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7655B -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7655B
CN105097655B CN201410193157.0A CN201410193157A CN105097655B CN 105097655 B CN105097655 B CN 105097655B CN 201410193157 A CN201410193157 A CN 201410193157A CN 105097655 B CN105097655 B CN 1050976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metal
metal cladding
interlayer dielectric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1931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97655A (zh
Inventor
邓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1931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765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976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6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976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76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层间介电层和位于所述层间介电层中的金属互连结构;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金属互连结构表面沉积形成无定形硅层;进行热处理,以形成第一金属覆盖层;采用含硼化合物处理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二金属覆盖层;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第二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三金属覆盖层;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形成金属覆盖层的方法,可为器件提供较低的线电阻和良好的电迁移性能,进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良率。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越来越精密,集成电路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元器件数量已从最初的几十、几百个增加到现在的数以百万个。为了达到复杂度和电路密度的要求,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的制作工艺利用批量处理技术,在衬底上形成各种类型的复杂器件,并将其互相连接以具有完整的电子功能,目前大多采用在导线之间以低k层间介电层作为隔离各金属内连线的介电材料,互连结构用于提供在IC芯片上的器件和整个封装之间的布线。在该技术中,在半导体衬底表面首先形成例如场效应晶体管(FET)的器件,然后在BEOL(集成电路制造后段制程)中形成互连结构。在降低互连线的RC延迟、改善电迁移等方面,金属铜与金属铝相比具有低电阻系数,高熔点和优良的电迁移耐力,在较高的电流密度和低功率的条件下也可以使用。目前,由金属铜和低k层间介电层组成的互连结构具有金属互连线层数目少,芯片速度高、功耗低、制造成本低、高抗电迁移性能等优势。
在当前的铜互连工艺中,作为布线材料的铜具有几个严重的缺点:它可以快速进入相邻的层间介电质区域,可导致在两互连线之间形成导通路径,产生短路;同时铜与层间介电层的附着力也很差,很容易产生脱落(peeling)现象。目前,在铜互连结构形成后,需要在其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由于铜与电介质覆盖层的附着力很差,仍然会有铜扩散的现象出现,进而使互连线之间的击穿电压降低,引发器件的可靠性问题。为了解决铜与电介质覆盖层的粘附性问题,同时减少铜的电迁移,人们已提出了一种金属覆盖层的概念,即在金属铜上覆盖一层其他的物质,然后再沉积电介质覆盖层,以提高金属铜与电介质覆盖层间的附着力。
如图1A-1C所示,为现有的一种制作具有金属覆盖层的铜互连结构的相关步骤所获得的器件的示意图。
如图1A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100,在半导体衬底上自下而上依次形成刻蚀停止层101和低k层间介电层102。在所述低k层间介电层中形成金属铜互连结构,采用氨气来处理金属铜层103,以去除互连结构中的氧化铜。采用硅烷(SiH4)处理所述金属铜层,在金属铜层的表面形成硅化铜104。
如图1B所示,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硅化铜104,以形成CuSiN层105。
如图1C所示,在所述CuSiN金属覆盖层105和低k层间介电层102的表面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106。
然而,不断缩小的半导体器件的尺寸,以及在半导体衬底上由金属铜和低k层间介电层构成的互连结构所产生的电迁移(EM,electro migration)性能和线电阻(lineresistance)两者之间的权衡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在半导体器件的互连结构中电迁移是重要的金属失效机理。根据现有技术在形成CuSiN金属覆盖层的过程中大量的硅原子进入半导体器件中,硅原子可以使器件具有较长的电迁移寿命,但是,如图2所示,在形成CuSiN金属覆盖层的过程中提供给半导体器件较多的硅原子时,过量的硅原子会扩散到金属铜连线中,将增加线电阻的阻值,影响互连结构的电学性能。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层间介电层和位于所述层间介电层中的金属互连结构;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金属互连结构表面沉积形成无定形硅层;进行热处理,以形成第一金属覆盖层;采用含硼化合物处理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二金属覆盖层;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覆盖层,以形成第三金属化合物覆盖层;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
进一步,在形成所述无定形硅层之前还包括使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金属互连结构顶面的步骤。
进一步,所述含硼化合物选自硼烷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碳硼烷;硼氮苯分子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胺类硼烷;及其组合。
