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24375B - 门窗 - Google Patents

门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24375B
CN107524375B CN201610452861.2A CN201610452861A CN107524375B CN 107524375 B CN107524375 B CN 107524375B CN 201610452861 A CN201610452861 A CN 201610452861A CN 107524375 B CN107524375 B CN 1075243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indow
door
window fan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28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24375A (zh
Inventor
藤井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4528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4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24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4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24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24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04Wing frame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3/06Single frames
    • E06B3/08Construct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6B3/20Construct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plastics
    • E06B3/22Hollow frames
    • E06B3/221Hollow frames with the frame member having local reinforcements in some parts of its cross-section or with a filled cavity
    • E06B3/222Hollow frames with the frame member having local reinforcements in some parts of its cross-section or with a filled cavity with internal prefabricated reinforcing section members inserted after manufacturing of the hollow fr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32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 E06B3/34Arrangements of w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Arrangements of movable wings in openings; Features of wings or frames relating solely to the manner of movement of the wing with only one kind of movement
    • E06B3/42Sliding wings; Details of frames with respect to guiding
    • E06B3/46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 E06B3/4609Horizontally-sliding wings for window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04Wing frame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3/06Single frames
    • E06B3/08Construct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6B3/20Construct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plastics
    • E06B3/22Hollow frames
    • E06B3/221Hollow frames with the frame member having local reinforcements in some parts of its cross-section or with a filled cavity
    • E06B3/222Hollow frames with the frame member having local reinforcements in some parts of its cross-section or with a filled cavity with internal prefabricated reinforcing section members inserted after manufacturing of the hollow frame
    • E06B2003/224Hollow frames with the frame member having local reinforcements in some parts of its cross-section or with a filled cavity with internal prefabricated reinforcing section members inserted after manufacturing of the hollow frame with reinforcing plastic section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固定内部部件的框材的外观面尺寸并且能够维持内部部件的固定强度的门窗。所述推拉窗包括窗框架、外门窗扇(3)以及内门窗扇(4)。门窗扇(3、4)的上框(31、41)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槽形成部(304),形成配置加强件(36)的中空部(305)。槽形成部包括第一侧片部(306)、第二侧片部(307)以及底片部(308)。在进深片部插通有用于固定加强件的固定螺钉(37)。从进深片部贯穿了加强件的固定螺钉贯穿于底片部。在固定螺钉中从底片部突出的突出部分上装有帽(38)。

