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6783A - 一种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6783A
CN112886783A CN202110096031.1A CN202110096031A CN112886783A CN 112886783 A CN112886783 A CN 112886783A CN 202110096031 A CN202110096031 A CN 202110096031A CN 112886783 A CN112886783 A CN 1128867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operating
driving device
drive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60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6783B (zh
Inventor
林启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960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6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6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6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rotor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待绕线转子安装在空位的线杯上;S200、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处的线材夹住并拉出;S300、运行绕线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绕线杯上的转子旋转,将线材缠绕在转子上;S400、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与转子之间的线材剪断;S500、运行换位驱动装置,驱动转盘旋转,将已绕线转子从飞叉组件下方区域移出,同时将待绕线转子旋转至飞叉组件下方;S600、将已绕线转子从线杯上拆卸下来,重复前序步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绕线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电机制造领域中的绕线机是一种用于将线材缠绕在电机转子上的绕线设备,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机通常一台设备只能同时在一个电机转子上绕线,且绕线完成后,需要先暂停绕线,人工将绕好的电机转子从线绕线机上取下,再将待绕线的电机转子安装至绕线机上,继续进行绕线,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绕线方法,用于提高绕线机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绕线转子安装在空位的线杯上;
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处的线材夹住并拉出;
运行绕线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绕线杯上的转子旋转,将线材缠绕在转子上;
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与转子之间的线材剪断;
运行换位驱动装置,驱动转盘旋转,将已绕线转子从飞叉组件下方区域移出,同时将待绕线转子旋转至飞叉组件下方;
将已绕线转子从线杯上拆卸下来,重复前序步骤。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杆上下旋转,使夹剪头运动至比线嘴低5至30毫米处;
运行左右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左右运动,使夹剪头沿前后方向与线嘴处的线材对齐。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前后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前后运动,使夹剪头运动至靠近线嘴处的线材,线材位于夹剪头与滑杆之间;
运行夹剪驱动装置,驱动滑杆朝靠近夹剪头的方向运动,滑杆与夹剪头配合,夹住线材。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再次运行前后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前后运动,使夹剪头运动至夹剪头旋转路径围绕区域之外。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行绕线驱动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纵向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竖直运动,使线嘴运动至待绕线转子上的线槽内侧。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左右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左右运动,使夹剪头沿前后方向与线嘴处的线材对齐;
运行前后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前后运动,使夹剪头运动至线嘴与已绕线转子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杆上下旋转,使线材位于夹剪头与滑杆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夹剪驱动装置,驱动滑杆朝靠近夹剪头的方向运动,滑杆与夹剪头配合,夹住线材,并剪断已绕线转子与夹剪头之间的线材。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再次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杆上下旋转,使夹剪头运动至低于线嘴处。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运行换位驱动装置的步骤中,转盘每次旋转180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的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方向的向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绕线驱动装置、纵向驱动装置与机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方向的向视图;
图6是图4中D方向的向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线杯与转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方向的向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杆、滑杆以及夹剪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架与机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F方向的向视图;
