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3564A - 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3564A
CN104843564A CN201510053375.9A CN201510053375A CN104843564A CN 104843564 A CN104843564 A CN 104843564A CN 201510053375 A CN201510053375 A CN 201510053375A CN 104843564 A CN104843564 A CN 104843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l
car
gap
leading sec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533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铃木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43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3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3/00Doors, gates, or other apparatus controlling access to, or exit from, cages or lift well lan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久性和适用性良好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具有在电梯轿厢停靠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缩小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并且在电梯轿厢进行升降行驶时开放间隙的功能。本发明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具有可动式附设地坎(12),其设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地坎(8)的底部,在停靠进行了呼叫登录的楼层时,与轿厢门(7)的完全打开动作联动来缩小轿厢地坎(8)与层门地坎(9)之间的间隙(11),该可动式附设地坎(12)采用旋转式结构,在停靠时,其沿着轿厢地坎(8)延伸的前端部旋转,以具有空隙(10)的方式进入间隙(11),在升降行驶时与轿厢门(7)的完全关闭动作联动地旋转,使得前端部从间隙(11)退避。

Description

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具有在电梯轿厢通常运行时将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维持原状,在电梯轿厢停靠时缩小该间隙的功能。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般的电梯被设计成电梯轿厢在升降通道内升降运行,在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停靠,并且在轿厢门和层门打开时,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存在20mm~30mm的间隙。由于该间隙的存在,经常发生电梯使用者即乘客在上下电梯时被绊倒或者小推车和轮椅等的轮子夹在该间隙内的事故。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有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作为上述已知技术,可列举出以下技术:设置成在通常运转时能够缩小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且在消防运转时能够扩大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的“电梯的轿厢地坎”(参照专利文献1);能够使小推车和轮椅等的车辆顺利地出入电梯轿厢的“电梯的地坎间隙间封闭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和适合节省升降通道内的空间的“电梯的地坎间隙间封闭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11-37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114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特开2008-133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为,具有固定在电梯轿厢上的主体部分和由该主体部分支承并与层门地坎相对的前端部分,该前端部分由主体部分支承成能够在与层门地坎相对的状态和离开层门地坎的状态之间变换(具有支承轴的铰链的一侧安装在主体部分的底部,铰链的另一侧安装在前端部分),由此,在进行消防运转时,能够扩大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使得设置在层门上的连锁滚轮与轿厢地坎之间不发生干扰,电梯轿厢能够自由升降。可是,在采用上述结构时,由于在通常运转时,前端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体部分的凸缘上,所以在应用于高层建筑物的高速电梯时,设置固定式的附设地坎会产生风噪声,存在不适合在高速电梯中使用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电梯轿厢侧的地坎由固定构件和嵌合在该固定构件的前端的可动构件构成,并且在出入口完全关闭时,可动构件的踏面与固定构件的朝前下方倾斜的踏面重合,在进行开门动作时,可动构件沿着固定构件的踏面朝前方滑动地移动,由此来封闭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可是,在采用上述结构时,由于可动构件具有厚度薄的部分,所以在滑动时,在形成有空间部的状态下,由于通过固定构件进行支承,所以机械强度不充分,在小推车上装载有重物等负载大的使用状况下或者在因地震等而作用有外力时,容易产生变形,此时,可能会发生无法顺利地进行滑动,间隙得不到充分封闭的情况,因此存在耐久性方面的问题。
并且,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沿着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设置的滑动块通过支架与轿厢门连结,在轿厢侧出入口完全关闭时,滑动块位于间隙中的比卡合板和卡合块更靠轿厢门的关门方向侧的部位,另一方面,在进行开门动作时,滑动块与轿厢门一起朝开门方向位移,在出入口的整个宽度区域封闭间隙。可是,在采用上述结构时,不仅存在零部件数量多,设置作业繁琐,成本昂贵的问题,而且在电梯轿厢运行期间,在轿厢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虽然滑动块和卡合块之间不发生干扰,但仍然需要在间隙内预先设置各种构件,所以在应用于高速电梯时,与专利文献1的技术一样,存在会产生风噪声的问题,从而不适合在高速电梯中使用。
