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9602B -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9602B
CN104999602B CN201510104210.XA CN201510104210A CN104999602B CN 104999602 B CN104999602 B CN 104999602B CN 201510104210 A CN201510104210 A CN 201510104210A CN 104999602 B CN104999602 B CN 104999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eripheral surface
inclination
tire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0421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9602A (zh
Inventor
仲野裕
仲野裕一
杉山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99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9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9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9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能够容易使各环间的间隙在轮胎周向均匀,良好地成型出胎侧部的外观。轮胎硫化模具具有侧环(3,)该侧环具有用于成型轮胎的胎侧面的胎侧成型面(3s)。侧环具有: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6s)的环状第1环(6)和具有位于比第1胎侧成型面(6s)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第2胎侧成型面(7s)的环状第2环(7)。第1环(6)具有从第1胎侧成型面(6s)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延伸的倾斜外周面(63),第2环(7)具有从第2胎侧成型面(7s)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倾斜外周面63相同的方向倾斜延伸的倾斜内周面(73)。将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嵌合来进行第1环和第2环的定心。

Description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良好地成型出轮胎的胎侧部的外观的轮胎硫化模具等。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轮胎硫化模具,例如,专利文献1中已知一种模具,其具有多个胎面段和一对侧环,所述胎面段具有用于进行轮胎的胎面部的成型的胎面成型面,所述侧环具有用于进行胎侧部的成型的胎侧成型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1-119776号公报
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模具构成为以与轮胎轴向平行延伸的分割面分割侧环,可从其间隙将空气排出。这样的模具中,所述间隙过大时,橡胶的溢出增多,胎侧部的外观变差。另一方面,所述间隙过小时,被困在模具和生胎之间的空气不能被充分地排出去,胎侧部的外观变差。因此,为了抑制因胎侧部的橡胶的溢出、空气的排出不充分导致的外观变差,重要的是使各环间的间隙在轮胎周向均匀化,即,各环之间的定心是重要的。但是,所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模具的分割面与轮胎轴向平行地延伸,所以组装时难以高精度地对各环进行定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状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容易使各环间的间隙在轮胎周向均匀,能良好地成型出胎侧部的外观。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侧环的轮胎硫化模具,所述侧环具有用于成型轮胎的胎侧面的胎侧成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环具有环状的第1环和环状的第2环,所述第1环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环具有第2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所述第2环具有从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外周面对置的倾斜内周面,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嵌合而进行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的定心。
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所述第1环上设有外周方向槽和第1外周连通槽,所述外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外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第1外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外周方向槽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设有第2外周连通槽,所述第2外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外周方向槽相连,且另一端从所述胎侧成型面与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所述侧环还具有环状的第3环,所述第3环具有第3胎侧成型面,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所述第3环具有从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内周面对置的倾斜外周面,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嵌合来进行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的定心。
