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6497A - 双摩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双摩擦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6497A
CN104846497A CN201510077266.0A CN201510077266A CN104846497A CN 104846497 A CN104846497 A CN 104846497A CN 201510077266 A CN201510077266 A CN 201510077266A CN 104846497 A CN104846497 A CN 104846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spindle
wharve
friction spindle
tor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772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6497B (zh
Inventor
J·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urer Technologies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ula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la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la Part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46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6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6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64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6Spin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4Devices for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8Rollers or other friction caus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卷曲变形机的双摩擦单元(1)来用于给线设置捻向、S-捻向和/或Z-捻向,所述双摩擦单元(1)包括用于使第一线卷曲变形的第一锭子装置(2)和用于使第二线卷曲变形的第二锭子装置(3),所述第一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一摩擦锭子(4.1、4.2、4.3),所述多个第一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联接,其中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一个具有第一锭盘(6),所述第二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二摩擦锭子(5.1、5.2、5.3),所述多个第二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2)联接,其中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一个具有第二锭盘(7),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锭盘(6、7)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空程结构(24)。还设有转矩传递组件(12),第一摩擦锭子中的至少一个借助于该转矩传递组件联接至第二摩擦锭子中的至少一个。

Description

双摩擦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曲变形机的双摩擦单元。
背景技术
通常类型的双摩擦单元例如从DE 34 19 484中已知。
对于卷曲变形纱的制造,已知的是两股线合并以形成卷曲变形后的复合线。为此,采用了具有多个加工工位的卷曲变形机,其中每个加工工位有两股线由多个单元平行地引导和加工。所述单元可例如为用于引导、牵伸所述线和使所述线卷曲变形的传送辊组件、加热设备或卷曲变形单元。线的卷曲变形例如借助于双摩擦单元来执行。已知的双摩擦单元包括两个锭子装置、例如第一和第二锭子装置。第一线在第一锭子装置中卷曲变形。第二线采用第二锭子装置卷曲变形。锭子装置包括多个摩擦锭子。所述摩擦锭子设置有多个摩擦盘。已知的是,摩擦锭子布置成形成三角形,使得多个摩擦盘重叠在三角形的中心。在中心处,所述线分别引导穿过在摩擦盘的周向上的重叠区域,使得摩擦盘将转矩传递至线,这引起了所述线的卷曲。
为了驱动摩擦锭子,一锭盘形成在摩擦锭子的一端。所述锭盘可连接至传动带,该传动带起到驱动多个摩擦单元的作用。
通过DE 34 19 484已知的是,摩擦锭子的旋转方向确定线中的卷曲。根据旋转方向,在所谓的S-捻向和Z-捻向之间存在差异。这是所述摩擦锭子的不同的旋转方向的结果。在已知的双摩擦单元中,两个锭盘在传动带的不同侧,使得两个锭子装置的摩擦锭子具有不同的旋转方向。
还已知的是,原则上两个锭盘分配给单个锭子装置,其中为了引导带,一个锭盘可设置有空程结构(freewheeling feature),如在DE 10 2009 015 026 A1中所描述的。多个此类型的单摩擦单元在卷曲变形机中通常彼此靠近地成组使用,其中相邻的单摩擦单元由一个传动带共同地驱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这样的目的,即能够在使用较低复杂度的双摩擦单元的情况下实现两股线的捻向的变型。