总而言之,在应用于当今的高层建筑物的高速电梯时,与电梯轿厢进行通常的升降运行时将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维持在通常的间隙,在停靠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时如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所述那样将间隙完全封闭的结构相比,从防止风噪声的角度考虑,优选采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在缩小间隙时留出一定空隙的结构,因此,需要开发出具有能够缩小间隙的可动式附设地坎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和适用性良好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具有在电梯轿厢停靠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缩小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并且在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开放间隙的功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包括可动式附设地坎,该可动式附设地坎设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地坎的底部,在该电梯轿厢停靠进行了呼叫登录的楼层时,可动式附设地坎与轿厢门的完全打开动作联动来缩小该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该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特征在于,可动式附设地坎采用旋转式结构,其在电梯轿厢停靠时旋转而使得沿着轿厢地坎延伸的前端部进入间隙来缩小该间隙,并且在该电梯轿厢升降运行驶时与轿厢门的完全关闭动作联动地旋转,使得该前端部从该间隙退避而开放该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上述结构,能够获得旋转式结构的可动式附设地坎的前端部仅在电梯轿厢停靠时进入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来缩小间隙,在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使该前端部退避而开放间隙的功能,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耐久性和适用性,能够大幅度提高轮椅乘客和普通乘客上下电梯时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并且还能够降低电梯轿厢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声,从而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高速电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电梯轿厢出入口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局部透视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从轿厢门的中途部分朝下观察到的图1所示的电梯轿厢出入口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局部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A-A箭头方向观察到的电梯轿厢停靠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时的电梯轿厢出入口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4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A-A箭头方向观察到的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的电梯轿厢出入口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侧视截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区域E的可动式附设地坎的轴部分的固定结构的一部分被省略后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电梯轿厢出入口1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局部透视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从轿厢门7的中途部分朝下观察到的电梯轿厢出入口1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局部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电梯轿厢出入口1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中的中央部分的轿厢门7固定在门吊架4上,以悬吊在引导轿厢门7开闭的导轨框架3上的方式设置。在轿厢门7的下部设置有引导轿厢门7自身的下部的轿厢地坎8,在轿厢门7的上方,具有用于使轿厢门7开闭的驱动装置的轿厢门开闭装置2设置在引导轿厢门7开闭的导轨框架3的上部。此外,如图2所示,在轿厢地坎8的底部设置有可动式附设地坎12,其在电梯轿厢停靠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时与轿厢门7的完全打开动作联动以缩小轿厢地坎8与层门地坎9之间的间隙。
该可动式附设地坎12采用旋转式结构,其在电梯轿厢停靠时旋转,使得其沿着轿厢地坎8延伸的前端部进入上述间隙而缩小间隙,并且在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与轿厢门7的完全关闭动作联动而旋转,使得其前端部从间隙退避而开放间隙。架设在设置于导轨框架3的驱动滑轮5上且一端侧固定在门吊架4上的驱动绳索6,在电梯轿厢停靠时和升降运行时与轿厢门7的开闭动作联动而使可动式附设地坎12旋转,由此构成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详细结构在后文中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A-A箭头方向观察到的电梯轿厢停靠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时的电梯轿厢出入口1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4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A-A箭头方向观察到的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的电梯轿厢出入口1附近的主要部分结构的侧视截面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区域E的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轴部分的固定结构的一部分被省略后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中,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在电梯轿厢停靠时沿着轿厢地坎线L与轿厢地坎8抵接而与轿厢地坎8相连,并且使得轿厢地坎8与层门地坎9之间在缩小了间隙11的状态下具有规定的空隙10。在此,通过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与轿厢地坎8相连而进行定位,所以能够确保机械强度的稳定性,而且通过在可动式附设地坎12与层门地坎9之间保持空隙10,能够使得前端部顺利地进入间隙11。可动式附设地坎12自身的侧面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形状,通过使该大致L字形状中的长边的中途部分的局部(一部分)分别与轴支承在轴用固定构件13上的旋转轴15的位于外侧的一端结合来安装,轴用固定构件13设置在轿厢地坎8的底部的两端部,大致L字形状中的短边具有前端部。通过将可动式附设地坎12设置成上述形状和结构,能够方便地进行制造时的加工,并且组装也变得容易。
