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7138B -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17138B
CN104617138B CN201510038922.6A CN201510038922A CN104617138B CN 104617138 B CN104617138 B CN 104617138B CN 201510038922 A CN201510038922 A CN 201510038922A CN 104617138 B CN104617138 B CN 104617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ource region
region
grid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389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17138A (zh
Inventor
赵静
杨喜超
张臣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0389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17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17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71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2183 priority patent/WO201611968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17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17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2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06Semiconductor bodi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s,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of the semiconductor region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within semiconductor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0Bipolar devices
    • H01L29/72Transistor-type devices, i.e. able 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applied control signals
    • H01L29/739Transistor-type devices, i.e. able to continuously respond to applied control signals controlled by field-effect, e.g. bipolar static induction transistors [BS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sulated Gate Typ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源区、两个漏区及两个栅区;两个漏区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源区相对的两侧处,两个栅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源区与两栅区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源区与栅介质层之间,第一外延层与源区形成p‑n隧穿结;两漏区及两栅区包围在源区周围,可使得源区完全处于两栅区的控制下,源区与栅区有重叠的区域内的载流电子都会受到栅区电场的作用而发生隧穿;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源区与栅介质层之间,其隧穿类型为线性隧穿,隧穿面积大,栅区电场方向和源区的电子隧穿方向处于一条线上,隧穿几率大,从而有效提高隧穿电流。另,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以来,集成电路技术一直沿着“摩尔定理”的轨迹发展,目前半导体晶体管的尺寸已经做到28nm、22nm,而且晶体管尺寸会不断减小,需求更低的供电电压和阈值电压,但传统的MOS结构已经达到了极限,低阈值电压的产生越来越困难。这是因为阈值电压降低,开关比(Ion/Ioff,其中Ion为开态电流,Ioff为关态电流,栅极电压大于阈值电压得到Ion,栅极电压小于阈值电压得到Ioff)也要降低,会导致较长的开关时间。
同时由于传统MOSFET的亚阈值摆幅斜率SS受到热电势kT/q的限制而无法随着器件尺寸的缩小而同步缩小,使得器件泄露电流增大,整个芯片的能耗不断上升,芯片功耗密度急剧增大,严重阻碍了芯片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为了适应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FET,tunnel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被提出。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FET)本质上为栅控制的p-i-n二极管,其源区和漏区的掺杂类型相反。对于N型TFET来说,源区为P型重掺杂,漏区为N型重掺杂;对于P型TFET来说,源区为N型重掺杂,漏区为P型重掺杂。源区和漏区掺杂类型不同导致TFET形成了不同于MOSFET的工作机制,即载流子量子隧穿机制,也可以称为带带隧穿。对于N型TFET来说,源区导带底的电子在栅电场作用下隧穿到漏区价带中,形成隧穿电流,在漏极电压的作用下隧穿电子流向漏区形成漏极电流。由于与MOSFET工作机制不同,所以TFET不受到kT/q限制,其亚阈值摆幅SS<60mV/dec,可以降低器件静态泄露电流。
目前TFET的工作时的载流子的隧穿方向与栅电场不在同一个方向上,即点隧穿机制。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点隧穿机制导致载流子隧穿几率较低,使得TFET存在隧穿电流小的缺点。同时,源区与栅区之间的重叠区域有限,使得隧穿面积较小,而隧穿电流密度与隧穿面积以及隧穿几率成正比,所以,导致较低的隧穿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增加隧穿面积,有效提高隧穿电流。
一方面,提供了所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源区、两个漏区及两个栅区;
两个所述漏区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漏区之间均设有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形成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
两个所述栅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栅区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栅介质层之间,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形成p-n隧穿结;所述栅介质层上远离所述第一外延层的一面与所述栅区连接,所述栅介质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栅区隔离。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相对所述源区的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对所述源区的左右方向;
两所述漏区包括第一漏区和第二漏区;所述第一漏区位于所述源区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漏区位于所述源区的正上方;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两所述栅区及所述源区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漏区的尺寸,所述源区位于所述第一漏区中间位置的正上方,两所述栅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漏区两端处的正上方。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沟道层包括第一沟道层与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所述第二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第二漏区之间;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源区、所述第二沟道层及所述第二漏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设置。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漏区上与所述源区相对应的位置处向上凸起形成凸台。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所述栅区的形状结构相同,且相对所述源区对称设置。
