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37676B - 车载制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制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37676B
CN104837676B CN201380062445.6A CN201380062445A CN104837676B CN 104837676 B CN104837676 B CN 104837676B CN 201380062445 A CN201380062445 A CN 201380062445A CN 104837676 B CN104837676 B CN 1048376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t blast
vehicle
seat cushion
heating comb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24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37676A (zh
Inventor
荻野弘之
杉尾孝
花田雅贵
兵头孝昭
吉本弘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37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7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37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37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3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coming from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78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electrical systems
    • B60N2/5685Resi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60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 B60N2/6009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covering more than only the s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载制热装置具备:送风部(11),其设置在车辆用座椅(30)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31)的下部前方,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11a);热风形成部(12),其内部具备加热器(22),对来自送风部(11)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部,其将来自热风形成部(12)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31)的前方,该吹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而兼作作为装饰部件的前部护罩。

Description

车载制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制热装置,特别是涉及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下方的车载制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的制热装置(车载制热装置),已知设置在车辆用座椅(座席)的下方并对使用者的脚下进行制热的类型的制热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能够利用较少的能量对落座于座椅上的使用者的脚下等进行制冷和制热的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具备:送风机,其设置在座椅座垫或者座椅靠背;进气管和排气管,它们从该送风机延伸出;和热供给装置。进气管具有在座椅座垫的前方开口的进气口,排气管具有在座椅座垫的前方开口的排气口,热供给装置将温热能量或者冷热能量提供至从进气口向排气口流动的空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4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车辆用座椅中,多以进一步提高其外观为目的而将装饰用前部护罩安装于座椅座垫的前方。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也具备前部护罩。
这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在前部护罩形成有开口,从送风机延伸出的进气管和排气管与前部护罩的开口部连接。因此,存在这样的第一课题:在制造车辆用座椅时,产生在前部护罩形成开口、将管与前部护罩连接等工序,有可能导致制造工序复杂化。另外,具备不具备车载制热装置,前部护罩都仅简单地用作装饰用。
此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进气口和排气口在座椅座垫的前方设置在大致同一平面内。因此,存在这样的第二课题:在对落座于座椅上的使用者的脚下进行制冷和制热的情况下,有可能暖气(热风)或者冷气(冷风)未被适当地送到使用者的脚下。
此外,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排气口在座椅座垫的前方设置在大致同一平面内,并且,吹出方向也均朝向座椅的前方方向吹出。因此,存在这样的第三课题:有可能仅向座椅的前方提供吹出气流,暖气(热风)或者冷气(冷风)未充分地遍布宽度方向尺寸宽于座椅的整个脚下空间。
此外,当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未设置用作装饰的前部护罩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第四课题:有可能物体与进气口和排气口抵接而发生破损。
并且,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在前部护罩形成有进气口和吹出口,因此吹出口与使用者的脚下的距离变宽。因此,为了使使用者的脚下升温,需要使输出和/或风量上升,存在对车辆的蓄电池造成负担的问题。
为了避免该问题,可以考虑将形成有吹出口的吹出部延伸设置于座椅座垫的前方,但存在这样的第五课题:在使用者落座于座椅时,有可能由于使用者的重量而使座椅座垫变形并按压吹出部而使吹出部破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第一至第五课题中的至少一个课题的车载制热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如下结构:具备:送风部,其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下部前方,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热风形成部,其内部具备加热器,对来自上述送风部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部,其将来自上述热风形成部的上述热风吹出到上述座椅座垫的前方,该吹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而兼作作为装饰部件的前部护罩。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吹出部兼作前部护罩,因此,在将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时,无需在前部护罩形成开口或者将管连接于前部护罩等这样的工序,能够避免制造工序复杂化。此外,由于能够将吹出部用作前部护罩,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并且,除了前部护罩以外,也可以不使用吸入用或者吹出用的管,因此能够避免热能从管处散放。由此,热能散放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以外的区域的可能性减小,因此,能够抑制热损失并提高制热效率。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根据上述结构,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能够提供避免制造工序复杂化或者抑制部件数量增加的车载制热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2是从侧方示出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主视图。
图4是从下方示出将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对使用者的脚下的制热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7是从侧方示出图6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图6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热风的吹出和外部空气的吸入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9是从侧方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三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从侧方示出将本实施方式四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主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五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13是从侧方示出图12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图14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和车辆用座椅的框架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安装有图14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状态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图17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和车辆用座椅的框架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安装有图17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状态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座椅的状态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下面,在全部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此外,在全部附图中,摘要性地图示了用于说明本发明所需的结构要素,关于其它结构要素,有时省略图示。
