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0937A -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0937A
CN104240937A CN201410450145.1A CN201410450145A CN104240937A CN 104240937 A CN104240937 A CN 104240937A CN 201410450145 A CN201410450145 A CN 201410450145A CN 104240937 A CN104240937 A CN 104240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 rod
layer
mould
lin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01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0937B (zh
Inventor
朱承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ULI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UG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UG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UG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01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0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0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0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绕线机,其包括排线装置、第一压线装置、储线装置、夹线装置、剪线装置、第二压线装置及绕线装置。储线装置包括第一储线部和第二储线部。排线装置输送线材给第一压线装置以压住线头,排线装置将线材送至第一储线部以储存末层线材,排线装置将线材送至绕线装置,绕线装置转动绕线且排线装置排线,以形成N-1层,剪线装置剪断线材,夹线装置夹住线头并送至第二储线部,第二储线部压住线头并储存末层线材,第二压线装置压住绕线装置和第二储线部之间的线材,绕线装置进行绕线,以形成N层线圈。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和绕线方法,将N层线圈分两次绕制,使得两个接线头均位于N层线圈的外表面,以利于接线。

Description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机,特别涉及一种多层线圈的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脑等,均需要使用变压器,而变压器中又需要使用线圈,线圈的体积影响变压器的体积,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体积。而现有的绕线机在绕线时,线材从一个方向进给,然后由单个绕线轴完成绕线,通过这种方式绕出的线圈的接线头位于线圈的内外两个表面,当需要接线圈时,其中一个接线头必须跨过线圈以接近另一个接线头,导致线圈的厚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变压器的体积,进而增加电子产品的体积,不利于电子产品朝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线圈厚度的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机,用于绕制N层线圈。所述绕线机包括排线装置、第一压线装置、储线装置、夹线装置、剪线装置、第二压线装置及绕线装置,所述储线装置包括第一储线部和第二储线部,所述排线装置输送线材给所述第一压线装置,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线材的线头,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线材送至所述第一储线部,所述第一储线部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材,所述排线装置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所述绕线装置转动绕线且所述排线装置排线,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所述剪线装置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所述夹线装置运动至所述第一储线部以夹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线头送至所述第二储线部,所述第二储线部压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第一储线部上的线材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所述第二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绕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储线部之间的线材,所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上的线材均被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给所述绕线装置加热。
其中,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及所述第二主轴同时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轴,所述绕线轴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并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模具,所述第二模具设有收模槽,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时,所述绕线轴部分收容于所述收模槽。
其中,所述第二模具设有过线槽,所述排线装置通过所述过线槽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模具设有挂线柱,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挂在所述挂线柱。
其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冷却装置,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所述冷却装置冷却所述N层线圈。
其中,所述绕线轴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模具,在所述N层线圈被冷却后,所述绕线轴缩回所述第一模具内以使所述N层线圈掉落。