Description

门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窗框架和组成框的门窗扇的推拉窗、单推拉窗等门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在框架体内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有第一防火性树脂窗框和第二防火性树脂窗框的门窗(参照专利文献1)。
各防火性树脂窗框是在组合有上下的横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和左右的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的框架内固定板材而构成的。在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的内部形成有空洞部,在该空洞部配置有辅助稳定板,并且注入有热膨胀性耐火材料。辅助稳定板由从板材侧贯穿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的支承部件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9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门窗中,支承部件的前端收容在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的空洞部内。因此,需要将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的空洞部在外观面方向(日文:見付け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支承部件中位于空洞部内的部分的长度尺寸大,从而难以减小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整体的外观面尺寸。
此外,支承部件仅在贯穿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的部分被安装于该纵向合成树脂框架部件,该支承部件中位于空洞部内的前端形成自由端。因此,存在支承部件的固定发生松动的可能性,可能导致该支承部件对辅助稳定板的固定强度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固定内部部件的框材的外观面尺寸并且能够维持内部部件的固定强度的门窗。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窗,其包括:窗框架;以及门窗扇,其配置于上述窗框架内,上述门窗扇是通过在组合上框、下框以及左右纵框而形成的框内固定面材而构成的,上述上框、下框以及左右纵框中的至少一个框材包括:室外外观片部;进深片部;室内外观片部;以及槽形成部,其是在上述框材的外观面方向上向上述进深片部一侧凹陷而形成的,上述槽形成部包括:第一侧片部,其与上述室外外观片部相连续;第二侧片部,其与上述室内外观片部相连续;以及底片部,其与上述第一侧片部和上述第二侧片部相连续,并且在上述框材的外观面方向上与上述进深片部相向地配置,由上述室外外观片部、上述进深片部、上述室内外观片部以及上述槽形成部形成中空部,在上述中空部配置有内部部件,在上述进深片部插通有用于固定上述内部部件的固定螺钉,从上述进深片部贯穿了上述内部部件的固定螺钉贯穿于上述底片部,在上述固定螺钉中从上述底片部突出的突出部分上装有帽。
根据本发明的门窗,由于固定螺钉贯穿于槽形成部的底片部,所以能够将该底片部与进深片部之间的外观面尺寸设定得较小。因此,能够减小框材整体的外观面尺寸,能够使框材在外观上细长化,能够减少框材的构成材料来削减成本。
此外,在固定螺钉中从底片部突出的突出部分上装有帽,因此能够消除固定螺钉露出在外部的情况。此外,通过将帽装在固定螺钉的突出部分,能够抑制固定螺钉脱离框材,能够维持内部部件的固定强度。
在本发明的门窗中,优选上述框材是上述上框,上述窗框架是通过组合上框架、下框架以及左右纵框架而形成的,上述上框架具有被配置于由上述槽形成部形成的槽部的上导轨部,上述下框架具有被配置于由上述下框形成的槽部的下导轨部,从上述槽形成部的底片部的上表面至上述上导轨部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从上述下框的下表面至上述下导轨部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从上述帽的上表面至上述上导轨部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从上述下框的下表面至上述下导轨部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在上述上导轨部形成有与上述帽相对地配置的帽插通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固定螺钉从槽形成部的底片部突出的情况下,在门窗扇位于装入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帽插通在帽插通孔中,也能够将门窗扇装入窗框架内配置。
此外,即使在无意地抬起门窗扇的情况下,当帽和帽插通孔并非位于相向的位置时,也由于帽与上导轨部抵碰而防止门窗扇脱落。
另外,装入位置是指门窗扇被装入窗框架内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是预先设定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门窗中,优选在上述上导轨部上装有用于将上述帽插通孔封闭的盖。
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帽位于与帽插通孔相向的位置的状态下无意地抬起门窗扇时,也能够用盖来防止帽插通到帽插通孔中,防止门窗扇从窗框架脱落。
在本发明的门窗中,优选具有在上述窗框架内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的外门窗扇和内门窗扇以作为上述门窗扇,在上述外门窗扇和上述内门窗扇中的一方,安装有与上述外门窗扇和上述内门窗扇中的另一方抵接的止动件。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通过止动件与外门窗扇或内门窗扇抵接,来限制门窗扇向装入位置滑动。因此,能够消除帽位于与上导轨部的帽插通孔相对位置的情况,即使抬起门窗扇,也由于帽与上导轨部抵接而防止门窗扇从窗框架脱落。
在本发明的门窗中,优选上述门窗扇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窗框架内,上述框材是上述左右纵框中的门窗端侧的纵框。
