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43801A -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43801A
CN104943801A CN201510125769.0A CN201510125769A CN104943801A CN 104943801 A CN104943801 A CN 104943801A CN 201510125769 A CN201510125769 A CN 201510125769A CN 104943801 A CN104943801 A CN 104943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operating portion
support
type vehicle
strad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257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43801B (zh
Inventor
小山内拓也
菊池裕
三木真洋
市川学
武若智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43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8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438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438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4Twist g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14Handlebar construc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controls thereon,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1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controlling members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2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linear movement, e.g. push butt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1/00Controlling members, e.g. knobs or handles; Assemblies or arrangements thereof; Indicating position of controlling members
    • G05G1/08Controlling members for hand actuation by rotary movement, e.g. hand wheels
    • G05G1/10Details, e.g. of discs, knobs, wheels or hand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GCONTROL DEVICES OR SYSTEMS INSOFAR AS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ONLY
    • G05G9/00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 G05G9/02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 G05G9/04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 G05G9/047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by hand about orthogonal axes, e.g. joysticks
    • G05G9/04785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by hand about orthogonal axes, e.g. joysticks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the operating part of a switch arrangement
    • G05G9/04788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by hand about orthogonal axes, e.g. joysticks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the operating part of a switch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dditional control elements
    • G05G9/04792Manually-actuated control mechanisms provided with one single controlling member co-operating with two or more controlled members, e.g. selectively,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in different independent ways, movement in each individual way actuating one controlled member only in which movement in two or more ways can occur simultaneously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movable by hand about orthogonal axes, e.g. joysticks the controlling member being the operating part of a switch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dditional control elements for rotary control around the axis of the controll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5/00Switches with compound movement of handle or other operating part
    • H01H25/008Operating part movable both angularly and rectilinearly, the rectilinear movement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angular mov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其良好地维持已存的配置于开关盒的开关的操作性,且容易进行与这些开关的识别,并且容易在把持把手的状态下进行车辆的搭载设备的功能菜单选择等多个功能操作。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具有控制器(60),该控制器(60)在搭载于跨骑型车辆(12)的设备(18、30、32)的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中使用,控制器(60)包括控制器操作部(62),该控制器操作部(62)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及具有旋转以外的其他自由度而可动的操作,处于控制器操作部(62)内的控制器(60)的旋转轴(64)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其在音响或导航系统的操作、仪表显示器显示的切换操作或行驶模式切换操作等的设备的操作中被使用。
背景技术
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提出一种在车把周围的把手内侧位置安装有以车把的中心轴进行旋转的刻度盘式的操作环的结构。在跨骑型车辆中,通常与车把的把手的内侧端部相邻地配置开关盒,该开关盒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由驾驶员的手指进行操作的操作件。因此,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情况下,在车把把手的内侧端部与开关盒之间新设有与把手相比外径更大的操作环。因此,在操作设置于开关盒的操作件的情况下,需要在使握住把手的手指伸长而使指尖越过操作环的状态下来对该操作件进行操作,从而不容易进行操作件的操作。
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鉴于上述问题,公开了在开关盒中设有旋转式的操作件的结构,该旋转式的操作件能够选择与搭载于车辆的音响、导航系统相关的功能菜单。由此,不用改变开关盒的其他开关的操作性,就容易操作功能菜单的选择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在设置于开关盒的已存的开关之间的空间设置了新的旋转式的操作件,从而配置的自由度受到限制,并且在操作中,需要考虑能够通过感觉进行识别来与其他开关区别开。另外,开关盒大型化。
