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49929A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49929A
CN104749929A CN201410767391.XA CN201410767391A CN104749929A CN 104749929 A CN104749929 A CN 104749929A CN 201410767391 A CN201410767391 A CN 201410767391A CN 104749929 A CN104749929 A CN 104749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and
fixing
elastomeric element
cover
fix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73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49929B (zh
Inventor
笠间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49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9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49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49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53Structural details of heat elements, e.g. structure of roller or belt, eddy current, induction hea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2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rotating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影装置及具备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定影装置具备定影带、加压部件、按压部件、盖部件、弹性部件和盖部件的旋转检测机构。定影带被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加压部件压接于定影带以形成定影夹持部。按压部件隔着定影带与加压部件对置并具备按压面。盖部件被安装在定影带的端部。弹性部件被安装在定影带的端部与盖部件之间。定影带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在定影夹持部的下游侧具备膨出部。盖部件具备与膨出部对置的对置部。在加压部件压接于定影带之前,在膨出部与对置部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加压部件压接于定影带时,间隙消失,盖部件经由弹性部件被保持在定影带的端部。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打印机或复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等记录介质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图像之后,通过定影装置对记录介质和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
近年来,在对于节省功耗和缩短预热时间的要求高涨的过程中,热烈研究定影装置的低热容量化。作为用于实现定影装置的低热容量化的具体方式,例如存在“滑动带方式”。滑动带方式的定影装置具备:具有可挠性的定影带、压接于定影带以形成定影夹持部的加压部件、以及将定影带朝向加压部件侧按压的按压部件。而且,通常是通过连接于加压部件的驱动源使加压部件旋转,与加压部件的旋转从动而使定影带旋转,使定影带相对于按压部件滑动。
但是,在滑动带方式的定影装置中,反复进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介质的动作时,按压部件在定影带与按压部件滑动接触的部分处磨损,定影带的滑动负荷(使定影带相对于按压部件滑动所需的负荷)上升。另外,定影带的表面和加压部件的表面也逐渐劣化,定影带的驱动力(定影带对于加压部件的从动性)下降。由于这些原因在加压部件与定影带之间发生打滑时,无法与加压部件的旋转从动而使定影带旋转,定影带的一部分有可能被热源局部加热。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定影带的一部分急剧升温,定影带有可能变形。
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发明了具备检测定影带的旋转状态的旋转检测单元的定影装置。在该现有技术中,旋转检测单元的滚子抵接于定影带的外周面。而且,滚子与定影带的旋转同时旋转,从而能够检测定影带的旋转状态。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纸粉或调色剂等附着在定影带的外周面或滚子时、或者涂布于定影带的内周面的润滑剂绕到定影带的外周面等时,在定影带与滚子之间发生打滑,难以通过旋转检测单元确实地检测定影带的旋转状态。
另外,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滚子抵接于定影带的外周面,因此应力集中于定影带的外周面与滚子的抵接部分,定影带的耐久性有可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定影装置具备:定影带、加压部件、按压部件、引导部件、盖部件、弹性部件、以及检测机构。所述定影带被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以形成定影夹持部,并被设置为能够旋转。所述按压部件隔着所述定影带与所述加压部件对置。所述引导部件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接触。所述盖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定影带的端部。所述弹性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定影带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盖部件之间。所述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盖部件的旋转。所述按压部件具备将所述定影带朝向所述加压部件侧按压的按压面。所述按压面朝向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下游侧向所述加压部件侧倾斜。所述定影带具备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夹持部的下游侧的膨出部。所述盖部件具备与所述膨出部对置的对置部。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之前的状态下,在被所述膨出部与所述对置部相夹的区域中形成有间隙,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时,所述膨出部朝向所述定影带的外径侧膨出,所述间隙消失,所述盖部件经由所述弹性部件被保持在所述定影带的所述端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上述定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实地检测定影带的旋转状态,且提高定影带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结构概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中的定影装置的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压接于定影带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已压接于定影带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压接于定影带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已压接于定影带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定影装置中,加压辊压接于定影带之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对打印机1(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打印机1具备箱型形状的打印机主体2,在打印机主体2的下部收容有收纳纸张(记录介质)的供纸盒3,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出纸托盘4。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表面上,上盖5可开闭地安装在出纸托盘4的侧方,在上盖5的下方收纳有调色剂储存器6。