结合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栅区为L形,其两支臂分别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源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的底端朝远离所述源区的方向延伸。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所述栅区与所述第一漏区之间均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将所述栅区与所述第一漏区隔离。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栅区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朝另一栅区延伸形成有栅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源区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所述栅区通过所述栅连接部相连并形成一第一槽;
所述栅介质层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朝另一栅介质层延伸形成介质连接部,两所述栅介质层通过所述介质连接部相连并形成一第二槽;
所述第一外延层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朝另一第一外延层延伸形成外延连接部,两所述第一外延层通过所述外延连接部相连并形成一第三槽;
所述介质连接部、所述外延连接部与所述栅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源区的同一侧;所述介质连接部位于所述栅连接部与所述外延连接部之间,所述介质连接部将所述栅连接部与所述外延连接部隔离;所述外延连接部位于所述栅连接部与所述源区之间,所述外延连接部与所述源区之间形成p-n隧穿结;
两所述栅介质层嵌入在所述第一槽中,两所述第一外延层嵌入在所述第二槽中,所述源区嵌入在所述第三槽中。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漏区的形状结构相同;两个所述漏区相对所述源区对称设置。
结合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与所述栅连接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
在第一方向上,两所述漏区、所述沟道层及所述源区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衬底的尺寸;在第二方向上,两所述栅区、所述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及所述源区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衬底的尺寸。
结合前述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之间形成有第二外延层;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第二外延层的掺杂类型相反,所述第二外延层的掺杂类型与所述源区的掺杂类型相同,所述第二外延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源区的掺杂浓度,以在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之间形成陡峭的p-n隧穿结。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电极接触结构,所述栅区、漏区、及源区上均分别对应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分别形成栅极、漏极及源极。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所述漏区为两个,两个所述漏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漏区之间均设有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形成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
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两个所述栅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栅区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栅介质层之间,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形成p-n隧穿结;所述栅介质层上远离所述第一外延层的一面与所述栅区连接,所述栅介质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栅区隔离。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所述漏区包括第一漏区和第二漏区;所述沟道层包括第一沟道层与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所述第二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第二漏区之间;
在步骤“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用以制备第一漏区;
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第一沟道层;
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三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源区;
在所述第三半导体层上形成第四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第二沟道层;
在所述第四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五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第二漏区;
在所述第五半导体层上沉积一硬掩膜层,第一漏区的上方区域包括第一区及两个第二区,第一区位于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两个第二区之间,刻蚀硬掩膜层在第二区上的部分,仅保留硬掩膜层在第一区的部分;
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五半导体层、第四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使该四层仅保留位于所述硬掩膜层正下方的部分;
移除所述硬掩膜层。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步骤“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五半导体层、第四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使该四层仅保留位于所述硬掩膜层正下方的部分”之后、所述步骤“移除所述硬掩膜层”之前,还包括步骤:以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以使得第一半导体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形成一凸台。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步骤“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漏区上制备两隔离层,两所述隔离层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源区的两侧处;
在所述源区的两侧均形成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及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述隔离层的上方;
在各所述栅介质层远离所述源区的一侧形成栅区,所述栅区位于所述隔离层上方。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步骤“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衬底上方形成一半导体条;
在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形成源区;
在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处形成分别形成一漏区,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所述漏区与所述源区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沟道层。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源区及所述漏区均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形成。
结合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半导体条上形成半导体层,所述半导体条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处均形成有半导体层,以使得所述半导体层具有一开口朝向所述源区的第三槽,所述源区位于所述第三槽中;刻蚀所述半导体层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第一外延层及其外延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外延层的端部与所述漏区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第一外延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源区的尺寸;
