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0206A - 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0206A
CN104810206A CN201410828089.0A CN201410828089A CN104810206A CN 104810206 A CN104810206 A CN 104810206A CN 201410828089 A CN201410828089 A CN 201410828089A CN 104810206 A CN104810206 A CN 104810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re
axle
hook
contact
electromagnetic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280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0206B (zh
Inventor
崔然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10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0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0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0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2Latching movable parts mechanic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02Non-polarised relays
    • H01H51/04Non-polarised relays with single armature; with single set of ganged armatures
    • H01H51/06Armature is movable between two limit positions of rest and is moved in one direction due to energis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 and after the electromagnet is de-energised is returned by energy stored during the movement in the first direction, e.g. by using a spring, by using a permanent magnet, by gravity
    • H01H51/065Relays having a pair of normally open contacts rigidly fixed to a magnetic core movable along the axis of a solenoid, e.g. relays for starting automobi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30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damping vibration or shock, e.g. by balancing of arm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0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movable inside coil and substantially lengthwise with respect to axis thereof; movable coaxially with respect to coil
    • H01H50/22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movable inside coil and substantially lengthwise with respect to axis thereof; movable coaxially with respect to coil wherein the magnetic circuit is substantially clo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36Stationary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 e.g. y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6Contact spring sets
    • H01H50/58Driving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therewith; Mounting of driving arrangements on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固定触点,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可移动触点,其能移动以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和驱动单元,其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可移动触点以与所述固定触点相接触或分离,并且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线圈;轭架,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内并且具有用于在所述壳体内部和外部形成磁路的内区段;可移动芯,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内以能被所述内区段吸引;和轴,其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芯且另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触点,通过省去了焊接过程,能够使轴和可移动芯的组装过程变得容易。

Description

