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160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26160A
CN105026160A CN201380074291.2A CN201380074291A CN105026160A CN 105026160 A CN105026160 A CN 105026160A CN 201380074291 A CN201380074291 A CN 201380074291A CN 105026160 A CN105026160 A CN 1050261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particle
printing
electrified volt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42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26160B (zh
Inventor
高岸每明
原田信浩
加藤学
河野贵
池川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261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1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261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261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1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 B41J2/04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 B41J2/06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the jet generation process generating single droplets or particles on deman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07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many-valued defl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07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many-valued deflection
    • B41J2/08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many-valued deflection charge-contro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07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many-valued deflection
    • B41J2/08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many-valued deflection charge-control type
    • B41J2/09Defl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41J2/185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 B41J2002/1853Ink-collectors; Ink-catchers ink collectors for continuous Inkjet printers, e.g. gutters, mist suction mean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在会发生打印扭曲的条件下减少横向偏移提高打印质量。MPU(10)利用存储在ROM(12)中的程序,根据保存在RAM(11)中的打印内容数据计算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MPU(10)根据打印内容数据检测最后打印的字符,生成图像数据,使得在最后打印的字符被打印、打印动作结束时,对非打印颗粒施加作为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带电电压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个数由MPU(10)基于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或字符高度设定值等决定。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基于图像数据生成非打印用带电电压并将其施加到带电电极(22)。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是一种可应用于例如带电控制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2-196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使连续的带电颗粒间的间隔增大,降低因电荷引起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减少打印变形,却又不会降低打印速度的技术。
具体而言,在利用墨颗粒的点形成要打印的字符(文字)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对于沿着墨颗粒的偏转方向而在纵向上排列的点的纵列数据,掌握各列的纵列数据,基于纵列数据,按各列计算从喷嘴体喷射的墨颗粒的点中的用于打印的点的数量,以及是否存在用于打印的点连续带电的部位,在存在连续带电的连续带电点时,使同一列中不用于打印的点置于连续带电点之间。
此外,作为公知例,关于喷墨记录装置有这样的技术,即,为了调整对墨颗粒施加带电电压的时刻(时机),使带电电压的相位偏移而对非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根据该施加了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带电量信息来搜寻用于高效地使颗粒带电的最佳时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9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通过有效利用打印中不使用的颗粒也就是非打印颗粒,来进行控制使连续的带电颗粒间的间隔增大,降低因电荷引起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减少打印变形,却又不会降低打印速度。
然而,该技术对于纵向的打印变形是有效的,但却未考虑横向的打印变形,例如打印扭曲或弓形打印等。因此,专利文献1的技术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存在连续带电的连续带电点时,在使同一列中未用于打印的点置于连续带电点之间的情况下,无意间改变了施加带电电压的时刻。于是,颗粒在与其本应到达(即命中被打印物)的时间不同的时间到达,该到达时间差导致横向偏移。
