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68859B - 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8859B
CN104768859B CN201380057337.XA CN201380057337A CN104768859B CN 104768859 B CN104768859 B CN 104768859B CN 201380057337 A CN201380057337 A CN 201380057337A CN 104768859 B CN104768859 B CN 104768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lamping limb
opening
arm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573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8859A (zh
Inventor
小川智
北贤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Zos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Zos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Zosen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Zos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68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8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8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4Star-shaped wheels or devices having endless travelling belts or chains, the wheels or devices being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6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 B65G47/847Star-shaped wheels or wheels equipped with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the article-engaging elements being grip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Filling Of Jars Or Cans And Processes For Cleaning And Sealing Ja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在直立设置于容器保持部(20)的一对开闭轴(30)上,设置有借助这些开闭轴(30)开闭驱动的一对驱动夹持臂(31A),以及转动自如地支承于这些开闭轴(30)的一对浮动夹持臂(31B),在浮动夹持臂(31B)之间连接有对浮动夹持臂(31B)朝向使其彼此接近的闭合动作方向加力的夹持用弹簧(39),在驱动夹持臂(31A)上设置有仅用于限制浮动夹持臂(31B)的闭合动作的闭合动作限制用杆(38A)。由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用上下多层的驱动夹持臂(31A)和浮动夹持臂(31B)稳定地握持容器。

Description

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液体填充设备等中,在搬入传送机、填充装置、封盖装置、搬出传送机以及将它们彼此连接的中间输送装置上设置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所述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尤其适合于稳定地保持并高速输送躯干部外径在高度位置上不同的多种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公知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容器握持装置,所述容器握持装置具备上下两层夹持臂,用于握持笔直状的大致圆形断面的容器或大致圆形断面且外径在高度位置上不同的容器等,例如酒类和调料等的容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第3211500号
按照上述专利文献1,在旋转件的外周部沿周向等间隔配置的容器保持部上配置有上下两层夹持臂,并且分别设置开闭驱动上层夹持臂和下层夹持臂的两组开闭凸轮机构。因此,夹持臂的开闭驱动机构即开闭凸轮机构复杂化且重量增加,存在高速输送时的问题增加的倾向。此外,需要分别单独调整两组开闭凸轮机构,还存在调整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容器保持输送装置,能以简单的结构,由上下多层配置的夹持臂稳定握持并高速输送笔直状的容器或躯干部外径在高度位置上不同的容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式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在旋转构件的外周部沿周向每隔开固定间隔分别设置有容器保持部,并且能接收并保持从搬入路径供给的容器,且沿圆周路径输送所述容器,其中,在所述容器保持部上直立配置有一对开闭轴,在所述开闭轴上,在上下方向分开预定间隔设置有能握持所述容器的两个侧面的成对的多组夹持臂,在所述圆周路径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开闭驱动机构,所述开闭驱动机构使所述开闭轴转动来开闭驱动所述夹持臂,将多组所述夹持臂中的一组所述夹持臂设为驱动夹持臂,所述驱动夹持臂通过分别将基端部固定于所述开闭轴而由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开闭驱动,能握持所述容器的小直径侧的两个侧面,将多组所述夹持臂中的其余的所述夹持臂设为浮动夹持臂,所述浮动夹持臂分别将基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能握持所述容器中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小直径侧的部位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夹持加力构件,所述夹持加力构件对所述浮动夹持臂朝向使所述浮动夹持臂彼此接近的闭合动作方向加力,在所述驱动夹持臂上设置有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所述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的闭合动作。
