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18050B - 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18050B
CN104718050B CN201280072153.6A CN201280072153A CN104718050B CN 104718050 B CN104718050 B CN 104718050B CN 201280072153 A CN201280072153 A CN 201280072153A CN 104718050 B CN104718050 B CN 104718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ished goods
substandard products
unit
defective unit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2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18050A (zh
Inventor
久保征夫
中村优
丸山行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18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18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18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Abstract

一种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可藉由一个排出装置,来对利用拉链头组合机器组合而成的完成品区分良品与次品而加以排出。上述装置是设置成:利用完成品送入机构(40)而将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内的完成品送入至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并将该完成品排出路径(30)设为当完成品为良品时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通,当完成品为次品时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通,从而可区分良品与次品而加以排出。

Description

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拉链用的拉链头(slider)进行组合的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所述完成品排出装置是排出经组合完成的拉链头。
背景技术
作为对拉链用的拉链头进行组合的组合机器,已知有如下组合机器:将主体收纳于间歇旋转的转台(turn table)(底座)上,藉由使该转台间歇旋转,而将拉片、钩爪等零件依次组装至主体而形成为拉链头(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上述组合机器中,检查经组合完成的拉链头,当拉链头为良品时,藉由良品排出装置而自转台排出,并且当拉链头为次品时藉由次品排出装置而自转台排出,藉此使得可区分良品与次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平6-50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若为上述拉链头组合机器,则分别包括排出良品的排出装置及排出次品的排出装置,因此为了沿转台的外周将2个排出装置沿旋转方向相隔开而设置,增大该转台的外径以确保设置2个排出装置的空间。
因此,转台变大,从而拉链头组合机器的体型变大。
而且,由于包括2个排出装置,因此成本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开发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其使得可藉由一个排出装置来对完成品区分良品与次品而加以排出。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一种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包括完成品排出路径30,具有完成品接纳部30a,所述完成品接纳部30a与间歇旋转的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相对向;以及完成品送入机构40,将收纳于该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送入至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且
所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包括良品排出部30b及次品排出部30c,并且可切换成良品排出状态或次品排出状态,所述良品排出状态是使所述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续,且与次品排出部30c隔断,所述次品排出状态是使所述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续,且与良品排出部30b隔断,
设为当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为良品时成为良品排出状态,当所述完成品为次品时成为次品排出状态。
