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9365A -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9365A
CN111409365A CN202010232154.9A CN202010232154A CN111409365A CN 111409365 A CN111409365 A CN 111409365A CN 202010232154 A CN202010232154 A CN 202010232154A CN 111409365 A CN111409365 A CN 111409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side engaging
engaging portion
engaged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21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9365B (zh
Inventor
石泽卓
品田聪
清水芳明
深泽教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09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9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9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0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 B41J2/13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jet control for inclination of printe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具备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墨盒,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具有第一装置侧卡合部的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以及具有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墨盒具备外壳、液体供给口、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形状与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形状相同,在安装方向上的第一容器侧卡合部距液体供给口的高度与在安装方向上的第二容器侧卡合部距液体供给口的高度相同,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第二容器侧卡合部设置在夹持液体供给口的位置,通过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与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且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从而向拆卸方向的墨盒的移动受到限制。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1月18日、申请号为201680076230.3、发明名称为“液体供给单元”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液体供给单元相关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能够安装在打印机的支架上的墨盒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487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墨盒具备:能够向打印机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口;以及设置在墨盒的侧面且能够与支架的凹部卡合的手柄。
关于现有的墨盒,期望提高墨盒安装在打印机上时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这种要求并不限于能够安装在打印机上的墨盒,还共同存在于其他种类的液体喷射装置用的液体供给单元中。并且,在现有技术中,期望提高小型化、低成本化、省资源化、制造容易化、使用便利性的提高等。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实现。
(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提供了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具有卡合部的卡合结构。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具有:外壳;液体供给部,其配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且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以及被卡合结构,其具备: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外壳并能够供所述卡合结构插通的第一开口部,所述被卡合部配置在比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靠内侧。
根据该方式,由于被卡合部形成于比外壳的外表面靠内侧,因此与被卡合部形成于比外壳的外表面靠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液体供给单元的小型化。并且,由于被卡合部形成于外壳的内侧,因此能够降低尘土等异物附着在被卡合部或其周围的可能性。由此,由于能够精度好地进行被卡合部与卡合部的卡合,因此能够提高液体供给单元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
(2)上述方式还可以是,在液体供给单元中,所述被卡合结构还具有朝向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开口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开口的第二开口部。
根据该方式,通过被卡合结构不仅具有第一开口部,还具有第二开口部,从而即使在尘土等异物侵入了被卡合结构内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侵入的异物向被卡合结构的外侧排出。
(3)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被卡合结构还具有朝向与所述第一开口部开口的方向以及所述第二开口部开口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开口的第三开口部。
根据该方式,通过被卡合结构还具有第三开口部,能够更容易地将侵入的异物向被卡合结构的外侧排出。
(4)上述方式可以是,液体供给单元还具有为了解除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而操作的单元侧操作部。
根据该方式,能够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与卡合部的卡合。
(5)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被卡合部构成为,在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所述被卡合部通过与所述卡合结构抵接而能够移动。
根据该方式,能够容易地使被卡合部移动。
(6)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被卡合部由能够与作为凹部或开口部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突起形成。
根据该方式,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形成被卡合部。
(7)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被卡合部由能够与作为突起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凹部或开口部形成。
根据该方式,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形成被卡合部。
(8)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支架单元,该支架单元设置有所述卡合结构并且能够供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在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单元侧操作部配置在从所述支架单元露出的位置。
根据该方式,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
(9)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单元侧操作部配置在所述外壳中的、所述单元侧操作部距离后端侧部分比所述单元侧操作部距离前端侧部分更近的位置,所述前端侧部分为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部分,所述后端侧部分与所述前端侧部分对置,并且位于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拆卸方向侧。
根据该方式,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
(10)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外壳的一部分构成为通过操作所述单元侧操作部而能够移动,所述被卡合部以与能够移动的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连动的方式与能够移动的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连接。
根据该方式,能够使被卡合部容易移动。
(11)上述方式可以是,相对于所述外壳中的前端侧部分,所述单元侧操作部配置在后端侧部分,所述前端侧部分为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上的前端侧部分,所述后端侧部分与所述前端侧部分对置,并且位于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拆卸方向侧。
根据该方式,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
(12)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卡合结构还具有通过操作而能够使所述卡合部移动的装置侧操作部,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通过所述卡合部移动而被解除。
根据该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被卡合部与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
(13)上述方式可以是,液体供给单元还具有通过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电极部接触而能够进行电连接的接触部,在与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方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上,所述液体供给部、所述接触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位置配置在一侧,所述卡合位置位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
根据该方式,与卡合位置在第一方向上不位于液体供给部与接触部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良好地维持接触部与电极部的接触。
(14)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外壳具有:第一壁部,其配置有所述液体供给部和所述第一开口部;第二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对置;第三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相交;第四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三壁部对置;第五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以及所述第四壁部相交;第六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以及所述第四壁部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五壁部对置。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第一~第六壁部的液体供给单元。
(15)上述方式可以是,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四壁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五壁部与所述第六壁部的距离长。
根据该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第三壁部与第四壁部的距离比第五壁部与第六壁部的距离长的液体供给单元。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能够作为具备外壳、液体供给部、被卡合结构这样的多个要素中的一个以上的要素的装置而实现。即,该装置可以具有外壳,也可以不具有外壳。并且,该装置可以具有液体供给部,也可以不具有液体供给部。并且,该装置可以具有被卡合结构,也可以不具有被卡合结构。根据这样的各种方式,能够解决装置小型化、低成本化、省资源化、制造容易化、使用便利性的提高等各种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并且,上述液体供给单元的各方式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全部均可以应用于该装置。
另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实现,除了液体供给单元以外,还能够以液体供给单元的制造方法、具备液体供给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喷射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托架单元的上表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F2-F2截面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5是容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过程的图。
图7是表示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二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三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五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六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用于说明被卡合部的变形方式的图。
图18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用于说明支架单元的图。
图20是容器的立体图。
图21是用于主要说明容器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过程的图。
图23是表示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方法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卡合部与被卡合部的卡合的解除方法的图。
图27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图。
图28是托架单元的截面图。
图2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30是用于说明被卡合结构和单元侧操作部件的示意图。
图31是表示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过程的图。
图32是表示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
图34是第一变形例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35是表示关于容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概念图。
图36是表示第三变形例的容器的图。
图37是用于说明第四变形例的容器的图。
[标号说明]
10、10a:打印机;12:压纸卷筒;13:托架电机;14:驱动带;18:输送电机;20、20A~20J、20AA、20AB、20AC、20AD、20a~20c、20aA、20bA:容器;21、21a、21b、21bA:第一壁部(前端侧部分);22、22a、22b、22H:第二壁部(后端侧部分);23、23G、23H、23a、23b:第三壁部;24:第四壁部;24F、24b、24bA、24s:一端部;24t:另一端部;25、25a、25b:第五壁部;26、26a、26b:第六壁部;27、27AA、27DD、27D、27F、27G、27H、27a、27b、27bA:被卡合结构;28、28AB、28AC、28AD、28F、28G、28H、28a、28b、28bA:外壳;29:阀机构;29A:密封部;29B:阀芯;29C:施力部材;37:柔性电缆;38:控制部;39:管;40:电路基板;40fa:表面;50:打印头单元;60、60E、60b:托架单元;61、61B、61a、61b:支架单元;62、62E、62a、62b:装置前壁部;64、64a、64b:第一侧壁部;65、65a、65b:第二侧壁部;66、66a、66b:第三侧壁部;67、67a、67b:第四侧壁部;69、69b:容器容纳室;69A~69F:插槽;70、70A~70G、70b:卡合结构;79、79b:单元侧操作部材;79F、79bs:单元侧操作部;79bt:卡合解除部;80、80H、80I、80a、80aA:被卡合部材;83:第一部材;83H:第一部材;83Hs:单元侧操作部;83Ht:另一端侧角部;83s:单元侧操作部;83t:另一端部;84、84H:第二部材;86、86H:第三部材;89、89I:施力部材;120:卡合结构;122:主体部;122s:一端部;122t:另一端部;124:卡合部;201、201a:液体容纳部;205:连通孔;208:连接壁部;209:流通部;209AC:液体保持部材;210:液体容纳部;212、212a、212b:液体供给部;215:第一底壁部;216:倾斜壁部;217:第二底壁部;219:供给部配置口;220:大气导入口;222:第二被卡合结构;232:通孔;238:内部空间部;242b:通孔;271、271b:内壁部;272、272a:第一开口部;272AB:第二开口部;272AC:第三开口部;274、274F、274G、274H、274J、274a、274aA、274b:被卡合部;275、275G、275H、275b:接纳部;275A:第一接纳部;275AC:第三开口部;275B:第二接纳部;276:开口部;277:壁部;278、278b:壁部;280:底面;284:泡沫树脂;290j:容纳部材;292j:转接器;310、310a:单元侧操作结构;314、314a、314aA:单元侧操作部材;314s:单元侧操作部;314t、314ta:卡合解除部;316:施力部材;318:内壁;432:接触部(单元侧端子);62E1:固定壁部;62E2:移动壁部;622:液体导入针;622b:液体导入管;622s:基端部;622t:顶端部;629:弹性部材;640、642a:第二卡合结构;644、644b:电极部;645、645b:支架侧端子;690:端子保持部;691:倾斜面;772、772B、772G、772b:主体部;772s:一端部;772t:另一端部;774:卡合形成面;774G:卡合部;774b:卡合形成面;775、775b:引导面;776:卡合部;776D:卡合部;776F:卡合部;776b:卡合部;778:相对部;780:轨道;790:定位部;798:单元侧操作部;799:卡合解除部;800:外部罐;802:管;866、866H、866a、866aA:卡合引导部;1000、1000a、1000b:液体喷射系统;62E2:移动壁部;CPa、CPb:中央部;CT、CTb:中心轴线;FG、FH:施力;P:印刷介质;Ps、Psa、Pst、Pt、Pta、Ptb:外力;RA:一侧;RB:另一侧;RtF:支点;Ve、Ve1、Ve2、V21:法线向量;st:卡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A-1.液体喷射系统的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中,标注有互相正交的X轴、Y轴和Z轴。此后所示的图中也根据需要标注有X轴、Y轴和Z轴。图1的X轴、Y轴和Z轴与其他图的X轴、Y轴和Z轴对应。液体喷射系统1000具有作为液体供给单元的容器20和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打印机10。打印机10具备托架单元60。托架单元60具备能够安装容器20的支架单元61和能够将墨水向外部喷出的打印头单元50。容器20可装卸地安装在打印机10的支架单元61上。
