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7327B -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7327B
CN104617327B CN201410853273.0A CN201410853273A CN104617327B CN 104617327 B CN104617327 B CN 104617327B CN 201410853273 A CN201410853273 A CN 201410853273A CN 104617327 B CN104617327 B CN 104617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poly
dopamine
sulphur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32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7327A (zh
Inventor
吴锋
陈人杰
叶玉胜
钱骥
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410853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7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7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7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7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7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材料领域。所述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功能化为羟基化或羧基化。制备方法如下:将碳纳米材料溶解于碱或酸液中获得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硫源水溶液中,搅拌后滴加稀酸,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三(羟甲基)甲烷缓冲液中与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聚合反应,得到所述正极材料。还涉及正极材料为所述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所述电池还可含有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所述正极材料可抑制“飞梭效应”和体积膨胀造成的结构破坏;所述的锂硫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

Description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正极、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化石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逐渐减少,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锂二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是理想的便携设备移动电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源以及储能电站用储能电池。我国锂矿资源丰富,锂二次电池的应用是解决我国能源结构和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然而,市场上广泛使用的锂二次电池仍采用的是以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为主,其理论容量限制了锂离子电池难以匹配现在移动产品的发展速度。锂硫电池具有1675mAh/g的理论比容量,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5倍。而且硫储量丰富,具有廉价、无毒性,环境友好性等特性。锂硫电池被认为是未来20年最有可能商业化的高比能电池。虽然锂硫电池具有良好这么多优点,但是由于硫的难绝缘性、体积膨胀和飞梭效应等特点,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硫的有效利用率。目前,解决锂硫电池这些难题最主要的方法是使用碳导电材料来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但碳导电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制备成本高,不适合规模化生产;而且由于碳原子的非极化性,传统的碳材料难以和极化的LixS(0<x≤2)形成强结合力,造成正极结构容易粉碎。再者是使用导电聚合物材料避免硫直接与电解液接触,但硫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造成正极材料保护膜容易被破坏。第三种方法是使用导电性差的添加剂作为吸附剂吸附多硫化物。传统的聚乙烯隔膜表面疏水,表面能低,造成多硫化物容易穿梭。因此单一地研究锂硫电池的某一组分对于改善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是远远不够的。
针对上述问题,确有必要研究一种多组分协同改善锂硫电池“飞梭效应”的方案。现有报道一种石墨烯改善正极和隔膜同时改善锂硫电池(Zhou,G.et al.A Graphene–Pure-Sulfur Sandwich Structure for Ultrafast,Long-Life Lithium–SulfurBatteries.Advanced Materials,625–631,doi:10.1002/adma.201302877(2013).),但其对“飞梭效应”的抑制仍不够有效,而且所得到的材料仍具有疏水性质,室温抑制了锂硫电池的离子导电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具有伸缩性,良好稳定性和亲电解液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低耗节能、绿色环保,且易于实现大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物质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隔膜材料为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所述隔膜为选择性隔膜,亲电解液性,而且可以选择性通过锂离子,抑制多硫化物穿过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所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为羟基化碳纳米材料或羧基化碳纳米材料,正极材料的直径为纳米级,优选为40nm~100nm。
一种本发明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为:
(1)制备功能化碳纳米材料
当所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为羟基化碳纳米材料时,步骤如下:
将碳纳米材料溶解于碱液中,在密闭环境,180℃~210℃条件下水热反应2h~24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羟基化碳纳米材料。
所述水热反应可采用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釜,在烘箱中加热进行。
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或碳纳米球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
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碱为氢氧化钠。
碳纳米材料与碱的质量比为1:3~1:6。
碱液的浓度≥1M。
优选反应的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3h。
当所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为羧基化碳纳米材料时,步骤如下:
将碳纳米材料溶解于酸液中,在180℃~210℃条件下反应2h~24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羧基化碳纳米材料。
所述反应可采用带蒸发冷凝器的圆底烧瓶。
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石墨烯或碳纳米球中的一种以上;优选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
酸为硝酸和/或高氯酸;
酸液的浓度≥8M。
优选反应的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3h。
优选所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为羟基化碳纳米材料。
(2)制备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
将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硫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10℃~3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02mol/L~2mol/L的稀酸,滴加结束后,在10℃~30℃反应≥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
所述的硫源为硫代硫酸钠和/或者硫代硫酸铵;优选硫源为硫代硫酸钠。
稀酸为稀盐酸、稀硫酸或醋酸中的一种以上。
优选稀酸的浓度为50mmol/L~2000mmol/L。
优选稀酸的滴加速度为20μL/min,反应温度为20℃。
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和硫源的质量比为1:5~1:15。
硫源和稀酸的摩尔比为≤1:3。
(3)制备正极材料
将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三(羟甲基)甲烷缓冲液,搅拌均匀,在5℃~20℃下,以100μL/min~1000μL/min的速度滴加入0.1g/L~1.0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4h~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多巴胺盐酸盐和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100~1:5;优选为1:20~1:5。
所述三(羟甲基)甲烷缓冲液由三(羟甲基)甲烷和盐酸混合制得,pH为8.0~9.0,优选为8.5。
优选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5g/L。
以上步骤中所用的水为纯度在去离子水纯度以上的水。
一种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
一种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还包括隔膜,所述隔膜为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由醇和三(羟甲基)甲烷制得共溶剂,将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h~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40℃~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其中,所述醇为甲醇和/或乙二醇。
醇与三(羟甲基)甲烷的体积比为1:1~1:3;优选醇与三(羟甲基)甲烷的体积比为1:1。
缓冲液的pH值为8.0~9.0,优选为8.5。
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1mM~10mM,优选为10mM。
所述聚乙烯隔膜为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领域中常规使用的聚乙烯隔膜。
优选聚合反应时间为24h。
所述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或氮气;优选惰性气体为纯度≥99.99%的氮气或氩气。