在本发明中,所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包括:滑槽(chute)31,包括完成品接纳部30a、良品排出部30b及次品排出部30c;以及遮板(shutter)34,设置于该滑槽31上。所述遮板34在良品排出位置及次品排出位置上进行作动,所述良品排出位置是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通,且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隔断的位置,所述次品排出位置是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通,且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隔断的位置。藉此可使得当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为良品时遮板34处于良品排出位置,当所述完成品为次品时遮板34处于次品排出位置。
如此一来,藉由使遮板34作动,可自良品排出部30b确实地排出良品,且可自次品排出部30c确实地排出次品。
在本发明中,所述良品排出部30b、次品排出部30c位于较完成品接纳部30a更下方,且良品排出部30b位于较次品排出部30c更靠完成品接纳部30a的位置。所述遮板34是跨越良品排出位置及次品排出位置而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藉此可使得当该遮板34处于良品排出位置时隔断次品排出部30c而打开良品排出部30a,当该遮板34处于次品排出位置时隔断良品排出部30b而打开次品排出部30c,且将完成品自完成品接纳部30a搬送导引至次品排出部30c为止。
如此一来,使送入至完成品接纳部30a的完成品,可利用其自重而自良品排出部30b排出,并且可利用遮板34而自次品排出部30c排出。
在本发明中,藉由致动器(actuator)而使所述遮板34在良品排出位置与次品排出位置上下摆动自如。在所述转台10的较完成品排出路径30更靠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设置完成品检查装置。藉此可使得当该完成品检查装置检测到次品时,使致动器作动而使遮板34摆动至次品排出位置。
如此一来,当完成品为次品时,遮板34藉由致动器而摆动至次品排出位置,因此可自次品排出部30c自动地排出该次品。
在本发明中,可在所述滑槽31的靠近转台10的位置设置搬送导件,所述搬送导轨使上方的完成品接纳部30a连续至下方的良品排出部30b为止。
如此一来,当完成品为良品时,可沿搬送导件自良品排出部30b顺畅地排出良品。
在本发明中,所述完成品送入机构40可包括:空气喷嘴(air nozzle)41,将空气喷附至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以及送入臂42,将该完成品送入至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
如此一来,可藉由空气来摇动密着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而使该完成品容易脱落,从而藉由送入臂42而确实地将该完成品送入至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当完成品为良品时自完成品搬出路30的良品排出部30b排出,当完成品为次品时自该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次品排出部30c排出,因此可藉由一个排出装置来对完成品区分良品及次品而加以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拉链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拉链头组合机器的概略平面图。
图3是完成品排出装置的平面图。
图4是完成品排出装置的纵剖面图。
图5是送入臂的动作说明图。
图6是送入臂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送入臂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的放大正面图。
图10是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的放大平面图。
图11是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的放大底面图。
图12是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的安装状态的正面图。
图14是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主体
2:拉片
3:钩爪
4:板弹簧
5:罩体
10:转台
10a:收纳凹部
26:完成品排出装置
30:完成品排出路径
30a:完成品接纳部
30b:良品排出部
30c:次品排出部
31:滑槽
34:遮板
35:汽缸(致动器)
40:完成品送入机构
41:空气喷嘴
42:送入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藉由本发明的拉链头组合机器而组合的拉链头包括主体1、拉片2、钩爪3、板弹簧(leaf spring)4及罩体(cover)5,藉由拉链头组合机器,将拉片2、钩爪3、板弹簧4依次组装至主体1,并以覆盖钩爪3、板弹簧4的方式而组装罩体5之后,将该罩体5扣压于主体1上,藉此组合成拉链头。
本发明的拉链头组合机器如图2所概略表示,在沿箭头方向间歇旋转的旋转盘即转台10的周围,沿转台10的旋转方向隔开间隔而设置有主体供给装置20、拉片供给装置21、钩爪供给装置22、板弹簧供给装置23、罩体供给装置24、罩体扣压装置25、完成品排出装置26。
转台10为圆盘状,在其周缘部沿旋转方向等间隔地包含拉链头(主体1)的多个收纳凹部10a。在图2中,以30°间隔包含12个收纳凹部10a。
上述拉链头组合机器是以如下方式来组合拉链头。
使转台10每隔30°进行间歇旋转而使一个收纳凹部10a与主体供给装置20相对向,藉由该主体供给装置20而将主体1供给至收纳凹部10a加以收纳。