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在门窗端侧的纵框中的固定螺钉上装有帽,即使使门窗扇滑动而成为打开状态,由于固定螺钉不露出在外部,所以也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并且通过安装帽而能够防止触碰到固定螺钉。
在本发明的门窗中,优选上述窗框架是通过组合上框架、下框架以及左右纵框架而形成的,在上述左右纵框架中的门窗端侧的纵框架形成有帽插通孔,该帽插通孔用于在上述门窗扇的闭锁状态下供上述门窗端侧的纵框中的上述帽插入。
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门窗端侧的纵框中的帽插入到门窗端侧的纵框架的帽插通孔中,能够进行门窗扇在面外方向上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门窗中,优选上述框材是树脂制,上述内部部件是金属制的加强件,上述加强件的截面形成为日文字“コ”形,沿着上述框材的上述室外外观片部、上述进深片部以及上述室内外观片部配置。
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将拧入了进深片部的固定螺钉拧入配置于框材的中空部中的加强件,能够使其贯穿槽形成部的底片部而突出。因此,能够减小框材的外观面尺寸,并且能够利用截面为“コ”形的金属制的加强件提高树脂制的框材的刚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固定内部部件的框材的外观面尺寸并且能够维持内部部件的固定强度的门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的外观图。
图2示出沿着图1的II-II线的横截面图。
图3示出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纵截面图。
图4是放大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的主要部分的纵截面图。
图5A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的帽的立体图。
图5B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的盖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中装入门窗扇的说明图。
图6B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中装入门窗扇的说明图。
图6C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中装入门窗扇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中帽插通在帽插通孔中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推拉窗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推拉窗(门窗);11气密件;12压缘;2窗框架;201、301室外外观片部;201A下部;202、341、441外侧进深片部;203内侧进深片部;204、303室内外观片部;21上框架;210、215上导轨部;211、216、217侧片部;213、218相向片部;200、214、219帽插通孔;22下框架;220、225下导轨部;221金属制导轨部件;23、24纵框架;25盖;251圆筒部件;252缝隙;253卡合爪部;254凸缘部;3外门窗扇(门窗扇);302进深片部;302A突部;302B相向面;302C螺钉孔;304槽形成部;304A槽部;305中空部;306第一侧片部;307第二侧片部;308底片部;309贯通孔;31、41上框;32、42下框;321门窗滑轮;33、34、43、44纵框;342、442卡合部;35、45面材;36加强件;361螺合孔;37固定螺钉;371头部;372螺纹部;38帽;381主体部;382锥部;383工具卡合槽部;384螺合孔;4内门窗扇(门窗扇);50止动件;L1~L3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构成)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图3中,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门窗即推拉窗1设置在建筑物主体的开口部。推拉窗1包括窗框架2、以及在图1中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在窗框架2内的外门窗扇3和内门窗扇4。
(窗框架)
窗框架2是通过组合上框架21、下框架22、以及左右纵框架23、24而形成的。上框架21、下框架22、以及左右纵框架23、24是由树脂制的挤压型材形成的树脂制框材。上框架21、下框架22、以及左右纵框架23、24分别形成为彼此相同的截面形状。
如图3所示,上框架21包括:室外外观片部201、外侧进深片部202、内侧进深片部203以及室内外观片部204。内侧进深片部203在上框架21的外观面方向上比外侧进深片部202靠内侧(下方侧)配置。在内侧进深片部203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上导轨部210、215。
上导轨部210包括:室外外观片部201的下部201A、从内侧进深片部203下垂的侧片部211、以及与下部201A和侧片部211相连续的相向片部213。
上导轨部215比上导轨部210靠室内侧配置。上导轨部215包括:从内侧进深片部203下垂的侧片部216、217、以及与侧片部216、217相连续的相向片部218。
如图4所示,在上导轨部210的相向片部213中用于装入外门窗扇3的装入位置形成有帽插通孔214。在上导轨部215的相向片部218中用于装入内门窗扇4的装入位置形成有两个帽插通孔219。
帽插通孔214、219形成为圆孔,其具有能够使图5(A)所示的帽38插通的直径,分别安装有图5(B)所示的盖25。
在这里,盖25包括:一端封闭的圆筒部件251;在形成于圆筒部件251的缝隙252中设置的卡合爪部253、以及设置于圆筒部件251外周的凸缘部254。该盖25安装为:当将圆筒部件251插入到帽插通孔214、219时,卡合爪部253卡合于上导轨部210、215。
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帽插通孔214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帽插通孔214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纵框24更靠纵框23一侧的位置。
