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5025A -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5025A
CN104815025A CN201510266656.2A CN201510266656A CN104815025A CN 104815025 A CN104815025 A CN 104815025A CN 201510266656 A CN201510266656 A CN 201510266656A CN 104815025 A CN104815025 A CN 104815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ramulus cinnamomi
poria
solution
p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66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世忠
金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666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150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15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50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桂枝茯苓丸新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具有生产步骤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制剂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崩解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小、服用方便等优点。本发明还提供了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醛、桂皮酸、丹皮酚、芍药苷、苦杏仁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桂枝茯苓丸始载于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的名方,收于妇女妊娠病脉症并治第二十,善治妇人宿有癥块,妊娠胎病,漏下不止,及淤血所致痛经闭经,癥结痞块,是著名的活血化瘀方剂。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芍药、桃仁和丹皮组成,方中以桂枝为主药温通血脉;茯苓健脾渗湿,扶正养胎;芍药养血和营;桃仁、丹皮消瘀血、破癥积,祛瘀生新;合而为方,使攻坚而不伤正,消瘀而不伤阴,是活血化瘀,散结消,治疗妇科癥瘕的有效方剂。近年来广泛用于治疗妇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陈旧性宫外孕、盆腔淤血综合症、人工流产后恶露不尽、不孕滑胎等妇科常见病或多发病,临床效果良好。
《金匮要略》中桂枝茯苓丸处方的制剂和服用方法为,取桂枝、茯苓、牡丹(去心)、桃仁(去皮尖,熬)、芍药各等分。右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共收载两个桂枝茯苓制剂剂型,一为“桂枝茯苓丸”,处方: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各100g。一为“桂枝茯苓胶囊”,处方: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各100g。除此之外,我国已经有40余个厂家生产“桂枝茯苓制剂”,涉及十多个新剂型,影响范围广泛。
《中国药典》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均收载了“桂枝茯苓丸”,该制剂是采用传统的塑制法制备的蜜丸制剂。该制剂以药材粉末入药,蜂密为粘合剂和成型剂,制备成蜜丸,具有生产步骤多(药材净选,粉碎、炼蜜、和陀、制丸、塑料盒包装、挂蜡密封等工艺)、生产周期长、辅料用量大、菌检指标难于控制、挥发性成分容易损失、贮存过程中容易吸潮、易发霉或生虫,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服用量大、服用携带不方便,且制剂崩解速度慢,药效缓慢。为此人们对桂枝茯苓丸进行了大量的制剂工艺研究,制备了多种制剂剂型,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丸剂剂型的缺点,并对多种制剂工艺和剂型申请了国家专利。如申请号为03121130.5的发明涉及用桂枝茯苓丸的配方制成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工艺,其特点是提取桂枝茯苓组方中的有效物质后,加辅料干膏粉和微晶纤维素制成。申请号为200510060814.5的专利涉及一种桂枝茯苓滴丸及其制备方法,是由桂枝茯苓处方经过提取后,加上基质滴制成的。申请号为200410069115.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桂枝茯苓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中药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和药用辅料组成。申请号为200410041212.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妇科血瘀症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它以中草药桂枝、茯苓、 牡丹皮、白芍和桃仁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其步骤是分别制取桂枝桃仁浸膏、茯苓浸膏、牡丹皮白芍浸膏、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加入常规药用辅料制成。申请号为20071016628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可以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申请号为200810150311.0的发明涉及一种桂枝茯苓组合物,该组合物是用如下方法制备的:取等量的过10~24目筛的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五味药;桂枝、牡丹皮、赤芍、桃仁四味药进行混合萃取,收集萃取物,备用;将以上药渣与茯苓混合进行醇提后再进行水提,合并滤液,浓缩得浸膏;此浸膏与上述萃取物合并,混匀加工制成制剂。申请号为200510111422.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桂枝茯苓溶液型固体分散物,组分和重量含量包括:桂枝茯苓提取物5~40%,增溶剂5~40%,载体20~90%。申请号为200410004560.0、200410100866.6、200410056834.0、200410100867.0、200410080321.3、200510070657.6等发明均公开了一种桂枝茯苓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核心是将桂枝茯苓丸中的药物经过提取后与辅料混匀后制成软胶囊内容物,再制备成软胶囊。申请号为200410040500.4和200510200475.6的发明同样是将桂枝茯苓丸经过提取制备成分散片、软胶囊剂、微丸或滴丸等制剂。申请号为200610200120.1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桂枝茯苓泡腾片及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以上发明均是针对传统丸剂的缺点进行的研究,具有体积小、易携带、制剂稳定、易于服用等优点。
