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05335A -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05335A
CN104605335A CN201510025772.5A CN201510025772A CN104605335A CN 104605335 A CN104605335 A CN 104605335A CN 201510025772 A CN201510025772 A CN 201510025772A CN 104605335 A CN104605335 A CN 104605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zymotic fluid
bacterium mushroom
preparation
lactobacill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257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05335B (zh
Inventor
蔡木易
谷瑞增
鲁军
陆路
潘兴昌
董哲
林峰
马勇
徐亚光
马永庆
金振涛
陈亮
刘文颖
魏颖
张海欣
刘艳
马涛
曹珂璐
姜思萌
王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
Priority to CN2015100257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05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05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5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05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05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82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fermen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将菌菇洗净破碎后,添加水得到菌菇液,向其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2)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后,接入肠膜明串珠菌进行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时,获得第一发酵液;3)向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加入碳源和氮源后,接入复合乳酸菌进行第二发酵,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当发酵液总糖含量低于3wt%时,获得第二发酵液;4)将所述第二发酵液混匀后离心,对离心上清液均质、灭菌后,制得菌菇发酵制品。本发明方案能在较短发酵时间内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

Description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菌菇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300年的《礼记·内则》中已有记载。据统计,可作蔬菜和保健食品用途的菌菇有600多种,常见的有木耳、香菇、杏鲍菇、平菇、灵芝、茶树菇、鸡腿菇、草菇、金针菇、口蘑和茯苓等。菌菇类食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肪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不仅具有开胃,健脾,安神,治疗痔疮,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而且在抗癌,降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等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效果。
菌菇通常以鲜食为主,也有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者尝试开发菌菇发酵制品,然而现有的制备果蔬发酵制品,例如饮料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例如:1)发酵时间长,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日本和台湾的酵素饮料,其发酵周期普遍为半年至三年,2)发酵结束时风味物质缺乏,导致尖酸严重,而为了克服该问题并且保证在较长的发酵时间内不染杂菌,通常需要将发酵液中糖控制在高达30-40%的水平,而如此高的糖含量,使得后期即使对发酵液再次调配也很难满足我们国家在GB28050中规定的低糖饮料中碳水化合物(糖)含量≤5%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法,能在较短发酵时间内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菌菇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酶解步骤、发酵步骤,以及发酵菌株,在较短发酵时间内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菌菇发酵制品,通过上述的发酵方法制成,具有较低糖含量、并且口感和风味优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菌菇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菌菇洗净破碎后,添加水得到菌菇液,向其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所述菌菇包括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
2)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后,接入肠膜明串珠菌进行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时,获得第一发酵液;
3)向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加入碳源和氮源后,接入复合乳酸菌进行第二发酵,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获得第二发酵液;
4)将所述第二发酵液混匀后离心,对离心上清液均质、灭菌后,制得菌菇发酵制品。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所述碳源为糖,所述氮源为胶原肽,所述无机盐为钙盐、磷酸盐、钾盐、锰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碳源、氮源以及无机盐的使用,一方面能满足肠膜明串珠菌、复合乳酸菌发酵的需要,另一方面不会对后期菌菇发酵制品的口感和风味产生不良影响。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菌菇与添加的水的重量比为1:1~2,将所述菌菇破碎至40~80目。一般情况下菌菇液的pH值为4~6,在该pH值条件下肠膜明串珠菌能正常发酵。而将菌菇破碎至40~80目,可以促进发酵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同时能保证最后获得的菌菇发酵制品的口感优良,例如有良好的粘滑度等。其中采用的菌菇原料为新鲜无变质的原料。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果胶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3单位,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3单位,并且控制所述酶解处理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2~4h。