第二方式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在旋转构件的外周部沿周向每隔开固定间隔分别设置有容器保持部,并且能接收并保持从搬入路径供给的容器,且沿圆周路径输送所述容器,其中,在所述容器保持部上直立配置有一对开闭轴,在所述开闭轴上设置有至少一对臂操作构件和成对的多组夹持臂,将各所述夹持臂设为浮动夹持臂,所述浮动夹持臂将基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能握持容器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对一对所述浮动夹持臂朝向使一对所述浮动夹持臂彼此闭合的方向加力的夹持加力构件,所述臂操作构件包括:一对臂操作杠杆,基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开闭轴;以及臂限制用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臂操作杠杆,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彼此接近的闭合动作,在所述圆周路径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开闭驱动机构,所述开闭驱动机构通过转动所述开闭轴来开闭驱动所述臂操作构件。
第三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夹持加力构件为连接在一对浮动夹持臂之间的闭合动作用弹簧。
第四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夹持加力构件包括:一对臂约束用构件,基端部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闭合动作加力构件,对所述臂约束用构件朝向使所述臂约束用构件彼此闭合动作的方向加力;以及打开动作限制用构件,设置于所述臂约束用构件,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的臂部彼此分离的打开动作。
第五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浮动夹持臂上设置有浮动用定心机构,所述浮动用定心机构能使由左右的所述浮动夹持臂握持容器的握持位置定心。
第六方式的发明在第四方式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臂约束用构件上设置有约束用定心机构,所述约束用定心机构能使由左右的所述浮动夹持臂握持容器的握持位置定心。
第七方式的发明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任意一个方式记载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夹持臂包括:臂部,基端部支承于所述开闭轴;一对爪部,借助平行于所述开闭轴的摆动轴,开闭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臂部的可动端部;打开加力构件,对所述爪部朝向使所述爪部围绕摆动轴彼此分离的打开动作方向加力;以及闭合止动部,限制所述爪部的闭合极限,所述摆动轴被配置为:连接一对所述摆动轴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位于所述圆周路径的外侧,在所述爪部上以预定的角度形成有能握持所述容器的两个侧面的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当所述搬入路径上的所述容器进入所述爪部之间,利用所述臂部的闭合动作而用一对所述爪部的四个所述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握持所述容器,并从连接所述摆动轴的轴心的所述销连接直线向所述圆周路径上的所述容器保持位置移动所述容器时,利用所述臂部的闭合动作以及使所述销连接直线位于圆周路径的外侧,所述爪部以使两个所述外周握持面彼此接近的方式,用四个所述外周握持面和所述内周握持面抱住并握持所述容器,使所述容器向旋转轴心侧移动。
按照第一方式记载的发明,由开闭驱动机构借助开闭轴使驱动夹持臂开闭,握持容器的小直径侧,进而利用驱动夹持臂上设置的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限制浮动夹持臂朝向闭合方向动作,同时由夹持加力构件向闭合方向加力,浮动夹持臂可以握持容器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小直径侧的容器侧部。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相同直径的容器或外径在上下位置发生变化的容器,即使容器重量大,也能够克服因高速输送而产生的离心力,可靠地保持容器,从而能顺利且可靠地输送容器。此外,由于浮动夹持臂借助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而联动,所以仅调整驱动夹持臂即可,调整变得容易。
按照第二方式记载的发明,由开闭驱动机构借助开闭轴使臂操作构件向闭合方向转动,并利用臂操作构件的臂限制用构件,限制在夹持加力构件的作用下被向闭合方向加力的浮动夹持臂的闭合动作,同时由多组浮动夹持臂从大直径侧依次握持容器的侧部。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相同直径的容器或外径在上下位置发生变化的容器,即使容器重量大,也能够克服因高速输送而产生的离心力,可靠地保持容器,从而能顺利且可靠地输送容器。此外,由于各浮动夹持臂借助臂限制用构件而联动,所以仅调整臂操作构件即可,调整变得容易。
按照第七方式记载的发明,在闭合动作的臂部的爪部之间接收供给到圆周路径上的容器,用爪部的四个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握持容器。此时,通过使连接爪部的摆动轴的销连接直线位于圆周路径的外侧,在从销连接直线向圆周路径上的容器保持位置移动的中途,利用臂部的闭合动作使爪部进一步闭合动作,可以使四个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中的两个外周握持面以彼此接近的方式抱持容器。因此,能够牢固地握持容器,可以应对高速输送时的大离心力。此外,通过能进行上述的抱持动作,不必伴随容器的变更而更换构件,仅通过调整开闭用凸轮,就可以握持外径不同的其他种类的容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1,是表示容器保持部的侧视局部断面图。
图2是容器保持部的后视局部断面图。
图3的(a)是表示驱动夹持臂的容器接收状态的俯视图,(b)是表示浮动夹持臂的容器接收状态的俯视图,(c)是表示驱动夹持臂从接收容器至握持容器为止的中间状态的俯视图,(d)是表示驱动夹持臂的容器握持状态的俯视图,(e)是表示浮动夹持臂的容器握持状态的俯视图。
图4A是表示一方的驱动夹持臂的俯视图。
图4B是表示一方的驱动夹持臂的侧视局部断面图。
图4C是表示一方的驱动夹持臂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表示一方的浮动夹持臂的俯视图。
图5B是表示一方的浮动夹持臂的侧视局部断面图。
图6是表示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整体纵断面图。
图7A是表示填充设备的整体俯视图。
图7B是填充设备的供给输送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2中的容器保持部的侧视局部断面图。
图9的(a)是表示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3中的容器保持部的侧视局部断面图,(b)是表示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3中的容器保持部的后视局部断面图。
图10的(a)是表示实施例3的容器保持部中的容器握持位置的主视图,(b)是图10的(a)所示的A-A断面图,(c)是图10的(a)所示的B-B断面图,(d)是图10的(a)所示的C-C断面图。
图11的(a)是表示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4中的容器保持部的侧视局部断面图,(b)是表示实施例4的容器保持部的后视局部断面图。
