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28963B -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28963B
CN104628963B CN201310560509.7A CN201310560509A CN104628963B CN 104628963 B CN104628963 B CN 104628963B CN 201310560509 A CN201310560509 A CN 201310560509A CN 104628963 B CN104628963 B CN 1046289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isoprene
isoprene
weight
rare earth
polybutadi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05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28963A (zh
Inventor
孙伟
华静
张�杰
徐玲
李传清
陈菲
赵姜维
王新
辛益双
曹锟
谭金枚
彭修娜
杨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3105605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289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28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89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289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289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本发明公开的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聚丁二烯低聚物和聚合溶剂存在下,将异戊二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得分子量分布宽,胶液粘度降低的聚异戊二烯。

Description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具体地,涉及一种以聚丁二烯低聚物为结构改性剂的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和该方法制得的聚异戊二烯,以及该聚异戊二烯的硫化胶。
背景技术
异戊橡胶(IR)即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因其分子结构与天然橡胶(NR)相同,故俗称合成天然橡胶。IR与NR一样,综合性能好,未硫化胶料在撕裂强度、滞后现象和拉伸强度方面,尤其是在高温下(100℃)的拉伸强度以及自粘性等方面均优于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IR可代替NR应用,广泛应用于轮胎、胶带、胶管、胶鞋等橡胶制品,是合成橡胶中综合性能最好的胶种之一。IR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NR和其他通用橡胶并用。大约60%的IR用于制造轮胎,大约40%的IR用来制作帘布胶、输送带、密封垫、胶管、胶板、胶带、胶丝、海绵、胶粘剂、电线电缆、运动器械、医疗用具和胶鞋等。
Ln-IR是采用镧系稀土催化体系生产的聚异戊二烯。该聚异戊二烯可以有较高含量的顺式1,4-异戊二烯结构,不含凝胶和低聚物。该聚异戊二烯的平均分子量大,分布窄,硫化加工时间短,具有很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粘接性能不亚于NR。但是现有技术获得的Ln-IR仍然存在聚异戊二烯产品中顺式1,4-结构的含量比理想的数值偏低,胶液的粘度偏高,门尼粘度偏低等问题。这就造成镧系稀土催化体系合成的异戊橡胶与天然橡胶在性能上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其顺式1,4-结构含量、聚合反应胶液粘度、生胶门尼粘度等性能指标还有待改善。
CN1705687A公开了一种合成支化聚异戊二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异戊二烯聚合反应后,催化剂体系和包括或不包括有机路易斯酸的至少一种支化剂进行阳离子反应,其中所述支化剂为卤化金属化合物或卤化有机金属化合物。
US2001029278A1公开了一种制备支化二烯烃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分子式为P(Me)n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存在下,将至少一种选自由C4-C12的共轭二烯烃单体和二烯烃单体组成的组的单体与C8-C20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进行阳离子聚合,其中,P表示有共价键碱金属原子的金属化的颗粒。
但上述现有技术仍不能获得分子量分布及聚合物粘度合适的聚异戊二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善聚异戊二烯性能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以改善聚异戊二烯的粘度和分子量分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聚丁二烯低聚物和聚合溶剂存在下,将异戊二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异戊二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硫化胶,该硫化胶通过将本发明提供的聚异戊二烯、填料、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剂经过混炼和硫化后得到;以100重量份所述聚异戊二烯为基准,填料为20-100重量份,硫化剂为0.5-2.5重量份,促进剂为1-4重量份,防老剂为1-3重量份。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获得分子量分布宽,胶液粘度降低的聚异戊二烯。例如实施例1,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A,聚合得到的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为0.199Pa·s。对比例1中没有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得到的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为0.231Pa·s。例如实施例5,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A得到的聚异戊二烯其分子量分布为4.07。对比例1中没有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得到的聚异戊二烯其分子量分布为3.16。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聚丁二烯低聚物和聚合溶剂存在下,将异戊二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
本发明中,在异戊二烯聚合过程中,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作为结构改性剂,在稀土钕系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可以聚合制备含有支链结构的聚异戊二烯。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可以为液态,作为结构改性剂加入异戊二烯的聚合反应中。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可以改善聚异戊二烯的性能,含有支链结构即可。优选情况下,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30000,以所述聚丁二烯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中1,2-结构单元的含量可以为10-85重量%。
