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6074A -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26074A CN104826074A CN201510273102.5A CN201510273102A CN104826074A CN 104826074 A CN104826074 A CN 104826074A CN 201510273102 A CN201510273102 A CN 201510273102A CN 104826074 A CN104826074 A CN 1048260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chinese medicine
- fructus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它是以红参、麦冬、五味子、麻黄、附子、干姜、细辛、当归、桂枝、补骨脂、淫羊藿、黄芪、炒白术、红景天、瓜蒌、薤白、丹参、川芎、炒桃仁、降香、怀牛膝、杜仲、巴戟天、生山楂为原料,属于中药发明领域。根据每味中药的不同特性,以洗净切块预处理后,按比例配制,经特殊方法制作,具有回阳纳气、活血化瘀、补肾养心、润肺生津作用,本发明产品组合及制作方法独特,经临床验证,该药治疗效果显著,治疗周期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任何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律每分钟低于60 次以下者;也可见于健康人,尤其是运动员等;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 间期可略有延长。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病、心肌梗死、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系由于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上升速度减慢、最大舒张期电位负值增大阈电位水平上移等,使窦房结自律性强度降低所致。
窦性心动过缓属于中医的“惊悸”、“怔忡”的范围,《素问·痹论》、《灵柩·经脉根结篇》均有“脉缓”、“过快”、“不齐”等记载。汉.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以“惊悸”为名,并有“动即为惊,弱则为悸”的记载。
现代医学在药物治疗上没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一是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氨茶碱等改善急性心动过缓的症状,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停药后复发率高,并且副作用大;二是安装人工起搏器,但是由于其费用高昂,使用年限短,目前尚不能成为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三是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的方法治疗窦性心动过缓,根据实际效果来看,短效尚可,远期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红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滇南本草》中记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 、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 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性味:辛、微苦,温。归经: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日华子本草》中记载: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别录》中记载: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效: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纲目》中记载: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 、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全草。性味:辛,温。归心、肺、肾经。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本经》中记载: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别录》中记载: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功效: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玉楸药解》中记载:温暖水土,消化饮食,升达脾胃,收敛滑泄、遗精、带下、溺多、便滑诸证。
淫羊藿: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 (Sieb.et Zucc.)Maxim. 、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巫山淫羊藿Epimedium wushanense T.S.Ying、或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别录》中记载:坚筋骨。消瘰疬、赤痈;下部有疮,洗,出虫。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炒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的炮制品。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本经》中记载:"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红景天Rhodiola saera (Prain) Fu,以全草入药。9~10月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涩,寒。归肺经。功效:清肺止咳,止血,止带。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白带;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
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微苦、寒。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效: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性味:辛、苦,温。归肺、胃、大肠经。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本草拾遗》中记载:调中,主久利不瘥,大腹内常恶者,但多煮食之。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滇南本草》中记载: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日华子本草》中记载: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炒桃仁:是桃仁的炒制品。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本经》中记载: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性味:辛,温。归肝、脾经。功效: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纲目》中记载: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根。性味:苦、酸,平。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日华子本草》中记载: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的干燥树皮。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玉楸药解》中记载:益肝肾,养筋骨,去关节湿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挛。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性味:甘,辛,微温。归肾、肝经。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安五脏,定心气,除一切风。疗水肿。
