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2561A -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22561A
CN104822561A CN201380062715.3A CN201380062715A CN104822561A CN 104822561 A CN104822561 A CN 104822561A CN 201380062715 A CN201380062715 A CN 201380062715A CN 104822561 A CN104822561 A CN 1048225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belt
shoulder
longitudinal direction
child safety
guid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27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22561B (zh
Inventor
满尾哲
中川治
作本政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 GK
Original Assignee
Takata Corp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ata Corp,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aka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822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22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225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65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03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 B60N2/2812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for securing the child to the child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21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having a seat and a base pa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2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children
    • B60N2/28Seats readily mountable on, and dismountable from, existing seats or other parts of the vehicle
    • B60N2/2803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 B60N2002/2815Adaptations for seat belts with additional belt accessories, e.g. a belt tension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主体(12),乘员就坐在其上;座椅安全带(14),其用于将乘员约束至座椅主体(12),该座椅安全带(14)包括具有长带状并且面向乘员的肩部的肩带(30);带罩(16),其形成为细长袋状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30),使得肩带(30)穿过形成在带罩(16)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处的成对插入孔(48);以及肩垫(18),其形成为细长形状,容纳在带罩(16)中,沿着肩带(30)的纵向方向放置在乘员的肩部和肩带(30)之间,并包括设置在肩垫(1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处的成对连接部(80,84),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

Description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肩垫附接至座椅安全带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3-276559号(JP2003-276559A)描述了一种用于设置在车辆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座椅安全带的肩垫。该肩垫包括定位在肩绑带(肩带)下方以便紧靠儿童乘员的肩部的主体部、用于附接至座椅靠背的拴系带以及用于将主体部连接至拴系带的分叉轭。肩带穿过分叉轭,并且拴系带在肩带上方朝向座椅的后侧延伸。此外,肩垫由织物罩部分地围住。
肩垫构造为使得:如果发生事故,设置在主体部中的摩擦增加表面与肩带接合。这增加了针对肩带的摩擦阻力,因此限制了儿童的前向移动。此外,肩垫构造为使得:部分覆盖肩垫的织物罩防止肩垫相对于肩带在横向方向上发生位移(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移)。
从JP2003-276559A的描述中,不明确肩垫是否与织物罩结合。然而,至少脆弱的织物罩可能不能充分地约束肩垫相对于肩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当肩垫相对于肩带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移时,可能无法充分地展示出肩垫的功能。由此,存在对此进行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能够有效地约束肩垫相对于肩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而不管肩垫是否与带罩结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车辆儿童安全座椅。所述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主体,乘员就坐在其上;座椅安全带,其用于将乘员约束至座椅主体,所述座椅安全带包括具有长带状并且面向乘员的肩部的肩带;带罩,其形成为细长袋状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使得肩带穿过形成在带罩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的成对插入孔;以及肩垫,其形成为细长形状,容纳在带罩中,沿着肩带的纵向方向放置在乘员的肩部和肩带之间,并包括设置在肩垫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的成对连接部,以便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
在上面的方案中,成对插入孔形成在带罩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中,带罩在该纵向方向上形成为细长袋状。肩带穿过这些插入孔。由此,带罩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形成为细长形状的肩垫容纳在带罩内侧。此外,设置在肩垫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上的成对连接部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因此,肩垫分别从带罩在肩垫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连接至肩带。由此,不管肩垫是否与带罩结合为一体,都能够有效地约束肩垫相对于肩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此外,带罩和肩带两者相对于肩带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这使得能够容易地调整带罩和肩垫相对于乘员的肩部的位置。
