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1408A -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01408A
CN105001408A CN201510455669.4A CN201510455669A CN105001408A CN 105001408 A CN105001408 A CN 105001408A CN 201510455669 A CN201510455669 A CN 201510455669A CN 105001408 A CN105001408 A CN 1050014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ther
molecular weight
reaction
end capped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556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01408B (zh
Inventor
陈荧杰
金一丰
张美军
颜吉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g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ng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ngm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ngm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556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01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01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1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01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01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Polyether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以分子量2986~4986的烯丙醇聚醚为原料,加入醇盐化试剂反应,抽真空脱除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水分,再加入1,2-二氯乙烷反应得到分子量加倍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将本发明用于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合成,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封端率高、成本低、无污染、质量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分子链中部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分子链两端为烯丙基,具有如下通式:
;为无规聚醚,通式可简化为:,其中:m、n任意,但必须满足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分子量范围为6000-10000。
由于分子两端都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烯丙基,所以是聚合反应的理想交联剂。聚醚改性有机硅密封胶既含有作为主链的聚醚,又含有作为固化功能基的硅烷基,兼具硅酮密封胶和聚氨酯密封胶的许多优点,具有固化快、耐高低温、低模量、高弹性、贮存稳定、胶接对象广泛、挤出性良好,同时也具有密封胶强度高、耐油耐介质腐蚀性、耐磨损性好环境友善性和无沾污性等特征,是其他密封胶无法比拟的,主要用于金属和预制混凝土幕墙结构的动态接缝密封以及建筑物静态接缝密封,桥梁、高速、地铁等振动部位。
目前,国内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合成具有以下局限性:
首先,分子量超过6000的烯丙醇聚醚合成非常困难,现有的碱催化技术难以企及,采用特种催化剂(譬如双金属催化剂)虽能满足这一要求,但是特种催化剂所含的稀有金属元素不能通过常规的聚醚后处理技术从体系中去除,这将影响下游产品的应用性能。
其次,按照现有的技术,以烯丙醇聚醚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脱气或水先合成烯丙醇聚醚的金属盐,然后加入烯丙基氯完成封端反应。这样,烯丙醇聚醚的分子量将达到6000-10000,粘度非常大,生成烯丙醇聚醚的金属盐后粘度更大,因此,在碱的作用下合成烯丙醇聚醚的金属盐的效率非常低,因为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水因为高粘度体系而难以从体系中逃逸,从而无法拉动平衡反应向高转化率方向移动。
最后,现有的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需要用到大量的封端剂烯丙基氯,过量主要有两个原因:充当稀释剂降低体系粘度提高反应效率;充当反应试剂完成封端。过量的烯丙基氯将导致一系列的生产和应用问题:在高粘度的产品中难以去除,产品中夹带的烯丙基氯含有双键,也能参与到下游产品的合成及应用中,即使是微量的夹带也是下游生产企业无法接受的,因为烯丙基氯的分子量76.5,而产物的分子量为6000-10000,所以即使是微量的夹带,产品双键总含量受到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烯丙基氯沸点45℃,回收困难,需要用到制冷设备提供冷却介质,和高换热面积的冷凝器;投入成本大。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分子量6000 ~10000)的制备方法,解决了高分子量聚醚封端率低的问题,同时大大降低了封端剂回收成本。本发明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活性高、成本低、无污染、质量稳定,封端率高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烯丙醇聚醚(分子量2986~4986)为原料,加入醇盐化试剂反应,抽真空脱除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水分,再加入1,2-二氯乙烷反应得到分子量加倍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分子量6000~10000);所述的烯丙醇聚醚的通式为:
所述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通式为:
;为无规聚醚,通式可简化为:,其中:m、n任意,但必须满足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分子量范围为6000-10000。
上述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1)以烯丙醇聚醚为原料,加入醇盐化试剂,升温反应,脱除反应生成的气体;2)将步骤1)降温,加入1,2-二氯乙烷,再升温反应得到分子量加倍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
    步骤1)具体为:以烯丙醇聚醚为原料,加入醇盐化试剂,温度为70~120℃,抽真空脱除反应生成的气体,反应时间为1~3h。
步骤2)具体为:将步骤1)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90℃,加入1,2-二氯乙烷,再升温至60~120℃,反应1~3h,压力0~0.4MPa,得到双烯丙基封端聚醚。
步骤1)中,所述的醇盐化试剂采用固体甲醇钾、氢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烯丙醇聚醚与醇盐化试剂的摩尔比为 1:1.0 ~ 2.0 ;所述的烯丙醇聚醚与1,2-二氯乙烷摩尔比为 1:1.0 ~ 2.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首先,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路线,与传统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合成相比,本发明以目标产物分子量减半的烯丙醇聚醚为原料,分子量2986-4986,该分子量的烯丙醇聚醚通过改变引入聚醚的种类、数量及位置,可以有效地调整亲水亲油性,获得润滑、乳化、稳泡、消泡等性能,在不影响泡沫稳定剂效能的情况下, 降低硅油的使用量, 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其次,按照发明技术,以烯丙醇聚醚为原料,在碱的作用下脱气或水先合成烯丙醇聚醚的金属盐,然后加入1,2-二氯乙烷完成封端反应。这样,烯丙醇聚醚的分子量为2986-4986,相较于常规技术中的6000-10000的分子量,粘度大幅下降,因此,在碱的作用下合成烯丙醇聚醚的金属盐的效率相较于常规技术效率更高,因为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水相较于常规技术易于从体系中逃逸,从而拉动平衡反应向高转化率方向移动,提高反应转化率。
最后,发明技术中,用到的桥接剂1,2-二氯乙烷需要过量,过量原因有两个:充当稀释剂降低体系粘度提高反应效率;充当反应试剂完成封端。过量的1,2-二氯乙烷相较于烯丙基氯有如下优点:在高粘度的产品中也难以去除,但产品中夹带的1,2-二氯乙烷不含双键,不能参与到下游产品的合成及应用中,微量的夹带是下游生产企业可以接受的;1,2-二氯乙烷的沸点83.5℃,回收容易,无需制冷设备提供冷却介质,相较于烯丙基氯的回收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m=68,n=0,分子量约3050)1000g、固体甲醇钾23.0g,缓慢升温至70℃,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甲醇,反应时间为1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钾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60℃,向反应釜中滴加32.4 g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0MPa,温度 60℃,继续反应1h,得到双烯丙基封端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钾。
