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2762A - 液体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72762A CN104972762A CN201510146513.8A CN201510146513A CN104972762A CN 104972762 A CN104972762 A CN 104972762A CN 201510146513 A CN201510146513 A CN 201510146513A CN 104972762 A CN104972762 A CN 1049727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ontainer
- ink
- described liquid
- ink tank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容器。提高将液体容器安装于液体容器容纳部时的、液体容器侧的部件与液体容器容纳部侧的部件的连接的容易性以及可靠性。打印机将主罐的墨水朝墨水喷射头供应。主罐的墨水容器容纳部以设置于盖体的墨水供应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侧的方式倾斜。墨水容器以将形成有墨水导出部的适配器在重力方向上配置于下侧的姿势被安装到墨水容器容纳部。当进行墨水容器的安装时,在墨水容器的墨水导出部与墨水容器容纳部的墨水供应部连接之前,墨水容器的第一、第二引导孔与墨水容器容纳部的导销卡合而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对于液体容器容纳部能够装卸的液体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备喷射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喷射部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具有在加压罐等墨水容器容纳部的内部容纳墨水容器的液体喷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种墨水容器以及墨水容器容纳部的一例。在专利文献1中,在将可挠性的袋状的墨水容器载置于托盘的状态下相对于加压罐的墨水容器容纳室进行取出和放入。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8-2650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将墨水容器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室时,墨水容器侧的部件与墨水容器容纳室侧的部件被连接。例如,墨水容器的墨水导出部与墨水容器容纳室的墨水供应部、墨水容器的电路基板与墨水容器容纳室的连接端子等被连接。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将可挠性的袋状的墨水容器载置于托盘,提高相对于墨水容器容纳部取出和放入时的处理性。但是,即便将可挠性的袋状的墨水容器载置于托盘,也难以进行相对于墨水容器容纳室内的部件的定位。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墨水容器的定位未作任何考虑。因此,存在难以顺畅地进行墨水容器侧的部件与墨水容器容纳室侧的部件的连接的忧虑。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鉴于这一点而提高将液体容器安装于液体容器容纳部时的、液体容器侧的部件与液体容器容纳部侧的部件的连接的容易性以及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容器相对于以液体供应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的液体容器容纳部能够装卸,所述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器侧定位部,所述液体容器侧定位部能够供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安装部件侧卡合部卡合;以及液体导出部,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连接,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所述液体容器侧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件侧卡合部在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连接之前卡合。
根据本发明,当将液体容器朝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在液体导出部与液体供应部连接之前,液体容器侧定位部与安装部件侧卡合部卡合而将液体容器相对于液体容器容纳部定位。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液体导出部与液体供应部的连接。另外,以液体供应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侧的方式倾斜液体容器容纳部,因此,借助重力将液体容器顺畅地插入液体容器容纳部。因此,液体容器的安装容易。另外,液体容器以液体在配置液体供应部的一侧(重力方向的下侧)集中的姿势安装,因此,能够顺畅地送出液体容器的液体。并且,当在液体容器内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气泡朝与液体供应部相反的一侧集中。因此,能够降低气泡侵入液体供应部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器还具有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能够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连接端子连接,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在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之前连接。这样一来,即便在完成电路基板与连接端子的连接而墨水容器的连接被控制部识别之后立即开始墨水的吸引,此时液体导出部与液体供应部也已经可靠地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防止液体导出部与液体供应部没有连接的状态下的墨水的吸引(空吸引),能够防止空气侵入墨水流路。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器还具有突部,所述电路基板安装于该突部,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所述突部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开孔卡合。这样,通过使液体容器的安装有电路基板的部位(突部)与配置有连接端子的部位卡合,能够提高液体容器的电路基板相对于液体容器容纳部的连接端子的位置精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将连接端子与回路基板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器侧定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液体导出部的直径。这样一来,提高针对将液体容器安装于液体容器容纳部时的冲击的强度、针对液体喷射装置的动作时的振动的强度。因此,能够降低因冲击、振动而引起破损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还包括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形成为密封凹部空间的一端并且能够压缩所述凹部空间的空气,所述液体容器还具备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移动部抵接。这样一来,在液体容器容纳部与液体容器之间设置有由凹部空间以及移动部构成的缓冲部。因此,借助其缓冲作用,能够缓和因液体容器容纳部与液体容器的碰撞而引起的冲击。因此,当在倾斜的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液体容器时,能够抑制液体容器容纳部与液体容器猛力地碰撞,能够抑制因碰撞时的冲击而引起的破损。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液体容器具备:液体容纳体;以及适配器,其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安装方向的前端,所述适配器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设置于与所述安装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中的至少一者,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所述卡定部由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弹性卡合部卡定。这样一来,能够将液体容器卡定于安装位置。因此,能够维持液体容器与液体容器容纳部的稳定的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当将液体容器朝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在液体导出部与液体供应部连接之前,将液体容器相对于液体容器容纳部定位。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液体导出部与液体供应部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的(a)和(b)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喷墨式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2是主罐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主罐的分解平面图。
