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3097A - 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以及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以及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3097A
CN104813097A CN201380014765.4A CN201380014765A CN104813097A CN 104813097 A CN104813097 A CN 104813097A CN 201380014765 A CN201380014765 A CN 201380014765A CN 104813097 A CN104813097 A CN 104813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ng
reflecting board
light
resin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47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仓幸广
山崎宏行
稻森康次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13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3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满足下述(i)~(iv)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i)在23℃、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0.1N时的弯曲挠曲量为5.0mm以下;(ii)在至少一表面形成有凹凸,且该凹凸表面的轮廓最大高度Rz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iii)上述凹凸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以上且0.4以下;及(iv)上述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小于1.0×1015Ω/□。

Description

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以及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作为侧光型背光源用的光反射板,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侧光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适合作为背光源的光反射板。
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上述光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
另外,本发明涉及上述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备用于自液晶层的背面侧照射光的背光源。近年来,作为该背光源,侧光型背光源的采用逐渐增加,其可减少光源数量、且有利于节能化。侧光型背光源中,光反射板与导光板邻接地设置。该光反射板发挥如下作用:使自光源被导入导光板内的光中漏出至光反射板侧的光返回液晶层侧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于液晶显示器,要求整个显示面(画面)亮度均匀,因此对于侧光型背光源也要求实现整个显示面亮度均匀的性能。
在侧光型背光源中,光反射板与导光板之间通常形成由凹凸形状产生的间隙。其原因在于,若使光反射板与导光板密合,则有可能部分性地产生面状的明暗差而使显示面的亮度产生不均。例如,若导光板因热等而部分性地变形、且变形部位较其它部位更有力地被压在光反射板,则该变形部位与其它部位的亮度变得不均匀,而成为产生白点等亮度不均的原因。
另外,存在因导光板与光反射板之间的摩擦而使导光板产生损伤的情况,该导光板的损伤也成为亮度不均的原因。
通过防止导光板与光反射板不均匀密合、且抑制由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接触导致产生损伤,由此可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侧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其刚度处于特定范围内、且至少在单侧的面形成有含有芳香族聚酯的特定形状凸部,且记载了抑制由白色反射膜与导光板的摩擦所导致的导光板损伤的产生而抑制亮度不均。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为了改善亮度不均而在光反射片或光反射膜的光反射面设置凹凸,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利用表面具有珠粒层的形态的反射膜来抑制反射膜与导光板的贴附。
另外,专利文献5中也记载了通过在热塑性树脂发泡体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可用作紫外线劣化较少的光反射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189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70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266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159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7/142260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更均匀地保持液晶显示器的整个显示面的亮度的要求逐年提高,例如,也要求抑制由输送中等的振动所致的导光板产生微小损伤而稳定地维持均匀性更高的亮度。
另外,伴随液晶显示器的大型化,背光源的导光板的原材料开始使用丙烯酸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即MS树脂等。尤其是最近,从成本的观点出发,使用3mm~5mm厚的MS树脂制板的情况变多,其中多使用具有印刷圆或点而成的凸部的导光板、或通过激光加工或UV转印法而设置有凹部的导光板、以及将树脂颗粒注射成型而获得的表面具有凸部的导光板。MS树脂廉价,但较软而容易受损。因此,为了稳定地维持均匀性更高的亮度,需要一种即便与由MS树脂等较软树脂材料所构成的导光板接触也难以损伤该导光板的光反射板。另外,有时导光板也会被由光反射板的损伤所产生的切削粉屑损伤,因此光反射板本身也需要不易受损。
但是,上述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光反射板无法说充分满足上述要求。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反射板、具备该光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及该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该光反射板是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即便与导光板接触也难以损伤导光板且光反射板本身也不易受损,也可抑制在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接触面产生更微小的损伤,并可更高级等级地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表面具有特定凹凸形状、且弯曲挠曲量、静摩擦系数及表面电阻率值均处于特定等级的光反射板即便与导光板接触并相互摩擦也难以损伤,并且也能够抑制导光板的损伤产生。并且发现:若将该光反射板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侧光型背光源,则可更有效地抑制显示面产生亮度不均。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的。
即,本发明的要旨如下所述。
[1]一种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满足下述(i)~(iv):
(i)在23℃、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0.1N时的弯曲挠曲量为0.5mm以上且5.0mm以下;
(ii)在至少一表面形成有凹凸,该凹凸表面的轮廓最大高度Rz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
(iii)上述凹凸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以上且0.4以下;和
(iiii)上述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小于1×1015Ω/□。
[2]如[1]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上述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构成上述凹凸表面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小于70。
[3]如[1]或[2]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上述光反射板由树脂制发泡片构成。