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内周方向槽和第1内周连通槽,所述内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内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第1内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内周方向槽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设置有第2内周连通槽,所述第2内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内周方向槽相连,且另一端从所述胎侧成型面与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本发明是具有侧环的轮胎硫化模具,所述侧环具有用于成型轮胎的胎侧面的胎侧成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环具有环状的第1环和环状的第2环,所述第1环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环具有第2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连且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端面,所述第2环具有从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外周面对置的倾斜内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内周面相连并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外侧端面对置的背面,在所述第1环的所述外侧端面和所述第2环的所述背面之间安装有用于调整所述第2环相对于所述第1环的轮胎轴向位置的隔片,在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沿着轮胎周向均匀的间隙。
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外周方向槽和外周连通槽,所述外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外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外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外周方向槽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内周面相连且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端面,所述侧环还具有环状的第3环,所述第3环具有第3胎侧成型面,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所述第3环具有从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内周面对置的倾斜外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连而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内侧端面对置的背面,在所述第1环的所述内侧端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背面之间安装有用于调整所述第3环相对于所述第1环的轮胎轴向位置的隔片,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沿着轮胎周向均匀的间隙。
本发明的所述轮胎硫化模具中,优选为,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内周方向槽和内周连通槽,所述内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内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内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内周方向槽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本发明的轮胎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准备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工序;成型生胎的工序;和将生胎装填到所述轮胎硫化模具而得到硫化成型轮胎的工序。
本发明是制造所述轮胎硫化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的工序;在所述第2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的工序;和使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进行定心的工序。
本发明的所述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包括如下工序: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的工序;在所述第3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的工序;以及使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进行定心的工序。
本发明是制造所述轮胎硫化模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外侧端面的工序;在所述第2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背面的工序;使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进行定心的工序;在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被定心了的状态下形成贯通所述第1环且到达所述第2环的螺纹孔的工序;将所述第2环从所述第1环分离的工序;一边在所述外侧端面和所述背面之间插入所述隔片一边将所述第2环对准所述第1环的工序;在所述螺纹孔中安装螺钉而将所述第2环固定到所述第1环上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上形成第1胎侧成型面和第2胎侧成型面的工序。
本发明的所述制造方法中,优选为,包括如下工序: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内侧端面的工序;在所述第3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背面的工序;使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进行定心的工序;在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被定心了的状态下形成贯通所述第1环且到达所述第3环的螺纹孔的工序;将所述第3环从所述第1环分离的工序;一边在所述内侧端面和所述背面之间插入所述隔片一边将所述第3环对准所述第1环的工序;在所述螺纹孔中安装螺钉而将所述第3环固定到所述第1环上的工序;以及在所述第3环上形成第3胎侧成型面的工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的侧环包含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的环状第1环和具有位于比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第2胎侧成型面的环状第2环。第1环具有从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第2环具有从第2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倾斜外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于是,通过使倾斜外周面和倾斜内周面嵌合来进行第1环和第2环的定心。因此,能够容易地一边对第1环和第2环进行定心一边进行组装,容易使各环间的间隙在轮胎周向上均匀化。由此能够良好地成型出胎侧部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的轮胎制造方法,通过使用所述轮胎硫化模具进行硫化,能够容易地制造出胎侧部的外观良好的轮胎。
