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5501U - 履带硫化模具 - Google Patents

履带硫化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5501U
CN208305501U CN201820423405.XU CN201820423405U CN208305501U CN 208305501 U CN208305501 U CN 208305501U CN 201820423405 U CN201820423405 U CN 201820423405U CN 208305501 U CN208305501 U CN 2083055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exhaust
crawler belt
sulfurizing mould
form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234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波
许彦霞
张任
路贺
陈飞
郭建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mile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234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55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55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55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模具的气孔在排气后,多余胶料容易进入模具气孔形成胶毛,脱模时胶毛易断裂残留在气孔中,造成气孔堵塞、产品窝气及缺胶等情况的问题,提供履带硫化模具,其包括底座和型腔件;底座的第一表面和型腔件的第二表面之间面配合,底座和型腔件配合围成模具的成型腔;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具有内凹形成连通至模具之外的排气沟槽;排气沟槽具有围于成型腔外侧的汇集沟槽;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内凹形成连通汇集沟槽和成型腔的排气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保证排气效果,不易出现窝气、缺胶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Description

履带硫化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履带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橡胶履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得到推广,与传统的金属履带相比,橡胶履带既可以保证乘车舒适性及操纵性,又可以缓冲车体重量对于路面造成的冲压、破坏,减少车辆运行的噪音。
现行的橡胶履带使用的硫化模具,现行模具的气孔在排气后,多余胶料容易进入模具气孔形成胶毛,脱模时胶毛易断裂残留在气孔中,造成气孔堵塞、产品窝气及缺胶等情况;作为改善措施之一,弹簧气孔套的使用会有一定改善,但是由于弹簧气孔套排气速度有限,且模具花筋深度一般较大,增加气孔套镶嵌、更换难度,对于模具长期使用仍存在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履带硫化模具,以解决现有模具的气孔在排气后,多余胶料容易进入模具气孔形成胶毛,脱模时胶毛易断裂残留在气孔中,造成气孔堵塞、产品窝气及缺胶等情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硫化模具,其包括底座和型腔件;底座的第一表面和型腔件的第二表面之间面配合,底座和型腔件配合围成模具的成型腔;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具有内凹形成连通至模具之外的排气沟槽;排气沟槽具有围于成型腔外侧的汇集沟槽;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内凹形成连通汇集沟槽和成型腔的排气通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汇集沟槽为位于成型腔外侧的环形槽。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汇集沟槽的截面为半圆、方形、V型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汇集沟槽的延伸线为长环形,并具有两长边;汇集沟槽在其两长边的两端处分别向外延伸至贯通模具之外。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排气沟槽截面的高度的最大值大于排气通道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排气通道为多个沿成型腔周向分布的条形槽;条形槽设置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条形槽一端连通成型腔、另一端连通汇集沟槽。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条形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方形、V型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排气通道由从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内凹形成的台阶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排气通道的间隙值为0.03-0.15mm。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
汇集沟槽和排气通道均开设于第一表面;或
汇集沟槽和排气通道均开设于第二表面。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通过分体的底座和型腔件,并在两者配合面处设置排气通道和排气沟槽连通至模具外,能够保证排气效果,不易出现窝气、缺胶等不良问题的出现。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可以避免硫化后的橡胶履带产品表面残留气线痕迹,节省胶料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视图;
图3为排气沟槽和排气通道设置于型腔件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型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用图3的设置方式下的底座和型腔件的配合结构视图;
图5为图4部分放大视图;
图6为排气沟槽和排气通道设置于型腔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型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用图6的设置方式下的底座和型腔件的配合结构视图;
图8为图7部分放大视图;
图9为排气沟槽和排气通道设置于底座的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型腔件和底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11为排气沟槽和排气通道设置于底座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型腔件和底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部分放大视图。