计算横向移动距离的公式为,到达时间差×被打印物的移动速度=横向移动距离。即,基于专利文献1的控制存在反而增大了横向偏移的可能。此外,尤其是在被打印物以高速输送时,横向偏移会变得很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会发生打印扭曲的条件下能够减少横向偏移、提高打印质量的技术。
关于本发明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和新的特征,可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和附图得以明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对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有代表性者之概要简单说明如下。
本发明的有代表性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打印头的打印控制部。打印头包括使墨激振而将墨喷出并颗粒化的喷嘴,使颗粒化的墨带电的带电电极,形成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电场的偏转电极,和捕获并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的墨槽。
而打印控制部控制对带电电极施加的电压。该打印控制部利用带电电极对作为要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并对作为不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来减小高速时的打印扭曲,其中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为使非打印颗粒不越过墨槽的程度的带电电压,且与进行打印的颗粒为相同极性。
发明效果
对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发明中的有代表性者所能获得的效果简单说明如下。
(1)能够降低打印结果的质量波动。
(2)基于上述(1),能够提高打印检验时的检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正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一边高速输送被打印物一边进行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情况下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反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以反向扫描方式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利用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7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利用发明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利用发明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3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有必要时为了便于说明而分成多个章节或实施方式来描述,但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之外,它们之间并非无关而是存在这样的关系,即,其中的一方为另一方的一部分或全部变形例、细节、补充说明等。
此外,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在提及要素的数字等(包括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限定为特定数字的情况之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数字,可为特定数字以上或以下。
进一步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其结构要素(包括步骤要素等)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理解为是必须的情况之外,都不一定是必须的,这无需明言。
同样地,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结构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确说明的情况和从原理上明显地理解为并不可行的情况之外,包括实质上与其形状等近似或类似的要素。这对于上述数值和范围也同样。
此外,在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所有图中,原则上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标记并省略其重复说明。并且,为了使附图易懂,即使是平面图有时也会添加阴影线。
(实施方式1)
<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之一例的说明图。
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主体1、打印头2和线缆3。主体1经线缆3与打印头2连接。如后述图2所示,主体1包括打印控制部4和循环部5。打印头2基于从主体1输出的控制信号喷出打印颗粒,对作为被打印物的产品等进行打印。
<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例>
图2是表示图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主体和打印头的结构之一例的说明图。
主体1包括打印控制部4和循环部5。打印控制部4包括作为控制部的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10、作为数据存储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11、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显示装置13、输入面板14、打印控制电路15、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图像RAM 17和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构成打印控制部4的各组件通过总线20相互连接。循环部5包括泵19。此外,打印头2包括喷嘴21、带电电极22、负偏转电极23、正偏转电极24和墨槽(gutter)25。
MPU 10负责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RAM 11为易失性存储器,负责临时保存数据。ROM 12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保存用于计算起印位置等的软件和数据。
显示装置13显示输入的数据和打印内容等。输入面板14是供输入打印内容数据等的输入装置。打印内容数据例如包括被打印物宽度、打印间距、起印位置、打印字符串的宽度、字符高度设定值和要打印的字符等。打印距离是表示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的距离信息,字符高度设定值是表示要打印的字符的高度的字符高度信息。
打印控制电路15控制喷墨记录装置的打印动作。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基于被打印物传感器32的检测结果来检测被打印物30。
