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58546A -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58546A
CN104958546A CN201510358793.9A CN201510358793A CN104958546A CN 104958546 A CN104958546 A CN 104958546A CN 201510358793 A CN201510358793 A CN 201510358793A CN 104958546 A CN104958546 A CN 104958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herba
chinese medicine
powder
rad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87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艳杰
张梅芳
孟庆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35879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585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4958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585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天葵子、鸭公藤、过坛龙、老头草、南烛子、苏铁花、棒棒草、擘蓝、穿破石、滴滴花、耳水苋、独脚柑、白蝶花、金丝带、锁阳、小金梅草、仙茅和兔耳草。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针对性强,有确切疗效,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宫颈癌的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骨。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稳中求进",以便获得"长期带瘤生存"。
目前在宫颈癌的治疗中,手术以及放疗和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虽然对治疗宫颈癌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具有较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高等缺陷。化疗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药物常“是非不清”、“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因此,化疗可能出现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1、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操作不慎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栓塞性静脉炎。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加以预防。
2、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疗前,都应该做血象检查,如果白细胞的数目若低于(2.5~3)×109/升、血小板(50~80)×109/升,应该暂时停止化疗,遵照医生的医嘱使用升高血细胞药。除原有的鲨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维生素B6以及益气补血的中药治疗外,近年来由基因重组工程生产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显的促进血细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疗后及时用上这些药物,白细胞就不会明显下降。
3、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细胞,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胆红素上升、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严重的会引起肝硬化、凝血机制障碍等,所以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要检查肝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停止化疗。
4、有些化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严重的可发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药前及用药中应检查心电图,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治疗。对有心脏病变的病人,应避免使用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的化疗药物。
5、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化疗药物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因此用肺毒性药物(即对呼吸系统有毒性的化疗药物),如争光霉素等,应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肺部情况,停药后还要注意随访。发现肺部毒性反应,立即停止化疗并用激素治疗。
6、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表现有蛋白尿,少尿或无尿,有的发生血尿。为了能够清楚了解肾脏功能,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均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使每天尿量在2000~3000毫升。经验证明,这样可减少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7、某些药物可影响生育,导致畸胎。在化疗期间,男性病人应节育,女性病人如有妊娠应中止或避免化疗一般停药后生育功能可恢复。
8、脱发和皮肤反应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必过分担忧,因为一般病人停药后,脱掉的头发会重新长出,皮肤的红斑、皮疹和色素沉着也会好转或消失。
9、在化疗的全身反应中,要数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最令患者烦恼,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口腔黏膜溃疡、咽喉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对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有确切疗效,针对性强、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天葵子、鸭公藤、过坛龙、老头草、南烛子、苏铁花、棒棒草、擘蓝、穿破石、滴滴花、耳水苋、独脚柑、白蝶花、金丝带、锁阳、小金梅草、仙茅和兔耳草。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0~50份、鸭公藤20~30份、过坛龙30~40份、老头草30~40份、南烛子10~20份、苏铁花10~20份、棒棒草20~30份、擘蓝15~25份、穿破石10~20份、滴滴花20~30份、耳水苋5~15份、独脚柑10~20份、白蝶花20~30份、金丝带5~15份、锁阳25~35份、小金梅草10~20份、仙茅20~30份和兔耳草15~25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0~45份、鸭公藤25~30份、过坛龙35~40份、老头草30~35份、南烛子15~20份、苏铁花10~15份、棒棒草20~25份、擘蓝15~20份、穿破石10~15份、滴滴花25~30份、耳水苋5~10份、独脚柑15~20份、白蝶花25~30份、金丝带10~15份、锁阳30~35份、小金梅草10~15份、仙茅20~25份和兔耳草15~2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5份、鸭公藤26份、过坛龙37份、老头草34份、南烛子17份、苏铁花13份、棒棒草22份、擘蓝16份、穿破石11份、滴滴花27份、耳水苋6份、独脚柑16份、白蝶花25份、金丝带12份、锁阳31份、小金梅草12份、仙茅23份和兔耳草18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2份、鸭公藤28份、过坛龙40份、老头草32份、南烛子19份、苏铁花11份、棒棒草24份、擘蓝18份、穿破石14份、滴滴花29份、耳水苋8份、独脚柑19份、白蝶花28份、金丝带14份、锁阳33份、小金梅草15份、仙茅21份和兔耳草16份。