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591B - 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 Google Patents
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6591B CN105026591B CN201380074276.8A CN201380074276A CN105026591B CN 105026591 B CN105026591 B CN 105026591B CN 201380074276 A CN201380074276 A CN 201380074276A CN 105026591 B CN105026591 B CN 1050265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fftride
- less
- detorsion
- hardness
- micro allo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3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crankshafts; for camshaf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2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means
- B60W10/2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means for electrical energy,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2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06—Surface harden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6/00—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C21D6/002—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containing C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6/00—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 C21D6/005—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alloys containing M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01—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silic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06—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alumin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copp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2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titanium or zircon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3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2—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copp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5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re than 1.5% by weight of manganes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6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lead, selenium, tellurium, or antimony, or more than 0.04% by weight of sulfu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eel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坯料钢材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25~0.40%、Si:0.10~0.35%、Mn:超过2.0%且在2.8%以下、N:0.0030~0.0250%、Cu:0~1.0%、Mo:0~0.3%、Ni:0~0.5%、Ti:0~0.020%、余量:Fe以及杂质,杂质中的P、S、Al以及Cr为P:0.08%以下、S:0.10%以下、Al:0.05%以下以及Cr:小于0.20%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距表面0.05mm位置的维氏硬度为400~480,距表面1.0mm位置的维氏硬度为200以上,并且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为5μm以下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该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具有优异的弯曲矫正性和高疲劳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更详细而言,涉及如用于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建筑机械等的曲轴、连杆等那样,在锻造以及机械加工为所需的形状之后,不进行淬火-回火的调质处理、而实施软氮化处理来制造的具有高弯曲疲劳强度和优异的弯曲矫正性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具有优异的弯曲矫正性和在弯曲疲劳试验中750MPa以上的高弯曲疲劳强度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是指在机械加工后不经受所谓“调质处理”即“淬火-回火处理”而实施软氮化处理的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上述的“实施了软氮化处理的部件”简称为“软氮化部件”。