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所述菌菇中含有的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的比例以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只要保证其菌菇总重量与使用的酶的比例满足上述要求即可,例如所述菌菇中可以包括重量比为4:3:2:1的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控制在所述酶解液中,基于所述酶解液的总重,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5~10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3~0.8wt%,所述无机盐的添加量为0.1~0.3wt%,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发酵的温度为20~40℃,摇床转速为80~120r/min。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控制在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基于所述第一发酵液的总重,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3~5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3~0.8wt%,并且控制所述复合乳酸菌中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之间的重量配比为9:6:(5~9),所述第二发酵的温度为18~25℃。在第二发酵过程中,控制上述三种菌的比例,以及发酵时间和温度是保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酵、并且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的关键。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时,收集并获得第一发酵液。进一步的,可以在发酵液的pH值降低了0.5-0.7的范围内,收集并获得第一发酵液,在上述pH值范围内获得的第一发酵液有利于后期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并且该发酵过程的时间通常在15-30天。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收集并获得第二发酵液。进一步的,可以在发酵液的总糖含量在1-3wt%的范围内,收集并获得第二发酵液,在上述范围内获得的第二发酵液,经后续步骤获得的菌菇发酵制品口感好、风味独特。并且该发酵过程的时间通常在15-33天。
进一步的,在上述第二发酵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发酵过程中搅拌或不搅拌。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发酵过程中,每隔24小时搅拌60分钟,摇床转速为45-55r/min。控制上述搅拌条件,能进一步优化菌菇发酵制品的口感和风味。
进一步的,步骤4)中,离心的条件可以是2000-6000g,10-30分钟,灭菌可以采用发酵制品领域常用的超高温灭菌,巴氏灭菌等。
进一步的,控制在步骤2)中,每1000mL酶解液中所述肠膜明串珠菌的接种量为1×107~1×109
更进一步的,控制在步骤3)中,每1000mL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复合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107~1×109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接种所述肠膜明串珠菌、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之前,还包括在35-37℃条件下分别将上述菌株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10-12小时的步骤;
所述扩大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以重量计,0.05-0.22份的肽粉,2-5份的无机盐,以及0.1份的吐温80,以及90-97份的水;所述无机盐包括钠盐、钙盐、锰盐、钾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肽粉可以是胶原肽粉末。
进一步的,所述扩大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以重量计,0.1份的鱼皮胶原肽粉,3份的乙酸钠、0.01-0.15份的磷酸氢二钾,0.1份的吐温80,以及90份的水。
本发明采用上述扩大培养基是针对本申请发酵过程的具有特定组成的培养基,能实现对上述菌株状态的定向优化,使得在后期接种进酶解液或发酵液中之后,有利于实现发酵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并同时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菌菇发酵制品,按照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菌菇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能在较短发酵时间内如50-60天左右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能提高了菌菇发酵制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能满足GB28050中规定的低糖饮料中碳水化合物(糖)含量≤5%的要求。
2、本发明提供的菌菇发酵制品,含糖量低,口感好,风味优良,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复杂调配即可用于灌装,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添加剂的使用,获得健康、绿色的菌菇发酵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各实施例所采用的各菌株,胶原肽,以及果胶酶、纤维素酶均可商购获得。果胶酶-酶活力平均值为1-3万单位;纤维素酶的活力平均值为1-3万单位。
实施例1
1)菌菇破碎和制备酶解液
将菌菇(包括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洗净破碎至40目,添加水得到菌菇液,菌菇与添加的水的重量比为1:1,向其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控制所述果胶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单位,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单位,在40℃的温度下,酶解3h,获得酶解液。
2)第一发酵
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其中所述氮源为胶原肽;控制在所述酶解液中,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5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3wt%,所述无机盐的添加量为0.1wt%,然后接入肠膜明串珠菌,每1000mL酶解液中所述肠膜明串珠菌的接种量为1×107,在35℃温度下,100r/min的摇床转速下进行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了0.5时,制得第一发酵液;记录该第一发酵所用时间。
3)第二发酵
向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加入碳源和氮源,控制在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5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8wt%,然后接入复合乳酸菌进行第二发酵,每1000mL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复合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107,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比例为9:6:9的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然后在18℃条件下发酵,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记录该第二发酵所用时间。