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使组装过程变得容易并降低制造成本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如本领域公知的,电磁继电器是一种断开和闭合主电源侧电路和负载侧电路的设备。
图1是示出根据常规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主要部分的分解图。
如图1和图2所示,常规的电磁继电器包括触点部分10,和配置为断开和闭合触点部分10的驱动部分30。
触点部分10包括壳体11、固定地布置在壳体11处的固定触点15和配置为与固定触点15接触或分离的可移动触点21。
驱动部分30包括线圈41、布置在线圈41周围以形成磁路的轭架51、布置在线圈41内的固定芯61、被布置为与固定芯61靠近或分离的可移动芯71、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芯71以及另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触点21的轴81,和配置为将可移动芯71复位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91。
线圈41包括绕线管45。
固定芯61被插入绕线管45。
固定芯61被连接到所述轭架51以形成磁路。
轴81被插入固定芯61从而能够关于固定芯61相对移动。
可移动触点21被连接到轴81的一端从而能够关于轴81相对移动。
压缩弹簧25被设置在轴81的一端,其配置为向可移动触点21施加压力以弹性地接触固定触点15。插入部73被设置在可移动芯71中以使轴81的一端可以插入其中。
轴81由金属制成。
可移动芯71和轴81通过焊接整体地相互联接。
然而,在该常规电磁继电器中,当可移动芯71和轴81通过焊接互相联接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进一步,在轴81和可移动芯71已经焊接在一起之后,很难用裸眼识别焊接部分是否有任何缺陷。
进一步,需要额外的设备(如调整冲程的夹具)以将固定芯61和可移动芯71之间的冲程维持为预定的间隙,由此,增加了工作时间并需要额外的设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组装过程变得容易并且降低制造成本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联接轴和可移动芯时能够通过省去焊接过程而使组装过程变得容易的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联接轴和可移动芯时能够减少额外的设施和制造成本的电磁继电器。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说明书的目的,如在此实施和宽泛说明的,提供了一种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固定触点,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可移动触点,其能移动以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和驱动单元,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可移动触点以与所述固定触点相接触或分离,其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线圈;轭架,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内并且具有用于在所述线圈内部和外部形成磁路的内区段(inner section);可移动芯,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内以能被所述内区段吸引;和轴,其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芯且另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触点。
所述轴可以包括:轴主体和联接部,所述联接部被设置在轴主体的一端并与所述可移动芯联接。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可以包括:固定构件,其被联接到联接部的暴露于所述可移动芯的外部的端部,并且被配置为限制所述联接部与所述可移动芯的分离。
所述电磁继电器还可以包括:钩,其被设置在联接部的端部处;以及在轴向与所述钩接合的钩锁紧爪,其被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处。
所述联接部可以包括:第一直径区段,其从所述轴主体的一端延伸;第二直径区段,其形成在所述第一直径区段的一侧并具有比所述第一直径区段小的直径;和钩锁紧爪容置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二直径区段的一侧,并被配置为在其中容置钩锁紧爪。
所述钩锁紧爪可以被配置为当所述钩与其联接时弹性地变形。
所述固定构件可以包括筒形固定构件主体,其中可以设置多个所述钩锁紧爪,并且所述钩锁紧爪沿周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主体内。
所述轴和所述可移动芯中的每个都可以包括接合部以限制所述钩的暴露范围。
所述接合部可以包括:钩形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轴处,以及钩形爪,其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芯处并被配置为在轴向上与所述钩形部接合。
所述钩锁紧爪可以包括钩容置部以将钩容置于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主体可以包括用于与钩容置部相通的通孔。
所述可移动芯可以包括配置为将所述固定构件插入其中的固定构件插入部。
所述固定构件主体可以包括在半径方向上向外延伸的凸缘。
所述轴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所述可移动触点和所述轴可以被互相连接以能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所述轴可以包括向所述可移动触点施加弹性力以与所述固定触点弹性接触的压缩弹簧,并且所述轴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弹簧支撑部。
所述轴可以包括通过切除或移除轴的部分而形成的空间部。
所述轭架可以包括:第一轭架,其布置在所述线圈的外部以形成磁路;和第二轭架,其包括被配置为将所述内区段与所述第一轭架连接的连接区段(connection section)。