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静置30~50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粉针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对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针对性强,有确切疗效,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天葵子、鸭公藤、过坛龙、老头草、南烛子、苏铁花、棒棒草、擘蓝、穿破石、滴滴花、耳水苋、独脚柑、白蝶花、金丝带、锁阳、小金梅草、仙茅和兔耳草。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天葵子:【别名】紫背天葵草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块根。采收和储藏:移栽后的第3年5月植株未完全枯萎前采挖,较小的块根留作种用,较大的去尽残叶,晒干,加以揉搓,去掉须根,抖净泥土。【性味】味苦;微苦;微辛;性寒。【归经】肝;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摘录】《中华本草》
鸭公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多叶勾儿茶的全株。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全株,除去泥沙和杂质,切碎,晒干。【性味】甘;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肺热咳嗽;肺痈;湿热黄疸;热淋;痢疾;带下;淋巴结炎;痈疽疖肿。【摘录】《中华本草》
过坛龙:【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铁线蕨、黑骨芒箕、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乌脚枪、螺靥蕨、铁脚路箕、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鸡爪莲、乌脚路基、铁笊篱、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铁脚路萁、黑骨芒萁、旱猪毛七、黑骨头、铁丝分筋。【来源】药材基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辛;凉。【归经】肝;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黄疸;石淋;痈肿;瘰疬;蛇虫咬伤;跌打肿痛。【摘录】《中华本草》
老头草:【别名】小矛香艾(《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老头艾(《黑龙江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菊科植物火绒草的全草。6~7月采,洗净,去残枝叶及根的外皮,晒干。《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寒。"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益肾利水。治急性肾炎,尿血。"《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消炎利尿。治急,慢性肾炎,对消失蛋白尿和血尿有效。"【摘录】《中药大辞典》
南烛子:【别名】南烛。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 Thunb.,以干燥果实入药。微甘、酸。强筋骨,益肾气。用于身体虚弱,脾虚久泄,梦遗滑精,赤白带下。【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苏铁花:【别名】凤尾蕉花、铁树花、梭罗花。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大孢子叶)。甘;性平。理气祛湿;活血止血;益肾固精。主胃痛;慢性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咳血;吐血;痛经;遗精;带下。【摘录】《中华本草》
棒棒草:【别名】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短小孩儿参的干燥块根。甘;苦;微温。补肺;健脾;养阴生津。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疲惫乏力;口干。【摘录】《中华本草》
擘蓝:【别名】苤蓝、撇蓝、茄连、甘蓝、玉蔓青、芥兰头、玉头、香炉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球茎甘蓝的球茎、叶片和种子。甘;辛;凉。健脾利湿;解毒。主脾虚水肿;小便淋浊;大肠下血;湿热疮毒。【摘录】《中华本草》
穿破石:【别名】葨芝、金蝉退壳、黄龙退壳、牵牛入石、金腰带、黄蛇根、山荔枝、千重皮。桑科柘属植物构棘,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微苦,平。止咳化痰,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肺结核,黄疸型肝炎,肝脾肿大,胃、十二指肠溃疡,风湿性腰腿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滴滴花:【别名】还魂草、虎耳还魂草、九倒生。苦苣苔科珊瑚苣苔属植物珊瑚苣苔,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淡,平。健脾,止血,化瘀。用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及刀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耳水苋:【别名】金桃仔、大仙桃草。为千屈菜科植物耳基水苋的全草。味甘;淡;性平。归脾;膀胱经。健脾利湿;行气散瘀。主脾虚厌食;胸膈满闷;急慢性膀胱炎;妇女带下;跌打瘀肿作痛。【摘录】《中华本草》
独脚柑:【别名】干草(《广州植物志》),细独脚马骝(《南宁市药物志》),马佬含菊(《广西中药志》),金锁匙(《闽南民间草药》),地莲芝(《贵州植药调查》),鹿草(《广东中药》Ⅱ),黄花甘(《广东中药》)。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甘淡,平。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摘录】《中药大辞典》
白蝶花:【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兰科白蝶花,以根入药。甘,微温。补肾壮阳,健脾。主治肾虚腰痛,慢性肾炎,睾丸炎,脾胃虚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金丝带:【别名】金腰带。地衣类松萝科树发属植物绿树发,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去杂质,晒干。甘、苦,平。祛风活络,补肾壮阳,调经止血。用于腰腿疼痛,半身不遂,肾虚腰痛,阳痿,头晕,月经不调,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锁阳:【别名】锈铁锤、地毛球、锁燕。本品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甘,温。归脾、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摘录】《中国药典》