背景技术
在要求高疲劳强度、耐摩耗性等的汽车部件的制造中,大多在锻造和机械加工之后进行作为表面硬化处理的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等的处理。
上述的“软氮化处理”为以A1相变点以下的温度对氮和碳进行扩散渗透处理的处理,以热处理温度低、与“高频淬火处理”相比热处理变形小为较大的特征。在实施了软氮化处理的部件的表层形成用硝酸乙醇腐蚀液进行腐蚀时观察到发白的“化合物层”(Fe3N等氮化物析出的层)。在上述的化合物层和坯料(母材)之间形成“扩散层”。
对于软氮化处理,其的热处理变形虽然小但并非完全没有,对尺寸精度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尤其,在作为转轴部件的曲轴等中,尺寸精度的降低即便轻微也存在问题。因此,需要在软氮化处理后进行弯曲矫正来提高尺寸精度。
然而,对软氮化部件进行弯曲矫正时,存在自表层起产生龟裂的情况。因此,对于曲轴那样的软氮化部件,在弯曲疲劳强度高的基础上还要求即便进行弯曲矫正时也不产生龟裂、即弯曲矫正性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曲轴”为代表来说明上述的软氮化部件。
近年来,随着要求对于环境的照顾,作为发动机的主要部件的曲轴也不例外地要求轻量小型化,例如要求750MPa以上的极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此外,从低成本化、节省资源化等理由出发,对于在制造时不实施“淬火-回火处理”(调质处理)的非调质型曲轴的期望也变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非调质型的曲轴有上述的750MPa以上的弯曲疲劳强度,需要使距部件表面0.05mm位置的硬度(以下,有时称为“表层硬度”)在软氮化处理后至少为以维氏硬度(以下,称为“HV硬度”)计为400以上。
然而,使距曲轴的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为40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弯曲矫正时,表层产生龟裂。对这样的曲轴实施弯曲疲劳试验时,以该龟裂为起点而产生疲劳破坏。
而且,如上所述,对于曲轴来说向着进一步轻量化的要求逐渐增大,对于曲轴形状的设计也要求等于或超过至今为止的自由度。因此,对于曲轴用钢材,要求即便对于在软氮化时容易产生比以往大的弯曲的形状的曲轴也可以进行弯曲矫正、即高的弯曲矫正性。
因此,对于在750MPa以上的弯曲疲劳强度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弯曲矫正性的曲轴的期望变得极大。
为了对应前述的期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软氮化用非调质钢”,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2~0.6%、Si:0.05~1.0%、Mn:0.25~1.0%、S:0.03~0.2%、Cr:0.2%以下、s-Al:0.045%以下、Ti:0.002~0.010%、N:0.005~0.025%以及O:0.001~0.005%,根据需要还含有Pb:0.01~0.40%、Ca:0.0005~0.0050%以及Bi:0.005~0.40%之中的1种或2种以上,并且满足0.12×Ti%<O%<2.5×Ti%以及0.04×N%<O%<0.7×N%的条件,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热锻后的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的混合组织。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曲轴”,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由表面被施以氮化处理或软氮化处理的钢形成的销部以及轴颈部的曲轴,前述钢以合金成分计含有C:0.07质量%以上且0.12质量%以下、Si:0.05质量%以上且0.25质量%以下、Mn:0.1质量%以上且0.5质量%以下、Cu:0.8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Ni:2.4质量%以上且4.5质量%以下、Al:0.8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Ti:0.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根据需要还含有S:0.01质量%以上且0.10质量%以下、Ca:0.0010质量%以上且0.0050质量%以下之中的1种或2种,余量包含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将从不受到氮化处理的影响的中心部采样的钢试样在1200℃下进行1小时熔体化之后,以设定为0.3℃/秒以上且1.5℃/秒以下的适当的冷却速度在900℃以上至300℃以下的温度范围冷却,从而可以使贝氏体占据钢组织的比率为80%以上、使HV硬度为200以上且300以下,被施以前述氮化处理或软氮化处理的前述销部以及前述轴颈部的内部硬度以HV硬度计为350以上且500以下,并且距表面0.05mm的位置的HV硬度为650以上且950以下。
本发明人等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明“非调质型氮化曲轴”,其特征在于,其为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25~0.60%、Si:0.10~1.0%、Mn:0.60~2.0%、P:0.08%以下、S:0.10%以下、Al:0.05%以下、Cr:0.20~1.0%以及N:0.0030~0.0250%,余量包含Fe以及杂质,满足40-C+2Mn+5.5Cr≥43.0的非调质型氮化曲轴,距表面深度0.05mm位置的HV硬度为380~600、并且至少销圆角部、轴颈圆角部以及销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为5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该非调质型氮化曲轴还可以含有选自Cu、Ni、Mo、V、Ti以及Ca中的1种以上,此时,需要满足〔40-C+2Mn+5.5Cr+26Mo≥43.0〕。