在上面的方案中,肩垫可包括:保持构件,其由具有柔性的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平板状部和多个保持部,所述平板状部形成为细长板状,所述多个保持部设置在平板状部的肩带侧表面上以便在平板状部的纵向方向上并排间隔放置;以及多个硬构件,每个硬构件由比保持构件更硬的材料形成,所述多个硬构件分别由多个保持部保持,并且连接部可分别设置于放置在平板状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的成对硬构件中。
在上面的方案中,放置在乘员的肩部和肩带之间的肩垫包括保持构件和多个硬构件。所述保持构件包括具有细长板状的平板状部。所述多个硬构件由设置在平板状部的肩带侧表面上的多个保持部保持。在这些硬构件中,放置在平板状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上的成对硬构件分别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
在上面的方案中,保持构件的平板状部放置在多个硬构件和乘员的肩部之间。这使得能够抑制乘员由于多个硬构件的粗糙纹理而感觉不舒适。此外,保持构件由具有柔性的材料制成。这允许平板状部的放置在多个硬构件之间的那些部分起到铰链的作用。这因此允许平板状部成功地配合乘员的肩部。因此,能够确保乘员的舒适性。此外,在车辆碰撞时,通过放置在肩带和平板状部之间的多个硬构件能够成功地支撑来自乘员的肩部的负荷。这使得能够获得成功的乘员约束性能。此外,多个硬构件与肩带接触。这使得能够减小当肩垫在肩带上滑动时引起的滑动阻力(摩擦阻力)。此外,通过恰当地修改多个硬构件的材料和形状,能够容易地设定和改变能量吸收特性。
在上面的方案中,连接部中的每个可包括面向肩带的乘员侧表面的内引导部,以及面向肩带的作为乘员的相反侧的表面的外引导部,并且与内引导部相比,外引导部可偏向于平板状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
在上面的方案中,肩垫的连接部各自包括内引导部和外引导部。内引导部面向肩带的乘员侧表面,而外引导部面向肩带的作为乘员的相反侧的表面。即,肩带在内引导部和外引导部之间可滑动地穿过。这允许肩垫成功地连接至肩带。此外,与乘员侧引导件相比,乘员反向侧引导件偏向于保持构件的平板状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这使得能够减小当肩垫在肩带上滑动时引起的滑动阻力。
在上面的方案中,外引导部可由在肩带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成对引导爪构成。
在上面的方案中,外引导部由在肩带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成对引导爪组成,所述外引导部设置在肩垫的连接部中并且面向肩带的作为乘员的相反侧的表面。由此,当肩带连接至肩垫的连接部时,肩带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能够插入成对引导爪之间。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连接操作(肩垫的附接和移除操作)。
在上面的方案中,内引导部设置有倾斜或弯曲的引导表面,以便随着引导表面趋向保持构件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内引导部的从平板状部的突出高度减小。
在上面的方案中,设置在肩垫的连接部中的内引导部设置有倾斜或弯曲的引导表面,以便随着引导表面趋向保持构件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即,朝向外引导部所偏离的一侧,内引导部的从平板状部的突出高度减小。所述引导表面与在内引导部和外引导部之间穿过的肩带滑动接触。这使得能够有效地减小肩垫相对于肩带的滑动阻力。
在上面的方案中,带罩可设置有窗口部,经由所述窗口部观察肩带的相对于连接部的连接状态。
在上面的方案中,经由带罩的窗口部能够观察肩带相对于容纳在带罩中的肩垫的连接状态。这样使得能够容易地检查肩垫是否恰当地连接至肩带。
在上面的方案中,连接部可具有与肩带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在上面的方案中,肩垫的连接部具有与连接至连接部的肩带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由此,经由带罩的窗口部能够容易地观察肩带相对于连接部的连接状态。
在上面的方案中,窗口部可为插入孔。
在上面的方案中,带罩中的肩带穿过的插入孔设置为窗口部,经由所述窗口部观察肩带相对于肩垫的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因此,由于插入孔兼作窗口部,能够简化带罩的构造。
在上面的方案中,内引导部可具有从内引导部的相应的端部以肋状延伸的成对侧壁。
在上面的方案中,侧壁中的每个可具有待装配至其对应的保持部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从侧壁中的每个的作为内引导部的相反侧的表面突出。
在上面的方案中,放置在分别设置有连接部的成对硬构件之间的硬构件的朝向肩带的接触面与平板状部之间的距离,可大于外引导部的朝向肩带的接触面与平板状部之间的距离。
在上面的方案中,带罩可设置有窗口部,经由所述窗口部观察肩带的相对于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并且窗口部中的每个可形成在面对其对应的成对引导爪的位置处。
在上面的方案中,窗口部中的每个可形成在面对其对应的成对引导爪彼此分离的位置的位置处。
如以上讨论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能够有效地约束肩垫相对于肩带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而不管肩垫是否与盖罩结合为一体。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上和产业上的重要性,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是图示出当从斜前方侧观察时,车辆儿童安全座椅附接至车辆座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当从斜后侧观察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的立体图;
图3是当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的截面图,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的局部构造,以及图示出乘员被车辆儿童安全座椅的座椅安全带约束的状态;
图4是图示出包括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带罩的立体图;
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罩以及容纳在带罩中的肩垫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垫的放大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垫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当从保持构件的后侧观察时保持构件的立体图,其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垫的组成构件;
图9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垫中的肩带的连接部周围的构造的扩大截面图;