图像RAM 17存储图像数据也就是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带电数据。作为带电电压发生部发挥功能的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将要打印到被打印物30上的打印内容转换成字符信号。泵19向喷嘴21供给墨。
带电电极22对从喷嘴21喷出而形成为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电荷。正偏转电极23和负偏转电极24使带电的打印颗粒发生偏向。墨槽用于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
此外,墨槽25经未图示的导管等与主体1连接。通过墨槽25回收的墨经由导管贮存到设于主体1的循环部5中的未图示的墨容器内。泵19将贮存在墨容器内的墨供给至喷嘴21。
被打印物30载置在输送该被打印物30的输送带31上。该输送带31上设置有上述的被打印物传感器32,用于检测被打印物30。
接着,针对喷墨记录装置从打印内容的输入到打印完成的一系列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输入面板14输入打印内容数据。此时,根据显示装置13上显示的输入指示等从输入面板14输入打印内容数据。输入的打印内容数据被保存在RAM 11中。
保存在RAM 11中的打印内容数据由MPU 10读出。MPU 10利用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根据打印内容数据生成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经由总线20保存到图像RAM 17中。
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包括用于对打印点阵中的非打印颗粒施加作为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带电电压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程序,和用于对在最后的打印颗粒之后飞行的多个非打印颗粒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程序等。
当被打印物传感器32检测到被打印物30时,检测信号被输出到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被打印物检测电路16接收到检测信号,向MPU10输出打印开始的信号。
基于该信号,MPU 10将存储在图像RAM 17中的图像数据经总线20输出到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将输入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作为控制信号的带电信号。打印控制电路15控制将由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转换所得的带电信号输出给带电电极22的时刻。
经泵19加压后的墨被供给到喷嘴21。该喷嘴21上施加了激振电压,由该激振电压的频率决定的信号被施加到墨上,形成墨柱从该喷嘴21的喷出口喷出。
从喷嘴21喷出的墨柱在带电电极22内颗粒化,形成打印颗粒即所谓的墨颗粒。打印中要使用的打印颗粒带上负的电荷,因经过由负偏转电极24与正偏转电极23形成的电场飞行而向正偏转电极24一侧偏转。由此,打印颗粒向被打印物30飞行,附着到被打印物30上实现打印。
带电量大的打印颗粒偏转量大,带电量小的打印颗粒偏转量小。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即非打印颗粒由墨槽25回收,通过泵19再次供给到喷嘴21。
在此,针对打印扭曲的发生进行说明。
<正向扫描时打印扭曲的发生例>
图3是表示正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其中,正向扫描是按照从带电量少的打印颗粒到带电量最多的打印颗粒的顺序使它们飞出的情况。在该图3中表示利用5个打印颗粒打印一个纵列的例子。
首先,若在被打印物不移动的情况下进行一个纵列的打印,则如图3的左侧所示,打印结果是字符不倾斜的、没有打印扭曲的竖直一列。
接着,针对被打印物移动时进行说明。
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被打印物30由输送带31移动的同时实施打印。在正向扫描的情况下,由于从带电量少、即飞行距离短的打印颗粒开始依次地飞出,因此随着被打印物30的移动,打印产生倾斜。
在此,在该正向扫描中,由于从带电电压的施加量即带电量最少的打印颗粒开始打印,因此该打印颗粒为开始侧的打印颗粒,而带电量最多的打印颗粒是最后打印的打印颗粒,因此该打印颗粒为结束侧的打印颗粒。
尤其是,被打印物30的移动速度越快则倾斜越大。此时,如果一个纵列中的打印颗粒与打印颗粒的到达时间差一定(为定值),则如图3中央部分所示,虽然打印结果发生倾斜,但能够沿笔直的线打印。
在图3的中央部分所示的打印结果的情况下,通过根据被打印物30的输送速度调整打印头2的角度,使打印颗粒向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飞行,则能够竖直地进行打印。
另一方面,在一个纵列中的打印颗粒与打印颗粒的到达时间差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根据式1,横向的移动距离变得不再一定。
到达时间差×被打印物的移动速度=横向移动距离   (式1)
这是因为,偏转量越大的打印颗粒从喷嘴21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越长,到达所需的时间越要增加。因此,如图3右侧所示,打印会发生弓形扭曲。此时,即使通过调整打印头2的角度来改善打印倾斜,也难以改善打印的扭曲。
图4是表示在一边高速输送被打印物一边进行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情况下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如图4所示,在一边高速输送被打印物一边进行打印时,如果一个纵列中的打印颗粒与打印颗粒的到达时间差产生差异,则发生打印扭曲。
<反向扫描时的打印扭曲的发生例>
图5是表示反向扫描时发生打印扭曲之一例的说明图。其中,反向扫描是与正向扫描相反的从带电量大的打印颗粒起逐渐使带电量小的打印颗粒飞出的情况。在该图5中也表示利用5个打印颗粒打印一个纵列的例子。
在该反向扫描中,由于从带电电压的施加量即带电量最多的打印颗粒开始打印,因此该打印颗粒为开始侧的打印颗粒,而带电量最少的打印颗粒是最后打印的打印颗粒,因此该打印颗粒为结束侧的打印颗粒。
首先,若在被打印物不移动的情况下进行一个纵列的打印,则与正向扫描时相同,如图5的左侧所示,打印出的是不发生倾斜的、没有打印扭曲的竖直的打印结果。
接着,针对被打印物30如图2所示由输送带31输送而运动时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反向扫描的情况下,从飞行距离长打印颗粒开始依次飞出。因此,打印的倾斜相比正向扫描时大幅度得到改善。此时,如果一个纵列中的打印颗粒与打印颗粒的到达时间差一定,则如图5的中央部分所示,能够沿几乎不倾斜的笔直的线进行打印。
然而,在实际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如图5右侧所示,一个纵列中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在其与前方的打印颗粒之间的库仑力的作用下,仅在减速方向上受力,到达时间产生延迟,其结果是向右偏离。
图6是表示以反向扫描方式进行打印时发生打印扭曲的打印结果之一例的说明图。
在图6的左侧的例1中,打印颗粒40受到较大的空气阻力发生减速,在接近打印颗粒41后受到库仑斥力被加速,到达时间提前,向左侧偏移。其结果是,打印颗粒40加速并偏向左侧,打印颗粒41减速,到达时间延迟而偏向右侧,形成打印扭曲。