小金梅草:【别名】野鸡草、山韭菜、小金锁梅、龙肾子。仙茅科小金梅草属植物小金梅草,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甘、微辛,温。温肾壮阳,补气。肾虚腰痛,疝气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仙茅:【别名】独脚丝茅、山棕、地棕、千年棕、番龙草。本品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须根,洗净,干燥。辛,热。归肾、肝、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痿精冷,筋骨痿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兔耳草:【别名】和气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土玉竹、白蝶花(《广西药植名录》)。为兰科植物龙头兰的块根。秋季采挖根,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微温,味甘。温肾壮阳。【摘录】《中药大辞典》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0~50份、鸭公藤20~30份、过坛龙30~40份、老头草30~40份、南烛子10~20份、苏铁花10~20份、棒棒草20~30份、擘蓝15~25份、穿破石10~20份、滴滴花20~30份、耳水苋5~15份、独脚柑10~20份、白蝶花20~30份、金丝带5~15份、锁阳25~35份、小金梅草10~20份、仙茅20~30份和兔耳草15~25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0~45份、鸭公藤25~30份、过坛龙35~40份、老头草30~35份、南烛子15~20份、苏铁花10~15份、棒棒草20~25份、擘蓝15~20份、穿破石10~15份、滴滴花25~30份、耳水苋5~10份、独脚柑15~20份、白蝶花25~30份、金丝带10~15份、锁阳30~35份、小金梅草10~15份、仙茅20~25份和兔耳草15~20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5份、鸭公藤26份、过坛龙37份、老头草34份、南烛子17份、苏铁花13份、棒棒草22份、擘蓝16份、穿破石11份、滴滴花27份、耳水苋6份、独脚柑16份、白蝶花25份、金丝带12份、锁阳31份、小金梅草12份、仙茅23份和兔耳草18份。
其中,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天葵子42份、鸭公藤28份、过坛龙40份、老头草32份、南烛子19份、苏铁花11份、棒棒草24份、擘蓝18份、穿破石14份、滴滴花29份、耳水苋8份、独脚柑19份、白蝶花28份、金丝带14份、锁阳33份、小金梅草15份、仙茅21份和兔耳草16份。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静置30~50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葡粉针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颗粒剂
取天葵子450g、鸭公藤260g、过坛龙370g、老头草340g、南烛子170g、苏铁花130g、棒棒草220g、擘蓝160g、穿破石110g、滴滴花270g、耳水苋60g、独脚柑160g、白蝶花250g、金丝带120g、锁阳310g、小金梅草120g、仙茅230g和兔耳草18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6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静置38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Mpa下减压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04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75℃、出风温度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倍的蔗糖粉和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实施例2:粉针剂
取天葵子420g、鸭公藤280g、过坛龙400g、老头草320g、南烛子190g、苏铁花110g、棒棒草240g、擘蓝180g、穿破石140g、滴滴花290g、耳水苋80g、独脚柑190g、白蝶花280g、金丝带140g、锁阳330g、小金梅草150g、仙茅210g和兔耳草16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3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5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10℃的条件下静置24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60分钟,获得0.5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加入丙二醇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分钟;脱炭过滤;用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20~28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颗粒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30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6.5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颗粒剂LD50>36.5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3.0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7.8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3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4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562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对小鼠按13.12、19.03和37.45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抑瘤作用试验:
试验对象:ICR小鼠120只,体重20—28g,雄性。
试验接种内容:将小鼠宫颈癌的细胞(U14)接种于小鼠的背侧腋窝皮下,等瘤体长至1-1.5cm时,选择良好的瘤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癌细胞数为1×106个/ml)。
取ICR小鼠,于背侧腋窝皮下常规接种U14癌细胞悬液0.2ml(癌细胞数为1×106个细胞/m1),次日随机分成5组。治疗组分为三个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颗粒剂,粉碎后蒸馏水溶解,每日分别灌胃给药1.6ml、0.8m1和0.4m1,连续10天;对照组分为两个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和CTX组,生理盐水组每日胃饲0.4m1生理盐水,连续10天;CTX组给药环磷酰胺,每日给药0.2g,蒸馏水溶解后灌胃给药,连续10天;5组均为停药后次日处死动物,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公式为:抑瘤率(%)=(生理盐水对照组平均瘤重-用药组平均瘤重)/生理盐水对照组平均瘤重×100%,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药物对U14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瘤率随剂量增加而递增,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U14的抑制作用及抑瘤效果见表1。
表1:对U14的抑制作用及抑瘤效果
组别 平均瘤重(g) 小鼠平均体重变化(g) 抑瘤率(%)
高剂量组 1.28±0.62 +3.14 63.11
中剂量组 1.42±0.36 +3.74 59.08
低剂量组 1.59±0.63 +4.26 54.18
CTX组 1.64±0.58 -1.27 52.74
生理盐水组 3.47±0.38 +5.72 0
通过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中药的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能够抑制瘤体生长,且抑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有显著性差异P<0.05,(n=10,X±SD);采用本发明中药的治疗组,与CTX组比较,治疗组的小鼠的体重有增加,而CTX组的小鼠体重减轻,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10,X±SD)。
