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53317B - 液体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53317B
CN104553317B CN201410535705.3A CN201410535705A CN104553317B CN 104553317 B CN104553317 B CN 104553317B CN 201410535705 A CN201410535705 A CN 201410535705A CN 104553317 B CN104553317 B CN 104553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recoverer
liquid
injection apparatus
print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3570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53317A (zh
Inventor
佐佐木恒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553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53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533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6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infrared [IR] radiation or microwa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14Conditioning of the outside of ink supply systems, e.g. inkjet collector cleaning, ink mist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21Collecting waste ink; Collec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77Cooling or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002/16564Heating means therefor, e.g. for hot melt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射装置,由于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与背面侧对因液体的加热干燥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且还使之液化,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备:第一加热部(3),其对被喷射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第一回收部(6),其被设置在与通过第一加热部(3)而对所述液体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处的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5)对置的位置处;第二回收部(8),其被设置在与实施所述加热处理的部分处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7)对置的位置处,第一回收部(6)与第二回收部(8)具备:蒸气收集部(10(6))、(10(8)),其从蒸气取入口(9(6))、(9(8))对因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蒸气液化部(11(6))、(11(8)),其使该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

Description

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向被记录介质喷射液体,并对该被喷射后的液体进行加热从而使其干燥,且对产生的蒸气进行液化并回收的结构的液体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此种液体喷射装置的一个示例,可列举出以下的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喷墨式记录装置。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0033号公报)中有以下的记载。
设置有遮蔽部件,该遮蔽部件位于被输送的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对记录头、油墨干燥用的加热器及被记录介质进行覆盖,从而使通过所述加热器的加热而产生的油墨溶剂蒸气无法向外部扩散。在被所述遮蔽部件包围的空间内所产生的所述蒸气通过热交换器而以液体的形式被回收,从而防止蒸发出的溶剂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
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4258号公报)中有以下的记载。
在记录头的后段具备干燥装置,在该干燥装置内对记录后的被记录介质进行加热,并将所产生的蒸气聚集于外封装件内的上方并使之与散热片接触而结露。蒸气液化所产生的水滴通过盘子而被回收,并被导入至废液罐内。
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426号公报)中有以下的记载。
记载有用于如下目的的结构,即,在喷射式印刷装置中,从因油墨的干燥而产生的油与水的蒸气的混合物中仅对油的蒸气进行液化并分离,而使水蒸气在不发生液化的条件下向大气排出。
但是,专利文献1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蒸气回收仅考虑了对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上产生并上升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使之液化的情况。关于对在被记录介质的与记录面处于相反侧的背面侧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使之液化的情况,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虽然在利用油墨于布帛等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下,由于油墨的加热处理在被记录介质的背面侧也会产生不容忽视的程度的蒸气,但是这种问题根本就没有被考虑到。
在专利文献3中,虽然对分离水蒸气与油的蒸气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关于对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的部分的结构,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明。如果从图3所示的压印板305与打印滑架310及通气通道330之间的配置进行判断,则自然可以看出,与专利文献1及2相同,仅考虑了对在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产生并上升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使之液化的情况。
而且,关于对在被记录介质的与记录面处于相反侧的背面侧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且还使之液化的情况,既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而且,虽然在利用油墨于布帛等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在该背面侧也会产生不容忽视的程度的蒸气,但是这种问题完全没有被考虑。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300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425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4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喷墨式记录装置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在该被记录介质的记录面侧以及作为其相反面侧的背面侧,分别对由于对被喷射在被记录介质上的液体进行加热干燥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且还使之液化,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
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液体喷射部,其向具有第一面和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的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喷射液体;第一加热部,其对被喷射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第一回收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对置的位置处;第二回收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对置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回收部与第二回收部具备:蒸气收集部,其对通过所述第一加热部实施的对所述液体的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蒸气液化部,其使该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
