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38174A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538174A CN104538174A CN201410839200.6A CN201410839200A CN104538174A CN 104538174 A CN104538174 A CN 104538174A CN 201410839200 A CN201410839200 A CN 201410839200A CN 104538174 A CN104538174 A CN 1045381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flying trident
- wire
- sending device
- coi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绕线机,其包括飞叉轴、飞叉、送线装置、压线装置、第一主轴及绕线轴。飞叉固定于飞叉轴,绕线轴安装于第一主轴,线材穿过飞叉轴到达飞叉,送线装置运动到飞叉的位置夹住线材并相对飞叉运动到预定的位置,压线装置夹持飞叉和送线装置之间的线材,飞叉轴相对绕线轴转动以在绕线轴上绕制线圈,第一主轴和绕线轴转动以在绕线轴上绕制线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和绕线方法,利用飞叉轴先单独转动绕制一部分线圈,再利用飞叉轴和第一主轴均转动绕制另一部分线圈,使得本发明的绕线机一次可以绕制N联线圈,以使N联线圈直接应用于变压器,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机,特别涉及一种N联线圈的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脑等,均需要使用变压器,而变压器中又需要使用线圈,为了提高变压器的功率,常常需要多个线圈同时使用于变压器中。而现有的绕线机在绕线时,线材从一个方向进给,然后由单个绕线轴完成绕线,通过这种方式只能绕制单个线圈,不能一次绕制多联线圈,使用时,必须将多个线圈连接后使用于变压器中,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可绕制N联线圈的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机,用于绕制N联线圈。所述绕线机包括飞叉轴、飞叉、送线装置、压线装置、第一主轴及绕线轴,所述飞叉固定于所述飞叉轴,所述绕线轴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线材穿过所述飞叉轴到达所述飞叉,所述送线装置运动到所述飞叉的位置夹住所述线材并相对所述飞叉运动到预定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持所述飞叉和所述送线装置之间的线材,所述飞叉轴相对所述绕线轴转动以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线圈,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绕线轴转动以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线圈。
其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二主轴,所述飞叉轴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二模具安装于所述飞叉轴,所述第一模具安装所述第一主轴。
其中,在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时,所述飞叉轴的转速是所述第一主轴转速的两倍。
其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第二模具。
其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定位轴和定位马达,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飞叉轴,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定位轴并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马达驱使所述定位轴转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用于绕制N联线圈。所述绕线方法包括:线材穿过飞叉轴到达飞叉;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的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转动在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转动在所述绕线轴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所述飞叉轴和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第N个线圈的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及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其中,当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时,所述飞叉轴的转速是所述第一主轴的转速的两倍。
其中,在绕制第K组线圈时,第K-1组线圈移动至所述压线装置由所述送线装置夹住线材,所述压线装置打开下降后所述送线装置向前移动直至绕制完所述第K组线圈,其中K为大于等于2并小于N的整数。
其中,在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之前,定位装置定位第二模具。
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用于绕制N联线圈。所述绕线方法包括:线材穿过飞叉轴到达飞叉;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转动在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转动在所述绕线轴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所述飞叉轴和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压线装置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及所述飞叉轴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和绕线方法,利用飞叉轴单独转动绕制部分线圈,再利用飞叉轴和第一主轴均转动绕制另一部分的线圈,使得本发明的绕线机一次可以绕制N联线圈,从而可以将N联线圈直接应用于变压器而不需要将单个的线圈连接后才能应用于变压器,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一次只能绕制一个线圈在使用时必须将多个线圈连接后才能用于变压器而导致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l是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绕线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圆III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圆IV的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第一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第二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定位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种绕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绕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 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100,用于绕制N联线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N联线圈为质数联线圈,其中第一个线圈和第N个线圈为单层线圈,第二个线圈到第N-1个线圈为双层线圈。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N联线圈为偶数联线圈。