优选于60℃干燥。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中的碳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基团中包含孤对电子的羟基和羧基,加强了功能化的碳纳米材料和与极化的Li2S2/Li2S的结合力,确保导电性差的硫不会从碳纳米导电材料表面脱落,保证了正极材料的导电性;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所述正极材料中聚多巴胺具有可伸缩性,释放了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而且避免了硫直接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抑制了“飞梭效应”和体积膨胀造成的结构破坏;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物质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中的碳纳米材料含有亲电解液性质的羟基或者羧基,聚多巴胺中含有亲电解液的氨基和羟基,所述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亲电解液性质,提高了电解液在材料中的扩散速度;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物质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中的聚多巴胺含有氨基和羟基,氨基和羟基中有孤对电子,加强了正极纳米材料和与极化的Li2S2/Li2S的结合力,减少多硫化物的溶解到电解液中;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隔膜,所述锂硫电池隔膜为本发明所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具有亲电解液性;所述的隔膜材料中,聚多巴胺含有亲电解液的氨基和羟基,所述的隔膜具有良好的亲电解液性质,提高了电解液在隔膜中的扩散速度;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隔膜,所述锂硫电池隔膜为本发明所述的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具有选择通过特性;所述的隔膜材料中,可以自由穿过锂离子,而修饰层聚多巴胺中含有亲电解液的氨基和羟基,氨基和羟基中有孤对电子,加强了正极纳米材料和与极化的Li2S2/Li2S的结合力,抑制了硫化物穿过隔膜;
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物质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隔膜材料为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所述锂硫电池具有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特点:聚多巴胺表面的柔化了锂离子枝晶,从而稳定的SEI膜;
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物质为本发明所述的正极材料,所述的锂硫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保持率;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聚多巴胺的可伸缩正极和选择性通过隔膜的系统改善锂硫电池性能的方法,所述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易于实现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的热重分析曲线(TG)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扫描电镜(SEM)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锂硫电池的循环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
所用的水均为去离子水;
制得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热重分析数据是在型号为Netzsch TG209F1测试得出,测试参数:温度范围为室温~900℃,升温速度为10℃/min,整个测试在空气气氛下进行;
(2)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仪器型号为SUPRA 55,德国;具体测试样品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制备的正极材料烘干后制成样品,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测试;
(3)循环性能测试:使用仪器型号为:Land,武汉,测试参数:充放电电压1.7V~3V,重放倍率:2C,充放电温度:30℃,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中。
实施例1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和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浓度为10mM的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如图1所示,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3%。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如图2所示,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如图3所示,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8%/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31.5mAh/g。
实施例2
取2.0g碳纳米球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5%,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88.7mAh/g。
实施例3
取2.0g石墨烯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是带有褶皱的石墨烯、无定型的硫颗粒,聚合物膜组成的复合材料,硫的颗粒大小为20nm~3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7%/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21.7mAh/g。
实施例4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钾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9%,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6%。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7%/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22.6mAh/g。
实施例5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钡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1%。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8%/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07.3mAh/g。
实施例6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12.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4~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9%,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9%。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0%/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89.4mAh/g。
实施例7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12.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21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9%/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93.1mAh/g。
实施例8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12.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2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7%。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3%/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64.6mAh/g。
实施例9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12.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24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6%,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2%。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0%/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98.7mAh/g。
实施例10
取2.0g碳材料碳纳米管溶解于80ml的8M浓硝酸中,在180℃条件下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9%/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93.1mAh/g。
实施例11
取2.0g碳材料碳纳米管溶解于80mL的8M高氯酸中,在180℃条件下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1%。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直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0%/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77.3mAh/g。
实施例12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氨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7%。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8%/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20.1mAh/g。
实施例13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1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9%/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08.1mAh/g。
实施例14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3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4%。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9%/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465.6mAh/g。
实施例15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7%。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8%/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25.8mAh/g。
实施例16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4%/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11.1mAh/g。
实施例17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稀硫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55.8mAh/g。
实施例18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2mol/L的醋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1%/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73.2mAh/g。