图12是图10中G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绕线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机架;
201、转盘;202、线杯;
301、第一直线电机;302、第二直线电机;303、第一旋转电机;304、第二旋转电机;305、第一飞叉;306、第二飞叉;307、线嘴;308、第一配重块;309、第一传动轴;310、第二配重块;320、第二传动轴;
401、第三旋转电机;402、固定杆;403、滑杆;404、夹剪驱动装置;405、剪切部;406、夹持部;407、前后驱动装置;408、活动架;409、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10、左右驱动装置;411、左右传动丝杠;412、前后传动丝杠;413、夹剪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能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与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间接与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些示例”或“可能的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包括机架100、飞叉组件、纵向驱动装置、绕线驱动装置、转盘201和换位驱动装置,绕线驱动装置与飞叉组件传动连接,纵向驱动装置与飞叉组件传动连接,换位驱动装置与转盘201传动连接,转盘201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纵向驱动装置、绕线驱动装置和换位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机架100上;转盘201上设置有若干个线杯202,绕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飞叉组件绕线杯202旋转,纵向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飞叉组件沿竖直方向运动,飞叉组件位于转盘201的上方。
请参考图4至图6,一些实施方式中,纵向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直线电机301和第二直线电机302,绕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电机303和第二旋转电机304,飞叉组件包括第一飞叉305和第二飞叉306,第一飞叉305和第二飞叉306上设有线嘴307;第一直线电机301与第一飞叉305传动连接,第一飞叉305与机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一旋转电机303与第一飞叉305传动连接,第一飞叉305与机架100转动连接;第二直线电机302与第二飞叉306传动连接,第二飞叉306与机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二旋转电机304与第二飞叉306传动连接,第二飞叉306与机架100转动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飞叉305组件包括第一配重块308和第一传动轴309,第一配重块308与第一飞叉305固定连接,第一飞叉305与第一传动轴309固定连接,第一传动轴309竖直设置,第一飞叉305和第一配重块308位于第一传动轴309的下端,第一飞叉305和第一配重块308位于第一传动轴309的中轴线的两侧,第一传动轴309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同时与机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一传动轴309分别与第一直电机以及第一旋转电机303传动连接;
和/或,第二飞叉306组件包括第二配重块310和第二传动轴320,第二配重块310与第二飞叉306固定连接,第二飞叉306与第二传动轴320固定连接,第二传动轴320竖直设置,第二飞叉306和第二配重块310位于第二传动轴320的下端,第二飞叉306和第二配重块310位于第二传动轴320的中轴线的两侧,第二传动轴320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同时与机架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第二传动轴320分别与第二直电机以及第二旋转电机304传动连接。
请参考图7和图8,一些实施方式中,换位驱动装置包括第三旋转电机401,第三旋转电机401与机架100固定连接,第三旋转电机401与转盘201传动连接,转盘201水平设置,线杯202具有四个,四个线杯202绕转盘201的中轴线等角度圆周阵列分布。
请参考图3,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两个线杯202分别位于第一传动轴309和第二传动轴320的下方。
一些实施方式中,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还包括夹剪装置,夹剪装置包括固定杆402、滑杆403和夹剪驱动装置404,固定杆402与机架100连接,滑杆403与固定杆402滑动连接,夹剪驱动装置404安装在固定杆402上,夹剪驱动装置404与滑杆403传动连接,固定杆402上固定连接有夹剪头413,夹剪头413靠近滑杆403的一面设有剪切部405和夹持部406,滑杆403沿固定杆402滑动后能够分别与剪切部405以及夹持部406配合。
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剪装置还包括前后驱动装置407和活动架408,固定杆402与活动架408连接,活动架408与机架100滑动连接,前后驱动装置407与机架100固定连接,前后驱动装置407与活动架408传动连接,前后驱动装置407用于驱动活动架408水平运动。
请参考图9至图12,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剪装置还包括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安装在活动架408上,固定杆402与活动架408转动连接,固定杆402与活动架408相对旋转的中轴线水平设置,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与固定杆402传动连接。
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剪装置还包括左右驱动装置410,左右驱动装置410与机架100固定连接,左右驱动装置410与活动架408传动连接,左右驱动装置410用于驱动活动架408水平运动,左右驱动装置410驱动活动架408运动的方向与前后驱动装置407驱动活动架408的运动方向垂直。
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剪装置还包括左右传动丝杠411和前后传动丝杠412,左右传动丝杠411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左右传动丝杠411与左右驱动装置410传动连接,左右传动丝杠411与活动架408螺纹连接,左右丝杠水平设置;前后传动丝杠412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前后传动丝杠412与前后驱动装置407传动连接,前后传动丝杠412与活动架408螺纹连接,前后丝杠水平设置,前后丝杠与左右丝杠垂直。