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由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或具有权利要求2的特征的双摩擦单元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的有利的改进和设计实施例均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以从属的方式表达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中单独地提出的所述特征能够以技术上有意义的任意的方式组合并且还可进一步限定本发明的设计实施例。此外,在说明书中更详细地阐述和解释在权利要求书中提出的特征,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设计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卷曲变形机的双摩擦单元具有用于使第一线卷曲变形的第一锭子装置,该第一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一摩擦锭子,所述多个第一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联接,其中所述第一摩擦锭子中的一个装配有第一锭盘。设有用于使第二线卷曲变形的第二锭子装置,该第二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二摩擦锭子,所述多个第二摩擦锭子借助于转矩传递机构联接。第二摩擦锭子中的一个具有第二锭盘。所述第一和第二锭盘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空程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的特征在于,还设有转矩传递组件,至少一个第一摩擦锭子借助于该转矩传递组件联接至至少一个第二摩擦锭子。由于双摩擦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实施例,可实现的是,第一锭子装置的摩擦锭子和第二锭子装置的摩擦锭子能够沿相同的旋转方向驱动。由于双摩擦单元的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构型,可使具有S-捻向或Z-捻向的两股线卷曲变形。因此可将卷曲变形机的生产率加倍。如果锭盘中的一个实施成具有空程结构,则没有处于空程模式的另一锭盘驱动锭子装置并且还驱动属于所述锭盘的摩擦锭子。另一锭子装置的摩擦锭子借助于转矩传递组件驱动。因此可以改变和调整摩擦锭子装置的旋转方向。
当采用马达驱动的摩擦锭子装置时,根据权利要求2的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是特别的有利的。以这种方式,两个锭子装置可仅由一个驱动装置驱动。由于转矩传递组件,驱动装置的驱动转矩可以相同的旋转方向传递至锭子装置,所述锭子装置在任何情况下不被直接驱动。第一和第二锭子装置的摩擦锭子具有用于处理所述线的相同的旋转方向。
根据双摩擦单元的一个有利的设计实施例,提出转矩传递组件具有带。其中所述带为齿形带的设计实施例是特别优选的,其中相应的第一摩擦锭子和第二摩擦锭子分别具有与齿形带相对应的齿部。齿形带或齿形带驱动装置的使用分别具有特别的优点,即第一摩擦锭子和第二摩擦锭子以同步的方式运转。由于这一点,基本避免了所述带、特别是平带的脱开或滑移。
其中转矩传递组件位于两个锭盘上方的双摩擦单元的设计实施例是优选的,使得双摩擦单元可不用移除带地安装或拆卸。其中具有锭盘的第一或第二摩擦锭子具有从锭盘突伸出且可连接至转矩传递组件的部分的变型是特别有利的。由于这一点,所述齿形带可不用拆卸所述锭盘地移除。这使得可以对已知的且运转中的双摩擦单元根据本发明进行改进。
如果采用齿形带,则有利的是,齿部由齿轮形成,该齿轮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相应的摩擦锭子。所述齿轮可以可解除地连接至相应的摩擦锭子。
替代地,齿部可以借助于摩擦锭子的套筒表面的一部分来构造。
转矩传递组件优选地构造成它还可切换成空程模式或被移除。如果转矩传递组件处于空程状态或者未操作,则两个锭盘能够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摩擦锭子,并且如同在常规的双摩擦单元的情况下那样,产生两股线的S-捻向和Z-捻向。为了便于移除,齿形带有利地实施成可替换的。
为了在选择摩擦锭子的旋转方向时增加灵活性,双摩擦单元优选构造成具有可切换的锭盘。为此,至少一个锭盘或两个锭盘均分配有空程结构。
替代地,然而,还可以由直接联接到第一摩擦锭子中的一个或第二摩擦锭子中的一个的电动机构成驱动装置。因此电动机确定锭子装置的旋转方向,其中转矩传递组件将旋转方向传递至另一锭子装置。
附图说明
借助于在附图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解释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点和细节而不会将本发明的主题限制在特定设计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双摩擦单元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双摩擦单元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双摩擦单元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双摩擦单元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双摩擦单元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以示意性的方式且局部地示出具有可切换锭盘的摩擦锭子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7以示意性的方式且局部地示出具有可切换锭盘的摩擦锭子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8以仰视图示出具有根据图7的锭盘的摩擦锭子,以及
图9A-9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的运转方向的示意性变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以示意性的方式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用于卷曲变形机的双摩擦单元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侧视图和主视图。因此下文的描述适用于两个图。