图12的(a)是表示实施例4的容器握持位置的主视图,(b)是图12的(a)所示的D-D断面图,(c)是图12的(a)所示的E-E断面图,(d)是图12的(a)所示的F-F断面图,(e)是图12的(a)所示的G-G断面图,(f)是图12的(a)所示的D-D断面图的变形例。
图13A是表示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5中的容器保持部的侧视局部断面图。
图13B是表示实施例5的容器保持部的后视局部断面图。
图14的(a)是表示实施例5的容器保持部中的容器握持位置的主视图,(b)是图14的(a)所示的I-I断面图,(c)是图14的(a)所示的J-J断面图,(d)是图14的(a)所示的K-K断面图,(e)是图14的(a)所示的L-L断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Aw、Bw打开距离
As、Bs打开距离
B容器
Li搬入路径
Ls销连接直线
Oc旋转轴心
Pc容器夹持位置
Pu容器松开位置
R圆周路径
Sc保持轴心
11入口传送机(容器搬入装置)
12供给输送装置(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13填充装置
14第一中间输送装置(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20容器保持部
21容器保持装置
22工作台旋转装置
23旋转工作台(旋转件)
26旋转轴
27开闭轴套筒
30开闭轴
31A驱动夹持臂
31B浮动夹持臂
31C~31D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
32A、32B臂部
33A、33B爪部
33o外周握持面
33i内周握持面
34A、34B摆动销
35A、35B爪部打开加力构件
36A、36B闭合止动部
37A、37B打开止动部
38A闭合动作限制用杆(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
38B杆承接部(从动部)
39夹持用弹簧(夹持加力构件)
41臂开闭装置
42开闭轴联动机构
47浮动用定心机构
48约束用定心机构
51臂约束用杠杆(臂约束用构件)
52约束用杆(打开动作限制用构件)
53约束用弹簧(闭合动作加力构件)
61臂操作构件
62臂操作杠杆
63A臂限制用杆(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
63B杆承接部材(从动部)
参考构件标号表(参考)
B容器
Bb底侧锥状部
Bm大直径部
Bp口部
Bn底部大直径部
Bt颈部侧小直径部
Bu中间中径部
Lo填充路径
Sc保持轴心
Li搬入路径
Ls销连接直线
Aw、Bw打开距离
As、Bs打开距离
Pi容器搬入位置
Pc容器夹持位置
Pu容器松开位置
Po容器搬出位置
Pr作用点
R圆周路径
Ro抱持距离
Rs间隔距离
Oc旋转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能沿圆周路径保持并输送容器,且能对应于种类(形状)不同的容器,所述容器为笔直状的大致圆形断面的容器,或者是大致圆形断面、且躯干部外径在高度方向上发生变化的容器,为树脂制、玻璃制、陶制等,例如是存放酒类等饮料和调料的容器。
(实施例1)
以下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
本实施例1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是设置在填充设备上的供给输送装置12。
(填充设备)
如图7所示,所述填充设备把从入口传送机(容器搬入装置)11供给的容器B,借助供给输送装置12供给到填充装置(容器搬出装置)13,并向容器B内填充液体,所述入口传送机11具有输送用的螺旋轴11a。接着,将容器B从填充装置13借助第一中间输送装置14供给到封盖部15,在容器B的口部上安装盖。进而将容器B从封盖部15借助第二中间输送装置16供给到加固封盖部17,加固容器B的盖。而后将容器B从加固封盖部17借助排出输送装置18向出口传送机19排出。
上述的供给输送装置12、第一中间输送装置14、第二中间输送装置16和排出输送装置18是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由于其结构相同,所以仅对供给输送装置12进行说明。
(供给输送装置)
如图6所示,所述供给输送装置12设置有被工作台旋转装置22驱动而旋转的旋转工作台(旋转件)23,在所述旋转工作台23的外周部,沿周向每隔开固定间隔设置有容器保持部20。而且,这些容器保持部20上分别设有容器保持装置21。而且如图7B所示,从入口传送机11的搬入路径Li借助螺旋轴11a依次搬入的容器B,在图3的(a)、(b)所示的位置被容器保持装置21接收。而且,如图3的(d)、(e)所示,容器B在容器搬入位置Pi被容器保持装置21搬入,且容器B在容器夹持位置Pc被握持。而且,沿圆周路径R输送容器B,容器保持装置21从容器松开位置Pu起不断打开,并在容器搬出位置Po将容器B转交到填充装置13的保持装置(未图示)。填充装置13边沿填充路径Lo输送容器B边将填充液填充于容器B。另外,容器B的夹持位置和松开位置可以根据容器B的形状、尺寸和输送速度等适当调整。
如图6所示,所述容器保持装置21的旋转轴26借助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承套筒25,所述轴承套筒25贯穿基座24的旋转轴心Oc而直立设置。而且,所述旋转轴26的上端部安装有作为旋转件的旋转工作台23。旋转工作台23的工作台旋转装置22包括:安装在旋转轴26下端部的输入齿轮22a;与所述输入齿轮22a啮合的输出齿轮22b;以及借助减速器驱动输出齿轮22b旋转的工作台驱动电机22c,利用所述工作台驱动电机22c驱动旋转工作台23以预定速度向箭头方向旋转。
在此,如图1所示,所述容器保持装置21所保持并输送的容器B是躯干部为大致圆形断面的容器,例如葡萄酒瓶。具体而言,所述容器B分别形成有:从小直径的底部至中间部逐渐变成大直径的底侧锥状部Bb;中间部的大直径部Bm;以及从大直径部Bm至口部Bp的肩部逐渐变成小直径的肩侧锥状部。而且,由后述的供给输送装置12的驱动夹持臂31A握持底侧锥状部Bb,并由后述的浮动夹持臂31B握持大直径部Bm。当然,容器B不限于上述这种葡萄酒瓶,可以采用树脂制和陶制等容器B。
(容器保持部)
设置在上述容器保持部20上的容器保持装置21,不使用星轮和外导轨等来保持并输送容器,而是利用成对的上下两组夹持臂31A、31B,分别握持躯干部外径在上下位置处不同的容器B的底侧锥状部Bb和大直径部Bm。
即,如图7所示,在旋转工作台23上沿着以旋转轴心Oc为中心的圆周路径R每隔开固定间隔配置容器保持部20。此外如图1、图2、图3的(d)、图3的(e)和图7所示,一对开闭轴套筒27、27与旋转轴心Oc平行地贯穿旋转工作台23,所述一对开闭轴套筒27、27与保持轴心Sc分开相等的间隔距离Rs,所述保持轴心Sc在以旋转轴心Oc为中心的半径方向上通过容器握持位置。开闭轴30、30分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上述开闭轴套筒27、27。而且,驱动夹持臂31A的基端部借助键(固定件)固定在开闭轴30、30的下端部。此外,浮动夹持臂31B的基端部借助轴承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开闭轴30、30的上端部。
(驱动夹持臂)
如图4A~图4C所示,驱动夹持臂31A具备金属制的臂部32A和树脂制的爪部33A。所述臂部32A的基端部形成有轴孔32a,所述轴孔32a借助键(固定件)固定在开闭轴30的下端部。此外,爪部33A借助平行于开闭轴30的摆动销(摆动轴)34A,开闭自如地支承在臂部32A的可动端部。而且,在臂部32A和爪部33A上设有爪部打开加力构件35A,爪部打开加力构件35A对爪部33A加力使其以摆动销34A为中心朝向打开动作方向动作。此外,爪部33A上设有使爪部33A成为闭合极限的闭合止动部36A,且臂部32A上设有使爪部33A成为打开极限的打开止动部37A。