在打印机主体2的上部,在出纸托盘4的下方配置有由激光扫描单元(LSU)构成的曝光器7,在曝光器7的下方设置有图像形成部8。在图像形成部8中可旋转地设置有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10,在感光鼓10的周围,带电器11、显影器12、转印辊13和清洁装置14沿着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参照图1的箭头X)配置。
在打印机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纸张的运送路径15。在运送路径15的上游端设置有供纸部16,在运送路径15的中游部设置有由感光鼓10和转印辊13构成的转印部17,在运送路径15的下游部设置有定影装置18,在运送路径15的下游端设置有出纸部19。在运送路径15的下方形成有用于双面印刷的反转路径20。
接下来,对具备这种结构的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对打印机1接通电源时,各种参数被初始化,执行定影装置18的温度设定等的初始设定。然后,从连接于打印机1的计算机等输入图像数据,下达印刷开始的指示时,如下所示执行图像形成动作。
首先,通过带电器11使感光鼓10的表面带电之后,通过来自曝光器7的激光(参照图1的双点划线P)对感光鼓10进行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曝光,在感光鼓10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接下来,显影器12通过调色剂将该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
另一方面,通过供纸部16从供纸盒3取出的纸张与上述图像形成动作在时机上相配合地向转印部17运送,在转印部17中感光鼓10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纸张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在运送路径15中向下游侧运送并进入定影装置18,在该定影装置18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从出纸部19排出到出纸托盘4。此外,残留在感光鼓10上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14回收。
接下来,使用图2~图5,对定影装置18进行说明。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图2中的纸面左侧设为定影装置18的前侧(正面侧)。图2的箭头Fr表示定影装置18的前侧(正面侧)。图2的箭头I表示前后方向内侧,图2的箭头O表示前后方向外侧。图3的箭头Z表示纸张的运送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左侧朝向右侧的方向)。
如图2等所示,定影装置18具备:定影带21、配置在定影带21的下侧(外侧)的加压辊22(加压部件)、被配置在定影带21的上侧(外侧)的IH定影单元23、配置在定影带21的内侧的支撑部件24、在定影带21的内侧被配置在支撑部件24的下侧的按压部件25、在定影带21的内侧被配置在按压部件25的下侧的片材部件26、在定影带21的内侧被配置在支撑部件24的上侧的引导部件27、分别安装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盖部件28、安装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与各盖部件28之间的弹性部件29、以及设置在后侧的盖部件28的后上侧的检测机构30。
定影带21为具有可挠性的薄带,呈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圆筒状。定影带21例如以外径φ20mm~50mm形成。定影带21被设置为能够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旋转轴A为中心旋转。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方向为定影带21的旋转轴方向。
定影带21例如由基材层、在该基材层周围设置的弹性层、以及包覆该弹性层的脱模层构成。定影带21的基材层例如由厚度30μm~50μm的Ni(镍)形成,或者由厚度50μm~100μm的聚酰亚胺树脂形成。由聚酰亚胺树脂形成定影带21的基材层时,还可以在聚酰亚胺树脂中混合Cu(铜)、Ag(银)、Al(铝)等金属粉末。定影带21的弹性层例如由厚度100μm~500μm的硅胶形成。定影带21的脱模层例如由厚度30μm~50μm的PFA等的氟树脂形成。此外,在各图中,定影带21的各层(基材层、弹性层、脱模层)并不特别区别显示。
在定影带21的内周面上,相对于片材部件26滑动的部分施加有例如由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PTFE等构成的涂层。在定影带21的内周面上,相对于片材部件26滑动的部分涂布有例如由氟润滑脂或硅油等构成的润滑剂。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分别形成有开口部31。如图3等所示,在定影带21的右下部形成有膨出部21c。在定影带21的左上部形成有第一夹持部21d。第一夹持部21d隔着定影带21的旋转轴A被配置在膨出部21c的相反侧。
加压辊22被可旋转地支撑于定影框(未图示)。加压辊22呈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圆筒状。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在定影带21与加压辊22之间形成有定影夹持部32。在定影夹持部32的右侧(在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
加压辊22例如由圆筒状的芯材33、在该芯材33周围设置的弹性层34、以及包覆该弹性层34的脱模层(未图示)构成。加压辊22的芯材例如由不锈钢或铝等金属形成。如图2所示,在加压辊22的芯材33的后端部固定有驱动齿轮35。驱动齿轮35与由电动机等构成的驱动源36连接。加压辊22的弹性层34例如由硅胶或硅胶海绵形成。加压辊22的脱模层(未图示)例如由PFA等氟树脂形成。
如图3等所示,IH定影单元23具备壳体部件37和收纳在壳体部件37内的IH线圈38(热源)。IH线圈38沿着定影带21的外周被设置为圆弧状。IH线圈38被设置在定影带21的上侧(定影夹持部32的相反侧)。IH线圈38被构成为通过流过高频电流来产生磁场。
如图2所示,支撑部件24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支撑部件24贯穿定影带21。支撑部件24具备固定部40和设置在固定部40的前后两侧的轴部41。
支撑部件24的固定部4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3所示,固定部40呈剖面矩形状。
如图2所示,支撑部件24的各轴部4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各轴部41的前后方向内侧的端部连结于支撑部件24的固定部40。各轴部41的前后方向外侧的部分经由各开口部31向定影带21的前后方向外侧突出。在各轴部41的前后方向外侧的部分,固定有环状的偏移防止部件42。各轴部41的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被固定于定影框(未图示)。如图4所示,各轴部41呈剖面正圆状。
