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9484B - 门窗 - Google Patents

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29484B
CN104929484B CN201410730815.5A CN201410730815A CN104929484B CN 104929484 B CN104929484 B CN 104929484B CN 201410730815 A CN201410730815 A CN 201410730815A CN 104929484 B CN104929484 B CN 104929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oor
movable
window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308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29484A (zh
Inventor
白浜朋彦
斋藤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92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29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29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1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0604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allowing an additional mov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5/0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 E05D15/06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 E05D15/10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 E05D15/1042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 E05D2015/1052Suspension arrangements for wings for wings sliding horizontally more or less in their own plane movable out of one plane into a second parallel plane with transversely moving carriage transversely over-dimensioned track sections or carri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201/00Constructional elemen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0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E05Y2201/622Suspension or transmission members elements
    • E05Y2201/682P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800/00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5Y2800/26Form or shape
    • E05Y2800/292Form or shape having apertures
    • E05Y2800/296Slo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8Wind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门窗不会导致构造的复杂化及对门窗扇的滑动带来妨碍,并提高了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在通过使可动下框的门滑轮抵接在设于下框架部件上的导引轨道的下方导引面上,使可动门窗扇能够相对于开口框架滑动地配设的门窗中,具备:下方滑动部件,以在配设于可动门窗扇上的操作手柄被操作的情况下能够沿动下框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状态配设在可动下框上;拉近部件,能够沿可动下框的进深方向移动地配设;驱动机构,对应于下方滑动部件的滑动,使拉近部件在可动下框的进深方向上移动;通过使拉近部件抵接在下框架部件的外观面上,使可动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在进深方向上移动。

Description

门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滑动的方式构成的门窗。
背景技术
在以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滑动的方式构成的门窗中,为了使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提高,提供一种在要关闭前使门窗扇斜向滑动以向开口框架的进深面接近、使门窗扇的框部件推压在设于开口框架上的密闭件上的结构。在这种门窗中,在门窗扇处于关闭前的状态的情况下,门窗扇的框部件从密闭件离开或为很轻地接触的程度。因而,能够不增大使门窗扇滑动时的操作力而提高将门窗扇关闭时的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但是,由于为了使门窗扇斜向滑动而逐渐推压在密闭件上,门窗扇和密闭件相互滑动接触,所以在此期间中不仅操作力增大,在考虑到密闭件的耐久性的情况下也不能说一定是好的。
因此,以往提供了以下这样的结构:在门滑轮部分与门窗扇的下部骨架部分之间设置倾斜导引机构,在使门滑轮部分相对于下部骨架部分沿着与轨道平行的方向相对地滑动的情况下,通过倾斜导引机构的作用,使下部骨架部分在轨道的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推压在开口框架的密闭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表2009-52247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必须将门窗扇构成为能够在门滑轮部分与下部骨架部分之间相对移动,构造变得很复杂。并且,门滑轮部分及下部骨架部分是支承门窗扇的载荷的部分。因而,为了使这些门滑轮部分和下部骨架部分相对移动,需要施加较大的操作力,在操作性这一点上也不能说好。进而,当使下部骨架部分相对于门滑轮部分在与轨道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时,沿着门滑轮部分的滑轮轴被施加较大的反作用力,所以有可能在滑轮轴中发生晃动等,对门窗扇的顺畅的滑动带来妨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门窗,不会导致构造的复杂化及对门窗扇的滑动带来妨碍,能够使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提高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通过使设在框部件上的滚动体在沿着框架部件的进深面的导引面上滚动,将门窗扇能够沿上述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设,其特征在于,具备:滑动部件,以沿上述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状态配设在上述框部件上;操作手柄,配设在上述门窗扇上,对上述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时,能够使上述滑动部件相对于上述框部件滑动;拉近部件,能够沿上述框部件的进深方向移动地配设;以及驱动机构,对应于上述滑动部件的滑动,使上述拉近部件在上述框部件的进深方向上移动;通过使上述拉近部件抵接在上述框架部件的外观面上,使上述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在进深方向上移动。
根据该发明,如果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使滑动部件滑动,则通过拉近部件抵接在框架部件的外观面上,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在导引面上沿进深方向移动,不会以能够在框部件与滚动体之间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能够实现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的提高。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窗中,在上述门窗扇上设有在相对于上述框部件正交的方向上配设的正交框部件,并且配设有正交滑动部件,该正交滑动部件沿上述正交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与上述滑动部件联动;在上述正交框部件与当将上述门窗扇关闭时对置于上述正交框部件的进深面配置的正交框架部件的进深面之间,夹装有对应于上述正交滑动部件的滑动而使上述正交框部件向与上述框部件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正交拉近机构。
根据该发明,在使正交滑动部件滑动了的情况下,正交框部件与正交框架部件之间的正交拉近机构也作用,门窗扇在进深方向上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窗中,上述正交拉近机构具备:卡合销,从上述正交框架部件朝向上述正交框部件的进深面突设,突出端部的外径具有比基部的外径大的尺寸;卡合倾斜面,在将上述门窗扇关闭的情况下,在上述卡合销的突出端部经过后与上述基部对置配置,在上述正交滑动部件滑动了的情况下,通过抵接在上述基部上,使上述正交框架部件及上述正交框部件以相互沿着进深方向接近的方式移动;以及卡合部,在上述正交框架部件及上述正交框部件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对置于上述卡合销的突出端部地配置,通过卡合到上述突出端部上,限制上述门窗扇向打开方向的滑动。
