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1069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1069B
CN104901069B CN201510098212.2A CN201510098212A CN104901069B CN 104901069 B CN104901069 B CN 104901069B CN 201510098212 A CN201510098212 A CN 201510098212A CN 104901069 B CN104901069 B CN 104901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ocked
lock
shell
lock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982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1069A (zh
Inventor
绿川和弥
和田慎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901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1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连接器,即便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作用有不经的拔出力也能防止锁止件的锁止部的变形、良好地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被锁止件(80)具有在壳体(60)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65)配置于面向对象连接器(1)侧的配置面(65E)的基部(81);和从该基部延伸的被锁止部(82),该被锁止部在从配置面的端缘(65E‑1)隔开间隔的范围形成能够与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35A)抵接而卡止的抵接部(82A),且在上述间隔的范围形成不与上述锁止部卡止的卡止退让部(82B),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被锁止部的抵接部与锁止部的根部(35A‑1)对置,且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与锁止部的前端部(35A‑2)对置。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对象连接器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合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种电连接器。在该专利文献1中,作为对象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安装于一方的电路基板,进而,与该插座连接器嵌合连接的插头连接器安装于另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在两个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状态下,两个连接器以相对于该安装面成直角的方向作为嵌合方向嵌合连接,从而构成电连接器组装体。在该专利文献1中,插座连接器的插座侧(为了明确与插头连接器之间的区别而使用了“插座侧”的用语。对于插头连接器也同样)壳体的平面形状呈矩形,以其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保持插座侧端子。上述插座侧壳体具有:底壁,该底壁与一方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相面对;突壁,该突壁从上述底壁朝相对于上述安装面成直角的上方立起,且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以及周壁,该周壁以包围上述突壁的方式形成为框状,且从上述底壁朝上方立起,在该周壁与上述突壁之间朝上方开口的环状的空间形成为接纳部,该接纳部用于接纳插头连接器的嵌合部。上述周壁具有: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两个插座侧侧壁;以及插座侧端壁,该插座侧端壁沿相对于上述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且将上述插座侧侧壁的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结。
专利文献1的上述插座侧壳体在位于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外的两端部保持插座侧锁止件。该插座侧锁止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进而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制作,且在沿着插座侧端壁的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壁面)延伸的带状部分具有沿板厚方向贯通的卡合孔。该卡合孔能够在端子排列方向、即上述板厚方向接纳后述的作为插头侧锁止部的卡合突起,形成用于实现与插头连接器之间的锁止的插座侧锁止部。并且,形成该卡合孔的上缘的部分作为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与上述卡合突起抵接而用于进行卡止的抵接部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侧壳体以其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保持插头侧端子。上述插头侧壳体具有由两个插头侧侧壁和插头侧端壁构成的周壁,其中,两个插头侧侧壁沿与上述插座侧侧壁相同的方向延伸,插头侧端壁沿与上述插座侧端壁相同的方向延伸,且将上述插头侧侧壁的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彼此连结,上述周壁形成为嵌合部,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从上方进入形成于上述插座侧壳体的环状且呈凹状的接纳部内。
上述插头侧壳体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外的两端部保持插头侧锁止件。该插头侧锁止件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进而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制作,且在沿着插头侧端壁的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壁面)延伸的带状部分具有作为插头侧锁止件的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从该带状部分的板面朝端子排列方向外方突出。该卡合突起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与作为插座侧锁止部的上述卡合孔的抵接部抵接而卡止。
在该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组装体中,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插头侧锁止件的卡止突起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的下降时利用其前端将插头侧锁止件的上述带状部分的板面朝端子排列方向外方(板厚方向)推压而使其朝该方向弹性变位。借助该弹性变位,允许卡止突起的进一步的下降(嵌合的进展)。若该卡止突起的下降进展而上述卡止突起到达上述带状部分的上述卡止孔内从而成为连接器嵌合状态,则该带状部分返回自由状态,卡止突起整体进入卡合孔内。结果,当在处于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插头连接器作用有朝向上方(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外力时,上述卡合突起在从该卡合突起的根部直到前端部的整个范围相对于上述卡合孔的抵接部(形成卡合孔的上缘的部分)朝上方卡止,由此,连接器彼此的锁止状态得以维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065861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组装体中,如上所述,形成为插头侧锁止件的卡合突起在该卡合突起整体与插座侧锁止件的卡合孔的抵接部抵接从而在连接器拔出方向卡止。因而,当在处于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插头连接器作用有朝向上方(连接器拔出方向)的外力时,上述卡合突起从上述卡合孔的抵接部承受的朝向下方的反力在卡合突起整体、换言之为该卡合突起的突出方向(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从该卡合突起的根部直到前端部的整个范围发挥作用。此时,自由端亦即前端部相比根部容易弯曲变形,因此,在朝向上方的连接器拔出力过大的情况下,存在因朝向下方的大的反力作用于上述前端部而卡合突起产生弯曲变形从而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降低的顾虑。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当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作用有不经意的拔出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锁止件的锁止部的变形,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的电连接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是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具有:壳体,该壳体以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的面内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延伸;多个端子,上述多个端子以上述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由上述壳体排列保持;以及被锁止件,该被锁止件由上述壳体保持,且能够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卡止。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被锁止件由金属板制作,具有基部和被锁止部,上述基部在上述壳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配置于面向对象连接器侧的配置面,上述被锁止部从上述基部延伸,上述被锁止部在从上述端部的上述配置面的端缘隔开间隔的范围形成有抵接部,并且在上述间隔的范围形成有卡止退让部,其中,上述抵接部能够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上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抵接而卡止,上述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不与上述锁止部卡止,上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具有根部和从该根部连续的前端部,形成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上述被锁止部的抵接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上述锁止部的根部对置,并且,上述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上述锁止部的前端部对置。