4)获得菌菇发酵制品
将所述第二发酵液混匀后离心,以4000g离心力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均质、灭菌后,制得菌菇发酵制品。
5)结果: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得4)中获得的菌菇发酵制品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方法中酶解时间3小时,第一发酵用时26天,第二发酵用时31天,总时间约57天。
进一步,由10人组成的品尝组对上述菌菇发酵制品进行品尝评价,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1)菌菇破碎和制备酶解液
将菌菇(包括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洗净破碎至60目,添加水得到菌菇液,菌菇与添加的水的重量比为1:1.5,向其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控制所述果胶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5单位,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5单位,在45℃的温度下,酶解2h,获得酶解液。
2)菌株扩大培养
将肠膜明串珠菌、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分别在35-37℃条件下,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10-12小时,以对上述菌株进行定向优化;
所述扩大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以重量计,0.05-0.22份的肽粉,2-5份的无机盐,以及0.1份的吐温80,以及90-97份的水;所述无机盐包括钠盐、钙盐、锰盐、钾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3)第一发酵
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其中所述氮源为鱼皮胶原肽;控制在所述酶解液中,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8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5wt%,所述无机盐的添加量为0.15wt%,然后接入肠膜明串珠菌,每1000mL酶解液中所述肠膜明串珠菌的接种量为1×109,在20℃温度下,80r/min摇床转速下进行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了0.6时,制得第一发酵液;记录该第一发酵所用时间。
4)第二发酵
向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加入碳源和氮源,控制在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3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5wt%,然后接入复合乳酸菌进行第二发酵,每1000mL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复合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109,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比例为9:6:7的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然后在20℃条件下发酵,并且每隔24小时搅拌60分钟,摇床转速为45-55r/min,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2.5%时;记录该第二发酵所用时间。
5)获得菌菇发酵制品
将所述第二发酵液混匀后离心,以5000g离心力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均质、灭菌后,制得菌菇发酵制品。
6)结果: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4)中获得的菌菇发酵制品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方法中酶解时间2小时,第一发酵用时22天,第二发酵用时28天,总时间约50天。
进一步,由10人组成的品尝组对上述菌菇发酵制品进行品尝评价,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1)菌菇破碎和制备酶解液
将菌菇(包括4:3:2:1的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洗净破碎至80目,添加水得到菌菇液,菌菇与添加的水的重量比为1:2,向其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控制所述果胶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3单位,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3单位,在50℃的温度下,酶解4h,获得酶解液。
2)菌株扩大培养
将肠膜明串珠菌、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分别在35-37℃条件下,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10-12小时,以对上述菌株进行定向优化;
所述扩大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以重量计,0.1份的鱼皮胶原肽粉,3份的乙酸钠、0.01-0.15份的磷酸氢二钾,0.1份的吐温80,以及90份的水。
3)第一发酵
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其中所述氮源为胶原肽;控制在所述酶解液中,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10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8wt%,所述无机盐的添加量为0.3wt%,然后接入肠膜明串珠菌,每1000mL酶解液中所述肠膜明串珠菌的接种量为1×108,在40℃温度下,120r/min摇床转速下进行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了0.7时,制得第一发酵液;记录该第一发酵所用时间。
4)第二发酵
向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加入碳源和氮源,控制在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5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3wt%,然后接入复合乳酸菌进行第二发酵,每1000mL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复合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108,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比例为9:6:5的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然后在25℃条件下发酵,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记录该第二发酵所用时间。
5)获得菌菇发酵制品
将所述第二发酵液混匀后离心,以4000g离心力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均质、灭菌后,制得菌菇发酵制品。
6)结果: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方法测得4)中获得的菌菇发酵制品中的多糖含量,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方法中酶解时间3小时,第一发酵用时30天,第二发酵用时25天,总时间约55天。
进一步,由10人组成的品尝组对上述菌菇发酵制品进行品尝评价,结果见表1。