实施例19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4.8L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7%。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37.9mAh/g。
实施例20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24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4.8L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9%,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3%。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1%/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48.8mAh/g。
实施例21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5℃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0%/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67.2mAh/g。
实施例22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1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9%,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6%。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0%/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60.0mAh/g。
实施例23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10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1%,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9%。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8%/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497.5mAh/g。
实施例24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1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1%,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3%。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49.6mAh/g。
实施例25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1.0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4%/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39.9mAh/g。
实施例26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5%。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1%/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88.5mAh/g。
实施例27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1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9.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5%。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1%/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88.5mAh/g。
实施例28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4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9%。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51.8mAh/g。
实施例29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0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10mM的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3.3%,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7%。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1%/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71.3mAh/g。
实施例30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9.0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7%,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0%。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60.6mAh/g。
实施例31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3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5%,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1%。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1%/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77.7mAh/g。
实施例32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0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3%。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61.2mAh/g。
实施例33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9.0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8%,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3%。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2%/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68.4mAh/g。
实施例34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7%,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23%/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555.5mAh/g。
实施例35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4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7%,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5%。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7%/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27.6mAh/g。
实施例36
取2.0g碳纳米管溶解于含6.0g氢氧化钠的80mL水溶液中,在密闭环境,180℃的条件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0.08mol硫代硫酸钠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2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的0.2mol/L的稀盐酸,滴加结束后在20℃反应1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将2g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含0.2g三(羟甲基)甲烷的pH=8.5的缓冲液,搅拌均匀,在20℃下,以200mL/min的速度滴加入0.5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由甲醇、三(羟甲基)甲烷制得1:1vt%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pH=8.5的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10mM)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商用的常规锂电池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以所述的正极材料为正极,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为隔膜,Li金属片为负极,电解液为1M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和0.2M LiNO3溶解于1,3-二氧戊环(DOL)/乙二醇二甲醚(DME)(1:1vt%),组装成锂硫电池。
对本实施例制备的正极材料和锂硫电池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1)热重分析(TG)测试:
TG测试表明所述正极材料中硫在150℃~270℃分解,在这一阶段小部分的聚多巴胺产生质量损失,在270℃~550℃进行大量分解;通过热重数据计算得到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聚多巴胺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9%。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SEM测试可知所述的正极材料中心为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中间夹层为硫,外层为聚多巴胺膜,管径的大小为40nm~100nm。
(3)循环性能测试:
循环性能测试表明所述电解质的室温(30℃)容量保持率为0.017%/每周,循环2000周之后容量还有629.9mAh/g。

Claims (6)

1.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制备功能化碳纳米材料
所述功能化碳纳米材料为羟基化碳纳米材料,步骤如下:
将碳纳米材料溶解于碱液中,在密闭环境,180℃下水热反应3h得到反应产物1,将反应产物1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得到羟基化碳纳米材料;
碳纳米材料为碳纳米管;
碱为氢氧化钠;
碳纳米材料与碱的质量比为1:3~1:6;
碱液的浓度≥1M;
(2)制备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
将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硫源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于10℃~30℃,以≤20μL/min的速度滴加0.02mol/L~2mol/L的稀酸,滴加结束后,在10℃~30℃反应≥2h结束,得到反应产物2,将反应产物2离心后分离得到沉淀,用水清洗至pH为中性,干燥,得到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
所述的硫源为硫代硫酸钠和/或者硫代硫酸铵;
稀酸为稀盐酸、稀硫酸或醋酸中的一种以上;
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和硫源的质量比为1:5~1:15;
硫源和稀酸的摩尔比为≤1:3;
(3)制备正极材料
将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加入三(羟甲基)甲烷缓冲液,搅拌均匀,在5℃~20℃下,以100μL/min~1000μL/min的速度滴加入0.1g/L~1.0g/L的多巴胺盐酸盐溶液,进行聚合反应4h~24h,得到所述正极材料;