针对图6的右侧的例2进行说明,由于打印颗粒42在前方一个纵列的打印颗粒飞行后飞出,受到的空气阻力变小,因此不易减速。其与后方的打印颗粒之间的库仑力也在加速方向上作用,因此容易偏向左侧。打印颗粒43从前方颗粒受到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库仑斥力,因此到达时间延迟,向右偏离。这样,如例2所示,倾斜变得不同。
<打印扭曲的减小>
以下针对利用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减小上述打印扭曲的技术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利用图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8是带上不越过墨槽的程度的电的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该图7中表示例如利用5(横列)×7(纵列)字体的打印点阵M1来打印字母“H”的例子。打印点阵M1表示在被打印物上打印的最后一个字符。此外,打印点阵M1右侧的粗线所示的打印点阵M2为不打印的打印点阵。
在打印点阵M1中,黑色圆表示打印颗粒44,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45。在打印点阵M2中,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46。
此外,关于打印顺序,首先从排列在图7的打印点阵M1最左侧的一个纵列的打印点阵下方开始向上方依次地打印。在这一个纵列的打印结束后,从位于已打印的一个纵列的右侧的一个纵列的打印点阵下方开始向上方依次地打印。通过重复该动作来进行5×7字体的打印。此外,图7的打印点阵M1、M2所示的数字表示打印顺序。
在此,在打印字符“H”时,在打印点阵M1中最后打印的打印颗粒44飞出后,由于打印点阵M2不打印,因此从喷嘴21飞出非打印颗粒46。此时,打印控制部4如图7所示地进行控制,对非打印颗粒46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在打印字符“H”的最后的打印颗粒44飞出之后飞出的非打印颗粒46,例如如图8所示地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使该非打印颗粒46微小地偏转。在图7中,打印点阵M2中阴影线表示的非打印颗粒46,表示施加了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
此时,MPU 10利用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根据RAM 11中保存的打印内容数据计算出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
MPU 10根据打印内容数据检测最后打印的字符,在打印了最后打印的字符后,即打印点阵M1的打印动作结束后,生成图像数据,使得对下一打印点阵M2中的非打印颗粒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个数为一个以上即可,优选15个以上。
此外,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个数可为预先决定的个数,也可由MPU 10基于打印内容数据来决定。例如在ROM 12中保存与打印内容数据相应的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最佳个数的数据。MPU 10基于打印内容数据搜索ROM 12,决定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个数。
或者,MPU 10也可利用保存在ROM 12中的程序,基于RAM 11的打印内容数据计算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个数。
如上所述,打印内容数据包括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字符高度设定值和表示被打印物移动速度的打印速度信息等。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越长或者字符高度越高,则打印结果越大。
打印结果变大时,由于需要使打印颗粒大幅度地偏转,因此带电量也增大。库仑力带来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因此,打印结果越大,可考虑使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个数也增加。这样,通过使非打印颗粒46也具有带电量,能够减少图3中所示的打印扭曲。
针对使非打印颗粒46具有带电量带来的效果,利用图3右侧所示的打印结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图3的右侧表示从下方的打印颗粒开始依次地连续飞出,最上方的最后的打印颗粒向右侧偏移的打印结果。
在图3中,最后的打印颗粒从其之前飞行的前方打印颗粒受到库仑力。然而,由于打印点阵M2不进行打印,所以在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后方没有打印颗粒。因此,力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到达时间延迟。于是,由于在此期间被打印物30发生移动,因此大幅度地向右偏移。
因此,在打印点阵M1的打印结束后,通过在不进行打印的打印点阵M2中对从喷嘴21飞出的非打印颗粒46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使得存在具有带电量的打印颗粒,来代替之前后方不存在的打印颗粒,通过该非打印颗粒46与最后的打印颗粒之间的库仑力来抑制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力。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最后的打印颗粒向右偏离的量。
在此针对正向扫描时的打印扭曲进行了说明,在图5说明的反向扫描时也具有同样的效果。能够抑制对打印点阵中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仅在一个方向上作用的库仑力,减少打印颗粒向右偏离。此外,在反向扫描时,图5的情况下的最下方的打印颗粒为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
<基于发明人之研究的打印例>
图9是表示利用发明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图9的打印中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在图9中,与图7同样地表示例如利用5×7字体的打印点阵M10来打印字母“H”的例子。打印点阵M10的右侧的粗线所示的打印点阵M20为不打印的打印点阵。
在打印点阵M10中,黑色圆表示打印颗粒120,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121。在打印点阵M20中,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122。此外,关于打印顺序由于与图7相同故省略说明。
在此,在打印字符“H”时,喷嘴100使打印点阵M10中最后打印的打印颗粒120飞出。在打印点阵M10后的打印点阵M20中由于不进行打印,因此从喷嘴100飞出非打印颗粒122。
此时,非打印颗粒122由于完全不施加带电电压,带电量为0C(库仑),因此从喷嘴100飞出的非打印颗粒122如图10所示地通过墨槽101中心。此外,也存在对最后的打印颗粒之后的非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的情况。但这也只是为了使非打印颗粒不带电。