在所述第一外延层上形成电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处均形成有所述电介质层,以使得所述电介质层具有一开口朝向所述源区的第二槽,且所述第一外延层位于所述第二槽中;刻蚀所述电介质层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栅介质层及介质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栅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外延层二者的尺寸相同;
在所述栅介质层上覆盖栅区材料,使得所述栅区材料形成一开口朝向所述源区的第一槽,且所述栅介质层位于该所述第一槽中;刻蚀所述栅区材料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栅区及其栅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栅区与栅介质层、第一外延层三者的尺寸相同。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形成电极接触结构,各漏区、源区、及栅区均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对应形成漏极、源极及栅极。
根据本发明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两漏区及两栅区包围在源区周围,可使得源区完全处于两栅区的控制下,源区与栅区有重叠的区域内的载流电子都会受到栅区电场的作用而发生隧穿;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源区与栅介质层之间,其隧穿类型为线性隧穿,隧穿面积大,栅区电场方向和源区的电子隧穿方向处于一条线上,隧穿几率大,从而有效提高隧穿电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1对应的剖面图;
图4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2对应的剖面图;
图5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26对应的剖面图;
图6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27的流程图;
图7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29对应的剖面图;
图8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1对应的剖面图;
图9是图1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21对应的剖面图;
图10是图1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22的流程图;
图11是图1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23对应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31对应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32对应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333对应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14对应的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8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1对应的剖面图;
图19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12对应的剖面图;
图20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13对应的立体图;
图21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21对应的剖面图;
图22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22对应的剖面图;
图23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31对应的剖面图;
图24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32对应的剖面图;
图25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233对应的剖面图
图26、图27是图16中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3对应的两个视角的剖面图
图2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剖面图;
图2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源区11,两个漏区12、13及两个栅区14、15。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Y为相对源区11的上下方向,第二方向X为相对源区11的左右方向。源区11为方体状,以方便源区11的制备。两个漏区12、13包括第一漏区12和第二漏区13。第一漏区位于第一漏区12的正下方,第二漏区13位于源区11的正上方,以使得第一漏区12与第二漏区13沿第一方向Y分别设置在源区11相对的两侧处。两个栅区14、15的形状结构大致相同,两个栅区14、15沿第二方向X分别设置在源区11相对的两侧处。第一漏区12、第二漏区13、及两个栅区14、15包围在源区11周围,可使得源区11完全处于栅区的控制下,源区11与栅区14、15有重叠的区域内(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的载流电子都会受到栅区电场的作用而发生隧穿,从而提高隧穿电流。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方向X上,两栅区14、15及源区11的总体尺寸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漏区12的尺寸,源区11位于第一漏区12中间位置的正上方,两栅区14、15分别设置于第一漏区11两端处的正上方,利用第一漏区11可以对整个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起到承载及支撑作用。
第一漏区12及第二漏区13二者与源区11之间均设有沟道层,即存在两个沟道层,分别为第一沟道层102和第二沟道层103。第一沟道层102设置在源区11与第一漏区12之间,以形成源区11与第一漏区12之间的沟道。第二沟道层103设置在源区11与第二漏区13之间,以形成源区11与第二漏区13之间的沟道。第一沟道层102、源区11、第二沟道层103及第二漏区13依次叠加于第一漏区上方。
第一沟道层102、源区11、第二沟道层103及第二漏区13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相同,且在第一方向上对齐设置,从而便于将这四部分一次蚀刻成型,利于加工制备。进一步,第一漏区12上与源区11相对应的位置处向上凸起形成凸台121,第一沟道层102、源区11、第二沟道层103及第二漏区13均设置在所述凸台121上,从而利于位于源区11第二方向X上两侧的各部件的加工制备,方便设置隔离层122以将源区11与栅区14、15隔离。作为优选,凸台121与第一沟道层102二者在第二方向X上的尺寸相同,以便于对源区11的两侧进行时刻从而加工成型凸台121。
两栅区14、15的形状相同,且相对源区11对称设置。本实施方式中以其中栅区14为例进行具体描述。栅区为L形,其两支臂分别为第一部分141及第二部分142,第一部分141与源区相对设置,且栅区面形成于第一部分141。第二部分142自第一部分141的底端朝远离源区11的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42连接有栅极140,利用第二部分142可便于设置栅极140。
两栅区14、15与第一漏区12之间均设有隔离层122,隔离层122将栅区14、15与第一漏区11隔离,以避免栅区与第一漏区之间电连接。
栅区14上远离源区11的一侧还设置有边墙16,栅区142及栅极140嵌入在边墙16中,利用边墙可以将栅区14与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外的其他部件隔离,栅极140的一端露在边墙16外,以便实现与其他部件的电连接,从而向栅区14施加电压。此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栅区14也可以为平行于源区11表面的平板状,即栅区14仅包括前述第一部分141。
源区11与各栅区14、15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17及栅介质层18。以源区11与栅区14之间的结构为例,第一外延层17设置在源区11与栅介质层18之间,其隧穿类型为线性隧穿,第一外延层17与源区11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产生电子隧穿的隧穿面,相对点隧穿的隧穿面积大;第一外延层17设置源区11与栅区14之间,在栅区14加载的电信号的电场方向与电子的隧穿方向相反,即栅区14加载的电信号的电场方向与电子的隧穿方向平行,使得栅区14电场方向和源区11的电子隧穿方向处于一条线上,隧穿几率大,从而有效提高隧穿电流。栅介质层18上远离第一外延层17的一面与栅区连接,栅介质层18可以将栅区14与第一外延层17隔离。
源区11朝向第一外延层17的表面完全与第一外延层17连接,以使第一外延层17完全遮挡于源区11的左右两侧,可以充分利用源区11的外表面积形成隧穿面,从而利于隧穿。