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中,在第1环上形成倾斜外周面,在第2环上形成倾斜内周面。其后,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被嵌合,从而进行第1环和第2环的定心。因此,能够容易地一边对第1环和第2环进行定心一边进行组装,能够容易地使各环间的间隙在轮胎周向上均匀化。由此能够良好地成型出胎侧部的外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侧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侧环的第1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侧环的第2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2的侧环的第3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图2的侧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图7的侧环的第1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图7的侧环的第2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10是图7的侧环的第3环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图7的侧环的分解立体图。
图12的(a)~(c)是示出图7的侧环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3的(a)~(c)是示出图7的侧环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图14的(a)~(c)是示出图7的侧环的制造工序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轮胎硫化模具
3 侧环
3s 胎侧成型面
6 第1环
6s 第1胎侧成型面
7 第2环
7s 第2胎侧成型面
8 第3环
8s 第3胎侧成型面
63 倾斜外周面
64 倾斜内周面
65a 外周方向槽
65b 第1外周连通槽
65c 第2外周连通槽
67a 内周方向槽
67b 第1内周连通槽
67c 第2内周连通槽
68 外侧端面
69 内侧端面
73 倾斜内周面
75 背面
84 倾斜外周面
85 背面
91、92 螺钉
93、94 隔片
T 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包含轮胎旋转轴在内的截面图。轮胎硫化模具1具有:多个胎面段2,所述胎面段2具有用于成型轮胎T的胎面部的胎面成型面2s;一对侧环3,所述侧环3具有用于成型轮胎T的胎侧部的胎侧成形面3s;和一对胎圈环4,所述胎圈环4具有用于成型轮胎T的胎圈部的胎圈成型面4s。
胎面段2被在轮胎周向上分割成多个。多个胎面段2沿轮胎周向排列,由此构成了呈环状连续的胎面成型模具。各胎面段2构成为能够与轮胎硫化模具1的开闭操作同步地在轮胎半径方向上移动。
图2中示出了侧环3。本实施方式的侧环3被分割成三部分。侧环3具有:环状的第1环6,其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6s;环状的第2环7,其具有位于比第1胎侧成型面6s靠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的第2胎侧成型面7s;以及环状的第3环8,其具有位于比第1胎侧成型面6s靠轮胎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的第3胎侧成型面8s。本实施方式中,侧环3具有由第1环6、第2环7和第3环8构成的三分割结构,但分割数并不限于此,只要分割成2部分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制。
图3示出了第1环6。第1环6具有用于成型胎侧部的胎侧成型部61、用于支撑第2环7和第3环8的环支撑部62。
胎侧成型部61从环支撑部62向轮胎轴向内侧突出。在胎侧成型部61的前端,即轮胎轴向的内端形成有第1胎侧成型面6s。在胎侧成型部61的外周形成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63。倾斜外周面63的半径随着朝向轮胎轴向内侧而逐渐减小。
在胎侧成型部61的内周形成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64。倾斜内周面64的半径朝向轮胎轴向外方而逐渐增大。通过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64,胎侧成型部61形成为朝向轮胎轴向内侧变细的锥状。
环支撑部62在胎侧成型部61的轮胎轴向外侧与轮胎赤道面C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和内侧延伸。第1环6通过胎侧成型部61和环支撑部62形成为截面大致T字状。环支撑部62具有从胎侧成型部61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外侧端面68。外侧端面68与倾斜外周面63相连并与轮胎赤道面C平行地延伸。环支撑部62具有从胎侧成型部61向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内侧端面69。内侧端面69与倾斜内周面64相连并与轮胎赤道面C平行地延伸。
图4中示出了嵌合于第1环6的状态下的第2环7。在第2环7的正面即轮胎轴向的内端面形成有第2胎侧成型面7s。在第2环7的内周形成有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73。倾斜内周面73与倾斜外周面63实质上平行地倾斜。因此,如图2、4所示,通过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64的嵌合,能容易地进行第1环6与第2环7的定心。
本实施方式中,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通过嵌合而抵接,所以第1环6和第2环7被以非常高的精度定心。
第2环7在与第2胎侧成型面7s相反的一侧即轮胎轴向的外侧具有背面75。背面75与倾斜内周面73相连,并与轮胎赤道面C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如图2、4所示,第2环7被装入第1环6时,背面75与第1环6的外侧端面68对置。通过背面75与外侧端面68接合,由此,第2环7被第1环6的环支撑部62支撑。如图1所示,第2环7和第1环6通过螺钉91接合。