复位弹簧可以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的所述内区段和所述可移动芯之间以将所述可移动芯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并且所述内区段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的复位弹簧支撑部。
所述内区段可以包括其中具有收纳空间的筒形部和用于屏蔽所述筒形部的端部的屏蔽部,并且所述复位弹簧支撑部可以以凹进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屏蔽部上。
所述第一轭架可以被形成为U,并可以包括:屏蔽部,屏蔽部布置在所述线圈的在轴向上的一端上;和侧壁部,其从所述屏蔽部的两端弯曲并布置在所述线圈的外周面处。
附图说明
附图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被结合而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3的轭架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图3中处于未组装状态的轴、第二轭架、可移动芯和固定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3的可移动触点和轴的放大图;
图7是示出图3的可移动芯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图3中处于组装状态的可移动芯和固定构件的放大图;以及
图9是示出图3的固定构件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磁继电器包括固定触点111、被布置为能够接触固定触点111的可移动触点121,和被配置为驱动可移动触点121以使其与固定触点111接触或分离的驱动单元130。
驱动单元130包括:线圈141;被布置在线圈141内并具有内区段162以在其中形成磁路的轭架150,轭架150在线圈141的内部和外部形成磁路;被布置在线圈141内以能通过内区段162而被吸引的可移动芯180;以及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芯180并且另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触点121的轴190。
电磁继电器可以包括壳体110,在其中具有容置空间。
固定触点111可以固定到壳体110。
可移动触点121可以被设置在壳体110内,其能够移动以与固定触点111接触或分离。
可移动触点121可以配置为一对互相分隔开的可移动触点。
可移动触点121可以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连接部123。
连接部123可以包括通孔125,通过通孔125,轴190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被联接。
驱动单元130可以被设置在可移动触点121的一侧,驱动单元130被配置为驱动可移动触点121以与固定触点111接触或分离。
驱动单元130可以被设置在壳体110的下侧处。
驱动单元130可以包括线圈141以当其接通电源时形成磁路。
线圈141可以被设置为筒形。
线圈141可以包括绕线管145。
绕线管145可以被设置为筒形。
轭架150可以被设置在线圈141周围以形成磁路。
轭架150可以包括布置在线圈141外部以形成磁路的第一轭架151,和第二轭架161,所述第二轭架具有布置在线圈141内以形成磁路的内区段162和将内区段162连接到第一轭架151的连接区段170。
如图4所示,第一轭架151可以有U型截面。
第一轭架151可以包括布置在线圈141的一端处的屏蔽部153,和从屏蔽部153的两端弯曲并被布置在线圈141的外周面处的侧壁部155。
可移动芯引导部154可以被设置在屏蔽部153中,其配置为引导布置在屏蔽部153中的可移动芯180。
可移动芯引导部154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可移动芯180的外形相应的形状,可以引导可移动芯180并且与可移动芯180一起形成磁路。
可移动芯引导部154可以被设置为筒形。
内区段162可以被设置为中空筒形。
内区段162可以包括筒状部164和用以屏蔽筒状部164的一端的屏蔽部166。
通孔167可以被设置在内区段162处以使轴190能相对移动地通过其插入内区段162。
通孔167可以被设置为穿过屏蔽部166。
连接区段170可以被设置在筒状部164的端部处以在半径方向延伸。
连接区段170可以被设置为矩形板状。
连接区段170可以在其中央部分包括开口部。
内区段162可以被设置在连接区段170的开口部的一侧。
连接区段170的开口部可以被形成以与内区段162相通。所以,轴190可以通过开口部插入内区段162。
同时,壳体110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开口侧。
更具体地,壳体110可以构造为向驱动单元130开口。
第二轭架161可以被布置在壳体110的开口部。
连接区段170可以被布置在壳体110的开口部。
壳体110的开口部可以被第二轭架161关闭,因此能够防止在固定触点111和可移动触点121之间产生的电弧放电。
第一轭架151的侧壁部155可以被连接到第二轭架161的连接区段170。所以,第二轭架161和第一轭架151可以相互磁性地连接。在这样的结构下,当对线圈141加电时,线圈141产生磁力线,并可以磁力线依次流过第一轭架151、第二轭架161和可移动芯180。在这样的状态下,可移动芯180可以通过第二轭架161的内区段162的磁吸引力而向第二轭架161移动。
可移动芯180可以由磁性材料制成。
可移动芯180可以被形成为圆棒形。
轴190可以被连接到可移动芯180。
轴190和可移动芯180可以通过组装方法而互相联接,由此而省略焊接过程,从而能够执行快速和简单的联接工作。
如图5和图6所示的,例如,轴190的一端可以被联接至可移动芯180,并且轴190的另一端可以被联接至可移动触点121。
例如,轴190可以由合成材料制成。所以,当与由用于焊接的金属制成的常规的轴比较时,轴190的重量可以被显著的减少。进一步,当与形成了同样的磁力的情况中的常规可移动触点比较时,可移动触点121的移动速度可以相对增加。
轴190可以包括轴主体191、形成在轴主体191的一端并与可移动触点121联接的可移动触点联接部201,和形成在轴主体191的另一端并与可移动芯180联接的联接部211。
轴主体191可以被配置为具有相对大的直径。
轴主体191可以被配置为圆杆形状以便能够关于内区段162的内表面移动。