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Y上,第一外延层17的尺寸等于第一沟道层102、源区11及第二沟道层103三者的总高度,以便于加工制备。
进一步,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衬底19及电极接触结构,衬底19设置在第一漏区12的底部。通过衬底19可对整个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起到支撑作用,且方便源区11、栅区14、15等的加工制备。各栅区,漏区,及源区、上均分别对应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分别形成栅极,漏极及源极,从而实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与其他元器件的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仅图示出栅区14对应的栅极140,栅极140设置在边墙上,且连接至栅区14的第二部分142,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栅极140亦可连接至栅区的第一部分141上。
源极110设置在源区11的右侧处,即源极110设置在源区上设有栅区15的一侧。为避免源极110接触到栅区15,栅区15、栅介质层18、第一外延层17上均设有相应的避空孔(图中未标示),源极110嵌入在边墙中,且穿设避空孔,源极110的一端连接至源区11,另一端露在边墙外。源极110位于避空孔的部分与栅区15、栅介质层18及第一外延层17之间均填充有边墙材质,以避免接触。
漏极包括第一漏极120及第二漏极130,其中第一漏极120连接至第一漏区12,第二漏极130连接至第二漏区13。第一漏极120为柱状,其电连接于漏区12,且嵌入在边墙16及绝缘层122中,以实现第一漏极120与其他部件之间的隔离,第一漏极120的右侧处位于边墙16外,以方便第一漏极120与外部实现电连接。边墙16的材质可以与绝缘层122的材质相同,可以为氮化硅等。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漏极120与源极110设置在源区11的同一侧,为避免第一漏极120与栅区15的第二部分的接触,栅区15的第二部分上可以通过刻蚀形成相应的避空结构,并在漏极120与栅区15之间填充边墙等绝缘材质,以使第一漏极120与栅区15相隔离。
连接至第二漏区13的漏极为第二漏极130,第二漏极130上设有容置槽(图中未标示),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源区11,第二漏区13设置在容置槽中,从而使得漏极将漏区12包围,实现二者的可靠连接。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1,提供一衬底19。本实施例中,衬底的材质为硅。如图3所示,衬底可为矩形衬底。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衬底也可以为锗(Ge)或硅锗、镓砷等II-IV族、或III-V族、或IV-IV族的二元或三元化合物半导体、绝缘衬底上的硅(Silicon on Insulator,SOI)、或者绝缘衬底上的锗(Germanium on Insulator,GeOI)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S12,在所述衬底19上形成漏区及源区,所述漏区为两个,两个所述漏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漏区之间均设有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形成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本实施例中,所述漏区包括第一漏区和第二漏区,沟道层包括第一沟道层与第二沟道层,第一沟道层设置在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第二沟道层设置在源区与第二漏区之间。该步骤S12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21,如图4所示,在衬底19上形成第一半导体层12a,第一半导体层12a用以制备第一漏区12。第一半导体层12a可以为沉积形成的原位掺杂的N型重掺杂半导体层,其材料可以是硅材料,也可以是锗、锗硅材料、III-V族材料、或III-V族化合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S122,在第一半导体层12a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102a,第二半导体层102a用以制备第一沟道层102。第二半导体层可以为沉积形成的本证掺杂的半导体层,其材料可以是硅材料,也可以是锗、锗硅材料、III-V族材料、或III-V族化合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S123,在第二半导体层102a上形成第三半导体层11a,第三半导体层11a用以制备源区11。第三半导体层可以为沉积形成的P型重掺杂的半导体层,其材料可以是硅材料,也可以是锗、锗硅材料、III-V族材料、或III-V族化合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S124,在第三半导体层11a上形成第四半导体层103a,第四半导体层103a用以制备第二沟道层103。第三半导体层可以为沉积形成的本证掺杂的半导体层,其材料可以为是硅材料,也可以是锗、锗硅材料、III-V族材料、或III-V族化合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S125,在第四半导体层103a上形成第五半导体层13a,用以制备第二漏区。第五半导体层可以为沉积形成的N型重掺杂的半导体层,其材料可以是硅材料,也可以是锗、锗硅材料、III-V族材料、或III-V族化合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经过该步骤制备出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半成品结构如图4所示。
以上沉积工艺可以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或者物理气相沉积(PVD)、或者分子束外延(MBE)等外延工艺实现,或者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实现。掺杂的N型杂质以便包括砷离子、磷离子等等,P型杂质一般包括:硼离子、氟化硼离子等等。
步骤S126,在第五半导体层上沉积一硬掩膜层100a,刻蚀硬掩膜层在第二方向上两端的部分,仅保留硬掩膜层在第二方向上中间的部分。如图5所示。硬掩膜层的制备可以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或者物理气相沉积(PVD)实现。
步骤S127,以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第五半导体层13a、第四半导体层103a、第三半导体层11a、及第二半导体层102a,使该四层仅保留位于硬掩膜层正下方的部分,从而形成如图6所示的结构。该硬掩膜层是为了防止刻蚀时,刻蚀液体对掩膜层下方材料的影响。通过该步骤,如图6所示,第五半导体层制备形成第二漏区13,第四半导体层制备形成第二沟道层103,第三半导体层制备形成源区11,第二半导体层制备形成第一沟道层102。
步骤S128,以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第一半导体层12a,以使得第一半导体层在第二方向X上的中间部位形成一凸台121。此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第一半导体层的第一区A上形成凸台121,即使得第一漏区12的上表面为一平面。
步骤S129,移除硬掩膜层,移除硬掩膜层后形成的结构如图7所示。
步骤S13,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两个所述栅区14、15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11相对的两侧处,第二方向X垂直所述第一方向Y;源区11与两栅区14、15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17及栅介质层18。第一外延层17设置在源区11与栅介质层18之间,第一外延层17与源区11形成p-n隧穿结;栅介质层18上远离第一外延层17的一面与栅区14连接,栅介质层18用于将第一外延层17与栅区14隔离。该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31,如图8所示,在第一漏区12上的两个第二区B处分别制备一隔离层122,隔离层122用于绝缘漏区12与栅区14、15。该隔离层122可以为绝缘的硬掩膜层。在本步骤中,可以在第一漏区12及第五半导体层的整体上方沉积硬掩膜层,然后刻蚀掉位于第五半导体层上的硬掩膜层,仅保留位于第二区B上的硬掩膜层,从而制备形成隔离层。
隔离层122的上表面高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沟道102的上表面高度,以保证栅区与源区11之间的对应面积。本实施方式中,隔离层的上表面高度低于第一沟道的上表面高度,且隔离层的上表面与凸台121的上表面平齐。
步骤S132,在源区11的两侧均形成第一外延层17及栅介质层18,第一外延层17及栅介质层18位于隔离层122的上方。该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21,形成一第六半导体层17a,用于制备第一外延层17。如图9所示,第六半导体层覆盖于第一沟道、源区11、第二沟道及第二漏极四者整体的左右两侧及第二漏极的上表面。第六半导体层可以采用硅、锗、锗硅、及III-V族材料中的任一种,其掺杂类型n型,掺杂浓度可以是未掺杂、轻掺杂或者重掺杂。该第六半导体层可以与源区11形成一个p-n隧穿结。该第六半导体层可以通过外延工艺形成。