而且,如图3的(d)所示,在驱动夹持臂31A中,摆动销34A配置为:连接一对所述摆动销34A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Ls,以预定的抱持距离Ro位于所述圆周路径R的外侧。此外,在爪部33A的彼此相对的内表面上,对应于容器B的躯干部外径而分开预定的角度α(例如110°~150°),形成有能握持容器B的底侧锥状部Bb的侧面的大致平面状的内周握持面33i和大致平面状的外周握持面33o。
所述爪部打开加力构件35A为磁铁式构件。即,在爪部33A处于打开极限的姿势下彼此对置的爪部33A和臂部32A的滑动接触面上分别形成有磁铁收容孔。而且,以使对置面成为彼此吸附的相反极性的方式,在这些磁铁收容孔内分别嵌入固定有永久磁铁片35n、35s。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在爪部33的打开极限处使磁铁收容孔整面或大致整面一致,永久磁铁片35n、35s被朝向使各自的对置面彼此整面接触的方向吸引驱动,爪部33被朝向以摆动销34A为中心打开的方向加力而转动。
另外此处,在爪部33A的打开极限处使磁铁收容孔位于彼此接近或对置的位置上,使永久磁铁片35n、35s彼此吸附,从而对爪部33A朝向打开侧加力,但是也可以在爪部33A的打开极限处使磁铁收容孔位于彼此分开的位置上,使永久磁铁片35n、35s为相同极性而彼此排斥,从而对爪部33A朝向打开极限侧加力。
而且在这些臂部32A的中间位置,与开闭轴30平行地分别直立固定有向浮动夹持臂31B侧延伸的闭合动作限制用杆(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38A。
(浮动夹持臂)
如图5A、图5B所示,浮动夹持臂31B与驱动夹持臂31A的相同点分别在于包括:臂部32B,其基端部支承于开闭轴30;以及爪部33B,借助平行于开闭轴30的摆动销(摆动轴)34B,开闭自如地支承于臂部32B的可动端部。相同点还在于包括:爪部打开加力构件35B,对爪部33B加力使其围绕摆动销34B向打开动作方向动作;闭合止动部36B,形成于爪部33B,用于限制爪部33B的闭合极限;以及打开止动部37B,形成于臂部32B,用于限制爪部33B的打开极限。此外,相同点还在于:以连接一对摆动销34B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Ls位于圆周路径R外侧的方式,配置摆动销34B;以及在爪部33B上分开预定的角度α形成有两个大致平面状的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
另一方面,不同点分别在于:a)在金属制的臂部32B的基端部,形成有使开闭轴30转动自如地嵌合的轴孔32b;b)形成与闭合动作限制用杆(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38A卡合的杆承接部(从动部)38B;c)具有对一对臂部32B朝向闭合动作方向加力的夹持用弹簧(夹持加力构件)39。
即,浮动夹持臂31B具备金属制的臂部32B和树脂制的爪部33B。所述臂部32B的轴孔32b借助衬套和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开闭轴30的上端部。此外,设置在爪部33B和臂部32B的可动端部上的爪部打开加力构件35B,以及闭合止动部36B和打开止动部37B,分别与驱动夹持臂31A同样地构成。
此外,在臂部32B的中间位置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端开放的长孔状的杆承接部(从动部)38B,闭合动作限制用杆38A的上端部插拔自如地卡合于上述杆承接部38B。而且,夹持用弹簧39连接在连接销39a之间,所述连接销39a在臂部32B的中间部处靠向基端侧直立设置。
(开闭驱动机构)
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开闭所述驱动夹持臂31A和浮动夹持臂31B的开闭驱动机构包括:凸轮式的臂开闭装置41,使一方的开闭轴30转动;以及齿轮式的开闭轴联动机构42,使另一方的开闭轴向与一方的开闭轴30相反的方向,与所述一方的开闭轴30联动地转动。臂开闭装置41包括:凸轮从动件44,借助开闭用臂43安装在一方的开闭轴30的下端部;开闭用凸轮45,在基座24上配置在旋转工作台23下部的圆周路径R的预定位置上,并与凸轮从动件44抵接;以及凸轮抵接用弹簧46,用于使凸轮从动件44抵接于开闭用凸轮45。此外,齿轮式联动机构由分别固定在一对开闭轴30、30上并彼此啮合的联动齿轮42a、42a构成。这里,凸轮抵接用弹簧46可以是外嵌于一方的开闭轴30的扭簧。
(臂部和爪部)
在图3的(a)、(b)中,容器B沿搬入路径Li被搬入爪部33A、33B之间时,容器B按压内周握持面33i、33i而使爪部33A、33B进行闭合动作。而后容器B到达容器搬入位置Pi时,容器B被爪部33A、33B借助内周握持面33i、33i和外周握持面33o、33o这四个握持面握持。而且,利用臂开闭装置41、开闭轴联动机构42和夹持用弹簧39的作用,使驱动夹持臂31A的臂部32A和浮动夹持臂31B的臂部32B进行闭合动作。在图3的(a)~(c)所示的容器搬入位置Pi处,由于销连接直线Ls以抱持距离Ro位于圆周路径R的外周侧,所以容器B的轴心从作为保持轴心Sc与销连接直线Ls的交点的作用点Pr,向图3的(d)、(e)所示的容器夹持位置Pc移动时,臂部32A、32B进行闭合动作,在容器B被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握持的状态下,爪部33A、33B的前端分别以打开距离Aw→Bs、Bw→Bs的方式缩小,一对外周握持面33o、33o彼此接近。由此,在容器夹持位置Pc处,以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抱持底侧锥状部Bb和大直径部Bm的方式握持容器B。因此,即使沿圆周路径R高速输送填充了液体的大重量容器B而使其承受大离心力,也可以稳定地保持容器B。此外,从容器松开位置Pu至容器搬出位置Po,能够在用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握持容器B的侧面的状态下交接容器B,因而能稳定地交接容器B。
(容器的接收动作)
驱动夹持臂31A和浮动夹持臂31B的形状分别能对应于多种容器B的躯干部外径进行选择。而且,从容器搬出位置Po至容器搬入位置Pi侧,驱动夹持臂31A和浮动夹持臂31B沿圆周路径R以打开状态旋转移动。
如图3的(a)、(b)所示,由入口传送机11沿搬入路径Li被螺旋轴11a引导的容器B,被搬入驱动夹持臂31A的爪部33A和浮动夹持臂31B的爪部33B之间。同时,利用臂开闭装置41的开闭用凸轮45并借助凸轮从动件44和联动齿轮42a,使一对开闭轴30、3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驱动夹持臂31A进行闭合动作。而且,利用夹持用弹簧39的作用,限制闭合动作限制用杆38A的移动,同时浮动夹持臂31B借助杆承接部38B与驱动夹持臂31A同步地进行闭合动作。接着,通过将容器B沿搬入路径Li推入,按压内周握持面33i、33i而使爪部33A、33B分别进行闭合动作。
到达比容器夹持位置Pc以旋转角(-θ2)位于上游侧的容器搬入位置Pi时,如图3的(a)、(b)所示,通过使容器B的轴心到达连接浮动夹持臂31B的摆动销34B、34B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Ls上的作用点Pr,从而在浮动夹持臂31B中,外周握持面33o抵接于大直径部Bm,用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握持容器B的大直径部Bm。此时,在驱动夹持臂31A侧,爪部33A未握持容器B的底侧锥状部Bb。
而且,驱动夹持臂31A的臂部32A进行闭合动作而将容器B推入里侧时,如图3的(c)所示,容器B的底侧锥状部Bb被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在四个部位握持。
此外,在利用臂开闭装置41使驱动夹持臂31A的臂部32A进行闭合动作,并且用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抱持容器B的状态下,将容器B沿保持轴心Sc推入里侧。此外,浮动夹持臂31B在容器B被推入里侧时,边使臂部32B进行闭合动作边使爪部33B进行闭合动作。