根据本发明,所述稀土聚合催化剂可以为镧系稀土聚合催化剂,优选情况下,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稀土羧酸盐化合物、烷基铝化合物和氯化物;所述烷基铝化合物、所述氯化物与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0:2-4:1。
根据本发明,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可以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主催化剂。优选情况下,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可以为环烷酸钕或C6-C10的支链烷基羧酸钕;优选地,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为环烷酸钕、异辛酸钕和新癸酸钕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得到所述环烷酸钕的环烷酸为混合物,可以是酸值为200-220mgKOH的环烷酸。
根据本发明,所述烷基铝化合物可以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助催化剂,主要起烷基化作用,生成稀土碳活性中心。本发明中,优选情况下,所述烷基铝化合物可以为具有通式AlR1 3的烷基铝和/或具有通式AlHR2 2的化合物,其中R1和R2可以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优选地,所述烷基铝化合物可以为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三丁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戊基铝和三己基铝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可以为三乙基铝、三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所述氯化物可以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活化剂,与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和烷基铝化合物形成催化剂活性中心。优选情况下,所述氯化物可以为具有通式AlR3 2Cl的烷基氯化铝,其中R3可以为C1-C6的烷基。优选地,所述氯化物可以为一氯二乙基铝、倍半乙基氯化铝和一氯二异丁基铝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可以通过各种组分依次相互接触得到。可以是将氯化物与稀土羧酸盐化合物接触后,继续在-30℃至60℃下陈化0.2-2小时。然后再与烷基铝化合物接触,继续在0-60℃下陈化0.5-3小时,得到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按此方式可以得到具有更好催化活性的烯烃聚合催化剂。
本发明中,得到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可以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保持惰性气氛的方法可以为向反应容器通入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氛例如可以为氮气。
根据本发明,所述聚合溶剂可选用对反应组分呈惰性的饱和脂肪烃或脂环烃,优选情况下,所述聚合溶剂为C5-C10的饱和烷烃,如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和正辛烷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中的稀土与所述异戊二烯单体的摩尔比为1.2×10-4:1至10×10-4:1。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的用量为所述异戊二烯单体的1-8质量%。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每mL所述聚合溶剂中含有0.08-0.16g所述异戊二烯单体。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0-70℃,时间为1-5小时。
根据本发明,为了克服氧气破坏烯烃聚合催化剂活性中心,所述聚合反应可以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保持惰性气氛的方法可以为将聚合容器抽真空后通入惰性气体。所述惰性气氛例如可以为氮气。
根据本发明,在所述聚合反应完成之后,可以采用添加终止-防老剂的方法使活性聚合物链失去活性,达到终止所述聚合反应的目的,同时防止生胶的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老化变质。所述终止-防老剂的使用可以为含有一定质量浓度的防老剂的终止剂溶液的形式。所述防老剂例如为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2,4-二(正辛基硫亚甲基)-6-甲基苯酚、三壬基化苯基亚磷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防老剂的质量浓度为0.01-0.02g/ml。所述终止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所述终止剂能够使聚合物活性链失活即可。一般地,所述终止剂可以为水、C1-C6的脂肪族醇、C4-C12的脂肪族羧酸和芳基多羟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芳基多羟基化合物是指苯环上的氢原子至少有两个被羟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优选地,所述终止剂为水、甲醇、乙醇和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对于所述终止剂溶液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所述终止剂的用量能够将聚合产物中的活性物种失活即可。
本发明中,聚合反应终止后,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可以经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沉淀、洗涤和干燥得到结构改性的聚异戊二烯。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异戊二烯。
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为0.05-0.25pa.s,所述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分布为3.0-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硫化胶,该硫化胶通过将本发明提供的聚异戊二烯、填料、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剂经过混炼和硫化后得到;以100重量份所述聚异戊二烯为基准,硫化剂为0.5-2.5重量份,填料为20-100重量份,促进剂为1-4重量份,防老剂为1-3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硫化胶,所述硫化剂、填料、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剂均可以采用公知的各种用于橡胶配合、混炼的硫化剂、填料、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剂。