请参考图1至图4,所述绕线机100包括飞叉轴10、飞叉20、送线装置30、压线装置40、第一主轴50及绕线轴60,所述飞叉20固定于所述飞叉轴10,所述绕线轴60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50。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到所述飞叉20的位置夹住所述线材并相对所述飞叉20运动到预定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持所述飞叉20和所述送线装置30之间的线材,所述飞叉轴10相对所述绕线轴60转动以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线圈,所述第一主轴50和所述绕线轴60转动以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线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绕制所述多联线圈时,线材穿过所述飞叉轴10到达所述飞叉20,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并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所述飞叉轴10和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N个线圈的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N个线圈由飞叉轴10转动在绕线轴60上绕制而成。此时,绕制第N个线圈的步骤为: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压线装置40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绕制第一个线圈,送线装置30的预定位置为N联线圈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当绕制第N个线圈时,送线装置30的预定位置为第N个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或压线装置40的位置。当绕制第二个线圈至第N-1个线圈时,送线装置30的预定位置为所述第二个线圈至第N-1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个线圈和第N个线圈为单层线圈,第二个线圈至第N-1线圈为双层线圈。
本发明的绕线机100利用飞叉轴10单独转动绕制部分线圈,再利用飞叉轴10和第一主轴50均转动绕制其它的线圈,使得本发明的绕线机100一次可以绕制N联线圈,从而可以将N联线圈直接应用于变压器而不需要将单个的线圈连接后才能应用于变压器,大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一次只能绕制一个线圈在使用时必须将多个线圈连接后才能用于变压器而导致的使用不便的问题。
更进一步,因第一个线圈和第N个线圈为单层线圈,而第二个线圈至第N-1个线圈为双层线圈,即利用本发明的绕线机100绕制成的线圈不仅为多联线圈而且为具有多种层数的线圈,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飞叉轴10设有穿线孔,飞叉20的末端设有过线轴,线材从穿线孔的一端穿入从另一端穿出并引至过线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时,所述飞叉轴10的转速是所述第一主轴50转速的两倍,且飞叉轴10和第一主轴50同方向转动,即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方向同时转动。
因飞叉轴10的转速为第一主轴50转速的两倍,绕制好的线圈不会因第一主轴50的转动而被拉散,进一步保证了线圈的质量。
请参考图2、图4、图5和图6,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第一模具70、第二模具80和第二主轴90,所述飞叉轴10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90,所述第二模具80安装于所述飞叉轴10,所述第一模具70安装所述第一主轴50。所述绕线轴60安装于所述第一模具70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模具70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70设有第一过线槽72,第二模具80设有第二过线槽82。在绕制第二个至第N-1个线圈时,第一过线槽72容纳第一层线圈的部分线材,以防止第一层线圈和第二层线圈在绕制过程中交叉重叠。
请参考图1、图3和图6,在绕制第N个线圈时,如果第N个线圈由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而成时,绕线机100还包括定位装置91。所述定位装置91用于定位第二模具80,以使所述第N个线圈的所需线材部分容纳于第二过线槽82。同时,第二过线槽82容纳所述N个线圈的线头,以减少第N个线圈的厚度。
请参考图3、图4和图7,所述定位装置91包括第一齿轮911、第二齿轮912、定位轴913、定位马达914、定位气缸915和开关916,所述第一齿轮911安装于所述飞叉轴10,所述第二齿轮912安装所述定位轴913,所述定位马达914驱使所述定位轴913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关916为U型光电开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线轴60可以缩回第一模具70内。使用时,当一个线圈绕制完成后,绕线轴60缩回第一模具70内,以使绕制完的一个线圈掉落。而且,当绕制完的一个线圈掉落后,所述绕线轴60从第一模具70内凸出,以准备绕制下一个线圈。
使用时,在绕制每一个线圈之前,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绕制完一个线圈后,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脱模,且绕线轴60缩回第一模具70内,以使绕制好的线圈脱离绕线轴6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轴60的截面为圆形,即绕制后线圈的内径为圆形。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轴60的截面为四边形,即绕制后线圈的内径为四边形。当然,所述绕线轴60的截面也可以为五边形、六边形、椭圆形等,相应地绕制后线圈的内径为五边形、六边形、椭圆形等。
请参考图2,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剪线装92,用于在所述第N个线圈绕制完成后剪断所述线材。
具体地,当所述第N个线圈绕制完成后,送线装置30运动到飞叉20的过线轴并夹住线材,然后背离飞叉20运动到剪线装置92,剪线装置92剪断线材,从而绕制后的N联线圈从绕线机100上脱落。
请参考图6,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第一马达、第二马达、送线马达、第一气缸达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马达驱使飞叉轴10和所述飞叉20运动,所述第二马达驱使所述第一主轴50运动,所述送线马达驱使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第一气缸驱使压线装置40运动,第二气缸驱使剪线装置运动。
更进一步,绕线机100还包括第三气缸,用于驱使第一主轴50运动,从而使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
请参考图1和图2,绕线机100还包括第一马达93、第二马达94、合模马达95及送线马达96。第一马达93驱使第一主轴50转动,第二马达94驱使第二主轴90转动,合模马达95驱使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送线马达96驱使送线装置30运动。同时,压线装置40和剪线装置92均通过马达或气缸驱动。
因第一个线圈和第N个线圈为单层线圈,而第二个线圈至第N-1线圈为双层线圈,在绕制第二个线圈至第N-1线圈的过程中,绕制完第一层线圈后,合模马达驱使第一模具70相对第二模具80移动,以使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之间的宽度变宽,从而可以绕制第二层线圈。