进一步,所述含硼化合物包括硼烷或三甲基硼。
进一步,所述金属互连结构为铜金属互连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的材料为CuSi。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覆盖层的材料为CuSiB。
进一步,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的材料为CuSiBN。
进一步,所述热处理温度为300~400℃。
进一步,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形成所述无定形硅层。
进一步,所述无定形硅层的厚度为30~60埃。
进一步,所述层间介电层的材料为低k介电材料或超低k介电材料。
进一步,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有刻蚀停止层。
进一步,所述电介质覆盖层材料为氮化硅或者掺碳的氮化硅。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形成金属覆盖层的方法,在形成的金属覆盖层中引入硼原子,使金属覆盖层的抗氧性得以提高,与电介质覆盖层间的附着力更强,同时硼原子可以阻挡硅原子向金属互连线中的扩散,为器件提供较低的线电阻和良好的电迁移性能,进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良率。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A-1C为根据现有技术制作具有金属覆盖层的铜互连结构的相关步骤所获得的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现有技术制作的具有金属覆盖层的铜互连结构中硅原子扩散到金属铜连线的示意图;
图3A-3F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金属覆盖层的铜互连结构相关步骤所获得的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金属覆盖层的铜互连结构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3A-图3F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在铜互连结构上形成金属覆盖层的详细步骤。
首先,如图3A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300,所述半导体衬底300可包括任何半导体材料,此半导体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Si、SiC、SiGe、SiGeC、Ge合金、GeAs、InAs、InP,以及其它Ⅲ-Ⅴ或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半导体衬底300包括各种隔离结构,例如浅沟槽绝缘。半导体衬底300还可以包括有机半导体或者如Si/SiGe、绝缘体上硅(SOI)、或者绝缘体上SiGe(SGOI)的分层半导体。
在半导体衬底300上沉积形成刻蚀停止层301,其材料为含碳的氮化硅(NDC),制备的方法可选用化学气相沉积(CVD)。作为一个实例,在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时,功率为200~400W,加热使腔体内的温度至300~400℃,腔体内的压力为2~5Torr,采用的三甲基硅烷(3MS)或者四甲基硅烷(4MS)的气体流量为100~200立方厘米/分钟(sccm),He的气体流量为350~450立方厘米/分钟(sccm),NH3气体流量为300~500立方厘米/分钟(sccm),沉积时间持续3s。
然后,在刻蚀停止层301上沉积形成层间介电层302,所述层间介电层302的材料可以为低k介电材料(形成的为低k介电层),也可以为超低k介电材料(形成的为超低k介电层)。一般而言,低k介电材料是指介电常数(k值)小于4的介电材料,超低k介电材料是指介电常数(k值)小于2的介电材料。通常采用化学气相旋涂工艺(SOG)、甩胶技术或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制备,其材料可以为硅玻璃(FSG)、氧化硅(silicon oxide)、含碳材料、孔洞性材料(porous-like material)或相似物。作为一个实例,层间介电层302为低k介电材料,所述低k介电材料为孔洞性材料包含有致孔剂,致孔剂可以是任何合适产生孔的材料,致孔剂材料可以是碳氢化合物、含有抗蚀剂的丙烯酸盐(丙烯酸脂)族的聚合物、氟化的聚合物等。可以在熔炉中或者通过其他工艺实施固化,例如紫外线固化、快速热固化、闪光灯固化、激光固化等。
刻蚀层间介电层302和刻蚀停止层301,以露出半导体衬底300,形成沟槽。在所述沟槽中依次形成有扩散阻挡层(未示出)和铜金属层,其中扩散阻挡层的制备方法可选用物理气相沉积(PVD),阻挡层可于介于-40℃~400℃的温度与约介于0.1毫托(mTorr)~100毫托(mTorr)的压力下形成。扩散阻挡层材料为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层的材质例如钽、氮化钽、钛、氮化钛、氮化锆、氮化钛锆、钨、氮化钨、其合金或其组成物。此外,扩散阻挡层亦可能包括多个膜层。优选在扩散阻挡层上先形成一层钴(Co)增强层(enhancement layer)(未示出),然后再形成铜晶种层(未示出)。钴增强层能够提高铜互连的电迁移耐力,同时可以有效地加强在较小几何沟槽/结构中的铜填充能力。在铜晶种层上使用电化学电镀的方法形成铜金属层,通过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水浴成分和补给的即时分析可以维持稳定的电镀工艺,其中优选的铜电镀化学添加剂和电流波形可以完成对0.07um~0.1um的间隙填充。接着,采用化学机械研磨(CMP)工艺处理铜金属层,以去除多余的铜金属层,直到露出层间介电层302,使铜金属层303与层间介电层302的顶部齐平则停止化学机械研磨。由于空气氧化造成铜金属层303的表面被氧化生成氧化铜。采用氨气(NH3)或氮气等离子体处理铜金属层303,通入的氨气还原互连结构中的氧化铜,最终去除互连结构中的氧化铜。作为一个实例,采用氨气(NH3)等离子体处理铜金属层,气体的流量为200~300立方厘米/分钟(sccm),反应室内压力可为5~10毫托(mTorr),功率为900W~1100W,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为5s~10s。
接下来,如图3B所示,在所述层间介电层302和所述铜互连结构303表面沉积形成无定形硅层304。所述无定形硅层304的形成工艺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技术,例如原子层沉积、低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或者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作为一个实例,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形成所述无定形硅层304。可选地,所述无定形硅层304的厚度为30~60埃。