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开关,其从开关盒的下部的外侧面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由大拇指朝向车辆行进方向按压。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开关的识别明确,并且,只要使握住车把把手的手的大拇指略微伸长就能够进行操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7-5303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890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64618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对车辆的搭载设备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存在想要通过一个操作件进行功能菜单的选择、决定已选择的功能菜单的操作的情况,在上述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无法进行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其良好地维持已存的配置于开关盒的开关的操作性,且容易进行与这些开关的识别,并且容易在把持把手的状态下进行车辆的搭载设备的功能菜单选择等多个功能操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特征:一种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具有:开关盒48,其与把持部38L的轴向内侧相邻而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关,该把持部38L设置在沿跨骑型车辆12的左右方向延伸出的车把14的左右两端且由驾驶员把持;以及控制器60、110、200,其在搭载于所述跨骑型车辆12的设备18、30、32的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中使用,其中,所述控制器60、110、200包括控制器操作部62、114、202,该控制器操作部62、114、202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具有旋转以外的其他自由度而可动的操作,处于所述控制器操作部62、114、202内的所述控制器60、110、200的旋转轴64、126、204配置在比所述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
第二特征:所述控制器60、110的所述旋转轴64、126与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大致平行地延伸出。
第三特征:所述控制器60、110的所述旋转轴64、126与所述车把14的所述把持部38L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
第四特征:支承所述控制器60、110且设有控制器60、11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的支承部66、112在所述开关盒48的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从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向下方延伸出,所述控制器操作部62、114在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的下方从所述支承部66、112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第五特征:所述控制器200的所述旋转轴204从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朝向下方延伸出,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外径直径比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所述旋转轴204的轴向的长度长。
第六特征:所述控制器200具备支承部206,该支承部206将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设有所述控制器20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所述支承部206形成于所述开关盒48的下部,构成在所述开关盒48内具有操作件56的其他电开关的部件207的至少一部分以插入到所述支承部206内的方式配置。
第七特征:所述支承部206形成在比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内径靠内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为了选择设备的多个功能菜单而使用的控制器的控制器操作部配置在与设置于开关盒的在跨骑型车辆中通常使用的多个开关不同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驾驶员混淆多个开关和控制器操作部的操作。由于处于控制器操作部内的控制器的旋转轴配置在比开关盒的下壁面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控制器操作部配置在比下壁面靠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在把持着把持部的状态下通过至少一根手指进行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例如,功能菜单的选择与决定)。并且,能够维持设置于开关盒的多个开关的操作的容易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控制器的旋转轴与开关盒的下壁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出,因此能够抑制旋转轴向下方下降,并且能够使旋转轴与下壁面大致平行地延伸出,能够扩展控制器操作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控制器的旋转轴与车把的把持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因此能够抑制旋转轴向下方下降,并且能够使旋转轴与把持部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能够使控制器操作部容易从把持着把持部的手延伸至手指容易操作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开关盒的下方,控制器操作部和支承控制器且收纳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的支承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因此能够紧凑地构成控制器及支承部整体,并且能够抑制它们向下方下降,且能够使控制器操作部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驾驶员容易操作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控制器操作部的外径直径比控制器操作部的旋转轴的轴向的长度长,因此能够抑制向下方下降,并且能够将控制器操作部形成为容易通过手指进行旋转操作的适当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构成在开关盒内具有操作件的其他电开关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支承部内,该支承部将控制器操作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且收纳控制器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并且能够配置构成电开关的部件,且能够抑制开关盒的体积、高度的扩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支承部形成在比控制器操作部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控制器操作部形成为容易通过手指进行旋转操作的大小,并且能够紧凑地形成支承部,且还能够高效地配置构成其他电开关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的车把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操作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控制器操作部的其他操作例的图。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控制器及控制器支承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在显示部上显示的导航系统及音响单元等设备的功能菜单的层次的图。
图6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器及控制器支承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的后视图。
图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控制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8所示的旋转被检测体的结构的图。
图10是图8的X-X线向视音视图。
符号说明:
10…操作装置
12…跨骑型车辆
14…车把
18…仪表装置
30…导航系统
30a…显示部
32…音响单元
38L、38R…车把把手
42、48…开关盒
48a…下壁面
56…方向指示灯开关
60、110、200…控制器
62、114、202…控制器操作部
64、126、204…旋转轴
66、112…控制器支承部
84、146、208…旋转角检测部
90、148、214…喀哒感产生机构
206…支承部