本发明人等进而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特征在于,其为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C:0.25~0.40%、Si:0.10~0.35%、Mn:0.60~1.0%、P:0.08%以下、S:0.10%以下、Al:0.05%以下、Cr:0.30~1.10%以及N:0.0030~0.0250%,余量包含Fe以及杂质的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距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为400~600、并且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为5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该调质型氮化部件还可以含有选自Cu、Mo、V、Ni以及Ti中的1种以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69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773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26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428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的发明的成分不能得到足够的表层硬度。因此,如专利文献1的实施例所示,弯曲疲劳强度低、未达到750MPa。
关于专利文献2的发明的成分,如其的实施例所示的那样,软氮化处理后的表层硬度变得过高。因此,实施弯曲矫正处理时不能说有足够的弯曲矫正性。
关于专利文献3的发明成分,如其的实施例所示,得到高疲劳强度以及弯曲矫正性。然而,曲轴也期望轻量小型化,要求更严格的疲劳强度以及弯曲矫正性。
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软氮化处理后的弯曲矫正性优异,而且在弯曲疲劳试验中具有800MPa以上的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因此,可以用作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建筑机械等部件、例如曲轴,可以应付轻量小型化。然而,对于专利文献4的发明,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后、软氮化处理之前,需要进行淬火-回火的调质处理。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优异的弯曲矫正性、并且在弯曲疲劳试验中具有750MPa以上的高的弯曲疲劳强度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而进行各种研究。其结果,弄清了下述的1)~7)的事项。
1)从经过软氮化处理的钢材的表层采取薄板试验片进行拉伸试验,结果去除了化合物层的试验片与未去除化合物层的试验片相比,拉伸试验的伸长率大幅提高。
2)观察上述拉伸试验后的薄板试验片的断面的结果,对于未去除化合物层的试验片的断面,化合物层发生脆性破坏、成为裂纹的起点,与之相对,去除了化合物层的试验片的情况下成为延性断面。
3)若去除经过软氮化处理的钢材的表层的化合物层,则弯曲矫正时的破坏形态从以化合物层为起点的脆性破坏变化为延性破坏。因此,能够改善软氮化部件的弯曲矫正性。
4)另一方面,关于弯曲疲劳强度,在化合物层去除前后几乎没有变化。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情况下,若距部件表面0.05mm位置的硬度以HV硬度计为400以上、并且距部件表面1.0mm位置的硬度(以下,有时称为“内部硬度”)以HV硬度计为200以上,则可以稳定地得到750MPa以上的高的弯曲疲劳强度。
5)非调质型部件与调质型部件相比,母材的耐久比(疲劳强度/拉伸强度)低。因此,非调质型部件即便具有与调质型部件同等的内部硬度,母材的疲劳强度也低于调质型部件。尤其是,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内部硬度以HV硬度计不足200的很低的情况下,即便以HV硬度计具有400以上的高表层硬度,也存在在疲劳试验时引起以内部为起点的破坏,难以得到750MPa以上的高疲劳强度的情况。
6)即便使软氮化处理后的表层硬度为以HV硬度计为400以上,若去除软氮化部件的表层的化合物层,则也可以得到实用上足够的弯曲矫正性。
7)其中,要求高的弯曲矫正性的曲轴的情况下,软氮化部件的表层硬度以HV硬度计超过480时,例如有时即便去除化合物层也不能得到足够的弯曲矫正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的见解而完成的,其主旨在于下述示出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1)一种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为在坯料钢材的表层具有化合物层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坯料钢材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C:0.25~0.40%、Si:0.10~0.35%、Mn:超过2.0%且在2.8%以下、N:0.0030~0.0250%、Cu:0~1.0%、Mo:0~0.3%、Ni:0~0.5%、Ti:0~0.020%、余量:Fe以及杂质,杂质中的P、S、Al以及Cr为P:0.08%以下、S:0.10%以下、Al:0.05%以下以及Cr:小于0.20%,距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为400~480,距表面1.0mm位置的HV硬度为200以上,并且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为5μm以下。
(2)根据上述(1)记载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中,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Cu:0.05~1.0%以及Mo:0.05~0.3%中的1种以上。
(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中,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Ni:0.05~0.5%以及Ti:0.005~0.020%中的1种以上。
“杂质”是指在工业上制造钢铁材料时,从作为原料的矿石、废料或从制造环境等中混入的物质。