根据该发明,能够在使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沿进深方向移动的同时,限制门窗扇的打开方向的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门窗中,上述门窗扇在下框部件上具备上述滚动体,在上框部件的进深面上具备上方导引部件,还具备上方滑动部件,该上方滑动部件能够沿上述上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与上述滑动部件联动;在与上述上框部件对置的框架部件上形成有具有沿着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对上方导引面的上方导引槽,在使上述上方导引部件抵接在各个上方导引面上的状态,上述门窗扇能够沿着上述上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设;上述上方导引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上框部件沿进深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并且在上述上框部件与上述上方导引部件之间,夹装有对应于上述上方滑动部件的滑动使上述上方导引部件相对于上述上框部件在进深方向上移动的移位机构。
根据该发明,通过使上方滑动部件滑动,能够将开口框架和门窗扇的多个部位同时拉近,使门窗扇沿着进深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如果通过操作手柄的操作使滑动部件滑动,则通过拉近部件抵接在框架部件的外观面上,门窗扇整体相对于开口框架在导引面上沿进深方向移动。因而,不需要以能够在框部件与滚动体之间相对移动的方式构成,不会导致构造的复杂化、或在滚动体的支承部分上被施加较大的反作用力,能够使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室内侧观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的立体图;
图2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将门窗扇关闭时的横剖视图;
图3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将门窗扇稍稍打开时的横剖视图;
图4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在将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移动到室外侧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5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滑动的门窗扇的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6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使滑动的门窗扇移动到室外侧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7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不滑动的门窗扇的部分的纵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在门窗的门窗扇中使用的操作手柄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的门窗扇中使用的上方导引部件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的剖视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为突出姿势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为退避姿势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为退避姿势时的俯视图;
图14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为退避姿势时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15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在为突出姿势的状态下相对于门窗扇移动到室外侧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6是图9所示的上方导引部件在为突出姿势的状态下相对于门窗扇移动到室内侧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从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门窗的门窗扇的透视立体图;
图18是从下方观察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使用的拉近机构的立体图;
图19是从下方观察图18所示的拉近机构动作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用来将图18所示的拉近机构的动作依次表示的俯视图;
图21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使用的门窗后端侧的正交拉近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正交拉近机构动作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23是在图1所示的门窗中使用的门窗前端侧的正交拉近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正交拉近机构动作后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开口框架,11:上框架部件,13:固定纵框架,14:门窗前端纵框架,30:可动门窗扇,32:可动上框,33:可动下框,34:可动门窗前端框,35:可动门窗后端框,36:门滑轮,40A:上方滑动部件,40B:下方滑动部件,40C: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D: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3:上部凸轮孔,50:操作手柄,60:上方导引部件,63:支承销,71:基础块,72:拉近部件,74:下部凸轮孔,75:抵接片,76:凸轮销,80:门窗后端正交拉近机构,81:门窗后端卡合销,81b:头部,82:拉近板,83:轴环部件,85c:门窗后端倾斜导引面,90:门窗前端正交拉近机构,91:门窗前端卡合销,91b:头部,92c:门窗前端倾斜导引面,93:轴环部件,101:下方导引面,120:上方导引槽,121:上方导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门窗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门窗的附图。这里例示的门窗如图1~图7所示,是具备固定在开口框架10上的固定门窗扇20和相对于开口框架10左右滑动地配设的可动门窗扇30的称作单扇单开窗的形态。开口框架10是通过将上框架部件(框架部件)11、下框架部件12及一对纵框架部件(正交框架部件)13、14做成四边框架组而构成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采用将四周的框架部件11、12、13、14分别用木材构成的开口框架10。固定门窗扇20通过在外形呈矩形状的固定多层面材21的各个周缘部上接合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固定门窗前端框24,固定门窗后端框25(正交框架部件)接合而构成的。可动门窗扇30是通过在外形呈矩形状的可动多层面材31的各个周缘部上接合可动上框(上框部件)32、可动下框(下框部件)33、可动门窗前端框(正交框部件)34、可动门窗后端框(正交框部件)35而构成的。根据图1也可知,固定门窗扇20相比可动门窗扇30左右的宽度构成得较大,在从室内侧观察的情况下配设在成为开口框架10的左侧的部位。可动门窗扇30配设在成为比固定门窗扇20靠室内侧的部位,以将由开口框架10和固定门窗扇20构成的开口框架10的内部开口15开闭。另外,以下在区别开口框架10的纵框架部件的情况下,将在图1中位于左侧的纵框架部件称作“固定纵框架13”,将位于右侧的纵框架部件称作“门窗前端纵框架14(正交框架部件)”。
(固定门窗扇20的结构)
如图2及图7所示,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通过将3片固定玻璃板211、212、213接合而构成。3片固定玻璃板211、212、213构成为呈矩形状,两片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其余1片相对于其他两片纵横的尺寸分别较小。以下,为了方便而将外形尺寸较大的固定玻璃板称作“第1固定玻璃板211”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将外形尺寸较小的固定玻璃板称作“第3固定玻璃板213”。
第1固定玻璃板211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以使衬垫部件214夹装在各个周缘部中的状态相互接合,在相互之间构成隔热空间215。第3固定玻璃板213以使衬垫部件216夹装在各个周缘部中的状态接合在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上,在与第1固定玻璃板211之间构成隔热空间217。根据附图也可知,第1固定玻璃板211相对于第3固定玻璃板213为门窗后端的端面(在图2中是右侧的端面)相互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关于作为门窗前端(在图2中是左侧)、上缘及下缘的另一端面,处于分别从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端面突出的状态。