207…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列举适当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具备操作装置10的机动二轮车等跨骑型车辆12的车把14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1是从车身后方且上方俯视车把14周围而得到的图,是与落座于跨骑型车辆12的未图示的座椅上的驾驶员观察的状态大致相同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以跨骑型车辆12的行进方向为前,以从落座于跨骑型车辆12的所述座椅上的驾驶员观察的方向为基准,来对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
对跨骑型车辆12的未图示的前轮进行转向的车把14的车身前方侧由前盖罩16覆盖,在前盖罩16的上方且内侧配置有仪表装置(设备)18。仪表装置18具备:显示未图示的发动机或马达等驱动源的转速的转速计20;显示跨骑型车辆12的速度的速度计22;以及具备燃料计等的各种仪器24。仪表装置18为液晶的显示器,且为通过驾驶员的选择来切换画面显示的所谓仪表显示器。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显示器而言,也可以代替液晶而采用有机EL。即,仪表装置18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器。
所述前轮由未图示的左右一对前叉轴支承为能够旋转,该左右一对前叉的上部连结固定于安装有主开关26的顶桥28。顶桥28经由未图示的转向柱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构成车架的未图示的头管。该车把14固定在顶桥28的上部。
在顶桥28的上方中央,且在仪表装置18的后方配置有导航系统(设备)30的显示部30a,在更后方侧配置有具备FM·AM调谐器、数字音响播放器单元及放大器等的功能的音响单元(设备)32。该显示部30a还用于通过音响单元32选择的曲目、其他功能菜单等的显示。在仪表装置18的左右配置有通过音响单元32对中低音进行再生的中低音用的扬声器34、34,在这些扬声器34、34与仪表装置18之间配置有对高音进行再生的高音用的扬声器36、36。
在车把14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有供驾驶员把持的车把把手(把持部)38L、38R。在右侧的车把把手38R的前方设有前轮制动杆40R。该前轮制动杆40R是用于通过驾驶员的手动操作来向所述前轮施加制动力的操作件。右侧的车把把手38R是通过手动来控制跨骑型车辆12的速度的油门操作件,被支承为相对于车把14能够转动。在左侧的车把把手38L的前方设有离合器杆40L。该离合器杆40L是用于通过驾驶员的手动操作来对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变速器(省略图示)的传递进行切断、连接的操作件。即,通过操作离合器杆40L,切断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向所述变速器的传递,通过解除离合器杆40L的操作,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向所述变速器传递。
在右侧的车把14上,且在车把把手38R的轴向内侧设有与车把把手38R相邻设置的开关盒42。在该开关盒42上设有各种电装件的开关,详细地说,设有发动机停止开关44、起动开关46等。发动机停止开关44是只要不施加操作力则保持接通侧或切断侧的位置的跷跷板式的切换开关,通过在所述驱动源的运转中向切断侧操作而使所述发动机紧急停止。按压式的起动开关46是用于使所述发动机起动的操作件,在主开关26为接通的状态且所述变速器为空挡状态的情况下,当操作起动开关46时,所述发动机起动。
另外,在左侧的车把14上设有本发明的操作装置10。如图2所示,操作装置10在车把把手38L的轴向内侧具有与车把把手38L相邻而设置于左侧的车把14上的开关盒48。在该开关盒48上设有各种电装件的开关(操作件),详细地说,设置有喇叭开关50、光轴切换开关52、危险警示灯开关54及方向指示灯开关56等。
喇叭开关50是用于使跨骑型车辆12的未图示的警笛鸣笛的按压式的开关,配设于在车身上下方向上相对于车把把手38L的轴线C(车把14的中心轴)大致相同的高度。光轴切换开关52是用于将跨骑型车辆12的未图示的前照灯切换为近光或远光的跷跷板式的切换开关,配设在喇叭开关50的上方。危险警示灯开关54是用于使跨骑型车辆12的未图示的危险警示灯闪烁的锁定式的交替式开关,通过使危险警示灯开关54突出、没入,能够切换接通、切断状态。该危险警示灯开关54配设在光轴切换开关52的前方侧。方向指示灯开关56是通过向左右进行倾斜移动操作而使跨骑型车辆12的未图示的方向指示器(方向指示灯)工作的开关,配设在喇叭开关50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所述方向指示器用作所述危险警示灯。
操作装置10具有在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中使用的控制器60。作为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例如,列举有导航系统30及音响单元32等设备的功能菜单的选择及决定、或者用于切换显示在仪表装置18上的显示菜单的功能菜单、用于显示车辆的设定菜单的功能菜单的选择及决定等。该控制器60具有控制器操作部62,该控制器操作部62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具有旋转以外的其他的自由度而可动的动作。用于使该控制器操作部62旋转的控制器60的旋转轴64(在图2中,处于控制器操作部62内的旋转轴64用虚线表示)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控制器操作部62也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旋转轴64至少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由此,控制器操作部62在上下方向上旋转。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轴64优选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大致平行地延伸出,并且,优选与车把14的车把把手38L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
控制器60由在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的下方侧设置的控制器支承部(支承部)66支承。控制器支承部66收纳控制器6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控制器支承部66在开关盒48的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向下方突出。因此,能够以使控制器操作部62在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的下方从控制器支承部66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将控制器60配置在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的下方。由此,驾驶员能够在握住车把把手38L的状态下通过左手的大拇指操作控制器操作部62。另外,作为另一操作例,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握住车把把手38L的状态下使食指向下方伸长,从而通过食指与大拇指捏住控制器操作部62来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支承部66也可以与开关盒48一体地设置。
图4是示出控制器60及控制器支承部66的结构的剖视图。控制器60具有控制器操作部62、旋转轴64、相对于旋转轴64能够旋转的中空的中空部70。控制器操作部62具有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及倾斜移动操作的第一操作件72、能够进行按压操作及倾斜移动操作的第二操作件74。旋转轴64以贯通中空部70的方式设置,旋转轴64相对于中空部70在轴向上能够移动。第一操作件72具有圆筒状的形状,以覆盖中空部70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于中空部70。因此,第一操作件72(控制器操作部62)作为旋转操作件而发挥功能。另外,第二操作件74以覆盖旋转轴64的前端部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半球状,设置在旋转轴64的前端。
中空部70与第一操作件72在前端侧(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连接,且基端侧(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敞开。在中空部70的前端侧设有密封轴承76,该密封轴承76防止水、灰尘等向中空部70与旋转轴64之间侵入,并且能够使中空部70相对于旋转轴64进行旋转。
旋转轴64及中空部70的基端侧插入到箱型的控制器支承部66内,第一操作件72设置在第二操作件74与控制器支承部66之间。旋转轴64比中空部70更深地插入到控制器支承部66的里侧。第二操作件74的基端侧的半径为与第一操作件72的半径相同的长度。由此,外观性提高。参照符号78表示波纹管型的密封橡胶。该密封橡胶78防止水、灰尘向由第一操作件72的基端侧与控制器支承部66形成的缝隙侵入,且该密封橡胶78从第一操作件72的基端侧设置到控制器支承部66。
在中空部70且在控制器支承部66内设有半球体80,在控制器支承部66上形成有半球体82,该半球体82以收容半球体80的球面的方式形成。该半球体82形成在供控制器支承部66的旋转轴64及中空部70插入的插入孔66a的周围。该半球体80、82用于将旋转轴64支承为能够倾斜移动。在半球体80的球面上设置有销80a,在半球体82的内表面设有与销80a卡合的槽82a。通过使销80a在槽82a内移动,从而使旋转轴64在规定的范围内倾斜移动。当旋转轴64倾斜移动时,第二操作件74也倾斜移动,因此第二操作件74(控制器操作部62)作为倾斜移动操作件而发挥功能。另外,当旋转轴64倾斜移动时,第一操作件72也一同倾斜移动,因此结果是,能够通过钩挂在第一操作件72上的手指直接进行倾斜移动操作,从而第一操作件72作为倾斜移动操作件而发挥功能。