进而,“应力集中部”是指在进行基于弯曲的疲劳破坏以及弯曲矫正时产生龟裂的部位。若列举出其的具体的例子,则“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为图1中示出的形状的曲轴的情况下,“应力集中部”是指“销圆角部”或“轴颈圆角部”。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软氮化处理后的弯曲矫正性优异、而且在弯曲疲劳试验中具有750MPa以上的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因此可以用作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建筑机械等的部件、例如曲轴,可以实现这些部件的轻量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作为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曲轴的一部分,说明成为其的“应力集中部”的“销圆角部”以及“轴颈圆角部”的图。
图2为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带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形状的图。图中的尺寸的单位为“mm”。
图3为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4点弯曲试验片的形状的图。图中的尺寸的单位为“m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各要件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各元素的含量的“%”意味着“质量%”。
(A)对于坯料钢材的化学组成:
C:0.25~0.40%
C具有提高内部硬度以及表层硬度、提高弯曲疲劳强度的作用。为了得到期望的弯曲疲劳强度,需要含有0.25%以上的C。然而,C的含量过多时,表层硬度变得太大,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即便为5μm以下也不能得到足够的弯曲矫正性。因此,将C的含量设为0.25~0.40%。需要说明的是,C的含量优选设为0.28%以上,此外,优选设为0.38%以下。
Si:0.10~0.35%
Si为作为熔炼时的脱氧用的必要的元素,为了得到所述效果,需要设为至少0.10%的含量。然而,Si的含量过多时,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即便为5μm以下也会导致弯曲矫正性的过度的降低。因此,将Si的含量设为0.10~0.35%。需要说明的是,Si的含量优选设为0.15%以上,此外,优选设为0.30%以下。
Mn:超过2.0%且在2.8%以下
Mn为与Si同样地具有脱氧作用的元素。对于Mn,提高内部硬度,进而,在软氮化时增加表层的固溶氮量而提高表层硬度,从而也具有提高弯曲疲劳强度的作用。为了发挥这样的效果,需要含有超过2.0%的量的Mn。另一方面,Mn的含量超过2.8%时,表层硬度过度提高,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即便为5μm以下,弯曲矫正性也过度地降低。因此,Mn的含量设为超过2.0%且在2.8%以下。需要说明的是,Mn的含量优选设为2.2%以上,此外,优选设为2.7%以下。
N:0.0030~0.0250%
N为提高弯曲疲劳强度以及弯曲矫正性的元素。为了得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含有0.0030%以上的量的N。另一方面,即便含有超过0.0250%的N,其效果也会饱和。因此,N的含量设为0.0030~0.0250%。需要说明的是,N的含量优选设为0.0080%以上,此外,优选设为0.0220%以下。
对于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坯料钢材之一,包含上述的C~N的元素、和余量Fe以及杂质,杂质中的P、S、Al以及Cr为P:0.08%以下、S:0.10%以下、Al:0.05%以下以及Cr:小于0.20%。
P:0.08%以下
P为钢中所含有的杂质,使弯曲疲劳强度降低。尤其是,其含量超过0.08%时,弯曲疲劳强度的降低变得显著。因此,将P的含量设为0.08%以下。需要说明的是,P的含量优选设为0.04%以下。
S:0.10%以下
S为钢中所含有的杂质。此外,若积极地含有S,则具有提高切削性的效果。然而,S的含量超过0.10%时,带来弯曲疲劳强度和弯曲矫正性的显著降低。因此,将S的含量设为0.10%以下。S的含量优选设为0.08%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得到切削性的提高效果的情况下,S的含量优选设为0.04%以上。
Al:0.05%以下
Al为钢中所含有的杂质。Al的含量变多时,带来弯曲矫正性的降低。尤其是,其的含量超过0.05%时,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即便为5μm以下,弯曲矫正性的降低也变得显著。因此,将Al的含量设为0.05%以下。需要说明的是,Al的含量优选设为0.03%以下。
Cr:小于0.20%
Cr为钢中所含有的杂质。含有Cr时,表层硬度过度变高,使弯曲矫正性降低,因此期望使Cr的含量尽量低。因此,将Cr的含量设为小于0.20%。Cr的含量优选设为0.10%以下。
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另一坯料钢材,含有选自Cu、Mo、Ni以及Ti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代替一部分Fe。
以下,对于作为任意元素的上述Cu、Mo、Ni以及Ti的作用效果、以及含量的限定理由进行说明。
Cu以及Mo可以以提高弯曲疲劳强度的目的而含有。以下,对于该情况进行详细地说明。
Cu:0~1.0%
Cu为提高内部硬度、提高弯曲疲劳强度的元素。因此,也可以含有Cu。然而,Cu的含量超过1.0%时,带来热加工性的降低。因此,将含有的情况下的Cu的量设为1.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Cu的量优选设为0.4%以下,若设为0.3%以下则是进一步优选的。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地得到前述的效果,Cu的量优选设为0.05%以上,若设为0.1%以上则是进一步优选的。
Mo:0~0.3%
Mo具有强化铁素体、提高内部硬度、提高弯曲疲劳强度的作用。因此,也可以含有Mo。然而,即便含有超过0.3%的量的Mo,上述的效果也会饱和,只会损害经济性。因此,将含有的情况下的Mo的量设为0.3%以下。需要说明的是,Mo的量优选设为0.2%以下。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地得到前述的效果,Mo的量优选设为0.05%以上,若设为0.1%以上则是进一步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Cu以及Mo可以仅含有它们之中的任1种、或复合含有2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元素的总计含量即便为1.30%也没有关系、优选设为0.30%以下。