在设置于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连接器的被锁止件的被锁止部形成有抵接部和卡止退让部,形成为: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该被锁止部的抵接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的根部对置,并且,上述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上述锁止部的前端部对置。因而,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当作用有不经意的连接器拔出力时,上述锁止部的根部与上述抵接部抵接而在连接器插拔方向卡止。另一方面,上述锁止部的前端部与上述卡止退让部对置,该锁止部的前端部不会与被锁止部抵接,因此在该前端部并不作用有来自被锁止部的反力。结果,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的弯曲变形难以产生,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得以确保。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被锁止部从基部伸出而形成,抵接部位于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可以形成为朝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开口的凹部,并且,也可以形成为沿连接器插拔方向贯通上述被锁止部的孔部。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形成为:被锁止部从基部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而后朝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沿板厚方向弯曲,抵接部位于上述底部侧。
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在被锁止件的被锁止部,在与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的前端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卡止退让部。因而,当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作用有不经意的连接器拔出力时,被锁止部借助上述卡止退让部而避免了与上述锁止部的前端部之间的卡止,仅在抵接部与上述锁止部的根部卡止。结果,来自被锁止部的反力仅作用于该锁止部的根部,而并不作用于锁止部的前端部,因此,锁止部的弯曲变形难以产生,能够良好地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以及从上方与该插座连接器嵌合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
图2是使图1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上下反转而示出的立体图,是以使插头连接器从下方嵌合的姿态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以由图1的插座连接器保持的姿态示出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锁止件和弹性变形部件的立体图,(A)示出锁止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双方,(B)仅示出锁止件,(C)仅示出弹性变形部件。
图4是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在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插座连接器的锁止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的安装工序的、在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剖视图,(A)示出锁止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的安装前,(B)四处该锁止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的安装后。
图6是处于嵌合状态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的在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面处的剖视图,示出锁止件移动的状态。
图7是示出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示出将锁止件分离后的状态。
图8是示出在图6中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的锁止件的图,(A)为立体图,(B)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示出处于连接器嵌合状态时的插座连接器的锁止件以及屏蔽部件和插头连接器的锁止件的立体图。
图10中,(A)是将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B)是将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的一部分放大示出的剖视图,示出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的插头连接器的锁止件与插座连接器的锁止件之间的锁止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座连接器1以及从上方与该插座连接器1嵌合的插头连接器2的立体图,示出连接器嵌合前的状态。图2是使图1的插座连接器1以及插头连接器2上下反转而示出的立体图,是以使插头连接器从下方嵌合的姿态示出的立体图。
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2以及作为该插头连接器2的对象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1是分别配置在不同的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构成以相对于各电路基板的面成直角的方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作为插拔方向的连接器组装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插头连接器2相对于作为对象向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即在图1中使插头连接器2朝下方移动的方向设为“连接器嵌合方向”,将其相反方向、即朝向图1中的上方的方向设为“连接器拔出方向”而进行说明。并且,插座连接器1相对于插头连接器2的嵌合方向以及拔出方向分别是上述的插头连接器2的“连接器嵌合方向”以及“连接器拔出方向”的相反方向。
并且,在进行插头连接器2的说明之前,对对象连接器亦即插座连接器1进行说明。如从图1所能够看到的那样,插座连接器1具有:插座侧壳体10,该插座侧壳体10呈大致长方体外形;多个对象端子20,所述多个对象端子20以所述插座侧壳体10的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由所述插座侧壳体10排列保持为两列;由上述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插座侧壳体10保持的作为对象锁止部件的锁止件30以及作为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部件40(参照图2);以及屏蔽部件50,该屏蔽部件50以覆盖插座侧壳体10的周壁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插座侧壳体10。该插座连接器1以图1所示的姿态配置安装于电路基板上。
上述插座侧壳体10例如由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作,且以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而延伸。该插座侧壳体10具有:与上述安装面平行的底壁11(参照图2);在图1中从该底壁11朝上方立起并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突壁部12;以及从上述底壁11朝上方立起并且包围上述突壁部12的框状的周壁13。该周壁13具有: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14;以及沿与该端子排列方向呈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并将上述一对侧壁14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一对端壁15。在上述突壁部12与周壁13之间朝上方开口的环状空间形成为接纳部16,用于接纳插头连接器2的作为嵌合部的周壁63。
在上述插座侧壳体10,用于保持对象端子20的端子收纳部17形成为相对于突壁部12的长边方向中心线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对称的两列,且在端子排列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形成。各端子收纳部17具有:从突壁部12的侧面没入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槽部17A(参照图1);沿上下方向贯通底壁11并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横槽部17B(参照图2);以及在侧壁14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端子保持孔17C(参照图1)。
在插座侧壳体10的侧壁14的外侧面以及位于该外侧面的延长面上的端壁15的外侧面,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外的多个位置,屏蔽部件保持槽14A形成为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地扩展且朝上方开口的狭缝状的槽部,该屏蔽部件保持槽14A用于压入保持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被保持侧板部52。并且,在侧壁14的外侧面,在邻接的屏蔽部件保持槽14A彼此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有脚部收纳槽14B,该脚部收纳槽14B用于收纳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宽幅屏蔽脚部56。并且,在侧壁14的内侧面,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子排列范围外的位置,遍及侧壁14的上表面以及内侧面形成有舌片收纳槽14C,该舌片收纳槽14C用于收纳后述的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片55。该舌片收纳槽14C具有从侧壁14的上表面没入的横槽部和从侧壁14的内侧面没入的纵槽部。
上述插座侧壳体10形成为保持锁止件30、弹性变形部件40以及屏蔽部件50的形态,但是,为了理解其形态,在进行插座侧壳体10的进一步说明之前,首先,对锁止件30、弹性变形部40以及屏蔽部件50进行说明。
图3是以由图1的插座侧壳体10保持的姿态示出图1的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件30和弹性变形部件40的立体图,(A)示出锁止件30以及弹性变形部件40双方,(B)仅示出锁止件30,(C)仅示出弹性变形部件40。该图3的(A)~(C)以与图1一致的方向示出。
如从图3的(A)、(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锁止件30通过在维持金属板的平坦面的状态下将该金属板冲裁成规定的形状之后将一部分沿板厚方向弯曲而制作。锁止件30具有:沿端子排列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基部31;从该基部31的一部分朝上方立起的两个立起部32、两个被支承部33、一个被限制部34以及两个加强部37、38;从各立起部32的上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锁止件30的一端侧(在图3的(A)、(B)中为左斜下方向)突出的锁止部35;以及形成在上述基部31的一端的锁止接触操作部36。
如从图3的(A)、(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加强部37、38在基部31的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的一端侧(在图3的(A)、(B)中为左下端侧)以及中央范围沿该长边方向延伸设置。该加强部37、38在上述一端侧以及上述中央范围对该锁止件30进行加强,以便防止锁止件30自身的挠曲变形。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位于一端侧的加强部37称为“第一加强部37”,将位于上述中央范围的加强部38称为“第二加强部38”。
