。另外,由于将限制构件75一体形成于门闩机构11,因此能够在向主壳体15安装门闩机构11的同时,借助限制构件75将外杆60的轴部64保持在第一壁66与第二壁67之间。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
另外,由于本发明采用将外杆60的轴部64形成为筒状,并且将主壳体15的轴承部70形成为具有凹槽73的双重筒构造,将轴部64嵌入凹槽73并将该轴部64支承为能够旋转,因此能够使外杆60顺畅且稳定地旋转。并且,由于筒状的轴部64通过翻边加工而形成,因此能够容易地一体形成于外杆60。
另外,使内侧轴部71的突出量比外侧轴部72的突出量长出轴部64的形成部分的厚度的量。因此,能够在外侧轴部72与限制构件75之间夹持并保持外杆60的轴部64的周围,并且使内侧轴部71的前端部与限制构件75直接抵接。因此,能够防止限制构件75以过大的力压接于外杆60,能够使外杆60的工作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门锁装置10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主壳体15的轴承部70设为具有内侧轴部71和外侧轴部72的双重筒构造,在各轴部71、72上形成阶梯,但也可以是,以各轴部71、72不形成阶梯的方式以相同的突出量形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单纯的筒状或柱状的轴部形成各轴部71、72。另外,保持外杆60的轴部64的限制构件75一体形成于门闩机构11的副壳体12,但也可以作为专用部件由独立构件形成。另外,还可以根据期望改变供外杆60插通的连通部65的结构。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与外把手连接的外杆60为例,对本发明的推杆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将与内把手连接的内杆56设为相同的安装结构。

Claims (6)

1.一种门锁装置,具备:
门闩机构,其将撞板卡止,且该撞板能够与该门闩机构卡合脱离,该门闩机构具有用于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的操作接受部;
连杆,其能够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连杆能够与所述门闩机构的所述操作接受部卡合,从而能够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连杆不能与所述门闩机构的所述操作接受部卡合,不能解除所述撞板的卡止;
锁定板,其将所述连杆定位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
推杆,其具有轴部,且与配置在门上的门把手连结,并通过所述门把手的操作,借助所述解锁位置的所述连杆和所述操作接受部来解除所述门闩机构对所述撞板的卡止;以及
主壳体,其一体形成有将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门锁装置还具备与所述主壳体抵接的限制构件,
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保持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限制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门闩机构安装于所述主壳体,
所述限制构件以呈臂状延伸配置的方式一体形成于所述门闩机构,
所述主壳体具备:第一壁,其形成有所述轴承部;第二壁,其与所述第一壁对置;以及连通部,其以夹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的方式设置,且与配置有所述连杆的部件收容部连通,并使所述推杆插通至所述部件收容部内,
支承于所述轴承部的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借助所述限制构件保持在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主壳体的所述轴承部具备朝向所述第二壁突出的筒状的内侧轴部、以及配置在所述内侧轴部的外侧且朝向所述第二壁突出的筒状的外侧轴部,在所述内侧轴部与所述外侧轴部之间形成有凹槽,
所述推杆的所述轴部是嵌入所述凹槽的筒状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筒状轴部通过翻边加工而一体形成于所述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门锁装置,其中,
所述内侧轴部从所述第一壁突出的突出量比所述外侧轴部从所述第一壁突出的突出量长,突出量之差相当于所述推杆的设置有所述筒状轴部的部分的厚度。
CN201510346524.0A 2014-06-24 2015-06-19 门锁装置 Active CN1052013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29182 2014-06-24
JP2014129182A JP6466659B2 (ja) 2014-06-24 2014-06-24 ドアロッ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01306A true CN105201306A (zh) 2015-12-30
CN105201306B CN105201306B (zh) 2019-08-20