但是,上述专利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中药复方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与有效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桂枝茯苓制剂的临床疗效是处方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就包含有桂枝中的桂皮醛、2-甲氧基桂皮醛、桂皮酸、桂皮醇、香豆素及原儿茶酸等化合物;丹皮中的丹皮酚、芍药甙、芍药苷元、丹皮甙、丹皮原甙、丹皮新甙、6-羟基香豆素等化合物;桃仁的苦杏仁苷、野樱苷、脂肪酸甘油脂、蛋白质等成分;芍药中的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羟基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花苷、氧化芍药苷、芍药苷元,芍药新苷、没食子酰芍药苷;茯苓中含有的三萜类成分,如羊毛甾-8-烯型三萜;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以及多糖类成分。因此,如果将桂枝茯苓方进行提取,随着提取方法和溶剂的不同,会造成相应有效成分的损失和减少,相应的临床疗效就会明显降低。如日本学者濑户隆子通过桂枝茯苓丸中10种指标成分(肉桂醛、肉桂酸、三油酸甘油酯、苦杏仁苷、茯苓酸、苯甲酸、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及丹皮酚)进行定量,探讨了桂枝茯苓不同制剂剂型因制剂工艺的差异导致有效成分的差异以及提取物制备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煎剂中苦杏仁苷、芍药苷及苯甲酸含量明显高于颗粒剂;而丹皮酚及肉桂醛等精油成分只有30%~40%;而具有抗凝血作用的三油酸甘油酯以及具有镇吐、抗炎作用的茯苓酸在煎剂中未被检出。因此,认为煎剂与生药粉末的成分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的浸膏,则几乎不含丹皮酚及肉桂醛;苦杏仁苷及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相对含量分别减少至1/2和1/3,其他成分亦有所减少。由于制剂中有效成分数量和含量的巨大差异, 导致在临床上疗效的明显不同,日本学者研究认为:桂枝茯苓丸剂改善外周循环作用优于煎剂的作用,寺泽等用桂枝茯苓丸煎剂及传统方法制备的丸剂治疗雷诺现象与手指屈曲受限时,仅丸剂有显著效果。
在对丸剂和煎剂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发现丸剂中桂皮醛的含量是煎剂的2倍,而芍药苷的含量丸剂是煎剂的6倍。在蜜丸与其他剂型比较后发现,蜜丸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到最小,可以防止桃仁等所含的脂肪酸类物质在空气中氧化,可抑制肉桂醛等挥发性成分的散逸,防止因潮湿而酶解。因此,与其他剂型相比,改善微循环服用蜜丸效果最好。
我们也比较了在我国已经上市的桂枝茯苓胶囊和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酸、桂皮醛、丹皮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以每次服用量中3个成分的含量计算,蜜丸中桂皮酸的含量是胶囊剂的4.94倍,桂皮醛含量是胶囊剂的9.48倍,丹皮酚的含量是胶囊剂的6.23倍。说明胶囊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低于蜜丸制剂,会严重地影响到制剂的临床疗效。
由于桂枝茯苓方的临床疗效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构效关系以及成分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仍不明确,因此,无根据的随意对原制剂进行工艺研究、改变剂型都会严重地影响到药物的有效性,是不可取的。
由于桂枝茯苓的传统蜜丸是以蜂蜜为黏合剂,采用塑制法制备成的大蜜丸制剂。该制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生产步骤多(药材净选,粉碎、炼蜜、和陀、制丸、塑料盒包装、挂蜡密封等工艺)、生产周期长、辅料用量大、菌检指标难于控制、挥发性成分容易损失;在使用过程中具有服用量大、服用携带不方便;贮存过程中容易吸潮、发霉或生虫等问题。采用水丸制备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服用剂量,但是水丸的制备方法是采用工艺流程为: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质量检查→包装。由于采用的泛制成型的工艺,具有机械化程度低、工作劳动强度大、工艺过程长、卫生学指标难于控制、崩解时限长、丸重差异难于控制、尾料多等问题,因此严重影响到该制剂的临床应用。在蜜丸剂型中作为粘合剂的蜂蜜约占蜜丸重量的一半左右,因此我们在综合去除蜂蜜这一古老粘合剂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粘合剂,并加入适量的高效崩解剂,摒弃水丸中传统泛制法的工艺,采用现代压制法工艺成型,既有效地减少了药物的服用剂量、又有效的提高了制剂的崩解时限、缩短生产周期、制剂丸重差异小,减少细菌的污染,同时采用薄膜包衣工艺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实践证明该生产工艺具有生产步骤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制剂质量稳定、患者服用剂量小、服用方便等优点。为蜜丸的剂型改造提供了新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桂枝茯苓丸的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深入研究了现有桂枝茯苓制剂的化学成分、作用机理、构效关系以及目前桂枝茯苓制剂剂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制剂技术,同时深入研究了桂枝茯苓中有效成分的 含量测定方法,提出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制剂剂型,具有生产步骤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制剂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含量高、崩解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服用剂量小、服用方便、菌检符合规定等优点。