多巴胺盐酸盐和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100~1:5;
所述三(羟甲基)甲烷缓冲液由三(羟甲基)甲烷和盐酸混合制得,pH为8.0~9.0;
以上步骤中所用的水均为纯度在去离子水纯度以上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硫源为硫代硫酸钠;稀酸的浓度为50mmol/L~2000mmol/L;稀酸的滴加速度为20μL/min,反应温度为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巴胺盐酸盐和外侧包覆硫的功能化碳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1:20~1:5;所述三(羟甲基)甲烷缓冲液的pH为8.5;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0.5g/L。
4.一种锂硫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由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锂硫电池还包括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5.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由醇和三(羟甲基)甲烷制得共溶剂,将共溶剂和盐酸混合制备得到缓冲液,将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加入缓冲液中反应,得到溶液1,把聚乙烯隔膜的两面与溶液1接触聚合反应2h~24h;用水清洗反应完后的隔膜,在流动的保护气体中于40℃~60℃干燥,得到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
所述醇为甲醇和/或乙二醇;
醇与三(羟甲基)甲烷的体积比为1:1~1:3;缓冲液的pH值为8.0~9.0;
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1mM~10mM;
所述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或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一种聚多巴胺修饰的聚乙烯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醇与三(羟甲基)甲烷的体积比为1:1;缓冲液的pH值为8.5,聚多巴胺盐酸盐溶液的浓度为10mM;聚合反应时间为24h;惰性气体为纯度≥99.99%的氮气或氩气,于60℃干燥。
CN201410853273.0A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17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3273.0A CN104617327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3273.0A CN104617327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7327A CN104617327A (zh) 2015-05-13
CN104617327B true CN104617327B (zh) 2017-08-15

Family

ID=5315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3273.0A Active CN104617327B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73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06720B1 (ko) 2016-05-02 2019-08-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폴리도파민을 함유하는 전해액,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황 전지
CN106654231B (zh) * 2017-01-23 2019-03-1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7389B (zh) * 2017-02-27 2019-08-06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核心分子的分子组装超级结构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93751B (zh) * 2017-06-15 2020-04-1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柔性自支撑聚合物包覆碳夹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492664A (zh) * 2017-07-14 2017-12-19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功能的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层
CN107507958B (zh) * 2017-07-17 2021-09-10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原位粉体包覆与极板制备一体化方法
KR102229446B1 (ko) * 2017-09-22 2021-03-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리튬-황 전지용 분리막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황 전지
CN108400290B (zh) * 2018-01-03 2021-09-17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倍率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12825353A (zh) * 2019-11-20 2021-05-21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正极和锂硫电池
CN111244433B (zh) * 2020-01-15 2021-05-11 华南师范大学 多元胺复合材料、浆料、电极片、锂硫电池及制备方法
WO2021143515A1 (zh) * 2020-01-15 2021-07-22 华南师范大学 多元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浆料、隔膜、电极片及锂硫电池
CN111244370A (zh) * 2020-01-15 2020-06-05 华南师范大学 多元胺碳复合材料、浆料、隔膜、锂硫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1952592B (zh) * 2020-08-19 2022-05-10 中创新航技术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正极的载体材料、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CN113845155B (zh) * 2021-09-17 2023-08-04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包覆型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570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清华大学 硫-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58990A (zh) * 2013-04-24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1695A (zh) * 2014-06-20 2014-09-17 江苏大学 锂硫电池用聚合物修饰隔膜、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5363A (zh) * 2014-02-28 2014-06-11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一种长寿命、高比容量的聚多巴胺包覆中空硫微球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7570A (zh) * 2011-12-28 2013-07-03 清华大学 硫-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258990A (zh) * 2013-04-24 2013-08-21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1695A (zh) * 2014-06-20 2014-09-17 江苏大学 锂硫电池用聚合物修饰隔膜、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7327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7327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Tang et al. Nano-LiCoO2 as cathode material of large capacity and high rate capability for aqueous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CN102368553B (zh) 含石墨烯的硫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3832B (zh)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三维网络的FeF3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89584A (zh) 一种硒化钴/碳钠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62316B (zh) 一种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606654B (zh) 一种碳包覆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72833A (zh) 锌基双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3204A (zh) 一种类石墨烯夹层结构的硅基/硫化物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816576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
CN110655114B (zh) 一种提高锌离子电池电压方法
CN104409733A (zh) 一种氮掺杂多孔碳/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67540A (zh) 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
CN109004220A (zh) 一种硼酸化合物修饰锂离子电池硅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536B (zh) 一种富锂锰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73666A (zh) 一种石墨烯支撑的SbVO4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5544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5048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碳包覆硫化锡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CN104091922B (zh) Mo0.5W0.5S2纳米瓦/石墨烯电化学贮钠复合电极及制备方法
CN108470907A (zh) 一种钾离子掺杂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7507958A (zh)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的原位粉体包覆与极板制备一体化方法
CN110620220A (zh) 一种用于钾离子电池的Sn4P3/Ti3C2Tx型MXene复合负极材料
CN107359340A (zh) 一种三维石墨烯网络骨架支撑的氟磷酸氧钒钠复合微米球的制备方法
CN109817911A (zh) 一种花状多孔八硫化九钴载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0961A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用中空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