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51935B - 二次电池组件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51935B CN105051935B CN201380069463.7A CN201380069463A CN105051935B CN 105051935 B CN105051935 B CN 105051935B CN 201380069463 A CN201380069463 A CN 201380069463A CN 105051935 B CN105051935 B CN 1050519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stacked
- pair
- end plate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81—Compression means other than 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组件,其包括:由多个方形电池层叠配置而成的电池层叠体;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相对地配置的一对端板;在与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相对地配置的一对侧框,和配置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面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板之间的、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的弹性体。一对侧框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使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板卡合并且使另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的端板卡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多个单体电池,能够释放、蓄积电能的二次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表示出了在使呈L字形的第一框和第二框组合构成的空间中收纳有电池层叠体和弹性体的结构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2-1603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二次电池组件是层叠状态的多个方形二次电池与弹性体通过一对框连结固定的结构。因此,存在电池的层叠方向的尺寸精度恶化,弹性体的推压负荷不均的可能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二次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层叠体,其由具有扁平方形的电池容器的多个二次电池以电池容器的侧面中具有较大面积的宽侧面彼此相对的方式层叠配置而成;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相对地配置的一对端板;一对侧框,其在与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相对地配置,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使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板卡合并且使另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的端板卡合;和弹性体,其配置在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面与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板之间,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良好的尺寸精度,能够抑制弹性体作用于二次电池的推压负荷的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卸下侧框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的平面图。
图5是方形电池的立体图。
图6是端板的立体图。
图7是侧框的立体图。
图8是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板簧对于方形电池的宽侧面的推压位置的示意图。(a)是表示以第一姿态推压的方式的示意图,(b)是表示以第二姿态推压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对以第一姿态推压的方式和以第二姿态推压的方式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图1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组装体的立体图,(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3(a)是表示图12(a)的组合用的板簧的立体图,(b)是表示图12(b)的组合用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14(a)是表示图12(a)的板簧组装体的推压位置的示意图,(b)是表示图12(b)的板簧组装体的推压位置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变形例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于将本发明应用于包括多个扁平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以下记为方形电池)的二次电池组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1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二次电池组件11卸下侧框41、51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二次电池组件1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二次电池组件11的平面图。
如图1~图4所示,二次电池组件11包括多个方形电池61,保持各方形电池61的单体电池保持件,一对端板21、31,和一对侧框41、51构成。
图5是表示方形电池61的外观的立体图。方形电池61形成为包括由长方体状的电池罐62和矩形平板状的电池盖63构成的电池容器,在电池罐62内隔着绝缘壳体收纳充放电元件,电池罐62的开口部62A被电池盖63密封的结构。在电池盖63突出设置有正极端子64和负极端子65。正极端子64和负极端子65是用于将电池罐62内的充放电元件发电得到的电力向外部输出,将在外部发电的电力充电至充放电元件的端子。
电池罐62是金属制的,通过深冲法形成为使深度尺寸比开口部的短边的尺寸大。电池罐62是有底长方体状的扁平容器,由面积较大的宽侧面62W、面积较小的窄侧面62N、和容器底面即底面(罐底面)62B形成,上面具有开口部62A。
电池盖63通过激光束焊接法固定在电池罐62的开口部62A。在电池盖63形成有使正极端子64和负极端子65分别插通的贯通孔。在电池盖63设置有注液孔63A和安全阀63B。注液孔63A在对电池罐62内注入电解液后,通过激光束焊接密封注液塞。安全阀63B在电池罐62内的压力(压强)上升至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开裂,释放电池罐62内的压力。
如图1~图4所示,多个方形电池61通过以宽侧面62W彼此之间相对的方式层叠配置而构成电池层叠体60。构成电池层叠体60的多个方形电池61由一对端板21、31和一对侧框41、51在层叠的状态下被捆扎固定。一对端板21、31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的一侧Df和另一侧Dr分别相对地配置。一对侧框41、51在与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正交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和另一侧Wr分别相对地配置。一对侧框41、51具有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和另一侧Wr,分别使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卡合且使另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板31卡合的结构。
参考图2、图3和图6,说明端板21、31的结构。图6是端板21、31的立体图。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板31具有相同的结构。