实施例2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丙烯醚(m=0,n=52,分子量约3074)1000 g、固体甲醇钾45.5g,缓慢升温至120℃,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甲醇,反应时间为3h,生成烯丙醇聚氧丙烯醚钾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90℃,向反应釜中滴加64.4g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4MPa,再升温至120℃,反应时间为4h,得到双烯丙基封端聚氧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钾。
实施例3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m=30,n=30,分子量约3118)1000 g、固体甲醇钾33.7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甲醇,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钾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47.7g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钾。
实施例4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m=30,n=30,分子量约3118)1000 g、固体氢化钠11.5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钠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47.7g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钠。
实施例5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m=112,n=0,分子量约4986)1000g、固体氢化钠7.2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钠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29.8 g 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 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钠。
实施例6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丙烯醚(m=0,n=85,分子量约4986)1000 克、固体氢化钠7.2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钠盐。
    2)将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29.7 g 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 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钠。
实施例7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m=48,n=48,分子量约4954)固体氢化钠7.3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钠盐。
    2)将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30.0 g 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 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钠。
下述比较实施例使用常规方法合成,即选取高分子量烯丙醇聚醚为原料进行烯丙基封端,所使用的烯丙醇聚醚原料采用DMC催化合成,具有如下结构:
;其中:m、n任意,但必须满足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分子量范围为6000-10000;
对比例1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m=68,n=0,分子量约6086)1000g、固体甲醇钾23.0g,缓慢升温至70℃,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甲醇,反应时间为1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钾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60℃,向反应釜中滴加32.4g烯丙基氯,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0MPa,温度 60℃,继续反应1h,得到双烯丙基封端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钾。
对比例2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醚(m=112,n=0,分子量约9958)1000g、固体氢化钠7.2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钠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29.8g烯丙基氯,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 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钠。
对比例3
    1)向2L 反应釜中加入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m=48,n=48,分子量约9894)固体氢化钠7.3g,缓慢升温至95℃,真空条件下(控制压力为-0.095 ~ -0.1MPa),脱除反应生成的氢气,反应时间为2h,生成烯丙醇聚氧乙烯醚钠盐。
    2)将所述的步骤1)降温至75℃,向反应釜中滴加30.0 g 1,2-二氯乙烷,滴加完毕,控制压力0.2MPa,再升温至90℃,反应时间为2 h,得到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副产物为氯化钠。
上述实施例中封端效率的定义为:
上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以及反应结果见表1。
表1  上述实施例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结果对照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所述分子量范围内,采用本实施例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封端效率较常规方法高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产品。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分子量2986~4986的烯丙醇聚醚为原料,为加入醇盐化试剂反应,温度为70~120 ℃,反应1~3h,抽真空脱除生成的气体或水分;降温至60 ~ 90℃,加入1,2-二氯乙烷,再升温至60~120℃,反应1~3h,压力0~0.4MPa,得到分子量加倍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醇盐化试剂采用固体甲醇钾、氢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丙醇聚醚与醇盐化试剂的摩尔比为 1:1.0~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烯丙醇聚醚与1,2-二氯乙烷摩尔比为 1:1.0~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分子量范围为6000-100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其结构通式为: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结构通式为:
CN201510455669.4A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001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5669.4A CN105001408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55669.4A CN105001408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1408A true CN105001408A (zh) 2015-10-28
CN105001408B CN105001408B (zh) 2017-05-10

Family

ID=5437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55669.4A Active CN105001408B (zh) 2015-07-30 2015-07-30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0140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5524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大连理工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烯基聚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
CN109293911A (zh) * 2018-09-30 2019-02-01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硅氧烷基聚醚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0527078A (zh) * 2019-09-16 2019-12-03 武汉奥克特种化学有限公司 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及双烯丙基封端聚醚