本发明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的特点是全面保存桂枝茯苓中的有效成分,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因此本发明并不改变桂枝茯苓方的组成,即桂枝茯苓方中各药材(桂枝、茯苓、桃仁、芍药及牡丹皮)的重量比为1∶1∶1∶1∶1。所述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或树皮,据考证唐代以前本草中所述的桂枝应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唐代后本草中桂枝逐步演变成樟科植物肉桂C.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因此本发明的桂枝应包含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收载的“肉桂”和“桂枝”。所述茯苓为多孔茵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所述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组Sect.Paeonia中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 Andr.、四川牡丹P.szechuanica Fang.、野牡丹P.delavayi Franch.及其变种的干燥根皮。所述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组Sect.Paeonia中的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美丽芍药P.mairei Lévl.,白花芍药P.sterniana Fletcher.,草芍药P.obovata Maxim.,新疆芍药P.sinjiangensis K.Y.Pang.,窄叶芍药P.anomala Linn.和川芍药P.veitchii Lynch.及其变种的干燥根。所述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桃P.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
本发明具体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取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药材,分别拣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清洁,干燥,称量配齐。(2)取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药材,分别粉碎成粉末或混合粉碎成粉末,过筛,混合均匀,备用。(3)取上述药材粉末,加粘合剂混合制成合适的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备用。(4)取制备好的颗粒,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置压片机上,压制成球形丸子。(5)取步骤(4)压制成的药丸,包薄膜衣。
进一步,所述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或树皮,即《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桂枝”和“肉桂”,优选桂枝。
进一步,所述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组Sect.Paeonia中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 Andr.、四川牡丹P.szechuanica Fang.,野牡丹P.delavayi Franch.及其变种的干燥根皮。优选牡丹的干燥根皮。
进一步,所述芍药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组Sect.Paeonia中的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美丽芍药P.mairei Lévl.,白花芍药P.sterniana Fletcher.,草芍药P.obovata Maxim.,新疆芍药P.sinjiangensis K.Y.Pang.,窄叶芍药P.anomala Linn.和川芍药P.veitchii Lynch.及其变种的干燥根。优选芍药和川芍药的根皮。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2)所述的粉碎,也可将苦杏仁与芍药混合后粉碎,可以避免苦杏仁粉碎和过筛的困难。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2)所述的粉末,为药学上所述粉末,包括本领域熟知的细粉(粉末粒径<180μm±7.6μm)、最细粉(粉末粒径<150μm±6.6μm)、极细粉(粉末粒径<90μm±4.6μm)或超微粉(粉末粒径<25μm)。优选最细粉、极细粉、超微粉;更优选极细粉、超微粉。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3)所述的粘合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本领域熟知用于制备上述制剂的常用粘合剂,例如淀粉、变性淀粉、预凝胶淀粉、糊精、白糊精、麦芽糖糊精;液体葡萄糖、菌核葡聚糖、葡萄糖、葡聚糖、蜂蜜、蔗糖、球形蔗糖、可压糖、糖果糖;桃胶、麦芽糖醇、角叉菜胶、罗望子胶、果葡糖浆、转化糖、果糖、刺梧桐胶、明胶、黄原胶、愈创木胶、槐豆胶;海藻酸、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海藻酸铵、海藻酸钙;普鲁兰多糖、泊洛沙姆;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粉状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索、羟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蔗渣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钙;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聚维酮、乙烯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磷酸淀粉钠等。也可选用桂枝茯苓处方中茯苓作为粘合剂。优选淀粉、预凝胶淀粉、变性淀粉、糊精、明胶、角叉菜胶、桃胶、黄原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物、聚维酮、茯苓;更优选为预凝胶淀粉、变性淀粉、糊精、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维酮、茯苓。