其后,藉由转台10的旋转而使收纳有主体1的收纳凹部10a与拉片供给装置21相对向,藉由该拉片供给装置21而将拉片2供给至主体1进行组装。
以下同样地藉由钩爪供给装置22而将钩爪3供给至主体1加以组装,藉由板弹簧供给装置23而将板弹簧4供给至主体1加以组装,并藉由罩体供给装置24而将罩体5供给至主体1加以组装。
然后,藉由罩体扣压装置25而将罩体5扣压于主体1而使组合完成,形成为拉链头。
藉由完成品排出装置26,将该组合完成的拉链头即完成品自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排出至未图示的完成品储存部为止。
完成品排出装置26如图3及图4所示,包括:完成品排出路径30,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相对向;以及完成品送入机构40,将收纳于该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经组合的拉链头)送入至上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
上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包括: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收纳凹部10a相对向而被送入完成品;良品排出部30b,排出良品;以及次品排出部30c,排出次品;且可切换成良品排出状态及次品排出状态,所述良品排出状态是使该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续,且与次品排出部30c隔断,所述次品排出状态是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续,且与良品排出部30b隔断。
并且,当完成品为良品时成为良品排出状态,当完成品为次品时成为次品排出状态。
例如,如图2所示在罩体扣压装置25与完成品排出装置26之间,设置有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及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当该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及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二者判断为良品时设为良品排出状态,当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及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中的一者或二者检测到次品时设为次品排出状态。
如上所述,当送入至完成品接纳部30a的完成品为良品时,自良品排出部30b排出该完成品,当所述完成品为次品时,自次品排出部30c排出该完成品,因此可藉由一个排出装置来对完成品区分良品与次品而加以排出,所述一个排出装置包括一个完成品排出路径30及一个完成品送入机构40。
由于如上所述,故而只要在转台10的周围设置一个排出装置(完成品排出路径30)即可,无须扩大转台10的外径,从而可使拉链头组合机器变得紧凑。
而且,完成品排出路径30、完成品送入机构40分别为1个即可,因此成本低廉。
其次,说明各部的具体形状的一例。
转台10是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组合机器本体11上。
该组合机器本体11包括:基板12;圆筒状的竖立部13,设置于该基板12的中央;杆体14,设置于该竖立部13,与转台10的间歇旋转同步地上下移动;以及平板(plate)15,设置于该杆体14的上部;且转台10藉由轴承而旋转自如地支承于竖立部13上。收纳凹部10a是在上表面及外周面10b上形成开口。
在组合机器本体11的基板12上,设置有转台10的外周面10b所连接的环状体16,在该环状体16的与完成品排出路径30相对向的位置上形成有沟槽16a,且形成为该沟槽16a的内周侧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连续,并且外周侧与完成品接纳部30a连续。
完成品排出路径30包括滑槽31,所述滑槽31朝向转台10的辐射方向而安装于组合机器本体11的基板12上。
该滑槽31包括:转台侧滑槽31-1,由底面板31a、设置于该底面板31a的长边方向靠转台的位置的一对第1竖立面板31b、跨越该一对第1竖立面板31b的上端之间而设置的上面板31c所构成,呈方筒形状;以及转台相反侧滑槽31-2,由设置于底面板31a的长边方向靠转台相反侧的位置的一对第2竖立面板31d及底面板31a所构成,呈向上的コ字状。
在转台侧滑槽31-1的靠转台的位置,且在下部设置有接收体32,该接收体32固着于底面板31a的靠转台的位置及一对第1竖立面板31b的靠下部的位置。
由该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一对第1竖立面板31b的靠上部的位置以及上面板31c形成上述完成品接纳部30a。
在底面板31a的较接收体32更靠转台相反侧形成有开口33,该开口33为上述良品排出部30b。
底面板31a的转台相反侧端为上述次品排出部30c。
藉此,良品排出部30b、次品排出部30c位于较完成品接纳部30a更下方,良品排出部30b位于较次品排出部30c更靠完成品接纳部30a的位置。
接收体32的转台侧面32b与环状体16的外周面相接,并且该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是转台侧升高而转台相反侧降低的倾斜面,且上表面32a的转台侧与环状体16的沟槽16a的底面连续,转台相反侧与良品排出部30b连续。