CN112480392A (zh) * 2020-11-20 2021-03-12 南京清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烯键封端聚醚及其合成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3765A1 (en) * 2001-04-12 2002-10-24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Multi-component polymeric networks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glycol)
CN101717500A (zh) * 2009-12-04 2010-06-02 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 二次封端法合成高封端率甲氧基封端聚醚的方法
CN101942083A (zh) * 2010-09-10 2011-01-12 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4241A (zh) * 2011-11-02 2012-06-20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烯丙基聚醚的合成方法
CN102604069A (zh) * 2012-03-23 2012-07-25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烯丙基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2627762A (zh) * 2012-03-20 2012-08-08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烯丙基接枝的合成方法
CN103012768A (zh) * 2012-12-07 2013-04-03 浙江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双键保护率烷基封端不饱和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3087278A (zh) * 2013-01-24 2013-05-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高分子量苯乙烯/二烯烃/苯乙烯热塑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7279A (zh) * 2013-01-24 2013-05-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含有极性苯乙烯嵌段的热塑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284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3765A1 (en) * 2001-04-12 2002-10-24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Multi-component polymeric networks containing poly(ethylene glycol)
CN101717500A (zh) * 2009-12-04 2010-06-02 南京威尔化工有限公司 二次封端法合成高封端率甲氧基封端聚醚的方法
CN101942083A (zh) * 2010-09-10 2011-01-12 广东标美硅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4241A (zh) * 2011-11-02 2012-06-20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烯丙基聚醚的合成方法
CN102627762A (zh) * 2012-03-20 2012-08-08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聚醚烯丙基接枝的合成方法
CN102604069A (zh) * 2012-03-23 2012-07-25 扬州晨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烯丙基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3012768A (zh) * 2012-12-07 2013-04-03 浙江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高双键保护率烷基封端不饱和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3087278A (zh) * 2013-01-24 2013-05-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高分子量苯乙烯/二烯烃/苯乙烯热塑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7279A (zh) * 2013-01-24 2013-05-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含有极性苯乙烯嵌段的热塑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8284A (zh) * 2014-11-28 2015-03-25 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5524A (zh) * 2015-12-23 2017-06-30 大连理工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烯基聚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
CN106905524B (zh) * 2015-12-23 2019-10-29 大连理工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烯基聚环氧丙烷的制备方法
CN109293911A (zh) * 2018-09-30 2019-02-01 烟台德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硅氧烷基聚醚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10527078A (zh) * 2019-09-16 2019-12-03 武汉奥克特种化学有限公司 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及双烯丙基封端聚醚
CN110527078B (zh) * 2019-09-16 2022-03-11 武汉奥克特种化学有限公司 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及双烯丙基封端聚醚
CN112480392A (zh) * 2020-11-20 2021-03-12 南京清研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烯键封端聚醚及其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01408B (zh) 201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01408A (zh) 一种高分子量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3805128B (zh) 一种高折射率led封装胶用粘接剂的合成方法
CN102504241A (zh) 一种双烯丙基聚醚的合成方法
CN104448284B (zh) 一种双烯丙基封端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5348813A (zh) 一种可湿-热双重固化的单组份有机硅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8941A (zh) 透明脱醇型单组份室温硫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6978B (zh) 一种制备高纯度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方法
CN101085763B (zh) 一种合成1,2-环氧丁烷的方法
CN103012768B (zh) 一种高双键保护率烷基封端不饱和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4628759A (zh) 一种氟代烷基烷氧基硅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8090A (zh) 一种钻井液用硅氟抗高温降粘剂干粉的生产方法
CN104193997A (zh) 一种制备高沸硅油的方法及设备
CN101531367B (zh) 一种硅烷生产工艺
CN206172976U (zh) 一种制取硫磺的系统装置
CN102924705A (zh) 一种双甲基烯丙基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2911352B (zh) 一种低分子量乙酰基封端烯丙醇聚醚的制备方法
CN102443164A (zh) 烯丙基聚乙二醇单甲醚及合成方法
Zhang et al. Cellulose-based materials for carbon capture and conversion
CN106588658A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1914200B (zh) 一种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
CN102827590A (zh) 钻井液用高效半透膜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8657A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10013875A (zh) 一种氟改性分子筛fer的制备方法
CN104230662B (zh) 一种高纯5n异丙醇铝的制备方法
CN101168520B (zh) 1,1′-苯磺酰-4,4′-二烯丙(2)醚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