在固定多层面材21的成为门窗前端、上缘及下缘的周缘部上设有罩部件218及端罩219。罩部件218将从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到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的部分覆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由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罩部件218,通过粘接到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上,将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覆盖。在罩部件218与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之间分别填充有密封件220。端罩219将从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表面经由罩部件218到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及第2固定玻璃板212的端面的部分覆盖。关于端罩219也采用由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结构,通过粘接到罩部件218上,配设在固定多层面材21的端部上。
相对于上述固定多层面材21,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分别以将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周缘部表面及从第3固定玻璃板213突出的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固定门窗后端框25以将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这些固定框22、23、24、25是由木材或树脂材料成形的。
关于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相互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以将上述罩部件218的一部分覆盖的状态接合在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表面上。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分别是外周侧的端面接合在比第1固定玻璃板211的端面退后的位置。换言之,第1固定玻璃板211比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的各个端面突出,处于将固定上框22、固定下框23及固定门窗前端框24的一方的外观面22a、23a、24a完全覆盖的状态。
另一方面,固定门窗后端框25以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在外周侧比内周侧大的方式构成为台阶状,在相互之间构成固定侧对置面25a。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成为内周侧的部分的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构成为从第3固定玻璃板213的突出量与其他固定框22、23、24大致相同。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外周侧端部上设有对合罩部件221。对合罩部件221将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端面及3片固定玻璃板211、212、213的端面覆盖,由铝合金等金属成形。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固定门窗扇20以第2固定玻璃板212配置在室外侧的状态经由固定门窗前端框24、固定上框22及固定下框23安装在开口框架10上。更具体地讲,在除了门窗前端纵框架14以外的各个框架部件11、12、13中,在安装固定门窗扇20的部分的进深面上设有由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支承框架部件16,通过将对应的框架部件11、12、13相对于各个支承框架部件16固定,将固定门窗扇20安装在开口框架10上。在支承框架部件16与固定门窗扇20之间,通过设在各个支承框架部件16上的固定密闭件17压接在固定门窗扇20的罩部件218上而确保了希望的气密性及水密性。
(可动门窗扇30的结构)
如图2及图5所示,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多层面材31与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同样,通过将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接合而构成。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分别呈矩形状,两片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其余的1片相对于其他两片纵横的尺寸分别较小。以下,为了方便,将外形尺寸较大的可动玻璃板称作“第1可动玻璃板311”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将外形尺寸较小的可动玻璃板称作“第3可动玻璃板313”。
可动多层面材31虽然左右的宽度与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不同,但在以下的方面都与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多层面材21是共通的:第1可动玻璃板311和第2可动玻璃板312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通过经由衬垫部件314相互接合,在相互间构成隔热空间315;第3可动玻璃板313于第1可动玻璃板311相比纵横的尺寸小,通过经由衬垫部件316相互接合,在相互间构成隔热空间317;第1可动玻璃板311相对于第3可动玻璃板313为门窗后端的端面(在图2中是右侧的端面)相互位于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关于成为门窗前端(在图2中是左侧)、上缘及下缘的其他端面,处于分别从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端面突出的状态。
在可动多层面材31的成为门窗前端、上缘及下缘的周缘部上设有罩部件318。罩部件318是通过铝合金等金属成形的,粘接在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上,以将从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到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面的部分覆盖。在罩部件318与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面之间分别填充有密封件320。
相对于上述可动多层面材31,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设置成分别将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周缘部表面及从第3可动玻璃板313突出的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覆盖,可动门窗后端框35设置成将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周缘部表面及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覆盖。这些可动框32、33、34、35与固定框22、23、24、25同样,是通过木材或树脂材料成形的。
关于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以将上述罩部件318的一部分覆盖的状态接合在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表面上。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分别是外周侧的端面接合在比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退后的位置上。换言之,第1可动玻璃板311比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各个端面突出,处于将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一方的外观面32a、33a、34a完全覆盖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中将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周缘部表面覆盖的部分构成为,从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突出量与其他可动框32、33、34大致相同。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中将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覆盖的部分构成为,第2可动玻璃板312侧的外观面为台阶状。即,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中位于第2可动玻璃板312侧的外观面构成为,内周侧部分位于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上、并且外周侧部分比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表面突出,在相互之间构成可动侧对置面35a。