双摩擦单元1具有用于使未示出的第一线弯曲的第一锭子装置2。双摩擦单元1具有第二锭子装置3。所述第一锭子装置2具有三个第一摩擦锭子4.1、4.2、4.3。第二锭子装置3具有三个第二摩擦锭子5.1、5.2、5.3。第一摩擦锭子4.1、4.2、4.3和第二摩擦锭子5.1、5.2、5.3均布置在假想三角形上,使得分别在侧视图和主视图中第一和第二摩擦锭子装置仅有两个摩擦锭子是可见的。
第一摩擦锭子4.1、4.2、4.3具有第一摩擦盘8.1、8.2、8.3。第一摩擦锭子4.1、4.2、4.3在三角形上的排布选择成所有第一摩擦盘8.1、8.2、8.3均重叠在三角形内。
第二锭子装置3也相应地这样构造。第二摩擦锭子5.1、5.2、5.3同样布置在三角形上。第二摩擦锭子5.1、5.2、5.3分别具有重叠在三角形内的第二摩擦盘9.1、9.2、9.3。
布置在壳体11内的安装机构设置成用于安装第一和第二摩擦锭子。
摩擦锭子具有从壳体11突伸出的端部。端部均设置有未示出的齿轮。所述齿轮分别与一个传动带14.1、14.2相互作用。传动带14.1、14.2和未示出的齿轮形成用于第一锭子装置2的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并且第二传动带14.2与未示出的且布置在第二摩擦锭子5.1、5.2、5.3的端部上的齿轮一起形成用于第二锭子装置3的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2。
根据图1和图2的图示很明显的是,第一摩擦锭子4.1设有锭盘6。第一锭盘6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摩擦锭子4.1。为此,空程结构24布置在锭盘6和摩擦锭子4.1之间。第二摩擦锭子5.1具有第二锭盘7。第二锭盘7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第二摩擦锭子5.1。传动带10在锭盘6和锭盘7之间运转,其中在该传动带上第一锭盘6和第二锭盘7支承在双摩擦单元1的操作位置。双摩擦单元1布置在基板上,该基板未示出并且可枢转成使得锭盘6和锭盘7可支承在传动带10上或离开传动带10。第一锭盘6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一摩擦锭子4.1。在操作位置,锭盘6和锭盘7支承在驱动带10的两侧。传动带10实现第一锭盘6绕着第一摩擦锭子4.1的纵向轴线旋转。然而,由于空程结构24的缘故,第一摩擦锭子4.1不被第一锭盘6驱动。而是驱动了支承在传动带10上的第二锭盘7。第二锭盘7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第二摩擦锭子5.1。另外的第二摩擦锭子5.2和5.3借助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2驱动。
根据图2的图示很明显的是,第一摩擦锭子4.3具有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突伸出的端部。第二摩擦锭子5.1也具有在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1和第二锭盘7之间的部分。第一摩擦锭子4.3和第二摩擦锭子5.1的相应的部分均借助于带16可旋转地连接。带16优选为齿形带,其中第一摩擦锭子4.3或第二摩擦锭子5.1分别具有与齿形带对应的齿部。
带16和设置在摩擦锭子4.3和5.1上的齿部形成转矩传递组件12。第一摩擦锭子4.3借助于转矩传递组件12可旋转地连接至第二摩擦锭子5.1。如果第二摩擦锭子5.1旋转,则第一摩擦锭子4.3因此同时旋转。第一摩擦锭子4.1、4.2、4.3借助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驱动。
相反地,当锭盘6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锭子4.1并且锭盘7经由空程结构连接至摩擦锭子5.1时,两个摩擦锭子还沿另一个方向旋转。为了沿旋转方向“S”和“Z”操作两个锭子装置2和3,锭盘6和7仅仅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相应的摩擦锭子4.1和5.1,并且转矩传递组件12的带16被移除。
为了以简单的方式使运转方向变化,锭盘6和7可设置有可切换的空程结构,以实现第一摩擦锭子4.1、4.2和4.3和第二摩擦锭子5.1、5.2、5.3的一致的或不一致的旋转方向。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侧视图。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双摩擦单元的构型与根据图1和2的双摩擦单元的构型大体一致。为了避免重复的目的,因此在此引入图1和图2的描述的全部内容。
根据图1和图2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根据图3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之间不同之处在于转矩传递组件12的配置并且在于锭子装置2和3的驱动装置的构型。
根据图3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摩擦锭子4.1、4.2和4.3的驱动和第二摩擦锭子5.1、5.2和5.3的驱动由电动机25执行。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动机25直接地联接至第二摩擦锭子5.1的驱动端部。电动机25的驱动转矩从第二摩擦锭子5.1、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2传递至余下的第二摩擦锭子5.2和5.3。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转矩传递组件12配置成在壳体11的上方并且将第二摩擦锭子5.1连接至第一摩擦锭子4.3。因此,电动机25的驱动转矩可朝着第一摩擦锭子4.3传递。由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相邻的第一摩擦锭子4.1和4.2共同地受驱动。
图3中很明显的是,转矩传递组件12的带16布置成与壳体11相邻并且在第一锭子装置2的最低摩擦盘8.3的下方,或者在第二锭子装置3的最低摩擦盘9.3的下方。由于此排布,对于转矩传递组件12而言不需要附加的安装空间。