控制器60具有检测中空部70(第一操作件72)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检测部(电子部件)84。旋转角检测部84由在中空部70的下部设置的保持构件86保持。旋转角检测部84设置在半球体80的下方。旋转角检测部84包括在中空部70的下部的外周设置的S极、N极的磁铁84a和在保持构件86上设置的磁传感器即霍尔元件84b。通过霍尔元件84b检测磁铁84a的磁极的变化,由此能够检测中空部70(第一操作件72)的旋转角。该霍尔元件84b检测到的信号经由控制器60的基板(电子部件)88向外部输出。
在中空部70的下部设有喀哒感产生机构90,该喀哒感产生机构90在控制器操作部62的旋转操作中每隔恒定的角度产生喀哒感。喀哒感(喀哒触感)是指按压开关那样的声音、手感等。喀哒感产生机构90具有在中空部70的下部设置的圆形的凸缘部92和板簧94。凸缘部92与板簧94以对置的方式设置。该凸缘部92设置于中空部70。由此,凸缘部92伴随中空部70(第一操作件72)的旋转而一同旋转。板簧94安装于保持构件86。
在凸缘部92的外周端部设有多个以沿着凸缘部92的外周面贯通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92a。这多个开口部92a设置成,以圆形的凸缘部92的中心作为基准点而以恒定的角度间隔来描绘圆。板簧94具有从其中央朝向凸缘部92形成为凸状的突出部94a。
当凸缘部92的开口部92a与突出部94a对置时,成为突出部94a插入到开口部92a的状态,当凸缘部92的开口部92a以外的部分与突出部94a对置时,成为突出部94a抵抗板簧94的作用力而被按压的状态。由此,通过中空部70(第一操作件72)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板簧94每隔恒定的角度产生喀哒感。
在保持构件86的下方设置有保持金属弹簧接片96的保持构件98。该保持构件86、98安装于沿着旋转轴64的轴向设置的基板88。该金属弹簧接片96对旋转轴64向旋转轴64的轴向前端侧施加作用力。在与该金属弹簧接片96对置的保持构件98的面98a上形成有触点。通过将第二操作件74朝向轴向(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按压,由此旋转轴64相对于中空部70滑动,从而金属弹簧接片96被压扁,在面98a上形成的触点导通。由此,触点信号经由基板88向外部输出。该第二操作件74(控制器操作部62)也作为按压按钮(按压操作件)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操作件74沿着旋转轴64的轴向被按压时,第二操作件74的基端与第一操作件72的前端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从而第二操作件74与第一操作件72不会发生干涉。另外,该金属弹簧接片96与面98a构成控制器60的电子部件。
在控制器支承部66的底面66b上设有支承部100,该支承部100具有弯曲成碗状的滑动面100a,将旋转轴64支承为能够倾斜移动,在贯通保持构件86、98的旋转轴64的基端部设有与滑动面100a抵接的滑动部102。即,当旋转轴64倾斜移动时,滑动部102在滑动面100a上滑动。在该滑动部102上具有以旋转轴64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凸缘部102a。以与该凸缘部102a对置的方式在十字方向上配置有控制器60的按压式的按钮(电子部件)104。该按钮104装配于控制器60的基板(电子部件)106。因此,通过使控制器操作部62在十字方向上倾斜移动,从而在倾斜移动方向上配置的按钮104被按压,触点信号经由基板106向外部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板106上形成有用于避免与滑动部102干涉的孔106a,滑动部102的前端部贯通该孔106a而与滑动面100a抵接。另外,在滑动部102与保持构件98之间设有弹簧108。该弹簧108将滑动部102按压于形成斜度的滑动面100a,从而产生使旋转轴64维持在铅垂姿态(初始姿态)的返回力。
通过这样构成控制器60,由此使控制器操作部62在十字方向上倾斜移动或旋转,从而能够作为按压按钮而发挥功能。控制器60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62(第一操作件72)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来使选择的功能菜单滚动切换的选择操作功能。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彼此相反的旋转方向。
另外,控制器60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以外的第三方向动作来决定选择的功能菜单的决定操作功能。详细地说,通过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十字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进行倾斜移动,或者将控制器操作部62在轴向上朝向控制器支承部66侧按压,从而能够决定为被选择的功能菜单。
图5是示出在显示部30a上显示的导航系统30及音响单元32等设备的功能菜单的层次的图。在选择了在显示部30a上显示的功能菜单即“MAIN MENU”的状态下,当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第三方向进行动作时,决定“MAIN MENU”的选择。若决定“MAIN MENU”的选择,则“MAIN MENU”的下层的功能菜单、即“INFORMATION”、“DISPLAY”、“SUSPENSION”、“RIDING MODE”、“NAVIGATION”、“AUDIO”及“SETTING”显示在显示部30a上。
“INFORMATION”是用于显示与行驶相关的各种信息的功能菜单,“DISPLAY”是切换显示在仪表装置18上的显示菜单的功能菜单,“SUSPENSION”是用于显示衰减力、车高等悬架的设定信息的功能菜单。“RIDING MODE”是显示与动力行驶模式、雨天行驶模式等的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特性相关的状态的功能菜单,“NAVIGATION”是显示通过导航系统30得到的各种信息的功能菜单。“AUDIO”是显示音响信息的功能菜单,“SETTING”是显示各种设备的设定状态的功能菜单。
并且,通过对控制器操作部62的第一操作件72进行操作而使其旋转,从而表示被选择的功能菜单的光标位置滚动。例如,当使第一操作件72向第一方向旋转时,光标位置以“INFORMATION”→“DISPLAY”→“SUSPENSION”→“RIDING MODE”→“NAVIGATION”→“AUDIO”→“SETTING”→“INFORMATION”这样的方式向使功能菜单前进的方向滚动。相反,当使第一操作件72向第二方向旋转时,光标位置以“INFORMATION”→“SETTING”→“AUDIO”→“NAVIGATION”→“RIDING MODE”→“SUSPENSION”→“DISPLAY”→“INFORMATION”这样的方式向使功能菜单返回的方向滚动。该光标位置根据旋转角检测部84检测到的旋转角而切换。即,每当旋转角检测部84检测到规定角度的旋转时,被显示的光标位置移动。这样,能够从多个功能菜单中容易地选择任意的功能菜单。
并且,在选择了“INFORMATION”、“DISPLAY”、“SUSPENSION”、“RIDING MODE”、“NAVIGATION”、“AUDIO”及“SETTING”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当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第三方向动作时,显示被所选择的功能菜单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60也可以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第一~第三方向以外的第四方向动作来向功能菜单的主画面(初始画面)返回的操作功能。例如,在第三方向为使控制器操作部62倾斜移动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将朝向控制器支承部66侧按压控制器操作部62的方向作为第四方向。另外,在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为使控制器操作部62在十字方向上倾斜移动的方向的情况下,使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的倾斜移动方向彼此不同。通过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第四方向动作,从而显示在显示部30a或仪表装置18上的画面返回主画面。
如以上那样,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了选择导航系统30及音响单元32等设备的多个功能菜单而使用的控制器60的控制器操作部62配置在与设置于开关盒48的在跨骑型车辆12中通常使用的多个开关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员混淆设置于开关盒48的多个开关和控制器操作部62的操作。
另外,处于控制器操作部62内的控制器60的旋转轴64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控制器操作部62配置在比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在把持车把把手38L的状态下利用至少一根手指(例如大拇指)来进行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功能菜单的选择与决定)。另外,能够维持设置于开关盒48的多个开关的操作的容易性。