其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隔离装置,在所述冷却装置冷却所述N层线圈时,所述隔离装置隔离所述加热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压线装置还包括压线棒、压线器及驱压器,所述压线器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驱压器驱使所述压线器运动,所述压线器带动所述压线棒运动以压紧或松开所述线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线方法,用于绕制N层线圈。所述绕线方法包括:排线装置输送线材给第一压线装置;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线材的线头;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线材送至第一储线部,所述第一储线部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材;所述排线装置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绕线,同时所述排线装置排线,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剪线装置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夹线装置夹住被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压住的所述线头并送至第二储线部;所述第二储线部压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第一储线部上的线材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及第二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绕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储线部之间的线材,所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上的线材均被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其中,在所述线材穿过所述排线装置之前,加热装置给所述绕线装置加热。
其中,在所述排线装置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绕线装置后,所述绕线装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所述第二模具的绕线轴绕线,且所述排线装置排线。
其中,所述绕线轴进行N-1层绕线后,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挂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挂线柱。
其中,在所述剪线装置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后,所述排线装置回到起始位置。
其中,在所述夹线装置将所述线头送至所述第二储线部的过程中,所述线头穿过所述第二压线装置。
其中,在第二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线材后,所述第二储线部停止转动。
其中,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冷却装置冷却所述N层线圈,同时隔离装置隔离所述加热装置。
其中,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所述第二储线部和所述第二压线装置退回到原始位置。
其中,在所述N层线圈被冷却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脱模,所述绕线轴缩回所述第一模具内,所述N层线圈掉落。
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和绕线方法,利用储线装置先储存末层线材,再绕制N-1层线圈,最后绕制末层线圈,使得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均位于N层线圈的外表面,使得接线时,直接将N层线圈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接入其它电子元件而不需要将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之一跨过N层线圈,从而减少了N层线圈的厚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N层线圈的厚度增加而导致电子产品的体积增加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l是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绕线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圆III(与图的字体不对应)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圆IV的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圆V的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2的绕线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圆VII的放大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绕线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组装示意图。
图9是图1中的第二模具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的压线棒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的第一储线轴的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的压线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图1的驱压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绕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第S413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16是图14中的第S417步骤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的绕线机100,用于绕制N层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N层线圈为30层线圈。
请一并参考图2至图4,所述绕线机100包括排线装置10、第一压线装置20、储线装置30、夹线装置40、剪线装置50、第二压线装置60及绕线装置70。所述储线装置30包括第一储线部32和第二储线部34,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安装于所述第一储线部32。
绕线时,所述排线装置10输送线材200给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压住所述线材200的线头,所述排线装置10将所述线材200送至所述第一储线部32,所述第一储线部32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圈所需的线材(即末层线材),所述排线装置10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200送至所述绕线装置70,所述绕线装置70转动绕线且所述排线装置10排线,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所述剪线装置50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所述夹线装置40运动至所述第一储线部32以夹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线头送至所述第二储线部34,所述第二储线部34压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第一储线部32上的线材200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34,所述第二压线装置60压住所述绕线装置70和所述第二储线部34之间的线材200,所述绕线装置70进行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34上的线材200均被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其中,为了描述方便,将线材200的原始线头称为第一接线头,绕制N-1层线圈后被剪断后形成的线头称为第二接线头。