如图2所示,按压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按压部件25隔着定影带21和片材部件26与加压辊22对置。按压部件25例如由LCP(Liquid Crystal Polymer:液晶聚合物)等耐热性树脂构成。按压部件25的上表面被固定在支撑部件24的固定部40的下表面。据此,按压部件25被支撑部件24支撑。
如图3所示,按压部件25呈剖面大致矩形状。在按压部件25的左表面设置有固定突起45。在按压部件25的下表面形成有按压面46。按压面46隔着片材部件26将定影带21朝向下侧(加压辊22侧)按压。按压面46朝向右侧(纸张的运送方向下游侧)向下侧(加压辊22侧)倾斜。也可以在按压面46上设置有硅胶等弹性体的层。
片材部件26的左端部被固定于按压部件25的固定突起45。片材部件26被安装在定影带21与按压部件25之间,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接触。而且,被构成为当定影带21旋转时,定影带21相对于片材部件26滑动。片材部件26例如由PTFE等氟树脂构成,与按压部件25相比摩擦系数小。
引导部件27被支撑部件24支撑。引导部件27朝向上侧(与加压辊22远离的一侧)呈圆弧状弯曲。引导部件27的圆弧的中心C与通过定影带21的旋转轴A和加压辊22的旋转中心B的铅直线Y相比位于左侧(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也就是,引导部件27的圆弧的中心C与定影带21的旋转轴A和加压辊22的旋转中心B相比位于左侧(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引导部件27的外周面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接触。引导部件27与按压部件25一起张紧架设定影带21,与此相伴,定影带21变形为纵长的椭圆形。引导部件27由通过IH线圈38产生的磁场而发热的材料(例如,Fe-Ni合金等整磁金属)形成。如图2所示,引导部件27的前后两端部(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各弹性部件29的前后方向内侧的端部相比也位于前后方向内侧。因此,在引导部件27的前后方向外侧的部分,定影带21的形状通过定影带21自身的刚性来维持。
各盖部件28具备圆环状的主体部47、以及从主体部47的外径侧的端部朝向前后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48。
各盖部件28的主体部47被配置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前后方向外侧。在主体部47的中央部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有圆形的贯穿孔49,在该贯穿孔49中具有游隙地插入有支撑部件24的各轴部41。在后侧的盖部件28的主体部47的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齿轮50。在各盖部件28的主体部47的前后方向外侧配置有固定于支撑部件24的各轴部41的偏移防止部件42。据此,限制了各盖部件28向前后方向外侧的移动。
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被设置为覆盖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外径侧。如图4等所示,在凸缘部48的右下部设置有对置部48a。对置部48a与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对置,将弹性部件29夹在与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之间。在凸缘部48的左上部设置有第二夹持部48b。第二夹持部48b隔着定影带21的旋转轴A被配置在对置部48a的相反侧。第二夹持部48b与定影带21的第一夹持部21d对置,将弹性部件29夹在与定影带21的第一夹持部21d之间。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各盖部件28经由弹性部件29被保持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
各弹性部件29呈圆筒状。各弹性部件29例如由硅胶形成。构成各弹性部件29的材料的硅胶可以为固体,也可以为海绵。也就是,构成各弹性部件29的材料的硅胶可以不为发泡体,也可以为发泡体。各弹性部件29被配置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外径侧。各弹性部件29被配置在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的内径侧。各弹性部件29的外周面被粘着(固定)于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的内周面。
如图2所示,检测机构30具备第二连接齿轮51、设置在第二连接齿轮51的后侧的脉冲板52、连接第二连接齿轮51与脉冲板52的连接轴53、以及配置在脉冲板52的后上侧的传感器54。
第二连接齿轮51与后侧的盖部件28的第一连接齿轮50啮合。在脉冲板52上,在周向排列设置有遮光部55。传感器54例如为PI传感器(Photo InterrupterSensor),具备发光部56和受光部57。
在如上所述的结构中,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时,通过驱动源36使驱动齿轮35旋转。这样使驱动齿轮35旋转时,加压辊22与驱动齿轮35一体旋转(参照图3的箭头D)。与此相伴,压接于加压辊22的定影带21与加压辊22的旋转从动而旋转(参照图3的箭头E)。
另外,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时,使高频电流流过IH线圈38。与此相伴,IH线圈38产生磁场,通过该磁场的作用在定影带21上产生涡电流,定影带21发热。也就是,定影带21通过IH线圈38被加热。另外,通过IH线圈38产生的磁场引导部件27发热,定影带21通过引导部件27被加热。在该状态下,纸张通过定影夹持部32时,纸张和调色剂图像被加热和加压,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纸张上。
如此反复进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于纸张的动作时,按压部件25的片材部件26磨损,定影带21的滑动负荷上升。另外,定影带21的表面和加压辊22的表面也逐渐劣化,定影带21的驱动力(定影带21对于加压辊22的从动性)下降。由于这些原因在加压辊22与定影带21之间发生打滑时,无法与加压辊22的旋转从动而使定影带21旋转,定影带21的上部有可能被IH线圈38局部加热。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定影带21的上部急剧升温,定影带21有可能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所述地防止对于定影带21的局部加热。
当定影带21旋转时,与定影带21的旋转从动各盖部件28旋转。各盖部件28旋转时,后侧的盖部件28的第一连接齿轮50旋转,与后侧的盖部件28的第一连接齿轮50啮合的第二连接齿轮51旋转。该第二连接齿轮51的旋转经由连接轴53被传递至脉冲板52,脉冲板52旋转。脉冲板52旋转时,从传感器54的发光部56朝向受光部57照射的光被脉冲板52的遮光部55断续地遮断,因此传感器54的受光部57的受光量在High与Low之间交替切换。据此,检测机构30检测后侧的盖部件28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进行IH线圈38对于定影带21的加热。
另一方面,如果定影带21停止,则各盖部件28也停止,检测机构30也不会检测出后侧的盖部件28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停止IH线圈38对于定影带21的加热。据此,防止对于定影带21的局部加热。