立起部32以及被支承部33在上述长边方向的相比第二加强部38的位置靠一端侧的范围(在图3的(A)、(B)中为左下半部的范围)以及靠另一端侧的范围(在图3的(A)、(B)中为右上半部的范围)分别各设置有一个。并且,被限制部34仅在上述长边方向的相比第二加强部38的位置靠另一端侧的范围设置有一个。以下,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立起部32以及被支承部33,将位于上述一端侧的范围的各部分别称为“第一立起部32A”、“第一被支承部33A”,并且,将位于上述另一端侧的范围的各部分别称为“第二立起部32B”、“第二被支承部33B”。如从图3的(A)、(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在上述一端侧的范围,从基部3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立起部32A、第一被支承部33A。并且,在上述另一端侧的范围,从基部31的一端朝另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二被支承部33B”、“被限制部34”、“第二立起部32B”。并且,该第二立起部32B位于基部31的另一端,在该第二立起部32B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缘,在上端位置以及下端位置形成有上侧突部32B-1以及下侧突部32B-2。
在立起部32A、32B的各自的上部,如已经叙述的那样,形成有沿基部31的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朝一端侧突出的锁止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从第一立起部32A突出的锁止部称为“第一锁止部35A”,将从第二立起部32B突出的锁止部称为“第二锁止部35B”。锁止部35A、35B具有:位于与立起部32A、32B连结的一侧的根部;以及从该根部朝一端侧连续的前端部,整体形成为钩状。在图8的(B)中,对于锁止部35A,将根部以标号“35A-1”示出,将前端部以标号“35A-2”示出。并且,锁止部35A、35B的上缘形成随着趋向上述一端侧而朝下方倾斜的斜缘,下缘形成以比上述上缘小的倾斜角随着趋向上述一端侧而朝下方倾斜的斜缘(关于锁止部35A请参照图8的(B))。该下缘也可以沿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如后所述,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该锁止部35A、35B能够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后述的被锁止件80的被锁止部82、83卡止(参照图6)。并且,如后所述,立起部32A、32B分别与第一突壁槽部18D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的上侧内壁面(后述的限制面18D-2、18C-2)抵接,由此,朝向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被支承部33A、33B是用于朝下方与插座侧壳体10的对应部(后述的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卡止从而防止锁止件30从插座侧壳体10朝下方脱落的部分(参照图5的(B)),从基部31立起,且形成为在端子排列方向朝一端侧弯曲的倒L字状。被支承部33A、33B的倒L字状部分中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部如后所述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限制面12B-2A、12A-2A(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抵接,从而作为用于限制锁止件30朝一端侧的端壁15侧的最大移动量的部分发挥功能(参照图5的(B))。
并且,被限制部34是如后所述用于与插座侧壳体10的限制面18E-1(后述的第二突壁槽部18E的各个内壁面)抵接从而限制锁止件30朝一端侧的端壁15侧的最大移动量的部分,且从基部31朝上方呈直线状地立起。并且,被限制部34如后所述朝上方的移动由第二突壁槽部18E的上侧内壁面(后述的限制面18E-2)限制(参照图5的(A)、(B))。
锁止解除操作部36如从图3的(A)、(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通过在基部31的一端侧部分的下缘朝板厚方向弯曲成直角而设置。该锁止解除操作部36在基部31的长边方向朝从该基部31的另一端侧背离的方向延伸,且上述长边方向上的前端(图3的(A)、(B)中的左下端)在板厚方向朝下方弯曲成直角。该朝下方弯曲后的部分的板面(在图3的(A)、(B)中面向左下方的面)形成为在锁止解除操作之际承受朝向上述另一端侧的推压力的被推压面36A。如从图1、2所能够看出的那样,锁止解除操作部36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在插座侧壳体10的外侧露出的位置。如后所述,该锁止解除操作部36在被推压面36A承受如上所述用于解除锁止的沿端子排列方向朝另一端侧的由操作者进行的推压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推压面36A形成于板面,因此,与将被推压面形成于板厚面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承受上述推压力的面积较大,操作者不会在手指感到痛感,能够容易地进行锁止解除操作。
如从图3的(A)、(C)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弹性变形部件40通过将带状的金属板部件在该金属板部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两个位置以朝板厚方向折回的方式弯曲而制作,作为整体形成为沿连接器宽度方向(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方向)延伸的细长圈状。该弹性变形部件40具有: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中间部43;在该中间部43的两端折回且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延伸的两个弹性臂部41、42;以及在中间部43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在该中间部43的下缘折回而朝上方延伸的止挡部44。
弹性臂部41、42形成为在随着趋向自由端而宽度变窄的前端细的自由端容易弹性变形的悬臂梁状,从上方观察时,上述弹性臂部41、42的前端(自由端)彼此交叉(也参照图4)。并且,该弹性臂部41、42形成能够以弹性变形部件40的长边方向上的各端部、即各折回部分作为支点而朝其板厚方向、换言之为端子排列方向弹性变形的悬臂梁状。在锁止件30以及弹性变形部件40被保持于插座侧壳体10后的状态下,弹性变形部件40的上述弹性臂部41、42彼此的交叉部分与锁止件30的第二立起部32B的侧缘抵接,从而对该锁止件30施加朝向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图3的(A)中的左斜下方,图4的左方)的作用力。
止挡部44设置于在端子排列方向与两个弹性臂部41、42的前端彼此交叉的部分对置的位置。如后所述,该止挡部44与锁止解除操作时被锁止件30按压而朝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图3的(A)中的右斜下方、图4的右方)弹性变位后的弹性臂部41、42的前端抵接,从而限制该弹性臂部41、42的进一步的变位。
如从图1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屏蔽部件50通过在将金属板冲裁成规定的形状之后朝板厚方向弯曲而制作(也参照图9)。如从图1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屏蔽部件50具有:覆盖插座侧壳体10的两端壁15的上表面的上板部51;被保持侧板部52,该被保持侧板部52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该上板部51的两端缘朝下方弯曲成直角且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从而在端子排列范围外覆盖侧壁14,并且由插座侧壳体10保持;端板部53,该端板部53在该被保持侧板部52的侧端缘朝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内方弯曲,且覆盖两端壁15的端壁面;以及侧板部54,该侧板部54从被保持侧板部52连续地沿着侧壁14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且在端子排列范围覆盖侧壁14。
被保持侧板部52具有:屏蔽舌片55,该屏蔽舌片55在被保持侧板部52的上缘在连接器宽度方向内侧朝下方弯曲,且朝接纳部16内延伸;以及宽幅屏蔽脚部56,该宽幅屏蔽脚部56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与该屏蔽舌片55相同的位置以及比该屏蔽舌片55靠外侧位置的两个位置,分别在被保持侧板部52的下缘弯曲成直角,且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方延伸。该屏蔽舌片55的基部(与被保持侧板部52的上缘连结的一侧的部分)被收纳于插座侧壳体10的舌片收纳槽14C的横槽部,但自由端侧(下端侧)部分位于舌片收纳槽14C的纵槽部外,且朝接纳部16内延伸突出。该自由端侧部分能够在其板厚方向(连接器宽度方向)弹性变形,且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带有接触压力地接触。并且,利用舌片收纳槽14C的纵槽部允许上述自由端侧部分的弹性变形。
侧板部54具有宽度比上述宽幅屏蔽脚部56窄的窄幅屏蔽脚部57,该窄幅屏蔽脚部57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在该侧板部54的下缘弯曲成直角且朝上述连接器宽度方向外方延伸。宽幅屏蔽脚部56以及窄幅屏蔽脚部57与电路基板的接地电路部钎焊连接。
这种结构的屏蔽部件50通过将屏蔽部件50的被保持侧板部52从插座侧壳体10的上方压入于屏蔽部件保持槽14A而被保持。在屏蔽部件50的安装完毕后的状态下,如从图1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片55的基部被收纳于舌片收纳槽14C的横槽部,并且自由端侧部分朝接纳部16内延伸突出。并且,屏蔽部件50的宽幅屏蔽脚部56被收纳于脚部收纳槽14B内,且窄幅屏蔽脚部57与后述的对象端子20的连接部23在端子排列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
返回插座侧壳体10的说明。插座侧壳体10的用于收纳锁止件30的锁止件收纳槽部18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形成为相对于该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地扩展的狭缝状,且遍及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插座侧壳体10的整个区域延伸形成。如从图5的(A)所能够看出的那样,锁止件收纳槽部18形成为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中心线在端子排列方向对称的形状。
如从图5的(A)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形成于插座侧壳体10的锁止件收纳槽部18通过分别用于收纳锁止件30的基部31、立起部32A、32B、被支承部33A、33B、被限制部34以及加强部37、38的槽部或者孔部连通而形成。具体地说,锁止件收纳槽部18具有:用于收纳锁止件30的基部31的底槽部18A;用于收纳第一加强部37的第一端壁槽部18B;用于收纳第二立起部32B的第二端壁槽部18C;用于收纳第一立起部32A的第一突壁槽部18D;用于收纳被限制部34的第二突壁槽部18E;用于收纳第一被支承部33A的第一突壁孔部18F;用于收纳第二被支承部33B的第二突壁孔部18G;以及用于收纳第二加强部38的第三突壁槽部18H。第一端壁槽部18B、第二端壁槽部18C、第一突壁槽部18D、第二突壁槽部18E、第一突壁孔部18F、第二突壁孔部18G、第三突壁槽部18H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一条直线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插座侧壳体10的范围内的突壁部12和端壁15形成用于收纳锁止件30的锁止件收纳槽18,由此,能够防止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插座连接器1的大型化。