端板21、31分别具有平板形状,该平板形状以具有与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的端面大致相同的尺寸的矩形且规定的厚度形成。在端板21的外侧面设置有: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端部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层叠方向的一侧Df突出的突起部22L;和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端部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层叠方向的一侧Df突出的突起部22R。同样,在端板31的外侧面设置有: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端部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突出的突起部32L;和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端部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突出的突起部32R。
突起部22L、32L是圆柱形状,具有成为与侧框41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突出尺寸的形状。突起部22R、32R是圆柱形状,具有成为与侧框51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突出尺寸的形状。
突起部22L、32L和突起部22R、32R也可以是立方形状。此外,优选端部倾斜以使后述的侧框41、51的开口的端缘部42a、42b、52a、52b易于插入。
如图2和图6所示,在端板21设置有销孔24和螺孔(紧固孔)26。同样,在端板31设置有销孔34和螺孔(紧固孔)36。螺孔26、36用于紧固将侧框41、51固定在端板21、32上的固定螺丝10。螺孔26设置在端板21的四角,螺孔36设置在端板31的四角。
销孔24是使后述的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导向销86u、86d被插入的贯通孔。销孔24分别设置在端板21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同样,销孔34是使后述的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r的导向销86u、86d被插入的贯通孔。销孔34分别设置在端板31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中央位置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其中,如后所述,省略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r的导向销86u、86d的情况下,能够省略销孔34。
如图1~图3所示,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侧框41具有在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具有的突起部22L(参考图2、图6(a))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板31具有的突起部32L(参考图6(b))之间开口,使各端板21、31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突起部22L、32L分别被插入的开口部42。
同样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侧框51具有在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具有的突起部22R(参考图2、图6(a))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板31具有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突起部32R(参考图6(b))之间开口,使各端板21、31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突起部22R、32R分别被插入的开口部52。
参考图7,说明侧框41、51的结构。图7是侧框51(41)的立体图。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说明侧框51的结构,对于侧框41的结构,因为其与侧框51相同,所以通过用括号表示对应的结构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
侧框51(41)由与电池层叠体6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端面相对地面接触的俯视呈大致矩形的板部件构成。侧框51(41)具有以与电池层叠体60的单体电池高度尺寸大致相等的一定高度尺寸在一对端板21、31之间延伸的大小。
侧框51(41)具有:与单体电池保持件抵接的矩形平板状的平板部50(40);使平板部50(4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弯折90度而成的凸缘53(43);和使平板部50(4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向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外侧弯折90度而成的棱(肋)56(46)。根据情况也可以除去棱56(46)。
在侧框51(41)设置有以一定的高度尺寸从一方端部到另一方端部开口的开口部52(42)。开口部52(42)为了能够使电池层叠体6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端面露出,沿着侧框51(41)的形状从一方的凸缘53(43)到另一方的凸缘53(43)开口。
开口部52(42)具有从平板部50(40)到凸缘53(43)形成的上边缘部52c(42c)和下边缘部52d(42d),和在一对凸缘53(43)形成的端缘部52a(42b)、52b(42a)。上边缘部52c(42c)和下边缘部52d(42d)在一方端部与另一方端部之间相互平行地延伸。端缘部52a(42b)与端缘部52b(42a)在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沿着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
开口部52的一对端缘部52a、52b在端板21、31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突起部22R、32R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位置相对地抵接。开口部42的一对端缘部42a、42b在端板21、31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突起部22L、32L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位置相对地抵接。
一对凸缘53(43)以在侧框51(41)的一方端部和另一方端部分别向同一方向弯折、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的外端面和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板31的外端面分别相对的方式构成。
在各凸缘53(43)形成有用于供固定螺丝(紧固部件)10插通的贯通孔55(45)。贯通孔55(45)构成为在安装有侧框51(41)的状态下与端板21、31的螺孔26、36重合地配置,能够使固定螺丝10从层叠方向的外侧插通并拧入螺孔26、36中。此外,侧框51、41也可以使用螺栓、铆钉、铆接等紧固固定,以代替使用固定螺丝10紧固。
一对棱56(46)沿着侧框51(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延伸,从层叠方向的一侧Df观察的截面呈大致コ字形。一对棱56(46)能够使侧框51(41)的刚性提高,能够防止侧框51(41)的变形。从而,能够防止因侧框51(41)的扭转等,与端板21、31的突起部22R(22L)、32R(32L)解除卡合。
如图1和图3所示,电池层叠体60配置在端板21与端板31之间,在端板21与电池层叠体60之间配置有后述的板簧71。板簧71以被压缩而弹性变形的状态配置,为了使端板21与电池层叠体60隔离,在层叠方向上施加推压力(推压力)。端板21、31的层叠方向的尺寸被侧框41的两端部的凸缘43和侧框51的两端部的凸缘53限制。从而,二次电池组件11的层叠方向的尺寸由侧框41的凸缘43之间的尺寸以及侧框51的凸缘53之间的尺寸决定。
即,通过将侧框41、51安装在端板21、31,由于板簧71施加的向层叠方向的推压力,限制端板21与端板31向在层叠方向上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电池层叠体60从层叠方向的两侧被捆扎固定。
如图3所示,多个单体电池保持件具有在各端板21、31与方形电池61之间分别存在的一对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81r,和在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方形电池61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方形电池61之间存在的、在一对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81r之间在层叠方向上能够多个连结的中间用单体电池保持件91。方形电池61通过使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81r与中间用单体电池保持件91、以及中间用单体电池保持件91彼此之间相互在层叠方向上连结,以从层叠方向的两侧被夹着的状态被保持。