接下来,对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时的定影带21的变形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使加压辊22(在图5中未图示)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状态下,连结膨出部21c与第一夹持部21d的定影带21的外径L1小于各弹性部件29的内径。因此,在被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与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相夹的区域R中,在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与各弹性部件29之间形成有间隙G。此外,在被定影带21的第一夹持部21d与盖部件28的第二夹持部48b相夹的区域S中,在定影带21的第一夹持部21d与各弹性部件29之间可以形成有间隙,也可以不形成间隙。
与此相对,如图3所示,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并形成定影夹持部32时,由于按压部件25的按压面46朝向右侧(纸张的运送方向下游侧)向下侧(加压辊22侧)倾斜,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朝向右下侧(定影带21的外径侧)膨出。与此相伴,如图4所示,连结膨出部21c与第一夹持部21d的定影带21的外径L2(长边侧的直径)大于各弹性部件29的内径,在上述区域R中间隙G消失。此外,在形成定影夹持部32之前的状态下,在上述区域S中具有间隙时该间隙消失,在上述区域S中没有间隙时保持没有间隙的状态。
因此,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和第一夹持部21d紧贴于各弹性部件29,各盖部件28经由各弹性部件29被保持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因此,能够与定影带21的旋转从动而使各盖部件28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膨出部21c与第一夹持部21d的定影带21的外径L1、各弹性部件29的内径、以及连结已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的状态下的膨出部21c与第一夹持部21d的定影带21的外径L2(长边侧的直径)的关系为:
L1<各弹性部件29的内径<L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状态下,在被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与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相夹的区域R中形成有间隙G。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各盖部件28安装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能够提供组装性优异的定影装置18。
进而,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时,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朝向右下侧(定影带21的外径侧)膨出间隙G消失,盖部件28经由各弹性部件29被保持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使各盖部件28与定影带21的旋转从动而确实地旋转。因此,通过后侧的盖部件28的旋转检测,能够确实地检测定影带21的旋转状态。
另外,各弹性部件29安装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与各盖部件28之间。因此,与使各盖部件28抵接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时相比,应力难以集中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与此相伴,定影带21难以破损,能够提高定影带21的耐久性。
另外,各弹性部件29被粘着(固定)在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的内周面。因此,能够使各弹性部件29与各盖部件28一体化,能够防止各弹性部件29相对于各盖部件28的错位。
另外,引导部件27的圆弧的中心C与定影带21的旋转轴A和加压辊22的旋转中心B相比位于左侧(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因此,易于通过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保持各盖部件28。
另外,引导部件27的前后两端部(前后方向外侧的端部)与各弹性部件29的前后方向内侧的端部相比也位于前后方向内侧。因此,能够避免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被夹在引导部件27与各弹性部件29之间,从而能够抑制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磨损。
另外,由于在各盖部件28的主体部47的前后方向外侧配置有各偏移防止部件42,因此能够限制各盖部件28向前后方向外侧的移动,防止定影带21的蛇行。
另外,由于使引导部件27的外周面与定影带21的内周面接触,因此能够使定影带21的旋转轨道稳定。另外,由于由通过IH线圈38产生的磁场而发热的材料形成引导部件27,因此能够提高定影带21的加热效率。
另外,定影装置18具备将定影带21朝向下侧(加压辊22)侧按压的按压部件25、以及支撑按压部件25的支撑部件24。因此,能够减小定影装置18的热容量,使定影带21迅速升温。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引导部件27的圆弧的中心C与定影带21的旋转轴A和加压辊22的旋转中心B相比位于左侧(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件27的圆弧的中心C的左右方向(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位置也可以与定影带21的旋转轴A和加压辊22的旋转中心B的左右方向(纸张的运送方向)的位置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从驱动源36对加压辊22输入驱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另一方面,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从驱动源36对加压辊22和定影带21的双方输入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用IH线圈38作为热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卤素加热器或陶瓷加热器等加热器作为热源。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结构用于使定影带21相对于片材部件26滑动的方式的定影装置18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本发明的结构用于使定影带21与配置在定影带21的内径侧的一个或多个辊一同旋转的方式的定影装置18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结构用于打印机1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其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本发明的结构用于复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6和图7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8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弹性部件29的外周面被粘着(固定)于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的内周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弹性部件29的内周面被粘着(固定)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在图6、图7中仅显示后端部21b)的外周面。关于其他结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在使加压辊22(在图7中未图示)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状态下,各弹性部件29的外径M1小于各盖部件28的内径。因此,在被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与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相夹的区域R中,在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与各弹性部件29之间形成有间隙G。