容器20在内部容纳墨水。容纳在容器20中的墨水在后述的液体供给部以及液体导入针流通并被供给至打印头单元50。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机10的支架单元61上可装卸地安装有多个容器20。在本实施方式中,六种容器20与六色(黑色、黄色、品红色、淡品红色、青色以及淡青色)墨水对应地逐一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即合计六个(在图中仅示出一个)容器20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另外,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的容器20的数目并不局限于六个。
打印机10通过抽吸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的容器20内的墨水而使墨水经由后述的液体导入针向打印头单元50流通。打印头单元50具备压电元件等喷出机构,向纸、标签等印刷介质P喷出(供给)墨水。由此,向印刷介质P印刷文字、图形以及图像等数据。
打印机10所具备的控制部38控制打印机10的各部分。打印机10的托架单元60构成为能够使打印头单元50相对于印刷介质P进行相对移动。控制部38与托架单元60之间经由柔性电缆37电连接。打印头单元50的喷出机构基于来自控制部38的控制信号而执行喷出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托架单元60中,与打印头单元50一起构成有支架单元61。像这样,容器20安装在使打印头单元50移动的托架单元60上的支架单元61上的打印机10的类型亦称为“托架装载型”。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与托架单元60不同的部位构成不动的支架单元61,从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的容器20经由管向打印头单元50供给墨水。这种打印机的类型亦称为“非托架装载型”。
打印机10还具备主扫描输送机构和副扫描输送机构,该主扫描输送机构和副扫描输送机构用于使托架单元60与印刷介质P相对移动而实现对印刷介质P的印刷。打印机10的主扫描输送机构具备托架电机13和驱动带14。通过将托架电机13的动力经由驱动带14传递给托架单元60,使托架单元60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打印机10的副扫描输送机构具备输送电机18和压纸卷筒12。通过输送电机18的动力传递给压纸卷筒12,在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副扫描方向上输送印刷介质P。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使用状态(亦称为“使用姿态”)下,将沿着输送印刷介质P的副扫描方向(前后方向)的轴作为Y轴,将沿着使托架单元60往复移动的主扫描方向(左右方向)的轴作为X轴,将沿着重力方向(上下方向)的轴作为Z轴。另外,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使用状态是指设置在水平的面上的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平的面为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面(XY平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副扫描方向(前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其反方向(后方向)作为-Y轴方向,将从重力方向的下方朝向上方的方向(上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其反方向(下方向)作为-Z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右侧面朝向左侧面的方向作为+X轴方向(左方向),将其反方向作为-X轴方向(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的多个容器20的排列方向为沿着X轴的方向(左右方向,简称为“X轴方向”)。另外,将沿着X轴的方向(左右方向)亦称为“X轴方向”,将沿着Z轴的方向(上下方向)亦称为“Z轴方向”。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20向支架单元61的安装方向为-Z轴方向,用于将容器20从支架单元61拆卸的拆卸方向为+Z轴方向。
A-2.托架单元60的结构
图2是托架单元60的上表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F2-F2截面示意图。支架单元61(图2、图3)具有五个壁部62、64、65、66、67。将壁部62亦称为装置前壁部62,将壁部64亦称为第一侧壁部64,将壁部65亦称为第二侧壁部65,将壁部66亦称为第三侧壁部66,将壁部67亦称为第四侧壁部67。五个壁部62、64、65、66、67例如由合成树脂成型。
装置前壁部62构成支架单元61的底壁。装置前壁部62位于安装方向侧。
四个壁部64、65、66、67从装置前壁部62的周缘部向+Z轴方向(拆卸方向)延伸。由这五个壁部62、64、65、66、67形成凹部。该凹部形成容纳容器20的容器容纳室69(亦称为“容器安装部69”)。并且,容器容纳室69具有能够接纳各个容器20的多个插槽(安装空间)69A~69F。多个插槽69A~69F例如可以通过在装置前壁部62上设置板状的间隔壁而进行分割。
第一侧壁部64与第二侧壁部65在Y轴方向上对置。第三侧壁部66与第四侧壁部67在X轴方向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支架单元61中,Z轴方向为高度方向,Y轴方向为长度方向,X轴方向为宽度方向。
支架单元61在每个插槽69A~69F上具备作为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导入针622、卡合结构70、电极部644。
液体导入针622(图3)配置在装置前壁部62上。液体导入针622从装置前壁部62向+Z轴方向突出。在液体导入针622的内部,形成有墨水能够流通的流路。液体导入针622沿着-Z轴方向(安装方向)延伸。液体导入针622具有位于装置前壁部62侧的基端部622s和基端部622s的相反侧的顶端部622t。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导入针622,其截面为大致圆形,具有沿着安装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T。从基端部622s朝向顶端部622t的方向为+Z轴方向,从顶端部622t朝向基端部622s的方向为-Z轴方向。液体导入针622与打印头单元50连通。
卡合结构70为从装置前壁部62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卡合结构70具备从装置前壁部62向拆卸方向延伸的主体部772和与主体部772的端部(拆卸方向侧端部)连接的卡合部776。卡合结构70例如可以通过合成树脂与装置前壁部62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与装置前壁部62成型。
主体部772为柱状的部件。主体部772的一端部772s与装置前壁部62连接。主体部772构成为,利用外力以一端部772s为支点,通过主体部772发生弹性形变,另一端部772t能够向具有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RM移动。施加在主体部772上的外力为例如在容器20的安装过程中,通过卡合结构70与容器20抵接而施加的力。
卡合部776为与主体部772的另一端部772t连接的突起。卡合部776向从主体部772的另一端部772t的拆卸方向(+Z轴方向)以及与拆卸方向正交、从第二侧壁部65朝向第一侧壁部64的方向(具体为-Y轴方向)突出。在容器20安装在支架单元61上的安装状态下,卡合部776能够与容器20(具体为后述被卡合部)卡合。通过卡合部776与容器20的被卡合部相卡合,限制了安装状态下的容器20的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移动。
卡合部776具备引导面775和卡合形成面774。引导面775在容器20的安装过程中与容器20抵接。通过该抵接,另一端部772t向+Y轴方向侧移动。引导面775为用于将容器20引导至卡合位置的部件。引导面775朝向包含拆卸方向(+Z轴方向)和与拆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775朝向包含拆卸方向(+Z轴方向)和与拆卸方向正交并从第二侧壁部65朝向第一侧壁部64的方向(-Y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面(要素)朝向方向”是指以面(要素)的法线向量Ve的方向为对象。即,引导面775的法线向量Ve1的方向为包含+Z轴方向分量和-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卡合形成面774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与容器20的被卡合部卡合。卡合形成面774为水平的面,并且为朝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的面。卡合形成面774从主体部772向支架侧端子645所在的一侧(-Y轴方向侧)延伸。为了限制容器20向拆卸方向的移动,卡合形成面774只要是能够与后述的容器20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形状,则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例如,卡合形成面774可以相对于拆卸方向倾斜,也可以是具有凹凸的面以替代平面。并且,也可以采用通过与容器20的被卡合部嵌合而能够卡合的形状,以替代卡合形成面。
卡合结构70还可以具有用于使卡合部776向箭头RM所示的方向移动的装置侧操作部(图中未示出)。装置侧操作部配置在使用者能够操作的位置。装置侧操作部用于解除卡合形成面774与容器20的卡合。装置侧操作部为例如与另一端部772t连接的棒状的部件。例如,装置侧操作部的一部分从装置前壁部62向外侧突出。使用者通过对装置侧操作部施加外力,能够使卡合部776移动。
电极部644具有多个支架侧端子645。电极部644设置在第一侧壁部6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侧端子645设置有九个。另外,支架侧端子645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少于九个,也可以多于九个。支架侧端子645与控制部38(图1)电连接。支架侧端子645的一部分位于容器容纳室69内。支架侧端子645为板状的金属制部件,以至少能够在Y轴方向上弹性形变的方式构成。在安装状态下,各个支架侧端子645通过与容器20的对应部件(接触部)接触而与接触部电连接。并且,在安装状态下,各个支架侧端子645通过向-Y轴方向侧发生弹性形变而将容器20向+Y轴方向侧施力。
如图3所示,在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将第一侧壁部64的内表面和第二侧壁部65的内表面的中央作为中央部CPa,相对于中央部CPa将第一侧壁部64侧作为一侧RA,相对于中央部CPa将第二侧壁部65侧作为另一侧RB。在这种情况下,支架单元61所具备的各部分具有以下的位置关系。即,液体导入针622、电极部644位于一侧RA,卡合部776位于另一侧RB。
A-3.容器20的结构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的立体图。图5是容器20的截面图。在图4和图5中,标注有安装状态下的X轴、Y轴和Z轴。另外,在此后的图中,根据需要,标注有安装状态下的X轴、Y轴和Z轴。
容器20(图4)具备外壳28、液体容纳部201、液体供给部212、电路基板40、被卡合结构27。
外壳28形成容器20的外表面。外壳28为容器20的主体,划分限定包含液体容纳部201的内部空间。外壳28由聚丙烯(PP)等合成树脂形成。外壳28为大致棱柱形状或大致长方体形状。另外,外壳28的一部分也可以由树脂制膜形成。
外壳28具有第一壁部21、第二壁部22、第三壁部23、第四壁部24、第五壁部25、第六壁部26。第一壁部21~第六壁部26的外表面均为大致平面。“大致平面”是指包括面整个区域完全平坦的情况和面的一部分具有凹凸的情况。即,包括即使面的一部分上具有些许凹凸,也能够把握构成容器20的外壳28的面或壁的情况。第一壁部21~第六壁部26的俯视的外形均为大致长方形。
第一壁部21在安装状态下构成水平的底面。第一壁部21朝向具有安装方向(-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21朝向安装方向。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部21的外表面的法线向量的方向为安装方向。在此,将第一壁部21亦称为“前端侧部分21”。第一壁部(前端侧部分)21也可以说是外壳28中位于安装方向侧的部分。并且,第一壁部(前端侧部分)21是与设置有液体导入针622的装置前壁部62(图3)相对的部分。另外,第一壁部21朝向安装方向,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朝向具有安装方向的分量的方向即可。
第二壁部22在安装状态下构成水平的顶面。第二壁部22与第一壁部21对置。第二壁部22位于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拆卸方向侧。第二壁部22为朝向具有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壁部22朝向拆卸方向。将第二壁部22亦称为“后端侧部分22”。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两个要素对置的情况”是指包括在两个要素之间存在其他要素的情况,以及在两个要素之间不存在其他要素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在第二壁部22上,形成有大气导入口220(图5)。大气导入口220随着液体容纳部201的墨水的消耗而向液体容纳部201导入空气。并且,容器20也可以在第二壁部22等具有用于向液体容纳部201注入墨水的液体注入口。
第三壁部23在安装状态下构成背面。第三壁部23与第一壁部21以及第二壁部22相交。第三壁部23的外表面为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平行,并且与Y轴方向垂直的面(XZ平面)。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两个要素(例如,壁部或面)“相交”的含义是两个要素彼此实际相交的状态、将一个要素延长的情况下与另一个要素相交的状态、以及彼此延长的情况下延长的部分相交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第四壁部24在安装状态下构成正面。第四壁部24与第一壁部21以及第二壁部22相交。并且,第四壁部24与第三壁部23对置。第四壁部24的外表面为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平行,并且与Y轴方向垂直的面(XZ平面)。
第五壁部25在安装状态下构成右侧面。第六壁部26在安装状态下构成左侧面。第五壁部25与第六壁部26对置。第五壁部25和第六壁部26分别与第一~第四壁部21~24相交。第五壁部25和第六壁部26的各自的外表面为与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平行,并且与X轴方向垂直的面(YZ平面)。第五壁部25与第六壁部26彼此对置。
外壳28的第五壁部25与第六壁部26对置的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壁部21与第二壁部22对置的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以及第三壁部23与第四壁部24对置的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小。即,第三壁部23与第四壁部24的距离比第五壁部25与第六壁部26的距离长。
将与安装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亦称为第一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第三壁部23与第四壁部24对置的方向。换言之,第一方向为与安装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外壳28的尺寸大的方向。如图5所示,在容器20中,第三壁部23的外表面和第四壁部24的外表面的中央成为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CPb,相对于中央部CPb靠第三壁部23侧成为一侧RA,相对于中央部CPb靠第四壁部24侧成为另一侧RB。
液体容纳部201(图5)容纳用于向打印头单元50供给的墨水。液体容纳部201由外壳28划分形成。
液体供给部212能够与液体导入针622(图3)连接。液体供给部212经由形成于第一壁部21上的连通孔205与液体容纳部201连通。即,液体供给部212能够向打印机10供给墨水。液体供给部212配置在构成外壳28的前端侧部分的第一壁部21上。并且,液体供给部212在第一方向上配置在一侧RA。液体供给部212为从第一壁部21向安装方向突出的筒状的部件。液体供给部212的顶端开口。液体供给部212经由顶端的开口使液体容纳部201所容纳的墨水向外部(例如,液体导入针622)流通。在安装状态下,通过将液体导入针622插入到筒状的液体供给部212内,液体供给部212与液体导入针622连接。通过该连接,墨水能够从液体供给部212向液体导入针622流通。
在液体供给部212的内部,配置有阀机构29。液体供给部212的内部流路通过阀机构29而被开闭。阀机构29从液体供给部212的顶端侧按顺序具备密封部(阀座)29A、阀芯29B、施力部件29C。密封部29A为大致圆环状的部件。密封部29A例如由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弹性体构成。密封部29A被压入液体供给部212的内部。阀芯29B为大致圆柱状的部件。在容器20向支架单元61安装之前的状态(未安装状态)下,阀芯29B堵塞形成于密封部29A上的孔(阀孔)。施力部件29C为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29C将阀芯29B向朝向密封部29A侧的方向施力。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液体导入针622(图3)将阀芯29B向离开密封部29A的方向按压,阀芯29B离开密封部29A。由此,阀机构29成为打开状态。
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电路基板40(图4)与控制部38(图1)电连接。在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fa上,设置有多个单元侧端子432。多个单元侧端子432与支架侧端子645(图3)的数目对应地设置有九个。各个单元侧端子432的外形为大致矩形形状。通过大致矩形形状的单元侧端子432的中央部与对应的支架侧端子645接触,单元侧端子432能够与支架侧端子645电连接。因此,将单元侧端子432亦称为接触部432。在电路基板40的背面,设置有存储装置等电气设备(省略图示)。该电气设备通过配线与单元侧端子432连接。例如,在存储装置中,存储有与容器20的墨水相关的信息(墨水余量、墨水颜色)等。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在存储装置与控制部38(图1)之间进行信号的交换。