此处,“第一回收部,其被设置在与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对置的位置处”在本说明书中以如下的含义被使用,即,只需用于收集因所述加热处理而产生蒸气的蒸气取入口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位置处即可,可以不将该第一回收部的全部构成部件都设置在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位置处。
“第二回收部,其被设置在与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对置的位置处”在本说明书中以如下的含义被使用,即,只需用于收集因所述加热处理而产生蒸气的蒸气取入口被设置在与所述第二面对置的位置处即可,可以不将该第二回收部的全部构成部件都设置在与所述第二面对置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第一回收部被设置在与通过所述第一加热部而实施所述加热处理的部分处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对置的位置处,第二回收部被设置在与通过所述第一加热部而实施所述加热处理的部分处的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对置的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具备从蒸气取入口对因所述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的蒸气收集部和使该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的蒸气液化部。
由此,在喷墨式记录装置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由于在被记录介质的液体喷射面侧以及作为其相反面侧的背面侧,分别对由于对被喷射在被记录介质上的液体进行加热干燥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且还使之液化,因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的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支承面相对于水平面以1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倾斜并被支承。
因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成为从倾斜状态的被记录介质向铅直上方的上升气流。因此,所述上升气流占据的区域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对于通过加热而实施所述加热处理的部分的面积变得较小。因此,能够将所述蒸气收集部所具备的所述蒸气取入口的尺寸相对于所述未发生倾斜的水平支承结构而设得较小。由此,能够实现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所述第二方式中,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以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所述蒸气液化部能够设定为如下的温度,即,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并使其他的蒸气液化的温度。
此处,“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在本说明书中以如下的含义被使用,即,不需要到使所有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而存留的程度,可以是一部分冷凝而液化。此外,“使其他的蒸气液化”以如下的含义被使用,即,不需要到使该蒸气全部冷凝而液化的程度,可以是一部分为蒸气。尽管如此,优选将该蒸气液化部的温度等的条件设定为,使水的蒸气与其他的蒸气以高分离率分离。
此外,被设定为“所述蒸气液化部能够设定为如下的温度,即,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并使其他的蒸气液化的温度”中的温度的部分为,该蒸气液化部的构成部件内的起到使蒸气液化的作用的部分。
根据本方式,在被喷射的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油墨的情况下,所述蒸气液化部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并使其他的蒸气液化。因此,能够从液化并回收的废液中将水去除。由于油墨的成分大多为水,因此如果水蒸气也发生液化并包含在废液中,则废液罐将在短时间内达到装满状态,因此需要使该废液罐的容量大型化。但是,根据本方式,由于将不会使周围的环境恶化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向环境中排出,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液的产生量,从而能够使废液罐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以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能够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
此处,被设定为“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能够被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中的温度的部分为,该蒸气液化部的构成部件内的起到使蒸气液化的作用的部分。
根据本方式,在被喷射的所述液体为含有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油墨的情况下,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被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该温度范围内,油墨中作为分散剂而被包含的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蒸气会液化,但水蒸气不会液化而以蒸气的状态存留。因此,能够从液化并回收的废液中将水去除。由于油墨的成分大多为水,因此如果水蒸气也发生液化并包含在废液中,则废液罐将在短时间内达到装满状态,因此需要使该废液罐的容量大型化。但是,根据本方式,由于将不会使周围的环境恶化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向环境中排出,因此能够在抑制有机溶剂向周围环境的排出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废液的产生量,从而能够使废液罐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蒸气液化部具备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的加热温度能够进行调节。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二加热部的加热温度能够进行调节,因此该蒸气液化部能够容易地应对液体的不同种类,而向用于使该液体的蒸气液化的合适的温度进行变更。
或者,在所述液体为所述油墨的情况下,容易地向用于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留存,并使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蒸气液化的合适的温度进行变更。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具有用于取入蒸气的蒸气取入口,并具备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使蒸气向所述蒸气收集部内移动的移动力的蒸气移动力产生部,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通过所述移动力而移动的蒸气的移动路径上。
根据本方式,由于通过蒸气移动力产生部而在所述蒸气收集部的蒸气取入口处产生使蒸气向该蒸气收集部内移动的移动力,因此通过所述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被引导至所述蒸气取入口,从而能够容易地收集在该蒸气收集部内。
此外,由于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通过所述移动力而移动的蒸气的移动路径上,因此能够高效地使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方式中,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为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在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上比所述蒸气取入口靠下游且比所述风扇靠上游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除了第六方式的作用效果之外,由于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在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上比所述蒸气取入口靠下游且比所述风扇靠上游的位置处,因此能够降低蒸气在该风扇的部分上发生结露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六方式中,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被设置在与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不同的位置处,且为通过气流而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在所述风扇所形成的气流的方向上比该风扇靠下游,且在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上比所述蒸气取入口靠下游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除了第六方式的作用效果之外,通过作为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的风扇被设置在与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不同的位置处的结构,也能够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并且,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降低蒸气在该风扇的部分上发生结露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所述蒸气取入口为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从上表面连通至下表面的连通孔,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侧所产生的蒸气穿过所述连通孔而趋向所述蒸气液化部。