(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具备:送风部,其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下部前方,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热风形成部,其内部具备加热器,对来自送风部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部,其将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的前方,该吹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座椅座垫的前表面而兼作作为装饰部件的前部护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吹出部的位于前表面的部位也可以构成为被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送风部和热风形成部位于座椅座垫的里侧,吹出部的内部成为使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流通的热风风路,在吹出部的前端、并且成为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吹出部的前表面兼作前部护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在座椅座垫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地设置有吹出口。
根据上述结构,与以往的车载制热装置相比,能够避免制造工序复杂化或者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此外,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具备:送风部,其位于车辆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里侧前方,朝向下侧地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热风形成部,其位于比送风部靠下游的位置,内部具备加热器,对来自送风部的空气流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部,其位于该热风形成部的前侧,将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的前方,该吹出部构成为从比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向前方吹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吹出部是向座椅座垫的宽度方向扩展的平坦形状,吹出部的厚度小于热风形成部的厚度,其内部成为使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流通的热风风路,吹出部的前端配置在比吸入口靠上方、并且成为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在其前端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在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地设置有吹出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吹出口构成为在座椅座垫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开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加热器以与来自送风部的送风方向交叉的状态设置在热风形成部内,在热风形成部的比加热器靠后侧的位置设置有整流部件,所述整流部件使空气流从送风部指向加热器。
根据上述结构,吹出部从比吸入口靠上方处向座椅座垫的前方沿着宽度方向扩展而将热风吹出。因此,能够适当地将热风送到落座于座椅座垫的使用者的整个脚下。
此外,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具备:送风部,其位于车辆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里侧前方,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并送入到热风形成部;热风形成部,其位于比送风部靠下游的位置,对来自送风部的空气流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口,其位于热风形成部的下游侧,将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的前方,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吹出口形成为随着车辆用座椅的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与热风形成部内部的加热器宽度相比,吹出口宽度更宽。
根据上述结构,从座椅上方观察,吹出风以朝向前方而呈放射状扩展的形式行进。因此,能够适当地将热风送到宽度宽于座椅宽度的整个脚下空间。
[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例]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从侧方示出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主视图。此外,图4是从下方示出将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首先,参照图1~图4对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的结构的一个示例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制热装置10设置在车辆用座椅30的座椅座垫31的下部前方。
首先,对车辆用座椅30进行说明,图1和图2所示的车辆用座椅30具备座椅座垫31、座椅靠背32和滑动装置33等,座椅座垫31成为落座部,座椅靠背32成为靠背部。座椅靠背32经未图示的调节装置而安装于座椅座垫31,倾斜角度能够相对于座椅座垫31变更。
此外,滑动装置33具备操作杆34,通过使用者(落座者)操作该操作杆34,从而能够改变座椅座垫31的前后的位置。座椅座垫31经公知的托架35、36而安装于滑动装置33,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制热装置10通过被安装于前方的托架35,从而设置在座椅座垫31的下部前方。
如图1~图3所示,车载制热装置10具备送风部11、热风形成部12和吹出部13等。送风部11位于座椅座垫31的里侧前方,内部设置有风扇马达21,并且朝向下侧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11a(喇叭口)。本实施方式的送风部11的形状是与被容纳在内部的风扇马达21的形状相应的大致圆板状,其一部分突出而与热风形成部12连通连接。另外,不特别地限定送风部11的具体结构,例如,是如下的结构即可:在公知的树脂制壳体内设置有公知的风扇马达21,并形成有公知形状的吸入口11a。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口11a设置在送风部11的下表面即可,但不限于此,即使设置在送风部11的侧面或者前表面等,朝向下侧即可。例如,也可以在送风部11的侧面或者前侧的面(与热风形成部12连结的附近的面)以朝向下侧的方式设置吸入口11a。通过使吸入口11a朝向下侧,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来自吹出口13a的热风直接从吸入口11a被吸入。另外,吸入口不仅可以朝向下侧,也可以朝向前侧或者侧方。
热风形成部12在座椅座垫31的里侧位于比送风部11靠下游的位置,对来自送风部11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此外,在热风形成部12的内部设置有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加热器22和整流板23。因此,热风形成部12的形状成为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平坦形状。
如图3所示,加热器22是大致杆状,其以与来自送风部11的送风方向交叉的状态设置在热风形成部12内。此外,整流板23设置在热风形成部12的比加热器22靠后侧的位置(若以送风方向为基准,则是上游侧的位置),使从送风部11产生的空气流指向于加热器22。另外,不特别地限定热风形成部12的具体结构,例如,是如下的结构即可:在公知的树脂制壳体内设置有公知的杆状的加热器22和公知的整流板23。此外,热风形成部12也可以是在加热器22的上游侧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结构。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从大致圆板状的送风部11送来的空气流扩展到整个加热器22(座椅座垫31的整个宽度方向),采用了前述的整流板23等整流部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若能够根据送风部11或者热风形成部12的种类或者形状而使来自送风部11的空气流在宽度方向上充分地扩展,则也可以不一定设置整流部件。
吹出部13位于热风形成部12的前侧,是用于将来自热风形成部12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31的前方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部13构成为如下的“风路部件”:其内部成为使热风流通的热风风路,在其前端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13a。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吹出部13是与平坦形状的热风形成部12一体地连接而构成的平坦形状,但如在图2中也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其厚度小于热风形成部12的厚度。此外,在吹出部13的前端设置有吹出口13a,但如图2所示,该前端配置在比送风部11的吸入口11a的高度位置(参照图中的虚线L)靠上方、并且成为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位置。
此外,如图3所示,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30,吹出口13a形成为,弯曲成随着车辆用座椅30的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
此外,吹出口13a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开口。另外,吹出口13a的形状不限于槽隙状,例如,既可以是多个小的开口沿着宽度方向并列配置成一列的形状,也可以是大约2~3个的槽隙状的开口沿着宽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形状。
并且,吹出部前表面13b变成前部护罩。因此,为了对座椅座垫31(或者车辆用座椅30)的前表面进行装饰,吹出部前表面13b成为具有光泽的平滑面,或形成有各种装饰形状。
这里,如图4所示,车载制热装置10的宽度为滑动装置33具备的一对滑轨37的间隔以下。若是滑轨37的间隔以下,则车载制热装置10的送风部11和热风形成部12能够容纳在座椅座垫31的里面。此外,如图1所示,操作杆34即使是具有与滑轨37相同程度的间隔并配置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大致U字状,吹出部13也能够容纳在滑轨37之间。
此外,若操作杆34是图1所示那样的大致U字状,则由于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变成运转区域,因此车载制热装置10的设置位置与操作杆34的运转轨迹重叠,有可能由于车载制热装置10的存在而妨碍操作杆34的操作。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吹出部13位于操作杆34的运转轨迹或者其延长线上,并且,该吹出部13比热风形成部12薄。若吹出部13具有这样的结构,则即使操作大致U字状的操作杆34,也能够充分地减少与吹出部13抵接的可能性。其结果是,确保操作杆34的运转范围较宽,能够避免滑动装置33的操作性降低。