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81r,在电池层叠体6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和另一侧Wr具有分别插入到一对侧框41、51的各开口部42、52而与一对侧框41、51卡合的凸部84C。凸部84C设置在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凸部84C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一侧Hu和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分别设置有与侧框41、51的平板部40、50面接触的抵接面部84Bu、84Bd。
各中间用单体电池保持件91在电池层叠体6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和另一侧Wr,具有分别插入到一对侧框41、51的各开口部42、52而与一对侧框41、51卡合的凸部94C。凸部94C设置在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凸部94C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一侧Hu和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分别设置有与侧框41、51的平板部40、50面接触的抵接面部94Bu、94Bd。
抵接面部84Bu、84Bd通过与侧框41、51面接触,限制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81r向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移动。抵接面部94Bu、94Bd通过与侧框41、51面接触,限制中间用单体电池保持件91向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移动。
凸部84C被插入到侧框41、51的开口部42、52,凸部84C的上端部与开口部42、52的上端部42c、52c相对,且凸部84C的下端部与开口部42、52的下端部42d、52d相对,限制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81r向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移动。
图8是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立体图。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具有与方形电池61的宽侧面62W抵接的抵接部82。在抵接部82的周缘,设置有从抵接部82垂直地立起(竖起)的框部83。在框部83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侧的侧面,设置有上述的凸部84C和抵接面部84Bu、84Bd。
抵接部82中,一方的面成为与方形电池61的宽侧面62W抵接的抵接面,另一方的面成为与板簧71抵接的弹簧支承面82a。在弹簧支承面82a设置有一对导向销86u、86d。一对导向销86u、86d在单体电池高度方向上相互离开,以分别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方式突出设置。
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r是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相同的结构。在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r与端板31之间,没有配置板簧71,因此也可以省略导向销86u、86d。此外,在设置了导向销86u、86d的情况下,能够使导向销86u、86d插入到端板31的销孔34中,容易地对端板31进行定位,因此是优选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面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之间配置有板簧71。板簧71是经由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对方形电池61施加弹力,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60的弹性体。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71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9所示,板簧71由金属材料构成,具备矩形平板状的平板部710、从平板部71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的一对倾斜部711、和在一对倾斜部711的各自的端部设置的弯曲端部712。
平板部710中,一方的面成为与端板21的端面抵接的平坦的抵接面710a。在平板部71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供上述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导向销86u、86d插通的一对销孔716。
如图4和图9所示,一对倾斜部711分别从平板部71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边缘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弯折,以相对于平板部710倾斜的方式延伸。如图4所示,一对倾斜部711以俯视时越接近前端,倾斜部711彼此之间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间隔越变宽的方式倾斜。
倾斜部711的前端向层叠方向的一侧Df弯曲,成为弯曲端部712。一对弯曲端部712分别沿着窄侧面62N,即与单体电池高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如图4所示,弯曲端部712的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面成为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的抵接曲面部712a。
板簧71以按照平板部710与弯曲端部712的层叠方向上的距离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即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使端板21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分离(隔离)的方向上产生弹力。板簧71的弹力经由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传递至构成电池层叠体60的多个方形电池61中的、位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最外侧的方形电池61。以下,将位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最外侧的方形电池61称为第一方形电池61A。
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由树脂材料构成,在被弯曲端部712的抵接曲面部712a推压时,被推压的部分、即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鼓起而弹性变形。结果,板簧71的弹力经由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传递至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中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2处(参考图10(a))。
图10是示意地表示板簧71对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的推压位置66s的图。如上所述,图9示出的板簧71的推压位置66s,如图10(a)所示,是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中的电池容器的角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附近。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板簧71反转地设置,变更推压位置。如图1所示,在使平板部710与端板21抵接、使弯曲端部712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的第一姿态时,对第一方形电池61A的推压位置66s如图10(a)所示。关于第一姿态时的推压位置66s,考虑电池容器内被收容的充放电元件的位置,优选在从正面观察宽侧面62W时设定在窄侧面62N与充放电元件之间。
与此相对,在以与单体电池高度方向平行的轴为中心,使板簧71旋转180度,使平板部710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使弯曲端部712与端板21抵接的第二姿态时,如图10(b)所示,板簧71对宽侧面62W的推压位置66c成为宽侧面62W中的除了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之外的中央部分。
这样,板簧71能够设置为以第一姿态推压的方式、和以与第一姿态不同的第二姿态推压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在第二姿态时,在与第一姿态不同的位置,对电池层叠体60施加弹力。
通过使要推压的位置能够变更,能够与方形电池61的电池容器的变形的难易度相应地施加适当的弹力。以下,对于能够变更推压位置的优点具体说明。