Ni以及Ti可以以提高弯曲矫正性的目的而含有。以下,对于该情况进行详细地说明。
Ni:0~0.5%
Ni为提高韧性、提高弯曲矫正性的元素。因此,也可以含有Ni。然而,即便含有超过0.5%的量的Ni,上述的效果也会饱和,只会损害经济性。因此,将含有的情况下的Ni的量设为0.5%以下。需要说明的是,Ni的量优选设为0.3%以下,若设为0.2%以下则是进一步优选的。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地得到前述的效果,Ni的量优选设为0.05%以上,若设为0.08%以上则是进一步优选的。
需要说明的是,含有Cu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被称为“Cu龟裂”的热裂,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优选以满足Ni/Cu≥0.5的方式复合含有Ni。
Ti:0~0.020%
Ti为形成氮化物、使晶粒微细化而在弯曲矫正时使裂纹不易发展,从而提高弯曲矫正性的元素。因此,可以含有Ti。然而,Ti的含量超过0.020%时,氮化物变得粗大,相反,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即便为5μm以下,弯曲矫正性也显著降低。因此,将含有的情况下的Ti的量设为0.020%以下。需要说明的是,Ti的量优选设为0.015%以下。
另一方面,为了稳定地得到前述的效果,Ti的量优选设为0.005%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Ni以及Ti可以仅含有它们之中的任1种、或复合含有2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元素的总计含量即便为0.520%也没有关系、优选设为0.30%以下。
(B)关于距表面0.05mm位置的硬度(表层硬度):
对于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距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必须为400~480。
若上述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距表面0.05mm位置、即表层的HV硬度为400以上,且该部件的距表面1.0mm位置、即内部的HV硬度为200以上,且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为5μm以下,则可以确保750MPa以上的高的弯曲疲劳强度。然而,表层的HV硬度超过480的情况下,对于在软氮化时容易产生与以往大的弯曲的曲轴形状,例如存在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即便为5μm以下,也不能得到实用上足够的弯曲矫正性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距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设为400~480。需要说明的是,距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优选为410以上,此外,优选为470以下。
(C)关于距表面1.0mm位置的硬度(内部硬度):
对于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该部件的距表面1.0mm位置的HV硬度必须为200以上。
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情况下,与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相比,母材的耐久比低,因此即便具有与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同等的内部硬度,母材的疲劳强度也比调质型软氮化部件低。因此,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中,内部的HV硬度低于200的情况下,例如即便内部硬度与调质型部件同等、而且以HV硬度计具有400以上的高的表层硬度,也存在发生以内部为起点的疲劳破坏、难以得到750MPa以上的高疲劳强度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距表面1.0mm位置的HV硬度设为200以上。上述的距表面1.0mm位置的HV硬度优选为210以上,此外,从切削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20以下。
(D)关于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
对于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进而其的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必须为5μm以下。
通过使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变薄,从而可以改善弯曲矫正性而不降低弯曲疲劳强度,但若残留深度超过5μm的化合物层则不能期待弯曲矫正性的大幅的改善。
因此,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设为5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优选为3μm以下,最优选化合物层完全没有、即化合物层深度为0μm。
需要说明的是,满足上述(B)~(D)的部件例如如下得到,对满足本发明中所规定的化学组成的热锻品进行机械加工之后,在将RX气体与氨气按1:1混合的温度为600℃的气氛中保持2小时,进行软氮化处理,在90℃的油中进行冷却,然后对应力集中部利用抛光等机械加工进行研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RX气体”为改性气体的1种,是气体的商标名。
更具体而言,若列举出“曲轴”作为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一个例子,则例如如下得到,对将满足本发明中所规定的化学组成条件的原材料热锻而制作的曲轴实施机械加工之后,在将RX气体与氨气按1:1混合的温度为600℃的气氛中保持2小时,进行软氮化处理,在90℃的油中进行冷却,然后对销圆角部以及轴颈圆角部利用抛光等机械加工来进行研磨。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用70吨转炉熔炼具有表1中所示的化学组成的钢A~K,进行连续铸造,进而初轧成截面的尺寸为180mm×180mm的钢坯。