电路基板40(图5)配置在位于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的一侧RA的第三壁部23上。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fa的法线向量的方向为-Y轴方向。单元侧端子432在第一方向上配置在一侧RA。
被卡合结构27具有被卡合部274、接纳部275、第一开口部272。被卡合结构27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上的凹部。被卡合结构27由容器20所具备的内壁部271划分形成。接纳部275在安装状态下接纳柱状的卡合结构70(图3)。接纳部275具有接纳主体部772的第一接纳部275A和接纳卡合部776的第二接纳部275B。第一接纳部275A位于比第二接纳部275B靠安装方向侧。在第一接纳部275A与第二接纳部275B的边界部形成台阶。通过该台阶形成被卡合部274。
第一开口部272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上的开口。第一开口部272也可以说是作为凹部的接纳部275的开口。第一开口部272以卡合结构70的主体部772能够插通地进行开口。第一开口部272的开口方向为安装方向(-Z轴方向)。开口方向是指从容器20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一开口部272的开口面的法线向量Ve2(图5)的方向。
被卡合部274能够与打印机10的卡合部776(图3)卡合。被卡合部274由划分限定被卡合结构27的内壁部271形成。被卡合部274为朝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面。被卡合部274从形成作为凹部的接纳部275的侧壁部的一个壁部278向在第一方向上单元侧端子432所在的一侧(-Y轴方向侧)延伸。壁部278在第一接纳部275A的侧壁部中在第一方向上位于单元侧端子432侧(-Y轴方向侧)。并且,壁部278划分限定第一开口部272。被卡合部274配置在比外壳28的外表面靠内侧。即,被卡合部274配置在由外壳28的外表面包围的区域内。并且,被卡合部274配置在第一壁部21与第二壁部22之间。并且,被卡合部274配置在第三壁部23与第四壁部24之间。并且,被卡合部274配置在第五壁部25与第六壁部26之间。被卡合部274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只要能够通过与卡合部776卡合而限制容器20向拆卸方向的移动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卡合部776为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突起,被卡合部274为接纳作为突起的卡合部776的通孔部。
A-4.容器20向支架单元61的安装方式
图6是表示容器20向支架单元61的安装过程的图。图7是表示容器20向支架单元61的安装状态的图。在将容器20向支架单元61安装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容器20朝着容器容纳室69向安装方向移动。具体而言,一面使液体供给部212位于液体导入针622的中心轴线CT上,一面使容器20向安装方向移动,以将液体导入针622插入到液体供给部212内。
在安装过程中,一面使卡合部776与划分限定第一开口部272的第一壁部21抵接,一面进行向接纳部275的插入,从而主体部772以卡合部776向+RM方向(第四壁部24所在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发生弹性形变。通过使容器20进一步向安装方向移动,一面使卡合部776(具体为卡合部776的-Y轴方向侧端部)与壁部278抵接,一面使卡合部776朝向被卡合部274向接纳部275的里侧(+Z轴方向侧)前进。通过卡合部776与壁部278抵接,维持卡合部776向+RM方向的位移。
如图7所示,当卡合部776通过了壁部278时,卡合部776与壁部278分离,因从壁部278施加在卡合部776上的外力所产生的主体部772的弹性形变被解除。由此,卡合部776向-RM方向侧(第三壁部23侧)移动,被卡合部274与卡合形成面774相对。如上所述,壁部278也作为用于将卡合部776引导至被卡合部274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如图7所示,液体供给部212与液体导入针622连接,单元侧端子432与支架侧端子645接触。并且,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容器20受到来自支架单元61的外力Pt和外力Ps。外力Pt为通过液体导入针622施加在容器20的阀芯29B上的力。外力Pt的方向为拆卸方向(+Z轴方向)。外力Ps为通过支架侧端子645施加在容器20的单元侧端子432上的力。外力Ps的方向为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从一侧RA朝向另一侧RB的方向(+Y轴方向)。
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容器20通过外力Pt而受到向拆卸方向的力。然而,在容器20的安装状态下,通过被卡合部274与卡合形成面774卡合,限制了容器20向拆卸方向的移动。并且,容器20通过外力Ps在从第三壁部23侧朝向第四壁部24侧的方向(+Y轴方向)上受力。外力Ps的方向为与被卡合部274同卡合形成面774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锁定方向)。因此,能够降低被卡合部274与卡合形成面774的脱离卡合的可能性。
当将容器20从支架单元61上拆卸时,使用者操作卡合结构70所具备的装置侧操作部,使卡合部776向+RM方向移动。由此,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形成面774的卡合。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通过使容器20向拆卸方向移动,将容器20从支架单元61上拆卸。
在此,在现有技术(上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容器的被卡合结构,采用了设置在形成容器的外壳的的侧面上的手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有时容器或支架单元会与设置手柄结构相应地大型化。并且,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手柄结构设置在侧面上,因此在误使容器的掉落的情况下,手柄结构有可能发生破损。并且,在现有的技术中,有可能在容器向支架单元的安装不充分的状态下执行打印机的印刷动作。作为安装不充分的状态的一例,由于将手柄结构设置在侧面上,因此,可以列举在安装状态下未设置有手柄结构的容器的另一侧面侧倾斜的状态。并且,作为安装不充分的状态的另一例,可以列举因手柄结构的变形、异物的附着等造成的支架单元与手柄结构未进行卡合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可能发生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
例如,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被卡合部274形成于比外壳28的外表面靠内侧。由此,能够降低尘土等异物附着在被卡合部274或其周围的可能性。由此,由于能够精度好地进行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的卡合,因此能够提高容器20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并且,例如,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由于被卡合部274(图7所示的、与卡合部776的卡合位置st)形成于比外壳28的外表面靠内侧,因此与被卡合部274形成于比外壳28的外表面靠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容器20的小型化。
并且,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被卡合部274由接纳部275形成,该接纳部275为能够与作为突起的卡合部776卡合的凹部。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形成被卡合部274。并且,只要被卡合部274构成为能够与作为突起的卡合部776卡合,则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例如,被卡合部274也可以通过在内壁部271内设置向安装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壁,并在板状的壁上形成沿Y轴方向贯通的开口部而形成。像这样设置,也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形成被卡合部274。并且,被卡合部274并不局限于朝向拆卸方向的水平的面,只要构成为能够与卡合部776卡合,则例如也可以相对于拆卸方向倾斜。
A-5.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只要被卡合部274配置在比外壳28的外表面靠内侧,则被卡合结构27以及卡合结构70的结构、配置位置、个数等可以适当变更。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被卡合结构27和卡合结构70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
A-5-1.卡合结构70和被卡合结构27的个数、位置、形状的变形方式
卡合结构70的个数、位置、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下对卡合结构70的个数、位置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
A-5-1a:第一变形方式
图8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从+X轴方向侧观察到的容器20A和卡合结构70的图。并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图示有位于比第六壁部26靠-X轴方向侧的被卡合结构27和卡合结构70。容器20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5)的不同点是被卡合结构27在Y轴方向上的位置。并且,与被卡合结构27的位置相对应,卡合结构70的位置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结构70的位置不同。由于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当向从第一壁部21朝向第二壁部22的规定方向(+Z轴方向、拆卸方向)俯视容器20A时,容器20A的被卡合结构27位于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即,当向规定方向俯视容器20A时,开口部272以及被卡合部274(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的卡合位置st)位于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并且,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当向规定方向俯视容器20A时,液体供给部212距离第三壁部23比液体供给部212距离第四壁部24更近。即,在第一方向上,液体供给部212位于一侧RA。
根据上述第一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进而根据上述第一变形方式,与卡合位置st在第一方向上不位于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的情况相比,在容器20的一侧RA,能够降低隔着卡合位置st的两侧中的一侧发生倾斜的可能性。由此,与卡合位置st在第一方向上不位于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的情况相比,能够良好地维持接触部432与电极部644的接触。并且,根据第一变形方式,由于能够降低隔着卡合位置st的两侧中的一侧发生倾斜的可能性,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液体供给部212与液体导入针622的连接。如上,根据第一变形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容器20A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
A-5-1b:第二变形方式
图9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图9是从+X轴方向侧观察到的容器20B和卡合结构70B的图。并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图示有位于比第六壁部26靠-X轴方向侧的被卡合结构27和卡合结构70B。上述第一变形方式与第二变形方式的不同点是主体部772B的结构。对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一变形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同样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变形方式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
卡合结构70B具有定位部790,该定位部790用于进行与容器20B相对于支架单元61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定位。定位部790为主体部772B的一端部772s侧的部分。与定位部790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截面(横截面)是能够插入开口部272的外形,并且形成与开口部272的轮廓产生微小间隙的程度的外形。在安装状态下,定位部790插通于开口部272。另一方面,主体部772B的另一端部772t的横截面形成与开口部272的轮廓产生充分间隙的程度的外形。
根据上述第二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第一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并且,根据上述第二变形方式,在容器20B的安装过程中,通过将定位部790插入开口部272,能够进行与容器20B的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定位。在安装过程中,优选在开始进行液体供给部212与液体导入针622的连接之前、以及开始进行接触部432与支架侧端子645的接触之前,开始进行定位部790向开口部272的插入。由此,能够更加精度好地进行与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液体供给部212相对于液体导入针622的定位以及接触部432相对于支架侧端子645的定位。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变形方式,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容器20B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
在上述第二变形方式中,定位部790以能够进行与安装方向正交的两个方向(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上的定位的方式构成,但也可以以能够进行在与安装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定位的方式构成。例如,在进行定位部790在Y轴方向上的定位的情况下,至少在Y轴方向上,定位部790的尺寸只要比开口部272的尺寸稍小即可。
A-5-1c.第三变形方式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图10与图8相同,是从+X轴方向侧观察到的容器20C和卡合结构70的图。并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图示有位于比第六壁部26靠-X轴方向侧的被卡合结构27和卡合结构70。容器20C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5)的不同点是被卡合结构27的数目。并且,在支架单元61上设置有与被卡合结构27的数目相同数目的卡合结构70。由于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容器20C设置有两个被卡合结构27。一个被卡合结构27与上述第一变形方式(图8)相同,当向规定方向(+Z轴方向)俯视容器20C时,位于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另一个被卡合结构27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图7)相同,当向规定方向(+Z轴方向)俯视容器20C时,位于比液体供给部212靠第四壁部24侧。即,两个被卡合结构27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夹着液体供给部212。
根据上述第三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三变形方式,通过容器20C具有多个被卡合结构27,能够进一步降低容器20C在安装状态下向拆卸方向移动的可能性。并且,根据第三变形方式,两个被卡合结构27以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夹着液体供给部212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通过两个被卡合部274将容器20C从液体导入针622受到的向拆卸方向的外力分散地接收。因此,能够良好地维持液体供给部212与液体导入针622的连接。如上,根据第三变形方式,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容器20C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
A-5-2.操作部的变形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的卡合的操作部设置在打印机10侧,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操作部也可以设置在容器20侧。以下对操作部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
A-5-2a.操作部的第一变形方式
图11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图11与图8相同,是从+X轴方向侧观察到的容器20D和卡合结构70D的图。并且,为了便于理解,还图示有位于比第六壁部26靠-X轴方向侧的的位置的被卡合结构27D和卡合结构70D。容器20D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5)的不同点是:被卡合结构27D具有单元侧操作部件79;和开口部272以及卡合位置st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的位置。由于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的开口部272以及卡合位置st与第一变形方式的容器20A(图8)相同,位于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卡合结构70D具有连接引导面775与卡合形成面774的相对部778。相对部778为朝向以下方向的平面:朝向第一方向(Y轴方向)中的一侧RA的方向。
被卡合结构27D另具有单元侧操作部件79。单元侧操作部件79插通于从第三壁部23至第二接纳部275B的通孔232。单元侧操作部件79为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柱状的部件。单元侧操作部件79在通孔232内沿着第一方向可移动地插通于通孔232。单元侧操作部件79的一端部(单元侧操作部)798在安装状态下配置在比外壳28(第一~第六壁部21~26)靠外侧。在本变形方式中,一端部798从第三壁部23向外侧突出。一端部798是为了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的卡合而操作的。因此,将一端部798亦称为单元侧操作部798。单元侧操作部件79的另一端部(卡合解除部)799在安装状态下与卡合部776D的相对部778相对。卡合解除部799通过与卡合部776D抵接而使卡合部776D向解除方向(+Y轴方向)移动。