另外,不特别地限定吹出部13的具体结构,为如下的结构即可:是公知的树脂制,其内部成为热风风路,具有前述的吹出口13a和兼作前部护罩的吹出部前表面13b。这里,吹出部13中的至少吹出部前表面13b也可以由特别地容易热辐射的材料(例如,公知的树脂材料)形成。关于该点,在后面进行说明。
这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制热装置10,为如下的结构:若作为从送风部11朝向吹出部13的变化来观察其宽度方向的尺寸,则如图3所示,在热风形成部12的宽度方向上,比送风部11急剧地扩大到加热器22的设置位置的尺寸,在吹出部13的宽度方向上,从热风形成部12的加热器22的设置部位稍微扩大而到达宽度宽的吹出口13a。因此,气流从送风部11朝向下游的吹出口13a而扩展并流动,因此从吹出口13a排出的热风呈扇状地扩展而被送到使用者的整个脚下空间。
另外,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的结构:在热风形成部12的宽度方向上,与上述同样地,从送风部11急剧扩大而达到加热器22的设置部位的尺寸,并且,在吹出部13的宽度方向上,从热风形成部12进一步急剧扩大而到达宽度更宽的吹出口13a。
[车载制热装置的动作例]
下面,除了参照图1~图4以外,还参照图5来对本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对使用者的脚下进行制热的动作的一个示例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对使用者的脚下的制热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首先,通过操作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的未图示的操作部等,从而当车载制热装置10开始动作后,送风部11的风扇马达21旋转而形成空气流,如图3中的框状箭头F1所示,形成从送风部11朝向热风形成部12流动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借助整流板23从送风部11以在热风形成部12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方式流动。如图3所示,热风形成部12具备与宽度方向交叉(在图3中是正交)的杆状的加热器22,因此空气流被加热器22加热而变成热风,并如图3中的框状箭头F2所示地从热风形成部12朝向吹出部13流动。
如前述那样,如图2所示,在吹出部13的比送风部11的吸入口11a靠上方、并且成为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13a。并且,该吹出口13a变成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开口。因此,如图3中的框状箭头F3所示,吹出部13能够从比吸入口11a靠上方的位置将热风以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向前方吹出。
由此,如图5所示,从上方的吹出口13a向前方吹出的热风(框状箭头F3)朝向使用者40的腿肚子附近吹出。然后,热风在使用者40的脚尖处如图中的框状箭头F4所示地下降并且方向从前方转换到后方,进而如框状箭头F5所示,从下方朝向斜上方的送风部11流动。由此,在使用者40的脚下形成自上向下的回流,因此,能够在有效避免在落座于座椅座垫31的使用者40的整个脚下产生温度不均的状态下适当地送出热风。
并且,如上所述,吹出部13是厚度小于热风形成部12的厚度的风路部件,因此,来自热风形成部12的热风(框状箭头F2)通过狭窄的风路后从吹出口13a被吹出(框状箭头F3)。因此,能够对热风赋予势头而以快的风速吹出。由此,在图5中框状箭头F3所示的热风流能够朝向前侧下方而发挥良好的指向性,因此能够更容易形成回流。因此,吹出部13形成得薄于热风形成部12除了成为能够避免前述的操作杆34的操作性降低的结构以外,还成为容易在使用者40的脚下形成回流的结构。
此外,由于回流的形成而使从使用者40的脚下回到送风部11的热风从位于送风部11的下方的吸入口11a被吸入到送风部11内。由此,温暖使用者40的脚下的空气流被吸入到送风部11而再次在热风形成部12被加热并从吹出部13被吹出,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热。
并且,如前述那样,吹出部前表面13b不仅兼作前部护罩,还由容易热辐射的材料构成,因此能够被热风加热而如图5中的箭头R所示那样地发出辐射热。由此,吹出部13中的兼作前部护罩的部位(吹出部前表面13b)变成热辐射面,因此,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处,能够并用基于热风的制热和基于来自热辐射面的辐射热的制热。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热效率。
并且,即使吹出部前表面13b不是热辐射面,也可以通过吹出部13兼作前部护罩来抑制发生热损失。具体而言,例如,若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则排气管从送风机连接于前部护罩而形成排气口。这里,由于在排气管内设置有热供给装置,因此来自热供给装置的热能在到达前部护罩(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之前经排气管而散到周围。由此产生热损失,制热效率降低。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吹出部前表面13b成为前部护罩,因此也可以不设置从送风部11连接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吹出用的管作为前部护罩以外的部件。因此,能够避免热能从管排放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以外的区域。因此,即使吹出部前表面13b不是热辐射面,也能够抑制制热时的来自管的热损失,因此能够提高制热效率。
此外,若吹出部前表面13b兼作前部护罩,则在将车载制热装置10安装于车辆用座椅30时,无需在前部护罩形成开口或者将管连接于前部护罩等这样的工序。因此,能够避免制造工序的复杂化。此外,由于可以使用吹出部13作为前部护罩,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吹出部1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座椅座垫31的前侧而兼作前部护罩即可。因此,作为在吹出部13中兼作前部护罩的部位,不仅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一的吹出部前表面13b。此外,在说明图5所示的回流的示例中,列举了将车载制热装置10设置于汽车等的驾驶席的情况,但当然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于此,车载制热装置10也可以设置在助手席或者后部座席等的座椅座垫31的下部前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一中,如图3所示,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30,吹出口13a形成为车辆用座椅30的中央部分最向前方突出的大致圆弧状,但也可以形成为中央部分是直线状、并且随着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
并且,也可以在吹出部13形成引导件,所述引导件用于使从吹出口13a排出的热风在宽度方向上呈放射状散放。通过形成引导件,从而能够使来自吹出口13a的热风进一步在宽度方向上扩展并吹出,热风呈扇状扩展而被送到使用者的整个脚下空间。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在热风形成部的前方,在比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吹出部是从吹出口的上缘延伸至到达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板状,其构成为热风导板,所述热风导板将来自吹出口的热风沿着其前表面而引导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该热风导板兼作前部护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送风部和热风形成部位于座椅座垫的里侧,热风导板的前端在座椅座垫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而弯曲。
此外,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中,在热风形成部的前方,在比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吹出部是从吹出口的上缘延伸至到达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板状,其构成为热风导板,所述热风导板将来自吹出口的热风沿着其前表面而引导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热风导板的前端在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弯曲。
另外,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同样。
[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例]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将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7是从侧方示出图6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中,吹出部13成为内部是热风风路的风路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二中,吹出部13成为对热风进行引导的板状部件,这点不同。
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1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同样,但在热风形成部12的前方并且比吸入口11a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12a,吹出部14成为从吹出口12a的上缘延伸至到达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板状部件。
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吹出口13a同样地,吹出口12a是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并且位于座椅座垫31的下方。从该吹出口12a吹出的热风以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沿着作为板状部件的吹出部14的前表面而被引导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因此,吹出部14可以称为“热风导板”。此外,吹出部14的前端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弯曲。为方便起见,将该前端称为“导板前缘14a”。此外,吹出部14的前表面也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吹出部13同样地兼作前部护罩。为方便起见,该吹出部14的前表面也称为“导板前表面14b”。
此外,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30,导板前缘14a形成为,弯曲成随着车辆用座椅30的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导板前缘14a也可以形成为,弯曲成中央部分为直线状、并且随着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
另外,送风部11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送风部11具备风扇马达21,在下表面形成有吸入口11a(参照图3)。除了与吹出部14的连结部位成为吹出口12a以外,热风形成部12的具体结构也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具备杆状的加热器22和整流板23(参照图3)。