[4]如[3]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在上述凹凸表面侧,自该表面至朝向光反射板的厚度方向至少5μm的深度不存在气泡。
[5]如[1]~[4]中任一项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形成上述凹凸的树脂为含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的树脂。
[6]如[1]~[5]中任一项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上述光反射板的容重为0.7以下,且上述光反射板的厚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
[7]如[1]~[6]中任一项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上述光反射板的容重小于0.45。
[8]如[1]~[7]中任一项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上述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且构成上述凹凸表面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小于构成上述侧光型背光源所具备的导光板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
[9]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其是具有光源、导光板和[1]~[8]中任一项记载的光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其中,
按照上述凹凸表面朝向导光板侧的方式配设上述光反射板;
构成上述导光板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为70以上。
[10]如[9]记载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其中,上述导光板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树脂构成。
[11]一种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1]~[8]中任一项记载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c):
(a)使通过挤出成型而挤出为片状的基材树脂片与具有凹凸的压纹辊接触,获得在至少一面具有凹凸的基材树脂片的工序;
(b)使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的工序;和
(c)对含浸有不活性气体且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进行加热而使其发泡的工序。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表面的“凹凸”用于包含下述任一种形态的含义:表面形成有凹部的形态、表面形成有凸部的形态、及表面形成有凹部与凸部的形态。
本发明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即便与导光板接触也难以损伤,且也可抑制导光板损伤的产生。即,通过使用本发明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可抑制在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接触面产生更微小的损伤,可更高等级地抑制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可更等级地抑制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
根据本发明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可有效地制造上述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生产效率优异。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可适当参照附图并根据下述记载而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中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边界及其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实施方式。
[光反射板]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是组装至液晶显示器等中使用的侧光型背光源而使用的。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优选为白色反射板。将组装有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侧光型背光源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示于图1。
如图1所示,在侧光型背光源(1)中,光反射板(4)与导光板(3)邻接地设置。对于光反射板而言,在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下述凹凸,且按照该凹凸表面朝向导光板侧的方式配设,其发挥使自光源(8)导入导光板内的光中漏出至光反射板侧的光返回至液晶层侧的作用。
以下,对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特性或结构进行说明。
(弯曲挠曲量)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在23℃施加0.1N的负荷时的弯曲挠曲量(以下简称为“弯曲挠曲量”)为0.5mm以上且5.0mm以下。
该弯曲挠曲量是通过将光反射板在23℃、60%RH的条件下保管24小时后在23℃、60%RH的条件下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而测定的。更具体而言,可利用下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通过将弯曲挠曲量设为5.0mm以下,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难以产生由光反射板自身的重量等所导致的挠曲,可有效地防止组装有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的亮度不均。另外,若弯曲挠曲量小于0.5mm,则抗白点性有时变差,另外,存在有光反射板的柔软性受损而在搬运时、或切割成组装至背光源中的尺寸的加工时产生破裂的情况,生产性有时劣化。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弯曲挠曲量优选为4.8mm以下,更优选为4.6mm以下。另外,从进一步抑制亮度不均的观点出发,弯曲挠曲量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设为1.5mm以上。
光反射板的弯曲挠曲量例如可通过适当地调节用于光反射板的材料、光反射板的厚度或比重等而控制。进而,若光反射板为树脂制发泡片,则也可通过适当地调节气泡的分布、大小、密度等气泡的存在形态而控制弯曲挠曲量。
(表面凹凸形状)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在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凹凸,且该凹凸表面的轮廓最大高度(Rz)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通过将凹凸表面的Rz设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可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在其与导光板之间形成适度的间隙,可有效地防止亮度不均。上述凹凸表面的Rz优选为7μm以上,更优选为8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也可为15μm以上,也可为20μm以上,也可为25μm以上。另外,上述凹凸表面的Rz优选为7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5μm以下。
Rz是基于JIS B0601(2001)测定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也可为在两面形成凹凸且其中一面的Rz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另一面的Rz小于5μm或超过80μm的形态。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按照将Rz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的面朝向导光板侧的方式进行配设。
以下,在称为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情况下,只要无特别说明,则意味着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朝向导光板侧的面。