根据本方式,第二回收部位于被记录介质的下侧。并且,在通过支承部件从下侧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状态下,该第二回收部能够将该连通孔作为所述蒸气取入口,而将在该被记录介质的作为与液体喷射面侧为相反侧的背面侧产生的蒸气收集在蒸气收集部内。
本发明的第十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和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使蒸气向所述蒸气收集部内移动的移动力的蒸气移动力产生部,所述蒸气取入口为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从上表面连通至下表面的连通孔,所述蒸气液化部由热传导率高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材料构成,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产生的使所述蒸气移动的移动力在相比所述支承部件热传导率较高的所述蒸气液化部中使得所述蒸气易于发生结露。
根据本方式,能够不像第七方式或第八方式那样利用风扇作为该蒸气移动力产生部,而是通过支承部件的热传导率与蒸气液化部的热传导率之差,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蒸气的移动力。通过该结构,也能够获得与第九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部的所述蒸气取入口被设置在因所述加热处理而蒸发的蒸气上升的位置处。
根据本方式,第一回收部位于被记录介质的上侧。并且,第一回收部能够有效地将在被记录介质的液体喷射面侧产生的蒸气从被设置在该蒸气上升的位置处的蒸气取入口收集在所述蒸气收集部内。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部能够将外部空气取入到所述蒸气收集部内。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一回收部能够将外部空气取入到所述蒸气收集部内,因此能够通过对该外部空气的取入量的调节,而简单地实施对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调节。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一方式或第十二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部的所述蒸气液化部被构成为多层,并且各层的液化温度不同。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一回收部的所述蒸气液化部被构成为多层,并且各层的液化温度不同,因此能够通过该多层结构来提高蒸气的液化效率。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针对从如下的区域产生的蒸气而设置的第三回收部,所述区域为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射部被喷射的区域,所述第三回收部具备对所述蒸气进行收集的蒸气收集部和使该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的蒸气液化部。
根据本方式,由于第三回收部对从液体自所述液体喷射部被喷射的区域所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且还使之液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四方式中,在在所述第三回收部的蒸气收集部中所收集的蒸气被输送至所述第一回收部中。
根据本方式,由于能够使第一回收部的蒸气液化部兼具第三回收部的蒸气液化部的职能,因此不需要设置第三回收部专用的蒸气液化部,从而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以及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十六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四方式中,所述第一加热部具备利用电磁波而使液体干燥的电磁波照射部。
根据本方式,由于利用红外线等电磁波对被喷射于被记录介质上的液体进行干燥,因此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的结构不会复杂化。
本发明的第十七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对蒸气液化后的空气中的蒸气量进行测量的浓度传感器。
根据本方式,通过利用所述浓度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来对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保证蒸气或有机溶剂无法存在于空气中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十八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中的至少一方在蒸气液化部上具备对蒸气气压进行测量的气压传感器。
根据本方式,通过利用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测定结果来对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进行设定,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蒸气或有机溶剂无法存在于空气中的状态。
本发明的第十九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对为了所述液体喷射部的维护而被喷射的液体进行存留的贮留部,该贮留部兼作蒸气在所述蒸气液化部中被液化而得到的废液的贮留部。
根据本方式,由于对为了所述液体喷射部的维护而被喷射的液体进行存留的贮留部兼作蒸气在所述蒸气液化部中被液化而得到的废液的贮留部,因此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以及小型化。
本发明的第二十方式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十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能够使用布帛以作为所述被记录介质。
此处,所谓“布帛”是指将棉、麻、丝、聚酯或将它们混合后而得到的材料等作为原线的布或织物等的纤维制品,例如,可列举出作为女式衬衫、男式衬衫、工作服等衣服的材料而被使用的细平布、平纹布等的纤维制品。
根据本方式,能够使用布帛以作为所述被记录介质。这种被记录介质易使所述蒸气穿过到该被记录介质的液体喷射面的相反侧。本发明在能够使用这种被记录介质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尤为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一部分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被记录介质的支承部件的简要透视图。
图3为表示作为油墨成分的水、2-吡咯烷酮(2P)、一缩二丙二醇的温度与蒸气气压的关系的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蒸气移动力产生部的简要俯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蒸气移动力产生部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第二回收部的一部分的简要透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第一回收部的简要侧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的第一回收部的简要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图1至图3)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此处,虽然对液体喷射装置为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当然并不限定于喷墨式记录装置。
