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9160A -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9160A
CN105029160A CN201510563643.1A CN201510563643A CN105029160A CN 105029160 A CN105029160 A CN 105029160A CN 201510563643 A CN201510563643 A CN 201510563643A CN 105029160 A CN105029160 A CN 105029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jelly
tea
bean sheet
starch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636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秀灵
戴清源
季长路
蔡为荣
贾冬
李鹏程
胡龙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5105636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291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029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91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茶香风味粉皮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红薯淀粉10~20,绿豆淀粉15~25,藕粉15~30,魔芋粉1~5,麦芽粉15~25,小茴香粉0.5~1.5,鸡内金5~15,卡拉胶1~3,茶水提取物5~15,复合磷酸盐0.5~1.5。通过热水预溶、粉碎混合、调配制浆、过滤除杂、加热熟制、成型冷却、成品干制步骤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传统粉皮加工原料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的基础上,添加藕粉、魔芋粉、麦芽粉、小茴香粉、鸡内金粉和茶水提取物,使其不仅营养丰富,茶香风味浓郁,而且具有健脾开胃、润肠通便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助于胃肠道健康,尤其适合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所致的胃肠道不适人群食用。

Description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不良饮食习惯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导致长期处于胃肠道亚健康状态甚至疾病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药物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方面虽有显著效果,但由于具有副作用,不能长期大剂量服用。而食品不存在副作用、无剂量限制、可以长期食用,因此,通过饮食改善胃肠道功能是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
粉皮是我国人们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它以红薯淀粉、绿豆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为主要原料,利用淀粉回生特性制成的薄片食品。目前,我国粉皮生产仍以传统加工工艺为主,存在品种少、成分单一、口感粗糙、风味单一、不耐煮、韧性和弹性较低等问题。为此,已有大量研究报道粉皮生产新工艺、新产品配方及改善粉皮风味和口感,并取得有益效果。我国食物资源丰富,许多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综合利用现有食物资源,设计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对于丰富食品种类、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及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其具有健胃清肠的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红薯淀粉10~20,绿豆淀粉15~25,藕粉15~30,魔芋粉1~5,麦芽粉15~25,小茴香粉0.5~1.5,鸡内金5~15,卡拉胶1~3,茶水提取物5~15,复合磷酸盐0.5~1.5;优选为:红薯淀粉15,绿豆淀粉20,藕粉20,魔芋粉2,麦芽粉20,小茴香粉1,鸡内金10,卡拉胶1,茶水提取物10,复合磷酸盐1。
所述茶水提取物由绿茶、普洱茶、红茶中的至少一种提取而成。其制备方法为:以绿茶、普洱茶、红茶中的至少一种为原料,加入沸水,原料与沸水的质量比为1:5~50,浸泡1~3次,每次浸泡15~30分钟,将浸泡液混合,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固体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而成。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配方量的卡拉胶、茶水提取物及复合磷酸盐分别用65~70℃水预溶,分别得到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
(b)粉碎混合:将配方量的鸡内金和小茴香粉分别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再与配方量的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藕粉、魔芋粉及麦芽粉混合,得到混合组分;
(c)混合组份与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调配制浆,得到粉浆;
(d)粉浆过滤除杂;
(e)粉浆加热至沸腾,得熟制后的粉浆;
(f)成型冷却;
(g)成品干制。
步骤(a)预溶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各组分质量的2~10倍。卡拉胶不溶于冷水而溶于70℃左右热水;茶水提取物和磷酸盐既可溶于冷水又可溶于热水,但在热水中溶解较快;卡拉胶溶于水后才能发挥增稠、凝胶和稳定作用;茶水提取物和复合磷酸盐预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合,可使产品的颜色及质构保持一致。
步骤(c)具体包括:向步骤(b)制备的混合组分中加入混合组分重量2~10倍的水调配成糊状,再将步骤(a)制备的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加入,调配制成粉浆。
步骤(d)中,粉浆经100-150目滤网过滤除杂。
步骤(f)中具体包括:将熟制后的粉浆泵入预热至130~145℃的粉皮制作模具中,在130~145℃温度下保持10~60秒,待粉皮定型后,将粉皮揭起,0~4℃冷却1~5小时。
所述步骤(g)包括:将经步骤(f)冷却后的粉皮于40~50℃温度下鼓风干燥2~10小时,即得粉皮成品,15~25℃回软1~5小时。
本发明茶水提取物的干燥采用在低温-40~-60℃、压力为1.3~13Pa的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在不破坏物质原有物理化学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升华将物质脱水干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一些对热敏感且易挥发损失的成分得到保存,使营养成分保存率达到96%以上。与经过加热处理而脱水的产品相比,真空冷冻干燥产品能够保存食物原有的外形、颜色、营养成分基本不变,而且复水性好。