关于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形成凹凸表面的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各种方法。例如,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所期望的凹凸形状:在光反射板的表面混炼有填料、或使填料附着于光反射板的表面、或在挤出成型时或者加热后使其与压纹辊接触、或在表面涂布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并以成为特定凹凸图案的方式照射紫外线,由此形成凹凸形状。另外,也可组合上述方法而形成凹凸形状。
上述填料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例如,作为填料的形状,可使用球状或板状的填料。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使用:滑石颗粒、云母颗粒、碳酸钙颗粒、二氧化硅颗粒、有机硅颗粒、交联PBMA(聚甲基丙烯酸丁酯)颗粒、尼龙颗粒、交联丙烯酸颗粒、或选自这些颗粒的2种以上混合而成的颗粒。其中,从适当地控制光反射板的白度或光反射性能、弯曲挠曲量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选自有机硅颗粒和滑石颗粒的1种或2种以上颗粒。
上述填料的粒径并无特别限制,平均粒径优选为3μm以上且3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上且20μm以下。通过为上述范围,容易将凹凸表面的Rz调节为所期望的范围,另外,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导光板不易受损。平均粒径可利用动态光散射法或激光衍射法等求出。
凹凸形状优选存在于光反射板的至少任一个表面的整个面。另外,凹凸形状优选为不整齐排列于光反射板的表面而以不规则地分散的形式存在。由此,在将光反射板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难以产生光的干涉等所伴随的条纹,并可使显示面的亮度变得更均匀。
(静摩擦系数)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以上且0.4以下。该静摩擦系数是相对于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树脂(MS树脂)构成的板的静摩擦系数,具体而言,其是利用下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所测定的值。
通过将光反射板的静摩擦系数设为0.4以下,可有效地防止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的状态下因其与导光板之间的摩擦而对导光板造成损伤。另外,通过将光反射板的静摩擦系数设为0.1以上,装载光反射板时不易发生受重坍塌,并可防止光反射板的保管、搬运或作业效率的恶化。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静摩擦系数更优选为0.1以上且0.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以上且0.3以下。
光反射板的静摩擦系数例如可通过调节构成光反射板的表面的树脂的硬度、或片材表面的凹凸的高度,或调整导光板与反射板的接触面积而进行调节。
(表面电阻率值)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小于1.0×1015Ω/□。通过将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设为小于1.0×1015Ω/□,微细的灰尘或异物难以附着于凹凸表面,可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进一步抑制导光板产生损伤。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优选设为小于5.0×1014Ω/□,更优选设为小于1.0×1014Ω/□。另外,该表面电阻率值的下限值并无特别限制,若考虑到抗静电剂的用量或光反射板的刚度,则实际上设为1.0×1010Ω/□以上,通常为1.0×1011Ω/□以上。
表面电阻率值例如可通过使抗静电剂存在于凹凸表面而进行调节。抗静电剂可含有在构成凹凸表面的原材料中,也可涂布于凹凸表面。
为了设为上述表面电阻率值而能够添加的抗静电剂并无特别限制,较理想为使用碱金属盐、阴离子、阳离子等抗静电剂。在使用以碳黑或碳纤维为代表的无机抗静电剂的情况下,片材的表面电阻率值可获得所期望的范围,但光反射板着色为黑色,会损害反射率或画面亮度,因此不为优选。另一方面,若为上述碱金属盐等抗静电剂,则可无损光反射板的色调而获得所期望的表面电阻率值,因此优选。碱金属盐并无特别限制。
在本发明中,作为抗静电剂,优选为表面活性剂。作为该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也可为聚合物(例如,聚醚酯酰胺聚合物、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共聚物、聚醚聚酯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盐、具有季铵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另外,作为非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优选地使用选自烷磺酸的碱金属盐及烷基苯磺酸的碱金属盐中的1种或2种以上。其中,优选使用选自烷磺酸钠及烷基苯磺酸钠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上述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8~15,进一步优选为10~14。
优选使抗静电剂含有于构成凹凸表面的树脂中。因此,在本发明的光反射材为树脂制发泡片的情况下,优选使抗静电剂含有于包含凹凸表面的凹凸表面侧的非发泡区域。在该情况下,相对于包含凹凸表面的凹凸表面侧的非发泡区域的树脂100质量份,优选含有0.1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含有0.3质量份以上且5质量份以下。
(洛氏硬度)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优选由树脂构成。在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的情况下,从在组装至侧光型背光源中时进一步抑制导光板产生损伤的观点出发,构成凹凸表面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优选小于构成组装有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侧光型背光源所具备的导光板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即较软)。
如上所述,作为导光板的原材料,多使用丙烯酸系树脂或MS树脂等较软的树脂。并且,丙烯酸系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通常为120左右,MS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通常为105左右。对于构成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树脂而言,其洛氏R标尺硬度优选小于70,更优选小于65,进一步优选小于60。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光反射板,构成凹凸表面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的下限值并无特别限制,但为了在因光反射板或导光板的热变形等施加面压的情况下也保持光反射板与导光板间的间隙而有效地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或抑制光反射板侧损伤而产生切削粉且导光板侧被该切削粉损伤,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4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上。
(比重)
从抑制光反射板的质量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容重(以下简称为“比重”)优选为0.7以下。通过抑制光反射板的质量,也可进一步抑制其与导光板接触时产生损伤。另外,在光反射板为树脂制发泡片的情况下,通过将比重设为0.7以下,可形成微细气泡良好地分布的形态,可进一步提高光反射率。
另外,若考虑到光反射板的刚度,则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比重优选设为0.2以上。更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比重为0.25以上且小于0.6,进一步优选为0.275以上且小于0.5,进一步优选为0.275以上且小于0.45。
(光反射率)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光反射率优选为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以氧化铝比计高于95%,特别优选为98%以上。此处所述的光反射率,是指基于单向反射与漫反射的合计而算出的光反射率。上述光反射率是在550nm波长下将氧化铝白板(等级:210-0740,Hitachi High-Tech Fielding制)的光反射率设为100%时的相对值,例如可使用分光光度计(装置名:U-4100,Hitachi High-Tech Fielding制)进行测定。
(光反射板的结构)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可为树脂制发泡片(以下简称为“发泡片材”),可为使树脂中含有白色颜料等无机填料而具有光反射性能的板,也可为利用铝等金属构成树脂等的表层而具有反射性能的板,但从可减小光反射板的比重而使其轻量化、并且即便进行裁切也难以发生填料脱落等且难以产生作业环境的污染的观点出发,优选为发泡片。