对照例1
发酵过程同时实施例1,不同在于,向所述酶解液和发酵液中添加的所述氮源为酪蛋白、牛肉膏、酵母粉;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比例为24:16:60的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
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时,第二发酵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分别记录发酵时间,并测定最终制成的发酵制品中总糖含量,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方法中酶解时间3小时,第一发酵用时50天,第二发酵用时100天,总时间约150天。
由10人组成的品尝组对上述菌菇发酵制品进行品尝评价,结果见表1。
对照例2
发酵过程同时实施例1,不同在于,向所述酶解液和发酵液中添加的所述氮源为酪蛋白、牛肉膏、酵母粉;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比例为12:8:80的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
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时,第二发酵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分别记录发酵时间;并测定最终制成的发酵制品中总糖含量,测定方法同实施例1,结果见表1。
本实施例方法中酶解时间3小时,第一发酵用时50天,第二发酵用时90天,总时间约140天。
由10人组成的品尝组对上述菌菇发酵制品进行品尝评价,结果见表1。
表1发酵过程参数测定及发酵制品打分结果
由表1结果可知:采用胶原肽作为氮源,以及采用特定比例范围的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可以显著缩短发酵时间,并获得具有较低糖含量、口感好、风味独特的菌菇发酵制品。在接种所述肠膜明串珠菌、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之前,在35-37℃条件下分别将上述菌株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10-12小时,有利于实现发酵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以及获得具有更优口感和风味的菌菇发酵制品。

Claims (10)

1.一种菌菇发酵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菌菇洗净破碎后,添加水得到菌菇液,向其中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进行酶解,获得酶解液,所述菌菇包括杏鲍菇、香菇、平菇和金针菇;
2)向所述酶解液中加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后,接入肠膜明串珠菌进行第一发酵,当发酵液的pH值降低0.5以上时,获得第一发酵液;
3)向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加入碳源和氮源后,接入复合乳酸菌进行第二发酵,所述复合乳酸菌包括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当发酵液的总糖含量低于3wt%时,获得第二发酵液;
4)将所述第二发酵液混匀后离心,对离心上清液均质、灭菌后,制得菌菇发酵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糖,所述氮源为胶原肽,所述无机盐为钙盐、磷酸盐、钾盐、锰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菌菇与添加的水的重量比为1:1~2,所述果胶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3单位,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每克菌菇液2~3单位,并且控制所述酶解处理的温度为40~50℃,时间为2~4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在所述酶解液中,基于所述酶解液的总重,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5~10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3~0.8wt%,所述无机盐的添加量为0.1~0.3wt%,并且控制所述第一发酵的温度为20~40℃,摇床转速为80~12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控制在所述第一发酵液中,基于所述第一发酵液的总重,所述碳源的添加量为3~5wt%,所述氮源的添加量为0.3~0.8wt%,并且控制所述复合乳酸菌中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之间的重量配比为9:6:(5~9),所述第二发酵的温度为18~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酵过程中,每隔24小时搅拌60分钟,摇床转速为45-55r/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在步骤2)中,每1000mL酶解液中所述肠膜明串珠菌的接种量为1×107~1×10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在步骤3)中,每1000mL所述第一发酵液中所述复合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107~1×1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种所述肠膜明串珠菌、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以及植物乳杆菌之前,还包括在35-37℃条件下分别将上述菌株在扩大培养基中培养10-12小时的步骤;
所述扩大培养基的组成包括:以重量计,0.05-0.22份的肽粉,2-5份的无机盐,以及0.1份吐温80,以及90-97份的水;所述无机盐包括钠盐、钙盐、锰盐、钾盐和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CN201510025772.5A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605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5772.5A CN104605335B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25772.5A CN104605335B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5335A true CN104605335A (zh) 2015-05-13
CN104605335B CN104605335B (zh) 2016-08-31

Family

ID=53140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25772.5A Active CN104605335B (zh) 2015-01-19 2015-01-19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05335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8563A (zh) * 2016-12-26 2017-06-20 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香辣酿香菇
CN107373022A (zh) * 2017-09-11 2017-11-2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猪饲料
CN107509901A (zh) * 2017-08-16 2017-12-26 大连工业大学 利用复配发酵剂制备风味食用菌汁的方法
CN107586642A (zh) * 2017-09-18 2018-01-16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变叶海棠制备变叶海棠果酒的方法