本实施方式一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具备:记录执行部2,其具备作为液体喷射部的记录头1,该记录头1向被输送的作为被记录介质的被记录介质P喷射作为液体的油墨;第一加热部3,其对被喷射即喷出在被输送的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进行加热;第一回收部6,其被设置在与通过第一加热部3而对所述油墨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处的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5对置的位置处;第二回收部8,其被设置在与实施所述加热处理的部分4处的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7对置的位置处。并且,第一回收部6与第二回收部8具备:蒸气收集部10(6)、10(8),其从蒸气取入口9(6)、9(8)对由于所述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蒸气液化部11(6)、11(8),其使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将第一面5作为被喷出油墨的面的记录面5(使用与“第一面”相同的符号5),第二面7作为与记录面5处于相反侧的背面7(使用与“第二面”相同的符号7)来进行说明。
第一回收部6位于比第二回收部8靠上方的位置。即,第一回收部6被设置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5对置的位置处。此外,蒸气取入口9(6)被设置在由于加热处理而蒸发的蒸气上升的位置处。
此处,“被设置在蒸发的蒸气上升的位置处”以如下的含义被使用,即,不限定于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的正上方的位置,即使略微偏移,但只要是对上升而来的蒸气进行吸入的位置即可。
此外,第一回收部6具备在蒸气取入口9(6)处产生使蒸气向蒸气收集部10(6)的内侧移动的移动力的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6),蒸气液化部11(6)位于通过移动力而移动的蒸气的移动路径F(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6)为在所述蒸气取入口9(6)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113(6),蒸气液化部11(6)位于在蒸气的移动路径F(6)上比蒸气取入口9(6)靠下游且比风扇113(6)靠上游的位置处。
第二回收部8位于比第一回收部6靠下方的位置。即,第二回收部8被设置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5的相反侧的背面7对置的位置处。
另外,第二回收部8被构成为,具备从下方对所述被输送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4,蒸气取入口9(8)为被设置于支承部件14上的从上表面连通至下表面的连通口15,在被记录介质P的背面7侧产生的蒸气穿过连通口15而趋向蒸气液化部11(8)。
此外,第二回收部8具备在蒸气取入口9(8)处产生使蒸气向蒸气收集部10(8)的内侧移动的移动力的移动力产生部13(8),蒸气液化部11(8)位于通过移动力而移动的蒸气的移动路径F(8)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8)为在所述蒸气取入口9(8)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113(8),蒸气液化部11(8)位于在蒸气的移动路径F(8)上比蒸气取入口9(8)靠下游且比风扇113(8)靠上游的位置处。
第一回收部6的蒸气收集部10(6)由具有气流的蒸气取入口9(6)与出口16(6)的筒状体17构成,筒状体17的内部成为蒸气的移动路径F(6)。筒状体17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上设置有蒸气液化部11(6)。在蒸气液化部11(6)液化而得到的液体聚集在桶部18(6)中,并且通过省略图示的流道而向废液贮留部19(6)流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液化部11(6)由不锈钢制或铝制等的板材构成,而且具备能够对蒸气液化部11(6)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二加热部20(6)。当然,也可以为不具备第二加热部20(6),而是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的特性(热传导率)来实施蒸气的液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如使用铝制材料则较容易形成。
第二回收部8的蒸气收集部10(8)由具有通过被设置于支承部件14上的连通孔15而形成的蒸气取入口9(8)和被设置在风扇113(8)的近前的位置处的出口16(8)的箱状体21构成,箱状体21的内部成为蒸气的移动路径F(8)。在箱状体21的侧面上设置有蒸气液化部11(8)。在蒸气液化部11(8)中液化而得到的液体聚集在桶部18(8)内,并且通过流道22而向废液贮留部19(8)流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液化部11(8)由不锈钢制或铝制等的板材构成,而且具备能够对蒸气液化部11(8)的温度进行调节的第二加热部20(8)。当然,也可以为不具备第二加热部20(8),而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的特性(热传导率)来实施蒸气的液化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如使用铝制材料则较容易形成。
第一加热部3只要能够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加热则全部均能够适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具备利用电磁波来干燥液体的电磁波照射部12的部件构成。作为电磁波,优选为使用红外线,并且其波长为0.76~1000μm。通常,红外线根据波长而进一步被区分为近红外线、中红外线、远红外线,虽然区分的定义有各种方式,但基本上波长区域为0.78~2.5μm、2.5~4.0μm、4.0~1000μm。
通过由电磁波照射部12实施的电磁波照射而实施被记录介质P的加热处理的部分4被加热到100℃~120℃左右,从而对被喷出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所述油墨进行加热处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能够应用于作为被记录介质P而采用具有通气性从而使蒸气穿过的材质的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在纸张之外的布帛上进行记录。
此处,所谓“布帛”是指将棉、麻、丝、或将它们混合后而得到的材料等作为原线的布或织物等的纤维制品,例如,可列举出作为女式衬衫、男式衬衫、工作服等衣服的材料而被使用的细平布、平纹布等的纤维制品。此外,也可以是化学纤维的人造纤维、铜铵纤维、富强纤维、醋酸纤维、三醋酯纤维、普罗米克斯、尼龙、聚酯、丙烯酸、聚化乙烯及聚氨酯。也可以使用涂布纸等被实施了表面涂层的纸、背面剥离薄膜、人造纤维、合成纸等。
在被记录介质P为布帛的情况下,蒸气易穿过到被记录介质P的与记录面5相反的背面7侧。因此,在背面7侧也会产生蒸气。在被记录介质P为纸张的情况下,虽然背面7侧的蒸气的产生较少,但根据纸张的种类(纤维密度较低的情况等),也会在背面7侧产生蒸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构成的第二回收部8,从而也对在被记录介质P的背面7侧产生的蒸气进行回收。
如图1所示,虽然本实施方式中,是对如下的结构进行说明,即,第一回收部6的全部构成部件被设置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5对置的位置处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作为本申请发明,只需用于收集由于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的蒸气取入口9(6)被设置在与第一面5对置的位置处即可,可以不将第一回收部6的全部构成部件均设置在与第一面5对置的位置处。
同样,虽然是对如下的结构进行说明,即,第二回收部8的全部构成部件被设置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7对置的位置处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作为本申请发明,只需用于收集由于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的蒸气取入口9(8)被设置在与第二面7对置的位置处即可,可以不将第二回收部8的全部构成部件均设置在与第二面7对置的位置处。
对连通孔15的形状等不进行特别限定,只要是圆形、多边形、其他能够使蒸气穿过的结构则都可以。
如图2所示,作为连通孔15的优选的结构示例,可列举出将至少一部分直径在0.3mm以下的线状部件排列成格子形状而构成的四边形。从蒸气的结露的观点出发,虽然结露时需要固定的面积的区域,但由于使用至少一部分直径在0.3mm以下的线状部件来构成连通孔15,从而能够减小连通孔15之外的面积。由此,能够高精度地抑制蒸气在支承部件14中的与被记录介质P接触的接触部分上发生结露的情况。
此外,相对于支承部件14的连通孔15的开口率优选在40%以上。其原因在于,易于使蒸气经由连通孔15而进行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记录头1被喷出的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以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当然并不限定于这种油墨。
另外,蒸气液化部11(6)、11(8)被设定为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并使其他的蒸气液化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如图3所示的作为油墨成分的水、2-吡咯烷酮、一缩二丙二醇的温度与蒸气气压的关系,将蒸气液化部11(6)、11(8)的温度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即,以从蒸气中对水溶性有机溶剂进行液化而将其分离,而使水以水蒸气的状态向环境排出的方式进行温度设定。另外,所述温度被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的部分为,蒸气液化部11(6)、11(8)的构成部件内的起到使蒸气液化的作用的部分。