在图4中和图5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1的另外两个示例性实施例。在此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遵从了布置转矩传递组件12的带16而利用可用的空间条件的构思,使得仅需要对第一摩擦锭子4.1或4.3和第二摩擦锭子5.1作出较小的修改。如果转矩传递组件12的带16为平带,则可以可选的不需要分别地调整摩擦锭子4.3或5.1。
如在图4中所示出的,双摩擦单元的构型与根据图1和图2的双摩擦单元的构型大体一致。因此在此引入图1和图2的描述的全部内容。这还适用于根据图5的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在根据图4的示例性示例中,转矩传递组件12的带16分别地布置在最高摩擦盘8.1或9.1的上方。此排布还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带的置换比较容易实现。
在根据图1和图2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根据图5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在于转矩传递组件12的配置。在根据图5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转矩传递组件12设置在锭盘6、7的下方。为此,为了接纳齿部,摩擦锭子4.1和5.1从锭盘6、7处突伸出。在此变型的情况下,带16可容易地向下移除以用于脱开转矩传递组件12。
上文已示出了至少一个锭盘6、7具有空程结构24。空程结构24可构造成可自动地或手动地切换。在图6中,以示例性的方式示出具有可切换的空程结构24的锭盘6的配置。显然,可切换的锭盘可以不但是第一锭盘6而且还可以是第二锭盘7。第一锭盘6例如可旋转地连接至摩擦锭子4.1。布置在第一摩擦锭子4.1的外周向上的轴承13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第一锭盘构造成杯状。轴承13支承在锭盘6的内套筒表面上。锭盘6和摩擦锭子4.1分别具有构造成共轴的通孔17、18。销19可延伸穿过通孔17、18。当销19插入通孔17、18中时,第一锭盘6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第一摩擦锭子4.1。
通过移除销19,解除了在第一锭盘6和第一摩擦锭子4.1之间的不可旋转的固定连接。
为了简化切换操作,提出了具有根据图7中图示的可切换的空程结构24的锭盘的第二实施例。锭盘6借助于轴承13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摩擦锭子4.1上。未示出的且一螺钉20可旋拧至其中的螺纹优选构造在第一摩擦锭子4.1的端面。借助于螺钉20,例如十字形的锁定部件21可连接至第一摩擦锭子4.1。根据图8的图示很明显的是,锁定部件21具有以十字形的方式布置的四个臂部22。臂部22突伸入第一锭盘6的相应的间隙23中。第一摩擦锭子4.1的端面还具有相应的间隙,以便实现锁定部件21形锁合连接至第一摩擦锭子4.1,其中安装方向为沿着摩擦锭子4.1的轴向方向。螺钉20仅可起到固定锁定部件21的作用。转矩从锭盘分别经由锁定部件21或销19传递至摩擦锭子。
在图9A、9B和9C中,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双摩擦单元的运转方向的可能的变型。在图9A中,以示意性的方式示出双摩擦单元的设计实施例,其中在第一锭子装置上的第一锭盘6处于空程模式。传动带10仅造成第一锭盘6的旋转。第二锭盘7连接到第二锭子装置的相应的摩擦锭子,使得第二摩擦锭子旋转。第一锭子装置通过转矩传递组件12连接到第二锭子装置。行进穿过双摩擦单元的两股线分别具有S-捻向。
为了在两股线均引导穿过双摩擦单元的情况下产生Z-捻向,第二锭盘切换至空程模式。第一锭盘6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摩擦锭子。在图9B中示出该情况。
为了像在常规的双摩擦单元中那样,使一股线产生S-捻向而使另一股线产生Z-捻向,两锭盘均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各自的摩擦锭子。转矩传递组件12是不可操作的,这由图9C中带16的移除而指示出。
转矩传递机构的空程可这样的实现,即例如转矩传递组件的至少一个齿轮可切换至空程模式。
附图标记
1                      双摩擦单元
2                      第一锭子装置
3                      第二锭子装置
4.1、4.2、4.3          第一摩擦锭子
5.1、5.2、5.3          第二摩擦锭子
6                      第一锭盘
7                      第二锭盘
8.1、8.2、8.3          第一摩擦盘
9.1、9.2、9.3          第二摩擦盘
10                     传动带
11                     壳体
12                     转矩传递组件
13                     轴承
14.1、14.2             传动带
15.1                   第一转矩传递机构
15.2                   第二转矩传递机构
16                     带
17、18                 通孔
19                     销
20                     螺钉
21                     锁定部件
22                     臂部
23                     间隙
24                     空程结构
25                     电动机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卷曲变形机的双摩擦单元(1),包括:
用于使第一线卷曲变形的第一锭子装置(2),该第一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一摩擦锭子(4.1、4.2、4.3),所述多个第一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联接,其中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一个具有第一锭盘(6),
