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50922A -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 - Google Patents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0922A
CN104750922A CN201510136732.8A CN201510136732A CN104750922A CN 104750922 A CN104750922 A CN 104750922A CN 201510136732 A CN201510136732 A CN 201510136732A CN 104750922 A CN104750922 A CN 104750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soi
grid
tetra
stray capaci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367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50922B (zh
Inventor
陈静
吕凯
罗杰馨
柴展
何伟伟
黄建强
王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1367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0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0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50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0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SOI器件进行射频建模时,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通过SOI四端口网络,可以采用共源、共栅以及共漏电路中任意一种结构进行建模,各个端口根据需要进行电压设置。传统的两端口网络体电极只能接地,本发明的四端口网络体电极可以通过设置,获得不同体电压下的射频特性及噪声特性,使建模过程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器件的建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集成电路设计时必须考虑其高可靠性、高性能、低成本的要求,人们对IC CAD软件统计容差分析、优化设计、成品率、成本分析及可靠性预测的功能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IC CAD软件中,MOSFET的器件模型是将IC设计和IC产品功能与性能联系起来的关键纽带。伴随着集成器件尺寸越来越小,集成规模越来越大,集成电路工序越来越复杂,对器件模型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一个精确的MOSFET模型无疑已成为IC CAD设计者首要解决的问题,一直也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目前业界主流的MOSFET器件模型为BSIM模型,所对应的SOI MOSFET器件模型BSIMSOI模型。
通常,SOI器件射频建模采用两端口网络进行S参数测试,SOI两端口网络采用放大器中常用的共源结构,如图1所示。而对于采用共栅或者共漏结构的电路,该建模方法并不能反映工作状态下的特性。如图2所示为两端口共栅测试结构,在共栅极测试结构中,栅极和体极共同接在零电势上,此时器件工作在截止区,不能反映器件在工作区域时的电学特性。同理,如图3所示为两端口共漏测试结构,漏极和体极共同接在零电势上,此时器件工作在截止区,也不能反映器件在工作区域时的电学特性。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利用四端口网络可以进行SOIMOSFET S参数的测试,根据需要组成共源、共栅、共漏网络,具有更好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端口网络采用共栅、共漏结构电路会出现工作在截止区,不能反映器件工作时的电学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所述SOI四端口网络至少包括:
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SOI器件进行射频建模时,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
作为本发明SOI四端口网络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的焊垫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焊垫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的焊垫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的焊垫连接。
作为本发明SOI四端口网络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四端口网络与测试器件之间包括外部寄生模型。
作为本发明SOI四端口网络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外部寄生模型包括四个端口分别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四个端口分别对地的导纳以及两两端口互相之间的导纳。
作为本发明SOI四端口网络的一种优化的方案,通过短路结构进行所述串联电阻的去嵌入,通过开路结构进行导纳的去嵌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的模型拓扑结构,所述模型拓扑结构至少包括:
体极的本征电阻、栅极的本征电阻、源极的本征电阻、漏极的本征电阻;
栅极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栅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栅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作为本发明SOI四端口网络的模型拓扑结构的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SOI器件模型为BSIMSOI、PSPSOI或HiSIMSOI。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SOI器件进行射频建模时,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通过SOI四端口网络,可以采用共源、共栅以及共漏电路中任意一种结构进行建模,各个端口根据需要进行电压设置。传统的两端口网络体电极只能接地,本发明的四端口网络体电极可以通过设置,获得不同体电压下的射频特性及噪声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两端口共源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两端口共栅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的两端口共漏测试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四端口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四端口网络外部寄生模型。
图6为本发明SOI晶体管四端口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1                    第一端口
102                    第二端口
103                    第三端口
104                    第四端口
201、202、203、204     焊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附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发明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如图1所示,SOI四端口网络至少包括:第一端口101、第二端口102、第三端口103以及第四端口104,所述SOI器件进行射频建模时,需要将SOI晶体管器件的栅极G、漏极D、源极S以及体极B分别与第一端口101、第二端口102、第三端口103、第四端口104相连,具体为:栅极G与所述第一端口101连接,漏极D与所述第二端口102连接,源极S与所述第三端口103连接,体极B与所述第四端口104连接。
更为具体地,所述栅极G与所述第一端口101的焊垫201连接,漏极D与所述第二端口102的焊垫202连接,源极S与所述第三端口103的焊垫203连接,体极B与所述第四端口104的焊垫204连接,并分别通过差分探针与外界信号相连。