在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为发泡片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凹凸表面侧,自表面至朝向光反射板的厚度方向至少5μm的深度之间不存在气泡。由此,可赋予充分的硬度与刚度。
另外,优选的是,在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侧,比自表面朝向光反射板的厚度方向深30μm的深度还要深的位置存在气泡。由此,可减小比重,且可制成显示高光反射率的光反射板。
即,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为发泡片的情况下,在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侧,可将自表面朝向光反射板的厚度方向不存在气泡的部分视为1层(非发泡层),该层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且3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上且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μm以上且20μm以下。
另外,对于在凹凸表面侧不存在气泡的层的厚度(μm)、与凹凸表面的Rz(μm)的关系而言,不存在气泡的层的厚度与凹凸表面的Rz的大小可不同也可相同。另外,在不存在气泡的层的厚度与凹凸表面的Rz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使不存在气泡的层的厚度较大,也可使凹凸表面的Rz较大。从更有效地抑制亮度不均、并且减小比重而减轻光反射板的质量、且实现充分的光反射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使凹凸表面的Rz大于在凹凸表面侧不存在气泡的层的厚度。在该情况下,[凹凸表面侧的不存在气泡的层的厚度(μm)]/[凹凸表面的Rz(μm)]优选为0.2~0.9,更优选为0.3~0.8,进一步优选为0.3~0.6。
在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为发泡片的情况下,光反射板中所含有的气泡的平均气泡径优选为20μm以下。由此,可有效地防止入射光透入至光反射板的内部。即,通过增加气泡表面的漫反射的次数,可抑制透光率而制成显示高光反射率的光反射板。
平均气泡径的下限并无特别限制,从获得更高的光反射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2μm以上,更优选为0.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
若考虑到光反射率、比重、气泡数密度,则平均气泡径更优选为0.2μm以上且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且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上且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且3.0μm以下。
光反射板的平均气泡径是指根据ASTM D3576-77求出的值。具体而言,可利用下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气泡”,是存在于光反射板中的含有不活性气体等的空间,在其截面具有短边的长度超过0.1μm的部分。在本说明书中,“气泡”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另外,在测定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平均气泡径、气泡数密度的情况下,观察光反射板的截面时,将在该截面短边的长度超过0.1μm的部分作为气泡。
在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为发泡片的情况下,存在气泡的部分(发泡层)的气泡数密度优选为5.0×1010~1.0×1014,更优选为1.0×1011~1.0×1013。通过将发泡层的气泡数密度设为上述优选的范围内,可在可见光的全部波长范围维持较高水平的光反射率。
光反射板的气泡数密度的测定中,对光反射板的纵截面(在厚度方向断裂的截面)拍摄SEM照片,在该SEM照片上随机选择发泡层中(存在气泡的区域中)的任意100μm×100μm的区域,计数存在于其中的气泡数n(将在上述截面观察中短边超过0.1μm的部分作为气泡而进行计数),并算出每1mm2存在的气泡数。通过将所获得的数值乘以3/2而换算为每1mm3的气泡数,测定得到气泡数密度。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可为由1种材料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为各层的材料不同的多层结构。例如,若为发泡片,则可利用难以发泡的树脂形成具有凹凸表面的层等,由此将自凹凸表面侧的表面直至所期望的深度设为非发泡层。从凹凸的形成性或光反射性的观点出发,例如,也优选为按照夹着容易发泡的树脂层的方式积层难以发泡的树脂层而制成3层结构。
在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的情况下,至少构成凹凸表面的树脂优选含有热塑性聚酯,更优选含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进一步优选的是,构成凹凸表面的树脂由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构成。作为热塑性芳香族聚酯,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酯或它们的掺混树脂。其中,可优选地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掺混树脂。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优选其整体由热塑性聚酯树脂构成,更优选由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构成。热塑性芳香族聚酯树脂的优选例与上述相同。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也可含有结晶化成核剂、结晶化促进剂、抗氧化剂、紫外线抑制剂、光稳定剂、荧光增白剂、颜料、染料、相容剂、润滑材、强化剂、阻燃剂、交联剂、交联助剂、塑化剂、增粘剂、减粘剂等各种添加剂。
(厚度)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上。由此,可制成具备充分刚度的光反射板,并可有效地抑制皱褶的产生。另外,若考虑到生产性,则该厚度优选为1mm以下。更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厚度为0.2mm以上且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mm以上且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mm以上且0.8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mm以上且0.7mm以下。
例如,在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的情况下,光反射板的厚度可通过使用平滑辊(flatroll)或中高辊(クラウンのついたロール)进行冷压而调节。通过冷压,可无损刚度而调节厚度。另外,通过以构成光反射板的树脂的玻璃转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热处理,也可改善尺寸稳定性。
(光反射板的制造)
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各种制法。例如,若本发明的光反射板为发泡片,则可采用如下方法:zai压力容器内,使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后进行加热而使其发泡的分批发泡法;自挤出机的模头挤出树脂片并且使其发泡的挤出发泡法;挤出含有填料的树脂片后进行拉伸而在填料与树脂的界面制造空洞的拉伸法等。另外,在非发泡片的情况下,例如可采用使树脂中含有大量白色颜料(无机填料)的填料填充法。另外,针对凹凸的形成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而,也可利用金属薄膜覆盖树脂片的表面并于该金属薄膜上散布填料,由此制造具有所期望的凹凸表面的本发明的光反射板。
其中,从容易使气泡微细化并可实现较高的光反射率、且可进一步抑制光反射板的比重而使其轻量化方面而言,分批发泡法作为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是优选的。以下,对利用分批发泡法制造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方法的优选方式(以下称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一步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并不限于此。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a)~(c)的工序。
(a)使通过挤出成型而挤出为片状的基材树脂片与具有凹凸的压纹辊接触,获得在至少一个面具有凹凸的基材树脂片的工序;
(b)使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的工序;及