单元侧操作部件79配置在外壳28中的、单元侧操作部件79距离后端侧部分22比单元侧操作部件79距离前端侧部分21更近的位置。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D的卡合的解除,通过使用者使单元侧操作部798向朝向相对部778的方向(+Y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合解除部799与卡合部776D抵接,由此使卡合部776D向+Y轴方向侧(解除方向侧)移动。由此,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D的卡合。
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第一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第四变形方式,通过被卡合结构27D具有单元侧操作部798,从而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798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D的卡合。并且,根据操作部的第一变形方式,单元侧操作部798配置在单元侧操作部798距离后端侧部分22比单元侧操作部798距离前端侧部分21更近的位置。由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并且,单元侧操作部件79向与安装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一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卡合部776D容易地向用于解除卡合的方向(+Y轴方向)移动。
A-5-2b.操作部的第二变形方式
图12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二变形方式的示意图。托架单元60E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托架单元60(图3)的不同点是,在托架单元60E中,用于解除卡合结构70的卡合部776与容器20的被卡合部274(图5)的卡合的机构配置在装置前壁部62E上。由于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装置前壁部62E具备固定壁部62E1和移动壁部62E2。移动壁部62E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壁部62E1在Y轴方向上移动。例如,在固定壁部62E1上配置有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轨道780,移动壁部62E2具有配置在轨道780内的凸部。由此,移动壁部62E2能够相对于固定壁部62E1在Y轴方向上移动。在固定壁部62E1上,配置有液体导入针622。在移动壁部62E2上,配置有卡合结构70。在安装状态下,通过使移动壁部62E2向+Y轴方向移动而使卡合部776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解除卡合部776与被卡合部274(图5)的卡合。移动壁部62E2以及与移动壁部62E2连动的其他壁部(例如,第二侧壁部65)作为装置侧操作部发挥功能。使用者例如通过把持着第二侧壁部65并使其向+Y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卡合部776向+Y轴方向移动而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的卡合。由此,能够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274与卡合部776的卡合。
A-5-2c.操作部的第三变形方式
图13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三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容器20F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5)的不同点是,被卡合结构27F、第四壁部24F、卡合结构70F的结构。由于液体喷射系统的其他结构是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被卡合结构27F的被卡合部274F是第一接纳部275A的侧壁部中的、从与壁部278对置的壁部277向+Y轴方向延伸的面。被卡合部274F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为朝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面。
卡合结构70F的卡合部776F具有从主体部772向+Y轴方向突出的部分。即,卡合结构70F具有使第一实施方式的卡合结构70(图3)以Z轴方向为中心旋转180度的结构。
第四壁部24F通过如下的方式支撑于第二壁部22,即,以第四壁部24F的位于拆卸方向侧的一端部24s为支点RtF,第四壁部24F的位于安装方向侧的另一端部24t可旋转。另一端部24t如箭头RM24所示,在与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平行的平面内旋转移动。支点RtF例如由铰链形成。
单元侧操作部79F与一端部24s连接。单元侧操作部79F从一端部24s向外侧突出。被卡合部274F与第四壁部24F连接。由此,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79F,另一端部24t侧以支点RtF为中心移动。被卡合部274F也与该另一端部24t侧的移动连动地移动。通过使另一端部24t如箭头RM24A所示向外侧移动,被卡合部274F也向外侧(+Y轴方向)移动。由此,解除被卡合部274F与卡合部776F的卡合。
这样,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第三变形方式,构成为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79F,作为外壳28F的一部分的第四壁部24F能够移动。并且,被卡合部274F以与第四壁部24F连动的方式与第四壁部24F连接。由此,由于能够容易地使被卡合部274F移动,因此能够通过被卡合部274F的移动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274F与卡合部776F的卡合。
A-5-2d.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
图14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卡合位置st和开口部272与上述第一变形方式(图8)相同,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配置在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在图14中,示出有相当于容器20G的安装状态下的F2-F2截面图的图,但示意性地示出有容器20G的外壳28G以及液体供给部212。容器20G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5)的不同点是被卡合结构27G的结构和卡合结构70G的结构。并且,容器20G的第三壁部23G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壁部23不同,形成有用于插通后述被卡合部件80的通孔(图中未示出)。并且,在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和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合结构70G的结构不同。由于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卡合结构70G由从装置前壁部62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主体部772G)形成。主体部772G在安装状态下配置在作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上的凹部的接纳部275G内。
卡合结构70G具有卡合部774G。卡合部774G位于主体部772G的中间,为沿Y轴方向贯通主体部772G的开口部。另外,卡合部774G可以是位于主体部772G的中间,并且形成于主体部772G的侧面上的凹部。作为凹部的卡合部774G接纳后述的被卡合部274G。
被卡合结构27G具有第一开口部272、形成于外壳28G的内侧的接纳部275G、被卡合部件80、施力部件89。
接纳部275G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上的凹部。在凹部的与底面280对置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部272。在接纳部275G内,配置有被卡合部件80的包含被卡合部274G在内的一部分和施力部件89。
被卡合部件80具有插通于第三壁部23G的第一部件83、一端部与第一部件83连接的第二部件84、与第二部件84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三部件86。
第一部件83为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柱状的部件。第一部件83的一端部83s在安装状态下配置在比外壳28G(第一~第六壁部21~26)靠外侧。在本变形方式中,一端部83s从第三壁部23G向外侧突出。一端部83s作为用于解除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的单元侧操作部发挥功能。因此,将一端部83s亦称为单元侧操作部83s。第一部件83的另一端部83t配置在接纳部275G内。
第二部件84为从第一部件83的另一端部83t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第二部件84配置在接纳部275G内。施力部件89为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89的一端部配置在形成接纳部275G的侧壁部中的与第二部件84对置的壁部277上。施力部件89的另一端部配置在第二部件84上。施力部件89将被卡合部件80向从第四壁部24朝向第三壁部23G的方向(-Y轴方向)施力。-Y轴方向为与被卡合部274G同卡合部774G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锁定方向)。
第三部件86为与第二部件84的安装方向侧的端部(另一端部)连接的部件。第三部件86具有卡合引导部866和被卡合部274G。被卡合部274G由从第二部件84向-Y轴方向突出的突起(第三部件86的一部分)形成。被卡合部274G为朝向拆卸方向的面。
卡合引导部866在容器20G的安装过程中将卡合部774G引导至被卡合部274G。卡合引导部866为朝向具有安装方向(-Z轴方向)分量和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RA方向(-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的面。卡合引导部866在容器20G的安装过程中一面与主体部772G的位于拆卸方向侧的端部(一端部)抵接,一面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被卡合部件80从主体部772G的一端部受到具有+Y轴方向分量的外力。通过该外力,被卡合部件80克服施力部件89的施力向+Y轴方向移动。进一步地,通过使容器20G向安装方向移动,被卡合部274G到达卡合部774G。当被卡合部274G到达了卡合部774G时,被卡合部件80通过施力部件89的施力FG而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如图14所示,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卡合。
在解除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单元侧操作部83s克服施力部件89的施力而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被卡合部274G向作为卡合的解除方向的+Y轴方向移动,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被解除。
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方式,被卡合部274G由能够与作为开口部的卡合部774G卡合的突起(第三部件86)形成。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形成被卡合部274G。并且,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在安装状态下,施力部件89向被卡合部件80的施力FG是为了使被卡合部274G向与被卡合部274G同卡合部774G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Y轴方向、锁定方向)移动的力。由此,能够降低在安装状态下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被解除的可能性。并且,在容器20G向打印机10的安装过程中,被卡合部274G构成为通过与卡合结构70G抵接而能够移动。由此,能够容易地使被卡合部274G移动。因此,能够提高容器20G向支架单元61安装的操作性。
A-5-2e.操作部的第五变形方式
图15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五变形方式的示意图。卡合位置st和开口部272与上述第一变形方式(图8)相同,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配置在液体供给部212与接触部432之间。在图15中,示出有相当于容器20H的安装状态下的F2-F2截面图(图2、图3)的图,但示意性地示出有容器20H的外壳28H以及液体供给部212。容器20H与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的容器20G(图14)的不同点是,为了进行被卡合部件80、80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以及卡合的解除的被卡合部件80、80H的移动方式。本变形方式的被卡合部件80H所具有的被卡合部274H通过以支点RP为中心旋转移动而进行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的解除。由于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其他结构与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被卡合结构27H具有第一开口部272、形成于外壳28H的内侧的接纳部275H、被卡合部件80H、施力部件89。
接纳部275H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上的凹部。在凹部的与底面280对置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开口部272。在接纳部275H内,配置有被卡合部件80H的包含被卡合部274H在内的一部分和施力部件89。
被卡合部件80H具有第一部件83H、与第一部件83H的一端部连接的第二部件84H、与第二部件84H的另一端部连接的第三部件86H。
第一部件83H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第一部件83H配置在外壳28H中的跨越第三壁部23H以及第二壁部22H所形成的开口部上。该开口部与接纳部275H连接。第一部件83H的一端侧角部83Hs配置在比外壳28H靠外侧。在本变形方式中,第一部件83H的一端侧角部83Hs从第二壁部22H以及第三壁部23H向外侧突出。也可以说第一部件83H的一端侧角部83Hs跨越第二壁部22H以及第三壁部23H配置。一端侧角部83Hs作为用于解除被卡合部274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的单元侧操作部发挥功能。因此,将一端侧角部83Hs亦称为单元侧操作部83Hs。第一部件83中的、作为单元侧操作部83Hs的对角位置的另一端侧角部83Ht配置在接纳部275H内。
施力部件89为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89向第一部件83H施加朝向-Y轴方向的施力FH。该施力FH是用于使被卡合部274H向与被卡合部274H同卡合部774G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Y轴方向、锁定方向)移动的力。由此,能够降低安装状态下被卡合部274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被解除的可能性。
第二部件84H为从第一部件83H的另一端侧角部83Ht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第二部件84H配置在接纳部275H内。第二部件84H通过销等轴形成部件可旋转地支撑于接纳部275H中的X轴方向两侧的壁部。由此,第二部件84H形成用于使被卡合部件80H在与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平行的面内旋转的支点RP。
第三部件86H为将操作部的第四变形方式的第三部件86(图14)以Z轴方向为中心旋转180度的结构。即,第三部件86H具有卡合引导部866H和被卡合部274H。卡合引导部866H和被卡合部274H分别相当于第四变形方式的卡合引导部866和被卡合部274G(图14)。
在解除被卡合部274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单元侧操作部83Hs克服施力部件89的施力而向箭头RT方向移动。由此,被卡合部274H以支点RP为中心,向卡合的解除方向(箭头RV)旋转移动,被卡合部274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被解除。
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第五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方式,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83Hs,能够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274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
在图14和图15所示的操作部的变形方式中,优选单元侧操作部83s、83Hs(图14、图15)配置在外壳28G、28H中的、单元侧操作部83s、83Hs距离后端侧部分22、22H比单元侧操作部83s、83Hs距离前端侧部分21更近的位置,该后端侧部分22、22H与前端侧部分21对置并且位于拆卸方向侧。由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83s、83Hs。
A-5-2f.操作部的第六变形方式
图16是用于说明操作部的第六变形方式的示意图。与操作部的第五变形方式的不同点是施力部件89I的配置位置。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操作部的第五变形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被卡合部件80I具备施力部件89I。施力部件89I为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89I的一端部配置在接纳部275H的底面280上。在容器20I的安装状态下,将卡合结构70G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施力。即,在容器20I的安装状态下,作为施力部件89I的反作用力,容器20I从卡合结构70G受到朝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外力。
根据上述操作部的第六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并且,根据本变形方式,容器20I具有在安装状态下对外壳28H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89I。由此,当使单元侧操作部83Hs向箭头Rt方向旋转,而解除被卡合部274H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时,外壳28H通过施力部件89I的施力而向拆卸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提高容器20I从支架单元61拆卸时的操作性。
接触部432和配置在液体供给部212内的部件(密封部29A)分别与支架单元61的对应部分(支架侧端子645和液体导入针622)接触。因此,在外壳28H沿着安装方向移动时,在接触的部分上产生摩擦力。在此,在本变形方式中,在第一方向(Y轴方向)上,施力部件89I配置在接触部432与液体供给部212之间。由此,克服外壳28H向拆卸方向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能够通过施力部件89I的施力可靠地使外壳28H向拆卸方向移动。
