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8363B -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8363B
CN104718363B CN201280076350.5A CN201280076350A CN104718363B CN 104718363 B CN104718363 B CN 104718363B CN 201280076350 A CN201280076350 A CN 201280076350A CN 104718363 B CN104718363 B CN 104718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starter
crank angle
cas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63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8363A (zh
Inventor
中岛正身
冈部健
石川修
藤原充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18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8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3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10Safety devices
    • F02N11/101Safety devices for preventing engine starter actuation or engag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7/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cutting out individual cylinders; Rendering engines inoperative or id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9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us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position or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6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 F02D41/062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for starting
    • F02D41/06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engine starting or warming up for starting at hot start or rest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2Safety or indicating device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005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02N11/0818Condi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the engine or for deactivating the idle-start-stop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11/00Starting of engines by means of electric motors
    • F02N11/08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 F02N11/081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 F02N11/0844Circuits or control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arting of engines comprising means for controlling automatic idle-start-stop with means for restarting the engine directly after an engine stop request, e.g. caused by change of driver mi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4Engine intake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406Intake manifold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NSTARTING OF COMBUSTION ENGINES; STARTING AIDS FOR SUCH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N2250/00Problems related to engine starting or engine's starting apparatus
    • F02N2250/04Reverse rotation of the eng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得到一种能够在实现良好的启动性的同时防止对启动装置(30)、动力传递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在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基于对发动机(20)的曲轴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所检测出的曲柄角度,检测出发动机(20)反向旋转时,禁止驱动启动装置(30),该启动装置(30)通过使曲轴进行曲柄转动从而使发动机(20)再启动,并且在检测出发动机(20)停止时,解除启动装置(30)的驱动禁止。

Description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于预定的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使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发动机再启动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改善汽车等车辆的燃耗量,减小环境负荷等为目的,开发出了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若由于驾驶员的操作而满足了用于使发动机停止的预定条件(例如,预定车速以下的制动开启操作),则自动切断燃料,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若由于驾驶员的操作而满足了用于使发动机再启动的预定条件(例如,制动解除操作、以及油门踩踏操作等),则再次开始燃料喷射,发动机自动再启动。
作为这种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已知有如下装置:在利用反向旋转检测推定单元检测或推定出发动机的反向旋转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与再启动条件的成立与否无关地禁止曲柄单元(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所进行的发动机的曲柄转动,从而防止对启动装置、动力传递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28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专利文献1所示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在从发动机变成小于预定转速起经过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中,推定为发动机处于反向的旋转状态,在此期间禁止启动装置所进行的发动机的曲柄转动。