而且,如图3的(d)、(e)所示,容器B的轴心到达圆周路径R上的容器夹持位置Pc时,驱动夹持臂31A的爪部33A和浮动夹持臂31B的爪部33B处于闭合极限,在所述容器夹持位置Pc处,利用上下二层的驱动夹持臂31A和浮动夹持臂31B,在容器B的大直径部Bm和底侧锥状部Bb被爪部33A、33B抱持的状态下握持容器B。
即,由于连接摆动销34A、34B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Ls相比于圆周路径R上的容器夹持位置Pc,从圆周路径R以抱持距离Ro配置在外周侧,所以在由臂部32A、32B、摆动销34A、34B和爪部33A、33B构成的所谓肘杆机构中,由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的角度、位置以及摆动销的位置确定的变位点,成为作用点Pr附近的位置,通过使容器B的轴心超过作用点Pr移动到内周侧的容器夹持位置Pc,实现了牢固的握持状态。这是因为,相比于在容器搬入位置Pi处容器B的轴心处于外周侧的作用点Pr时的爪部33B的前端部之间的打开距离Aw、Bw,容器B的轴心处于容器夹持位置Pc时的爪部33B的前端部之间的打开距离As、Bs变短,因而能良好地保持容器B在圆周路径R上所受到的离心力。
容器B被从容器夹持位置Pc沿圆周路径R输送并接近容器松开位置Pu时,利用开闭用凸轮45并借助凸轮从动件44和联动齿轮42a,使一对开闭轴30、3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而且,一对驱动夹持臂31A的臂部32A进行打开动作,当闭合动作限制用杆38A与杆承接部38B卡合时,浮动夹持臂31B与驱动夹持臂31A同步地进行打开动作。由此,在容器搬出位置Po处容器B被从供给输送装置12转交给填充装置13。
按照上述第一实施例,利用臂开闭装置41并借助开闭轴联动机构42使开闭轴3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一对驱动夹持臂31A进行闭合动作。而且,利用驱动夹持臂31A上设置的闭合动作限制用杆38A,限制一对浮动夹持臂31B的闭合动作。由此,可以首先由浮动夹持臂31B握持大直径侧的容器B的大直径部Bm,接着由驱动夹持臂31A握持小直径侧的底侧锥状部Bb。由此,能够可靠地在多个位置保持外径在上下位置发生变化的容器B,即使容器B重量大,也能够克服圆周路径R上的离心力,可靠地保持容器B,能够顺利且可靠地高速输送容器B。
此外,仅驱动夹持臂31A利用臂开闭装置41进行开闭即可,相比于开闭多个夹持臂的开闭机构,能够简化结构,通过轻量化而有助于高速化。
而且,由于将连接摆动销34A、34B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Ls,从圆周路径R上的容器夹持位置Pc以抱持距离Ro配置在外周侧,所以超过所谓肘杆机构的变位点而将容器B送入容器夹持位置Pc,可以用一对爪部33A、33B的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以抱持容器B的躯干部的方式握持容器B。由此,可以在牢固握持容器B的状态下,实现大重量容器B的高速输送。
(实施例2)
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2。另外,对于和实施例1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实施例1中,为了保持并输送底部侧形成有小直径的底侧锥状部Bb、中间上部形成有大直径部Bm的容器B,在下层配置有驱动夹持臂31A,并在上层配置有浮动夹持臂31B。对此,实施例2如图8所示,为了保持并输送底部侧形成有底部大直径部Bn、中间上部具有小直径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这样的形状的容器B,在上层配置有驱动夹持臂31A,并在下层配置有浮动夹持臂31B。
因此,实施例2除了驱动夹持臂31A、浮动夹持臂31B的配置以外,和实施例1结构相同,可以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实施例1、2中,握持大直径部Bm的浮动夹持臂31B为一组成对的浮动夹持臂,但是为了保持因填充液体而重量更大的容器B,也可以设置握持大直径的侧面的两组以上的浮动夹持臂。
(实施例3)
参照图9、图10说明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3。另外,对于和上述实施例1、2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实施例3用于处理底部侧形成有底部大直径部Bn、中间上部具有小直径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这样的形状(与实施例2相比,底部大直径部Bn直径小)的容器B。而且,实施例1中设置了连接在臂部32B之间的夹持用弹簧39作为浮动夹持臂31B的夹持加力构件,而实施例3中的夹持加力构件包括:作为臂约束用构件的臂约束用杠杆;约束用杆(打开动作限制用构件)52,设置于上述臂约束用杠杆(臂约束用构件)51,限制浮动夹持臂31B的打开动作;以及约束用弹簧(闭合动作加力构件)53,对臂约束用杠杆51朝向闭合动作方向加力。
此外,为了在保持轴心Sc上握持容器B,在臂约束用杠杆51或浮动夹持臂31B上设置有浮动用定心机构47。
本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在开闭轴30、30的上层设置有用于握持颈部侧小直径部Bt的驱动夹持臂31A,在下层设置有用于握持底部大直径部Bn的浮动夹持臂31B。而且,一对臂约束用杠杆51借助衬套或轴承转动自如地设置于浮动夹持臂31B下部的开闭轴30、30。
如图10的(d)所示,在这些臂约束用杠杆51的中间部,借助连接销53a连接有约束用弹簧53,所述约束用弹簧53对臂约束用杠杆51朝向使其彼此进行闭合动作的方向加力。此外,两个臂约束用杠杆51的可动端部分别直立地固定有约束用杆52,这些约束用杆52的上端部分别伸长到浮动夹持臂31B的臂部32B的外侧,来约束臂部32B。而且,浮动用定心机构47的彼此啮合的定心用齿轮47a设置在一对浮动夹持臂31B的基端部。由此,一对浮动夹持臂31B被保持在保持轴心Sc的对称位置上,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同步开闭,容器B被握持在保持轴心Sc上。另外,还可以代替浮动用定心机构47的定心用齿轮47a、47b,而是设置公知的定心用的销和凸轮机构。
按照上述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由于从浮动夹持臂31B削减了夹持用弹簧39,所以爪部33B的形状和动作自由度得到提高,不必考虑夹持用弹簧39与容器B发生干扰。
此外,利用定心机构47,还能够将浮动夹持臂31B限制在保持轴心Sc上的适当位置,可以提高容器B的握持精度。
另外,通过将夹持用弹簧39保留在浮动夹持臂31B上,可以增大浮动夹持臂31B的握持力。此外,由于浮动用定心机构47设置在浮动夹持臂31B上,所以也可以仅在一方的臂约束用杠杆51上设置约束用杆52。
(实施例4)
参照图11、图12说明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4。另外,对于和实施例1~3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实施例4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用于处理底部侧形成有底部大直径部Bn、中间上部具有小直径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这样的形状的容器B。而且,在实施例4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中,全部的夹持臂都由浮动夹持臂31B构成,所述浮动夹持臂31B由夹持加力构件加力而进行闭合动作。而且,利用臂操作构件61开闭操作全部的浮动夹持臂31B。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和浮动夹持臂31B结构相同。而且,在一对开闭轴30、30上沿上下三层配置有:握持容器B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的第一浮动夹持臂31C;握持中间中径部Bu的第二浮动夹持臂31D;以及握持底部大直径部Bn的第三浮动夹持臂31E。