请参考图13,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待绕线转子安装在空位的线杯202上;
S200、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307处的线材夹住并拉出;
S300、运行绕线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绕线杯202上的转子旋转,将线材缠绕在转子上;
S400、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307与转子之间的线材剪断;
S500、运行换位驱动装置,驱动转盘201旋转,将已绕线转子从飞叉组件下方区域移出,同时将待绕线转子旋转至飞叉组件下方;
S600、将已绕线转子从线杯202上拆卸下来,重复前序步骤。
一些实施方式中,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10、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驱动固定杆402上下旋转,使夹剪头413运动至比线嘴307低5至30毫米处;
S220、运行左右驱动装置410,驱动活动架408左右运动,使夹剪头413沿前后方向与线嘴307处的线材对齐。
一些实施方式中,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30、运行前后驱动装置407,驱动活动架408前后运动,使夹剪头413运动至靠近线嘴307处的线材,线材位于夹剪头413与滑杆403之间;
S240、运行夹剪驱动装置404,驱动滑杆403朝靠近夹剪头413的方向运动,滑杆403与夹剪头413配合,夹住线材。
一些实施方式中,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50、再次运行前后驱动装置407,驱动活动架408前后运动,使夹剪头413运动至夹剪头413旋转路径围绕区域之外。
一些实施方式中,运行绕线驱动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310、运行纵向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竖直运动,使线嘴307运动至待绕线转子上的线槽内侧。
一些实施方式中,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410、运行左右驱动装置410,驱动活动架408左右运动,使夹剪头413沿前后方向与线嘴307处的线材对齐;
S420、运行前后驱动装置407,驱动活动架408前后运动,使夹剪头413运动至线嘴307与已绕线转子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430、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驱动固定杆402上下旋转,使线材位于夹剪头413与滑杆403之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440、运行夹剪驱动装置404,驱动滑杆403朝靠近夹剪头413的方向运动,滑杆403与夹剪头413配合,夹住线材,并剪断已绕线转子与夹剪头413之间的线材。
一些实施方式中,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450、再次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驱动固定杆402上下旋转,使夹剪头413运动至低于线嘴307处。
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运行换位驱动装置的步骤中,转盘201每次旋转180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绕线方法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上文中的“S100、S200…”是其中一种操作顺序的实例,但实际操作中不局限于实施例二中叙述的操作顺序,因此本实施例叙述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应视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其工作过程请参考本申请的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绕线方法。其中,实施例一中涉及到的驱动装置可采用直线驱动装置例如气缸、丝杠螺母副、电磁直线模组等,也可以采用旋转电机,驱动装置的选择根据所需功能而定,例如需要实现驱动其他部件沿直线运动则采用直线电机,需要实现驱动其他部件旋转运动则采用旋转电机。此外还可以使用直线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旋转,请参考图12,固定杆402与活动架408之间转动连接,摆动牵引驱动装置409采用气缸(直线驱动装置),气缸的缸体与活动架408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固定杆402铰接,气缸伸缩能够驱动固定杆402相对于活动架408旋转。
本申请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绕线方法可知,除将待绕线转子安装至线杯202上以及将已绕线转子从线杯202上拆卸下来其余工作能够自动化进行,相对于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更高,工作效率更高,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绕线转子安装在空位的线杯上;
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处的线材夹住并拉出;
运行绕线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绕线杯上的转子旋转,将线材缠绕在转子上;
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将线嘴与转子之间的线材剪断;
运行换位驱动装置,驱动转盘旋转,将已绕线转子从飞叉组件下方区域移出,同时将待绕线转子旋转至飞叉组件下方;
将已绕线转子从线杯上拆卸下来,重复前序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杆上下旋转,使夹剪头运动至比线嘴低5至30毫米处;
运行左右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左右运动,使夹剪头沿前后方向与线嘴处的线材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前后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前后运动,使夹剪头运动至靠近线嘴处的线材,线材位于夹剪头与滑杆之间;