(c)对含浸有不活性气体且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进行加热而使其发泡的工序。
-工序(a)-
上述工序(a)中的基材树脂片只要为热塑性树脂则并无特别限制,优选含有热塑性聚酯,更优选由热塑性聚酯树脂构成。热塑性聚酯树脂的优选方式与上述相同。基材树脂片的构成并无特别限制,可为单层也可为多层。其中,优选为按照夹着在含浸不活性气体并进行加热时容易发泡的树脂层(I)的方式层积有即便含浸不活性气体并进行加热也难以发泡的树脂层(II)的3层结构。基材树脂片可通过利用挤出成型将所期望的树脂自T型模头挤出为单层结构或者多层结构而获得。
树脂层(I)例如可为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0质量%以上的构成。进而,树脂层(I)优选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90质量%以上。另外,树脂层(I)也优选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构成的层。另外,也优选使用含有下述气泡成核剂的树脂。
另外,树脂层(II)例如可为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0质量%以上的构成。进而,树脂层(II)优选为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55质量%以上的层。树脂层(II)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掺混树脂构成。
基材树脂片也可含有气泡成核剂。所谓气泡成核剂,是在热塑性树脂形成气泡时促进气泡核的形成的物质,在气泡的微细化与均匀性方面显示出效果。作为气泡成核剂,可以举出例如滑石等无机化合物、偶氮二甲酰胺等有机化合物、氮气等不活性气体、熔融型结晶化成核剂或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特别优选为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上述热塑性弹性体,并无限定,但从提高光反射率及亮度方面而言,可适当地选择在分子中具有对亚苯基骨架及酯键的嵌段共聚物、硬段为芳香族聚酯且软段由聚醚构成的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硬段为芳香族聚酯且软段由脂肪族聚酯构成的聚酯-聚酯嵌段共聚物等。这些热塑性弹性体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两种以上而使用。
上述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可通过利用公知的方法使芳香族聚酯与聚醚共缩合而获得。上述聚酯-聚酯嵌段共聚物可通过利用公知的方法使芳香族聚酯与脂肪族聚酯共缩合而获得。
构成上述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及聚酯-聚酯嵌段共聚物的芳香族聚酯片段可由自芳香族二羧酸衍生的单元、及自二醇化合物衍生的单元构成。作为芳香族二羧酸,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二苯基二羧酸等。这些芳香族二羧酸也可为2种以上的组合。另外,作为二醇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新戊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己二醇、十二烷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化合物;对苯二甲醇等芳香族二醇化合物;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化合物。这些二醇化合物也可为2种以上的组合。
芳香族聚酯片段可为由芳香族二羧酸成分及二醇化合物成分各1种构成的聚酯,也可为由任一者的2种以上构成、或由两成分各2种以上构成的聚酯。
另外,作为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的软段即聚醚,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丁二醇、聚乙二醇等。
聚酯-聚酯嵌段共聚物的软段即脂肪族聚酯可由自脂肪族二羧酸衍生的单元、及自二醇化合物衍生的单元构成。作为脂肪族二羧酸,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癸烷二羧酸及它们的衍生物等,也可为它们的组合。作为二醇化合物,可以举出与上述芳香族聚酯片段中说明的二醇化合物相同的物质。
基材树脂片也可含有熔融型结晶化成核剂。所谓熔融型结晶化成核剂,是指通过添加至热塑性树脂中而在熔融混炼时熔融分散于树脂中并于降温凝固过程中凝聚固化的气泡成核剂。
作为熔融型结晶化成核剂,并无限定,可适当地选择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作为市售品,例如新日本理化制造的NJSTAR NU-100)、RIKACLEAR PC-1(商品名,新日本理化制造)、T1465N(商品名,ADEKA制造)等。它们可单独使用一种,也可混合两种以上而使用。从光反射板的比重或光反射性能的观点出发,可优选地使用N,N'-二环己基-2,6-萘二甲酰胺。
在上述工序(a)中,通过使基材树脂片的至少一面与具有所期望的凹凸形状的压纹辊接触,从而获得在表面具有所期望凹凸的基材树脂片。基材树脂片与压纹辊的接触优选自T型模头挤出后立刻进行,但也可对冷却而凝固的状态的基材树脂片进行加热之后进行接触。
另外,优选的是,使基材树脂片的形成凹凸的表面如上所述含有有机硅颗粒或滑石颗粒等无机填料。通过含有无机填料,容易无损生产性而将凹凸表面的Rz控制于所期望范围。无机填料优选相对于构成凹凸表面的树脂100质量份而含有0.5质量份~5质量份。
基材树脂片优选为未拉伸。若未拉伸则不活性气体的渗透性高,可制造更优异的光反射性能的光反射板。
-工序(b)-
在上述工序(b)中,使在上述工序(a)中获得的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优选的是,通过将上述工序(a)中获得的基材树脂片及分隔件重叠并卷绕而形成卷,且将该卷保持于加压不活性气体环境中而使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该分隔件只要具有不活性气体或根据需要使用的有机溶剂自由出入的空隙、且可忽视不活性气体向其本身的渗透,则可为任意物质。若示出分隔件的优选例,则可以举出树脂性无纺布或金属制网。
也可在使形成卷的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之前,使树脂片中含有有机溶剂。若使树脂片中含有有机溶剂,则可提高热塑性树脂片的结晶度,且片材的刚度提高而使分隔件的痕迹难以残留于片材表面。另外,也可期待缩短不活性气体的渗透时间的效果。
作为该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例如:苯、甲苯、甲基乙基酮、甲酸乙酯、丙酮、乙酸、二噁烷、间甲酚、苯胺、丙烯腈、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硝基乙烷、硝基甲烷、苄醇。其中,可优选地使用丙酮。
作为上述不活性气体,可以举出:氦、氮、二氧化碳、氩等。其中,从可大量含有于热塑性树脂中的方面而言,优选为二氧化碳。不活性气体的渗透压力优选为30kg/cm2~70kg/cm2,更优选为50kg/cm2~70kg/cm2。另外,不活性气体的渗透时间通常为1小时以上,优选使不活性气体渗透直至达到饱和状态。通常,若将渗透时间设为24小时以上,则可使不活性气体的渗透达到饱和状态。
-工序(c)-
在上述工序(c)中,使上述工序(b)中获得的含浸有不活性气体且具有凹凸表面的树脂片发泡。该发泡工序如下进行:从卷中去除分隔件,并于常压下将树脂片加热至用于形成发泡层的热塑性树脂的软化点以上的温度。该加热优选在低于发泡层的熔点的温度进行。若发泡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则用于发泡的加热温度为150℃~240℃,优选为180℃~230℃。
若利用非发泡性的树脂构成基材树脂片的凹凸表面、或含有结晶化成核剂或结晶化促进剂而使其成为难以发泡的状态,则可将凹凸表面设为非发泡层。另外,含浸不活性气体后,不活性气体随着时间经过会从树脂排出,因此将工序(b)后用于排出不活性气体的时间设为固定时间,由此可抑制凹凸表面的发泡。
[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具有光源(8)、导光板(3)和本发明的光反射板(4)。本发明的光反射板(4)是以其凹凸表面朝向导光板(3)侧的状态来进行配设的。另外,导光板(3)的洛氏R标尺硬度优选为7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图1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的结构,各部件的尺寸或相对大小关系等有时为了方便说明而改变了大小,并非直接表示实际关系。另外,除本发明中规定的事项以外并不限定于这些附图所示的外形、形状。
导光板(3)的材质优选为洛氏R标尺硬度为70以上的树脂,更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即MS树脂,进一步优选由MS树脂构成。另外,也可优选地使用丙烯酸系树脂制的导光板。