A-5-3.被卡合部的变形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被卡合部274为朝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面(图5),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与卡合部776卡合而能够限制容器20向拆卸方向的移动的结构,则也可以是其他结构。
图17是用于说明被卡合部274J的变形方式的图。图17所示的变形方式的容器20与图8所示的变形方式的容器20A的不同点是被卡合部274J的形状。关于其他结构的液体喷射系统1000的结构,由于与图8所示的变形方式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被卡合部274J不仅具备与卡合部776卡合的功能,还具备解除与卡合部776的卡合的功能。被卡合部274J为设置在接纳部275的壁部278上的半球体状的部件。在容器20J向支架单元61的安装过程中,卡合部776与构成被卡合部274J的外表面的球面抵接。由此,卡合结构70的拆卸方向侧端部向卡合的解除方向(+Y轴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容器20J向安装方向移动,卡合形成面774到达被卡合部274J的拆卸方向侧端部274Jt。由此,卡合形成面774与被卡合部274J的拆卸方向侧端部274Jt卡合。拆卸方向侧端部274Jt的法线向量的方向为拆卸方向(+Z轴方向)。
当将容器20J从支架单元61拆卸时,使容器20J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卡合部776通过与构成被卡合部274J的外表面的球面抵接而向卡合的解除方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解除卡合形成面774与拆卸方向侧端部274Jt的卡合。
根据本变形方式,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变形方式,能够通过与被卡合部274J不同的部件而解除被卡合部274J与卡合部776的卡合。
A-5-4.第一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方式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与上述各个变形方式可以组合。例如,可以利用图9所示的卡合结构70B替代图10所示的两个卡合结构70。并且,例如,可以在图9所示的容器20B上使用图11所示的容器20D的单元侧操作部件79。
并且,优选记载于上述变形方式中的单元侧操作部798、79F、83s、83Hs(图11、图13、图14、图15)在容器20D、20F、20G、20H的安装状态下配置在从支架单元61露出的位置。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798、79F、83s、83Hs。
B.第二实施方式
B-1.液体喷射系统的结构
图1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000a的结构的立体图。液体喷射系统1000a与液体喷射系统1000(图1)的不同点是液体喷射系统1000a为非托架装载型的打印机10a和容器20a的结构。并且,容器20a的安装方向和拆卸方向为水平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另外,在图18中省略了图示,而打印机10a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而具备柔性电缆37(图1)。
打印机10a具有用于使容纳在容器20a中的墨水向打印头单元50流通的管39。通过打印机10a的泵机构(图中未示出)抽吸容器20a内的墨水,从而向打印头单元50供给墨水。支架单元61a构成为能够安装四个容器20a。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容器20a的安装方向为-Y轴方向,容器20a的拆卸方向为+Y轴方向。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为Z轴方向,一侧RA为-Z轴方向侧,另一侧RB为+Z轴方向侧。
图19是用于说明支架单元61a的图。支架单元61a具有五个壁部62a、64a、65a、66a、67a(图18、图19)。这五个壁部62a、64a、65a、66a、67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五个壁部62、64、65、66、67对应。即,壁部62a位于安装方向(-Y轴方向)侧。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壁部64a构成支架单元61a的底壁。四个壁部64a、65a、66a、67a从壁部62a的周缘部向+Y轴方向(拆卸方向)延伸。由五个壁部62a、64a、65a、66a、67a形成凹形状的容器容纳室69。并且,容器容纳室69被分割成能够接纳容器20a的多个插槽(安装空间)。
将壁部62a亦称为装置前壁部62a,将壁部64a亦称为第一侧壁部64a,将壁部65a亦称为第二侧壁部65a,将壁部66a亦称为第三侧壁部66a,将壁部67a亦称为第四侧壁部67a。
支架单元61a在每个插槽上具有液体导入针622、卡合结构120、电极部644。液体导入针622的突出方向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为从壁部62a向+Y轴方向。并且,液体导入针622的中心轴线CT所延伸的方向为Y轴方向。电极部644设置在构成上壁的第二侧壁部65a上。电极部644的支架侧端子645在容器20a的安装状态下将容器20a向-Z轴方向侧施力。
支架单元61a可以配置施力部件(例如,螺旋弹簧),该施力部件配置在液体导入针622的周围,在容器20a的安装状态下用于将容器20a向拆卸方向施力。由此,能够降低第二被卡合部642a与后述的容器20a的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被无意解除的可能性。
卡合结构120为从装置前壁部62a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卡合结构120具备从装置前壁部62a向拆卸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22和与主体部122的端部(拆卸方向侧端部)连接的卡合部124。卡合结构120例如可以通过合成树脂与装置前壁部62a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其他部件与装置前壁部62a成型。
主体部122的一端部122s与装置前壁部62a连接。主体部122以如下方式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外力以一端部122s为支点,另一端部122t能够向具有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RP移动。施加在主体部122上的外力例如为,在容器20a的安装过程中,通过卡合结构120与容器20a抵接而施加的力。
卡合部124为与主体部122的另一端部122t连接的突起。卡合部124从主体部122的另一端部122t向与拆卸方向(+Y轴方向)正交并且从第一侧壁部64a朝向第二侧壁部65a的方向(+Z轴方向)突出。卡合部124在容器20a安装在支架单元61a上的安装状态下,能够与容器20a(具体为后述被卡合部)卡合。通过卡合部124与容器20a的被卡合部卡合,限制安装状态下容器20a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移动。
B-2.容器的结构
图20是容器20a的立体图。图21是用于主要说明容器20a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容器20a(图20)具备外壳28a、被卡合结构27a、液体容纳部201a、电路基板40、液体供给部212a、单元侧操作结构310。液体容纳部201a为容纳在外壳28a内的袋体。该袋体中填充有墨水。
外壳28a(图20)形成大致棱柱形状或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表面。外壳28a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具有第一~第六壁部21a~26a。第一~第六壁部21a~26a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第六壁部21~26(图4)对应。即,第一壁部21a构成容器20a的前端侧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一壁部21a朝向安装方向(-Y轴方向)。第二壁部22a与第一壁部21a对置,并且位于拆卸方向(+Y轴方向)侧。第三壁部23a位于第一方向(Z轴方向)的一侧RA(-Z轴方向侧)。第四壁部24a与第三壁部23a对置,并且位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RB(+Z轴方向侧)。第五壁部25a和第六壁部26a形成与安装方向和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侧面。第二壁部22a与第四壁部24a相交的角部形成有用于后述单元侧操作部314s移动的开口部276。并且,第一壁部(前端侧部分)21a为与设置有液体导入针622的装置前壁部62a相对的部分。
外壳28a的第五壁部25a与第六壁部26a对置的方向(X轴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壁部21a与第二壁部22a对置的方向(Y轴方向)的尺寸以及第三壁部23a与第四壁部24a对置的方向(Z轴方向)的尺寸小。即,第三壁部23a与第四壁部24a的距离比第五壁部25a与第六壁部26a的距离长。
在第一壁部21a上,形成有用于配置液体供给部212a的供给部配置口219。供给部配置口219位于一侧RA。
液体供给部212a能够与液体导入针622(图19)连接。液体供给部212a与液体容纳部201a连通。液体供给部212a配置于供给部配置口219。在液体供给部212a的内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配置有阀机构29(图5)。另外,也可以省略阀机构29。
电路基板40配置在第四壁部24a上。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fa的法线向量的朝向为+Z轴方向。在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fa上,设置有多个单元侧端子(接触部)432。
被卡合结构27a(图20)具有第一开口部272a和被卡合部件80a。第一开口部272a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a上的开口。第一开口部272a以能够插通卡合结构120的主体部122的方式开口。第一开口部272a的开口方向为安装方向(-Y轴方向)。开口方向是指从容器20a的内侧朝向外侧的第一开口部272a的开口面的法线向量Ve21(图21)的方向。
被卡合部件80a为配置在第四壁部24a的内表面上的部件。即,被卡合部件80a为从第四壁部24a向外壳28a的内侧突出的突起。如图21所示,被卡合部件80a具有卡合引导部866a和被卡合部274a。
卡合引导部866a在容器20a的安装过程中将卡合部124向被卡合部274a引导。卡合引导部866a为朝向以下方向的面,该方向具有在第一方向上一侧RA方向(-Z轴方向)分量和安装方向(-Y轴方向)分量。
被卡合部274a能够与打印机10a的卡合部124(图19)卡合。卡合部124为与卡合引导部866a中拆卸方向(+Y轴方向)侧端部连接的面。卡合部124为朝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面。被卡合部274a配置在比容器20a的外壳28a的外表面靠内侧。即,被卡合部274a配置在由外壳28a的外表面包围的区域内。
单元侧操作结构310(图20)具有单元侧操作部件314和施力部件316。单元侧操作部件314为板状的部件。单元侧操作部件314沿着安装方向(-Y轴方向)延伸。单元侧操作部件314位于与被卡合部件80a相对的位置,并且位于比被卡合部件80a靠拆卸方向(+Y轴方向)侧。单元侧操作部件314的一端部314s从第二壁部22a向外侧突出。即,一端部314s配置在第二壁部22a(后端侧部分22a)上。单元侧操作部件314的另一端部314t与被卡合部件80a相对。为了解除被卡合部274a与卡合部124的卡合,使用者操作一端部314s。具体而言,使用者通过使一端部314s移动,从而利用另一端部314t使卡合部124向解除方向移动。因此,将一端部314s亦称为单元侧操作部314s。通过另一端部314t一面移动一面与卡合部124抵接,使卡合部124移动至卡合解除的位置。因此,将另一端部314t亦称为卡合解除部314t。
施力部件316为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件316将另一端部314t向第四壁部24a施力。施力部件316的一端部配置在与第二壁部22a连接的内壁318上。施力部件316的另一端部配置在单元侧操作部件314中的、支点RPa与另一端部314t之间。
在单元侧操作部件314上,形成有用于使单元侧操作部314s和卡合解除部314t旋转移动的支点RPa。支点RPa例如由销(图中未示出)形成,所述销与单元侧操作部件314连接并可旋转地支撑于第五壁部25a以及第六壁部26a。
如图21所示,通过单元侧操作部314s以支点RPa为中心向RM24s所示的方向旋转移动,卡合解除部314t克服施力部件316的施力,向箭头RM24t所示的方向旋转移动。RM24t所示的方向包括用于解除被卡合部274a与卡合部124的卡合的解除方向(-Z轴方向)分量。B-3.容器20a向支架单元61a的安装方式
图22是表示容器20a向支架单元61a的安装过程的图。图23是表示容器20a向支架单元61a的安装状态的图。在将容器20a向支架单元61a安装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容器20a朝向容器容纳室69并向安装方向移动(图22)。具体而言,一面使液体供给部212a位于液体导入针622的中心轴线CT上,一面使容器20a向安装方向移动,以将液体导入针622插入液体供给部212a内。在安装过程中,卡合部124通过第一开口部272a进入外壳28a的内侧。
通过将容器20a从图2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安装方向推进,卡合部124与卡合引导部866a抵接。由此,主体部122以卡合部124以122s为中心向-Z轴方向侧移动的方式发生弹性形变。通过将容器20a进一步向安装方向推进,如图23所示,卡合部124到达被卡合部274a,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卡合。在安装状态下,通过例如配置在液体供给部212内的施力部件29C(图7)、配置在液体导入针622周围的施力部件(图中未示出)等,向容器20a(外壳28a)施加向拆卸方向的施力Pta。然而,通过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的卡合,限制容器20a向拆卸方向的移动。
在容器20a的安装状态下,如图23所示,液体导入针622与液体供给部212连接,单元侧端子432与支架侧端子645接触。通过该接触,容器20a受到来自支架侧端子645的外力Psa。外力Psa的方向为与被卡合部274a同卡合部124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锁定方向)。因此,在容器20a的安装状态下,能够降低被卡合部274a与卡合部124脱离卡合的可能性。
图24是用于说明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的卡合的解除方法的图。在解除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的卡合的情况下,使用者通过使单元侧操作部314s以支点RPa为中心旋转而使其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卡合解除部314t使卡合部124向解除方向(-Z轴方向)移动。由此,解除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的卡合。在该状态下,使用者通过使容器20a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移动,将容器20a从支架单元61a上拆卸。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1所示,被卡合部274a形成于比外壳28a的外表面靠内侧。由此,能够降低被卡合部274a或其周围附着尘土等异物的可能性。由此,由于能够精度好地进行被卡合部274a与卡合部124的卡合,因此能够提高容器20a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并且,例如,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由于被卡合部274a形成于比外壳28a的外表面靠内侧,因此与被卡合部274a形成于比外壳28a的外表面靠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容器20a的小型化。
并且,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4所示,容器20a具有用于解除被卡合部274a与卡合部124的卡合而操作的单元侧操作部314s。由此,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314s,能够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274a与卡合部124的卡合。并且,如图23所示,单元侧操作部314s在容器20a向支架单元61a的安装状态下,配置在从支架单元61a露出的位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单元侧操作部314s配置在比支架单元61a的与第一壁部21a对置的开口部靠外侧。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314s。并且,如图23所示,单元侧操作部314s配置在外壳28a中的、单元侧操作部314s距离后端侧部分22a比单元侧操作部314s距离前端侧部分21a更近的位置,其中,后端侧部分22a与前端侧部分21a对置,并且位于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拆卸方向侧。由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314s。特别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单元侧操作部314s配置于后端侧部分22a。由此,使用者能够更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314s。
B-4.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只要被卡合部274a配置在比外壳28a的外表面靠内侧,则被卡合结构27a、卡合结构120的结构、配置位置、个数等可以适当变更。以下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被卡合结构27a和卡合结构120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
B-4-1.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
图25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第一变形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是容器20aA的单元侧操作结构310a的结构。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单元侧操作部件314a与被卡合部件80a为分体,而在第一变形方式中,单元侧操作部件314aA与被卡合部件80aA为一体。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施力部件316配置在比支点RPa靠单元侧操作部314s侧。施力部件316在容器20aA的安装状态下将单元侧操作部314s向+Z轴方向侧施力。单元侧操作部件314a的另一端部314ta与被卡合部件80aA连接。被卡合部件80aA构成为不安装在外壳28a上而能够移动。被卡合部件80aA具有卡合引导部866aA和被卡合部274aA。卡合引导部866aA和被卡合部274aA分别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卡合引导部866a和被卡合部274a(图21)。