如从图5的(A)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底槽部18A沿着底壁11遍及端子排列方向上的整个区域而沿该方向贯通延伸。并且,该底槽部18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与接纳部16对应的范围、即突壁部12与端壁15之间的范围沿上下方向贯通,从而与接纳部16连通。第一端壁槽部18B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在图5的(A)中为左端侧)的一方的端壁15、且第二端壁槽部18C在位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在图5的(A)中为右端侧)的另一方的端壁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端子排列方向贯通而形成。如后所述,端壁槽部18B、18C的上侧内壁面(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面)分别与锁止件30的第一加强部37的上缘以及第二立起部32B的上缘抵接,从而作为限制锁止件30朝上方的移动的限制面18B-2、18C-2发挥功能。
第一突壁槽部18D在突壁部12的一端侧(在图5的(A)中为左端侧)、且第二突壁槽部18E在突壁部12的另一端侧(在图5的(A)中为右端侧)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朝端子排列方向外方即接纳部16侧开口而形成。第一突壁孔部18F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相比突壁部12的中央位置靠一端侧的位置、且第二突壁孔部18G在相比突壁部12的中央位置靠另一端侧的位置形成为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部。第三突壁槽部18H在后述的中央间隔壁部12A的下部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并且朝下方开口而形成,上述中央间隔壁部12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将第一突壁孔部18F和第二突壁孔部18G隔开。
如从图5的(A)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在突壁部12呈岛状地形成有:中央间隔壁部12A,该中央间隔壁部12A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将第一突壁孔部18F和第二突壁孔部18G隔开;第一端间隔壁部12B,该第一端间隔壁部12B在该方向上的一端(左端)附近的位置将第一突壁槽部18D和第一突壁孔部18F隔开;以及第二端间隔壁部12C,该第二端间隔壁部12C在该方向上的另一端(右端)附近的位置将第二突壁槽部18E和第二突壁孔部18G隔开。
中央间隔壁部12A在下部具有朝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分别突出的第一中央支承部12A-1、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并且,第一端间隔壁部12B在上部具有朝一端侧延伸并堵塞第一突壁槽部18D的上端的上壁部12B-1,在下部具有朝另一端侧突出的第一端支承部12B-2,截面形状整体形成为曲轴状。并且,第二端间隔壁部12C在上端具有朝另一端侧延伸并堵塞第二突壁槽部18E的上端的上壁部12C-1,在下部具有朝一端侧突出的第二端支承部12C-2,截面形状整体形成为使第一端间隔壁部12B的截面形状左右反转后的曲轴状。上壁部12B-1、12C-1的下表面(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面)、换言之为突壁槽部18D、18E的上侧内壁面如后所述作为分别与锁止件30的第一立起部32A的上缘以及被限制部34的上缘抵接而限制锁止件30朝上方的移动的限制面18D-2、18E-2发挥功能。并且,第三突壁槽部18H的上侧内壁面作为与锁止件30的第二加强部38的上缘抵接而限制锁止件30朝上方的移动的限制面18H-1发挥功能。
第一突壁孔部18F借助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互接近而突出的第一中央支承部12A-1以及第一端支承部12B-2而下部变窄,整体形成为T字状。并且,第二突壁孔部18G借助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相互接近而突出的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以及第二端支承部12C-2而下部变窄,整体形成为倒T字状。
如从图5的(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支承部12B-2与锁止件30的第一被支承部33A卡止,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与锁止件30的第二被支承部33B卡止,由此作为用于组织锁止件30从插座侧壳体10朝下方脱落的支承部发挥功能。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中央支承部12A-1以及第二端支承部12C-2并未被作为支承部使用。
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各自的端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与锁止件30的被支承部33A、33B的纵部抵接,作为限制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锁止件30朝一端侧的移动的限制面12B-2A、12A-2A发挥功能。
并且,第二突壁槽部18E的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内壁面与锁止件30的被限制部34抵接,从而作为限制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锁止件30朝一端侧的移动的限制面18E-1发挥功能。
并且,如从图2、4所能够看出的那样,插座侧壳体1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朝上方(在图1、图5的(A)、(B)中为下方)开口形成有用于收纳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在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在图2、4、5的(A)、(B)中为右端侧)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收纳有弹性变形部件4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一端侧(在图2、4、5的(A)、(B)中为左端侧)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未被使用。如从图2、4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从上下方向观察与弹性变形部件40相匹配而形成为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形状,如从图5的(A)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在上下方向从端壁15的中间位置延伸到底壁11的底面并朝下方开口。并且,如从图2、4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与锁止件收纳槽部18交叉,与锁止件收纳槽部18的底槽部18A、第一端壁槽部18B以及第二端壁槽部18C连通。
其次,基于图5的(A)、(B)对锁止件30以及弹性变形部件40相对于插座侧壳体10的安装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的(A)所示,以使得锁止件30的被支承部33A、33B分别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插座侧壳体10的突壁孔部18F、18G位于相同位置的方式,使锁止件30位于插座侧壳体10的下方。进而,使锁止件30朝上方移动(箭头P1),使被支承部33A、33B分别进入突壁孔部18F、18G,从而使被支承部33A、33B各自的横部位于相比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靠上方的位置。此时,锁止件30的基部31、第一立起部32A、第二立起部32B、被限制部34、第一加强部37以及第二加强部38分别进入插座侧壳体10的底槽部18A、第一突壁槽部18D、第二端壁槽部18C、第二突壁槽部18E、第一端壁槽部18B以及第三突壁槽部18H。并且,锁止解除操作部36在插座侧壳体10的一端侧(左端侧)位于该插座侧壳体10外。
其次,使锁止件30朝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移动(箭头P2),使被支承部33A、33B各自的横部位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的正上方。结果,各横部以相对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能够朝下方卡止的方式被支承,锁止件30从插座侧壳体10的脱落被阻止。此时,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35B分别朝插座侧壳体10的第一突壁槽部18D外和第二端壁槽部18C外突出,位于接纳部16内。并且,被支承部33A、33B的纵部的侧缘(左缘)以及被限制部34的侧缘(左缘)分别与第一端支承部12B-2的限制面12B-2A、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限制面12A-2A以及第二突壁槽部18E的限制面18E-1抵接而定位(参照图5的(B))。
其次,如图5的(A)所示,将弹性变形部件40从下方朝另一端侧(在图5的(A)中为右侧)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安装(箭头P3)。在本实施方式中,已被收纳于锁止件收纳槽部18的锁止件30的第二立起部32B与第二端壁槽部18C的内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之间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比弹性变形部件40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尺寸小。因而,弹性变形部件40以在端子排列方向被压缩的方式、即以该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臂部41、42朝另一端侧弹性变形后的状态被收纳于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弹性变形部件40在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内在上下方向上位于第二立起部32B的上侧突部32B-1与下侧突部32B-2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上述突部限制。