如上所述,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环状体16的沟槽16a及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相连续,因此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在上述良品排出状态时自完成品接纳部30a被顺畅地送入至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并沿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藉由自重而被搬送至良品排出部30b为止。即,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为搬送导件。
在滑槽31上,遮板34在以实线表示的良品排出位置及以虚拟线表示的次品排出位置进行作动,例如摆动自如地设置。
该遮板34是藉由致动器,例如藉由汽缸35而摆动至上述各位置。
当该遮板34处于良品排出位置时,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通,且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隔断。即,成为上述良品排出状态。
当遮板34处于次品排出位置时,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通,且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隔断。即,成为上述次品排出状态。
遮板34的一端部固着于轴36上,所述轴36是跨越上述一对第1竖立面板31b的靠下部的位置之间而旋转自如地设置,在该轴36的一端固着有控制杆(lever)37。该轴36位于底面板31a的较开口33更靠次品排出部30c的位置。
汽缸35将其汽缸筒(cylinder tube)35a藉由插销(pin)38a而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于固着于基板12上的托架(bracket)38,且将其活塞杆(piston rod)35b藉由插销37a而连结于控制杆37。
并且,藉由使活塞杆35b进行缩小作动而经由控制杆37使轴36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遮板34如以实线表示般,变为良品排出位置,即,以向上的姿势,抵接至设置于上面板31c的倾斜部分的缓冲材料(cushion material)34a。
当使活塞杆35b伸长时,经由控制杆37而使轴36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遮板34如以虚拟线表示般,变为次品排出位置,即,以横向的姿势,且设置于其背面的缓冲材料34b抵接至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
当遮板34处于以实线表示的良品排出位置时,送入至完成品接纳部30a的完成品藉由其自重而沿接收体32的上表面32a移动,而自开口33(良品排出部30b)排出。
该经排出的完成品通过与开口33连续而形成于基板12上的孔12a而储存于未图示的良品储存部。
当遮板34处于以虚拟线表示的次品排出位置时,送入至完成品接纳部30a的完成品藉由其自重而沿遮板34的表面移动至转台相反侧滑槽31-2,并自该滑槽的端部(次品排出部30c)排出。即,遮板34为搬送导件。
经排出的完成品储存于未图示的次品储存部。
上述汽缸35的活塞杆35b在空气被供给至伸长侧室时进行伸长作动,在空气被供给至缩小侧室时进行缩小作动。
并且,是藉由切换未图示的切换阀来对伸长侧室、缩小侧室供给空气,该切换阀平时被保持于对缩小侧室供给空气的第1位置,当上述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及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检测到完成品为次品时,切换至对伸长侧室供给空气的第2位置。
例如,将切换阀设为电磁切换阀,使得当未通电至螺线管(solenoid)时切换至第1位置,当通电至螺线管时切换至第2位置,且使得藉由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及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的次品检测信号来通电至螺线管。
该拉链头组合机器包括未图标的第1灯及第2灯,且使得当遮板34处于次品排出位置时第1灯进行点灯(例如点绿灯),当汽缸35的活塞杆35b正在缩小时第2灯进行点灯(例如点红灯)。
例如,设置第1接近开关39a及第2接近开关39b,所述第1接近开关39a在遮板34处于以虚拟线表示的次品排出位置时进行接通(ON),所述第2接近开关39b在汽缸35的活塞杆35a处于缩小位置时进行接通(ON),在第1接近开关39a接通(ON)时对第1灯进行点灯,在第2接近开关39b接通(ON)时对第2灯进行点灯。
由于如上所述,因此操作者可藉由第1灯的点灯来感知正在排出次品,且可藉由第2灯的点灯来感知正在排出良品。
完成品送入机构40包括空气喷嘴41及送入臂42。
空气喷嘴41朝向转台10的收纳有完成品的收纳凹部10a而安装于组合机器本体11的竖立部13。
藉由自该空气喷嘴41喷出空气而对收纳于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喷附空气,该完成品的表面自收纳部凹部10a的内面脱离,从而使完成品容易地自收纳凹部10a脱落。
即,当完成品上附着油,或收纳凹部10a附着油时,则有完成品的表面密着于收纳凹部的内面而难以脱落的情况,因此藉由利用空气喷嘴41对完成品喷附空气而使完成品摇动来使其容易脱落。
送入臂42藉由插销44而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于托架43上,并且藉由被螺旋弹簧(coil spring)45所按压的杆体46而保持向下摆动,所述托架43设置于组合机器本体11的上下移动的平板15上。
在送入臂42的下部,藉由插销48而旋转自如地安装有一对辊(roller)47。
该各辊47突出至较送入臂42的下端面42a更下方,使得当送入臂42与平板15一并向下方移动时,辊47与转台10的上表面上的收纳凹部10a的两侧相接。