被卡合部274aA为从另一端部314ta向-Z轴方向延伸的面,在安装状态下,为朝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的面。另外,通过虚线示出有容器20aA未安装在支架单元61a上的状态(非安装状态)下的、单元侧操作部件314aA与被卡合部件80aA的位置。在容器20aA的安装过程中,通过卡合部124与卡合引导部866aA抵接,使被卡合部件80aA以支点RPa为中心旋转移动并使其向+Z轴方向侧移动。另外,通过使容器20aA向安装方向移动,卡合部124到达被卡合部274aA。由此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A卡合。像这样,被卡合部274aA构成为,在容器20aA的安装过程中,通过与卡合结构120抵接而能够移动。由此,能够使被卡合部274aA容易移动。
图26是用于说明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A的卡合的解除方法的图。在解除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A的卡合的情况下,使用者进行以下操作。即,使单元侧操作部314s克服施力部件316的施力,以支点RPa为中心旋转,从而使其向包含-Z轴方向的方向(箭头RM25s所示的方向)移动。由此,被卡合部件80aA以支点RPa为中心向包含解除方向(+Z轴方向)的方向(箭头RM25s所示的方向)移动。通过该移动,解除卡合部124与被卡合部274aA的卡合。在该状态下,使用者通过使容器20aA向拆卸方向(+Y轴方向)移动,从支架单元61a上拆卸容器20aA。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不仅起到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还起到了以下效果。即,通过单元侧操作部件314aA与被卡合部件80aA一体构成,能够构成使被卡合部件80aA能够容易移动的结构。
B-4-2.第二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可适用的范围内采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例如,与图10所示的变形方式相同,可以隔着液体导入针622设置两个卡合结构120。并且,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采用使卡合结构120移动而解除卡合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容器20a可以省略单元侧操作结构310(图21)。
C.第三实施方式
C-1.托架单元60b的结构
图27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000b的图。图28是托架单元60b的截面图。液体喷射系统1000b与液体喷射系统1000(图1)的不同点是支架单元61b的结构和后述容器的结构。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托架单元60b具备支架单元61b和打印头单元50。托架单元60b能够替代打印机10(图1)的托架单元60而使用。
支架单元61b具有五个壁部62b、64b、65b、66b、67b。五个壁部62b、64b、65b、66b、67b分别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架单元的五个壁部62、64、65、66、67对应。即,壁部62b位于安装方向(-Z轴方向)侧,构成支架单元61b的底壁。四个壁部64b、65b、66b、67b从壁部62b的周缘部向+Z轴方向(拆卸方向)延伸。将壁部62b亦称为装置前壁部62b,将壁部64b亦称为第一侧壁部64b,将壁部65b亦称为第二侧壁部65b,将壁部66b亦称为第三侧壁部66b,将壁部67b亦称为第四侧壁部67b。五个壁部62b、64b、65b、66b、67b例如由合成树脂成型。
凹形状的容器容纳室69b由五个壁部62b、64b、65b、66b、67b形成。容器容纳室69b被分割成能够接纳各个容器的多个插槽(安装空间)。
支架单元61b在每个插槽上具有作为液体导入部的液体导入管622b、作为卡合结构的第一卡合结构70b、电极部644b、第二卡合结构640。
液体导入管622b配置于装置前壁部62b。液体导入管622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导入针622(图3)相同,具有沿着-Z轴方向(安装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CTb(图28)。液体导入管622b与打印头单元50连通。在液体导入管622b的周围,设置有弹性部材629。弹性部材629在容器的安装状态下密闭容器的后述液体供给部的周围。由此,防止墨水从液体供给部向周围漏出。并且,在容器的安装状态下,弹性部材629在将容器压回的方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上产生施力。
第一卡合结构70b(图28)为从装置前壁部62b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柱状的部件。第一卡合结构70b具备从装置前壁部62b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主体部772b和与主体部772b的端部(拆卸方向侧端部)连接的卡合部776b。卡合部776b为与主体部772b连接的突起。主体部772b和卡合部776b为使第一实施方式的772和卡合部776(图3)以Z轴方向为中心旋转180度的结构。即,卡合部776b的引导面775b为包含+Z轴方向分量和+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卡合部776b的卡合形成面774b为朝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的面。
电极部644b(图28)配置在装置前壁部62b与第二侧壁部65b的角部。电极部644b具有多个支架侧端子645b。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架侧端子645b设置有九个。另外,支架侧端子645b的个数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少于九个,也可以多于九个。
支架侧端子645b保持在端子保持部690。在容器的安装状态下,支架侧端子645b在具有容器的拆卸方向分量(+Z轴方向)的方向(包含+Z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分量的方向)上产生将容器压回的施力。该施力的方向为与端子保持部690的倾斜面691大致垂直的方向。即,当一部分从倾斜面691突出的支架侧端子645b被容器压入倾斜面691侧时,作为其反作用力,向容器施加倾斜方向的施力。
第二卡合结构640为沿Y轴方向贯通第一侧壁部64b的通孔。另外,第二卡合结构640可以是朝向容器容纳室69b开口的凹部。第二卡合结构640在容器的安装状态下通过与容器的对应部件卡合而限制容器向拆卸方向的移动。
在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第一卡合结构70b与第二卡合结构640以隔着液体导入管622b的方式配置。并且,在Y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卡合部776b配置在液体导入管622b与支架侧端子645b之间。
容器的安装方向为-Z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铅垂向下方向)。在此,当实际将容器插入支架单元61b时,容器的状态不一定始终是固定的。在欲将容器向支架单元61b安装的中间阶段,也存在容器的状态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的情况。然而,在即将安装之前和安装上的状态下,容器的液体供给部接纳具有与Z轴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CTb的液体导入管622b。因此,容器能够相对于支架单元61b向-Z轴方向安装。
C-2.容器20b的结构
图2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0b的立体图。图30是用于说明被卡合结构27b和单元侧操作部件79b的示意图。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4)与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0b的不同点是外壳28b另具有连接壁部208、容器20b另具有单元侧操作部件79b、液体供给部212b的结构。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容器20b具备外壳28b、液体容纳部201、液体供给部212b、作为被卡合结构的第一被卡合结构27b、单元侧操作部件79b、第二被卡合结构222、电路基板40。
容器20b(图29)的外壳28b形成大致棱柱形状或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表面。外壳28b不仅具有第一~第六壁部21b~26b,还具有连接壁部208。第一~第六壁部21b~26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的第一~第六壁部21~26(图4)对应。即,第一壁部21b构成容器20b的前端侧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一壁部21b朝向安装方向(-Z轴方向)。第二壁部22b与第一壁部21b对置,并且位于拆卸方向(+Z轴方向)侧。第三壁部23b位于第一方向(Y轴方向)的一侧RA(-Y轴方向侧)。第四壁部24b与第三壁部23b对置,并且位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RB(+Y轴方向侧)。第四壁部24b在安装状态下构成正面。第五壁部25b和第六壁部26b形成与安装方向和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X轴方向)的两侧侧面。第一壁部(前端侧部分)21b为与设置有液体导入管622b的装置前壁部62b(图28)相对的部分。
连接壁部208连接第一壁部21b与第四壁部24b。连接壁部208包含面(倾斜面),该面朝向包含安装方向(-Z轴方向)分量和+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在倾斜面上,配置有电路基板40。电路基板40的表面40fa相对于安装方向(-Z轴方向)倾斜。具体而言,表面40fa朝向包含安装方向(-Z轴方向)分量和+Y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倾斜。在表面40fa上,设置有多个单元侧端子(接触部)432。
液体容纳部201容纳用于向打印头单元50供给的墨水。液体容纳部201由外壳28b划分形成。即,液体容纳部201配置在外壳28b的内侧。随着液体容纳部201的墨水的消耗,从形成于第二壁部22b上的大气导入口(图中未示出)向液体容纳部201导入空气。
液体供给部212b经由形成于第一壁部21b上的连通孔205与液体容纳部201连通。液体供给部212b能够向打印机10供给墨水。液体供给部212b配置在构成外壳28b的前端侧部分的第一壁部21b上。液体供给部212b在第一方向上配置在一侧RA。在液体供给部212b内,配置有用于保持墨水的泡沫树脂284。泡沫树脂284与连通孔205相连。在容器20b的安装状态下,通过泡沫树脂284与液体导入管622b的顶端部(+Z轴方向侧端部)接触,成为墨水能够从泡沫树脂284向液体导入管622b流通的状态。
第一被卡合结构27b(图30)具有被卡合部274b、接纳部275b、第一开口部272。第一被卡合结构27b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b上的凹部。被卡合结构27b由容器20b所具备的内壁部271b划分形成。接纳部275b在安装状态下接纳柱状的卡合结构70b(图28)。接纳部275b具有接纳主体部772b的第一接纳部275A和接纳卡合部776的第二接纳部275B。第一接纳部275A位于比第二接纳部275B靠安装方向侧。在第一接纳部275A与第二接纳部275B的边界部形成台阶。通过该台阶形成被卡合部274b。
第一开口部272为形成于第一壁部21b上的开口。第一开口部272可以说是作为凹部的接纳部275b的开口。第一开口部272能够供卡合结构70b的主体部772b插通地进行开口。第一开口部272的开口方向为安装方向(-Z轴方向)。
被卡合部274b能够与卡合部776b(图28)卡合。被卡合部274b由划分限定第一被卡合结构27b的内壁部271b形成。被卡合部274b为朝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的面。被卡合部274b从形成作为凹部的接纳部275b的侧壁部的一个壁部278b向在第一方向上单元侧端子432所在的一侧(+Y轴方向侧)延伸。壁部278b位于第一接纳部275A的侧壁部中单元侧端子432所在的一侧(+Y轴方向侧)。并且,壁部278b划分限定第一开口部272。被卡合部274b配置在比外壳28b的外表面靠内侧。即,被卡合部274b配置在由外壳28b的外表面包围的区域内。并且,被卡合部274b配置在第一壁部21b与第二壁部22b之间。并且,被卡合部274b配置在第三壁部23b与第四壁部24b之间。并且,被卡合部274b配置在第五壁部25b与第六壁部26b之间。
第二被卡合结构222为设置在第三壁部23b上的突起。第二被卡合结构222在容器20b的安装状态下与第二卡合结构640(图28)卡合。
单元侧操作部件79b(图30)插通于形成于第四壁部24b上的通孔242b。并且,单元侧操作部件79b由外壳28b的内部壁形成,从通孔242b插通于连接接纳部275b的内部空间部238。单元侧操作部件79b沿着箭头YD所示的方向(Y轴方向)可移动地配置。单元侧操作部件79b为在中间弯曲的柱状的部件。
单元侧操作部件79b具有构成一端部的单元侧操作部79bs和构成另一端部的卡合解除部79bt。
单元侧操作部79bs在安装状态下配置在比外壳28b靠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侧操作部79bs从第四壁部24b向外侧突出。单元侧操作部79bs是为了解除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部776b(图28)的卡合而操作的。并且,单元侧操作部79bs配置在安装方向上的、单元侧操作部79bs距离后端侧部分22b比单元侧操作部79bs距离前端侧部分21b更近的位置,其中,后端侧部分22b与前端侧部分21b对置并位于拆卸方向侧。另外,单元侧操作部79bs优选配置在从支架单元61b露出的位置。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操作单元侧操作部79bs。
卡合解除部79bt构成为能够通过与卡合部776b抵接并使卡合部776b向解除方向移动而解除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部776b的卡合。卡合解除部79bt在安装状态下在解除方向(-Y轴方向)上与卡合部776b相对。
C-3.容器20b向支架单元61b的安装方式
图31是表示容器20b向支架单元61b的安装过程的图。图32是表示容器20b向支架单元61b的安装状态的图。
如图31所示,在将容器20b向支架单元61b安装的情况下,使用者首先以第三壁部23b朝向具有安装方向(-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的方式将容器20b倾斜,并将作为突起的第二被卡合结构222插入到作为通孔的第二卡合结构640内。接着,使容器20b以第二被卡合结构222为中心向箭头RD20b所示的方向移动。在即将安装之前,容器20b沿着-Z轴方向移动。
通过将容器20b的安装动作从图31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推进,卡合部776b的引导面775b与接纳部275b的壁部278b抵接。由此,主体部772b以卡合部776b向+RM方向移动的方式发生弹性形变。进一步地,通过推进容器20b的安装动作,卡合部776b一面与壁部278b抵接,卡合部776b一面朝向被卡合部274b向接纳部275b的里侧(+Z轴方向侧)前进。通过卡合部776b与壁部278b抵接,维持卡合部776向+RM方向的位移。
如图32所示,当卡合部776b到达了第二接纳部275B时,卡合部776b与壁部278b分离,因从壁部278b施加在卡合部776b上的外力而产生的主体部772b的弹性形变解除。由此,向第四壁部24b所在的方向侧移动,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形成面774b相对。如上所述,壁部278b也作为用于将卡合部776b引导至被卡合部274b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在容器20b的安装状态下,如图32所示,液体供给部212b与液体导入管622b连接,单元侧端子432与支架侧端子645接触。并且,在容器20b的安装状态下,容器20b受到来自支架单元61的外力Ptb和外力Psb。外力Ptb为通过弹性部材629施加在容器20b的液体供给部212b上的力。外力Ptb的方向为拆卸方向(+Z轴方向)。外力Psb为通过支架侧端子645b施加在容器20b的单元侧端子432上的力。外力Psb的方向为包含-Y轴方向分量和+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
在容器20b的安装状态下,容器20b通过外力Ptb和外力Psb而受到向拆卸方向的力。然而,在容器20b的安装状态下,通过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形成面774b卡合,限制容器20b(具体为容器20b的一侧RA)向拆卸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第二被卡合结构222与第二卡合结构640卡合,限制容器20b(具体为容器20b的另一侧RB)向拆卸方向的移动。并且,容器20b通过外力Psb受到向-Y轴方向的力。-Y轴方向为与被卡合部274b同卡合形成面774b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锁定方向)。因此,能够降低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形成面774b脱离卡合的可能性。
当将容器20b从支架单元61b拆卸时,使单元侧操作部79bs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卡合解除部79bt将卡合部776b向解除方向(-Y轴方向)推进。由此,解除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部776b的卡合。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使容器20b向拆卸方向(+Z轴方向)移动,将容器20b从支架单元61b上拆卸。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在与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或其变形方式具有相同的结构的方面起到了相同的效果。例如,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如图32所示,被卡合部274b形成于比外壳28b的外表面靠内侧。由此,能够降低被卡合部274b或其周围附着尘土等异物的可能性。由此,能够精度好地进行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部776b的卡合,因此能够提高容器20b的与安装相关的可靠性。并且,例如,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由于被卡合部274b形成于比外壳28b的外表面靠内侧,因此与被卡合部274b形成于比外壳28b的外表面靠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容器20b的小型化。再例如,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式,被卡合部274b由接纳部275b形成,接纳部275b为能够与作为突起的卡合部776b卡合的凹部。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形成被卡合部274b。并且,例如,通过容器20b具有单元侧操作部79bs,能够通过操作单元侧操作部79bs容易地解除被卡合部274b与卡合部776b的卡合。
C-4.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只要被卡合部274b配置在比外壳28b的外表面靠内侧,则被卡合结构27b或卡合结构70b的结构、配置位置、个数等可以适当变更。以下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被卡合结构27b以及卡合结构70b的变形方式进行说明。
C-4-1.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