并且,弹性变形部件40在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内借助其恢复力对锁止件30朝一端侧施力。结果,锁止件30的被支承部33A、33B各自的横部相对于第一端支承部12B-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2能够朝下方卡止的状态得以维持,锁止件30被保持于插座侧壳体10。并且,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35B分别朝插座侧壳体10的第一突壁槽部18D外和第二端壁槽部18C外突出的状态得以维持。并且,被支承部33A、33B以及被限制部34分别与第一端支承部12B-2的限制面12B-2A、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限制面12A-2A以及第二突壁槽部18E的限制面18E-1抵接,锁止件30朝一端侧的最大移动量被限制。通过像这样锁止件的最大移动量被限制,锁止部35A、35B相对于后述的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被锁止部82、83的锁止量的最大值被限制。因而,能够防止因该锁止量过大而导致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当被锁止件80从上方与锁止部35A、35B抵接之际该锁止部35A、35B损伤这一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件30能够在“锁止位置”(在图6中以实现图示)与“锁止解除位置”(在图6中以虚线图示)之间沿端子排列方向移动,其中,在“锁止位置”,锁止件30承受上述作用力而锁止部35A、35B分别从第一突壁槽部18D和第二端壁槽部18C突出,在“锁止解除位置”,锁止件30克服上述作用力而锁止部35A、35B分别被收纳在第一突壁槽部18D内和第二端壁槽部18C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从图5的(A)、(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锁止件收纳槽部18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即便将锁止件30形成为使图5的(A)、(B)所示的姿态左右反转后的姿态,也能够收纳于锁止件收纳槽部18。当像这样使锁止件30左右反转后的情况下,该锁止件30的基部31、第一立起部32A、第二立起部32B、第一被支承部33A、第二被支承部33B、被限制部34、第一加强部37以及第二加强部38分别被收纳于锁止件收纳槽部18的底槽部18A、第二突壁槽部18E、第一端壁槽部18B、第二突壁孔部18G、第一突壁孔部18F、第一突壁槽部18D、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及第三突壁槽部18H。锁止解除操作部36在插座侧壳体10的另一端侧(在图5的(A)、(B)中为右端)位于壳体外。并且,弹性变形部件40被收纳于一端侧(在图5的(A)、(B)中为左端)的弹性变形部件收纳凹部19,对锁止件朝另一端侧(在图5的(A)、(B)中为右方)施力。
此时,被支承部33A、33B的横部分别与第二端支承部12C-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1卡止,由此防止了锁止件30朝下方的脱出。并且,被支承部33A、33B分别位于能够与第二端支承部12C-2以及第一中央支承部12A-1的端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亦即限制面12C-2A、12A-1A(参照图5的(A)、(B))抵接的位置。此外,被限制部34位于能够与第一突壁槽部18D的内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亦即限制面18D-1(参照图5的(A)、(B))抵接的位置。结果,锁止件30朝另一端侧(在图5的(A)、(B)中为右方)的最大移动量由上述限制面12C-2A、12A-1A、18D-1限制。
另外,此时,立起部32A、32B以及被限制部34、加强部37、38各自的上缘位于能够与第二突壁槽部18E、第一端壁槽部18B、第二端壁槽部18C以及第一突壁槽部18D的上侧内壁面(相对于上下方向成直角的面)亦即限制面18E-2、18B-2、18D-2、18C-2、18H-1(参照图5的(A))抵接的位置,锁止件30朝上方的移动被限制。
如从图1、2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对象端子20通过将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得到的带状片朝板厚方向弯曲而制作。该对象端子20具有:基部21(参照图2),该基部21在端子收纳部17的横槽部(形成于底壁11的槽部)内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接触臂部22(参照图4),该接触臂部22在该基部21的一端弯曲成直角从而在端子收纳部17的纵槽部(形成于突壁部12的槽部)内朝上方延伸;被保持臂部24(参照图4),该被保持臂部24与该接触臂部22平行地从基部21朝上方延伸;以及连接部23,该连接部23从基部21的另一端朝插座侧壳体10外延伸突出。接触臂部22能够在板厚方向、换言之为连接器宽度方向弹性变形,在该接触臂部22的上端形成有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方突出且位于接纳部16内的接触突部22A。这种结构的对象端子20通过将对象端子20的被保持臂部24从插座侧壳体10的下方(底壁11侧)压入于形成于侧壁14的端子保持孔部17C而被收纳在端子收纳部17内从而被保持。
其次,基于图1、图2以及图6~9对插头连接器2的结构进行说明。插头连接器2具有:呈大致长方体外形的插头侧壳体60;多个端子70,所述多个段子70以该插头侧壳体60的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由该插头侧壳体60排列保持为两列;以及两个被锁止件80,所述两个被锁止件80在上述长边方向上的上述插头侧壳体60的两端部(后述的端壁65)被保持。该插头连接器2以图2所示的姿态配置安装在电路基板上,且如图1所示以上下反转后的姿态与插座连接器1嵌合连接。
上述插头侧壳体60例如由树脂等电绝缘材料制作,且以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端子排列方向)而眼神。该插头侧壳体60具有:与上述安装面平行的底壁61(参照图1);以及如从图2所能够看出的那样从该底壁61朝上方立起的框状的作为嵌合部的周壁63。该周壁63具有:沿上述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一对侧壁64;以及沿相对于该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并将上述一对侧壁64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一对端壁65。由该周壁63包围且朝上方开口的空间形成为用于接纳插座连接器1的突壁部12的接纳部66。
上述插座侧壳体60形成为保持被锁止件80的形态,但是,为了理解该形态,在对插头侧壳体60的进一步的说明之前,首先对被锁止件80进行说明。
被锁止件80是通过在将金属板冲裁成规定的形状之后朝板厚方向弯曲加工而制作的。如从图2所能够很好地看出的那样,被锁止件80具有:以覆盖形成于插头侧壳体60的端壁65的上壁面的配置面65E(参照图7)的方式配置的基部81;从该基部81沿端子排列方向伸出的两个被锁止部82、83;以及从基部81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并沿着端壁65的两方的侧壁面弯曲,且与插座连接器1的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片55接触的两个屏蔽连接部84。这样,被锁止件80沿着插头侧壳体60的侧壁面朝金属板的板厚方向弯曲,由此来实现被锁止件80自身的加强,进而实现相对于插头侧壳体60的安装强度的提高。
将上述两个被锁止部82、83中的位于端壁65的内侧的端壁面侧的被锁止部设为“内侧被锁止部82”,将位于端壁65的外侧的端壁面侧的被锁止部设为“外侧被锁止部83”。图8是示出在图6中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左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图,(A)为立体图,(B)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此处,在图8的(B)中,与图8的(A)不同,以卡止有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的状态示出。
如从图8的(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内侧被锁止部82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自由端侧、即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从端壁65的配置面65E的端缘65E-1隔开间隔S的范围,具有能够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对象连接器1的锁止件30的第一锁止部35A抵接而进行卡止的内侧抵接部82A(也参照图8的(A))。并且,如从图8的(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该内侧被锁止部82在包含上述间隔S的范围、且在连结内侧抵接部82A与基部81的部分,具有并不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上述第一锁止部35A卡止的内侧卡止退让部82B(也参照图8的(A))。内侧抵接部82A的在图8的(A)、(B)中的上表面形成位于包含基部81的上表面的面内的平坦面。并且,如从图8的(A)、(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内侧卡止退让部82B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形成为相比基部81的上表面以及内侧抵接部的上表面没入的矩形状的凹部。并且,外侧被锁止部83与已经叙述的内侧抵接部82A同样形成有外侧抵接部83A以及外侧卡止退让部83B。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从图6所能够看出的那样,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在图6中为左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内侧被锁止部82、和设置于另一端侧(在图6中为右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外侧被锁止部83,作为与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35B卡止的被锁止部使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一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外侧被锁止部83、和设置于另一端侧(在图6中为右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内侧被锁止部82并不作为被锁止部使用。
如已经叙述过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两个被锁止部82、83位于插头侧壳体60的各端部65的内外两侧。因而,即便假设插座连接器1成为与图5、6所示的姿态左右反转后的姿态,也能够使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与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件30锁止。在该情况下,一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外侧被锁止部83以及另一端侧的内侧被锁止部82被作为被锁止部使用。
返回插头侧壳体60的说明。如从图2、7所能够良好地看出的那样,在端壁65的上壁面(在图1、6中为下表面),用于收纳被锁止件80的基部81以及被锁止部82、83的上侧凹部65A(参照图7)形成为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槽部和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的槽部交叉的十字状的凹部。在端壁65的内侧端壁面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在端子排列方向接纳锁止件30的第一锁止部35A的内侧凹部65B(也参照图8的(B))。该内侧凹部65B不仅朝端子排列法方向内方敞开、而且也朝上方敞开,与上述上侧凹部65A连通。在端壁65的外侧端壁面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在端子排列方向接纳锁止件30的第二锁止部35B的外侧凹部65C(也参照图6)。该外侧凹部65C不仅朝端子排列方向外方敞开、而且也朝上方(在图6中为下方)敞开,与上述上侧凹部65A连通。在端壁65的侧壁面、即在端子排列方向位于侧壁64的外表面的延长面上的面,与上述上侧凹部65A连续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有用于接纳被锁止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的侧槽部65D。