在送入臂42的下部设置有钩爪片49。该钩爪片49突出至较下端面42a更下方,并且位于较插销48更靠完成品排出路径30(完成品接纳部30a)的位置,与收纳凹部10a相对向,所述插销48上旋转自如地安装有辊47。
其次,说明完成品的送入动作。
使转台10间歇旋转而使收纳有完成品的收纳凹部10a处于与完成品排出装置26相对向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自空气喷嘴41喷射空气而喷附至完成品,从而使完成品容易自收纳凹部10a脱落。再者,既可设为对收纳凹部10a与完成品之间喷附空气,亦可设为对上述收纳凹部10a与完成品二者喷附空气。
当使平板15下降而使送入臂42向下方移动时,如图5所示,辊47与转台10的上表面相接,并且钩爪体49进入至收纳凹部10a的较完成品A更靠转台10的旋转中心即更靠内侧的位置。
当平板15自该状态起进行下降时,如图6所示,送入臂42一面以插销44为中心将杆体46抵抗螺旋弹簧45而按入,一面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摆动,辊47一面沿转台10的上表面进行旋转一面进行移动,钩爪体49朝向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移动,将收纳于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A推向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
当平板15进一步下降时,送入臂42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摆动,钩爪体49进一步向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移动,当平板15移动至最下方为止时,如图7所示,钩爪体49移动至收纳凹部10a的外周缘为止,因此将收纳于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A完全推出,并经由环状体16的沟槽16a而送入至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
送入至完成品接纳部30a的完成品是自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良品排出部30b或次品排出部30c以如上所述的方式而排出。
其后,当转台10开始旋转时,平板15同时向上方移动,送入臂42亦向上方移动。
藉此,辊47与转台10的上表面分离,钩爪体49亦自转台10分离,因此藉由被螺旋弹簧45所按压的杆体46,送入臂42沿逆时针方向摆动,而恢复至图4所示的状态。
上述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检查拉片2、钩爪3、板弹簧4、罩体5是否正确地组装于主体1上。
即,正确地组装的拉链头在固定该主体1并按下拉片2时仅下降规定的行程(stroke)量。
与此相对,当拉链头未正确地安装时,在固定主体1并按下拉片2时则不下降规定的行程量。
着眼于上述情况,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设为藉由检测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拉链头的拉片2的向下的行程量,来检测次品。
上述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亦检查板弹簧4是否正确地组装。
即,板弹簧4是以与图1所示的主体1的安装柱1a的上表面相接的方式而组装,罩体5是以与板弹簧4相接的方式而组装,因此,当板弹簧4正确地组装时,自主体1的上翼板1b至罩体5的上表面的上下尺寸大,且拉链头的高度(自主体1的下翼板1c至罩体5的上表面的尺寸)高。
与此相对,当板弹簧4未正确地组装时,上述上下尺寸小,拉链头的高度降低。
着眼于上述情况,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设为亦藉由检测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拉链头的高度,来检测次品。
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检测板弹簧4是否正确地发挥作用。
即,在已按下拉片2的状态下,消除该按下力时,若板弹簧4正确发挥作用,则拉片2恢复至按下前的原来位置,若板弹簧4不正确发挥作用,则拉片2不恢复至原来的位置。
着眼于上述情况,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设为藉由检测经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所按下的拉片2是否恢复至原来位置,且检测该拉片2的高度,来检测次品。
说明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的一例。
如图8~图11所示,将本体50安装至上述平板15,使该本体50与平板15一并上下移动。
在该本体50上,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有第1可动体51。
在第1可动体51与本体50之间设置有第1弹簧(spring)52,对第1可动体51施予按下的力,而使上部51a抵接至本体50的上表面50a而突出至较本体50的下表面50b更下方。
在该第1可动体51的下部包含按压构件53,藉由第1可动体51向下方移动,而使该按压构件53与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拉链头的上部相接,例如与罩体5相接。
在第1可动体51的靠下部的位置固着有第1横杆54,在该第1横杆54上向下设置有第1检测组件55,该第1检测组件55位于较转台10更外侧,且自如地调整下端部55a的高度。例如,旋接螺钉(bolt)而形成为第1检测组件55,从而使得可藉由紧固、松开该螺钉来使其上下移动而调整高度。