控制器60的旋转轴64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大致平行地延伸出。由此,能够抑制旋转轴64向下方下降,并且能够使旋转轴64与下壁面48a大致平行地延伸出,能够扩展控制器操作部62。控制器60的旋转轴64与车把14的车把把手38L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由此,能够抑制旋转轴64向下方下降,并且能够使旋转轴64与车把把手38L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且控制器操作部62容易从把持车把把手38L的手延伸至手指容易进行操作的位置。
在开关盒48的下方,控制器操作部62及支承控制器60且收纳控制器6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的控制器支承部6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并列配置。由此,能够将控制器60及控制器支承部66整体形成为紧凑的结构,并且能够抑制它们向下方下降,且能够使控制器操作部62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至驾驶员容易操作的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10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器60及控制器支承部66而具有图6所示的结构的控制器110及控制器支承部(支承部)112。以下,对控制器110及控制器支承部112进行详细说明。该控制器支承部112收纳控制器11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支承部112也可以与开关盒48一体地设置。
控制器110具备控制器操作部114。控制器操作部114具有能够进行旋转操作的第一操作部116、能够进行按压操作及倾斜移动操作的第二操作部118。第二操作部118具有操作轴118a和第二操作件118b,该第二操作件118b以覆盖操作轴118a的前端部分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半球状,且能够进行倾斜移动操作及按压操作。
操作轴118a以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的方式贯通圆筒部120。操作轴118a及圆筒部120的基端侧插入到箱型的控制器支承部112。在圆筒部120且在控制器支承部112内设有半球体122。在控制器支承部112上形成有球面接受部124,该球面接受部124以收容半球体122的球面的方式形成。该球面接受部124形成在供控制器支承部112的操作轴118a及圆筒部120插入的插入孔112a的周围。该半球体122及球面接受部124用于将操作轴118a支承为能够倾斜移动。
第一操作部116能够相对于控制器110的旋转轴126旋转。该旋转轴126以从控制器支承部112的球面接受部124的部分朝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该旋转轴126具有中空形状,操作轴118a及圆筒部120设置在旋转轴126的中空内。因此,操作轴118a能够在旋转轴126的中空内进行倾斜移动操作。另外,在旋转轴126与操作轴118a之间设有用于将操作轴118a维持为铅垂姿态(初始姿态)的弹簧128。
第一操作部116具有:中空部116a,其以供旋转轴126贯通的方式形成,且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26旋转;圆筒形状的第一操作件116b,其覆盖中空部116a的外周面,且能够进行旋转操作。中空部116a与第一操作件116b在前端侧连接,且基端侧敞开。在中空部116a的前端侧设置有密封轴承130,该密封轴承130防止水、灰尘等侵入到中空部116a与旋转轴126之间,并且使中空部116a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26旋转。在旋转轴126的前端侧与操作轴118a之间设有防止水、灰尘等的侵入的波纹管型的密封橡胶132。第二操作件118b的基端侧的半径为与第一操作件116b的半径相同的长度。由此,使外观性提高。
在控制器支承部112内设有控制器110的基板(电子部件)134,在该基板134的上表面层叠形成有多个按钮(电子部件)136的挠性的片材138。这多个按钮136在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于片材138的圆顶部140的上部与圆顶部140一体地形成。通过按压该按钮136,在基板134上形成的触点导通。由此,触点信号经由基板134向外部输出。该按钮136是以往公知的按钮。
在片材138上形成的按钮136具有在操作轴118a的下方配置的按钮136a及在半球体122的开口端的边缘的下方配置的四个按钮136b。在半球体122的开口端的边缘的下方配置的四个按钮136b沿十字方向配置。通过使第二操作部118在十字方向上倾斜移动,从而按压倾斜移动的方向的按钮136b。另外,通过将第二操作部118在轴向上朝向控制器支承部112按压,操作轴118a相对于圆筒部120滑动而按压按钮136a。需要说明的是,在操作轴118a的基端嵌合有防脱用环142。需要说明的是,在沿着操作轴118a的轴向按压控制器操作部114时,第二操作件118b的基端与第一操作件116b的前端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隙,从而第二操作件118b与第一操作件116b不会发生干涉。
第一操作件116b的基端部插入到控制器支承部112内,在第一操作件116b的基端部卡合有用于防止第一操作件116b脱落的防脱部144。在控制器支承部112内设有检测第一操作部116的旋转角度的控制器110的旋转角检测部(电子部件)146。旋转角检测部146包括:在防脱部144的外周设置的S极、N极的磁铁146a;以及设置于控制器支承部112的磁传感器即霍尔元件146b。通过霍尔元件146b检测磁铁146a的磁极的变化,从而能够检测第一操作部116(防脱部144)的旋转角。该霍尔元件146b检测到的信号经由基板134向外部输出。
在控制器支承部112内设置有喀哒感产生机构148,该喀哒感产生机构148在第一操作部116的旋转操作中每隔恒定的角度产生喀哒感。喀哒感产生机构148具有设置于防脱部144的圆形的凸缘部150与板簧152。凸缘部150与板簧152以对置的方式设置。该凸缘部150伴随着防脱部144的旋转而一同旋转。板簧152安装于控制器支承部112的内壁。
在凸缘部150的外周端部设有以沿着凸缘部150的外周面贯通的方式形成的多个开口部150a。这多个开口部150a设置成以圆形的凸缘部150的中心为基准而以恒定的角度间隔描绘圆。板簧152具有从其中央朝向凸缘部150形成为凸状的突出部152a。
当凸缘部150的开口部150a与突出部152a对置时,成为突出部152a插入到开口部150a的状态,当凸缘部150的开口部150a以外的部分与突出部152a对置时,成为突出部152a抵抗板簧152的作用力而被按压的状态。由此,通过使防脱部144(第一操作部116)旋转,从而利用板簧152每隔恒定的角度产生喀哒感。
通过这样构成控制器110,由此使控制器操作部114在十字方向上倾斜移动、或旋转,从而能够作为按压按钮而发挥功能。控制器110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一操作部116)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来使选择的功能菜单向前进方向和返回方向滚动切换的选择操作功能。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彼此相反的旋转方向。
另外,控制器110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114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以外的第三方向动作来决定被选择的功能菜单的决定操作功能。详细地说,能够决定成通过使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二操作部118)向十字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倾斜移动、或将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二操作部118)在轴向上朝向控制器支承部112侧按压而选择的功能菜单。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10也可以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114向第一~第三方向以外的第四方向动作来向功能菜单的主画面(初始画面)返回的操作功能。例如,在第三方向为使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二操作部118)倾斜移动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将在轴向上朝向控制器支承部112侧按压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二操作部118)的方向作为第四方向。另外,在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为使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二操作部118)在十字方向上倾斜移动的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的倾斜移动方向彼此不同。