如从图7所能够看出的那样,端壁65的上壁面中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位于内侧凹部65B与外侧凹部65C之间的范围的面形成为用于配置被锁止件80的基部81的配置面65E(也参照图8的(B))。换言之,在端壁65的上壁面沿连接器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部65B、65C的端缘分别形成上述配置面65E的端缘65E-1。并且,如从图2或图8的(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凹部65B、65C所被形成的范围分别配置有被锁止部82、83。
被锁止件80通过将屏蔽连接部84从图2以及图8中的上方压入于侧槽部65D内而被安装于插头侧壳体60。在安装完毕后的状态下,被锁止件80的基部81以及被锁止部82、83被收纳于插头侧壳体60的上侧凹部65A内,并且被锁止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被收纳于插头侧壳体60的侧槽部65D内。并且,屏蔽连接部84的侧端缘咬入于侧槽部65D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侧内缘,由此来防止被锁止件80的脱出。
端子70通过将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得到的带状片朝板厚方向弯曲而制作。如从图1、2所能够看出的那样,该端子70一体模制成型于插头侧壳体60的各侧壁64(参照图2)而被保持,且在该侧壁64的长边方向等间隔地排列。该端子70具有:在与插头侧壳体60的底壁61(参照图1)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从侧壁64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方延伸突出的直线状的连接部71;以及与该连接部71连接且朝图2中的上方(图1中的下方)弯曲而埋入保持于上述侧壁64的接触臂部72。该接触臂部72沿着上述侧壁64的内侧面延伸,且以该接触臂部72的板面与该侧壁64的内侧面形成同一面的方式朝接纳部66露出。在该接触臂部72的露出的板面,从板面没入形成有用于接纳插座连接器1的对象端子20的接触突部22A从而与该接触突部22A接触的接触凹部72A。
其次,也基于图1以及图6对插座连接器1与插头连接器2之间的连接器嵌合动作进行售卖。首先,将插座连接器1以及插头连接器2分别钎焊连接于对应的电路基板。其次,如从图1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将插座连接器1形成为接纳部16朝向上方的姿态,并且,在该插座连接器1的上方,形成为插头连接器2的接纳部66(参照图2)朝向下方的姿态。
其次,在维持图1的姿态的情况下使插头连接器2下降,使插座连接器1的突壁部12从下方进入插头连接器2的接纳部66内,并且,使插头连接器2的周壁63从上方进入插座连接器1的接纳部16内。结果,插座连接器1的对象端子20的接触突部22A突入插头连接器2的端子70的接触凹部72A内,进行端子彼此的电接触。
并且,在连接器嵌合过程中,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两个被锁止件80的下端分别与位于锁止位置的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35B(在图6中以实线图示)的上缘(倾斜缘)抵接而产生抵接力,带有作为其分离而能够得到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朝向另一端侧(图6中的右端侧)的推压力推压该锁止部35A、35B。锁止部35A、35B若受到上述推压力,则如6中用虚线示出的那样,与立起部32A、32B一起在端子排列方向朝另一端侧移动(后退),分别被收纳在第一突壁槽部18D内、第二端壁槽部18C内而被带入锁定解除位置。此时,借助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变形(压缩)、即弹性臂部41、42朝另一端侧的弹性变形,允许锁止部35A、35B的移动。
如上所述,锁止部35A、35B被带入锁止解除位置,由此,允许插头连接器2的进一步的下降。进而,如从图6所能够看出的那样,若一端侧(在图6中为左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内侧被锁止部82和另一端侧(在图6中为右端侧)的被锁止件80的外侧被锁止部83到达相比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35B靠下方的位置,则该锁止部35A、35B因作为上述抵接力的分离的推压力而敞开。结果,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臂部41、42以减少弹性变形量的方式朝一端侧恢复,锁止件30朝一端侧移动,由此锁止部35A、35B恢复至当初的锁止位置。返回至锁止位置后的锁止部35A、35B如图6中以实线所示那样分别进入一端侧的端壁65的内侧凹部65B内和另一端侧的端壁65的外侧凹部65C内,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该被锁止部82、83对置而定位。更具体地说,如从图8的(B)所能够良好地看出的那样,第一锁止部35A的根部35A-1在连接器插拔方向(图8的(B)中的上下方向)与内侧被锁止部82的内侧抵接部82A对置,并且第一锁止部35A的前端部35A-2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内侧卡止退让部82B对置。并且,关于第二锁止部35B,也与第一锁止部35A同样,第二锁止部35B的根部与外侧被锁止部83的外侧抵接部83A对置,并且第二锁止部35B的前端部与外侧卡止退让部82B对置。这样,锁止部35A、35B的根部以相对于被锁止部82、83的抵接部82A、83A能够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卡止的方式定位,由此成为锁止状态。
并且,如从图8所能够看出的那样,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屏蔽连接部84分别将对应的插座连接器1的屏蔽部件50的屏蔽舌片55朝连接器宽度方向外方推压而使其弹性变形,由此与该屏蔽舌片55带有接触压力地接触。
这样,对象端子20、50相互连接,锁止件30、80相互锁止,屏蔽舌片55与屏蔽连接部84相互连接,由此,连接器嵌合动作完毕。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即便插头连接器2被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不经意地抬起,由于立起部32A、32B、被限制部34以及加强部37、38的各自的上缘与插座侧壳体10的限制面18D-2、18C-2、18E-2、18B-2、18H-1抵接,因此锁止件30朝上方的移动被限制。结果,锁止件30的锁止部35A、35B与被锁止件80的被锁止部82、83之间的卡止状态被维持,能够维持稳定的锁止状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已经叙述过的那样,锁止部35A、35B的根部与被锁止部82、83的抵接部82A、83A在连接器插拔方向对置,并且锁止部35A、35B的前端部与被锁止部82、83的卡止退让部82B、83B在连接器插拔方向对置(参照图6、图8的(B))。因而,在图6所示的连接器嵌合状态下,当插头连接器2被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不经意地抬起时,锁止部35A、35B的根部与被锁止部82、83的抵接部82A、83A抵接而在连接器插拔方向卡止。另一方面,锁止部35A、35B的前端部与被锁止部82、83的卡止退让部82B、83B对置,并且该锁止部35A、35B的前端部并不与被锁止部82、83抵接,因此在该前端部并不作用有来自被锁止部82、83的反力。结果,难以产生锁止部35A、35B的弯曲变形,换言之,作用于锁止部35A、35B的应力变小,并且难以产生该锁止部35A、35B的前端部的损伤,能够良好地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
其次,基于图6对连接器拔出动作进行说明。当将处于与插座连接器1嵌合的连接器嵌合状态的插头连接器2拔出之际,将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件30的锁止解除操作部36的推压面在端子排列方向朝上述另一端侧(在图6中为右方)推压而进行解除操作。若锁止解除操作部36作为解除操作力而承受上述朝向另一端侧的推压力,则弹性变形部件40朝该方向弹性变形。进而,如对已经叙述过的连接器嵌合过程说明了的情况同样,弹性变形部件40压缩而弹性变形,锁止部35A、35B与立起部32A、32B一起朝上述另一端侧移动。
结果,锁止部35A、35B被收纳在第一突壁槽部18D内、第二端壁槽部18C内而被带入锁止解除位置(参照图6的虚线),该锁止部35A、35B与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被锁止部82、83之间的可卡止的锁止状态被解除。进而,通过将插头连接器2朝连接器拔出方向(上方)抬起,该插头连接器2毫不困难地被拔出,连接器拔出动作完毕。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已经叙述过的那样,弹性变形部件40在弹性臂部41、42彼此的交叉部分设置有在端子排列方向对置的止挡部44,通过与上述止挡部44的抵接来限制弹性臂部41、42朝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规定量以上的变位。因而,即便假设在锁止解除操作中锁止解除操作部36超出需要地被朝上述另一端侧推入,由于止挡部44限制上述弹性臂部41、42的规定量以上的弹性变位,因此伴随于此锁止件30朝另一端侧的移动量也被限制。通过像这样限制移动量,能够避免被支承部33A、33B的横部朝相比第一端支承部12B-2和第二中央支承部12A-2的位置靠另一端侧的位置移动而结果朝下方脱出这一情况,能够防止锁止件30从插座侧壳体10不经意的脱离。
锁止件30的立起部32A、32B位于第一突壁槽部18D内、第二端壁槽部18C内,并且,锁止部35A、35B从上述立起部32A、32B的上部突出而位于接纳部16内。换言之,立起部32A、32B以及锁止部35A、35B在端子排列方向、即插座侧壳体的长边方向位于该插座侧壳体10的范围内,且在该范围内移动。因而,即便确保锁止部35A、35B的突出量较大,也能够容易地确保无论是否配置有锁止件30而原本存在的用于允许该锁止部35A、35B、进而立起部32A、32B在上述范围内的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的空间,因此能够避免连接器在上述端子排列方向上大型化。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锁止件30除了从插座侧壳体10露出的锁止解除操作部36之外均未被弯曲加工,维持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成直角的板面而制作。因而,在该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只要将锁止件30的板厚量的尺寸确保在该方向上的侧壁14彼此之间的范围即可,在该方向上也能够避免连接器的大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弹性变形部件40的弹性变形,允许锁止件30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移动。这样,通过设置与锁止件30为不同部件的弹性变形部件40,无需使锁止部35A、35B自身具有弹性,因此能够提高锁止部35A、35B自身的刚性进而提高其强度,能够得到稳定的锁止状态。并且,通过增大锁止部35A、35B的突出量,能够进一步提高该锁止部35A、35B的刚性进而提高强度,因此能够实现锁止状态的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
以已经叙述过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被锁止件80的两个被锁止脚部82、83位于插头侧壳体60的两端壁65的内外两侧。因而,本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2并不限于能够与如插座连接器1那样的、即锁止部35A、35B分别设置于突壁部12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的端壁15的内侧的方式的连接器锁止,也能够与锁止部设置于其他不同位置的对象连接器锁止。
例如,当插座连接器具有从插座侧壳体的两端壁各自的内侧面朝端子排列方向内侧突出的锁止部的情况下,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两端壁65的被锁止件80的各外侧被锁止部83作为被锁止部使用。并且,当插座连接器具有从插座侧壳体的突壁部的两端壁面朝端子排列方向外方突出的锁止部的情况下,设置于插头连接器的两端壁65的被锁止件80的各内侧被锁止部82作为被锁止部使用。