可动式附设地坎12具有销14,该销14的一端侧枢轴支撑在大致L字形状中的长边的靠短边一侧的规定部位,并且该销14的另一端侧的自由端与驱动绳索6的另一端侧连结(驱动绳索6自身如参照图1所说明的那样,架设在安装于轿厢门7上方的导轨框架3的驱动滑轮5上,并且其一端侧固定在门吊架4上)。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中,驱动绳索6与由设置在导轨框架3上的轿厢门开闭装置2驱动的轿厢门7的开闭动作联动,具体来说是,随着驱动绳索6在图3所示的停靠时的轿厢门7的完全打开动作中被提起,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在销14的作用下被提起而进入间隙11。并且,随着驱动绳索6在图4所示的升降行驶时的轿厢门7的完全关闭动作中下降,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在销14的作用下下降,此时,在大致L字形状中的长边的侧壁分别卡止于设置在轿厢地坎8两端的止动器16的状态下,前端部从间隙11退避而开放间隙11。此外还设定为,在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从间隙11退避而被止动器16卡止,可动式附设地坎12主体被定位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不从轿厢地坎线L向层门地坎9侧突出。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中,能够利用现有的各个部分方便地将可动式附设地坎12设置成旋转式结构。
图5表示省略了旋转式结构的可动式附设地坎12主体的在沿着轿厢地坎8的方向上延伸的长尺寸的前端部的构成部分后的轴部分的固定结构。在该轴部分的固定结构中,安装有弹簧18,该弹簧18设置在旋转轴15的位于内侧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轿厢地坎8底部的固定构件17之间,并且在关闭轿厢门7的方向上对旋转轴15施加向外侧的力。通过使该弹簧18的施力作用在轿厢门7的关闭方向上,在电梯轿厢的升降运行时的轿厢门7的完全关闭动作中,在辅助可动式附设地坎12朝下侧下降的动作的同时,还具有抑制施力错误地朝上侧作用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中,可动式附设地坎12设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地坎8的底部,在电梯轿厢停靠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时,可动式附设地坎12与轿厢门7的完全打开动作联动来缩小轿厢地坎8与层门地坎9之间的间隙11,该可动式附设地坎12采用旋转式结构,在电梯轿厢停靠时,其沿着轿厢地坎8延伸的前端部进入间隙11来以具有空隙10的方式缩小间隙11,并且在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与轿厢门7的完全关闭动作联动地旋转,使得前端部从间隙11退避而开放间隙11。由此,能够获得可动式附设地坎12的前端部在电梯轿厢停靠时进入轿厢地坎8与层门地坎9之间的间隙11来缩小间隙11,并且在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退避而开放间隙11的功能。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耐久性和适用性,能够大幅度提高轮椅乘客和普通乘客上下电梯时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并且还能够降低电梯轿厢高速升降运行时的风噪声,从而能够很好地应用于高速电梯。
并且,在实施例所涉及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说明中,作为可动式附设地坎12主体的固定结构,如图5所示,采用了将弹簧18设置在旋转轴15的位于内侧的另一端与设置在轿厢地坎8底部的固定构件17之间的结构,但除了弹簧18以外,还可以使用对旋转轴15施加朝外侧的力的蛇纹管构件等施力构件,因此,本发明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并不仅限于在实施例中公开的方式。
符号说明
1 电梯轿厢出入口
2 轿厢门开闭装置
3 导轨框架
4 门吊架
5 驱动滑轮
6 驱动绳索
7 轿厢门
8 轿厢地坎
9 层门地坎
10 空隙
11 间隙
12 可动式附设地坎
13 轴用固定构件
14 销
15 旋转轴
16 止动器
17 固定构件
18 弹簧。

Claims (5)

1.一种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包括可动式附设地坎,所述可动式附设地坎设置在电梯轿厢的轿厢地坎的底部,在所述电梯轿厢停靠进行了呼梯登记的楼层时,所述可动式附设地坎与轿厢门的完全打开动作联动来缩小所述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之间的间隙,所述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式附设地坎采用旋转式结构,其在所述电梯轿厢停靠时旋转而使得沿着所述轿厢地坎延伸的前端部进入所述间隙来缩小所述间隙,并且在所述电梯轿厢升降运行时与所述轿厢门的完全关闭动作联动地旋转,使得所述前端部从所述间隙退避而开放所述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梯轿厢停靠时,所述可动式附设地坎的前端部与所述轿厢地坎抵接而与所述轿厢地坎相连,并且使得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层门地坎之间保持规定的空隙。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式附设地坎的侧面方向的截面形状为大致L字形状,通过使所述大致L字形状中的长边的中途部分的局部分别与轴支承在轴用固定构件上的旋转轴的位于外侧的一端结合而被安装于所述旋转轴,所述轴用固定构件设置在所述轿厢地坎的底部的两端部,所述大致L字形状中的短边具有所述前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式附设地坎具有销,该销的一端侧枢轴支承在所述大致L字形状中的长边的靠短边一侧的规定部位,并且该销的另一端侧的自由端与架设在安装于所述轿厢门上方的导轨框架的驱动滑轮上且一端侧固定在门吊架上的驱动绳索的另一端侧连结,所述驱动绳索与由设置在所述导轨框架上的轿厢门开闭装置驱动的所述轿厢门的开闭动作联动,随着所述驱动绳索在所述轿厢门的完全打开动作中被提起,所述前端部在所述销的作用下被提起而进入所述间隙,随着所述驱动绳索在所述轿厢门的完全关闭动作中下降,所述前端部在所述销的作用下下降,在所述大致L字形状中的长边的侧壁分别卡止于设置在所述轿厢地坎两端的止动器的状态下,所述前端部从所述间隙退避而开放所述间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施力构件,所述施力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的位于内侧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轿厢地坎底部的固定构件之间,在关闭所述轿厢门的方向上对所述旋转轴施加向外侧的力。
CN201510053375.9A 2014-02-19 2015-02-02 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Pending CN1048435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9913A JP2015151269A (ja) 2014-02-19 2014-02-19 エレベータ用乗りかご敷居間継装置