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单元侧操作部件79b与被卡合部274b为分体(图30),但并不局限与此,单元侧操作部件79b与被卡合部274b也可以为一体。以下对其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33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方式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1000b与第一变形方式的液体喷射系统的不同点是被卡合结构27bA的结构、外壳28bA的结构以及卡合结构70G的结构。关于其他的结构,由于是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
外壳28bA的第一壁部21bA具有与第三壁部23b连接的第一底壁部215、与第四壁部24bA连接的第二底壁部217、连接第一底壁部215与第二底壁部217的倾斜壁部216。倾斜壁部216与图30的连接壁部208对应。第一壁部21bA朝向具有安装方向(-Z轴方向)分量的方向。在倾斜壁部216上,配置有电路基板40。在第二底壁部217上,形成有第一开口部272。
卡合结构70G为与图14所示的卡合结构70G相同的结构。即,卡合结构70G具有形成于772G上的作为开口部的卡合部774G。
被卡合结构27bA的结构为使图14的被卡合结构27G以Z轴方向为中心旋转180度的结构。因此,关于与被卡合结构27G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省略说明。即,被卡合结构27bA具有第一开口部272、形成于外壳28G的内侧的接纳部275G、被卡合部件80、施力部件89。施力部件89将被卡合部件80向+Y轴方向施力。
在解除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的情况下,使用者使单元侧操作部83s克服施力部件89的施力而向-Y轴方向移动。由此,被卡合部274G向作为卡合的解除方向的-Y轴方向移动,被卡合部274G与卡合部774G的卡合被解除。
C-4-2.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在能够适用的范围内采用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例如,与图10所示的变形方式相同,也可以隔着液体导入管622b设置两个卡合结构70b。并且,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采用使卡合结构70b移动而解除卡合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容器20b能够省略单元侧操作部件79b(图29)。
D.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方式实施,例如可以进行如下变形。
D-1.第一变形例
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0、20b、20c的被卡合结构27、27a、27b(图4、图20、图29)具有形成于第一壁部21、21a、21b上的第一开口部272、272a,而不仅具有第一开口部272、272a,还可以具有形成于外壳28、28a、28b上的其他开口部。例如,可以具有在被卡合部274、274a、274b(图5、图21、图30)所在的外壳28、28a、28b的内侧空间部(例如,图5所示的接纳部275)和外壳28、28a、28b的内侧连通的其他开口部。以下将其具体例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变形例也可以应用于第二、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0a、20b。
图34是第一变形例的容器20AA的立体图。被卡合结构27AA还具有朝向与第一开口部272开口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开口的第二开口部272AB。并且,被卡合结构27AA还具有朝向与第一开口部272开口的方向和第二开口部272AB开口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开口的第三开口部272AC。在第一变形例中,第二开口部272AB形成于第五壁部25上,第三开口部272AC形成于第六壁部26上。第二开口部272AB的开口方向为-X轴方向。第三开口部272AC的开口方向为+X轴方向。第二开口部272AB和第三开口部272AC也可以说是形成于接纳部275的侧壁部上的开口。并且,第二开口部272AB和第三开口部272AC也可以说是在外壳28的内侧与接纳部275连通。
根据第一变形例,被卡合结构27AA不仅具有第一开口部272,还具有第二开口部272AB和第三开口部272AC,从而即使在被卡合结构27AA内侵入了尘土等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将侵入的异物向被卡合结构27AA的外侧排出。另外,第三开口部272AC也可以省略。
D-2.第二变形例
图35是表示关于容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概念图。图35作为一例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图4)的变形例。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容器容器20、20a、20b的外壳28、28a、28b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图4、图20、图29),但形状并不局限于此,只要是能够安装在对应的支架单元61、61a、61b上的形状,则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在图35中,用虚线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壳。
例如,如图35所示,外壳28AB具有椭圆形或长圆形的侧面。当从正面侧(图的左侧)观察容器20AB时,具有一定的宽度。在外壳28AB中朝向具有安装方向的分量的方向的前端侧部分21上,配置有液体供给部212。并且,在前端侧部分21上,形成有第一开口部272。并且,被卡合部274配置在比外壳28AB的外表面靠内侧。
如上所述,只要能够确保与容器20、20a、20b的互换性,则外壳28、28a、28b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形状。
D-3.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容器20、20a、20b在配置有被卡合结构27的外壳28、28a、28b中形成有液体容纳部201、201a(图4、图20、图29),但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将其具体例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的变形例加以说明。另外,本变形例也可以应用于第二、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0a、20b。
图36是用于说明第三变形例的容器20AC的图。容器20AC为使用转接器292j的容器。容器20AC能够分解为具有液体容纳部210的容纳部件290j和转接器292j。在容纳部件290j内没有墨水的情况下,使用者将容纳部件290j更换为新的或者向容纳部件290j补充墨水。转接器292j能够再利用。容器20A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具有互换性。
容器20AC的外壳28AC通过将容纳部件290j的外壳和转接器292j的外壳加以组合而构成。容纳部件290j构成容器20AC的外壳28AC中的第二壁部22。容纳部件290j具有容纳墨水的液体容纳部210和用于使墨水向液体供给部212流通的流通部209。在作为开口部的流通部209内,配置有用于保持墨水的液体保持部件209AC(例如,多孔质部件)。液体保持部件209AC与连通孔205接触。
转接器292j构成容器20AC的外壳28AC中的第一壁部21、第三壁部23、第四壁部24、第五壁部(图中未示出)、第六壁部(图中未示出)。在转接器292j上,设置有与液体供给部212、电路基板40、第一开口部272等支架单元61的各部件对应的部件。被卡合部274配置在比外壳28AC的外表面靠内侧。
D-4.第四变形例
图37是用于说明第四变形例的容器20AC的图。容器20AC为使用转接器292j的容器的其他例子。容器20AC具备转接器292j、容纳墨水的外部罐800、连接外部罐800与液体供给部212的管802。外部罐800配置在例如打印机10的外侧。外壳28AD由转接器292j形成。外壳28AD的第二壁部22开口。容器20AD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容器20具有互换性。另外,本变形例也可以应用于第二、三实施方式的容器20a、20b。被卡合部274配置在比外壳28AD的外表面靠内侧。
D-5.第五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以及用于向喷墨打印机供给墨水的液体供给单元,也可以应用于喷射除墨水之外的其他液体的任意的液体喷射装置以及用于容纳该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容器)。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以下各种液体喷射装置及其液体供给单元。
(1)传真装置等图像记录装置
(2)在液晶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用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中使用的颜色材料喷射装置
(3)在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显示器、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Display,FED)等的电极形成中使用的电极材料喷射装置
(4)喷射在生物芯片制造中使用的含有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
(5)作为精密移液管的试料喷射装置
(6)润滑油的喷射装置
(7)树脂液的喷射装置
(8)精确地对钟表或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
(9)为了形成在光通信元件等中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将紫外线固化树脂液等透明树脂液向基板上喷射的液体喷射装置
(10)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性或碱性的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11)其他的具备喷出任意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喷射头的液体喷射装置。
另外,所谓“液滴”是指从液体喷射装置喷出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丝状的状态。此外,这里所说的“液体”,只要是液体喷射装置能够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的材料即可,高粘度或低粘度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以及溶胶、凝胶、其他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体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这样的液体状态的材料也包括在“液体”中。另外,不限于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由颜料或金属颗粒等固态物形成的功能性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者混合在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也包括在“液体”中。并且,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列举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或液晶等。这里,墨水包括一般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状组合物。
D-6.第六变形例
本发明也可以作为以下的变形方式而实现。
[变形方式1]
一种液体供给单元,其能够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上,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具有装置侧卡合部的装置侧卡合结构,
所述液体供给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壁部;
第二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对置;
第三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相交;
第四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以及所述第二壁部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三壁部对置;
第五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以及所述第四壁部相交;
第六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所述第三壁部以及所述第四壁部相交,并且与所述第五壁部对置,
液体供给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壁部上,并且能够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
开口部,其形成于所述第一壁部上,用于供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装置侧卡合结构插通;以及
被卡合部,其配置在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四壁部之间,并且能够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所述卡合部卡合。
根据该变形方式,通过将被卡合部配置在第三壁部与第四壁部之间,从而与被卡合部配置在比第三壁部或第四壁部靠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液体供给单元在沿着从第三壁部朝向第四壁部的方向的方向上的小型化。
[变形方式2]
根据变形方式1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四壁部的距离比所述第五壁部与所述第六壁部的距离长。
[变形方式3]
根据变形方式1或变形方式2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开口部至少向所述第一壁部和所述第五壁部开口。
[变形方式4]
根据变形方式3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开口部还向所述第六壁部开口。
[变形方式5]
根据变形方式1至变形方式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具有为了解除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而操作的单元侧操作部。
[变形方式6]
根据变形方式5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构成为,在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所述被卡合部通过与所述卡合结构抵接而能够移动。
[变形方式7]
根据变形方式5或变形方式6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由能够与作为凹部或开口部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突起形成。
[变形方式8]
根据变形方式5或变形方式6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被卡合部由能够与作为突起的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凹部或开口部形成。
[变形方式9]
根据变形方式5至变形方式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支架单元,该支架单元设置有所述卡合结构,并且能够供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
所述单元侧操作部从所述第三壁部向外侧突出,并且配置在所述单元侧操作部距离所述第二壁部比所述单元侧操作部距离所述第一壁部更近的位置,
在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安装状态下,所述单元侧操作部配置在从所述支架单元露出的位置。
[变形方式10]
根据变形方式5至变形方式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壁部构成为通过操作所述单元侧操作部而能够移动,
所述被卡合部以与能够移动的外壳的一部分连动的方式与能够移动的所述外壳的一部分连接。
[变形方式11]
根据变形方式5至变形方式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单元侧操作部从所述第二壁部向外侧突出。
[变形方式12]
根据变形方式1至变形方式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其中,
所述卡合结构还具有通过操作而能够使所述卡合部移动的装置侧操作部,
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的卡合通过所述卡合部移动而被解除。
[变形方式13]
根据变形方式1至变形方式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单元,还具有:
配置在所述第五壁部上,通过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所具备的电极部接触而能够进行电连接的接触部,
当向从所述第一壁部朝向所述第二壁部的方向俯视所述液体供给单元时,
所述液体供给部位于所述液体供给部距离所述第三壁部比所述液体供给部距离所述第四壁部更近的位置,
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液体供给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对于与发明内容中记载的各种方式中的技术特征所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变形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适当进行替换、组合。并且,若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不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删除。

Claims (14)

1.一种液体喷射系统,其具备:液体喷射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墨盒,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其具有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
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其具有第二装置侧卡合部,
所述墨盒具备:
外壳;
液体供给口;
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的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
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其具有与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容器侧卡合部;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形状相同,
在安装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距所述液体供给口的高度与在所述安装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距所述液体供给口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设置在夹持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位置,