图4是主罐的分解立体图。
图5的(a)~(c)是盖体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盖体与安装部件的固定构造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将墨水容器从托盘抬起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的(a)和(b)是墨水容器以及托盘的主视图。
图9的(a)~(c)是示出连接器单元以及基板保持部的立体图以及侧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墨水容器容纳部和墨水容器的姿势的侧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阻尼器的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其液体容器容纳部的液体容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喷墨式打印机的墨水容器容纳部的墨水容器,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喷射墨水以外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容器。
(整体结构)
图1的(a)和(b)是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图1的(a)是整体结构,图1的(b)示出中间罐的结构。打印机1(液体喷射装置)是喷墨式打印机,具备打印机主体部10和墨水容纳单元20。打印机主体部10通过作为液体的一例的墨水对印刷介质P进行印刷。墨水容纳单元20贮存向打印机主体部10供应的墨水。
在打印机主体部10的内部设置有墨水喷射头11(液体喷射部)、压板单元12、介质运送机构(省略图示)、以及头移动机构(省略图示)等。印刷介质P通过具备送纸辊以及送纸马达等的介质运送机构沿着压板面运送。墨水喷射头11通过头移动机构沿着横穿压板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头移动机构具备搭载墨水喷射头11的托架、沿着横穿压板面的方向延伸的托架引导轴、沿着托架引导轴使托架往复移动的托架移动机构、托架马达等。印刷介质P当在压板面的上通过时由墨水喷射头11进行印刷。
另外,打印机主体部10具备盒安装部13。在盒安装部13各安装一个容纳青色墨水C、品红色墨水M、黄色墨水Y、黑色墨水Bk的各色的墨水的中间罐14。墨水喷射头11和中间罐14通过可挠性的供应管15连接。另一方面,墨水容纳单元20具备与中间罐14相同数量(在本方式中为四个)的主罐21。四个主罐21由墨水容纳单元20的支承框架支承。中间罐14和主罐21通过可挠性的供应管16连接。此外,中间罐14和主罐2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以外,所容纳的墨水的种类也可以与上述的四种颜色的墨水不同。另外,在墨水容纳单元20内针对每个主罐21设置有加压部2。主罐2由从加压部2送入的加压空气而被加压。加压部2和主罐21通过加压管3连接。
如图1的(b)所示,中间罐14具备盒型的壳体17、配置于壳体17的内部的过滤器18以及墨水容器19。墨水容器19是可挠性的管容器,例如使用树脂制的吹瓶。一旦在盒安装部13安装中间罐14,则供墨针被插入到设置于壳体17的连接口。由此,墨水容器19和供应管15经由过滤器18被连接,墨水容器19和供应管16被连接。因此,能够将贮存于主罐21的墨水向中间罐14供应并暂时贮存于该中间罐14,而后从中间罐14朝墨水喷射头11供应。
(主罐)
图2是主罐2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主罐21的分解平面图。另外,图4是主罐21的分解立体图,示出省略了泄料罐(Blow tank)的状态。主罐21包括:作为密闭容器的墨水容器容纳部22(液体容器容纳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该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内部的墨水容器23(液体容器)、以及载置墨水容器23的托盘24。墨水容器容纳部22具备圆形的盖体30、泄料罐40以及安装部件50。安装部件50在泄料罐40的内部配置于盖体30的里侧。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方向设为容器宽度方向X、容器前后方向Y、容器上下方向Z。另外,将容器宽度方向X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设为+X方向以及-X方向,将容器前后方向Y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设为+Y方向以及-Y方向,将容器上下方向Z的一侧以及另一侧设为+Z方向以及-Z方向。
(墨水容器容纳部的开闭构造)
泄料罐40是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近似长方体状的树脂制的容器。在泄料罐40形成有贯穿位于+Y方向侧的端部的容器前面部40a的圆形开口41(参照图3)。在圆形开口41的开口缘形成有朝+Y方向侧突出的圆筒部42。盖体30安装于圆筒部42的前端,覆盖圆形开口41而将其封闭为气密状态。盖体30具备近似圆板状的盖主体部31,凸缘部31a从盖主体部31的外周端面呈环状突出。在凸缘部31a与圆筒部42的前端面之间配置有O型环27(参照图3)。另外,在圆筒部42以及盖体30的外周侧安装有外侧环28(参照图2、图3)。圆筒部42的外周面和外侧环28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在其中一方形成有外螺纹部,在另一方形成有内螺纹部。外侧环28以啮合这些螺纹部的方式安装。在外侧环28的+Y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朝内周侧突出的环状部28a。当紧固外侧环28时,环状部28a从+Y方向侧按压凸缘部31a。由此,凸缘部31a与圆筒部42的间隙由O型环27密闭。
另一方面,在泄料罐40的与圆形开口41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朝-Y方向开口的后侧开口(省略图示),且安装有开闭该后侧开口的开闭门43。开闭门43以容器宽度方向X的一端侧为中心摆动而进行开闭。打开开闭门43并从后侧开口从泄料罐40内取出墨水容器23以及托盘24、或将墨水容器23以及托盘24通过放入泄料罐40内。如果关闭开闭门43,则后侧开口被封闭为气密状态。
(墨水供应部)
图5的(a)~(c)是盖体30的主视图以及侧视图,图5的(a)是从+Y方向侧观察的主视图,图5的(b)是从+Z方向侧观察的侧视图,图5的(c)是从+X方向侧观察的侧视图。另外,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盖体30与安装部件50的固定构造的说明图(从图5的(a)的箭头F方向观察的图),示出将安装部件50和盖体30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分离的状态。
盖体30相对于泄料罐40的圆形开口41以能够以圆筒部42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状态安装。在盖体30,在从其旋转中心A(参照图5的(a))稍微错开的位置设置有墨水供应部32(液体供应部)。墨水供应部32包括:在盖主体部31的+Y方向侧的面开口的连接口32a、以及从盖主体部31的连接口32a的里侧的位置朝-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2b。在连接口32a连接有构成该连接口32a与中间罐14之间的墨水流路的供应管16。在突出部32b的前端设置有供墨针(省略图示),在突出部32b的内部形成有使连接口32a和供墨针连通的墨水流路32c。
另一方面,安装部件50具备在容器宽度方向X上较长的近似长方形的安装部件主体部50A、以及设置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两端的端板部50B、50C。在安装部件主体部50A中,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与墨水供应部32重叠的区域形成有贯穿部51。贯穿部51沿容器前后方向Y贯穿安装部件主体部50A。在墨水容器容纳部22中,安装部件50配置于泄料罐40内的圆形开口41侧,盖体30配置于泄料罐40外的圆形开口41侧。即,安装部件50和盖体30将泄料罐40的圆筒部42夹在中间而配置,并通过以下说明的固定构造被固定。此时,墨水供应部32的供墨针面对贯穿部51,且与安装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的背面侧的墨水容器23对置。