如图5及图17所示,在该可动门窗扇30中,在可动下框33上设有多个门滑轮(滚动体)36。门滑轮36配设成各个下部周面从可动下框3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通过在载置于沿着水平方向的导引面上的情况下适当滚动,能够使可动门窗扇30沿着可动下框33的长度方向滑动。根据附图也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门滑轮36的下部周面位于比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面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面靠上方。
(设在可动门窗扇30上的滑动部件40及操作手柄50的结构)
如图2、图5及图8所示,在可动门窗扇30中,在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可动门窗前端框34及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各个上形成有滑动槽32b、33b、34b、35b,并且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设有操作手柄50。
滑动槽32b、33b、34b、35b是沿着各可动框32、33、34、35的长度方向形成的空腔。在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上,以在各个进深面上开口、并且沿着进深方向的位置相互共通的方式形成滑动槽32b、33b、34b。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槽32b、33b、34b形成为使设在第1可动玻璃板311上的罩部件318在各自的一侧面上露出。相对于此,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在比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靠外周侧且比可动侧对置面35a靠内周侧的部位上,以在上下两端面上开口的方式形成有滑动槽35b。该滑动槽35b的沿着进深方向的位置与形成在其他可动框32、33、34上的滑动槽32b、33b、34b共通。
在各个滑动槽32b、33b、34b、35b中配设有滑动部件40。滑动部件40是以仅能够沿着各可动框32、33、34、35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方式收容在滑动槽32b、33b、34b、35b中的长尺寸部件。配设在可动上框32、可动门窗前端框34及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的滑动部件40是将呈宽度较窄的平板状的基部41和从基部41的两侧缘部向成直角的方向突出的一对肋板部42一体成形的结构,以基部41相对于各可动框32、34、35的进深面大致平行的状态收容在滑动槽32b、34b、35b中。相对于此,在可动下框33上采用的滑动部件40呈平板状,以相对于可动下框33的下表面大致正交的状态收容在滑动槽33b中。关于可动上框32、可动下框33及可动门窗前端框34,露出于各个滑动槽32b、33b、34b中的罩部件318抵接在滑动部件40上,处于滑动部件40向接近于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示,但配设在各个可动框32、33、34、35上的滑动部件40的各个端部之间被具有柔韧性的动力传递部件连结,以相互联动地滑动。另外,以下在区别滑动部件40的情况下,将可动上框32的滑动部件称作“上方滑动部件(移位机构)40A”,将可动下框33的滑动部件称作“下方滑动部件(滑动部件)40B”,将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滑动部件称作“门窗前端滑动部件(正交滑动部件:卡合部)40C”,将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滑动部件称作“门窗后端滑动部件(正交滑动部件)40D”。
操作手柄50如图8所示,经由支承轴51可旋转地配设在设于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门窗后端面上的收容凹部35c中,能够从如图8中的实线所示那样收容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收容凹部35c中的状态,移动到如图1及图8中的双点划线表示那样从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收容凹部35c突出的状态。该操作手柄50连接在设于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的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上,通过以绕支承轴51的轴心旋转的方式操作,能够经由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使全部的滑动部件40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了的情况下,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朝向上方滑动,随之上方滑动部件40A朝向门窗前端滑动,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朝向下方滑动,下方滑动部件40B朝向门窗后端滑动。相反,在将操作手柄50向从收容凹部35c突出的方向操作了的情况下,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朝向下方滑动,随之上方滑动部件40A朝向门窗后端滑动,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朝向上方滑动,下方滑动部件40B朝向门窗前端滑动。
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示,但在操作手柄50与可动门窗后端框35之间,夹装有将操作手柄50向从收容凹部35c突出的状态施力的施力机构。在克服施力机构(未图示)的施力而使操作手柄50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情况下,通过卡合到设在收容凹部35c上的闩52上,能够将操作手柄50配置成收容在收容凹部35c中的状态。在将闩52解除的情况下,通过施力机构(未图示)的施力,操作手柄50从收容凹部35c突出而成为可操作状态。
(设在可动门窗扇30上的上方导引部件60及移位机构的结构)
如图5、图9、图10所示,在可动门窗扇30上,在可动上框32中为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的部位设有上方导引部件60。上方导引部件60具备导引臂61和配设在导引臂61的两端部的导引辊62。导引臂61是具有两端部能够分别从可动门窗扇30的外观面突出的长度的宽度较窄的板状部件。该导引臂61在成为长度方向的大致中间的位置具有支承销(移位机构)63,经由支承销63可回转地支承在支承臂64的前端部上。支承臂64是配设在形成于可动上框32上的滑动槽32b中由上方滑动部件40A的基部41和一对肋板部42包围的空间中的长尺寸的薄板部件,经由基端部通过安装螺钉65支承在可动上框32的上表面上。该支承臂64形成为宽度比一对肋板部42的相互间隔小,以安装螺钉65为轴心,前端部能够在一对肋板部42之间移动。
上述导引臂61通过使支承销63插通到形成在上方滑动部件40A的基部41上的上部凸轮孔(移位机构)43中,以露出到上方滑动部件40A的外部的状态支承在支承臂64的前端部上。上部凸轮孔43具有沿着上方滑动部件40A的长度方向的两个定位孔部43a、43b,和使这些定位孔部43a、43b之间相连的连接孔部43c。上部凸轮孔43的两个定位孔部43a、43b及连接孔部43c形成为宽度大致等于支承销63的外径。如图9所示、两个定位孔部43a、43b形成在相互在可动门窗扇30的进深方向上错开的位置上,连接孔部43c以相对于上方滑动部件40A的长度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以将它们的端部间相连。经由支承销63支承在支承臂64的前端部上的导引臂61在上方滑动部件40A沿着可动上框32的长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由于相对地支承销63相对于上部凸轮孔43的位置被两个定位孔部43a、43b变更,所以被移动到靠近可动多层面材31的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位置、和靠近第3可动玻璃板313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上部凸轮孔43形成为,使位于上方滑动部件40A的门窗前端侧的定位孔部43a比位于门窗后端侧的定位孔部43b更靠近可动多层面材31的第2可动玻璃板312取位,在上方滑动部件40A朝向门窗前端移动的情况下,将导引臂61相对于可动门窗扇30靠近可动多层面材31的第3可动玻璃板313地移动。
导引辊62以周面从导引臂61突出的状态经由辊轴62a配设在导引臂61的两端部。各个导引辊62能够以与支承销63平行的辊轴62a为中心旋转。
(用来将上方导引部件60变更为突出姿势和退避姿势的结构)
在导引臂61的一方的端部上,连接着限制臂(限制部件的第1臂)66的一端部。限制臂66如图11及图12所示,经由基端部可旋转地支承在操作臂(限制部件的第2臂)67的前端部上。操作臂67是配设在可动上框32的上表面上的长尺寸部件,经由两个滑动导引68支承在可动上框32的上表面上,以便能够仅沿着可动上框32的长度方向滑动。该操作臂67形成为在滑动到门窗前端侧的情况下基端部能够从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门窗前端面突出的长度。