请参考图1至图7,绕线时,线材穿过飞叉轴10的穿线孔到达飞叉20的过线轴,送线马达驱使送线装置30运动到飞叉20的过线轴夹住线材的线头,并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压线装置40运动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脱模,绕线轴60缩回第一模具70内,第一个线圈掉落,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所述飞叉轴10和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脱模,绕线轴60缩回第一模具70内,第N-1个线圈掉落,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N个线圈的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定位装置定位第二模具80的位置,以使第N个线圈的线材部分容纳于第二过线槽82内,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送线装置30运动到飞叉20的过线轴并夹住线材,然后背离飞叉20运动到剪线装置92,剪线装置92剪断绕制所述N联线圈后的线材,从而绕制后的N联线圈从绕线机100上脱落。
更进一步,所述N个线圈也可以由飞叉轴10转动在绕线轴60上绕制而成。此时,在绕制第N个线圈时,不需要定位装置,同时,夹线装置只需要从飞叉20运动到压线装置40,以使压线装置40可以压住线材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N联线圈分多次绕制而成,即先绕制第一个线圈、再绕制第二个线圈到第N-1个线圈,最后绕制第N个线圈,而且每一个线圈之间相互连接,在使用时不需要再连接,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同时,第一个线圈、第二个线圈到第N-1线圈及第N个线圈的绕制方法也不相同,使得N联线圈中具有多种类型的线圈,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同时,在本发明中,飞叉轴10、第一主轴50、第二主轴90和送线装置30均通过马达驱动,压线装置40和剪线装置均通过马达或气缸驱动,在整个绕线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更进一步,为了减少相邻两组线圈之间的距离,即减少相邻两组线圈之间的线材的长度,在绕制第K组线圈时,第K-1组线圈移动至所述压线装置40由所述送线装置30夹住线材,所述压线装置40打开下降后所述送线装置30向前移动直至绕制完所述第K组线圈,其中K为大于等于2并小于等于N的整数。
因本发明的绕线机100在绕制过程中,减少了第K组线圈和第K-1组线圈之间的线材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成本。
请参考图1至图8,本发明的绕线机100绕制N联线圈的第一种方法如下:在步骤S401中,线材穿过飞叉轴10到达飞叉20;在步骤S402中,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在步骤S403中,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在步骤S404中,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在步骤S405中,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在步骤S406中,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在步骤S407中,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在步骤S408中,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在步骤S409中,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在步骤S410中,所述飞叉轴10和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在步骤S411中,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在步骤S412中,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在步骤S413中,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N个线圈的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在步骤S414中,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在步骤S415中,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用第一种方法绕制的N联线圈中的第一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和第N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相反。
利用本发明的绕线方法绕制N联线圈时,先绕制第一个线圈、再绕制第二个线圈到第N-1个线圈,最后绕制第N个线圈,而且每一个线圈之间相互连接,在使用时不需要再连接,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同时,第一个线圈、第二个线圈到第N-1线圈及第N个线圈的绕制方法也不相同,使得N联线圈中具有多种类型的线圈,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在步骤S414中之前,在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之前,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
在步骤S419或步骤S424之前,即在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之前,第一模具70和第二模具80合模。
在步骤S424后,即在所述第N个线圈绕制完成后,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所述线材运动至所述剪线装置92处,剪线装置92剪断绕制所述N联线圈后的线材。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飞叉轴10和所述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时,所述飞叉轴10的转速是所述第一主轴50的转速的两倍。
更进一步,为了减少相邻两组线圈之间的距离,即减少相邻两组线圈之间的线材的长度,在绕制第K组线圈时,第K-1组线圈移动至所述压线装置40由所述送线装置30夹住线材,所述压线装置40打开下降后所述送线装置30向前移动直至绕制完所述第K组线圈,其中K为大于等于2并小于等于N的整数。
因本发明的绕线机100在绕制过程中,减少了第K组线圈和第K-1组线圈之间的线材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成本。
请参考图1至图7及图9,本发明的绕线机100绕制N联线圈的第二种方法如下:在步骤S501中,线材穿过飞叉轴10到达飞叉20;在步骤S502中,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在步骤S503中,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在步骤S504中,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在步骤S505中,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在步骤S506中,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在步骤S507中,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在步骤S508中,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在步骤S509中,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在步骤S510中,所述飞叉轴10和第一主轴50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在步骤S511中,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在步骤S512中,所述送线装置30运动至所述飞叉20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在步骤S513中,所述送线装置30背离所述飞叉20运动至所述压线装置40的位置;在步骤S514中,所述压线装置40夹住所述送线装置30和所述飞叉20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30松开所述线头;在步骤S515中,所述飞叉轴10转动在所述绕线轴60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用第二种方法绕制的N联线圈中的第一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和第N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相同。