图5中示出了嵌合于第1环6的状态下的第3环8。在第3环8的正面即轮胎轴向的内端面形成了第3胎侧成型面8s。在第3环8的外周形成了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84。倾斜外周面84与倾斜内周面64实质上平行地倾斜。因此,如图2、5所示,通过将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嵌合,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环6与第3环8的定心。
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通过嵌合而抵接,所以第1环6和第3环8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被定心。
第3环8在与第3胎侧成型面8s相反的一侧即轮胎轴向的外侧具有背面85。背面85与倾斜外周面84相连,并与轮胎赤道面C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如图2、5所示,第3环7被装入第1环6时,背面85与第1环6的内侧端面69对置。通过背面85与内侧端面69接合,由此第3环8被第1环6的环支撑部62支撑。如图1所示,第3环8和第1环6通过螺钉92接合。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倾斜外周面63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外周方向槽65a以及与外周方向槽65a连通的第1外周连通槽65b和第2外周连通槽65c。第1外周连通槽65b和第2外周连通槽65c在轮胎的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例如4个)。
外周方向槽65a被设置在第1胎侧成型面6s的附近。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一端与外周方向槽65a相连,另一端沿着外侧端面68伸出而与侧环3的外部连通。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一端与外周方向槽65a相连,另一端从胎侧成型面6s连通到模具的内部空间(型腔空间)。
被困在侧环3和生胎之间的空气依次经过第2外周连通槽65c、外周方向槽65a和第1外周连通槽65b而排出到侧环3的外部。此时,从生胎溢出的橡胶进入到第2外周连通槽65c。但是,如图4所示,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成比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流路截面积小,所以橡胶的溢出得到抑制,胎侧部的外观良好。进一步,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外周面73通过嵌合而抵接,并且第1环6和第2环7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被定心,所以所述的橡胶的溢出、空气的排出不充分得到进一步抑制,胎侧部的外观良好。
本实施方式中,外周方向槽65a设置在第1胎侧成型面6s的附近,所以具有小流路截面积的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长度变短,被困在侧环3和生胎之间的空气快速地移动到外周方向槽65a。由此抑制了空气的排出不充分,胎侧部的外观良好。
优选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宽度为3mm以上且深度为1.5mm以上。在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宽度小于3mm或者深度小于1.5mm的情况下,存在发生空气的排出不充分的可能。优选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宽度为1mm以下且深度为0.1mm以下。在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宽度超过1mm或者深度超过0.1mm的情况下,有可能存在因橡胶的溢出导致的轮胎的外观不良。但是,为了抑制空气的排出不充分,可以将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数量设定成比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数量多。
另一方面,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长度变长,但不考虑橡胶的溢出而将第1外周连通槽65b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得较大,而未考虑橡胶的溢出,所以不妨碍空气的排出。
只要通过外周方向槽65a、第1外周连通槽65b和第2外周连通槽65c可以确保模具的内部空间与侧环3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外周方向槽65a、第1外周连通槽65b和第2外周连通槽65c也可以任一个或全部形成于第2环7侧。
如图3和图5所示,在倾斜内周面64上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内周方向槽67a以及与内周方向槽67a连通的第1内周连通槽67b和第2内周连通槽67c。第1内周连通槽67b和第2内周连通槽67c在轮胎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例如4个)。
内周方向槽67a被设置在第1胎侧成型面6s的附近。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一端与周方向槽67a相连,另一端沿着外侧端面68伸出而与侧环3的外部连通。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一端与内周方向槽67a相连,另一端从胎侧成型面6s连通到模具的内部空间。
被困在侧环3与生胎之间的空气依次经由第2内周连通槽67c、内周方向槽67a和第1内周连通槽67b被排出到侧环3的外部。如图3所示,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成比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流路截面积小。由此,抑制了橡胶的溢出,胎侧部的外观良好。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通过嵌合而抵接,并且第1环6和第3环8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被定心,所以所述的橡胶的溢出、空气的排出不充分得到进一步抑制,胎侧部的外观良好。
本实施方式中,内周方向槽67a被设置在第1胎侧成型面6s的附近,所以具有小流路截面积的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长度变短,被困在侧环3和生胎之间的空气快速移动到内周方向槽67a。由此,抑制了空气的排出不充分,胎侧部的外观良好。
优选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宽度为3mm以上且深度为1.5mm以上。在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宽度小于3mm或者深度小于1.5mm的情况下,存在发生空气的排出不充分的可能。优选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宽度为1mm以下且深度为0.1mm以下。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宽度大于超过1mm或者深度超过0.1mm的情况下,存在产生因橡胶的溢出导致的轮胎的外观不良的可能。但是,为了进一步抑制空气的排出不充分,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数量可以设定成比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数量多。