并且,当插座连接器是插座侧壳体的周壁整体嵌入插头连接器2的接纳部66内的连接器,且具有从上述插座侧壳体的两端壁各自的外侧面朝端子排列方向外方突出的锁止部的情况下,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两端壁65的被锁止件80的各内侧被锁止部82作为被锁止部使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头连接器2,即便是相对于锁止部的位置不同的各种方式的插座连接器,也能够使一种被锁止件80选择性地锁止。结果,能够扩宽所能够应对的对象连接器的形式的宽度。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插座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被锁止部82、83的卡止退让部82B、83B形成为凹部,但是,在如图10的(A)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仅在卡止退让部182B、183B形成为在连接器插拔方向贯通被锁止部182、183的孔部这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图10的(A)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部对应的部分,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标号附加“100”而进行图示。在图10的(A)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仅示出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部分。
如从图10的(A)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即便将卡止退让部182B、183B形成为孔部,也能够避免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部135A的前端部135A-2与被锁止部182抵接,能够仅使抵接部182A与锁止部135A的根部135A-1卡止。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难以产生锁止部135A的弯曲变形,能够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在图10的(A)中未图示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部分也同样。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插头连接器2的被锁止件80的被锁止部82、83并不弯曲而是从基部81朝端子排列方向伸出形成,但是,在图10的(B)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被锁止部282、283在与基部281之间的边界位置朝插头侧壳体260的底壁261侧(在图10的(B)中为上方)弯曲而形成这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在图10的(B)中,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各部分对应的部分,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标号附加“200”而进行图示。在图10的(B)中,为了说明的方便,仅示出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一端侧部分。
如从图10的(B)所能够看出的那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被锁止部282、283朝上方在板厚方向弯曲而形成。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端子排列方向与端壁265的配置面265E的端缘265E-1隔开间隔而定位的自由端侧部分、即位于底壁261侧的部分形成为抵接部282A、283A,在带有上述间隔的范围与上述抵接部282A、283A邻接的空间形成为卡止退让部282B、283B。根据本实施方式,也能够避免插座连接器1的锁止部235A的前端部235A-2与被锁止部282抵接,能够仅使抵接部282A与锁止部235A的根部235A-1卡止。结果,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难以产生锁止部235A的弯曲变形,能够确保连接器彼此的锁止功能。对于在图10的(B)中未图示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部分也同样。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被锁止部相对于基部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两侧,但是,代替于此,被锁止部也可以仅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单侧。并且,被锁止部也可以相对于基部设置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单侧或者两侧。当像这样将被锁止部设置于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单侧或者两侧的情况下,屏蔽连接部相对于基部设置于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单侧或者两侧。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被锁止部位于相比壳体的端壁(端部)的配置面(配置被锁止件的基部的面)从底壁背离的一侧(图2中的上方,图6、图8的(B)、图10的(A)、(B)中的下方),但是,代替于此,被锁止部也可以设置成位于相比端壁(端部)的配置面靠底壁侧的位置。例如,能够将与基部之间的边界位置朝壳体的底壁侧弯曲且沿着端壁的端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延伸的板状部分形成为被锁止部。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将用于接纳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的孔部在板厚方向贯通形成于被锁止部,从而将形成该孔部的缘部中的位于从底壁背离的一侧的缘部作为抵接部加以利用。并且,能够将上述板状部分从端壁的端壁面隔开间隔配置,并将该间隔的范围中的上述抵接部与上述端壁面之间的空间作为卡止退让部加以利用。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的用于接纳插座连接器的突壁部的接纳部由被周壁包围的凹部形成,但是,当插座连接器不具有突壁部的情况下,上述接纳部并不是必须的。在该情况下,插头连接器、例如插头连接器的壳体也可以形成为利用树脂填埋图2所示的接纳部66的结构。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被锁止部的抵接部的与插座连接器的锁止部的根部对置的面(以下称为“对置面”)形成为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但是,代替于此,对置面也可以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倾斜。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锁止件的锁止部的下缘形成为相对于上下方向大致成直角地延伸,但是,代替于此,也可以就要有随着在端子排列方向上趋向前端而朝上方倾斜的倾斜缘。当像这样在锁止部设置倾斜缘的情况下,若在连接器拔出之际以一定量以上的拔出力将插座连接器朝上方抬起,则上述被锁止部从下方与位于锁止位置的上述锁止部的倾斜缘(下缘)抵接从而将该锁止部在端子排列方向朝锁止解除位置推压。结果,通过弹性变形部件或者弹性变形部的弹性变形,允许上述锁止部朝锁止解除位置的移动,锁止状态被解除,因此能够进行插头连接器的拔出。即,仅通过将插头连接器抬起的操作就能够将该插头连接器拔出,因此无需在锁止件设置锁止解除操作部。这种方式优选应用于锁止强度并不太大的连接器。并且,当代替锁止部的下缘或者与锁止部的下缘一起,在被锁止部的上缘设置随着在端子排列方向趋向锁止部侧而朝下方倾斜的倾斜缘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并且,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是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但是,两连接器的种类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与缆线连接的缆线用电连接器。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对象锁止部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形成为金属件,但是,代替于此,对象锁止部件以及弹性变形部件例如也可以由树脂形成。
标号说明:
1:插座连接器(对象连接器);2:插头连接器;30:锁止件;35A:第一锁止部;35A-1:根部;35A-2:前端部;35B:第二锁止部;60:插头侧壳体;65:端壁;65E:配置面;65E-1:端缘;70:端子;80:被锁止件;81:基部;82:内侧被锁止部;82A:内侧抵接部;82B:内侧卡止退让部;83:外侧被锁止部;83A:外侧抵接部;83B:外侧卡止退让部。

Claims (6)

1.一种电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以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的面内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延伸;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以所述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由所述壳体排列保持;以及
被锁止件,所述被锁止件由所述壳体保持,且能够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卡止,
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被锁止件由金属板制作,具有:基部,所述基部在所述壳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配置于面向对象连接器侧的配置面;以及被锁止部,所述被锁止部从所述基部延伸,
所述被锁止部在从所述端部的所述配置面的端缘隔开间隔的范围形成有抵接部,并且在所述间隔的范围形成有卡止退让部,其中,所述抵接部能够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抵接而卡止,所述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不与所述锁止部卡止,
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卡止退让部间的边界部分形成台阶状,该卡止退让部以比所述抵接部没入的方式形成,
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具有根部和从该根部连续的前端部,
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所述被锁止部的抵接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所述锁止部的根部对置,并且,所述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所述锁止部的前端部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被锁止部从基部伸出而形成,抵接部位于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形成为朝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开口的凹部。
4.一种电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以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的面内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延伸;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以所述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由所述壳体排列保持;以及