这样,在不对非打印颗粒122施加带电电压的情况下,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仅受到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力,如图9右侧所示,打印颗粒120中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120a的到达时间延迟,大幅度向右偏移。
另一方面,在图7所示的对非打印颗粒46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非打印颗粒46与最后的打印颗粒44之间的库仑力抑制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力,如图7的右侧所示,能够减少最后的打印颗粒44向右偏离的量。
由上,能够减少打印结果的质量波动。此外,通过稳定打印结果的质量,能够减少即使在正常实施打印时打印检验装置也不识别打印而检测为打印不良这样的情况,能够提高作为被打印物的产品的生产效率。
(实施方式2)
上述实施方式1在最后打印的打印点阵的打印结束后,对不打印的打印点阵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而在本实施方式2中记载了作为对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模式使用不同的模式的例子。
另外,本实施方式2中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1和图2相同。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以下说明的打印动作中对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控制由打印控制部4进行。
在打印控制部4中,MPU 10利用保存在ROM 12中的程序,根据打印内容数据生成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经总线20保存到图像RAM 17中。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基于保存在图像RAM 17中的图像数据分别产生对打印颗粒施加的带电电压和对非打印颗粒施加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打印扭曲的减小例>
图11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2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打印例中带上不越过墨槽的程度的电的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图11表示例如在5×7字体的打印点阵M1上打印数字“1”的例子。其中,在打印点阵M1中,黑色圆表示打印颗粒44,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45。打印点阵M1的打印顺序与图7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7中,在打印最后的字符的打印点阵M1的打印结束后,对非打印颗粒46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而在图11中,在打印数字“1”时,对打印点阵M1中的所有非打印颗粒45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此时,打印点阵M1的非打印颗粒45例如如图12所示地施加了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使该非打印颗粒45微小地偏转。图12中阴影线表示的非打印颗粒45,表示施加了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
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扭曲减小的原理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7相同,通过与打印颗粒44之后的非打印颗粒45之间的库仑力来抑制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力。
<基于发明人之研究的打印例>
图13是表示利用发明人提出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13的打印例的打印点阵中的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的说明图。
在图13中,与图11同样地表示了例如在5×7字体的打印点阵M1上打印数字“1”的例子。在打印点阵M10中,黑色圆表示打印颗粒120,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121。关于打印顺序由于与图11相同故省略说明。
此时,如图13所示,对用于打印数字“1”的打印颗粒120施加了带电电压,对打印点阵M10中不用于打印的其它的非打印颗粒121不施加带电电压。由此,使非打印颗粒121带电量为0C(库伦),如图14所示,非打印颗粒121通过墨槽101的中心被回收。
这样,在不对非打印颗粒121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情况下,对于打印颗粒120中后方不再存在施加了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的第21个打印的打印颗粒120a和第22个打印的打印颗粒120b而言,将仅有减速方向上的力作用,如图13右侧所示,最后飞出的打印颗粒120a、120b的到达时间延迟,向右大幅度偏移。
另一方面,在对打印点阵M1中所有的非打印颗粒45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打印颗粒44与非打印颗粒45之间的库仑力来抑制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力。由此,如图11的右侧所示,能够减少原本后方不再存在施加了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的打印颗粒44a、44b向右偏离的量。
由上,能够减少打印结果的质量波动。此外,通过稳定打印结果的质量,能够提高打印检验时的检验精度。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3中,在打印点阵的打印期间,当对连续两个以上打印颗粒施加了带电电压时,对存在于从最后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到下一个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之间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另外,本实施方式3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1和图2相同。此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以下说明的打印动作中对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的控制以及对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控制由打印控制部4进行。