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4)中所述的崩解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本领域熟知用于制备上述制剂的常用崩解剂,例如变性淀粉、淀粉、淀粉甘醇酸钠、淀粉乙醇酸钠、预凝胶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羟丙基淀粉、甲基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粉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甘氨酸、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刺梧桐胶、海藻酸、海藻酸钠、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硅酸镁铝、微生物藻酸盐、聚乙烯氧化偶氮酮、蔗糖脂肪酸酯、蔗糖单月桂酸酯、蔗糖单棕榈酸酯。优选淀粉、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4)中所述的润滑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本领域熟知用于制备上述制剂的常用润滑剂,例如二氧化硅、二十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镁、十八烷基富马酸钠、虫白蜡、环聚二甲基硅氧烷、氢氧化铝、亮氨酸、脂肪酸聚甘油酯、胶性二氧化硅、硅酸、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铝钙、硅酸镁、硬脂酸钠、硬肥皂、硬脂酸钠、硬脂酸钴、硬脂酸锌、硬脂酸镁、滑石粉、棕榈酸钠、聚乙二醇、蔗糖脂肪酸酯、蔗糖单月桂酸酯、蔗糖单棕榈酸酯、磷酸钙。优选硬脂酸镁、滑石粉、聚乙二醇、二氧化硅。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5)中压制成的药丸,根据外观的需要,可以进行增圆工艺,即,将压制好的药丸置泛丸锅中边翻滚边分次加入2~15%药物粉末,进行增圆,以达到药丸圆整、丸面光洁。
进一步,制备工艺步骤(5)所述的包衣材料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为本领域熟知 用于制备上述制剂的常用包薄膜衣材料,例如纤维素衍生物类、聚乙二醇类、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类、聚乙烯缩乙醛二乙胺乙酯及其它成膜材料。其中纤维素衍生物类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乙基纤维素(EC)、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羟乙基纤维素(MHEC)、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 a)等。聚乙二醇类(PEG)分子量为4000~8000。丙烯酸树脂类,如:丙烯酸树脂II、III,丙烯酸II号树脂,HPMC与丙烯酸树脂II号混合物,胃溶丙烯酸树脂IV号,HPMC和丙烯酸树脂IV号混合物。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乙醛二乙胺乙酯(AEA),欧巴代以及天然高分子材料玉米朊(zein),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维酮、PVP),聚乙烯-乙烯吡啶共聚体等薄膜衣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桂枝茯苓丸中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醛、桂皮酸、丹皮酚、芍药苷、苦杏仁苷进行了含量测定。为有效控制桂枝茯苓丸的控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方法是:
1.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酸、桂皮醛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400nm。取桂枝茯苓丸,除去包衣,研成粉末,精密称取0.1g,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30分钟,取出,放至室温,补足溶剂至刻线,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肉桂酸对照品、桂皮醛对照品、丹皮酚对照品,加50%甲醇溶解并制备成含每ml溶液含桂皮酸10μg、桂皮醛50μg、丹皮酚100μg的溶液,做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见附图1,2,3,4。
进一步,乙腈-磷酸溶液组成的流动相中磷酸的浓度为0.001~5%,优化浓度为0.01~1%,更优条件为0.1~0.5%;检测波长为200~400nm,优化检测波长为250~350nm,更优条件为270~300nm,最优条件为桂皮酸检测波长270nm,桂皮醛和丹皮酚检测波长280~290nm。
2.桂枝茯苓丸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磷酸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0~50℃。取桂枝茯苓丸细粉1.5g,精密称定,置25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乙醇25ml,称重,超声30min,放冷,再称重,用75%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取上清液10ml置热水浴中蒸干,精密加入2ml水溶解,过固相萃取柱,用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10ml容量瓶中,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并制备成每ml含0.5m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见附图5,6。
进一步,甲醇-磷酸组成的流动相中磷酸的浓度为0.001~5%,优化浓度为0.01~1%,更优条件为0.1~0.5%;柱温为20~50℃,优化温度为30~40℃,更优温度为30℃;固相萃取柱为分析上常用的,包括反相固相萃取柱、硅胶正相固相萃取柱,氧化铝固相 萃取柱,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柱,活性碳固相萃取柱,硅藻土固相萃取柱等。优化固相萃取柱为反相固相萃取柱,硅胶正相固相萃取柱,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柱。更优化固相萃取柱为反相固相萃取柱,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柱。最优化固相萃取柱为氧化铝固相萃取柱。