茶水提取物富含茶多酚,容易氧化褐变,采用常规加热干燥方式,由于氧气的存在,褐变现象更容易发生,导致干燥后的产品颜色呈现褐色,影响产品外观;同时,茶水提取物的风味物质容易受热挥发,常规干燥导致茶香风味损失较大;此外,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常规干燥的产品,复水性差。
在步骤(e)和(f)中,调配的粉浆需要加热熟制后再泵入预热模具中,依靠模具的高温将粉皮在短时间内定型,易于粉皮脱模,便于揭皮。
本发明茶香风味粉皮配方中的各组分作用如下:
红薯营养丰富,除含有大量淀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食用纤维和多种氨基酸外,还含有钙、磷、铁、钾、硒等矿物质,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红薯经过处理后所得到的淀粉,不但没有破坏其含有的营养成分,反而更好的保护了红薯本身的营养成分,增加了人们食用的口感。
绿豆淀粉是由绿豆用水浸涨磨碎后沉淀而成的。绿豆淀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具有保护胃肠黏膜功能;绿豆淀粉中含有的植物甾醇在结构上与胆固醇相似,能够抑制胆固醇的酯化、促进胆固醇异化及阻止胆固醇生物合成,从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发挥降血脂作用;绿豆淀粉中所含的蛋白质、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重金属汞、铅、砷及有机磷农药结合形成沉淀物,不易被肠道吸收,可减少或解除其对人体的毒害作用。
藕粉是由莲藕加工制成的淀粉,是传统的滋养食品。藕粉性平,味甘咸,具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和通便止泻等保健功能。
魔芋性温、辛,主要成分是葡甘露糖,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维生素、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一定量的黏液蛋白,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素的特点,经常食用对人体有活血化瘀、充饥减肥、润肠通便、洁胃整肠、排毒等保健作用。魔芋粉又称魔芋精粉或魔芋甘露聚糖,由魔芋或魔芋干片经过制粉工序加工而成,具有润肠通便、洁胃整肠作用,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麦芽粉是麦芽经精细加工后的干燥粉末,含有淀粉酶,能分解淀粉,是做粉条、粉丝、粉皮最佳添加剂,具有健胃和帮助消化的特殊功能,经常食用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小茴香是常用的食品调味料,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对胃肠神经血管有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除肠道内积存的气体,具有健胃、行气的功效。
鸡内金为雉科动物鸡的砂囊内膜,系消化器官,为传统中药之一,性味甘平,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食用鸡内金能起到帮助食物消化、促进胃肠道蠕动,对口干、拉肚子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茶水提取物是以茶叶为原料,经热水浸提、过滤、浓缩、真空冷冻干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茶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传统粉皮加工原料红薯淀粉和绿豆淀粉的基础上,添加藕粉、魔芋粉、麦芽粉、小茴香粉、鸡内金粉和茶水提取物,使其不仅营养丰富,茶香风味浓郁,而且具有健脾开胃、润肠通便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经常食用,有助于胃肠道健康,尤其适合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良所致的胃肠道不适人群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其组成成分及重量份如下表1:
表1
实施例1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以表1实施例1中各组分为原料。
其中茶水提取物是以绿茶为原料,加入沸水,原料与沸水的质量比为1:35,浸泡2次,每次浸泡30分钟,将浸泡液混合,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而成,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40℃、压力为1.3Pa。
此种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热水预溶:将组分量的卡拉胶、茶水提取物及复合磷酸盐,分别用其组分量10倍65℃热水预溶,分别得到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备用;
(b)粉碎混合:将配方量的鸡内金和小茴香粉分别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再与配方量的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藕粉、魔芋粉及麦芽粉混合,得到混合组分。
(c)调配制浆:向混合组分中,加入10倍混合组分质量的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向其中加入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制成粉浆。
(d)过滤除杂:采用100目滤网过滤除去粉浆中的粗大颗粒及杂质;
(e)加热熟制:将粉浆置于蒸煮锅或夹层锅内,煮至沸腾,在缓慢搅拌下保持微沸状态5~20分钟,即得熟制后的粉浆;
(f)成型冷却:把熟制后的粉浆泵入预热至135℃的粉皮制作模具中,在135℃温度下保持60秒,待粉皮定型后,将粉皮揭起,0~4℃冷却4小时。
(g)成品干制:将冷却后的粉皮于45℃温度下鼓风干燥2.5小时,即得粉皮成品,15℃回软3小时,即可包装。
实施例2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以表1实施例2中各组分为原料。
其中茶水提取物是以普洱茶为原料,加入沸水,原料与沸水的质量比为1:20,浸泡2次,每次浸泡15分钟,将浸泡液混合,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而成,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45℃、压力为4.0Pa。
此种茶香风粉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热水预溶:将组分量的卡拉胶、茶水提取物及复合磷酸盐,分别用其组分量5倍65℃热水预溶,分别得到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备用;
(b)粉碎混合:将配方量的鸡内金和小茴香粉分别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再与配方量的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藕粉、魔芋粉及麦芽粉混合,得到混合组分。
(c)调配制浆:向混合组分中,加入5倍混合组分质量的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向其中加入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制成粉浆。
(d)过滤除杂:采用100目滤网过滤除去粉浆中的粗大颗粒及杂质;
(e)加热熟制:将粉浆置于蒸煮锅或夹层锅内,煮至沸腾,在缓慢搅拌下保持微沸状态5~20分钟,即得熟制后的粉浆;
(f)成型冷却:把熟制后的粉浆泵入预热至130℃的粉皮制作模具中,在130℃温度下保持30秒,待粉皮定型后,将粉皮揭起,0~4℃冷却2小时。
(g)成品干制:将冷却后的粉皮于40℃温度下鼓风干燥5小时,即得粉皮成品,20℃回软2小时,即可包装。