用于使第二线卷曲变形的第二锭子装置(3),该第二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二摩擦锭子(5.1、5.2、5.3),所述多个第二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2)联接,其中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一个具有第二锭盘(7),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锭盘(6、7)中的至少一者具有空程结构(24),
其中,设有转矩传递组件(12),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至少一个借助于该转矩传递组件联接至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至少一个。
2.一种用于卷曲变形机的双摩擦单元(1),包括
用于使第一线卷曲变形的第一锭子装置(2),该第一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一摩擦锭子(4.1、4.2、4.3),所述多个第一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一转矩传递机构(15.1)联接,
用于使第二线卷曲变形的第二锭子装置(3),该第二锭子装置具有多个第二摩擦锭子(5.1、5.2、5.3),所述多个第二摩擦锭子借助于第二转矩传递机构(15.2)联接,其中至少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一个或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一个连接至驱动装置(25),
其中,设有转矩传递组件(12),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至少一个借助于该转矩传递组件联接至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传递组件(12)具有带(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传递组件(12)的带(16)为齿形带,其中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一个分别具有与所述齿形带相对应的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锭盘(6、7)的第一或第二摩擦锭子(4.1、5.1)具有构造成具有齿部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由齿轮形成,所述齿轮不可旋转地固定连接至相应的摩擦锭子(4.3、5.1)。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带可解除地连接至相应的摩擦锭子(4.3、5.1)。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构造在摩擦锭子(4.3、5.1)的套筒表面的一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配属于所述锭盘(6、7)中的一个的所述空程结构(24)实施成可切换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摩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电动机构成,该电动机连接至所述第一摩擦锭子(4.1、4.2、4.3)中的一个或所述第二摩擦锭子(5.1、5.2、5.3)中的一个。
CN201510077266.0A 2014-02-17 2015-02-13 双摩擦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64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101953.9A DE102014101953A1 (de) 2014-02-17 2014-02-17 Doppelfriktionsaggregat
DE102014101953.9 2014-02-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6497A true CN104846497A (zh) 2015-08-19
CN104846497B CN104846497B (zh) 2018-09-28

Family

ID=53758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772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46497B (zh) 2014-02-17 2015-02-13 双摩擦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46497B (zh)
DE (1) DE102014101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004597A1 (de) 2022-12-08 2024-06-13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Falschdrallen eines synthetischen Faden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4831A (en) * 1984-05-25 1986-04-29 Fag Kugelfischer Georg Schafer Kgaa Device for the false twisting of threads by means of friction disks
US5771675A (en) * 1994-01-18 1998-06-30 Temco Textilmaschinenkomponenten Gmbh & Co. K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lternately giving a yarn an "S" twist or a "Z" twist