JP2014-029913 2014-02-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3564A true CN104843564A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43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53375.9A Pending CN104843564A (zh) 2014-02-19 2015-02-02 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151269A (zh)
CN (1) CN10484356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289A (zh) * 2015-11-13 2017-08-1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12660969A (zh) * 2020-12-30 2021-04-16 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结构的加装电梯以及制造设备与制造工艺
CN11272311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四川大学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电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86812B (zh) * 2021-04-23 2023-04-07 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吊笼可自动调平的升降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5848A (en) * 1978-02-27 1979-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vator device
JPH05170390A (ja) * 1991-12-20 1993-07-09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装置
WO2006137140A1 (ja) * 2005-06-23 2006-12-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JP4270627B2 (ja) * 1999-02-09 2009-06-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CN203033616U (zh) * 2012-12-27 2013-07-03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带有转动舌板的电梯地坎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15848A (en) * 1978-02-27 1979-09-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vator device
JPH05170390A (ja) * 1991-12-20 1993-07-09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出入口装置
JP4270627B2 (ja) * 1999-02-09 2009-06-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WO2006137140A1 (ja) * 2005-06-23 2006-12-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CN203033616U (zh) * 2012-12-27 2013-07-03 北京升华电梯有限公司 带有转动舌板的电梯地坎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5289A (zh) * 2015-11-13 2017-08-18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7055289B (zh) * 2015-11-13 2019-04-12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12723114A (zh) * 2020-12-29 2021-04-30 四川大学 一种遮挡电梯轿厢地坎与楼层踏板间缝隙的电梯装置
CN112660969A (zh) * 2020-12-30 2021-04-16 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结构的加装电梯以及制造设备与制造工艺
CN112660969B (zh) * 2020-12-30 2021-08-27 亚洲富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防护结构的加装电梯以及制造设备与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1269A (ja) 201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3564A (zh) 电梯用轿厢地坎间附设装置
JP6388418B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44830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側ドア施錠装置
JP4644721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出入口装置
JP2010247619A (ja) 車両の扉
JP2016214867A (ja) 救助昇降機システム
JP2013180861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3492206A (zh) 用于车辆的滑动门
CN109715471B (zh) 用于密封轨道车辆的至少一个门扇的设备以及轨道车辆
JP2013122145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ロック機構
EP1627842B1 (en) Door device of elevator
JP4841211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ドア駆動装置
JP2004262602A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JP200609648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ドア装置
JP2007084294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システム
JP2016145092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574803B2 (ja)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装置
JP5014102B2 (ja) 鉄道車両における引き戸装置
JP3032400U (ja) エレベータのドア装置
JP6380416B2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2007137142A (ja) スイングスライドドア
JP4778479B2 (ja) 自動車整備用リフト装置
JP2010052901A (ja) 昇降機の開扉昇降防止装置
JP6293006B2 (ja) エレベータ用ドア敷居、それを用いたドア装置、並びにエレベータ装置
JP479115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