[车载制热装置的动作例]
下面,除了参照图6和图7以外,还参照图8来对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10对使用者的脚下进行制热的动作的一个示例具体地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图6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热风的吹出和外部空气的吸入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10动作的情况下,基本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同样地,来自送风部11的空气流借助整流板23以在热风形成部12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方式流动并被加热器22加热而变成热风,朝向吹出部14流动(参照图8)。这里,如图7所示,吹出部14是从吹出口12a的上缘延伸至到达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板状,并且作为吹出部14的前端的导板前缘14a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弯曲。因此,如图8中的框状箭头F3所示,从吹出口12a吹出的热风沿着吹出部14的前表面(导板前表面14b)而被引导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并朝向使用者40的腿肚子附近吹出。
由此,吹出部14能够从比吸入口11a靠上方的位置将热风以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吹出到前方,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回流形成在使用者40的脚下。其结果是,能够在有效避免在落座于座椅座垫31的使用者40的整个脚下产生温度不均的状态下适当地送出热风。
此外,由于吹出部14为板状部件(热风导板),因此厚度小于热风形成部12的厚度。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吹出部13同样地,在操作操作杆34时与吹出部14抵接的可能性降低,因此能够确保操作杆34的运转范围较宽,能够避免滑动装置33的操作性降低。
此外,如图8中的框状箭头F5所示,由于回流的形成而从使用者40的脚尖回到送风部11的热风从位于送风部11的下方的吸入口11a被吸入到送风部11内。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地,温暖使用者40的脚下的空气流被吸入到送风部11而再次在热风形成部12被加热并从吹出部14被吹出,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热。
此外,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30,导板前缘14a构成为随着车辆用座椅30的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因此,来自导板前缘14a的热风在宽度方向上呈放射状扩展的同时被吹出,并呈扇状扩展而被送到使用者的整个脚下空间。
并且,若导板前表面14b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地采用容易热辐射的材料构成,则导板前表面14b能够通过热风的加热而如图8中的箭头R所示那样地发出辐射热。由此,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能够并用基于热风的制热和基于来自热辐射面的辐射热的制热,因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热效率。
此外,由于无需在前部护罩以外设置管,因此,即使导板前表面14b不是热辐射面,也由于能够抑制制热时的来自管的热损失,因此能够提高制热效率。此外,若导板前表面14b兼作前部护罩,则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地能够避免制造工序复杂化,并且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三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或者二的车载制热装置中,送风部、热风形成部和吹出部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一体化而设置在座椅座垫的前表面,其前表面兼作前部护罩。另外,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本实施方式三的车载制热装置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或者二的车载制热装置同样。
[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例]
图9是从侧方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三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和上述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10中,送风部11和热风形成部12均位于座椅座垫31的里侧,但在本实施方式三中,送风部11、热风形成部12和吹出部13一体化,并且成为配置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三的车载制热装置10中,上述实施方式一或者二的送风部11、热风形成部12和吹出部12或者吹出部14经一体型壳体15而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一体化而被安装于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此外,作为一体型壳体15的前表面的壳体前壁部15c兼作前部护罩。
车载制热装置10是覆盖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那样的平坦形状,在前表面下部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吸入口15a,在前表面上部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吹出口15b。吹出口15b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吹出口13a同样地朝向斜下方设置。在吸入口15a与吹出口15b之间,在下方设置有西洛克风扇等圆筒状风扇25,在其上设置有前述的杆状的加热器22。因此,在车载制热装置10中,圆筒状风扇25附近相当于送风部,加热器22附近相当于热风形成部,在比加热器22靠上侧并且直至到达吹出口15b的部位相当于吹出部。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或者二同样地,既可以在圆筒状风扇25与加热器22之间设置整流部件,也可以不采用圆筒状风扇25而采用风扇马达21并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或者二同样地设置整流板23来使空气流在宽度方向上扩展。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载制热装置10经安装部件26而安装于前方的托架35,从而设置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它公知的方法而设置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
作为一体型壳体15的前表面的壳体前壁部15c如前述那样兼作前部护罩,此外,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或者二同样地成为热辐射面。另一方面,在一体型壳体15的背面设置有背面隔热材料16。并且,在一体型壳体15的上表面后方(背面隔热材料16的上侧)设置有按压部17。通过设置背面隔热材料16,从而热能变得不容易散放到一体型壳体15的背面侧(座椅座垫31侧),因此能够避免热效率降低,并且还有助于维持来自前表面(壳体前壁部15c)的辐射热量。
此外,关于按压部17,在将车载制热装置10设置于座椅座垫31时,由于按压部17在宽度方向范围按压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因此在按压部17与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之间不会空开间隙。由此,呈现座椅座垫31与车载制热装置10的一体感,美观性提高,并且也不会有异物进入到间隙中的情况,因此能够省去打扫的工夫。
[车载制热装置的动作例]
下面,参照图9来对本实施方式三的车载制热装置10对使用者的脚下制热的动作的一个示例具体地进行说明。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制热装置10动作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圆筒状风扇25的旋转而使外部空气从下方的吸入口15a被导入(参照图9中的框状箭头F5)而形成空气流。该空气流被加热器22加热而变成热风,并朝向上方的吹出口15b流动(参照图9中的框状箭头F2),热风从该吹出口15b向斜下方被吹出。
由此,能够从比吸入口15a靠上方的吹出口15b以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向前方吹出热风,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回流形成于使用者40的脚下。其结果是,能够在有效避免在落座于座椅座垫31的使用者40的整个脚下产生温度不均的状态下适当地送出热风。
此外,由于回流的形成而使从使用者40的脚下回到送风部11的热风(参照图9中的框状箭头F5)从一体型壳体15的下方的吸入口15a被吸入到内部。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地,温暖使用者40的脚下的空气流被吸入到内部而再次被加热器22加热并从吹出口15b被吹出,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热。
并且,若壳体前壁部15c与上述实施方式一同样地采用容易热辐射的材料构成,则壳体前壁部15c能够通过热风的加热而如图9中的箭头R所示那样地发出辐射热。特别是,若如前述那样地设置有背面隔热材料16,则热风的加热变得容易传递到前侧。由此,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由于能够并用基于热风的制热和基于来自热辐射面的辐射热的制热,因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热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前部护罩与车载制热装置10的主体(一体型壳体15)一体化,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管。因此,即使壳体前壁部15c不是热辐射面,也能够抑制制热时的来自管的热损失,因此能够提高制热效率。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前部护罩,送风部、热风形成部和吹出部全部一体化,因此作为制热装置的结构被简化,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四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至三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中,相对于吸入口而设置有对外部空气的吸入方向进行引导的吸入用引导部件。
另外,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本实施方式四的车载制热装置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至三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同样。