CN2487751Y (zh) * 2001-07-29 2002-04-24 无锡宏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丝道摩擦式假捻装置
CN201165577Y (zh) * 2007-05-21 2008-12-17 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假捻变形机的复合双锭组假捻装置
CN101845695A (zh) * 2009-03-26 2010-09-29 欧瑞康纺织部件有限公司 假捻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33438A (en) * 1958-05-19 1963-08-08 Klinger Mfg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pparatus for false twisting of yarns
US3287890A (en) * 1964-10-07 1966-11-29 Monsanto Co Apparatus for twisting yarn
DE1510711B1 (de) * 1965-11-10 1970-07-30 Kugelfischer G Schaefer & Co Vorrichtung zum Falschdrall-Kraeuseln,insbesondere von vollsynthetischen Faeden
DE2612023C3 (de) * 1976-03-20 1982-04-01 Barmag Barmer Maschinenfabrik Ag, 5630 Remscheid Falschdrallvorrichtung
JPS5947049B2 (ja) * 1976-04-10 1984-11-16 東レ株式会社 嵩高加工糸の製造方法
DE4125311A1 (de) * 1990-08-08 1992-02-13 Barmag Barmer Maschf Vorrichtung zur umkehrung der dreh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4831A (en) * 1984-05-25 1986-04-29 Fag Kugelfischer Georg Schafer Kgaa Device for the false twisting of threads by means of friction disks
US5771675A (en) * 1994-01-18 1998-06-30 Temco Textilmaschinenkomponenten Gmbh & Co. Kg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lternately giving a yarn an "S" twist or a "Z" twist
CN2487751Y (zh) * 2001-07-29 2002-04-24 无锡宏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双丝道摩擦式假捻装置
CN201165577Y (zh) * 2007-05-21 2008-12-17 江苏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假捻变形机的复合双锭组假捻装置
CN101845695A (zh) * 2009-03-26 2010-09-29 欧瑞康纺织部件有限公司 假捻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6497B (zh) 2018-09-28
DE102014101953A1 (de)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7667B2 (en) Textile machine with a plurality of workstations
CN105347000A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传送带换道结构
CN202481889U (zh) 扶手转向端扶手带驱动装置
EP3360991B1 (en) Draw texturing machine
CN104846497A (zh) 双摩擦单元
CN106638069A (zh) 一种笼绞机及其退扭系统
CN102656302B (zh) 具有假捻装置的环锭纺纱机
CN111270408A (zh) 一种民族服装修饰带编织机的挽交式拨叉系
CN203049132U (zh) 一种捻线机的锭子传动机构
CN103088477A (zh) 轮盘搓捻假捻纺纱的装置
CN114084743B (zh) 一种无钩高捻度加捻机
CN103628202B (zh) 玻璃丝原丝筒的平行涨紧装置
CN102371607B (zh) 一种手动竹笆围挡编织机
CN203021711U (zh) 捻线机初捻、复捻锭子同步传动机构
CN204080229U (zh) 捻线机上层传动部件
CN213925203U (zh) 一种加弹丝生产设备的牵引机构
CN204959142U (zh) 捻线机的锭子传动机构
CN104963038A (zh) 一种锭子结构
CN209024708U (zh) 一种加弹机的丝束快速移动机构
CN104532424B (zh) 一种摩擦假捻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2441826U (zh) 一种多段式传动机构
CN202139349U (zh) 一种双头驱动的纺机
CN105332125B (zh) 用于加捻复丝线的设备
CN205629089U (zh) 含双筋钢带门条类密封胶条打断机
CN109137163A (zh) 一种倍捻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和倍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0

Address after: Crayfield,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aurer Technologie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German Feuerbach

Patentee before: Sura Par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