因本发明的绕线机100利用储线装置30先储存末层线材,再绕制N-1层线圈,最后绕制末层线圈,使得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均位于N层线圈的外表面,当需要接N层线圈时,直接将N层线圈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接入其它电子元件而不需要将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之一跨过N层线圈,从而减少了N层线圈的厚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N层线圈的厚度增加而导致电子产品的体积增加的问题。换而言之,本发明的绕线机100将N层线圈分两次绕制,使得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在N-1层和末层的结合处的外表面相遇,在N层线圈接其它电子元件的过程中不需要将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之一跨过N层线圈,从而减少了N层线圈的厚度,进而减少了使用所述N层线圈的变压器和电子产品的体积,符合电子产品朝轻、薄方向发展的趋势,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N层线圈从绕线轴的端部一次绕制而成而造成的N层线圈的厚度增加而导致电子产品的体积增加的问题。
更进一步,在绕线装置70绕线的同时,排线装置10同时排线,即先绕N-1层线圈的第一圈,接着绕第二圈,直至绕制完成,这种绕线方式使得每一层之间的线材不会交叉,从而提高了线圈的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绕线装置70转动的同时,所述排线装置10往返运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材200为加热型的自粘性线材200
请参考图3和图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加热装置80,所述加热装置80给所述绕线装置70加热。
因线材200为加热型的自粘性线材200,且所述绕线装置70在绕线时已经被加热,在绕线的过程中,线材200会自动粘在一起。
请参考图3,所述绕线装置70包括第一主轴79、第二主轴78、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所述第一模具72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79,所述第二模具74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78,所述第一主轴79及所述第二主轴78同时转动。
请参考图3和图5,所述第一模具72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轴720,所述绕线轴720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79。所述第二模具74设有收模槽740,在所述第一模具72和所述第二模具74合模时,所述绕线轴720部分收容于所述收模槽7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轴720的外径与N层线圈的内径相同。
请参考图9,所述第二模具74设有第二模具头744和过线槽742,所述过线槽742从所述第二模具头744的前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模具头744的外圆周面,用于将储存过末层线圈所需线材的线材过渡到绕线装置70。同时,过线槽742容纳所述N层线圈的线头,以减少N层线圈的厚度,也就是说,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的过程中,过线槽742可以容纳部分线材,在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容纳在线槽内的线材为N层线圈的第一接线头,从而减少了N层线圈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过线槽742在所述第二模具头744的前端面时为斜线,在所述第二模具头744的外圆周面为直线。所述收模槽740设置于第二模具头744的前端面。
请参考图3和图5,所述第一模具72设有挂线柱722,所述排线装置10将所述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挂在所述挂线柱722,以方便所述剪线装置50剪线。
请参考图6和图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冷却装置90,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所述冷却装置90冷却所述N层线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90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吹冷空气,以冷却所述N层线圈。
请参考图4至图8,所述绕线轴720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模具72,在所述N层线圈被冷却后,所述第一模具72和所述第二模具77脱模,所述绕线轴720缩回所述第一模具72内以使所述N层线圈掉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绕线装置70绕线时,绕线轴720和第一模具72同时转动;当需要掉落所述N层线圈时,所述绕线轴720缩回所述第一模具72内;当所述N层线圈掉落后,所述绕线轴720从第一模具72内凸出,以准备绕制下一个线圈。
更进一步,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隔离装置99,在所述冷却装置90冷却所述N层线圈时,所述隔离装置99隔离所述加热装置8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80包括热气管,所述热气管吹热气以加热所述绕线装置70,在所述冷气管吹冷气的时候,所述隔离装置99隔离所述热气。所述加热装置80一直工作,所述冷气管在所述N层线圈需要冷却时才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80、所述冷却装置90及隔离装置99均靠近所述绕线轴720。
请参考图10和图11,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包括至少一根压线棒21,所述第一储线部32设有至少一个收棒槽320,所述压线棒21活动地收容于所述收棒槽320内。使用时,当第一储线部32储存末层线材时,所述压线棒21压紧线头以使第一储线部32可以储线。
请参考图3、图10至图13,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还包括压线器22,所述压线器22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79,用于驱使所述压线棒21运动以压紧或松开所述线头。所述压线器22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221,所述至少一个压线棒21设有定位部210,所述定位部210活动地收容于所述定位槽221内。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还包括驱压器24,所述驱压器24包括至少一对驱压杆244,所述压线器22包括定位块224,所述定位块224位于所述驱压杆244之间。使用时,所述驱压器24驱使压线器22运动,压线器22带动压线棒21运动,从而实现压紧线头或松开线头。
更进一步,所述定位部210包括定位面212和一对定位壁214,所述定位壁214位于定位面212的两端。当压线器22带动压线棒21运动时,两个定位壁214之一抵靠定位槽22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线棒21为两根,所述收棒槽320为两个,所述定位槽221为两个。
请参考图1、图10、图12和图13,绕线机100还包括气缸938。使用时,所述气缸938驱使驱压器24运动,驱压器24的驱压杆244作用于定位块224并驱使压线器22运动,压线器22作用于压线棒21的定位部210并带动压线棒21运动,从而实现线头的压紧或松开。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压线棒21朝向第一储线部32运动时,压紧线头;当压线棒21远离第一储线部32运动时,松开线头。
请参考图10和图11,所述第一储线部32包括第一储线轴322和阻挡块324,所述阻挡块324从所述第一储线轴322的圆周端面凸出,用于防止压线棒21脱离所述第一储线部32并和压线棒21共同作用以压紧线头。