图10是从侧方示出将本实施方式四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图11是示出图10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俯视图、侧视图和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四的车载制热装置10基本上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同样的结构,但如图10和图11所示,相对于吸入口11a而设置有对外部空气的吸入方向进行引导的吸入用引导部件27这点不同。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吸入用引导部件27位于车载制热装置10的送风部11和热风形成部12的下方,成为具有方形截面并且仅前表面开口的管部件。该吸入用引导部件27被设置成,将车载制热装置10的前方(即座椅座垫31的前方)和送风部11的下方的吸入口11a连接起来。由此,车载制热装置10变得容易从座椅座垫31的前方将在图11中由框状箭头F5所示的空气流(返回的热风)从吸入口11a吸入,因此能够提高制热效率。
吸入用引导部件27在本发明中不是必须结构,可以根据车辆用座椅30的形状或者设置状况等而适当地设置于车载制热装置10。此外,该吸入用引导部件27的具体形状不限于图10和图11所示的那样的管形状,既可以是宽度更宽的管形状,也可以除了前表面以外侧面也开口,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在导入空气流的领域中公知的结构。
(实施方式五)
本实施方式五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至四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中,在热风形成部的前方,在比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从而该热风形成部兼作吹出部,在送风部的下侧设置有将来自座椅座垫的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到吸入口中的吸入用引导部件。另外,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本实施方式五的车载制热装置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至四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同样。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五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13是从侧方示出图12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并且示出车载制热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具备作为风路部件的吹出部13,上述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10具备作为板状部件(热风导板)的吹出部14,但在本实施方式五中,成为如下的结构:在热风形成部12的前方,在比吸入口11a靠上方的位置设置吹出口12a,从而热风形成部12兼作吹出部。
具体而言,如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五的车载制热装置1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的车载制热装置10或者上述实施方式二的车载制热装置10同样,但为实质上不具备上述实施方式一中的吹出部13或者上述实施方式二中的吹出部14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如前述那样,具备如下结构的吹出部13或者吹出部14:位于热风形成部12的前侧,从比吸入口11a靠上方的位置将热风以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向前方吹出,但若如图13所示那样,热风形成部12的吹出口12a(还参照图7和图8)能够从比吸入口11a靠上方的位置以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将热风向前方吹出,则也可以没有吹出部13或者吹出部14。在该情况下,热风形成部12可以兼作吹出部。
此外,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30,热风形成部12的吹出口12a以车辆用座椅30两端侧处于后方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吹出口12a也可以形成为,弯曲成中央部分为直线状、并且随着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的是,如图13所示,在送风部11的下侧具备前方吸入用引导部件24。该前方吸入用引导部件24是用于将来自座椅座垫31的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到吸入口11a中的部件,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为覆盖吸入口11a的下侧和后方的板状的部件。前方吸入用引导部件24不是必须结构,但通过设置该部件而使外部空气从前方和侧方被导入到吸入口11a中,因此,当在使用者40的脚下形成有前述的回流的情况下,容易将从前方返回的热风(图5或者图8中的框状箭头F5)导入到吸入口11a中,因此能够提高制热效率。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实质上省去了相当于吹出部13或者吹出部14的结构,因此,虽然来自吹出口12a的热风能够成为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但热风的实质的吹出位置(图5或者图8中的框状箭头F3所示的热风的吹出位置)成为比上述实施方式一或者二低的位置。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或者二相比,可能有时相对地不容易形成在图5中用框状箭头F3、F4和F5所示的回流。但是,通过设置前方吸入用引导部件24,从而变得容易形成框状箭头F5所示的空气流(返回的热风),因此,结果是,能够良好地形成回流。
此外,由于从上方观察车辆用座椅30,吹出口12a形成为随着车辆用座椅30的两端部分成为两端侧而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因此,吹出口12a的热风在宽度方向上呈放射状地扩展的同时被吹出,并扩展成扇状而被送到使用者的整个脚下空间。
(实施方式六)
本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至五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中,将吹出部的前端配置在比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侧端部靠后方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中,吹出部也可以构成为前表面被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载制热装置具备:送风部,其设置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热风形成部,其内部具备加热器,对来自送风部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部,其将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吹出到上述座椅座垫的前方,将吹出部的前端配置在比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侧端部靠后方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中,吹出部也可以兼作前表面为装饰部件的前部护罩。
另外,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本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至五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同样。
[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例]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图14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和车辆用座椅的框架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示出安装有图14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状态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如图16所示,车辆用座椅30由座椅靠背32、座椅座垫31和靠枕41构成,座椅靠背32和座椅座垫31的缓冲垫(未图示)载置于座椅框架,它们分别被表皮材料32a和表皮材料31a覆盖。
车辆用座椅30的座椅框架由构成座椅靠背32的座椅靠背框架(未图示)、构成座椅座垫31的落座框架42构成。
将缓冲垫(未图示)载置于座椅靠背框架,采用表皮材料32a从缓冲垫上方包覆而形成座椅靠背32,该座椅靠背32从后方支撑使用者的后背。
将缓冲垫43载置于落座框架42,利用表皮材料31a从缓冲垫43上方包覆而形成座椅座垫31,该缓冲垫43成为从下方支撑使用者的结构。此外,落座框架42的后端部经调节机构(未图示)而与座椅靠背框架连结。
如图15所示,落座框架42具备:侧框架44,其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框体,沿着左右方向分离;作为板状框架的盘状框架45,其架设在侧框架44的前方侧(前端);作为连结部件的构件管46,其配设在侧框架44的后方侧;和作为弹性部件的多个弹簧47,其架设在侧框架44。
盘状框架45与侧框架44的前方侧紧固接合,构件管46架设接合于侧框架44的后方侧,利用盘状框架45和构件管46连结侧框架44。
盘状框架45由金属形成,主要支撑使用者的大腿部,其上表面形成为大致平坦的大致矩形形状。盘状框架45形成有前方端部向下方弯折而成的前方弯折部45a,表皮材料31a的端部被卡定于前方弯折部45a的下方端部。
如图14和图15所示,车载制热装置10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而固定于车辆用座椅30的落座框架42的盘状框架45的下表面。
如图14和图15所示,车载制热装置10具备送风部11、热风形成部12和吹出部13等。送风部11通过螺钉等而固定于座椅座垫31的盘状框架45的下表面侧前方位置,内部设置有风扇马达21,并且朝向下侧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喇叭口)(未图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部11的形状是与容纳在内部的风扇马达21的形状相应的大致圆板状,其一部分突出而与热风形成部12连通连接。另外,不特别地限定送风部11的具体结构,例如,为如下的结构即可:在公知的树脂制壳体内设置有公知的风扇马达21,形成有公知形状的吸入口。
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入口设置在送风部11的下表面即可,但不限于此,即使设置在送风部11的侧面或者前表面等,朝向下侧即可。例如,也可以在送风部11的侧面或者前侧的面(与热风形成部12连结的附近的面)以朝向下侧的方式设置吸入口。通过使吸入口朝向下侧,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来自吹出口13a的热风直接从吸入口被吸入。另外,只要吸入口是来自吹出口13a的热风不直接被吸入到吸入口中的结构,则不仅可以朝向下侧,也可以朝向前侧或者侧方。