(盖体与安装部件的固定构造)
如图5的(a)所示,在盖主体部31中,在以旋转中心A为基准呈点对称的两处形成有朝-Y方向侧突出的定位突起33、34。即,定位突起33、34形成于相比旋转中心A靠近盖体30的外缘的位置处。定位突起33的基端部是圆柱状的大径部33a、前端部是直径小于大径部33a的直径的圆柱状的小径部33b。在小径部33b的前端形成有随着趋向前端侧而缩径的锥形部。定位突起34形成为与定位突起33相同的形状,具备大径部34a以及小径部34b。另一方面,在安装部件主体部50A中,在与定位突起33、34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有圆柱状突出部52、53(参照图4、图6)。圆柱状突出部52、53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朝+Y方向突出。在圆柱状突出部52、53的+Y方向侧的端面开设有定位孔52a、53a。定位孔52a、53a是不贯穿安装部件主体部50A的凹部,其深度比小径部33b、34b的长度深。
另外,在盖主体部31中,在从其旋转中心A离开的位置、且在周方向的位置与定位突起33、34不同的两处形成有凸台部35、36。凸台部35、36配置于以旋转中心A为基准呈点对称的两处,且从盖主体部31朝-Y方向突出。在盖体30形成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贯穿盖主体部31以及凸台部35、36的固定孔35a、36a。固定孔35a、36a配置于相比定位突起33、34靠近盖体30的旋转中心A的位置处。另一方面,在安装部件主体部50A中,在与固定孔35a、36a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凸台部54、55。在凸台部54、55的+Y方向侧的端面开设有固定孔54a、55a。固定孔54a、55a是不贯穿安装部件主体部50A的凹部。
如上所述,盖体30和安装部件50以从容器前后方向Y的两侧夹着设置于泄料罐40的圆形开口41的开口缘的圆筒部42的方式被螺纹固定。如图6所示,当进行固定时,首先,使从盖体30突出的定位突起33、34的小径部33b、34b与从安装部件50突出的圆柱状突出部52、53的定位孔52a、53a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对置。然后,使安装部件50和盖体30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接近,将小径部33b插入定位孔52a、将小径部34b插入定位孔53a。此时,利用前端的锥形部对小径部33b、34b的插入进行引导。然后,通过使凸台部54、55的前端面与凸台部35、36的前端面抵接而将安装部件50相对于盖体30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定位。
安装部件50和盖体30通过定位突起33、34卡合于定位孔52a、53a而被定位。这两处的卡合部中的一方是确定基准位置的卡合部,另一方是确定以基准位置为中心的相对旋转位置的旋转阻止用的卡合部。一旦安装部件50相对于盖体30被定位,则盖体30侧的固定孔35a、36a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侧的固定孔54a、55a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重合。在该状态下,从罐外侧(+Y方向侧)将固定螺丝37分别安装于固定孔35a、36a,进行紧固直至固定螺丝37的前端螺合于固定孔54a、55a。由此,安装部件50相对于盖体30被螺纹固定。
(加压孔)
如图2~图5的(c)所示,在盖体30中,在相比旋转中心A靠近盖体30的外缘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在固定孔35a的径方向外侧,形成有朝+Y方向突出的加压管连接部38。在加压管连接部38的前端开设有加压孔38a(参照图5的(c))。加压孔38a沿容器前后方向Y贯穿加压管连接部38以及盖主体部31。从配置于盖体30的附近的加压部2延伸的加压管3连接于加压管连接部38。从加压管3朝加压孔38a流入加压空气(加压流体)。墨水容器容纳部22当封闭圆形开口41以及后侧开口时,其内部成为密闭空间。从加压孔38a朝该密闭空间送入加压空气,对墨水容器容纳部22进行加压。如上所述,用于盖体30与安装部件50的固定的固定孔54a、55a以及定位孔52a、53a不贯穿安装部件50,因此,在墨水容器容纳部22中,只有加压孔38a以及墨水供应部32的两处成为与外部连通的连通部。
(端子配置部)
如图5的(a)~(c)所示,在盖体30中,在定位突起33与固定孔36a之间设置有端子配置部39。端子配置部39配置于相比加压孔38a靠近盖体30的旋转中心A的位置。另外,在相比端子配置部39进一步靠近旋转中心A的位置处形成有墨水供应部32。形成于墨水供应部32的墨水流路32c的直径(内径)大于加压孔38a的直径(内径)。端子配置部39从盖主体部31朝-Y方向突出。当将盖体30与安装部件50固定时,端子配置部39配置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的贯穿部51,且向配置墨水容器23的空间内突出。在端子配置部39形成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贯穿的贯穿部39a。贯穿部39a是开孔,其一端在端子配置部39的-Y方向侧的前端面开口,另一端在盖主体部31的+Y方向侧的面开口。在贯穿部39a安装有连接器单元60。另外,设置于墨水容器23的前端的基板保持部82(参照图3、图4)沿+Y方向插入贯穿部39a。如后所述,在基板保持部82设置有电路基板83(参照图3、图4),在连接器单元60设置有与电路基板83连接的连接端子62(参照图5的(a)~(c)、图9的(a)~(c))。连接端子62配置于端子配置部39的贯穿部39a,因此,相比加压孔38a靠近盖体30的旋转中心A,并且相比墨水供应部32远离旋转中心A。
(墨水容器)
图7是示出将墨水容器23从托盘24抬起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图8的(a)和(b)是墨水容器23以及托盘24的主视图。图8的(a)是在托盘24载置有墨水容器23的状态,图8的(b)是将墨水容器23从托盘24抬起的状态。墨水容器23具备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墨水袋70(液体容纳体)、以及安装于墨水袋7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适配器80。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取出和放入在载置于托盘24的状态下进行。
(墨水袋)
墨水袋70是可挠性的液体容纳袋,在内部封入有墨水。墨水袋70的平面形状为近似矩形,具有能够收纳于托盘24的尺寸。在墨水袋70的+Y方向侧的端部形成有连通墨水袋70的内外的连通部71(参照图7)。墨水袋70除了该连通部71以外都处于密闭状态。连通部71通过在可挠性的袋体的边缘安装管状的部件而构成。在墨水袋70的+X方向侧以及-X方向侧的侧面形成有档部72。墨水袋70形成为:当墨水的充填量多时档部72沿容器上下方向Z伸长,容积变大。当从墨水袋70送出墨水而墨水量減少时,档部72折叠而墨水袋70变薄,容积变小。
(适配器)
墨水容器23在以适配器80为前头载置于托盘24的状态下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后侧开口向安装方向B(在本方式中为+Y方向)插入。适配器80具备在容器宽度方向X上较长的前板部80A、设置于前板部80A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两端的端板部80B、80C、以及设置于前板部80A的背面侧(-Y方向侧)的墨水袋安装部80D。墨水袋安装部80D夹着墨水袋70的+Y方向侧的端缘而将其固定。端板部80B、80C从前板部80A的两端朝-Y方向延伸。
(墨水导出部)
前板部80A具备朝向+Y方向的近似长方形的适配器前端面。在前板部80A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中央形成有朝+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81a。另外,在突出部81a的里侧(-Y方向侧),形成于墨水袋安装部80D的上表面(+Z方向的面)的隆起部81b沿容器前后方向Y延伸。在适配器80中设置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贯穿突出部81a以及隆起部81b的墨水流路,该墨水流路的一端在突出部81a的前端面开口。在墨水流路的另一端连接有墨水袋70的连通部71。利用突出部81a、隆起部81b以及连通部71构成从墨水袋70导出墨水的墨水导出部81(液体导出部)。突出部81a为近似圆筒状,在其外周面沿周方向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延伸的四个肋81c。各肋81c随着趋向-Y方向而从突出部81a的外周面突出的突出尺寸增大,且与前板部80A连接。
当将墨水容器23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时,墨水导出部81与盖体30的墨水供应部32连接。因此,从墨水导出部81送出的墨水经由墨水供应部32以及供应管16朝中间罐14供应。此时,当对墨水容器容纳部22进行加压时,墨水袋70因空气压力而被压扁,从而促进内部的墨水的送出。
(墨水容器与托盘的嵌合构造)