接着,将各钢坯在加热温度1200℃、最终温度1000~1050℃的条件下进行热锻而加工为直径90mm的棒钢。热锻后的棒钢在大气中放置冷却、冷却至室温。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的钢A~G是化学组成为本发明中所规定的范围内的例子,钢H~K是化学组成为本发明中所规定的范围外的例子。
[表1]
将如此操作而得到的直径90mm的棒钢加热至1200℃,在1000~1050℃的最终温度下进行热锻,制作直径50mm的棒钢。精加工后的棒钢均在大气中放置冷却、冷却至室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钢A的上述直径50mm的棒钢的一部分,进而在加热温度:880℃、保持时间:60分钟的条件下奥氏体化后,在大气中进行放置冷却,进行正火处理。
对于钢A~K,从热锻状态的直径50mm的棒钢的R/2部(“R”表示棒钢的半径)与锻炼轴平行地切取图2中示出的形状的带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以及图3中示出的形状的4点弯曲试验片。
此外,同样地对于钢A,还从进行了正火的直径50mm的棒钢的R/2部与锻炼轴平行地切取图2中示出的形状的带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以及图3中示出的形状的4点弯曲试验片。
在图2的试验片中,R3的槽底成为应力集中部。同样地,在图3的试验片中,R3的切口底成为应力集中部。
将如上所述操作而得到的带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以及4点弯曲试验片在将RX气体和氨气按1:1混合的温度为600℃的气氛中保持2小时,进行软氮化处理,然后在90℃的油中冷却。
对于试验编号1~12,上述的软氮化处理后,进一步对于带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槽底以及4点弯曲试验片的切口底,将目标研磨深度设为0.03mm,在下述的条件下进行电解研磨。
·电解液:高氯酸(HClO4):乙酸(CH3COOH)=1:9、
·电流值:0.14A、
·研磨面积: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情况:160mm2、4点弯曲试验片的情况:96mm2、
·研磨时间: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情况:970秒、4点弯曲试验片的情况:590秒。
对于试验编号14~16,上述的软氮化处理后,进一步对于带槽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槽底以及4点弯曲试验片的切口底,将目标研磨深度设为0.015mm,在下述的条件下进行电解研磨。
·电解液:高氯酸(HClO4):乙酸(CH3COOH)=1:9、
·电流值:0.14A、
·研磨面积: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情况:160mm2、4点弯曲试验片的情况:96mm2、
·研磨时间: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情况:490秒、4点弯曲试验片的情况:300秒。
使用如上述操作而得到的软氮化处理状态的试验片(试验编号13)以及软氮化处理后进一步电解研磨的试验片(试验编号1~12以及试验编号14~16),进行基于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的弯曲疲劳强度的调查以及基于4点弯曲试验的弯曲矫正性的调查。
此外,使用软氮化处理状态(试验编号13)或者软氮化处理后进一步电解研磨的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以及4点弯曲试验片(试验编号1~12以及试验编号14~16),调查表层硬度(即,距试验片的表面0.05mm位置的硬度)以及内部硬度(即,距试验片的表面1.0mm位置的硬度)以及切口底的化合物层深度。
以下,对于上述各调查的内容进行说明。
〈1〉弯曲疲劳强度的调查:
在室温、大气中、转速3000rpm的对称循环交变的条件下进行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调查弯曲疲劳强度(以下,称为“σw”)。
需要说明的是,σw的目标设为750MPa以上。
〈2〉弯曲矫正性的调查:
在4点弯曲试验片的切口底粘接2mm的应变检测器,赋予弯曲矫正应变直至检测器断路为止。将在检测器断路时的检测器的读数评价为弯曲矫正性。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矫正性的目标设为检测器的读数为22000μ(相当于弯曲矫正应变2.2%)以上。
〈3〉表层硬度以及内部硬度:
以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R3的槽底纵切部位以及4点弯曲试验片的R3的切口底纵切部位为被检测面的方式埋入树脂之后,以将前述的面镜面精加工的方式研磨,使用维氏硬度计,调查表面硬度以及内部硬度。
具体而言,基于JIS Z 2244中记载的“维氏硬度试验-试验方法”,将试验力设为2.94N用维氏硬度计测定距3R的槽底以及3R的切口底0.05mm的位置以及1.0mm的位置的各自任意的6点的HV硬度,将它们的值进行算术平均,评价表层硬度以及内部硬度。
〈4〉化合物层深度:
使用前述〈3〉中使用的树脂填埋的试验片,进行化合物层深度的调查。
具体而言,再次研磨上述的树脂填埋的试验片,用硝酸乙醇腐蚀液腐蚀,以400倍的倍率利用光学显微镜分别任意地观察5个视场的R3的槽底以及R3的切口底,将观察到发白的部分视为“化合物层”,测定它们的深度,进行算术平均,作为化合物层深度。
表2中总结示出上述的各调查结果。
[表2]
如表2所示,明确坯料钢材的化学组成、表层硬度、内部硬度以及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条件的试验编号1~8的情况下,满足σw以及弯曲矫正性的目标,弯曲疲劳特性以及弯曲矫正性优异。
另一方面,试验编号9~12的情况下,钢H~K的化学组成偏离本发明中规定的条件,因此弯曲疲劳特性或者弯曲矫正性差。
即,试验编号9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H的C含量低于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因此,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内部硬度以HV硬度计低至187,未达成σw为750MPa以上的目标,弯曲疲劳特性差。
试验编号10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I的Mn含量低于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因此,小野式旋转弯曲疲劳试验片的表层硬度以HV硬度计低至332,未达成σw为750MPa以上的目标,弯曲疲劳特性差。