生山楂: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效: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本草再新》中记载: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黄芪补气升阳,附子回阳救逆、助阳补火,细辛回阳化饮,麻黄通窍发汗,薤白通阳行气,干姜回阳通脉,桂枝助阳化气,补骨脂助阳纳气,以上七味药均为君药,首先从根本上助阳纳气、温经通阳,使病症得到根本的控制。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红参、丹参活血通经,炒桃仁、降香活血祛瘀,生山楂行气散瘀。久病成虚,因虚致瘀,以上七味药作为臣药,一方面辅助君药助阳纳气、温经通阳;另一方面作为臣药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行气功效。五味子补肾宁心,淫羊藿、怀牛膝、杜仲、巴戟天补肾健骨,以上五味药作为佐药,归肾经,从病理上治疗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诱因,作为佐药既能促进君臣二药的助阳纳气、活血化瘀功效,又能反佐君臣二药促进机体疏肝补血、补肾养心。麦冬、炒白术、红景天、瓜蒌归肺、胃经,具有润肺清心、养阴生津的功效;同时作为方中使药,具有调和诸药药效,有效促进机体对药效成分的吸收。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具有回阳纳气、活血化瘀、补肾养心、润肺生津的作用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本发明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该中药制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富含氨基酸有17种以上,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铬、铜、硼、锰、锶、和锌,另含钙、钾、镁、磷几种人体宏量元素。以上营养成分都是人体必需物质,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红参10-14份、麦冬13-17份、五味子10-14份、麻黄10-14份、附子13-17份、干姜18-22份、细辛2-4份、当归16-20份、桂枝18-22份、补骨脂18-22份、淫羊藿16-20份、黄芪48-52份、炒白术22-26份、红景天16-20份、瓜蒌22-26份、薤白10-14份、丹参18-22份、川芎13-17份、炒桃仁10-14份、降香10-14份、怀牛膝16-20份、杜仲18-22份、巴戟天13-17份、生山楂28-32份。
其中优选为:红参12份、麦冬15份、五味子12份、麻黄12份、附子15份、干姜20份、细辛3份、当归18份、桂枝20份、补骨脂20份、淫羊藿18份、黄芪50份、炒白术24份、红景天18份、瓜蒌24份、薤白12份、丹参20份、川芎15份、炒桃仁12份、降香12份、怀牛膝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5份、生山楂30份。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取细辛、川芎、当归、桂枝、炒桃仁、炒白术、生山楂,研磨,过120目筛,混匀,备用;
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取五味子用纱布包扎,备用;
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附子用温水浸泡48小时后捞出,晒干,磨粉,过120 目筛,备用;
步骤四: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取红参、麦冬、干姜、淫羊藿、黄芪、丹参、怀牛膝、杜仲、巴戟天药材置于砂锅中,加入8倍体积的水,煮沸后,加入麻黄、红景天、瓜蒌、薤白武火熬煮40~50分钟,再加入2倍体积的水,将补骨脂、降香、五味子投入砂锅中,武火熬煮15~20分钟,转文火熬煮20~30分钟得滤液,反复熬煮三次合并所得滤液,备用;
步骤五:将步骤四滤液、步骤一和步骤三粉末混合,搅匀,将药汤进行浓缩加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药液浓缩为75℃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20的稠膏,将稠膏风干粉碎,加入蜂蜜、防腐剂、润湿剂等,进行捶打、搓条、成丸,晾干,分装入袋,每粒有效成分0.05g,既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蜜丸。
本发明使用方法:取蜜丸6粒,饭后一小时内口服,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药物具有回阳纳气、活血化瘀、补肾养心、润肺生津的作用,且止痛效果好,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减少西药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减轻患者的病痛,据对临床24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2.5%,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红参12份、麦冬15份、五味子12份、麻黄12份、附子15份、干姜20份、细辛3份、当归18份、桂枝20份、补骨脂20份、淫羊藿18份、黄芪50份、炒白术24份、红景天18份、瓜蒌24份、薤白12份、丹参20份、川芎15份、炒桃仁12份、降香12份、怀牛膝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5份、生山楂30份。
实施例二:红参13份、麦冬14份、五味子13份、麻黄11份、附子15份、干姜19份、细辛3份、当归19份、桂枝21份、补骨脂20份、淫羊藿18份、黄芪51份、炒白术25份、红景天18份、瓜蒌24份、薤白12份、丹参21份、川芎15份、炒桃仁12份、降香12份、怀牛膝18份、杜仲19份、巴戟天15份、生山楂31份。
实施例三:红参14份、麦冬14份、五味子13份、麻黄13份、附子15份、干姜21份、细辛3份、当归18份、桂枝20份、补骨脂20份、淫羊藿18份、黄芪51份、炒白术26份、红景天17份、瓜蒌24份、薤白13份、丹参20份、川芎16份、炒桃仁11份、降香11份、怀牛膝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6份、生山楂30份。
就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123例,男女比例1:1.05,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0岁,病程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 诊断标准
1、心率低于60 次/ 分。
2、临床表现:心悸、气短、困乏无力或头晕、甚至晕厥。
3、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迟弱。
4、心电图确诊为窦性心动过缓。
5、排除逃走神经刺激、药物、甲状腺功能低下、阻塞性黄疸、高血钾等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三、治疗方法:
1、观察组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一,称取原料药按发明实施方法治疗,取蜜丸,每次6粒,饭后一小时内温服,每日3次。7天为一个疗程。
2、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异丙肾上腺素治疗方法,治疗观察期为7天。
四、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心率大于60 次/分,经静息心电图确定心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半年以上未见复发者。
2、有效:心率大于60 次/分,经静息心电图确定心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停药半年以后心率在55-60 次/分之内,无临床症状或有轻微症状者。
3、无效:服药一个月后,心率增快,停药后心率下降到原来水平或心率无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者。
五、治疗结果统计:
对照组结果统计
使用该中药制剂两个疗程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情况
其中: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本发明中药在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治愈率,效果显著,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任何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典型病例及疗效:
病例一、患者张某某,男,53 岁,三年前曾患心肌炎,治愈后心律就不规整、心率缓慢、每分钟约56次左右,明显胸闷、心悸、气短,稍加活动后症状加重,近半年来自感症状加重伴肢寒畏冷、自汗出、心慌明显。2011 年5 月来诊,确诊为窦性心动过缓,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患者张某某,男,55岁,患冠心病四年余,近一年来明显胸闷心慌、气短、不能活动、心率57次/分,多方治疗无效。2011 年8 月来诊,确诊为冠心病心动过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制制剂,以及所选的制备方法,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效果甚好,两个疗程后彻底治愈,心率达67次/分,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电话随访半年未复发。
Claims (4)