上述限制臂66如图9及图11所示,在使操作臂67朝向门窗后端滑动的情况下发挥功能,使导引臂61回转成导引臂61相对于上方滑动部件40A大致正交、导引臂61的两端部分别从可动门窗扇30的外观面突出的姿势(突出姿势)。在此状态下,操作臂67的基端面成为与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门窗前端面大致一致的状态,如果使操作臂67的基端部卡止到设在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上端部上的卡止部件(限制部件)69上,则能够维持为导引臂61的两端部从可动门窗扇30的外观面突出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将操作臂67的基端部与卡止部件69的卡止状态解除、如图12及图13所示那样使操作臂67朝向门窗前端滑动的情况下,导引臂61回转成将导引臂61与限制臂66的连结部向操作臂67拉近。在如图12所示那样使操作臂67滑动到基端部从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门窗前端面突出的情况下,如图13及图14所示,成为导引臂61及一对导引辊62都配置在可动门窗扇30的沿着进深方向的宽度内的姿势(退避姿势)。
(拉近机构70的结构)
如图17~图19所示,在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下框33上设有拉近机构70。拉近机构70具备基础块(驱动机构)71和拉近部件72。基础块71配设在形成于可动下框33的下表面上的收容缺口33c的内部中。收容缺口33c以连通到形成在可动下框33上的滑动槽33b的方式形成。该基础块71通过连结到下方滑动部件40B上并经由形成在两端部上的长孔71a分别将滑动螺钉73螺合到可动下框33中,可沿可动下框33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被支承。拉近部件72是配设在基础块71的下表面上的平板状部件,通过螺合在可动下框33的门窗后端侧的一方的滑动螺钉73经由基端部与基础块71一起紧固。在该拉近部件72上设有下部凸轮孔(驱动机构)74及抵接片75。下部凸轮孔74如图20所示,在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以大致直线状延伸后,向逐渐远离下方滑动部件40B的方向倾斜,再朝向前端侧以大致直线状延伸。在该下部凸轮孔74中贯通着凸轮销(驱动机构)76。凸轮销76是设在基础块71上的圆柱状部件,形成为可滑动地嵌合在下部凸轮孔74中的外径。抵接片75如图5及图6所示,是在拉近部件72的前端部从与第1可动玻璃板311接近的边缘部朝向下方突出的平板部分。根据该图也可知,该抵接片75以突出的下端面的位置比门滑轮36的下部周面稍稍向下方突出的方式形成。
如图18及图20(a)所示,拉近部件72配置成在基础块71位于最靠门窗前端侧的情况下,凸轮销76位于下部凸轮孔74的前端侧,抵接片75抵接在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罩部件318上的状态。如果从该状态起基础块71朝向门窗后端滑动,则如图19及图20(b)~图20(d)所示,凸轮销76相对于下部凸轮孔74逐渐向基端部侧移动,所以拉近部件72以滑动螺钉73为轴心旋转,拉近部件72的前端部沿着可动下框33的进深方向向远离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罩部件318的方向移动。
(用来可滑动地支承可动门窗扇30的开口框架10的结构)
在上述支承可动门窗扇30能够滑动的开口框架10上,如图2及图5所示,在下框架部件12上设有导引轨道100及滑动收容槽110,而在上框架部件11上设有上方导引槽120及收容部130。
导引轨道100是沿着下框架部件12的长度方向配设在下框架部件12的上表面上的长尺寸部件,在其上表面上具有下方导引面101。下方导引面101是沿着下框架部件12的上表面的平面,形成为能够载置门滑轮36的宽度。在下方导引面101的两侧部分上,设有逐渐朝向上方平缓地倾斜的倾斜面102。这些倾斜面102发挥使可动门窗扇30的门滑轮36与下方导引面101抵接的功能。在导引轨道100中,在位于室外侧的部分上,构成有用于上述拉近部件72的抵接片75抵接的拉近抵接面103。
滑动收容槽110是在下框架部件12的上表面上形成在比导引轨道100靠室外侧的部位的凹部,沿着下框架部件12的长度方向形成。该滑动收容槽110在使可动门窗扇30的门滑轮36载置在导引轨道100的下方导引面101上的情况下用来避免比可动下框33向下方突出的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部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部与下框架部件12的干涉,具有比第1可动玻璃板311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沿着进深方向的尺寸大的宽度。
上方导引槽120是沿着上框架部件11的长度方向形成在上框架部件11的下表面上的凹部,具有沿着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对上方导引面121。上方导引面121具有在上方导引部件60的导引臂61为突出姿势的情况下配设在各个端部上的导引辊62的周面能够抵接的间隔。
收容部130是形成在上方导引槽120的顶面上的凹部。该收容部130形成为仅在上方导引部件60的导引臂61及导引辊62为退避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将两个滑动导引68及限制臂66、操作臂67与这些导引臂61及导引辊62一起收容的大小。
此外,在开口框架10的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上,在进深面上形成有门窗前端收容槽140。门窗前端收容槽140是沿着门窗前端纵框架14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凹部,形成为能够收容可动门窗扇30的门窗前端的宽度。在门窗前端收容槽140中位于室外侧的侧面位于与在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中面向室内侧的外观面相同的平面上。
(将可动门窗扇30装入到开口框架10中时的操作)
为了使可动门窗扇30相对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开口框架10支承,首先,使操作臂67朝向门窗前端滑动,并将操作手柄50维持为从收容凹部35c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于上方导引部件60被维持为退避姿势,所以能够使可动上框32收容到上框架部件11的上方导引槽120中,并将上方导引部件60收容到收容部130中。此外,由于为拉近部件72的抵接片75抵接在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罩部件318上的状态,所以能够将可动门窗扇30的第1可动玻璃板311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容易地收容到下框架部件12的滑动收容槽110中。
从该状态起,先将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上框32配置到上框架部件11的上方导引槽120的内部,在使退避姿势的上方导引部件60收容在收容部130中的状态下使可动门窗扇30向上方移动。接着,使可动门窗扇30移动,以使可动下框32向下框架部件12接近,使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端部及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端部对置于滑动收容槽110,并使设在可动下框33上的门滑轮36对置于导引轨道100的下方导引面101,使可动门窗扇30向下方移动,使门滑轮36载置到下方导引面101上。最后,只要使从门窗前端突出的操作臂67朝向门窗后端滑动、使操作臂67的基端部卡止到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卡止部件69上就可以。
在此状态下,由于设在可动上框32上的上方导引部件60的导引臂61为突出姿势,所以通过导引辊62分别抵接在设于上框架部件11上的上方导引槽120的导引面上,可动上框32相对于上框架部件11可沿长度方向滑动地被支承。此外,通过设在可动下框33上的门滑轮36抵接在设在下框架部件12上的导引轨道100的下方导引面101上,可动下框33相对于下框架部件12可沿长度方向滑动地被支承。因而,通过使可动门窗扇30相对于开口框架10滑动,如图2及图3所示,能够将开口框架10的内部开口15开闭。
在将可动门窗扇30相对于开口框架10关闭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成为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门窗后端框25和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门窗后端框35沿着进深方向并列设置。此时,在该门窗中,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上的固定侧对置面25a与设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的可动侧对置面35a以在相互之间确保了间隙的状态相互接近地对置配置。
根据图2及图5也可知,在上框架部件11、下框架部件12及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中,在当将可动门窗扇30关闭时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周缘部对置的部分处设有可动密闭件150,并且在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中,在当将可动门窗扇30关闭时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周缘部对置的部分处设有可动密闭件150。这些可动密闭件150在如上述那样操作手柄50处于从收容凹部35c突出的状态的情况下,分别以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表面离开的状态配置。
(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与可动门窗后端框35之间的门窗后端正交拉近机构80的结构)