因本发明可以用两种方法绕制N联线圈,而且用第一种方法的绕制的N联线圈中的第一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和第N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相反,用第二种方法的绕制的N联线圈中的第一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和第N个线圈的接线头的方向相同,从而可以满足不同的产品需求,进一步提供了使用的方便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绕线机,用于绕制N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飞叉轴、飞叉、送线装置、压线装置、第一主轴及绕线轴,所述飞叉固定于所述飞叉轴,所述绕线轴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线材穿过所述飞叉轴到达所述飞叉,所述送线装置运动到所述飞叉的位置夹住所述线材并相对所述飞叉运动到预定的位置,所述压线装置夹持所述飞叉和所述送线装置之间的线材,所述飞叉轴相对所述绕线轴转动以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线圈,所述第一主轴和所述绕线轴转动以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还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和第二主轴,所述飞叉轴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二模具安装于所述飞叉轴,所述第一模具安装所述第一主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时,所述飞叉轴的转速是所述第一主轴转速的两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定位装置,用于定位所述第二模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定位轴和定位马达,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飞叉轴,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定位轴并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定位马达驱使所述定位轴转动。
6.一种绕线方法,用于绕制N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线材穿过飞叉轴到达飞叉;
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
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的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
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
所述飞叉轴转动在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
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
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
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
所述飞叉轴转动在所述绕线轴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
所述飞叉轴和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
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
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
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第N个线圈的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
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及
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时,所述飞叉轴的转速是所述第一主轴的转速的两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绕制第K组线圈时,第K-1组线圈移动至所述压线装置由所述送线装置夹住线材,所述压线装置打开下降后所述送线装置向前移动直至绕制完所述第K组线圈,其中K为大于等于2并小于N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飞叉轴和所述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之前,定位装置定位第二模具。
10.一种绕线方法,用于绕制N联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线材穿过飞叉轴到达飞叉;
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所述线材的线头;
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N联线圈线尾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
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
所述飞叉轴转动在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一个线圈;
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二个线圈的线材;
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线圈所需线材长度的位置;
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
所述飞叉轴转动在所述绕线轴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二层;
所述飞叉轴和第一主轴同时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第一层,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线圈;
重复所述第二个线圈的绕制步骤,直至绕制完第N-1个线圈;
所述送线装置运动至所述飞叉并夹住第N个线圈的线材;
所述送线装置背离所述飞叉运动至所述压线装置的位置;
所述压线装置夹住所述送线装置和所述飞叉之间的线材,所述送线装置松开所述线头;及
所述飞叉轴转动在所述绕线轴上绕制所述第N个线圈,以形成所述N联线圈;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9200.6A CN104538174B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9200.6A CN104538174B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38174A true CN104538174A (zh) | 2015-04-22 |
CN104538174B CN104538174B (zh) | 2018-04-13 |
Family