如图7、图8的(a)和(b)所示,载置墨水容器23的托盘24具备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较长的矩形的底板部24a、以及沿着底板部24a的+X方向侧、-Y方向侧以及-X方向侧的三个方向的端缘朝+Z方向突出的侧壁部24b。在托盘24中,在底板部24a的+Y方向侧的端缘设置有第一嵌合部25以及第二嵌合部26。第一嵌合部25以及第二嵌合部26是从底板部24a朝+Z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在容器宽度方向X上分离配置。
墨水容器23以在托盘24的+Y方向侧的端缘载置适配器80的方式配置。如图8的(a)和(b)所示,在适配器80的前板部80A中,在当配置于托盘24的前端时与第一嵌合部25在容器上下方向Z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被嵌合部84,在与第二嵌合部26在容器上下方向Z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二被嵌合部85。第一被嵌合部84以及第二被嵌合部85均是朝-Z方向开口的凹部。当将墨水容器23载置于托盘24时,第一嵌合部25与第一被嵌合部84在容器上下方向Z上嵌合,第二嵌合部26与第二被嵌合部85在容器上下方向Z上嵌合。由此,墨水容器23相对于托盘24在容器宽度方向X以及容器前后方向Y上被定位。
(基板保持部以及连接器单元)
如图3、图4、图7等所示,在前板部80A中,在突出部81a的-X方向侧形成有朝+Y方向突出的基板保持部82(突部)。基板保持部82具备近似圆柱状的基端部82a、以及从基端部82a的前端面进一步朝+Y方向突出的基板安装部82b。在基板安装部82b的前端形成有倾斜面82c。倾斜面82c是以随着趋向-Z方向而朝+Y方向移动的倾斜方向来倾斜了XZ面的面。基端部82a的根部的外周安装有O型环(省略图示)。当将墨水容器23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时,基板保持部82插入朝盖体30的里侧突出的端子配置部39的贯穿部39a(参照图5的(a))。基板保持部82与从+Y方向侧安装于贯穿部39a的连接器单元60(参照图4、图5的(a)~(c))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对置。
图9的(a)~(c)是示出连接器单元60以及基板保持部82的立体图以及侧视图,图9的(a)、图9的(c)是从+Y方向侧观察的立体图,图9的(b)是从+X方向侧观察的侧视图。基板保持部82通过在形成于适配器80的前板部80A的安装孔安装其他部件而形成。此外,也可以将基板保持部82与前板部80A一体形成。在基板保持部82的倾斜面82c安装有电路基板83。电路基板83是设置有对墨水容器23内的墨水量等进行存储的存储元件的电路基板。在连接器单元60设置有与基板保持部82的倾斜面82c对置的倾斜面61。倾斜面61是与倾斜面82c平行的面,当连接器单元60被安装在盖体30的端子配置部39时,倾斜面61被配置于贯穿部39a内。在倾斜面61配置有连接端子62。在倾斜面61的背面侧拉绕有与连接端子62导通的配线63。配线63从连接器单元60被引出到盖体30的前面侧,与墨水供应用的供应管16一起朝打印机主体部10侧拉绕。
当将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安装时,伴随着墨水容器23向安装方向B移动而基板保持部82插入盖体30的贯穿部39a。当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安装完成时,如图9的(a)~(c)所示,配置于连接器单元60的倾斜面61上的连接端子62与配置于适配器80的倾斜面82c上的电路基板83连接。
(墨水容器的定位、以及基于阻尼器的冲击缓和)
在适配器80的前板部80A形成有第一引导孔86以及第二引导孔87(液体容器侧定位部)。第一引导孔86以及第二引导孔87以穿过墨水导出部81的突出部81a的前端中心的YZ面(包括图8的(b)的C-C线在内的YZ面)为基准在容器宽度方向X上对称地配置。第一引导孔86相对于突出部81a配置于+X方向侧,第二引导孔87相对于突出部81a配置于-X方向侧。第一引导孔86以及第二引导孔87沿容器前后方向Y贯穿前板部80A。第一引导孔86是在容器宽度方向X上细长的长孔。另一方面,第二引导孔87是正圆的孔。第一引导孔86以及第二引导孔87的直径(内径)大于墨水导出部81中的突出部81a的直径(除了肋81c以外的圆筒部的外径)。
另外,在适配器80的前板部80A中,在相对于第一引导孔86进一步靠+X方向侧形成有第一凹部88,在相对于第二引导孔87进一步靠-X方向侧形成有第二凹部89。第一凹部88以及第二凹部89是朝-Y方向凹陷的凹部。第一凹部88以及第二凹部89以C-C线为基准在容器宽度方向X上对称地配置,且以距墨水导出部81的突出部81a等距离的方式配置。第一凹部88、第一引导孔86、第二引导孔87、第二凹部89在适配器前端面配置在与容器宽度方向X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墨水导出部81配置于相比它们的排列位置靠容器上方侧(+Z方向侧)的位置。另外,穿过第一凹部88的底面88a的中心和第二凹部89的底面89a的中心的直线D与适配器80中的第一、第二被嵌合部84、85重叠,该第一、第二被嵌合部84、85是与托盘24的第一、第二嵌合部25、26嵌合的嵌合部位(参照图8的(a)和(b))。
另一方面,在安装部件50设置有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朝-Y方向突出的两个导销56、57(安装部件侧卡合部)。导销56相对于贯穿部51配置于+X方向侧,导销57相对于贯穿部51配置于-X方向侧。导销56、57与第一引导孔86以及第二引导孔87同样地,其直径大于墨水导出部81的突出部81a的直径。另外,相对于导销56、57在容器宽度方向X的外侧配置有阻尼器(damaper)58、59。阻尼器58相对于导销56配置于+X方向侧,阻尼器59相对于导销57配置于-X方向侧。阻尼器58、59的前端部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朝-Y方向突出。阻尼器58、导销56、导销57、阻尼器59配置于与容器宽度方向X平行的一条直线上。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墨水容器容纳部22和墨水容器23的姿势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墨水容器容纳部22以安装有盖体30的+Y方向的端部为重力方向G的下侧的方式倾斜的姿势设置。墨水供应部32设置于盖体30,因此,墨水容器容纳部22以墨水供应部32为重力方向G的下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墨水容器23以及托盘24以将适配器80配置于重力方向G的下侧、且以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相同的角度倾斜的姿势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即,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安装方向B为斜下方向。
墨水容器23使配置于其前头的适配器80与安装部件50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对置而插入到墨水容器容纳部22。此时,安装部件50的导销56与适配器80的第一引导孔86对置,安装部件50的导销57与第二引导孔87对置。另外,安装部件50的阻尼器58与适配器80的第一凹部88对置,安装部件50的阻尼器59与适配器80的第二凹部89对置。当使墨水容器23向安装方向B(即,+Y方向)移动时,配置于其前头的适配器80接近安装部件50。此时,最先开始阻尼器58、59朝第一、第二凹部88、89的插入。接着,在阻尼器58、59的前端与第一、第二凹部88、89的底面88a、89a接触之前,开始导销56、57朝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的插入。
导销56、57一边由形成于前端的锥形部引导一边插入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与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卡合。导销56、57除了锥形部以外,形成为直径恒定的圆柱状。一旦导销56、57的圆柱状的部分插入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则适配器80相对于安装部件50在XZ面上被定位。此时,由于第二引导孔87是正圆,所以成为定位的基准。另一方面,由于另一方的第一引导孔86是长孔,所以成为阻止适配器80相对于安装部件50旋转的旋转阻止件。在基于导销56、57和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的XZ面上的定位结束之后,阻尼器58、59的前端抵接于第一、第二凹部88、89的底面88a、89a(参照图8的(a)和(b))。
阻尼器58、59是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能够伸缩的空气阻尼器。对于阻尼器58、59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加以叙述。阻尼器58、59在抵接于第一、第二凹部88、89的底面88a、89a之后,伴随着墨水容器23进一步向安装方向B(即,+Y方向)移动而朝+Y方向被按压而收缩。此时,在阻尼器58、59产生克服向安装方向B移动的墨水容器23的惯性力的缓冲力。因此,在阻尼器58、59抵接于第一、第二凹部88、89的底面88a、89a之后,借助其缓冲作用,作用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与墨水容器23的碰撞部位的冲击力减小。