图10是描述如何将在其中容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垫的带罩附接至肩带的立体图;
图11是图示出肩带穿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罩的插入孔以及肩垫的成对引导爪与肩带接合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描述当肩垫放入带罩和从带罩拉出时的状态的立体图,所述带罩附接至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肩带;以及
图13是对应于图9并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肩垫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10。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前”(FR)指示车辆前方方向,箭头“上”(UP)指示车辆上方方向,而箭头“宽”(W)指示车辆宽度方向。
(总体构造)
如图1和图2图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10包括座椅主体12。座椅主体12设置有座椅安全带14,并且成对的右和左带盖16附接至座椅安全带14。相应的肩垫18(见图3)被容纳在带罩16的内部。以下描述每个组成部件。
(座椅主体12的构造)
座椅主体12包括:座垫20,婴儿或幼儿乘员P(见图3)就坐在其上;以及座椅靠背22,其用作乘员P的靠背。座椅主体12经由根据ISOFIX的基底24(见图1)固定至车辆座椅26,ISOFIX是国际标准协议。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固定座椅主体12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座椅主体12可以构造为通过设置在车辆或者车辆座椅26中的座椅安全带固定至车辆座椅26。
(座椅安全带14的构造)
座椅安全带14旨在将乘员P约束至座椅主体12,并且包括胯部绑带28以及成对的右和左肩带30,如图1图示。胯部绑带28以及右和左肩带30形成为长带状。胯部绑带28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座垫20的中央部附近,并且插扣32固定至胯部绑带2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
左肩带3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座垫20的位于其左侧的后端部。右肩带3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座垫20的位于其右侧的后端部。此外,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穿过形成在座椅靠背22中的成对的右和左狭槽34(肩带通孔),并且被抽出到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多对(此处为三对)右和左狭槽34在座椅靠背22的高度方向上并排形成,使得根据乘员P的就坐高度将肩带30穿过适当的狭槽34。
在图2中图示的,相应的锁定部30A设置在右和左肩带30的纵向方向的那些另一端部,那些另一端部被抽出至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相应的锁定部30A形成为环形状,使得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被折叠以及缝合。锁定部3OA可移除地锁定至挂钩36,挂钩36是大致T形状的锁定金属装配件,设置在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带调节器38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固定至挂钩36,该带调节器38是一调节带。带调节器38延伸至座垫20的底部侧。带调节器3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抽出至座垫20的前面侧(见图1)。
在座椅靠背22的前面侧,相应的凸舌板40可滑动地附接至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当就坐在座椅主体12上的乘员P系上座椅安全带14时,右和左肩带30放在右和左肩部S周围(见图3),并且右和左凸舌板40结合并且连接至插扣32。当随后将带调节器38朝向座垫20的前侧拉动时,右和左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那些另一端部(锁定至挂钩36)被向下拉动。结果,消除了在右和左肩带30的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的松弛。由此,乘员P处于座椅安全带装配状态。在该装配状态,右和左肩带30面向乘员P的右和左肩部S(见图3)。
(带罩16的构造)
右和左带罩16的每个均形成为使得具有柔性的板材料(图示于图4和图5的织物材料46)被缝合,并且附接至右和左肩带30,以便接触乘员P的右和左肩部S。右和左带罩16经由绑带41彼此连接,如图4图示的。
每个带罩16包括形成为长袋状的主体部42,如图5图示的。主体部42形成为使得切割成大致矩形形状的织物材料46沿着折叠线L折叠,以及织物材料46的一个侧部46A和另一侧部46B经由折叠线L在缝合部Tl、T2处被缝合,缝合部Tl、T2位于主体部42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
成对插入孔48形成在主体部42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成对插入孔48形成在织物材料46的一个侧部46A上,并且成对插入孔48的每个均形成为沿着主体部42的宽度方向是细长的长孔。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的部分(下文称为约束部分30B)放置在狭槽34和凸舌板40之间,并且穿过插入孔48。由此,主体部42在其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30。在该附接状态下,主体部42的纵向方向与肩带30的纵向方向一致,并且主体部42的宽度方向与肩带30的宽度方向一致。
主体部4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与折叠线L相反的端部)不被缝合,形成开口50,开口50朝向肩带30在宽度方向的一侧敞开。开口50形成为细长形状,主体部42的纵向方向作为长侧。在开口5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侧,织物材料46的一个侧部46A以及其另一侧部46B在缝合部T3、T4(见图5)处被缝合,用于抑制肩垫掉落。由此,开口50的线性尺寸短于主体部42的线性尺寸。需要注意的是,可以省略缝合部T3、T4,使得缝合部Tl、T2延伸至设置缝合部T3、T4的区域。
盖部52从主体部42中的开口50的边缘部分延伸出。盖部52由织物材料46的另一侧部46B构成。如图4图示的,盖部52朝向主体部42折叠以便覆盖开口50和成对插入孔48,并且依靠成对卡合钮54锁定至主体部42,成对卡合钮54用作盖锁定部。每个卡合钮54由固定至主体部42的突出构件56以及固定至盖部52的凹陷构件58构成。当突出构件56可分离地接合凹陷构件58时,盖部52锁定至主体部42。需要注意的是,盖锁定部并不限于上述,而是可适当修改。例如,钩环紧固件等能够用作盖锁定部。
此外,如图3所示的,非滑动部60形成为板状,附接至主体部42的面向乘员P的肩部S的表面(织物材料46的另一侧部46B的与面向一个侧部46A的一侧相反的表面)。例如,非滑动部60由合成皮革形成,并且通过缝合等固定至主体部42。非滑动部60的接触乘员P的肩部S的表面的摩擦系数设定为高于主体部42的表面摩擦系数。
此外,如图5图示的,主体部42包括切口部62,切口部62形成在开口50的边缘部分中(该部分由一个侧部46A构成),朝向与盖部52所延伸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切口部62形成在主体部42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并且朝向折叠线L切割成大致矩形形状。