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帽插通孔219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两个帽插通孔219中的一个配置于比窗框架2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更靠纵框23一侧的位置,两个帽插通孔219中的另一个配置于比窗框架2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更靠纵框24一侧的位置。两个帽插通孔219相对于上述中央位置隔开等间隔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帽插通孔214、219仅形成于上框架21,而没有形成于下框架22和纵框架23、24。
下框架22包括:室外外观片部201、外侧进深片部202、内侧进深片部203以及室内外观片部204。在内侧进深片部203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下导轨部220、225。
该下框架22是将与上框架21为相同截面形状的树脂制框材上下反向地配置的部件。下导轨部220是与上导轨部210对应的结构。下导轨部225是与上导轨部215对应的结构。另外,在下导轨部220、225分别安装有与后述的门窗滑轮321抵接的金属制导轨部件221。
此外,如图2所示,纵框架23、24也由与上框架21为相同截面形状的树脂制框材形成,所以适当标注与上框架21相同的符号。
(外门窗扇)
外门窗扇3通过在组合有作为框材的上框31、下框32、以及左右纵框33、34的框内固定面材35而构成。上框31、下框32、以及左右纵框33、34由树脂制框材形成。上框31、下框32和纵框33形成为相同截面形状。纵框34是拉合侧的外拉合框。面材3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多层玻璃面板形成。
如图3、4所示,上框31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在上框31的外观面方向上向进深片部302一侧凹陷而形成的槽形成部304。由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槽形成部304形成中空部305。
在室外外观片部301的下部安装有气密件11。在进深片部302形成有突部302A,其与室内外观片部303的下部形成卡合槽部。该卡合槽部与压缘12卡合。安装于上框31的气密件11与面材35的室外面抵接。与上框31卡合的压缘12与面材35的室内面抵接。
如图4所示,槽形成部304包括:与室外外观片部301相连续的第一侧片部306;与室内外观片部303相连续的第二侧片部307;以及与第一侧片部306和第二侧片部307相连续,并且在上框31的外观面方向上与进深片部302向窗框架2一侧(上方侧)隔开间隔地相向配置的底片部308。在底片部308,通过拧入后述的固定螺钉37的螺纹部372而形成贯通孔309。
在中空部305,作为内部部件配置有截面为“コ”形的金属制加强件36。该加强件36沿着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以及室内外观片部303配置。在加强件36,通过拧入固定螺钉37而形成螺合孔361。通过进行该螺合,将加强件36安装于上框31。
在进深片部302,通过从面材35一侧向上框31的外观面方向外侧拧入固定螺钉37而形成螺纹孔302C。
这里,固定螺钉37具有头部371和螺纹部372。头部371和进深片部302中与面材35的上表面相向的相向面302B抵接。螺纹部372从进深片部302贯穿加强件36并穿过中空部305,贯穿于底片部308。另外,螺纹部372的前端部位于由槽形成部304形成的槽部304A。
在固定螺钉37的螺纹部372中从贯通孔309突出而位于槽部304A的部分,安装有树脂制的帽38。
如图5(A)所示,帽38包括:圆筒状的主体部381、形成于主体部的前端侧部分的锥部382、形成于帽38的前端的工具卡合槽部383、以及在帽38的基端侧开口而形成的螺合孔384。
该帽38通过将一字螺丝刀等工具卡合于工具卡合槽部383进行旋转操作,使固定螺钉37的螺纹部372与螺合孔384螺合,帽38的基端侧的端面与槽形成部304的底片部308抵接。这样,帽38通过与螺纹部372螺合而作为固定螺钉37的防脱落部件发挥功能。
另外,由于在帽38形成锥部382,所以即使处于外门窗扇3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使帽38进入帽插通孔214的作业。
如图3所示,下框32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槽形成部304。由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槽形成部304形成中空部305。
该下框32是将与上框31为相同截面形状的树脂制框材上下反向地配置的部件。在室外外观片部301的上部安装有气密件11。由室内外观片部303的上部和进深片部302的突部302A形成的卡合槽部与压缘12卡合。安装于下框32的气密件11与面材35的室外面抵接。与下框32卡合的压缘12与面材35的室内面抵接。
在下框32的中空部305配置有加强件36。该加强件36由拧入下框32的进深片部302的固定螺钉37安装于下框32。下框32中的固定螺钉37从进深片部302穿过中空部305并贯穿于贯通孔309。此外,在下框32的槽部304A配置有门窗滑轮321。门窗滑轮321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行走的方式与下导轨部220卡合。
此外,如图2所示,门窗端侧的纵框33也由与上框31为相同截面形状的树脂制框材形成,所以可标注与上框31相同的符号。另外,与上框31一样,在纵框33安装、卡合有气密件11和压缘12。安装于纵框33的气密件11与面材35的室外面抵接,与纵框33卡合的压缘12与面材35的室内面抵接。此外,在纵框33的中空部305配置有加强件36。由固定螺钉37安装于纵框33。纵框33中固定螺钉37从进深片部302穿过中空部305并贯穿于贯通孔309。在该固定螺钉37中贯穿贯通孔309而突出的部分安装有帽38。
如图2所示,纵框34与上框31一样,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以及室内外观片部303,此外,还具有位于比进深片部302更靠纵框34的外观面方向外侧的外侧进深片部341。由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外侧进深片部341以及室内外观片部303形成中空部305。另外,与上框31一样,在纵框34安装、卡合有气密件11和压缘12,安装于纵框34的气密件11与面材35的室外面抵接,与纵框34卡合的压缘12与面材35的室内面抵接。此外,在纵框34的中空部305配置有加强件36。该加强件36由拧入纵框34的进深片部302的固定螺钉37安装于纵框34。在纵框34的室内外观片部303连续地设置有卡合部342,其在推拉窗1的闭锁状态下与纵框44的卡合部442卡合。
在外门窗扇3中,从上框31的槽形成部304的底片部308的上表面至上导轨部210的相向片部213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1(参照图3、图4),设定得比从下框32的下表面至下导轨部220的金属制导轨部件221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2(参照图3)大。