被锁止件,所述被锁止件由所述壳体保持,且能够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卡止,
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被锁止件由金属板制作,具有:基部,所述基部在所述壳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配置于面向对象连接器侧的配置面;以及被锁止部,所述被锁止部从所述基部延伸,
所述被锁止部在从所述端部的所述配置面的端缘隔开间隔的范围形成有抵接部,并且在所述间隔的范围形成有卡止退让部,其中,所述抵接部能够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抵接而卡止,所述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不与所述锁止部卡止,
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形成为沿连接器插拔方向贯通所述被锁止部的孔部,
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具有根部和从该根部连续的前端部,
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所述被锁止部的抵接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所述锁止部的根部对置,并且,所述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所述锁止部的前端部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被锁止部从基部伸出而形成,抵接部位于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
6.一种电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嵌合连接于对象连接器,
所述电连接器具有:
壳体,所述壳体以相对于连接器插拔方向成直角的面内的一个方向作为长边方向而延伸;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以所述长边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而由所述壳体排列保持;以及
被锁止件,所述被锁止件由所述壳体保持,且能够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卡止,
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被锁止件由金属板制作,具有:基部,所述基部在所述壳体的端子排列方向上的端部配置于面向对象连接器侧的配置面;以及被锁止部,所述被锁止部从所述基部延伸,
所述被锁止部从基部沿端子排列方向延伸而后朝相对于对象连接器成为背离侧的壳体的底部侧沿板厚方向弯曲,在从所述端部的所述配置面的端缘隔开间隔的范围形成有抵接部,并且在所述间隔的范围形成有卡止退让部,其中,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底部侧,能够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与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抵接而卡止,所述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拔出方向不与所述锁止部卡止,
所述对象连接器的锁止部具有根部和从该根部连续的前端部,
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所述被锁止部的抵接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所述锁止部的根部对置,并且,所述被锁止部的卡止退让部在连接器插拔方向与所述锁止部的前端部对置。
CN201510098212.2A 2014-03-07 2015-03-05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49010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44891 2014-03-07
JP2014044891A JP6080786B2 (ja) 2014-03-07 2014-03-07 電気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069A CN104901069A (zh) 2015-09-09
CN104901069B true CN104901069B (zh) 2018-10-02

Family

ID=54033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8212.2A Active CN104901069B (zh) 2014-03-07 2015-03-0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80786B2 (zh)
CN (1) CN1049010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51427B2 (ja) * 2016-09-08 2020-02-1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696933B2 (ja) 2016-09-08 2020-05-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788794B2 (ja) * 2016-11-22 2020-11-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835687B2 (ja) * 2017-08-29 2021-02-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823195B2 (ja) 2017-10-20 2021-01-27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電気コネクタ
JP6998752B2 (ja) * 2017-12-14 2022-02-04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113922114B (zh) * 2021-09-30 2024-03-15 国光集团唯丞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式基板用连接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5861A (ja) * 2009-09-17 2011-03-31 Molex Inc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係合解除治具
CN103050805A (zh) * 2011-10-14 2013-04-17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CN103367978A (zh) * 2012-03-29 2013-10-2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组装体、插塞式连接器以及插座式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5439B2 (ja) * 2007-03-29 2012-06-2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ベース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と対をなす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JP5884036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ヘッダならびに当該ヘッダ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5685216B2 (ja) * 2012-03-29 2015-03-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65861A (ja) * 2009-09-17 2011-03-31 Molex Inc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係合解除治具
CN103050805A (zh) * 2011-10-14 2013-04-17 莫列斯公司 连接器
CN103367978A (zh) * 2012-03-29 2013-10-23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组装体、插塞式连接器以及插座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80786B2 (ja) 2017-02-15
CN104901069A (zh) 2015-09-09
JP2015170500A (ja) 2015-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1069B (zh) 电连接器
JP5806700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US999163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housing side wall with resilient inner arm and stationary outer arm
JP6385815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004542B2 (ja) カンチレバーを有するフラットコンタクトソケット
JP587250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428189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8120687A (ja) コネクタ
US10243288B2 (en) Female-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male-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tilizing same
JP2014239001A (ja) ガイド金具付電気コネクタ
JP200920605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005822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09318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8037150A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8041648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08432057A (zh) 用于端子的锁定结构和连接器
CN103715571A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TW202145661A (zh) 浮動連接器
JP201919252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513116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circuit boards
JP2018073747A (ja) コネクタ装置
WO2015072153A1 (ja) 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コネクタ装置
JP5659212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8206620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101925219B1 (ko) 전기 단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