图11是对以第一姿态推压的方式与以第二姿态推压的方式进行比较的说明图。关于方形电池61,存在易于因充放电而鼓起的电池、和难以鼓起的电池。图11(a)是以第一姿态推压由难以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构成的电池层叠体60时的示意图,图11(b)是以第二姿态推压由难以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构成的电池层叠体60时的示意图。图11(c)是以第二姿态推压由易于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构成的电池层叠体60时的示意图,图11(d)是以第一姿态推压由易于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构成的电池层叠体60时的示意图。
作用于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的板簧71的推压负荷,由构成窄侧面62N的侧板承受。因此,对难以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施加推压负荷的情况下,推压位置在宽侧面62W中越接近作为支点的构成窄侧面62N的侧板,越能够抑制弯曲量。
因此,如图11(a)所示,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中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被推压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一方形电池61A的电池容器的变形,使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形状与其他方形电池61相同,电池层叠体60被均匀地推压。
与此相对,如图11(b)所示,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中的除了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以外的中央部分被推压的情况下,被推压的部分可能向单体电池厚度方向(层叠方向)凹陷而变形,导致电池的寿命劣化。
从而,对由难以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构成的电池层叠体60附加推压负荷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以第一姿态推压的方式(参考图10(a)、图11(a)),能够对电池层叠体60施加适当的推压力。
如上所述,在宽侧面62W中作为支点的构成窄侧面62N的侧板与推压位置的距离越近则弯曲量越小,越远则弯曲量越大。从而,对由易于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构成的电池层叠体60施加推压负荷的情况下,通过对将要因充放电而鼓起的宽侧面62W的中心部分施加弹力,能够防止宽侧面62W的中央向外侧突出。
如图11(c)所示,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中的除了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以外的中央部分被推压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第一方形电池61A的伴随充放电的鼓胀变形,使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形状与其他方形电池61相同,电池层叠体60被均匀地推压。
与此相对,如图11(d)所示,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中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被推压的情况下,随着充放电,宽侧面62W的中央部分向端板21一侧突出,电池容器鼓起变形,可能导致电池的寿命劣化。
因此,对易于因充放电而鼓起的方形电池61施加推压负荷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以第二姿态推压的方式(参考图10(b)、图11(b)),能够对电池层叠体60施加适当的压力。
通过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1)二次电池组件11包括:电池层叠体60;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的一侧Df和另一侧Dr分别相对地配置的一对端板21、31;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和另一侧Wr分别相对地配置的一对侧框41、51;和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面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之间配置的、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60的板簧71。一对侧框41、51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和另一侧Wr,分别使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卡合并且使另一方端部与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端板31卡合。因此,二次电池组件11的层叠方向的尺寸由侧框41、51设定。因此,能够在层叠方向上得到良好的尺寸精度。结果,能够抑制由板簧71作用于电池层叠体60的推压负荷的不均。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形成为用呈L字形的第一框和第二框夹着电池层叠体,在组装工序时调整第一框与第二框的间隔的结构,因此与本实施方式相比难以得到良好的尺寸精度,存在不能通过弹性体得到适当的推压负荷的可能性。本实施方式中,由侧框41、51决定层叠方向的尺寸,因此无需按层叠方向的尺寸进行位置调整,能够容易地得到良好的尺寸精度,能够对电池层叠体60施加适当的推压负荷。
(2)在各端板21、31的外侧面,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设置有在层叠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22L、32L,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设置有在层叠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32L、32R。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侧框41上,在与一对端板21、31卡合的两端部的各凸缘43设置用于供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突起部22L、32L插入的开口,该开口的边缘部42a、42b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的突起部22L、32L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卡合。在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侧框51上,在与一对端板21、31卡合的两端部的各凸缘53,设置有用于供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突起部22R、32R插入的开口,该开口的边缘部52a、52b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Wr的突起部22R、32R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卡合。
因为在电池层叠体60与端板21之间配置有板簧71,所以因板簧71的弹力,端板21、31被压紧在侧框41、51的凸缘43、53。因此,在组装作业时,在安装固定螺丝10前,能够使侧框41、51利用板簧71的弹力而自紧固。因为使端板21、31的突起部22L、32L、22R、32R与端缘部42a、42b、52a、52b卡合,所以能够防止侧框41、51的错位、脱落,能够容易地定位。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组装作业。
(3)通过使导向销86u、86d插通在板簧71的销孔716中,且插通在端板21的销孔24中,能够容易地在端板21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之间保持板簧71。
―第二实施方式―
参考图12(a)、图13(a)和图14(a)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其中,图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照符号,主要说明不同点。图12(a)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组装体75的立体图,图13(a)是表示组合用的板簧的立体图。图14(a)是示意地表示板簧组装体75的推压位置66s、66d的图。
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a)所示,是利用单一的板簧71在宽侧面62W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的2处位置,对电池层叠体60施加弹力的结构。
与此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是不仅在宽侧面62W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也在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的端部、即底面62B一侧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的位置推压的结构。如图12(a)所示,板簧组装体75是在图9所示的板簧71重叠了图13(a)所示的组合用的板簧即追加弹簧72而成的。