1.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红参10-14份、麦冬13-17份、五味子10-14份、麻黄10-14份、附子13-17份、干姜18-22份、细辛2-4份、当归16-20份、桂枝18-22份、补骨脂18-22份、淫羊藿16-20份、黄芪48-52份、炒白术22-26份、红景天16-20份、瓜蒌22-26份、薤白10-14份、丹参18-22份、川芎13-17份、炒桃仁10-14份、降香10-14份、怀牛膝16-20份、杜仲18-22份、巴戟天13-17份、生山楂28-32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制成:红参12份、麦冬15份、五味子12份、麻黄12份、附子15份、干姜20份、细辛3份、当归18份、桂枝20份、补骨脂20份、淫羊藿18份、黄芪50份、炒白术24份、红景天18份、瓜蒌24份、薤白12份、丹参20份、川芎15份、炒桃仁12份、降香12份、怀牛膝18份、杜仲20份、巴戟天15份、生山楂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为蜜丸。
4.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取细辛、川芎、当归、桂枝、炒桃仁、炒白术、生山楂,研磨,过120目筛,混匀,备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取五味子用纱布包扎,备用;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份配比,附子用温水浸泡48小时后捞出,晒干,磨粉,过120 目筛,备用;步骤四: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取红参、麦冬、干姜、淫羊藿、黄芪、丹参、怀牛膝、杜仲、巴戟天药材置于砂锅中,加入8倍体积的水,煮沸后,加入麻黄、红景天、瓜蒌、薤白武火熬煮40~50分钟,再加入2倍体积的水,将补骨脂、降香、五味子投入砂锅中,武火熬煮15~20分钟,转文火熬煮20~30分钟得滤液,反复熬煮三次合并所得滤液,备用;步骤五:将步骤四滤液、步骤一和步骤三粉末混合,搅匀,将药汤进行浓缩加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将所得药液浓缩为75℃环境下相对密度1.15~1.20的稠膏,将稠膏风干粉碎,加入蜂蜜、防腐剂、润湿剂等,进行捶打、搓条、成丸,晾干,分装入袋,每粒有效成分0.05g,既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蜜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73102.5A CN104826074A (zh) | 2015-05-26 | 2015-05-26 |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73102.5A CN104826074A (zh) | 2015-05-26 | 2015-05-26 |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6074A true CN104826074A (zh) | 2015-08-12 |
Family
ID=53804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73102.5A Pending CN104826074A (zh) | 2015-05-26 | 2015-05-26 |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2607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9228A (zh) * | 2016-04-07 | 2016-07-13 | 倪锦 | 一种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33178A (zh) * | 2021-04-02 | 2021-06-11 | 相宏杰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中药组合物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8939A (zh) * | 2010-12-30 | 2011-05-11 | 袁岳鹏 |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药物 |
-
2015
- 2015-05-26 CN CN201510273102.5A patent/CN10482607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8939A (zh) * | 2010-12-30 | 2011-05-11 | 袁岳鹏 | 一种治疗窦性心动过缓药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景珩等: "王键教授中医辨治吡喹酮致窦性心动过缓1例", 《河北中医》 * |
武廷辅: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0例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49228A (zh) * | 2016-04-07 | 2016-07-13 | 倪锦 | 一种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933178A (zh) * | 2021-04-02 | 2021-06-11 | 相宏杰 | 一种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中药组合物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20654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27390B (zh) | 一种防治化疗毒副反应的中药组方及其丸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284105A (zh) |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溶栓降脂丹 | |
CN104688932A (zh) | 一种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225166A (zh) | 一种治疗闭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80826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68531A (zh) | 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320631B (zh) | 一种抗疲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57455A (zh) | 一种用于慢性间质性肾病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22538A (zh) | 一种用于IgA肾病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26074A (zh) | 一种用于窦性心动过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228A (zh) | 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88042A (zh) | 一种用于产后恶露不绝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40891A (zh) | 一种用于酒精性心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06526A (zh) | 一种用于卵巢早衰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57370A (zh) | 一种治疗乳腺癌症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306583A (zh) | 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78618A (zh) | 一种补肾和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8066735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873854A (zh) | 一种用于小动脉性肾硬化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389965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888182A (zh) | 一种治疗产后腹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94547A (zh) | 一种用于嗜酸性筋膜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50618A (zh) | 一种治疗肝硬化的抗病毒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22595A (zh) | 一种用于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