图标:100-履带硫化模具;10-底座;20-型腔件;Q1-成型腔;D1-螺钉;P1-第一表面;P2-第二表面;T1-排气沟槽;T11-汇集沟槽;T2-排气通道;T21-台阶槽;T22-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展开视图。请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包括底座10和型腔件20。型腔件20和底座10之间可拆卸连接,围成用于成型花筋的成型腔Q1。底座10和型腔件20之间的配合面优先选用平面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非平面配合,如弧形面配合),两者可选用螺钉D1连接紧固。如图1、图2中示出的底座10和型腔件20均为长方形结构,两者通过四个螺钉D1连接,四个螺钉D1的分布方式为设置在各边中间处,使得四个螺钉D1呈棱形分布。为方便装配及后期拆卸清洗模具后的间隙控制,即保证拆卸后的可重复装配性,底座10与型腔件20的配合间隙按照间隙为零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10为平板状结构,型腔件20为中间开设条形通孔的板状结构,条形通孔的形状和待成型的履带花筋结构相匹配。底座10的第一表面P1和型腔件20的第二表面P2之间面配合,底座10和型腔件20配合围成模具的成型腔Q1。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表面P1和第二表面P2的配合面处开设有用于排除成型腔Q1中气体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设置方式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
参见图3、图4、图5,本实施例中,型腔件20的第二表面P2内凹形成连通至模具之外的排气沟槽T1;排气沟槽T1具有围于成型腔Q1外侧的汇集沟槽T11。可选地,汇集沟槽T11为位于成型腔Q1外侧的环形槽,且其形状和成型腔Q1的截面形状相似,汇集沟槽T11各处距离成型腔Q1的距离基本相等,以使各处排气均匀。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汇集沟槽T11的延伸线为长环形,并具有两长边;汇集沟槽T11在其两长边的两端处分别向外延伸至贯通模具之外,图3、图4、图5展示的实施例中表现为汇集沟槽T11的两长边分别延伸至贯通型腔件20的长向两端端面,使得在型腔件20和底座10配合后,汇集沟槽T11能够通出模具之外。本实施例中的汇集沟槽T11的截面可以为半圆形、方形、V型,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形状。
继续参见图3、图4、图5,第二表面P2内凹形成排气通道T2,排气通道T2连通汇集沟槽T11和成型腔Q1,以使成型腔Q1中的气体可从成型腔Q1进入汇集沟槽T11,并排出模具之外。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排气通道T2由从第二表面P2内凹形成的台阶槽T21限定。可选地,排气通道T2的间隙值为0.03-0.15mm,且小于汇集沟槽T11的截面的最大高度。该实施例中台阶槽T21和汇集沟槽T11设置于第二表面P2,该实施例中所说的台阶槽T21和汇集沟槽T11的高度指相对第一表面P1的高向距离。
图3、图4、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下,型腔内的气体可通过排气通道T2汇集于汇集沟槽T11,然后从汇集沟槽T11排出到模具之外,避免窝气、缺胶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图6、图7、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同图3、图4、图5中的实施方式一样,在图6、图7、图8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排气沟槽T1同样设置于型腔件20的第二表面P2,其形状也可采用图3、图4、图5中示出的设置方式(当然,形状也可设置成其他合适的形状)。图6、图7、图8示出的实施方式和图3、图4、图5的不同的地方在于排气通道T2设置方式不同。参见图4、图5,该实施方式下,排气通道T2设置为多个沿型腔周向分布的条形槽T22;条形槽T22开设于第二表面P2;条形槽T22一端连通型腔、另一端连通汇集沟槽T11。可选地,条形槽T22的截面可以设置为半圆形;当然,也可设置为方形、V型或其他合适的形状。条形槽T22的最大高度可设置为0.03-0.15,且小于汇集沟槽T11的最大高度。该实施例中条形槽T22和汇集沟槽T11设置于第二表面P2,该实施例中所说的条形槽T22和汇集沟槽T11的高度指相对第一表面P1的高向距离。
该实施例下,型腔中的气体通过各个条形槽T22汇集于汇集沟槽T11中,再从汇集沟槽T11排除模具之外,实现顺利排气,避免窝气、缺胶等不良问题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中,除了上文描述的将排气沟槽T1和排气通道T2同设于型腔件20的第二表面P2上之外,还设置于底座10的第一表面P1上。
例如,参见图9、图10展示的实施方式下,排气沟槽T1和排气通道T2均设置于底座10的第一表面P1,且排气沟槽T1的形状、排气通道T2的形状均和图3、图4、图5展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即排气沟槽T1设置为包括环形的汇集沟槽T11,且汇集沟槽T11连通至模具之外、排气通道T2为通过内凹的台阶槽T21形成。具体可参见前文图3、图4、图5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9、图10示出的实施方式下,台阶槽T21形的排气通道T2为了连通成型腔Q1,其内侧伸入至成型腔Q1内。
再如,参见图11、图12展示的实施方式下,排气沟槽T1和排气通道T2均设置于底座10的第一表面P1,且排气沟槽T1的形状、排气通道T2的形状和图6、图7、图8展示的实施方式相同,即排气沟槽T1设置为包括环形的汇集沟槽T11,且汇集沟槽T11连通至模具之外、排气通道T2为多个用于通气的条形槽T22。具体可参见前文图6、图7、图8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11、图12示出的实施方式下,条形槽T22形的排气通道T2为了连通成型腔Q1,其内侧伸入至成型腔Q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了上述的排气沟槽T1和排气通道T2同设于第一表面P1或同设于第二表面P2的实施方式外,还可使排气沟槽T1和排气通道T2设置于不同的表面。例如,排气沟槽T1设置于第一表面P1、排气通道T2设置于第二表面P2;或者排气沟槽T1设置于第二表面P2、排气通道T2设置于第一表面P1;当然,还可在第一表面P1和第二表面P2上均设置排气沟槽T1和/或均设置排气通道T2,实现不同的排气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排气沟槽T1还可设置成其他方式(未图示),例如:
1、汇集沟槽T11内的空气也可以通过在底座10上能够连通底座10背面和汇集沟槽T11的排气孔排除,
2、在底座10上两侧设有凸起,型腔件20卡设在该两个凸起之间,此时,汇集沟槽T11可以通过凸起与型腔件20之间的间隙排出。
3、在底座10上两侧设有凹槽,型腔件20上相应的位置设有凸起,凸起分别装配在凹槽内,此时,汇集沟槽T11可以通过凸起与型腔之间的间隙排出。
4、也可以通过型腔件20和底座10配合面之间设置的间隙处排出。