另外,也可以设定为低于上述温度的温度,以使水的蒸气和其他的蒸气均液化。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一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收部6被设置在与通过第一加热部3而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处的被记录介质P的第一面5对置的位置处,第二回收部8被设置在与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处的被记录介质P的第二面7对置的位置处。并且,第一回收部6与第二回收部8具备从蒸气取入口9(6)、9(8)对由于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的蒸气收集部10(6)、10(8),和对收集起来的蒸气进行液化的蒸气液化部11(6)、11(8)。
由此,在喷墨式记录装置等的液体喷射装置中,由于在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5侧以及作为其相反面侧的背面7侧,分别对由于对被喷出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进行加热干燥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且还使之液化,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喷射的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油墨,蒸气液化部11(6)、11(8)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并使其他的蒸气液化。因此,能够从液化并回收的废液中将水去除。由于油墨的成分大多为水,因此如果水蒸气也发生液化并包含在废液中,则废液罐将在短时间内达到装满状态,因此需要使废液贮留部19(6)、19(8)的容量大型化。
但是,根据本方式,由于将不会使周围的环境恶化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向环境中排出,因此能够在对有机溶剂的排出进行抑制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废液的产生量,从而能够使废液贮留部19(6)、19(8)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液化部11(6)、11(8)的温度被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在该温度范围内,油墨中作为分散剂而被包含的水溶有机溶剂的蒸气会液化,但水蒸气不会液化而以蒸气的状态存留。因此,能够从液化并回收的废液中将水去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将不会使周围的环境恶化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向环境中排出,因此能够大幅度地减少废液的产生量,从而能够使废液贮留部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加热部20(6)、20(8)能够对加热温度进行调节,因此蒸气液化部11(6)、11(8)能够容易地应对液体的种类的不同,而向用于使该液体的蒸气液化的合适的温度进行变更。
即,在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有机溶剂的油墨的情况下,容易地向用于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留存,并使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蒸气液化的合适的温度进行变更。或者,在使水的蒸气或水溶性有机溶剂的蒸气均液化的情况下,也容易向该合适的温度进行变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6)、13(8)而在蒸气收集部10(6)、10(8)的蒸气取入口9(6)、9(8)处产生使蒸气向该蒸气收集部10(6)、10(8)的内侧移动的移动力,因此通过所述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被引导至所述蒸气取入口9(6)、9(8),从而能够容易地收集在该蒸气收集部10(6)、10(8)内。
此外,由于蒸气液化部11(6)、11(8)位于通过所述移动力而移动的蒸气的移动路径F(6)、F(8)上,因此能够高效地使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6)、13(8)为在蒸气取入口9(6)、9(8)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113(6)、113(8),蒸气液化部11(6)、11(8)位于在蒸气的移动路径F(6)、F(8)上比蒸气取入口9(6)、9(8)靠下游且比风扇113(6)、113(8)靠上游的位置处。因此能够降低蒸气在风扇(6)、113(8)的部分上发生结露的可能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回收部8位于被记录介质P的背面7侧。并且,在通过支承部件14从下侧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状态下,第二回收部8能够将连通孔15作为蒸气取入口9(8),而将在被记录介质P的作为记录面5的相反侧的背面7侧产生的蒸气收集在蒸气收集部10(8)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回收部6位于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5侧。并且,第一回收部6能够有效地将在被记录介质P的记录面5侧产生的蒸气从被设置在该蒸气的上升的位置处的蒸气取入口9(6)收集在蒸气收集部10(6)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加热部3具备利用电磁波而使液体干燥的电磁波照射部12。
因此,由于利用红外线等电磁波对被喷射于被记录介质P上的液体进行干燥,因此实施加热处理部分的结构不会复杂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用布帛作为被记录介质P。该布帛易使蒸气穿过至记录面5的相反侧。本发明在能够使用这种被记录介质P的液体喷射装置中尤为有效。
实施方式二(图4)
以下,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通过第一加热部3而对油墨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处的被记录介质P相对于省略该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图示的设置面(通常为水平的地面),以10°以上60°以下的范围倾斜并被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二中,第一回收部6与第二回收部8与实施方式一基本为相同的结构。除了第二回收部8的支承部件14为所述倾斜结构这一点,以及与该倾斜构造相应的设计变更的点之外,与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由于加热处理而从倾斜状态的被记录介质P产生的蒸气成为向铅直方向上方的上升气流。因此,所述上升气流占据的区域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对于通过加热而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4的面积变得较小。因此,能够使第一回收部6具备的蒸气取入口9(6)的尺寸相对于所述未发生倾斜的水平支承结构而设得较小。由此,能够实现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二中,还具备针对于从油墨自记录头1被喷出的区域24所产生的蒸气而设置的第三回收部23,第三回收部23具备对蒸气进行收集的蒸气收集部10(23)和使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的蒸气液化部。
记录头1虽然为通过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扫描方向B上进行往复移动来进行记录的串行式记录头,但也可以采用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设置有多个喷出油墨的喷嘴的所谓行式头。
此处,所谓“行式头”以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方向A交叉的方向上所形成的喷嘴的区域能够覆盖被记录介质P的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整体的方式而被设置。所述行式头被使用于将记录头或被记录介质中的一方固定并使另一方移动从而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另外,行式头的所述交叉方向上的喷嘴的区域也可以不能对记录装置所对应的全部被记录介质P的所述交叉方向上的整体进行覆盖。此外,也可以不使记录头或被记录介质的一方固定而使双方均能够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气收集部10(23)由包围油墨从记录头1被喷出的区域24、记录头1、以及对区域24进行加热的第三加热部25的围壁体26构成。另外,围壁体26并非是将内部完全密封的结构。例如具备用于使被记录介质P通过的开口(蒸气取入口)。即,在以能够使从区域24产生的蒸气几乎无法向外部泄漏的方式而对其进行收集的含义下的包围结构。
为了在区域24内使被喷出在被记录介质P上的油墨的挥发成分的一部分蒸发,第三加热部25由电磁波照射式的加热器构成,所述电磁波照射式的加热器对能够将区域24加热到50℃~60℃左右的红外线等电磁波进行照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二中,为在第三回收部23的蒸气收集部10(23)中所收集的蒸气被输送至第一回收部6。即,为第一回收部6的蒸气液化部11(6)兼具第三回收部23的蒸气液化部的职能的结构。