如图2、图3、图21、图22所示,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与可动门窗后端框35之间的门窗后端正交拉近机构80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上具备门窗后端卡合销81,而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具备拉近板(卡合部)82。门窗后端卡合销81如图3所示,在呈圆柱状的轴部81a的前端部具有外径较大的头部81b,经由轴部81a从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固定侧对置面25a突设。在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轴部81a上,以将外周覆盖的方式配设有轴环部件(基部)83。如图2及图3所示,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头部81b相对于轴部81a向室内侧偏置设置,相对于轴环部件83的周面,仅位于室内侧的部分在径向上突出。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示,但门窗后端卡合销81配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上方部及下方部的两处。如图2所示,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轴部81a具有比在将可动门窗扇30关闭的情况下在与对置于固定侧对置面25a的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可动侧对置面35a之间确保的间隙大的长度。
拉近板82如图2、图3、图21、图22所示,是从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板收容槽35d突出、以将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可动侧对置面35a覆盖的方式配设的薄板状部件。虽然在图中没有明示,但拉近板82配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与门窗后端卡合销81对应的上方部及下方部的两处。板收容槽35d是分别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以从与固定门窗后端框25对置的外观面连通到滑动槽35b的方式形成的开口。各个拉近板82的各个基端部连结在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上,通过与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的滑动联动,相对于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下移动。
在拉近板82上分别设有一对滑动辊84及门窗后端凸轮孔85。滑动辊84在拉近板82中配设在位于板收容槽35d的内部的部位的上下,能够绕与可动侧对置面35a正交的轴心旋转。这些滑动辊84通过各个周面抵接在以将板收容槽35d覆盖的方式设置的滑动板86上,限制拉近板82及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相对于可动门窗后端框35向室外侧移动。
门窗后端凸轮孔85如图21及图22所示,是在拉近板82中在从板收容槽35d突出的部分处形成的异形孔,在上方具有门窗后端销插通孔部85a,并且在下方具有门窗后端销卡合孔部85b。门窗后端销插通孔部85a是宽度形成为能够将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上的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头部81b插通的开口。该门窗后端销插通孔部85a形成于在通过操作手柄50从收容凹部35c突出而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处于移动到下方的状态的情况下与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门窗后端卡合销81对置的位置。门窗后端销卡合孔部85b是宽度形成为能够将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轴环部件83插通且不能将头部81b插通的开口。在门窗后端凸轮孔85的位于室外侧的内壁面中,在位于门窗后端销插通孔部85a及门窗后端销卡合孔部85b之间的部分处设有门窗后端倾斜导引面(卡合倾斜面)85c。门窗后端倾斜导引面85c以随着从门窗后端销卡合孔部85b朝向门窗后端销插通孔部85a逐渐成为室外侧的方式倾斜。另外,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可动对置面中,在与门窗后端卡合销81对置的部位上,设有用来在可动门窗扇30关闭的情况下收容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头部81b的门窗后端凹部35e。
(设在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与可动门窗前端框34之间的门窗前端正交拉近机构90的结构)
如图2、图3、图23、图24所示,设在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与可动门窗前端框34之间的门窗前端正交拉近机构90在门窗前端纵框架14的门窗前端收容槽140中与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对置的部位具备门窗前端卡合销91,而在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上具有门窗前端凸轮孔92。门窗前端卡合销91与门窗后端卡合销81同样,在呈圆柱状的轴部91a的外周部具备轴环部件(基部)93,并在轴部91a的前端部中在向室内侧偏置的位置处具有外径较大的头部91b,经由轴部91a从门窗前端收容槽140的上方部及下方部分别突设。如图2所示,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轴部91a形成为,具有比在将可动门窗扇30关闭的情况下在门窗前端收容槽140的进深面与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门窗前端面之间确保的间隙大的长度。
门窗前端凸轮孔92如图23及图24所示,是形成在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上的异形孔,在下方具有门窗前端销插通孔部92a,并且在上方具有门窗前端销卡合孔部92b。门窗前端销插通孔部92a是宽度形成为能够将设在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上的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头部91b插通的开口。该门窗前端销插通孔部92a在通过操作手柄50从收容凹部35c突出而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处于移动到上方的状态的情况下,在门窗前端纵框架14的与门窗前端卡合销91对置的位置处形成。门窗前端销卡合孔部92b是宽度形成为能够将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轴环部件93插通且不能将头部91b插通的开口。在位于门窗前端凸轮孔92的室外侧的内壁面上,在位于门窗前端销插通孔部92a及门窗前端销卡合孔部92b之间的部分处设有门窗前端倾斜导引面(卡合倾斜面)92c。门窗前端倾斜导引面92c以随着从门窗前端销卡合孔部92b朝向门窗前端销插通孔部92a而逐渐成为室外侧的方式倾斜。另外,在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门窗前端面上,在与门窗前端卡合销91对置的部位,设有用来在可动门窗扇30关闭的情况下将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头部91b收容的门窗前端凹部34e。此外,在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中,在作为门窗前端凸轮孔92的上下的部分处,分别沿着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的长度方向形成有长孔45,并且在各个长孔45中螺合着导引螺钉44。这些导引螺钉44是用来防止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在可动门窗前端框34的进深方向上移动的。
(关于操作了操作手柄50的情况下的动作)
如上述那样,在操作手柄50处于从收容凹部35c突出的状态的情况下,如图2及图5所示,设在上框部件架11、下框架部件12及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上的可动密闭件150,和设在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上的可动密闭件150都处于从可动门窗扇30的第2可动玻璃板312离开的状态。因而,根据该门窗,能够减小为将开口框架10的内部开口15开闭而使可动门窗扇30滑动时的操作力。
另一方面,如果在可动门窗扇30关闭的状态下使操作手柄50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则随之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上方滑动部件40A、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及下方滑动部件40B分别滑动,使可动密闭件150分别压接在可动门窗扇30的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四周上。
即,由于如果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则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朝向上方滑动,所以在门窗后端正交拉近机构80中,从图21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图22所示的状态,通过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轴环部件83抵接在门窗后端倾斜导引面85c上,可动门窗后端框35相对于开口框10向室外侧移动。结果,如图4所示,设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上的可动密闭件150成为被压接在位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门窗后端侧的周缘部上的状态。