实施例3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以表1实施例3中各组分为原料。
其中茶水提取物是以红茶中为原料,加入沸水,原料与沸水的质量比为1:50,浸泡30分钟,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而成,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50℃、压力为8.0Pa。
此种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热水预溶:将组分量的卡拉胶、茶水提取物及复合磷酸盐,分别用其组分量3倍70℃热水预溶,分别得到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备用;
(b)粉碎混合:将配方量的鸡内金和小茴香粉分别研磨成粉末,再与配方量的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藕粉、魔芋粉及麦芽粉混合,得到混合组分。
(c)调配制浆:向混合组分中,加入8倍混合组分质量的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向其中加入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制成粉浆。
(d)过滤除杂:采用150目滤网过滤除去粉浆中的粗大颗粒及杂质;
(e)加热熟制:将粉浆置于蒸煮锅或夹层锅内,煮至沸腾,在缓慢搅拌下保持微沸状态5~20分钟,即得熟制后的粉浆;
(f)成型冷却:把熟制后的粉浆泵入预热至145℃的粉皮制作模具中,在145℃温度下保持20秒,待粉皮定型后,将粉皮揭起,0~4℃冷却3小时。
(g)成品干制:将冷却后的粉皮于50℃温度下鼓风干燥4小时,即得粉皮成品,25℃回软5小时,即可包装。
实施例4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以表1实施例4中各组分为原料。
其中茶水提取物是以绿茶、普洱茶和红茶为原料,加入沸水,原料与沸水的质量比为1:10,浸泡3次,每次浸泡15分钟,将浸泡液混合,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而成,真空冷冻干燥的温度为-60℃、压力为13Pa。
此种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热水预溶:将组分量的卡拉胶、茶水提取物及复合磷酸盐,分别用其组分量10倍70℃热水预溶,分别得到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备用;
(b)粉碎混合:将配方量的鸡内金和小茴香粉分别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再与配方量的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藕粉、魔芋粉及麦芽粉混合,得到混合组分。
(c)调配制浆:向混合组分中,加入5倍混合组分质量的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向其中加入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制成粉浆。
(d)过滤除杂:采用120目滤网过滤除去粉浆中的粗大颗粒及杂质;
(e)加热熟制:将粉浆置于蒸煮锅或夹层锅内,煮至沸腾,在缓慢搅拌下保持微沸状态5~20分钟,即得熟制后的粉浆;
(f)成型冷却:把熟制后的粉浆泵入预热至140℃的粉皮制作模具中,在140℃温度下保持30秒,待粉皮定型后,将粉皮揭起,0~4℃冷却5小时。
(g)成品干制:将冷却后的粉皮于45℃温度下鼓风干燥5小时,即得粉皮成品,20℃回软10小时,即可包装。
实施例5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重量份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但茶水提取物是以红茶和绿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提取而成。
实施例6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重量份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但茶水提取物是以普洱茶和红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提取而成。
实施例7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采用与实施例3相同重量份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但茶水提取物是以普洱茶和绿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3中相同的方法提取而成。
实施例8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重量份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但茶水提取物是以普洱茶和绿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法提取而成。
实施例9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重量份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但茶水提取物是以红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法提取而成。
实施例10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采用与实施例4相同重量份的原料和制备方法制备而成,但茶水提取物是以绿茶为原料,采用实施例4中相同的方法提取而成。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香风味粉皮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红薯淀粉10~20,绿豆淀粉15~25,藕粉15~30,魔芋粉1~5,麦芽粉15~25,小茴香粉0.5~1.5,鸡内金5~15,卡拉胶1~3,茶水提取物5~15,复合磷酸盐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香风味粉皮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红薯淀粉15,绿豆淀粉20,藕粉20,魔芋粉2,麦芽粉20,小茴香粉1,鸡内金10,卡拉胶1,茶水提取物10,复合磷酸盐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提取物由绿茶、普洱茶、红茶中的至少一种提取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以绿茶、普洱茶、红茶中的至少一种为原料,加入原料5~50倍重量的沸水,浸泡1~3次,每次浸泡15~30分钟,将浸泡液混合,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固体后经真空冷冻干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配方量的卡拉胶、茶水提取物及复合磷酸盐分别用65~70℃水预溶,分别得到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
(b)粉碎混合:将配方量的鸡内金和小茴香粉分别研磨成粉末,过200目筛,再与配方量的红薯淀粉、绿豆淀粉、藕粉、魔芋粉及麦芽粉混合,得到混合组分;
(c)混合组份与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调配制浆,得到粉浆;
(d)粉浆过滤除杂;
(e)粉浆加热至沸腾,得熟制后的粉浆;
(f)成型冷却;