在打印控制部4中,MPU 10利用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根据打印内容数据生成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经总线20保存到图像RAM 17中。字符信号发生电路18基于保存在图像RAM 17中的图像数据分别产生对打印颗粒施加的带电电压和对非打印颗粒施加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打印扭曲的减小例>
图15是表示利用本实施方式3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打印之一例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图15的打印例中带上了不越过墨槽的程度的电的非打印颗粒的飞行示例的说明图。
在图15中表示例如在5×7字体的打印点阵M1上打印数字“4”的例子。其中,在打印点阵M1中,黑色圆表示打印颗粒44,虚线所示的圆是作为不打印的打印颗粒的非打印颗粒45。打印点阵M1的打印顺序与图7相同。
首先,在打印数字“4”的情况下,考虑在图15中排列在打印点阵M1最左侧的第一纵列和排列在其右侧的处于第二列的第二纵列。
在第一纵列中,第1、第2和第5~第7个颗粒是非打印颗粒45,第3和第4个颗粒是打印颗粒44。在第二纵列中,第8、第9、第11、第13和第14个颗粒各自为非打印颗粒45,第10和第12个颗粒是打印颗粒44。
如上所述,在对两个以上的打印颗粒连续地施加了带电电压的情况下,对存在于从最后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到下一个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之间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在第一纵列中,由于连续地对第3和第4个打印颗粒44施加带电电压,因此对从该第一纵列的第5个颗粒到下一个施加带电电压的第二纵列的第10个打印颗粒44之间存在的第5~第9个非打印颗粒45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此时,如图16所示,打印点阵M1的非打印颗粒45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施加也是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带电量,使该非打印颗粒45微小地偏转。图15中阴影线表示的非打印颗粒45表示施加了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
接下来同样地在对两个以上的打印颗粒44连续地施加了带电电压的情况下,进行控制,对存在于从最后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44到下一个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44之间的非打印颗粒45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该控制中,MPU 10使用存储在ROM 12中的程序,根据保存在RAM 11中的打印内容数据计算使打印颗粒带电的图像数据。
MPU 10根据打印内容数据,在对两个以上的打印颗粒连续地施加带电电压的情况下,检测存在于从最后的打印颗粒到下一个施加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之间的非打印颗粒,以对检测出的该打印颗粒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方式生成图像数据。
此外,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的个数由MPU 10基于打印内容数据来决定。ROM 12中保存了与打印内容数据相应的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最佳个数的数据。MPU 10基于打印内容数据搜索ROM 12,决定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个数。
或者,MPU 10也可利用保存在ROM 12中的程序,基于RAM 11的打印内容数据计算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个数。
如上所述,打印内容数据包括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字符高度设定值等。从打印头2到被打印物30的距离越长或者字符高度越高,则打印结果越大。
打印结果变大时,由于需要使打印颗粒大幅度地偏转,因此带电量也增大。库仑力带来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因此,打印结果越大,可考虑使施加不越过墨槽25的程度的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46的个数也增加。
这样,对于原本后方不存在施加了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的打印颗粒44,由于施加了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非打印颗粒在其之后飞出,因此通过打印颗粒与非打印颗粒之间的库仑力,能够抑制仅在减速方向上作用的力。由此,如图15右侧所示,能够减少打印颗粒44a、44b向右偏离的量。
由上,能够减少打印结果的质量波动。此外,通过稳定打印结果的质量,能够提高打印检验时的检验精度。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发明人实现的发明具体地进了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脱离其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这无需明言。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简单易懂而进行的详细说明,并非限定必须具备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
此外,可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或者可在某实施方式中添加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针对各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其它结构的追加、删除、替换。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
2……打印头
3……线缆
4……打印控制部
5……循环部
10……MPU
11……RAM
12……ROM
13……显示装置
14……输入面板
15……打印控制电路
16……被打印物检测电路
17……图像RAM
18……字符信号发生电路
19……泵
20……总线
21……喷嘴
22……带电电极
23……负偏转电极
24……正偏转电极
25……墨槽
30……被打印物
31……输送带
32……被打印物传感器
40……打印颗粒
41……打印颗粒
42……打印颗粒
43……打印颗粒
44……打印颗粒
44a……打印颗粒
44b……打印颗粒
45……非打印颗粒
46……非打印颗粒
M1……打印点阵
M2……打印点阵
100……喷嘴
101……墨槽
120……打印颗粒
120a……打印颗粒
120b……打印颗粒
121……非打印颗粒
122……非打印颗粒
M10……打印点阵
M20……打印点阵

Claims (12)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印头,其包括使墨激振而将墨喷出并颗粒化的喷嘴,使所述颗粒化的墨带电的带电电极,形成使带电的墨颗粒偏转的电场的偏转电极,和捕获并回收打印中未使用的墨颗粒的墨槽;和