请参考图1至图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排线装置10、第一压线装置20、储线装置30、夹线装置40、剪线装置50、第二压线装置60、绕线装置70、加热装置80、冷却装置90及隔离装置99工作。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马达950,用于同时驱动第一储线部32、第一模具72、第二模具74及绕线轴720,使得第一储线部32、第二模具74、第一模具72及绕线轴720同时转动。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马达951,用于驱使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合模或脱模。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架还包括第一支架941,所述第一模具72、绕线轴720和第二马达951均安装于第一支架941。当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合模时,所述第二马达951驱使所述第一支架941运动相对第二模具74运动,以使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合模。当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脱模时,所述第二马达951驱使所述第一支架941运动背离第二模具74运动,以使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脱模。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气缸931,所述第一气缸931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941,所述第一气缸931驱使绕线轴720相对所述第一模具72运动,以使绕制后的线圈从绕线轴720掉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线轴720相对所述第一模具72做凸出或缩回运动。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马达952,用于驱使所述第二储线部34转动,以将储存于第一储线部32上的末层线材储存于第二储线部34。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机100还包括第二支架942,第二储线部34和第三马达952安装于第二支架942。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气缸932,所述第二气缸932安装于第二支架942。当第二储线部34储线时,第二气缸932驱使第二支架942运动以使第一储线部32和第二储线部34在同一直线上,以方便将第一储线部32上的线材200储存于第二储线部34。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气缸933,所述第三气缸933安装于第二支架942。所述第二储线部34还包括一对压线块342,所述第三气缸933驱使所述压线块342开合,以压住或放开线材200。
请参考图1、图3和图4,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定位气缸937,定位气缸937安装于第二支架942。定位气缸937用于定位第二储线部34和第二压线装置60,以方便绕制末层线圈。绕制完N层线圈后,第二气缸932和定位气缸937同时工作,以使第二支架42退回到原始位置,即使第二储线部34和第二压线装置60退回到原始位置。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四气缸934,用于驱使第二压线装置60张开或压紧。当夹线装置40夹住线头并将线头从第一储线部32拉到第二储线部34时,第二压线装置60张开,线头从第一储线部32穿过第二压线装置60被拉到第二储线部34。当第一储线部32上的线材200完全被储存到第二储线部34时,第二压线装置60压紧所述第一储线部32和所述第二储线部34之间的线材200,以方便绕线轴720绕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气缸934和第二压线装置60均安装于第二支架942。
请参考图1至图8,绕线时,驱动装置驱使所述排线装置10运动以输送线材200给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气缸938驱使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运动以压住所述线材200的线头,所述排线装置10运动以将所述线材200送至所述第一储线部32,第一马达950驱使所述第一储线部32转动以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材,所述排线装置10运动并通过第二模具74的过线槽742将所述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200送至所述第二模具74和第一模具72之间,第二马达951驱使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合模,第一马达950驱使所述绕线轴720绕线,同时所述排线装置10往返运动以排线,以在绕线轴720上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完成N-1层绕线后,排线装置10将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挂在第一模具72的挂线柱722,所述剪线装置50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排线装置70回到起始位置,所述夹线装置40运动至所述第一储线部32以夹住所述线头并相对所述第一储线部32后退,第二气缸932驱使第二支架942运动以使第二储线部34和第二压线装置60与第一储线部32在同一直线上,第四气缸934驱使第二压线装置60张开,第三气缸933驱使所述第二储线部34的压线块342张开,所述线头穿过第二压线装置60并被所述第二储线部34压住,同时第三马达952驱使第二储线部34转动将所述第一储线部32上的线材200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34,第四气缸934驱使所述第二压线装置60压住所述绕线轴720和所述第二储线部34之间的线材200,第一马达950驱使所述绕线轴720转动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34上的线材200被全部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冷却装置冷却已经绕制完的所述N层线圈,第二马达951驱使第一模具72和第二模具74脱模,所述第一气缸931驱使绕线轴720相对所述第一模具72运动,绕制后的N层线圈从绕线轴720掉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排线装置70的起始位置为将线材200输送到第一压线装置20的位置,为下一次绕线做准备。
在本发明中,所述N层线圈分两次绕制而成,即先在储线装置30上储存末层线材,再在绕线轴720上绕制N-1层线圈,最后绕制末层线圈,通过这种方法绕制的N层线圈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均位于N层线圈的外表面,以方便N层线圈的接线,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N层线圈通过绕线轴720一次绕制而成而导致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分别位于N层线圈的内外表面造成N层线圈的厚度较厚所导致的电子产品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同时,在本发明中,因排线装置10、第一压线装置20、储线装置30、夹线装置40、剪线装置50、第二压线装置60、绕线装置70、加热装置80、冷却装置90及隔离装置99均通过马达和气缸驱动,在整个绕线过程中,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请参考图1至图3、图6、图8及图14,利用本发明的绕线机100绕制N层线圈的方法如下:在步骤S410中,排线装置10输送线材200给第一压线装置20;在步骤S411中,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压住所述线材200的线头;在步骤S412中,所述排线装置10将所述线材200送至储线装置30的第一储线部32,所述第一储线部32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材;在步骤S413中,所述排线装置10