(g)成品干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预溶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各组分质量的2~10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具体包括:向步骤(b)制备的混合组分中加入混合组分重量2~10倍的水调配成糊状,再将步骤(a)制备的卡拉胶溶液、茶水提取物溶液及复合磷酸盐溶液加入,调配制成粉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粉浆经100-150目滤网过滤除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具体包括:将熟制后的粉浆泵入预热至130~145℃的粉皮制作模具中,在130~145℃温度下保持10~60秒,待粉皮定型后,将粉皮揭起,0~4℃冷却1~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茶香风味粉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具体包括:将经步骤(f)冷却后的粉皮于40~50℃温度下鼓风干燥2~10小时,即得粉皮成品,15~25℃回软1~5小时。
CN201510563643.1A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50291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3643.1A CN105029160A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63643.1A CN105029160A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9160A true CN105029160A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3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63643.1A Pending CN105029160A (zh) 2015-09-07 2015-09-07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291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678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杨振华 一种保健红薯粉的制作工艺
CN108741000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杨振华 一种保健红薯粉的制作方法
CN108741001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杨振华 一种红薯粉的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751A (zh) * 2000-12-25 2003-03-26 吴跃飞 保健粉丝、粉条、粉皮
CN101797031A (zh) * 2010-03-05 2010-08-11 王忠玉 一种马铃薯全粉面及粉丝的生产方法
CN103621867A (zh) * 2013-11-05 2014-03-12 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果蔬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1773A (zh) * 2013-03-15 2014-09-17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不粘手的南湖菱粉皮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04751A (zh) * 2000-12-25 2003-03-26 吴跃飞 保健粉丝、粉条、粉皮
CN101797031A (zh) * 2010-03-05 2010-08-11 王忠玉 一种马铃薯全粉面及粉丝的生产方法
CN104041773A (zh) * 2013-03-15 2014-09-17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不粘手的南湖菱粉皮制作方法
CN103621867A (zh) * 2013-11-05 2014-03-12 苏州金记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果蔬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76787A (zh) * 2018-04-28 2018-09-28 杨振华 一种保健红薯粉的制作工艺
CN108741000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杨振华 一种保健红薯粉的制作方法
CN108741001A (zh) * 2018-04-28 2018-11-06 杨振华 一种红薯粉的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6394B (zh) 一种鳜鱼大豆配方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08503A (zh) 降血糖植物蛋白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3064A (zh) 一种糯米糕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78297B (zh) 一种补钙保健葵花籽油
CN103283863B (zh) 一种清热解毒润肺的豆腐及制备方法
CN105029160A (zh) 一种茶香风味粉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0567B (zh) 一种红米营养夹心饼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7625A (zh) 一种润燥除烦酒香芝麻酱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9332A (zh) 一种香菇营养降火香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73277A (zh) 茶树根茄子皮降血脂养生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5969B (zh) 一种带鱼营养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536B (zh) 一种补钙保健米糠油
KR100415062B1 (ko) 황토 마늘환(丸)의 제조방법
CN104304700A (zh) 一种含玉米根肉鸭蛋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38622A (zh) 一种黄秋葵胶囊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63898A (zh) 一种营养保健艾叶饺子的制作方法
CN104026400B (zh) 一种提高抗病性的鳜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4526A (zh) 一种海藻胶为囊材的助消化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8617951B (zh) 一种铁皮石斛保健挂面产品
CN106561961A (zh) 一种复合海藻软糖
CN104757439A (zh) 一种豆豉姜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717A (zh) 一种高血脂人群食用的降脂面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61128A (zh) 一种香辣乌鸡豆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85608A (zh) 一种调节血脂香蕉面粉
CN109198402A (zh) 一种荞麦陈皮糕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