空间部193可以通过切除或移除轴主体191的部分而形成在轴主体191处,从而能够减少轴主体191的重量。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中,尽管空间部193被形成为穿透轴主体191,但是空间部193可以凹进预定深度的凹部形式被构造于轴主体191的外表面上。
可移动触点联接部201可以被构造为具有比轴主体191更小的外径。
可移动触点联接部201可以被联接至可移动触点121的连接区段123以便能够关于其相对地移动。
如图7所示,可移动触点联接部201可以被布置为与可移动触点121的外表面接触并包括可移动触点支撑部202。
压缩弹簧205可以被设置在可移动触点联接部201的周围。
压缩弹簧205的一端可以接触可移动触点121,并且其另一端可以接触轴主体191。在这样的结构下,当轴主体191向接触位置移动时,被轴主体191按压的压缩弹簧205被压缩,并且由此,可移动触点121可以被弹性地压缩。所以,可移动触点121可以通过预定的压缩力被维持在接触状态。
压缩弹簧支撑部195可以被设置在轴190上以支撑压缩弹簧205。
压缩弹簧支撑部195可以具有比压缩弹簧205大的外径。
压缩弹簧支撑部195可以被形成在轴主体191的一端。在该实施例中,压缩弹簧支撑部195被形成为具有平的表面。然而,压缩弹簧支撑部195可以被构造为压缩弹簧205的一端插入的凹部或插入压缩弹簧205的突起。垫圈(未图示)可以被设置在压缩弹簧205与压缩弹簧支撑部195之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压缩弹簧支撑部195具有大于轴主体191的外径的外径以在轴主体191的半径方向上向外延伸。然而,压缩弹簧支撑部195可以形成为具有与轴主体191的直径一样大小的直径。
联接部211可以具有比轴主体191的外径更小的外径。
联接部211可以形成为穿过可移动芯180。
联接部211的一端可以通过可移动芯180向外露出。
固定构件230可以被设置在联接部211的露出的一端以防止联接部211与可移动芯180分离。
如图7所示,插入部183可以被设置在可移动芯180的一端,以使联接部211可以通过其插入。
固定构件插入部185可以被设置在可移动芯180的一端,以使固定构件230可以通过其插入并联接。在这样的结构下,轴190的轴向长度可以被减小,并且因此,电磁继电器的尺寸可以最小化。进一步,由于可移动芯180的轴向长度可以被增加,相互联接的轴190和可移动芯180能够稳定地操作。
固定构件插入部185可以形成在可移动芯180的一端(附图的下端)。固定构件插入部185可以形成为具有这样的深度,当固定构件230被插入其中时,该深度足以使可移动芯180的下端和固定构件230的下端处于同样的平面上。
轭架接触部186可以被设置在可移动芯180的外表面上。
可移动芯180可以设置有在半径方向上的延伸部187以对应于内区段162而延伸它的表面区域。
在可移动芯180和内区段162之间,可以设置复位弹簧225以将可移动芯180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
初始位置是指可移动触点121与固定触点111分离以便绝缘的位置。
复位弹簧225可以在联接部211的周围被联接。
复位弹簧容置部181可以被设置在可移动芯180处以将复位弹簧225的一端(附图中的下端)容置在其中。
复位弹簧支撑部168可以被设置在第二轭架161的内区段162的一端处以支撑复位弹簧225的另一端(附图中的上端)。
复位弹簧支撑部168可以以凹进的方式被形成在内区段162的屏蔽部166中。
钩215可以被设置在联接部211的一端处。
钩215可以形成为通过可移动芯180的下端向外露出。
接合部220可以被设置在轴190和可移动芯180的预定部分处以限制轴190的联接部211的插入深度。
接合部220可以通过在轴190的轴向上互相接合而限制钩215的露出范围。
接合部220可以包括在联接部211的半径方向上以阶梯状的方式形成的钩形部222,和在钩形部222的轴向上接触可移动芯180以限制钩形部222的插入的钩形爪224。
更具体地,轴190的联接部211可以包括第一直径区段212、具有小于第一直径区段212的直径的直径的第二直径区段213,和形成在第一直径区段212和第二直径区段213之间的界面处的钩形部222。
插入部183可以具有比复位弹簧容置部181更小的直径。
可移动芯180的插入部183可以有对应于轴190的联接部211的第二直径区段213的内径。
钩形爪224可以形成在复位弹簧容置部181与插入部183之间的界面处。
固定构件230可以包括与钩215接合的钩锁紧爪235。
如图8和图9所示,固定构件230可以包括筒形的固定构件主体231,和多个在周向上布置在固定构件主体231内的钩锁紧爪235。
在固定构件主体231的中心处,固定构件主体231可以具有通孔240。
固定构件主体231可以包括在半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233。
可以设置多个钩锁紧爪235。
例如,可以设置4个钩锁紧爪235。
钩锁紧爪235可以形成为沿半径方向向内突出以与钩215在轴向上接合。
当与钩215接合时,钩锁紧爪235可以弹性地变形。
如图9所示,在当与钩215接合时钩锁紧爪235向外弹性地变形的情况中,钩锁紧爪235可以距固定构件231有预定间隙‘D’以避免对固定构件主体231的内表面的任何妨碍。
更具体地,钩锁紧爪235可以包括在轴向上被形成在固定构件主体231的内侧的钩锁紧爪主体236,和被形成在钩锁紧爪主体236的端部处以在半径方向上向内突出的钩形爪部237。
钩锁紧爪235中的每个都可以包括倾斜面238。
倾斜面238可以被形成为关于钩形爪部237向外倾斜。
因此,当与钩215联接时,钩锁紧爪235可以平滑地接触倾斜面238。
钩形爪部237可以在轴向上与钩215的端部表面接触以限制相对移动,由此防止钩215与钩锁紧爪235分离。
钩容置部239可以被设置在钩锁紧爪235的内侧以将钩215容置于其中。
钩容置部239可以被配置为通过通孔240与外部相通。
钩锁紧爪容置部214可以被设置在第二直径区段213的一侧,其构造为在其中容置钩锁紧爪235的部分。
更具体地,如图7和图8所示,钩锁紧爪容置部214可以被构造为在其中容置钩锁紧爪235的钩形爪部237的端部。
钩锁紧爪容置部分214可以被设置在钩215和第二直径区段213之间。
在这样的结构下,轴190可以通过开口部被插入第二轭架161的内区段162中。
复位弹簧225可以被设置在第二轭架161的内区段162的周围。
当轴主体191被插入第二轭架161的内区段162中时,轴主体191的联接部211可以通过穿过通孔167而突出至内区段162的外部。
已经穿过内区段162的轴主体191的联接部211的一端可以被插入复位弹簧225。
在轴190连续插入时,轴190的联接部211可以插入可移动芯180的插入部183中。
一旦轴190连续地插入内区段162中,钩形部222接触钩形爪224,因此轴190的移动可以被限制。
这时,钩215可以在已经穿过插入部183后朝向固定构件插入部185突出。