此外,如图4图示的,右和左带罩16对称地形成。带罩16从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穿过右和左狭槽34,并且抽出至座椅靠背22的前面侧。由此,绑带41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钩在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如图2中图示的,并且右和左带罩16连接至座椅靠背22。相应的肩垫18容纳在右和左带罩16的内部。
(肩垫18的构造)
如图6和图7图示的,肩垫18设置为与带罩16不同的构件。肩垫18由保持构件64和多个(此处为七个)插件68(硬构件)构成,保持构件64由具有柔性的材料(此处为弹性体橡胶)形成,多个插件68由比保持构件64的材料更硬的材料(此处为诸如聚丙烯的树脂)形成。
如图7和图8图示的,保持构件64由平板状部70和多个(此处为七个)保持部72构成,平板状部70形成为细长板状,多个保持部72形成在平板状部70的一个表面上。保持构件64整体上形成为细长的大致板状。
多个保持部72在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上以一些间隔并排设置。每个保持部72包括成对突出部74以及成对位移抑制部76,成对突出部74从平板状部70的在其宽度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突出,成对位移抑制部76用于在平板状部70的宽度方向上连接成对突出部74。当从平板状部70的厚度方向观察时,每个保持部72形成为框架形状。
每个突出部74沿着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形成为细长形状,并且朝向平板状部70在宽度方向的内部敞开。此外,成对突出部74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宽于肩带30的宽度尺寸。成对位移抑制部76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设定为低于成对突出部74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并且成对位移抑制部76设置在成对突出部74的在它们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之间。
如图8所图示的,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通孔78形成在平板状部70的面向每个突出部74的部分处。当模制保持构件64时,将设置在模具中以形成突出部74的凸起插入这些通孔78中。这允许不使用滑动模就可模制保持构件64。
同时,多个插件68由成对连接插件68A(用于连接的硬构件)和多个非连接插件68B(非连接硬构件)构成,成对连接插件68A由放置在保持构件64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的成对保持部72保持,多个非连接插件68B分别由多个保持部72(此处为五个保持部72)保持并且放置在成对保持部72之间。连接插件68A和非连接插件68B形成为平板状部70的宽度方向作为长侧的细长形状,并且具有的线性尺寸设定为充分大于肩带18的宽度尺寸。
每个成对连接插件68A由内引导部80、成对侧壁82、成对引导爪84(外引导部)以及成对接合部86(接合部)构成,其中,内引导部80形成为将平板状部70的宽度方向作为长侧的细长的大致棱镜形状,成对侧壁82从内引导部80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以大致肋状延伸,成对引导爪84从成对侧壁82向成对引导爪84变得彼此更靠近的方向突出,成对接合部86从成对侧壁82的表面突出,所述表面与面向内引导部80的表面反向。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构成了用于将肩垫18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的连接部。成对引导爪84(外引导部)在肩带3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
每个连接插件68A中的成对接合部86(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装配至放置在保持构件64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处的保持部72的成对突出部74的相应的内侧。此外,每个连接插件68装配在成对位移抑制部76之间,以便调整平板状部70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移。由此,每个连接插件68A由保持构件64在纵向方向上的其对应的端部保持。
成对连接插件68A形成为具有相同形状。成对引导爪84放置为在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上偏离内引导部80,同时在成对引导爪84与平板状部70分离的方向上偏离内引导部80。需要注意的是,成对连接插件68A以不同方位附接至保持构件64。也即,每个成对连接插件68A附接至保持构件64,使得其成对引导爪84相对于其内引导部80放置得更靠近平板状部70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
此外,如图9所图示的,每个连接插件68A的内引导部80设置有倾斜或者弯曲的(此处为倾斜的)引导表面80A,使得随着引导表面80A趋向保持构件64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内引导部80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减小,并且引导表面80A面向成对引导爪84。
同时,非连接插件68B由构件主体90和肋部92构成,构件主体90形成为细长板状,肋部92设置在构件主体90的任一侧。非连接插件68B构造为使得构件主体90的两侧具有相同的构造,并且非连接插件68B整体上形成为细长的大致板状。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构件主体9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三个纵向肋与在构件主体9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三个横向肋连接成格子形状(方形形状的内部交叉),从而构成肋部92。然而,肋部的形状并不限于此,并且是适当地可修改的。
多个非连接插件68B中的每个构造为使得其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装配至其对应的保持部72的成对突出部74的内侧。此外,多个非连接插件68B中的每个装配在对应的保持部72的成对位移抑制部76之间,以便调整多个非连接插件68B中的每个在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上的位移。由此,多个非连接插件68B在成对连接插件68A之间附接至保持构件64的在其纵向方向上的中央侧。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
具有上述构造的肩垫18容纳在带罩16的主体部42中,并且覆盖有带罩16。如图3图示的,带罩16中的肩垫18放置成使得保持构件64的纵向方向(平板状部70的纵向方向)沿着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的纵向方向,并且多个插件68相对于平板状部70放置在肩带30侧。因此,在乘员P系上座椅安全带14的状态下,保持构件64的平板状部70放置在乘员P的肩部S和多个插件68之间。需要注意的是,图3示意性地图示了多个插件68。