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器110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用于使该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一操作部116)旋转的控制器110的旋转轴126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控制器操作部114也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旋转轴126至少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由此,控制器操作部114(第一操作部116)在上下方向上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旋转轴126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大致平行地延伸出,并且,优选与车把14的车把把手38L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控制器支承部112也在开关盒48的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向下方突出。因此,能够以使控制器操作部114在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的下方从控制器支承部112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将控制器110配置在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的下方。由此,驾驶员能够在握住车把把手38L的状态下通过左手的大拇指操作控制器操作部114、或通过左手的食指与大拇指捏住控制器操作部114而进行操作。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发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操作装置10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器60而具备图7所示的控制器200。以下,对控制器200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且只要不特别需要,就省略其说明。
在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中使用的控制器200具有圆筒形状的控制器操作部202,该控制器操作部202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具有旋转以外的其他的自由度而可动的操作。用于使该控制器操作部202旋转的控制器200的旋转轴204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朝向下方延伸出,处于控制器操作部202内的旋转轴204位于比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控制器操作部202也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由此,驾驶员能够在握住车把把手38L的状态下通过左手的大拇指操作控制器操作部202。另外,由于旋转轴204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朝向下方延伸出,因此控制器操作部202在左右方向上旋转。该控制器操作部202包括构成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外周面的控制器操作部主体202a、和位于控制器操作部主体202a的下方底部的底部罩202b。底部罩202b以从下方覆盖旋转轴204的方式与控制器操作部主体202a嵌合而形成。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外径直径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轴204的轴向的长度长。
图8是示出控制器200的结构的剖视图。控制器200具有控制器操作部202及支承部206,该支承部206将该控制器操作部202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设有控制器20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控制器操作部202作为旋转操作件而发挥功能。支承部206包括旋转轴204,且配置在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内径靠内侧的位置。该支承部206与旋转轴204一体地形成。支承部206的上部安装于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在支承部206的下部一体形成有旋转轴204。旋转轴204及支承部206具有圆筒状的形状,旋转轴204的外径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内径小。另外,与支承部206一体的旋转轴204的下端处于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即,旋转轴204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尺寸形成得小,从而被控制器操作部202从下方覆盖。
构成在开关盒48内具有操作件的其他电开关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以插入到支承部206内的方式配置。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构成具有开关盒48内的方向指示灯开关56的电开关的部件207以插入到支承部206的方式配置。
控制器200具有检测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角度的旋转角检测部208。该旋转角检测部208具有旋转被检测体210和旋转角传感器(电子部件)212。旋转被检测体210设置于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内壁。如图9所示,旋转被检测体210是由环状的环210a和以沿着环210a的外周面贯通的方式设置的多个开口部210b构成的磁性体。这多个开口部210b设置成以环210a的中心O1作为基准点而以恒定的角度θ间隔描绘圆。该旋转被检测体210以中心O1与旋转轴204的中心(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中心)一致的方式设置于控制器操作部202。
旋转角传感器212以与旋转被检测体210对置的方式设置于旋转轴204的上端面,通过检测该旋转被检测体210的旋转来检测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旋转角传感器212虽未图示,但具有由霍尔元件和磁铁构成的带磁铁的磁传感器。旋转角传感器212采用如下这样的公知的结构,即,通过所述霍尔元件检测旋转被检测体210的开口部210b与所述霍尔元件对置时和不对置时产生的所述磁铁的磁通的变化,来检测旋转被检测体210的旋转。因此,当驾驶员对控制器操作部202进行旋转时,伴随着该旋转而旋转被检测体210也进行旋转,因此该旋转被旋转角传感器212检测到。
控制器200设置有喀哒感产生机构214,该喀哒感产生机构214在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操作中每隔恒定的角度产生喀哒感。该喀哒感产生机构214由在旋转轴204的上端面设置的板簧216和旋转被检测体210构成。板簧216以与旋转被检测体210的开口部210b对置的方式设置。板簧216具有从其中央朝向旋转被检测体210形成为凸状的突出部216a。
当旋转被检测体210的开口部210b与突出部216a对置时,成为突出部216a插入到开口部210b的状态,当旋转被检测体210的开口部210b以外的部分与突出部216a对置时,成为突出部216a抵抗板簧216的作用力而被按压的状态。由此,通过控制器操作部202进行旋转,从而利用板簧216每隔恒定的角度θ产生喀哒感。
在控制器操作部202(控制器操作部主体202a)与旋转轴204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控制器操作部202保持为初始姿态的环状弹簧218。因此,在控制器操作部202被向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按压的情况下,通过环状弹簧218也使控制器操作部202返回初始姿态。需要说明的是,初始姿态是指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中心与旋转轴204的中心一致的姿态。
如图10所示,该环状弹簧218设置在旋转轴204的外周面204a与控制器操作部202(控制器操作部主体202a)的内周面201之间,且以环状弹簧218的中心O2与旋转轴204的中心(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中心)一致的方式设置。另外,在旋转轴204上的前后设置有按钮(控制器60的电子部件)220a、220b,按钮220a、220b的操作件221以面向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方式设置。因此,当通过握住车把把手38L的左手的大拇指向前方按压控制器操作部202时,按钮220b的操作件221被控制器操作部202按压,从而按钮220b接通。另外,当通过握住车把把手38L的左手的食指向后方按压控制器操作部202时,按钮220a的操作件221被控制器操作部202按压,从而按钮220a接通。因此,控制器操作部202也作为按压按钮(按压操作件)而发挥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按钮220a、220b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环状弹簧218错开的位置,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环状弹簧218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防止水、灰尘等从控制器操作部202与支承部206的间隙向控制器200内侵入的密封构件222设置在控制器操作部202(控制器操作部主体202a)与旋转轴204的上端面之间。该密封构件222是作为弹性体的橡胶构件,但具有与设置在控制器操作部202(底部罩202b)与旋转轴204的下端面之间的弹性构件224一起进行控制器操作部202的上下方向的定位的定位功能。