这里,在从发动机小于预定转速起经过预定时间为止的期间中,禁止发动机的曲柄转动的情况下,在发动机停止而并非反向旋转时、发动机的反向旋转的转速较小时,尽管是执行曲柄转动也不会施加过大的负载的状态,但由于在预定时间内禁止状态持续,因此存在再启动变慢从而启动性变差的问题。
另外,在发动机暂时停止之后,隔开一定时间发生反向旋转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经过禁止曲柄转动的预定时间,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发动机反向旋转过程中驱动启动装置,从而向启动装置、动力传递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在实现良好的启动性的同时防止对启动装置、动力传递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由于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停止向发动机喷射燃料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发动机再启动,该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包括:曲柄角度传感器,该曲柄角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启动装置,该启动装置通过使曲轴进行曲柄转动,从而使发动机再启动;以及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基于曲柄角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曲柄角度,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禁止驱动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发动机停止时,解除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由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来执行,该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由于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停止向发动机喷射燃料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发动机再启动,该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包括:在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判定发动机是否正在反向旋转的步骤;在判定为发动机正在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使发动机再启动的启动装置的步骤;以及在检测出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解除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对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曲柄角度,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禁止启动装置的驱动,并且在检测出发动机停止时,解除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其中,所述启动装置通过使曲轴进行曲柄转动从而使发动机再启动。
另外,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包括:在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判定发动机是否正在反向旋转的步骤;在判定为发动机正在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启动装置的步骤,所述启动装置用于使发动机再启动;以及在检测出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解除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的步骤。
因此,能够在实现良好的启动性的同时防止对启动装置、动力传递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的框结构图。
图2是详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的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框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的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所进行的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的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所进行的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的发动机转速的下降变动与启动器可咬入范围之间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的控制所使用的各标记和启动装置指令信号的变动的时序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发动机转速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时的曲柄角度与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发动机转速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时的进气管压力与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修正值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使用附图进行说明,但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相同标号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的框结构图。图1中,该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装置(ECU:发动机控制单元)10、发动机20和启动装置30。
曲柄角度传感器1、车速传感器2、油门开度传感器3、制动部4、进气管压力传感器5、发动机20和启动装置30与发动机控制装置10相连接。发动机20具有燃料喷射部21和环形齿轮22。启动装置30具有螺线管31、活塞32、连杆33、启动器电动机34和小齿轮35。
曲柄角度传感器1检测发动机20的曲轴(未图示)的曲柄角度并输出曲柄角度信号。车速传感器2检测车辆的速度并输出车速信号。油门开度传感器3输出与油门开度相对应的电压信号。制动部4根据制动踏板的动作状态,输出制动信号。进气管压力传感器5测量进气管的压力并输出进气管压力信号。
发动机控制装置10基于曲柄角度信号、车速信号、电压信号、制动信号和进气管压力信号,控制发动机20的燃料喷射部21的驱动,并且判定再启动条件,控制启动装置30所进行的启动。发动机20的燃料喷射部21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装置10的驱动指令,向发动机20进行燃料供给。
启动装置30中,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装置10的启动指令,首先对螺线管31进行通电,活塞32被吸引。接着,由于活塞32被吸引,从而小齿轮35经由连杆33朝转轴方向被按压,与设置于发动机20的曲轴的环形齿轮22相抵接并啮合。之后,由于活塞32的移动从而触点闭合,启动器电动机34通电,小齿轮35旋转。
此外,发动机控制装置10由各个未图示的各种I/F电路和微机构成。另外,微机包括:各个未图示的将来自上述各种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执行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控制程序等各种控制程序的CPU;对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控制程序、各种控制程序、控制常数、和各种表格等进行存储的ROM、以及对执行各种控制程序时的变量等进行存储的RAM等。