步骤S1321,形成一电介质层18a,用于制备栅介质层18。如图10所示,电介质层覆盖于第六半导体层的顶部及其在左右两侧。电介质层可以采用高K电介质材料、硅氧化物、HfSiON或者其他氧化物材料等。该电介质层可以通过外延或者沉积工艺形成。
步骤S1322,刻蚀第六半导体层17a及电介质层18a,以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17及栅介质层18。本步骤中刻蚀掉第六半导体层及电介质层位于第二漏区正上的部分,仅保留二者位于隔离层正上方上的部分。如图11所示,制备形成的第一外延层17的上端面高度高于源区11的上表面高度,栅介质层18的上端面高度等于或高于源区11的上表面高度,且第一外延层17的高度高于栅介质层18的上端面高度,以保证隧穿几率。本实施方式中,制备形成的第一外延层17的上端面高度等于第二沟道的上表面高度,即二者平齐;栅介质层18的上端面高度等于源区11的上表面高度。
步骤S133,在各栅介质层18远离源区11的一侧形成栅区,栅区位于所述隔离层上方。本步骤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331,在隔离层上形成第一边墙161,如图12所示,第一边墙161的上表面高度等于或低于第一沟道102的上表面高度。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边墙161的上表面高度等于第一沟道102的上表面高度,即二者平齐。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使栅区14、15的下表面高度等于或低于源区11的下表面高度。
步骤S1332,在各第一边墙161上分别形成一栅区。如图13所示,两栅区14、15均为L形,其两支臂分别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源区11对应设置,且栅区面形成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自第一部分朝远离源区的方向延伸。栅区14、15的第一部分上端面与栅介质层18的上端面平齐,以使得本实施例中,栅区14、15的栅区面与源区11的第二表面二者面积相同,以最大化隧穿几率。
步骤S1333,在各栅区14、15上分别形成第二边墙162,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边墙包括第一边墙161及第二边墙162,边墙分成两部分形成,可以使得栅区嵌入在边墙中。第一边墙与第二边墙的材质可以相同,其材料可以是硅氧化物、氮化硅、高K电介质或其他绝缘材料。第二边墙162覆盖在栅区及栅介质层的上端面,以避免二者对后续的第二漏极相接触。
步骤S14,形成电极接触结构,如图15所示,各栅区14、15,第一漏区12、第二漏区13,及源区11均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对应形成栅极140、150,第一漏极120、第二漏极130及源极110。栅极140、150,第一漏极120、第二漏极130及源极110制备形成顺序可以不分先后。
对所述栅极进行氩离子束刻蚀,在所述栅极的表面进行钴和氮化钛离子束沉淀后,进行快速退火,去除氮化钛离子束和钴离子束,然后进行沉积钝化层。此步骤为后续的金属化工艺,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完整的垂直隧穿晶体管结构。
请参阅图16,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分解示意图。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源区21,两漏区22及两栅区23。两个漏区22沿第一方向Y分别设置于源区21相对的两侧处,两栅区23沿第二方向X分别设置于源区21相对的两侧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漏区22的形状结构相同。两个漏区22相对源区21对称设置,且各漏区22与源区21之间均设沟道层24,沟道层24形成源区21与漏区22之间的沟道。
两栅区23与源区21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25及栅介质层26,第一外延层25设置在源区21与栅介质层26之间,其隧穿类型为线性隧穿,第一外延层25与源区21之间的接触面形成产生电子隧穿的隧穿面,相对点隧穿的隧穿面积大;第一外延层25设置源区21与栅区23之间,在栅区23加载的电信号的电场方向与电子的隧穿方向相反,即栅区23加载的电信号的电场方向与电子的隧穿方向平行,使得栅区23电场方向和源区21的电子隧穿方向处于一条线上,隧穿几率大,从而有效提高隧穿电流。栅介质层26上远离第一外延层25的一面与栅区23连接,栅介质层26可以将栅区23与第一外延层25隔离。
本实施方式中,栅区23在第三方向Z上的一端朝另一栅区延伸形成有栅连接部232,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源区21的一侧,第三方向Z同时垂直于第一方向Y及第二方向X;两栅区23通过栅连接部232相连并形成一第一槽231,从而可以使得两栅区23为一体式结构,两栅区23可以一体成型,方便两栅区23一次加工成型。
栅介质层26在第三方向Z上的一端朝另一栅介质层26延伸形成介质连接部262,两栅介质层26通过介质连接部262相连并形成一第二槽261,以使得两个栅介质层26也可以一体成型。
第一外延层25在第三方向Z上的一端朝另一第一外延层25延伸形成外延连接部252,两第一外延层25通过外延连接部252相连并形成一第三槽251;以使得两个第一外延层25也可以一体成型。
介质连接部262、外延连接部252与栅连接部232在第三方向Z上位于源区21的同一侧;介质连接部262位于栅连接部232与外延连接部252之间,介质连接部262将栅连接部232与外延连接部252隔离;外延连接部252位于栅连接部232与源区21之间,外延连接部252与源区21之间形成p-n隧穿结。两栅介质层26嵌入在第一槽231中,两第一外延层25嵌入在第二槽261中,源区21嵌入在第三槽251中。
利用栅连接部232可以进一步增加栅区23与源区21之间的重叠区域,充分利用源区21在第三方向Z一侧的外表面也形成隧穿面,从而增加隧穿面积,提高隧穿电流。同时该结构简单,便于栅区23、第一外延层25及栅介质层26的制备成型。
源区21为方体状,以便于源区21的加工制备。在第一方向Y上,栅区23的尺寸大于源区21的尺寸,从而使得两栅区23完全覆盖于源区21的三个外表面,以充分利用源区21的外表面发生隧穿。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衬底29,衬底29与栅连接部232在第三方向Z分别设置于源区21相对的两侧处。在第一方向Y上,两漏区22、沟道层24及源区21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衬底29的尺寸;在第二方向X上,两栅区23、栅介质层26、第一外延层25及源区21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衬底29的尺寸。以使得衬底29对整个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起到支撑作用,且便于源区21、栅区23、及漏区22的制备。
进一步,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电极接触结构(图中未示出),各栅区,漏区,及源区、上均分别对应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分别形成栅极,漏极及源极,从而实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与其他元器件的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第二较佳实施方式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如图16所示该制备方法的流程图。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提供一衬底29,本实施例中,衬底的材质为硅。如图18所示,衬底可为方体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衬底29的材料可以是硅、锗、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29上的硅)、或Ge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29上的锗)等。
步骤S22,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漏区为两个,两个漏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源区与两漏区之间均设有沟道层,沟道层形成源区与漏区之间的沟道。该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221,在所述衬底29上方形成一半导体条291,其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Y,半导体条位于衬底在第二方向X上的中部。本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12,如图19所示,在所述衬底29上形成第一硬掩膜层200a,并刻蚀第一硬掩膜层200a,仅保留其在第二方向X上的中间部分,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硬掩膜层可通过沉积工艺形成。
步骤S2213,如图20所示,以第一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衬底29,在衬底29上形成一半导体条291,半导体条位于衬底29第二方向X上的中部。由于半导体条291形成在衬底29之上,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Z即为竖向。
步骤S2214,除去余下的第一硬掩膜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制备形成半导体条29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形成半导体条,例如,通过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鳍式场效晶体管)器件中鳍条的形成方法来形成半导体条。