为了组成共源结构,则将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的电压设置为零,即接地,这种接法可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两端口共源结构测试,当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根据需要接相应电压时,便可以实现四端口的网络测试。
若将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的电压设置为零,即接地,便可以组成共栅极测试结构,当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根据需要接相应电压时,便可以实现四端口的网络测试。
若将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的电压设置为零,即接地,便可以组成共漏测试结构,当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根据需要接相应电压时,便可以实现四端口的网络测试。
由上可知,与传统两端口网络的体电极只能接地不同,本发明提供的四端口网络中,体电极电压可以进行设置,从而获得不同体电压下的射频特性及噪声特性。
由于四端口网络需要与测试器件DUT(Device Under Test)电连,在四端口网络与测试器件之间包括外部寄生模型。所述外部寄生模型如图4所示,所述外部寄生模型包括四个端口分别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四个端口分别对地的导纳以及两两端口互相之间的导纳。其中,具体地,Z1表示第一端口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Z2表示第二端口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Z3表示第三端口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Z4表示第四端口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Y12、Y32、Y42分别表示第一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与第二端口之间的的导纳,当然,四端口中两两端口之间均相互有导纳,图4中没有表示没有全部表示出来,例如,第一端口与第三端口之间导纳、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之间的导纳以及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之间的导。Y1、Y2、Y3、Y4分别表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分别对地的导纳。
为了实现射频测试,必须对上述外部寄生模型进行去嵌入。对于电阻部分,即串联电阻Z1、Z2、Z3、Z4,可以采用短路(short)结构进行去嵌入,对于导纳部分,可以利用开路(open)结构进行去嵌入。去嵌入的算法如下:
Ytotal-Yopen→Zdut’
Yshort-Yopen→Zseries
Zdut’-Zseries→Sdut
其中,Ytotal为未去嵌结构的导纳参数,Yopen为开路结构的导纳参数,Yshort为短路结构的导纳参数,Z表示阻抗参数,Sdut为去嵌后的S参数。其中,去嵌所采用的短路结构和开路结构均为常规的去嵌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的模型拓扑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模型拓扑结构至少包括:
体极的本征电阻Rbe、栅极的本征电阻Rge、源极的本征电阻Rse、漏极的本征电阻Rde;
栅极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de,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se,体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bse,体极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bde,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dse;
栅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sa,栅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gda,体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bda,体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Cbsa。
在SOI器件的版图结构中,栅极、源极、漏极及体极均需要通过体接触孔与金属连接线以及焊垫连接,其之间具有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在建模时不可忽视。
本实施例中,所述SOI器件模型采用BSIMSOI模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器件模型,例如,PSPSOI或HiSIMSOI等模型,在此不作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SOI器件进行射频建模时,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通过SOI四端口网络,可以采用共源、共栅以及共漏电路中任意一种结构进行建模,各个端口根据需要进行电压设置。传统的两端口网络体电极只能接地,本发明的四端口网络体电极可以通过设置,获得不同体电压下的射频特性及噪声特性,使建模过程更加灵活。。
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SOI四端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四端口网络至少包括:
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SOI器件进行射频建模时,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I四端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栅极与所述第一端口的焊垫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焊垫连接,源极与所述第三端口的焊垫连接,体极与所述第四端口的焊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I四端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端口网络与测试器件之间包括外部寄生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I四端口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寄生模型包括四个端口分别到测试器件的串联电阻、四个端口分别对地的导纳以及两两端口互相之间的导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OI四端口网络,其特征在于:通过短路结构进行所述串联电阻的去嵌入,通过开路结构进行导纳的去嵌入。
6.一种SOI四端口网络的模型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拓扑结构至少包括:
体极的本征电阻、栅极的本征电阻、源极的本征电阻、漏极的本征电阻;
栅极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栅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栅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漏极之间的寄生电容,体极通过体接触有源区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SOI四端口网络的模型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OI器件模型为BSIMSOI、PSPSOI或HiSIMSOI。
CN201510136732.8A 2015-03-26 2015-03-26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系统 Active CN104750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6732.8A CN104750922B (zh) 2015-03-26 2015-03-26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36732.8A CN104750922B (zh) 2015-03-26 2015-03-26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922A true CN104750922A (zh) 2015-07-01
CN104750922B CN104750922B (zh) 2019-01-11