在本体50上,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有第2可动体56。
该第2可动体56位于较第1可动体51更外侧(转台10的外周侧),藉由第2弹簧57而被施予按下的力,使上部56a抵接至本体50的上表面50a而突出至较本体50的下表面50b更下方。
在该第2可动体56的下部包含第2横杆58,在该第2横杆58的转台侧向下设置有拉片抵接构件59,并且在与转台为相反侧,向下设置有第2检测组件60。
并且,当第2可动体56移动至下方时,使拉片抵接构件59抵接至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拉链头的拉片2。
第2检测组件60与第1检测组件55同样地,位于较转台10更外侧,且自如地调整下端部60a的高度。例如,旋接螺钉而形成为第2检测组件60。
在组合机器本体11的基板12上,设置有检测第1检测组件55的下端部55a、第2检测组件60的下端部60a的高度的检测单元61。
例如,将包含第1涡电流产生部62及第2涡电流产生部63的托架64安装至基板12上,该第1涡电流产生部62与第1检测组件55相对向,并且第2涡电流产生部63与第2检测组件60相对向,且使得输出涡电流,所述涡电流和该第1涡电流产生部62、第2涡电流产生部63与第1检测组件55、第2检测组件60的上下方向的间隔的大小成比例。
将藉由该第1涡电流产生部62、第2涡电流产生部63而产生的电流输送至控制器,并以如下所述方式而输出次品检测信号。
其次,说明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的检测动作。
当本体50与平板15自图8所示的状态起一并向下方移动时,第1可动体51、第2可动体56与本体50一并向下方移动。
并且,设置于第1可动体51上的按压构件53与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拉链头的罩体5的上表面相接,并且设置于第2可动体56上的拉片抵接构件59抵接至上述拉链头的拉片2,第1检测组件55与第1涡电流产生部62接近,并且第2检测组件60与第2涡电流产生部63接近。
当本体50与平板15自该状态起一并进一步向下方移动时,按压构件53与罩体5的上表面相接,因此第1可动体51无法向下方移动,故而使第1弹簧52相对于本体50压缩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因此第1检测组件55与第1涡电流产生部62的间隔成为最小。
另一方面,第2可动体56一面由拉片抵接构件59按下拉片2,一面与本体50一并向下方移动,因此第2检测组件60与第2涡电流产生部63进一步接近。
然后,当拉片2不再向下方移动时,第2可动体56无法向下方移动,而使第2弹簧57相对于本体50压缩而相对地向上方移动,因此第2检测组件60与第2涡电流产生部63的间隔成为最小。
由于如上所述,故而第1检测组件55与第1涡电流产生部62的间隔的最小值根据拉链头的高度而发生变化,因而可藉由正确的拉链头的高度下的最小值与实际的最小值之差来检测拉链头的高度,因此设为当第1涡电流产生部62所产生的电流值与设定的电流值不同时,判断为拉链头的高度并非正确的高度,从而输出次品检测信号。
第2检测组件60与第2涡电流产生部63的间隔的最小值根据拉片2的下降行程量而发生变化,因而可藉由拉片2的正确的下降行程量时的最小值与实际的最小值之差来检测拉片2的下降行程量,因此当第2涡电流产生部63所产生的电流值与设定的电流值不同时,判断为拉片2的下降行程量并非所设定的正常的下降行程量,从而输出次品检测信号。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藉由与转台10的旋转同步地上下移动的平板15来使本体50上下移动,但亦可设为藉由汽缸等致动器来使本体50上下移动。
说明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的一例。
如图12~图14所示,在组合机器本体11的基板12上,与转台10的外周面相对向地安装有本体70。
该本体70朝向转台10分别包含导件71、较导件71更上方的上横片72以及较导件71更下方的下横片73。
沿导件71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有可动体74。在该可动体74与上横片72之间设置有弹簧75,对可动体74施予向下移动的力,而使该可动体74向下方移动直至抵接至设置于下横片73上的挡止部(stopper)76为止。
在可动体74上,与水平方向相对向地安装有构成光电式传感器的一对光投受光器78。
该光投受光器78设为在可动体74抵接至挡止部76时,其光投受光部78a与拉片2相对向,所述拉片2处于收纳于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的拉链头的正确高度。
即,设为当藉由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而按下的拉片2恢复至原来位置而处于正确的高度时,光电式传感器检测到拉片2。
在可动体74上固着有托架79,设置于该托架79上的承接构件80与固着于平板15上的提拉构件81相接,当平板15向上方移动时,经由托架79,可动体74抵抗弹簧75而向上方移动,光投受光器78移动至较转台10更上方,从而使得藉由转台10的旋转而移动的拉链头的拉片2不与光投受光器78发生干扰。
再者,在环状体16上形成有宽广的凹部16c,使得当可动体74向下方移动而抵接至挡止部76时,光投受光器78进入至凹部16c。
其次,说明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的检测动作。
当藉由第1完成品检查装置27而检查结束的拉链头旋转至与第2完成品检查装置28相对向的位置为止之后,使转台10停止。
与此同时平板15向下方移动,可动体74由弹簧75支持而向下方移动,抵接至挡止部76后使可动体74停止。
若在该状态下拉链头的拉片2与光投受光部78a处于相同高度,则光电式传感器检测到拉片2,因此判断为拉片2已恢复至原来位置。