图2是详细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的发动机控制装置10的框结构图。图2中,发动机控制装置10具有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和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
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首先基于来自车速传感器2的车速信号、来自油门开度传感器3的电压信号、来自制动部4的制动信号等,判定发动机20的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停止燃料喷射部21。此外,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利用自动停止标记F1来表示是否存在基于发动机20自动停止判定的自动停止请求。
接下来,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基于来自油门开度传感器3的电压信号、来自制动部4的制动信号等,判定发动机20的再启动条件成立时,向燃料喷射部21和启动装置30分别输出驱动指令和启动指令,使发动机20再启动。
这里,若启动装置30通电,则首先螺线管31通电从而活塞32被吸引,小齿轮35经由连杆33朝转轴方向被按压,与设置于发动机20的曲轴的环形齿轮22相抵接并啮合。接着,由于活塞32的移动从而触点闭合,启动器电动机34通电,小齿轮35旋转。
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基于使用来自曲柄角度传感器1的曲柄角度信号计算出的发动机转速,判定是否禁止驱动启动装置30。
接下来,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所进行的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程序进行说明。此外,该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程序例如每隔1ms等,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执行。
图3中,首先,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判定自动停止条件是否成立、即是否自动停止标记F1=1(步骤S101)。
步骤S101中,在判定为F1=0、自动停止条件不成立(即,否)的情况下,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104。
另一方面,步骤S101中,在判定为F1=1、自动停止条件成立(即,是)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禁止燃料喷射(步骤S102),将1代入自动停止中标记F2(步骤S103)。
接着,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判定自动停止中状态是否成立、即是否自动停止中标记F2=1(步骤S104)。
步骤S104中,在判定为F2=0、自动停止中状态不成立(即,否)的情况下,结束图3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104中,在判定为F2=1、自动停止中状态成立(即,是)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判定自动停止条件是否成立、即是否自动停止标记F1=0(步骤S105)。
步骤S105中,在判定为F1=1、自动停止中状态成立(即,否)的情况下,结束图3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105中,在判定为F1=0、自动停止条件不成立(即,是)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允许燃料喷射(步骤S106),并判定发动机20的启动是否完成(步骤S107)。
这里,发动机20的启动完成根据发动机转速是否超过预定转速来判定。该预定转速例如预先设定为800rpm,但根据发动机20、搭载有该发动机20的车辆,有时设定值会不同。另外,判定所使用的发动机转速基于来自图2所示的曲柄角度传感器1的曲柄角度信号,由发动机控制装置10来计算。
步骤S107中,在判定为发动机20的启动未完成(即,否)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判定启动装置驱动禁止状态是否成立、即是否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0(步骤S108)。
步骤S108中,在判定为F3=0、启动装置驱动禁止状态不成立(即,是)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开启启动装置30(步骤109),结束图3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107中,在判定为发动机20的启动完成(即,是)的情况下,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部11将0代入自动停止中标记F2(步骤S110),清零反向旋转推定经验(步骤S111),之后,关闭启动装置30(步骤S112),结束图3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108中,在判定为F3=1、启动装置驱动禁止状态成立(即,否)的情况下,转移至步骤S112,关闭启动装置30,结束图3的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所进行的驱动禁止判定程序进行说明。此外,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程序例如每隔1ms等,每隔一定时间重复执行。
图4中,首先,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反向旋转推定经验是否置位(步骤S201)。
步骤S201中,在判定为反向旋转推定经验被置位(即,是)的情况下,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205。
另一方面,步骤S201中,在判定为反向旋转推定经验被清零且未置位(即,否)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发动机转速Ne是否朝变小侧穿过预定值(步骤S202)。
具体而言,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是否上次处理时的发动机转速Ne(n-1)大于预定值Ne_th2且本次处理时的发动机转速Ne(n)在预定值Ne_th2以下。
这里,预定值Ne_th2例如预先设定为30~40rpm。另外,预定值Ne_th2也可并非是一定值,也可例如设定为根据发动机20的曲柄角度而变化的值。
步骤S202中,在判定为发动机转速Ne未朝变小侧穿过预定值Ne_th2(即,否)的情况下,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205。
另一方面,步骤S202中,在判定为发动机转速Ne朝变小侧穿过了预定值Ne_th2(即,是)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对反向旋转推定经验进行置位(步骤S203),将1代入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步骤S204)。
接着,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是否检测出反向旋转脉冲(步骤S205)。
步骤S205中,在判定为检测出反向旋转脉冲(即,是)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将1代入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步骤S206),将0代入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步骤S207)。
接下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是否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步骤S208)。具体而言,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是否上次处理时的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n-1)为0且本次处理时的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n)为1。