CN108719946A (zh) * 2018-05-17 2018-11-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乳酸发酵杏鲍菇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02892A (zh) * 2018-07-02 2018-11-30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藏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松茸和青杠菌的发酵型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36060A (zh) * 2019-06-24 2019-09-17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含活性乳酸菌的香菇固体速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4123A (zh) * 2021-01-12 2021-04-27 青海师范大学 一种活性乳酸菌芦苇菇奶片加工方法及智能加工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917A (zh) * 1999-10-28 2001-05-09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复合微生态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8646A (zh) * 2013-06-27 2014-12-31 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发酵真菌子实体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917A (zh) * 1999-10-28 2001-05-09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复合微生态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48646A (zh) * 2013-06-27 2014-12-31 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乳酸菌发酵真菌子实体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8563A (zh) * 2016-12-26 2017-06-20 阜阳市春天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香辣酿香菇
CN107509901A (zh) * 2017-08-16 2017-12-26 大连工业大学 利用复配发酵剂制备风味食用菌汁的方法
CN107373022A (zh) * 2017-09-11 2017-11-2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猪饲料
CN107586642A (zh) * 2017-09-18 2018-01-16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变叶海棠制备变叶海棠果酒的方法
CN108719946A (zh) * 2018-05-17 2018-11-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种乳酸发酵杏鲍菇酱及其制作方法
CN108902892A (zh) * 2018-07-02 2018-11-30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藏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松茸和青杠菌的发酵型调味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36060A (zh) * 2019-06-24 2019-09-17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含活性乳酸菌的香菇固体速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4123A (zh) * 2021-01-12 2021-04-27 青海师范大学 一种活性乳酸菌芦苇菇奶片加工方法及智能加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05335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5335B (zh) 一种菌菇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4442B (zh) 一种蓝莓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2159B (zh) 一种利用黄酒糟制备乳酸发酵饮料的方法
CN102613304B (zh) 一种富生物硒多益生菌发酵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820B (zh) 一种混合果蔬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39453A (zh) 一种具有提高的抗氧化性的米糠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206528A (zh) 一种核桃风味发酵乳的生产工艺
CN104544443A (zh) 一种牛蒡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816B (zh) 一种木瓜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56325A (zh) 一种含多酚的开菲尔菌发酵乳清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621913A (zh) 快速高效发酵保健豆豉的生产工艺
CN106173652A (zh) 红薯益生菌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119741B (zh) 食用菌豆奶和食用菌无糖豆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8965B (zh) 一种基于复合菌发酵生产低热量豆渣纤维饼干的方法
CN103215169B (zh) 一种三菌固定化发酵冬枣格瓦斯及其制备方法
CN1239090C (zh) 一种纳豆食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豆食品
CN116218748B (zh) 豌豆蛋白酸奶发酵剂及豌豆蛋白酸奶的制备方法
CN101803766A (zh) 一种发酵生产风味板栗仁的方法
CN106387652A (zh) 灵芝益生菌发酵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8148702A (zh) 一种果蔬发酵低醇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93205A (zh) 一种健康风味豆乳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CN114600966B (zh) 一种大米蛋白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3932A (zh) 一种发酵型玉米胚芽粕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22819B (zh) 一种菠萝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818B (zh) 一种草莓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15 Beijing, Jiuxianqiao Middle Road, building 24, No., building 6

Patentee after: China Food Fermentation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Beijing, Jiuxianqiao Middle Road, building 24, No., building 6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Food & Fermentation Indus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