如上所述,墨水容器23具备从适配器80朝+Y方向突出的墨水导出部81。另一方面,在墨水容器容纳部22设置有从安装部件50的贯穿部51朝墨水容器23侧突出的墨水供应部32。一旦导销56、57卡合于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完成适配器80相对于安装部件50的XZ面上的定位,则墨水容器23的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墨水供应部32对置。在导销56、57卡合于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开始阻尼器58、59的压缩从而成为缓冲作用起作用的状态之后,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供应部32连接。在墨水导出部81的前端部设置有由弹簧座朝+Y方向施力的密封部件(省略图示)。当墨水导出部81没有与墨水供应部32连接时,密封部件密封墨水导出部81,从而阻止墨水的流出。当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供应部32连接时,利用供墨针使密封部件朝-Y方向按压移动,结果,墨水导出部81内的流路与墨水供应部32内的流路连通。
在墨水供应部32与墨水导出部81连接之后,墨水容器23进一步向安装方向B(+Y方向)移动。在该阶段,进行由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盖体30保持的连接端子62与由墨水容器23的适配器80保持的电路基板83的连接。即,当墨水供应部32与墨水导出部81连接时,保持电路基板83的基板保持部82已经插入到安装有连接器单元60的贯穿部39a(开孔)的前端侧。
在基板保持部82中,在其基端部82a的外周面的两处形成有沿容器前后方向Y延伸的槽82d(参照图8的(a)和(b)、图9的(a)~(c))。另一方面,在安装于贯穿部39a的连接器单元60中,在其连接端子62的X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朝-Y方向突出的卡合部64(参照图9的(a)~(c))。卡合部64在贯穿部39a内配置于与基板保持部82的槽82d在容器前后方向Y上对置的两处。当将基板保持部82插入贯穿部39a时,卡合部64卡合于槽82d。由此,在贯穿部39a内,完成基板保持部82相对于设置在连接器单元60上的连接端子62的定位(在XZ面上的定位)。
当从该状态起使墨水容器23进一步向安装方向B移动时,首先,安装于基板保持部82的基端部82a的O型环(省略图示)被端子配置部39的前端面压扁。由此,贯穿部39a不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内的加压空间连通,能够在加压空间外进行电路基板83与连接端子62的连接。接着,在贯穿部39a内,安装于连接器单元60的倾斜面61的连接端子62与安装于基板安装部82b的倾斜面82c的电路基板83接触。电路基板83和连接端子62当接触时沿着倾斜面61、82c的倾斜方向滑动接触。
如以上那样,墨水容器23经由以下的(1)~(5)的五个步骤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
(1)基于两处的嵌合部的托盘24与墨水容器23的定位;
(2)基于两个导销56、57的安装部件50与墨水容器23的定位;
(3)基于阻尼器58、59的缓冲作用的产生;
(4)墨水供应部32与墨水导出部81的连接;
(5)墨水容器容纳部22侧的连接端子62与墨水容器23侧的电路基板83的接触。
(墨水容器的防脱构造)
当将墨水容器23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时,适配器80的端板部80B位于安装部件50的端板部50B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内侧,端板部80C位于安装部件50的端板部50C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内侧。如图3所示,在端板部50B、50C,在容器宽度方向X的内侧面安装有板簧(弹性卡合部)90。另一方面,在端板部80B、80C形成有卡定部91,该卡定部91是从容器宽度方向X的外侧面突出的突部。当墨水容器23在墨水容器容纳部22内向安装方向B移动时,在端板部50B与端板部80B之间、以及在端板部50C与端板部80C之间的两处板簧90与卡定部91卡合。当完成上述的(1)~(5)的五个步骤时,在墨水容器23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处也完成板簧90与卡定部91的卡合。板簧90与卡定部91卡合的部位在较弱的振动程度下不会解除卡合。因此,作为振动时的墨水容器23的防脱件发挥功能。另一方面,该卡合部位在用户拉拽墨水容器23的程度的力的作用下容易解除卡合。因此,墨水容器23的更换容易。此外,也可以在安装部件50设置板簧90以外的弹性卡合部而使之与卡定部91卡合。另外,也可以仅在适配器80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一端设置基于板簧90和卡定部91的卡合构造。
(阻尼器)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阻尼器58、59的截面结构的说明图。阻尼器58、59是通过压缩空气而产生缓冲力的空气阻尼器。阻尼器58、59形成为相同的结构。在安装部件主体部50A中,在阻尼器58、59的形成位置分别形成有朝-Y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00。阻尼器58(59)具备在突出部100的前端面开口的凹部101、一端插入到凹部101内的空间(凹部空间101a)的直线状的活塞102(移动部)、以及配置于凹部空间101a的螺旋弹簧103。凹部101朝+Y方向呈直线状凹陷。活塞102的+Y方向侧的端部102a插入凹部空间101a。端部102a与凹部101的内周面内接,将凹部空间101a密闭为气密状态。活塞102能够沿压缩凹部空间101a的空气的压缩方向E及其相反方向往复移动。阻尼器58、59形成为压缩方向E与墨水容器23的安装方向B一致。在本方式中,压缩方向E与安装方向B均是+Y方向。螺旋弹簧103在未被活塞102按压的状态下为自由长度。
活塞102的另一侧的端部102b与适配器80的第一凹部88(第二凹部89)的底面88a(89a)对置。当墨水容器23向安装方向B(+Y方向)移动时,活塞102抵接于底面88a(89a),被底面88a(89a)按压而向压缩方向E(+Y方向/安装方向B)移动。此时,阻尼器58(59)的长度缩短,对封入到凹部101的空气进行压缩,因此,产生意欲朝与压缩方向E相反的方向返回活塞102的恢复力。另外,此时,由于螺旋弹簧103被压缩,所以利用螺旋弹簧103朝与压缩方向E相反方向(-Y方向)对活塞102施力。这些恢复力以及施加力朝与安装方向B相反的方向作用于墨水容器23,并随着活塞102朝+Y方向移动而增大。当墨水容器23按压阻尼器58(59)时,基于这样的恢复力以及作用力的缓冲作用起作用,减小墨水容器23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碰撞时的冲击。由此,能够降低墨水容器23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时接触的部位(尤其是墨水供应部32和墨水导出部81)因冲击而破损的可能性。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凹部空间101a的任一个面或者开口侧设置与安装部件主体部50A的外部相连通的微细的连通部,逐渐地释放被压缩的空气。由此,插入时的举动变得更加柔和,从而能够减小碰撞时的冲击。另外,释放凹部空间101a的压缩空气而恢复力变弱,因此,能够使得板簧90与卡定部91的卡合更加难以脱离。
(作用效果)
如以上那样,本方式的墨水容器23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在打印机1的主罐21设置的墨水容器容纳部22。墨水容器容纳部22被配置为以设置于盖体30的墨水供应部32为重力方向G的下侧的方式倾斜的姿势。墨水容器23以及托盘24以将安装于墨水袋70的一端的适配器80配置于重力方向G的下侧、且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相同的角度倾斜的姿势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此时,在安装于墨水容器23的墨水导出部81与设置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墨水供应部32连接之前,墨水容器23的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导销56、57卡合。因此,能够将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供应部32的连接在两者的定位完成的状态下顺畅地进行。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连接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供应部32。