其中,从生产能力方面而言,优选为对MS树脂板(3~5mm厚度)实施点印刷而于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导光板、通过UV转印法而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导光板、及通过激光加工而在表面形成有凹凸的导光板。尤其是,对于实施点印刷而形成有凹凸的导光板与本发明的光反射板,按照彼此的凹凸表面相对的方式进行配设,通过这种方式可更有效地抑制导光板的损伤。另外,彼此的凸部发挥间隔片的作用,且在其间设置空气层,因此可有效地防止白色反射板与导光板的密合而抑制亮度不均,同时可有效地使自侧光入射至导光板的光返回至背光源前表面。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中,优选的是,与导光板的凹凸表面的Rz相比,与其相对的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Rz较大。由此,易于控制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接触面积,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由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密合所引起的亮度不均。
使用本发明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例如可用于液晶电视、液晶监视器、或侧光型广告牌、照明器具等。
以下,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
[测定/评价方法]
(1)0.1N时的弯曲挠曲量
将光反射板切割成25mm宽×80mm长,使用Instron5567(Instron Japan CompanyLimited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将支点间距离设为64mm,将弯曲速度设为10mm/min,自图表读取施加0.1N负荷时的弯曲挠曲量。弯曲挠曲量的测定是在温度23℃、测定湿度60%RH的条件下将光反射板试样保管24小时的后,在与该保管温度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实施的。
(2)轮廓最大高度(Rz)
将光反射板冲裁成100×100mm2,对从其凹凸表面随机地选择的3个部位(12mm的长度)测定Rz,并将其平均值作为光反射板的Rz。Rz是使用SurfTest SJ-210(株式会社Mitutoyo制)、基于JIS B0601(2001)进行测定的。
(3)静摩擦系数
将光反射板切割成150mm×250mm,以凹凸表面朝上的方式贴附于自动静摩擦系数测定器(株式会社安田精机制)的测定面。将导光板的材料即MS树脂(DenkaTX-100S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制板(5×60×80mm3)贴附于金属制砝码,并将该MS树脂置于贴附于测定面的光反射板的凹凸面,进行倾斜并记录砝码开始滑动的角度θ。静摩擦系数μstatic是使用下述式(1)算出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MS树脂制板是自100mm×100mm×5mm的加压成型的MS树脂制板切割成上述的规定尺寸,并使用研磨材(商品名:Pikal金属磨,日本磨料工业株式会社制)对其表面进行研磨,将成为平滑的面朝向光反射板侧而使用的。
需要说明的是,将MS树脂制板的与光反射板接触的表面的状态设为Rz为2μm以下。另外,上述MS树脂制板的洛氏R标尺硬度为105。
μstatic=tanθ    (1)
对每个光反射板重复进行5次测定,并将其平均值作为光反射板的静摩擦系数。
(4)洛氏R标尺硬度
基于JIS K7202-2,对构成光反射板的表层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进行测定。
(5)表面电阻率值
基于JIS K 6911:2006,对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进行测定。更详细而言,将测定试样在温度23℃、湿度60%RH的条件下保管24小时后,在与该保管温度湿度相同的条件下,将施加电压设为100V,测定1分钟后的表面电阻率值(Ω/□)。
(6)比重(容重)
通过JIS K7112的A法(水中置换法)进行测定。
(7)光反射板的厚度
自光反射板切下100×100mm2见方的样品,利用测微计对样品的4角、4边及中心的厚度进行测定,并将合计9点的平均值作为光反射板的厚度。
(8)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
通过冷冻断裂使光反射板在厚度方向断裂而露出截面,将其设置于台上后,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装置名:JSM-6390LV,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以1000倍进行截面的观察。在凹凸表面侧,自表面朝向片材的厚度方向放下垂线,对直至碰到气泡的长度进行测定。每1试样随机抽出5处进行测定,并将其平均值作为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定中,将在上述截面观察中短边的长度超过0.1μm的部分作为气泡。
此处,对于将随机抽出的5处的平均值作为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的情况、和将随机抽出的10处的平均值作为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的情况,各实施3次测定(即,计算随机抽出的5处的平均值3次及计算随机抽出的10处的平均值3次),结果获得的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均处于上述各3次(共计6次)的测定值的平均值±0.2μm的范围内。即,可认为作为随机抽出的5处的测定的平均值而算出的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能够反映整个光反射板不含气泡的层的厚度。
(9)光反射率
将光反射板切割成100×100mm2,使用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Hitachi High-TechFielding制的U-4100),在分光狭缝4nm的条件下进行光线波长550nm下的分光全反射率的测定。参比使用氧化铝白板(等级:210-0740,株式会社Hitachi High-TechFielding制),测定值为将参比的光反射率设为100%时的相对值。
(10)平均气泡径
平均气泡径是通过ASTM D3576-77求出。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在光反射板的与厚度方向平行的截面,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装置名:JSM-6390LV,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对距表面厚度四分之一的深度与其附近的气泡结构以1000倍或者5000倍进行拍摄。在所获得的照片上沿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划直线,求出直线横穿的各个气泡的弦的长度,并获得其平均值t。将照片的倍率设为M,代入至下述式而求出平均气泡径d。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拍摄区域是在其周围也存在气泡的区域。在上述照片观察中,将短边的长度超过0.1μm的气泡作为测定对象而算出平均气泡径。
d=t/(0.616×M)
(11)抗白点性
在市售的42英寸侧光型液晶电视的背光源面板(导光板的材料:MS树脂,洛氏R标尺硬度:105,与光反射板相对的面的Rz:16.5μm),将进行评价的光反射板按照表面的凹凸朝向导光板侧的方式形成光反射板而进行组装,其后,除液晶以外,如原先那样重新组装背光源面板。接着,自背光源面板的导光板上以40N的负荷进行压缩。负荷是通过对15cm见方的角部的4处载置均等质量的重物而进行的。接着,利用目视观察是否产生异常明亮的部分,由此检查有无白点。若无异常明亮的部分,则记作未产生白点而判定为合格(评价A);若有异常明亮的部分,则记作产生白点而判定为不合格(评价C)。所谓“异常明亮”,是指异常明亮的部分较其周边部分产生由目视可清楚地识别的亮度差的状态。
(12)抗损伤性
将评价对象的光反射板以凹凸表面朝上的方式置于设置有金属棒的以每分钟250次、振幅6mm左右地振动的振动试验机上,自其上方将印刷有半径约1mm的点图案的MS树脂制导光板(12.5cm2,4.5g)以点图案朝向光反射板的凹凸表面的方式放置,并振动5分钟。对振动后的导光板的表面及反射板的表面入射光,使用显微镜检查导光板表面与光反射板表面有无损伤。对自同一光反射板随机切割出的3个样品评价损伤,若3个样品在全部的试验中于导光板与光反射板的任一表面(检查面积为4cm2)均未产生损伤,则判断为合格(评价A);将3个样品中至少1个样品在试验中导光板或光反射板中的任一者产生损伤的情况记作评价B;若3个样品中至少1个样品在试验中导光板与反射板两者产生损伤,则判断为不合格(评价C)。
[实施例1]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级:RT553C,JapanUnipet制)40质量份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级:Novaduran5026,MitsubishiEngineering-Plastics制)60质量份、有机硅粉末(等级:Tospearl3120,Momentive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制,平均粒径11μm)2质量份、抗静电剂(等级:EMB-7A2019,SUMIKA COLOR制)1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配置于最外层,并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8质量份(等级:RT553C,JapanUnipet制)而含有气泡成核剂(等级:Primalloy B1942N,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2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配置于中心层,自T型模头挤出2种3层的片材。进而,使熔融状态的片材与紧接T型模头而配置的梨纹(梨地模様)的压纹辊接触,转印梨纹图样,从而制作0.3mm厚×525mm宽×330m长的基材树脂片。