步骤S208中,在判定为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从正转切换成反转(即,是)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将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_rev代入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步骤S209)。
这里,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_rev是从发动机20开始反向旋转起经过反向旋转的最小值且再次变成可驱动启动装置30为止的时间,例如是与发动机反向旋转开始时刻的曲柄角度相对应的时间(T_rev=Tcrk)。
另外,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_rev也可是对与发动机反向旋转开始时刻的曲柄角度相对应的时间Tcrk乘以与发动机反向旋转开始时刻的进气管压力相对应的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修正值Kprs而得到的时间(T_rev=Tcrk×Kprs)。此外,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_rev也可根据三维映射来设定,该三维映射的轴分别是发动机反向旋转开始时刻的曲柄角度和进气管压力。
另一方面,步骤S205中,在判定为未检测出反向旋转脉冲(即,否)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将0代入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步骤S210),对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进行向下计数(步骤S211),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212。
另一方面,步骤S208中,在判定为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未从正转切换成反转(即,否)的情况下,也转移至步骤S212。
接着,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发动机20是否停止(步骤S212)。
这里,发动机20的停止判定例如根据预定时间内未输入来自曲柄角度传感器1的曲柄角度信号等来进行判定。
步骤S212中,在判定为发动机20未停止(即,否)的情况下,转移至后述的步骤S215。
另一方面,步骤S212中,在判定为发动机20已停止(即,是)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将0代入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步骤S213),将0代入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步骤S214)。
接下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反向旋转推定状态是否成立、即是否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1(步骤S215)。
步骤S215中,在判定为F4=0、反向旋转推定状态不成立(即,否)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是否为0以外的值(步骤S216)。具体而言,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判定是否从开始反向旋转起未经过预定时间而发动机20处于反向旋转中。
步骤S216中,在判定为从开始反向旋转起经过预定时间而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0(即,否)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将0代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步骤S217),结束图4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215中,在判定为F4=1、反向旋转推定状态成立(即,是)的情况下,或者步骤S216中,在判定为从开始反向旋转起未经过预定时间而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0(即,是)的情况下,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12将1代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步骤S218),结束图4的处理。
接着,参照图5的时序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的发动机转速的下降变动与启动器可咬入范围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5中,首先,对发动机转速与标记A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首先,咬入式的启动器中,若考虑使小齿轮35(启动器侧齿轮)咬入正在旋转的环形齿轮22(发动机侧齿轮),则存在可咬入的转速范围。
此外,在发动机转速下降时,由于发动机20的惯性的影响,越过0rpm并经过反向旋转而停止的情况较多。因此,在发动机20的停止过程中,若处于可咬入的上限侧的转速即Ne_st_h以下、且可咬入的下限侧的转速即Ne_st_l以上的范围(图5的阴影范围),则可使齿轮咬入。
这里,一般而言,启动器可咬入范围的上限值即Ne_st_h例如为70rpm左右,启动器可咬入范围的下限值即Ne_st_l例如为-50rpm左右。
若用标记对其进行表示则成为标记A,在时间t_52从“不可咬入”切换成“可咬入”,在时间t_55从“可咬入”切换成“不可咬入”。之后,在时间t_57再次从“不可咬入”切换成“可咬入”。
另外,咬入式的启动器中,由于在小齿轮35与环形齿轮22之间具有3±1mm左右的间隙,因此从启动装置指令信号变成“驱动”起直到小齿轮35与环形齿轮22相抵接之前存在时间差Ta。
因此,启动器的抵接时间差Ta一般而言是30~50ms左右,而由于存在该时间差Ta,因而启动器的禁止驱动和允许驱动的时刻如标记B所示,相对于标记A向左偏移时间Ta的大小。
因而,如图5所示,在时间t_51从“禁止驱动启动器”切换成“允许驱动启动器”。此时的发动机转速Ne_th1成为启动器驱动允许判定的阈值。另外,同样地,在时间t_53从“允许驱动启动器”切换成“禁止驱动启动器”,此时的发动机转速Ne_th2成为启动器驱动禁止判定的阈值。
此外,在时间t_54开始发动机20的反向旋转时,发动机20的反向旋转的大小根据在该时刻的曲柄角度和进气管压力而发生变化,从发动机反向旋转起经过最小值并再次进入启动器可咬入范围的时间t_57为止的期间的时间减去启动器的抵接时间差Ta而得到的时间成为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_rev。
另外,实际的控制程序中,通过对各判定阈值Ne_th1、Ne_th2和发动机转速进行比较,并且对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_rev的时间进行监视,从而判定“禁止驱动启动器”和“允许驱动启动器”。
接下来,参照图6的时序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的控制所使用的各标记和启动装置指令信号的变动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以三缸发动机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曲柄角度的变动,发动机20处于正转中时角度增加,而若反转则角度减小。图6的时序图中,在时间t_64,发动机20开始反向旋转,因此曲柄角度从增加转变成减小,在时间t_67,发动机20从反转切换成正转,因此曲柄角度从减小转变成增加。
接着,对自动停止标记F1的变动进行说明。自动停止标记F1在时间t_61制动开启等怠速停止判定条件(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时,切换成“停止:F1=1”。
由于该标记成立,因而燃料喷射停止(未图示),发动机转速开始下降。之后,自动停止标记F1在时间t_65的时刻,制动关闭等怠速停止解除条件(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时,切换成“run(运行):F1=0”。
接下来,对自动停止中标记F2的变动进行说明。自动停止中标记F2在时间t_61,制动启动等怠速停止判定条件成立,在自动停止标记F1切换成“停止:F1=1”的同时,切换成“停止中:F2=1”。