另外通过流体细胞仪测量,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中药阻止了肿瘤细胞由S→G2进程,同时也影响了G1→S的进行,使S和G1期的细胞明显增加,G2和M期的细胞相对较低,干扰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对宫颈癌的动物模型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可以推知本发明的中药对宫颈癌的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96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20~30岁女子18例,31~40岁女子29例,41~50岁女子43例,50岁以上女子6例;病程4个月~4年5个月:病程1年以内21例,病程1~2年48例,病程2年以上2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其中20~30岁女子9例,31~40岁女子15例,41~50岁女子21例,50岁以上女子3例;病程4个月~4年3个月:病程1年以内11例,病程1~2年24例,病程2年以上13例。对照组48例,其中20~30岁女子9例,31~40岁女子14例,41~50岁女子22例,50岁以上女子3例;病程6个月~4年5个月:病程1年以内10例,病程1~2年24例,病程2年以上14例。两组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子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湿热郁毒型:病态困倦,腹胀有块,口干苦不欲饮,大便干燥,尿黄灼热,阴道不规则出血,脉弦滑或滑数,舌质暗。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颗粒剂每日3次,每次30g袋。1个月为1疗程,根据患者所患宫颈癌时间长短,一年以内连续服用2~3个疗程,一年到两年连续服用4~5个疗程,两年以上5~6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放射治疗:采用体外照射与腔内后装相结合。体外照射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采用前后两大野对穿照射(上界相当于第4~5腰椎水平,下界为耻骨联合上缘下4~5cm),每周5次,DT1.8~2.0Gy/d,先照射10~12次,全盆照射DT20~25Gy,再前后野中线用挡铅照射10~12次,DT20~25Gy,,DT1.8~2.0Gy/d,每周5次,总量45Gy。在此期间腔内治疗用铱192后装治疗,每周一次,每次A点剂量达到4~6Gy,总剂量36~41Gy,疗程6~7周。腔内治疗当日不行体外照射,每日配合进行阴道冲洗。化疗方案:化疗药物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DDP(顺氯氨铂)40mg,每日一次连用3d,5-FU 1.0g,每日一次连用3d,BLM(博来酶素)15mg,每日一次,均连用3d,排除化疗禁忌证后,每例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各1个疗程,共3个疗程。
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每周行妇科检查,记录宫颈肿瘤退缩情况,记录胃肠道反应,阴道流血,流液,腹痛及下腹不适等改善情况。每周2次查血常规,治疗结束后定期门诊复查。
疗效判断标准: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少于4周;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间不少于4周;无效(MR):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并在治疗期间无新的肿瘤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体积增大和/或有新的肿瘤病灶出现。CR加PR为有效。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2~6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2和表3。
表2两组分别治疗2~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CR PR MR PD 总有效
治疗组 48 37 7 4 0 44(91.67%)
对照组 48 23 15 4 6 38(79.17%)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生存率统计: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5年并定期复查,并分别计算1、3、5年生存率,统计结果见表3。
表3两组分别追踪5年生存率统计结果
组别 1年 3年 5年
治疗组 41(85.42%) 38(79.17%) 32(66.67%)
对照组 38(79.17%) 29(60.42%) 16(33.33%)
由表3统计数据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差别不大,而3年和5年的生存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本发明的中药能够明显延长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在跟踪随访和定期复查过程中,观察到:治疗组37CR患者中,1年内无复发及转移,7例PR患者中,1年内病情加重1例,总复发率为2.3%(1/44);对照组23例CR患者中,复发3人,15例PR患者中,病情加重或转移5例,总复发率21.05%(8/38)。
具体病例:韩某,女性,45岁,患者入院自述已在其他医院确诊宫颈癌2年3个月,经CT及其他检查,以及以下典型症状:病态困倦,腹胀有块,口干苦不欲饮,大便干燥,尿黄灼热,阴道不规则出血,脉弦滑,舌质暗,确诊为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颗粒剂每天3次,每次30g。治疗5个半月肿瘤及临床症状消失达四周,继续服药半个月停药,随访5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天葵子、鸭公藤、过坛龙、老头草、南烛子、苏铁花、棒棒草、擘蓝、穿破石、滴滴花、耳水苋、独脚柑、白蝶花、金丝带、锁阳、小金梅草、仙茅和兔耳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天葵子40~50份、鸭公藤20~30份、过坛龙30~40份、老头草30~40份、南烛子10~20份、苏铁花10~20份、棒棒草20~30份、擘蓝15~25份、穿破石10~20份、滴滴花20~30份、耳水苋5~15份、独脚柑10~20份、白蝶花20~30份、金丝带5~15份、锁阳25~35份、小金梅草10~20份、仙茅20~30份和兔耳草15~2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天葵子40~45份、鸭公藤25~30份、过坛龙35~40份、老头草30~35份、南烛子15~20份、苏铁花10~15份、棒棒草20~25份、擘蓝15~20份、穿破石10~15份、滴滴花25~30份、耳水苋5~10份、独脚柑15~20份、白蝶花25~30份、金丝带10~15份、锁阳30~35份、小金梅草10~15份、仙茅20~25份和兔耳草15~20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天葵子45份、鸭公藤26份、过坛龙37份、老头草34份、南烛子17份、苏铁花13份、棒棒草22份、擘蓝16份、穿破石11份、滴滴花27份、耳水苋6份、独脚柑16份、白蝶花25份、金丝带12份、锁阳31份、小金梅草12份、仙茅23份和兔耳草18份。