通过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且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从而向作为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拆卸方向的所述墨盒的移动受到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均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方向的装置侧卡合面,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均具有朝向所述拆卸方向的容器侧卡合面,
通过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的各个所述容器侧卡合面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的各个所述装置侧卡合面抵接,从而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均具有沿所述安装方向而形成的容器侧引导面,
在所述墨盒朝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均具有与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各个所述容器侧引导面抵接的装置侧引导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能够使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移动的装置侧操作部,
通过操作所述装置侧操作部,解除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的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形成为多边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由多边形状的突起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配置在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相比更靠内侧。
8.一种墨盒,其能够向液体喷射装置安装,该液体喷射装置具备:
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其具有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
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其具有第二装置侧卡合部,
所述墨盒的特征在于,具备:
外壳;
液体供给口;
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其具有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的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
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其具有与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的第二容器侧卡合部;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形状相同,
在安装方向上的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距所述液体供给口的高度与在所述安装方向上的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距所述液体供给口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设置在夹持所述液体供给口的位置,
通过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且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从而向作为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拆卸方向的所述墨盒的移动受到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均具有朝向所述拆卸方向的容器侧卡合面,
通过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的各个所述容器侧卡合面与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的朝向所述安装方向的各个装置侧卡合面抵接,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卡合,且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均具有沿所述安装方向而形成的容器侧引导面,
在所述墨盒朝向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的各个所述容器侧引导面与各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的装置侧引导面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能够使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移动的装置侧操作部,
通过操作所述装置侧操作部,解除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与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部的卡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结构形成为多边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置侧卡合结构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侧卡合结构由多边形状的突起而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侧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容器侧卡合部配置在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相比更靠内侧。
CN202010232154.9A 2015-12-28 2016-11-18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Active CN1114093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6025 2015-12-28
JP2015-256025 2015-12-28
CN201680076230.3A CN108472963A (zh) 2015-12-28 2016-11-18 液体供给单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230.3A Division CN108472963A (zh) 2015-12-28 2016-11-18 液体供给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9365A true CN111409365A (zh) 2020-07-14
CN111409365B CN111409365B (zh) 2021-05-18

Family

ID=592248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230.3A Pending CN108472963A (zh) 2015-12-28 2016-11-18 液体供给单元
CN202010232154.9A Active CN111409365B (zh) 2015-12-28 2016-11-18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230.3A Pending CN108472963A (zh) 2015-12-28 2016-11-18 液体供给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543692B2 (zh)
JP (1) JPWO2017115580A1 (zh)
CN (2) CN108472963A (zh)
WO (1) WO20171155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52057A (ja) * 2019-03-22 2020-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システム及び液体収容容器
CN215041412U (zh) * 2021-04-13 2021-12-07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墨盒及墨盒安装结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8141U (zh) * 1987-05-08 1988-11-17
US20020085075A1 (en) * 2000-12-25 2002-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3391476U (zh) * 2012-05-31 2014-0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以及打印机
CN204249558U (zh) * 2014-10-22 2015-04-08 珠海诚威电子有限公司 通过杠杆机构与墨车定位的墨盒
CN10472367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924768A (zh) * 2014-03-17 2015-09-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04972762A (zh) * 2014-04-11 2015-10-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0129B2 (ja) 1989-01-28 1997-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DE69224886T2 (de) * 1991-12-11 1998-08-20 Canon Kk Schlitten für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gerät
JP3108171B2 (ja) * 1991-12-11 2000-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CA2084708C (en) * 1991-12-11 1997-11-25 Hiromitsu Hirabayashi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arriage mechanism therefor
JP3495926B2 (ja) * 1998-10-27 2004-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395943B2 (ja) * 1998-11-26 2010-01-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情報の管理方法
JP2001010078A (ja) * 1999-04-27 2001-01-16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が取り付けられるホルダー、該ホルダー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タンクのホルダーへの装着方法
JP2001063090A (ja) * 1999-04-27 2001-03-1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に用いられる弁ユニット、前記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前記インクタンク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432025B2 (ja) 2003-08-08 2010-03-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US7438401B2 (en) 2002-06-17 2008-10-2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cartridge
JP4631253B2 (ja) 2002-06-17 2011-02-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20050052511A1 (en) 2003-08-08 2005-03-10 Takeo Seino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tainer holder thereof
AR049674A1 (es) 2003-08-08 2006-08-30 Seiko Epson Corp Recipiente contenedor de liquido a suministrar a un aparato de consumo de dicho liquido
US7806523B2 (en) 2003-08-08 2010-10-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container holder thereof
JP3977355B2 (ja) 2004-06-07 2007-09-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記録ヘッド
JP2006116786A (ja) * 2004-10-20 2006-05-11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および該容器用ホルダ
DE102006036716B3 (de) * 2006-06-02 2007-09-27 Artech Gmbh Design + Production In Plastic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Umrüstung eines Druckers
JP5552931B2 (ja) * 2010-07-15 2014-07-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システム
JP5870528B2 (ja) * 2011-07-28 2016-03-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BR112013006402A2 (pt) 2012-01-12 2016-07-05 Seiko Epson Corp cartucho e sistema de suprimento de material de impressão
US8915582B2 (en) 2012-01-12 2014-12-2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US8708469B2 (en) 2012-01-12 2014-04-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JP5435149B2 (ja) 2012-01-12 2014-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材供給システム
US9039153B2 (en) 2012-01-12 2015-05-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JP6142519B2 (ja) 2012-12-14 2017-06-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TWI599492B (zh) * 2013-03-01 2017-09-21 Seiko Epson Corp Ink tank unit, ink jet printer, ink tank
JP3183790U (ja) * 2013-03-21 2013-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6079362B2 (ja) * 2013-03-27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流体供給装置及び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
JP6277641B2 (ja) * 2013-09-17 2018-02-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WO2015093008A1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78141U (zh) * 1987-05-08 1988-11-17
US20020085075A1 (en) * 2000-12-25 2002-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cartridge for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203391476U (zh) * 2012-05-31 2014-01-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墨盒以及打印机
CN104723675A (zh) * 2013-12-19 2015-06-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4924768A (zh) * 2014-03-17 2015-09-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供给单元
CN104972762A (zh) * 2014-04-11 2015-10-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
CN204249558U (zh) * 2014-10-22 2015-04-08 珠海诚威电子有限公司 通过杠杆机构与墨车定位的墨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1985B2 (en) 2021-10-12
US20200114651A1 (en) 2020-04-16
WO2017115580A1 (ja) 2017-07-06
JPWO2017115580A1 (ja) 2018-10-18
CN111409365B (zh) 2021-05-18
CN108472963A (zh) 2018-08-31
US10543692B2 (en) 2020-01-28
US20190016144A1 (en) 2019-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999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
KR101632527B1 (ko) 카트리지 및 인쇄재 공급 시스템
US9056482B2 (en) Printing material supply system and cartridge
US9527299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11356591B (zh) 容器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22053798A (ja)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US9925783B2 (en) Liquid supply unit
CN111409365B (zh) 液体喷射系统和墨盒
CN115593114A (zh) 容器和印刷系统
WO2022065203A1 (ja) カートリッジ、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装置
EP4238774A1 (e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system
WO2022264958A1 (ja)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8083427A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