如图3和图9图示的,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穿过每个成对连接插件68A中的成对引导爪84和内引导部80之间。成对引导爪84面向(接合)肩带30的表面,该表面与面向乘员的一侧相反,并且内引导部80面向(接合)肩带30的面向乘员的表面。由此,肩垫18在其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并且能够调整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移。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的放置在成对连接插件68A之间的部分接触非连接插件68B。在这方面,当肩垫18在纵向方向上在肩带30上面滑动时,非连接插件68B的肋部92在肩带30上面滑动并且与肩带30接触。此外,如上所述,能够调整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因而,橡胶保持构件64构造为不会接触肩带30。
肩垫18形成为尺寸稍微小于带罩16的主体部42的尺寸。也即,肩垫18构造为容纳在主体部42中而不具有间隙。因此,肩垫18与带罩16相对于肩带30在纵向方向上一体地滑动。
带罩16的成对插入孔48(窗口部)的每个均形成在面向每个连接插件68A的成对引导爪84的位置处。成对引导爪84经由它们的对应的插入孔48暴露在主体部42外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成对连接插件68A和多个非连接插件68B具有与肩带30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例如,成对连接插件68A和多个非连接插件68B由粉色树脂模制而成,而肩带30由黑纤维形成。
此外,开口50形成在带罩16的主体部42中,如先前描述的,使得肩垫18能够经由开口50放入和拉出。需要注意的是,开口50的线性尺寸设定成短于肩垫18的线性尺寸。当肩垫18从主体部42放入和拉出时,肩垫18弯曲。
(带罩16和肩垫18的附接)
当带罩16和肩垫18如上述附接至肩带30时,肩垫18最初经由带罩16的开口50插入主体部42中,如图5的箭头E示出的。随后,肩带30的锁定部30A(其在纵向方向上的另一端部)从主体部42的一个插入孔48插入主体部42中,如图10的箭头F示出的,然后从另一插入孔48抽出至主体部42的外侧。此时,肩带30穿过每个连接插件68A中的成对引导爪84和内引导部80之间(见图11)。随后,带罩16的盖部52朝向主体部42折叠,并且依靠成对卡合钮54锁定至主体部42。
将抽出至主体部42外侧的肩带30的锁定部30A穿过座椅靠背22的狭槽34,并且锁定至座椅靠背22的背面侧的挂钩36。由此,完成将带罩16和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的附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带罩16包括开口50,肩垫18经由开口50放入和拉出。鉴于此,如图12图示的,甚至在带罩16附接至肩带30的状态(下文称为罩附接状态)下,也能够将肩垫18附接至带罩16和肩带30以及从带罩16和肩带30移除肩垫18。
例如,在罩附接状态下,为了从带罩16和肩带30移除肩垫18,带罩16的盖部52最初敞开以便暴露开口50和成对插入孔48。随后,将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从成对引导爪84之间抽出,以便将肩垫18从肩带30脱开。然后,在肩垫18稍微弯曲的同时,将肩垫18从开口50取出到带罩16的外侧。
同时,为了在罩附接状态下将肩垫18附接至带罩16中,在肩垫18稍微弯曲的同时,经由开口50将肩垫18插入带罩16。然后,将肩带30的约束部分30B插入成对引导爪84之间,以便在成对引导爪84上钩住约束部分30B的其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随后,将带罩16的盖部52朝向主体部42折叠,并且依靠成对卡合钮54锁定至主体部42。
(相互作用和效果)
以下描述了本实施例的相互作用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成对插入孔48形成在带罩16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上,带罩16形成为细长袋状。肩带30穿过成对插入孔48。借此,带罩16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肩带30。形成为细长形状的肩垫18容纳在带罩16内侧。肩垫18在成对连接部(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处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肩带30,成对连接部设置在肩垫1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
因此,肩垫18分别从带罩16在肩垫18的在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的端部处连接至肩带30。由此,不管肩垫18是否与带罩16结合为一体,都能够有效地抑制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移。此外,带罩16和肩带18都相对于肩带30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这使得相对于乘员P的肩部S能够容易地调整带罩16和肩垫18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保持构件64的平板状部70放置在多个插件68与乘员P的肩部S之间。这使得能够抑制乘员P由于多个插件68的粗糙纹理而感觉不舒服。此外,保持构件64由具有柔性的材料形成。这允许平板状部70的放置在多个插件68之间的那些部分起到铰链的作用。这因此允许平板状部70成功地配合乘员P的肩部S。因此,能够提高乘员P的舒适性。
此外,在车辆碰撞时,通过放置在肩带30和平板状部70之间的多个插件68能够成功地支撑来自乘员P的肩部S的负荷。这使得能够获得成功的乘员约束性能。此外,多个插件68同肩带30接触。这使得能够减小当肩垫18在肩带30上滑动时引起的滑动阻力(摩擦阻力)。此外,通过恰当地修改多个插件68的材料和形状,能够容易地设定并改变能量吸收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肩垫18的连接部包括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外引导部)。内引导部80面向肩带30的乘员P侧表面,而成对引导爪84面向肩带30的作为乘员P的相反侧的表面。即,肩带30在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之间可滑动地穿过。这允许肩垫18成功地连接至肩带30。此外,与内引导部80相比,成对引导爪84朝向平板状部7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偏离(偏移)。这使得能够减小当肩垫18在肩带30上滑动时引起的滑动阻力。
即,在图13中所示的另一实例(肩垫18’)的情况下,其中,与内引导部80’相比,成对引导爪84并不朝向平板状部70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偏离(偏移),增加了成对引导爪84和内引导部80’之间的肩带30的滑动阻力。相反,图9中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实例能够避免上述问题。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面向肩带30的作为乘员P的相反侧的表面的成对引导爪84(外引导部)在肩带3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由此,当肩带30连接至连接插件68A时,肩带3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能够插入成对引导爪84之间。因此,可能容易地执行连接操作(肩垫18的附接和移除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肩垫18的内引导部80设置有倾斜的或弯曲的引导表面80A,以便随着引导表面80A趋向保持构件64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即,成对引导爪84所偏移的一侧,内引导部80的从平板状部70的突出高度减小。当引导表面80A与肩带30滑动接触时,能够有效地减小肩垫18相对于肩带30的滑动阻力。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经由带罩16的插入孔48(窗口部)能够观察肩带30相对于容纳在带罩16中的肩垫18的连接插件68A的连接状态。这使得能够容易地检查肩垫18是否恰当地连接至肩带30。