控制对所述带电电极施加的电压的打印控制部,其中,
所述打印控制部利用所述带电电极对作为要在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打印颗粒施加带电电压,并对作为不在所述被打印物上进行打印的墨颗粒的非打印颗粒施加非打印用带电电压,来减小高速时的打印扭曲,
其中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为使所述非打印颗粒不越过所述墨槽的程度的带电电压,且与进行打印的颗粒为相同极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对执行打印的期间中的全部的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在连续对两个以上的所述打印颗粒施加了所述带电电压的情况下,对存在于从两个以上的所述打印颗粒中最后施加所述带电电压的所述打印颗粒到下一个施加所述带电电压的打印颗粒之间的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包括:
数据存储部,保存作为要打印的打印内容的数据的打印内容数据;
控制部,根据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打印内容数据,生成用于对所述打印颗粒施加所述带电电压,并对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带电数据;和
带电电压发生部,基于所述带电数据产生所述带电电压或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并将它们供给到所述带电电极,
所述控制部以基于所述打印内容数据改变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的方式生成所述带电数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打印内容数据包括表示从所述打印头到所述被打印物的距离的距离信息,表示要打印的字符的高度的字符高度信息,和表示所述被打印物的移动速度的打印速度信息,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距离信息、所述字符高度信息和所述打印速度信息改变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打印内容数据包括可任意设定的、表示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的非打印颗粒个数信息,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非打印颗粒个数信息改变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在所述被打印物上的全部的打印结束后,立即对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包括:
数据存储部,保存作为要打印的打印内容的数据的打印内容数据;
控制部,根据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所述打印内容数据,生成用于对所述打印颗粒施加所述带电电压,并对所述非打印颗粒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带电数据;和
带电电压发生部,基于所述带电数据产生所述带电电压或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并将它们供给到所述带电电极,
所述控制部在每次所述被打印物上的打印结束时,基于所述打印内容数据改变施加所述非打印用带电电压的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打印内容数据包括表示从所述打印头到所述被打印物的距离的距离信息,表示要打印的字符的高度的字符高度信息,和表示所述被打印物的移动速度的打印速度信息,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距离信息、所述字符高度信息和所述打印速度信息改变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保存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打印内容数据包括可任意设定的、表示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的非打印颗粒个数信息,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非打印颗粒个数信息改变所述非打印颗粒的个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控制所述打印头,使开始侧的所述打印颗粒的带电电压的施加量最小,并逐渐地增大带电电压的施加量,使结束侧的所述打印颗粒的带电电压的施加量最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控制部控制所述打印头,使开始侧的所述打印颗粒的带电电压的施加量最大,并逐渐地减小带电电压的施加量,使结束侧的所述打印颗粒的带电电压的施加量最小。
CN201380074291.2A 2013-03-28 2013-12-19 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61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8889 2013-03-28
JP2013068889A JP6022391B2 (ja) 2013-03-28 2013-03-28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CT/JP2013/084135 WO2014155872A1 (ja) 2013-03-28 2013-12-19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26160A true CN105026160A (zh) 2015-11-04
CN105026160B CN105026160B (zh) 2017-07-11

Family

ID=51622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42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6160B (zh) 2013-03-28 2013-12-19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36912B2 (zh)
EP (1) EP2979871B1 (zh)
JP (1) JP6022391B2 (zh)
CN (1) CN105026160B (zh)
WO (1) WO20141558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358A (zh) * 2017-08-31 2020-04-17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6219B2 (ja) * 2015-04-10 2019-10-23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0541A (zh) * 1973-03-16 1974-11-18
JPS55114576A (en) * 1979-02-28 1980-09-03 Ricoh Co Ltd Electric charge controlling method