之后,自动停止中标记F2在判定为发动机20启动的时刻即时间t_68,切换成“run:F2=0”。本实施方式1中,当发动机转速Ne超过预定值(Ne_run)时,判定为启动完成。
接着,对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的变动进行说明。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是在发动机转速较高等判断为启动装置30难以驱动的情况下置位的标记。
图6中,在直到时间t_62为止的期间中,发动机转速在上述的Ne_th1以上,成为即使启动装置30开启、小齿轮35也无法咬入的区域,因此设定为“禁止:F3=1”。另外,在从时间t_62到t_63为止的期间中,成为小齿轮35可咬入的区域,因此切换成“允许:F3=0”。
接下来,在从时间t_63到t_64为止的期间中,推定为发动机20发生反向旋转,成为小齿轮35有可能无法咬入的区域,因此根据后述的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变成“成立:F4=1”,而切换成“禁止:F3=1”。
接着,在从时间t_64到t_66为止的期间中,发动机20发生反向旋转,成为小齿轮35无法咬入的区域,因此根据后述的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变成“反向旋转中:T1≠0”,而维持“禁止:F3=1”。另外,在时间t_66之后,成为小齿轮35可咬入的区域,因此切换成“允许:F3=0”。
接下来,对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的变动进行说明。反向旋转推定标记F4是在如下情况下置位的标记,即、在发动机转速下降、即使开启启动装置30也会在小齿轮35与环形齿轮22相抵接的时间中发生反向旋转从而被推定为小齿轮35有可能无法咬入。
图6中,在直到时间t_63为止的期间中,发动机转速在上述的Ne_th2以上,因此设定为“不成立:F4=0”。另外,在从时间t_63到t_64为止的期间中,判断为有可能会发生反向旋转,切换成“成立:F4=1”。另外,在时间t_64之后,检测出反向旋转,因此切换成“不成立:F4=0”。
接着,对正转反转判定标记F5的变动进行说明。在直到时间t_64为止的期间中,发动机20正转,因此设定为“正转:F4=0”。另外,在从时间t_64到t_67为止的期间中,发动机20反转,因此切换成“反转:F5=1”。另外,在时间t_67之后,发动机20正转,因此切换成“正转:F5=0”。
这里,发动机20的正转或反转的判定也可使用能检测出反向旋转的传感器的输出。另外,也可根据发动机转速Ne的斜率等,来预测发动机20反转的期间。
接下来,对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的变动进行说明。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计时器T1是表示在发动机20发生反向旋转后、即使启动装置30开启也判定为小齿轮35无法咬入的期间(T1≠0)的计时器。
图6中,在直到时间t_64为止的期间中,发动机20正转,因此设定为“反向旋转中以外:T1=0”。之后,在时间t_64,发动机20发生反向旋转,因此设定预定时间,之后进行向下计数直到0为止。
最后,对启动装置指令信号的变动进行说明。启动装置指令信号的置位和清零通过图3所示的发动机自动停止控制程序来设定。
图6中,在时间t_65的时刻,制动关闭等怠速停止解除条件成立时,自动停止标记F1切换成“run:F1=0”。然而,此时,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成为“禁止:F3=1”,因此启动装置指令信号维持“停止:0”。
之后,在时间t_66的时刻,启动装置驱动禁止标记F3从“禁止:F3=1”切换成“允许:F3=0”时,启动装置指令信号切换成“驱动:1”,开始曲柄转动。另外,在时间t_68的时刻,由于发动机转速Ne超过预定值(Ne_run),因而判定为启动完成,启动装置指令信号切换成“停止:0”。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发动机转速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时的曲柄角度与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crk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中,在发动机20切换成反向旋转时的曲柄角度超过上止点(T.D.C)之后,无需设定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crk。与此不同的是,反向旋转越小、且在超过下止点(B.D.C)之后越接近上止点(T.D.C),则越是存在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Tcrk变长的趋势、即反向旋转变大的趋势。这里,该值成为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逻辑中使用的与发动机反向旋转开始时刻的曲柄角度相对应的时间Tcrk。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中发动机转速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时的进气管压力与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修正值Kprs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中,若发动机转速从正转切换成反转时的曲柄角度相同,则填充于发动机20内的进气压力越高,越是存在反向旋转变大的趋势。这里,该值成为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控制逻辑中使用的反向旋转后驱动禁止时间修正值Kprs。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对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进行检测的曲柄角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曲柄角度,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禁止驱动启动装置,其中,所述启动装置通过使曲轴进行曲柄转动从而使发动机再启动,并且在检测出发动机停止时,解除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
另外,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
因此,在不需要禁止驱动启动装置的部分,能够解除驱动禁止,因此能够立即响应再启动请求,驱动启动装置。因而,从再启动请求到启动完成为止的时间变短,能够防止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
另外,能够防止在发动机反转时驱动启动装置从而对启动装置、动力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
即,能够在实现良好的启动性的同时防止对启动装置、动力传递系统施加过大的负载。
而且,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之后,基于检测出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的曲柄角度、进气管压力,设定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时间,因此可设定最佳的驱动禁止时间。
因此,能够缩短从再启动请求到启动完成为止的时间,能够防止给驾驶员带来不适感。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其由于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停止向发动机喷射燃料并使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柄角度传感器,该曲柄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
启动装置,该启动装置通过使所述曲轴进行曲柄转动,从而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
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所述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曲柄角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曲柄角度,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禁止驱动所述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停止时,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以及