臂操作构件61包括:臂操作杠杆62,转动自如地支承在第一浮动夹持臂31C和第二浮动夹持臂31D之间的开闭轴30、30上;臂限制用杆(臂限制用构件)63A,与开闭轴30平行地分别垂直设置在这些臂操作杠杆62的可动端部上,并且延伸到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的臂部32B的内侧(保持轴心Sc侧)而仅限制闭合动作;以及杆承接部(从动部)63B,分别形成在各臂部32A上。
除了第一~第三臂部32B的爪部33B分别与容器B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中间中径部Bu和底部大直径部Bn分别对应,形成有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这一特征以外,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与实施例1的浮动夹持臂31B结构相同。而且,夹持用弹簧39分别借助连接销39a连接于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所述夹持用弹簧39对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加力使其进行闭合动作。
(容器的交接动作)
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在打开状态下,沿圆周路径R从容器松开位置Pu向容器夹持位置Pc侧旋转移动。而后,由入口传送机11将容器B沿搬入路径Li搬入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之间。同时,利用开闭用凸轮45并借助凸轮从动件44和联动齿轮42a,使一对开闭轴30、3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由此,通过使臂操作杠杆62向闭合方向转动,臂限制用杆63A向闭合方向移动,从而在夹持用弹簧39的作用下,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分别向闭合方向转动。
而后,当到达容器搬入位置Pi时,由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从大直径侧依次握持容器B。即,最初由第三浮动夹持臂31E握持底部大直径部Bn。接着由第二浮动夹持臂31D握持中间中径部Bu。而后由第一浮动夹持臂31C握持颈部侧小直径部Bt。随后,当到达容器夹持位置Pc时,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的握持动作和实施例1的浮动夹持臂31B相同,以爪部33B的四个内周握持面33i和外周握持面33o进行抱持的方式握持容器B。
容器松开位置Pu处的容器B的释放动作和交接动作也相同。
按照上述实施例4,利用臂开闭装置41并借助开闭轴联动机构42,使一对开闭轴30、3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利用开闭驱动机构并借助开闭轴30使臂操作杠杆62进行闭合动作,并且利用臂操作杠杆62的臂限制用杆63A,限制因夹持用弹簧39的作用而被朝向闭合方向加力的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的闭合动作,同时由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分别握持容器B的侧部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中间中径部Bu、底部大直径部Bn。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外径在上下位置发生变化的容器B,即使容器B重量大,也可以克服因高速输送而产生的离心力,可靠地保持容器B。由此,能够顺利且可靠地输送容器B。
另外,也可以在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的基端部之间和/或臂操作杠杆62的基端部之间,设置由一对定心用齿轮构成的定心机构。
此外,如图12的(f)所示,也可以在爪部33C上形成从内周侧的平坦面连接到外周侧的圆弧面的握持面,用两个握持面握持颈部侧小直径部Bt。这是因为,利用第二浮动夹持臂31D和第三浮动夹持臂31E,可以握持中间中径部Bu和底部大直径部Bn从而能足够牢固地保持容器B,所以只要在颈部侧小直径部Bt处进行防振和定心即可。
(实施例5)
参照图13和图14说明本发明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实施例5。另外,对于和实施例1~4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例5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用于处理底侧形成有底部大直径部Bn、中间上部具有小直径的颈部侧小直径部Bt这样的形状的容器B。由臂操作构件61开闭操作的实施例4的第一~第三浮动夹持臂31C~31E中,仅仅设置了第一浮动夹持臂31C和第二浮动夹持臂31D。此外,在握持底部大直径部Bn的第二浮动夹持臂31D的闭合动作加力构件的基础上,和实施例3同样,还设置有臂约束用杠杆51、约束用杆52和约束用弹簧53。而且为了使一对臂约束用杠杆51同步开闭,设有约束用定心机构48。所述约束用定心机构48的彼此啮合的定心用齿轮48a、48b设置在一对臂约束用杠杆51的基端部。另外,也可以代替约束用定心机构48的定心用齿轮48a、48b,而是设置公知的定心用的销和凸轮机构。
按照上述实施例5,第二浮动夹持臂31D除了由夹持用弹簧39加力,还由约束用弹簧53加力而进行闭合动作,且被约束用定心机构48保持在保持轴心Sc上的适当位置,因而可以进一步高精度且牢固地握持容器B。

Claims (12)

1.一种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在旋转构件的外周部沿周向每隔开固定间隔分别设置有容器保持部,并且能接收并保持从搬入路径供给的容器,且沿圆周路径输送所述容器,所述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保持部上直立配置有一对开闭轴,
在所述开闭轴上,在上下方向分开预定间隔设置有能握持所述容器的两个侧面的成对的多组夹持臂,
在所述圆周路径的预定位置设置有开闭驱动机构,所述开闭驱动机构使所述开闭轴转动来开闭驱动所述夹持臂,
将多组所述夹持臂中的一组所述夹持臂设为驱动夹持臂,所述驱动夹持臂通过分别将基端部固定于所述开闭轴而由所述开闭驱动机构开闭驱动,能握持所述容器的小直径侧的两个侧面,
将多组所述夹持臂中的其余的所述夹持臂设为浮动夹持臂,所述浮动夹持臂分别将基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能握持所述容器中的、直径等于或大于小直径侧的部位的两个侧面,
设置有夹持加力构件,所述夹持加力构件对所述浮动夹持臂朝向使所述浮动夹持臂彼此接近的闭合动作方向加力,
在所述驱动夹持臂上设置有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所述闭合动作限制用构件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的闭合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加力构件为连接在一对浮动夹持臂之间的闭合动作用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加力构件包括:
一对臂约束用构件,基端部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
闭合动作加力构件,对所述臂约束用构件朝向使所述臂约束用构件彼此闭合动作的方向加力;以及
打开动作限制用构件,设置于所述臂约束用构件,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的臂部彼此分离的打开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动夹持臂上设置有浮动用定心机构,所述浮动用定心机构能使由左右的所述浮动夹持臂握持容器的握持位置定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约束用构件上设置有约束用定心机构,所述约束用定心机构能使由左右的所述浮动夹持臂握持容器的握持位置定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臂包括:
臂部,基端部支承于所述开闭轴;
一对爪部,借助平行于所述开闭轴的摆动轴,开闭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臂部的可动端部;
打开加力构件,对所述爪部朝向使所述爪部围绕摆动轴彼此分离的打开动作方向加力;以及
闭合止动部,限制所述爪部的闭合极限,
所述摆动轴被配置为:连接一对所述摆动轴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位于所述圆周路径的外侧,
在所述爪部上以预定的角度形成有能握持所述容器的两个侧面的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
当所述搬入路径上的所述容器进入所述爪部之间,利用所述臂部的闭合动作而用一对所述爪部的四个所述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握持所述容器,并从连接所述摆动轴的轴心的所述销连接直线向所述圆周路径上的所述容器保持位置移动所述容器时,利用所述臂部的闭合动作以及使所述销连接直线位于所述圆周路径的外侧,所述爪部以使两个所述外周握持面彼此接近的方式,用四个所述外周握持面和所述内周握持面抱住并握持所述容器,使所述容器向旋转轴心侧移动。
7.一种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在旋转构件的外周部沿周向每隔开固定间隔分别设置有容器保持部,并且能接收并保持从搬入路径供给的容器,且沿圆周路径输送所述容器,所述容器保持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容器保持部上直立配置有一对开闭轴,
在所述开闭轴上设置有至少一对臂操作构件和成对的多组夹持臂,
将各所述夹持臂设为浮动夹持臂,所述浮动夹持臂将基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能握持容器的两个侧面,
分别设置有对一对所述浮动夹持臂朝向使一对所述浮动夹持臂彼此闭合的方向加力的夹持加力构件,
所述臂操作构件包括:一对臂操作杠杆,基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开闭轴;以及臂限制用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臂操作杠杆,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彼此接近的闭合动作,
在所述圆周路径的预定位置上设置有开闭驱动机构,所述开闭驱动机构通过转动所述开闭轴来开闭驱动所述臂操作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加力构件为连接在一对浮动夹持臂之间的闭合动作用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加力构件包括:
一对臂约束用构件,基端部分别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开闭轴;
闭合动作加力构件,对所述臂约束用构件朝向使所述臂约束用构件彼此闭合动作的方向加力;以及
打开动作限制用构件,设置于所述臂约束用构件,仅限制所述浮动夹持臂的臂部彼此分离的打开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浮动夹持臂上设置有浮动用定心机构,所述浮动用定心机构能使由左右的所述浮动夹持臂握持容器的握持位置定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臂约束用构件上设置有约束用定心机构,所述约束用定心机构能使由左右的所述浮动夹持臂握持容器的握持位置定心。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保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臂包括:
臂部,基端部支承于所述开闭轴;
一对爪部,借助平行于所述开闭轴的摆动轴,开闭自如地支承于所述臂部的可动端部;
打开加力构件,对所述爪部朝向使所述爪部围绕摆动轴彼此分离的打开动作方向加力;以及
闭合止动部,限制所述爪部的闭合极限,
所述摆动轴被配置为:连接一对所述摆动轴的轴心的销连接直线位于所述圆周路径的外侧,
在所述爪部上以预定的角度形成有能握持所述容器的两个侧面的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
当所述搬入路径上的所述容器进入所述爪部之间,利用所述臂部的闭合动作而用一对所述爪部的四个所述内周握持面和外周握持面握持所述容器,并从连接所述摆动轴的轴心的所述销连接直线向所述圆周路径上的所述容器保持位置移动所述容器时,利用所述臂部的闭合动作以及使所述销连接直线位于所述圆周路径的外侧,所述爪部以使两个所述外周握持面彼此接近的方式,用四个所述外周握持面和所述内周握持面抱住并握持所述容器,使所述容器向旋转轴心侧移动。
CN201380057337.XA 2012-11-02 2013-10-25 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88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42279 2012-11-02
JP2012242279A JP6026229B2 (ja) 2012-11-02 2012-11-02 容器保持搬送装置
PCT/JP2013/078955 WO2014069359A1 (ja) 2012-11-02 2013-10-25 容器保持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8859A CN104768859A (zh) 2015-07-08
CN104768859B true CN104768859B (zh) 2016-08-03

Family

ID=50627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733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68859B (zh) 2012-11-02 2013-10-25 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907777A4 (zh)
JP (1) JP6026229B2 (zh)
CN (1) CN104768859B (zh)
WO (1) WO20140693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66913T3 (es) * 2015-04-30 2024-04-25 Ima Spa Sistema y método para transferir bolsas