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200送至绕线装置70,所述绕线装置70绕线,同时所述排线装置10排线,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在步骤S414中,剪线装置50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在步骤S415中,夹线装置40夹住被所述第一压线装置20压住的所述线头并送至第二储线部34;在步骤S416中,所述第二储线部34压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第一储线部32上的线材200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34;在步骤S417中,第二压线装置60压住所述第一储线部32和所述第二储线部34之间的线材200,所述绕线装置70进行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34上的线材200均被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因本发明的绕线方法在绕制所述N层线圈时,将所述N层线圈分两次绕制而成,即先在储线装置30上储存末层线材,再在绕线轴720上绕制N-1层线圈,最后绕制末层线圈,通过这种方法绕制的N层线圈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均位于N层线圈的外表面,以方便N层线圈的接线,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N层线圈通过绕线轴转动一次绕制而成而造成的N层线圈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分别位于N层线圈的内外两个表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N层线圈通过绕线轴一次绕制而成而导致的第一接线头和第二接线头分别位于N层线圈的内外表面造成N层线圈的厚度较厚所导致的电子产品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在步骤S410中之前,即在所述线材200穿过所述排线装置10之前,加热装置80给所述绕线装置70加热。
请一并参考图15,在所述排线装置10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200送至绕线装置70后,在步骤S510中,所述第一模具72和所述第二模具74合模,所述第二模具74的绕线轴720绕线,且所述排线装置70同时排线。
在步骤S512中,所述排线装置10将所述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挂在所述第一模具72的挂线柱722。
在步骤S414后,即在所述剪线装置50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200后,所述排线装置10回到起始位置。
在步骤S416中,即在所述夹线装置40将所述线头送至所述第二储线部34的过程中,所述线头穿过所述第二压线装置60。
在步骤S417中,即在第二压线装置60压住所述线材200后,所述第二储线部34停止转动。
请一并参考图16,在步骤S417后,即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在步骤S610中,冷却装置90冷却所述N层线圈,同时隔离装置99隔离所述加热装置80。
在步骤S612中,第二储线部34和第二压线装置60退回到原始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610和步骤S612同时进行。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步骤S610可以在步骤S612之前或之后进行,即先做步骤S610再做步骤S612;或者先做步骤S612再做步骤S610。
在所述N层线圈被冷却后,在步骤S614中,所述第一模具72和所述第二模具74脱模。在步骤S614中,所述绕线轴720缩回所述第一模具72内,所述N层线圈掉落。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绕线机,用于绕制N层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排线装置、第一压线装置、储线装置、夹线装置、剪线装置、第二压线装置及绕线装置,所述储线装置包括第一储线部和第二储线部,所述排线装置输送线材给所述第一压线装置,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线材的线头,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线材送至所述第一储线部,所述第一储线部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材,所述排线装置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所述绕线装置转动绕线且所述排线装置排线,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所述剪线装置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所述夹线装置运动至所述第一储线部以夹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线头送至所述第二储线部,所述第二储线部压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第一储线部上的线材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所述第二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绕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储线部之间的线材,所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上的线材均被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给所述绕线装置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主轴、第二主轴、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及所述第二主轴同时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设有用于绕线的绕线轴,所述绕线轴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模具设有收模槽,在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合模时,所述绕线轴部分收容于所述收模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设有过线槽,所述排线装置通过所述过线槽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之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设有挂线柱,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挂在所述挂线柱。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还包括冷却装置,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所述冷却装置冷却所述N层线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活动地收容于所述第一模具,在所述N层线圈被冷却后,所述绕线轴缩回所述第一模具内以使所述N层线圈掉落。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还包括隔离装置,在所述冷却装置冷却所述N层线圈时,所述隔离装置隔离所述加热装置。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装置还包括压线棒、压线器及驱压器,所述压线器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所述驱压器驱使所述压线器运动,所述压线器带动所述压线棒运动以压紧或松开所述线头。