此外,在外门窗扇3中,从上框31中的帽38的前端面(上表面)至上导轨部210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3(参照图4)设定得比上述尺寸L2小。
(内门窗扇)
内门窗扇4通过在组合有作为框材的上框41、下框42、以及左右纵框43、44的框内固定面材45而构成。上框41、下框42、左右纵框43、44由树脂制框材形成。上框41、下框42和纵框43形成为相同的截面形状。纵框44是拉合侧的内拉合框。面材45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多层玻璃面板形成。另外,拉合部由纵框34、44构成。
内门窗扇4的上框41、下框42以及纵框43分别与外门窗扇3的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同样地构成,利用固定螺钉37安装有加强件36。因此,在附图中适当对上框41、下框42以及纵框43的各结构标注与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的各结构相同的符号。
如图2所示,纵框44与上框41一样,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以及室内外观片部303,此外,还具有位于比进深片部302更靠纵框44的外观面方向外侧的外侧进深片部441。由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外侧进深片部441以及室内外观片部303形成中空部305。另外,与上框41一样,在纵框44安装、卡合有气密件11和压缘12,安装于纵框44的气密件11与面材45的室外面抵接,与纵框44卡合的压缘12与面材45的室内面抵接。此外,在纵框44的中空部305配置有加强件36。该加强件36由拧入纵框44的进深片部302的固定螺钉37安装于纵框44。在纵框44的室外外观片部301连续地设置有卡合部442,其在推拉窗1的闭锁状态下与纵框34的卡合部342卡合。
(止动件)
如图2所示,在下框32的室内外观片部303中比纵框34更靠纵框33的部分安装有块状的止动件50。
如图6(C)所示,止动件50配置于下述位置:在外门窗扇3在左右方向上从闭锁位置起向纵框架23一侧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能够与位于闭锁位置的内门窗扇4的纵框架44的外侧进深片部441抵接。由于这样配置,止动件50将外门窗扇3在窗框架2内的滑动移动范围限制为下述范围,即,从该外门窗扇3的闭锁位置起至到达两个帽38与两个帽插通孔214相向的装入位置之前的位置的范围。也就是说,止动件50限制外门窗扇3向装入位置的滑动。
在外门窗扇3位于图6(C)所示的位置的状态下,上框31中的两个帽38中位于纵框33一侧的帽38,与上导轨部210中的两个帽插通孔214中位于纵框架24一侧的帽插通孔214相比位于更靠纵框架24一侧的位置,另一方面,上框31中的两个帽38中位于纵框34一侧的帽38,与上导轨部210中的两个帽插通孔214中位于纵框架23一侧的帽插通孔214相比位于更靠纵框架24一侧的位置。因此,即使外门窗扇3在窗框架2内沿着左右方向滑动,上框31中的两个帽38与两个帽插通孔214也不会同时位于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
另外,如图6(B)所示,在外门窗扇3位于闭锁位置而内门窗扇4的纵框44与止动件50抵接的状态下,上框41中的两个帽38与上导轨部215中的两个帽插通孔219同时位于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
(门窗扇的装入)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1中的外门窗扇3和内门窗扇4装入窗框架2内的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使外门窗扇3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并且将上框31放入窗框架2内,将上框31配置于从纵框架23一侧在左右方向上离开规定距离的装入位置,使该上框31中的两个帽38与上导轨部210中的两个帽插通孔214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地配置。然后,一边将两个帽38插入两个帽插通孔214,一边抬起外门窗扇3,使外门窗扇3从倾斜的状态成为垂直状态。接下来,使外门窗扇3下降,由此将两个帽38从两个帽插通孔214中抽出,使门窗滑轮321与下导轨部220抵接。这样,如图6(A)所示那样,将外门窗扇3装入窗框架2内。装入窗框架2内的外门窗扇3在左右方向上向纵框架24一侧滑动而配置于图6(B)所示的闭锁位置。将外门窗扇3装入后,在两个帽插通孔214分别安装盖25。
接着,如图7所示,使内门窗扇4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并且将上框41放入窗框架2内,将上框41配置于纵框架23、24之间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装入位置),使该上框41中的两个帽38与上导轨部215中的两个帽插通孔219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地配置。然后,一边将两个帽38插入两个帽插通孔219,一边抬起内门窗扇4,使内门窗扇4从倾斜的状态成为垂直状态。接下来,使内门窗扇4下降,由此将两个帽38从两个帽插通孔219中抽出,使门窗滑轮321与下导轨部225抵接。这样,如图6(B)所示那样,将内门窗扇4装入窗框架2内。
装入窗框架2内的内门窗扇4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动范围是从外门窗扇3位于闭锁位置的状态下纵框44与止动件50抵接的图6(B)所示的位置起至图6(C)所示的闭锁位置的范围。另外,将内门窗扇4装入后,在两个帽插通孔219分别安装盖25。
如上述那样,将外门窗扇3和内门窗扇4装入窗框架2内。在该装入状态下,即使使外门窗扇3向纵框架23一侧滑动,由于如图6(C)所示那样止动件50与内门窗扇4抵接,所以上框31中的两个帽38与两个帽插通孔214也不会位于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因此,即使抬起外门窗扇3,由于上框31中的帽38与上导轨部210抵接,所以也能够防止下框32脱离下导轨部220。
此外,在上框41中的两个帽38位于相对于两个帽插通孔219在左右方向上错开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使抬起内门窗扇4,由于上框41中的帽38与上导轨部215抵接,所以也能够防止下框42脱离下导轨部225。在上框41中的两个帽38位于与两个帽插通孔219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使抬起内门窗扇4,由于帽38与盖25抵接,所以也能够防止下框42脱离下导轨部225。