3.桂枝茯苓丸中苦杏仁苷含量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溶液系统;检测波长为200~250nm;柱温为20~40℃。取桂枝茯苓丸细粉3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称重,放置一夜,称重,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超声30min,放冷,再称重,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取上清液10ml置热水浴中蒸干,精密加入2ml水溶解,上固相萃取柱,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10ml容量瓶中,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定苦杏仁苷对照品,加甲醇制备成每ml含1m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见附图7,8。
进一步,甲醇-乙腈-磷酸组成的流动相中磷酸的浓度为0.001~5%,优化浓度为0.01~1%,更优条件为0.1~0.5%;柱温为20~50℃,优化温度为30~40℃,更优温度为30℃;固相萃取柱为分析上常用的,包括反相固相萃取柱、硅胶正相固相萃取柱,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柱,活性碳固相萃取柱,硅藻土固相萃取柱等。优化固相萃取柱为反相固相萃取柱,硅胶正相固相萃取柱,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柱。更优化固相萃取柱为反相固相萃取柱,氧化铝固相萃取柱,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柱。最优化固相萃取柱为氧化铝固相萃取柱。
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桂枝茯苓丸具有具有生产步骤少、生产周期短、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制剂质量稳定、患者服用剂量小、服用方便、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桂枝茯苓丸可以很好的保留制剂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蜜丸的剂型改造提供了新的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桂枝茯苓丸的制备
1.处方:桂枝60g 茯苓60g 芍药60g 牡丹皮60g 桃仁60g
2.制法:以上五味,桂枝、茯苓、牡丹皮分别粉碎成极细粉,过筛,混匀,备用;芍药、桃仁混合粉碎成极细粉,过筛,备用;将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加5%淀粉浆湿法制粒,置50℃烘箱中干燥,整粒,加入总重量10%乳糖和0.3%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丸,包薄膜衣,即得。
3.性状:本品为粉红色薄膜衣丸剂,丸芯为浅褐白色,气特异,味甜。
4.规格:0.3g/丸。
5.按上述生产工艺制备了三批样品,生产工艺和理化性质如下表
3批生产工艺结果
三批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生产工艺是可行的。适用于大生产。
实施例2.桂枝茯苓丸的制备
1.处方:桂枝60g 茯苓60g 芍药60g 牡丹皮60g 桃仁60g
2.制法:以上五味,桂枝、茯苓、牡丹皮分别粉碎成最细粉,过筛,混匀,备用;芍药、桃仁混合粉碎成最细粉,过筛,备用;将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加5%糊精溶液湿法制粒,置50℃烘箱中干燥,整粒,加入总重量10%羧甲基淀粉钠和0.3%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丸,包薄膜衣,即得。
3.性状:本品为粉红色薄膜衣丸剂,丸芯为浅褐白色,气特异,味甜。
4.规格:0.3g/丸。
5.按上述生产工艺制备了三批样品,生产工艺和理化性质如下表
3批生产工艺结果
三批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生产工艺是可行的。适用于大生产。
实施例3.桂枝茯苓丸的制备
1.处方:桂枝60g 茯苓60g 芍药60g 牡丹皮60g 桃仁60g
2.制法:以上五味,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分别粉碎成超微粉,过筛,混匀,备用;桃仁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将上述粉末混合均匀,加5%淀粉浆湿法制粒,置50℃烘箱中干燥,整粒,加入总重量12%蔗糖和0.5%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丸,包薄膜衣,即得。
3.性状:本品为粉红色薄膜衣丸剂,丸芯为浅褐白色,气特异,味甜。
4.规格:0.3g/丸。
5.按上述生产工艺制备了三批样品,生产工艺和理化性质如下表
3批生产工艺结果
三批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生产工艺是可行的。适用于大生产。
实施例4.桂枝茯苓丸的制备
1.处方:桂枝60g 茯苓60g 芍药60g 牡丹皮60g 桃仁60g
2.制法:以上五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取45g茯苓加120ml去离子水,置水浴锅中加热至茯苓溶解并成粘稠液体,桂枝、桃仁及茯苓粉末混合制粒,烘干,整粒;加入芍药细粉、丹皮细粉,13.5g PVP(K29/32),1.5g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制成1000丸,包薄膜衣,即得。
3.性状:本品为粉红色薄膜衣丸剂,丸芯为浅褐白色,气特异,味甜。
4.规格:0.3g/丸。
5.按上述生产工艺制备了三批样品,生产工艺和理化性质如下表
3批生产工艺结果
三批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生产工艺是可行的。适用于大生产。
实施例5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酸的含量测定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1制备的桂枝茯苓丸,除去包衣,研成粉末,精密称取0.1g,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30分钟,取出,放至室温,补足溶剂至刻度,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即得。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肉桂酸对照品1.68mg,至100ml棕色量瓶中,用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肉桂酸7μg)。
3.色谱条件
色谱柱:Dikma DiamonsilTM C18(4.6×250mm,5μ)柱;
流动相:乙腈-0.1%磷酸(40∶60)的混合溶液;