进气管压力传感器,该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测量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管的进气管压力,
所述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所述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
所述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基于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的曲柄角度,设定所述预定时间,
所述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对于所述预定时间乘以与所述进气管压力相对应的修正值。
2.一种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其由于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停止向发动机喷射燃料并使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柄角度传感器,该曲柄角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
启动装置,该启动装置通过使所述曲轴进行曲柄转动,从而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
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该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所述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在基于所述曲柄角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曲柄角度,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禁止驱动所述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停止时,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以及
进气管压力传感器,该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测量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管的进气管压力,
所述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所述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
所述启动装置驱动禁止判定部根据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的曲柄角度和进气管压力并利用映射来设定所述预定时间。
3.一种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由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来执行,该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由于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停止向发动机喷射燃料并使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判定所述发动机是否正在反向旋转的步骤;
在判定为所述发动机正在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启动装置的步骤,所述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
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的步骤;以及
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所述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的步骤,
所述预定时间是基于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的曲柄角度而设定的,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管的进气管压力而修正。
4.一种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由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来执行,该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由于发动机自动停止条件成立而停止向发动机喷射燃料并使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之后由于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而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所述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再启动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的曲柄角度,判定所述发动机是否正在反向旋转的步骤;
在判定为所述发动机正在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启动装置的步骤,所述启动装置用于使所述发动机再启动;
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停止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的步骤;以及
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的情况下,禁止驱动所述启动装置,并且在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解除所述启动装置的驱动禁止的步骤,
所述预定时间是根据检测出所述发动机反向旋转时的曲柄角度和所述发动机的进气管的进气管压力并利用映射来设定的。
CN201280076350.5A 2012-10-12 2012-10-12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8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6466 WO2014057576A1 (ja) 2012-10-12 2012-10-12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再始動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再始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8363A CN104718363A (zh) 2015-06-17
CN104718363B true CN104718363B (zh) 2017-03-08

Family

ID=5047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635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18363B (zh) 2012-10-12 2012-10-12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9249B2 (zh)
JP (1) JP5933741B2 (zh)
CN (1) CN104718363B (zh)
DE (1) DE112012007009T5 (zh)
WO (1) WO20140575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0605A1 (ja) * 2012-04-03 2013-10-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再始動装置