另一方面,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长度变长,但是第1内周连通槽67b的流路截面积被设定得较大,而未考虑橡胶的溢出,所以不妨碍空气的排出。
只要通过内周方向槽67a、第1内周连通槽67b和第2内周连通槽67c能够确保模具的内部空间和侧环3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内周方向槽67a、第1内周连通槽67b和第2内周连通槽67c也可以任一个或全部形成在第3环8侧。
如图1所示,胎圈环4设置在第3环8的内周侧。胎圈环4通过螺钉(未图示)等被接合于第1环6的环支撑部62,被环支撑部62支撑。
下面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1的轮胎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轮胎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轮胎硫化模具1的工序、成型生胎的工序、以及将生胎装填到轮胎硫化模具1中而得到硫化成型轮胎的工序。
在所述准备轮胎硫化模具1的工序中,在轮胎硫化装置中设置图1所示的轮胎加硫模具1。在成型生胎的工序中,以与以往等同的工序成型出生胎。在得到硫化成型轮胎的工序中,将生胎装填到设置在轮胎硫化装置的轮胎硫化模具1中,得到硫化成型轮胎。对于这些工序,由于与现有技术等同,所以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轮胎硫化模具1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1环6上形成倾斜外周面63的工序;在第2环7上形成倾斜内周面73的工序;以及通过将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嵌合来对第1环6和第2环7进行定心的工序。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第1环6上形成倾斜内周面64的工序;在第3环8上形成倾斜外周面84的工序;以及通过将第1环6的倾斜内周面64和第3环8的倾斜外周面84嵌合来对第1环6和第3环8进行定心的工序。
在第1环6上形成倾斜外周面63的工序之后,实施在倾斜外周面63上形成外周方向槽65a、第1外周连通槽65b和第2外周连通槽65c的工序,其后,实施对第1环6和第2环7进行定心的工序。同样,在第1环6上形成倾斜内周面64的工序之后,实施在倾斜内周面64上形成内周方向槽67a、第1内周连通槽67b和第2内周连通槽67c的工序,其后实施对第1环6和第3环8进行定心的工序。
在所述定心工序中,一边将第1环6的倾斜外周面63和第2环7的倾斜内周面73嵌合,一边将第2环7装入到第1环6。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具有实质上平行的倾斜度,所以第1环6和第2环7容易被定心。定心好的第1环6和第2环7通过螺钉91被固定。
与上述相同,一边将第1环6的倾斜内周面64和第3环8的倾斜外周面84嵌合,一边将第3环8装入第1环6。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具有实质上平行的倾斜度,所以第1环6和第3环8容易被定心。定心好的第1环6和第3环8通过螺钉92被固定。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7中示出了构成第2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1的侧环3。图8中示出了构成侧环3的第1环6。另外,图9中示出了嵌合于第1环6的状态下的第2环7。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环3在第1环6的外侧端面68和第2环7的背面75之间安装有隔片93。安装隔片93是为了调整第2环7相对于第1环6的轮胎轴向位置。通过在外侧端面68与背面75之间安装有隔片93,由此第2环7向轮胎轴向内侧移动,在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之间形成了间隙G1。通过改变安装的隔片93的厚度、片数,由此调整第2环7相对于第1环6的轮胎轴向位置。与此相伴,第1环6的倾斜外周面63和第2环7的倾斜内周面73之间的间隙G1得到微调整。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倾斜外周面63上形成有外周方向槽65a和第1外周连通槽65b。
本实施方式中,在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之间形成有间隙G1,所以被困在生胎和侧环3之间的空气能够依次经由所述间隙G1、外周方向槽65a和第1外周连通槽65b被排出到模具的外部。由此,能够从第1环6和第2环7省略通气孔,轮胎的外观良好。
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隔着间隙G1平行地配设。间隙G1沿着轮胎周向是均匀的。由此,抑制了因橡胶向间隙G1的溢出、空气的排出不充分引起的外观变差,能够良好地成型出胎侧部的外观。
优选所述间隙G1为0.1mm以下。在所述间隙G1超过0.1mm的情况下,橡胶的溢出增多,存在胎侧部的外观变差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间隙G1连通了模具的内部空间和外周方向槽65a,所以不需要图2等所示的第2外周连通槽65c。另外,通过安装隔片93,在外侧端面68和背面75之间产生大的间隙,所以第1外周连通槽65b至少延伸到倾斜外周面63的靠外侧端面68侧的端缘即可。
只要通过外周方向槽65a、第1外周连通槽65b和间隙G1能够确保模具的内部空间与侧环3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则外周方向槽65a和第1外周连通槽65b可以任一个或全部形成于第2环7侧。
图10中示出了嵌合于第1环6的状态下的第3环8。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环3在第1环6的内侧端面69和第3环8的背面85之间安装有隔片94。安装隔片94是为了调整第3环8相对于第1环6的轮胎轴向位置。通过在内侧端面69与背面85之间安装有隔片94,由此第3环8向轮胎轴向内侧移动,在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之间形成了间隙G2。通过改变安装的隔片94的厚度、片数,由此调整第3环8相对于第1环6的轮胎轴向位置。与此相伴,第1环6的倾斜内周面64和第3环8的倾斜外周面84之间的间隙G2得到微调整。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在倾斜内周面73上形成有内周方向槽67a和第1内周连通槽67b。
本实施方式中,在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之间形成有间隙G2,所以被困在生胎和侧环3之间的空气能够依次经由所述间隙G2、内周方向槽67a和第1内周连通槽67b被排出到模具的外部。由此,能够从第1环6和第3环8省略通气孔,轮胎的外观良好。