Family

ID=53590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36732.8A Active CN104750922B (zh) 2015-03-26 2015-03-26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092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5105A (zh) * 2017-05-15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Soi晶体管四端口网络射频模型参数提取方法
CN11276592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采用soi衬底的射频晶体管的仿真模型
CN113723037A (zh) * 2021-09-06 2021-11-30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射频mos器件建模的测试系统和射频mos器件的建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2246A1 (en) * 2006-06-29 2008-01-24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ethod for modeling large-area transistor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CN101173970A (zh) * 2006-11-03 2008-05-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高频测量的芯片式探测器和测量方法
CN101976293A (zh) * 2010-11-08 2011-02-1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Mos晶体管射频宏模型建立方法
CN102147828A (zh) * 2011-03-24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体引出结构soi场效应晶体管等效电学模型及建模方法
CN102339816A (zh) * 2011-09-30 2012-02-01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晶圆测试键结构及晶圆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2246A1 (en) * 2006-06-29 2008-01-24 Stmicroelectronics S.R.L. Method for modeling large-area transistor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for
CN101173970A (zh) * 2006-11-03 2008-05-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高频测量的芯片式探测器和测量方法
CN101976293A (zh) * 2010-11-08 2011-02-1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Mos晶体管射频宏模型建立方法
CN102147828A (zh) * 2011-03-24 2011-08-10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体引出结构soi场效应晶体管等效电学模型及建模方法
CN102339816A (zh) * 2011-09-30 2012-02-01 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晶圆测试键结构及晶圆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伍青青、陈静等: ""Gate-to-body runneling current model for silicon-on-insulator MOSFETs"", 《CHIN.PHYS.B》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5105A (zh) * 2017-05-15 2018-11-23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Soi晶体管四端口网络射频模型参数提取方法
CN108875105B (zh) * 2017-05-15 2022-02-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Soi晶体管四端口网络射频模型参数提取方法
CN112765922A (zh) * 2020-12-31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采用soi衬底的射频晶体管的仿真模型
CN112765922B (zh) * 2020-12-31 2024-04-19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采用soi衬底的射频晶体管的仿真模型
CN113723037A (zh) * 2021-09-06 2021-11-30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用于射频mos器件建模的测试系统和射频mos器件的建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0922B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3167B (zh) 基于级联的去嵌入方法
CN105426570B (zh) 基于有源补偿子电路的GaN HEMT大信号模型改进方法
CN108062442B (zh) 一种AlGaN/GaN HEMT微波功率器件小信号本征参数提取方法
CN105022878A (zh) 射频soi-mos变容管衬底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方法
CN106529102A (zh) AlGaN/GaN HEMT小信号模型及其参数的提取方法
CN105825005B (zh) 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非线性可伸缩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5891628B (zh) 通用四端口在片高频去嵌入方法
CN106202835A (zh) 包含沟道高级寄生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US10846451B1 (en) Methods of modelling irregular shaped transistor devices in circuit simulation
US9953118B2 (en) Modeling method of SPICE model series of SOI FET
CN104750922A (zh) Soi四端口网络及其模型拓扑结构
CN108563801A (zh) 一种提取FinFET寄生电阻模型的测试结构和方法
CN105138790A (zh) Soi-mosfet模型及其参数提取方法
CN102117352A (zh) 射频mos变容器的模拟方法
CN101976293A (zh) Mos晶体管射频宏模型建立方法
CN103390086B (zh) 电阻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4465617B (zh) 半导体测试结构
CN102339814B (zh) 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构
CN106951586B (zh) 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射频mos器件的建模方法
KR20080062032A (ko) 파라미터의 직접 추출법으로 가변 커패시터를 모델링하는방법
US20130054219A1 (en) Equivalent Electrical Model of SOI FET of Body Leading-Out Structure, and Modeling Method Thereof
Xu et al. Parasitics extraction, wideband modeling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rough-strata-via (TSV) in 3D integration/packaging
JP2004200581A (ja) Mosfetの等価回路モデルの容量パラメータ算出方法および容量パラメータ算出プログラム
CN104931759B (zh) 一种标准单元漏电流的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CN108846171B (zh) 仿真mosfet温度电学特性的子电路模型的建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