与此相对,在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并形成定影夹持部32时,如图6所示,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朝向右下侧(定影带21的外径侧)膨出。与此相伴,各弹性部件29中的与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对应的部分也朝向右下侧膨出,各弹性部件29的外径M2(长边侧的直径)大于各盖部件28的内径,在区域R中间隙G消失。与此相伴,各弹性部件29中的与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对应的部分紧贴于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各盖部件28经由各弹性部件29被保持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因此,能够使各盖部件28与定影带21的旋转从动而旋转。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各弹性部件29的外径M1、各盖部件28的内径、以及已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的状态下的各弹性部件29的外径M2(长边侧的直径)的关系为:
M1<各盖部件28的内径<M2。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各弹性部件29的内周面被粘着(固定)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外周面。因此,能够使各弹性部件29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一体化,能够防止各弹性部件29相对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错位。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影装置18进行说明。此外,关于各弹性部件61以外的结构,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各弹性部件61具备第一弹性部62、以及设置在第一弹性部62的外径侧的第二弹性部63。
第一弹性部62呈圆筒状。第一弹性部62例如由硅胶形成。第一弹性部62的内周面被粘着(固定)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在图8、图9中仅显示后端部21b)的外周面。在第一弹性部6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弹性齿轮64。
第二弹性部63呈圆筒状。第二弹性部63例如由硅胶形成。第二弹性部63的外周面被粘着(固定)在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的内周面。在第二弹性部63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弹性齿轮65。
如图9所示,在使加压辊22(在图9中未图示)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状态下,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的的外径N1小于各弹性部件61的第二弹性部63的内径。因此,在被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与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相夹的区域R中,在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与各弹性部件61的第二弹性部63之间形成有间隙G。另外,第一弹性部62的第一弹性齿轮64与第二弹性部63的第二弹性齿轮65未啮合。
与此相对,在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并形成定影夹持部32时,如图8所示,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朝向右下侧(定影带21的外径侧)膨出。与此相伴,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中的与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对应的部分也朝向右下侧膨出,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的外径N2(长边侧的直径)大于各弹性部件61的第二弹性部63的内径,在区域R中间隙G消失。与此相伴,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中的与定影带21的膨出部21c对应的部分紧贴于各弹性部件61的第二弹性部63中的与各盖部件28的对置部48a对应的部分,各盖部件28经由各弹性部件61被保持在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因此,能够使各盖部件28与定影带21的旋转从动而旋转。另外,第一弹性部62的第一弹性齿轮64与第二弹性部63的第二弹性齿轮65啮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之前的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的外径N1、各弹性部件61的第二弹性部63的内径、以及已使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的状态下的各弹性部件61的第一弹性部62的外径N2(长边侧的直径)的关系为:
N1<各弹性部件61的第二弹性部63的内径<N2。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弹性部件61具备粘着(固定)于定影带21的前后两端部21a、21b的外周面的第一弹性部62、以及粘着(固定)于各盖部件28的凸缘部48的内周面的第二弹性部63。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时,第一弹性部62与第二弹性部63紧贴。与此相伴,能够提高各盖部件28的驱动力(各盖部件28相对于定影带21的从动性)。
另外,在加压辊22压接于定影带21的状态下,设置在第一弹性部62的外周面的第一弹性齿轮64与设置在第二弹性部63的内周面的第二弹性齿轮65啮合。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各盖部件28的驱动力(各盖部件28相对于定影带21的从动性)。
本发明记载了特定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主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改变上述实施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影带,被设置为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以形成定影夹持部,并被设置为能够旋转;
按压部件,隔着所述定影带与所述加压部件对置;
引导部件,与所述定影带的内周面接触;
盖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定影带的端部;