步骤S222,在所述半导体条位于第一方向Y的中部形成源区21。本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21,如图21所示,在半导体条291上形成第二硬掩膜层200b,刻蚀第二硬掩膜层在第一方向Y上的中间部分,并露出该部位的半导体条。第二硬掩膜层可以通过沉积方式形成。
步骤S2222,如图22所示,以第二硬掩膜层200b为掩膜,在半导体条291在第一方向Y的中间部分通过离子注入方式形成源区21。本实施例中,进行P++离子注入,以形成P型重掺杂的源区21。
步骤S2223,去除余下的第二硬掩膜层200b。
通过步骤S222,可以制备形成源区21,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源区21的形成方式也可以是,在半导体条第一方向Y的中间部分开设凹槽,再在凹槽中沉积形成源区21。
步骤S223,在所述半导体条位于第一方向Y上相对的两端处形成分别形成一漏区22,且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漏区22与源区21之间的部分形成有沟道层。本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231,如图23所示,在半导体条上形成第三硬掩膜层,并刻蚀第三硬掩膜层在第一方向Y上两端的部分;且在第一方向Y上,余下的第三硬掩膜层的尺寸大于源区21的尺寸。第三硬掩膜层可以通过沉积方式形成。
步骤S2232,如图24所示,以第三硬掩膜层为掩膜,在半导体条第一方向Y上的两端处通过离子注入方式形成漏区22。本实施方式中,进行N++离子注入,形成N型重掺杂的漏区22。
步骤S2233,如图25所示,去除余下的第三硬掩膜层。
通过以上步骤S223,可以形成两个漏区22,并使得源区21在第一方向Y上的两侧处均具有漏区22,半导体条上未进行离子注入的部分即位于源区21与漏区22之间部分形成沟道层。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漏区22的形成方式也可以是,在半导体第一方向Y的两端部分开设凹槽,再在凹槽中沉积形成漏区22。
在步骤22中,先形成源区再制备形成漏区,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先形成漏区,再制备形成源区,即步骤S222与步骤S223的次序可以互换。
步骤S23,如图26、图27所示,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25、栅介质层26及栅区23,源区21在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均形成有栅区23,第一外延层25及栅介质层26形成在栅区23与源区21之间,栅介质层26上远离第一外延层25的一面与栅区23连接。该步骤中,所述半导体条的源区上依次叠加形成第一外延层25、栅介质层26及栅区23,且在源区第二方向X上的两侧均形成有第一外延层25、栅介质层26及栅区23,使得源区21在第二方向X上相对的两侧处均设置有栅区23,第二方向X垂直于第一方向Y。进一步具体地,本步骤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31,在所述半导体条上形成半导体层,并使得半导体层具有一开口朝向源区21的第三槽251,源区位于该第三槽251中。半导体层用于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25。具体地,刻蚀半导体层在第一方向Y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第一外延层25及其外延连接部252。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外延层的端部与漏区22之间存在间距,且第一外延层25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源区21的尺寸。
半导体层的掺杂类型为n型,其可以是未掺杂,轻掺杂,或者重掺杂。第一半导体层的材料可以是硅、锗、锗硅、III-V族材料、或III-V族化合材料等中的任意一种。半导体层可以通过外延工艺形成。
步骤S232,在第一外延层25上形成电介质层,并使得电介质层具有一开口朝向源区21的第二槽261,且第一外延层25位于该第二槽261中。该电介质层用于制备形成两栅介质层26及其介质连接部261。电介质层可以通过沉积工艺形成。电介质层可以是高K电介质材料,硅氧化物,HfSiON,或者其他氧化物材料等。刻蚀电介质层在第一方向Y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栅介质层26,在第一方向Y上,栅介质层26与第一外延层25二者的尺寸相同。
步骤S233,在栅介质层26上覆盖栅区材料,并使得栅区材料具有一开口朝向源区21的第一槽233,且栅介质层26位于该第一槽233中。刻蚀栅区材料在第一方向Y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栅区23及其栅连接部231。在第一方向Y上,栅区23与栅介质层26、第一外延层25三者的尺寸相同。栅区材料可以是金属或者多晶硅。栅区材料可以通过沉积工艺覆盖在栅介质层26上。
通过步骤S23,可以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25、栅介质层26及栅区23。此处,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在半导体条上依次形成半导体层、电介质层及栅区材料,且使得半导体层具有一第三槽251,半导体条位于第三槽251中,电介质层具有一第二槽261,半导体层位于第二槽261中,栅区材料具有一第一槽233,电介质层位于第一槽233中,在对栅区材料、电介质层、及半导体层三者在第一方向Y上的两端同时进行刻蚀,以一次性制备形成栅区23、栅介质层26、及第一外延层25,从而简化工艺,便于制备成型。
步骤S24,形成电极接触结构,各漏区、源区、及栅区均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对应形成漏极、源极及栅极。电极接触结构可以通过金属接触工艺制备形成。
在本制备方法的实施方法中,沉积工艺可以通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或者物理气相沉积(PVD),外延工艺可以为MBE外延工艺。硬掩膜层的材料可以是氧化硅、氮化硅、及氮氧化硅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28所示,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剖面示意图。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大体相同,此处仅对具有区别之处进行描述,其他部分不再赘述。
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外延层38与源区31的尺寸相同;在第二方向上,两个第一外延层38与源区31三者整体尺寸与沟道层303的尺寸相同,且两个第一外延层38与源区21三者整体与沟道层303对齐设置,可以使得两个第一外延层38位于两个沟道层303之间,从而可以减小整个器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
连接至第一漏区32的第一漏极320设置在第一漏区32远离源区31的表面上,从而便于第一漏极320的制备成型。
如图29所示,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剖面示意图。本第四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大体相同,此处仅对具有区别之处进行描述,其他部分不再赘述。
本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外延层48与源区41之间形成有第二外延层49。第一外延层48与第二外延层49的掺杂类型相反,所述第二外延层49的掺杂类型与所述源区41的掺杂类型相同,所述第二外延层49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源区41的掺杂浓度。这样可以源区41上形成一个非常陡峭的浓度梯度,即源区41与第一外延层48之间形成一个陡峭的p-n隧穿结,进而可以增大隧穿几率,提高隧穿电流。该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在制备过程中,在制备第一外延层之前,首先在源区上制备成型第二外延层,再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即可。
此处,在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中,第一外延层与源区之间均可以设置一上述第二外延层,以源区与第一外延层之间形成一个陡峭的p-n隧穿结,增大隧穿几率,提高隧穿电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包括源区、两个漏区及两个栅区;
两个所述漏区沿第一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漏区之间均设有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形成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
两个所述栅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栅区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栅介质层之间,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形成p-n隧穿结;所述栅介质层上远离所述第一外延层的一面与所述栅区连接,所述栅介质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栅区隔离。