由此,不需要设置第三回收部23专用的蒸气液化部,从而能够实现部件件数的减少以及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为设置第三回收部23专用的蒸气液化部的结构。
在图4中,符号F(23)表示从油墨自记录头1被喷出的区域24产生的蒸气的移动路径。该蒸气的移动路径F(23)中的蒸气的移动力是基于第一回收部6的风扇113(6)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在本实施方式二中,由于第三回收部23对从油墨自记录头1被喷出的区域24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并液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蒸气向周围环境的排出。
本实施方式二的喷墨式记录装置具备安置部27,所述安置部27以能够送出用于实施记录的被记录介质P的方式对卷筒R1进行安置。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使用了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以作为被记录介质P,但并不限定于使用这种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使用单页式的被记录介质。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在向输送方向A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时,安置部27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
此外,本实施方式二的记录装置具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具备用于向输送方向A对卷筒式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输送的未图示的多个输送辊。通过安置部27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并且输送机构的未图示的多个输送辊进行旋转,且收卷部28向旋转方向C进行旋转,从而被记录介质P向输送方向A被进行输送。该被输送时的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路径为该被记录介质P的输送路径。在图4中,符号29为被输送的被记录介质P的张力调节部。
实施方式三(图5、图6)
以下,参照图5及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三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第二回收部8以如下的方式所构成。即,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8)为位于与蒸气的移动路径F(8)不同的位置处,即被设置在移动路径F(8)的上游的外侧,并通过气流E而在蒸气取入口9(8)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113(8),蒸气液化部11(8)位于在风扇113(8)所形成的气流E的方向上比风扇113(8)靠下游且在蒸气的移动路径F(8)上比蒸气取入口9(8)靠下游的位置处。
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的第二回收部8的为如下结构,即,作为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8)的风扇113(8)位于移动路径F(8)上的下游侧,并直接利用其吸引力。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回收部8而在与输送方向A交叉且相对于支承部件14的表面而大致平行的方向上产生气流E。另外,其结构为,通过该方向的气流E,而在从支承部件14的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一侧经由连通孔15而朝向作为支承部件14的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方向上产生蒸气的流动。另外,为了防止气流E在连通孔15中回流而向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一侧流动,优选为在回流防止结构,例如增加在使连通孔15的朝向向不易产生回流的方向倾斜等方面上花费心思。
所述蒸气在通过气流E在从支承部件14的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一侧经由连通孔15而趋向支承部件14的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一侧的相反侧之后,在蒸气移动路径F(8)上流动并与蒸气液化部11(8)接触,从而液化。并且通过液化而得到的液体通过顺着蒸气液化部11(8)的表面流动,而向废液贮留部30流下。
另外,本实施方式具备对在蒸气液化部11(8)中未完全液化的蒸气进行捕集的过滤器29。但是,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三中,即使通过将形成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8)的风扇113(8)设置在与蒸气的移动路径F(8)不同的位置上的结构,也能够在蒸气取入口9(8)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并且,即使通过该结构,也能够降低蒸气在风扇113(8)的部分上发生结露的可能性。
实施方式四(图7、图8)
以下,参照图7及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四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第二回收部8以如下的方式所构成。
即,本实施方式四的第二回收部8具备位于比第一回收部6靠下侧的位置处,并且从下侧对所述被输送的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14、和移动力产生部13(8),所述移动力产生部13(8)在蒸气取入口9(8)处产生使蒸气向蒸气收集部10(8)内移动的移动力。
另外,为如下结构,即,蒸气取入口9(8)为被设置于支承部件14上的从上表面连通至下表面的连通孔15,蒸气液化部11(8)由热传导率高于支承部件14的材料31构成,由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8)产生的使所述蒸气移动的移动力在相比支承部件(14)热传导率较高的蒸气液化部11(8)中使得所述蒸气易于发生结露。
在本实施方式四中,支承部件14与蒸气液化部11(8)以隔开间隔L1的方式而被配置。该间隔L1优选在2mm以上且20mm以下。此外,蒸气液化部11(8)由铝制材料形成,支承部件14由不锈钢材料形成。当然不限定于该组合。
在本实施方式四中,能够不像所述实施方式那样利用风扇以作为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3(8),而是通过支承部件14的热传导率与蒸气液化部11(8)的热传导率之差,在蒸气取入口9(8)处产生蒸气的移动力。通过该结构,也能够与所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对蒸气进行回收。
实施方式五(图9)
以下,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五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五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第一回收部6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五的第一回收部6在蒸气收集部10(6)上设置有能够将外部空气32取入到蒸气收集部10(6)内的通气孔33。在蒸气液化部11(6)上还设置有翼片34,其用于扩大与蒸气的接触面积。图9中的符号37为辅助风扇。
由此,由于第一回收部6能够将外部空气取入到蒸气收集部10(6)内,因此能够通过对外部空气的取入量的调节,而简单地实施对蒸气液化部11(6)的温度调节。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五中,第一回收部6在比风扇113(6)的位置靠上游的位置处具备对蒸气液化后的空气中的蒸气量进行测量的浓度传感器35。作为浓度传感器35,具体可列举出氧化锆式高温湿度计、长波长铟镓砷光电二极管、红外LED等。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回收部8上设置浓度传感器35。
由此,通过利用浓度传感器35的测定结果来对蒸气液化部11(6)的温度进行设定,由此能够保证蒸气或有机溶剂无法存在于空气中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五中,第一回收部6在蒸气液化部11(6)上且在比风扇113(6)的位置靠上游的位置处还具备对蒸气气压进行测量的气压传感器36。作为气压传感器36,可具体列举出水晶压力传感器、MEMS(微机电系统)气压传感器等。当然也可以在第二回收部8上设置气压传感器36。
实施方式六(图10)
以下,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六所涉及的喷墨式记录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六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第一回收部6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本实施方式六的第一回收部6为如下结构,即,蒸气液化部11(6)被构成为多层,并且各层的液化温度不同。例如第一层38被设定为30℃,第二层39被设定为50℃,第三层40被设定为70℃。图10中符号41为外部空气取入用的风扇。