JP6592615B2 (ja) * 2016-04-20 2019-10-16 エイジーアール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容器把持装置
CN106365086B (zh) * 2016-11-03 2018-07-06 南京保立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塑料瓶旋盖夹指及其工作方法
DE102017105016B3 (de) * 2017-03-09 2018-02-22 Tyrolon-Schulnig Gmbh Lagervorrichtung
WO2018108248A1 (de) * 2016-12-13 2018-06-21 Tyrolon-Schulnig Gmbh Greifeinrichtung sowie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von behältern
DE102018222786A1 (de) 2018-12-21 2020-06-25 Krones Ag Verfahren zur Formatanpassung von Laufwägen an einem Linearmotorsystem und Linearmotorsystem
EP3816076A1 (de) * 2019-10-30 2021-05-05 Tyrolon-Schulnig GmbH Greifvorrichtung sowie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greifen, halten und führen von insbesondere flaschenartigen behältern
DE102021100027A1 (de) * 2021-01-04 2022-07-07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Halten eines Behälters und Behälterbehandlungsvorrichtung
DE102021117666A1 (de) * 2021-07-08 2023-01-12 Krones Aktiengesellschaft Behälterklammer für unterschiedliche Behälterart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770A (ja) * 1974-07-02 1976-01-17 Kawasaki Heavy Ind Ltd Waakuhajisochi
JPH0725454A (ja) * 1993-07-09 1995-01-27 Shibuya Kogyo Co Ltd クランプ式容器搬送装置
JP3211500B2 (ja) * 1993-07-23 2001-09-25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式容器搬送装置
JP3465751B2 (ja) * 1993-09-17 2003-11-10 澁谷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装置
JPH11322067A (ja) * 1998-03-16 1999-11-2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グリップ式容器搬送装置
JP2007176660A (ja) * 2005-12-28 2007-07-12 Kirin Techno-System Corp 容器保持装置
JP2009286565A (ja) * 2008-05-29 2009-12-10 Hitachi Zosen Corp 容器保持装置
JP5246661B2 (ja) * 2009-01-20 2013-07-24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ネック把持装置
JP5724354B2 (ja) * 2010-12-16 2015-05-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清涼飲料の充填方法及び装置
JP5367056B2 (ja) * 2011-12-20 2013-12-11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容器保持搬送装置および容器保持搬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8859A (zh) 2015-07-08
EP2907777A4 (en) 2016-08-10
WO2014069359A1 (ja) 2014-05-08
EP2907777A1 (en) 2015-08-19
JP2014091599A (ja) 2014-05-19
JP6026229B2 (ja) 2016-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8859B (zh) 容器保持输送装置
JP2014091599A5 (zh)
CN108474804A (zh) 样品操纵装置
JP3749482B2 (ja) 転向機構を備えた容器移送装置
HK1128009A1 (en) Unit for applying opening devices to packages of pourable food products
US8684431B2 (en) Duplex-type product bag unloading apparatus
CA2630354A1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ly moving flexible containers from a rotary machine to a conveyor
JP2007511444A (ja) 可動把持部材を有するコンベヤ及び関連するコンベヤリンク
KR20120039504A (ko) 이송 장치
KR20100112083A (ko) 물품 반송 장치
CN202922588U (zh) 容器保持装置
CN112041248A (zh) 用于定位物体的机器和方法
US7185753B2 (en) Shuttle conveyor
RU226055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вода и/или дальнейшей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гибких плоских изделий
JP4951767B2 (ja) 飲料用容器保持装置及び該保持装置を用いた飲料容器受け渡し搬送装置
JP6320479B2 (ja) 容器保持搬送方法
EP2508434B1 (en) Packaging module,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s on flexible containers
JP4073230B2 (ja) 容器搬送装置の分別リジェクト装置
JP4792030B2 (ja) パウチと吸い口とをその加工用回転機械に供給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JP2017222402A (ja) 袋詰め包装機
JP6657909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7481622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2009215084A (ja) 容器の搬送装置
KR200464716Y1 (ko) 용기 이송장치
JP7201893B2 (ja) 物品反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