接着,如图3C所示,进行热处理,以使无定形硅层304与铜金属反应,在铜互连结构的表面生成第一金属覆盖层305。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305为CuSi。作为一个实例,热处理温度为300~400℃。
之后,如图3D所示,采用含硼化合物处理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305,以形成第二金属覆盖层306。
在反应室内通入含硼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分解,经分解生成的硼原子与CuSi发生反应,在铜金属层303表面形成第二金属覆盖层306,其覆盖所述金属铜层303。所述第二金属覆盖层为CuSiB。可选地,所述含硼化合物包括:硼烷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碳硼烷;硼氮苯分子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胺类硼烷;及其组合。应该理解,这些化合物或任意其他以上未列出的化合物在室温下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因此,在引入反应室之前,非气相前体要经过升华或蒸发步骤,而这都是本领域公知的。
在此,选择硼烷/三甲基硼(TMB)作为硼源引入反应室,其中,通入硼烷/三甲基硼(TMB)的流量为500立方厘米/分钟(sccm)~1500立方厘米/分钟(sccm),反应室内压力可为0.1毫托(mTorr)~100毫托(mTorr),等离子体处理的时间为5s~300s。经分解生成的硼原子与CuSi进行反应,在铜金属层303表面形成CuSiB金属覆盖层306。
如图3E所示,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CuSiB层,以使CuSiB反应形成第三金属覆盖层307。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为CuSiB。氮气或者氨气经过等离子体分解,与CuSiB金属覆盖层306发生反应最终生成CuSiBN金属覆盖层307。作为一个实例,通入氨气的流量为50立方厘米/分钟(sccm)~150立方厘米/分钟(sccm),所述等离子分解所采用的功率为100W~200W。
如图3F所示,在所述CuSiBN金属覆盖层307和层间介电层302表面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308。电介质覆盖层308的材料为掺碳的氮化硅或者氮化硅,优选氮化硅材料。其可以防止铜扩散到周围的低k层间介电层,电介质覆盖层的粘合性、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对其下层的低k层间介电层和金属层的气密性、内应力性和弹性模量等性能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实例,电介质覆盖层具有压应力,厚度范围为100埃~500埃。具有压应力的电介质覆盖层有良好的附着力、抑制铜的扩散并提供较强的机械结构,还具有较高的击穿电压、良好的气密性和钝化铜金属层。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制作具有金属覆盖层的铜互连结构的工艺流程图,用于简要示出整个制造工艺的流程。
在步骤401中,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刻蚀停止层、层间介电层和位于所述层间介电层中的铜互连结构;
在步骤402中,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铜互连结构的顶面,以去除氧化铜;
在步骤403中,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铜互连结构表面沉积形成无定形硅层;
在步骤404中,进行热处理,以形成第一金属覆盖层;
在步骤405中,采用含硼化合物处理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二金属覆盖层;
在步骤406中,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第二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三金属覆盖层;
在步骤407中,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形成金属覆盖层的方法,在形成的金属覆盖层中引入硼原子,使金属覆盖层的抗氧性得以提高,因此可适当减薄电介质覆盖层的厚度,而且含硼金属覆盖层和电介质覆盖层间的附着力更强,另外硼原子可以阻挡硅原子向金属铜连线中的扩散,为器件提供较低的线电阻和良好的电迁移性能,进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良率。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4)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形成层间介电层和位于所述层间介电层中的金属互连结构;
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金属互连结构表面沉积形成无定形硅层;
进行热处理,以形成第一金属覆盖层;
采用含硼化合物处理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二金属覆盖层;
采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第二金属覆盖层,以形成第三金属覆盖层;
在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上形成电介质覆盖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无定形硅层之前还包括使用氮气或者氨气处理所述金属互连结构顶面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硼化合物选自硼烷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碳硼烷;硼氮苯分子及其烷基取代衍生物;胺类硼烷;及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硼化合物包括硼烷或三甲基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互连结构为铜金属互连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覆盖层的材料为CuSi。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覆盖层的材料为CuSiB。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覆盖层的材料为CuSiB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温度为300℃~40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子层沉积法形成所述无定形硅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定形硅层的厚度为30~60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介电层的材料为低k介电材料或超低k介电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间介电层和所述半导体衬底之间形成有刻蚀停止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介质覆盖层材料为氮化硅或者掺碳的氮化硅。