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隔着间隙G2平行地配设。间隙G2沿着轮胎周向是均匀的。由此,抑制了因橡胶向间隙G2的溢出、空气的排出不充分引起的外观的变差,能够良好地成型出胎侧部的外观。
优选所述间隙G2为0.1mm以下。在所述间隙G2超过0.1mm的情况下,橡胶的溢出增多,存在胎侧部的外观变差的可能。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间隙G2连通了模具的内部空间和内周方向槽67a,所以不需要图2等所示的第2内周连通槽67c。另外,通过安装隔片94,在内侧端面69和背面85之间产生大的间隙,所以第1内周连通槽67b至少延伸到倾斜内周面64的靠内侧端面69侧的端缘即可。
只要通过内周方向槽67a、第1内周连通槽67b和间隙G2能够确保模具的内部空间与侧环3的外部之间的连通,内周方向槽67a和第1内周连通槽67b可以任一个或全部形成于第2环7侧。
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1的轮胎制造方法与使用第2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1的轮胎制造方法相同,所以省略了对其的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硫化模具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1示出了轮胎硫化模具1的分解立体图。图12~14以时间顺序示出了轮胎硫化模具1的制造方法。如图12的(a)所示,在第1环6上形成倾斜外周面63、外侧端面68、倾斜内周面64和内侧端面69。此时,在倾斜外周面63上形成内周方向槽65a和第1外周连通槽65b,在倾斜内周面64上形成内周方向槽67a和第1内周连通槽67b。另一方面,如图12的(b)所示,在第2环7上形成倾斜内周面73和背面75,如图12的(c)所示,在第3环8上形成倾斜外周面84和背面85。
如图13的(a)所示,将第1环6的倾斜外周面63和第2环7的倾斜内周面73嵌合,对第1环6和第2环7进行定心。同样地,将第1环6的倾斜内周面64和第3环8的倾斜外周面84嵌合,对第1环6和第3环8进行定心。
于是,如图13的(b)所示,在第1环6和第2环7被定心好的状态下形成贯通第1环6的环支撑部62且到达第2环7的螺纹孔91a、91b。螺纹孔91a、91b同心地形成。在螺纹孔91a的内周面形成与螺钉91对应的内螺纹。同样地,在第1环6和第3环8被定心好的状态下形成贯通第1环6的环支撑部62且到达第3环8的螺纹孔92a、92b。螺纹孔92a、92b同心地形成。在螺纹孔92a的内周面形成与螺钉92对应的内螺纹。
其后,如图13的(c)所示,将第2环7从第1环6分离。同样地,将第3环8从第1环6分离。
然后,如图14的(a)所示,一边在第1环6的外侧端面68和第2环7的背面75之间插入隔片93,一边将第2环7对准第1环6。由此,恢复为第1环6和第2环7定心好的状态,并且倾斜外周面63和倾斜内周面73沿着轮胎周向隔着均匀的间隙G1平行地配设。
同样地,一边在第1环6的内侧端面69与第3环8的背面85之间插入隔片94,一边将第3环8对准第1环6。由此,恢复为第1环6和第3环8定心好的状态,并且倾斜内周面64和倾斜外周面84沿着轮胎周向隔着均匀的间隙G2平行地配设。
进而,如图14的(b)所示,在螺纹孔91b、91a中安装螺钉91,将第2环7固定于第1环6。同样地,在螺纹孔92b、92a中安装螺钉92,将第3环8固定于第1环6。
然后,如图14的(c)所示,在第1环6、第2环7和第3环8上形成第1胎侧成型面6s、第2胎侧成型面7s和第3胎侧成型面8s。
以上对本发明的轮胎硫化模具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变更为各种方式来实施。

Claims (15)

1.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其具有侧环,所述侧环具有用于成型轮胎的胎侧面的胎侧成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环具有环状的第1环和环状的第2环,所述第1环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环具有第2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
所述第2环具有从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外周面对置的倾斜内周面,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嵌合并抵接,从而能够进行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的定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外周方向槽和第1外周连通槽,所述外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外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第1外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外周方向槽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第2外周连通槽,所述第2外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外周方向槽相连,且另一端从所述胎侧成型面与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
所述侧环还具有环状的第3环,所述第3环具有第3胎侧成型面,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所述第3环具有从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内周面对置的倾斜外周面,
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嵌合并抵接,从而能够进行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的定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内周方向槽和第1内周连通槽,所述内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内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第1内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内周方向槽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在所述第1环上设置有第2内周连通槽,所述第2内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内周方向槽相连,且另一端从所述胎侧成型面与模具的内部空间连通。