例如,所述硫化剂可以选自硫黄、硒、碲、过氧化苯甲酰、氨基甲酸乙酯和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可以选自炭黑、白炭黑、碳酸钙和陶土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硫化剂可以选自氧化锌、氧化镁、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促进剂可以有选自二苯胍(促进剂D)、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促进剂TT)、2-硫醇基苯骈噻唑(促进剂M)、亚乙基硫脲(促进剂NA-22)和N-环已基-2-苯骈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CZ)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老剂可以选自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体(防老剂RD)、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防老剂AW)、N-苯基-α-苯胺(防老剂A)、N-苯基-β-萘胺(防老剂D)、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10)和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防老剂4020)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硫化胶,该硫化胶的制备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将含有上述聚异戊二烯与硫化剂、填料、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剂等橡胶助剂的混合物在开炼机中混炼,得到的混炼胶在平板硫化机中硫化交联,得到硫化胶。对于制备聚异戊二烯的硫化胶,混炼的条件可以包括辊速为15-30转/分钟、时间为10-30分钟;硫化的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140-180℃、表压力为10-20MPa、时间为10-4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将硫化胶裁剪为各种橡胶测试标准规定的尺寸进行测试,以确定该硫化胶的性能,并根据性能确定该硫化胶的用途。
本发明中,涉及的压力均为表压。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胶液粘度测定方法:用环己烷做溶剂,将聚合产物配成2g/100ml的溶液,在25±0.2℃下用旋转粘度计(成都仪器厂生产,型号为NXS-11A)测量溶液在不同转速下的转矩α。按下述公式计算胶样的动力学粘度η:τ=α×Z,η=τ/Ds,Z为转角常数,τ为剪切应力,Ds为剪切速率。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Waters公司)表征聚异戊二烯的数分子量(Mn)和分子量分布(PDI=Mw/Mn),以聚苯乙烯标样制定标准曲线;三检测GPC数据由“凝胶色谱仪-激光光散射仪-在线粘度计连用系统”(凝胶渗透色谱仪的型号为Agilent公司的1100Series,激光光散射仪型号为Wyatt公司生产的DAWN HELEOS,在线粘度计的型号为Wyatt公司生产的ViscoStar viscometer)测得。
聚合物的顺式含量和组成,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进行表征。聚合物以甲苯为溶剂配成溶液,用涂膜法在Nicolet FT-IR-Magna-750红外光谱仪上测定,其结构单元的mol含量计算如下:
X1,4=30975A843/A;X1,2=3186A910/A;X3,4=3150A890/A;
A=30975A843+3186A9l0+3150A890
式中,A843、A9l0、A890为l,4、1,2、3,4-链节的吸光度;X1,4、X1,2和X3,4为l,4、l,2和3,4-链节的摩尔分数。
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1)拉伸强度、定伸应力、断裂伸长率
按GB/T528-1998在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T-AI-7000S型电子拉力机上进行,拉伸速率为500mm/min。
(2)撕裂强度
采用直角形试样按GB/T529-1999在GT-AI-7000S型电子拉力机上进行,拉伸速率为500mm/min。
制备例1
在氮气保护下向催化剂配制装置中加入新癸酸钕(简称Nd)和三异丁基铝(简称Al),Al/Nd=30(摩尔比),在30℃下陈化0.5h。然后加入一氯二乙基铝(简称Cl),Cl/Nd=2.5(摩尔比),30℃下继续陈化1h。得到烯烃聚合催化剂Cat-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
将玻璃聚合管经真空抽排、高温烧烤和高纯氮气置换三次,然后加入正己烷和异戊二烯(简称IP)(0.14g异戊二烯/mL正己烷)。向玻璃聚合管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WPB/WIP=1%)。
加入烯烃聚合催化剂Cat-1,Cat-1加入的量满足Nd中的钕元素/IP=3.0×10-4(摩尔比)。在50℃下进行聚合反应5小时,在聚合结束后,用乙醇终止反应,聚合物溶液经沉淀、洗涤、干燥得聚异戊二烯。
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1。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不向玻璃聚合管中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A。聚合得到聚异戊二烯。
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1。
实施例2-6
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分别用“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1.5质量%、2.5质量%、3质量%、4质量%、5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聚合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1。
表1
从表1聚异戊二烯的小管聚合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后所得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加宽,聚合产物1,4结构含量略有降低保持在97.5%以上。同时随着聚丁二烯用量的增加,分子量分布进一步加宽,但会一定程度降低异戊二烯的单体转化率。
实施例7-9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B(简称PB-B,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0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分别用“PB-B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1质量%、1.5质量%、2.5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10-1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C(简称PB-C,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85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分别用“PB-C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1质量%、1.5质量%、2.5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2。
表2
从表2聚异戊二烯的小管聚合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后所得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加宽,聚合产物1,4结构含量略有降低保持在97.5%以上。其中加入1,2结构含量高的聚丁二烯低聚物制备得到的聚异戊二烯具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
实施例13-1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D(简称PB-D,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重量%,数均分子量为0.2×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分别用“PB-D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2质量%、3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3。