11.一种绕线方法,用于绕制N层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方法包括:
排线装置输送线材给第一压线装置;
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线材的线头;
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线材送至第一储线部,所述第一储线部储存所述N层线圈的末层线材;
所述排线装置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绕线,同时所述排线装置排线,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的N-1层;
剪线装置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
夹线装置夹住被所述第一压线装置压住的所述线头并送至第二储线部;
所述第二储线部压住所述线头并将所述第一储线部上的线材储存到所述第二储线部;及
第二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绕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储线部之间的线材,所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直至储层在所述第二储线部上的线材均被绕制,以形成所述N层线圈;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材穿过所述排线装置之前,加热装置给所述绕线装置加热。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线装置将储存过所述末层线材后的线材送至绕线装置后,所述绕线装置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所述第二模具的绕线轴绕线,且所述排线装置排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进行N-1层绕线后,所述排线装置将所述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挂在所述第一模具的挂线柱。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剪线装置剪断绕制所述N-1层线圈后的线材后,所述排线装置回到起始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线装置将所述线头送至所述第二储线部的过程中,所述线头穿过所述第二压线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压线装置压住所述线材后,所述第二储线部停止转动。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冷却装置冷却所述N层线圈,同时隔离装置隔离所述加热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层线圈绕制完成后,所述第二储线部和所述第二压线装置退回到原始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层线圈被冷却后,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脱模,所述绕线轴缩回所述第一模具内,所述N层线圈掉落。
CN201410450145.1A 2014-09-05 2014-09-05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Active CN104240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0145.1A CN104240937B (zh) 2014-09-05 2014-09-05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0145.1A CN104240937B (zh) 2014-09-05 2014-09-05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0937A true CN104240937A (zh) 2014-12-24
CN104240937B CN104240937B (zh) 2017-02-01

Family

ID=5222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0145.1A Active CN104240937B (zh) 2014-09-05 2014-09-05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0937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817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05185573A (zh) * 2015-09-21 2015-12-23 祝康水 一种全自动单轴拉伸绕线机
CN106586728A (zh) * 2016-12-29 2017-04-26 无锡凯涵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夹紧同步绕线装置
CN106847495A (zh) * 2016-12-29 2017-06-13 无锡凯涵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
CN108109835A (zh) * 2017-12-26 2018-06-01 合肥博微田村电气有限公司 空心线圈绕制装置及方法
CN108461276A (zh) * 2018-03-16 2018-08-28 东莞市鑫华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机
CN109036836A (zh) * 2018-10-09 2018-12-18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绕线机
CN109616314A (zh) * 2019-01-09 2019-04-12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U形管臂线圈绕线方法
CN110277240A (zh) * 2019-07-22 2019-09-24 深圳市稳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精密排线装置和方法
CN110340255A (zh) * 2018-04-03 2019-10-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CN110444392A (zh) * 2019-07-19 2019-11-12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工装、绕线机及夹层绕线结构的绕线方法
CN111030396A (zh) * 2020-02-09 2020-04-17 科瓦力(宁波)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三层附极线圈绕制机器人
CN111292955A (zh) * 2020-02-27 2020-06-16 贺神华 一种变压器绕线机的压线辅助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7888A (en) * 1986-04-22 1989-04-04 Meteor Ag Multiple spindle winding machine for electric coils
CN201886900U (zh) * 2010-12-08 2011-06-29 冯曙光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02592822A (zh) * 2011-01-14 2012-07-18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绕线装置以及线圈绕线方法
CN203038779U (zh) * 2013-01-03 2013-07-03 冯曙光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04155757U (zh) * 2014-09-05 2015-02-11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7888A (en) * 1986-04-22 1989-04-04 Meteor Ag Multiple spindle winding machine for electric coils