JP6101530B2 (ja) * 2013-03-26 2017-03-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制御装置およびスタータ
JP5951115B2 (ja) * 2013-04-04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再始動装置、及び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再始動方法
KR101795306B1 (ko) * 2016-10-07 2017-11-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시동 제어 방법
JP2019015278A (ja) * 2017-07-11 2019-01-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制御装置
US11512630B2 (en) * 2017-08-30 2022-11-29 Cummi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posed piston engine operation for rotation dire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950A (zh) * 2003-11-11 2006-12-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及车辆
JP2009275576A (ja) * 2008-05-14 2009-11-26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61478B2 (ja) 1991-06-04 1999-02-24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揺動斜板式圧縮機におけるピストン変位機構
KR100435678B1 (ko) 2001-08-31 2004-06-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엔진의 역회전 시동 방지방법
JP3690596B2 (ja) * 2001-12-05 2005-08-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始動制御装置
JP4553749B2 (ja) * 2004-12-27 2010-09-2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点火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DE102005049092B4 (de) * 2005-10-13 2016-06-02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Einspuren des Starterritzels eines Starters in den Anlasserzahnkreis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beim Auslaufen der Brennkraftmaschine
JP2009002202A (ja) * 2007-06-20 2009-01-08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始動装置
JP4825783B2 (ja) * 2007-12-07 2011-1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制御方法
JP4737571B2 (ja) * 2008-09-08 2011-08-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US8226525B2 (en) * 2009-09-01 2012-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gine starting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hybrid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950A (zh) * 2003-11-11 2006-12-1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内燃机的起动装置及车辆
JP2009275576A (ja) * 2008-05-14 2009-11-26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57576A1 (ja) 2016-08-25
WO2014057576A1 (ja) 2014-04-17
JP5933741B2 (ja) 2016-06-15
US9739249B2 (en) 2017-08-22
DE112012007009T5 (de) 2015-07-02
US20150219060A1 (en) 2015-08-06
CN104718363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8363B (zh) 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装置及发动机自动停止再启动方法
US9567965B2 (en) Intelligent idle stop and go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9249741B2 (en) Engine automatic stopping device and engine automatic stopping method
JP5505229B2 (ja)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JP5477137B2 (ja)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再始動制御装置
JP5149869B2 (ja) アイドルストップ装置付き車両の制御装置
JP4488238B2 (ja) 燃料ポンプの駆動制御装置
US9382859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
US20120080001A1 (en) Engine control apparatus
KR102406133B1 (ko) 아이들 스탑 앤 고 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JP2002188480A (ja) エンジンの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JP2003041967A (ja)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制御装置
US9821805B2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4465664B2 (ja) 内燃機関の自動始動制御装置
US20160272210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9188070B2 (en) Vehicle stop control system
JP6544216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JP6132931B2 (ja) 車載制御装置
CN111712626B (zh) 内燃机的控制方法以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JP2004245099A (ja)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装置
CN107351684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JP2002221058A (ja)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CN107921953B (zh) 用于控制包括换档变速器的车辆的惰走运行的方法和设备
JP2014163228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5913178B2 (ja) 内燃機関の自動停止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110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