此外,连接插件68A具有与连接至连接插件68A的肩带30的颜色不同的颜色。由此,经由带罩16的插入孔48能够容易地观察肩带30相对于连接插件68A的连接状态。
此外,带罩16中的肩带30所穿过的插入孔48设置为窗口部,经由该窗口部观察肩带30相对于连接插件68A的连接状态。因此,由于插入孔48作为窗口部,能够简化带罩16的构造。
(实施例的补充描述)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带罩16的成对插入孔48均构造为窗口部,经由该窗口部观察肩带30相对于连接插件68A的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的连接状态。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构造成使得除成对插入孔之外的窗口部设置在带罩中。此外,可省略这种窗口部。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设置有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连接部)的连接插件68A被设定成与肩带30的颜色不同的颜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构造成使得连接部和肩带被设定成相同的颜色。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引导表面80A设置在内引导部80中。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构造成使得内引导部不包括引导表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肩带30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成对引导爪84构造为外引导部。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构造成使得外引导部在肩带的宽度方向上不分离。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与内引导部80相比,成对引导爪84(外引导部)偏向于平板状部70的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如图13中所示进行构造。
此外,上面的实施例描述了肩垫18的连接部由内引导部80和成对引导爪84构成的情况。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果连接部将肩垫滑动连接至肩带30,则任何连接部都是可用的,并且其结构是可适当地修改的。
此外,在上面的实施例中,肩垫18构造成包括橡胶保持构件64以及附接至该保持构件64的多个树脂插件68(硬构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并且肩垫的结构是可适当地修改的。例如,肩垫可全部由橡胶形成。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变型来执行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此外,不言而喻,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3)

1.一种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包括:
座椅主体,乘员就坐在其上;
座椅安全带,其用于将所述乘员约束至所述座椅主体,所述座椅安全带包括具有长带状并且面向所述乘员的肩部的肩带;
带罩,其形成为细长袋状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附接至所述肩带,使得所述肩带穿过形成在所述带罩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处的成对插入孔;以及
肩垫,其形成为细长形状,容纳在所述带罩中,沿着所述肩带的所述纵向方向放置在所述乘员的所述肩部和所述肩带之间,并包括设置在所述肩垫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处的成对连接部,以便所述成对连接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可滑动地连接至所述肩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肩垫包括:
保持构件,其由具有柔性的材料的形成,并且包括平板状部和多个保持部,所述平板状部形成为细长板状,所述多个保持部设置在所述平板状部的肩带侧表面上以便在所述平板状部的纵向方向上并排间隔放置;以及
多个硬构件,每个硬构件由比所述保持构件更硬的材料形成,所述多个硬构件分别由所述多个保持部保持,并且
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放置在所述平板状部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相应端部处的成对硬构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连接部中的每个包括面向所述肩带的乘员侧表面的内引导部,以及面向所述肩带的作为所述乘员的相反侧的表面的外引导部;以及
与所述内引导部相比,所述外引导部偏向于所述平板状部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外引导部由在所述肩带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成对引导爪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内引导部设置有倾斜或弯曲的引导表面,以便随着所述引导表面趋向所述保持构件的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中心,所述内引导部的从所述平板状部的突出高度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带罩设置有窗口部,经由所述窗口部观察所述肩带的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连接部具有与所述肩带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窗口部是所述插入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内引导部具有从所述内引导部的相应端部以肋状延伸的成对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侧壁中的每个包括待装配至其对应的保持部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从所述侧壁中的每个的作为所述内引导部的相反侧的表面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放置在分别设置有所述连接部的所述成对硬构件之间的硬构件的朝向所述肩带的接触面与所述平板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外引导部的朝向所述肩带的接触面与所述平板状部之间的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带罩设置有窗口部,经由所述窗口部观察所述肩带的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状态,并且
所述窗口部中的每个在面对其对应的成对引导爪的位置处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窗口部中的每个在面对其对应的成对引导爪彼此分离的位置的位置处形成。