7.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其具有侧环,所述侧环具有用于成型轮胎的胎侧面的胎侧成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环具有环状的第1环和环状的第2环,所述第1环具有第1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环具有第2胎侧成型面,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外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连且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端面,
所述第2环具有从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外周面对置的倾斜内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内周面相连并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外侧端面对置的背面,
在所述第1环的所述外侧端面和所述第2环的所述背面之间安装有用于调整所述第2环相对于所述第1环的轮胎轴向位置的隔片,在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之间形成有沿着轮胎周向均匀的间隙,并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与所述第2胎侧成型面隔着所述间隙而无阶差地平滑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外周方向槽和外周连通槽,所述外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外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外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外周方向槽相连,并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所述第1环具有从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内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内周面相连且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端面,
所述侧环还具有环状的第3环,所述第3环具有第3胎侧成型面,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位于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靠轮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所述第3环具有从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起相对于轮胎轴向向与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相同的方向倾斜地向外侧延伸且与所述倾斜内周面对置的倾斜外周面、以及与所述倾斜外周面相连而与轮胎赤道面平行地向轮胎半径方向内侧延伸且与所述内侧端面对置的背面,
在所述第1环的所述内侧端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背面之间安装有用于调整所述第3环相对于所述第1环的轮胎轴向位置的隔片,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沿着轮胎周向均匀的间隙,并且,所述第1胎侧成型面与所述第3胎侧成型面隔着所述间隙而无阶差地平滑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其中,
在所述第1环上设有内周方向槽和内周连通槽,所述内周方向槽在所述倾斜内周面上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所述内周连通槽的一端与所述内周方向槽相连,且另一端与所述侧环的外部连通。
11.一种轮胎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轮胎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准备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工序;
成型生胎的工序;和
将生胎装填到所述轮胎硫化模具而得到硫化成型轮胎的工序。
12.一种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的工序;
在所述第2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的工序;和
使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进行定心的工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的工序;
在所述第3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的工序;以及
使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进行定心的工序。
14.一种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外侧端面的工序;
在所述第2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背面的工序;
使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倾斜内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进行定心的工序;
在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被定心了的状态下形成贯通所述第1环且到达所述第2环的螺纹孔的工序;
将所述第2环从形成有所述螺纹孔的所述第1环分离的工序;
一边在分离的所述外侧端面和所述背面之间插入所述隔片一边将所述第2环对准所述第1环的工序;
在相对准的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的所述螺纹孔中安装螺钉而将所述第2环固定到所述第1环上的工序;以及
在被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2环上形成第1胎侧成型面和第2胎侧成型面的工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其是制造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胎硫化模具的方法,其中,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在所述第1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内侧端面的工序;
在所述第3环上形成所述倾斜外周面和所述背面的工序;
使所述第1环的所述倾斜内周面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倾斜外周面嵌合来对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进行定心的工序;
在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被定心了的状态下形成贯通所述第1环且到达所述第3环的螺纹孔的工序;