检测波长:285nm 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
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
桂枝茯苓丸中肉桂酸含量测定结果
实施例6:桂枝茯苓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实施例2项下的桂枝茯苓丸,除去包衣,研成细粉,取1.5g,精密称定,置25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乙醇25ml,称重,超声30min,放冷,再称重,用75%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取上清液10ml置热水浴中蒸干,精密加入2ml水溶解,过中性氧化铝(2g)柱,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10ml容量瓶中,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芍药苷对照品1.01mg,置2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对照品溶液。
3.色谱条件: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 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3%磷酸溶液(35∶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
4.样品测定结果 
桂枝茯苓丸中芍药苷含量测定结果
实施例7: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和桂皮醛的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丹皮酚对照品、桂皮醛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制备成每ml含丹皮酚100μg,含桂皮醛50μ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实施例2项下桂枝茯苓丸,除去包衣、研细,取0.5g,精密 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ml,称重,超声30min,放冷,再称重,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取上清液。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3.色谱条件 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 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3%磷酸溶液(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4nm;柱温:30℃;进样量:5μl。
桂枝茯苓丸中桂皮醛含量测定结果
桂枝茯苓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结果
实施例8桂枝茯苓丸的溶出度测定
分别取实施例1、2、3、4的样品,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方法中的第一法测定,以500ml水为释放介质,每只转蓝中放置3.0g样品,测定溶出量;转速为100r·min-1,平行对实施例1、2、3和4各测5组。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于5,10,15,20,25min和30min,用带滤芯的吸头吸取溶出度测定溶液100ml,并立即补充100ml水溶液,吸取的测定溶液置热水浴中蒸干,精密加入2ml水溶解,过中性氧化铝(2g)柱,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10ml容量瓶中,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芍药苷对照品1.01mg,置2ml容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得对照品溶液。
样品芍药苷含量及不同溶出时间的芍药苷累积百分比
用上述数据计算芍药苷溶出度Weibull分布参数,结果见下表。
芍药苷溶出度Weibull分布参数
通过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4所制备的样品及市售品进行了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本实施例的溶出度随着药材粉碎度的增加,Td(表示芍药苷累计溶出63.2%的时间)明显缩短,说明溶出度显著增加,而市售品的芍药苷溶出度Td最长,说明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明显好于传统工艺。
附图说明
图1是桂枝茯苓丸的HPLC图谱(桂皮酸、桂皮醛、丹皮酚)
图2是桂皮酸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谱
图3是桂枝茯苓丸的HPLC图谱(桂皮醛、丹皮酚)
图4是丹皮酚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谱
图5是桂枝茯苓丸的HPLC图谱(芍药苷)
图6是芍药苷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谱
图7是桂枝茯苓丸的HPLC图谱(苦杏仁苷)
图8是苦杏仁苷对照品溶液的HPLC图谱。

Claims (10)

1.一种桂枝茯苓丸的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于塑制法、泛制法或滴制法等传统丸剂制备方法不同,采用压制方法进行制备。
(1)处方为:桂枝60g 茯苓60g 牡丹皮60g 芍药60g 桃仁60g
(2)取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药材,分别拣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清洁,干燥,称量配齐。
(3)取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药材,分别粉碎成粉末或混合粉碎成粉末,过筛,混合均匀,备用。
(4)取上述药材粉末,加粘合剂混合制成合适的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备用。