若拉链头拉片2与光投受光部78a的高度相偏离,则光电式传感器检测不到拉片2,因此判断为拉片2未恢复至原来位置,输出次品检测信号。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藉由与转台10同步地上下移动的平板15来使可动体74移动至上方位置,但亦可设为藉由汽缸等致动器来使该可动体74移动至上方位置,且在检查时使该可动体74向下方移动。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已说明主体1上组装有拉片2、钩爪3、板弹簧4、罩体5的拉链头的组合机器,但是毋庸置言,本发明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可应用于组合其他构成的拉链头的组合机器。

Claims (4)

1.一种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链头组合机器包括:转台(10);与所述转台(10)的间歇旋转同步地上下移动的杆体(14);及设置于所述杆体(14)的平板(15);
所述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包括:
完成品排出路径(30),具有完成品接纳部(30a),所述完成品接纳部(30a)与间歇旋转的所述转台(10)的收纳凹部(10a)相对向;以及
完成品送入机构(40),包括空气喷嘴(41)与送入臂(42),所述送入臂(42)安装于所述平板(15)上,在所述送入臂(42)上设置有辊(47)与钩爪片(49),当所述平板(15)下降时,所述送入臂(42)摆动并移动而使所述辊(47)与所述转台(10)的表面相接,且所述钩爪片(49)将收纳于该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推向所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的完成品接纳部(30a),且由所述空气喷嘴(41)对收纳于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喷附空气,
其中所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包括良品排出部(30b)及次品排出部(30c),且可切换成良品排出状态或次品排出状态,所述良品排出状态是使所述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续,且与次品排出部(30c)隔断,所述次品排出状态是使所述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续,且与良品排出部(30b)隔断,
当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为良品时,所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是设成良品排出状态,而当所述完成品为次品时,是设成次品排出状态,
其中所述完成品排出路径(30)包括:
滑槽(31),包含完成品接纳部(30a)、良品排出部(30b)及次品排出部(30c),在滑槽(31)上设有接收体(32)及轴(36);以及
遮板(34),设置于该滑槽(31)上且绕所述轴(36)摆动自如,其中所述遮板(34)在良品排出位置及次品排出位置上进行作动,所述遮板(34)绕所述轴(36)摆动后,连接所述接收体(32)而使所述遮板(34)位于所述次品排出位置,所述良品排出位置是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连通,且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隔断的位置,所述次品排出位置是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次品排出部(30c)连通,且使完成品接纳部(30a)与良品排出部(30b)隔断的位置,
且所述遮板(34)是设成当收纳于所述收纳凹部(10a)的完成品为良品时,遮板(34)处于良品排出位置,当所述完成品为次品时,遮板(34)处于次品排出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其中所述良品排出部(30b)、次品排出部(30c)位于较完成品接纳部(30a)更下方,且良品排出部(30b)位于较次品排出部(30c)更靠完成品接纳部(30a)的位置,
所述遮板(34)是跨越良品排出位置及次品排出位置而上下摆动自如地安装,
该遮板(34)是设成在良品排出位置时隔断次品排出部(30c)且打开良品排出部(30a),在次品排出位置时隔断良品排出部(30b)且打开次品排出部(30c),且将完成品自完成品接纳部(30a)搬送导引至次品排出部(30c)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其中藉由致动器而使所述遮板(34)在良品排出位置及次品排出位置上下摆动自如,在所述转台(10)的较完成品排出路径(30)更靠旋转方向上游侧的位置设置完成品检查装置,
该完成品检查装置是设成当该完成品检查装置检测到次品时,使致动器作动而使遮板(34)摆动至次品排出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其中在所述滑槽(31)的靠转台(10)的位置设置有搬送导件,所述搬送导件使上方的完成品接纳部(30a)连续至下方的良品排出部(30b)为止。
CN201280072153.6A 2012-10-03 2012-10-03 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Active CN104718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6258 WO2014054187A1 (ja) 2012-10-03 2012-10-03 スライダー組立機の完成品排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18050A CN104718050A (zh) 2015-06-17