固定构件230可以被固定到钩215上。
更具体地,当将固定构件230插入可移动芯180的固定构件插入部185时,固定构件230的每个钩锁紧爪235被钩215的倾斜面217压缩,然后弹性地变形以在半径方向上向外拓宽。
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一个实例,在已经将轴190插入可移动芯180之后,固定构件230被插入可移动芯180。然而,固定构件230可以先被插入可移动芯180,然后轴190可以被插入可移动芯180。
在固定构件230的插入完成时,固定构件230的每个钩锁紧爪235通过它的弹性返回其初始位置以使钩215的一端和钩锁紧爪235的钩形爪部237变为彼此表面接触,由此限制轴190与可移动芯180的分离。
复位弹簧225可以向可移动芯180施加弹力以通过当轴190与可移动芯180联接时复位弹簧225被压缩的同时所累积的弹性力将可移动芯180与第二轭架161的内区段162分离。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轴和可移动芯可以以简单组装的方式互相联接,所以组装过程可以变得容易并且能够减少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省去焊接过程,轴和可移动芯能够被快速地且简单地互相联接。
进一步地,通过在轴的一端设置钩并在可移动芯的一端设置固定构件以使它们互相接合,使轴和可移动芯能够快速地且简单地互相联接。
进一步地,由于接合部被设置在轴和可移动芯上,因此不需要当联接轴和可移动芯时用于维持固定芯和可移动芯之间的冲程的额外的装置,从而能够使制造成本降低。
进一步,能够通过省去圆杆状的固定芯并通过设置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轴而减轻电磁继电器的重量。
因为可以以多种形式实施这些特征而不离开其特性,还应该理解的是,除非具体说明,上述实施例不被前述的任何细节限制,而是应在随附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其范围中宽泛地解释,并且因此,落入权利要求的边界和界限,或等同于该边界和界限的所有改变和修改旨在被随附的权利要求所包括。

Claims (15)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壳体;
固定触点,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可移动触点,其能移动以与所述固定触点接触或分离;以及
驱动单元,其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可移动触点以与所述固定触点相接触或分离,
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线圈;
轭架,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内并且具有用于在所述线圈内部和外部形成磁路的内区段;
可移动芯,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内以能被所述内区段吸引;以及
轴,其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芯且另一端连接到可移动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包括:
轴主体;以及
联接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轴主体的端部处并与所述可移动芯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还包括:固定构件,其被联接到所述联接部的露出于所述可移动芯的外部的端部,并且被构造为限制所述联接部与所述可移动芯的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钩设置在联接部的端部处,并且在轴向上与所述钩接合的钩锁紧爪设置在所述固定构件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锁紧爪被构造为当所述钩与其联接时弹性地变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筒形的固定构件主体,并且
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钩锁紧爪,并且所述钩锁紧爪沿周向布置在所述固定构件主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和所述可移动芯中的每个都包括接合部以限制所述钩的露出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包括:
钩形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轴上;以及
钩形爪,其被设置在所述可移动芯上并且被构造为在轴向上与所述钩形部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芯包括固定构件插入部,所述固定构件插入部被构造为将所述固定构件插入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触点和所述轴相互连接以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包括向所述可移动触点施加弹性力以与所述固定触点弹性接触的压缩弹簧,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压缩弹簧的压缩弹簧支撑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轭架包括:
第一轭架,其布置在所述线圈的外部以形成磁路;和
第二轭架,其包括连接区段,所述连接区段被构造为将所述内区段与所述第一轭架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芯的所述内区段和所述可移动芯之间以将所述可移动芯返回到其初始位置,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区段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的端部的复位弹簧支撑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区段包括其中具有收纳空间的筒形部和用于屏蔽所述筒形部的端部的屏蔽部,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支撑部以凹进方式形成在所述屏蔽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架形成为U形,并且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架包括:
屏蔽部,其布置在所述线圈的在轴向上的一端上;和
侧壁部,其从所述屏蔽部的两端弯曲并被布置在所述线圈的外周面处。
CN201410828089.0A 2014-01-27 2014-12-25 电磁继电器 Active CN1048102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09919A KR101869717B1 (ko) 2014-01-27 2014-01-27 전자개폐장치
KR10-2014-0009919 2014-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0206A true CN104810206A (zh) 2015-07-29
CN104810206B CN10481020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1690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28089.0A Active CN104810206B (zh) 2014-01-27 2014-12-25 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31200B2 (zh)
EP (1) EP2899737B1 (zh)
JP (1) JP5990239B2 (zh)
KR (1) KR101869717B1 (zh)
CN (1) CN104810206B (zh)
ES (1) ES2643292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0512A (zh) * 2015-10-28 2018-06-08 安电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9314015A (zh) * 2015-06-12 2019-02-05 泰连公司 电气继电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8745B2 (ja) * 2012-07-06 2016-06-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WO2014208098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KR200488063Y1 (ko) * 2014-06-30 2018-12-10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릴레이
JP6528271B2 (ja) * 2015-04-13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KR101943365B1 (ko) * 2015-10-14 2019-01-29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직류 릴레이
EP3465722B1 (en) * 2016-05-27 2023-04-2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relay device
KR102324514B1 (ko) 2018-08-31 2021-11-10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직류 릴레이
KR102606007B1 (ko) * 2018-10-22 2023-11-24 엘에스일렉트릭(주) 직류 릴레이
KR102324516B1 (ko) * 2019-05-29 2021-11-10 엘에스일렉트릭 (주) 직류 릴레이
JP7423944B2 (ja) * 2019-09-1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8752A2 (en) * 1996-03-26 1997-10-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CN1969355A (zh) * 2005-03-28 2007-05-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201608120U (zh) * 2009-05-26 2010-10-13 新乡市光明电器有限公司 节能型大电流电磁式继电器
CN102456489A (zh) * 2010-10-15 2012-05-16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切换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31938A (en) * 1954-05-26 1958-04-22 Gen Motors Corp Circuit breaker
US3651437A (en) * 1971-03-19 1972-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FR2562322B1 (fr) * 1984-03-30 1986-08-08 Ecans Interrupteur electromagnetique de batterie a commande electronique
IT1195123B (it) * 1986-08-07 1988-10-12 Magneti Marelli Spa Dispositivo elettromagnetico di controllo dell alimentazione di corrente al motorino elettrico di avviamento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JPH0643500Y2 (ja) * 1987-06-15 1994-11-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タモ−タのソレノイドスイッチ
IT1257229B (it) * 1992-06-10 1996-01-10 Magneti Marelli Spa Dispositivo elettromagnetico per il controllo dell'alimentazione di corrente al motore elettrico di avviamento di un motore a combustione interna.