(门窗扇的卸下)
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推拉窗1中的外门窗扇3和内门窗扇4的卸下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从上导轨部215的两个帽插通孔219上卸下盖25。接着,如图6(B)所示,形成外门窗扇3配置于闭锁位置并且内门窗扇4与止动件50抵接的状态,上框41中的两个帽38配置于与两个帽插通孔219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然后,抬起内门窗扇4将两个帽38插入两个帽插通孔219,一边使该内门窗扇4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一边使下框42脱离下导轨部225。然后,使内门窗扇4下降将两个帽38从两个帽插通孔219抽出,将该内门窗扇4从窗框架2内卸下。
接着,将盖25从上轨道部210的两个帽插通孔214上卸下。接着,使外门窗扇3滑动而配置于图6(A)所示的位置,将上框31中的两个帽38配置于与两个帽插通孔214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接下来,抬起外门窗扇3将两个帽38插入两个帽插通孔214,一边使该外门窗扇3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一边使下框32脱离下导轨部220。然后,使外门窗扇3下降将两个帽38从两个帽插通孔214抽出,将该外门窗扇3从窗框架2内卸下。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1)根据本实施方式,推拉窗1包括窗框架2、以及配置于窗框架2内的外门窗扇3和内门窗扇4,外门窗扇3通过在组合上框31、下框32、以及左右纵框33、34而形成的框内固定面材35而构成。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向进深片部302一侧凹陷而形成的槽形成部304,内门窗扇4通过在组合上框41、下框42、以及左右纵框43、44而形成的框内固定面材45而构成,上框41、下框42以及纵框43包括: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向进深片部302一侧凹陷而形成的槽形成部304,槽形成部304包括:与室外外观片部301相连续的第一侧片部306;与室内外观片部303相连续的第二侧片部307;以及与第一侧片部306和第二侧片部307相连续,并且在各框材的外观面方向上与进深片部302相向地配置的底片部308,由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室内外观片部303以及槽形成部304形成中空部305,在中空部305配置有加强件36,在进深片部302插通用于固定加强件36的固定螺钉37,在底片部308贯穿从进深片部302贯穿了加强件36的固定螺钉37,在固定螺钉37中从底片部308突出的突出部分装有帽38。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固定螺钉37贯穿于槽形成部304的底片部308,所以能够将该底片部308与进深片部302之间的外观面尺寸设定得较小。因此,能够减小外门窗扇3的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的各外观面尺寸和内门窗扇4的上框41、下框42以及纵框43的各外观面尺寸,而实现外观上的细长化,能够减少框材的结构材料来削减材料成本。
此外,能够消除固定螺钉37露出在外部的情况。此外,通过将帽38装在固定螺钉37中从底片部308突出的突出部分上,能够抑制固定螺钉37脱离框材,能够维持加强件36的固定强度。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发挥下述各种效果。
(2)上框架21具有被配置于由槽形成部304形成的槽部304A的上导轨部210(215),下框架22具有被配置于由下框32(42)形成的槽部304A的下导轨部220(225),从上框31(41)的槽形成部304的底片部308的上表面至上导轨部210(215)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1设定得比从下框32(42)的下表面至下导轨部220(225)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2大,从上框31(41)中的帽38的上表面至上导轨部210(215)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L3设定得比尺寸L2小,在上导轨部210(215)形成能够使帽38插通的帽插通孔214、219。
因此,即使在固定螺钉37从槽形成部304的底片部308突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位于装入位置的状态下使帽38插通于帽插通孔214(219),由此将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装入并配置在窗框架2内。
具体而言,首先,使外门窗扇3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将上导轨部210配置于由上框31的槽形成部304形成的槽部304A。接着,一边将帽38插通在上导轨部210的帽插通孔214,一边抬起外门窗扇3。接着,使外门窗扇3从倾斜状态立为垂直状态,将下导轨部220配置于形成在下框32的槽部304A,同时使外门窗扇3下降从而将帽38从上导轨部210的帽插通孔214抽出。这样,能够将外门窗扇3可滑动地配置在窗框架2内。
此外,使内门窗扇4相对于窗框架2倾斜,将上导轨部215配置于由上框41的槽形成部304形成的槽部304A。接着,一边将帽38插通在上导轨部215的帽插通孔219中,一边抬起内门窗扇4。接着,使内门窗扇4从倾斜状态立为垂直状态,将下导轨部225配置于形成在下框42的槽部304A,同时使内门窗扇4下降从而将帽38从上导轨部215的帽插通孔219抽出。这样,能够将内门窗扇4可滑动地配置在窗框架2内。
装入窗框架2内的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由于在通常使用时仅沿着左右方向滑动,而不会被抬起,所以不会从窗框架脱落。此外,即使在无意地抬起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的情况下,在帽38和帽插通孔214(219)并非位于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帽38与上导轨部210(215)抵碰,所以防止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脱落。
(3)在上导轨部210(215)装有将帽插通孔214(219)封闭的盖25。