5.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天葵子42份、鸭公藤28份、过坛龙40份、老头草32份、南烛子19份、苏铁花11份、棒棒草24份、擘蓝18份、穿破石14份、滴滴花29份、耳水苋8份、独脚柑19份、白蝶花28份、金丝带14份、锁阳33份、小金梅草15份、仙茅21份和兔耳草16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静置30~50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7.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8.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4~8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静置30~50小时,过滤,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9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4~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9.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粉针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成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二步,在第一步获得的混合粉料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混合粉料的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搅拌溶解获得乙醇溶液,将乙醇溶液在5℃~10℃的条件下静置24~36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并在此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40~60分钟,获得0.1~10μm体积平均粒径的微米级颗粒和粒径小于0.1μm体积平均粒径的纳米级颗粒组成的混合粉料,所述混合粉料的得粉率至少为95%;
第三步,取第二步获得的混合粉料10g~20g,加入丙二醇30g~50g,加200ml注射用水,搅拌使其溶解,进一步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再加入1g~1.5g针用活性炭,充分搅拌30~50分钟;脱炭过滤;用0.22~0.24μm微孔滤膜过滤;冷冻干燥得无菌粉末,分装灌封。
CN201510358793.9A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9585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8793.9A CN104958546A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58793.9A CN104958546A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58546A true CN104958546A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12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8793.9A Pending CN104958546A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58546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2957A (zh) * 2016-05-20 2016-08-10 于学军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0495A (zh) * 2016-05-20 2016-09-07 济南思拓新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644A (zh) * 2016-06-02 2016-10-12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脚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1129A (zh) * 2012-05-21 2012-09-19 唐武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91721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刘宏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1129A (zh) * 2012-05-21 2012-09-19 唐武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91721A (zh) * 2014-12-15 2015-04-08 刘宏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32957A (zh) * 2016-05-20 2016-08-10 于学军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0495A (zh) * 2016-05-20 2016-09-07 济南思拓新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8644A (zh) * 2016-06-02 2016-10-12 烟台民望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脚癣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58546A (zh) 一种治疗湿热郁毒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250748A (zh) 一种治疗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147574A (zh) 治疗感冒发烧的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840596A (zh) 一种治疗气血亏虚型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263568B (zh) 一种防治便秘、口臭、肥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45124A (zh) 一种治疗尿路结石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1721A (zh) 一种治疗脾肾阳虚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383466A (zh) 一种治疗肝肾阴虚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3381215B (zh) 治疗胆囊炎及胆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2713A (zh) 治疗宫颈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9219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美洲大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1262A (zh) 一种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383467A (zh)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4436063A (zh) 一种治疗湿热淤毒型子宫颈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6237206A (zh)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335B (zh) 一种治疗乳糜尿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27061A (zh) 一种治疗乳腺癌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477536A (zh) 一种避孕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40396A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22396A (zh) 一种治疗蛔虫症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CN105012888A (zh) 一种医治子宫颈癌的组合物及制法
CN104840837A (zh) 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705820B (zh) 用于治疗仔猪黄痢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411B (zh) 一种治疗淋巴结核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7155A (zh) 一种医治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贴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