实施例15-16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E(简称PB-E,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重量%,数均分子量为0.5×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分别用“PB-E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1.5质量%、2.5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3。
实施例17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F(简称PB-F,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用“PB-F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2.5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3。
实施例18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G(简称PB-G,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5×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用“PB-G的用量为异戊二烯(WPB/WIP)的2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3。
表3
从表3聚异戊二烯的小管聚合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后所得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加宽,聚合产物1,4结构含量略有降低保持在97.5%以上。其中加入的分子量低的聚丁二烯低聚物制备得到的聚异戊二烯具有更宽的分子量分布。
实施例19
(1)制聚异戊二烯:在5L聚合釜中,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用“聚丁二烯低聚物E(简称PB-E,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60重量%,数均分子量为0.5×104)”,替代“聚丁二烯低聚物A(简称PB-A,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3重量%,数均分子量为1.0×104)”;用“PB-E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2质量%”,替代“PB-A的用量为异戊二烯的1质量%”。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4。
(2)制硫化胶
将100重量份上述聚异戊二烯、4重量份硬脂酸、5重量份氧化锌、0.9重量份促进剂CZ、2重量份硫磺和45重量份N330进行混炼和硫化,得到硫化胶。
混炼的条件包括:辊速为20转/分钟,时间为20分钟;硫化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0℃、压力为15MPa、时间为30分钟。
测定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5。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9中步骤(1)的方法,不同的是,不向聚合釜中加入PB-E。
得到聚异戊二烯。将得到的聚异戊二烯进行分析测试,结果列于表4。
表4
从表4聚异戊二烯的5L釜聚合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后所得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降低,分子量分布加宽,聚合产物1,4结构含量略有降低保持在97.5%以上。
表5
编号 对比例2 实施例19
拉伸强度Mpa 17.0 18.7
扯断伸长率% 570 594
300%定伸Mpa 7.2 7.5
撕裂强度Mpa 36.4 47.1
剥离强度Mpa 3.8 4.9
回弹(%) 36 35
从表5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制备得到的聚异戊二烯的硫化胶,其力学性能相比未加入聚丁二烯低聚物制备得到的聚异戊二烯的硫化胶在拉伸强度、300%定伸及撕裂强度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Claims (11)

1.一种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烯烃聚合催化剂、聚丁二烯低聚物和聚合溶剂存在下,将异戊二烯单体进行聚合反应;
以所述聚丁二烯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中1,2-结构单元的含量为10-85重量%;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稀土羧酸盐化合物、烷基铝化合物和氯化物;所述烷基铝化合物、所述氯化物与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80:2-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为环烷酸钕或C6-C10的支链烷基羧酸钕,所述烷基铝化合物为具有通式AlR1 3的烷基铝和/或具有通式AlHR2 2的化合物,所述氯化物为具有通式AlR3 2Cl的烷基氯化铝,其中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C1-C6的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溶剂为C5-C10的饱和烷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丁二烯低聚物的用量为所述异戊二烯单体的1-8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mL所述聚合溶剂中含有0.08-0.16g所述异戊二烯单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稀土羧酸盐化合物中的稀土与所述异戊二烯单体的摩尔比为1.2×10-4:1至10×10-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0-70℃,时间为1-5小时。
9.由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异戊二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异戊二烯,其中,所述聚异戊二烯的胶液粘度为0.05-0.25Pa.s,所述聚异戊二烯的分子量分布为3.0-5.0;
其中,胶液粘度测定方法包括:用环己烷做溶剂,将聚合产物配成2g/100ml的溶液,在25±0.2℃下用旋转粘度计测量溶液在不同转速下的转矩α;按下述公式计算胶样的动力学粘度η:τ=α×Z,η=τ/Ds,其中Z为转角常数,τ为剪切应力,Ds为剪切速率。
11.一种硫化胶,该硫化胶通过将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聚异戊二烯、填料、硫化剂、促进剂和防老剂经过混炼和硫化后得到;以100重量份所述聚异戊二烯为基准,填料为20-100重量份,硫化剂为0.5-2.5重量份,促进剂为1-4重量份,防老剂为1-3重量份。
CN201310560509.7A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Active CN1046289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0509.7A CN104628963B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0509.7A CN104628963B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8963A CN104628963A (zh) 2015-05-20
CN104628963B true CN104628963B (zh) 2017-03-22

Family