同样,在门窗前端正交拉近机构90中,由于如果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则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朝向下方滑动,所以从图23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图24所示的状态,通过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轴环部件93抵接在门窗前端倾斜导引面92c上,可动门窗前端框34相对于开口框10架向室外侧移动。结果,如图4所示,设在门窗前端纵框架14上的可动密闭件150成为被压接在位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门窗前端侧的周缘部上的状态。
并且,在操作手柄50收容在收容凹部35c中的情况下,在门窗后端正交拉近机构80中,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头部81b位于门窗后端销卡合孔部85b,并且在门窗前端正交拉近机构90中,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头部91b位于门窗前端销卡合孔部92b。因而,即使在要使可动门窗扇30相对于开口框10向打开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由于门窗后端卡合销81的头部81b卡合在拉近板82上并且门窗前端卡合销91的头部91b卡合在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上,所以也能够成为限制可动门窗扇30的滑动的上锁状态。
另一方面,在可动上框32与上框架部件11之间,如果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则上方滑动部件40A朝向门窗前端滑动,所以从图15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图16所示的状态,导引部件60相对于可动上框32朝向室内侧移动。
这里,可动上框32的上方导引部件60处于导引臂61的两端部分别经由导引辊62抵接在上方导引槽120的上方导引面121上的状态,不为能够相对于上框架部件11在进深方向上移动的结构。因而,如果上方导引部件60相对于可动上框32朝向室内侧移动,则相对地可动上框32相对于上框架部件11向室外侧移动。结果,如图6所示,设在上框架部件11上的可动密闭件150成为被压接在位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上方的周缘部上的状态。
进而,在可动下框33与下框架部件12之间,如果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则下方滑动部件40B朝向门窗后端滑动,所以从图20(a)所示的状态转变为图20(d)所示的状态,拉近部件72的前端部从第1可动玻璃板311的罩部件318逐渐离开。
这里,在设在拉近部件72的前端部上的抵接片75抵接到导引轨道100的拉近抵接面103上之前的期间中,如图20(a)到图20(b)所示,拉近部件72的前端部以滑动螺钉73为轴心向室内侧移动。在此期间中,由于在可动门窗扇30上不作用外力,所以可动门窗扇30不会相对于开口框架10移动。但是,在抵接片75抵接在导引轨道100的拉近抵接面103上之后,拉近部件72的向室内侧的旋转被阻止,所以在拉近部件72进一步以滑动螺钉73为轴心旋转的情况下,可动下框33以拉近抵接面103与拉近部件72的抵接片75的接触点为轴心相对地向室外侧移动。结果,如图6所示,设在下框架部件12上的可动密闭件150成为被压接在位于第2可动玻璃板312的下方的周缘部上的状态。
结果,如果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则成为可动门窗扇30的四周都压接在设于开口框架10及固定门窗扇20上的可动密闭件150上的状态,能够使水密性及隔热性、隔音性提高。如上述那样成为可动门窗扇30相对于可动密闭件150压接的状态是将操作手柄50向收容到收容凹部35c中的方向操作的情况,完全不伴随可动门窗扇30的滑动。因而,在可动密闭件150上不会发生磨损。
在再次使可动门窗扇30滑动的情况下,如果将操作手柄50向从收容凹部35c突出的方向移动,则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框32、33、34、35分别向室内侧移动,可动密闭件150成为从第2可动玻璃板312离开的状态,且门窗后端卡合销81位于形成在拉近板82上的门窗后端凸轮孔85的门窗后端销插通孔部85a中,并且,门窗前端卡合销91位于形成在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上的门窗前端凸轮孔92的门窗前端销插通孔部92a中,所以能够不施加较大的操作力而使可动门窗扇30滑动。
在上述操作的期间中,使可动门窗扇30相对于开口框架10向室外侧移动的情况下,其反作用力被施加在各个滑动部件40及导引部件60、门滑轮36上。但是,根据上述门窗,在上方滑动部件40A、下方滑动部件40B及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的位于室外侧的部位设有罩部件318。因此,关于上方滑动部件40A、下方滑动部件40B及门窗前端滑动部件40C,被罩部件318阻止向室外侧的移动。此外,在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中,在连结于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上的拉近板82上设有滑动辊84,并使这些滑动辊84抵接在设于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上的滑动板86上。因而,关于门窗后端滑动部件40D,被这些拉近板82、滑动辊84及滑动板86的协同作用阻止向室外侧的移动。结果,当使可动门窗扇30向室外侧移动时,也不会导致滑动部件40被压接在滑动槽32b、33b、34b、35b上等的状况,不需要较大的操作力即能够对操作手柄50进行操作。
此外,关于上方导引部件60,在导引臂61的两端部分别具备导引辊62,并使这两个导引辊62分别抵接在设于上框架部件11上的上方导引槽120的上方导引面121上。因而,能够不对可动门窗扇30的滑动带来妨碍而克服上述反作用力。进而,关于门滑轮36,由于直接支承在可动下框33上并采用具有倾斜面102的结构作为导引轨道100,所以通过门滑轮36及可动门窗扇30沿着倾斜面102一边稍稍向上方移动一边向室外侧移动,不需要克服上述反作用力。因而,不会导致对门滑轮36的滑轮轴施加较大的反作用力的状况,能够进行可动门窗扇30的顺畅的滑动。
进而,在上述门窗中,在固定门窗扇20中采用具有两层隔热空间215、217的固定多层面材21,并在可动门窗扇30中采用具有两层隔热空间315、317的可动多层面材31。并且,在各个门窗扇20、30的门窗前端框24、34,上框22、32,下框23、33中,如图4及图6所示,位于室外侧的外观面处于被第1玻璃板211、311覆盖的状态,所以第2玻璃板212、312之间的隔热空间215、315位于那里。因而,关于门窗前端框24、34,上框22、32,下框23、33,不会成为室外与室内之间的热桥,在隔热性的方面变得很有利。进而,关于位于室内侧的第3玻璃板213、313,由于纵横尺寸比第1玻璃板211、311小,所以在将室外侧的外观面用第1玻璃板211、311及第2玻璃板212、312覆盖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进深方向的尺寸较大地增大的状况。另外,在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外周侧端部上,以将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端面及3片固定玻璃板211、212、213的端面覆盖的方式设有对合罩部件221,但由于是在室内侧配设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门窗后端框35的结构,所以不会有对合罩部件221成为热桥而损害隔热性的情况。此外,作为可动门窗后端框35而采用具有将3片可动玻璃板311、312、313的端面覆盖的部分的结构,但由于是在室外侧配设固定门窗扇20的固定门窗后端框25的结构,所以不会有可动门窗后端框35成为热桥而损害隔热性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单扇单开窗,但只要是门窗扇相对于开口框架滑动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应用到双槽推拉窗中。此外,作为面材而采用多层玻璃,但面材并不一定需要是多层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动门窗扇30的可动门窗后端框35与固定纵框架13之间设置门窗后端正交拉近机构80,并在可动门窗前端框34与门窗前端纵框架14之间设有门窗前端正交拉近机构90,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需要设置两个正交拉近机构,只要仅设置某一方就可以。

Claims (4)

1.一种门窗,通过使设在框部件上的滚动体在框架部件的沿着进深面的导引面上滚动,将门窗扇能够沿上述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设,其特征在于,
具备:滑动部件,以沿上述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状态配设在上述框部件上;操作手柄,配设在上述门窗扇上,对上述操作手柄进行操作时,能够使上述滑动部件相对于上述框部件滑动;拉近部件,能够沿上述框部件的进深方向移动地配设;以及驱动机构,对应于上述滑动部件的滑动,使上述拉近部件在上述框部件的进深方向上移动;
上述驱动机构具备基础块、下部凸轮孔和凸轮销,
上述拉近部件是配设在上述基础块的下表面上的平板状部件,通过螺合在上述框部件的门窗后端侧的滑动螺钉经由基端部与基础块一起紧固,在上述拉近部件的前端部设置有抵接片,
上述基础块配设在形成于上述框部件的下表面上的收容缺口的内部中,而且连结到上述滑动部件,
上述下部凸轮孔设置在上述拉近部件上,而且在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以直线状延伸后,向逐渐远离上述滑动部件的方向倾斜,再朝向前端侧以直线状延伸,
上述凸轮销是设置在上述基础块上的圆柱状部件,在上述下部凸轮孔中贯通着上述凸轮销,