CN201380062715.3A 2012-11-29 2013-11-27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25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61493A JP5705815B2 (ja) 2012-11-29 2012-11-29 車両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2012-261493 2012-11-29
PCT/IB2013/002637 WO2014083404A1 (en) 2012-11-29 2013-11-27 Vehicle child safety sea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22561A true CN104822561A (zh) 2015-08-05
CN104822561B CN104822561B (zh) 2017-03-08

Family

ID=49766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271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22561B (zh) 2012-11-29 2013-11-27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649955B2 (zh)
EP (1) EP2925557B1 (zh)
JP (1) JP5705815B2 (zh)
CN (1) CN104822561B (zh)
BR (1) BR112015012435B1 (zh)
MX (1) MX356376B (zh)
MY (1) MY172298A (zh)
SG (1) SG11201504172VA (zh)
WO (1) WO201408340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025A (zh) * 2016-06-18 2016-10-26 金余和 带脚踏和安全带组件的安全座椅
CN106043019A (zh) * 2016-06-18 2016-10-26 金余和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用缓冲吸能安全带
CN106043028A (zh) * 2016-06-18 2016-10-26 金余和 带一环解锁和安全带组件的少儿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3281B2 (ja) 2012-11-29 2014-1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チャイルドシート及びハーネスカバー
JP6411870B2 (ja) * 2014-11-19 2018-10-24 株式会社カーメイト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の肩ベルト用パッド構造
ES1145859Y (es) * 2015-10-21 2016-02-02 Jane Sa Asiento infantil para automoviles
DE202015107068U1 (de) * 2015-12-23 2016-01-20 Cybex Gmbh Kindersitz zur Anbringung auf einem Kraftfahrzeugsitz
US10369906B2 (en) * 2016-08-22 2019-08-06 Kioma, LLC Child safety seat
US10967762B2 (en) * 2016-08-22 2021-04-06 Kioma, LLC Child safety seat
USD856688S1 (en) * 2016-09-14 2019-08-20 Cybex Gmbh Child safety seat for motor cars
JP6855996B2 (ja) * 2017-10-10 2021-04-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DE102019210422B4 (de) * 2019-07-15 2022-03-03 Audi Ag Rückhalteeinricht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0208A1 (fr) * 1982-07-16 1984-01-20 Baby Relax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enfant dans 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20030046750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J.D'addario & Co., Inc. Shoulder pad
CN1530266A (zh) * 2003-03-04 2004-09-22 �������ɭ 用于儿童座椅的肩垫及用于车用儿童座椅的安全带系统
CN1972827A (zh) * 2004-03-25 2007-05-30 布里塔克斯勒默尔儿童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肩垫
CN101500844A (zh) * 2006-07-26 2009-08-05 伯瑞苔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座椅的先进安全绑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42106A (en) 1983-12-19 1985-09-17 Ppg Industries, Inc. Fiber glass composition
JPS6114152U (ja) * 1984-07-02 1986-01-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トベルト装置用ウエビングカバ−
JPS62115257U (zh) * 1986-01-16 1987-07-22
JPS6419555U (zh) * 1987-07-27 1989-01-31
US4886318A (en) * 1988-11-14 1989-12-12 Pennock Betty D Attachment for a safty belt harness
US4984849A (en) * 1989-08-03 1991-01-15 Rist Judith A Cover for automotive seat restraint shield
US5108152A (en) * 1990-03-02 1992-04-28 Reilly Robert J Seat belt cushioning device
GB9103841D0 (en) * 1991-02-23 1991-04-10 Britax Roemer Kindersicherheit Gmbh Shock absorber for vehicle seat belt
US5322349A (en) * 1992-10-09 1994-06-21 Gianino Peggy R Seat belt cushion apparatus
US5312159A (en) * 1992-11-02 1994-05-17 Fiona Essa Seat belt sash
JP3028441U (ja) * 1996-02-26 1996-09-03 株式会社セレブレ 自動車事故によるケガ防止用プロテクタ
US5584536A (en) * 1996-03-05 1996-12-17 White; Edwin J. Cushioned seat belt attachment
JPH10244904A (ja) * 1997-03-05 1998-09-14 Kenji Hirai シートベルト装着補助具
TW399430U (en) * 1999-01-07 2000-07-21 Huang Shian Jung Structure of skidproof flexible backpack strap cushion
GB0003170D0 (en) 2000-02-12 2000-04-05 Britax Excelsior Child safety seat