Family

ID=54768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6524.0A Active CN105201306B (zh) 2014-06-24 2015-06-19 门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3724B2 (zh)
JP (1) JP6466659B2 (zh)
CN (1) CN105201306B (zh)
DE (1) DE1020152110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7338A (zh) * 2021-04-07 2021-07-30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儿童锁功能的冰箱铰链及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25336A1 (de) * 2012-12-21 2014-06-26 Audi Ag Fahrzeugschlossein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unter Verwendung einer Kupplungsvorrichtung
DE102012025392B3 (de) * 2012-12-24 2014-02-20 Audi Ag Abdeckvorrichtung für ein mit einem Schließkeilmodul in eine die Verbindung einer Fahrzeugtüre mit einem Seitenwandrahmen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bewirkende lösbare Kopplung bringbares Haltebackenmodul
JP6326673B2 (ja) * 2013-12-27 2018-05-2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6368954B2 (ja) * 2014-09-08 2018-08-0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FR3038643A1 (zh) * 2015-07-06 2017-01-13 Inteva Products Llc
JP6504068B2 (ja) * 2016-02-03 2019-04-24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装置
CN107620529B (zh) 2016-07-15 2020-12-15 株式会社安成 车辆用门锁装置
JP6627672B2 (ja) * 2016-07-20 2020-01-08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6627729B2 (ja) 2016-11-25 2020-01-08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6627920B2 (ja) 2018-06-26 2020-01-08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16023U1 (de) * 1997-09-05 1997-11-13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CN1782307A (zh) * 2004-11-12 2006-06-07 法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机动车锁
CN101519931A (zh) * 2008-02-28 2009-09-02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JP2010101080A (ja) * 2008-10-24 2010-05-06 Yuhshin Co Ltd ラッチ装置
CN102733683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CN102877717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DE202011052026U1 (de) * 2011-11-18 2013-02-19 Witte Automotive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Verschlus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35137B1 (fr) * 1988-08-02 1990-10-26 Vachette Sa Perfectionnements apportes aux serrures, notamment pour portier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GB2316439B (en) * 1996-08-23 1999-08-11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atch device for vehicle back door
JP3583985B2 (ja) * 2000-11-13 2004-11-04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
DE10164829B4 (de) * 2001-01-02 2006-07-13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KG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ausgeführt als Elektroschloss
US7156430B2 (en) * 2004-06-22 2007-01-02 Tri/Mark Corporation Latch assembly
JP5279433B2 (ja) * 2008-10-01 2013-09-0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6037496B2 (ja) * 2012-03-14 2016-12-07 アイシン機工株式会社 嵌合構造
DE202012007325U1 (de) * 2012-07-31 2013-11-04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JP6062223B2 (ja) * 2012-11-27 2017-01-18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ドアロック装置
FI124543B (en) 2012-12-30 2014-10-15 Kone Corp Rope clamp assembly and elevator
CN203846892U (zh) * 2013-04-23 2014-09-24 三井金属爱科特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JP6326673B2 (ja) * 2013-12-27 2018-05-23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716023U1 (de) * 1997-09-05 1997-11-13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CN1782307A (zh) * 2004-11-12 2006-06-07 法国阿文美驰轻型车系统有限公司 机动车锁
CN101519931A (zh) * 2008-02-28 2009-09-02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JP2010101080A (ja) * 2008-10-24 2010-05-06 Yuhshin Co Ltd ラッチ装置
CN102733683A (zh) * 2011-04-14 2012-10-17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CN102877717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株式会社有信 门锁装置
DE202011052026U1 (de) * 2011-11-18 2013-02-19 Witte Automotive Gmbh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Verschluss in einem Kraftfahrzeu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7338A (zh) * 2021-04-07 2021-07-30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儿童锁功能的冰箱铰链及冰箱
CN113187338B (zh) * 2021-04-07 2022-07-15 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儿童锁功能的冰箱铰链及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008417A (ja) 2016-01-18
US10273724B2 (en) 2019-04-30
JP6466659B2 (ja) 2019-02-06
DE102015211091A1 (de) 2015-12-24
CN105201306B (zh) 2019-08-20
US20150368939A1 (en) 2015-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01306A (zh) 门锁装置
JP4845519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およびドアロック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US9151085B2 (en) Passive entry side door latch release system
EP1600583B1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vehicle door
EP1600586B1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vehicle door
CN102108813A (zh) 用于车辆的门开闭设备
CN101519931B (zh) 门锁装置
US20130233034A1 (en) Opening/closing oper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open/close door
KR20120096938A (ko) 차량용 도어 래치 장치에서의 액추에이터
CN104179404B (zh) 门锁装置
CN105041074A (zh) 车辆用的门闩锁装置
CN211524444U (zh) 安装在车门的内面板中的电动儿童锁系统及其车辆
JP6062223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US11384563B2 (en) Spring retain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latch actuator mechanism
US9789852B2 (en) Anti-theft device for a steering column and associated steering column
KR101962437B1 (ko) 양방향 해정이 가능한 도어락의 회전 조립체
JP6162946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EP2842817B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CN103510771B (zh) 门锁装置
KR100841555B1 (ko) 데드락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사이드 래치
EP0558211A2 (en) Door latch and lock assembly
JP4850608B2 (ja) シリンダ錠
JP4928791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7014488B2 (ja) 連結具
JP2007197974A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