CN104718050B true CN104718050B (zh) 2018-01-09

Family

ID=5043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2153.6A Active CN104718050B (zh) 2012-10-03 2012-10-03 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18050B (zh)
TW (1) TWI519251B (zh)
WO (1) WO20140541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9398B (zh) * 2017-01-12 2018-11-01 日商Ykk股份有限公司 拉頭排列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10652080B (zh) * 2018-06-29 2022-06-14 Ykk株式会社 打开件供给方法及打开件供给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4381A (en) * 1978-08-10 1980-02-21 Hakko Denki Seisakusho Kk Ceramic heater
JPH065066Y2 (ja) * 1985-12-17 1994-02-09 吉田工業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アスナ−用スライダ−組立機における部品取付装置
JPH04145699A (ja) * 1990-10-08 1992-05-19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Icデバイス収納用マガジンの回収機構
JPH06188595A (ja) * 1993-08-01 1994-07-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の装着装置
JP2003176015A (ja) * 2001-12-07 2003-06-24 Ntn Corp 金属ベルト用エレメントの整列供給装置
JP4724462B2 (ja) * 2005-05-17 2011-07-13 アンリツ産機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物品検査装置,重量検査装置及び異物検査装置
CN100558506C (zh) * 2007-10-30 2009-11-11 许国洪 一种金属冲压成型的弹簧拉链头自动装配机
CN201168870Y (zh) * 2008-01-30 2008-12-24 陈曜田 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
CN201603986U (zh) * 2009-11-20 2010-10-13 泉州市鲤城区展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拉链头装配机的拉片装配机构
CN102672465B (zh) * 2011-03-17 2016-01-20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头的拉片组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54187A1 (ja) 2014-04-10
TWI519251B (zh) 2016-02-01
TW201414439A (zh) 2014-04-16
CN104718050A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8050B (zh) 拉链头组合机器的完成品排出装置
JP5417429B2 (ja) サンドイッチクッキーなどの生産システム
CN104741326B (zh) 一种全自动贴片led碟片式分光分色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8188732A (zh) 灯泡自动化生产设备
CN104823033A (zh) 拉链用拉链拉头的检查装置
DE602005007037D1 (de) Vorformförderanlage mit vorrichtung zum auswurf schlecht erfasster vorformen
CN104553399B (zh) 自动打码设备
CN109500597A (zh) 一种弹簧扣组装机
CN104799702A (zh) 主辅料上料装置
CN107685265A (zh) 阀杆倒角加工装置
CN107486709B (zh) 一种气嘴自动化组装生产线
CN206277123U (zh) 一种螺母锁付机
US3414111A (en) Feed hopper having adjustable article orienting means
CN105188964B (zh) 分类机
CN106998860A (zh) 拉链用拉头的加压装置
CN206643601U (zh) 一种铰链自动装配机
CN103861989A (zh) 全自动钉扣机的铆钉输送机构
CN207309317U (zh) 一种铰链自动组装设备
CN206889362U (zh) 一种全自动循环式风扇组装机
CN208993130U (zh) 一种弹簧扣安装设备
CN110246270B (zh) 一种生鲜自动零售装置
CN108942220A (zh) 一种阀体自动组装设备
CN207816577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检测设备
CN209239469U (zh) 一种弹簧扣组装机
CN106470920A (zh) 零件给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