GB0204383D0 (en) 2002-02-26 2002-04-10 Britax Roemer Kindersicherheit Gmbh Shoulder pad for vehicle
KR100630321B1 (ko) 2003-07-18 2006-09-29 미쓰이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체 및 그 용도
US7367483B2 (en) * 2004-05-27 2008-05-06 Nike, Inc. Strap assembly with cushioning elements
CA2570039C (en) * 2004-06-09 2012-02-28 Britax Childcare Pty Ltd Child safety seat, shell and harness
US7121628B2 (en) * 2004-11-15 2006-10-17 Chie-Fang Lo Belt pressure reduction device
JP5258206B2 (ja) * 2007-05-25 2013-08-07 コンビ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の保持構造
CN102085819B (zh) * 2009-12-07 2015-11-25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椅以及该儿童汽车椅的头靠与肩带垫的组合
US8408656B2 (en) * 2009-12-31 2013-04-02 Graco Children's Products Inc. Harness cover for a child restraint system
CN201721417U (zh) * 2010-04-14 2011-01-26 克斯克管理公司 束缚安全带和包括在该束缚安全带中的带盖
JP5586356B2 (ja) 2010-07-15 2014-09-10 アップリカ・チルドレンズ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育児器具の座席構造
US20120205960A1 (en) * 2011-02-16 2012-08-16 Finch Christopher L Passenger Restraint Attachment
US9233628B2 (en) * 2013-07-30 2016-01-12 Recaro Child Safety Llc Child seat with harness strap pad
US9393886B2 (en) * 2014-02-28 2016-07-19 Diono, Llc Safety seat/booster seat harness pa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0208A1 (fr) * 1982-07-16 1984-01-20 Baby Relax Dispositif de securite pour enfant dans un vehicule automobile
US20030046750A1 (en) * 2001-09-07 2003-03-13 J.D'addario & Co., Inc. Shoulder pad
CN1530266A (zh) * 2003-03-04 2004-09-22 �������ɭ 用于儿童座椅的肩垫及用于车用儿童座椅的安全带系统
CN1972827A (zh) * 2004-03-25 2007-05-30 布里塔克斯勒默尔儿童安全用品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安全带的肩垫
CN101500844A (zh) * 2006-07-26 2009-08-05 伯瑞苔丝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座椅的先进安全绑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3025A (zh) * 2016-06-18 2016-10-26 金余和 带脚踏和安全带组件的安全座椅
CN106043019A (zh) * 2016-06-18 2016-10-26 金余和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用缓冲吸能安全带
CN106043028A (zh) * 2016-06-18 2016-10-26 金余和 带一环解锁和安全带组件的少儿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5006669A (es) 2016-01-20
BR112015012435B1 (pt) 2021-06-29
WO2014083404A1 (en) 2014-06-05
EP2925557B1 (en) 2016-08-03
CN104822561B (zh) 2017-03-08
US20150291064A1 (en) 2015-10-15
MY172298A (en) 2019-11-20
EP2925557A1 (en) 2015-10-07
BR112015012435A2 (pt) 2017-08-22
SG11201504172VA (en) 2015-06-29
US9649955B2 (en) 2017-05-16
MX356376B (es) 2018-05-24
JP2014104943A (ja) 2014-06-09
JP5705815B2 (ja)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22561A (zh)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
CN104822560A (zh)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和带罩
CN104837675A (zh) 车辆儿童安全座椅以及肩垫
US9067516B2 (en) Child safety seat
JP5710204B2 (ja) 子供用シート
US8979197B2 (en) Child seat having an anchoring harness
US10414298B2 (en) Vehicle seat
JP2011051585A (ja) 子供用安全シート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CN109866666B (zh) 交通工具座椅
US20090014619A1 (en) Multi adjustment for motor vehicle restriant positioning device
TWI545035B (zh) 設有錨定帶組件的兒童座椅
JP6746213B2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バックル収納構造
CN220973983U (zh) 安全带保护装置和儿童安全座椅
TWI824704B (zh) 兒童座椅
TWI834281B (zh) 兒童座椅
JP7373873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696116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車両シート
JP2014122016A (ja) シートベルトの保持構造
JP2005053375A (ja) 幼児用シートの取付構造及び幼児用シートの取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1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after: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 Co.,Ltd.

Patentee after: Toyota Motor Corp.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Co-patentee before: Takata Corp.

Patentee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