(5)取制备好的颗粒,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置压片机上,压制成球形丸子。(6)取步骤(5)压制成的药丸,包薄膜衣。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或树皮。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牡丹皮毛莨科植物牡丹组Sect.Paeonia中的牡丹Paeoniasuffrutico Andr.、四川牡丹P.szechuanica Fang.,野牡丹P.delavayi Franch.及其变种的干燥根皮。优选牡丹的干燥根皮。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毛莨科植物芍药组Sect.Paeonia中的芍药Paeonia lactofloraPall.,美丽芍药P.mairei Lévl.,白花芍药P.sterniana Fletcher.,草芍药P.obovata Maxim.,新疆芍药P.sinjiangensis K.Y.Pang.,窄叶芍药P.anomala Linn.和川芍药P.veitchii Lynch.及其变种的干燥根。优选芍药和川芍药的根皮。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为药学领域熟知的粉末,包括细粉(粉末粒径<180μm+7.6μm)、最细粉(粉末粒径<150μm±6.6μm)、极细粉(粉末粒径<90μm±4.6μm)或超微粉(粉末粒径<25μm)。优选最细粉、极细粉、超微粉;更优选极细粉、超微粉。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桂枝茯苓丸,其特征在于为药学领域熟知的常用粘合剂,也可选用桂枝茯苓处方中茯苓作为粘合剂。更优选为预凝胶淀粉、变性淀粉、糊精、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维酮、茯苓。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桂枝茯苓丸,其特征在于崩解剂为药学领域熟知的常用崩解剂,优选淀粉、羧甲基淀粉、羟丙基淀粉、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
8.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桂枝茯苓丸的含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桂皮酸、桂皮醛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0~400nm。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桂枝茯苓丸,除去包衣,研成粉末,精密称取0.1g,置10ml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超声提取30分钟,取出,放至室温,补足溶剂至刻线,摇匀,用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即得。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精密称取肉桂酸对照品、桂皮醛对照品、丹皮酚对照品,加50%甲醇溶解并制备成含每ml溶液含桂皮酸10μg、桂皮醛50μg、丹皮酚100μg的溶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9.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桂枝茯苓丸的含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磷酸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为20~5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桂枝茯苓丸细粉1.5g,精密称定,置25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乙醇25ml,称重,超声30min,放冷,再称重,用75%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取上清液10ml置热水浴中蒸干,精密加入2ml水溶解,过固相萃取柱,用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10ml容量瓶中,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芍药苷对照品,加甲醇溶解并制备成每ml含0.5m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10.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桂枝茯苓丸的含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溶液系统;检测波长为200~250nm;柱温为20~4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桂枝茯苓丸细粉3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80%甲醇50ml,称重,放置一夜,称重,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超声30min,放冷,再称重,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离心,取上清液10ml置热水浴中蒸干,精密加入2ml水溶解,上固相萃取柱,用50%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10ml容量瓶中,定容。过0.45μm微孔滤膜,收集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定苦杏仁苷对照品,加甲醇制备成每ml含1mg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CN201510266656.2A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48150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6656.2A CN104815025A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6656.2A CN104815025A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5025A true CN104815025A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2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6656.2A Pending CN104815025A (zh) 2015-05-25 2015-05-25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1502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593A (zh) * 2014-07-26 2014-11-05 伏广珍 一种由当归制成的治疗妇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8802233A (zh) * 2018-07-03 2018-11-13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肉桂中多种药效成分的检测方法