在上述框架部件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导引轨道,所述导引轨道是沿上述框架部件的长度方向配设的长尺寸部件,在上述导引轨道的位于室外侧的部分上,设置有拉近抵接面,
通过使上述抵接片抵接在上述拉近抵接面上,使上述框部件以上述拉近抵接面与上述抵接片的接触点为轴心相对于开口框架在进深方向上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门窗扇上,设有在相对于上述框部件正交的方向上配设的正交框部件,并且配设有正交滑动部件,该正交滑动部件沿上述正交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并与上述滑动部件联动;
在上述正交框部件与当将上述门窗扇关闭时对置于上述正交框部件的进深面配置的正交框架部件的进深面之间,夹装有对应于上述正交滑动部件的滑动而使上述正交框部件向与上述框部件相同的方向移动的正交拉近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正交拉近机构具备:卡合销,从上述正交框架部件朝向上述正交框部件的进深面突设,突出端部的外径具有比基部的外径大的尺寸;卡合倾斜面,在将上述门窗扇关闭的情况下,在上述卡合销的突出端部经过后与上述基部对置配置,在上述正交滑动部件滑动了的情况下,通过抵接在上述基部上,使上述正交框架部件及上述正交框部件以相互沿着进深方向接近的方式移动;以及卡合部,在上述正交框架部件及上述正交框部件相互向接近的方向移动了的情况下对置于上述卡合销的突出端部地配置,通过卡合到上述突出端部上,限制上述门窗扇向打开方向的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上述门窗扇在下框部件上具备上述滚动体,在上框部件的进深面上具备上方导引部件,还具备上方滑动部件,该上方滑动部件能够沿上述上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与上述滑动部件联动;
在与上述上框部件对置的框架部件上,形成有具有沿着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对上方导引面的上方导引槽,在使上述上方导引部件抵接在各个上方导引面上的状态下,上述门窗扇能够沿着上述上框部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设;
上述上方导引部件能够相对于上述上框部件沿进深方向移动地被支承,
在上述上框部件与上述上方导引部件之间,夹装有对应于上述上方滑动部件的滑动而使上述上方导引部件相对于上述上框部件在进深方向上移动的移位机构。
CN201410730815.5A 2014-03-18 2014-12-05 门窗 Active CN104929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5454 2014-03-18
JP2014055454A JP6393050B2 (ja) 2014-03-18 2014-03-18 建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29484A CN104929484A (zh) 2015-09-23
CN104929484B true CN104929484B (zh) 2017-07-18

Family

ID=51893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30815.5A Active CN104929484B (zh) 2014-03-18 2014-12-05 门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921623B1 (zh)
JP (1) JP6393050B2 (zh)
CN (1) CN104929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UA20161648A1 (it) * 2016-03-14 2017-09-14 Alban Giacomo Spa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per anta di serramento scorrevole, anta e serramento scorrevole
CN107524375B (zh) * 2016-06-21 2019-03-12 Ykk Ap株式会社 门窗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0239A1 (en) * 1998-05-20 1999-11-25 Johannes Maria Musters Assembly comprising a casing and a sliding panel
JP2001068870A (ja) * 1999-08-30 2001-03-16 Takigen Mfg Co Ltd スライドドアのガイドレール装置
DE202008007829U1 (de) * 2008-06-12 2008-08-21 Siegenia-Aubi Kg Beschlag für einen verschiebbaren Flügel von Fenstern oder Türen
JP2011042935A (ja) * 2009-08-19 2011-03-03 Sankyo Tateyama Aluminium Inc サッシ
KR20130087797A (ko) * 2012-01-30 2013-08-07 (주)엘지하우시스 기밀유지장치가 구비된 슬라이딩 창호
WO2013151293A1 (ko) * 2012-04-01 2013-10-10 주식회사 필로브 알루미늄 합금 샤시 구조의 슬라이딩 창호 시스템의 이동창 설치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0777Y2 (zh) * 1972-10-27 1977-07-13
JPS594019B2 (ja) * 1978-03-23 1984-01-27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気密障子の連動引寄装置
KR100729222B1 (ko) 2005-12-29 2007-06-19 이광석 미서기 창호 시스템의 개폐장치 및 개폐방법
KR101280118B1 (ko) * 2010-10-27 2013-07-05 (주)엘지하우시스 수평밀착창호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60239A1 (en) * 1998-05-20 1999-11-25 Johannes Maria Musters Assembly comprising a casing and a sliding panel
JP2001068870A (ja) * 1999-08-30 2001-03-16 Takigen Mfg Co Ltd スライドドアのガイドレール装置
DE202008007829U1 (de) * 2008-06-12 2008-08-21 Siegenia-Aubi Kg Beschlag für einen verschiebbaren Flügel von Fenstern oder Türen
JP2011042935A (ja) * 2009-08-19 2011-03-03 Sankyo Tateyama Aluminium Inc サッシ
KR20130087797A (ko) * 2012-01-30 2013-08-07 (주)엘지하우시스 기밀유지장치가 구비된 슬라이딩 창호
WO2013151293A1 (ko) * 2012-04-01 2013-10-10 주식회사 필로브 알루미늄 합금 샤시 구조의 슬라이딩 창호 시스템의 이동창 설치 구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78699A (ja) 2015-10-08
EP2921623A1 (en) 2015-09-23
CN104929484A (zh) 2015-09-23
JP6393050B2 (ja) 2018-09-19
EP2921623B1 (en) 202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6380B (zh) 一种窗用内外平开悬窗五金系统
EP2881530A1 (en) Sliding window
US11313162B2 (en) Hinge for detachable sheet metal cabinet doors or walls
WO2018010415A1 (zh) 抽屉滑动机构及具有其的冰箱
CN104929484B (zh) 门窗
CN104929501B (zh) 门窗
CN202764670U (zh) 一种汽车滑动天窗传动机构
EG24861A (en) Hinge for oven doors or the like
CN104727630A (zh) 锁装置和门窗
CN104685149B (zh) 一种水平可移动窗
WO2009139016A2 (en) Sliding door with variable dimensions
KR101310495B1 (ko) 창호용 호차
EP1571285A3 (en) Security frame with sliding armour-plate on the shutter for windows, doors or the like
ITMI20060930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motorizzazione di imposte scorrevoli
KR101998840B1 (ko) 미닫이창용 열림 보조장치
US10774570B1 (en) Door with hidden door closer
KR20100006299A (ko) 슬라이드 도어
CN109281598A (zh) 用于建筑结构覆盖物的组件
JP4908320B2 (ja) 面材支持構造および建具
US20050066473A1 (en) Balancing device of raising-lowering window
JP4871323B2 (ja) ピボットヒンジ装置および建具
CN108487830A (zh) 隐藏式电动推拉门窗框组件
JP2009133077A (ja) ドア
JP4930342B2 (ja) 窓開閉装置
JP6370680B2 (ja) 引戸装置における引き込み装置の設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