2.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相对所述源区的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相对所述源区的左右方向;
两所述漏区包括第一漏区和第二漏区;所述第一漏区位于所述源区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漏区位于所述源区的正上方;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两所述栅区及所述源区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一漏区的尺寸,所述源区位于所述第一漏区中间位置的正上方,两所述栅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漏区两端处的正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道层包括第一沟道层与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所述第二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第二漏区之间;所述第一沟道层、所述源区、所述第二沟道层及所述第二漏区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同,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对齐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区上与所述源区相对应的位置处向上凸起形成凸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栅区的形状结构相同,且相对所述源区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区为L形,其两支臂分别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源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的底端朝远离所述源区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栅区与所述第一漏区之间均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将所述栅区与所述第一漏区隔离。
8.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区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朝另一栅区延伸形成有栅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源区的一侧,所述第三方向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两所述栅区通过所述栅连接部相连并形成一第一槽;
所述栅介质层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朝另一栅介质层延伸形成介质连接部,两所述栅介质层通过所述介质连接部相连并形成一第二槽;
所述第一外延层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朝另一第一外延层延伸形成外延连接部,两所述第一外延层通过所述外延连接部相连并形成一第三槽;
所述介质连接部、所述外延连接部与所述栅连接部在第三方向上位于所述源区的同一侧;所述介质连接部位于所述栅连接部与所述外延连接部之间,所述介质连接部将所述栅连接部与所述外延连接部隔离;所述外延连接部位于所述栅连接部与所述源区之间,所述外延连接部与所述源区之间形成p-n隧穿结;
两所述栅介质层嵌入在所述第一槽中,两所述第一外延层嵌入在所述第二槽中,所述源区嵌入在所述第三槽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漏区的形状结构相同;两个所述漏区相对所述源区对称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衬底,所述衬底与所述栅连接部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
在第一方向上,两所述漏区、所述沟道层及所述源区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衬底的尺寸;在第二方向上,两所述栅区、所述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及所述源区的总体尺寸等于或小于所述衬底的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之间形成有第二外延层;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第二外延层的掺杂类型相反,所述第二外延层的掺杂类型与所述源区的掺杂类型相同,所述第二外延层的掺杂浓度大于所述源区的掺杂浓度,以在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之间形成陡峭的p-n隧穿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隧穿场效应晶体管还包括电极接触结构,所述栅区、漏区、及源区上均分别对应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分别形成栅极、漏极及源极。
13.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所述漏区为两个,两个所述漏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漏区之间均设有沟道层,所述沟道层形成所述源区与所述漏区之间的沟道;
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两个所述栅区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源区相对的两侧处,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源区与两所述栅区之间均设有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栅介质层之间,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源区形成p-n隧穿结;所述栅介质层上远离所述第一外延层的一面与所述栅区连接,所述栅介质层用于将所述第一外延层与所述栅区隔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漏区包括第一漏区和第二漏区;所述沟道层包括第一沟道层与第二沟道层,所述第一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第一漏区之间,所述第二沟道层设置在所述源区与所述第二漏区之间;
在步骤“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衬底上形成第一半导体层,用以制备第一漏区;
在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第一沟道层;
在所述第二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三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源区;
在所述第三半导体层上形成第四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第二沟道层;
在所述第四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五半导体层,用以制备所述第二漏区;
在所述第五半导体层上沉积一硬掩膜层,刻蚀硬掩膜层在第二方向上两端的部分,仅保留硬掩膜层在第二方向上中间的部分;
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五半导体层、第四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使该四层仅保留位于所述硬掩膜层正下方的部分;
移除所述硬掩膜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五半导体层、第四半导体层、第三半导体层、及第二半导体层,使该四层仅保留位于所述硬掩膜层正下方的部分”之后、所述步骤“移除所述硬掩膜层”之前,还包括步骤:以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一半导体层,以使得第一半导体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间部位形成一凸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漏区上制备两隔离层,两所述隔离层沿第二方向分别设置在所述源区的两侧处;
在所述源区的两侧均形成第一外延层及栅介质层,所述第一外延层及所述栅介质层位于所述隔离层的上方;以及,
在各所述栅介质层远离所述源区的一侧形成栅区,所述栅区位于所述隔离层上方。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漏区及源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衬底上方形成一半导体条;
在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中部形成源区;以及,