试验编号11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J的Mn含量高于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因此,即便化合物层深度小至1μm,4点弯曲试验片的表层硬度以HV硬度计高达520,未达成弯曲矫正性以检测器的读数计为22000μ以上的目标、弯曲矫正性差。
试验编号12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K的Cr含量高于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因此,即便化合物层深度小至2μm,4点弯曲试验片的表层硬度以HV硬度计高达518,未达成弯曲矫正性以检测器的读数计为22000μ以上的目标、弯曲矫正性差。
此外,试验编号13~16的情况下,4点弯曲试验片的化合物层深度偏离本发明中规定的条件,因此弯曲矫正性差。
试验编号13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B的化学组成在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内,但4点弯曲试验片的化合物层的深度高达20μm,未达成弯曲矫正性以检测器的读数计为22000μ以上的目标、弯曲矫正性差。
试验编号14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C的化学组成在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内,但4点弯曲试验片的化合物层的深度高达11μm,未达成弯曲矫正性以检测器的读数计为22000μ以上的目标、弯曲矫正性差。
试验编号15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F的化学组成在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内,但4点弯曲试验片的化合物层的深度高达8μm,未达成弯曲矫正性以检测器的读数计为22000μ以上的目标、弯曲矫正性差。
试验编号16的情况下,作为坯料钢材的钢G的化学组成在本发明中规定的范围内,但4点弯曲试验片的化合物层的深度高达8μm,未达成弯曲矫正性以检测器的读数计为22000μ以上的目标、弯曲矫正性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的软氮化处理后的弯曲矫正性优异、而且在弯曲疲劳试验中具有750MPa以上的高的弯曲疲劳强度,因此可以用作汽车、工业机械以及建筑机械等的部件、例如曲轴,可以应付轻量小型化。
Claims (3)
1.一种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为在坯料钢材的表层具有化合物层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坯料钢材的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为
C:0.25~0.40%、
Si:0.10~0.35%、
Mn:超过2.0%且在2.8%以下、
N:0.0030~0.0250%、
Cu:0~1.0%、
Mo:0~0.3%、
Ni:0~0.5%、
Ti:0~0.020%、
余量:Fe以及杂质,
杂质中的P、S、Al以及Cr为
P:0.08%以下、
S:0.10%以下、
Al:0.05%以下、以及
Cr:小于0.20%,
距表面0.05mm位置的HV硬度为400~480,
距表面1.0mm位置的HV硬度为200以上,并且
应力集中部的化合物层深度为5μm以下,
弯曲矫正应变的值为22000μ以上、且弯曲疲劳强度为750MPa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中,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Cu:0.05~1.0%以及Mo:0.05~0.3%中的1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其中,坯料钢材以质量%计含有选自Ni:0.05~0.5%以及Ti:0.005~0.020%中的1种以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45234 | 2013-03-07 | ||
JP2013-045234 | 2013-03-07 | ||
PCT/JP2013/083439 WO2014136348A1 (ja) | 2013-03-07 | 2013-12-13 | 非調質型軟窒化部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6591A CN105026591A (zh) | 2015-11-04 |
CN105026591B true CN105026591B (zh) | 2017-07-07 |
Family
ID=51490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74276.8A Active CN105026591B (zh) | 2013-03-07 | 2013-12-13 | 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56950B2 (zh) |
JP (1) | JP5811303B2 (zh) |
KR (1) | KR101717390B1 (zh) |
CN (1) | CN105026591B (zh) |
WO (1) | WO20141363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928680B1 (ko) * | 2014-09-02 | 2018-12-12 | 신닛테츠스미킨 카부시키카이샤 | 비조질형 연질화 부품 |
JP7132000B2 (ja) * | 2017-07-12 | 2022-09-06 | 三菱製鋼株式会社 | 熱間鍛造用非調質鋼 |
JP7488491B2 (ja) * | 2020-02-25 | 2024-05-22 |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5073A (zh) * | 2002-09-25 | 2005-10-19 | 本田技研工业式会社 | 机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53042A (ja) * | 1988-12-06 | 1990-06-12 | Kobe Steel Ltd | 熱間鍛造用の高強度・高靭性非調質鋼 |
JP3915284B2 (ja) * | 1998-11-20 | 2007-05-16 |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 非調質窒化鍛造部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716546B2 (ja) | 2000-07-19 | 2011-07-06 | 三菱製鋼室蘭特殊鋼株式会社 | Vを含有しない熱間鍛造用非調質鋼 |