热风形成部12在座椅座垫31的里侧位于比送风部11靠下游的位置,其对来自送风部11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此外,在热风形成部12的内部设置有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加热器22。热风形成部12的形状为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平坦形状,在热风形成部12的内部设置有整流板(未图示),以便将来自送风部11的送风均匀地送到吹出部13。
加热器22以与来自送风部11的送风方向交叉的状态设置在热风形成部1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22采用PTC陶瓷加热器。PTC陶瓷加热器有可能在受到冲击等的情况下发生破损。在将PTC陶瓷加热器配置在吹出部13的情况下,有可能吹出部13被使用者误踢而导致PTC陶瓷加热器发生破损,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配置在位于车辆用座椅30的下方的热风形成部12,因此不会被使用者误踢,能够防止破损。此外,整流板设置在热风形成部12的比加热器22靠上游侧的位置,使从送风部11产生的空气流指向加热器22。
另外,不特别地限定热风形成部12的具体结构,例如,是在公知的树脂制壳体内设置有公知的加热器22的结构即可。此外,热风形成部12也可以是在加热器22的上游侧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结构。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前述的整流板等整流部件,以便使从大致圆板状的送风部11送来的空气流扩展到整个加热器22(座椅座垫31的整个宽度方向)。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若能够根据送风部11或者热风形成部12的种类或者形状而使来自送风部11的空气流充分地在宽度方向上扩展,则也可以不一定设置整流部件。
吹出部13位于热风形成部12的前侧,是用于将来自热风形成部12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31的前方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如下的风路部件:其内部成为使热风流通的热风风路,在其前端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13a。
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出部13是与平坦形状的热风形成部12一体地连接而构成的平坦形状。此外,在吹出部13的比送风部11的吸入口靠上方、并且成为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13a。并且,如图14所示,吹出部13的上端形成得比盘状框架45稍低,吹出部13的前端配置在比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侧端部靠后方的位置。
此外,吹出口13a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朝向斜下方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开口。另外,吹出口13a的形状不限于槽隙状,例如,既可以是多个小的开口沿着宽度方向并列配置成一列的形状,也可以是大约2~3个的槽隙状的开口沿着宽度方向并列配置的形状。
并且,吹出部13前表面为有光泽的平滑面,以便装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但也可以形成各种装饰形状。
[车载制热装置10的动作例]
下面,对车载制热装置10对使用者的脚下进行制热的动作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
通过操作设置于汽车等车辆的未图示的操作部等,从而当车载制热装置10开始动作后,送风部11的风扇马达21旋转而形成空气流,如图14中的框状箭头所示,形成从送风部11朝向热风形成部12流动的空气流。该空气流借助整流板从送风部11以在热风形成部12的宽度方扩展的方式流动。热风形成部12具备加热器22,因此空气流被加热器22加热而变成热风,从热风形成部12朝向吹出部13流动。
在吹出部13的比送风部11的吸入口靠上方、并且成为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将热风吹出的吹出口13a。并且,该吹出口13a成为在宽度方向上扩展的槽隙状的开口。因此,如图14中的框状箭头所示,吹出部13能够从比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将热风以在座椅座垫31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状态向前方吹出。
由此,从上方的吹出口13a向前方吹出的热风(框状箭头)朝向使用者的腿肚子附近吹出。然后,热风在使用者的脚尖处下降并且方向从前方转换到后方,并且,从下方朝向斜上方的送风部11流动。由此,在使用者的脚下形成自上向下的回流,因此,能够在有效避免在落座于座椅座垫31的使用者的整个脚下产生温度不均的状态下适当地送出热风。
吹出部13是厚度小于热风形成部12的厚度的风路部件,因此,来自热风形成部12的热风通过狭窄的风路后从吹出口13a被吹出。因此,能够对热风赋予势头而以快的风速吹出。由此,从吹出口13a吹出的热风流能够朝向前侧下方而发挥良好的指向性,能够更容易形成回流。通过将吹出部13形成得薄,从而能够抑制吹出部13在使用者的脚下成为障碍。
此外,由于回流的形成而使从使用者的脚下回到送风部11的热风从位于送风部11的下方的吸入口被吸入到送风部11内。由此,温暖使用者的脚下的空气流被吸入到送风部11而再次在热风形成部12被加热并从吹出部13被吹出,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制热。
并且,吹出部13前表面不仅兼作车辆用座椅的装饰,还由容易热辐射的材料构成,因此能够被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由此,吹出部13前表面变成热辐射面,因此,在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处,能够并用基于热风的制热和基于来自热辐射面的辐射热的制热。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热效率。
即使吹出部13前表面不是热辐射面,也能够抑制发生热损失。具体而言,例如,若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则排气管从送风机连接于前部护罩而形成排气口。这里,由于在排气管内设置有热供给装置,因此来自热供给装置的热能在到达前部护罩(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之前经排气管而散到周围。由此产生热损失,制热效率降低。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吹出部13前表面成为装饰部件(前部护罩),因此也可以不设置将从送风部11连接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的吹出用的管作为前部护罩以外的部件。因此,能够避免热能从管排放到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以外的区域。因此,即使吹出部13前表面不是热辐射面,也能够抑制制热时的来自管的热损失,因此能够提高制热效率。
此外,若吹出部13前表面兼作装饰部件(前部护罩),则在将车载制热装置10安装于车辆用座椅30时,无需在前部护罩形成开口或者将管连接于前部护罩等这样的工序。因此,能够避免制造工序的复杂化。此外,由于可以使用吹出部13作为前部护罩,因此能够抑制部件数量增加。
当使用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30后,由于使用者的体重而使座椅座垫31的缓冲垫43变形,变形的缓冲垫43按压吹出部13,在显著的情况下有可能吹出部13发生破损。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吹出部13的上端形成得稍低于盘状框架45,因此,即使在体重重的使用者落座而缓冲垫43大幅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缓冲垫43的变形也不会影响吹出部13,能够防止吹出部13破损。
此外,吹出口13a的前端配置在比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侧端部靠后方的位置,吹出口13a被座椅座垫31从上方覆盖,因此,物体变得不容易与吹出口13a抵接,能够防止吹出口13a破损。
(实施方式七)
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为:在实施方式一至六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中,在吹出部与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设置有覆盖间隙上方的罩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将罩部件固定于座椅座垫的两侧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将装饰部件配设于座椅座垫的两侧面,将罩部件固定于装饰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将由树脂和/或金属构成的芯材被缝入到罩部件的座椅座垫侧的端缘,将芯材固定于座椅座垫的两侧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上述吹出部构成为,前表面被上述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
此外,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具备:送风部,其设置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热风形成部,其内部具备加热器,对来自送风部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吹出部,其将来自热风形成部的热风吹出到座椅座垫的前方,在吹出部与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设置有覆盖间隙上方的罩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使罩部件的座椅座垫侧端缘咬入到座椅座垫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对罩部件的表面实施与装饰部件同样的装饰。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在座椅座垫的两侧面配设装饰部件,并且采用与座椅座垫的表皮材料同样的部件形成罩部件,将由树脂和/或金属构成的芯材被缝入到罩部件的座椅座垫侧的端缘,将芯材固定于装饰部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中,也可以这样:吹出部兼作前表面为装饰部件的前部护罩。
另外,除了上述特征以外,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可以构成为与实施方式一至六的车载制热装置中的任一车载制热装置同样。
[车载制热装置的结构例]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车辆用座椅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将图17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和车辆用座椅的框架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示出安装有图17所示的车载制热装置的状态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如图17~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与实施方式六的车载制热装置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在吹出部13与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侧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设置有覆盖间隙上方的罩部件48这点不同。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