WO2020042988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2272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桂枝茯苓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11281911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用途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7593A (zh) * 2014-07-26 2014-11-05 伏广珍 一种由当归制成的治疗妇科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8802233A (zh) * 2018-07-03 2018-11-13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肉桂中多种药效成分的检测方法
WO2020042988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210044258A (ko) * 2018-08-30 2021-04-22 지앙수 카니온 파마수티컬 씨오., 엘티디. 중약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응용
JP2021535912A (ja) * 2018-08-30 2021-12-23 江蘇康縁薬業股▲ぶん▼有限公司 漢方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と応用
JP7213955B2 (ja) 2018-08-30 2023-01-27 江蘇康縁薬業股▲ぶん▼有限公司 漢方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と応用
US11576942B2 (en) 2018-08-30 2023-02-14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KR102577380B1 (ko) * 2018-08-30 2023-09-11 지앙수 카니온 파마수티컬 씨오., 엘티디. 중약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응용
CN111281911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用途
CN111281911B (zh) * 2018-12-07 2021-12-21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用途
CN111122728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桂枝茯苓胶囊的检测方法
CN111122728B (zh) * 2019-12-24 2021-03-26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桂枝茯苓胶囊的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5025A (zh)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0366264C (zh) 山茱萸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11358839B (zh) 头花蓼的配方颗粒和制备方法
WO2014094632A1 (zh)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8506A (zh) 补骨脂提取物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53491A (zh) 一种桂枝茯苓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3479963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9001B (zh) 艾叶有效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CN1733273B (zh) 三金药物制剂的检测方法
CN102539588A (zh) 消结安制剂质量检测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1647993B (zh) 一种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和检测方法
CN1887324B (zh) 一种治疗肝肾不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
CN101057895B (zh) 治疗妇科疾病的妇炎舒制剂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CN102309689B (zh) 天麻咀嚼胶剂及其制备及检测方法
CN101912594A (zh) 一种治疗肠胃疾病的中药制剂
CN102048841B (zh) 一种具有催乳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8057064B (zh) 一种延胡索总生物碱胃漂浮片
CN113952419B (zh) 一种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813984B (zh) 治疗肝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35533A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189349A (zh) 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组合物
CN111529528B (zh)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04352940B (zh)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的中药组合物
CN102349956B (zh) 一种润燥止痒复方的提取物及其制剂
CN102641342A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提取物和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Shizh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before Expiration of Request of Examination as to Substan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Chen Shizho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hat Application Deemed to be Withdraw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