在该基材树脂片重叠烯烃系无纺布的分隔件(等级:FT300,JAPAN VILENE制)并进行卷绕,使其成为卷状。其后,将上述卷放入压力容器内,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加压至5.3MPa,使二氧化碳气体渗透至树脂片。渗透时间为72小时。渗透结束后,从压力容器取出卷,一边去除分隔件一边仅将基材树脂片供给至设定为220℃的热风炉而使其发泡,获得在表面具有凹凸的白色光反射板。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在2种3层的层构成不变化的情况下将基材树脂片的厚度整体性地增厚为0.36mm,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光反射板。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不添加有机硅粉末,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光反射板。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将压纹辊变更为平滑辊,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光反射板。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中,在2种3层的层构成不变化的情况下将基材树脂片厚度整体性地增厚为0.48mm,进而将热风炉的设定温度设为240℃,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法制作光反射板。
实施例1~5的光反射板的气泡数密度处于1.25×1011~1.42×1012的范围内。
[比较例1]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级:RT553C,JapanUnipet制)69质量份而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级:Novaduran5026,MitsubishiEngineering-Plastics制)30质量份、抗静电剂(等级:EMB-7A2019,SUMIKA COLOR制)1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配置于最外层,并利用双螺杆挤出机混炼相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98质量份(等级:RT553C,Japan Unipet制)而含有气泡成核剂(等级:Primalloy B1942N,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2质量份的树脂组合物,配置于中心层,自T型模头挤出2种3层的片材。进而,使熔融状态的片材与紧接T型模头而配置的平滑辊接触,制作0.36mm厚×525mm宽×330m长的基材树脂片。使该基材树脂片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含浸二氧化碳气体并将其供给至发泡炉,由此制作白色光反射板。
[比较例2]
在比较例1的光反射板的单面涂布交联PBMA珠粒(等级:GB-50,AICA工业株式会社制)与丙烯酸粘合剂(ZR-FDR01住友大阪水泥株式会社制)混合而成的物质,进行加热干燥而制作表面具有凹凸的光反射板。
[比较例3]
使用Toray公司制的“Lumirror”(注册商标)E6WA。
[比较例4]
使用Teijin Dupont Films公司制的“Tetoron”(注册商标)UXK1。
[比较例5]
使用古河电气工业公司制的“MCPOLYCA”(注册商标)。
[比较例6]
使用Toray公司制的“Lumirror”(注册商标)E60L。
[比较例7]
在实施例1中,不添加抗静电剂,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基材树脂片,并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光反射板。
将上述各实施例、比较例的光反射板的特性、结构、及评价结果示于下述表1。
根据表1的结果,对于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大于本发明中规定的比较例2~7的光反射板而言,均在与导光板的接触面产生导光板或光反射板中任一者或双方的损伤。
另外,若Rz小于本发明中的规定,则有静摩擦系数变大的倾向,若Rz与静摩擦系数为本发明的规定外,则结果抗损伤性与抗白点性均劣化(比较例1、6)。
另外,也可知若弯曲挠曲量过小,则抗白点性变差(比较例4与5的比较)。
相对于此,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必要条件的实施例1~5的光反射板在与导光板的接触面不易产生导光板或光反射板自身的损伤、且进一步抑制了白点的产生。
符号说明
1:侧光型背光源
2:反射器
3:导光板
4:光反射板
5:凸部
6:气泡(微细气泡)
7:不含气泡的层
8:光源

Claims (11)

1.一种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满足下述(i)~(iv):
(i)在23℃、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0.1N时的弯曲挠曲量为0.5mm以上且5.0mm以下;
(ii)在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凹凸,该凹凸表面的轮廓最大高度Rz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
(iii)所述凹凸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1以上且0.4以下;及
(iv)所述凹凸表面的表面电阻率值小于1×1015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构成所述凹凸表面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小于7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反射板由树脂制发泡片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在所述凹凸表面侧,自该表面至朝向光反射板的厚度方向至少5μm的深度不存在气泡。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形成所述凹凸的树脂为含有热塑性芳香族聚酯的树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反射板的容重为0.7以下,且所述光反射板的厚度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反射板的容重小于0.45。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其中,所述光反射板由树脂构成,构成所述凹凸表面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小于构成所述侧光型背光源所具备的导光板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
9.一种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其是具有光源、由树脂构成的导光板、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反射板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其中,
按照所述凹凸表面朝向导光板侧的方式配设所述光反射板,
构成所述导光板的树脂的洛氏R标尺硬度为7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其中,所述导光板由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的树脂构成。
11.一种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该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c):
(a)使通过挤出成型而挤出为片状的基材树脂片与具有凹凸的压纹辊接触,获得在至少一面具有凹凸的基材树脂片的工序;
(b)使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含浸不活性气体的工序;和
(c)对含浸有不活性气体且具有凹凸表面的基材树脂片进行加热而使其发泡的工序。
CN201380014765.4A 2013-11-01 2013-11-01 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以及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48130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79744 WO2015063948A1 (ja) 2013-11-01 2013-11-01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光反射板、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光反射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3097A true CN104813097A (zh) 2015-07-29

Family