JP2002180194A (ja) | 2000-12-12 | 2002-06-26 | Sanyo Special Steel Co Ltd | 衝撃特性の異方性に優れる非調質鋼 |
JP4556334B2 (ja) | 2001-02-01 | 2010-10-06 |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 軟窒化用非調質鋼熱間鍛造部品 |
JP2007177309A (ja) | 2005-12-28 | 2007-07-12 | Honda Motor Co Ltd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245997B2 (ja) | 2009-04-06 | 2013-07-24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靭性に優れた高強度熱間鍛造非調質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343760B2 (ja) | 2009-08-24 | 2013-11-13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調質型軟窒化部品 |
JP5499974B2 (ja) | 2010-07-26 | 2014-05-21 |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 非調質型窒化クランクシャフト |
-
2013
- 2013-12-13 JP JP2015504136A patent/JP5811303B2/ja active Active
- 2013-12-13 KR KR1020157022587A patent/KR10171739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3-12-13 WO PCT/JP2013/083439 patent/WO201413634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12-13 CN CN201380074276.8A patent/CN105026591B/zh active Active
- 2013-12-13 US US14/768,260 patent/US995695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85073A (zh) * | 2002-09-25 | 2005-10-19 | 本田技研工业式会社 | 机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11303B2 (ja) | 2015-11-11 |
CN105026591A (zh) | 2015-11-04 |
WO2014136348A1 (ja) | 2014-09-12 |
US9956950B2 (en) | 2018-05-01 |
KR20150107876A (ko) | 2015-09-23 |
JPWO2014136348A1 (ja) | 2017-02-09 |
US20150376763A1 (en) | 2015-12-31 |
KR101717390B1 (ko) | 2017-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899697B (zh) | 渗碳钢部件的制造方法和渗碳钢部件 | |
JP4385019B2 (ja) | 鋼製軟窒化機械部品の製造方法 | |
JP2006291310A (ja)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7075628B (zh) | 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 |
WO2017119224A1 (ja) | 大型クランク軸 | |
JP2011153364A (ja)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5299118B2 (ja) | 真空浸炭用鋼および真空浸炭部品 | |
JP5343760B2 (ja) | 調質型軟窒化部品 | |
JP5258458B2 (ja) | 耐高面圧性に優れた歯車 | |
CN105026591B (zh) | 非调质型软氮化部件 | |
JP2017171977A (ja)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クランクシャフト用鋼 | |
EP3272896B1 (en) | Age-hardenable ste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nents using age-hardenable steel | |
JP5392207B2 (ja) | 高周波焼入れ用鋼及びそ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るクランクシャフト | |
JP5472063B2 (ja) | 冷間鍛造用快削鋼 | |
JP2006292108A (ja)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8223083A (ja)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11229032A (ja) | 軟窒化用鋼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鋼材を用いた軟窒化部品 | |
US6391124B1 (en) | Non-heat treated, soft-nitrided steel parts | |
JP3855418B2 (ja) | 軟窒化用鋼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鋼材を用いた軟窒化部品 | |
JP3849296B2 (ja) | 軟窒化用鋼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鋼材を用いた軟窒化部品 | |
JP4723338B2 (ja) | 衝撃特性、曲げ疲労特性、面疲労特性に優れた高周波焼入歯車用鋼および歯車の製造方法 | |
JP6658317B2 (ja) | 浸炭部品 | |
JP2007177309A (ja) |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2266053A (ja) | 浸炭用鋼 | |
JPH11323482A (ja) | 耐粗粒化肌焼鋼材並びに強度と靭性に優れた表面硬化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