如图12(a)和图13(a)所示,追加弹簧72包括与板簧71的平板部710抵接的平板部720;和从平板部720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的边缘延伸的倾斜部721。在平板部720设置有用于供在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设置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一侧Hu的导向销86u插通的销孔726u,和用于供在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设置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的导向销86d插通的销孔726d。
倾斜部721从平板部720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的端缘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弯折,以相对于平板部720倾斜的方式延伸。倾斜部721的前端向层叠方向的一侧Df弯曲,成为弯曲端部722。弯曲端部722沿着底面62B、即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弯曲端部722的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面成为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的抵接曲面部。
如图12(a)所示,板簧71与追加弹簧72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追加弹簧72的平板部720与板簧71的平板部710的与端板21的抵接面710a的相反的面相接触。板簧71的一对销孔716与追加弹簧72的一对销孔726u、726d重叠地配置,被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一对导向销86u、86d插通,形成板簧组装体75。
板簧组装体75以按照平板部710、720与弯曲端部712、722的层叠方向上的距离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即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向层叠方向的外侧产生弹力。
这样,通过对板簧71组合使用追加弹簧72,如图14(a)所示,不仅在宽侧面62W中的窄侧面62N一侧的角部附近的推压位置66s,还能够在宽侧面62W中的底面62B一侧的角部附近的推压位置66d推压第一方形电池60A。此外,通过使板簧组装体75反转地设置,能够变更推压位置(参考图10(b))。
通过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参考图12(b)、图13(b)和图14(b)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二次电池组件。其中,图中,对于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参照符号,主要说明不同点。图12(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二次电池组件中设置的板簧组装体76的立体图,图13(b)是表示组合用的板簧的立体图。图14(b)是示意地表示板簧组装体76的推压位置的图。
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2(a)和图13(a)所示,是通过使板簧71和追加弹簧72重叠组成的板簧组装体75,在宽侧面62W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和宽侧面62W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的端部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这3处位置,对电池层叠体60施加弹力的结构。
与此不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如图12(b)和图13(b)所示,是代替第二实施方式的追加弹簧72,使追加弹簧73与板簧71重叠从而形成板簧组装体76,不仅在宽侧面62W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Hd的端部,也在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一侧Hu、即电池盖63侧的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的位置推压的结构。如图12(b)所示,板簧组装体76是在图9所示的板簧71重叠了图13(b)所示的组合用的板簧即追加弹簧73而成的。
如图12(b)和图13(b)所示,追加弹簧73包括与板簧71的平板部710抵接的平板部730;和从平板部730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缘延伸的一对倾斜部731。在平板部730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供上述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导向销86u、86d插通的一对销孔736。
一对倾斜部731分别从平板部730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两端缘向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弯折,以相对于平板部730倾斜的方式延伸。一对倾斜部731,以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观察时,越接近前端倾斜部731彼此之间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间隔越变宽的方式倾斜。
倾斜部731的前端向层叠方向的一侧Df弯曲,成为弯曲端部732。一对弯曲端部732分别沿着电池盖63和底面62B、即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弯曲端部732的层叠方向的另一侧Dr的面成为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的抵接曲面部。
如图12(b)所示,板簧71与追加弹簧73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追加弹簧73的平板部730与板簧71的平板部710的与端板21的抵接面710a的相反的面相接触。板簧71的一对销孔716与追加弹簧73的一对销孔736重合地配置,被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的一对导向销86u、86d插通,形成板簧组装体76。
板簧组装体76以按照平板部710、730与弯曲端部712、732的层叠方向上的距离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状态、即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向层叠方向的外侧产生弹力。
这样,通过对板簧71组合使用追加弹簧73,如图14(b)所示,能够在宽侧面62W中的窄侧面62N一侧的角部附近的推压位置66s、宽侧面62W中的底面62B一侧的角部附近的推压位置66d、和窄侧面62W中的电池盖63一侧的角部附近的推压位置66u共计4处推压第一方形电池60A。此外,通过使板簧组装体76反转地设置,能够变更推压位置(参考图10(b))。
通过这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可以实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以下的变形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能够使一个或多个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组合。
(1)采用板簧71和板簧组装体75、76作为在电池层叠体60的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面与层叠方向的一侧Df的端板21之间配置的弹性体,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60的弹性体即可,例如,也可以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在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与端板21之间配置连续波形形状的金属板。
图15(a)所示的波形弹簧78从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一侧Hu观察时的形状是连续波形形状,在一方的面形成的曲面部78r1与端板21抵接,在另一方的面形成的曲面部78r2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波形弹簧78以在层叠方向上被压缩而弹性变形的状态配置,经由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对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施加弹力。