另外,在本方式中,以墨水供应部32位于重力方向G的下侧的方式倾斜墨水容器容纳部22,因此,借助重力将墨水容器23顺畅地插入墨水容器容纳部22。因此,在使用具备大容量(例如,容量为3L)的墨水袋70的墨水容器23的情况下,将该墨水容器23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作业容易。另外,墨水容器23以墨水在配置有墨水供应部32的一侧(重力方向G的下侧)集中的姿势被安装。因此,能够顺畅地送出墨水容器23的液体。并且,当在墨水容器23内产生了气泡的情况下,气泡朝与墨水供应部32相反一侧集中。因此,气泡侵入墨水供应部32的可能性低。
另外,在本方式中,能够与设置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连接端子62连接的电路基板83设置于墨水容器23,当将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安装时,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供应部32在电路基板83与连接端子62连接之前被连接。这样一来,完成电路基板83与连接端子62的连接,即便在墨水容器23被打印机1的控制部识别之后立即开始墨水的吸引,也不会进行墨水导出部81与墨水供应部32没有连接的状态下的墨水的吸引(空吸引)。因此,能够防止空气侵入供应管16。
并且,在本方式中,当将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安装时,安装电路基板83的墨水容器23的基板保持部82卡合于在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端子配置部39形成的贯穿部39a。更具体而言,配置于贯穿部39a的卡合部64与形成于基板保持部82的槽82d卡合。由此,能够提高电路基板83相对于连接端子62的位置精度。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连接连接端子62和电路基板83。
另外,在本方式中,在墨水容器23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之间设置有阻尼器58、59。当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沿安装方向B移动时,阻尼器58、59抵接于在墨水容器23形成的第一、第二凹部88、89的底面88a、89a而发挥缓冲作用。因此,能够缓和因墨水容器23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碰撞而产生的冲击。因此,当在倾斜的墨水容器容纳部22安装墨水容器23时,能够抑制墨水容器容纳部22和墨水容器23猛力地碰撞,能够抑制因碰撞时的冲击而引起的破损。
进而,在本方式中,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的直径、以及与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卡合的导销56、57的直径大于墨水导出部81的突出部81a的直径(外径)。即,基于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和导销56、57的两处的卡合部的强度高。并且,在本方式中,在墨水导出部81的外周面形成有肋81c,因此,墨水导出部81本身的强度也高。因此,针对将墨水容器23安装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时的冲击的强度、针对在打印机1的动作等时施加于主罐21的振动的强度进一步提高,因冲击、振动而引起破损的可能性小。
另外,本方式的墨水容器23具备墨水袋70、以及安装于墨水袋70的+Y方向的端缘(即,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安装方向B的前端)的适配器80,在适配器80的容器宽度方向X的一端以及另一端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卡定部91。当将墨水容器23朝墨水容器容纳部22安装时,该卡定部91由设置于与卡定部91对置的安装部件50的部位的板簧90卡定。通过像这样使卡定部91与板簧90卡合,能够将墨水容器23卡定于墨水容器容纳部22内的安装位置。因此,能够维持墨水容器23与墨水容器容纳部22的稳定的连接状态。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可以形成为板簧90和卡定部91连一个都不设置的结构,将形成于基板保持部82的槽82d与配置于贯穿部39a的卡合部64卡合的构造省略。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的直径以及与第一、第二引导孔86、87卡合的导销56、57的直径小于墨水导出部81的突出部81a的直径(外径)。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不设置阻尼器58、59。
符号说明
1:打印机(液体喷射装置);2:加压部;3:加压管;10:打印机主体部;11:墨水喷射头(液体喷射部);12:压板单元;13:盒安装部;14:中间罐;15:供应管;16:供应管;17:壳体;18:过滤器;19:墨水容器;20:墨水容纳单元;21:主罐;22:墨水容器容纳部(液体容器容纳部);23:墨水容器(液体容器);24:托盘;24a:底板部;24b:侧壁部;25:第一嵌合部;26:第二嵌合部;27:O型环;28:外侧环;28a:环状部;30:盖体;31:盖主体部;31a:凸缘部;32:墨水供应部(液体供应部);32a:连接口;32b:突出部;32c:墨水流路;33、34:定位突起;33a、34a:大径部;33b、34b:小径部;35、36:凸台部;35a、36a:固定孔;37:固定螺丝;38:加压管连接部;38a:加压孔;39:端子配置部39a:贯穿部(开孔);40:泄料罐40a:容器前面部;41:圆形开口;42:圆筒部;43:开闭门;50:安装部件;50A:安装部件主体部;50B:端板部;50C:端板部;51:贯穿部;52、53:圆柱状突出部;52a、53a:定位孔;54、55:凸台部;54a、55a:固定孔;56、57:导销(安装部件侧卡合部);58、59:阻尼器;60:连接器单元;61:倾斜面;62:连接端子;63:配线;64:卡合部;70:墨水袋(液体容纳体);71:连通部;72:档部;80:适配器;80A:前板部;80B:端板部;80C:端板部;80D:墨水袋安装部;81:墨水导出部(液体导出部);81a:突出部;81b:隆起部;81c:肋;82:基板保持部(突部);82a:基端部;82b:基板安装部;82c:倾斜面;82d:槽;83:电路基板;84:第一被嵌合部;85:第二被嵌合部;86:第一引导孔(液体容器侧定位部);87:第二引导孔(液体容器侧定位部);88:第一凹部;88a:底面(抵接部);89:第二凹部;89a:底面(抵接部);90:板簧(弹性卡合部);91:卡定部;100:突出部;101:凹部;101a:凹部空间;102:活塞(移动部);102a、102b:端部;103:螺旋弹簧;A:旋转中心;B:安装方向;E:压缩方向;G:重力方向;P:印刷介质;X:容器宽度方向Y:容器前后方向;Z:容器上下方向。
Claims (7)
1.一种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相对于以液体供应部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侧的方式倾斜地配置的液体容器容纳部能够装卸,
所述液体容器具备:
液体容器侧定位部,所述液体容器侧定位部能够供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安装部件侧卡合部卡合;以及
液体导出部,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连接,
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
所述液体容器侧定位部与所述安装部件侧卡合部在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连接之前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还具有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能够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连接端子连接,
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
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供应部在所述电路基板与所述连接端子连接之前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还具有突部,所述电路基板安装于所述突部,
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
所述突部与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开孔卡合。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侧定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液体导出部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还包括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形成为密封凹部空间的一端并且能够压缩所述凹部空间的空气,
所述液体容器还具备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移动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具备:
液体容纳体;以及
适配器,所述适配器设置于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安装方向的前端,
所述适配器具有卡定部,所述卡定部设置于与所述安装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以及另一端中的至少一者,
当将所述液体容器朝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安装时,所述卡定部由设置于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的弹性卡合部卡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器容纳部还包括移动部,所述移动部形成为密封凹部空间的一端并且能够压缩所述凹部空间的空气,
所述适配器还具备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能够与所述移动部抵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81708A JP6331623B2 (ja) | 2014-04-11 | 2014-04-11 | 液体容器 |
JP2014-081708 | 2014-04-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72762A true CN104972762A (zh) | 2015-10-14 |
CN104972762B CN104972762B (zh) | 2018-06-01 |
Family
ID=5426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46513.8A Active CN104972762B (zh) | 2014-04-11 | 2015-03-31 | 液体容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40029B2 (zh) |
JP (1) | JP6331623B2 (zh) |
CN (1) | CN104972762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09365A (zh) * | 2015-12-28 | 2020-07-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
TWI780115B (zh) * | 2017-03-01 | 2022-10-11 |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瓶套組 |
CN115593114A (zh) * | 2021-06-28 | 2023-01-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Jp) | 容器和印刷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23666B2 (ja) * | 2015-10-14 | 2019-12-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廃液収容体 |
JP6819077B2 (ja) * | 2016-05-27 | 2021-01-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7014912B2 (ja) * | 2017-10-05 | 2022-02-01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 印刷材料容器のガイド部分 |
JP7032737B2 (ja) | 2018-06-23 | 2022-03-09 | 株式会社奥村組 | Fcプレートの固定部材および函体構造物の設置方法 |
JP7032736B2 (ja) | 2018-06-23 | 2022-03-09 | 株式会社奥村組 | Fcプレートの固定部材および函体構造物の設置方法 |
US11247477B2 (en) | 2018-07-13 | 2022-02-1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upling systems |
EP3687807B1 (en) | 2018-07-13 | 2022-12-2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WO2020013858A1 (en) | 2018-07-13 | 2020-01-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ollar for fluid barrier |
EP3687812B1 (en) | 2018-07-13 | 2022-11-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pouts with angled clamp flanges for a print liquid supply |
ES2849570T3 (es) | 2018-07-13 | 2021-08-19 |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 Suministro de líquido de impresión |
WO2020013835A1 (en) | 2018-07-13 | 2020-01-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supply |
CN112423989B (zh) | 2018-07-13 | 2022-08-02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具有偏移管嘴的易弯式打印液体供给储存器 |
CN112026173B (zh) | 2018-07-13 | 2021-10-08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接口结构、接口结构组件、打印液体供应装置和打印套件 |
WO2020013859A1 (en) | 2018-07-13 | 2020-01-1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 liquid interconnects with rotary motion damper |
CN112055658B (zh) | 2018-07-13 | 2022-06-21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用于打印液体供应源的具有楔形叉端的夹板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15402B1 (en) * | 1998-06-15 | 2001-11-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ontainer used for such apparatus |
CN1583411A (zh) * | 2000-01-31 | 2005-02-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
JP2005047258A (ja) * | 2003-07-16 | 2005-02-2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CN101049764A (zh) * | 2006-04-05 | 2007-10-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
CN101242957A (zh) * | 2005-08-17 | 2008-08-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JP2008265009A (ja) * | 2007-04-16 | 2008-11-06 | Mst: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装置 |
CN101687418A (zh) * | 2007-06-20 | 2010-03-3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流体喷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92608A (zh) * | 2012-01-05 | 2013-07-10 | 株式会社理光 |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03419501A (zh) * | 2012-05-23 | 2013-12-0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90347B2 (ja) * | 1989-12-25 | 1998-08-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タ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
JP3110872B2 (ja) * | 1992-06-24 | 2000-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6010210A (en) * | 1997-06-04 | 2000-01-0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Ink container having a multiple function chassis |