JPH09219136A (ja) * 1996-02-13 1997-08-19 Denso Corp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3980235B2 (ja) * 2000-01-18 2007-09-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4055338B2 (ja) 2000-07-19 2008-03-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2003184710A (ja) * 2001-12-13 2003-07-03 Denso Corp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JP2004355847A (ja) 2003-05-27 2004-12-16 Mitsuba Corp 電磁継電器
KR100909426B1 (ko) * 2006-10-17 2009-07-24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액츄에이터
US7852178B2 (en) * 2006-11-28 2010-12-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rmetically sealed electromechanical relay
JP4849006B2 (ja) 2007-05-17 2011-12-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JP5569349B2 (ja) * 2009-12-11 2014-08-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JP5504899B2 (ja) 2010-01-12 2014-05-2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継電器
JP5829616B2 (ja) * 2010-11-01 2015-12-09 日本特殊陶業株式会社 継電器
JP5724616B2 (ja) * 2011-05-18 2015-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JP5200149B2 (ja) * 2011-10-13 2013-05-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98752A2 (en) * 1996-03-26 1997-10-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Sealed contact device with contact gap adjustment capability
CN1969355A (zh) * 2005-03-28 2007-05-23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接触装置
CN201608120U (zh) * 2009-05-26 2010-10-13 新乡市光明电器有限公司 节能型大电流电磁式继电器
CN102456489A (zh) * 2010-10-15 2012-05-16 Ls产电株式会社 电磁切换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4015A (zh) * 2015-06-12 2019-02-05 泰连公司 电气继电器装置
CN109314015B (zh) * 2015-06-12 2021-05-11 泰连公司 电气继电器装置
CN108140512A (zh) * 2015-10-28 2018-06-08 安电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8140512B (zh) * 2015-10-28 2019-12-13 安电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99737A3 (en) 2015-09-02
KR20150089383A (ko) 2015-08-05
ES2643292T3 (es) 2017-11-22
CN104810206B (zh) 2017-04-12
JP5990239B2 (ja) 2016-09-07
US9431200B2 (en) 2016-08-30
EP2899737A2 (en) 2015-07-29
JP2015141893A (ja) 2015-08-03
US20150213981A1 (en) 2015-07-30
EP2899737B1 (en) 2017-07-12
KR101869717B1 (ko) 2018-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0206A (zh) 电磁继电器
US8529274B2 (en) Electrical coupler
TWI622075B (zh) 適用於電磁繼電器之接觸頭結構
CN106057586A (zh) 触点装置以及电磁继电器
US8446239B2 (en) Electromagnetic switch
CN101299376A (zh) 电磁阀
CN104641441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3206570B (zh) 电磁阀
CN105280328A (zh) 线性螺线管
EP3091552B1 (en) Magnetic switch
HRP20161798T1 (hr) Uprešani priključci za uzemljenje mreže
KR101598772B1 (ko) 정류기, 정류기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동 모터
WO2014126123A1 (ja) 雌端子及び端子製造装置
CN102376493B (zh) 螺线管装置
US10102954B2 (en) Solenoid actuator assembly with press fit housing assembly
CN105960695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7507739A (zh) 一种密封式触点组件
JP2011165878A (ja) ソレノイド
JP5954206B2 (ja) コネクタ
EP3001443A1 (en) Winding module for electromagnetic switching device
CN102969202B (zh) 电磁开关
KR20220079674A (ko) 포지셔닝 구를 포함하는 쌍안정 기계식 래치
JP2013115159A (ja) 直流電磁石
CN217114244U (zh) 继电器
JP5853274B2 (ja) ソレノイ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