吹出部13配设成在与座椅座垫31的前表面侧端部之间具有间隔。吹出部13与座椅座垫31之间的间隔设定成如下的尺寸:即使在使用者落座或者跪于座椅座垫31上等时座椅座垫31发生变形,座椅座垫31也不接触吹出部13。图17中采用双点划线图示了座椅座垫31变形的状态。
此外,如图19所示,以覆盖吹出部13与座椅座垫31之间的间隔的方式配设有罩部件48,罩部件48的两端固定于合成树脂制的装饰部件49,所述装饰部件49安装于座椅座垫31的两侧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48由合成树脂形成,罩部件48的座椅座垫31侧端缘以稍许(在本实施方式中大约1~5mm)咬入于座椅座垫31中的方式固定于装饰部件49。在使用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30的情况下,座椅座垫31以相对于固定的罩部件48而滑动的方式变形,在罩部件48与座椅座垫31之间不会产生间隙。
由于在罩部件48与座椅座垫31之间不产生间隙,因此,在罩部件48与座椅座垫31之间外观上能够看起来没有不谐调感,并且能够防止尘埃、异物等混入。
在座椅座垫31内收纳有缓冲垫43,由于缓冲垫43是发泡部件制,因此座椅座垫31的尺寸公差形成得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这样:使罩部件48咬入于座椅座垫31中大约1~5mm来吸收座椅座垫31的尺寸公差,使得即使在尺寸公差大的座椅座垫31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罩部件48与座椅座垫31之间也不会产生间隙。
罩部件48实施与装饰部件49同样的装饰,从而能够形成没有不谐调感的外观,不会损坏外观。此外,由于在使用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30时接触罩部件48,有可能罩部件48发生破损,因此,为了抑制罩部件48破损,优选的是,采用PP(聚丙烯)或者PE(聚乙烯)等具有粘性的材料。PP或者PE等的材质成形性好、适合作为外观部件,这自不待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部件48由合成树脂形成,但也可以采用皮等与座椅座垫31的表皮材料31a同样的原材料。在采用与表皮材料31a同样的原材料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构成为这样:通过将由合成树脂或者金属等构成的线状或者板状的芯材被缝入到罩部件48的座椅座垫31侧的端缘和车载制热装置10的吹出部13侧的端缘、并将该芯材固定于座椅座垫31的两侧面的装饰部件49,从而阻止罩部件48移动。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使用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30而座椅座垫31发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在罩部件48与座椅座垫31之间产生间隙。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将罩部件48固定于装饰部件49的结构,但也可以去掉装饰部件49而采用固定于座椅座垫31的结构。
[车载制热装置的作用效果]
另外,当使用者落座于车辆用座椅30后,由于使用者的体重而使座椅座垫31的缓冲垫43变形,变形的缓冲垫43按压吹出部13,在显著的情况下有可能吹出部13发生破损。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10中,吹出部13配设成在与座椅座垫31之间具有间隔,由于间隔设定成如下的尺寸:即使由于使用者落座等而使座椅座垫31发生变形,座椅座垫31也不接触吹出部13,因此,不会由于座椅座垫31变形而使吹出部13发生破损。
由于吹出部13与座椅座垫31之间的间隔被罩部件48覆盖,因此不会损坏美观,尘埃等也不会进入到吹出部13与座椅座垫31之间。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吹出部13与座椅座垫31之间的间隔设定成如下的尺寸:即使由于使用者落座等而使座椅座垫31发生变形,座椅座垫31也不接触吹出部13,但不限于此。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七的车载制热装置安装于座椅的状态的另一示例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0中,采用双点划线图示了座椅座垫发生变形的状态。
例如,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如图20所示,设定成借助座椅座垫31的变形而使座椅座垫31与吹出部13接触的尺寸,借助座椅座垫31的变形而使吹出部13向前方侧挠曲。另外,优选的是,在吹出部13成为挠曲的结构时,将热风形成部12与吹出部13的连接部分形成为圆弧状,构成为容易挠曲。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内容,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适当地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多个变形例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以广泛地适当应用于安装于汽车等车辆用座椅的制热装置的领域。
标号说明
10:车载制热装置
11:送风部
11a:吸入口
12:热风形成部
12a:吹出口
13:吹出部(风路部件)
13a:吹出口
13b:吹出部前表面(前部护罩)
14:吹出部(板状部件、热风导板)
14a:导板前缘
14b:导板前表面(前部护罩)
15:一体型壳体
15a:吸入口
15b:吹出口
15c:壳体前壁部(前部护罩)
16:背面隔热材料
21:风扇马达
22:加热器
23:整流板
25:圆筒状风扇
27:吸入用引导部件
30:车辆用座椅
31:座椅座垫
33:滑动装置
34:操作杆
37:滑轨
40:使用者
42:落座框架
43:缓冲垫
44:侧框架
45:盘状框架
45a:前方弯折部
46:构件管
47:弹簧
48:罩部件
49:装饰部件

Claims (19)

1.一种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制热装置具备:
送风部,其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落座部即座椅座垫的下部前方,设置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
热风形成部,其内部具备加热器,对来自上述送风部的送风进行加热而形成热风;和
吹出部,其将来自上述热风形成部的上述热风吹出到上述座椅座垫的前方,
该吹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而兼作装饰部件的前部护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部的位于上述前表面的部位构成为被上述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部和上述热风形成部位于上述座椅座垫的里侧,
上述吹出部的内部成为使来自上述热风形成部的上述热风流通的热风风路,
在上述吹出部的前端、并且成为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将上述热风吹出的吹出口,
上述吹出部的前表面兼作上述前部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热风形成部的前方,在比上述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上述热风吹出的吹出口,
上述吹出部是从上述吹出口的上缘延伸至到达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板状,其构成为热风导板,所述热风导板将来自上述吹出口的热风沿着其前表面而引导至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
该热风导板兼作上述前部护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部、上述热风形成部和上述吹出部在上下方向上成为一体而设置在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
该前表面兼作上述前部护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吸入口朝向下侧设置,
上述吹出部位于上述热风形成部的前侧,其构成为从比上述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向前方吹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部是在上述座椅座垫的宽度方向上扩展的平坦形状,
上述吹出部的厚度小于上述热风形成部的厚度,上述吹出部的内部成为使来自上述热风形成部的上述热风流通的热风风路,
上述吹出部的前端配置在比上述吸入口靠上方、并且成为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在该前端设置有将上述热风吹出的吹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热风形成部的前方,在比上述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上述热风吹出的吹出口,
上述吹出部是从上述吹出口的上缘延伸至到达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的板状,其构成为热风导板,所述热风导板将来自上述吹出口的热风沿着其前表面而引导至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热风形成部的前方,在比上述吸入口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上述热风吹出的吹出口,从而该热风形成部兼作上述吹出部,
在上述送风部的下侧设置有将来自上述座椅座垫的前方的外部空气导入到上述吸入口中的吸入用引导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加热器以与来自上述送风部的送风方向交叉的状态设置在上述热风形成部内,
在上述热风形成部的比上述加热器靠后侧的位置设置有整流部件,所述整流部件使空气流从上述送风部指向上述加热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吹出部的前端,在成为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的位置设置有吹出上述热风的吹出口,
从上方观察上述车辆用座椅,上述吹出口形成为与车辆用座椅中央对应的部分向前方突出、与上述车辆用座椅两端侧对应的部分变成后方的大致圆弧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热风形成部内部的加热器宽度相比,上述吹出口的宽度更宽。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部的前端配置在比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侧端部靠后方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部构成为,前表面被上述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吹出部与上述座椅座垫的前表面侧端部之间形成间隙,设置有覆盖上述间隙的上方的罩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部件固定于上述座椅座垫的两侧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座椅座垫的两侧面配设装饰部件,上述罩部件固定于上述装饰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树脂和/或金属构成的芯材被缝入到上述罩部件的上述座椅座垫侧的端缘,上述芯材固定于上述座椅座垫的两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载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吹出部构成为,前表面被上述热风加热而发出辐射热。