JPS5916761A (ja) * 1982-07-20 1984-01-2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S5993358A (ja) * 1982-11-19 1984-05-2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H08118654A (ja) * 1994-10-27 1996-05-14 Hitachi Ltd 荷電偏向型液体噴射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137197A (ja) * 2006-11-30 2008-06-19 Kishu Giken Kogyo Kk 連続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07360A (ja) * 1981-12-20 1983-06-2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US4491852A (en) 1982-07-02 1985-01-01 Ricoh Company, Ltd.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guard drops
GB2285604A (en) 1992-10-13 1995-07-19 Videojet Systems I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drop marking and a drop deflector for use therewith
JP2002001960A (ja) 2000-06-19 2002-01-08 Hitachi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AU2002258130A1 (en) 2001-05-03 2002-11-18 Jemtex Ink Jet Printing Ltd. Ink jet printer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20541A (zh) * 1973-03-16 1974-11-18
JPS55114576A (en) * 1979-02-28 1980-09-03 Ricoh Co Ltd Electric charge controlling method
JPS5916761A (ja) * 1982-07-20 1984-01-27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S5993358A (ja) * 1982-11-19 1984-05-29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H08118654A (ja) * 1994-10-27 1996-05-14 Hitachi Ltd 荷電偏向型液体噴射記録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137197A (ja) * 2006-11-30 2008-06-19 Kishu Giken Kogyo Kk 連続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2358A (zh) * 2017-08-31 2020-04-17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032358B (zh) * 2017-08-31 2021-09-03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36912B2 (en) 2017-05-02
EP2979871A1 (en) 2016-02-03
WO2014155872A1 (ja) 2014-10-02
EP2979871A4 (en) 2017-02-15
JP2014188960A (ja) 2014-10-06
US20160046124A1 (en) 2016-02-18
JP6022391B2 (ja) 2016-11-09
EP2979871B1 (en) 2018-10-10
CN105026160B (zh) 2017-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10908B (zh) 喷墨记录装置
CN102470669B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打印头
US6280023B1 (en) Continuous ink-jet printer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JP5759830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5026160A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S5842468A (ja) インクジエツト装置
CN111032358B (zh) 喷墨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29340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506227A (ja) 連続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印刷方法
US6595629B2 (en) Continuous inkjet printer
US6508537B2 (en) Ink jet recording devic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impact positions of ink droplets in electrical manner
JPH108638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とその記録方法
JP201022840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91915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780270B2 (ja) 帯電制御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7058157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553391B2 (ja) 連続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1119836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2400513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111024A (ja) 帯電制御式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2401123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17902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200094545A1 (en) Inkjet Recording Device
JP202408560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H09141875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印字走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