ID=52853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39200.6A Active CN104538174B (zh) | 2014-12-30 | 2014-12-30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53817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9389B (zh) * | 2015-09-18 | 2017-12-21 | All Ring Tech Co Ltd | Wire stripping method and mechanism |
CN107919600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铁芯卷绕线材的刮漆包膜方法及装置 |
CN110060865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深圳市三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8字绕线系统及8字绕线方法 |
CN112886783A (zh) * | 2021-01-25 | 2021-06-01 | 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绕线方法 |
CN114093654A (zh) * | 2020-08-04 | 2022-02-25 | 精点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层同步高效绕线机构及绕线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33037U (zh) * | 2012-05-21 | 2012-12-26 | 深圳博美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多串联绕线机 |
CN103854847A (zh) * | 2012-12-03 | 2014-06-11 |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绕线方法及新型绕线机 |
JP2014110329A (ja) * | 2012-12-03 | 2014-06-12 | Denso Corp | 角線の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
CN104240937A (zh) * | 2014-09-05 | 2014-12-24 |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
2014
- 2014-12-30 CN CN201410839200.6A patent/CN1045381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633037U (zh) * | 2012-05-21 | 2012-12-26 | 深圳博美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多串联绕线机 |
CN103854847A (zh) * | 2012-12-03 | 2014-06-11 |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新绕线方法及新型绕线机 |
JP2014110329A (ja) * | 2012-12-03 | 2014-06-12 | Denso Corp | 角線の巻線装置および巻線方法 |
CN104240937A (zh) * | 2014-09-05 | 2014-12-24 |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09389B (zh) * | 2015-09-18 | 2017-12-21 | All Ring Tech Co Ltd | Wire stripping method and mechanism |
CN107919600A (zh) * | 2016-10-07 | 2018-04-17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铁芯卷绕线材的刮漆包膜方法及装置 |
TWI630630B (zh) * | 2016-10-07 | 2018-07-21 | 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鐵芯捲繞線材之刮漆包膜方法及裝置 |
CN107919600B (zh) * | 2016-10-07 | 2019-10-08 | 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铁芯卷绕线材的刮漆包膜方法及装置 |
CN110060865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深圳市三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8字绕线系统及8字绕线方法 |
CN110060865B (zh) * | 2018-01-19 | 2021-05-04 | 深圳市三通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8字绕线系统及8字绕线方法 |
CN114093654A (zh) * | 2020-08-04 | 2022-02-25 | 精点自动化(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层同步高效绕线机构及绕线方法 |
CN112886783A (zh) * | 2021-01-25 | 2021-06-01 | 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绕线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538174B (zh) | 2018-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61927B (zh)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
CN104538174A (zh)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
CN203674538U (zh) | 一种自动线缆切断剥皮工装 | |
CN103219149B (zh) | 多组多工位磁环绕线机 | |
CN104260078A (zh) | 一种磁环机械手及自动绕线机 | |
CN104752052A (zh) | 一种绕线机专用治具 | |
CN205289574U (zh) | 一种双动力绕丝机 | |
CN204088061U (zh) | 多轴自动套管机 | |
CN204315389U (zh) | 绕线机 | |
CN203255799U (zh) | 一种绕线机的活动挡线装置 | |
CN204111075U (zh) | 成圈盘 | |
CN110002277B (zh) | 线束缠绕方法 | |
CN204149155U (zh) | 一种磁环机械手及自动绕线机 | |
CN103112758A (zh) | 成品电缆收卷装置 | |
CN103943356A (zh) | 磁环绕线机的环绕机构 | |
CN204079128U (zh) | 带有翻转功能的电缆引导装置 | |
CN204857450U (zh) | 全自动绕线机 | |
CN203536098U (zh) | 螺旋电缆退扭机的退扭牵引装置 | |
CN210477599U (zh) | 一种电熔管件裸线布线装置 | |
CN104036953A (zh) | 磁环绕线方法 | |
CN203526401U (zh) | 电缆螺旋绕线机用螺旋绕线模具 | |
CN203184746U (zh) | 编织软管组装系统的软管定长输送装置 | |
CN106734336B (zh) | 一种全自动软管芯成型机 | |
CN203055670U (zh) | 一种小磁环绕线机 | |
CN204558248U (zh) | 一种t2环绕线机的分线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7 Address after: 523000 area a, No. 336, zone 3, wushiling, Yangwu village,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YOUL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55 after second industrial zone on the first floor Patentee before: YOUCNC MACHINING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