在本实施方式六中,第一回收部6的蒸气液化部11(6)由具有多层的分层结构所构成,并且各层的液化温度不同,因此能够通过该多层结构来提高蒸气的液化效率。
符号说明
1…记录头;2…记录执行部;3…第一加热部;4…实施加热处理的部分;5…第一面(记录面);6…第一回收部;7…第二面(背面);8…第二回收部;9(6)、9(8)…蒸气取入口;10(6)、10(8)…蒸气收集部;11(6)、11(8)…蒸气液化部;12…电磁波照射部;13(6)、13(8)…蒸气移动力产生部;14…支承部件;15…连通孔;16(6)、16(8)…出口;17…筒状体;18(6)、18(8)…桶部;19(6)、19(8)…废液贮留部;20(6)、20(8)…第二加热部;21…箱状体;22…流道;23…第三回收部;24…油墨被喷出的区域;25…第三加热部;26…围壁体;27…安置部;28…收卷部;29…张力调节部;30…废液贮留部;31…热传导率高的材料;32…外部空气;33…通气孔;34…翼片;35…浓度传感器;36…气压传感器;37…辅助风扇;38…第一层;39…第二层;40…第三层;41…外部空气取入用的风扇;113(6)、113(8)…风扇;P…被记录介质;R1…被记录介质的卷筒。

Claims (19)

1.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射部,其向具有第一面和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的被记录介质的所述第一面喷射液体;
第一加热部,其对被喷射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上的所述液体进行加热;
第一回收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一面对置的位置处;
第二回收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对置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均具备:
蒸气收集部,其对通过所述第一加热部实施的对所述液体的加热处理而产生的蒸气进行收集;
蒸气液化部,其使该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
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以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
所述蒸气液化部的温度能够设定在40℃~65℃的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
所述支承部件的对所述被记录介质的支承面相对于水平面以1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倾斜并被支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为含有水与水溶性有机溶剂以作为液体成分的油墨,
所述蒸气液化部能够设定为如下的温度,即,使水的蒸气以水蒸气的状态存留,并使其他的蒸气液化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气液化部具备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加热部的加热温度能够进行调节。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均具有用于取入蒸气的蒸气取入口,并具备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使蒸气向所述蒸气收集部内移动的移动力的蒸气移动力产生部,
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通过所述移动力而移动的蒸气的移动路径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为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
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在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上比所述蒸气取入口靠下游且比所述风扇靠上游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被设置在与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不同的位置处,且为通过气流而在所述蒸气取入口处产生吸引力从而形成蒸气的移动状态的风扇,
所述蒸气液化部位于在所述风扇所形成的气流的方向上比该风扇靠下游,且在所述蒸气的移动路径上比所述蒸气取入口靠下游的位置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
所述第二回收部的所述蒸气取入口为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从上表面连通至下表面的连通孔,
在所述被记录介质的第二面侧所产生的蒸气穿过所述连通孔而趋向所述蒸气液化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被记录介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
所述第二回收部的所述蒸气取入口为被设置于所述支承部件上的从上表面连通至下表面的连通孔,
所述蒸气液化部由热传导率高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材料构成,
所述蒸气移动力产生部产生的使所述蒸气移动的移动力在相比所述支承部件热传导率较高的所述蒸气液化部中使得所述蒸气易于发生结露。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收部的所述蒸气取入口被设置在因所述加热处理而蒸发的蒸气上升的位置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收部能够将外部空气取入到所述蒸气收集部内。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收部的所述蒸气液化部被构成为多层,并且各层的液化温度不同。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针对从如下的区域产生的蒸气而设置的第三回收部,所述区域为液体从所述液体喷射部被喷射的区域,
所述第三回收部具备对所述蒸气进行收集的蒸气收集部和使该收集起来的蒸气液化的蒸气液化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回收部的蒸气收集部中所收集的蒸气被输送至所述第一回收部中。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热部具备利用电磁波而使液体干燥的电磁波照射部。
1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对蒸气液化后的空气中的蒸气量进行测量的浓度传感器。
1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收部与所述第二回收部中的至少一方在蒸气液化部上具备对蒸气气压进行测量的气压传感器。
1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为了所述液体喷射部的维护而被喷射的液体进行存留的贮留部,
该贮留部兼作蒸气在所述蒸气液化部中被液化而得到的废液的贮留部。
1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喷射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使用布帛以作为所述被记录介质。
CN201410535705.3A 2013-10-11 2014-10-11 液体喷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3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13971 2013-10-11
JP2013213971A JP6249157B2 (ja) 2013-10-11 2013-10-11 液体噴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3317A CN104553317A (zh) 2015-04-29
CN104553317B true CN104553317B (zh) 2017-12-19

Family

ID=51687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3570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53317B (zh) 2013-10-11 2014-10-11 液体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52571B2 (zh)
EP (1) EP2860035B1 (zh)
JP (1) JP6249157B2 (zh)
CN (1) CN1045533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5247B2 (ja) 2014-12-04 2020-01-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乾燥装置、記録装置及び蒸気除去装置
JP6531423B2 (ja) * 2015-02-24 2019-06-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KR102098575B1 (ko) 2016-03-04 2020-04-09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경화 장치
JP6790505B2 (ja) * 2016-06-29 2020-11-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6218237B (zh) * 2016-09-26 2018-06-15 长沙巨龙湘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湘绣绣布打印的打印机