运行夹剪驱动装置,驱动滑杆朝靠近夹剪头的方向运动,滑杆与夹剪头配合,夹住线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夹剪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再次运行前后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前后运动,使夹剪头运动至夹剪头旋转路径围绕区域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绕线驱动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纵向驱动装置,驱动飞叉组件竖直运动,使线嘴运动至待绕线转子上的线槽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左右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左右运动,使夹剪头沿前后方向与线嘴处的线材对齐;
运行前后驱动装置,驱动活动架前后运动,使夹剪头运动至线嘴与已绕线转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杆上下旋转,使线材位于夹剪头与滑杆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运行夹剪驱动装置,驱动滑杆朝靠近夹剪头的方向运动,滑杆与夹剪头配合,夹住线材,并剪断已绕线转子与夹剪头之间的线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次运行夹剪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再次运行摆动牵引驱动装置,驱动固定杆上下旋转,使夹剪头运动至低于线嘴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运行换位驱动装置的步骤中,转盘每次旋转180度。
CN202110096031.1A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绕线方法 Active CN112886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6031.1A CN112886783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绕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6031.1A CN112886783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绕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783A true CN112886783A (zh) 2021-06-01
CN112886783B CN112886783B (zh) 2022-09-02

Family

ID=76050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6031.1A Active CN112886783B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绕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678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7056A (ja) * 2000-08-11 2002-02-22 Besutec:Kk 巻線機
CN102655051A (zh) * 2012-05-21 2012-09-05 深圳博美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多串联绕线机
CN10453817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07528432A (zh) * 2017-10-10 2017-12-29 中特科技工业(青岛)有限公司 半圆定子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CN110739818A (zh) * 2019-10-30 2020-01-31 六安正辉优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
EP3654503A1 (de) * 2018-10-26 2020-05-20 SMZ Wickel- und Montagetechnik AG Nadelwickel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7056A (ja) * 2000-08-11 2002-02-22 Besutec:Kk 巻線機
CN102655051A (zh) * 2012-05-21 2012-09-05 深圳博美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多串联绕线机
CN10453817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07528432A (zh) * 2017-10-10 2017-12-29 中特科技工业(青岛)有限公司 半圆定子绕线机及其绕线方法
EP3654503A1 (de) * 2018-10-26 2020-05-20 SMZ Wickel- und Montagetechnik AG Nadelwickelmaschine
CN110739818A (zh) * 2019-10-30 2020-01-31 六安正辉优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线圈绕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783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09145U (zh) 一种电动剥皮工具
CN107863861B (zh) 全自动转子绕线机
CN112886783B (zh) 一种绕线方法
CN114914082B (zh) 一种共模绕法多线头磁环绕线机
CN215733947U (zh) 一种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
CN112803685A (zh) 一种双头四工位立式绕线机
CN212163110U (zh) 新型多轴三工位内绕机
CN106042039A (zh) 一种自动泡沫切割机
CN216736928U (zh) 一种漆包铜圆线换盘装置
CN215047681U (zh) 一种连续割丝的割丝机
CN110125196A (zh) 电缆的生产装置
CN115446227A (zh) 一种具备切割功能的电缆制备机及其切割方法
CN117497321B (zh) 一种电抗器生产用箔绕机
CN216599349U (zh) 应用于定子绕线的剪线机构
CN212398282U (zh) 一种铆钉切割设备
CN209962876U (zh) 一种端子骨架绕线设备
CN115123878B (zh) 用于钢缆绕线、切断以及装配的自动化生产线
CN220783436U (zh) 一种环形单多线切割机
CN217967740U (zh) 一种金刚线单线截断机的截断回转装置
JPH08195324A (ja) コイル巻線装置におけるリード線の保持切断装置
CN220560323U (zh) 线材切断机构
CN210548439U (zh) 一种铜加工用可控型铜管截断设备
CN213793463U (zh) 一种线材加工用绕线装置
CN220739681U (zh) 一种铝材切割装置
CN220636162U (zh) 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光缆用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