ID=53208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0509.7A Active CN104628963B (zh) 2013-11-12 2013-11-12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289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77667B (zh) * 2016-01-18 2020-11-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枝状聚双烯烃支化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7656B (zh) * 2016-01-18 2020-10-2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枝状聚二烯烃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73458B (zh) * 2016-07-04 2019-09-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聚合物的方法
CN107573449B (zh) * 2016-07-04 2019-09-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异戊二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3534A (zh) * 2016-08-30 2018-03-1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顺丁橡胶的制备方法
CN110305240B (zh) * 2018-03-20 2022-01-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聚丁二烯低聚物、接枝改性剂和稀土异戊橡胶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5815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丁苯橡胶接枝异戊二烯聚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3160056A (zh) * 2011-12-15 2013-06-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粉末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2567B2 (ja) * 2009-04-07 2014-10-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極性基含有共重合体、ゴム組成物及び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5815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丁苯橡胶接枝异戊二烯聚合物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3160056A (zh) * 2011-12-15 2013-06-1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粉末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28963A (zh)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8963B (zh) 一种聚异戊二烯及其制备方法和硫化胶
RU2638960C2 (ru) Бутадиеновый каучук со скачкообразно повышенной вязкостью по муни, получаемы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неодимовог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а
US7030195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butadiene with a low branching degree
US4515922A (en) Rubber compositions
CN104140484B (zh) 一种支化稀土异戊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橡胶组合物
JP5928660B2 (ja) ポリブタジエ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T1650227E (pt) Um processo para a preparação de polibutadieno com uma pequena quantidade de ramificações
JP6363705B2 (ja) モル質量が分断されたNdBR
US9051407B2 (en) Polybutadiene grafted isoprene rubber,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polybutadiene grafted isoprene rubber, mixed compositions and vulcanized forms thereof
JP6114467B2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
CN105985472A (zh) 一种稀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聚异戊二烯的制备方法
JP4123019B2 (ja) シス−1,4−ポリブタジエ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618531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разветвленного полибутадиена с высоки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1,4-цис звеньев
JP6701763B2 (ja) ビニル・シス−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Méndez-Hernández et al. Synthesis of high cis‐1, 4‐BR with neodymium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ires
JP2011184570A (ja) ビニル・シス−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ビニル・シス−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
KR20150131102A (ko) 공액 다이엔 중합용 촉매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공액 다이엔 중합체, 변성 공액 다이엔 중합체, 그들의 제조 방법, 타이어용 고무 조성물, 및 고무 벨트용 고무 조성물
JP2017132959A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JPH08325330A (ja) 新規なシス−1,4−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ゴム組成物
JP2017132954A (ja) ビニル・シス−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40001A (ja) 変性ポリブタジエンおよびゴム組成物
JP6726972B2 (ja)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JP2000212213A (ja) 変性ポリブタジエンの製造方法、変性ポリブタジエン、及びゴム組成物
JP2017132958A (ja) 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JP7027564B2 (ja) ビニル・シス-ポリブタジエンゴ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