图15(b)所示的波形弹簧79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Wl观察时的形状是连续波形形状,在一方的面形成的曲面部79r1与端板21抵接,在另一方的面形成的曲面部79r2与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抵接。波形弹簧79以在层叠方向上被压缩而弹性变形的状态配置,经由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81f对第一方形电池61A的宽侧面62W施加弹力。
在采用这样的波形弹簧78、79作为弹性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侧框41、51提高端板21与端板31的间隔的尺寸精度,因此能够抑制从波形弹簧78、79作用于电池层叠体60的推压负荷的不均。
(2)侧框41、51的截面形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是省略侧框41、51的下端部的棱46、56,仅有上端部的棱46、56的截面具有大致L字形的形状。
(3)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突起部22L、突起部22R、突起部32L和突起部32R各形成2个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代替一对突起部22L,设置1个沿着单体电池高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突起部。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单一的板簧71,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设置了使2个板簧在层叠方向上重叠构成的板簧组装体75、76,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3个以上的弹性体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60。
(5)弹性体不限定于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加工而形成的板簧的情况。能够采用能够在层叠方向上推压电池层叠体60的各种弹性体。
(6)关于构成二次电池组件的方形电池,说明了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一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能够对镍氢电池等在容器内收容充放电元件的各种方形二次电池应用本发明。
以上,说明了各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想到的其他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层叠体,其由具有扁平方形的电池容器的多个二次电池以所述电池容器的侧面中具有较大面积的宽侧面彼此相对的方式层叠配置而成;
在所述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相对地配置的一对端板;
一对侧框,其在与所述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相对地配置,在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使一方端部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板卡合并且使另一方端部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侧的端板卡合;
弹性体,其配置在所述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面与所述层叠方向的一侧的端板之间,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推压所述电池层叠体;和
在所述一对端板与所述电池层叠体之间设置的一对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
所述端部用单体电池保持件,在所述电池层叠体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具有分别插入到一对所述侧框的各开口部而与所述一对侧框卡合的凸部,所述凸部设置在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在所述凸部的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一侧和单体电池高度方向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侧框的平板部面接触的抵接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端板的外侧面,在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设置有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
在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侧框上,在其与所述一对端板卡合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突起部插入的开口,该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突起部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卡合,
在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侧框上,在与所述一对端板卡合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突起部插入的开口,该开口的边缘与所述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突起部的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内侧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至少设置有一个,在至少2处以上的位置对所述电池层叠体施加弹力。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能够设置成以第一姿态推压的方式、和以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第二姿态推压的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采用所述第二姿态时,在与所述第一姿态不同的位置对所述电池层叠体施加弹力。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弹性体在层叠方向上重叠地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弹性体对所述二次电池的推压位置为所述二次电池的宽侧面中所述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的方式设置所述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弹性体对所述二次电池的推压位置为所述二次电池的宽侧面中除了所述电池容器的角部附近以外的中央部分的方式设置所述弹性体。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形成为连续波形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层叠体的两端部设置的一对单体电池保持件中的一方设置有在相同方向上延伸并且相互离开的一对导向销,
在所述弹性体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一对导向销的各个插通的销孔。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是板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3/053615 WO2014125605A1 (ja) | 2013-02-15 | 2013-02-15 |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51935A CN105051935A (zh) | 2015-11-11 |
CN105051935B true CN105051935B (zh) | 2017-09-05 |
Family
ID=51353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69463.7A Active CN105051935B (zh) | 2013-02-15 | 2013-02-15 | 二次电池组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50340669A1 (zh) |
EP (1) | EP2958165B1 (zh) |
JP (1) | JP6081568B2 (zh) |
CN (1) | CN105051935B (zh) |
WO (1) | WO201412560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61199B2 (ja) | 2013-09-02 | 2017-07-12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JP6168599B2 (ja) * | 2013-09-02 | 2017-07-26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 |