因此,即使在帽38位于与帽插通孔214(219)相向的位置的状态下无意地抬起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时,也能够由盖25来防止帽38插通到帽插通孔214(219)内,从而防止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从窗框架2脱落。
(4)在外门窗扇3安装与内门窗扇4抵接的止动件50。因此,即使外门窗扇3滑动,由于止动件50与内门窗扇4抵接,所以也能够限制外门窗扇3向装入位置滑动。由此,能够不使帽38位于与上导轨部210的帽插通孔214在上下方向上相向的位置,从而即使抬起外门窗扇3,也由于帽38与上导轨部210抵接而能够防止外门窗扇3从窗框架2脱落。
(5)由于帽38装在门窗端侧的纵框33、43中的固定螺钉37上,所以即使使外门窗扇3和内门窗扇4滑动而处于打开状态,也因为固定螺钉37不会露出到外部而能够提高外观设计性,并且能够因装有帽38而防止触碰到固定螺钉37。
(6)各框材31~33、41~43是树脂制,加强件36是金属制,加强件36的截面形成为“コ”形,沿着室外外观片部301、进深片部302和室内外观片部303配置。
因此,通过将拧入了进深片部302的固定螺钉37拧入加强件36,能够使其贯穿槽形成部304的底片部308而突出,能够减小各框材31~33、41~43的外观面尺寸,并且能够利用截面为“コ”形的金属制的加强件36提高树脂制的各框材31~33、41~43的刚性。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用上述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例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外门窗扇3的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的各槽形成部304形成有贯通孔309,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中的至少任一个框材的各槽形成部304形成有贯通孔309。这种情况下,上框31、下框32以及纵框33中没有形成贯通孔309的框材的中空部305被设定为可容纳固定螺钉37的螺纹部372的外观面尺寸。
此外,在内门窗扇4的上框41、下框42以及纵框43的各槽形成部304形成有贯通孔309,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上框41、下框42和纵框43中的至少任一个框材的各槽形成部304形成有贯通孔309。这种情况下,上框41、下框42和纵框43中没有形成贯通孔309的框材的中空部305被设定为可容纳固定螺钉37的螺纹部372的外观面尺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上导轨部210、215装有将各帽插通孔214、219封闭的盖25,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装盖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止动件50安装于外门窗扇3的下框3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安装于上框31,此外也可以安装于内门窗扇4的上框41和/或下框42,进而也可以安装于上框架21和/或下框架2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那样在外门窗扇3的闭锁状态下门窗端侧的纵框33中的帽38不与纵框架24抵接地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在纵框架24的与帽对应的相向部分形成帽插通孔200,在外门窗扇3的闭锁状态下将上述帽38插入到帽插通孔200中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帽38插入到纵框架24的帽插通孔200中,能够进行外门窗扇3在面外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也可以在与内门窗扇4的门窗端侧的纵框43中的帽38相向的纵框架23的相向部分形成帽插通孔200,在闭锁状态下,将帽38插入到纵框架23的帽插通孔200中,进行内门窗扇4在面外方向上的定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框材31~34、41~44是树脂制,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木制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内部部件对加强件36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部件,例如可以是锁部件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门窗对推拉窗1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单推拉窗、上下推拉窗等。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有2个门窗扇(外门窗扇3、内门窗扇4),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门窗扇。

Claims (8)

1.一种门窗,包括窗框架、以及配置于所述窗框架内的门窗扇,所述门窗扇是通过在组合上框、下框以及左右纵框而形成的框内固定面材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下框以及左右纵框中的至少一个框材包括:室外外观片部;进深片部;室内外观片部;以及槽形成部,其是在所述框材的外观面方向上向所述进深片部一侧凹陷而形成的,
所述槽形成部包括:第一侧片部,其与所述室外外观片部相连续;第二侧片部,其与所述室内外观片部相连续;以及底片部,其与所述第一侧片部和所述第二侧片部相连续,并且在所述框材的外观面方向上与所述进深片部相向地配置,
由所述室外外观片部、所述进深片部、所述室内外观片部以及所述槽形成部形成中空部,
在所述中空部配置有内部部件,
在所述进深片部插通有用于固定所述内部部件的固定螺钉,
从所述进深片部贯穿了所述内部部件的固定螺钉贯穿于所述底片部,
在所述固定螺钉中从所述底片部突出的突出部分上装有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材是所述上框,
所述窗框架是通过组合上框架、下框架以及左右纵框架而形成的,
所述上框架具有被配置于由所述槽形成部形成的槽部的上导轨部,
所述下框架具有被配置于由所述下框形成的槽部的下导轨部,
从所述槽形成部的底片部的上表面至所述上导轨部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从所述下框的下表面至所述下导轨部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