通过这样构成控制器200,能够使控制器操作部202旋转或作为按压按钮而发挥功能。控制器200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202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旋转来使选择的功能菜单向前进方向和返回方向滚动切换的选择操作功能。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是彼此相反的旋转方向。
另外,控制器200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202向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以外的第三方向动作来决定被选择的功能菜单的决定操作功能。详细地说,能够决定为通过将控制器操作部202向前方或后方按压而选择的功能菜单。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200还可以具有使控制器操作部202向第一~第三方向以外的第四方向动作来向功能菜单的主画面(初始画面)返回的操作功能。例如,在第三方向为向前方按压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使第四方向为向后方按压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方向。通过使控制器操作部202向第四方向动作,从而使显示在显示部30a或仪表装置18上的画面返回主画面。
如以上那样,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为了选择导航系统30及音响单元32等设备的多个功能菜单而使用的控制器200的控制器操作部202配置在与设置于开关盒48的在跨骑型车辆12中通常使用的多个开关不同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驾驶员混淆设置于开关盒48的多个开关和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操作。
另外,处于控制器操作部202内的控制器200的旋转轴204配置在比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控制器操作部202配置在比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从而能够在把持车把把手38L的状态下通过至少一根手指(例如大拇指)进行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功能菜单的选择与决定)。另外,能够维持设置于开关盒48的多个开关的操作的容易性。
由于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外径直径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旋转轴204的轴向的长度长,因此,能够抑制向下方下降,并且能够将控制器操作部202形成为容易通过手指进行旋转操作的适当的大小。
构成在开关盒48内具有操作件的其他电开关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插入到支承部206。因此,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并且能够配置构成电开关的部件,能够抑制开关盒48的体积、高度的扩大。而且,由于支承部206形成在比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外径靠内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将控制器操作部202形成为容易通过手指进行旋转操作的大小,并且能够紧凑地构成支承部206,且还能够高效地配置构成其他电开关的部件。

Claims (7)

1.一种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具有:
开关盒(48),其与把持部(38L)的轴向内侧相邻而设置且具有多个开关,该把持部(38L)设置在沿跨骑型车辆(12)的左右方向延伸出的车把(14)的左右两端且由驾驶员把持;以及
控制器(60、110、200),其在搭载于所述跨骑型车辆(12)的设备(18、30、32)的至少两种以上的功能操作中使用,
所述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60、110、200)包括控制器操作部(62、114、202),该控制器操作部(62、114、202)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具有旋转以外的其他自由度而可动的操作,
处于所述控制器操作部(62、114、202)内的所述控制器(60、110、200)的旋转轴(64、126、204)配置在比所述开关盒(48)的下壁面(48a)靠下方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60、110)的所述旋转轴(64、126)与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大致平行地延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60、110)的所述旋转轴(64、126)与所述车把(14)的所述把持部(38L)的延伸方向大致并行地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支承所述控制器(60、110)且设有控制器(60、11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的支承部(66、112)在所述开关盒(48)的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从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向下方延伸出,
所述控制器操作部(62、114)在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的下方从所述支承部(66、112)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200)的所述旋转轴(204)从所述开关盒(48)的所述下壁面(48a)朝向下方延伸出,
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外径直径比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的所述旋转轴(204)的轴向的长度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200)具备支承部(206),该支承部(206)将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支承为能够旋转,且设有所述控制器(200)的至少一部分的电子部件,
所述支承部(206)形成于所述开关盒(48)的下部,构成在所述开关盒(48)内具有操作件(56)的其他电开关的部件(207)的至少一部分以插入到所述支承部(206)内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骑型车辆(12)的操作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206)形成在比所述控制器操作部(202)的内径靠内侧的位置。
CN201510125769.0A 2014-03-26 2015-03-20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Active CN1049438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63070 2014-03-26
JP2014063070A JP2015182705A (ja) 2014-03-26 2014-03-26 鞍乗型車両の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43801A true CN104943801A (zh) 2015-09-30
CN104943801B CN104943801B (zh) 2018-11-09

Family

ID=5406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25769.0A Active CN104943801B (zh) 2014-03-26 2015-03-20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14461B2 (zh)
JP (1) JP2015182705A (zh)
CN (1) CN104943801B (zh)
DE (1) DE102015203988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90997A (zh) * 2020-12-24 2021-04-02 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骑行车辆的模式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3050A (zh) * 2019-10-09 2022-05-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1784B2 (ja) * 2014-03-25 2017-06-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操作装置
JP2015182634A (ja) * 2014-03-25 2015-10-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操作装置
JP2015182705A (ja) 2014-03-26 2015-10-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操作装置