ID=50749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4765.4A Pending CN104813097A (zh) 2013-11-01 2013-11-01 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以及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69290B1 (zh)
KR (1) KR20160079597A (zh)
CN (1) CN104813097A (zh)
WO (1) WO2015063948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2828A (zh) * 2018-09-30 2019-01-15 东莞市托普莱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光线利用率的液晶电视背光模组
CN110036315A (zh) * 2016-12-06 2019-07-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以及使用了其的光学阻隔膜、颜色转换膜及背光单元
CN110133793A (zh) * 2019-05-30 2019-08-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膜及显示装置
CN110308511A (zh) * 2019-06-29 2019-10-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2920734A (zh) * 2021-01-19 2021-06-0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胶、粘贴基体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1946B2 (ja) * 2015-12-04 2020-02-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バリアフィルム、色変換フィルム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8931A (ja) 1992-02-03 1993-08-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衛星回線制御装置
JP2001266629A (ja) * 2000-03-24 2001-09-28 Kimoto & Co Ltd 反射フィルム
JP2003270415A (ja) * 2002-03-13 2003-09-25 Taisei Laminator Co Ltd 光反射シートおよび光反射シートを用いた面状光源装置
KR100926299B1 (ko) * 2002-11-13 2009-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용 반사판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JP2006317719A (ja) * 2005-05-13 2006-11-24 Furukawa Sky Kk 液晶表示装置用プレコート金属板
JP2007157566A (ja) * 2005-12-07 2007-06-21 Toray Ind Inc 反射板、それを用いたサイド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419918B (zh) * 2006-06-08 2013-12-21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hermoplastic resin foam
JP5739178B2 (ja) 2011-01-31 2015-06-24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
US9625120B2 (en) * 2011-03-29 2017-04-18 Toray Industries, Inc. White reflective film for edge-light type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acklight using same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36315A (zh) * 2016-12-06 2019-07-1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膜、以及使用了其的光学阻隔膜、颜色转换膜及背光单元
US11397287B2 (en) 2016-12-06 2022-07-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film, and optical barrier film, color conversion film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optical film
CN109212828A (zh) * 2018-09-30 2019-01-15 东莞市托普莱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提高光线利用率的液晶电视背光模组
CN110133793A (zh) * 2019-05-30 2019-08-16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膜及显示装置
CN110133793B (zh) * 2019-05-30 2021-06-0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膜及显示装置
CN110308511A (zh) * 2019-06-29 2019-10-0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308511B (zh) * 2019-06-29 2021-09-2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2920734A (zh) * 2021-01-19 2021-06-08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双面胶、粘贴基体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5063948A1 (ja) 2017-03-09
WO2015063948A1 (ja) 2015-05-07
JP5469290B1 (ja) 2014-04-16
KR20160079597A (ko)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3097A (zh) 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显示器用背光源以及侧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的制造方法
JP5218931B2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白色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
CN102713692A (zh) 侧光型背光源用白色反射膜和使用该白色反射膜的背光源
CN101600977B (zh) 表面光扩散性聚酯膜
KR20080025057A (ko) 발포 수지 시트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EP1767962A1 (en) Anisotropic diffusion film
CN103797386A (zh) 发泡片和使用该发泡片的光反射板及背光面板
CN104246545B (zh) 液晶显示器用白色聚酯膜
JP5117899B2 (ja) 複合光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JP5416317B2 (ja) 反射板、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パネル
KR102590694B1 (ko) 백색 반사 필름
TW201518783A (zh) 側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液晶顯示器用背光源、及側光型背光用光反射板之製造方法
KR102488716B1 (ko) 직하형 면광원용 백색 반사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직하형 면광원
CN107850702B (zh) 白色反射膜
JP4913710B2 (ja) 液晶バックライト用複合光拡散板
KR101161659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용 이방성 확산 필름
JP5059681B2 (ja) 積層フィルム
KR101848452B1 (ko) 다층 백색 다공성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KR2007005107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 시트
JP5785202B2 (ja)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KR2007005105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광확산 시트
KR20100049496A (ko)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