CN201886900U (zh) * 2010-12-08 2011-06-29 冯曙光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02592822A (zh) * 2011-01-14 2012-07-18 日特机械工程株式会社 线圈绕线装置以及线圈绕线方法
CN203038779U (zh) * 2013-01-03 2013-07-03 冯曙光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204155757U (zh) * 2014-09-05 2015-02-11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机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8174A (zh) * 2014-12-30 2015-04-22 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05185573A (zh) * 2015-09-21 2015-12-23 祝康水 一种全自动单轴拉伸绕线机
CN106586728A (zh) * 2016-12-29 2017-04-26 无锡凯涵科技有限公司 定位夹紧同步绕线装置
CN106847495A (zh) * 2016-12-29 2017-06-13 无锡凯涵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
CN106847495B (zh) * 2016-12-29 2018-03-27 无锡凯涵科技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
CN108109835A (zh) * 2017-12-26 2018-06-01 合肥博微田村电气有限公司 空心线圈绕制装置及方法
CN108109835B (zh) * 2017-12-26 2020-10-27 安徽博微新磁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线圈绕制装置及方法
CN108461276A (zh) * 2018-03-16 2018-08-28 东莞市鑫华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机
CN108461276B (zh) * 2018-03-16 2024-04-02 东莞市鑫华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心线圈绕线机
CN110340255A (zh) * 2018-04-03 2019-10-18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绕线装置和绕线方法
CN109036836A (zh) * 2018-10-09 2018-12-18 珠海市艾森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绕线机
CN109036836B (zh) * 2018-10-09 2023-08-22 珠海市艾森工匠科技有限公司 空心绕线机
CN109616314A (zh) * 2019-01-09 2019-04-12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U形管臂线圈绕线方法
CN109616314B (zh) * 2019-01-09 2023-08-11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U形管臂线圈绕线方法
CN110444392B (zh) * 2019-07-19 2022-02-25 东莞顺络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工装、绕线机及夹层绕线结构的绕线方法
CN110444392A (zh) * 2019-07-19 2019-11-12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工装、绕线机及夹层绕线结构的绕线方法
CN110277240B (zh) * 2019-07-22 2024-02-06 深圳市稳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精密排线装置和方法
CN110277240A (zh) * 2019-07-22 2019-09-24 深圳市稳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线圈精密排线装置和方法
CN112039300A (zh) * 2020-02-09 2020-12-04 科瓦力(宁波)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三层附极线圈绕制方法
CN112039300B (zh) * 2020-02-09 2021-09-03 惠州创恒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三层附极线圈绕制方法
CN111030396B (zh) * 2020-02-09 2020-11-17 科瓦力(宁波)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三层附极线圈绕制机器人
CN111030396A (zh) * 2020-02-09 2020-04-17 科瓦力(宁波)精密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三层附极线圈绕制机器人
CN111292955A (zh) * 2020-02-27 2020-06-16 贺神华 一种变压器绕线机的压线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0937B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0937A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204155757U (zh) 绕线机
CN103312097B (zh) 电动车电机定子自动绕线机
CN103489616B (zh) 一种全自动微型铁芯卷绕机及制作工艺
CN105761927A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04240938B (zh) 绕线机及储线装置
CN103747412A (zh) 一种全自动音膜音圈组合机
CA2593356A1 (en) Molded composite mandrel for a downhole zonal isolation tool
CN206977273U (zh) 定子线圈整形机
CN106115372B (zh) 一种线束绕卷专用模、绕卷装置以及制灯工艺
CN104779049A (zh)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
CN202575527U (zh) 一种用于自动绕线机上的夹线卸卷装置
CN204558244U (zh)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
CN204680536U (zh) 一种电感绕线装置
CN109065356A (zh) 一种储线盘磁环绕线机
CN202054498U (zh) 绕线机脱模装置
CN202054501U (zh) 一种卷料收放料机
CN105405640A (zh) 一种粗线绕线机
CN104538174A (zh) 绕线机及绕线方法
CN106391410B (zh) 排线自动贴胶机
CN204102699U (zh) 绕线机及储线装置
CN211594601U (zh) 一种带钼丝盘的绕丝机
CN204130339U (zh) 一种铁芯自动曲卷机
CN210586873U (zh) 自动绕丝装置
CN203269151U (zh) 一种卷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8

Address after: 523000 area a, No. 336, zone 3, wushiling, Yangwu village,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YOUL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manhole 55 after second industrial zone on the first floor

Patentee before: YOUCNC MACHINING Ltd.