弹性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定影带的所述端部与所述盖部件之间;以及
检测机构,检测所述盖部件的旋转,
所述按压部件具备将所述定影带朝向所述加压部件侧按压的按压面,所述按压面朝向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下游侧向所述加压部件侧倾斜,
所述定影带具备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定影夹持部的下游侧的膨出部,
所述盖部件具备与所述膨出部对置的对置部,
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之前的状态下,在被所述膨出部与所述对置部相夹的区域中形成有间隙,
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时,所述膨出部朝向所述定影带的外径侧膨出,所述间隙消失,所述盖部件经由所述弹性部件被保持在所述定影带的所述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被固定在所述盖部件的内周面,
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之前的状态下,所述间隙形成在所述膨出部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被固定在所述定影带的所述端部的外周面,
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之前的状态下,所述间隙形成在所述对置部与所述弹性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具备:
第一弹性部,被固定在所述定影带的所述端部的外周面;以及
第二弹性部,被固定在所述盖部件的内周面,
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之前的状态下,所述间隙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一弹性齿轮,
在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内周面设置有在所述加压部件压接于所述定影带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弹性齿轮啮合的第二弹性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朝向与所述加压部件远离的一侧呈圆弧状弯曲,所述引导部件的圆弧的中心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定影带的所述旋转轴重叠、或者在记录介质的运送方向上与所述定影带的所述旋转轴相比位于上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外侧的端部与所述弹性部件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内侧的端部相比位于所述旋转轴方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具备:
圆环状的主体部;以及
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旋转轴方向内侧突出的凸缘部,
所述对置部被设置在所述凸缘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被配置在所述主体部的所述旋转轴方向外侧的偏移防止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影带具备隔着所述旋转轴被配置在所述膨出部的相反侧的第一夹持部,
所述盖部件具备隔着所述旋转轴被配置在所述对置部的相反侧的第二夹持部,
所述弹性部件被夹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
CN201410767391.XA 2013-12-25 2014-12-12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47499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6692A JP5923488B2 (ja) 2013-12-25 2013-12-25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266692 2013-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49929A true CN104749929A (zh) 2015-07-01
CN104749929B CN104749929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002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7391.XA Active CN104749929B (zh) 2013-12-25 2014-12-12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35173B2 (zh)
EP (1) EP2889698B1 (zh)
JP (1) JP5923488B2 (zh)
CN (1) CN10474992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511A (zh) * 2016-01-13 2017-07-21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控制定影器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44534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9979B (zh) * 2014-04-24 2017-08-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167645B2 (ja) * 2018-11-09 2022-11-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749A (zh) * 2001-01-31 2002-09-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设备
CN101059677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775A (ja) * 2006-12-05 2008-06-19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092A (ja) * 2007-03-13 2008-09-25 Canon Finetech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33253A (zh) * 2008-03-12 2009-09-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设备、成像装置、圆筒形旋转部件和介质传送设备
CN101539748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2247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Fuji Xerox Co Ltd 回転駆動部材、これを用いた駆動伝達機構および定着装置
CN102087497A (zh) * 2009-12-03 2011-06-0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5953A (ja) * 2000-02-22 2001-08-31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8639A (ja) * 2003-11-28 2005-06-16 Canon Inc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5498A (ja) * 2005-02-07 2006-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定着装置