JP6115734B2 (ja) * | 2014-06-25 | 2017-04-1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組み立て装置 |
JP6728586B2 (ja) * | 2014-10-31 | 2020-07-2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6358047B2 (ja) * | 2014-11-04 | 2018-07-1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
JP6650674B2 (ja) * | 2015-02-12 | 2020-02-1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JP6390722B2 (ja) * | 2015-02-12 | 2018-09-19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パック |
JP6488165B2 (ja) * | 2015-03-25 | 2019-03-20 |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2271384B1 (ko) * | 2015-04-15 | 2021-06-29 |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 이차 전지 팩 |
EP3285310B1 (en) * | 2015-04-16 | 2020-03-11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Assembled battery |
JP6728576B2 (ja) * | 2015-05-12 | 2020-07-2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パック |
JP6582570B2 (ja) * | 2015-06-04 | 2019-10-02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JP6627291B2 (ja) * | 2015-07-09 | 2020-01-08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パック |
JP6606896B2 (ja) * | 2015-07-16 | 2019-11-20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US10312485B2 (en) * | 2015-07-23 | 2019-06-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Battery assembly array plate |
KR102094445B1 (ko) * | 2015-07-27 | 2020-03-2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JP6258272B2 (ja) * | 2015-08-11 | 2018-01-10 | 株式会社東芝 | 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
US10062882B2 (en) * | 2015-10-16 | 2018-08-28 | Bosch Battery Systems Llc | Force generating assembly for a battery pack |
AU2016204458B2 (en) * | 2016-03-07 | 2018-02-2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Battery module |
JP6571577B2 (ja) * | 2016-03-30 | 2019-09-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DE102016205929A1 (de) * | 2016-04-08 | 2017-10-12 | Robert Bosch Gmbh | Batteriepack |
KR102018721B1 (ko) | 2016-05-31 | 2019-09-0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
CN205828488U (zh) | 2016-07-28 | 2016-12-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
JP6310989B1 (ja) * | 2016-10-26 | 2018-04-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固定構造 |
JP6747242B2 (ja) * | 2016-10-31 | 2020-08-26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CN206250253U (zh) * | 2016-12-27 | 2017-06-1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组端板及电池模组 |
EP3373360B1 (en) | 2017-03-07 | 2020-06-0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Battery module |
JP6928826B2 (ja) * | 2017-04-12 | 2021-09-0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ユニット |
KR102146075B1 (ko) * | 2017-04-13 | 2020-08-1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엔드 플레이트 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9003772A1 (ja) * | 2017-06-26 | 2019-01-03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蓄電装置 |
CN107331791B (zh) | 2017-07-20 | 2019-01-2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US11837692B2 (en) | 2017-09-29 | 2023-12-05 | Robert Bosch Battery Systems GmbH |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ell restraint |
KR102429185B1 (ko) * | 2018-02-06 | 2022-08-04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판 스프링을 이용한 배터리 모듈 지지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구비한 자동차 |
JP7207814B2 (ja) * | 2018-03-30 | 2023-01-1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電源装置と電源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 |
DE102018205628A1 (de) * | 2018-04-13 | 2019-10-1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Hochvoltbatt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JP7033255B2 (ja) * | 2018-05-02 | 2022-03-1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組電池 |
DE102018114226A1 (de) * | 2018-06-14 | 2019-12-19 |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 Lasttragendes Batterie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Kraftfahrzeug |
CN111653697B (zh) * | 2019-03-04 | 2021-08-13 |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包装壳体及电池组 |
CN209401761U (zh) | 2019-04-18 | 2019-09-17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模块 |
DE102019205777A1 (de) | 2019-04-23 | 2020-10-29 | Audi Ag | Spanneinrichtung für ein Batteriemodul, Batteriemodul und Kraftfahrzeug |
FR3099296A1 (fr) | 2019-07-25 | 2021-01-29 | Psa Automobiles Sa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e cellule de batterie de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