CN201410193157.0A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50976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3157.0A CN105097655B (zh)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193157.0A CN105097655B (zh)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7655A CN105097655A (zh) 2015-11-25
CN105097655B true CN105097655B (zh) 2018-08-17

Family

ID=54577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3157.0A Active CN105097655B (zh) 2014-05-08 2014-05-08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976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0872B2 (en) * 2016-09-13 2019-09-10 Applied Materials, Inc. Borane mediated dehydrogenation process from silane and alkylsilane species for spacer and hardmask applic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494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3778A (zh) * 2010-12-16 2012-07-04 索泰克公司 半导体结构直接键合在一起的方法和键合的半导体结构
CN102945825A (zh) * 2012-11-05 2013-02-27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带金属帽盖的铜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18548B2 (en) * 2006-12-06 2010-05-18 Applied Materials, Inc. Selective copper-silicon-nitride layer formation for an improved dielectric film/copper line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494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3778A (zh) * 2010-12-16 2012-07-04 索泰克公司 半导体结构直接键合在一起的方法和键合的半导体结构
CN102945825A (zh) * 2012-11-05 2013-02-27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带金属帽盖的铜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7655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567363B (en) Air gap spacer formation for nano-scale semiconductor devices
TWI559447B (zh) 半導體裝置與其形成方法
US10163753B2 (en) Method for forming interconnect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WO2009023349A2 (en) Integrated nanotube and cmos devices for system-on-chip (soc) application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5742233B (zh) 用于形成具有部件开口的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KR101335714B1 (ko) 그래핀 확산 방지막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소자
CN103489840B (zh) 穿硅通孔及其制作方法
CN105097655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5489548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4835777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5206562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7180786A (zh) 半导体元件结构
CN104022068B (zh) 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4835778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5845663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2945825A (zh) 一种带金属帽盖的铜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99939B (zh) 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
CN105244338A (zh) 用于半导体器件的接触及其形成方法
CN105097656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5575881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05097654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4183537A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02956539B (zh) 铜互连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41192A (zh) 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CN111312689B (zh) 集成电路的顶层铜工艺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