在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两端处形成分别形成一漏区,所述半导体条位于所述漏区与所述源区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沟道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区及所述漏区均通过离子注入工艺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制备形成第一外延层、栅介质层及栅区”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半导体条上形成半导体层,并使得所述半导体层具有一开口朝向所述源区的第三槽,所述源区位于所述第三槽中;刻蚀所述半导体层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第一外延层及其外延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外延层的端部与所述漏区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第一外延层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源区的尺寸;
在所述第一外延层上形成电介质层,并使得所述电介质层具有一开口朝向所述源区的第二槽,且所述第一外延层位于所述第二槽中;刻蚀所述电介质层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栅介质层及介质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栅介质层与所述第一外延层二者的尺寸相同;
在所述栅介质层上覆盖栅区材料,使得所述栅区材料形成一开口朝向所述源区的第一槽,且所述栅介质层位于该所述第一槽中;刻蚀所述栅区材料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以制备形成两栅区及其栅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上,所述栅区与栅介质层、第一外延层三者的尺寸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形成电极接触结构,各漏区、源区、及栅区均连接有电极接触结构,以对应形成漏极、源极及栅极。
CN201510038922.6A 2015-01-26 2015-01-26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17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8922.6A CN104617138B (zh) 2015-01-26 2015-01-26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16/072183 WO2016119682A1 (zh) 2015-01-26 2016-01-26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38922.6A CN104617138B (zh) 2015-01-26 2015-01-26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17138A CN104617138A (zh) 2015-05-13
CN104617138B true CN104617138B (zh) 2017-12-08

Family

ID=53151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38922.6A Active CN104617138B (zh) 2015-01-26 2015-01-26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17138B (zh)
WO (1) WO20161196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7138B (zh) * 2015-01-26 2017-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79979A1 (zh) * 2015-11-13 2017-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29526B (zh) * 2017-06-30 2021-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933A (zh) * 2008-12-30 2011-12-07 英特尔公司 隧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4459A (zh) * 2013-09-06 2013-12-2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CN104201198A (zh) * 2014-08-01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穿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38336A (ja) * 2011-08-10 2013-02-21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
EP2808897B1 (en) * 2013-05-30 2021-06-30 IMEC vzw Tunne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reof
US8975123B2 (en) * 2013-07-09 2015-03-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a gate-swing broken-gap heterostructure
CN104617138B (zh) * 2015-01-26 2017-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2933A (zh) * 2008-12-30 2011-12-07 英特尔公司 隧道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74459A (zh) * 2013-09-06 2013-12-25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CN104201198A (zh) * 2014-08-01 2014-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隧穿晶体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19682A1 (zh) 2016-08-04
CN104617138A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7226B2 (en) Vertica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controlled overlap between gate electrode and source/drain contacts
KR20160011171A (ko) 열이온으로 오버드라이브된 터널 전계 효과 트랜지스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7924941B (zh)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2930A (zh) 具有凹陷沟道膜和突变结的mosfet
CN103779418B (zh) 一种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JP6043193B2 (ja) トンネルトランジスタ
WO2011066727A1 (zh) 混合材料反型模式全包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
WO2011066725A1 (zh) 混合晶向积累型全包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
WO2011066728A1 (zh) 混合材料积累型全包围栅cmos场效应晶体管
US9660027B2 (en) Expitaxially regrown heterostructure nanowire lateral tunne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EP2897172B1 (en) Tu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
US20150061010A1 (en) Structure for improved contact resistance and extension diffusion control
US20150243769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716551B (zh) 在双栅极fet中制造自对准源极和漏极接触件的方法
CN104332502B (zh) 一种互补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4617138B (zh)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9487A (zh) 体硅双向击穿保护双栅绝缘隧穿增强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8780812B (zh)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01374B (zh)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
CN103123899B (zh) FinFET器件制造方法
CN104659099B (zh) 垂直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2401A (zh)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CN210516733U (zh) 竖直型半导体器件
CN110970300B (zh) 堆叠环栅鳍式场效应管及其形成方法
KR20180021586A (ko) 수직 터널링 전계효과 트랜지스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