从所述帽的上表面至所述上导轨部的下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设定得比从所述下框的下表面至所述下导轨部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小,
在所述上导轨部形成有位于与所述帽相向的位置的帽插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导轨部装有用于将所述帽插通孔封闭的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窗框架内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的外门窗扇和内门窗扇以作为所述门窗扇,
在所述外门窗扇和所述内门窗扇中的一方,安装有与所述外门窗扇和所述内门窗扇中的另一方抵接的止动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窗框架内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的外门窗扇和内门窗扇以作为所述门窗扇,
在所述外门窗扇和所述内门窗扇中的一方,安装有与所述外门窗扇和所述内门窗扇中的另一方抵接的止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窗扇以能够沿着左右方向滑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窗框架内,
所述框材是所述左右纵框中的门窗端侧的纵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窗框架是通过组合上框架、下框架以及左右纵框架而形成的,
在所述左右纵框架中的门窗端侧的纵框架形成有帽插通孔,该帽插通孔用于在所述门窗扇的闭锁状态下供所述门窗端侧的纵框中的所述帽插入。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材是树脂制,所述内部部件是金属制的加强件。
CN201610452861.2A 2016-06-21 2016-06-21 门窗 Active CN107524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2861.2A CN107524375B (zh) 2016-06-21 2016-06-21 门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52861.2A CN107524375B (zh) 2016-06-21 2016-06-21 门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4375A CN107524375A (zh) 2017-12-29
CN107524375B true CN107524375B (zh) 2019-03-12

Family

ID=60735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2861.2A Active CN107524375B (zh) 2016-06-21 2016-06-21 门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243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6839B2 (ja) * 2019-05-27 2023-07-28 株式会社Lixil 障子及び建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91914A5 (de) * 1997-06-04 2001-11-30 Dfs Technology & Service Ag Einbruchhemmendes Fenster.
JP6393050B2 (ja) * 2014-03-18 2018-09-19 Ykk Ap株式会社 建具
AT515968B1 (de) * 2014-06-25 2016-03-15 Drutex S A Schiebetürsystem
DE202014007618U1 (de) * 2014-09-19 2016-01-14 Gretsch-Unitas GmbH Baubeschläge Profilanordnung für einen Tür- oder Fensterflügel
CN204850933U (zh) * 2015-08-04 2015-12-09 浙江富丽华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注胶节能单推推拉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24375A (zh) 2017-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4970B1 (ko) 창호 설치용 유리 난간대
ES1088629U (es) Conjunto de puerta
US20070062121A1 (en) Mechanism for a sliding glass pane
CN107524375B (zh) 门窗
JP2007113217A (ja) 建具
JP2009299437A (ja) サッシ
EP2832276A1 (en) Door assembly
SI1790813T1 (sl) Vogalna ležajna razmestitev za okna vrata ali podobno
JP4624180B2 (ja) 引き戸の施錠装置
FI117251B (fi) Kääntöjärjestely ylä- ja alapuolisen ohjauskiskon varassa siirrettäviä levymäisiä elementtejä varten
KR20170000381U (ko) 합성수지와 금속재질을 이용한 복합창호
JP7061957B2 (ja) 建具
JP2009299439A (ja) サッシ
EP3321464B1 (en) Sash with locking element comprising sliding surfaces
JP2015232218A (ja) サッシ
JP5989567B2 (ja) 面材取付構造及び建具
JP2018105103A (ja) 戸車及び建具
JP5306716B2 (ja) 下枠フラットサッシ
US20090173022A1 (en) Aluminum door and window structure allowing curtains to be joined thereon
KR20170048113A (ko) 문틀 처짐을 방지하는 구조를 갖는 스크린도어 비상문
JP7101603B2 (ja) 建具
ES2856067T3 (es) Perfil de hoja o durmiente para ventana
KR101759478B1 (ko) 고정창의 고정이 용이한 창호
JP2018003448A (ja) ルーバー
JP2008285921A (ja) 片引き戸及び片引き戸の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