综合以上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通过间隙控制排气,排气效果均匀且更容易保证,可以根据胶料性能(胶料硬度、流动性、受热膨胀系数)、硫化参数(硫化问题、硫化压力、硫化时间)等因素,选取适当的间隙值大小,以适应不同厂家、不同性能的橡胶产品硫化需求,达到最优的硫化效果。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清洗维护后,再次装配时间隙值更容易控制,即配合面间隙值具有可重复性,不会因为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不同、个人水平不同而导致重新装配后的间隙值变动较大,造成硫化产品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应的成型腔与底座配合面,除花筋顶面周圈较小范围内存在排气装置,其余位置均按照零间隙配合,装配标准固定且容易控制,硫化产品质量更稳定。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利用间隙进行排气,排气量更大,排气位置更均匀,在排气的同时不会产生胶毛、胶边等残余胶料,因此在实际硫化过程中不会造成胶料堵塞情况,节省胶料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模具清洗维护次数,降低维护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履带硫化模具100可以仅通过间隙就可达到排气目的,不需要在模具花筋沟底添加气槽来增加排气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硫化效果,不会在产品表面残留多余装饰线之类的附属物,节省胶料的同时,表面质量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履带硫化模具包括底座和型腔件;
所述底座的第一表面和所述型腔件的第二表面之间面配合,所述底座和所述型腔件配合围成模具的成型腔;
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内凹形成的连通至模具之外的排气沟槽;
所述排气沟槽具有围于成型腔外侧的汇集沟槽;
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内凹形成连通所述汇集沟槽和所述成型腔的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沟槽具有围于所述成型腔外周的环形的汇集沟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集沟槽的截面为半圆、方形、V型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集沟槽的延伸线为长环形,并具有两长边;所述汇集沟槽在其两长边的两端处分别向外延伸至贯通模具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沟槽截面的高度的最大值大于所述排气通道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为多个沿所述成型腔周向分布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条形槽一端连通所述成型腔、另一端连通所述汇集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槽的截面为半圆形、方形、V型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由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内凹形成的台阶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通道的间隙值为0.03-0.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硫化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集沟槽和所述排气通道均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或
所述汇集沟槽和所述排气通道均开设于所述第二表面。
CN201820423405.XU 2018-03-27 2018-03-27 履带硫化模具 Active CN2083055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3405.XU CN208305501U (zh) 2018-03-27 2018-03-27 履带硫化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23405.XU CN208305501U (zh) 2018-03-27 2018-03-27 履带硫化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5501U true CN208305501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23405.XU Active CN208305501U (zh) 2018-03-27 2018-03-27 履带硫化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55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7916A (zh) * 2018-03-27 2018-07-06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履带硫化模具
TWI817060B (zh) * 2020-05-08 2023-10-01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氣體反壓成型加工模具之改良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7916A (zh) * 2018-03-27 2018-07-06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履带硫化模具
TWI817060B (zh) * 2020-05-08 2023-10-01 鉅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氣體反壓成型加工模具之改良構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05501U (zh) 履带硫化模具
RU2507067C2 (ru) Пресс-форм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контейнера
MX2010005942A (es) Sistema de molde para cambiar la profundidad de un recipiente basado en carton.
CN104999602B (zh) 轮胎硫化模具、轮胎制造方法和轮胎硫化模具的制造方法
JPS63264308A (ja) タイヤ加硫成形用金型
CN208980569U (zh) 一种硫系玻璃非球面镜片的模压模具
JP5816419B2 (ja) 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発泡成形体の製造装置
CN201308077Y (zh) 制作巧克力造型的硅胶模具
CN207464137U (zh) 一种农机用差速器壳体的铸造模具
CN108247916A (zh) 履带硫化模具
KR200315537Y1 (ko) 폴리우레탄 폼 발포 금형의 에어 벤트 구조
CN210820634U (zh) 汽车前灯灯罩以及注塑模具
CN209350770U (zh) 一种厚壁方柱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8745335U (zh) 一种用于片材成型定型工艺的模具
CN201287431Y (zh) 一种杯型橡胶圈的模具
CN210362266U (zh) 一种梯形模具的模仁定位安装结构
CN207724744U (zh) 一种网格面罩的成型模具
CN210283108U (zh) 带裙边96孔深孔板模具型芯口部透气机构
CN205572917U (zh) 一种汽车双材质高光模嵌入式流道翻拌结构
CN212072655U (zh) 一种用于成型螺丝塞的模具
CN203876118U (zh) 橡胶密封件凸凹板模模具
CN217021308U (zh) 一种注塑件成型用模具
JP3053963U (ja) スピーカの振動体の金型
CN219360151U (zh) 注塑盖体件的型芯结构及相应的注塑模具
CN209775412U (zh) 一种产品厚度可调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