EP3883007A1 (en) | 2020-03-20 | 2021-09-22 | Samsung SDI Co., Ltd. | A battery module,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battery module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a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battery module |
CN111640896A (zh) * | 2020-06-11 | 2020-09-08 |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 电池模块框架及电池模块 |
EP3923391A1 (en) * | 2020-06-11 | 2021-12-15 |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imited | Battery module |
WO2023172092A1 (ko) * | 2022-03-11 | 2023-09-14 |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동차 |
WO2023195053A1 (ja) * | 2022-04-04 | 2023-10-12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蓄電ユニット |
US12009540B2 (en) | 2022-10-13 | 2024-06-11 | Sk On Co., Ltd. | Eco-friendly power source such as battery module for transportation vehicle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5932A (zh) * | 2007-07-23 | 2010-06-3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CN102237546A (zh) * | 2010-04-21 | 2011-11-09 |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 电池模块、电池组和电动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97179A (ja) * | 2004-01-09 | 2005-07-21 | Toyota Motor Corp | 単電池および組電池 |
JP5122898B2 (ja) * | 2007-09-26 | 2013-01-1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JP2010009989A (ja) * | 2008-06-27 | 2010-01-14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二次電池の充放電方法とバッテリ装置 |
JP2011023302A (ja) * | 2009-07-17 | 2011-02-0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組電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組電池用のバインドバー |
WO2011015580A1 (de) * | 2009-08-05 | 2011-02-10 | Behr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r verspannung eines energiespeichers |
JP2012160347A (ja) | 2011-01-31 | 2012-08-2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
JP5617746B2 (ja) * | 2011-04-07 | 2014-11-05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閉鎖型溶融塩組電池 |
KR101320393B1 (ko) * | 2012-03-23 | 2013-10-2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배터리 모듈 |
-
2013
- 2013-02-15 JP JP2015500048A patent/JP6081568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2-15 WO PCT/JP2013/053615 patent/WO201412560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2-15 CN CN201380069463.7A patent/CN105051935B/zh active Active
- 2013-02-15 US US14/655,940 patent/US2015034066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2-15 EP EP13874873.6A patent/EP295816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65932A (zh) * | 2007-07-23 | 2010-06-30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电池组的制造方法 |
CN102237546A (zh) * | 2010-04-21 | 2011-11-09 |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 电池模块、电池组和电动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25605A1 (ja) | 2014-08-21 |
CN105051935A (zh) | 2015-11-11 |
EP2958165A1 (en) | 2015-12-23 |
EP2958165A4 (en) | 2016-10-12 |
JP6081568B2 (ja) | 2017-02-15 |
EP2958165B1 (en) | 2017-09-20 |
JPWO2014125605A1 (ja) | 2017-02-02 |
US20150340669A1 (en) | 2015-11-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51935B (zh) | 二次电池组件 | |
CN104103784B (zh) | 蓄电装置 | |
KR102109926B1 (ko) | 이차전지용 파우치 외장재, 이를 이용한 파우치형 이차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8808907B2 (en) | Battery module | |
US10283744B2 (en) |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 |
JP6212846B2 (ja) | 電気化学装置 | |
JP4926393B2 (ja) | 蓄電体セルのパッケージ構造 | |
US20110086262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EP2919312A1 (en) | Battery cell comprising electrode assembly having alternating alignment structure | |
KR102210461B1 (ko) | 단위전지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전지모듈의 제조방법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
CN114079104B (zh) | 方型电池 | |
US9431636B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 |
JP4734826B2 (ja) | 組電池 | |
JP6926989B2 (ja) | バッテリの製造方法 | |
US20230150176A1 (en) | Pouch, Apparatus For Molding The Pouch,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Comprising The Pouch | |
CN104871339B (zh) | 电池模块 | |
JP2017117633A (ja) |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 |
JP6614461B2 (ja) | 電気化学装置 | |
KR102694252B1 (ko) | 각형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및 각형 전지 | |
EP2894691B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EP4187685A1 (en) | Battery cell | |
EP3731295B1 (en) | Secondary battery | |
JP6669303B2 (ja) | 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20210115177A (ko) | 조립이 용이한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 |
JP2020149918A (ja) | 拘束部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Japan Automotive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02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