CN201380062445.6A 2012-12-14 2013-11-29 车载制热装置 Active CN104837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73801 2012-12-14
JP2012-273800 2012-12-14
JP2012273800 2012-12-14
JP2012-273801 2012-12-14
JP2013-020152 2013-02-05
JP2013020152 2013-02-05
JP2013038387 2013-02-28
JP2013038388 2013-02-28
JP2013-038387 2013-02-28
JP2013-038388 2013-02-28
PCT/JP2013/007029 WO2014091705A1 (ja) 2012-12-14 2013-11-29 車載暖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37676A CN104837676A (zh) 2015-08-12
CN104837676B true CN104837676B (zh) 2016-12-21

Family

ID=5093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2445.6A Active CN104837676B (zh) 2012-12-14 2013-11-29 车载制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649960B2 (zh)
EP (1) EP2933135B1 (zh)
JP (2) JP5824675B2 (zh)
CN (1) CN104837676B (zh)
WO (1) WO20140917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4272B (zh) * 2013-07-02 2017-07-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制热系统
WO2015030195A1 (ja) 2013-08-30 2015-03-0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
DE112014006737T5 (de) * 2014-06-12 2017-05-11 Gentherm Automotive Systems (China) Ltd. Lüftungsvorrichtung zum Liefern von Luft an einen Fahrgast auf einem Fahrzeugsitz
JP6287906B2 (ja) * 2015-03-13 2018-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10023084B2 (en) * 2015-07-15 2018-07-17 Gentherm Inc. Vehicle seat with slidable air coupling
US11040643B2 (en) * 2015-08-04 2021-06-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sulating sheet, and backrest seat and cold weather garment employing the same
JP6504308B2 (ja) * 2016-02-23 2019-04-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空調装置
US9789796B1 (en) * 2016-04-13 2017-10-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at with a cylindrical ventilation fan
WO2018003307A1 (ja) * 2016-06-30 2018-01-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シート送風装置
JP2019084295A (ja) * 2017-11-10 2019-06-0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空調シート
TWI651069B (zh) * 2017-12-12 2019-02-21 日商夏普股份有限公司 椅子用送風單元及附送風功能之椅子
JP2021075187A (ja) * 2019-11-11 2021-05-2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793A (zh) * 2010-10-16 2012-01-11 吴海荣 一种冷热式汽车座垫
CN202319988U (zh) * 2011-11-16 2012-07-1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0709A (ja) * 1984-01-18 1985-08-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温風式シ−トヒ−タ
JP4224939B2 (ja) * 2000-03-31 2009-02-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516102A (ja) * 2003-03-17 2006-06-22 ヴィー・エー・テー・オートモーティヴ・システムス・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車両の車室用空調装置
JP2004283403A (ja) * 2003-03-24 2004-10-14 Denso Corp シート空調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US20070193279A1 (en) 2004-03-09 2007-08-23 Noriyuki Yoneno Air Conditioned Seat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2005253490A (ja) * 2004-03-09 2005-09-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調座席装置
JP2010242601A (ja) * 2009-04-03 2010-10-28 Panasonic Corp 遠心式送風機及び自動車用シート
JP2011126329A (ja) * 2009-12-15 2011-06-30 Mitsubishi Fuso Truck & Bus Corp バス車両の暖房装置
JP5485027B2 (ja) * 2010-06-07 2014-05-0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230672B1 (ko) * 2011-01-17 2013-02-07 갑을오토텍(주) 차량 시트용 냉난방장치
JP2012183154A (ja) * 2011-03-04 2012-09-27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JP6044506B2 (ja) * 2013-10-25 2016-12-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6201632B2 (ja) * 2013-10-25 2017-09-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EP3135532B1 (en) * 2014-10-07 2017-09-20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Motor vehicle having a seat provided with a system for supplying conditioned air
US10065544B2 (en) * 2015-05-07 2018-09-04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793A (zh) * 2010-10-16 2012-01-11 吴海荣 一种冷热式汽车座垫
CN202319988U (zh) * 2011-11-16 2012-07-11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10260A1 (en) 2017-07-27
JPWO2014091705A1 (ja) 2017-01-05
JP6296395B2 (ja) 2018-03-20
EP2933135A1 (en) 2015-10-21
JP2015171890A (ja) 2015-10-01
EP2933135B1 (en) 2020-04-15
WO2014091705A1 (ja) 2014-06-19
US9649960B2 (en) 2017-05-16
CN104837676A (zh) 2015-08-12
EP2933135A4 (en) 2016-01-27
JP5824675B2 (ja) 2015-11-25
US20150329028A1 (en) 2015-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37676B (zh) 车载制热装置
CN103050742B (zh) 车用电池冷却装置
US7784863B2 (en) Vehicle seat
US20090008970A1 (en) Backrest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With An Air Supply Device
US9845031B2 (en) Seat with warmer
CN104807080B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807078B (zh)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
US20170253107A1 (en) Thermal system with high aspect ratio vent
CN104507750B (zh) 交通工具用供暖装置以及带供暖的交通工具用座椅
JP6613521B2 (ja) 温調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温調シート
CN1571740A (zh) 尤其用于汽车的车辆通风装置
JP2014156154A (ja) 車両用暖房装置及び暖房付き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モジュール
JP2020158050A (ja) エアコンユニット用カバー取付構造
CN205364562U (zh) 一种3d打印机喷头及3d打印机
KR20150113227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통풍장치
CN200984977Y (zh) 冷风汽车座垫
CN209877137U (zh) 空调室内机
JP201308652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1126329A (ja) バス車両の暖房装置
JP3221029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09877136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1854398B1 (ko) 차량 통풍시트용 자유 접이식 송풍 장치 및 그 송풍 장치를 포함한 차량용 통풍 시트
JP6317973B2 (ja) 座席装置、および車両
TWM261396U (en) Car seat structure improvement
JP2023107235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02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utomotive Electronic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