JP5309598B2 (ja) * 2008-02-21 2013-10-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72480A (ja) 2008-09-19 2010-04-02 Panasonic Corp 定着装置
JP4957754B2 (ja) * 2009-06-19 2012-06-2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駆動伝達部品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駆動伝達機構、被駆動装置、駆動処理装置
JP5282791B2 (ja) * 2011-01-14 2013-09-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853388B2 (ja) * 2011-03-28 2016-02-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73824B2 (ja) * 2013-02-28 2016-03-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6297B2 (ja) * 2013-02-28 2015-12-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8433B2 (ja) * 2013-06-20 2015-12-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749A (zh) * 2001-01-31 2002-09-18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加热设备
CN101059677A (zh) * 2006-04-21 2007-10-24 夏普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39775A (ja) * 2006-12-05 2008-06-19 Canon Inc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092A (ja) * 2007-03-13 2008-09-25 Canon Finetech Inc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33253A (zh) * 2008-03-12 2009-09-1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设备、成像装置、圆筒形旋转部件和介质传送设备
CN101539748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022475A (ja) * 2009-07-17 2011-02-03 Fuji Xerox Co Ltd 回転駆動部材、これを用いた駆動伝達機構および定着装置
CN102087497A (zh) * 2009-12-03 2011-06-0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0511A (zh) * 2016-01-13 2017-07-21 爱思打印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控制定影器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970511B (zh) * 2016-01-13 2021-04-20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控制定影器的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44534A (zh) * 2018-03-08 2019-09-1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44534B (zh) * 2018-03-08 2022-03-0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35173B2 (en) 2016-01-12
JP2015121744A (ja) 2015-07-02
JP5923488B2 (ja) 2016-05-24
US20150177658A1 (en) 2015-06-25
EP2889698A1 (en) 2015-07-01
CN104749929B (zh) 2017-04-12
EP2889698B1 (en) 2018-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19415B2 (ja) 加熱部材、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28502B2 (en) Belt-typ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8401448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7185841B2 (ja) 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19416B2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04547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reduce rotation failure of fixing belt
JP2020052345A (ja) 加熱装置、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02602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5936333B2 (ja) 像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369761B2 (en) Hea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heating member with a heat generation layer
US780147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ixing device
CN104749929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239556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30595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73648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08241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25325A (ja)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93971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5858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03522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1813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38763B2 (ja) 加熱装置、ベルト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346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921735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heaters
JP2009222825A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その像加熱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