JP6093818B2 (ja) * 2015-08-26 2017-03-08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JP6096254B2 (ja) * 2015-08-26 2017-03-15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JP6096259B2 (ja) * 2015-09-16 2017-03-15 株式会社三共 遊技機
JP6650714B2 (ja) * 2015-09-28 2020-02-19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乗用車両
US9771122B1 (en) * 2016-03-23 2017-09-26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torcycle hand control with optical sens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8584A (ja) * 1986-02-24 1987-09-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のハンドル装置
JP2013189023A (ja) * 2012-03-12 2013-09-2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ハンドルスイッチ及び自動二輪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3972A (en) * 1958-09-17 1961-07-25 Weldon A Stewart Switch and control
JP3128116B2 (ja) * 1996-12-19 2001-01-29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切換スイッチ
US6571902B2 (en) * 2000-12-28 2003-06-03 Case Corporation Backhoe auxiliary hydraulics control system
US6698307B2 (en) 2001-10-23 2004-03-02 Sram Corporation Electronic shifter for a bicycle
JP4088478B2 (ja) 2002-05-28 2008-05-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変速制御装置
JP3727315B2 (ja) * 2003-04-01 2005-12-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電源装置
DE102004014888A1 (de) 2004-03-26 2005-10-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Bedienelement
US7779724B2 (en) * 2004-04-19 2010-08-24 Shimano Inc. Electrical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US7421926B2 (en) * 2004-04-29 2008-09-09 Shimano, Inc. Bicycle control device with combined operation of multiple output elements
JP2007000530A (ja) 2005-06-27 2007-01-11 Mars Engineering Corp 従業員管理システム、従業員管理方法、処理装置および管理装置
JP4890074B2 (ja) * 2006-04-03 2012-03-07 東洋電装株式会社 車両のハンドルスイッチ装置
JP2009056872A (ja) 2007-08-30 2009-03-19 Honda Motor Co Ltd ハンドル用変速スイッチ
ES1066146Y (es) 2007-09-07 2008-03-16 Munguia Fernando Matallana Sistema de control multifuncion para motocicleta
CA2726248A1 (en) 2008-05-30 2009-12-03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Vehicle with a display device operated from a handlebar
JP2010084757A (ja) 2008-09-05 2010-04-15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ロットル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
JP5131103B2 (ja) 2008-09-11 2013-01-3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ハンドルスイッチ
JP2011194993A (ja) 2010-03-18 2011-10-0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ハンドルスイッチ
US20120138375A1 (en) 2010-12-03 2012-06-07 Vectrix International Limited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and method of use
KR101294513B1 (ko) * 2011-02-25 2013-08-07 주식회사 팬택 회전식 버튼을 갖는 단말기
JP2015182705A (ja) 2014-03-26 2015-10-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操作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98584A (ja) * 1986-02-24 1987-09-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等のハンドル装置
JP2013189023A (ja) * 2012-03-12 2013-09-26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ハンドルスイッチ及び自動二輪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3050A (zh) * 2019-10-09 2022-05-13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
CN114503050B (zh) * 2019-10-09 2023-04-07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操作输入装置
CN112590997A (zh) * 2020-12-24 2021-04-02 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骑行车辆的模式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14461B2 (en) 2019-09-17
JP2015182705A (ja) 2015-10-22
DE102015203988A1 (de) 2015-10-01
DE102015203988B4 (de) 2022-02-03
US20150274248A1 (en) 2015-10-01
CN104943801B (zh) 2018-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3801A (zh)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CN104943799A (zh)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CN104943800A (zh) 跨骑型车辆的操作装置
TWI602731B (zh) 車輛用把手開關
JP5295970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電子機器
JP5912693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ハンドルスイッチ及び自動二輪車
JP5885914B2 (ja) シフト装置
KR20150139579A (ko) 자동차용 제어 장치 및 제어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스티어링 휠
US9941079B2 (en) Handle switch for vehicle
JP6077621B2 (ja)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ハンドルスイッチ及び自動二輪車
US10634241B2 (en) Electronic automatic transmission system
KR20220167071A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 휠
KR20230000857A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 휠
KR20230000856A (ko) 차량용 스티어링 휠
KR20240075489A (ko)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장치의 노브 구조
JP5633813B2 (ja) ターンシグナルスイッチ装置
KR20230042862A (ko) 자율주행 차량용 통합조작장치
JP6010726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サイクルコンピュータ
JP2010073568A (ja) 車載用入力装置
JP528425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