将所述第3环从形成有所述螺纹孔的所述第1环分离的工序;
一边在分离的所述内侧端面和所述背面之间插入所述隔片一边将所述第3环对准所述第1环的工序;
在相对准的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的所述螺纹孔中安装螺钉而将所述第3环固定到所述第1环上的工序;以及
在被固定在一起的所述第1环和所述第3环上形成第1胎侧成型面和第3胎侧成型面的工序。
CN201510104210.XA 2014-04-15 2015-03-10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9996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83842A JP6317616B2 (ja) 2014-04-15 2014-04-15 タイヤ加硫金型、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タイヤ加硫金型の製造方法に関する。
JP2014-083842 2014-04-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9602A CN104999602A (zh) 2015-10-28
CN104999602B true CN104999602B (zh) 2019-03-15

Family

ID=54372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04210.XA Active CN104999602B (zh) 2014-04-15 2015-03-10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17616B2 (zh)
CN (1) CN1049996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43161B2 (ja) * 2016-09-28 2020-08-19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
JP6741766B2 (ja) * 2016-09-28 2020-08-19 Toyo Tire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
JP6931192B2 (ja) * 2017-09-21 2021-09-0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加硫金型
JP7009985B2 (ja) 2017-12-27 2022-02-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EP3991956A3 (en) * 2020-10-30 2023-04-19 Apollo Tyres Ltd. Improved tyre mould having modified sectored sidewall plate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966A (zh) * 2011-02-03 2012-08-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的硫化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53816A (en) * 1987-08-26 1989-03-01 Yokohama Rubber Co Ltd Sectional type mold for molding tire
JP4615824B2 (ja) * 2000-08-04 2011-01-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加硫金型
JP2008037053A (ja) * 2006-08-09 2008-02-2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加硫モールド
JP5438545B2 (ja) * 2010-02-19 2014-03-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6966A (zh) * 2011-02-03 2012-08-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的硫化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7616B2 (ja) 2018-04-25
JP2015202649A (ja) 2015-11-16
CN104999602A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9602B (zh)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01360594B (zh) 轮胎成形用模具、轮胎成形用模具的通气孔所使用的塞子以及使用该轮胎成形用模具制造的轮胎
CN102834250B (zh) 用于模制轮胎花纹的沟槽中的柔性壁的可移除装置
JP6407820B2 (ja) タイヤ加硫モールドのためのスキンを含む内張り組立体
JP511386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剛性中子
CN106457616B (zh) 橡胶物品用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及轮胎
CN102256776A (zh) 轮胎硫化模具的表层上的内衬组件
CN203793049U (zh) 充气轮胎
CN104684718B (zh) 包括嵌件的轮胎模具部件
CN103448166A (zh) 轮胎硫化模具
JP4414339B2 (ja) タイヤモールドおよびタイヤモールドの製造方法
JPS5839666B2 (ja) 異なる化合物から成るタイヤを射出成形により製造する方法
JP4169571B2 (ja) タイヤ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178671B1 (en) Pneumatic tire for resonance noise reduc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462472A (zh) 轮胎、硫化该轮胎的模具、制造该模具的方法和模具母模
CN106183644A (zh) 充气轮胎
JP4169570B2 (ja) タイヤ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502024B (zh) 包括具有发泡材料的胎面的轮胎
CN104118077A (zh) 一种轮胎外胎硫化模具
CN105451977B (zh) 具有带同心沟槽的环形插入件的轮胎模具
CN208305501U (zh) 履带硫化模具
JP6862842B2 (ja) タイヤ用モールド
JP2009233863A (ja) 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の排気装置、タイヤ成形用金型、及びこの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を用いて製造したタイヤ
CN202439243U (zh) 全钢胶囊鼓成型机扇形块装置
JPH0357606A (ja) タイヤ成形用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