JP7081244B2 (ja) * 2018-03-19 2022-06-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回収装置、液体付着装置、液体回収装置の液体回収方法、及び液体回収プログラム
JP7016482B2 (ja) * 2018-03-19 2022-0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燥装置、印刷装置
JP7143644B2 (ja) * 2018-06-25 2022-09-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乾燥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CN109986886B (zh) * 2019-04-16 2020-03-20 绍兴汇聚数码印花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直喷印花机
JP7437929B2 (ja) * 2019-12-23 2024-02-26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0033A (ja) 1992-06-03 1993-12-14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664159A (ja) 1992-08-20 1994-03-08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溶剤捕集装置
JPH1114258A (ja) 1997-06-26 1999-01-22 Canon Inc 記録媒体の乾燥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1320856A (ja) * 1998-05-19 1999-11-24 Konica Corp 液体吐出プリンタおよびプリント媒体
JP4057759B2 (ja) 2000-03-30 2008-03-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写真装置
US6397488B1 (en) * 2000-06-15 2002-06-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ying printing composition on a print medium
JP2003145737A (ja) * 2001-11-13 2003-05-21 Toshiba Tec Corp 記録装置
US6643220B2 (en) 2002-03-21 2003-11-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apor handling in printing
JP2004181672A (ja) 2002-11-29 2004-07-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4230709A (ja) 2003-01-30 2004-08-1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ITMO20030095A1 (it) 2003-04-04 2004-10-05 Dal Pont Engineering S R L Apparato per la polimerizzazione di inchiostri e vernici su supporti
JP2006095774A (ja) 2004-09-28 2006-04-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75644A (ja) * 2004-12-21 2006-07-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01078A (ja) * 2005-06-22 2007-01-11 Fujifilm Holdings Corp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方法
JP2008158218A (ja) 2006-12-22 2008-07-10 Fuji Xerox Co Ltd 熱処理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GB0723475D0 (en) * 2007-11-29 2008-01-09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Ink jet printing
JP4596028B2 (ja) 2008-03-27 2010-12-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292130A (ja) 2008-06-09 2009-12-17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5251479B2 (ja) 2008-12-16 2013-07-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305152B2 (ja) * 2009-02-13 2013-10-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451221B2 (ja) * 2009-07-09 201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488205B2 (ja) 2009-11-09 2014-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03826B2 (ja) 2010-06-22 2015-04-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453337B2 (ja) * 2011-03-29 2014-03-2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45717B2 (ja) * 2011-08-22 2016-01-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970689B2 (ja) * 2012-02-13 2016-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乾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53317A (zh) 2015-04-29
EP2860035A1 (en) 2015-04-15
US9352571B2 (en) 2016-05-31
JP2015074216A (ja) 2015-04-20
US20150103117A1 (en) 2015-04-16
EP2860035B1 (en) 2018-07-04
JP6249157B2 (ja) 2017-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3317B (zh) 液体喷射装置
US9623676B2 (en) Medium drying device, medium dry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vapor removing device
CN103987441B (zh) 气液接触装置、蒸馏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
US6553689B2 (en) Vapor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00188469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3640334B (zh) 记录装置
DE170806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Atemgeraetes
CN206086000U (zh) 一种玻璃喷绘设备
CN104339848B (zh) 记录装置以及干燥方法
US7918038B2 (en) Vapor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113943A (zh) 面向下的打印设备和方法
CN102950891A (zh) 记录装置
DE412026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ntfeuchtung von feuchtluft
DE3444530A1 (de) Hohlraumempfaenger fuer konzentrierte sonnenstrahlung
CN107356091A (zh) 一种多只干燥机与热泵机组联合设置的烘干装置
CN207388610U (zh) 一种印刷机
AU2018284198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ying a moist compressed gas and a compressor installation provided with such a device
US10173440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US4981021A (en) Heat exchang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207449391U (zh) 一种印刷机
KR102565163B1 (ko) 유기용제 회수기능을 갖는 시트 건조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시트 가공장치
CN210026687U (zh) 印刷机
CN207180288U (zh) 一种多只干燥机与热泵机组联合设置的烘干装置
DE102018205890A1 (de) Kontinuierlich arbeitende Wasser-Gewinn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7757105A (zh) 一种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