US6692117B1 (en) * | 1997-07-14 | 2004-02-17 | Owens-Illinois Closure Inc. | Liquid containment and dispens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flow control valve |
ES2335521T3 (es) * | 2000-01-21 | 2010-03-29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ucho de tinta. |
US7744202B2 (en) * | 2002-01-30 | 2010-06-2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ing-fluid container |
US7874660B2 (en) * | 2007-10-10 | 2011-01-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losure and connector for a supply container |
JP4561853B2 (ja) * | 2008-03-27 | 2010-10-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体カートリッジ |
JP5720148B2 (ja) * | 2010-09-03 | 2015-05-2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
JP5982857B2 (ja) * | 2012-02-21 | 2016-08-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85922B2 (ja) * | 2012-09-13 | 2017-03-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4
- 2014-04-11 JP JP2014081708A patent/JP6331623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10146513.8A patent/CN104972762B/zh active Active
- 2015-04-06 US US14/679,229 patent/US934002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15402B1 (en) * | 1998-06-15 | 2001-11-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ontainer used for such apparatus |
CN1583411A (zh) * | 2000-01-31 | 2005-02-2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用于喷墨打印机的墨盒 |
JP2005047258A (ja) * | 2003-07-16 | 2005-02-24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CN101242957A (zh) * | 2005-08-17 | 2008-08-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 |
CN101049764A (zh) * | 2006-04-05 | 2007-10-10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液体容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
JP2008265009A (ja) * | 2007-04-16 | 2008-11-06 | Mst:Kk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ク供給装置 |
CN101687418A (zh) * | 2007-06-20 | 2010-03-3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流体喷射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192608A (zh) * | 2012-01-05 | 2013-07-10 | 株式会社理光 | 液体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CN103419501A (zh) * | 2012-05-23 | 2013-12-0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盖以及液体容纳容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09365A (zh) * | 2015-12-28 | 2020-07-1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
CN111409365B (zh) * | 2015-12-28 | 2021-05-1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
US11141985B2 (en) | 2015-12-28 | 2021-10-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supply unit |
TWI780115B (zh) * | 2017-03-01 | 2022-10-11 | 日商精工愛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 瓶套組 |
CN115593114A (zh) * | 2021-06-28 | 2023-01-13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Jp) | 容器和印刷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72762B (zh) | 2018-06-01 |
JP2015202581A (ja) | 2015-11-16 |
US20150290945A1 (en) | 2015-10-15 |
US9340029B2 (en) | 2016-05-17 |
JP6331623B2 (ja) | 2018-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72762A (zh) | 液体容器 | |
CN104943389A (zh) | 液体容器、转接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4943388A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8528052B (zh) | 墨水补给容器 | |
CN107487084A (zh) | 墨水补充容器 | |
CN104972763A (zh) | 液体容器、适配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
CN107487083B (zh) | 墨水补充容器 | |
US7513612B2 (en) | Protector for ink cartridge | |
US20170151800A1 (en) | Liquid container and protection member | |
CN105835530B (zh) | 液体容纳体 | |
US9481181B2 (en) | Ink cartridge chip, ink cartridge, and structural body | |
CN106985538B (zh) | 液体供应单元 | |
CN103419499A (zh) | 打印原料收容容器 | |
JP2016043595A (ja) | 液体収容体保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JP7000729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 | |
KR20180099967A (ko) | 차량용 압력감지장치 | |
CN215677473U (zh) | 测漏组件及包含其的测漏机 | |
KR20180083216A (ko) | 차량용 컵홀더장치 | |
CN219486928U (zh) | 一种墨盒 | |
CN217476890U (zh) | 墨盒 | |
US20220097388A1 (en) | Liquid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CN109515171B (zh) | 油箱闭锁装置 | |
JP2509522B2 (ja) | 定量噴出可能の流体噴出弁構造体と定量噴出可能の流体噴出弁 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
JP2015089627A (ja) | 印刷流体供給装置 | |
JP2001315900A (ja) | 自動車の給油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自動車の給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